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务实与新课标》心得体会

2024-04-19

《备课务实与新课标》心得体会(通用6篇)

篇1:《备课务实与新课标》心得体会

学习《备课务实与新课标》心得体会

我虽然教了多年的语文,对于备课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实际教学中仍有许多的不足,通过这次网络培训,学习了新的备课的理论知识,对自己在备课方面的不足有了更加清楚地认识。所以我觉得在今后的备课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熟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备课前,先不要看教参,静下心来,认真地读课文,反复地读课文,像教学生读书一样,划词语、划句子、作批注,整体感悟,读出自己的感受。通过熟读成诵,老师把作者写作的情感,把课文的重、难点,把课文的表达方法摸个一清二楚。在一遍遍的诵读中我们才能对课文有较深刻的感悟,对一些重点词句的理解,甚至文章的主旨才能弄明白,一遍遍的诵读中,对课文中许多不起眼的词句中蕴含的微妙常常忽然顿悟,这样教学设计的灵感也常常会不期而至。

二、熟读课标,读出教学的目标

课标,就是教学的标准,教学的依据。标准不清楚,就不可能吃透教材的精神,就不可能准确把握教材的训练要求,教学就可能出现盲目性。吃了透课标,才能抓住教学目标,抓准教材训练点,抓准情感目标的渗透点,才能根据目标对教材进行处理,加工、设计,才能把语文课教得有效,才能把课讲实、讲活,万变才会不离其宗。

三、熟读单元目标,细化课时目标

课标是一个学段的目标和要求,单元目标是对一个单元、一篇文章的目标和要求,是对课标阶段目标的分解。单元目标的要求,往往就是一篇课文的训练点。即使课标要求弄清楚了,单元目标不清楚,也照样吃不透教材。在一篇课文或一节课上,哪些知识只是一般性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应用,着重训练听说读写中的哪项能力,并要求达到什么程度,都应尽量细化,明确到位。吃透单元目标的同时,再看看教参。教参教参,只是参考,不要完全当作教学的要求。要学会分析、比较,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他人的设计,我们要用辩证的头脑去思考,要以鉴别和挑刺的眼光学会筛选,不能全信,不能照搬,应该创造性的吸收,有选择的学习。

四、熟读学生,读出教学的方法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具体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也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基础。了解学生的内容包括他们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照顾大多数的原则,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同时考虑相应的教学措施。例如,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备课时设计适当的问题提问适当的学生,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和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有的学生连基础的问题都还没能掌握,我就上课时只让他回答一些最简单的问题,不给他下马威,以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五、不轻视课后反思

对教案的教后反思,是教师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必要环节,既是上一个教学过程的结束,又是下一个教学过程的开始。它能够补充完善教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学不断改进和发展。同时,它为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有利于克服教学的单向性,加强师生的交流互动,密切师生关系。因而,对教案的教后反思就构成再备课的核心内容。

总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备好课是关键环节之首。在抓备课环节这一关时,目的要明确,要求要具体,措施要落实。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练习的多样性,明确教师“教”的任务,学生“学”的方向。力争在备课环节的优化中做到教与学的结合,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要切合实际,打破程式化,探求新途径。一节课能否上好不是偶然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只有把课备好才能把课上好,把课上好,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因此,我们在备课上花一分精力,在教学里就有一分的效果。教师只有准确把握新课程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想学生所想,苦学生所苦,思学生所思”,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日常工作中,多动脑筋,勤奋耕耘,扎扎实实工作,争做一名让广大师生称赞的好教师!

篇2:《备课务实与新课标》心得体会

2012年11月24日,我和本校的何秋芳、赵钦华老师一起参加了由平顶山市教育局主办的“全国名家教育论坛—高效课堂与新课标导向培训会”。我近距离的聆听名家的课,个个都平易近人又热血沸腾,从中我领略了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们设计的教学情境绚丽多彩又贴近生活,而且还蕴含着一定的教育理念和人生哲理。就像杭州特级教师刘松说的“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听专家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领悟不少。在这一天的时间,各位名家提建议,讲方法,引领了教育的新思路,传输了新的教育理念。

会上吴正宪老师的“从算数思维到代数思维”,刘松老师的“优效教学的策略”。专家的报告个个精彩,具有教育的引领性,让我一次次接受了精神的洗礼,享受了空前的教育盛宴。

通过学习我对数学课堂有了自己的一点点看法: 一、把握课标,做足课前准备

2011年的新课标提出了“四基”: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教学目标提出了四维,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性目标,是其他三个目标“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目标的载体。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不能只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比如吴正宪老师的示范课:认识方程。在备课时吴老师思考了这样的问题:能辨认出方程就是认识方程了么?能顺利说出方程的定义就是理解方程的思想么?方程就是建模的过程,怎样帮学生建立起数学模型?深刻理解方程的意义?带着这些思考她这样设计了自己的课堂: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关于方程你想了解哪些内容?利用天平模型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放一放,根据天平的情况你会写算式么?那你能根据天平的情况给算式分分类么?找出那些有未知数的等式这样的式子就是方程,接着把天平模型撤去,你心里的天平在哪里?这就是建模的过程,最后她让学生找寻生活中的方程,用一个方程变出一个故事,用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明白方程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学习方程式有用的。通过对课标的准备把握,结合认识方程这节课的实际,吴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精彩的示范课,既准确掌握了方程的知识,并在学习的过程领悟了建模,分类等数学思想,还通过的自己的独立思想解决了问题,最后并感受了方程的重要性: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二、回归学生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

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老师在讲台上喋喋不休,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老师累么?累!可是效果呢?并不好!学生才是学习数学的主体,让他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这次我聆听了四位名师的观摩课,他们的课堂都有这样的共同点:老师很“轻松”地站在一旁看着学生发言。教师就应该是课堂的引导者,合作者,我们要能通过恰当的而难题或者准确精简的讲授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我们要回用平等、尊重的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共同探索。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才不是学习的机器而是会学习的人!

三、感悟数学思想远胜于知识的传递

新课标着重提出了数学思想的培养:数学推理思想,数学抽象思想,数学建模思想等。一位名家曾这样说过:“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知识学生可能会若干年后忘记但是培养出来的数学思想相信会伴随着学生的一生。我聆听的几位名师的课堂与其说是在传授知识,不如说是在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其中吴老师的课堂就是数学思想的一种潜移默化渗透,她通过天平的贴画,通过学生对自己列的式子进行分类等等教给学生的是建模,是抽象等数学思想。“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于渔”相信学生有了这样的数学思想可以有助于学习新得数学知识,有助于分析和解决新得数学问题。

篇3:本体论与新课标

首先, 语文教学本体论第一次揭示了语文教学的本体。

语文教学的本体是什么?洪镇涛先生在15年之前就给予了明确的回答:语文教学的本体是学习语言 (语文教学本体论所谓的“语言”是指广义的语言, 它包括狭义的语言和言语) 。长期以来, 语文教学一直陷入少慢差费的境况, 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对于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人们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真个是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然而始终没有找到其症结所在。洪镇涛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个长期性、全局性的失误, 可以说我们还陷在这个误区中没有跳出来, 这误区, 简言之, 就是以指导学生研究语言取代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 以对语言材料 (包括内容和形式) 的详尽分析取代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和积累。”这个判断和估计准确地说明了语文学科教学偏离本体———学习语言的历史和现状、语文学科教学偏离本体———学习语言的流弊和时弊。

