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中年的散文

2024-04-13

描写中年的散文(共12篇)

篇1:描写中年的散文

步入中年,人生的许多事大概有个结果了,该走的路已经走过了,不管是直路还是弯路,或者是邪路;该做的事也做了,包括好事与坏事,还是蠢事;该说的话也说出去了,有对的,也有错的,还有骂人的。人生真的没什么东西,白条条来,走一趟世界而已,何况是一介平民,简直就是浪费空气嘛。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几十年,那是弹指一挥间,往事虽是云烟,却也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童年的生活算得上是贫穷,靠父母辛苦的劳作,养活五个孩子,那是多么的不易,现在自己也为人父,想起来最不能容忍自己的,在父母那样艰苦的日子,自己还得让父母淘气,惹得本已经为生机而疲惫不堪的父母生气。记得小时侯去偷生产队里还没有成熟的桃子,去偷刚开始长出来的地瓜,还得让父母赔钱,与别的孩子打架,还得让父母受冤,如此种种,那是多么的不该,现在父母已离我远去,一切已是无法弥补,成为永远的不孝。

长大了,应该是为父母承挑担子的时候,我却远离父母,既不能在父母身边陪伴,又不能帮年迈的父母做点事,那怕是一点点,每次回到家里,父母还是像小时候一样,把那些好吃的留着,一古脑儿地拿出来让我们子女吃,有人说,天下只有父母对子女的付出是不求回报的,体会特深。虽然父母没要求子女的回报,可作为已经为人父母的子女,为何不能想到一点点呢,为什么不想想,我们的父母过得好不好。记得一首歌《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心声,唱出了恩情,可事实,能有几人做到“常回家看看”呢?可怜天下父母心哪!

如今已是白发满头的人,父母的养育之恩未曾报答,社会的教育之恩未曾偿还,许多人情债是那样的欠着,一路走来,不知有多少好人的帮助和指点,一切都为债,成为还不尽的债。也许,只能这样欠着去入天堂还是进地狱。多少年来,做的好事微不足道,做的坏事和蠢事却是那样多,已入中年的人除了沉思还得沉思,一个总是想着做个有用的人,总是想着做个完美的人,却不知不觉会犯错,“世上究竟有没有不犯错的人”。当然,每一个人都不能因为“世上没有不犯错的人”来我自己开脱。犯了错,夜深人静时挣扎着,恶梦惊醒,大汗淋漓,只是求得那些人的原谅,放下我的错,让我承担犯错的惩罚,虽然接受惩罚不可能抹去人生簿上的黑点,忏悔自己也是无济于事的,铸成的错不可能恢复如初,唯一能做的,在以后的岁月里,一路直行,诚实做人,不做害人之事,把过去的错带进火化炉,化为灰烬。

人生苦短,也许每一个人都会一样,等到自己醒悟,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的时候,恐怕为时已晚。就像大学生活一样,走上工作岗位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不听老师的教导?为什么不好好学点知识?一个人在前行的路上,总是有那么多的变数,总是有那么多的“为什么”来反问自己。人生路如何走?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每个人各有不同的方向,但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要走正道,只有走正道,才能天天可以对自己说一声“晚安”。人生路上的事,有些是可以回头补上的,有些是一去不再回的,当一失足成为千古恨的时候,还有什么意义呢。有人说得好,人生只会向前,无论你怎么样去对待人生,对于每一个白条条来到这个世界的人是公平的,诚实做人,踏实走路,总是有属于自己的路,总是有适合自己的路,总是有自己的一方天地。

一路向前,一生无悔,今夜能安然入睡,那是最高境界。

篇2:描写中年的散文

既然决定要远行,就该义无反顾地向前走;如果注定要停在原地,那就要想方设法,扭转乾坤。——题记

今年暑假,注定就是一个不安份的暑假,天气的阴晴反复,倒也还能适应;这工作的不稳定,就叫人束手无策了。

或许,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个喜爱冒险的自我,在习惯了一成不变的生活后,总会想要打破常规,去尝试另一种生活。

这个共性,我与先生早在十年前就经历过了。

他做他的校长,拼得浑身是劲,哪怕困难重重,也是咬紧牙挺住了。学校换了几所,每每到一个新环境,总能迅速适应过来,并且让学校旧貌换新颜。这是我打心眼里佩服他的地方,也是我深恶痛绝的地方。

在他心里,学校似乎比家庭还重要,经常把学校工作搬回家的是他,经常日夜加班的也是他,经常把我闲置在家里的还是他。有时,我经常会想,难道我只是他娶回家的摆设,我只是一阵可有可无的空气吗?为什么在他眼里,心里,只有学校,只有同事?

埋怨归埋怨,理解万岁,在退一万步的基础上,我终于想开了。既然他天生劳碌命,就活该他累死;既然他喜欢工作,就让他干到干不动的那一天吧!

再来说说我吧!是他心中不折不扣的`傻子,比他更笨。对于学校布置的工作,只有多做的份,没有嫌多的话。

与红领巾相伴十多年,我也是累得够呛,但是,每每看到一张张的奖状挂上学校的墙,这心里的自豪感也是油然而生的。

因为爱,所以爱。我们似乎从没想过,这么卖力的背后会有什么收获。或许,一开始就选对了路,比别人更早地走上一条艰辛的道路罢了。

可能是老天爷也心疼我们吧?一场突如其来的**席卷了我们的热情,让我们重重地摔了一跤,回到了原点。

对于这场变故,我也是经历了一段时间才适应的。当然,我不只一次地安慰自己:是金子总会发亮的,不必拘泥于同一个岗位。在无数次地自我暗示与转移目标后,我终于从那个黑暗的泥泞中爬出来了。

重拾学生时代的作家梦,并且一路平川,再也没有出现过坑坑洼洼,似乎,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一个位置在等待我,有一些人都在那里等我集合一样。当我重燃文学爱好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越写越猛,越写越开心,越写越有自信。而这种自信心超越了以前的我,更让我对自己的教育生涯有了更多的盼头。我想:这就是因祸得福吧!

