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集中工作、休假制度

2024-05-07

现场集中工作、休假制度(精选10篇)

篇1:现场集中工作、休假制度

现场集中工作、休假制度 目的

为保障员工合法权益,保证工程施工的正常秩序,规范现场员工集中工作、休假行为,缓解员工连续工作带来的紧张和疲惫感,根据劳动法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项目现场全体员工。3 管理制度

3.1施工现场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项目工期在一年及以下的,以项目工期为周期,项目工期在一年以上的,以年为周期综合计算工时。

3.2各施工现场集中工作、集中休假及工作时间安排,由项目部根据工程任务及施工现场距离包头的路途自主确定,报人力资源部备案后执行。

3.3集中工作时间超过两个月(含两个月)的,应安排员工在施工现场至少每半月休假一天。3.4审批权限

现场休假应根据员工申请和工作需要合理安排,审批权限如下: 3.4.1项目部各部门员工由各部门负责人审批;3.4.2专业公司员工由本专业公司现场负责人审批; 3.4.3公司驻现场办事处员工由办事处主任审批;

3.4.4各部门负责人、专业公司现场负责人、办事处主任以上岗位员工由项目经理或执行经理审批。

3.5现场休假中必须保证通讯畅通,遇有紧急情况,员工应能在两小时之内返回工作岗位。

3.6集中休假天数按集中工作时间内日历休假天数,扣除现场休假天数计算。集中休假天数不包括往返项目部和包头的路程时间,路程天数由项目部根据施工地点距包头的路途确定。

3.7为保证施工现场正常工作秩序,集中休假应根据施工情况及员工个人需求安排轮流休假,审批权限同现场休假。

3.8扣除现场休假和集中休假天数后,员工实际工作时间仍大于标准工作时间的,可采取工程间歇期倒休和支付加班工资两种方式处理。3.9员工集中休假前,应提前向上级提出申请,在休假前办理好请假单、工作委托单等相关手续,提交综合管理部人事管理干事。3.10员工休假得到审批后,可正常休假。在休假期间,保持通讯畅通。如果发生因委托或交接不清而影响项目各部门内外工作衔接、导致项目管理工作不能正常运转,将对责任人及其主管领导予以处罚。3.11员工未向上级请假自行休假,按旷工处理。3.12国家法定节日员工休假由综合管理部临时通知。4 请假及委托审批流程图

请假及委托审批流程图请假人填写《请假单》No部门领导审批Yes是否主管岗位YesNo主管领导审批请假人填写工作委托单主管(部门)领导审核人事管理干事汇总 5附件

附件一 工作授权委托书

附件一

工作授权委托书

我因 原因离开现场,特委托 我履行我的管理职责,处理我的相关工作。

有效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委托人签字 : 受托人 签字: 委托日期 : 委托事宜 :

同志在有效期内代

篇2:现场集中工作、休假制度

随着公司生产经营的发展,省外工作人员逐渐增多,原有休假制度已不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规范公司劳动人事制度,加强员工集中休假的管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及总部集中休假制度的有关规定,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研究,对本公司员工集中休假及其费用报支制度重新进行调整,其规定如下:

一、享受对象与适用范围:

(一)劳动用工关系在山西紫金,并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省外聘用工、临时工;

(二)未婚员工父母在繁峙县及其毗邻县份(代县、应县、五台、浑源等)之外居住的本省在职聘用工;

(三)已婚员工家属在繁峙县及其毗邻县份(代县、应县、五台、浑源等)之外居住的本省在职聘用工;

(四)夫妻双方均在本公司工作且符合上述1-3条规定的省内外聘用工、临时工;

(五)不符合集中休假条件的员工可选择享受探亲假、周末休假或其它休假形式,具体按公司《劳动用工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享受集中休假的员工取消探亲假;

(六)劳动用工关系在集团总部的员工,执行总部的休假标准。

二、集中休假次数和时间规定:

(一)凡符合集中休假条件的聘用工、临时工可以选择每两个月或三个月集中休假一次。其中:每两个月休假一次的单次最大休假时间为10天

(含路途)、每三个月休假一次的单次最大休假时间为15天(含路途)。无论是两月还是三月休假一次,每年每人只允许报支4人次往返差旅费(含家属反探亲)。

(二)夫妻双方均在本公司工作且符合集中休假条件的省内外聘用工、临时工,每半年集中休假一次,每次假期18天(含路途),每年可报支5人次往返差旅费。

(三)符合集中休假条件的员工在非休假期间:

(1)法定节假日、双休日必须正常上班,每周六可休息半天,其它时间外出需向有关领导请假,超过半天的按事假处理;未请假不在岗的按旷工处理。

(2)非休假期间当月出勤超过25天部分,岗位工资不翻倍计算,休假期间享受带薪。

三、集中休假的申请和审批:

(一)总助以上的干部休假直接报公司总经理批准;

(二)总助以下的员工休假按下列程序报批:

中层领导以下人员:员工本人提出申请→人力资源部审核→部门领导审核→分管领导审批→总经理审批。

中层领导直接由总经理审批。

四、集中休假的费用报支标准:

(一)总经理助理(及相当职级)以上者,可报支全额飞机或软卧火车票价;

(二)在职中层干部(含协议薪酬人员),可按长途汽车或火车硬卧或七折(含)以下飞机票报销差旅费;