基于这一深刻认识, 洪镇涛先生旗帜鲜明地指出:“所谓语文教学就是语言运用的教学”, “我们语文教学的任务, 应该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 而不应该是让学生研究语言”, “所谓学习语言, 主要是指通过感受来积累语言材料 (即吸收, 其途径是听、读) 和运用语言 (即表达, 其途径是说、写) 以提高语文能力。所谓‘研究’语言, 则是针对语言材料或者现象, 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揭示其规律”。他强调:“学习语言”和“研究语言”, 在目的、途径、方法等方面都有根本性的区别。“学习语言”的目的是提高吸收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研究语言”的目的是寻找语言规律。“学习语言”要求大量接触语言材料并尽量化为己有;“研究语言”只要求从语言材料中抽取或印证系统的语言知识。“学习语言”重感受、领悟和积累;“研究语言”重分析、比较和归纳。“学习语言”的主要方法是语感培养, 强调直觉思维;“研究语言”的主要方法是理性分析, 强调分析思维。在这个基础上洪镇涛先生进一步指出:“语文教学根本的第一位的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 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至于人文教育、思维训练、审美陶冶等则是派生的任务, 是在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任务。”“‘根本任务’与‘派生任务’不是平列的‘姊妹’关系, 而是包孕的‘母女’关系。”这是洪镇涛先生由语文教学的本体———学习语言推出的必然结论。

对语文教学本体的揭示, 表明了洪镇涛先生对语文教育历史和现实的最先觉悟。他倡导中小学生要学习语言, 正是呼唤语文教学本体的回归。这一根本理念与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十分契合。新课标在论述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时说:“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那么, 什么是“语文素养”?学生应该获得哪些语文素养?新课标作了具体阐述:“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 语文素养强调把“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 认为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这与语文教学本体论是不谋而合的。

其次, 语文教学本体论第一次揭示了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

语文教学本体论认为, 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其本质与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的“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的精神完全吻合。洪镇涛先生的本体论使得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第一次异常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然而如果仅仅只有这些, 语文教学仍不免要陷入空想, 语文教师仍不免要“分析教材”, 引导学生“研究语言”,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教师们仍不免要将语文教空, 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境况仍然不可能改变。现在, 通向目的地, 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正确途径即基本规律, 洪镇涛先生将它揭示出来了, 并作了系统的科学的说明与解释。这条正确途径即基本规律就是:“感受———领悟———积累———运用。”洪镇涛先生从学龄前儿童学习口头语言和传统语文教学的实践两个方面系统地科学地阐明了这条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 在此基础上, 他将其与当时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感知———理解———运用”的途径进行了比较性的阐述, 得出的结论是:“感知———理解———运用”符合学习知识的规律, 而“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则反映了学习语言的规律。由于洪镇涛先生第一次找到并系统地科学地阐明了这条学习语言的正确途径即基本规律, 因而使得他的语文教学本体论便具有科学性。从此, 现代汉语文教学的面貌就重新增添了生机。许多教师由不知道怎么上语文课变得知道该怎么上, 由盲目地教变成自觉地教了, 语文教学的实践由双脚悬空变成了脚踏实地的自觉的真实的实践。

从迷离混沌、纷繁复杂的语文教育现象中找到这条学习语言的正确途径即基本规律, 并作了系统的科学的阐明, 是洪镇涛先生语文教学本体论中最为精彩的部分, 它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小学语文课该怎么教 (学) 的问题。

再次, 语文教学本体论初步构建了以学习语言为核心的语感教学新体系。

“语感”是夏丏尊、叶圣陶等老一辈教育家最早提出并与语文教学联系起来论述的概念,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为教育界有识之士所看重, 新课标中出现达六处之多, 由此可见新课标对“语感”的重视。洪镇涛先生的本体论则在新课标诞生之前就把语感由过去理性的概念化作现实课堂教学感性的操作, 初步构建了以学习语言为核心的语感教学新体系。

这一体系把语感训练分为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个方面, 而且认为语感形成的基础是语感实践。所谓“语感实践, 就是指导学生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 也就是说, 让学生多听、多读、多背、多说、多写成套的语言”。所谓“语感分析, 就是分析语言的运用”, 亦即在学生语感实践的基础上或过程中通过对原文语言文字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调一调”、“联一联”、“改一改”、“读一读”等等形式的“比较法”, 师生或生生合作、探究, 也可指点、分析语言的运用, 而“不是分析语言所负载的思想内容”。因此, 语感训练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感悟、积累、分析语言运用之妙的过程, 是对成块成篇语言材料的感性直觉与理性认识相统一的过程。

洪镇涛先生强调: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是语感教学的两手, 这两手都要硬, 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 在不同的学段, 这两手各有偏重。他特别指出:语感教学不但不排斥“分析”, 而且确定地要采用分析的方法;不但不排斥语言知识, 而且确定地需要语言知识的介入, 使其对语感分析给予理性观照。

可以说, 新课标作为官方文件认可、重视语感培养, 在理念层面上第一次确立了语感培养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而本体论则在新课标诞生之前就不仅认可、重视语感, 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它初步构建了一套语感教学新体系, 较好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中语感教学技术层面的操作系统。

第四, 语文教学本体论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本体论包括“变讲堂为学堂”和“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两部分, 它准确地体现了新课标所强调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变讲堂为学堂”本身就已包含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是达到语文教育目的、完成语文教育任务的基本保障。既然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学习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讲, 学生听”天经地义, 已成习惯。可是, 难道“听”是学生学习的惟一方式或主要方式?显然不是。对于学生学习语言而言至少还有更为重要的“读”、“背”、“写”、“说”等学习方式。这就是说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学堂。既然学生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感受———领悟———积累———运用”, 而这又是学生对成套成篇语文材料的“感受———领悟———积累———运用”, 这就说明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也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变讲堂为学堂。语感实践是学生的语文实践, 语感分析是学生对语言运用的分析, 可见, 语感训练也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变讲堂为学堂。

根据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教的方式也要随之改变。本体论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而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责任就是教学生学,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洪镇涛先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变讲堂为学堂”的语文教育思想, 从根本上理顺了教与学的关系, 涉及到语文教学整体架构的改造。其主旨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建立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自学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这种课堂结构包括提示设问、阅读思考、讨论切磋、归纳总结、练读练写五个阶段;这种课堂结构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为主要方式, 以听、说、读、写活动为主要内容, 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中心, 很好地体现了“三变”的教学原则, 即变“全盘授予”为“拈精摘要”, 变“滔滔讲说”为“以讲导学”, 变“默默聆受”为“研讨求索”;这种课堂结构巧妙地运用“拈、讲、点、拨、逗、引、合、读”八字教学法, 实践出了七种课型, 可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一句话, 它比较准确地体现了新课标所强调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篇4:新课标的三维空间与新课改

关键词:新课改 五个“有利于”



教育是培养人和发展人的系统工程。新课改旨在实施新课标的三维空间。新课改是否成功依赖于五个“有利于”。

一、是否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新课改,都是为了培育出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目前课改后的教学不再以考试为目标而是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及培养其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为重点。如此,从教材到课堂到理念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将素质教育推进了一步。实际生活中,我国很多考试成绩突出的学生走入社会后,由于不会生活,不会创新,因而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相反,一旦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不管做什么都会举一反三,水到渠成。

二、是否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

学生负担过重,长期困扰我国教育。虽采取过很多措施,但收效甚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教师和家长的责任无可推卸。笔者认为减负的首要任务是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注意师生的交流,多启发,少批评,面向全体),促使他们乐于学习。而提高课堂效率则是减负的重要保证。教师要做到教的转变,使学生主动参与,还要注意课堂氛围和作业布置的转变,使他们怀着愉悦的心情去学习。同时家长也应把学生从重点学校、分数和名次的压力下解救出来,多给他们留些可支配的时间,也不能盲目地做老师的助教。总之,教师与家长都要为减轻学生负担而不断地探索!