至于先生嘛,兴许是习惯了忙忙碌碌的工作,突然闲下来,他竟然就无从适从了。每天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书法也不练了,也不加班了,整天活在自己的象牙塔里,时常与一杯清茶作伴,自怡自乐,倒是过得有滋有味的。

不思进取则退。当我们在忙于调整自己的心态时,早有一批又一批的年青教师赶了上来,那些目标明确、勇于向上攀登的人,早已把我们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自从搬家后,这工作不便的烦恼也相应而生。原以为就近工作是顺理推章的事,没想到就在看到曙光的那一刻,又被一盆冷水泼了个正着。于是,功亏一篑,再美好的憧憬也只能付之东流。

既然决定要远行,就该义无反顾地向前走;如果注定要停在原地,那就要想方设法,扭转乾坤。本来一心一意地想要换个环境好方便工作了。现在换不成,只好另谋生路。

本想就此打住,安心工作,没想到新的一轮聘任工作又开始了。按照工作方案,不能在原单位呆太久,超过六年以上的都要交流。这条新规定令大多数人不服,但是大势所趋,却也不得不从。

于是,新的烦恼与矛盾又开始了。这何去何从的不安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会停止呢?

说到这里,我真的很佩服那些经常跳糟到处找工作的人。他们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为了适应新环境,不断地磨练自己,提高自己,最终才能谋得一份稳定的工作。

而教师这个职业,早已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变成了持证上岗的热门工作。只要有一张教师资格证,就可以应聘教师岗位。教师队伍的扩充,无形当中给原有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适者生存,如果你不去改变自己,只停留在原地,那么,你就有可能被淘汰。

话再说回来,人到中年的危机开始与日俱长。除了要应付工作上的种种变动外,还要支撑家里的一切,上有老,下有小的我们,一人经常要化为好几种身份,去承担肩上的重任。这种压力是无形的,却是可怕的。挺得过去的,自然一帆风顺,挺不过去的呢?是否就会患得忧郁症,活在患得患失的困境里了?

中年危机,以前总觉得这个名词距离自己很遥远。当自己与它慢慢接近后,才发现:这种危机真的令人束手无策,防不胜防。

“活到老,学到老”这绝对不是一句空话。社会的突飞猛进,令我们措手不及。我们在享受种种便利的同时,也要考虑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倘若时刻提醒自己:福祸总相倚,适应就好。那么,哪怕你面对再大的挫折也会从容而过。

篇3:散文描写技法举隅

一.借助多种感觉描写景物。有一篇写景散文《喜晴记》这样写道:

今晨, 天气晴得丁当响。太阳解放乌云统治的天空, 天空摊开绣满白云朵的蓝帏, 交给燕尾剪裁, 交给白鸽描画银色曲线。经雨水淋洗, 阳光润饰, 树叶光彩照人, 宛如喜洋洋的小鸟, 在风中扇动绿色翅膀, 拍打轻快的节奏, 轻声吟唱绿色歌谣。蜜蜂借阳光烘干翅膀, 翩然试翼, 嗡嗡飞去, 去追寻远方花朵送来的迷人香气。蜻蜓在贮满阳光的空中游弋, 惹来孩童奔跑着追逐童话。

这段文字主要描写晴天的景象, 采用了从多种感觉描写景物的手法:从视觉上描写, 有“天空摊开绣满白云朵的蓝帏, 交给燕尾剪裁, 交给白鸽描画银色曲线”;从听觉上描写, 有“蜜蜂借阳光烘干翅膀, 翩然试翼, 嗡嗡飞去”;从嗅觉上描写, 有“远方花朵送来迷人的香气”。归纳起来, 这段文字共从三种感觉来进行描写, 描写得生动形象。

二.借助通感描写景物。有一篇写景散文《听香》这样写道:

东风曼舞轻盈的纤腰, 飘悠过来, 和荼蘼花作短暂的温存, 浑身浸淫着芳香, 沙沙地从我听觉走过。小河水漂浮着绛紫的花瓣, 浸香一河胭脂水。风儿送来浪花的音符, 将芬芳的音韵, 提交耳朵审美。蜜蜂轻轻伏上花冠, 浑身牵惹丝丝缕缕的花香, 它摇动轻盈的翅膀奏响春曲, 放飞嗡嗡嘤嘤的香韵。鸟登花枝, 啄食姹紫嫣红, 嘴角粘着红屑。那定然是齿颊芬芳, 口舌含香。唱的歌声, 也是香香的。看哪, 那些绿叶们, 正偎依在蓓蕾身旁, 倾欹绿色小耳朵, 谛听她们轻启芳唇, 吟唱芬芳的歌谣呢!

