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知识专项练习

2024-05-24

公文知识专项练习(通用6篇)

篇1:公文知识专项练习

第三、五章练习

第三、五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1、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应抄送 A。

A、直接上级机关B、其他下级机关C、同级机关D、业务主管机关

2、公文格式中,属于主体部分的是_B_。

A、发文字号B、成文日期C、注释D、份号

3、承办是指_C_。

A、对公文的办理提出建议B、做好处置办毕文件的准备工作

C、对来文贯彻或办复D、针对来文批示办理意见

4、判定文件主送机关的依据是_B_。

A、机关级别层次的高低B、是否对文件承担主办或答复的责任

C、是否具有直接的上下级关系D、是否是本系统内的机关

5、函的重要功能之一是_A_。

A、商洽工作B、记载情况C、反映情况D、传达重要精神

6、在被调查的事物范围中抽取部分进行调查,称为_C_。

A、普遍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实地观察

7、布告用纸采用_D_。

A、A3型B、A4型C、B5型D、根据实际需要的大小来决定

8、附件具有_A_。

A、与正件相同的法定效用B、法定效用的看法是错误的C、法定效用仅是某些特定的材料D、对正件的补充说明作用,因而不具有法定效用

9、下列公文用语没有语病的是_A_。

A、依法加强对集贸市场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对集贸市场的管理水平

B、依法进一步加强对集贸市场的商品质量的检验,打击不法商贩的假冒伪劣的欺诈行为

C、引导加强个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强对个体经济的管理和监督

D、为了提高工商行政人员的管理队伍的素质,把廉政建设放在首位

10、撰写复函时,正文的开头应首先_A_。

A、写明来函日期及标题B、阐述有关规定

C、写明具体的回复意见D、引用重要领导人的有关批示意见

11、国家主席依照有关法律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应当用_A_。

A、令B、决定C、通知D、公告

12、应标识签发负责人姓名的文件一般是_A_。

A、上行文B、平行文C、下行文D、越级行文

13、给不相隶属机关的复函,第二人称采用_B_最为恰当。

A、你单位B、贵单位C、该单位D、你们单位

14、下面会议通知的地点,撰写得最不妥当的是_B_。

A、××区××街××单位B、××单位小礼堂

C、××区××街××单位小礼堂D、××区××街××单位×号楼四楼小礼堂

15、隶属两个上级机关的单位,写请示应当_A_。

A、向负责办理请示事项的上级主送,另一个为抄送单位

B、不同时向所有上级机关主送

C、任选一个上级机关主送,另一个为抄送单位

D、同时向所有上级机关主送

16、引用公文应当_B_。

A、先引发文字号,后引文件标题B、先引文件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C、仅引文件标题D、仅引发文字号

17、主送机关不能是_C_。

A、受双重领导的任一领导机关B、具有办理或答复收文责任的机关

C、仅需要了解收文内容的机关D、不相隶属的机关

18、几个机关联合发文,发文字号要标明_A_。

A、主办机关的B、所有机关的C、至少两个机关的D、根据情况临时规定的1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所规定的文种“议案”,其作者是_A_。

A、各级人民政府B、各级人大的代表C、各级政协的代表D、各级政府领导

20、×区企业向×区土地管理局申请批准土地时使用_C_。

A、批复B、请示C、公函D、议案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至五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公文的紧急程度分为_A、D_。

A、特急B、急件C、火急D、加急E、平件

2、不能作为批复结束语的是_A、B、D_。

A、上述批复如无不妥,请参照执行B、上述批复如有不妥,请予回函C、特此批复

D、此致敬礼E、此复在执行中若有新问题,必须立即上报

3、下列文种必然属于上行文的是_C、D_。

A、命令B、通知C、请示D、报告E、通报

4、发文字号应当包括机关代字和_A、B_。

A、年份B、序号C、简称D、全称E、份号

5、通知的种类有批转性通知、转发性通知、_A、B、C、E_。

A、指示性通知B、任免通知C、会议通知D、情况通知E、发布性通知

6、公文标题中除_A、B_加书名号之外,一般不加标点符号。

A、法规名称B、规章名称C、被转发的文件名称

D、被印发的文件名称E、被批复的文件名称

三、判断

1、表彰性通报既要写明被表彰者的先进事迹,还要简介其一般表现。(×)

2、政府机关不得对党组织作批示、交任务。(√)

3、写作调查报告时,一般常用第一人称。(×)

4、公安厅关于表彰公安战线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用决定。(√)

5、通知可以“特此通知”结尾,也可以发出号召、抒发感情。(×)

6、任免通知均需写明经何组织研究决定、任免谁及任免职务、任期和待遇,这样才便于执行。(×)

四、指出下列公文用语的错误,并进行修改。

1、×公司关于开展春季运动会的决定的通知

答:将“开展”改为“举行”,将“的决定”去掉,即:××公司关于举行春季运动会的通知

2、××公司关于完全彻底地开展增收节支活动的通报

答:将“完全彻底地”去掉,即:××公司关于开展增收节支活动的通知

3、××制药公司解决生产名贵中成药所需虎骨来源的请示

答:在“公司”后加“关于”

4、××公司对非法倒卖建筑材料的×××开除公职的通知

答:在“公司”后加“关于”;将“通知”改为“通报”,将介词“对”删去,移动“开

除”一词到“对”的位置。修改后的标题为:××公司关于开除非法倒卖建筑材料的×××公职的决定

5、××总公司对所属单位学徒工转正后关于工资问题的规定

答:将“关于”前置于发文单位之后;删除介词“对”。修改后的标题为:××总公司关于所属单位学徒工转正后工资问题的规定

6、公司总裁、各分公司经理、来宾的随行人员先后走进会场。

答:本公司总裁及各分公司经理、外单位来宾及其随行人员先后走进会场。

五、拟定公文标题

1、××市地方税务局需告诉公众,限期换发税务登记证。

答:××市地方税务局关于限期换发税务登记证的通告

2、××乡人民政府拟新建希望小学,请求上级拨款。

答:××乡人民政府关于请求拨款新建希望小学的请示

3、××县人民政府向上级反映农民负担增加的情况。

答:××县人民政府关于本县农民负担增加情况的报告

4、××市水电局拟召开水利建设工作会议,需告知各区水电部门事先作好准备。答:××市水电局关于召开水利建设工作会议的通知

5、××县纪委行文批评××等干部玩忽职守,造成国家经济损失的错误。

答:××县纪委关于××等干部玩忽职守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的通报

六、公文改错

××省财政厅关于同意××市财政局新建办公大楼的答复

××市人民政府:

你们的请求收悉。经研究,同意你局新建办公大楼,所需资金由省财政厅拨付。此致

敬礼

××省财政厅(印章)

2004年×月×日

答:错误一:文种错误,无“答复”这类文种,标题应改为:××省财政厅关于同意

××市财政局新建办公大楼的批复。(2分)

错误二:主送机关错误,应改为:××市财政局。(2分)

错误三:批复开头应先引述来文标题与发文字号,修改如下:你局《关于新建办公

大楼的请示》(×发〔2004〕×号)已收悉。(2分)

错误四:结尾使用此致、敬礼不妥,应改为:特此批复。(2分)

错误五:成文日期应当用汉字书写,应改为:二○○四年×月×日。(2分)

七、公文写作

1、中国人民银行给××省人民银行发来《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外币储蓄会计核算暂行办法〉的通知》(人银〔2006〕20号)。省人民银行结合本省实际补充几点要求:(1)目前我行暂开办美元、港币、日元三种外币的定期储蓄。(2)关于自身定期储蓄存款计息问题,仍按我行《关于外币定期储蓄存款计算问题的补充规定》(省人银〔2002〕36号)执行。(3)请各行组织储蓄专业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对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请及时与省分行储蓄所联系。

1、答:

关于转发中国人民银行

《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外币储蓄会计核算暂行办法〉的通知》的通知(2分)各地、市、州人民银行:(2分)

现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外币储蓄会计核算暂行办法〉的通知》(人银〔2006〕20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2分)

根据我省具体情况,特提出以下几点补充要求:(1分)

(1)目前我行暂开办美元、港币、日元三种外币的定期储蓄。(1分)

(2)关于自身定期储蓄存款计息问题,仍按我行《关于外币定期储蓄存款计算问题的补充规定》(省人银〔2002〕36号)执行。(1分)

(3)请各行组织储蓄专业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对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请及时与省分行储蓄所联系。(1分)

特此通知。(1分)

××省人民银行(印章)(2分)

二○○六年六月十三日(2分)

2、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区××路××号的四川成都航空学院,决定于2010年3月6日在本院邀请有关院校召开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干部座谈会,互相交流管理经验,为期四天,特告知有关高等职业学校。要求与会代表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是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工作三年以上的处级领导干部。

关于召开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干部座谈会的邀请函(4分)_______________院(校):(2分)

为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快更好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经研究,特邀我地区兄弟院校参加我院组织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干部座谈会,为期四天,交流经验,共同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以推动我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4分)

现将有关事宜说明如下:

望各院校选派1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或是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工作三年以上的处级领导干部参加本次会议。(2分)

会议时间:2010年3月6日至9日(2分)

报到时间及地点:四川省成都市××区××路××号四川成都航空学院招待所101

房间,2010年3月5日15:00。(2分)

联 系 人:四川成都航空学院院长办公室×××同志。(2分)

联系电话:××××××××(2分)

邮政编码:××××××(2分)

附件:与会者回执单(位置2分,内容2分)

四川成都航空学院(印章)(2分)

二○○九年十二月十日(2分)

篇2:公文知识专项练习

一、填空题:(共16分)

1、公文的标题中除________、_________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加标点符号。

2、公文的发文字号一般包括_____机关代字________、____年份_________和该发文序号。

3、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要用_________命令____________。

4、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要用_________意见__________。

5、按内容和发文目的分,函的种类有四种:____商洽函_____、____询问函____、请批函和答复函

6、联合行文的发文时间,以_________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___________为准。