三、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没有独立的空间,就没有独立的思考,也就没有“无中生有”。正如老子所说:“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了车毂中空的部分,车轴才能在里面转动,车才具有了运载作用。器皿中空,才使器皿具有了盛东西的用途。建造房屋要开门窗,人才能得以进入。房屋内有了空地方,房屋才有了作用。所以说“有”确实给人以便利,但没有了“无”,“有”的功效如何实现呢?

所以说,有形的东西是为给人方便,无形的空间,才是活动的地方,如天与地之间是中空的,才能让万物来去无阻,通行无碍。如天与地之间,没有这个中空的地方,万物就没有活动与生化的余地了。

人的大脑也和天地一样,圣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

四、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以激发人的创造本性为前提,以训练创造性思维为内容,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时代,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培养人的创造性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概念,它将彻底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最终体现为具体教学过程的改变。从传统的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将学习能力——获取、使用和处理信息,发现和解决问题以及知识更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因为学会学习即意味着学会生存。

五、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到评价方式都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必然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个性的主阵地。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如何实现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也积累了诸多优秀的经验。但是,部分教师的教学改革并不能掩盖住目前课堂教学的种种弊端,我们不能单凭教师以个人的人格力量去推行成功的教学思想与行为,更重要的是建立起推进素质教育的制度平台。

众所周知,如何评价课堂教学,即“怎样评价一节课的优劣”,是从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到教学行为的一种导向。一些教师在谈及教学改革是经常说:“课程一改革,领导、教研员就说这不对那不对,没达到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我不这样讲行吗?课堂教学评价中就这么规定的。”由此看来,评价问题的确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它既影响到改革的深度,又关系到教师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深化主体教育研究的基础上,从改革课堂教学评价入手,切实指导每一位教师实现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

篇5:初中物理新课标之——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

模块六 集体备课(上)

“同课异构”是对同一个教学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上课。不同的老师,所上课的结构、风格及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也不同,这就构成了相同内容不同教学形式的课。这种授课模式对比性强,有利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与方法的把握,有利于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下面就几位教师就“动能和势能”及“空气的力量”两课的教学设计分别进行说课和剖析,共同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重难点的处理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影响等方面的教学特色,进一步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教学领悟的能力。

一、关于“动能和势能”的课例剖析

关于“动能和势能”的课例剖析,首先是两位教师说课,然后请几位教师评议,说课教师再修改,大家再评议。一是为广大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就如何落实《课程标准》要求提供案例,二是为教师如何观课和议课提供样板。

1.“ 同课异构”的教学设计

(1)赵逸庶老师对“动能和势能”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展示(简称A)。

教学目标:通过实例知道动能和势能的概念,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且能够解析一些简单的现象。

教学重点:对动能和势能概念的理解及关于动能和势能相关因素的讨论,并且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

教学难点:学生在讨论动能和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时,他的理解容易发散,目标指向不够集中。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和讨论法,采用多媒体,用到速度传感器、小钢球、玻璃球、小纸盒和水槽以及细沙等教具。

教学过程如下。

首先,我通过一段视频引入课程,让学生看到飞翔的小鸟对行进中飞机的危害,同时对能量的含义进行简单介绍,我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哪些形式的能量。然后插入5张图片,第一张图片是子弹穿过物体,第二张图片是水墨画,第三张图片是跳台滑雪,第四张图片是打夯,第五张图片是撑杆跳高。继而让学生将这5张图片反映出来的能量,进行归类。我希望学生能够归纳出子弹和流水由于运动提供一个能量,跳台滑雪和打夯由于高度变化有能量,撑杆跳高是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了能量,这个就是弹性势能,由此,导出运动产生了能量,引出动能的含义,告诉学生动能的单位。

其次,在学生知道运动产生能量以后,采用师生讨论的办法,讨论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来进行研究。在学生设计实验时,一要提醒学生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控制其他因素,只研究一个因素的改变来设计实验。二要让学生注意怎样改变质量,怎样获得速度,通过改变速度,让学生想到讨论目的是确定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怎样比较动能大小的因素。在学生完成设计方案后,我选择比较好的方案在讲台上完成这个实验。如我采用小球从斜面下滑,撞击纸盒的设计方案,随着距离增大,动能增加。由于初中学生还没有认识到能量守恒的概念,当小球从不同高度落下时,获得的速度不一样。于是我让学生直观感觉到现象的差异:高处落下速度大,低处落下速度小。因为学生不能明确小球在同样高度下落时,产生一样的速度,所以我这里采用速度传感器来做补充。最后得出结论,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速度相同的时候,质量越大动能越大,质量相同的时候,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再次,对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的理解。以定义为出发点,然后是单位,随后讨论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由于已有前面的基础,所以这个讨论相对容易一些,当然也要提醒学生注意控制变量。对重力势能的比较,同样是学生实验设计的难点。我计划采取应用一个水槽和细沙的方式,为学生演示。物体落下以后,势能越大,沙子下陷的距离越大。对于弹性势能,学生只需要了解什么是弹性势能即可,因为《课程标准》不要求学生掌握它与什么因素有关。但需要强调一下弹性形变,弹性形变是指产生形变的“力”消失之后,物体恢复原状。最后提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合称为势能。

最后,关于知识点的运用。我先是让学生讨论车辆限速的问题,即为什么要对车辆进行限速。然后讨论为什么在同一路段上,不同的车辆行驶的速度不同,目的是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动能的大小与速度和质量的关系。接着根据教材中列出的一些常见物体的动能,让学生思考速度和质量哪一个因素对动能的影响更大。如教材中的第1题,馒头可以伤人,这说明一个质量较轻的物体,只要在行进过程中达到一定速度,就可以造成伤害。又如高空坠物,这个例子在生活中比较常见。随后小结,我让学生自己回顾这一节课学习的知识,你们学习到哪些方法,对你们的日常行为有什么启示。最后,教师布置作业,教材中的2题、3题和4题。

(2)张勇老师对“动能和势能”的教学设计(简称B)

教学内容:四川版初中物理教科书,八年级第九章第六节动能和势能。

教学目标: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解析一些简单的现象。

教学重点:对动能的实验探究。

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材,采用实验、举例、合作讨论的方式呈现对动能的探究。

教学过程如下。

首先,让学生观察关于海啸的录像,我直接指明海水具有能量,从而引导学生把自己关于动能的思维认识全部讲出。通过课前展示的海水撞翻汽车,归纳出物体能对外做功,具有能量。在学生列举出动能事例后,我设计一个小实验。请三个学生来台前展示:第一个学生举起铁球,第二个学生拉开一张弓,第三个学生不断地用铁球撞击矿泉水瓶。随后让学生分析以上三种情形是否具有能量,各具什么特征。在学生讨论后,我们先对滚动的小球加以研究,讨论结论是小球因为运动击倒了瓶子,也说明刚才的海水同样因为运动冲走汽车和房子,两者的动能有大小之分。然后进一步讨论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结合刚才的视频让学生提出猜想,我将学生的猜想罗列到黑板上,追问学生验证猜想的方法。因此,学生逐步明确教材上的探究方案。

其次,让学生带着疑问思考探究方案,为什么从高处放下小球,为什么选用大小不同的铁球,或者为什么要选用木球和铁球等。我继续引导学生,让他们阅读教材第174页的内容,明确实验顺序及注意事项,通过阅读文本让学生先对动能产生感性的认识,同时能够让学生对势能和动能转化有一个初步的感悟。通过总结,学生提出不同的实验方案。第一,不同质量的铁球与木球沿斜面滑下,会发生什么现象。第二,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铁球沿斜面滑下,会发生什么现象。第三,相同质量的铁球沿斜面滑下,又会发生什么现象。让学生大致区分出所设想方案的不同。大部分学生喜欢选用教材上的方案,但也不排除学生选用的其他方案,我在课堂上对学生要多加鼓励,在学生实验时我来回巡视,必要时我会做一些简单的指导。

