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学雷锋

2024-04-21

日记:学雷锋(精选16篇)

篇1:日记:学雷锋

雷锋日记,关于雷锋日记的介绍

《雷锋日记》介绍【1】

《雷锋日记》是雷锋自1957年开始写的日记合集,(其中记录了雷锋做的所有好事)是在雷锋去世后由《前进报》社等组织整理的。

雷锋简介【2】

1940年,雷锋出生在的旧社会。他的父母兄弟先后被害死,7岁就沦为孤儿。

1949年,雷锋的家乡解放,他走进了明亮的课堂。

1958年11月,雷锋赴鞍山钢铁厂成为了一名推土机手,后报名到弓长岭矿山参加建设新建焦化厂。在此期间,他多次被评为 “红旗手”、“劳动模范”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60年1月,雷锋应征入伍,成为了沈阳的军区工程兵某部汽车连的一名战士。同年11月,雷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部队生活的两年零八个月里,雷锋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先后被评为“节约标兵”、“模范共青团员”、“少先队优秀辅导员”。

1962年8月15日,雷锋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不幸因公殉职,年仅22岁。雷锋牺牲后,党和领导人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

1963年3月5日,发表毛泽东主席的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胡同志也在纪念学雷锋活动30周年时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向他学习。本书以雷锋同志的日记为主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讲故事的形式再现了他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为了便于孩子理解、激发阅读兴趣,我们特意增加了注音和彩色插图,希望他们能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雷锋日记》精选【3】

入伍第一天

今年1月8日,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我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实现了自己最崇高的愿望。祖国啊!到处都有我慈祥的母亲------中国共产党对我的亲切关怀和照顾。我到达部队的头一天,因为乘火车时车厢里热,我脱掉了衣服,下车受了凉。深夜睡不着觉,止不住地咳嗽,发烧,有时还发冷。下半夜了,营长来到我们宿舍,有的同志被子没有盖好,他轻轻地给盖好。

他发现我还没睡,走到我身边见我咳嗽,就轻声问:“你感冒了么?”我说:“没什么。”当时我想,这点小病还是不告诉首长好,以免麻烦首长。营长连夜查铺两三次,发现我一直没睡,知道我感冒了,就从卫生连叫来一位医生给我诊治,吃了药,叫我好好睡觉。

亲如爹娘的营长啊,怕我冻着,脱下自己的棉大衣,还送来一床新被子,都盖在我身上。我激动的泪水流湿了枕头,我真想掏出自己的心来献给党,我下定了决心,入伍了,一定要好好地为人民服务。

照顾一位老太太

6月上旬,我因公外出,在沈阳火车站乘车回抚顺。

早晨5点钟,到了上车的时间,我背着背包刚走近天桥,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背着个大包袱,走几步歇一歇,很吃力。我急忙赶上前去,帮助老人背起包袱,搀扶她上火车。

老太太累得满头是汗,喘了半天气,才对我说了一句话:“好孩子,大娘忘不了你呀!”上了车,人很挤,我给老人找了个座位,自己就站在老人的身旁。火车开动了,因为我没吃早饭,肚子饿了,我拿出在车站买的两个面包,送给老太太一个。

她接过面包,高兴极了,忙说:“你这个当兵的,真好,我见到儿子叫他写信给你们首长……”老人说她从山东来,到抚顺去找儿子,但又不知儿子的住处。她掏出一封信叫我看,记得上面写的地址是“抚顺高XX信箱第四宿舍”。

这个地方我当然不知道,但为了使老人安心,我就说:“大娘,你莫急,有地址就好办,下了车我帮你去找。”6点多钟到了抚顺,我把自己的背包存放在车站,背上老人的包袱,领着老人四处打听,走走停停地快9点钟了,终于找到了------这个“XX信箱”原来是个保密工厂。

老人见到了儿子,高兴得满眼是泪说:“儿呀,要不是这位军人同志帮娘找,今天难得见你……”临走时,他们母子二人千感谢万感谢的,送出我很远。我本不想汇报这件事,因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