7、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它机关,应当用_____抄送__________。

8、会议纪要主体的写法有三种:___条项式__________、________综合式_______和摘录式。

9、计划的正文内容应包括目标、____步骤________和_____措施_______。

10、发布性通知中,凡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件用“转发”,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件用“批转”。

11、公文主题词一般不超过5个,其标引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共10分)

1、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的公文是(D)A、平行文 B、下行文 C、外发文 D、上行文

2、任免人员应使用的文种是(C)A、通报 B、批复 C、通知 D、通告

3、公文的秘密等级应标于文头的(B)A、左上角 B、右上角 C、左下角 D、右下角

4、下列公文中属于上行文的是(A)A、报告 B、决定 C、通告 D、议案

5、什么级别以上的政府可发布命令(A)A、县级 B、乡镇级 C、省级 D、中央级

6、发文字号年份的正确写法是(B)

A、[ 97 ] B、[ 1997 ] C、[ ’97 ] D、[ 1997年 ]

7、不属于通报适用范围的是(c)

A、表彰先进 B、传达情况 C、申请批准 D、批评错误

8、对下阶段及未来发生的事情作粗线条的预测、打算,一般用(D)A、规划 B、安排 C、要点 D、设想

9、工作总结重点写的是(A)

A、工作经验 B、感想体会 C、存在不足 D、努力方向

10、结语“现提请审议”适用于(C)A、请示 B、报告 C、议案 D、函

三、判断题:(共10分)

1、公文用印要求是上应压正文,下应骑年盖月。(X)

2、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应当用函。(DUI)

3、调查报告属于公文中的“报告”这一文种。(X)调查报告属于公文中的事物公文

4、决定的事项有时可省略,决定缘由却不能省略。(x)

5、对下级机关的请示必须用决定答复。(X)

6、会议纪要和一般公文一样,不能设正副标题。(X)

7、公文都应该有主送机关。(X)

8、某个体户和他的朋友签订的协议属于合同。(X)

9、通报应先叙后议,不应先议后叙。(DUI)

10、总结应当用第一人称写作。(DUI)

四、名词解释:(共9分)

1、主送机关: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承办公文的机关。

2、议案:议案是各级人民政依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提请审议事项的公文。

3、行文规则

五、简答题:(共15分)

1、批评性通报的正文一般应包括哪些内容?

批评性通报的正文一般由缘由、概述和评价事实、说明决定、提出希望和要求四部分构成。

2、列举通知的适用范围。

通知试用于批转下级机关公文;转发上级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3、请示有哪些规则? 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直接送领导者个人、不越级请示、只写一个主送机关,不得抄送下级机关。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法规、规章

2、机关代字、年份

3、命令

4、意见

5、商洽函、询问函

6、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

7、抄送

8、条项式、综合式

9、步骤、措施

10、下级机关,上级、同级或不相隶属单位

二、选择题:

1、D

2、C

3、B

4、A

5、A

6、B

7、C

8、D

9、A

10、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名词解释:

1、主送机关是公文主要受理机关、承办公文的机关。

2、议案是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的公文。

2、行文规则是公文运行过程中应遵循的规矩、要求和原则。

五、简答题:

1、批评性通报的正文,一般由缘由、概述和评价事实、说明决定、提出希望和要求等四部分组成。

2、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3、请示应一文一事;不直接送领导者个人;不越级请示;只写一个主送机关;不得抄送下级机关。

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写作》模拟题 二(附答案)

一、填空题:(共16分)

1、完整的公文标题由______发文机关______、___事由______和______文种_______三部分组成。

2、按照行文方向可将公文分为____上行文____、____下行文_____、____平行文______、___泛行文______。

3、公文的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_____书名号_____外,一般不加标点符号。

4、按行文方向分,公告和通告都是_______泛行文_____,函则多作____平行文_______。

5、报告中不得夹带______请示______事项。

6、上级机关发布下级机关的文件应当用______通知________。

7、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应当用____决定_________,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应当用_____请示_______。

8、计划中的“措施”部分回答的是“_____怎么做_______”的问题。

9、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____法人______或其他经济组织。

二、选择题:(10分)

1、不属于公文秘密等级的是(D)A、绝密 B、机密 C、秘密 D、特密

2、不属于公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是(C)A、叙述 B、说明 C、描写 D、议论

3、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用(B)A、请示 B、函 C、报告 D、通知

4、通报和通告共同的特点是(A)

A、知照性 B、重要性 C、指导性 D、政策性

5、属于文尾部分的是(A)

A、附注 B、附件 C、印章 D、成文时间

6、不属于计划类的文种是(B)A、要点 B、办法 C、方案 D、规划

7、不属于报告的适用范围的是(C)

A、汇报工作 B、反映情况 C、传达重要精神 D、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8、不属于会议纪要主体写法的是(D)条项式、综合式、摘要式 A、条项式 B、综合式 C、摘要式 D、专题式

9、议案的发文单位只能是(A)

A、人民政府 B、人大代表团 C、大会秘书处 D、政府职能部门

10、不属于经济合同特点的是(B)

A、合法性 B、实践性 C、互利性 D、协商性

三、判断题:(共10分)

1、嘉奖有突出成就和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人员可用命令。(DUI)

2、议案的标题可以省去发文机关。(X)

3、某县拟向市政府汇报该县遭受水灾的情况可用通报。(X)BAOGAO

4、国家旅游局转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清理整顿旅行社的通知。(DUI)

5、下层机关的意见一般指导性、原则性较强。(X)

6、公文的成文时间是指它的印制时间。(X)

7、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要加盖印章。(dui)

8、总结一般用第三人称写作。(X)第一人称

9、公文语言的特点是形象、生动、得体。(X)

10、议案和提案实际上是同一文种。(X)

四、名词解释:(共9分)

1、主题词是指最能确切表达公文主题的规范单的词或词组。

2、调查报告是对社会生活中的某种事物、某件事情、某个问题进行了调查,有了充足的材料,研究出规律性的东西后,写成的一种书面报告。

3、抄送机关:是除了主送机关以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

五、简答题:(15分)

1、简述公告和通告的区别。

(1)内容不同:公告公布的是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多与政治有关;通告公布的是应遵循的或周知的事项多关于事业务工作方面

(2)范围不同:公告范围极广,是向国内外发布;通告是向社会各有关方面发布。

2、简述经济合同的写作要求。

(一)内容合法。

(二)条款要完备。

(三)语言要准确 表达要严密。

3、批复和复函有何区别?

(一)发文机关级别不同:批复在高层领导机关比较常用,基层机关较少用,一般多用复函;

(二)行文关系不同:批复属于下行文,复函属于平行文;

(三)内容性质不同:内容比较重要,原则性、政策性较强的问题一般用批复答复,一般事物问题用复函。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2、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泛行文

3、书名号

4、泛行文、平行文

5、请示

6、通知

7、决定、请示

8、怎样做

9、法人

二、选择题:

1、D

2、C

3、B

4、A

5、A

6、B

7、C

8、D

9、A

10、B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名词解释:

1、主题词是指最能确切表达公文主题的规范的单词或词组。

2、调查报告是对社会生活中的某种事物、某件事情、某个问题进行了调查,有了充足的材料,研究出规律性的东西后,写成的一种书面报告。

3、抄送机关是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其他机关。

五、简答题:

1、通告与公告的区别:

(1)内容不同。公告公布的是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多与政治方面有关;通告公布的是应遵守或周知的事项,多是业务工作方面。

(2)范围不同。公告的范围极为广泛,是向国内外发布;通告是向社会各有关方面发布。

2、写作经济合同必须做到:(1)内容要合法。(2)条款要完备。

(3)语言要准确,表达要严密。

3、批复与复函的区别在于:

(1)发文机关级别不同。批复在高层领导机关较常用,基层机关较少用,一般多用复函。

(2)行文关系不同。批复属于下行文,复函属于平行文。

(3)内容性质不同。内容比较重要、原则性、政策性较强的问题,一般用批复答复,一般事务问题用复函。

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写作》模拟题 三(附答案)

一、填空题:(共16分)

1、行政公文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_____法定效力______和____规范体式________的文书。

2、联合行文的机关,不仅要经过协商取得一致意见,而且必须是___同级____机关。

3、现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从_______2001年1月1日_________(时间)起施行。

4、除了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叫_______抄送机关_______。

5、主题词是 最能确切表达公文主题的规范___的词或词组。

6、行文关系有上下级关系、平级关系、_____隶属关系________、_____非隶属关系_______等几种。

7、公文的作者必须是__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能以自己名义单独行使法定职能、权利并能够承担一定任务、履行自身义务的组织。

8、计划按内容分有综合计划、________专项计划__________。

9、调查报告的三个环节是____调查_____、_研究__________、______写作__________。

10、用以宣布实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的命令称为_____行政令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共10分)

1、市政府把省政府文件以通知的形式发至县政府,这种形式叫(D)A、印发 B、批转 C、翻印 D、转发

2、下面不属于行政公文的是(C)A、函 B、报告 C、调查报告 D、议案

3、市税务局向社会公布征收税款事项,用(B)A、公告 B、通告 C、通知 D、函

4、目前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共有(A)党政公文14种 A、13种 B、11种 C、12种 D、14种

5、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的公文是(A)A、决定 B、命令 C、通告 D、批复

6、不属于计划特点的是(B)

A、预想性 B、实践性 C、指导性 D、科学性

7、公文的主题词最多不超过(B)A、6个 B、3个 C、4个 D、5个

8、只能有一个主送机关的行文是(A)A、上行文 B、平行文 C、下行文 D、泛行文

9、不符合用印要求的是(C)

A、位置在发文时间上方 B、上不压正文 C、上可压正文 D、下要压年月日

10、不属公文文头部分的是(B)

A、文件名称 B、标题 C、发文字号 D、签发人

三、判断题:(共10分)

1、会议纪要的标题可以由正副标题构成。(DUI)

2、越级请示时,不必将文件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X)

3、若是联合发文,主办机关应排列在前。(DUI)

4、报告在一文一旨的前提下,有时也可以一文数事。(DUI)

5、经批准在报刊上发布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应视为正式的公文执行。(DUI)

6、议案的标题一定包括议案的名称。(DUI)

7、通报、命令、决定都可以用来嘉奖人员。(DUI)

8、向阳中学50周年校庆公告。(X)

9、报告和命令一样,都要求上级机关答复。(X)

10、公告和通告行文时,都要写上主送机关。(X)

四、名词解释:(共9分)

1、报告指的是向上级机关报告情况、汇报工作、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的上行文。

2、简报是指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简要报道工作情况的一种文书形式。

3、议案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的公文。

五、简答题:(共15分)

1、函与请示、批复有何区别?