(三)其它工作人员:可按长途汽车或火车硬卧报销差旅费。

(四)家属探亲差旅费报支随其所探对象职务报支标准。

上述费用报支前须到人力资源部门登记、核实,报销标准按公司相关财务制度执行。

五、本制度作为公司《劳动用工管理制度》的一部分,本规定的解释权授予公司人力资源部。

篇3:现场集中工作、休假制度

关键词:年休假,休息权,人才战略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国家对包括卫生事业单位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的关心与爱护, 也是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劳逸结合的需要。因此, 这一制度的落实得到了广大卫生工作人员的拥护。我们必须继续落实好这一制度, 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充分调动每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促进卫生事业单位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 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然而现实中, 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 在卫生单位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是, 对休假制度认识还没完全到位, 制度不完善及执行不力等。如:有的则认为人手少, 工作忙, 难以安排;有的则想以补发津贴来代替休假。某单位统计资料提示“享受过带薪休假”的比例仅为40.19%, “因各种原因, 很少享受”的占到24.30%, 甚至有35.51%的受访者选择“没有享受过带薪休假”。有的卫生工作人员则以工作离不开或怕休假影响收入而放弃休假。所以, 卫生单位大多数职工并未按国家规定享受过带薪休假[1]。凡此等等现象妨碍了年休假制度的落实, 对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是不利的。笔者拟就加强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休假 (以下简称“年休假”) 认识问题, 谈谈看法, 仅供各位同仁在工作中参考。

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卫生事业单位建立年休假制度, 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笔者认为至少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1 年休假是卫生事业单位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人才已成为第一资源的形势下, 卫生事业单位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大力实施人才战略, 把引进、培养、使用好人才当作战略任务来重视, 才能够不断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 最终取得竞争的主动权。而要把人才资源变为人力资本,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其中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就是我们卫生单位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众所周知, 人才能力从广义上来说, 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 即:体能﹢技能﹢智能。我们合理安排好卫生工作人员包括年休假在内的各种休假。不仅不会影响工作, 还可以加强卫生单位人力资源的体能建设。因为文武之道, 贵在有张有弛。卫生工作人员如果长期紧张地工作而得不到适当的休息, 必然会积劳成疾。目前, 一些卫生工作人员处于亚健康现象和英年早逝的情况还比较突出, 虽然原因是单方面的, 但与缺乏适当的休息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在我国, 艰苦奋斗, 努力工作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劳模”们连续加班、不计报酬的工作, 甚至是带病坚持工作, 被当做先进典型, 是宣传的重要闪光点,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 年休假制度也就成为了“一纸空文”。若想切实实施年休假制度, 必须重新认识劳动与休息, 工作与生活, 义务与权力的关系[2]。卫生事业单位职工带薪年休假不仅能够有利于保护卫生职工的休息权, 维护卫生事业单位职工的健康, 也有利于劳动关系的稳定[3]。因此, 坚持休假制度是有利于卫生事业单位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 是绝对不能忽视的。这个制度如果不能很好地落实, 长此以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我们还以发津贴的形式来替代休假, 实际上是杀鸡取卵, 对加强卫生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建设是非常有害的。要知道, 一个没有充沛精力的人才, 他的技能、智能都是难以发挥出来的。

2 坚持年休假制度是保障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之一

国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的工作人员的休假制度, 具有一定的严肃性, 它是为了维护工作人员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也是促进事业单位不断发展的需要。因为在所有的资源中。人才是最为宝贵的资源, 是第一资源。咱们卫生单位也不例外, 卫生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就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生产力中这个最活跃的, 也是起着基础性、决定性、战略性作用的因素就可以大显其能。因此, 我们决不能把卫生人员的适当“休假”视为可有可无的制度。

3 在卫生单位坚持年休假是对卫生工作人员的最好关怀

每个事业单位都是想要把每个工作人员打造成为事业的骨干, 发挥最大的作用。卫生单位也是如此。因此关心、爱护每一个工作人员也就成为每个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核心。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谁都知道, “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的事情是没有的。因此, 我们要关心员工, 必须用事业留人, 用感情待人。这就要求我们, 除了公平、公正地处理好卫生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外。还要做好卫生工作人员的福利工作。而福利方面呢, 不仅仅是发钱、发物而已。还应注意卫生工作人员的修身养性。我们把休假制度坚持好就是对卫生工作人员最好的福利。倘若卫生工作人员得不到很好的修身养性, 长期地拼体力, 即使弄得筋疲力尽也得不到好好的休息, 那身体健康就无法保障, 甚至危及生命。那我们发再多的钱也是买不到他们的健康与宝贵生命的!那么卫生单位又如何来实现救死扶伤的最终目标呢?因此, 我们必须明白, 对卫生工作人员身体健康负责才是最好的福利, 才是最好的管理。所以落实好休假制度也就是对卫生工作人员的最大关怀。因此, 我们强化公众健康意识, 对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实施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4]。

4 坚持落实好休假制度是卫生管理工作者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促进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一个单位不论工作任务多么重, 人员有多么少, 要做到“活而不乱, 管而不死”, 就全靠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也才能适用事业发展的要求。我们卫生单位能够做到“忙而不乱”, 有条不紊, 就要合理安排工作、合理组合卫生工作人员, 科学安排他们的学习与休息。因此, 这也是对我们卫生管理工作者的一种考验。管理水平也是关系到年休假制度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4]。如果连国家规定的休假制度都做不好, 我们的管理水平又如何体现出一定的水平来呢?这就要求我们科学安排时间、科学安排工作、科学安排工作人员岗位和工作任务。始终能够使工作机器能够正常运转, 工作人员的休息、休假也能够得到保障。张弛有度, 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够持久。也只有这时管理才有生机、才有最好、最大的效益。

5 假日经济催生“带薪年休假”

