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

2023-03-11

第一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

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我市现有锅炉144台,压力容器563台,起重机械218台,游乐设施14台,电梯70台,压力管道16755米,气瓶41350只。目前已经实现了在用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99%;在用锅炉定检率100%;在用压力容器定检率95%;在用电梯定检率100%;在用起重机械定检率96%;在用大型游乐设施定

检率100%;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95%;连续多年未发生特种设备死亡事故。按照《关于做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点”准备工作的通知》(质监办[2010]85号)要求,现将我局特种设备监管示范点准备工作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初步建立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体系,并落实了特种设备安全责任。

1、借用镇乡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这一平台,组成由镇乡分管安全的副镇长为组长,镇乡安全员为成员的镇乡特种设备安全协管体系,充分利用其对辖区安全生产状况熟悉的优势,及时了解在用特种设备的动态信息,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延伸到镇乡一级,既节约了监管成本,解决了监管人员少的难题,又实现了对特种设备的有效动态监管。

2、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逐一签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书》,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明确监管义务,促使镇乡企业主动搞好特种设备管理。

二、股所联动,共同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

我局特种设备监管,通过行政监察与检验机构密切配合,实现监察检验信息共享,有效联动,每年XX市特检所开展定期检验时均指派一名监察员全程配合,这项工作也是贯穿我们日常监管始终的一个重要举措。一是搭建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平台,实现监察、检验机构信息互通,监察机构和检验机构及时了解相互的工作进展,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便于及时采取措施,现场处置,共同推进特种设备监管工作;二是监察机构开路和护航,检验机构及时提供技术支撑。监察机构通过强化日常监管,主动为检验机构的检验工作开路,并充分运用国家机关法律、法规为检验机构的检验工作保驾护航,推进在用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工作,检验机构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及时协助解决监察中发现的技术难题,为监察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三、建立“一企一档”,把握重点监控。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监察力量,预防一般特种设备事故,杜绝重、特大特种设备事故。我局根据设备的危险性、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及社会影响力,确定了20家重点监管单位和重点监控设备进行重点监管,并对其实行“一企一档”管理,档案内容包括:设备使用单位全称、详细地址、法定代表人、特种设备分管领导、安全管理人员、设备类型、数量、作业人员人数、是否建立健全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予以演练、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情况及相关台帐、设备定期检验情况等内容。对这些重点监管单位和重点监控设备明确监管单位的主体责任和监察部门的现场监督检查次数,定期分析基本安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确保了这些设备的安全运行,预防了事故的发生。

第二篇:2017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工作要点

2017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安全生产和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国质检工作会议有关要求,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十二字方针”,下最大气力维护特种设备安全,继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攻坚战,强化隐患排查治理,落实顶层设计方案,齐抓共管,标本兼治,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特种设备安全环境。围绕以上要求,着重把握以下要点:

一、继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攻坚战

1.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按照《质检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的通知》要求,以涉及民生、人员密集场所、盛装危险化学品的高风险特种设备为重点,认真部署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分级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检查、抽查和督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督促相关单位和责任人限期整改。依法依规落实使用单位、基层政府、安全监察机构以及检验机构、行业协会各方责任。

2.开展电梯安全隐患整治“回头看”。对建档问题

电梯和挂牌督办电梯,依托地方政府,联合相关部门,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加大力度,尽快完成整改,逐台销号。同时,对新发现的问题要责令使用维保单位查找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

3.全面推进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各省均有地级城市建成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推进电梯信息公示平台和监管平台建设。

4.依法履行油气输送管道安全监管和检验职责。按照总局与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文规定,督促管道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查清管道数量和安全状况,推动企业开展管道完整性管理,继续推进油气输送管道检验检测工作,不断提升管道法定检验覆盖率。开展国家重大工程在建和在用长输管道的监督检查,开展长输管道使用登记试点。

5.推进多元共治。推动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纳入各级地方政府的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内容和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巡查工作内容,进一步落实地方党委政府的属地监管责任和相关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积极发挥好行业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构建多元共治工作格局。