谁知,那老人的儿子果真给部队写来一封信,请求领导表扬这位不知名的战士。

那天我回连晚了3个小时,想瞒也瞒不住……

愉快的星期天

前两个月的一个星期天,我到卫生连去看病回来,走到半路上,看到团部前面那块空地上正在建筑楼房------听说要盖一所小学校。

心想,领导上经常讲要发扬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反正今天我休息,何不和工人同志推起砖来。一气推了八九车。

工人们开始休息了,我还是一个劲地推。工人们感到很奇怪:从哪里来了这么一位解放军战士帮助推砖?有一位穿蓝制服的同志走到我面前,紧紧握住我的手,问我是哪个部队的,叫什么名字。

我本不想告诉他,可身边的一个工人同志说:“他是我们建筑公司第二工区党总支李书记。”这下把我难住了:不说不好,说吧,你们准又是一通表扬。我只说今天没事,参加点劳动是应该的。可是不行,他们一定要知道我的名字。我只好说了。

星期天两餐饭,我一气干到快吃晚饭了,回到连队。傍晚,工人们敲锣打鼓地来到我们连,送来一张用大红纸写的感谢信。连里的同志这时才知道我带病参加了一天义务劳动。说来也怪,参加点劳动,我的肚子反而不痛了,所以我开玩笑说:参加义务劳动能治病……

节约二百元钱

我从小受的苦,是永远不会忘记的。部队首长经常教育我们不要忘记过去,忘记过去就是背叛。我们的国家不富裕,还有困难,一定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我每花一分钱都很自然地联想起过去的生活,告诫自己不能忘本。

今年春节,我只花了2角5分钱理发,别的钱分文未发。同志们说我穿的袜子不像样子,应该换双新的了,但我补了补还照样穿着。……今年7月,我去参加军区工程兵体育运动大会,天气热得很,不少同志都跑到场外去买汽水喝,我也想买一瓶,掏出钱往外走,发现那里有自来水管,我又把钱收起来,上前拧开水龙头喝了个够。

我这样做,有的同志说我是小气鬼,太熬苦自己了。我是想,我们不能好了疮疤忘了疼,国家有困难,大家来分忧,就要一点一滴地做,这不是小气不小气的问题。每月发6元津贴费,我只留5角钱零用,余下的都储蓄了。

入伍半年多,节约了32元,加上我在工厂节余的工资,现在储蓄了200多元。支援人民公社和辽阳灾区,就是用的这笔钱。

两个月前的一个星期天,我上街去理发,看到成千上万的人正在热烈庆祝望花区人民公社的成立。我想:一个新成立的人民公社,一定会有很多困难,我是一个人民解放军战士,一定要以实际行动去支援。我想到了这些,就到储蓄所取了200元钱。

我到了望花区公社说明了来意,公社干部只说收下我的心意,但是不收钱。我说这钱是人民给我的,我现在把它还给人民,支援人民公社发展生产,你们一定要收下这笔钱,就像做父母的收下自己儿子的钱一样,是不必客气的。说了半天,公社只收下100元。

不久,报纸上有消息说,辽阳地区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我是从辽阳参军的,对那里的一切怀有很深的情谊。那里受了灾,我不能袖手旁观。想来想去,也没有别的办法,我就把公社没有收的100元寄给了中共辽阳市委,请他们转交灾区人民。做这种事------自己应该做的事,本不想叫领导和同志们知道,因为党的恩情我永远也报答不完。

谁知事后公社党委和辽阳市委都给部队来信表扬我,使我很不安……

篇2:日记:学雷锋

傍晚,我和严雨湉坐电梯时看见墙壁上有许多用水彩笔画的.画和写的字,难看极了。

我心想:雷锋叔叔说过,为人民服务是美德。于是,我便对严雨湉说:“我们把电梯打扫干净吧!”说干就干,我和严雨湉拿了抹布、水桶和刷子,准备大干一场。我们往水桶里倒了半桶水,再倒了些洗洁精,然后向电梯走去。

