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默夫妇观后感

2024-04-29

克莱默夫妇观后感(精选10篇)

篇1:克莱默夫妇观后感

昨晚观看《克莱默夫妇》,是因为《正面管教》第四章给我的推荐。获奥斯卡多项奖项。

乔安娜全职妈妈,在带孩子的过程中觉得失去了自己,心情抑郁,丈夫泰德工作繁忙,对孩子和妻子淡漠,没有关注关心。让妻子乔安娜 抑郁不得解脱。乔安娜觉得自己心情糟透了,甚至有心理疾病的趋向,便万般不舍的离开了孩子比利离开了丈夫泰德,离开了结婚生活了八年的家,去寻找自己。

丈夫泰德从此既当爹又当妈,刚开始,照顾孩子,完全没有套路,不懂打鸡蛋、不懂拿锅铲、不懂和孩子相处而发出我恨你的怒吼,送孩子去幼儿园行色匆匆对孩子幼儿生活没有一点儿的了解。因为要照顾孩子,多次迟到,甚至把公司的大客户弄丢,让公司蒙受损失。继而遭到公司的资遣解雇。

渐渐的,泰德这个既当爹又当妈的爸爸貌似带孩子娴熟了很多。而且成熟了很多,当孩子为了得到繁忙的老爸的关注,不良行为发生了,果汁弄湿了文件,惹爸爸生气,更惹比利失去归属感和价值感,从而怒吼我狠你,爬行动物脑的爸爸也报之以我也狠你。双方进入报复循环(正面管教里拿此部电影做案例)。但第二天早上醒来,父子俩非常冷静的一番对话,让人很感动。互相以尊重对方尊重事实的谈话,让父子关系有了明显的改观。早上起来,各自小便后,比利帮忙准备早餐,自己像个大人一样跟爸爸一起坐下吃早餐看书。俨然是个很了不起的 7 岁小大人。面对妈妈的相片,对比利说当别人跟你说对不起时不要计较,不要让对方难过。念妈妈的信给比利听,虽然身边没有妈妈,让比利心中有妈妈。

比例玩耍受伤后,要缝针,嘴中不断要求爸爸陪伴。泰德也跟医生争取了缝针时候一定陪着比利的身边。陪伴的力量。

乔安娜,去进行了心里治疗,回到纽约,觉得自己状态变好了,决定争取孩子的监护权。夫妻对簿公堂。法庭上原告妻子的一番话,让泰德意识到了自己过往对家庭的忽视对妻子的忽视,觉得是自己的过错。同时法庭上的泰德也道出了自己对孩子的爱不亚于母亲,没有哪个权威的机构组织规定表明母亲一定比父亲更爱孩子。可是最终,法庭将胜诉判给了母亲。当泰德的律师告诉他,如果继续上诉,将需要孩子比利出庭作证。泰德以此打消了继续上诉的念头。

当泰德和比利商量好了后,准备行李送孩子去妈妈家时,这是的乔安娜做出了放弃监护权的决定。

这是电影里的夫妻泰德和乔安娜都做的很好的,爱孩子,就要让孩子得到爱,而不是自己认为的爱,做决定,考虑孩子的利益,而不是自己的利益。

通过影片看出,父亲泰德对孩子的爱不亚于乔安娜的母爱,乔安娜的母爱也不亚于泰德的父爱。

泰德与乔安娜的离婚,归于泰德因工作繁忙而对家庭对妻子的忽视,没有腾出时间关心妻子。而妻子乔安娜得不到丈夫的关心,却一味的沉默,不提出要求,不完全表达出来,没能让丈夫引起重视。自己又没有工作,没有转移注意力的其他乐趣爱好,不能接受全职的自己,一心想通过工作找回自己。时间长,便有了离婚的冲动,这个冲动的量甚至可以让她离开孩子!可见一个人在内心不能接纳自己不能认可自己,这股力量有多大啊!大到能让一个母亲离开自己的孩子。

而在对簿公堂的时候,在发誓后面对律师的那番陈词,各自道出了内心话,仿佛此时的他们才互相了解对方。可见夫妻双方吵吵闹闹一辈子真是件好事情,互相及时表达出各自的意见和不满,不吵不闹才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危机。

另外,泰德找工作的那段也挺有看头,为了能让自己有工作,提高胜诉的可能,泰德急需一份工作,在中介求职以及到公司面试到要求公司负责人当即做决定的一幕幕体现了泰德的人格,自信的人格,有责任感,有爱。

拓展阅读:《克莱默夫妇》影评

级传播学专业 鲁琦 32012060010

课堂上看了那么多部电影,部部都是经典,但是没有哪部能像《克莱默夫妇》那样,让我影响如此深刻。

这真的是一部极其普通的电影,普通到让你觉得就是昨天邻居家发生的事。但这又是一部极具艺术性的电影,它的题材和主题深刻地触及社会现实,产生了引人发思的`艺术效果。

《克莱默夫妇》作为一部社会伦理剧,反映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出现的单亲家庭以及由此引起的种种家庭婚姻问题。妻子乔安娜因丈夫整天忙于工作忽视自己,却又有种种要求让自己失去自我而选择抛下丈夫和孩子离家出走,此时的丈夫泰德・克莱默刚拿下一个大客户正处于事业的上升阶段,妻子的离开给了这个家庭巨大的打击,繁忙的工作,年幼的孩子,让泰德的生活骤然陷入混乱之中。但是他坚信自己能够兼顾好两者,在上司希望他好好工作将孩子送至亲戚家的时候,他坚定的认为他可以做好这一切,并向上司承诺,不会影响工作让领导放心。但事与愿违,他根本无暇兼顾两者,每天奔波于学校和公司之间,忙的焦头烂额。幸而有邻居玛格丽特的帮忙,父子两相依为命的活着。转眼一年多过去了,妻子乔安娜回来了,要求带走孩子,泰德不同意两人因此开始了在法庭上的对战。祸不单行,这个时候,泰德也因照顾孩子影响了工作被老板开除。为了夺得孩子的抚养权,泰德竭尽全力去应聘,不惜接受一份与实际能力不相符合的工作。但是,法院最终还是将孩子判给了妻子,就在泰德打算放弃孩子的监护权将孩子交给妻子的时候,乔安娜突然改变主意,主动放弃孩子的监护权,泰德父子最终可以在一起。