近年来, 我国相继推出了“春节”、“国庆”等长假制度, 由于假日集中消费, 不少旅游景区人满为患, 宾馆、餐饮价格暴涨, 服务质量明显下降;交通拥堵, 车票、机票, 票票难求。为了有效缓解假日经济的压力, 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政府应该大力推行“带薪年休假”, 有效分散高峰人流, 使假日经济常态化。如果, 为数众多的卫生工作人员如果能够坚持年休假制度, 这对于缓解节日流动人员扎堆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综上所述, 休假制度的意义对于卫生事业单位的职工队伍建设、人才队伍的壮大, 对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促进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无不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因此, 笔者建议,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宪法》、《劳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强化休假制度的认识, 切实落实好休假制度, 让每个卫生工作人员都能够享受休假, 为不断促进卫生工作人员身心健康, 为不断促进卫生事业单位队伍建设, 为不断推动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友青, 姚明亮.我国带薪休假制度实施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J].上海企业, 2010 (4) :54-56.[1]WANG YQ, YAO ML.Contemporary status, causes and strategicanalysis of the paid annual leave system in china[J].ShanghaiEnterprise, 2010 (4) :54-56.Chinese

[2]赵强.带薪年休假:不仅要制度保障, 更需文化建设[J].观察与思考, 2007 (22) :6.[2]ZHAO Q.Paid annual leave:requires not only policy implemen-tation, but also cultural construction[J].Guan Cha Yu Si Kao, 2007 (22) :6.Chinese

[3]王少波.关于我国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的一些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 2008 (11) :64-66.[3]WANG SB.On the paid annual leave system for corporate em-ployees in China[J].Chinese Business and Market, 2008 (11) :64-66.Chinese

篇4: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2休假

2.1 法定假日 员工每年可享受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2.2 带薪年假 2.2.1 带薪年假适用于公司累计工作满一年的所有正式员工。2.2.2 试用期内不能申请年假。如员工在试用期后如期转正,则 试用期视为服务年限的一部分。如员工于试用期内离职,则不计算年假。

2.2.3员工进入公司转正后的三年内每年可享受有薪年假天,以2.2.4 年假可分一至若干次休完。如因工作需要未休完,可累计 后每工作满两年增加一天,最多不超过天。到下一年,但顺延的天数最多不超过上年年假天数的一半(如首年入职者,最多可顺延六天年假),超过天数作自动放弃处理。

2.2.5 员工休年假必须提前两周提出,以便部门提早安排工作。

2.2.6 原则上不可以预支下一年的年假。但公司可以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提前给员工放下一年的年假或补放上一年的年假。

2.2.7 年假应在补休假休完后进行申请。部门主管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决定是否批准员工的请假申请。

2.2.8 员工离职时,员工预支的年假也需折算成工资从最后薪酬中2.3 事假 扣除,但对员工截至最后工作天未享用的年假公司将不以薪金缴付。

事假适用于员工遇特殊事件而无剩余年假的情况下申请,公司不鼓励员工申请此类假期,如有特殊理由或需要,应事先获部门主

时知会人力资源部。2.4 病假 2.4.1 员工转正后,每月可获得有薪病假一天。如当月病假超过一天而少于或等于十天,期间发薪金的70%;如当月病假超过十天,期间发薪金的60%,员工可选择以年假代替。

2.4.2 申请病假需提供区级以上医院的证明书,其中有医生的签名和医院盖章。必要时,人力资源部可要求员工提供病历作补充说明。否则将视为无薪病假。

2.4.3 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1)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员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2)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3)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2.4.4 员工因违法行为(如打架、斗殴等)而导致受伤的,则不享的; 的; 受本节2.4.1的待遇。

2.4.5员工患病不能工作,在深圳市规定的医疗期内享有带薪病假,带薪病假按当天工资的60%发放。超过医疗期后仍不能上班工作者,视为事假。如果医疗期满员工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公司另行安排的工作,公司将考虑解除劳动合同。

2.5 工伤待遇 员工因工负伤而处在医疗期内,公司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给予停工留薪期,其间福利待遇按《工伤保险条例》以及当地社保局有关规定执行。

2.6 婚假 2.6.1 已为公司服务满一年的适龄员工结婚,晚婚者(男25岁以 上, 女23岁以上)可享有国家及当地政府规定的婚假。2.6.2 婚假需提前一个月申请,限婚姻登记日起三个月内一次性有效。

篇5:机关工作人员请假休假制度

为了加强机关管理和落实机关工作人员的有关生活待遇,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请假制度

(一)事假

1、上班期间如确因特殊事情需要占用工作时间处理私事,可请事假,请事假需经领导批准。

2、工作人员因私事请假,应首先使用年休假,一天事假冲抵一天年休假。

3、请事假半天者,一般工作人员须经本科室站负责人同意,由本责任单位负责人批准,中层干部须经本责任单位负责人同意,由分管领导批准,每月累计不超过2次。请事假一天及以上者,须事先填写 “事假申请单”,一般工作人员须经本科站室负责人同意,报责任单位负责人审批;中层干部须经本责任单位负责人同意,报分管领导审批;责任单位负责人须经分管领导同意,报局主要领导审批;副县级干部须经局主要领导审批。

4、工作人员因私事急需处理而来不及事先履行请假手续的,应及时按请假规定打电话请假,事后完善请假手续。

5、工作人员事假期间待遇:请假半天扣10元,请假1天扣20元。工作人员当年事假累计超过30天的,按现行文件规定执行。

(二)病假

1、工作人员因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可请病假。工作人员请病假必须有医疗定点医院出具的有效病假证明,并履行请假手续。一般工作人员须经本科站室负责人同意,报责任单位负责人审批;中层干部须经本责任单位负责人同意,报分管领导审批;责任单位负责人须经分管领导同意,报局主要领导审批;副县级干部须经局主要领导审批。