二、做好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特种设备安全保障 6.加强协调,区域联动。北京、福建等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举办地,要落实责任,严防死守,确保会场、驻地等核心区内特种设备安全。总局指导协调,相关省市横纵联 — 2 —

动,打造特种设备安全“护城河”、“防火墙”。

7.加强应急,快速反应。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期间,要加强应急值守,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实战演练,提高应急能力,妥善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各地发生特种设备人员伤亡事故,省级质监部门要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并报告总局。

8.加强宣传,注重引导。各级质监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客观、准确地公开有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加强舆论引导,坚决防止因信息不公开、发布不及时等原因导致产生重大社会影响事件。

三、厘清责任边界,理顺监管体制

9.制定权责清单。总局制定特种设备局权力和责任清单,各级地方质监部门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制定地方权力和责任清单。

10.优化法规标准。继续开展法规标准优化清理,制定特种设备行政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划目录,继续推进综合性安全技术大规范建设,开展安全技术规范后评估试点。总局与地方加强互动,共同研究对策,对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通过优化法规标准予以解决。

四、推进安全监管改革,优化工作机制

11.深化行政许可改革。发布特种设备行政许可目录,通过合并、转变方式等措施,精简生产许可子项目,加快解决

— 3 —

车用气瓶安装许可等难点问题。适当下调行政许可实施主体,规范配套的许可程序,抓紧修订具体产品的许可条件。针对鉴定评审和人员考试转为技术性服务的情况,协调相关部委出台财政保障政策。对许可持证单位全面推行“双随机”监督抽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升监管效果。

12.推进检验改革。科学划分公益性和经营性检验的范围,政府设立的公益事业类技术检查机构或检验机构应主要从事公益性检验。根据中国特种设备检验集团的组建进程进行资格核准。通过修改相应的安全技术规范和协调收费政策,调项目、延周期、降收费,总体降低公益性检验收费。

13.强化保险激励约束保障机制。总结推广保险+服务的电梯综合保险试点经验,积极引入保险企业参与对电梯使用维保的监督约束机制和对乘梯人员的保障机制。

14.推进电梯维保改革。推进电梯安全监管信息化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全覆盖,全面实现电梯维保单位维保信息社会公示。支持行业组织制定电梯维保服务的团体标准并贯彻实施,继续推动企业维保标准自我声明和公开承诺。试点按需维保和作业人员企业自我考评等工作。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创新方法手段

15.建立质量追溯体系。以电梯、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等产品为重点,推进特种设备安全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在升级现有特种设备公示信息查询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特 — 4 —

种设备持证人员公示系统互联互通,并根据信息化总体规划的进展,进行持证单位的互联互通公示试点。

16.统一建设信息化平台。按照分散部署、数据共享的原则,推进信息化建设。总局将研究制定统一的建设规划,明确总体框架要求,统一数据标准和交换要求,并对《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管理规则》进行修订完善。各省要在总体框架基础上,积极推进本地信息化平台建设和应用,总局依据总体框架的要求进行抽查评价。

17.完善科技支撑体系。继续发挥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的作用,做好相关课题的研究,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人才培养力度,运用科技成果提升监管效能。

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18.服务质量强国战略。以优化安全技术规范、推进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制定颁布团体标准等为手段,引导企业生产出优于国家法规标准的特种设备产品。继续推动我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的国际互认,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支持特种设备产品、服务、标准走出国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促进特种设备产业聚集区质量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19.加强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推进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加大对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环保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抓紧完善锅炉节能环保相关配套法规

— 5 —

标准。

20.加快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协调指导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通过提高锅炉节能环保准入门槛、从严调控新装燃煤锅炉、加速淘汰落后锅炉、推动节能环保达标改造、推进安全节能环保标准化管理等措施,率先做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锅炉节能环保工作。

七、加强作风能力建设

21.全力落实从严治检。将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结合,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两个责任”,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继续弘扬“四特”精神,按照抓业务抓队伍“两手抓”、管行业管行风“一岗双责”的要求,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加大对基层安全监察队伍教育培训力度,加强对检验机构、鉴定评审机构的监督,不断提升队伍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执法工作水平。