(1)从行文机关看:函多用于不相隶属机关,请示用于相隶属的上下级之间,(2)批复主要用于批复下级的请示,内容较为重要。函即可回复不相隶属机关业务上的批准事项

2、发布性通知的正文一般由哪些内容构成?

3、请写出公文的抄送规则。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法定效力、规范体式

2、同级 3、2001年1月1日

4、抄送机关

5、指最能确切表达公文主题的规范的单词或词组

6、隶属关系、非隶属关系

7、根据有关法规成立的,能以自己的名义单独行使法定的职能、权利,并有能力承担一定的任务、履行自身的义务的组织。

8、专项计划

9、调查、研究、写作

10、行政令

二、选择题:

1、D

2、C

3、B

4、A

5、A

6、B

7、D

8、A

9、C

10、B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名词解释:

1、报告是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汇报工作、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上行文。

2、简报是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简要报道工作情况的一种文书形式。

3、议案是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的公文。

五、简答题:

1、(1)从行文机关看,函多用于不相隶属机关,请示用于相隶属的上下级机关。(2)批复主要用来批复下级的请示,内容一般较重要;函既可用来回复不相隶属机关在业务上批准的事项,也可用来回复不相隶属机关的来函,内容常常是一般性的。

2、发布性通知的正文一般由发布语和批示语构成。发布语主要交代文件名称,表明态度,提出要求,批示语用来强调文件内容的重要性,指导受文单位正确理解和执行。

篇3:听力人物关系题专项练习

C) Youth hostel manager.D) Hotel receptionist.

[听力原文]

M:Do you have a single room with bath for tonight and tomorrow night?

W:Just a moment,sir.Well,we haven't any singles left,I'm afraid.But we could let youhave a twin-bedded room for the same price.

Q:What's the woman's job?

[解析]D)本题为推测关系,侧重点是职业。关键词为a single room with bath“带浴室的单人间”,a twin-bedded room“双人房间”。

2. A) A traffic guard.B) An author.C) A salesman.D) A student.

[听力原文]

W:I'm looking for a novel for my literature course.It's callEd Gone With the WinD.Do youhave it?

M:Yes,we do.You'Il find it in Section 8,on the top shelf.

Q:What's the woman speaker's occupation?

[解析]D)本题推测职业。抓住关键词literature course“文学课程”。

3.A) His wife.B) A travel agent staff.

C) A waiter.D) A hotel clerk.

[听力原文]

W:Freedom Travel.How may I help you?

M:Well.I'd like to make a flight reservation for the twenty-third of this month.

Q:Who is the man most probably talking to?

[解析]B)女士首先自报家门:Freedom Travel,这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接着问对方有什么事。男士说他想预订一张本月二十三号的机票,关键词是make a flight reservation,由此可知女士是旅行社职员。

4. A) He is a plumber.B) He is a telephone operator.

C) He is a salesman.D) He is an electrician.

[听力原文]

W:This is Mrs.Anderson.My heater is not getting any power and the temperature is goingto get down below zero.Could you come over and fix it?

M:Don't worry,Madam.I'll be there in a minute.

Q:What'the probable occupation of the man?

[解析]D)注意对话中出现的关键词heater、temperature,从这些关键词可以推测出男士的职业应是electrician(电工)。

5. A) Colleagues.B) Husband and wife.

C) Employer and employee.D) Mother and son.

[听力原文]

W:John,what are you doing on your computer?Don't you remember your promise?

M:This is not a game,it's only a cross-work puzzle that helps increase my vocabulary.

Q: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解析]D)原文中“扩大我的词汇量”显然说话者是学生,据女士的话“不记得你作的保证了?”可推知其为家长,因此两者的关系应为母子。A)、B)、C)均不符合原文中的身份关系。

6.A) He is a librarian.B) He is a professor.

C) He is an accountant.D) He is a reporter.

[听力原文]

W:How do you like your new job,Bill?

M:Fine.This week I have been reading the reports and studying the books.Next week I willprobably start to do accounts.

Q:What did the man do for a living?

[解析]C) account“账目”,听懂了这个单词后基本上可判断出答案。

7. A) He's a se cretary.B) He's a novelist.

C) He's a newspaperman.D) He's a worker.

[听力原文]

W:Robert worked as a secretary for three years.Then he became a newspaperman.After thathe started writing.

M:I know.And he is writing a story.

Q:What is the man's occupation now?

[解析1 B)从男士的回答中可以推断出男士的职业novelist。

8.A) Librarian and student.B) Operator and caller.

C) Boss and secretary.D) Customer and repairman.

[听力原文]

W:How long will it take you to fix my watch?

M:I'Il call you when it's ready,but it shouldn't take longer than a week.

Q: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解析]D)判断对话双方关系,对话中女士问:“我的表修一下要花多长时间?”男士回答说:“修好时我会打电话给你,但不会超过一星期。”据此可推知女士是顾客,男士是修理工。

9.A) A maths teacher and his colleague.B) A teacher and his student.

C) A student and his classmate.D) A librarian and a student.

[听力原文]

W:I heard you got full marks in the maths exam.Congratulations!

M:Thanks,I and sure you also did a good job.

Q: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解析]C)人物关系题。从对话中出现的单词marks、maths exam等信息及回答我们可以判断出这是一则同学之间的对话。

1 0. A) A student.B) A teacher.C) A doctor.D) An eye-doctor.

[听力原文]

M:I think I nlay need glasses,but I'm not entirely sure.

W:I'll be able to tell you once you have looked at this vision chart.

Q:What is the woman's profession?

篇4:高考词语专项练习

一、基础题型

1.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一边是政府十多年来的三令五申的强调“禁墅令”,一边却是扎堆的私人别墅。秦岭本是中西部的重要生态屏障,却成为少数人的“后花园”。西安市国土资源部门表示,对违建别墅将通过法律程序依法予以拆除。秦岭还只是全国的一个缩影,随着环境瓶颈的突出,富人“逆城市化”愿望与日俱增,正在或者即将违规占用更多的优质环境资源,这将对生态保护、耕地保护以及农村建房秩序造成更大的破坏。

A. 三令五申 B. 却

C. 屏障 D. 与日俱增

2.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一个“三聚氰胺”,轻而易举地毁了春秋鼎盛的三鹿集团;“瘦肉精”又让双汇集团举步维艰。那么,热衷于“一滴香”以及其他一切不良行当的个人与企业,是否应该悬崖勒马,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现状与未来?

A. 轻而易举 B. 春秋鼎盛

C. 举步维艰 D. 悬崖勒马

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美国人对孩子的关注点与国人似乎大相径庭。就吃饭来说,中国家庭处心积虑地让孩子多吃点,但美国人认为孩子吃多少应该由孩子自己决定,父母不应强人所难。他们更关注的是孩子能否恪守餐桌上的规矩。

A. 大相径庭 B. 处心积虑

C. 强其所难 D. 恪守

4.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时下,炙手可热的广场舞遍布全国各大小城市,只要是能够提供休闲、娱乐、健身等活动的露天公共场所,到处都有广场舞大妈的身影。这种休闲方式本无可厚非,但因其嘈杂喧闹的背景音乐,以及对公共活动区域侵占等问题却饱受诟病。如何才能让广场舞不再扰民,这还需要整个社会群策群力,共同探讨。

A. 炙手可热 B. 无可厚非

C. 诟病 D. 群策群力

5.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舌尖上的中国》选择的是和广大老百姓休戚相关的话题,话题本身具有娱乐性,加上悬疑有趣的故事组合,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的讲述,以心传、秘境等具有人文情怀等篇章来划分,很好地表现和诠释了古老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在第一时间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球,这就是记录片成功的肯綮所在。

A. 休戚相关 B. 抽丝剥茧

C. 博大精深 D. 肯綮

6.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三狮军团与乌拉圭队的生死战即将打响,队长杰拉德说英格兰如未能小组出线将摧心剖肝。他已在一次特别讲话中向球员们重申了从世界杯淘汰出局的痛苦。“如果仅仅在2场比赛之后就确定无缘世界杯淘汰赛的话,我们将无地自容,这将是一个水深火热的夏天。如果你早早回家,超过你的预期,那么作为球员,那会令人感到非常艰难。你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缓过劲来。”

A. 摧心剖肝 B. 重申

C. 无地自容 D. 水深火热

7.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其实只要中国这个人口基数还存在,民族和民族特色是不会消亡的,只是其消极面和积极面会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相互变化,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中国人的聪明成了投机取巧,家庭观念重成了任人唯亲,这并非西方导致的民族特色的“消亡”,而恰恰是消极面在社会转型和制度缺乏之下的爆发。

A. 消亡 B. 变化

C. 投机取巧 D. 任人唯亲

8. 选出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

A. 2014年6月8日下午5时,随着高考的尘埃落定,昔日辛勤耕耘的学子们终于可以轻松地开始一个不寻常的假期了。

B.“邹东深呼吸”乡村游的营销已全面展开,不仅通过网络媒体宣传,还制作了乡村旅游手绘攻略图,游客可以按图索骥,尽览邹城乡村美景。

C.“厚德”这一北京精神源远流长,建城三千多年、建都近千年的悠久历史,培育了北京人厚德载物的胸怀和品格。

D. 本书作者采用幽默却又不失严谨的笔调,将伶人的瑰丽而又哀婉的人生轨迹勾勒出来,尤其是行文皮里阳秋,含蕴丰富,使得这部作品更具别样精彩的阅读感受。

9. 选出加点的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 )