2、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的待遇:工资待遇按照国家现行文件规定执行。

二、休假制度

(一)年休假

1、享受年休假待遇的条件和时间:工作人员连续工龄满5年不满10年的,每年休假7天;连续工龄满10不满20年的,每年休假10天;连续工龄满20年及其以上的,每年休假14天。连续工龄当年满5年、10年、20年的,从下年起分别按规定的时间休假。

2、按规定享受探亲假、产假、婚假又符合年休假条件的工作人员,享受年休假不变;由组织上安排疗养的工作人员,当年不再安排年休假。如果疗养时间少于应享受的年休假天数的,可以补足年休假天数;如果疗养时间超出应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则扣减次年年休假相应天数;在各类学校脱产学习、培训、进修1年以上的工作人员,学习期间不享受年休假待遇;工作人员受开除留用察看处分期间,不享受年休假待遇。

3、凡在1年内请病假累计超过30天或请事假累计超过15天的工作人员,当年不享受年休假待遇。

4、每年的年休假原则上当年内一次性休完或不超过3次。

5、工作人员年休假不包括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公休假日。

6、工作人员休假期间,如遇工作需要须抽回单位工作时,必须服从组织上的工作安排。

7、年休假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二)婚假

工作人员结婚,给予婚假5天,途中时间另计。对符合晚婚条件(男年满25周岁,女年满23周岁)的初婚者,增加晚婚假20天。

婚假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三)丧假

工作人员因父母、配偶、子女及配偶的父母死亡,为料理丧事,经局领导批准,可给予5个工作日的丧假,途中时间另计。工作人员的岳父母(公、婆)死亡时,需要其料理丧事的,可参照上述规定办理。

丧假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四)产假

凡符合计划生育的工作人员生育子女可享受产假。

1、正常分娩者,享受90天产假;难产者,增加假期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一胎增加假期15天。

2、符合晚育规定的(女年满24周岁的初育),增加产假30天,配偶可享受15天假期。

3、怀孕不满四个月流产的,享受15假期,其宫外孕享受30天假期,怀孕四个月以上流产的,享受42天假期。

4、工作人员产假期满后,在其婴儿不满1周岁时,每天工作时间内允许其哺乳2次,合计时间不超过2小时。

5、工作人员产假期满后,因本人身体原因仍不能工作的,经医务部门证明需继续休假的,其继续休假期按病假处理。

产假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五)探亲假

探亲假是工作人员与配偶或父母分居两地,在一定时间内,回家与配偶或父母团聚的假期。德阳市各县市区不属于享受探亲假的范围。工作人员探亲假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1、工作人员探望配偶,每年可享受一次探亲假,假期30天(路途除外,下同)。若其配偶当年已享受探亲假,工作人员本人当年则不享受探亲假。职工配偶是军人的,经领导批准,每年可享受探亲假一次,假期为三十天。

2、未婚工作人员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享受探亲假一次,假期20天。如工作需要,当年不能探望或本人自愿2年探望一次的,可以2年合并享受探亲假一次,假期共45天。

3、已婚工作人员探望父母,每4年享受探亲假一次,假期 20天。

4、工作人员探亲假往返路费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5、工作人员探亲期间遇到国家法定节假日、公休假日均不补假。

三、请休假管理

1、凡机关及事业单位人员因事、因病或其他原因需在工作时间内请休假的,均应按照“请假—批假—休假—销假”程序履行手续。

2、工作人员履行完请休假手续,须将手续交局办公室备案;

3、工作人员休假期满后,须按时到局办公室履行销假手续;

4、由于特殊原因需要续假,但又不能按照正常程序履行请休假手续的,应事先以电话或其他方式征得有关领导同意后,方能续假,并在续假结束后及时补办有关请休假手续交局办公室备案。

5、各责任单位每年初根据工作情况,对本责任单位人员的年休假做好计划安排;对符合年休假条件的职工都尽可能在当年内安排年休。

6、工作人员在法定工作日之外经领导安排加班的,应给予相应的补休。

7、工作人员休假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利用休假时间从事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

8、符合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产假、丧假待遇的人 员,应事前提出书面申请,征得同意后,做好工作交接,方可休假。一般工作人员须经本科站室负责人同意,报责任单位负责人审批;中层干部须经本责任单位负责人同意,报分管领导审批;责任单位负责人须经分管领导同意,报局主要领导审批;副县级干部须经主要领导审批。

9、如未经批准,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则视为旷工。凡擅离岗位、旷工者,需作出书面检查,并在职工大会上检讨,考核应确定为不称职。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及以上者予以辞退。

10、局办公室建立干部职工请休假登记制度,并严格执行,以利在干部职工管理中与其他相关管理工作配套衔接。

篇6:现场集中工作、休假制度

一、病假

(一)请假手续

1、请假。

请病假三天以上的,须本人持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诊断证明、医疗专家出具的病休意见,填写《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请假审批表》,经部门负责人、单位主要领导签字后方可休假。

2、续假。

请病假两个月以上的,须本人每月到单位(本人确实不能回单位的,单位须派人面见本人核实病情)办理续假手续后方可继续休假。病休期满恢复工作后,不是因为过于劳累旧病复发或另患其他疾病,而是原串疾病本来就没好,恢复工作一年内又续假的,其恢复工作前后的病假时间连续计算。

3、医务鉴定。

请病假六个月以上的,单位须对请假者进行医务鉴定。经县级以上医务鉴定部门鉴定能坚持正常工作,但本人拒不上班的,按旷工论处。经鉴定符合病退条件的,办理病退手续。经鉴定因病不能正常工作,但又未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可准其继续休假;每满六个月再进行鉴定,符合条件的准予继续休假。超出国家规定医疗期仍不能上班的,根据国家规定予以辞退或解聘。