— 6 —

第三篇: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的调研报告

做好特设安全工作构建___和谐社会

--“一化十有”和谐___建设安有所保调研材料

xx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机动车辆以及其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

设施。它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备,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党中央、国务院对特种设备的安全十分重视,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象锅炉这类压力容器,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财产和群众生命的安全,切不可稍有疏忽。”、“对锅炉这种产品,从制造到安装,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不合格的绝不允许出厂和使用。运行中的锅炉,也必须定期严格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几十年前我们就是这么做的,现在有些制度松弛了,不那么严格了,这是非常危险的。人命关天的事,一定要慎之又慎,确保万无一失。”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对安全生产也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尽快扭转事故多发状况”。

为保障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早在1982年国务院就颁发了《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国发1982第22号),2003年又重新进行了修订,并以国务院373号令颁发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3年6月1日起实施)(以下简称《条例》),赋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职责,对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使用、检验、维修、改造实行全过程的安全监察。

一、我县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现状

2001年根据机构改革的要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职能从劳动部门划转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___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___县辖区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

截止到2006年12月,全县共普查登记特种设备使用单位240余家,现有在册特种设备2036台(件),其中锅炉132台,压力容器1269台、电梯25台、起重机械360台、厂内机动车辆248台、大型游乐设施2台、各类气瓶107832只、压力管道条77.01km,有气体充装站5个。

我县目前没有特种设备生产(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改造)企业,但使用单位、特种设备数量逐年增加。

(一)近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主要工作情况

1、全面开展特种设备普查整治,摸清家底,建立设备数据库

为查清我县在用特种设备的数量和分布,掌握安全状况,自2001年以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锅容管特普查整治工作,基本上摸清了全县特种设备分布、使用等情况,建立了特种设备数据库,将逐步实现动态管理;在普查过程中不断加强整治力度,对重大事故隐患实行了“三定”(定人、定措施、定整改期限),有效地促进了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转。

2、开展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及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

(1)开展气瓶普查整治工作,初步建立了以气瓶充装站负责气瓶充装标识、登记建档、建立以气瓶充装单位为安全责任主体的气瓶安全监管新模式。

(2)开展压力管道普查登记工作,建立了压力管道数据库,为下一步开展压力管道检验,彻底消除压力管道的事故隐患,实行动态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开展起重机械整治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县起重机底数,建立了起重机械档案,为实施动态管理,确保起重机械的安全运行,消除事故隐患,预防和减少伤亡事故,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3、建立和完善设备动态监管体系

(1)明确职能,落实责任。认真履行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职能,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数据库,积极开展和认真完成安全监管工作目标任务;认真落实设备安装、使用单位职责,强化监管,严格考核,确保安全;建立特种设备举报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通过建立动态监管机制,使安全监察机构能更加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在用设备数量、分布、安全状况及其动态变化情况,建立在用设备长效监管机制。

4、加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培训,提高监管水平

作业人员操作不当是造成特种设备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为此加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发证管理工作是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一个重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考核、发证工作在市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没有培训考核和发证的权限。但___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积极配合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上报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名单,积极组织参加培训取证,提高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素质;同时,作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也使

在用特种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发现更加准确,可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从而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5、加大现场安全监察、执法力度,建立监察、检验机构的联动机制

为强化我县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察工作,___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多次派人参加调研学习。在总结外地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县特种设备监管现状,建立了职责明确、分工

协作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体系;同时,结合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察,开展特种设备安装、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不规范行为及时责令整改,对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管理及技术方面等问题积极予以帮助、解决,密切了与企业的关系,保证了从源头治理安全隐患工作的有效性。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1、积极争取政府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领导与支持,密切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合作,特别是与安监部门的协作,发挥部门联动作用。

2、充分发挥与检验检测机构的联系协作为技术支撑作用,发挥大型企业和乡(镇)政府的作用,发挥特种设备执法检查的促进作用,建立安全监察、检验检测和稽查机构工作联动机制。

