如何提升员工工作绩效

2024-04-27

如何提升员工工作绩效(精选6篇)

篇1:如何提升员工工作绩效

1.员工绩效不好,检查是不是自己的用人问题。都说要知人善用,把员工安排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才能够发挥出员工的特长。若是员工不擅长某块工作,硬是把他安排在那个岗位上也不仅工作很吃力,也很难出成绩。猫的特性是会抓老鼠,就别把狗安排在抓老鼠的岗位上。

2.有没有让员工清晰自己的工作目标。明确工作目标,才让员工有方向感,利于对工作有明确的规划。在没有明确目标的情况下会让员工感到迷茫,公司希望员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清楚的让员工知道。没有清晰的目标指引,员工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3.告诉员工工作完成的标准是什么。标准要设计科学、清晰、合理,让员工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标准才是合格的,要让员工明白什么样的工作标准才算是做好的,自己需要怎么努力才能够达到目标,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干劲。

4.为员工提供培训、指导和支持。通过培训的手段,可以帮助员工提高能力,员工感受到培训对个人职业发展的价值,从而改善绩效。当员工苦恼绩效不佳时,管理者应该主动帮助他们寻找绩效不佳的原因,帮助员工分析工作重点,给予员工客观的反馈,帮助他们改善工作方法,最好提供机会帮助他们改善和给予相应的资源支持。你的支持和指导可以帮助他们把工作做的更好。

5.不要忽视激励,对于提高工作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及时的激励能够有有效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才能够让员工的绩效得到改善。看重欣赏、信任与赞美员工,能够让因信任和欣赏、得到认可而释放创造力。最有效的是物质激励,可以通过科学、公平的绩效考核体系,将考核结果与员工薪资、晋升、培训、福利等挂钩,调动员工的工作动力,帮助提升员工工作绩效。

提升员工工作绩效,才能够帮助提升部门的绩效,才能够打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2:如何提升员工工作绩效

绩效管理是提升企业发展潜力和促进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标志,也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从企业文化与绩效管理的内涵和功能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入手,提出如何将建设企业文化和提高企业绩效相结合。

随着现代人力资源的发展,绩效考核已经演变成绩效管理,内涵更丰富,方法更科学,目的更明确,理念更加人性化,是现代企业广泛运用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是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联系或整合以获得组织效率的一种过程。通过对员工工作绩效良莠的评价,激发起每位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实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共同成长,最终促成员工个人自我实现和企业基业常青、达成双赢。打造企业绩效管理体系,正确运用绩效管理,是我们公司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最重要、最复杂、技术性最强的功能模块之一,也是判定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从传统的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的跨越被认为是一次管理观念和管理方法上的革命。

1、绩效管理的内涵和功能

绩效管理是通过对企业战略的建立、目标分解、业绩评价,并将绩效成绩用于企业日常管理的活动中,以激励员工业绩持续改进并最终实现组织战略以及目标的一种正式管理活动。是指将组织的和个人的目标联系或整合,以获得组织效率的一种过程,是对所要达到的目标建立共同理解的过程,也是管理和开发人的过程,以增加实现短期和长期目标的可能性,使自己公司整体的绩效不断地进步。绩效管理主要以绩效产出来衡量员工的绩效水平,而不仅是能力与行为表现。目标管理是其有效的管理方法。绩效管理,于世纪交替中,走进了国内企业家的视野,并在企业家的心目中开始有着与企业文化一样重要的地位。绩效管理体系具有三个重要的功能:激励功能:激励功能是绩效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一个具有激励功能的绩效管理系统,能建立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能给优秀的员工提供最多和最大的成长机会,也能给优秀的员工提供最大的回报。沟通功能:沟通功能是绩效管理系统的纽带功能。沟通功能的价值在于它能打通企业横向、纵向和内外部的情感屏障、交流屏障和信息屏障。一个具有良好沟通功能的绩效管理系统,能让管理者将最明确的信息和责任传递给员工,能让员工将最直接的工作效果反馈给管理者,能让各层级人员为达成最大的绩效而努力减少各种屏障,也能为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和具有特色企业文化的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评价功能:一个具有良好评价功能的绩效管理系统,能让管理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层级员工的工作绩效,能发现实际工作与期望目标的差距,能给出员工最准确和客观真实的工作业绩反馈。一个优秀的绩效管理系统就像一把标尺一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精准地量度出各个员工的实际工作状况。