这段文字描写春天百花盛开, 香气迷人。香气本来是嗅觉感受到的, 可作者还要通过听觉来描写香气。我们通常说东风从荼蘼花上飞来, 带来了花的香气给鼻孔, 这只是嗅觉, 而作者说“东风曼舞轻盈的纤腰, 飘悠过来, 和荼蘼花作短暂的温存, 浑身浸淫着芳香, 沙沙地从我听觉走过”, 这就是说, 东风在花上逗留, 身上沾满了花香, 发出沙沙的声音, 也就有了香味。这样, 让我们从嗅觉和听觉两种感觉来感受花香的美好。

三.借助联想描写景物。有一篇写景散文《黄昏的绝唱》这样写道:

也不知黄昏用什么魔力, 成功地把白云改编成红霞。虽然只有短暂的生命, 却完成了美丽的绝唱。

或许是太阳急匆匆下山, 一下子撞上山头, 碰破面容, 好心的白云给它揩擦血迹, 染红雪色手帕。

或许是天帝, 打发白衣素女出嫁, 请太阳作美容师。太阳别出心裁地给她化妆, 浓搽了许多胭脂。

或许是王母举办蟠桃大会, 白云仙子应邀参加。她一时贪杯, 多饮几杯女儿红, 醺醺然醉成酡颜。

或许是辛勤的织女, 把纺织好的素绢白纱, 放在夕阳染红的明湖水里浸泡, 然后挂到树梢上晾晒。

或许是漫游的太阳王子, 属意于白云公主, 向她脉脉含情。公主没有心理准备, 一时间羞红面容。

这篇写景散文为了突出黄昏的红霞之美, 通过联想和想象, 从多方面地来形容红霞。有白云揩满血的手帕, 有白衣素女被夕阳浓搽了胭脂, 有白云仙子贪杯醉成酡颜, 有织女织好的素绢白纱在夕阳染红的湖水里浸泡, 有白云公主被太阳王子看得羞红了面容。通过这些联想, 多方形容, 将红霞的美丽展示出来了, 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借助陪衬描写景物。有一篇写景散文《白杨》这样写道:

太阳背叛夏天的热情, 在云罅中半睁着白眼, 冷漠地瞟着人间。北风挥舞无形的鞭子, 放牧着黄草。

水之湄, 黄芦佝偻着腰肢, 宛如失去独子的白头寡妇, 瑟瑟索索, 弱不禁风, 诉说自己晚景的凄凉。

河堰上, 荆棘蓬蓬, 乱木榛榛, 一派萧寒。枝头抛下几粒冰凉的鸟鸣, 拱入耳眼, 给心灵涂抹冷色。

冬魔威慑一切, 任我穷极目力, 也觅不到一线生机。我的心情滑向冰谷, 仿佛跌入万劫不复的地狱。

蓦然, 面前挺起一排白杨的队伍。它们拔地而起, 冲天而上, 银青色的长矛巨戟, 刺向无穷的杳冥。

苍穹惊得退守到高处, 太阳窘得苍白了面容, 云彩吓得扬帆遁去, 北风吓得停止了叫嚣, 憋住了嗓子。

有一股不可名状的暖流, 在我心海生长、升腾、汹涌、澎湃, 继而沿着条条脉管, 向全身漫延开去……

篇4:描写中年的散文

一、 以言逮意

引导学生以言逮意,离不开 “读”。首先,从“得意”的角度来看,在朗读中,“意”的形象会越来越饱满、情感会越来越丰富,仿佛文本中的这人、这物、这景、这情,就在眼前。其次,从“得言”的角度来看,言语形式是包含在具体内容之中的,是文本内容一点点地把言语形式给呈现出来的。因而,引导学生“得言”的过程,自然也就离不开文本内容,离不开“朗读”。

【片段1】

师:你从文中读出了什么?

生:槐花很香。

师:能读一读相关的语句吗?(生读。出示:中午……清香、醇香、浓香……)读到哪些词时,你闻到了香味?(生述略)

师:“香喷喷”给你怎样的感觉?(香气直接往鼻子里涌,强调花特别香。)

师:“清香、醇香、浓香”,同样是香,这三个词有区别吗?谁能用自己的朗读,读出3种不同的香?(生1读)

师:老师发现你越读越轻,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醉了。

(生2读得越读越响)

师:你为什么这么读?

生:香的程度越来越深。

师:真好,你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师: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你读懂了什么?

生:更多的香。

师: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香味传递给每一个人,传递到每一个地方。(指读——一缕淡淡的清香,让香气再浓一些;小组读——我似乎闻到了醉人的醇香了;全班读——这真是扑鼻的浓香。)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采用以读解文,以情带读,以演促读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以言逮意,从文本字里行间探寻槐花形象美,槐乡意境美。

二、 循意探言

得“意”的过程中得“言”,是散文教学的又一重要任务。课堂上,宜通过多角度品味,赏析语言因素,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循意探言。

1. 提纲式朗读,摸清行文思路。《槐乡五月》一课长短句式错落,优化了语感的节奏;分总结构的构思,深化了文章的主旨。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采用提纲式朗读,设置重点问题法,借助板书提纲,用很短时间,摸清行文思路,把握写作思路,起到提纲挈领作用。

2. 对比性品读,体味用词准确。语言准确,是散文的一大特点。教学时应重视语感教学,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比读,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片段2】

师:作者连用6个“香”字写出五月的槐乡不仅是一片花海,一片雪海,还是一片“香海”。这段中还有一个字尽管不带香,却也让我们感受到香气无所不在?请默读思考,在你找到的词语旁作批注。

生:“浸”尽管不是“香”字,却写出了“香”,有种泡在“香海”里边的感觉。

师:我们知道,“浸”字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泡在液体里。在这里呢?

生:泡在“香海”里。

师:是啊,此时我们深深地浸在了“香海”中,抬眼你看到了什么?