这部影片讲的就是个人理想、事业与家庭生活所引发矛盾导致夫妻冲突最终离异的悲剧,这在当时的美国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六七十年代,妇女解放,女权运动不断高涨,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追求自我,寻找自己的存在价值。这就使得大量长期忙于家庭生活的妇女开始反抗,努力摆脱家庭和孩子的干扰,保卫自己的独立个性、追求生活的意义。乔安娜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影片的开头就可以看到,妻子乔安娜在考虑再三后,最终决定抛下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去加州寻找自己存在的价值,成为当时妇女解放,追求自身价值的一个典型代表。但是,这个片子却又不完全是在讲妇女的反抗,在讲诉当代社会问题的同时,影片却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父爱这一主题。妻子的离开让这个原本有序的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泰德・克莱默既要工作还要照顾孩子,忙的焦头烂额,但是当老板让他把孩子送去亲戚家的时候,他拒绝了,认为自己可以把孩子带好,这个时候第一次流露出对孩子的父爱。接下来,与孩子相依为命,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慢慢熟练各种生活技能,都在琐碎的生活中透露出对孩子的爱。冰淇淋事件是父子两人矛盾的第一次大的爆发,泰德不让孩子吃冰淇淋,孩子却在父亲的一遍遍强调下吃了一大口,使得父亲非常生气,将孩子关在房间里。当时,当孩子熟睡后,泰德走进孩子的房间,将被子盖在孩子身上的时候,父亲对孩子的爱和关怀又一次自然的表现。之后,泰德开始反省自己,认识到是自己的错误导致了孩子母亲的离家出走,因此对孩子更加爱护。比利在一次玩耍中不幸摔伤了眼睛,则是本片中父爱的一次大爆发。当泰德看见孩子从高处摔下时,毫不犹豫的抱起孩子就向医院跑去,一路上比利因为疼痛不停的让父亲快点,父亲一边飞快的奔跑一边安慰孩子马上就到,路上经过红绿灯,父亲也顾不上,一刻也不敢耽搁,抱着孩子奔向医院。到了医院,医生要给比利缝针,让泰德在外面等候的时候,泰德也是表现出了对孩子浓浓的爱,他拒绝了医生的建议,说要陪着比利,他是我的儿子,我要陪着他。当时看见听到这句话时,眼泪不知觉就流了出来,没有华丽的语言,父爱就是这样,在最简单的话语里透露出最真的爱。整个片子除了这两处父爱展现的详细浓烈外,快到片尾时,父亲泰德的一个决定,又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了浓浓的父爱。泰德与乔安娜争夺比利的抚养权,法院将比利判给了乔安娜,泰德的律师说如果上诉可能还有赢的机会,但当听说是要传唤比利出庭作证时,泰德犹豫了,纵然不舍,他还是放弃了上诉的权利,因为他不想自己的孩子在众目睽睽之下在父母之间做出选择,这会对孩子造成终生的心理伤害,这一切都源于他对比利的爱。父爱这一主题穿插在片子的始终,让人在不经意间感受到了父爱的温暖。

对于人物性格和心理的捕捉也是该片的一大亮点。泰德・克莱默,刚开始的时候一直是自以为是,只考虑的自己的孩子性格。当妻子离家出走后,他没有在自己身上找缺点,而是将原因都归结于邻居玛格丽特的教唆,表现出他自以为是,骄傲自大的性格。在办公司跟上司说自己妻子离家出走,老板让他将妻子找回来,或者将比利送到亲戚家时,他又满口拒绝,认为自己可以做到,表现出他大男子主义和爱面子的性格特征。但是后来,随着与儿子比利逐渐的亲密接触,泰德・克莱默的性格开始慢慢转变,他不再想之前那么粗心大意,也开始对自己的男权思想进行反思。在一次与儿子发生冲突之后,他想儿子袒露出了自己的心声,说“我想让妈妈成为某种人,变成我想要的那种太太。可她不是,我以为我开心她就会开心,但她没有。不是你的错,是我。”通过这样独白式的话语描写,让观众看到了泰德・克莱默的转变。到了结尾,夫妻俩因为孩子对簿公堂,最后需要孩子出庭作证时,泰德放弃了,因为他不想让孩子受到伤害,这个时候的泰德,已经完全转变,学会了替孩子考虑,用自己坚守的爱,完成了蜕变。

片中的孩子比利,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他的戏份丝毫不亚于霍夫曼扮演的父亲泰德・克莱默。从母亲离家后与父亲厨房的独处,到母亲来信后的失落,小演员Justin Henry将每一个动作都拿捏的十分到位,自然流畅。尤其是母亲来信的那一场,父亲泰德高高兴兴的将母亲乔安娜寄来的信拿进去给比利看,希望缓解比利的思母心情。念信的时候,泰德特意关小了电视机的声音,让比利听母亲的来信,小比利也是十分开心,听着父亲读母亲寄来的信。可是当听到母亲真的走了时,比利本来笑的脸开始变得僵硬,当听到母亲不能回家,只能做心里的妈妈时,比利将电视的声音一下调大。当父亲说改天再读妈妈的信时,比利的一句“I don’t care.”一下抓住了泪点。他满心盼望妈妈来信说马上回来之类的话,却不想等来妈妈说做心里的妈妈,伤心和失望一下涌了上来,作为一个孩子,他没有哭闹,而是通过将电视声音调大和一句“I don’t care.”让整个情节显得自然而揪心。孩子仿佛一下长大了,明白了很多,让人印象深刻。