来到电梯里,我拿起抹布,使劲擦电梯上的字,但是擦了半天也没擦掉一个字。我连忙拿起刷子,刷了一次又一次,字的颜色淡了许多,但还是能看清,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赶紧跑回家拿来威猛先生清洁剂。我想:这下总可以把污垢消灭掉了吧?我把清洁剂往电梯墙壁上喷了又喷,再用刷子刷了又刷,字的颜色又淡了,可还是没能把字全部擦掉。

篇3:浅谈学雷锋与做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那种运动式的学习, 其形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社会生活的变化, 于是, 有人抱怨说:雷锋同志没户口, 三月来了四月走。其实这句话无非说出了这样一个现实, 就是现阶段发自内心地去帮助他人, 真心诚意地去关心他人的人少了, 而只要不损害他人, 对于自己不利或者无关的事, 关注的人少了, 即人们更多地是关注自己。如果只是对此简单的指责, 则没有实际意义, 用目前流行的话来说, 就是没有市场了。

现在, 回来头来看, 当时提倡学习雷锋, 其目的就是激励人们能够像英雄那样, 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其实质是通过学习, 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 净化人们的心灵。这种学习的过程, 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 其表现可以说是不尽相同, 各具特色。

有言行一致的人, 他们掌握雷锋精神的实质所在, 在本职工作中勤勤恳恳, 任劳任怨, 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默默地把全部的心血都奉献给了别人, 甚至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 去换取他人的幸福。如孔繁森、李素丽、徐虎、徐洪刚等, 他们自己通过学习, 经过努力实践, 已经成为新时代的英雄。

有善于伪装的人, 他们装模作样, 表面一套, 背后一套, 实质是利用人们的容易被麻痹的心理, 干着投机钻营的勾当, 徇私舞弊, 贪赃枉法, 甚至可以完全置人民的利益于不顾, 直至彻底抛弃一切面具, 狼狈为奸, 如成克杰、胡长清之流, 从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堕落为人民的罪人, 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而绝大多数的人, 都非常的平凡, 他们尽自己最大的能力, 扶危帮困, 乐善施德, 见义勇为, 使人们能够感受社会的正义所在, 通过他们的表现, 可以看到今天社会的主流。因此, 学习雷锋的过程, 从很大程度上就是学习做人的过程, 学习做人与做人之间有着极大的区别, 但是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表面上看, 做人是自己的事情, 而学习做是别人要求的事情。现在有一些人认为:凡属于自己的每一件事情都一定要力求做好, 为了实现自己确定的目标, 甚至可以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而对别人要求的事情, 只有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 才会考虑去做或都做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人们认识事物的标准发生了改变, 即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 许多事情包括做人本身, 都应用利益原则, 对己有利则做, 否则即使做, 也不是发自内心, 只能是敷衍了事, 应付差事, 根本不会考虑事情最终的后果。一些乐于帮助他人的人, 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其热心, 而对那些从来不愿意关心他人, 只顾自己的人, 似乎提出任何要求都将是多余的。但是, 我们更应该看到, 今天的社会呼唤良知, 呼唤友爱, 呼唤每一个人, 伸出每一双手, 相互理解, 相互关怀, 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逐步消除人们彼此之间的误解, 使更多的人勇于奉献爱心, 融化每一个冰冷的角落, 让世界充满温馨和祥和。

从某种意义上说, 做人是轻松的, 而学习做人是艰辛的。做人可以时刻放松自己, 在许多时候, 都不需要粉饰和伪装, 更不需要虚伪, 完全展示真实的自我, 甚至没有必须掩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学习做人则是一定要把自己, 包括自己的缺点隐藏起来, 只能用别人的优点来充实自己, 这实际是让人放弃了本来的真实面目, 显然是不容易做到的。但是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 如果完全封闭自己, 只是片面强调自我, 离开了现实的社会生活, 离开了与他人的各方面交流, 就必须有将落伍于时代。因此, 学习做人的过程, 同时也是更深刻地认识人自身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着向往美好事物的本性, 更有着崇尚美德的天性, 人的追求越丰富, 对人的要求就越高, 每个人只有不断提高自己, 才能更好完善自己。