生:满树洁白的槐花。

师:弯下腰,你能随手捡到什么?闻一闻——

生:清香、醇香、浓香……

师:一阵风吹过——

生:香气扑鼻。

师:此刻,这香气萦绕在我们周围。鼻子能够闻得到,身体好像能够触摸到,眼睛能够看得到。四处的树,满眼的花,我们的身心泡在这——香海中了,我们更是醉在这——香海中了。让我们一起也在朗读中“浸”到这香海中去吧!美美地闻一闻这槐花香吧!(生齐读)

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浸”在这些精妙的语言中,“入乎其内”得其“意”,“出乎其外”品其“言”。

3. 媒体辅助,揣摩修辞效果。比喻,在中年级散文中很常见,能使表达更形象生动,增强可读性。

【片段3】

师:在作者眼里,槐花仿佛是什么?

生:玉雕的圆球和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师:什么样的槐花像玉雕的圆球?

生:抱在一起的槐花。

师:什么样的槐花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生:一条一条挂满枝头的槐花。

师:看过维吾尔族小姑娘披散在肩头的小辫儿吗?(出示图片)你们看,槐花一条一条挂着,比喻多贴切!老师有一个问题,同样是槐花,为什么作者可以把它比作不同的事物?

生:因为槐花千姿百态,每一朵槐花都有自己的姿态。

师:姿态不同。还有吗?

生:人们看的位置也不同。

师:是的,看的位置有远近,角度有不同,有整体、有局部,所以看出了槐花不同姿态。只有用不同的比喻,才能把槐花不同美写出来。

图文对照,前后勾连,揣摩品味,学生不仅感受槐花之美,更体味作者言意共生。

三、 言意共生

巧妙利用文中已有的句式,运用文中的其他内容,迁移写法,引导学生感受汉语言丰富的表现力,品出浓浓的语文味,达到言意共生的效果。

【片段4】

师: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你能引用课文中的内容,将“飘香的季节”和“槐乡孩子的季节”说得更具体吗?

生: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整个槐乡都沉浸在香海中了。

生: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生:五月,是槐花孩子的季节,是小小子们有口福的季节。

巧妙利用文中已有的句式,运用文中的其他内容,移花接木,迁移写法,引导学生感受汉语言丰富的表现力,品出浓浓的语文味。

篇5:中年感悟生活的散文随笔

当我面对这熟悉的感觉时,其实已经很久不再写东西,久的让我感到陌生,生活时时都在催促我,树安静的增长着年轮,风静静的吹。当无数次抱怨工作如何如何,待遇如何如何,遇到的人与事情如何如何的时候,我才渐渐觉得,其实又哪有那么多的不如意,只是自己还不曾更加的努力,只是自己还没有把那层浮躁的外衣脱去,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过分的抱怨,生活处处都有歌,生活是美丽的积累,生活是那一次次的感动,或许只是一个微笑,或许只是他们说的千万次的回眸换来今世的擦肩而过。是的,生活并不处处都是欢笑,他有离别,有不如意,有种种的委屈,可是细想吧,正是这些点点滴滴才组成了你的生活,你是你命运的主导,别不开心,别忘记微笑,好么。对,其实这些话就是我对自己说的话,让心中渐渐安静下来吧,为了自己,为了家人,虽然这重阳的日子我也登高,但是毕竟没有插上茱萸,倍思亲的时候,我想,一切都会明白,一切也都值得,一切都是继续,一切也都理所当然,不小心又开始排比了,只是都是心中的话。面对生活,我们并不需要太多的箴言笺语,那么多道理,那么多哲学,尼采说他是太阳,可我并不是尼采,海子自杀在山海关,将生命和诗歌都融在一起,而我也并不是海子。

那些急躁的而不安的日子,我在这里向我自己致歉,是的,需要一杯清水,需要那一朵淡云,需要就好像今天一样的蓝天,需要自由,让心灵如月光,如大海。即使是那么遥远,即使是那么颠簸,也都让心有一个空间吧,毕竟,我们的心决定了太多。

篇6:感悟人到中年的散文

童年是梦,少年是歌,青年时诗,那么中年就是一部小说。看着镜中的容颜,留恋着内心的太多不舍,蓦然回首,人已中年,心中盈满了太多的温柔思恋,暖暖的在相似的日月之间共度了人世沧桑,看尽繁华红尘,我们总是认为时间会等我们,容许我们从头再来,弥补人生缺憾,岂不知时光一去不再复返,曾经我们无论倾注了多少真心和热情的日子,最终也只是那么闪亮的一瞬,在生命中留下的只是一缕缕的馨香,数年之间的生活变迁,是平淡的生活,是太一般的小事,却堆积成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激活感动着真真实实我们的生命与心灵,日子在不经意间悄悄远行。

当我们已认不出那些似曾相识得岁月,就好像难以说出那一阵微风曾经轻吻过我们的脸庞,有些事是时间和空间都无法修复的,有些风景其实质适合远看,有时,虚幻的也许更美,人生就是在希望与失望之中,完成了成熟的蜕变。

人到中年,一个“悟”字,浓缩了人生的千言万语明白了高处不胜寒,无力挽狂澜的世事沧桑与无奈,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笑看世事繁华,淡定人生心态,不求不可取,不求不可得,随遇而安,诸事顺其自然,学会感恩,无憾我心的做人,做事,不再奢望浮华之梦,不再渴望美酒,咖啡的浪漫,不再。