3、广泛开展宣传,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认识到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从而把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置于群防群治的海洋中。

4、充分利用自有数据库资源,对各设备使用单位进行分类管理,建立重点单位巡查制度,明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法人治理责任。

5、努力探索安全监察工作目标实现方式的改革,坚持把安全监察工作重心放在使用环节。督促使用单位落实安全责任和措施,加强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管理与考核。

二、我县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虽已引起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但特种设备事故仍屡有发生。据国家质检总局统计,2005年全国共发生特种设备严重以上事故274起,死亡301人,受伤293人,直接经济损失6964.69万元。2006年1-5月份,全国共发生特种设备严重以上事故82起,死亡90人,受伤157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任重而道远。

造成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

(1)企业或经营者安全意识淡漠,企业安全培训教育不够。

(2)一些设备是使用单位自行安装,属无证安装,不能满足相应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作业人员无证操作,对设备的基本常识、安全操作知识了解甚少。

(4)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松懈,为追求经济效益擅自改变设备使用参数,安全附件缺失或不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

从总体上看来,我县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乡(镇)监管难以完全到位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作为特种设备的主管单位,面对特种设备分布面广、数量大和人员少、装备差、经费不足等实际问题,加之在乡(镇)无质量技术监督分支机构,所以对乡(镇)特种设备的监管难以完全到位,存在死角。

2、企业安全意识不强,责任主体落实不到位

近几年来,由于企业机制的转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变动较大,安全管理工作受到了影响,特别是个体、民营及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在“盈利为先”的思想指导下,片面强调经济利益,忽视安全教育与投入,对国家的法律法规缺乏了解,没有形成企业是安全责任主体的意识,造成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贯彻落实流与形式的现象,这也直接导致部分特种设备定期检验不能按期进行,为设备事故埋下隐患。

3、监察机构自身实力有待加强

(1)由于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职责划归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时间较短,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即为基层安全监察机构,在乡(镇)尚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存在安全责任制尚未完全落实,个别地方存在安全监察不到位现象,不能及时发现和掌握设备的变化和流动情况。同时,监察机构与检验单位的信息交换不及时,检验信息反映不及时或不全面。

(2)特种设备量大、面广,检验机构人员较少,有推迟检验或漏检现象,通报检验情况不及时或不全面。

三、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中国政府一贯重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1955年7月,国务院批准成立锅炉安全检查总局,开始对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实行国家安全监察。50年来,中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在实践中探索发展,不断完善法制建设,强化全过程安全监察,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截至2004年底,在用特种设备数量共347.7万(套),压力管道75万公里,气瓶1.22亿只。近几年,特种设备每年增加30万台以上,平均增幅超过8。

中国也是特种设备制造大国,现有特种设备生产(设计、制造、安装、维修)企业2.06万余家。其中,制造企业5253家。同时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的700多个企业取得了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获准向中国境内进口相应的特种设备。

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成立以后,特种设备安全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快,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万台事故起数继续保持了稳中有降的态势,初步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当前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面临着新的挑战。例如,我国年万台事故率是欧美发达国家的五到六倍,法制建设尚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完善立法、加大社会化法制宣传力度等工作亟待加强;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妥善处理“加强执法,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和“服务地方经济,促一方崛起”之间的关系等。

四、主要对策

前面所述___县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下一步亟待解决的工作重点。为切实解决存在问题和不足,全面做好___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提出如下对策:

1、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管组织网络、信息网络和动态监管工作机制,健全在用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体系

(1)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组织网络。建立覆盖到乡(镇)、企业的安全监管网络;成立乡(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配置乡(镇)安全监察协管员、村委会(社区)安全监察联络员,加强培训,提高安全监察人员、安全监察协管员、联络员的业务素质,增强发现和处置隐患的能力;建立质监部门与乡(镇)、村委会(社区)组织经常性信息沟通渠道,提高处置隐患的工作效率。