学习做人可能是一时或者是短时期的事情, 而做人则是每个人一生的事情。学习做人不是简单的模仿, 照葫芦画瓢, 更不是叶公好龙, 言行不一致, 它要求人们把握英雄精神的实质, 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英雄来自于现实生活, 同样是社会的一员, 他们之所以成为英雄, 是因为他们没有把自己凌驾于社会大众之上, 他们把自己放在了服务社会大众的位置上。

每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在有限的生命中, 人们首先想到是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而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就必须把自己融合在社会之中, 在创造社会价值中, 彻底体现个人的价值, 也只有在服务社会大众的事业中, 人们才能真正感受生命的意义。每一个英雄都可能会离开我们, 但是英雄们的献身精神却永远不会离开我们的社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将有更多的人沿着英雄的道路继续前进。

篇4:“小雷锋”续写雷锋日记

雷锋日记的由来

当代青少年接触的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也经常受到不良思潮的侵扰。如何让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直是首南第一小学的教育工作者们考虑的问题。于是,“小雷锋”培养计划应运而生。

“小雷锋”培养计划,目的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营造学校、家庭、社会三级关爱网络。在学校里,开展“小雷锋日记”评议活动,进行“感谢我的同学”、“文明好少年”、“好爸爸、好妈妈”等项目的评议,并授予队员相应的“文明积分”,使队员从小树立文明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家庭里,鼓励家长参加各项公益活动,让孩子充当小记者,去发现、记录父母的美德行为,发挥家长的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在社区里,建立“读书郎驿站”,支持队员在课余时间到实践基地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同时,开发和组建一些公益性社会组织,吸引家长和孩子根据自身特长参与各项活动,扩大公益队伍,活跃社区文化,增进邻里感情。

雷锋行动的纪录

从2012年3月份开始,首南第一小学三、四年级的队员们有了一门新的课程———写“小雷锋日记”。每周五的主题班队活动中,各中队辅导员都会选取几篇“小雷锋日记”,组织队员进行阅读和交流。

“昨天,我把街边的垃圾捡起,放到垃圾桶里。”

“前天,我走丢了,一位好心的阿姨帮我找到妈妈。”

“弯腰拾起地面垃圾的一个瞬间、乘公交车时主动引导小同学们排队的一个行动、给老师送上润喉片的一声感谢……我突然发现在新雷锋日记中,同学们不仅关心着他人,更在向我们传递着幸福,这也让我开始留心生活。”

“身为队干部,我总是帮助同学补习功课;下课了,同学们都积极擦黑板……生活中的这些小事让我感受到雷锋精神无处不在。”

经过几个月的实践,记“小雷锋日记”已经成为队员们的习惯,他们经常会将自己学雷锋的行动、做好事的感想,用自己质朴的话语写在日记里。

雷锋精神的传承

如何让这本“小雷锋日记”始终受到队员们的欢迎?学校为此建立了长效机制。在学校的宣传栏里贴满了“小雷锋日记”;各中队通讯员会定期收集中队里的“小雷锋”事迹,及时向学校大队部汇报;学校将“小雷锋们”的先进事迹通过喜报的形式告知家长,让家长分享孩子们的喜悦。

四年级的队员佳佳深有感触,自从记“雷锋日记”以来,她发现其实这个世界还是美好的事情多,于是也当上了走廊里的小清洁工,学做小雷锋。她在实践中体会到:好事不分大小,做好事也不难。

四(1)中队的一位家长关注到女儿最近的变化。“以前孩子老嫌我们唠叨,现在好像能体会到父母的苦心了。晚上洗漱时主动帮我们打洗脚水。”家长们表示,雷锋培养计划悄悄改变着孩子,也时刻提醒大人要保持好的习惯。