再有就是影片的视听言了,作为一部家庭剧,他的叙事方法可谓平铺直叙,没有令人惊叹的剪辑、灯光、布景,就是情节的一步步发展。人们的穿着停留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文雅简单,低调朴素,让人有一种亲和感。贯穿全剧的音乐也是该片出彩的地方,好电影配上好音乐,让人无可挑剔。《克莱默夫妇》电影的主题音乐是一首巴洛克风格的吉他曲,轻盈、欢快却又激荡人心。在影片的开头、泰德回家的路上、泰德收拾妻子的东西、泰德和儿子吵架后,都响起了背景音乐,将主人公愉悦、失望、惋惜、后悔的心情展现的淋漓尽致,并且配合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心情高低起伏。特别是泰德和儿子吵架以后,主题曲的变奏曲,安静,更加衬托出泰德心中的怒气、不快以及后悔,使得画面更加有力,更给人以冲击。

影片中几组碰撞性的对比镜头也生动体现了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变化,为电影主题的表达也起了不小的作用。像之前泰德第一次准备早餐时候的手忙脚乱和与儿子最后一顿是的井井有条的鲜明对比;又比如妻子乔安娜一开始毅然决然的走出那个家,到结尾在丈夫的目送下再次回去,对比呼应,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引发观众的思考。

《克莱默夫妇》这样一部看似普通的电影,却蕴藏了很多的可取之处。

篇2:克莱默夫妇观后感

中年危机是一种全世界各地都存在的家庭危机。在我看来,中年危机的时间一直可以从婚后七年开始一直到二十年之久。婚后第七年开始,男女的恋情从初恋时的激情慢慢地重归平淡,生养儿子的欢悦和艰辛也慢慢地因为孩子的长大而使家庭生活走向了正规。如果不考虑要第二个孩子的话,夫妻一方必会因随之而来的平淡而产生困惑,继而会给夫妻感情及家庭生活带来一系列的矛盾。如果夫妻不能很好的沟通,那么就有可能走到离婚这一步,进而给自己及孩子造成伤害。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泰德是一个很好的丈夫及称职的父亲。因为一心扑在工作上,而疏忽了妻子乔安娜,令妻子乔安娜感觉到生活的无望及看不到自身价值的存在而选择出走。乔安娜出走的时间正是泰德工作上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天,他感到愤怒和不可思议。在妻子离开的一年多时间里,泰德慢慢地理解了妻子出走的原因,他为自己因为工作的关系而疏忽了妻子的感受而心怀愧疚。他细心地照顾着儿子比利,虽然为止丢失了工作。为了争取儿子的监护权,让自己与儿子能生活在一起而在一天时间内又重新找到了工作,虽然工作的薪资不尽人意却仍感到自豪。

那么应该怎样很好地处理这种中年危机呢?在全世界,在各个不同的家庭生活中,没有一个统一地范本。个人认为,当中年危机来来临时,最重要的是爱心,耐心和恒心。对于男人来说,不止于工作上的挑战和繁忙,还有来自于不同异性的诱惑。夫妻生活渐渐平淡,有些人觉得一点艳遇会更有激情,但这正是夫妻感情生活走向破裂的原因之一。而对于女人来说,丈夫可能不会再向初恋时那样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甜言蜜语,工作的繁重和各种应酬,常常使他忽略了你的存在,孩子的长大,步入了学校生活,一下子腾出大把大把的时间。这时候,如果你有工作,或有合理的社交生活,可能你会感觉到充实。()但如果你没有工作,或者生活单一,你必会觉得心灵地失落,那么你可能会做出极端的做法,选择离开这个 家,甚至你心爱的孩子。这样的离开可能会让你再也走不了回头路。特别是在中国,妻子长时间的离家出走会让丈夫从心里再也不能接受你。作为妻子,你可以尝试着跟丈夫更好的沟通,其实丈夫的思想有些时候也会很单纯,他的重心基本上放在家庭,他觉得只有他更好的工作,才能你和孩子生活得更好。你绝情地离开只会让丈夫的心理受到伤害,而可能让工作和生活一团糟。有些也会让你的丈夫自暴自弃,让你悔之晚矣。

篇3:克莱默夫妇观后感

一、前后呼应的情节设置表现女性角色缺席对家庭生活的影响

影片中,导演运用前后呼应的镜头语言,精炼传神的呈现出影片人物的成长与蜕变,展现出家庭生活中女性角色的缺席对孩子成长所造成的影响。妻子离开后的第一个清晨, 泰德在厨房中手忙脚乱地为儿子准备早餐,用滔滔不绝来掩盖自己内心极度紧张的心情,甚至连表都不会看的儿子都知道家里的平底锅放在哪里。结尾处泰德为儿子做最后一顿早餐,此时的比利会打鸡蛋了,父亲不会把土司弄碎了,一切都变得井井有条。父子两人的成长与变化,就在每一个无比平凡的清晨悄悄地变化着。在台词方面,影片的开篇,乔安娜对自己的儿子温柔地说着“别让臭虫咬了你”。在比利和父亲相濡以沫的日子里,他们彼此都在成长,在父子俩的冰淇淋大战之后,他们彼此都做了反思,而这段故事的结尾, 比利贴心的对父亲说 “别让臭虫咬了你”。导演用这样的方式告诉观众:那是比利将母亲对自己的爱转嫁到了父亲的身上。