A. 你我生活的这座城市里:古老悠远的城墙遗址,宁谧幽雅的大成圣殿,古韵流淌的宽窄老街……每一处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景点都是一页唾手可得的活的史书。

B.目前国内整形机构的水平良莠不齐,做整形手术风险很高,据统计,美容整形业连续三年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C.“苹果”公司最新发布的手机操作系统ios7,对原有操作方式进行了全面更新,这预示着“苹果”将改头换面,真正告别乔布斯时代的风格。

D. 湖北咸宁实验小学副校长洪耀明为兑现承诺而亲吻小猪,这种做法虽有生搬硬套之嫌,但洪校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诺言还是值得肯定的。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因拆迁改造而使自己居住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残疾居民崔大爷,最近被区政府妥善安排在区敬老院。

B. 广西南宁“科技·时尚”产品展上,“全景LED灯”“电子鱼”“钻石U盘”等一系列时尚感十足的科技产品纷纷亮相,着实让观众应接不暇。

C. 有些国家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却讳莫如深。

D. 这位书法家书写作品,不管十几个字还是几十个字,都倚马可待,一气呵成,并且字里行间显示出令人振奋的豪情。

1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36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从历史角度看,不过是吉光片羽;然而对于许多亲身经历这场社会变革的人们来说,感觉是漫长而深刻的。endprint

B. 2013年钢铁行业利润率虽悄然反弹,但日渐式微,仍创近年次低点,预计在行业整合的背景下,2014年将会继续好转,且机遇与风险并存。

C. 殷鉴不远,见微知著。比照洋务运动的历史教训看如今我国的装备制造,它就不仅是“科技问题”,更是国家和民族的“生存问题”。

D. 日本与中国有绕不开的历史恩怨,又不能从日美同盟中脱身。他可以羡慕的对象是印度,因为印度能够做到在中美之间左支右绌。

12.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基本的社会共识是:无论一个人多富有,无论一个人多贫穷,都不能构成富人必须慈善,而穷人必须得到慈善的理由。慈善只能是一种基于个人道德,自由选择的“实然”行为,而不应该是被要挟的必需履行的“应然”责任。正如大多数网友所认为的,某种意义上,因病索捐就是典型的道德绑架。

A. 无论 B. 只能

C. 必需 D. 正如

13.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违法必先违纪。大量党员干部的违法违纪事实再三表明,腐败分子常常是由追求生活上的享乐,发展到利令智昏,以致滑向犯罪深渊。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肩上的责任,带头践行道德规范,以自己的高尚行为匡正社会风气,推进全社会的道德建设迈上新台阶。

A. 再三 B. 常常

C. 利令智昏 D. 匡正

14.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慎终追远、尊敬传统,是世界各民族普遍的情怀。现代社会,人们借由仿古的仪式来表达这种情怀,彰显这种品格,诸如小学生拜孔子像、拍摄身着汉服的毕业照等纷纷成为一时之热。在英国牛津、剑桥的重要典礼上,教授也身着中世纪服饰,盖因传承自古希腊以来谨守理念、探索真理的虔敬传统,而我国此类仪式,多半也被寄予了“发思古之幽情,开文明之心境”的初衷。不过,仪式终究只是仪式,若不理解真实的历史,礼之堂皇恐怕也很难将文化、传统这样厚重的概念深入世人,甚至是年轻学生的心里。

A. 彰显 B. 一时之热

C. 初衷 D. 甚至

15.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基础,离开精细化管理,即使投入再多硬件,也很难派上用场。建设现代都市,既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也要有高质量的软环境。软环境既体现在城市文化、市民素质等方面,也体现在城市精细管理上。我们的城市能否克服发展瓶颈,取决于城市管理者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从这个意义上看,创立精细化管理理念,从细节入手实施管理,应当成为我市城市建设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A. 即使 B. 既要

C. 瓶颈 D. 创立

16.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流行歌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最近入选了新修定的小学语文教材,未来可能成为三年级学生的语文课内容。和以往每次教材修定一样,此讯甫出又是引来双重意见,认同者大赞贴近生活与时俱进,甚至上升到“脱胎换骨”的惊呼,反对者则认为流行文化纳入教育不够资格有欠严肃。教材修订就像是猪八戒照镜子,不改不是,改也不是,成了一道中国特色的哈姆雷特难题。

A. 修定 B. 甫出

C. 脱胎换骨 D. 猪八戒照镜子

17.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说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可能一些人并不以为然,甚至说,这难免危言耸听。有的人的看法是,右翼势力、右倾思潮和军国主义还不是一回事。这不错。正像策划与实施、动机与结果,确有区别。但常识告诉我们,种豆绝不可能长瓜,右倾化土壤只能催生出恶之花。右翼势力扩张,右倾化思潮泛滥,军国主义就会演变成一种现实危险。

A. 不以为然 B. 难免

C. 危言耸听 D. 催生

18.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将涉毒明星当做反面榜样也未必合适。一方面他们是公众人物,理应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吸毒这种自毁形象的做法违反现行法律,当然不足为训;另一方面,他们也是普通人,不论中外,涉毒者的身份五花八门,吸毒并非明星、文化人的专有标签,过多突出其特殊身份,用心诚然良苦,却未必能达成最佳的反吸毒、反复吸效果。

A. 违反 B. 不足为训

C. 诚然 D. 达成

二、创新题型

1. 请仿照例句,解释下列网络热词的含义。

例句:土豪——原指在乡里凭借财势横行霸道的坏人,现多用于讽刺那些有钱又很喜欢挥霍炫耀的人。

词语:茶叶蛋、吐槽

2. 趣味成语填空。

(1)请根据示例尝试着填写下面的空格。

示例:(一日三秋)最短的季节(一落千丈)落差最大的瀑布 (一字千金)最贵的稿酬

( )最赚钱的生意( )最大的手( )最吝啬的人

( )最长的脚( )跑得最快的马( )最干净的地方

(2)写出成语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望梅止渴( )投笔从戎( )图穷匕见( )凿壁借光( )

指鹿为马( )纸上谈兵( )乐不思蜀( )入木三分( )

3. 生肖成语。

古籍记载,我国古代的中原地区,最初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用10个天干符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个地支符号“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来纪年。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游牧民族则以动物来纪年。后来,在中原同少数民族的交往中,两种纪年法相互融合形成现在的12生肖。请你写出融合后的12生肖纪年法,并写出包含每一生肖的2个成语。endprint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型:

1. A【解析】A“三令五申”,令,命令;申,说明。再三命令和告诫。该成语与后面的“强调”语义重复。B.“却”根据语境,此处语义发生转折。 C“屏障”,(名词)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D“与日俱增”,与,跟,和。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形容不断增长,增长得很快。用于指人的思想感情。

2. B【解析】B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指人正当壮年。此处使用不合对象,应改为“如日中天”。A轻而易举:轻、易,容易;举,举起手。形容事情很容易做。C举步维艰:举步,抬起脚步;艰,艰难。形容处境或行动十分艰难。D悬崖勒马:悬崖,高而陡的山崖;勒马,收住缰绳,使马停步。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3. B【解析】B处心积虑:存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指费尽心思做坏事(多含贬义),作状语,此处感情色彩过重,应改为“挖空心思”。A大相径庭:径,门外的路;庭,门院里的地。彼此差距很远或矛盾很大。C强人所难:勉强别人做为难的事。D恪守:恪,谨慎而恭敬。严格地遵守。

4. A【解析】A炙手可热:炙,烤;本指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贬义词,不能用来形容“广场舞”。B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C诟病:指责。D群策群力:群,大家一起;策,谋划。大家共同出主意,出力量。

5. A【解析】A休戚相关:休,喜悦、吉利;戚,忧愁、悲哀。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此处使用不当,应该为“息息相关”。 B抽丝剥茧:丝得一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C博大精深:博,宽广。多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微。D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要害或最重要的关键。

6.D【解析】A“摧心剖肝”,摧,折,剖:划开。心肝断裂剖开。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B“重申”,再次申述。C“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D“水深火热”,老百姓所受的灾难,像水那样越来越深,像火那样越来越热。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该成语不符合语境。

7. B【解析】A消亡:意为消失灭亡。B变化:指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区别于转化。转化指矛盾的双方经过斗争,在一定的条件下,各自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变。结合语境应为转化。C投机取巧: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也指靠小聪明占便宜。D任人唯亲:指用人不问人的德才,只选跟自己关系亲密的人。

8. A【解析】A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用在此处不合语境。B按图索骥: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根据语境,此处指按照攻略图寻找景点。C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D皮里阳秋: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评论,一般指暗含褒贬,而不直言。

9. D【解析】A唾手可得:指极容易得到。此处应为“触手可及”。B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此处用来形容水平状况不恰当。应为“参差不齐”。C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其内容、实质不变。不能用于形容改变很大。D生搬硬套:指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运用别人的经验,照抄别人的办法。

10. C【解析】A安排:有条理有步骤地处理事务。区别于安置。安置意为安放、安排,使人或事务有着落。结合语境用“安置”。B应接不暇: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此处应用“目不暇接”。C讳莫如深: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D倚马可待:意为靠着即将出征的战马起草文件,可以立等完稿。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快。

11. B【解析】A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用在句中修饰“历程”对象不符。B日渐式微:逐渐没落,销声匿迹。泛指事物或人逐步地衰落。C见微知著:意指看到微小的苗头,就知道可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比喻小中见大。不合逻辑。应为“数往知来”。D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应为“左右逢源”。

12. C 【解析】“必需”应为“必须”。“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而“必须”多强调语气,多作状语,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A选项“无论”与后文的“都”,搭配正确,表条件关系。B选项“只能”意为“唯一能够”,用法正确。D选项“正如”,意为“就如同”,用法正确。

13. A 【解析】A这里的“再三”要改为“一再”。 “一再”和“再三”都是“一次又一次”。两者有时可以互换使用。在表示人的主动的动作行为的动词前面,“一再”“再三”都可以使用,如“他一再/再三表示要参加抗洪抢险”,但不在人的主动的动作行为的动词前面,就只能用“一再”,不能用“再三”。B “常常”是指“强调事情或行为动作发生的经常性和频繁性”用法正确。C “利令智昏”: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智不清。常用以比喻被利益蒙蔽了智慧头脑,做出错事。D “匡正”:纠正、改正。