2、如何构建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绩效管理体系

首先,通过明确企业远景与战略,作为建立能力素质模型的基础,从而确定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所需的关键能力。其次,通过诊断文化,寻找焦点,明确企业所倡导和期望的行为能力特点。通过提炼高度认同的核心价值观,总结归纳出今后企业文化改进主题和期望的员工素质。第三,结合公司实际,通过对高绩效员工的调查访谈,了解导致员工高绩效表现的行为特征,并提炼出岗位的能力素质模型。

2.1制定基于能力素质的绩效计划

传统绩效管理在制定绩效计划、签订绩效协议过程中,直线经理仅需与员工确认关键业绩指标(KPI)即通过组织战略目标层层分解而来的员工岗位指标;而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绩效管理要求组织不仅关注于KPI等结果性指标,还要关注于KCI(关键能力指标)和KBI(关键行为指标)等过程性指标;不仅要形成绩效执行计划,更要形成员工能力发展计划,在关注组织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更要关注于员工自身能力的提升。实施关注员工潜能的绩效面谈与改进方式,在绩效面谈与反馈阶段,员工能力素质模型的引入实际上对各级直线经理的管理风格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直线经理在帮助下属改进绩效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下属在达成绩效过程中的不足问题,包括知识与技能的差距,行为方式规范与否等,还要帮助下属关注自己潜能开发,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沟通与反馈,直线经理也应根据员工事业目标和愿望,为员工制定出绩效改进和能力发展目标及行动步骤,提高员工工作主动性和有效性,实现组织和员工绩效双赢。

2.2建立能力素质绩效评估体系

在绩效评估过程中,各级直线经理不仅要关注于员工在此绩效周期内各项组织工作目标完成状况,更要关注于员工自身能力提升状况。按各岗位能力素质模型要求,将员工实际能力状况与岗位基准要求进行对比评估。在实施能力评估时不能拘泥于评估分数,而要寻找分数之外的行为信息以避免“为考核而评估”。同时,还要开展关注于员工自身能力提升的绩效辅导。绩效实施辅导是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的过程监控环节。在这个环节中,直线经理不仅需监控员工各项组织目标实施的进程及状况,更要关注员工行为特征、能力特征及自身的能力计划实施状况;同时应打破就工作谈工作、就困难谈困难,通过辅导,提供方法帮助员工实现相关能力提升。

3、结束语

总之,建立和实施员工业绩考核体系是确保企业薪酬制度健康运行的重要举措。通过绩效管理,将公司管理规范化,把各层领导从日常琐碎事务中解放出来,员工能够做到自我管理与约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员工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共赢。绩效管理的实施具体到每个企业会有差异,尤其在绩效结果的应用层面,涉及薪酬奖金设置的差异、岗位与考核应用的差异,不同企业会在绩效方案执行过程中有所偏重调整,本文对此未做进一步阐述。希望本文的思路能对广大企业执行绩效工作的效果提升有所帮助。

篇3:如何提升员工工作绩效

在中国强调“个人关系”的文化背景下, 许多企业的客户更容易形成对员工的个人忠诚。本文主要论述这种个人忠诚对企业的绩效是否有影响, 以及如何加强客户对员工个人忠诚的有效管理, 从而有利于企业绩效的进一步提高。

二、客户对员工的忠诚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 客户对员工的忠诚直接促进企业绩效

Gerrard Macintosh, Lawrence S, Lockshin (1997) 首先注意到客户对员工个人忠诚的存在, 他们提出企业中的客户忠诚有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关系, 包括客户同员工之间的个人关系和客户同企业的关系, 并把客户同员工的关系作为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纳入模型, 研究结果发现客户对员工的忠诚能够直接提高客户的购买次数, 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Oliver (1999) 和Robert W.Palimatier, et al (2007) 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都认为客户对员工的个人忠诚能够影响客户购买决策和购买量, 直接影响企业绩效。

(二) 客户对员工的忠诚提高客户对公司的忠诚, 间接促进企业绩效

许多学者 (Kristy E.Reynold & Sharon E.Beatty, 1999;Liliana L.Bove, LesterW.Johnson, 2006;Robert W.Palmatieret al, 2007) 研究发现, 顾客对员工的个人忠诚会增加顾客对企业的忠诚, 从而间接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