(2)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信息网络建设。通过网络,实施市级安全监察机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县级特种设安全监察机构互通信息,健全特种设备数据库,加强县级安全监察机构信息化建设,尽快形成市、县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与检验检测机构以及地方政府安全监管机构的信息互通工作,动态掌握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3)建立健全动态监管工作机制,完善现场监察工作机制。严格特种设备行政执法和现场安全检查实施方案和执法工作机制的贯彻和实施,加强对重点监察单位、重点设备、重大危险源的监管,加强信息沟通,建立安全预警应急机制和动态监管考核机制;完善特种设备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的举报与查处工作机制,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2、加强宣传教育,注重舆论引导

把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纳入社会化宣传的总体规划。一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特种设备安全的重大举措、先进典型,对严重忽视特种设备安全、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典型事件予以曝光;二是强化法人治理责任,推动各安装、使用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常规化,制度化;三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引导功能,在每年的“3.15”、“安全月”“质量月”等活动中定期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四是积极与乡(镇)、县直有关部门及社会团体沟通,适时开展群众性特种设备安全教育活动。

3、加强基层建设,争取各方支持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严格执行“五公开、八严禁、十不准”规定,规范行政行为、执法行为;加强安全监察机构及安全监察人员的层级监督和管理,着力提高安全监察工作水平;积极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联络员、协管员培训和资格考核工作,完善考核制度,促进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是力争财政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支持。加强协调与沟通,将安全监察经费纳入地方财政和质监部门预算;争取财政解决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装备的投入。

4、现场监管方式的改革创新

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广泛监督,通过在乡(镇)、村委会(社区)和大中型企业等单位设置安全监察协管员、联络员,健全安全监管组织网络;充分利用现有数据库资源对已使用登记的设备安全状况进行动态跟踪监督;突出监管重点,对公共聚集场所特种设备和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实行重点监管;加强安全监察机构和检验机构的工作联动,提高现场监察和执法的工作效率。通过加强现场监管,促进实现全县特种设备达“三百”目标,即:注册登记、办证率达100,持证上岗率达100,定期检验率达100。

5、明确职能,落实责任

(1)落实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安全主体的责任。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对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质量和运行安全全面负责。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使用单位应当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建立健全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加大在安全方面的投入,保证在用设备依法登记、依法定检,保证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按章作业,保证重大危险源防范监控和事故隐患及时整改,保证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并适时演练,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报告、及时采取救援措施并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2)落实地方政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的责任。对重大违法行为和严重事故隐患的处理需要当地政府支持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主管机构应当报告当地政府,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及时予以妥善处置。

作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责任部门,___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将继续本着“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原则,兢兢业业地工作,确保___县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为“一化十有”和谐___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七年一月十六日

注 释:

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

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

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

客运索道,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柔性绳索牵引箱体等运载工具运送人员的机电设备,包括客运架空索道、客运缆车、客运拖牵索道等。

大型游乐设施,是指用于经营目的,承载乘客游乐的设施,其范围规定为设计最大运行线速度大于或者等于2m/s,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高于或者等于2m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

特种设备包括其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

第四篇:2015 年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的 实 施 方 案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工作方针。特种设备安全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守经济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所有工作的第一位。防止事故发生是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根本要求,应当充分考虑可能造成事故的设备本质安全性、管理有效性和操作可靠性等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确保特种设备安全形势稳定好转。

(二)坚持“政府领导、属地监管”工作原则。区政府已建立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各街道各有关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谁审批、谁负责”及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工作要求,制定工作计划,督促本行业、领域的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做好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各街道要有效履行对本辖区内特种设备使用的安全监管职责,加大基层监管队伍建设力度,完善基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体 系。

(三)坚持“条块结合、差异化监管”工作方法。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要求,以负有行业管理职责的行业部门为主,对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或重大影响事件的公共安全类特种设备进行监管;以街道为主对生产要素类特种设备履行“建立台帐、实施巡查、排查隐患、宣传教育”四项监管职责;以“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 (简称“3211”。即落实管理机构、落实管理制度、落实管理人员,特种设备有使用登记证、作业人员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为基本要求,对不同规模、行业和性质的使用单位实施差异化监管。