14. D 【解析】D此处的“甚至”应改为“尤其”。 “甚至”和“尤其”都表示递进关系,但属两种不同的递进:“甚至”是在一个一般性的陈述完了之后,补充说明这一陈述之外的特殊点;“尤其”则是在一般性陈述之后,补充说明陈述之内的特殊点。“年轻学生”,也属于“世人”,故用“尤其”而不能用“甚至”。 A “彰显”:意为鲜明地显示。B “一时之热”:某段时间之内的热点。 C “初衷”:最初的愿望或心意。

15. D 【解析】D“创立”应改为“树立”。 创立意为创造性的建立,着重指开创,造成前所未有的事物,对象常是重大的,如国家、政权、组织、事业等;而“树立”着重指积极地使形成、确立起来。对象常是某些抽象的事物,如理念、风格等。A“即使”与后文的“也”搭配,表示假设关系。B“既要”与后文的“也”搭配,表示并列关系。C“瓶颈”,指事物发展容易生阻碍的地方。endprint

16. A【解析】A特别探求不同的语素“定”与“订”的区别。“定”最基本的意义是“使固定”,更倾向于结果,内容重大。“订”倾向于动作过程,内容上更具体。教材在内容与形式上的不断更改增删,应该是“修订”。B“甫”是“才”的意思,“甫出”就是“才出来”。C脱胎换骨: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这里用了引号,特指教材在本质上的转变。D歇后语“猪八戒照镜子”下半句是“里外不是人”,对应下文“不改不是,改也不是”。

17. B【解析】B难免:难以避免,可作谓语(这个错误是难免的)、定语(难免的错误是可以原谅的)、状语(梅西难免也会出现失误),也常与否定词联用(难免不吃亏)。把解释带入到句子中,“难以避免用夸大的话使人吃惊”,不合语境,应改为“未免(指对过分的事情委婉地给予否定的评价,含有不赞许的意思)”。A不以为然: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C 危言耸听: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惊动;耸听,使听话的人吃惊。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D 催生:催促、催化,使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加快。

18. D【解析】D达成:达到一个目的或实现一个目标。多指商谈后得到结果,如达成协议,达成共识。明星成为反面教材不是商谈的结果,可改为“达到”。A违反: 不符合;不遵守。B不足为训:不足,不值得;训,准则,教导,规范。解释为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C诚然:转折连词,相当于固然、虽然。

二、创新题型

1. 茶叶蛋:原指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特色小吃,网络中此词语是有钱人的代名词,常常用来调侃或自嘲。

吐槽:原指日本表演艺术“漫才”中一种角色,相当于相声中“捧哏”,现在网络中的意思多指揶揄、拆台。

2.(1)(一本万利)最赚钱的生意(一手遮天)最大的手(一毛不拔)最吝啬的人

(一步登天)最长的脚(一日千里)跑得最快的马(一尘不染)最干净的地方

(2)望梅止渴(曹操)投笔从戎(班超)图穷匕见(荆轲)凿壁借光(匡衡)

指鹿为马(赵高 )纸上谈兵(赵括)乐不思蜀(刘禅)入木三分(王羲之)

3.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鼠目寸光,獐头鼠目,贼眉鼠眼;汗牛充栋,争猫丢牛,执牛耳;狐假虎威,纵虎归山,养虎为患;乌飞兔走,兔死狗烹,兔死狐悲;龙马精神,叶公好龙,直捣黄龙;杯弓蛇影,一龙一蛇,膝语蛇行;指鹿为马,马到成功,一马当先,走马观花;羚羊挂角,亡羊补牢,羊入虎群;沐猴而冠,猿猴取月,土龙沐猴;炙鸡渍酒,只鸡樽酒,小肚鸡肠;椎埋屠狗,捉鸡骂狗,蝇营狗苟;一龙一猪,冷水烫猪,猪突豨勇。

篇5:公文写作练习题公共基础知识

C.规范性公文、领导指导性公文、公布性公文、陈述呈请性公文、商洽性公文、证明性公文 D.收文、发文

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A.内部使用文件 B.秘密文件

C.机密文件

D.绝密文件

3.下面公文写作中不恰当的是()。

A.我们一定要严厉打击少数腐败分子,把反腐败进行到底 B.以上意见如无不当,着即批转各有关单位认真遵照执行 C.我们必须排除种种不利因素,争取在第一季度建成东方贸易商厦

D.玻璃制品厂原党委书记张某一伙,几年来大量贪污盗窃、行贿送礼,其中仅行贿一项即达85000元 4.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公文中安排语序时,当一组概念表现由若干连续的动作、行为构成的活动过程时,一般应按时间发展顺序排列 B.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抄送机关答复

C.有些公文的主题,可以根据领导人授意而直接表述,有些公文的主题,则需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随着对客观实际情况全面而深入的探索而逐步提炼与明确

D.公文中的疑问语气一般较少使用语气词“啊”、“呢”、“吧”等,“吗”也尽可能不用或少用 5.用于行政管理的“命令(令)”,其发布权限属于()。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党、政、军各类机关 D.国家大型企业、事业单位 C.国务院及其各部门

A.说明制发的意义

B.侧重叙事,在叙事基础上阐明道理 C.不必予以评论,也无需阐发意义和目的 D.必须有明确的政策依据

7.《关于查禁赌博的通告》显然应具备:()。A.较强的时效性

B.教育性,以引起人们警觉和注意

C.知照性,用于公布需要人们周知的事项 D.被动性 8.以下有关公文的说法错误的有:()。

A.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 B.通用公文,又称行政公文,指各类机关普遍使用的文件,如请示、报告、函等 C.通知的作者广泛,不受机关性质与级别层次的限制

D.函为不相隶属机关间相互往来的正式公文,对受文者的行为没有强制性影响

9.公文处理程序具有很强的确定性与不可逆性,以下各阶段的先后排序应为:()。A.会商→核稿→注发→发出

C.核稿→会商→用印→缮印

B.核稿→用印→缮印→发出 D.拟稿→注发→签发→发出 6.撰写交流信息的通知,要求做到:()。

10.以下所列不属于核稿要求注意的事项的是:()。A.要求格式规范,文体正确,结构完整

B.行文方向是否正确,有无多头主送、滥抄滥报、违制越级行为现象 C.实践中拟稿与核稿是不可逆的过程

D.公文是否经一定会议讨论通过,是否需上报并已获批准

二、多项选择题

1.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公文的结构就是指公文的组织构造

B.公文形成的具体时间,通常以会议通过的时间或印发时间为准

C.发文就是指本机关制成发往外部的文件 D.公文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

2.公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这种特殊性表现在()。A.采用白话文形式 B.具有真实性、合法性 C.具有规范性、相对确定性

D.用议论、说明、叙述多种方式表达

3.可用来签批和书写公文的字迹材料有()。A.墨汁 B.碳素墨水

C.蓝黑墨水

D.纯蓝墨水

4.公文词语特点主要是()。

A.公文词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多音节词的使用频率高 B.介宾词组、联合词组的使用频率较高 C.排斥使用一般的口语词、方言词和土俗俚语 D.词语一般不使用谚语、歇后语,也不能使用简称语 5.下面哪种情况可以联合行文?()。A.同级政府之间

B.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党委之间C.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之间

D.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之间6.撰写通报要求做到:()。A.内容具有典型性,事例有代表性 B.通报材料必须经深入调查和反复核实 C.应使用说明与叙述的表达方式 D.必须具有明确的政策依据与法规依据 7.以下不属于通知的特点有:()。·· A.具体法定权威性与执行性

B.应用广泛,使用频率高 C.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D.内容单纯,行文简便 8.以下关于简报的说法正确的有:()。A.在末页下端用两条平行线可作简报报尾的标志 B.不应将正式公文以简报的形式发表

C.简报印有报头,位于第一页上方,约占全页1/3或1/4左右 D.简报是机关用以撰写重要公文的基础材料之一 9.以下公文属批办工作对象的有:()。A.确无规定处置方案的业务性公文

B.《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的通知》 C.《关于调整设市标准的报告》 D.非常规公文

10.用印时应加以注意的事项有:()。A.原则上以谁的名义制发公文,就用谁的印章

B.印章应盖在成文日期上方,并注意上不压正文,下不压日期 C.代章时应标明“代章”字样

D.印前须经批准的,不经规定领导者签发的公文一律不予用印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A 4.B 5.C 6.C 7.C 8.D 9.A 10.C

二、多项选择题 1.BC 2.AD 3.ABC

4.BC

5.ABCD 6.ABC 7.AC 8.ABCD

9.AD

10.ACD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辩证法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2.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区别在于:()。A.哲学是世界观,各门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B.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各门具体科学则是关于自然界或社会中某些具体领域的特殊规律的科学 C.哲学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分,各门具体科学则没有这种区分 D.哲学的真理是绝对的,各门具体科学的真理是相对的

3.“他说你行,你不行也行;他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在哲学上属于()。A.辩证的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A.要用正确的理论武装群众 B.要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C.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取得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D.经过思考作用

5.从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来看,()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关键。A.必须发展生产力

B.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C.坚持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 D.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6.我国经济发展带动全局的战略重点,是()。

A.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证能源和交通发展 B.教育和科学

C.培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与世界经济接轨

7.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构想首次被写入党的正式文献是在()。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D.十四大

B.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 D.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C.平等主体 C.子女

D.财产主体 D.兄弟姐妹 C.十三大

B.唯物的辩证法 D.主观唯心主义

4.在第二次飞跃中必须坚持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是()。

8.“一国两制”的前提是()。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C.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A.特殊主体

9.我国民法是调整()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B.一般主体

10.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的()有代位继承的权利。A.父母 B.配偶

A.从重 B.从轻

12.对于预备犯()。A.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B.可以比照未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C.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D.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13.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

A.针对特定的人制定出来具有特定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B.针对不特定的事制定出来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11.如果数罪中被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则采取()原则,只执行其中一个死刑或无期徒刑。

C.限制加重 D.吸收

C.针对特定的人和事制定出来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D.针对不特定的人和事制定出来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14.下列案件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有()。A.人民政府对某工作人员的开除决定