当用心触摸真实生活的平淡之时,你就会真实的感觉到只有脚踏实地平平淡淡才是真啊,学会轻轻细细地触摸生之意义,闲闲地写下几段文字给自己或朋友,生活的阅历与历练已打磨出成熟的姿态,在下午茶的氤氲里,风定落花香,享受人生成熟的一种美。

人生,梦总不够漫长,可是我们却需要梦想。

情总让人受伤,可是我们总是念念不忘。

可我们的生活还是喜欢阳光。

朋友虽不常在身旁,但我却从未将你们遗忘。

生命像一条河,左岸是我们无法忘却的回忆,右岸是我们值得紧握的璀璨年华,中间飞速流淌的是我们年年岁岁淡淡经历的欢悦与感伤。

篇7:人到七十方中年的散文

老朽一九四一年出生,一过春节就虚度七十了。俗话说:人到七十古来稀:对我来说人到七十才中年。

记忆中的童年懵懵懂懂,七岁上父亲就撒手人寰,母亲和哥哥、姐姐一起苦苦支撑着这个风雨飘摇的五口之家,一家人别无他求,终年忙忙碌碌为的只是温饱;解放以后,我才高高兴兴地背上了书包走进了学校的大门,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我都在发奋苦读,虽说不想光宗耀祖,但总盼望能出人头地。我当时的理想是进入大学的新闻专业,长大当一名新闻记者。自持有文学天赋的狂妄青年,把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投入到阅读之中,在文字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吸取营养。可是,事与愿违,因为某些原因高考时却名落孙山。有幸经母校领导的竭力推荐,才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记者梦破,只得退而求其次,真想在教书育人的光荣岗位上拼尽全力和进入师范院校的同学们一争高低。起初,因为既未受过专门培训,又没有实践经验,不论自己如何卖力,在课堂上总驾驭不了那短短的四十五分钟。于是只得虚心向老教师求教,挤时间阅读大量的辅导资料,废寝忘食地做教案,一有机会就出去旁听优秀老师的示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拼搏,自己觉得在这个岗位上的确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谁料,那场史无前例的大革命又一次粉碎了我的美梦。从天而降的一棍子将我打倒在地,而且还被踏上了一只脚,人生似乎又变成了一片空白,又回到了那懵懂的童年。

改革开放的春风涤荡着污泥浊水,澄清了万里尘埃。蛰伏的心被唤醒了,已过了不惑之年的我终于又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从踏进工厂大门那一天起,我总感到自己还那么年轻,身上被压抑了多年的活力化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学习机械制图、钻研钳工技术,积累管理经验、从事市场营销......二十多年光阴先是拜师学艺,然后自己办厂,最后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既为企业推销了产品,又让自己受到了熏陶。这就是我真正的青年时代。

如今早已过了退休年龄,女儿们已成家立业,外甥正在茁壮成长,有人劝我可以安享晚福了。但是我不想赋闲在家。又出来混迹于一群年轻人之中,在公司里虽然做的是杂七杂八的行政事务,然而和这群朝气蓬勃的孩子们在一起可供我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崭新的理念,先进的技术令人目不暇接。网络更是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在我看来网络真是神奇的世界:这儿有热情的网友、开心的农场、实用的生活经验、尖端的科技知识、时尚的娱乐、令人百看不厌的精美文章......

六十岁学跌打,为时不晚。我的电脑操作水平不能与年轻人同日而语,但是本人还是乐此不疲,每天总要上网浏览好友的空间,细细品味,从中汲取教益。然后静下心来,强迫自己敲打键盘,在空间里留下一篇日记。记者梦破了,教师也当不了了,可我还可以在网上开辟一块属于自己的写作园地。就这一点而言,我认为我还是精力充沛的中年人!

篇8:描写中年的散文

一、感受写景散文的文体美

写景散文是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着力点在于准确表达感情色彩的语言运用上。多是借助具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因物抒情和以事抒情三类。

二、制定写景散文阅读的教学目标

阅读教学是干什么的,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清楚。我觉得阅读教学就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在学习语文的过程当中学习做人。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阅读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

三、凸显写景散文的教学重点

有人认为,写景散文教学就是情感教学、语感教学和美感教学的三者统一。写景散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让学生从文本本身的抽象文字中,读出具体的画面感和旋律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得到语感的具体训练,在情感上与文本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目的。写景散文教学过程中,既要遵循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又要把握住写景散文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抓住写景散文教学的侧重点。以人教版第六册《珍珠泉》为例,谈谈在中年级写景散文阅读教学品味写景散文的多种美的实践。

1. 享受写景散文的意境之美

德国大文学家歌德曾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写景散文阅读教学不能只满足于一般的感受,满足于对有限感性对象的知觉性理解,而要有透视力,能够深入探究,切入文章营构的深层领域,调动一切心理机能去识别和体味,从而领会写景散文的意境。《珍珠泉》教学片断:

原文片段1: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周围镶嵌着不大整齐的石头,石头上长着一层黑里透绿的青苔。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那绿得没有一点儿杂色的蕨草,那悄悄地开放着的花朵,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

教学片段1:教师范读此段文字

师:听我的朗读,你听出什么了,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泉水周围有很多景物,比如青苔、蕨草。

生1:泉水周围很素雅,绿色特别多。我仿佛看到了绿色的青苔,绿色的杂草,周围到处都是绿色。

生3:泉水周围太美太美了!像个美丽而朴素的花环,围绕在珍珠泉边。

师:同学们,她是否说出了你朗读时的心里话?请大家都来体会着读读,一边读一边想象描绘的美景。

从以上教学片段不难看出:学生已经完全进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之中了,静谧中美丽素雅的花环似乎在舞蹈,小读者与作者和自然和谐地交融为一体,物我两忘,情神合一。