(四)坚持“基本、基础、基层”工作重点。以“问题(隐患)”为导向,推动使用单位主动开展隐患自查自纠,严格安全隐患闭环管理制度。围绕使用“3211”基本要求和区域“四个率” (使用登记率、持证上岗率、定期检验率、隐患整治率)基本指标以及街道的四项监管职责,夯实安全监管基础。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大监管机制建设。加强安全大监管层级考核,将特种设备安全大监管工作纳入区政府对街道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中,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加强部门联动,完善特种设备安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推动街道特种设备安全巡查和质监、行业主管部门联合检查常态化。

(二)强化部门之间沟通协作。完善纵向、横向联动机制、违法处罚曝光制度,强化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在专项整治、区域性难点、重点隐患治理、共性违法违规等方面,形成重点明确、集中力量、联合执法的格局。继续开展集中执法、系列执法行动,重点打击“三非两超”违法行为,查办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件,有步骤、有计划地实现生产、使用两个领域的全面整规提升。

(三)突出薄弱环节专项治理。继续开展“十大重点领域” 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以简易升降机、简易电梯、码头吊、工程建设领域起重机械、氨制冷行业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事故多发设备为重点开展专项治理,利用特种设备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部门联合执法,扩大专项治理成果。

(四)开展分类分级监管试点。坚持“政府分类、属地监管” 的总体导向和“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积极探索不同设备差异化分类监管,重点推动使用单位自我分类管理。在成熟的街道,树立分类分级监管标杆,逐步推进全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分类分级工作。选择1 个街道开展分类监管试点工作。

(五)广泛普及特种设备安全知识。继续投入专项资金,大力开展特种设备安全“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三进”和特种设备安全连着“你我他”关系“千万家”查找身边安全隐患等活动,继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免费培训。

(六)协助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严格按照市政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系列文件的要求,严把高污染燃料锅炉审批关,不再审批新建不符合文件要求的高污染燃料锅炉。积极配合市创模办、生态办等相关部门做好高污染燃料锅炉的淘汰工作,积极参与各地集中供热项目的建设。继续深入探索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推进工业锅炉能效测试工作,帮助指导企业做好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节能工作。

(七)建立特种设备安全长效监管机制。着力推动企业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各街道办事处要有效履行对本辖区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监管职责,建立特种设备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各街道办事处要狠抓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动员落实辖区内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每月开展自查自纠工作;街道办事处组织安监中队、质监所、网格人员对辖区内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按月安排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巡查,发现隐患建立安全隐患台帐,并报辖区质监所;各街道办事处牵头,组织安监中队、质监所力量按月开展隐患整治,

(二)创新工作机制,联合部门监管。我局将主动向县政府报告集中大检查的方案、进展情况、成效和难点,将集中大检查纳入当地安全生产大检查的范畴,同部署、同落实。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联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街道、乡镇政府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相关企业进行检查,努力推动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联合监管的特种设备安全"多元共治"机制。要建立隐患跟踪消除机制,对一般隐患,要落实专人跟踪,一盯到底;对重大隐患,要采取上报县政府挂牌督办,部门配合协力解决的方式,共同破解难题。

(三)敢于动真碰硬,加大执法力度。严格落实"四不两直"的要求,安全大检查中要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走过场,要以更加"严细实"的作风,以对隐患和问题"零容忍"的态度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要敢抓敢管,以此次安全大检查为契机,切实整治解决一批反复发生、长期未得到根治的重大隐患和难点问题。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依法要求企业进行彻底整改;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要依法责令停止使用或停产整顿;对特种设备违法违规行为,要坚决按照国务院"四个一律"的要求重拳打击。