再次,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74页的练习,我继续追问,质量与速度这两个因素哪个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如何通过实验来求证。我在这里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希望学生通过对书本上探究方案的学习,提出自己的见解,进一步让学生掌握设计实验的基本方法。随后,我让三位学生上台,仍然重复刚才的实验。学生提出问题,两位同学在张弓搭箭与举高铁球时都没有移动,是否具有“能”。我顺其自然,形象描述出他们具有的“能”叫势能,再让学生区分两个势能的不同:一个举高,一个拉弓,让学生对二者进行细化分类。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得出一个近似、粗浅的概念。学生会提出其中一个与重力有关,另一个因为变形。我再次追问,重力是否具有势能,变形是否具有势能,再次通过师生讨论明确观点。在这里,可以设计一些小实验。例如把一个物体放在桌子上,另一个物体举高掉下来,让学生了解到重力势能不仅需要重力,还要举高。又如用铁丝缠绕弹簧,拉开铁丝后,弹簧变形无法恢复到原状,这个弹簧不再具有弹性势能。

最后,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我让学生分组谈一谈收获。本节课的知识点并不是特别难,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思想的感悟和研究过程中的设想。然后,我布置作业并提出问题,怎样探究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能否设计出与教材上不同的方案。由此为下节课铺垫。

2.对“同课异构”课例的剖析

赵老师和张老师分别展示了他们对动能和势能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下面,对这节“同课异构”课进行剖析。

邓老师:两位教师都把教学重点放在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方面,用相似的实验来进行教学,说明他们在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上是比较一致的,都在全面认识课程之后,得出总体结论。新课程标准实施十年以来,教师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逐渐熟悉,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应再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的流程设置进行说课,应该有意识地渗透出三维目标的要求。两位教师是否能够真正地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这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如赵老师,在他的练习题中,让学生说出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方法,应该有一点过程与方法的含义,不过我觉得是不是真正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也有待于进一步地探讨。两位教师在课程目标中,都提出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与物体做功相关,因此,从能量到动能再到势能,应该有一定的协调和过渡。在这个过渡的过程中,张老师的教学设计更强调用做功的多少来反映物体具有的能量,然后进行迁移。这里还需要一个前提,即明确能量和做功的关系,让学生知道多和少的对比。我们也看到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升华了探究的过程,在比较动能时不仅借助于实验器材,还提出相关问题。赵老师教学设计的课程导入,能够一目了然地让学生感觉到教学重点,但它涉及到相对速度等问题,会不会导致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产生迷惑,这个问题有必要引起教师的注意。

蒋老师:在教学设计中,两位教师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参与活动,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新要求。两位教师都设计了较好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其中,但教学进程有些繁杂,不够简明和精炼。课程的设计不在于求多,而在于求精,有一两个比较好的、能真正引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便可。教学设计一定要精练,让学生觉得教师有明确的逻辑顺序,这样能被学生所接受,繁杂的设计会干扰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学习。在张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做了一些拓展提高的内容,这有可能干扰学生的理解,干扰他们对基础探究方法的掌握。例如,教学实验里涉及的体积问题,可能会干扰基本教学。教师的拓展是必要的,但要注意适度。此外,还要考虑教材资源的利用和取舍。一些教师认为课堂时间不足,造成不足的重要原因是不知道如何取舍教材资源。在这方面,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做得很好,特别提到了如何利用教材资源,如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解决简单的问题,从而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有效的活动以及引导上。

贺老师:如今教师对初中新课程标准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知道探究过程的重要,知道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但在列举实例方面,还有待于完善。对于举例,教师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吸引学生的兴趣,二是有利于教学。由此可见,两位教师列举的实例都比较单薄。张老师的教学设计的例子相对较好,对于海啸等灾难性的例子,虽说不人道,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海啸的视频,再播放一段平静海面的视频,让学生自然感到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再如呼啸的龙卷风对比平静的白云,让学生自然感到有速度就有能量。相比之下,A教学设计中小鸟与飞机的实例,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学生知道小鸟的速度小,飞机的速度大,实际上是相对速度大,这就牵扯到参考系数转换及动能的相对性,如果学生提出疑问,教师便不易解释。另外关于弹性势能的实验,有必要将弓箭在学生面前射出,学生会自然感觉到它在恢复的过程中产生了能量,发生了形变。此外,两个教学设计的最后实验都由教师亲自演示,我们可否考虑一下在条件合适的时候让学生来演示,可以利用手边的器材达到这个效果。还有一点,在赵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所采用的速度传感器,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利用必要,不需要做出很严格的解释,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后面学生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上。

廖老师:通过两位教师的展示,发现他们都将实验的侧重点放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上面。教师一定要依据《课程标准》,不断推进教案设计的完善程度。无论是关于导入,还是关于后续的控制变量,都应该注意两个原则。一是由浅到深。如教学设计A的飞鸟案例导入,很可能让后续的内容变得复杂。导入的案例,要更多地体现出实用性,不能由此产生一些更加复杂的问题。二是教师的逻辑要流畅,思路要清晰,并不是拓展越多,效果越好,相反很可能让学生更困惑。总体来讲,教师的教学设计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做调整。二是所选取的联系生活的素材要简单,不要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三是教学设计的线条要清楚,明确那些内容要精简,留下宽裕的时间来把握更核心的内容。

3.两位教师对教学设计的再改进

(1)赵逸庶老师改进后的教学设计(简称A)

首先,我在不改变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前提下,改进课程的引入部分。删除小鸟和飞机相撞的事例,替换为杭州最美丽妈妈的事例,妈妈用手接住从楼上掉下来的孩子,导致妈妈的手臂骨折,但孩子得以幸存。我通过这个事例从重力势能的角度来进入教学,随后简要介绍能量的问题,即物体能够做功就是有能量。然后我问学生知道哪些形式的能量,从而提炼出四种形式的能量,子弹打击物体、水磨、高空跳伞滑雪以及打夯,我让学生在这个基础上总结归类。跳伞滑雪和打夯由于被举高而具有能量,而子弹打击物体和水磨由于物体运动而具有能量,进而引出动能和势能。接着对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进行讨论,我把教学重点放在讨论上,而不是放在具体的实验上。讨论花费的时间更多一些,包括提醒学生在讨论的过程当中要注意控制变量。我让学生注意怎样改变质量、速度,以及怎样比较动能的大小,动能的大小决定了它能够对外做功的多少。

其次,通过实验,我让学生发现小球落下后推动纸盒运动的距离,运动的距离越大,动能越大。考虑学生没有形成机械能转化的概念,所以我采用速度传感器来测量小球在水平面上,碰到纸盒之前的速度。让学生观察小球在质量不同、速度相同状态下的运动,方便学生理解,得出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接下来我让学生讨论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让学生自主完成讨论,实验由我和学生在讲台上共同完成。

在讲完重力势能之后提出弹性势能,因为弹性势能的内容比较复杂,而且《课程标准》对它的影响因素不做要求,所以我只是简单地提出。由此,我总结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合称为势能。随后是应用设计,包括车辆限速问题涉及的动能。课后的探究是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的形式来进行判断,判断质量和速度究竟哪一个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接下来是小结,最后是练习。通过馒头伤人、高空坠物这两个例子,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2)张勇老师改进后的教学设计(简称B)