二、巧妙的台词设计展现单亲家庭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影片中对于父爱和母爱缺席的情感表达上十分细腻,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巧妙精炼的台词设计。在乔安娜离开的第一个清晨,泰德送比利去上学,紧张的情绪在台词中巧妙的借比利之口表达了出来:他甩开父亲的手,说你的手在流汗, 一路上,两人紧凑的对话一句接着一句。在泰德把比利交给老师之前,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几年级?”这句话, 让无数的观众露出了无奈的笑容。作为孩子的父亲,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上几年级,这样讽刺台词,瞬间揭示了泰德之前是多么的疏于对妻子和孩子的关心。在超市里,比利近乎固执的坚持要买妈妈之前买的洗衣粉、清洁剂,其实, 他是想尽力保持生活原来的样子,不愿去相信妈妈不会回来的事实。收到了妈妈的来信,他的神情逐渐从兴致勃勃转向沮丧。当泰德说我们改天再念时,自尊心让比利在那一刻回答说:I don’t care! 那一刻,当他强忍着在眼里打转的眼泪说出那句话时,每个人都清晰度的看到父母感情的破裂, 母亲的离开,在一个孩子幼小心灵里所造成的伤害。

三、父亲形象的成功塑造以及对母爱缺失的填补

泰德情感的付出和在家庭中的变化,影片刻画的十分细腻传神。从乔安娜刚刚离开时的手忙脚乱到一天天的从容应对,导演在不动声色间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孩子,他在重要的报告会中中途退场;因为比利发烧,他宁可耽误大西洋航空公司的截稿时间而使公司付出巨额的赔偿,也要陪着儿子度过最艰难的日子;比利在玩耍时不小心摔伤,他抱着儿子狂奔在寻找医院的路上,当与乔安娜走上法庭时,为了争夺孩子的抚养权,不幸失业的泰德不得不在24小时里接受一份与实际能力并不相符的工作。在影片的最后,当法庭把抚养权判给乔安娜时,泰德问律师:“如果我上诉呢?” 律师的回复是:“这回你得付出孩子的代价,我必须传唤孩子作证”,泰德纵有万般不舍却还是放弃了上诉。

泰德用自己坚守的爱,完成了一个男人的蜕变。当比利知道自己要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时,他眼神中所流露出的悲伤以及那句“如果我不喜欢,是不是可以回家”时,我们明白, 泰德早已征服了比利的心。在没有母亲的日子里,父子俩携手走过,那是乔安娜无法感受到的浓浓父子情。

结语

女人作为妻子不是一个操持家务照顾孩子的角色,同男人一样,她有权利追求自己的事业,有权利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这部影片在70年代的社会大背景下所探讨的女权主义,的确在当时有着所无可取代的意义,但他能在今天仍让人拍手叫好,这其中一定有着超出社会背景的思想命题。 在这场夫妻间的战役里,最终的结局没有赢家,对乔安娜来说,没有家庭,离开孩子,她还有事业,而对于孩子,爱就是整个世界,而在这场战役中,孩子只有被选择。

就如那句老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有人说这是一部无关爱情的影片,其实,每一段幸福的婚姻,美满的家庭都是因为爱而结合在一起,都是因为爱升华为亲情与血脉而坚不可摧。在这个人人不相信爱情的恐婚年代,对于家庭的责任,婚姻的思考,这部影片同样可以给我们以启示与警醒。

摘要:电影《克莱默夫妇》从剧情上来说,这的确算不上有创意,一个平凡的父亲因为妻子的离去不得不面对家庭与事业的压力,而妻子又突然回来与他争起了孩子的抚养权。原名《Kramer VS Kramer》,“VS”表示的是一种你死我活的争夺,而孩子,是这场争夺中注定的牺牲品和受害者。影片上映与1979年,在女权主义的硝烟还没有完全消散的时期,女性追求自我价值的观念无可厚非。然而,影片上映至今,仍让人拍手叫好,这其中一定有着超出社会背景的思想意义。

篇4:克莱默夫妇观后感

一、电影内容介绍

1.《当幸福来敲门》(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八十年代初的美国,越战结束五年,这个社会才开始慢吞吞的让战争的萧条逐渐复苏。男主人公克里斯:黑人,高中文化。他事业不顺,生活潦倒,只能每天奔波于各大医院,靠卖骨密度扫描仪为生。生活的困顿和事业的无望,使他的妻子离家而去。他带着五岁半的儿字独自生活。在经历了破产、居无定所、被迫卖血等一系列人生的考验以后,他终于顺利通过了实习,赢得了薪酬丰厚的股票经纪人工作,找到了他的幸福。本片是一部典型的美国式励志故事,但其中所演绎的父子之情也同样打动人心。

2.《克莱默夫妇》(Cramer vs.Cramer)

70年代末的美国,越战刚刚结束。男主人泰德:白人,受过良好的教育,收入不错的白领。由于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对妻子-家庭妇女乔安娜-关心不够,导致她抛夫弃子愤而出走。霍夫曼只能一个人带着六岁的儿子,成了单亲父亲。在经历了种种混乱生活之后两人的生活刚刚步上正轨,而霍夫曼因为要带孩子经常耽误工作,被公司炒了鱿鱼。此时经历了心理治疗并找到了工作的乔安娜突然出现,并为了要回孩子的监护权而将霍夫曼告上法庭。虽然霍夫曼败诉,但斯特里普终于意识到父子情深,决定不再硬把孩子带走。此片是一部家庭伦理片,反映了个人的理想、事业和家庭生活之间的冲突,父与子的冲突与和谐是本片的一大亮点。

二、两部影片父亲形象的对比

1.相似之处

两个父亲克里斯和泰德本身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首先都是而立年龄,有一个三口之家,有一个上幼儿园的儿子,由于妻子的离开成了单亲爸爸,不得不在自己的理想和抚养儿子之间挣扎。其次两人对待家庭和孩子都是同样的态度—即决不放弃,而且都是凭着对家庭和儿子的爱,在挣扎中找到了让自己和儿子都幸福的人生之路。