客户对公司员工的忠诚会促进客户对企业忠诚, 尤其是当客户感知到同员工之间关系带来的利益时, 会更加对销售人员和公司满意, 同时, 客户对员工的个人忠诚可以通过提高客户满意度、客户忠诚度、口碑、客户份额间接提升公司的绩效。Bove Liliana L, Johnson Lester W研究结果发现:客户对服务人员的忠诚度对客户、对公司的忠诚都有积极的影响, 进而间接影响企业绩效。

(三) 客户对员工的忠诚提高公司风险, 间接不利于企业绩效

随着实践的检验, 企业开始慢慢注意到, 客户对员工个人忠诚存在不利于企业绩效提高的一面, 而且会增加公司的客户流失风险。许多学者研究后一致认为客户对员工忠诚增加客户流失风险, 不利于企业绩效提升。其中以Robert W.Palmatier 等人 (2007) 的研究最为完善, 研究发现当销售人员拥有客户的忠诚时, 客户随员工转向竞争性公司的意愿增强, 如果销售人员跳槽到竞争对手那里, 公司将会有失去客户的风险。徐彪、王永贵、杨忠 (2008) 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顾客对员工的个人忠诚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不同的。

三、加强客户对员工个人忠诚的有效管理提高企业绩效

客户对员工的个人忠诚能促进公司绩效, 但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风险。企业应该通过一系列措施降低这种忠诚给公司带来的负向影响。

(一) 培育对企业忠诚的员工

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只是建立忠诚度的前提, 除此之外, 还必须培育员工的归属感, 让员工觉得自己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一员。

1.团结、诚实、尊重、信任的企业文化

企业建立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企业文化的目的是为了形成一种精神力量, 以促进全体员工积极奋发向上, 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当企业文化成为企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 就会融入到员工的工作中去, 以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成绩体现这种文化的交融。但是企业文化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尤其是诚实、信任与尊重等因素。在中国传统的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思想熏陶下, 家族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因此, 为建立员工对企业的忠诚, 中国企业的文化建设应侧重于家庭式文化, 人治重于规矩。

2.强有力的领导团队

强有力的领导团队能以共同的信念和目标强化员工的信任与忠诚, 让员工跟随自己共同渡过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能为企业员工指明前途所在, 并以他们的能力与魅力鼓舞企业员工的自信心, 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特别是在企业步履维艰时, 他们能以坚定的信念、意志鼓舞员工。领导团队与员工之间形成高度的信任感可以横越企业的整个生命循环过程, 提高信息共享程度, 提高员工工作满意感, 提高员工对企业、对组织的忠诚度。

3.良好的沟通

良好的沟通包括企业管理层与普通员工之间、管理层内部以及普通员工内部的良好沟通, 它是建立员工与企业之间信任的重要前提, 也是企业形成团队、诚实、信任、尊严、尊重的文化基石。良好的沟通来源于企业信息的传达。如果企业能做到内部信息通畅, 做到“把所有的事告诉所有的人”, 就可以创造出一种坦诚相待、相互信任的“家庭”氛围, 使员工发自内心地忠诚于企业。

4.尊重与授权

企业员工只有当自己参与企业决策与管理并受到重视时, 才会在工作中获得满足, 但企业如不给他们机会, 他们就会失去对工作的热情, 就会疏远企业, 企业对他们的全部意义只是临时栖身, 上班领取工资而已。因此, 员工参与企业决策与管理范围越广, 程度越大, 他们才能视企业如家, 建立对企业的高度忠诚。

(二) 提高企业知识和信息共享的程度

1.组织文化建设

“知识管理未来”的全球首次德尔菲调查报告显示, 在阻碍企业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中, 排在首位的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组成要素是影响知识共享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对人们的行为起规范、凝聚、激励和强化作用, 从而有力地促进知识共享的顺利进行。相互信任的文化, 可以促使员工在一个和谐的氛围工作, 有助于团队成员间交流, 员工间的交流也就促进了员工的知识共享, 尽管员工交流的内容并不一定都是知识, 但是这种交流的机制还是促使了他们有着共同解决问题的意愿, 从而当有问题产生的时候, 在自己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就会寻求他人的帮助, 也就产生了知识共享。组织文化正是通过影响员工行为影响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的。

2.组织结构的特性建设

一般都认为组织的集权化和正规化是组织最重要的两个特性。从组织职权结构的角度理解, 组织的“集权”和“分权”就是指组织的决策权主要集中在上层或是相反。集权的决策主要在上级实施因而会阻碍知识在组织内部的共享, 相反, 适当的分权会促进组织的知识共享, 权力的分散会导致更加自由化的言论, 有助于形成员工积极参与知识建设的环境。当组织中实行严格的规章制度时, 新思想容易被限制。