(二)病假待遇

1、基本工资

①工作人员病假不满两个月的,发给基本工资。②工作人员病假两个月以上的,从第三个月起按照下列标准发给病假期间基本工资: 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90%;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基本工资照发。

③工作人员病假六个月以上的,从第七个月起按照下列标准发给病假期间工资: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70%;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80%。试用期人员请病假的,以其试用期工资为基数计发病假工资;其试用期相应延长。

2、绩效工资

在病假期间,保留其基础性绩效工资。对奖励性绩效工资,病假不满三十天的,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发放;三十天以上的,不再发放。

二、事假

(一)请假手续

1、工作人员按规定享受国家各类法定休假,原则上不再安排事假。若因特殊情况确需请事假的,在从严控制的前提下可给予适当,并严格规范请假手续。

2、请事假须事由充分,本人填写《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请假审批表》,经部门负责人研究批准、单位主要领导签字后方可休假。

(二)事假待遇

1、基本工资

一年内事假累计不满二十天的,根据各单位规定执行;二十天以上不满三十天的,每天扣发本人日基本工资50%(日基本工资=月基本工资/22天,下同);三十天以上的,停发本人基本工资。

事假期间如遇国家规定的法定休假日不予扣发。

2、绩效工资

在事假期间,不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对基础性绩效工资,事假不满二十天的,享受100%;二十天以上不满三十天的,享受60%;三十天以上不满四十天的,享受40%;四十天以上的,不再享受。

三、其他休假

婚假、产假、丧假等根据有关规定,按照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履行休假手续后休假。国家法定节日假、公休假按国家规定执行。

四、旷工

(一)下列情况视为旷工:未办理请假手续或未经批准而擅自不上班的;在请假中伪造病历、提供假证明、假材料等弄虚作假查证属实的;请假期满未办理续假手续而继续休假的逾期部分;未办理销假手续的逾期部分。

(二)出现旷工行为的,停发工资和福利待遇,依据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分。工作人员旷工连续十天以上或一年内累计二十天以上的,参照《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和企业相关管理制度予以解聘。

五、严格请销假制度

(一)工作人员休假、请假,必须做好工作的衔接,不得贻误所承担的工作。

(二)请假原则上由本人办理请假手续,经批准后方可休假。请假期满后需续假的,须及时办理续假手续。

(三)请假二天以上的,须经单位研究同意、主要领导签字后,到办公室备案。

(四)休假期满,须及时办理销假手续。请病假者销假时,住院治疗的还须提供住院病历复印件(加盖医院公章)、治疗交费结算凭证的原件和复印件交单位审验存档。

(五)机关办公室要建立健全考勤登记备案制度,每月初将上月考勤统计好,经公示三天无异议后存档,将其作为评先树优、考核、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

篇7:现场集中工作、休假制度

1. 会计集中核算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校财务管理的积极性。

学校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 学校具体的会计核算工作就由专门的会计人员开展, 而财务管理则停留在原单位进行, 这样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核算工作就想分离了, 从而不利于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学校会计集中核算之前, 学校的报销制度只要“一支笔”就可以了, 会计集中核算后, 转变成了以单位中心报销的制度。单位领导签字后, 必须报经中心审批才能生效, 有些学校对此认识的程度不够, 这样就导致财务管理的效率下降。

2. 会计集中核算降低了学校财务管理的水平。

学校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 其原来的会计岗位被取消, 原来业务素质较高的财务人员都被调到了会计核算中心, 部分学校领导对报账的认识不够, 认为这与财务人员的素质没有很大的关系, 报账会计任命的随意性比较大, 导致保障人员的素质稂莠不齐。学校财务活动的开展得不到财务人员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撑, 学校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就降低了。

3. 会计集中核算导致会计核算与学校的财产物资管理“相分离”, 财务对实物资产的管理被弱化。

资产的账实相符是学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是, 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之后, 会计核算移到核算中心, 但财产物资仍被原单位管理, 财务人员大都只为学校购置资产, 提供发票而已, 对购置的资产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导致其账实不符。这种物资管理和会计核算想脱离的状况, 必然导致学校对物资管理的弱化。

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 学校的会计中心采用柜台管理的模式, 会计中心通过发票的办理来进行核算, 这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报账流程, 但是却导致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长期相分离, 使学校的财务管理失去其原有的监督作用。

2.会计中心对各单位国有资产的总账和明细账进行管理, 各个单位统管着国有资产的使用, 这种账实分离管理的局面, 必然造成资产流失和使用效率低下。目前, 部分学校的账面上存在着大量的报废资产, 由于信息沟通的不及时及手续不是很完善, 会计中心无法及时对资产进行减值处理, 造成学校的账面资产的价值大于其实际价值。

3.财务集中核算监督容易脱节。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 大部分报账制单位, 都依赖于会计核算为中心的财务监督管理, 导致会计的决策者和执行者相分离, 失去管理与监督。实践证明, 会计财务核算职能仅起到代理单位记账的作用, 拉大了会计人员与核算单位的距离, 财会人员整天“沉迷”于记账报账的业务, 对单位的经济活动不是很了解, 对支出的真实性把握也不是很准, 致使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相分离, 造成一些学校财务问题出现混乱的局面, 资金乱用现象严重。

4.缺乏预算管理约束。由于部分学校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 造成学校财力高度紧张、资金出现严重的浪费及教学等设备出现闲置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学校预算编制的质量和预算的使用效率不高, 造成整个预算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是因为预算目标的确定和学校自身实际没有紧密联系起来, 预算编制的方法也不是很科学, 还是采用基数加增长的方法。这种以支出基数为基础的方法, 其本身就存在基数是否合理的问题, 长年累积下来, 预算套预算, 使年度核定的支出标准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