在首南第一小学,每一位队员心中都有雷锋的形象,人人都把雷锋作为自己的榜样,这一切源于学校的“小雷锋培养计划”,源于那一本散发独特魅力的“小雷锋日记”。

篇5:雷锋日记:用行动续写雷锋日记

干了8年的基层团支部书记,在离开团支部近4年后,桑楠有幸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参加了水区团委“传承雷锋精神,弘扬志愿文化”用行动续写雷锋日记系列活动,几天来,这些活动让他心潮澎湃、思绪起伏……桑楠停了下来,看着窗外,社区志愿者正在清理积雪。

当日是水磨沟区系列活动的第三项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

一大早,桑楠来到辖区团委,和志愿者一起将准备好的图书、文具一一装箱,各类儿童读物将五个大箱子装得满满的。

中午吃过饭,桑楠招呼大家将打包好的图书、文具搬到车上。

“马珉,过来帮个忙,这一箱子书可真沉,我一个人搬不起来。”桑楠呼喊道。

“让你多装几个箱子,这样就会轻松点。”志愿者马珉笑着说。

两人费了很大劲,终于把书搬到了车上。下午3点,汽车缓缓驶向乌鲁木齐市64小学。

路上,桑楠对记者说:“我突然想起小学的一篇课文了。”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桑楠说,“这是小学课文《雷锋》中的一句,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记得当时老师问我,长大了想干什么,我自豪地说,要当一名像雷锋叔叔一样的解放军。”桑楠的话让全车人笑了,笑过之后,大家也纷纷说出了自己对“雷锋”这个名字的记忆。

“记得那时候,每到3月5日,老师都带着我们去街头捡拾垃圾,去孤寡老人家打扫卫生,雷锋这个名字,曾是我们那个时代的精神标杆,他所代表的助人为乐、专门为人毫不利己的精神,曾经鼓舞了一代中国人自强不息。”刚刚参加工作的马珉说。

聊着聊着,车到了目的地,活动按照既定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简单的开场后,轮到志愿者上场,桑楠抱起一箱书来到台前,几名学生便跑上台来为他戴上了红领巾。

桑楠急忙把书送到孩子手中,对面的小女孩接过书,用左手紧紧地抱在怀里,右手给桑楠敬了一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

桑楠有些紧张,也不由自主地举起右手,用一个略显生涩的队礼回敬她。

活动结束后,水磨沟区团委书记王雪芳在和记者聊起续写雷锋日记活动时说:“多年来,水区团委坚持开展各项学雷锋活动,活动的方式和参加活动的人员变了又变,可惟一没有变的是我们对雷锋精神的传承,我们要让雷锋精神真正成为时代的精神追求,成为团员青年努力的方向。”

篇6:日记:学雷锋

我们先来到了农行。任务是把农行附近的垃圾清理干净。我一边手举队旗,一边把捡到的垃圾往垃圾袋里塞。别的同学也用扫把把垃圾收起来,倒到垃圾袋里,大家都干得非常起劲。哇!我们的垃圾袋已经装了三分之一了,太好了。我心想:只要我们都行动起来,身边的环境一定会很美好。

接下来,我们向下一站——舒郊医院进发,这里的垃圾要比农行那里少一些。我正把垃圾往垃圾袋里扔,猛然间抬头,发现医院门口前还有许多“白色垃圾”。我心想,一定要把这些垃圾都清理掉。“白色垃圾”不仅破坏了城市的美观,而且对环境的污染太严重了。我和其他同学一起把这里清理得干干净净。

我们兴奋地向最后一站——河边飞奔过去,认认真真地扫垃圾。垃圾袋已经被装得满满的了。看着被我们清理过的地方焕然一新,大家高兴得跳了起来。

篇7:学雷锋日记

放学后,我和小雄在教室做一会作业,到食堂就餐,绝大多数同学吃走了,餐桌上掉有饭粒、辣椒、菜等,我和小雄赶紧吃完饭,对食堂清理起来:小雄去拿扫把,我去拿摩桌布,他快速扫起了,我小心地摩着饭桌很快就起,看着被我们清理得干净的餐厅,我俩心里很高兴。我想:等食堂工作人员把我们的餐具洗完,就可以休息一会了。我俩悄悄地离开了食堂。