另外,两部影片在人物塑造上也很相似。影片都是描写生活的细节,都靠演员自然本色的演出,真挚的人物情感而打动人心,都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反映生活的特点。两部影片中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随处可见。影片《当幸福来敲门》中无家可归的克里斯和儿子留连在地铁站上的长椅上相顾无言。玩一个并不好玩的游戏,想像着周围凶险的环境以及可怕的猛兽,找一个山洞,父子俩相互依靠着取暖睡觉。当然,地铁站里不可能有山洞;克里斯带着儿子躺在用卫生纸铺在厕所里的地板上蜷缩着,他流泪了。那是一个中年男人对自己五岁儿子的愧疚、责任、年介中年却依旧一事无成的挫败感以及对幸福最热切的渴望。捂着儿子的耳朵不让他听到外面喧嚣的拍打着门的声音,那是他唯一有能力保护儿子的表现。这个场景是如此让人感动。而另一部影片《克莱默夫妇》夫妇中,先后出现的两次泰德和比利父子准备早餐,或混乱或井井有条的场面,象征着父子间的关系和泰德性格的变化,使人不由得联想到了泰德在这十八个月中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让人不由得为之辛酸或为之欣慰。

2.不同之处

尽管两部影片中两个父亲克里斯和泰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由于两人个人生活和教育背景的不同,面临的困境和冲突也有差异。克里斯生活中的主要问题是事业的不顺。由于文化水平低,又是黑人,原来的医疗仪器推销工作进行得不顺利,他的工作情况到了影响生存的境地。这是导致他的妻子离开的原因之一,也是他和儿子独自生活时一直面临的难题。而泰德似乎正好处于事情的相反一面。影片的开始,他有一份白领工作,收入良好,他的主要问题是工作太忙照顾不了家庭,从而导致了妻子的离开。妻子离开以后,同样是繁忙的工作和照顾家庭和孩子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另外在突然面临独自抚养孩子的困境时,两个父亲都选择了勇敢面对,但克里斯相对接手的从容些,因为在妻子离开前他就参与了照顾家庭和孩子的一部分,而且他对照顾家庭和孩子的信念也比泰德强一些,这源于他自己的家庭背景。因为他28岁才见到自己的父亲,在妈妈的抚养下长大,父爱的缺失成了他的生命之痛,所以他决定当他有家庭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他的父亲是谁。而泰德一方面由于工作的忙碌,一方面受传统的“女主内,男主外”思想的影响,对家庭的关注不多,较少的参与了家庭生活,忽略了妻子的感受和儿子的成长过程,尽管他也爱着妻子和孩子。所以当他的妻子离开的时候,生活的琐碎细节如给孩子做饭,接送孩子等就给他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幸福的家庭和孩子才是克里斯真正的信仰,他奋斗的真正目的也许是当对着自己深爱的人们时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给他们我所能给的最好的一切,不论是贫困或者富足。而作为父亲的克莱默,只是忙碌于工作和儿子之间,顾此失彼,哪个都没照顾好。在儿子面前,他没有故作深沉的耐心,也没有被琐碎拖累的厌烦。但是,他日益一日地对待儿子的温和,为了儿子在一天内忍受屈辱找到工作的事情,却是我们见过的最温暖的舐犊情深。庸常生活中的温和,情到深处的忍辱,胜过一切言行。

三、对现代父亲的启示

孩子出生以后接触的第一个社会是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是他(她)的父母。 心理学研究发现,父亲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有些作用甚至是母亲无法替代的。首先,孩子的体格、发育方面,父亲的影响占有很大的优势。其次,男性比较擅长的逻辑推理、空间定向和抽象思维,有助于孩子相应能力的发展。还有,在孩子的个性发展方面,父亲的作用也不可轻视。男性通常具有独立、自信、果断、坚强和敢于冒险等个性特征。有机会经常与父亲交往的孩子,人际关系融洽、从事活动的风格更加开放、并具有进取精神、甚至冒险性。父亲还是孩子性别角色正常发展的重要条件。父亲为儿子提供做男人的基本模式,帮助他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角色。父亲也是第一个引导女儿认识男性社会的人。这对于他们将来的社会性发展和性别角色定位,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是在真实的生活中,如何身体力行,做一个好爸爸,对孩子施以良好的影响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影片《当幸福来敲门》和《克莱默夫妇》给我们揭示了好父亲的真谛:即无论贫穷还是富贵,决不抛弃自己的孩子;无论多么繁忙,关注孩子的点点滴滴;无论多么艰苦,做孩子人生的榜样;无论多么艰难,做孩子的精神支柱。我们的父亲们所要阐释的父爱就应该象香港著名作家梁凤仪所概括的那样: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

如果连《当幸福来敲门》中的父亲都有能力演绎自己的父爱,还有怎样的父亲能吝啬自己的爱呢?

[1]彭红兵.平凡中的伟大---浅析电影 〈当幸福来敲门〉[J].电影评介,2007(15).

篇5:《史密斯夫妇》的观后感

去看了《史密斯夫妇》,单从意境上,国内给翻译成《史密斯行动》就大错而特错,这突现出自诩为“精英”“文化人”的某些电影从业者是多么没文化:本片尽管是动作片,但精神的实质并在于此,实际上还是说的是家庭问题。

原文直译就是史密斯夫妇,但国内却故意画蛇添足成了个行动。实在是有够无聊。废话说完,说正题。如前所说,这部影片本质上是家庭问题片,只不过是用极端的形式包装了出来。人之生于这个社会,总是带着假面具,为了利益而生存,虽父母兄弟也难逃于此,而夫妻本是上帝将一个人分了两半,而这两人费了力气,就是为了重新在一起。我以为,所谓爱情,就是能够放下自己的面具,以最无戒备的心躺在自己的爱人腿上,诉说自己的痛苦,接受她的抚摸。

若两人的同时还要担心对方偷袭自己,这样的生活哪比死了的好!片中的.两人问题是比较极端的,因为他们的工作比较特殊。不过,原理相同。夫妻间有些自己的秘密固然正常,但生活的大部分都这么做就变的非常可怕,比如象影片中吃饭,同时还要注意对方的叉子,是否有毒,说话的时候还要用谈判审问技巧套出对方和不被对方套出。单是说谈话——现在的有些夫妻是否也这样呢?累不累啊。

父母终究会离开自己,兄弟姐妹也未必与自己同心,只有夫妻才是真正可以信赖的对方,结果有些人连夫妻之间的生活还不放过,还要带上面具,还要提防、猜疑乃至欺骗和攫取。那和一个人生活有什么区别呢?难道真的孤独的提防人,被提防这样的生活才是最爱的吗?