三、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学校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在会计集中核算实行后,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学校的经济总量必然会稳步上升, 针对其对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及影响, 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1. 转变学校财务管理观念

在学校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 学校的经费报销都必须在“中心“办理, 如果中心发现原始凭证等出现不真实的情况, 就算原单位领导签字并盖章后, 也有权利拒绝支付。而原来的经费报销是“一支笔”审核, 这其中存在的巨大反差, 就容易被单位领导误认为, 这是在挑战他们的“权威”, 削弱了他们的权利, 这必然给“中心”的工作带来不利。因此, 学校领导必须深刻解读最新的《会计法》, 用先进的法律知识来武装自己, 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 明确自己的责任;会计核算单位必须和学校的领导及时沟通, 让他们意识到会计改革的必要性, 是他们理解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并不改变单位会计责任主体, 并没有减少各部门的财务职能。

2. 加强以财务预算为主导的学校财务管理体系建设

财务预算管理是学校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 其主要职能是财务计划和财务控制。只有完善学校的财务预算, 才能适应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的操作流程, 为“中心”工作的开展, 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强化学校预算管理, 提高预算编制水平, 要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权结合”的预算体系, 在确立好教学经费、维持经费和发展经费的配比关系基础上, 明确各部门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环节上的职责, 为财务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学校的财务制度应该根据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 以最新的预算管理办法为依据, 在编制具体的预算时, 应该站在学校全局的高度, 统一规划, 对学校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财务收支核算管理及财务报表的编制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从新规划, 保证部门预算的改革措施在学校内部得到严格落实, 保证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出现的“两种情况”不在发生。学校要强化预算管理把校内预算和部门预算合二为一, 部门预算即是学校每年执行的唯一预算, 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建立科学、合理、准确和细化的预算, 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提高预算部门执行刚性, 克服预算编制缺乏计划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 明确各项预算支出的方向和用途, 杜绝无预算支出, 只有这样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才能提高, 改革日标才能早日实现。

3. 建立科学的资产管理体制

首先、盘活存量, 优化增量, 强化资产管理, 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根据会计集中核算体质的要求, 按照资产管理、预算管理和学校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要求, 完善学校的资产管理, 提高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其次、财务部门要和其他部门密切配合, 加强对实物资产进行盘查, 从各个方面了解学校固定资产的使用率, 杜绝设备出现闲置的现象发生。根据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要求, 不定期对学校的资产进行审查, 及时统计数上报有关部门, 实现对学校资产科学化管理;对学校的资产进行实时跟踪, 加快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水平, 实现学校资产管理的网络化,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规范学校资产的使用和管理, 实现学校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最后, 按照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要求, 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 根据政府采购目录, 规范招标程序。对比较大型的采购项目成立综合决策研究, 有学校各个部门一起商讨, 作出决策;对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需要采购的大型设备要进行可行性分析, 坚持匹配建设, 避免重复购置和设备闲置的现象发生。

4. 加强学校财务会计核算队伍的建设, 提高其素质, 并高度重视会计核算工作, 合理配置会计核算人员

21世纪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会计核算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它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是否真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 培养一批“高、精、尖”的会计核算人员, 切实提高其自身的业务素质, 消除其工作因自身业务素质所带来的不必要的困难。其次、会计核算人员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 熟悉会计核算的相关法规制度, 提高对政策的执行水平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把会计核算工作逐步向对决策、控制、和监督转换, 从而提高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万波.浅议会计集中核算下的学校财务管理.财会通讯:综合 (中) .2009;8期

[2]李敏.试论会计集中核算体制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济宁学院学报, 2009;3期

篇8:现场集中工作、休假制度

政府工作报告拟改78处 新增“遏制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今日上午闭幕,备受关注的政府工作报告拟进行78处修改。其中,“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有效治理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坚决治理政务失信”、“遏制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等内容写入工作报告。新增亮点

有效治理拥堵等城市病

根据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政府工作报告、年度计划报告、年度预算报告等三个报告共计进行了一百余处修改。其中,政府工作报告共进行了78处修改完善。

政府工作报告修改中补充了治理“城市病”的内容,明确提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有效治理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报告提出,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源解析和雾霾形成机理研究。增加“提高燃油质量”、对重点工业污染源的监控要“确保监控质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发展绿色再制造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等内容。

健全购租并举住房制度

修改完善的政府工作报告在住房保障方面增加了新的内容。在加强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方面,新增了“遏制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表述。在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的同时,新增了“健全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的内容。报告提出继续发展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因地制宜、多种方式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等内容。

坚决治理政务失信

在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强化监督问责,严厉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并增加了“坚决治理政务失信”的内容。在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方面,报告中提出要依法惩治黑恶势力犯罪、毒品犯罪和盗窃、抢劫、电信网络诈骗、侵犯个人信息等多发性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工作报告中还增加“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做好因病等致贫返贫群众帮扶”、“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以及“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教育、文化、养老、医疗等服务”等内容。

篇9:我国高校教师学术休假制度探析

学术休假制度的必要性

1.消除职业倦怠,提高科教质量

高校教师是一个重复劳动与创新再造相互融合的特殊行业群体,通常在教导过几届学生后,其教学的激情和创新能力就逐渐减弱,加上繁重的教学任务,几乎耗尽了教师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也就没有更多时间去学习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没有更多精力去关注国内外专业领域前沿问题的新动态,从而导致教师的学术水平停滞不前。因此,我们可让教师享受与平时一样的工资待遇,利用学术休假的形式来引导教师开展更为自由的科学研究,对学术内容进行必要的充电,通过学术休假来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2.提升职业专业化和忠诚度