帮老奶奶提水

2012年3月30日小雨六(2)班罗传莹

今天放早学时,我匆忙跑上楼,看见四楼的一位老奶奶正提着一桶满满的水,很费力地向四楼走着,我连忙跑上去对那位老奶奶说:“老奶奶,让我帮您提吧?”没等老奶奶开口,我夺过老奶奶的水桶稍费力地提到四楼她的住处,老奶奶也气喘吁吁赶到,激动地说:“谢谢你呀小妹妹,在我家吃饭吧?”我谢过回家了。

今天我做了这件好事,心里乐滋滋的,雷锋叔叔乐于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多去学习啊!

学习雷锋做好事

2012年4月13日阴 六(2)班吴方平

“做好事不求回报”是雷锋同志助人的宗旨。我希望自己能像雷锋叔叔那样帮助他人却不求回报。于是,我做了这样一件件小事:

今天是星期三下午,我上老师办公室交作业,看到地下较脏,回

篇8:再读《雷锋日记》

“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重温《雷锋日记》,让我反复咀嚼回味的便是这段文字,我认为雷锋的“钉子”精神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雷锋的“钉子”精神主要体现在钉子的“挤”和“钻”上。雷锋整天驾驶汽车东奔西跑,很难抽出时间学习,他就把书装在挎包里,随身带在身边,只要车一停,没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驾驶室里看书。

回首自己的学习旅程,正是这“挤”和“钻”让我收获颇丰。去年暑假,我忽的迷上了日记,在爸爸的指导下每天坚持写一篇日记。记得去上海旅游的那几天,我们每天都很晚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旅馆。可是不管多晚,不管多累,我总会打开日记册,及时记录自己~天的见闻和感受。暑假里坚持写日记还算容易,可进入初二了,学业负担重了,还要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那就困难了。但我没有放弃,信奉“时间是海绵里的水,挤一挤,總还是有的”。无论平时的学习负担有多重,我总能挤出时间去收集生活的和风细雨,将眼里的面容,耳中的声音,心中的思絮缕缕梳理。

凭着这股“挤”劲,我的日记一天不落地写了下来,而且越写越精彩。在刚刚结束的市中学生优秀日记册评比中,我喜获了特等奖的第一名。

我是忠实的“书法迷”,自小便爱上了写毛笔字。或许有人会问:“每天除了完成学校的作业,还要写日记,练书法,可是时间从哪里来的?”我的回答就是“挤”和“钻”。刚学书法那会儿,仅仅是“依葫芦画瓢”,满足于对“形”的把握,觉得字写得好看就行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练字不光追求表面的秀美和润滑,还要有其内在的气质和较深的艺术根源;练字不光是为了写好字,而是提高人文素养,养成正确的审美观。于是在苦练基本功的同时,我努力在“字外功夫”上做文章,阅读了大量书法方面的书籍,厚实自己的积淀。“书”道酬勤,成功的鲜花需要勤劳的汗水去浇灌。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每天在完成作业后,我都会挥毫泼墨,静心临帖。徜徉于《勤礼碑》《圣教序》《史晨碑》,神交古人,与大师对话。

凭着这股“钻劲”,我的书法水平突飞猛进,连续三年在市中小学生书法现场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市教育局为我编辑的《朱周涛日记选》上,还选登了我的几十幅书法作品呢。

“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弘扬雷锋精神就该从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做起,去建设自己美好的心灵家园。

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初三(20)班

指导老师:杨晓丽

篇9:学雷锋日记

今年,我已写到083号日记本,即总的第八十三集(个)日记本了。面对这几十本(集)写着一千多万字的日记,我可以毫无愧色地说:“这是我‘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不断行动。”