(四)加强宣传发动,强化社会监督。迅速组织动员部署,让使用单位了解和掌握此次集中大检查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发动相关企业自主立即开展自查自纠。要加大特种设备安全宣传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各种宣传活动,既要宣传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提升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也要宣传检查和整治工作,特别是要曝光负面典型案例。要充分发挥群众和舆论监督作用,鼓励通过"12365"举报投诉电话举报安全隐患,及时予以举报奖励,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

(五)坚持标本兼治,构建长效机制。要通过此次集中大检查,特别是结合当前正在进行的体制调整,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机制,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要把大检查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总结提炼固化为长效机制。要将安全检查贯穿于日常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中,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着力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第五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调研报告

前 言:通过近五年特种设备增长数量、分布、监管人员数量和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情况、特种设备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与日渐突出的住宅电梯安全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当前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以减少安全故事的发生,确保特种设备安全。

2018年3月,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提出,4月份组建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成为新局重点监管工作之一。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以贯彻落实《特种设备安全法》为重点,围绕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这一主线,强化监管和行政执法,深化特种设备管理基础建设,进一步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水平和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确保全市特种设备持续安全运行。

今年来,我股室认真贯彻执行省、市局和沅江市委市政府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要求,切实履行监管职能。为进一步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近期专门开展了沅江市特种设备监管情况调研,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全市特种设备基本情况

(一)特种设备数量及特点

截止2018年6月,全市共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292家,在用特种设备2238台(套)(不含气瓶、压力管道),另停用设备540台(套),实施安装监检的压力管道32公里,安装二码并登

1/10 记至湖南省益阳市气瓶使用登记管理系统的气瓶共160024只。 按设备类别分,全市在用锅炉61台,压力容器993台、起重机械278台、电梯841台、厂(场)内机动车55台、大型游乐设施10台、无客运索道。

(二)特种设备数量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

2/10 从2014年至2018年6月全市在用特种设备分析,全市特种设备数量稳步增加,其中在用电梯数量每年平均以15%的速度增加,说明我市经济稳步向前发展,从侧面可以看出近五年来以房产经济发展最为迅速。

(三)特种设备在全市各乡镇占比

目前我局共计12个市场监督管理所,特种设备数量分布不均,点多面广线长,其中城区琼湖和工业园监管所辖区内有1895台(套),约占全市特种设备总量的85%。现承担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特设股现有工作人员3人,除气瓶和压力管道这两类设备外,人均监管特种设备超过700台。

3/10

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不强。

部分企业主体安全责任尚未真正落实,特别是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生产投入不足,设备“带病”运行、超期不检、作业人员无证上岗、违章操作、擅自启用已报停用的设备等情况依然存在;企业隐患自查自纠和整改力度不够,不少企业隐患整改过程缓慢,企业自身安全隐患排查重视程度不够,对监察和检验提出的整改意见整改不及时。

以2017年度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各项监管项目统计图为例,从企业在特种设备操作规程上墙率、自查自纠隐患排查率、制作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率、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全完率这几个方面分析,企业在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方面平均值只有40.04%。可以看出在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还有待加强。

(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网格化管理不完善。

自2014年县级食药、工商、质监三局合一以来,以原工商

4/10 系统各乡镇工商所为依托,组建了新的市场监督所。益阳地区中有安化、南县、桃江已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责任下放至基层所。我市目前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责任还停滞在县级层面,无法大幅地把监管工作向有关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传递,更难以实现全方面的有效覆盖,不仅不利于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的贯彻,不利于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也不利于法律责任的落实。如果一旦发生事故,报告、处置、救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都会受到较大影响。 以今年6月份全国开展的《特种设备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治理工作》为例,我局仅完成了全市60%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上级主管部门督察组在了解实际之后,虽肯定了我局的工作成绩,但这也反应出我市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网格化管理中存在的“硬伤”。

5/10 从2014年至2017年,全市在用特种设备逐年增加的形势与全市在用特种设备定检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安全监管队伍建设与工作任务不适应。

目前从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人员少,专业人员比例不足,在安全问责压力大而激励机制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和发生了

6/10 “3·13”事故后,全局部分工作人员出现“不想干、不敢干、不会干”的思想,并且已取证的监察人员都不是专业出身,对特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相关领域知识了解有限,所以在开展现场监察工作时很难发现不明显的技术隐患。