2.享受写景散文的自然之美

纵观小学教材的写景散文,我们会特别感到亲切和温暖,因为写景散文大都是和故乡、田野、小溪、山川等场景分不开的。学生们也十分偏爱这些描写山乡自然的写景散文,因为它们往往能够一下子打动许多读者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多么简洁和朴素的文字,又那么有味道。

3.享受写景散文的语言之美

写景散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重点也应该是抓语言。我们要指导学生读出情、读出味、读出效、习得法,要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

教学片段:

【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一串彩色的珍珠啊!】

师:请两名同学读句子,【课件变色,提问:为什么老是分两个同学读呢?】

生:写的是太阳光,水泡的光。

师:用了多少个“光”啊!自己再来读一读。

师:仔细读读描写太阳光的句子: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

师:同样的三个“照”字,字数一不一样,也有顺序,也有变化,读读比较,哪个更有节奏感?

学生朗读体会

在写景散文阅读教学中,作品深层含义的生成,离不开学生对语言的的细心品味和深入开掘。像这样的细节,无论是对写景散文作家的写作,还是写景散文读者的阅读,都是很好的启示。要享受写景散文的爱与美的熏陶,就不能忽略写景散文里这样的细节,学生就是在这样的语言揣摩与诵读中,充分的感受到景物的特点,感受到美,享受着美,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丰富的情感和审美情趣,提高了欣赏写景散文的能力。

四、发挥写景散文文体特长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篇9:中年感悟生活的散文随笔

今晚显的格外的闷热,窗子外也没有呼呼的风声,一切是那么的安静,仿佛熟睡了一般,空荡的房间,寂寞开始蔓延。开窗户,趴在窗旁,抬头看到了月亮,黯然的有些许的米黄,并没有以往的那种光亮,而今晚我就要与它做伴。

外面漆黑黑,其实我更愿意看这黑黑的夜晚,这样我才会觉得真实,不会为那人海中,人们所带的面具而恐慌,因此觉得世界好虚伪。

我喜欢静,喜欢一人安静。喜欢活在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搭车,一个人走路,一个人在夜晚奔跑,什么温柔都不在,留给我的只有害怕,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的不那么贪玩,不那么爱叫话,也不爱生气。就像一朵凋零的花,再没有机会引来注目的眼光,慢慢的落下,掉入尘埃,永世不超生。

突然又很想哭,我觉的我蛮失败的,这么大个人了,还是会因为害怕,因为孤单,而想落泪,然后眼泪一发不至,觉得自己变了好多,不喜欢笑了,不喜欢说话了,也不喜欢哭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沉默。

这样是什么状况,是不是我不言语就没有人记得我的存在,是不是我消失了,才发觉我离开了。只感觉到疼,撕心裂肺的疼,可我连说疼的权力也没有。

一个高中生,一个挂名的高中生,一个名不副其不实的高中生,至少我这么认为,拿着父母的钱把自己挥霍的如此狼狈,原来生活并没有我想的那么精彩,当我一直告诉自己,不已物喜、不以己悲的时候,我却做不到,当所以人走去,只剩我一个人的时候,我像个丢弃的仿造品没有了价值,然后被人遗弃,我不想这样活,也不想那样过,好累,唯一能陪我的叫寂寞,没天一到夜晚,我就会一个人趴在阳台上,看会儿夜空,发些许的呆,这是我一天中最解脱最幸福的时候。

篇10:无趣中年散文

人在中年,我不得不承认,我生活得很无趣。

苍凉的路灯下,人们行色匆匆。我正赶回家中,风寒透体,夜色朦胧。人们分不清是快乐悲伤,是激动是平静,只是顶着一张张看似有故事的面孔,又无从说起的寡淡神情。我眼下只关心着今天的晚餐,身上的冷暖,脚下的路途。有一刻的恍惚:是我忘记了跟上时光的步伐,还是岁月从没有对我情有独钟?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变了旧时模样。

睡前翻乱手中的书页,闭眼只记得:沉入海底的帆船,显赫的家谱名录,博物馆里的木乃伊,神庙残存的断柱,尼雅古城城砖上的文字,尤卡坦热带风景中耸立的大石门,爱特鲁利亚人干涸的酒罐,乾陵端坐时光里的无字碑……他们的名字叫昨天,他们是逝去的爱,燃尽的情,破碎的梦。这一刻,我把自己放空了,贪一时庄周梦蝶。

知道一起床就是紧张忙碌的一天,却不敢说放弃。我忙碌自己的一份事业,靠它安身立命,自然不能马虎。孩子说着说着就长大了,长高了身体,也长了本事和脾气。许多的分歧实实在在的诉说什么叫代沟,我可怜应试教育下孩子的疲惫,却不敢放松对孩子的要求。从小小的人芽儿长到现在,做父母的.心不知道纠结了多少回,手捧这个肉团团的时候,是多么盼望孩子快快长大;现在长高了,又希望孩子还是停留在指甲盖大吧,小的时候多好玩,崇拜我的大手能给你整个世界。

母亲的病容还晃在眼前。小也好过,少也好过,老了难过。老了老了,耳聋眼花,发秃齿危,一身的病疼。见了我强挤的笑容只会让我心酸不已。要强的性格抵挡不了时间的碾压,多少人原谅了别人的同时,忘了原谅自己。母亲大方热情,一生勤劳,却放不下诸多心结,絮絮诉说过往的羞愤。我送她一句“你活得死要面子活受罪”,竟然没让她生气。年迈的父母呀,请你们不要再惦记我是否在外吹了风,淋了雨;不要惦记我是不是又忘记了自己的生日,你们那枝枯叶败的身躯,不知还能经受住几阵强劲的北风……只要你们安好,我便安好。