在教学分析上我不做太大的改动,我只做进一步的说明。教学流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第一,导入环节激趣;第二,能量概念的建立;第三,动能概念的建立。接下来,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在完成探究之后,如果时间充足,那么我进一步对势能进行阐述。在引入阶段做出如下改动。首先我展示一个平静、优美的海面,再通过海啸录像来展示出潮水冲走汽车与房屋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物体具有巨大的破坏力,从“能”的角度说明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就具有能量,继而我再通过板书来引出这节课的标题和能量单位。

接下来我通过铁球撞击矿泉水的实验,导入动能的定义与影响动能的因素,再沿用教材上的探究实验,分别让不同质量的小球在斜面的同一高度上静止滑下。在这个地方,学生可能会遇到困惑,如小球由不同的高度落下,速度是否一样。此处我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教材,阅读《伽利略传》的内容来排除疑问。另外《伽利略传》的内容还提供了新的实例,即如果小球把木块撞得比较远,就表明小球的动能比较大。经过这个试验得出结论,即在速度一样时,质量越大的物体动能越大。

既然影响动能的因素还有速度,那么我们继续来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我引导学生用质量、体积一样的两个小球,在斜面的不同高度滑下,来击打斜面上的木块。通过木块移动的远近,进一步得出结论,对于质量相同但速度不同的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接下来我请两位学生上台演示实验:一个拉弓,一个是举高铁球。在这里,沿用原有的设计引出关于势能的问题。然后我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在探究实验中的收获,并进一步解答学生的疑问,让学生意识到影响动能因素的问题,即质量和速度哪个因素更能明显地影响动能,随后提出势能。最后我让学生通过预习了解下节课的探究内容,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4.对“同课异构”课例的再解析

贺老师:重新设计后,两位教师的思路非常流畅,重点与难点更加突出,都体现出新课程探究合作与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更多依托于研究教材。对于新课程,除了要改变教学方法,还应该改变一些评价方式的内容。教师提出的一些在拓展方面的题目,呈现出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两位教师应该在将来的教学活动中,进一步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此外,两位教师的修改意见也都很好,有两点值得肯定。第一点,列举的事例更清晰,直指本课的课题,做到为课题服务,而且鲜活生动,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第二点,科学探究的思路更清晰,有效地为课题服务,学生对控制变量方法的领会更深,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帮助很大。但还有不足之处,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可以从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方面入手,进一步明确动能和势能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将两者的关系体现出来。

蒋老师:通过这两位老师的教学说明,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没有所谓固定的教学方式,两位教师通过对教学设计的改进,让思路更加清晰,更加条理化。说明教学是动态的生成过程,教师的教学设计可以多做一些预设,以适合不同学生的需要。此外,也说明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可以逐步改进常规课的教学。对于“同课异构”,可以有多种讲法,都是通过比较找出异同,这样才能互相促进、互相提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师还有进一步调整提高的空间。

廖老师:两位教师具体授课的异同,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改进后赵老师的教学设计,更侧重对概念的学习与深入理解。而改进后张老师的教学设计,侧重于通过探究实验来建构概念,在能力情感方面全面推进。二是两种知识点的落实方式,都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关于高空坠物,美丽妈妈的案例引入具有时效性的特点,同时把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目标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张老师还可以在讲完动能、势能或二者的转化之后,再将这个案例提出,来作前后呼应,这样就有利于整个课程的全面推进。特别需要指出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在改进后,更加清晰。这在开始就应该抓住两个量,其一,相同质量,不同速度,其二,相同速度,不同质量。但这里有一个默认内容,即如何知道速度会导致动能发生变化,这就需要事先介绍高度和速度的关系,即高度越高,速度越大。另外,还有一个需要认可的内容,小球撞击木块时,怎样表明它的动能更大,这里有一个事先的认定,即滑行越远,动能更大。如果时间充足,教师还可以拓展体积方面的内容。教师将重力势能的探究放在课外,这是比较灵活的设计,非常不错。

总之,通过这两轮不断的讨论和展示,我们从教学三维目标的设定,知识的学习,教学过程的安排,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反思,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最终实现自己教学素养的全面提升而努力。

模块六 集体备课(下)

本话题拟通过一名教师关于“空气的力量”的说课和另三名教师关于“空气的力量”的部分教学视频片段,进行“同课异构”的剖析。

1.唐乐老师关于“空气的力量”的说课展示

教材分析:这节课是沪教版义务教育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三节的内容,主要内容是关于大气压强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主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展示。

教学难点:明确大气压强的概念。

教学重点:对于托里拆利实验的理解,大气压强的计算与变化。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虽然对物理学科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本节课主要通过教师分析与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大气压强这一抽象的概念。

教法与学法:主要运用实验探究和分析的方法,先从复习提问液体压强的特点引出液体压强的公式。

教学过程如下。

(1)大气压强概念。我先做演示实验,拟通过“覆杯实验”和“吞蛋实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生的思维中,形成一个初步的大气压强的概念。接着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这个实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猜想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然后我从力学的角度分析,先让学生计算教室空气的质量,接着我引导学生明白,空气也受到重力,空气跟液体一样也具有流动性。由液体压强引出大气压强的定义,从而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内容。

(2)测量大气压强。通过提问大气压到底有多大引出托里拆利实验,我先对其进行简单介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我对托里拆利实验进行讲解。由于水银有毒,所以采用视频讲解的方式,讲解过程如下。其一,我介绍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演示托里拆利实验,继而分析计算。其二,我引导学生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与等效法得出大气压强等于760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最后我引导学生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利用等效法得出大气压强的特点,再强调大气压强,可以支撑760毫米的水银柱。

(3)巩固与拓展。第一,我提出两个思考问题。其一是长度为1米的真空玻璃管插入水银槽中,会发生怎样的现象,以此来强调与托里拆利实验的不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托里拆利实验,并且让学生知道大气压强可以支持760毫米水银柱。其二是如果用水来做托里拆利实验,会发生怎样的现象,让学生充分猜想。在我的引导下,让学生用等效法与液体压强的公式计算此时水柱的高度。在学生完成计算以后,我通过视频中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量得出的水柱高度,来验证学生的计算结果。我让学生回答,如果水中的量筒往上提,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并且让学生用等效法以及液体压强公式计算,计算出用酒精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的酒精柱的高度。通过这些问题和学生的计算思考,更能加深学生对托里拆利实验的认识,继而计算出大气压强。第二,介绍测量大气压强的工具,即气压计的种类。主要介绍气压计的优点和缺点,以及日常生活中利用较多的气压计种类。第三,明确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液体沸点的关系。其一,我是通过阅读课本让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标准定义的,让学生了解到在3000米内,海拔每上升10米,大气压强减小100帕。其二,我是通过在西藏煮饭难以煮熟,需要用高压锅才能煮熟的事例,得到大气压强与液体沸点的关系。

(4)课堂小结与问题提出。我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加深理解大气压强的定义、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强的计算,以及大气压强的变换。提出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巩固本节课的学习。

(5)布置作业。我的目的是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预习后一章的知识,继而巩固前面的知识,让学生对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形成一个整体的观念。