篇6:喜剧电影《史密斯夫妇》观后感

《史密斯夫妇》是我少有的看了几遍的商业片,而且是越看越有味道。

开场时MR.S与MRS.S在心里医生的聊天,有些话想说又不好说,不好说又要说,看看对方态度的眼神,两人说话语气的区分,两人相遇时的色调,MRS.S与MR.S在雨中的共舞,恰到好处的拉美原著民风格插曲,结婚6年后的阴郁清晨等等,剧情确实没给我新鲜感,但是那些恰到好处的表情流露细节安排,让我感到两位真的在爱,在恨,而不是大师们表演出来的。

我喜欢看这部片子,可能不一样的是,我喜欢这部动作枪战场面还不错的爱情片。

篇7:爱情电影《史密斯夫妇》观后感

从离婚到再婚,从内心深处来说,改变了他对生活的态度。男人和女人同居一室,最重要的是要彼此分享,大到分享一种价值观、生活理念,小到分享日常细节、审美趣味。

皮特和前妻安妮斯顿,曾经是人们公认的金童玉女,典型的俊男靓女。两人成双成对地出入任何一个体面的场合,都能成为抢眼的风景。他们曾被《时尚》杂志推选为名人最佳着装男士和女士。一向风头最劲的小贝夫妇只好屈居第二。皮特和安妮斯顿的生活,看上去真是无可挑剔---豪宅华服,聚光灯下的热闹和社交,一切应有尽有。

但是,当皮特遇到了安吉莉娜·茱莉,就如同温软之乡被旷野之风席卷,他忍不住地随她而去。安吉莉娜·茱莉是好莱坞的一个另类,她始终特立独行地站在那个奢华世界的边缘。身为联合国难民专员公署的亲善大使,她行走在贫瘠的非洲和亚洲之间,收养非洲弃女、柬埔寨的孤儿;她将柬埔寨的马德望省称为“我的家乡”,还声称要入柬埔寨国籍;她让她的亲生女儿出生在纳米比亚并申请纳米比亚的护照。她出镜时,常常衣着简朴地携儿抱女,身后是猎猎长风,黄沙浩荡。安妮斯顿是典型的美国甜心,甜美温柔,而安吉莉娜却是烈酒,狂野而伤感。她不是好莱坞的娇宝贝,她是一个真正的成年人,瘦削而有力量,复杂而又坦白,在冰冷如霜和娇艳如火之间变幻。她的世界,不是华丽的温柔乡,她的世界里有着真正的万水千山。

篇8:蒋孔阳夫妇

两位先生虽为夫妇, 性格迥异。濮先生开朗活跃而外向, 蒋先生朴讷内敛且拙于言辞, 似乎是天公安排就的对立统一。陈望道先生讲美, 说美就是繁多的统一。那么, 他们二位可算恰符这个标准了。

濮先生上课, 不时会扯上蒋先生。譬如讲到推广普通话, 她会半喜半嗔地说:“我们孔阳啊, 一口的四川话, 教也教不好。”讲到语言是交际工具时, 也会半是责难半是欣赏地说:“孔阳啊, 就知道看书。”每到这时, 课堂里总引起一片克制的笑声, 一半儿欣赏一半儿调侃。其实, 濮先生是安徽人, 普通话也并不精到, 譬如普通话里的前鼻音与后鼻音她必须特别注意才能分清, 儿化音读起来则总是有“儿”而不“化”, 把“儿”读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音节。不过, 同蒋先生比起来, 可算是天上人间了。

四川话属上江官话, 不算难懂, 但蒋先生说“文学”和“文艺学”时, 我们听起来都像是说“文———学”, 很难分得清说的是哪一个。蒋先生上课从来不会讲到濮先生。他总是一板一眼地讲他的文学概论。讲义, 就是他所著的《文学的基本知识》, 就像濮先生的讲义就是她的那本《语言》一样。刚进大学, 还不大知道学习的要领, 总以为应当多看同类的书籍以资比较。那时, 这类书籍很多, 刘衍文的, 詹安泰的, 霍松林的, 毕达哥夫的, 还有季莫菲耶夫的。但看来看去, 大同小异。后来知道, 毕达哥夫作为苏联专家, 来北京办了一个讲习班, 中国各大学来此培训的老师回校所授, 皆出于毕氏, 而毕氏所据又是苏联季莫菲耶夫院士的《文学原理》, 因此, 只要老老实实看一本也就够了。蒋濮二位先生讲课都不离讲义, 这就省却了记笔记的麻烦, 但也因此失去了听老师即兴发挥的乐趣。起初, 我不明其中奥妙, 总以为老师过于拘谨, 后来经过的事多了, 才知道那时“反右”刚刚过去, 余悸尚存, 噤若寒蝉, 老师上课, 谁敢口没遮拦?