家务不重,却是一地鸡毛。餐桌上杯盘狼藉,厨房里碗筷凌乱,地面该拖了,床单该洗了,孩子衣服该换了……对不擅长家务的我来说,总有一个头俩个大的紧张感。还好多数时候,夫妻双双做家务,能和平解决。虽然活不沉,但天天得做呀,碰上一个犯了懒病,另一个就嘴巴挂油瓶的收拾,可话就没好话喽,谁上一天班不累,都想歇着怎么可能?!说不定,一场别扭就来临了,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失灵,风霜雨雪全写在对方的脸上,连一回家就喧闹的孩子,都给嘴巴自动断电,小心翼翼的走路都不出声了。

人到中年,与工作斗,与孩子斗,与父母斗,与家庭斗,与自己斗,却绝不敢说其乐无穷。年少时,向着阔天阔地的大世界奔赴,不留退路;年壮时,英雄豪气,拼死而不回头,即使心有挂牵,仍荡尽心痛;迟暮时,只剩下瘦马蹄音,依稀回到最初的山水中。其实呢,人生差不多都这样过来的吧。

篇11:浅尝中年优美散文

不知不觉,时光的车轮已行进在中年的路上,过往的青春岁月,仿佛就在昨天,清晰可见,不免使人慨叹匆匆,太匆匆!

人生的历程,说白了其实就是一个上坡与下坡的过程。上坡的人朝气蓬勃,信心十足,其间不乏孩提时天真烂漫的撒欢与任性,不乏年少时不识愁滋味的懵懂与曼妙,不乏青年时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闯劲。

行至途中,迎来了冥冥中注定的爱人和孩子,于是组成了一个新的团队,于是为了家之幸福而努力奋斗。一路前行,不经意间已快及顶峰,总觉的青春年少时的山花烂漫与姹紫嫣红就在身后不远。

可蓦然回首,却已抛在身后那么远,不舍、留恋、回味、自欺,百种情愫涌上心头,可又怎敌陡增的几丝白发?怎敌岁月留在脸上的印迹?经过岁月的刷洗,那终究是一张中年的脸——充满故事,写满表情,身后映衬着日渐长高的孩子的身影,在某日不经意的.回眸中,突然发现已超出自己的海拔许多。在自己来不及品味中,又一代早已开始爬坡,在自己身后留下笑语欢声,我们记忆犹新的青春年少,他们已开始体验,追逐着我们继续向前!

走在中年的路上,有临近不惑之年的困扰,有对不可预见未来之忧思。身边的长辈有的已撒手人寰,也有一些亲人朋友正在为健康犯难,身边的人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子女的教育已成为最为关注的话题。遇到孩子不认真、不努力时,恨不得自己能做个替身,总想让他们成为优秀的典范,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可愿望是美好的,而又有几人能如愿?

自己的人生不可预见,能一帆风顺、尽如人意吗?能母慈子孝吗?能不被疾病困扰吗?能给予老人和孩子丰盈的日子吗?能为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和铺垫吗?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未知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成熟与不惑吗?

篇12:一篇描写文化之秋的文化散文

我以为,《故都的秋》就是一篇描写文化之秋的文化散文,而非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

造成误读的“结”在哪里?如此改判的理由何在?

一、顾此失彼的解读缺失,形成思路死结

文本解读,首先必须理清全文思路。“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个道理谁都懂,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对于《故都的秋》并没有真正做到遵路阅读。赏析该文我们总是只围绕1-11段、13-14段这两大块,而占五分之一篇幅的第12段常被视之如鸡肋,甚至弃之如敝屣,教学中常常把它剔出文外。这种顾此失彼的解读缺失当然是无法摸清全文思路的。

作者究竟在第12段中具体阐述了什么?它在全文中该有怎样的地位?显然,作者是分三层阐述的:第一层,举例归纳论证了不论国别人种阶级,秋之于人总是一样的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秋味的普遍意义);第二层,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秋味的中国特色);第三层,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典型秋味的渊薮)。作这三层论述,至少彰显出两大信息:其一它显豁昭示,前者所谓景中之情“特清特静特悲凉”并非作者个人的心境,所谓清、静、悲凉的感触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因此该文当然就不会是所谓情景交融的抒怀之作;其二论述的三个层次,层层推进,层层剥笋,有力揭示了中国典型秋味文化的渊薮。反观1-11段,两相比较,第12段无疑处于居高临下之位,具有警策全文之功。由此可以认定,1-11段尽管是写“饱尝秋味”,其地位也不过是为后者的议论作层层铺垫。前者为宾,后者是主,主宾关系分明了,行文思路之结也便解开了,对该文题材及主题的认定也便有“洞穿复杂是简单”的轻松之感。

局部与局部的关系理顺了,整体思路也清了,主旨自然就明了。归并该文段落可知:1-2段对比反衬突出故都秋味的总体特征(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非“清、静、悲凉”);3-11段作者选取寻常巷陌中的平凡小景进行描绘(赏玩秋味),旨在突显故都秋味的特点;12段层层揭示中国之秋的文化渊薮;13-14段表达赞美眷恋故都的秋之情。由此观之,主题便可初定为描写文化之秋,揭示文化渊薮,饱含眷恋之情。其中暗含着解读的指向——文化。