我写日记始于1959年初,开始时断断续续,兴趣来了就写,没有兴趣就停,全凭兴趣出发,与其说是日记,不如说是“兴趣记”。这与灵感来了才创作有何区别?日记就是天天记!我的真正意义上的日记,应始于1963年。

篇10:学雷锋日日记

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为雷锋同志题词的纪念日,也是一年一度的学雷锋日。下午,胡老师带我们去学校车棚旁边的草地里学雷锋。

我们排着队来到车棚旁边的草地,刚一到草地同学们便好像脚下升了风似的,一下子都不见了,原先,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冲进了小草地里捡树叶,有的同学一手拿着扫把,一手拿着垃圾铲,一下一下地扫树叶,不一会儿树叶就没了。有的同学用自己的双手去捡树叶,左手捡起一片树叶,然后往右手一塞,右手紧紧捉住树叶,有的同学干脆往自己的身体一拨,再一抓,抓满了,才去垃圾桶扔下树叶。我本以为有多辛苦,其实一点也不辛苦,其实一点也不辛苦,而且心温暖极了!突然,我看到那边的滑梯,有一大堆很脏的积水,我心想:那里好脏啊!我务必把它拨走!但是我又没有铲子,又没有工具,怎样办于是我东张西望,最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把垃圾桶的盖子拿出来,来代替手。我立刻飞奔到垃圾桶放置处,我把水一扒,那脏水就飞到草丛里了,一举两得!

篇11:学雷锋体验日记

清晨,我们踏着和煦的阳光,高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拿着清扫工具,走在三月的春风里,追随着五十年前的声音,踏着雷锋的足迹,来到了垃圾场。我们学习雷锋小分队的队员们干的可起劲了,每个人都在笑,笑着我们脸上的泥巴,还因为我们成为小雷锋的激动和兴奋。一片垃圾被我们清理得干干净净,触到我们头上的汗水,我仿佛感受到“雷锋”不再是那遥远的记忆陌生的名词,他进入了我们的心里,我真切切理解到它真正的含义。

今天,我挥洒的是汗水,收获的是劳动的快乐,我脚下虽踩有泥,但心里却满是快乐,这就是我向雷锋学习的结果,做事固有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得到的是帮助他人的快乐,雷锋啊,你是飘扬的旗帜在我心中高高立起。雷锋啊,你是燃烧的火焰让我知道了爱的温暖。我要把雷锋的话刻在心上,永不间断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雷锋作为我生命的灯塔,驾驶我生命的小船,向前驶去。

篇12:是否有人改动过雷锋日记?

运输连的人发现,每次下班后雷锋总喜欢一个人独自找个地方坐着,或在营房靠窗的地方,或在营房外面的操场,或在一棵独立的大树下,自己埋头在一个小本子上写着什么,就是有人从他旁边走过也不知道。

如此专心地做一件事情,而且是在下班之后,是在学技术,还是记录行车情况,还是在做别的记录?雷锋的行为让人“可疑”。

有人跟雷锋开玩笑说:“你是在写入党申请书呀!”

雷锋听后笑着说,自己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就有个记日记的习惯,是在记日记。

军队是一个非常严格的军事组织,更何况工程兵10团当时正在执行保密的国防施工任务,到底雷锋每天都在记些什么呢,部队必须得将这件事情了解清楚。

雷锋将自己的日记交到连里,连里的领导一看,那个小本子上已记了不少,大都是从他参军那天开始,记自己在部队里的工作、学习与思想,其中也包括平时帮助别人一些事情,写得很有思想深度。

连里将这件事情反映到团里的政治处,政治处又将情况反映给韩万金政委。韩万金听后非常高兴,没有想到这样一名有着培养前途的战士,除了平时表现突出、觉悟高、乐于助人之外,还坚持记日记,以此来督促自己。

韩万金要求看看雷锋的日记。

韩万金看完后大加赞赏,认为教育战士们热爱祖国,忠诚向上,记日记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也发现雷锋由于文化水平不是太高,个别地方在用词造句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韩万金希望政治处能帮助雷锋,让他在用词造句方面能有进步。