在传统的组织结构中, 管理层次多、等级观念严格, 这些组织中流通的知识很多以通用知识为主, 所以对知识共享要求并不强烈。组织成员难以突破各自工作岗位的约束, 难以进行沟通和交流, 组织中的知识共享也就不能实现。新型的组织结构中, 由于组织层级比较少, 员工之间的沟通比较多, 信息传递和共享的速度较快, 可以克服传统的组织结构对知识共享的阻碍作用。

3.信息技术的投资

组织中的知识共享,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目前常见的知识共享技术大多基于电脑和互联网技术, 如知识库、局域网、知识地图等。例如组织利用局域网可以把组织各地的各部门、员工联系起来, 可以通过局域网迅速传播知识, 共享新思想, 加快本组织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员工也可以通过局域网更快更好地检索组织的资源, 提高工作绩效。

参考文献

[1]Macintosh Gerrard, Lockshin Lawrence S.Retail Relation-ships and Store Loyalty:AMulti-level 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1997, 14 (5) :487-497.

[2]Palmatier Robert W, et al.Customer Loyalty to Whom?Managing the Benefits and Risks of Salesperson-Owned Loyalty[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007, 44 (2) :185-199.

[3]Oliver Richard L.Whence Consumer Loyalty?[J].Journal of Marketing, 1999, 63 (3) :33-44.

[4]Kristy E Reynolds, Sharon E Beatty.Customer Benefitsand Company Consequences of Customer-salesperson Rela-tionships in Retailing[J].Journal of Retailing, 1999, 75 (1) :11-32.

[5]崔健, 徐彪, 王永贵.企业是否应该鼓励客户对员工的个人忠诚——基于我国工业销售企业的案例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08 (9) .

[6]Davenport.T.H., Prusak.L.Working knowledge:how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Boston, M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8.

[7]吕巍, 吴韵华.知识战略选择——战略管理的新命题[J].复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1 (4) :194-198.

[8]秦铁辉, 程妮.试论影响组织知识共享的障碍及其原因[J].图书情报知识, 2006 (11) :105-106.

篇4:如何提升员工工作绩效

关键词:企业文化;绩效管理;绩效导向

随着现代人力资源的发展,绩效考核已经演变成绩效管理,内涵更丰富,方法更科学,目的更明确,理念更加人性化,是现代企业广泛运用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是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联系或整合以获得组织效率的一种过程。通过对员工工作绩效良莠的评价,激发起每位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实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共同成长,最终促成员工个人自我实现和企业基业常青、达成双赢。打造企业绩效管理体系,正确运用绩效管理,是我们公司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最重要、最复杂、技术性最强的功能模块之一,也是判定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从传统的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的跨越被认为是一次管理观念和管理方法上的革命。

1、绩效管理的内涵和功能

绩效管理是通过对企业战略的建立、目标分解、业绩评价,并将绩效成绩用于企业日常管理的活动中,以激励员工业绩持续改进并最终实现组织战略以及目标的一种正式管理活动。是指将组织的和个人的目标联系或整合,以获得组织效率的一种过程,是对所要达到的目标建立共同理解的过程,也是管理和开发人的过程,以增加实现短期和长期目标的可能性,使自己公司整体的绩效不断地进步。绩效管理主要以绩效产出来衡量员工的绩效水平,而不仅是能力与行为表现。目标管理是其有效的管理方法。绩效管理,于世纪交替中,走进了国内企业家的视野,并在企业家的心目中开始有着与企业文化一样重要的地位。绩效管理体系具有三个重要的功能:激励功能:激励功能是绩效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一个具有激励功能的绩效管理系统,能建立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能给优秀的员工提供最多和最大的成长机会,也能给优秀的员工提供最大的回报。沟通功能:沟通功能是绩效管理系统的纽带功能。沟通功能的价值在于它能打通企业横向、纵向和内外部的情感屏障、交流屏障和信息屏障。一个具有良好沟通功能的绩效管理系统,能让管理者将最明确的信息和责任传递给员工,能让员工将最直接的工作效果反馈给管理者,能让各层级人员为达成最大的绩效而努力减少各种屏障,也能为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和具有特色企业文化的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评价功能:一个具有良好评价功能的绩效管理系统,能让管理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层级员工的工作绩效,能发现实际工作与期望目标的差距,能给出员工最准确和客观真实的工作业绩反馈。一个优秀的绩效管理系统就像一把标尺一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精准地量度出各个员工的实际工作状况。