B.政府关于在某日某时对某条街禁止通行的决定 C.人民政府责令某企业停产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定 D.某国家机关对其内部某公务员的降职决定

15.我国承担高、中级国家公务员培训任务的新型机构是()。A.北京行政学院

C.中央党校

A.领导本级政府工作

B.召集和主持本级政府的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 C.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 D.同工作部门首长负责制以及工作责任制相结合

17.在政府权责结构系统中,上下级政府主管同类业务的职能机构之间的关系,一般是()。A.领导关系 B.垂直领导关系 C.指导关系 D.协作关系 18.撰写规范性文字时,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A.说明 B.议论和说明 C.叙述 D.描写 19.我国对作品实行()原则,作者在作品完成时即取得著作权,受法律保护。A.实际履行 B.协作履行 C.先申请 D.自动保护 20.应立卷归档的公文是()。

A.具有查考价值的已处理完毕的公文 B.明令撤销的公文

C.秘密公文 D.未经本人审阅的领导人讲话稿 21.关于报告,说法错误的是:()。

A.报告可以分为工作报告,总结报告,调查报告和答复询问的报告

B.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反馈信息、沟通上下级机关纵向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为各机关普遍经常使用 C.报告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例如撰写总结报告 D.报告与请求不能结合使用,在报告中不得夹带请求事项 22.简报不具有以下哪一特点:()。

A.连续性,大部分简报需连续分期印发 B.明确的针对性 C.简明,简报,贵在“简”

A.立党为公 B.执政为民

D.快速,有强烈的时间性

23.始终做到(),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C.“三个代表” D.与时俱进

C.决定性因素

D.理论基础 24.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A.根本性因素 B.重要性因素

周年。

A.50 B.55

C.60

D.65 26.由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和()参加的朝鲜半岛核问题第()轮六方会谈于2007年6月23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工作组概念文件,发表了和谈启动以来的第二份《主席声明》。A.日本 三 B.日本 四

C.澳大利亚 二 D.法国三

1.D 2.B 3.D 4.B 5.A 6.A 7.C 8.A 9.C 10.C 11.D 12.D 13.D 14.C 15.D 16.B 17.C 18.A 19.D 20.B 21.C 22.B 23.C 24.C 25.C 26.A 1. 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25.2007年6月6日,法国在西部沿海小城阿罗芒什举行隆重纪念活动,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战役——诺曼底登陆()

B.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 D.国家行政学院

16.我国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行政首长进行决策最重要的关键环节是()。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2.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个原理完全一致?()A.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C.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D.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C.马克思和恩格斯 D.邓小平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外因论的观 3. 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的是()。A.柏拉图 B.列宁 A.形而上学的观点 C.机械论的观点 4.“一切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存在、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是()。

5. 在党的()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形成了这一理论的主题。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6. 在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上应坚持()。A.把经济增长速度放在首位,效益服从速度 B.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尽快增长速度 C.速度与效益并重,两者都应放在第一位 D.速度与效益完全一致,二者是一个问题

7. 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科学体系的标志是()。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

()。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9. 邓小平提出部分先富带动共同富裕的政策()。A.以承认地区之间和劳动者之间的差别为前提 B.是反“平均主义”之道

C.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条件,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D.是代表富裕阶层提出的

10.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双重目标,我们在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耐,必须坚持的一条原则是()。

A.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A.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收入

D.国有企业工程师业余帮助乡镇企业搞设计获得的收入

13.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原则,适用法律时()。

B.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D.加强调控、稳定物价 B.人民检察院 D.纪律检查委员会 D.党的十五大

8.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11.在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

12.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

A.就不应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B.有时也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D.法律应无条件地服从党的政策 B.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罪 D.行政执法人员循私舞弊罪 C.仍然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A.司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罪 C.徇私枉法罪 14.司法工作人员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应当依法追究而不追究,不应当追究而追究,或者作出枉法裁判的行为,应判处()。

15.有关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法人在清算阶段仍具有清理所必须的权利能力

B.不同类型的法人,其民事权利能力的大小、范围各不相同,即使同一类型的法人,其民事权利能力也有差异 C.法人和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不同 D.法人权利能力的范围均由法律直接规定

16.单位行贿罪,是指单位为谋取()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行为。A.利益 B.非法利益

C.不正当利益 D.正当利益

17.行政处罚只有()。A.对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人实施 B.由公安机关执行

C.处罚公务员或公民个人,而不能处罚单位或组织

D.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个人或组织依法采取的惩戒措施 18.对于自首和立功的人进行处罚,错误的做法是()。A.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不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B.对于犯罪较轻的自首分子,可以免除处罚

C.对于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9.国家行政权力的载体是()。A.国家权力机关

B.政府机构

D.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军事机关

D.协作关系 D.业务关系 C.各级党委

20.下面()在省建委和市建委之间不存在。

A.领导关系 B.指导关系 C.上下级关系 21.我国政府机构与立法机构的关系是()。

A.并行关系 B.平等关系 C.从属关系 22.能使行政监督有的放矢的是()。A.实行政务公开

C.加大惩戒力度

B.“三令五申” D.完善各种监督程序 C.审计监督

D.主管监督 23.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行政外部监督体系。A.法制监督 B.财务监督 A.各种职务全部列出 B.只列其中一种即可

C.使用最重要的一种职务,并用全称 D.只列出与文件内容有关的职务全称

25.2007年的雅典奥运会中为中国军团夺得首枚金牌的奥运健儿是()。A.双人跳水田亮

B.双人跳水郭晶晶

C.射击手王义夫

A.35枚

1.C 2.B 3.C 4.B 5.B 6.B 7.C 8.D 9.C 10.C B.32枚

D.射击手杜丽

C.27枚 D.17枚 24.当一个人担任多种职务时,在公文书写中应当()。

26.2007年的雅典奥运会中中国军团共夺得金牌()。

11.B 12.B 13.C 14.C 15.D 16.C 17.D 18.A 19.B 20.D 21.C 22.A 23.A 24.D 25.D 26.B 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四

简介:1.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及其他重要报告,大会表决通过了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和其他法律文件,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本次...1.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及其他重要报告,大会表决通过了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和其他法律文件,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本次大会开幕的时间是()。A.2007年3月3日 B.2007年3月5日 C.2007年3月1日 D.2007年3月4日

2. 2005年4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学习的内容是()。A.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问题 B.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 C.关于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问题 D.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问题

3.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指出,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是()。A.党的执政能力 B.反腐倡廉能力 C.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 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先进性主题报告会上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是()。A.党的先进性建设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D.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5. 2005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

A.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B.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C.研究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 D.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6. 2007年3月15日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企业所得税法。其中,哪部法律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A.物权法 B.企业所得税法 C.个人所得税法 D.物权法草案

7.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7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07年我国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使农村()中小学生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A.1.5亿 B.5000万 C.2亿 D.1.2亿 8.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是()。

A.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 B.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C.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D.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 9.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开始实行新的汇率制度,这一制度的内容是()。A.单一盯住美元 B.单一盯住欧元 C.实行以宏观调控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 D.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

10.2006年8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举行的学习()报告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

A《江泽民文选》党的建设 B《江泽民文选》干部队伍建设 C《邓小平文选》党的建设 D《邓小平文选》干部队伍建设 11.有关我国的立法体制表述错误的是()。A.统一的 B.一元的C.多层次的 D.立法权集中于中央 12.下列法律关系中的法律事实属于行为的是哪个?()A.空难导致保险理赔B.超过诉讼时效导致丧失胜诉权

C.因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导致丧失继承权D.因为年满18周岁而开始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3.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一切法律责任的实现均由国家强制力的直接介入B.有违法行为,必然产生法律责任 C.有法律责任,未必实施法律制裁D.实施违宪制裁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14.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生产关系是联系法律与生产力的中介B.社会生产力决定法律的产生和发展

C.国家消亡了,法律仍将存在,而不会演变为一种社会公共习惯规则D.判断良法、恶法的根本标准是社会生产力 15.下列关于法律与政治的一般关系的说法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A.法律与政治都受制约和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关系B.政治对法律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 C.法律对政治具有确认、调整和影响作用D.在政治和法律的关系中,法律处于主导地位 16.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

A.确认社会各阶级的政治地位 B.使民主制度法律化 C.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D.集中体现阶级力量对比关系 17.根据现行宪法,下列哪个属于公民的光荣义务?()

A.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B.保卫祖国、抵抗侵略 C.维护祖国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D.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18.宪法规范区别于普通法律规范的首要特点是()。

A.内容的根本性 B.效力的最高性 C.立法的原则性 D.实现的多层次性 19.根据我国宪法修正案,在爱国统一战线中新增加的社会阶层是()。

A.社会主义劳动者 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0.下列选项中哪个有权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A.国务院 B.省、直辖市的人民政府 C.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 D.县级人民政府 1.B 2.B 3.B 4.A 5.D 6.A 7.A 8.D 9.D 10.A 11.D 12.C 13.A 14.C 15.D 16.C 17.D 18.A 19.B 20.B 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五

1.下列各项不属于行政合同的是()。

A.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B.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合同 C.公用征收合同 D.办公设备定购合同

2.某环保局对超标排放污染物质的某化工厂做出了罚款的处罚决定,在化工厂履行了该处罚决定3个月后,环保局又以同一事实对该厂作出吊销排污许可证的处罚决定,此行为违反了下列何项原理?()A.确定力 B.拘束力 C.公定力 D.执行力

3.下列关于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A.针对一个违法行为,不能进行多种行政处罚

B.针对一个违法行为,不能依据同一法律规范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处罚 C.针对一个违法行为,不能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罚款 D.针对一个违法行为,不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处罚

4.某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甲市为了加强对网吧场所的管理(对这一问题尚未制定法律法规),制定了《甲市关于加强对网吧进行管理的规定》,其中设定了警告或者一定数额的罚款,那么罚款的限额应由谁决定确定?()A.由甲市的人大常委会决定 B.由国务院规定 C.由省人大常委会规定 D.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5.税务机关依法强制行政相对方交纳滞纳金的行为是()。A.行政处罚 B.执行罚 C.行政处分 D.行政裁定 6.下列选项中哪一个属于我国增值税的纳税人?()