照本宣科就不出问题么?不然。从我们进校到毕业, 不过五年时间, 文艺理论和方针政策几乎年年在变。刘大杰教授感叹“马克思主义真难学, 今天是对的, 明天又错了”, 很反映了当时的实际。1956年以前全盘学苏联, 苏联的理论就是真理。蒋先生的《文学的基本知识》固然是苏联的文艺理论体系;濮先生的《语言》也是契可巴娃《语言学概论》的翻版, 所论都是斯大林关于语言学的三篇文章。到了1957年之后, 由于苏共、中共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 中国的理论界开始转而试图摆脱苏联框架的束缚。在文艺理论上对所谓“人民性”、“人道主义”的批判, 在创作方法上以“两结合”——即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取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强调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学习和对中国自身文艺理论传统的继承, 都是这一时期的趋势。要摆脱, 就要“破”, 毛泽东提倡“大破大立”, “破字当头, 立在其中”。“破”谁呢?当时中苏之间还没有像60年代以后那样撕破脸皮, 所以只能拿中国学者的作品开刀。蒋孔阳先生的《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同年出版的《论文学艺术的特征》就“理所当然”地成了批判的对象。语言学不像文艺学那样敏感, 苏联的语言学概论又大抵都是按照斯大林的理论框架写的, 而斯大林“这把刀子”毛泽东说了, 是不能丢的, 所以濮之珍先生得免于挨批。

自1958年的批判之后, 蒋先生转而研究美学。他参加过50年代中期的美学论争, 后来研究兴趣一直不减, 但也可能有意避开过于敏感的政治层面问题, 而选择了相对不大敏感的艺术哲学。可惜,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 运动一个接一个, 批判一场接一场。一个人如果在某一场运动或批判中成了“反面教员”, 厄运就始终伴随着他。蒋孔阳先生谨言慎行, 在历次运动中都不曾戴过什么“帽子”, 但自1958年“学术批判”中成了批判对象之后, 每次批判他都成了靶子, 尤其在60年代初批判所谓修正主义文艺思潮时, 他同华东师范大学的钱谷融先生成了上海全市修正主义文艺思想的“典型”。其实, 蒋先生一直努力在用马克思主义解释文学艺术现象。当初全面学苏联, 是党的号召, 搬用苏联文艺理论, 周扬等文艺界高级领导是始作俑者, 及至高层转向, 得风气之先者一个个快速跟进, 成了“反修战士”, 却把修正主义文艺思潮的帽子戴到了如蒋先生这样诚心诚意学习“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头上, 真不知从何说起。

本来就敏于辞而讷于言的蒋先生, 话更少了, 除去他必须讲的课以外, 几乎听不到他别的声音。课是要他讲的, 批判是少不了他的。譬如, 他在课堂上讲到美感时随口举了一个例子, 说晴空万里时游公园同雨中游公园所得的美感是不同的, 后来受到了“提倡小资产阶级情调”的批判。他说读古典文学是同古人交朋友, 可以欣赏其美而没有吵架、闹别扭的烦恼, 结果被上纲上线地批判为“对社会主义现实生活的不满”。不能不讲而又动辄得咎, 这种精神上的压力, 一般人是难以承受的。“文革”中我从干校回到复旦, 说要“复课闹革命”。一到学校, 就听尚未离校的学生说, “工宣队”已经向“工农兵学员”布置:“你们一面要听他们的课, 一面要随时准备批判他们的资产阶级思想。”一闻此言, 去志顿萌, 找了个理由, 申请离开上海, 到湖南山沟里一家工厂去做“工人老师傅”了。去志之萌便是因为我想到了师辈们的命运, 想到他们承受的有如监督劳动般的精神折磨。

濮先生是要强的, 不但在学术上, 也在政治上。她同蒋先生以其才华和学术上的成绩, 本来期望着一个美好的前程, 但由于蒋先生屡遭批判, 她的心灵也受到严重的挫伤。60年代初, 她已不像我们刚刚进校时那样活跃, 在各种会议上她更多地选择沉默, 我也很少再听到她带着温情说“我们孔阳啊———”。一个和美温馨的家庭, 似乎缺少了生气。两个方近四旬的年轻生命在一两年间似乎便苍老了许多。1957年之后, 到我离校, 未见蒋先生再有什么新著问世。后来想想, 这可能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与其出版新著, 为批判者平添一些口实, 不如无。

再见到蒋、濮两位先生, 已在“文革”之后。蒋先生依旧讷讷不善言辞, 依旧是一介书生本色, 但已能专注于他的美学研究, 卓然大家。有说他是美学研究中“第五派”的, 有说他创建了美学“复旦学派”的。对这些我并不在意, 实至名归, 不在封号, 令我开心的是他终于有了潜心于学问的环境, 摆脱了遭遇无端批判的恐惧。有了这两个条件, 他的治学成果真如泉水喷涌。学术上的巨大成就使他获得了上海市首届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濮先生也因其《中国语言学史》等学术成就和她在社会活动中的贡献, 获得了高等教育突出贡献奖及上海市巾帼奖。笑容重又浮上濮先生的脸上。路上遇见, 恭喜她担任上海市政协常委和秘书长, 重又听到她那半是谦逊半是高兴的娇嗔话语:“哪里呀, 副的。”她所期望的终于来到, 只可惜已经蹉跎了二十多年时光。

篇9:不孕夫妇,一定夫妇同时检查

小徐为了要宝宝的事情非常着急。结婚5年,准备怀孕也已经3年,去年因为查出“输卵管通而不畅”也已经做了腹腔镜手术疏通输卵管,可时间过了半年多还是没有动静。没办法,最近小徐专门请假来到省城专门的生殖医院检查,咨询下一步的办法。当医生问:“那你还做过什么其他检查?术后这一年的时间是怎么治疗的?监测过排卵吗?男方查过精液吗?”小徐都摇摇头说:“没有啊,一查出来输卵管不好就抓紧做手术治疗了,大夫说做完手术等着怀孕就可以了”。“那你夫妇一定要先检查一下,虽然你月经规律、性生活也正常,但还是要明确是否有其他造成不孕的原因”。经检查,小徐排卵不好,男方精液也不稳定。经过几个月的男方药物治疗以及促排卵治疗,小徐终于怀孕了。

小文也有类似的经历。因为痛经以及查体发现卵巢囊肿,做了腹腔镜手术,证实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2年准备怀孕,没想到做B超检查又发现卵巢巧囊复发,于是咨询医生如何进一步治疗内异症。当医生建议她们夫妇先来做不孕方面的其他检查时,小文还很不解,已经查出内异症,却不做手术治疗,为何还要再花钱做其他检查呢?