2、如何构建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绩效管理体系

首先,通过明确企业远景与战略,作为建立能力素质模型的基础,从而确定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所需的关键能力。其次,通过诊断文化,寻找焦点,明确企业所倡导和期望的行为能力特点。通过提炼高度认同的核心价值观,总结归纳出今后企业文化改进主题和期望的员工素质。第三,结合公司实际,通过对高绩效员工的调查访谈,了解导致员工高绩效表现的行为特征,并提炼出岗位的能力素质模型。

2.1制定基于能力素质的绩效计划

传统绩效管理在制定绩效计划、签订绩效协议过程中,直线经理仅需与员工确认关键业绩指标(KPI)即通过组织战略目标层层分解而来的员工岗位指标;而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绩效管理要求组织不仅关注于KPI等结果性指标,还要关注于KCI(关键能力指标)和KBI(关键行为指标)等过程性指标;不仅要形成绩效执行计划,更要形成员工能力发展计划,在关注组织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更要关注于员工自身能力的提升。实施关注员工潜能的绩效面谈与改进方式,在绩效面谈与反馈阶段,员工能力素质模型的引入实际上对各级直线经理的管理风格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直线经理在帮助下属改进绩效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下属在达成绩效过程中的不足问题,包括知识与技能的差距,行为方式规范与否等,还要帮助下属关注自己潜能开发,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沟通与反馈,直线经理也应根据员工事业目标和愿望,为员工制定出绩效改进和能力发展目标及行动步骤,提高员工工作主动性和有效性,实现组织和员工绩效双赢。

2.2建立能力素质绩效评估体系

在绩效评估过程中,各级直线经理不仅要关注于员工在此绩效周期内各项组织工作目标完成状况,更要关注于员工自身能力提升状况。按各岗位能力素质模型要求,将员工实际能力状况与岗位基准要求进行对比评估。在实施能力评估时不能拘泥于评估分数,而要寻找分数之外的行为信息以避免“为考核而评估”。同时,还要开展关注于员工自身能力提升的绩效辅导。绩效实施辅导是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的过程监控环节。在这个环节中,直线经理不仅需监控员工各项组织目标实施的进程及状况,更要关注员工行为特征、能力特征及自身的能力计划实施状况;同时应打破就工作谈工作、就困难谈困难,通过辅导,提供方法帮助员工实现相关能力提升。

3、结束语

总之,建立和实施员工业绩考核体系是确保企业薪酬制度健康运行的重要举措。通过绩效管理,将公司管理规范化,把各层领导从日常琐碎事务中解放出来,员工能够做到自我管理与约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员工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共赢。绩效管理的实施具体到每个企业会有差异,尤其在绩效结果的应用层面,涉及薪酬奖金设置的差异、岗位与考核应用的差异,不同企业会在绩效方案执行过程中有所偏重调整,本文对此未做进一步阐述。希望本文的思路能对广大企业执行绩效工作的效果提升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明辉:战略性绩效管理优秀与企业分水岭[J],中国企业家,2012

篇5:如何提升员工工作技能

摘 要:当前,公司处在精品大矿山建设时期,信息化推进速度迅猛,各项工作蓬勃发展,员工的素质高低是决定企业命运成败的关键。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培养一支技术过硬、德才兼备的职工队伍,是新形势下工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员工 技能 提高 工会

作为基层单位工会组织,我们要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以“四点一线”重要思想统领工会工作的全局,围绕中心、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介入到员工队伍建设中,特别是一线员工的素质建设中来,这是提高工会工作层次的有效途径。那么,工会又该如何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呢?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加大员工教育培训与管理力度

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通过教育、培训来提高职工素质,最大限度地开发员工的潜能,使人力资本增值。提高职工素质建设必须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它是一个渐进过程,必须加强协调管理,并与总体发展目标紧密相联。要把职工素质培训纳入企业发展规划,组织员工积极参加各类文化和专业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培训重点和培训方式等要切合企业发展实际,要科学、规范。特别是培训内容的设计我认为应做到以下三点:

1、要与企业的需求相吻合。我们信控科在承建综合自动化平台工程的过程中,深深感到最缺乏的就是经验总结、成果积累,这就需要开阔的知识视野和较强的业务能力。今年以来,我们相继开展了班组知识竞赛、井下调度模拟演练等活动,着重就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各方面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上作为重点开展工作。

2、要与企业的现状相适应。如果员工感觉培训内容是一种理想,远远高于企业现状,是企业不可能达到的状态时,就会失去兴趣。培训内容要稍高于现状,让员工感觉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

3、要与员工的水平相对应。每个人的学历、经历、认识都不同,一方面要划分不同层次的员工区别对待,使参加当次培训的人员尽量处在同一水平,另一方面要视员工的层次安排与该层次员工的水平相对应的内容。如果参差不齐的员工参加同一培训,必然有的人感觉太肤浅有的人感觉太深奥。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学习是这个时代对每一个人的要求,不管哪一个岗位的员工,面对千变万化的技术课题,都要对自身的知识充实和更新,对新领域、新事物、新情况不断加强学习和认识。

二、构筑学习的平台、考核待遇体系,促进职工成才

教育培训要取得好的效果,就要为员工构筑学习的平台,吸引员工广泛参与。工会组织应鼓励员工在搞好岗位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如读书自学、技能培训、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等多种形式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在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并且要坚持面向一线职工、立足班组建设,把职工的素质教育和企业的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结合起来,引导职工走上技能成才的道路。

1、树立人才观念,把职工的技能水平和岗位挂钩。除了高学历的人才,高级工人也是人才,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是将科学技术成果和先进工艺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很难设想,一个单位只需高学历人才,而不需要有高技能技工的话,企业将会怎样,所以工会应加强对高级技术工人这一人才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加强培训,注重培养。对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对生产、技术改革上作出重大贡献的高级技术工人给予奖励,树立当技术工人也能成才的观念。同时在企业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要把职工的技能水平和岗位挂钩,把职工的技能水平作为上岗的基本资格。如对班、组长这个岗位应具备什么样的技能水平,作出一个具体的要求,对从事特有工种的人员也应做出一个标准来,从而调动员工提高技能水平的积极性。

2、要把人才、技能要素渗透到各种分配和工资待遇中去。落实工资待遇是提高员工技能水平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实施中,重点突出岗位对技能水平的要求,体现专业技能水平在员工上岗、工资待遇中所占的份额,并结合企业的工资体制及经济承受能力,不搞一个模式,要进行大胆的尝试,拿出比较合理有效的方案来。把工资设计与技能水平相联系,把员工的技能水平作为提高员工工资待遇的重要条件之一。

3、开展劳动竞赛,激发员工提高技能的积极性。可以开展多面手比赛,培养种子手;还可以通过岗位练兵、技能比赛和创优争先活动等,激发调动员工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积极性,使单位上下形成一种崇尚知识、重视人才、爱岗敬业的良好风气。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弘扬了企业文化精神,陶冶了员工情操,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广大员工奉献岗位,勇于进取的精神风貌,激发了全体干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心协力迎接新时期新挑战,促进企业精品大矿山的建设。

三、以人为本,维护员工的学习权、发展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员工”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最重要的资源,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员工的能力,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员工去实现预定的目标,体现对人的尊重、理解并极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主要内容包

括以下几点:

1、认识人。首先确定人的主导地位,围绕着如何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开展一切经营管理活动。因为,决定一个企业是否有良性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员工所拥有的知识、智慧、才能和技巧。员工才是生产管理活动的主体,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

2、发展人。智慧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充分发挥其作用,是基本出发点。组织开展各项工作是为了尽可能充分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释放其能,让员工以最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投身到生产、管理中去,从而使员工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提高他们的工作生活质量。

3、尊重人。每个人,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员工,都具有独立的人格,都有做人的尊严和权利。每一个有尊严的人都会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并且当他们的工作得到肯定与尊重时,他们会尽更大的努力去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

4、培养人。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对企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应把培育人、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作为经常性的任务。在人才已经上升为第一生产力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更加迅速,职工的岗位调整更加频繁,终身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学习和教育必将伴随员工的职业生涯。员工素质不仅关系到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也制约和最终决定企业的发展前景。员工为企业创造效益,企业要为员工提供发展和施展才华的舞台。企业有责任、有义务维护员工的学习权、发展权,使得每个员工在知识经济大潮中不至于因知识贫乏而落后。

四、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篇6:如何提升员工工作绩效

为创建优良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的高效管理,提升企业效益,员工的绩效管理工作必不可少,为此企业该如何开展员工的绩效管理工作呢?