学术休假能够让高校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全面发挥,加强教师的自主实践活动;使教师边积累经验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促使其在不断反思中成长。这不但有助于教师自我成长,同时也使教师能够学到新知识、新理论,推动教师的职业更加专业化的同时更富创新性。大学教师作为学术性的职业,能够享受学术休假来取得高于其他职业的精神认可和休闲效用,在某种意义上说学术休假制度弥补了教师职业和其他职业间收入的绝对差距,可作为一项补偿性制度,增加教师这个职业的社会认同感,也就能够使高校教师对这个职业在精神上有了期望值,有助于强化其职业忠诚度。

3.促进教学科研的融合转化

高校中,最基本的两项实践内容就是教学与科研,这是高校教师的基本活动,二者缺一不可,相互关联。课题研究是来自于教学的一种延伸,属于专业教学的层面。课题研究所带来的收益也基本用于教学,受益于学生。教师在学术休假期间可以将全部时间和精力合理安排在教学研究上,不受教学任务牵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学任务所带来的压力。教师可以专心做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项目,提升自己对教学学术研究的兴趣,进而使教学与科研相互融合转化相得益彰。

我国当前学术休假制度存在的问题

1.缺少文化层面的普遍认同

首先,高校管理者对学术休假制度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次,他们对学术休假概念的理解也有所偏差,认为学术休假是一种浪费时间、浪费精力的制度,有或没有都无关紧要。就连一些高校教师也没有认识到“高校教师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应享有学术休假的权利”。

2.缺少政策层面的完善制度

高校学术休假制度虽在休假目的、申请资格、申请程序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但是我国学术休假制度自身的不完善性对制度的执行落实有着极大的影响。高校教师休假制度虽已有近百年的发展,一些高校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但始终缺少一套完整的、权威的、适用的、可操作的、政策层面的措施。

3.缺少资金层面的充分支撑

学术休假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资金的来源。对教师学术休假期间的学习交流、资料搜集、课题研究等费用该如何进行保障,由谁来提供这些资金。对于一些经济状况不佳的教师,承担这些费用是相当不易的。

4.缺少配套层面的有效响应

高校教师通常实行的是工资、津贴、薪酬制度,教师一般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以及科研项目来提高自己的福利待遇,然而在学术休假期间没有教学任务和科研项目,很多教师考虑到休假期间的学习研究经费全部由自己筹集,就会放弃这一基本权利。因此,制度就没有能够持续落实的动力。激励机制不完善,教师就没有申请学术休假的积极性;考核评估机制不完善,学术休假就没有质量保证;约束机制不完善,学术休假就无法实现预期的目的。因此,学术休假制度自身完整的同时还应该制定与其相配套的激励约束、考核评估等机制,促使学术休假制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5.缺少监督层面的有效落实

建立了良好的制度体系、有了良好的实施体系,还需要严密的制度监督考核体系,因为考核监督体系能够检验制度体系的落实情况以及是否有效执行。然而高校的学术休假制度,缺乏外部机构的审计,对教师是否享受假期、休假条件、教师休假比例以及学校的落实等情况都没有进行强制性监督。正因如此,某些学校把这项制度仅作为引进高端人才的一项福利,而不是全体教师可以享受的基本权益。

对策与建议

1.文化层面的理念普及

学术休假作为舶来品,在我国移植、栽培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因此应结合我国高校教育的实情,重新界定并认识学术休假概念的内涵、外延、模式、机制等是有效践行的出发点。教育作为以人为本的百年大计,其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上,还体现在对教育工作者的关怀与关注上。我国2012年颁布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要实施素质教育,其不仅针对学生,还应该涵盖教师。而目前不论是政策制定者、高校管理者、社会公众,还是教师自身,都没有对学术休假制度的必须实施有一个明确认识,甚至很多人认为根本无此必要或者可有可无。因此学术休假制度的建立离不开对教师以及学校管理者的休假文化普及、休假理念熏陶和休假氛围塑造。

2.资金支撑的渠道拓宽

资金短缺是中国高校学术休假制度流于形式的重要因素,我们应学习美国的先进做法,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以为学术休假制度的正常运行提供强力支撑。在保证一定比例财政资金投入的基础上,部分学术休假的经费可由学校承担或者寻求一些科研项目以及专项基金的支持。同时可以把学术休假作为教师职业发展的组成环节,由教师专项发展基金或者培养经费负担部分资金。就我国国情而言,无偿的财政资金支持是固有的保障模式,而单一的财政支撑是难以为继的,故而应跳出财政怪圈,结合市场化运作寻求多元化资金渠道。在广开资金来源的基础上,各高校应设立专向费用作为学术休假基金,对符合条件的教师开放。

3.相关政策的配套完善

中科院政策所虽然提出过学术休假,但却因为缺少实施细则而无法实施。一项制度的形成必须要具备相应的配套措施作保障才有可操作性。而中国高校学术休假制度并没有对休假后的预期目标、实际效益的考核评估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因此学术休假制度并不统一完整;高校和教师也就对落实学术休假制度不够积极,休假后的效果也很难达到预期目标。故而高校应借鉴西方学术休假的典型经验,编制一套完整的、统一的学术休假制度,对学术休假的申请程序、资格、期限、人数、预期目标、资金来源以及实践效果的考核评估等内容进行统一规范。