A.从事房屋租赁业务的甲公司 B.从事服装销售的乙公司C.转让无形资产的丙公司 D.从事证券经纪业务的丁公司 7.一家美国企业和一家英国企业共同出资在中国设立了一家企业,这家企业在中国被称为()。A.中外合资企业 B.中外合作企业C.独资企业 D.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8.由于国外成本的下降,我国某种钢材的进口数量出现突发性大幅度增加,使我国的钢材生产商大受损失。为合法保护我国厂商,我国可引用世界贸易组织的()。

A.反补贴规定 B.反倾销规定 C.国民待遇规定 D.保障措施规定

9.债权人会议通过和解协议草案,出席会议的有代表的债权额,必须占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的()以上。A.1/4 B.1/2 C.1/3 D.2/3 10.持有公司投份()以上的股东请求时,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在二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A.5% B.15% C.3% D.10%

11.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12.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王某随后持三角刮刀将宋某杀死。关于王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第3款的规定,王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 B.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D.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

13.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甲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形?()A.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B.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C.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D.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14.犯罪分子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A.应当免除处罚 B.应当减轻处罚

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5.我国《刑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在空间效力问题上采取了()。A.保护管辖原则 B.属地管辖原则 C.普遍管辖原则 D.属人管辖原则

16.行政诉讼判决、裁定的执行主体是()。A.人民法院

B.人民法院和行政机关

C.由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D.行政机关

17.外国人甲在我国人民法院参加诉讼,依据我国的民事诉讼法,甲与我国公民一样,可以行使起诉、答辩、辩论、提供证据、委托代理人等权利,也要承担相应的诉讼义务,人民法院不因其为外国人而对其加以限制。这体现的是民事诉讼中哪项原则?()A.平等原则 B.同等原则 C.对等原则 D.协同原则

18.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原则,人民检察院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有权进行哪方面的监督?()

A.只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进行监督B.既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进行监督,也对人民法院的审判进行监督

C.只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D.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活动进行全面监督

19.甲法院正审理乙对丙提起的债务纠纷案件时,丙因犯罪被判刑3年,送到某劳改农场服刑,在程序上甲法院应如何处理该债务纠纷案?()

A.继续审理 B.移送乙住所地法院管辖C.移送某劳动农场所在地法院管辖 D.中止诉讼程序

20.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下列哪一个法院执行?()A.基层人民法院 B.第一审人民法院C.第二审人民法院 D.终审人民法院

1.D 2.A 3.C 4.C 5.B 6.B 7.C 8.D 9.D 10.D 11.B 12.D 13.D 14.C 15.D 16.C 17.B 18.C 19.A 20.B 1. 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A.理在事先 B.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C.万物皆备于我 D.上帝创造世界 2.“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3. 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

A.是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B.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C.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

织在一起的D.是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

4. 有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过辩证唯物主义,但在科学上取得了重大成就,这说明()。A.科学研究同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不一定有必然联系B.科学研究有时同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联系 C.科学研究自发地倾向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D.科学研究自觉地贯穿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5. 哲学的党性原则指一切哲学都分属于()。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无产阶级哲学和资产阶级哲学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6. 邓小平关于(),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取得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最大的理论成果。

A.社会主义的本质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观点 D.和平统一祖国和“一国两制”的构想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列宁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列宁主义阶段

C.毛泽东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D.邓小平理论无需向前发展了

8. 首先实现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的是()。A.巴黎公社 B.辛亥革命 C.苏俄 D.中国

9.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的是()。A.柏拉图 B.列宁

C.马克思和恩格斯 D.邓小平

10.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动的灵魂是()。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改革开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1.“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综合国力是否增强 B.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 C.生产力是否得到发展 D.人民群众是否满意

12.党的()进一步提出"九五'时期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A.十四届五中全会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三届四中全会

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

C.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4.邓小平南方讲话关于发展问题最著名的观点是()。A.发展是硬道理 B.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C.关键是发展经济 D.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15.中共十六大关于发展问题的基本观点是()。A.发展是硬道理

B.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科学发展观

16.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A.商品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 B.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C.资本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 D.生产资料市场、期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 17.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是()。A.企业 B.市场 C.银行 D.政府

1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体是()。A.市场 B.计划 C.企业 D.政府

19.一般来说,在经济过热、总需求过度膨胀并导致通货膨胀时,应实行(价和经济的稳定。A.平衡性财政政策 B.赤字性财政政策 C.盈余性财政政策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A.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B.有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 C.自由市场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文件封装发出后,文书人员对办复的发文,要履行:()。A.登记手续 B.注办手续 C.归档手续 D.签字手续

22.凡是需要立卷的文件是:()。A.办理完毕的文件 B.已经使用的文件 C.已经办复的文件),有利于压缩总需求,使之适合总供给,保持物

D.领导认为重要的文件

23.将平时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按照立卷目录中的要求存放起来,叫做:()。A.立卷 B.定卷 C.归卷 D.组卷

24.一般说来,应该立卷归档的文件材料,应以:()。A.上级机关、上级部门为主 B.本机关、本部门为主 C.上级机关和本机关为主 D.本机关和下级机关为主

25.将内容涉及同一地区的文件组合在一起的方法,叫:()。A.地方特征立卷 B.文件特征立卷 C.通讯特征立卷 D.地区特征立卷

1.C 2.D 3.C 4.C 5.A 6.A 7.B 8.C 9.C 10.B 11.C 12.A 13.D 14.A 15.B 16.B 17.D 18.A 19.C 20.D 21.D 22.A 23.C 24.B 25.A

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七

1.对发文进行全面审核工作是:()。A.核稿 B.签发 C.承办 D.批办 2.内收发签收指:()。

A.本机关内部各部门互相传递文件的签收B.履行规定的手续接收外单位发来的公文 C.文书人员检查包封内文件而进行的签收D.对文书封件完好进行检查而签收 3.清退指将办完清理出的文书交给:()。

A.发文机关或指定的专门部门 B.档案部门C.文件销毁部门 D.秘书部门

4.政府各部门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正式行文。A.机关 B.领导 C.政府 D.兼职负责人

5.联合发文需要加盖()个以上印章时,将各发文机关名称排在发文时间与正文之间。A.2 B.3 C.4 D.5 6.一份公文一般选用()个主题词。A.2至3 B.3至4 C.4至5 D.5至6 7.公务员录用的首要原则是:()。A.平等 B.公开 C.竞争 D.择优

8.小李向教育局局长写信,提出关于在本县如何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这是公民依法行使自己的:()。A.批评权 B.检举权 C.建议权 D.监督权

9.作为非政府组成人员的行政领导者的产生可以采用:()。A.选任制 B.委任制 C.考任制 D.聘任制 10.国家审计署实行的行政监督是:()。A.主管监督 B.职能监督 C.专门监督 D.财政监督

11.下列应当办理免职手续中,属职务发生变动的是:()。

A.离职学习超过一年者 B.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一年以上者C.转换职位任职者 D.退休者

12.公务员晋升正科级职务,需任副科级:()。A.1年以上 B.2年以上 C.3年以上 D.4年以上

13.那些例行的、按照一定频率或间隔重复进行的决策是:()。A.程序化决策 B.非程序化决策 C.确定型决策 D.风险型决策

14.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政府的职能有:()。A.企业人事管理 B.企业经营决策 C.企业财务管理 D.企业注册登记

15.我国刑法规定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犯罪的未成年人是指:()。A.不满14周岁的人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C.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 D.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

16.中国人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A.原则上都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B.不能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C.只能依犯罪地国家的法律制裁

D.经有关国际组织批准,可以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17.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对预备犯: A.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8.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A.原判刑期的1/2 B.10年 C.15年 D.20年

19.某人在其妻的饭中下毒。当妻子捧起饭碗时,他又念及旧情,装作失手把饭打翻,并迅速将下了毒的饭倒掉,最终没有造成任何损害。此时,对该人的处理是:()。A.可以减轻处罚 B.可以免除处罚 C.应当减轻处罚 D.应当免除处罚

20.在我国,构成犯罪集团的最低人数是:()。A.2人 B.3人 C.10人 D.15人

21.超过刑法规定的最长追诉时效的,如果认为必须追诉,有权做出核准决定的机关是:()。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各级人民法院 D.各级人民检察院

22.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依据的主要标准是:()。A.犯罪主体 B.犯罪的主观方面 C.犯罪客体 D.犯罪的客观方面

23.“自由王国”作为历史观的范畴,它是:()。A.泛指人的自由

B.指人们彻底掌握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而获得了自由

C.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自然的主人,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 D.指人们摆脱了社会历史的客观必然性的制约而实现了自由

24.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美国跨越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日耳曼人没有经过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封建社会;中国一些少数民族由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些历史事实说明:()。A.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理论是错误的

B.社会历史是大量偶然事件的堆积,没有普遍规律可言 C.所谓的跨越是以世界范围内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为前提的 D.研究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如研究具体的历史事实重要 25.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是:()。

A.社会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低级反映,社会意识形式是高级反映

B.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形式的一部分,它在阶级社会中或多或少具有阶级性 C.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式不属于上层建筑 D.社会意识形态直接反映经济基础,社会意识形式间接反映经济基础

26.“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句话表明:()。A.劳动是社会各种生产的表现形式 B.劳动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C.劳动是社会思想文化的直接的物质外壳 D.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源泉

27.我们党在资源、环境方面提出的建设目标是:()。A.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社会 B.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C.建设生态保护型、环境协调型社会 D.建设资源节约型、资源协调型社会

28.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可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可以对某个问题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从认识发展过程看,这是:()。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从感觉到知觉的飞跃 C.从实践到感性认识的飞跃 D.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29.我们党提出要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建设:()。A.科技型国家 B.创新型国家 C.自主型国家 D.现代化国家

30.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

A.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B.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D.坚持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观