首先,必须确定员工绩效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做法:

(一)从绩效管理的思想上,着力于更新员工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加强责任意识,塑造职业行为,努力为员工提供一个公平的绩效管理平台,让员工通过考评,改进绩效,营造一个激励员工奋发向上的外部环境,鼓励员工规划好自身的职业生涯,实现个人的自我发展。

(二)在绩效考核的标准上,针对所考核对象的工作性质客观设计考核内容,全面地对考核对象的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考核,并从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三个方面进行了指标量化,以百分制形式由考核者进行考核评分。同时,还根据各层次岗位要求和职能不同的特点分别设计了考核要素,突出考核重点。如对中层管理人员在表率性、组织领导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比一般管理者更高的考核要求,使考核更符合客观实际。

(三)在绩效考核的方式上,采用全方位评估的考核方式,由公司绩效评估小组(占30%)、部门领导(占30%)、部门同事(占20%)和子公司(占20%)共同考核评分,使与被考核者发生工作联系的对象均参与对其绩效的评价,从不同角度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核,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出被考核者的工作绩效,体现了考核的公正性。

(四)在绩效考核的内容上,引入了注重工作团队合作精神的考核指标,在考核中,采用子公司对被考核部门的评分为该部门所有人员该项目得分的办法,不仅对员工个人的绩效进行了考核,同时也对员工所置身其中的工作团队绩效进行了考核,使员工绩效与团队绩效之间有机结合,确保员工的思想及行为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对营造良好的团队精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五)在绩效考核结果的使用上,将结果与员工的晋升及奖惩结合起来,使考核成为员工晋升、调配岗位及确定收入的主要依据。方案规定,如连续三次评为优秀员工或连续四次评为良好员工,晋升一级使用(以中层正职为上限);连续三次评为基本称职员工,降一级使用(以三级管理人员为下限);连续两次评为不合格员工,解除其劳动合同,规范了对员工职务升降的管理。

(六)在绩效考核的时间上,采用了每半年考核一次的办法,通过缩短考核时段,能够及时掌握员工表现,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新形势下开展企业员工的绩效管理提供了新的尝试。

(七)在绩效考核比例设置上,方案打破了原来对优秀或良好等级比例的限制,规定只要符合标准均可被评为优秀或良好的等级。如在2002年底考核中,财务部8人中有7人被评为良好,在2003年年中考核中办公室8人中有6人被评为良好,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员工的绩效情况,有效地激励了员工。

(八)在绩效管理的一体化上,重视双向沟通及考核结果的分析和处理,促进员工自我成长。考核方案要求部门和个人根据评估结果分别制定出未来半年的绩效改进计划,公司领导和部门领导也及时与分管部门和员工进行绩效面谈,了解情况,分析研究,对未来工作提出希望,使员工了解公司对其工作的评价,明确改进的方向。

通过对员工绩效管理的创新和探索,为企业提供总体人力资源质量优劣程度的情况,为制定未来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其次,找出绩效管理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一)部分员工在思想上对现代绩效管理认识不足,尚未能完全从传统的观念中转变过来。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现代企业的员工绩效管理与传统国有企业的人事管理在对象、范围、重点和方式上均有较大的差异。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员工对现代企业绩效管理的实质和重点未能完全理解,对其认识仍未上升到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度,存在一定的恐惧感和抵触感。个别员工认为考核体系的评价不够公正,不能真实反映员工实际的工作绩效状况,对个人认为本应是“超期望值”的评价却仅仅得到“达期望值”或“未达期望值”的评价表示不满,从而产生受挫感和抵触感。

(二)考核指标量化较为困难。由于部门或员工岗位职责之间的不可比性,在考核指标设置中难以完全涵盖各个层级和各个岗位的要求,因而在指标设置上要将全部指标均量化较为困难,目前只能针对同一性质和层次的岗位设定一致的考核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绩效考核的客观性。

(三)考核容易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在考核工作中,由于考核者对绩效考核的技能尚未完全掌握,特别是由于平日被各种琐碎的事务所困扰,忽视了对绩效的记录,考评无以为据,只能求助于印象或个人述职报告。印象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也受到考评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述职报告亦未能全面反映员工的真实情况。这时考核往往会受人际关系和情感因素的影响,使之失去客观衡量尺度,使评选先进变成了评人缘,甚至在不同意见中搞平衡,影响了考核结果的公正性。