4 保障监督的落实执行

高校教师应有享受学术休假的基本权益。故而作为高校,应在施行这项制度时,强化对学术休假申请的评估以及休假后的监督审计等环节。目前,应学习一些发达国家的强力机关,加强对高校学术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加之高校本身对休假期间和休假后的监控,特别是对休假结束后的收益状况的监控,促进学术休假制度的不断发展,使学术休假逐步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刘铮、雷志松:《休假制度生态化探讨》,《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2]林杰:《美国大学的学术休假制度》,《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第7期。

[3]教育部:《关于设立“眷晖计划”海外留学人才学术休假回国工作项目的通知》,《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年鉴》2007年。

[4]王福友:《学术休假研究:一个政策比较的视野》,《教育科学》2007年第4期。

[5]高建华、杜学元:《浅谈我国高校应建立学术休假制度》,《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11期。

[6]罗建华:《中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比较》,《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年第4期。

[7]宋钰劭:《俄罗斯高校教师发展特点及启示》,《集美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8]余斌、夏琍:《地方本科高校教师发展——美国丹佛大都会州立学院的经验》,《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第11期。

篇10:现场集中工作、休假制度

一、当前集中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一) 从采购管理层面看:重专项制度, 轻整体要求

有效的内控制度对规范集中采购行为至关重要, 但实际操作中, 不少单位往往只注重人民银行集中采购管理专项制度的要求, 忽视了其他采购管理制度, 如《政府采购管理法》、《政府招投标法》等宏观层面的要求, 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在建立时就存在缺陷, 导致实际采购行为不符合规定。

(二) 从采购行为本身看:重实际需求, 轻控制管理

一方面表现为采购主管部门不能充分利用辅助手段进行管理。政府采购信息统计系统运行以来, 对人民银行集中采购计划的编制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 减少了一定的盲目性。但由于系统数据无法与实际数据比对, 因此基层行对其重视不够, 不仅编制数据相对随意, 而且实际业务发生时与计划对照不够, 对集中采购行为约束较差。

另一方面, 由于新制度引入了采购主办部门的概念, 相对以前有更多的部门可以参与到集中采购事务管理中来。而实际操作中相比科技、后勤等日常采购行为较多的部门, 不少部门集中采购观念淡薄, 往往只考虑需求, 对集中采购的制度及流程了解甚少, 往往造成不规范行为。

(三) 从采购范围确定看:重“规定项目”, 轻“自选项目”

为加强集中采购风险管理, 总、分行规定了集中采购范围, 并每两年进行调整。但对于规定范围以外的采购项目, 基层行往往仅从简化手续角度、而未从风险防范角度进行细化管理。具体表现为对上级行集中采购目录和范围以外、金额相对较大的采购项目未明确要求, 或是虽在上级行或本行集中采购目录和范围以内, 但由于采购数量或金额相对较小而未履行集中采购手续。

(四) 从采购方式选择看:重形式要件, 轻实际控制

目前各基层行集中采购以邀请招标和询价方式居多, 但往往对这两种方式理解不到位, 只重形式合规而忽视不同方式在实务操作中的控制作用。如对于询价采购方式错误地认为是在招标方式搞不了的情况下采用, 因此一方面忽视对供应商资格性审查和服务质量的考察, 导致采购效率和规模效应低下;另一方面片面地认为既然是询价, 谁价格低谁“中标”, 使得供应商在“价格战”中获利无几, 并因而忽视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

此外, 对采购方式片面理解、缺乏有效过程控制, 往往使得购货方和供货方缺乏充分沟通, 因此可能出现供应商报价超出采购单位正常预算, 或是供应商因对自身资质的质疑、对采购透明度的担忧等原因而弃标, 从而造成流标、废标的情况的发生, 影响了采购单位的采购效益。

二、进一步做好集中采购工作的建议

(一) 注重内控制度的内在关联

一是除关注专业采购制度的完善以外, 各级行还应及时、动态掌握政府采购等一系列外在的、纵向制度的调整;二是充分考虑内部关联、衍生等横向制度对采购行为本身的影响, 注重其对采购行为的约束效应。

(二) 合理确定集中采购项目

除总、分行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外, 各级行还应本着风险为本的管理思路, 合理明确本单位集中采购项目。如今年以来, 我中心支行采管会对科技科耗材、职工体检等项目进行了专会讨论, 并将其纳入本行集中采购范围, 从而加大了集中采购规模效应, 适当降低了采购成本。

(三) 周密编制采购计划

在数据编制、采集过程中, 各基层行一是应充分利用政府采购信息统计系统, 及时动态反映辖内集中采购信息, 科学合理框定采购计划, 周密考虑计划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等内容, 从而在满足政府采购计划报送要求的同时, 符合人民银行内部集中采购实施要求。二是加大实际采购业务数据与录入系统的比对力度, 防范数据的不准确性, 切实为上级行提供决策参考。

(四) 灵活、有效运用采购方式

基层行首先应理性地对待价格问题, 认识到价格是询价中的关键因素, 但绝非唯一因素, 过低的价格是以牺牲可靠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为代价的。其次应科学选择采购方式, 即在坚持综合价格、售后服务等指标优先的基础上, 力求让更多的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参加到采购活动中来, 以增加价格的竞争性。三是灵活运用采购方式, 可以尝试在同一类采购项目中综合运用多种采购方式, 如用招标加竞争性谈判的方式进行采购, 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益。

(五) 充分发挥供应商库的作用

应注意把好入围供应商的资格审查关, 加大入围供应商的遴选力度, 提高进入入围供应商库的门槛, 提升供应商信息库的实际参考价值, 确保入围供应商的公平、有效竞争, 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 减少采购流标、废标情况发生, 提高集中采购效率。

(六) 加强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

上一篇:兴义市司法局普法考试下一篇:液化气站防火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