(6)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确、准确。

2.对唐乐老师关于“空气的力量”说课的剖析

蒋教师:刚才唐老师讲述的是空气的力量的说课内容,我感觉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一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唐老师应用到的实验都非常经典,如“覆杯实验”、“吞蛋实验”,以及托里拆利的水银柱实验。而且唐老师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性,通过视频展示托里拆利实验,体现着对学生的尊重。本节课是属于科学探究方面的课程,一般来说科学探究的课都有一个问题驱动,一个主要的问题,或者叫作任务驱动,可能是因为刚才说课的时候,唐老师在这一块的连贯度,让我没有感觉到科学探究很突出的那些特色,例如提出问题、增加感受、制订计划等,虽然不需要按部就班,但应该具有以问题为中心的思考。其次,唐老师的引入充满趣味性,通过液体压强与大气压强之间的对比,让学生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让学生领悟到我们生活在这个大气压的包围之中,就像物体在液体中受到液体的压强一样。但在唐老师的教学进程中,我没有感觉到那种让学生很明确的知识迁移的一个过程,事实上这是知识的一个迁移,通过这样的迁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第三,“覆杯实验”和“吞蛋实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产生一种思维的冲突。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条理清楚,但还有不足的地方需要完善,如有些实验可以考虑让学生亲自动手来做,例如马德堡半球实验,可叫两个学生上来拉,让学生感觉一下它到底有多大。还有一点,我感觉唐教师忽略了关于大气压强在方向上的教学,例如可以通过覆杯实验,让学生感觉到气体压到地面就是向下压,也说明大气压强可以向上延伸,还可以把杯子稍微倾斜一下,可以说明它四面八方都是有压强的。最后一点,对于大气压强值随着高度的不同产生变化,可以让学生猜想,也可以让学生事先查阅资料,将问题带入课堂。

贺老师:从唐老师这节课的设计来说,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很丰富,它的课题题目叫作空气的“力量”,这力量两个字打上了引号,所以,从三维目标上讲,知识目标相对比较简单,就是大气压那个值是多大,然后有几个相关的,比如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的变化、气压变化引起沸点变化之类,所以,唐老师在知识点的落实上是非常到位。不足之处在于,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空气的力量,从而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应用物理知识联系生活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各方面的应用。因此,教师在物理知识应用方面的教学,还不到位。此外,唐老师还可以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入手,充分利用课上的有限时间,培养他们对自然、社会生活的高度好奇与探索的欲望。《课程标准》对这节课的要求是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关注空气的力量,空气的力量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天天都离不开这个大气,大气与我们关系密切,我们可以利用它的这种力量为我们所用,这对学生以后的生活是非常有帮助的。

李教师:我非常同意贺老师的意见,《课程标准》中对于本节课的要求是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所以教材上的小吸盘及我们用高压锅煮饭等相关的一些内容,特别是知道大气与我们身边密切相关的内容,应让学生有极大的空间去体验,这对以后学生的生活是非常有帮助的。唐老师以复习前面的内容来导入新课,再通过“吞蛋实验”与“覆杯实验”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兴趣,唐老师采用多重导入的方式来引入新课。前面两个实验主要证明大气压的存在,随后教师采用部分导入、部分讲解的方式展示马德堡半球实验,由此引出大气压强。可以说,教师的教学设计不仅丰富,而且有趣,但要注意教学设计在教学时间上的分配,不一定要把所有的精彩之处都呈现出来,要注重时效性。教师还可以通过这三个实验,让学生隐约感受到大气压强的概念,当学生做完马德堡半球实验以后,教师选择时机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从而正式引出大气压强的定义。在这里建议教师选取一条线索来推进,这条线索到位之后,再让它发散开来。总之,唐老师的教学设计有独到之处,但还需要做如下两个方面的调整:一方面,要力求做到精练、集中;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之更开阔。

3.对“同课异构”课例的分析

(1)教学视频A

蒋老师:首先,从教学导入的角度来分析这段教学视频。这位教师同样选取“吞蛋实验”作为教学的导入,而且设计了悬念。最初教师没有展示如何将鸡蛋放进瓶中,而是提供一些器材,让学生想办法将鸡蛋放进瓶中。学生分为两个小组,第一组不太成功,单纯依靠人工的力量,很难完成任务。第二组改进了实验方法,让鸡蛋很顺利地进入到烧瓶中。就实验来观察,很多教师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即尽管实验引发了学生的兴趣,但无法解决在教学时间上的不足。教师在预设的时候,可能以为能够很顺利地达到预期效果,没有想到第一组实验会失败。因此,教师要意识到课堂上会经常发生意外,在设计时全面考虑将要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可能会经历失败,只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学生就一定会获得收获。这位教师可以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分析一下哪组会失败,哪组可能成功,这样就可以节约一部分时间。教师要尽量预设到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无论学生自己来操作还是教师操作,都要在时间驾驭上和效果驾驭上,给予充分考虑。那组实验失败的学生,很可能在多年之后还记忆犹新,这个实验真正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印象尤其深刻。

还有一点,假设只强调导入的功能,而不是强调任务的完成。当第一组学生遇到鸡蛋压不下去、拔不出来的状况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这种状况已经最有效地展示出空气的力量。而后续这一组的实验,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重复,尽管他已经成功地把鸡蛋放进去,但是如果遇到课时不够的情况,教师可以随机应变,删去这一组的实验活动。

(2)教学视频B

邓老师:同样是空气力量的课程,另外一个教师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导入的内容也不同。用“覆杯实验”来证明大气压强,很适合这节课的教学。在教师覆杯之后,向学生提问这个纸片是否会落下,有些学生说会,有些学生说不会,这与教师希望得到的结论不完全符合,学生的想法远远超出教师的想法,他们认为水有粘着的作用,会与纸片粘在了一起,他们认为纸片不会掉下。因此建议教师做两次实验,一次实验装半杯水,一次装满杯,通过这样的对比产生更强烈的效果。让学生产生一种认知的冲突,通过教师的精心设置,逐步完成实验。

第一个实验应以学生为主做演示,而这个实验以教师的演示为主,不同之处在于,如果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演示,他们会暴露更多的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建议让学生亲自动手来做。对于这个实验,很多教师都是采取教师演示的方式进行,主要担心学生成功率低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做到充分全面的预设,即尽量考虑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所要发生的情况。如刚才的“吞蛋实验”,教师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为预设不足。所以说,生成性的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多数教师没有让学生演示“覆杯实验”,是因为对课堂秩序的担心,肯定有大部分学生会将杯中的水洒落,这样可能对课堂秩序造成一定的影响。教师的实验很好,因为教师做了一个对比,即第一杯没有水,第二杯有水,从而让学生产生认知的冲突,教师可以继续深入进行。第一个纸片落下,因为上面存在空气,下面也存在空气;第二个没有落下,因为下面存在空气,上面是水。这就说明在实验中,空气有力量,而水没有力量。在这节课的最后教师可以重新分析实验,因为学生在潜意识里可能还有一点疑问,即为什么水向下的压力没把它压下,教师还可以继续深入引导,让学生的印象更深刻。

教师对细节的考虑也相当重要,特别是中学教师的演示实验,教师的每一个操作都应该具有意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该选择最有效的器材来展示出实验的效果。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不要有多余的动作,要做到步骤清晰,不能给学生造成误导。而且教学态度要严谨,不能随意。

(3)教学视频C

贺老师:同样是关于空气力量的课程,教师不仅采用常见的图片来做展示,还采用对话交流的方式展示实物。教师展示的实物是“阴阳壶”,只有一个壶嘴,从这个壶嘴里可以倒出毒酒来,也可以倒出美酒来。随后教师联系历史故事,向学生演示一个现象:壶嘴倒出红色的液体,同样的壶嘴又倒出白色的液体。这便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接下来教师通过进一步展示,引申出空气的力量。

蒋老师:这个实验新奇大胆,最大的好处是避免学生因为自身的经验而事先知道实验的结果,而这个实验绝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见过。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带着好奇去思考、认识,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让他们的记忆更深刻。这样的器材不容易找到,但教师完全可以尝试着制作一个类似的器材。

廖老师:在初中物理模块

(六)中,我们通过动能、势能以及空气的力量这两个课例,展示出“同课异构”的教学设计。“同课异构”是一种被经常采用的教学研究活动,即同一个内容通过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能让教师们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教学的改进。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同课异构”的形式,通过对常规课程逐步完善的过程,向教师们展示出相关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做进一步的参考。