1.A2.D 3.A 4.C 5.B6.A 7.B 8.C 9.B 10.C11.C 12.B13.A14.D 15.C16.A 17.D 18.B 19.D 20.B21.B22.C 23.C 24.D25.B26.D 27.B 28.A 29.B 30.A 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八

1.“规定”和“办法”的正文由因由、规范和()三部分组成。A.说明 B.要求 C.事项 D.决定

2.负责公文处理工作的是本机关的:()。A.档案室 B.业务处 C.收发室 D.办公厅(室)3.文件的拆封是文书人员的职责。至于密件,则应交:()。

A.领导人本人或由其委托的人代拆 B.机要文书或机要室拆封C.办公厅(室)主任拆封 D.文书人员拆封 4.办公部门或业务部门负责人根据来文情况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就是公文的:()。A.拟办 B.承办 C.批办 D.催办

5.一般的传阅文件,在有关人员传阅完毕后,文书人员应注明:()。A.已复文 B.阅毕的日期 C.已阅文 D.承办的结果 6.机关公文文稿经签发后,即为:()。

A.公文的定稿 B.公文的草稿 C.公文的会签 D.公文的核发 7.根据宪法,我国的国家元首职权由()行使。

A.国家主席 B.国家主席与国务院总理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国家主席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同 8.与副巡视员相对应的领导职务等次是:()。A.厅局级正职 B.厅局级副职 C.县处级正职 D.县处级副职 9.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是调整:()。

A.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 B.各阶级之间的关系C.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国内各民族的关系 10.按省、市、县、乡构成的行政系统称为:()。A.完整制 B.中央集权制 C.层级制 D.职能制

11.现代行政决策体制通常由决策中枢系统、决策咨询系统、决策信息系统和()构成。A.决策执行系统 B.决策协调系统C.决策审批控制系统 D.决策评估系统 12.行政组织设计过程在本质上是:()。

A.在各行政组织间进行权力瓜分的过程B.对行政组织的各要素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 C.根据社会需求而进行组织组建的过程D.不同利益集团寻求利益共享的过程 13.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属于:()。A.选任制 B.委托制C.考任制 D.聘任制

14.细化决策方案主要包括制定工作程序、安排工作次序和:()。A.配置工作人员 B.计算工作时间 C.分清工作职责 D.授予工作权限 15.可以决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的是:()。A.法律 B.法规 C.规章 D.当事人的约定

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的是:()。

A.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B.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毁损的C.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D.延付或拒付货款出售的

17.张某生前投有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指定张某的妻子为受益人。在保险责任期间内,张某患病身亡。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保险金应给张某的法定继承人B.保险金应给张某的妻子C.保险金应由张某的法定继承人和妻子平分D.保险公司无须支付保险金

18.作品被收集、出版、发行的九岁小画家:()。

A.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B.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D.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9.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消费者权利的是:()。A.人身与财产安全权 B.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C.接受技能培训权 D.公平交易权

20.根据200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A.人民币十万元 B.人民币五百万元C.人民币一千万元 D.人民币一亿元

21.甲乙不和,甲就乙的个人生活作风捏造事实,公然丑化其人格。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A.荣誉权 B.名誉权 C.健康权 D.姓名权 22.我国对外开放的主体是发展()关系。A.对外政治 B.对外经济 C.对外文化 D.夕}交关系 2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A.根本点 B.基本点 C.前提 D.基本立足点

24.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后可享有比港澳特别行政区更高的自治权,这就是:()。

A.它拥有单独的财政预算权 B.拥有行政管理权C.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D.拥有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25.对执政党来说,最大的危险是:()。

A.丧失党的先进性B.脱离群众 C.决策失误 D.贪污腐败 26.我国的知识分子是:()。

A.一个独立的阶级 B.小资产阶级C.中产阶级 D.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7.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坚持:()。A.党的先进性 B.与时俱进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执政为民 28.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是:()。

A.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开放C.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9.分配方式是由:()。

A.生产方式决定的 B.交换方式决定的C.消费方式决定的 D.产品数量决定的 30.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A.人民当家作主 B.人民民主专政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练习九

1.党的机关秘密公文的印发传达范围应当按照发文机关的要求执行,下级机关、不相隶属机关如需变更,须经(A.上级党的机关B.上级政府机关C.发文机关 D.上级保密机关

2.公文主题词是指标志公文主题、文件类别的并经过规范化处理的:()。A.名词 B.代词 C.名词性词组 D.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3.用于发布重大的强制性行政措施的是:()。A.公布令 B.嘉奖令C.行政令D.任免令

4.用于发布权力机关制定、修订或试行的法律文件以及由政府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的决定是()决定。A.法规性 B.指挥性 C.知照性 D.变更性

5. 用于对某个问题、某种事项、某种行动进行决策的决定是()决定。A.法规性 B.指挥性 C.知照性 D.变更性

6.《国务院关于2004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是()决定。A.法规性 B.指挥性 C.知照性 D.变更性 7.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制由()通过。

A.中共中央政治局 B.中共中央总书记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

8.按照公务员职务的分类,我国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可分为10个职务等次和相应的()个级别。A.20 B.13 C.10 D.8 9.小李曾任某高校宣传部长,最近被调任到市教育局任副局长,这种交流形式属于:()。A.转任 B.轮换 C.轮岗 D.调任

10.某政府机关科长小王最近被调到某国有企业任副厂长,这种交流形式属于:()。A.转任 B.挂职锻炼 C.轮岗 D.调任

11.国务院组成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应由()决定。

A.国务院总理 B.中共中央政治局C.国务院常务会议 D.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 12.计划生育属于政府的:()。)批准。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文化职能 D.社会职能 13.财政部与监察部之间的关系是:()。

A.领导关系B.指导关系 C.业务关系 D.国家各部委之间的关系

14.从行政组织的结构类型看,我国国务院各部委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是:()。A.平行结构 B.直线结构 C.平衡结构 D.横向结构 15.下列关于贪污贿赂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A.贪污贿赂罪中,有些罪名的犯罪主体可以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贪污贿赂罪的主观方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C.具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且有明确的犯罪动机,才构成贪污贿赂罪 D.贪污贿赂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于2006年经过修订之后,目前我国的合伙企业除了普通合伙企业之外,还有:()。A.无限合伙企业 B.无限责任企业C.有限合伙企业 D.有限责任企业

17.自动放弃犯罪行为,并有效避免了犯罪结果的发生,这种行为是:()。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18.宣告公民失踪的条件之一是公民下落不明达到:()。A.1年 B.2年 C.5年 D.10年

19.教唆未成年人进行了犯罪活动的,对教唆者应当:()。A.从轻处罚 B.减轻处罚C.从重处罚 D.免予处罚

20.犯罪嫌疑人自首后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

A.从轻处罚 B.减轻处罚C.减轻或免除处罚 D.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21.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所规定的申请破产的条件是:()。

A.必须是全民所有制企业 B.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C.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D.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 22.下列关于紧急避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紧急避险可以明显超过必要限度B.紧急避险只能是针对不法侵害行为实行

C.紧急避险必须是不得已而采取的措施D.紧急避险只能是为了保护本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23.“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基本内容 B.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功能作用C.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品质 D.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基本特征

24.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段话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理论本身就是巨大的物质力量B.理论和实践不是一回事,它对实践起不了作用 C.理论不能代替实践,但是对实践有指导作用D.理论和实践都是物质力量 25.庄子认为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这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经验论的观点C.普遍主义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26.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A.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B.人能够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来给事物确定标准 C.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D.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27.下列观点不符合唯物主义认识思想的是:()。

A.“行而后知” B.“缘耳而知声,缘目而知形”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D.“致知,是吾心无所不知” 28.唯物史观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因为:()。

A.它是构成生产力最重要的独立性要素B.它是构成生产力唯一的智能性要素

C.它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组合起来构成现实生产力.D.它能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9.鲁迅先生说:“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种说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根据是:()。A.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往往是经过加工的、歪曲的反映

B.人类的鬼神观念是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C.各种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D.人类的意识不过是主观自生的 30.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解决企业内在机制C.改善企业外部环境 D.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篇6:公文知识专项练习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公选考试公文基础知识练习题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公文写作是公选领导考试必备的基础能力,为了帮助考生巩固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公选考试公文基础知识练习题,供各位考生练习。公选考试公文基础知识练习题:1.&...公文写作是公选领导考试必备的基础能力,为了帮助考生巩固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公选考试公文基础知识练习题,供各位考生练习。

公选考试公文基础知识练习题:

1.“公文的格式、行文程序必须遵循一定的要求”,这体现了公文()的特点。

A.政务性 B.工具性 C.法定性 D.规范性

2.在公文中,“通知所传达的事项,往往要求受文者及时知晓或迅速办理”,这体现了通知的()特征。

A.被动性 B.时效性强 C.使用范围广 D.使用频率高

3.决定作为公文的一个文件,应属于()。

A.指示性公文 B.法律性公文

C.呈请性公文 D.公布性公文

4.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在一定范围内向人民群众或机关团体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时使用的规范性公文是()。

A.公告 B.通告

C.通知 D.决定

5.简报名称的正下方是简报的()。

A.编发单位 B.印发日期 C.顺序期号 D.印发份数

公选考试公文基础知识练习题答案:

1.【答案】D。

解析:公文的主要特点有法定性、工具性、规范性、时效性。格式、行文程序必须遵循一定的要求,体现了公文的规范性。故本题选 D。

2.【答案】B。

解析:通知对时效性具有严格要求,它所传达的事项,往往要求受文者及时知晓或迅速办理。故本题选 B。

3.【答案】A。

解析:决定是各级党政机关普遍使用的一种下行公文。它适用于对重要事项和重大行动做出安排。这里的重要事项,是指带有全局性或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的事项,重大行动是指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行动。决定是一种指示性公文,带有很强的指导性。故本题选 A。

4.【答案】B。

解析:通告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时使用的公文。通知,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对象知道或执行的公文。故本题应选 B。

5.【答案】C。

解析:期号位置在简报名称的正下方,一般按依次排列期号,有的还可以标出累计的总期号。属于“增刊”的期 号,要单独编排,不能与“正

上一篇:小学生《西游记》读后感下一篇: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