从以上两位朋友的情况可以看出,有很多夫妇在因为不孕做检查时,只要查出来有一个方面的问题,就往往认为不怀孕的原因终于找到了,急于立刻解决这个问题,觉得这样就有希望尽快怀孕。但是,虽然从心情上大家都可以理解,实际上这种观点并不科学。

我们知道,怀孕的必要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性生活正常,未采用避孕措施,精液正常并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精子;第二、卵巢功能良好,能够产生并排出正常的卵子;第三、输卵管功能正常,卵子和精子能够在输卵管内相遇并结合成受精卵,并顺利地送受精卵入子宫腔;第四、子宫正常,且子宫内膜已充分准备适合于受精卵着床。为了明确不孕原因,必须从这四个方面同时进行相关检查,决不能因为一方面查出问题就急于治疗。由于社会上还存在一种常见的观点,只要不怀孕,就是女方的问题。所以当医生建议男方做精液检查时,许多不孕女性往往说:“我丈夫没问题,先检查我,如果有问题先治好再说”。女方先检查是没问题的,但不一定需要立即治疗。因为,统计结果显示,在各种不孕的原因中,单纯女方存在不孕因素约占40%,单纯男方因素者占25%-30%,夫妇双方都存在不孕因素者占20-25%,还有免疫因素和原因不明者约10%。所以,发现一个方面有问题,并不代表其他方面就没有问题。而且在没有确定主要原因之前,也不要急于做手术之类的高风险治疗。

我们的检查除了要明确不孕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评估各种治疗的可能性与有效性。比如,同样是输卵管通而不畅的患者,结合夫妇其他情况会有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案,举例如下:1、如果合并排卵障碍(如多囊卵巢等),可以先调整生活方式并配合促排卵治疗,而不是首选手术治疗输卵管;2、如果合并典型的男方因素(如严重少弱精或无精子症),则应直接按男性不孕选择试管婴儿或者供精人工授精;3、如果夫妇尚年轻,卵巢储备良好,排卵及精液均正常,那么输卵管因素是主要原因,可以选择手术治疗输卵管;4、如果女方卵巢功能已经较差,或者已经有盆腔手术病史,估计再次手术效果不好,甚至可能对卵巢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则应该直接选择试管婴儿助孕。相反,对于做了各种常规检查都没有发现明确原因者,也可以选择手术探查寻找原因,甚至直接选择人工授精或者试管婴儿助孕。

因此,不孕夫妇一定同时检查不孕原因,并根据不孕原因来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篇10:克莱默夫妇观后感

说起来这还是我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到皮特和朱丽,真是好看到让人无话可说。而且皮特在朱丽身边那种收放自如的感觉,几乎就立刻让人接受了他和安妮斯顿的分手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虽然此前我还耿耿于怀他们两人的面相如此之相似怎会就此分手,但看《史密斯行动》时感觉就是皮特性格里放浪不羁、潇洒任性的一面都可以在安吉莉娜·朱丽面前完全展开,相比之下比较都市化和家常感的安妮斯顿似乎还是束缚了他的某一面。此刻我简直祈祷皮特和朱丽的绯闻一定要是真的才好。

而安吉莉娜·朱丽,说实话此前我还并不觉得她有多大的魅力,那嘴唇无论如何有过厚的嫌疑,但在《史密斯行动》里,她确实比任何一张精心拍摄的照片上的她都要好看,姿势爽利、性格洒脱,中性气质和女性性感结合得完美无匹。只能说有这二人,《史密斯行动》已经值回票价。至于戏里戏外的婚姻和绯闻,则确实为影片提供了更大空间的想象力。

史密斯先生说到第一次遇见史密斯夫人时感觉就像“圣诞节的早晨”,立马让人感觉到温馨和浪漫到极致,当时比特和朱丽的神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对东西方的表达方式不同和文化差异再一次有了切身体会,这要是换成中国式的就像“大年初一的早晨”,估计就完全出不来那感觉了,西方式的美好感总是有一种圣洁在里面。

看《史密斯行动》里比特和朱丽两人在自个家里开战是最爽的片段,那些子弹、飞刀你也可以把它看成夫妻之间的唇枪舌战动家伙,那些慢镜头华丽无比而且相当具有隐喻感,还十分漫画。当然《史密斯行动》是有探讨夫妻之间信任的主题,但好莱坞的编剧怎么就能聪明到加上一个如此商业的外包装呢?将家长里短的争执夸张成真枪实弹的比试,荒诞到让你哈哈大笑着去面对生活里每一个人都有可能遇到的无奈和烦恼。

《史密斯行动》当然会令我想起十年前看的第一部大片《真实的谎言》,它们在故事上有一定的相似,《史密斯行动》就像一部升级版的《真实的谎言》。《史密斯行动》的阵容更加华丽、技术更加完美,这一切对于十年以后的一部超级制作来说完全是应该的。不过我在观看《史密斯行动》时获得的生理享受显然远不如十年前的《真实的谎言》,换句话说,就是不激动,不再有那种攥紧着拳头、屏住呼吸的紧张刺激,看完也不会兴奋得想捶墙,就是轻松、好看,没让你失望,然后就完了,隐隐还有一丝莫名的失落感。不知道是我在这些年里看的电影太多了,还是现在的电影再也无法让你打心眼里激动了,当然《真实的谎言》是开启视听时代的一个启蒙,时代的变化毕竟是个人和作品都无法抵抗的,这个时代和个人的矛盾之间的问题其实相当令人困扰,不过答案或许只有当我看到一部真正令我激动的电影时才能知晓。

上一篇:肺炎患者分级护理常规下一篇:童星打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