篇6:《备课务实与新课标》心得体会

万象更新   抱头鼠窜  鸡鸣狗盗  千军万马  亡羊补牢  杯弓蛇影  鹤立鸡群  对牛弹琴

如鱼得水 鸟语花香  为虎作伥  黔驴技穷  画龙点睛  抱头鼠窜  虎背熊腰  守株待兔

鹤发童颜   狗急跳墙  鼠目寸光  盲人摸象  画蛇添足

二、含有两个动物名称的成语

鹤立鸡群  鸡鸣狗盗  鹬蚌相争  蚕食鲸吞  蛛丝马迹  龙争虎斗  龙马精神  龙飞凤舞

龙腾虎跃  龙骧虎步  龙潭虎穴  龙跃凤鸣  车水马龙  指鹿为马  兔死狐悲  鸡犬不宁

心猿意马  狼吞虎咽

三、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

眼高手低  目瞪口呆  胸无点墨  头重脚轻  手足轻深  口是心非  手疾眼快  手疾眼快

耳闻目睹  头破血流  眉清目秀  袖手傍观  口出不逊  手无缚鸡之力

四、含有昆虫名称的成语:

飞蛾扑火   金蝉脱壳   积蚊成雷  蟾宫折挂  蚕食鲸吞  蜻蜓点水  螳臂挡车 蛛丝马迹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五、含有一组近义词的成语

见多识广  察言观色  高瞻远瞩  左顾右盼  调兵遣将  粉身碎骨  狂风暴雨  旁敲侧击

千辛万苦  眼疾手快  生龙活虎  惊天动地  七拼八凑  胡言乱语  改朝换代  道听途说

六、含有一组反义词的成语

千呼后拥  东倒西歪  眼高手低  口是心非  头重脚轻  有头无尾  前倨后恭  东逃西散

南辕北辙  左顾右盼  积少成多  同甘共苦  半信半疑  大材小用  先人后己  有口无心

由此及彼  天经地义  弄假成真  举足轻重  南腔北调  声东击西  转危为安  东倒西歪

反败为胜  以少胜多

七、多字格成语

九牛二虎之力   手无缚鸡之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不可貌相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天时地利人和   习惯成自然     一年之计在于春      久旱逢干雨     解铃还须系铃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急来抱佛脚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宁为鸡首,无为牛后    三人行必有我师      化干戈为玉帛

八、描写情况紧急的成语

千钧一发 刻不容缓 迫不及待 十万火急 火烧眉毛 燃眉之急

九、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心旷神怡  心平气和   目不转睛   呆若木鸡   眉开眼笑  愁眉苦脸  愁眉紧锁 目瞪口呆

垂头丧气  嬉皮笑脸

十、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一身正气  临危不惧  光明磊落  堂堂正正   大智大勇   力挽狂澜  急中生智  仰不愧天

镇定自若  化险为夷

十一、描写春天美好的成语

春光明媚 万紫千红 春雨如油 生机勃勃 春色满圆 春意盎然 鸟语花香 春暖花开  百花齐放和风细雨

十二、“想”的成语

苦苦地想(苦思冥想)静静地想(静思默想)想得周全(深思熟虑)想得混乱(胡思乱想)想得厉害(浮想联翩)想得很多(左思右想)想得荒唐(痴心妄想)想得离奇(异想天开)想了又想(朝思暮想)

十三、“多”的成语

观众多(座无虚席)贵宾多(高朋满座)人很多(摩肩接踵)人才多(人才济济)

兵马多(千军万马)事物多(林林总总)色彩多(五彩缤纷)类别多(千差万别)

困难多(千辛万苦)话儿多(滔滔不绝)读书多(博览群书)见识多(见多识广)

变化多(千变万化)走得多(走南闯北)颜色多(五颜六色)花样多(五花八门)

十四、带有“看”的近义词的成语

见多识广  望而生畏  察言观色  一视同仁  一览无余  高瞻远瞩  坐井观天  举世瞩目

管中窥豹  左顾右盼

十五、带有“龙”字的成语

生龙活虎  龙争虎斗  龙马精神  龙飞凤舞  龙腾虎跃  龙骧虎步  画龙点睛 龙潭虎穴

龙跃凤鸣  车水马龙

十六、源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鹬蚌相争 刻舟求剑 鹏程万里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亡羊补牢 惊弓之鸟 杯弓蛇影 抱薪救火

十七、源自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安步当车  暗渡陈仓  按图索骥  程门立雪  班门弄斧  兵不厌诈  三顾茅庐

十八、首尾同字的成语

微乎其微  神乎其神  天外有天 痛定思痛   数不胜数  举不胜举 人外有人 防不胜防

忍无可忍  闻所未闻

十九、带有鸟类名称的成语

欢呼雀跃  鸦雀无声  鹏程万里  一箭双雕  风声鹤唳 鹤发鸡皮   鹤发童颜  鹤立鸡群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二十、成语接龙(“不”字开头)

不耻下问 问道于盲 盲人瞎马 马到成功 功败垂成 成人之美 美不胜收 收回成命 命中注定 定时炸弹 弹尽粮绝 绝无仅有 有机可乘 乘机而入 入木三分分秒必争   争权夺利 利欲熏心 心安理得 得意洋洋

二十一、成语之最

(一日三秋)最短的季节。 (一落千丈)落差最大的瀑布。(一字千金)最贵的稿酬。

(一本万利)最赚钱的生意。(一手遮天)最大的手。 (一毛不拔)最吝啬的人。

(一步登天)最长的脚。 (一日千里)跑得最快的马。 (一尘不染)最干净的地方。

(一掷千金)最浪费的行为。(一文不值)最便宜的东西。 (一身是胆)胆最大的人。

(千钧一发)最危险的时候。(羊肠小道)最狭窄的路。 (一目十行)最快的阅读。

(天涯海角)最远的地方。 (无米之炊)最难做的饭。 (顶天立地)最高的个子。

(十全十美)最完美的东西。(无可救药)最重的疾病。 (风驰电掣)最快的速度。

(晴天霹雳)最反常的天气。(度日如年)最长的日子。 (一柱擎天)最长的棍子。

(气吞山河)最大的嘴。 (一步登天)最长的腿。 (顶天立地)最高的人。

(轻如鸿毛)最小的人。 (无孔不入)最尖的针。 (一言九鼎)最重的话。

(金玉良言)最贵重的话。 (一览无余)最宽的视野。 (脱胎换骨)最大的手术。

(包罗万象)最大的气量。 (天壤之别)最大的差异。 (天翻地覆)最大的变化。

(无米之炊)最难做的饭。 (风驰电掣)最快的速度。 (取之不尽)最多的资源。

(一日三秋)最短的季节。 (度日如年)最长的一天。 (无边无际)最大的地方。

二十二、反义成语

爱财如命--挥金如土 异口同声--众说纷纭 爱不释手--弃若敝屐

半途而废--坚持不懈 一丝不苟--粗枝大叶 博古通今--坐井观天

高瞻远瞩--鼠目寸光 寂然无声--鸦雀无声

二十三、近义成语

百发百中--百步穿杨;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白日做梦--痴心妄想; 熙熙攘攘--熙来攘往; 博古通今--博古知今

东倒西歪--东扶西倒; 不名一钱--一贫如洗

二十四、根据书籍名称说出有关词语

《三国演义》 草船借箭  过五关,斩六将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赔了夫人又折兵   舌战群儒

《红楼梦》 刘姥姥进大观圆 林黛玉葬花

《西游记》 西天取经 猪八戒大闹高老庄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水浒》 逼上梁山; 林冲棒打洪教头; 劫取生辰纲; 武松打虎  武大郎卖烧饼; 三碗不过景阳岗