最后,针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开展实施员工绩效管理:

(一)要对开展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共识。当前,企业竞争十分激烈,要与世界和国内著名企业同台竞技,激发员工的绩效十分重要,而开展员工绩效管理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载体。实践证明,通过开展员工绩效评估,使员工能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帮助员工搞清楚应该做什么和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员工有机会参与公司管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了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

(二)要进行绩效考核培训,使考核者与被考核者认识绩效考核实质。绩效考核本身往往比较复杂,牵涉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而且与被考核者的利益密切相关。通过培训,不仅使受训者对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非常了解,而且对实施绩效考核系统的意义认识清楚,熟悉考核标准,掌握考核方法,使绩效考核思想深入员工心中,消除和澄清对绩效考核的错误及模糊认识。使员工认识到绩效考核不是管理者对员工挥舞的“大棒”,也不应成为无原则的“和稀泥”式,考核不是为了制造员工间的差距,而是实事求是地发现员工工作的长处、短处,以扬长避短,有所改进、提高,真正使他们在公司管理的各个层次发挥牵引力。

(三)选择合适的考核者对于考核工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实践证明,合适的人选可以为员工的业绩作出最真实、客观的评价。合适的人选包括五类人,即直接上级、同级同事、被考核者本人、直属下级和外界的考核专家或客户。

1、部门领导是被考核者的直接上级,对被考核者承担着直接的领导、管理与监督责任,对下属人员是否完成了工作任务,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绩效目标等实际情况比较熟悉了解,所以在绩效考核中,应以直接上级的考评为主,其考评分数可占60%~70%。

2、本部门同事通常与被考核者共同处事,密切联系,相互协作,相互配合,会比上级更能清楚地了解被考核者,对其潜质、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了如指掌,但他们在参与考核评价时,常受人际关系状况的影响,会做出不适当的过高或过低的评价,所以在绩效考核中,同事的评分一般应控制在10%左右,不宜过大。

3、公司绩效评估小组及子公司,他们虽能较客观公正地参与绩效考评,但他们很可能不太了解被考核者以及其能力、行为和实际工作的情况,使其考评结果的准确性大打折扣,所以在实际考评中应当慎重考虑,其评分可在10%~20%左右。

(四)制定职务说明书及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务说明书是绩效管理的立脚点和根基,虽然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职务说明书要耗费管理者大量时间和精力,但离开了职务说明书,绩效管理只能是空谈。绩效计划常常是员工和管理者开始绩效管理过程的起点,管理者和员工一起讨论,以搞清楚在计划期内员工应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何时做完,以及其它的具体内容,如员工权力大小和决策级别等,使考评有依有据。

(五)应加强平时沟通及考核结果的面谈反馈。要达到最终的良好的考评沟通,必须在平时就不断进行沟通,沟通本身就是管理,而且是更高境界的管理,并保留沟通记录,以免出现分歧时无据可查。化工公司办公室因此实行了每月例会制度,每位员工在每月例会上汇报本月完成工作情况及下月工作计划,使部门领导及各位员工能较清楚了解其他员工的工作情况,并有专人作记录,为以后考核提供了依据。能否及时而妥善地进行考核结果的反馈面谈,不仅关系到员工个人的改进,而且直接影响到整个考评工作的成效。绩效结果面谈反馈首先要明确的是反馈方式,主要是由考评者(通常是被考评者的直接上级)通过与被考评者之间的谈话将绩效考核的结果反馈给被考评者,指出其存在工作缺陷的原因及改进的方向,并征求其看法、建议和要求。通过考评反馈,可以及时核对考评的结论是否正确,纠正考核差错,避免因表面现象造成误解,增强上下级之间的信任度,还可使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状况,指明员工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以激发员工的上进心和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

(六)要建立绩效考核投诉制度。可由公司领导、外聘的人力顾问等组成绩效评估小组,主要职责是领导和指导绩效考评工作,听取部门领导的初步评估意见和汇报,纠正评估中的偏差,有效控制评估尺度等,为绩效考核的客观公正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如果部门领导对部属的打分程度有偏差,可退回重新评估;当员工对评估结果有争议时,可提出申诉由评估小组仲裁,达致客观公正。

上一篇:店招合作协议下一篇:会计研究生论文致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