二、景观内蕴的错误判读,形成赏景死结

对于故都之景,我们总是用“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思维联系方式,对“清静悲凉”作平面肤浅的解读,于是该文不可避免地被归于那种文人学士或悲秋或颂秋的旧式题材之列,把本是浸润文化气息的人文景观判读成情语景观。

“遵路阅读之,入境始相亲。”纵观全文,作者写故都之景,目的不在于传达拘于个人小天地之中的所谓景中情语,而是以景显秋之故都的风物人情,以独特的视角展现故都文化之深厚。如写“小院秋景”,在点数了故都秋景名胜之后,随之退步假设“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向小院一坐,你(而非‘我)……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非七八分)的秋意。”这一退步假设不仅突显了故都秋意之“十分”,之“特别”,而且带有较强的招引意味,招引着一个个“你”。请注意,这一个“你”字,意味深长,它让赏景之“我”转瞬之间不觉变身为故都出色的文化导游,带着大伙体验小院秋景,体验传统文化中宁静淡泊的境界(“天色”、“飞声”、“日光”、“蓝朵”)。段末的“我以为”几句,透出“赏玩十足”的心态。作者在此重点赏玩秋草衬花的“悲凉”艺术,这秋草衬花的悲凉意境,其实就是一种托物喻人的隐喻,他暗含的就是那种中国秋士的品格:安贫乐道,洁身自好,孤芳自赏。因此,此景之悲凉,绝非个人心境,作者借赏玩“悲凉”,艺术地传达出中国秋士文化的内核(悲凉的文化内涵)。

此后四景,虽不著一“你”字,但无一处不是领你同行感受。

“秋槐图”中,那种脚踏落蕊的触觉,那种落叶清扫的细腻,突出了细微之处见清静之意。同时,段末收尾一句“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用“大约”推测:正是这深沉的北方之秋不知启发了多少古人智慧,催生了多少中华文化。

“秋蝉啼唱”一节,可分两个层面解读。其一,故都的秋蝉无处不在,蝉声无处不闻,较之于南方,秋蝉所营造的悲凉氛围要浓重得多,以此突显“特别之悲凉”。“秋蝉啼唱”为故都笼上一层浓重的苍凉色彩。其二,秋蝉意象的文化内涵,古诗词中虽早作定论,但其意象文化之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与第12段相照应。

“闲话秋凉图”中,那些都市闲人着符号之衣,吟京腔京韵。行动是清闲的(“咬着烟管”,“上桥头树底去一立”),语调是平静的,感叹是悲凉的。作者抓拍这些细节,定格都市闲人的典型瞬间,让读者从一个侧面体会到那些历经风雨变幻的皇城子民,在“人生几度新凉”时淡定达观的处世态度。这个精彩的片段,从世态人情的角度着笔,丰富了故都胡同文化的内涵。

由于此文是应急之章,“秋果奇景”较之于前四景,选材下笔都似显仓促,个中情味稍逊前者,本人不再赘述。

该文景观内蕴的判读指向,作者不光在第12段中作了暗示,典雅的四字文题——故都的秋,更强调了这种判读指向:故都,不称北平只言故都,不仅饱含眷恋之情,而且潜藏着浓浓的文化底蕴,再与“秋”结合,暗含着一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境界。而文题的这种秋之文化的浓浓气息又真真切切地弥漫在故都的每一幅秋景里。沿着这些判读指向,跟随作者来赏秋景,读文化,那种长达七十余年的“颂秋”与“悲秋”之惑的死结也便迎刃而解了。

至此可以作结:《故都的秋》就是一篇描写文化之秋的文化散文。

三、先入为主的“背景情结”,形成“套解”死结

第三册人教社《参考》第80页编者云:“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心灵,但由于

写作年代久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可以提示学生,在30年代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尝人生的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更是整个的人生感受。”更有甚者有些同仁唯恐背景之不详不周,补充其“两岁丧父,少小离家,异地求学,二十几岁得肺结核,日本侵华等等导致性格抑郁,感情脆弱”,以此印证“悲秋”之说。这是典型的先入为主的“背景情结”。

解读文本,“披文入情、披文入理”之法首当其要。若要辅之以背景,其前提条件是,那个背景是否是作文之时的境况。即便是那时那刻的境况,还得看两者之间联系的多寡、深浅,尤其是境况之真伪。《故都的秋》之真实背景又是怎样的呢?在郁达夫后来发表的《故都日记》里,1934年8月16日的最后一段是:“接《人间世》社快信,王佘杞来信,都系为催稿的事情,王并且还约定于明日来坐索。”17日的头一句又是:“晨起,为王佘杞写了两千个字。题名‘故都的秋。”可见《故都的秋》这一经典之作,还是编者函索坐索逼出来的急就章。一篇意欲解脱坐索叨扰的急就之章怎会有那些繁复的背景呢?

自鸣得意的“背景情结”套住了一篇又一篇精美诗文,严重阻碍着文本的解读,其惯性之大,流毒之广,令人摇头叹息。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解读文本甚是关键。我们要善待文本,走进文本,聆听文本,披文入情,披情入理,而非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甚至人云亦云。实施新课程,首先要狠练文本解读的基本功,一名语文教师如果缺少整体把握之能、细节品味之功,又何谈让自己走进新课程?又何能让学生走近真语文?这也是重读《故都的秋》带给我的真切体会。

上一篇:下次做得更好作文下一篇:2023-2028年中国网络游戏内置广告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