二十五、三字俗语类

(变色龙)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笑面虎)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

(地头蛇)强横无赖,称霸一方的人。(铁公鸡)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哈巴狗)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替罪羊)代人受过,替人挨揍的人。

(井底蛙)孤陋寡闻、知识不广的人。(孺子牛)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

(千里马)得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

二十六、给动物安家

猪圈 鸟巢 蛇洞 龙潭 虎穴 兔窝 牛棚 鸡笼 马厩 蚁巢 狗窝

二十七、数字成语

一唱一和  一呼百应   一干二净   一举两得   一落千丈  一模一样  一暴十寒   一日千里

一五一十  一心一意   两面三刀   三长两短   三番五次  三三两两  三头六臂   三心二意

三言两语  四分五裂   四面八方   四通八达   四平八稳  五光十色  五湖四海   五花八门

五颜六色  六神无主 七颠八倒   七零八落   七拼八凑   七上八下  七手八脚   七嘴八舌

八面玲珑   九死一生  九牛一毛  十马九稳  十全十美    百发百中   百孔千疮   百战百胜

百依百顺   千变万化   千差万别   千军万马   千山万水  千丝万缕  千辛万苦  千言万语 千真万确   千锤百炼  千方百计  千奇百怪  千姿百态  千钧一发  千虑一得 千虑一失 千篇 一律   万水千山  万无一失  万众一心   万紫千红 万死一生

二十八、描写友情的成语:

推心置腹 肝胆相照 情同手足 志同道合 风雨同舟  荣辱与共  同甘共苦 关怀备注 心心相印 海誓山盟 拔刀相助 亲密无间

二十九、描写花的成语:

万紫千红 春暖花开 鸟语花香 姹紫嫣红 花红柳绿 百花争艳   锦上添花火树银花 昨日黄花 春花秋月 过时黄花 花团锦簇 花枝招展

三十、描写山的成语:

崇山峻岭 山明水秀 山穷水尽 大好山河 刀山火海 地动山摇   高山深涧悬崖峭壁 峰峦雄伟 漫山遍野 江山如画 锦绣山河

三十一、描写颜色的成语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一碧千里 万紫千红 花红柳绿 翠色欲流   姹紫嫣红 五光十色青红皂白 绿水青山

三十二、表示稀少的成语

不可多得 凤毛麟角  九牛一毛   绝无仅有  空前绝后  寥寥无几   寥若晨星  宁缺毋滥

前所未有 屈指可数  三三两两  铁树开花   微乎其微   一麟半爪 一丝一毫  百里挑一

沧海一粟 千古绝唱

三十三、描写热闹繁华的成语

摩肩接踵 车水马龙 川流不息 纷至沓来 花花世界 举袖为云 挥汗如雨  人山人海

络绎不绝 门庭若市 万人空巷 水泄不通 人声鼎沸 人欢马叫  震耳欲聋 座无虚席

三十四、描写丰富繁多的成语

包罗万象 琳琅满目 美不胜收 目不暇接 无奇不有 无穷无尽 无所不包  丰富多彩

五花八门 眼花缭乱 洋洋大观 一应俱全 应有尽有 应接不暇 比比皆是  星罗棋布

不可计数 层出不穷 绰绰有余 多多益善 多如牛毛 俯拾皆市 举不胜举  漫山遍野

三十五、含有“云”字的成语

九霄云外 腾云驾雾 壮志凌云 风云变幻 风起云涌 行云流水  过眼云烟 烟消云散

风卷残云 浮云蔽日 孤云野鹤 烘云托月

三十六、含有“雨”字的成语

大雨倾盆 血雨腥风 风雨交加 风调雨顺 枪林弹雨 风雨同舟 风雨无阻 未雨绸缪

和风细雨 狂风暴雨 满城风雨 滂沱大雨 春风化雨 风雨飘摇 斜风细雨

三十七、含有“水”字的成语

水流湍急 水平如镜 高山流水 千山万水 水滴石穿 水乳交融   滴水不漏 杯水车薪

洪水猛兽 流水无情

三十八、描写说的成语

直言不讳 无所顾忌 拐弯抹角 真心诚意 故弄玄虚 侃侃而谈 滔滔不绝  闲言碎语

虚情假意 推心置腹 旁敲侧击 喋喋不休 慢条斯理 含糊其词 唠唠叨叨  自圆其说

振振有辞 肆无忌惮 大言不惭 娓娓动听 绘声绘色 对答如流

三十九、描写人的容貌或体态的成语

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 出水芙蓉 明眸皓齿 美如冠玉 倾国倾城 国色天香 弱不禁风

鹤发童颜 眉清目秀 和蔼可亲 心慈面善 张牙舞爪 愁眉苦脸 冰清玉洁 头垢面

雍容华贵 文质彬彬 威风凛凛 老态龙钟 虎背熊腰 如花似玉 容光焕发  其貌不扬

落落大方 骨瘦如柴 大腹便便  面黄肌瘦

四十、描写人的语言的成语

口若悬河 对答如流 滔滔不绝 谈笑风生 高谈阔论 豪言壮语 夸夸其谈 花言巧语

四十一、描写人心理活动的成语

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心神不定 心猿意马 心慌意乱 七上八下 心急如焚

四十二、描写骄傲的成语

班门弄斧 孤芳自赏 居功自傲 目中无人 妄自尊大 忘乎所以 惟我独尊

自高自大 自鸣得意 自我陶醉 自命不凡 目空一切

四十三、描写谦虚的成语

不骄不躁 功成不居 戒骄戒躁 洗耳恭听 虚怀若谷 慎言谨行

四十四、描写学习的成语

学无止境 学而不厌 真才实学 学而不倦 发奋图强 废寝忘食 争分夺秒 孜孜不倦

笨鸟先飞 闻鸡起舞 自强不息 只争朝夕 不甘示弱 全力以赴 力争上游 披荆斩棘

四十五、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

奋不顾身 舍己为人 坚强不屈 赤胆忠心 不屈不挠 忠贞不渝 誓死不二

威武不屈 舍死忘生 肝胆相照 克己奉公 一丝不苟 两袖清风 见礼忘义

永垂不朽 顶天立地 豁达大度 兢兢业业 卖国求荣 恬不知耻 贪生怕死 厚颜无耻

四十六、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神采奕奕 眉飞色舞 昂首挺胸 惊慌失措 漫不经心 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   愁眉苦脸

大惊失色 炯炯有神

四十七、含有夸张成分的成语

怒发冲冠 一目十行 一日千里 一字千金 百发百中 一日三秋  一步登天 千钧一发

不毛之地 不计其数 胆大包天 寸步难行

四十八、含有比喻成分的成语

观者如云 挥金如土 铁证如山 爱财如命 稳如泰山 门庭若市

骨瘦如柴 冷若冰霜 如雷贯耳 守口如瓶 浩如烟海 高手如林

四十四、带有“虎”字的成语

调虎离山  狐假虎威  虎踞龙盘  虎口拔牙  虎口逃生  虎口余生  虎落平川  虎视眈眈

虎头虎脑  虎头蛇尾  虎背熊腰  将门虎子  九牛二虎  龙盘虎踞  龙潭虎穴  狼吞虎咽

龙腾虎跃  龙吟虎啸  龙争虎斗  骑虎难下  乔龙画虎  如狼似虎  为虎添翼  为虎作伥 势成骑虎  生龙活虎  三人成虎  谈虎色变  卧虎藏龙  握蛇骑虎  降龙伏虎  养虎遗患

引虎自卫  羊入虎群  纵虎归山  照猫画虎  坐山观虎斗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上一篇:期末工作督察报告下一篇:一程山水的梦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