特种设备作为社会生产及公众生活所必不可缺的基础性设备,由于其设备本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其安全监管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情况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公众的人身安全和工业生产的稳定有序开展,因而培养和打造一支安全管理、特种设备监管专业知识较强的队伍,在当下安全生产监管中显得愈发重要。

(四)住宅电梯安全问题逐渐突出

我市目前有大量的新建、在建小区,多数为高层建筑。电梯作为建筑物业的共有设施,电梯数量迅猛增加,同时由于住宅电梯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安全状况已经成为了公众、媒体关注的热点。

当前,住宅电梯使用、维保环节存在着很多问题:乘客电梯被承建单位、业主违规当成货梯运送沙石、水泥、建筑垃圾,保护措施不当导致沙石等四处撒落,强行堵挡轿厢门,故意、恶意破坏电梯部件等情形时常发生;小区物业管理缺失,电梯维保单位不按时维保或者维保质量不过关,甚至因水平差无法排除故障;物业费收缴不齐、专项维修资金启动慢,造成电梯故障得不到及时解决。

三、建议和对策

(一)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主体,其法

7/10 定代表人是特种设备安全第一责任人。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当对其生产的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负责,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和运营全面负责。

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监督检查等方式,督促企业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予全面落实;严格履行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申报定期检验、维护保养、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及持证上岗等安全义务;保证必要的安全投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对于决不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建议与个人征信、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关联。先从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主体负面信用信息入手,开展安全生产负面信用信息采集录入工作(违法违规行为、行政处罚信息),抓出成效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把安全生产经营主体和正面信用信息记录纳入征信数据库并及时予以公示,建立起从完整的特种设备安全信用信息体系。

大力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通过法律宣讲、反面典型案例分析等途径,促使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全面履行各项安全义务,落实各项安全责任,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二)建立建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网格。

一方面,以局市场监管所为基础,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予以下放,并建立职责到位、责任到人的“网格化、实名制”监管体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牵头抓总作用,组织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各镇(街道)安监办主任,

8/10 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强化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安全责任意识,督促企业整改问题、消除安全隐患。通过上下互动,协同联动,就能极大提升监管合力,逐步形成“大监管”格局。

(三)力抓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队伍建设

优化结构,把牢“人”这个关键。我局应组建一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队伍。在局一级,侧重于法律法规掌握较全、大局性强、统筹协调能力突出、擅于研究的人员;在乡镇一级,侧重于年富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

强化教育,提升“能”这个核心。针对基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不好管”“不愿管”“害怕管”的现状,我局应坚持思想疏导为先、技能强身为要、担当履职为本,在强化业务能力水平的同时,切实转变基层监管人员的思想观念。

严格制度,落实“值”这个机制。实行全市特种设备安全24小时值守制度,尤其是节假日和重大活动前、中、后的事故信息日报制度。落实节前隐患排查、节中随时待命、节后回头查看的安全部署要求,对人流量较大的商场、学校、娱乐场所、公园、酒店等地点的特种设备实施重点监管和隐患排查。

(四)进一步加强住宅电梯安全监管。

落实住宅开发商、小区物业公司主体责任,强化日常管理,切实做好日常巡检、定期检查,加强对维保工作质量监督,构建住宅电梯安全预警机制。据统计,交房初期,住宅电梯故障频发,问题尤为突出,研究建立“安全监察、检验、住建、物业服务、维保”综合协调制度,提前介入,落实安全措施,保障电梯安全

9/10 运行。

借助益阳市电梯应急处置数字服务平台,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逐步在电梯上加装监控终端,连接12365值班热线,实现应急呼叫、困人救援、故障报警、维保监管、数据统计等功能,呼吁电梯使用单位购买电梯安全责任保险,提高事故赔偿能力。

特种设备股安全监管股 :刘剑、陈斌

2018年7月2日

10/10

上一篇:外出旅游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外研社版小学英语语法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