1960年10月底,团政治处接到沈阳军区政治部通知,要借调雷锋到政治部去,配合工程兵开展“两忆三查”,让雷锋到工程兵下属各部队去作“忆苦”报告。政治处让他将日记带上,因为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王寄语要看他写的日记。

王寄语是个非常认真负责的老同志,在了解了雷锋身世之后,又听说这样一名小战士,入伍后还坚持写日记,觉得难能可贵,想从这些日记里更多地了解雷锋。那时部队里的战士跟现在不一样,文化水平一般都比较低,还有的一字不识,有一个像雷锋这样的新兵,能每天在紧张的军训和工作之余记日记,是一件非常稀奇的新鲜事。

雷锋开始时不愿意,认为那都是记的个人的事情,没有多大价值。但是,这是上级的命令,作为战士必须服从。

就这样,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里,雷锋带上自己的日记来到沈阳,到工程兵政治部报到,并根据要求交上了自己的日记本。

王寄语认真地读完了雷锋的日记,大受感动,认为这是自己读到的最好的日记。从这本日记中,他看到了雷锋的成长历程,进一步了解到这个战士苦难的家史,以及对新社会深深的热爱之情,触摸到了一颗怦怦跳动着的战士的心。他为之激动,为之赞叹,立刻安排人摘了一部分,然后打印出来,分送给军区工程兵部每位党委委员一份。

党委委员们从来没有阅读过这样特殊的“文件”,那些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着的深刻思想,那一件件鲜为人知的好人好事,展现在他们的眼前,他们被这位年轻战士的言行深深感动。日记中那些平实而深刻的人生感悟,充满哲理,体现了这位年轻士兵对生命的认识与自身的价值取向,是那样平凡而崇高,人民军队多么需要这样的战士啊!

于是,党委委员们又将这些日记推荐给部队的其他领导同志看。

由于雷锋不断地到各个工程兵部队去作“忆苦”报告,他的名字也越来越多地为战士们所认识,也为军队的媒体所关注。

有一天,新华社军事记者佟希文、李健羽来到沈阳军区《前进报》社,在总编辑嵇炳前的带领下来到军区政治部,说是要了解雷锋的情况,希望能采访一下这个小战士。

政治部派人将他们带到雷锋的临时住房,在与雷锋的交谈中,更进一步了解到他苦难的家史和自身成长的经历。当他们站起来将要离开的时候,在雷锋的床上发现了雷锋的一个日记本,于是便问他,这个日记本是不是他自己的,能不能看一看。

得到雷锋同意后,3位记者当场翻看,只见在日记本的第一页上贴着一张从报纸上剪下来的黄继光的照片,雷锋在照片两侧空白的地方竖着写道:“英雄的战士黄继光,我永远向您学习!”再往后翻,便是雷锋所写的日记,他们立刻被日记中那些感人的事迹和闪光的思想所吸引,便产生了想借去看的念头。

日记是非常私人化的文字,一般情况下写日记的人是不太愿意让别人看的。事后,他们找到王寄语,非常赞赏雷锋所记的日记,并将要求给他讲了,希望这件事情能得到军区政治部的支持和帮助。王寄语当即表示同意。

记者们拿到雷锋的日记本后如获至宝,连夜阅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要记住: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雷锋同志,愿你做暴风雨中的松柏,不愿你做温室中的弱苗……

那一件件平凡的事情,一次次助人为乐的举动,那些饱含着思想光辉的文字,那些充满着人生哲理的语言,那些对祖国和人民的炽爱之情,那种无私忘我的品质追求,无不闪烁着一个年轻战士思想的光芒,令阅读的人热泪盈眶,激动不已。世界上竟然会有这样纯粹的青年,这样高尚情操的战士!读着这些文情并茂的文字,他们如同发现了丰富的宝藏,见到了闪亮的金子,决定将这些日记摘抄部分在报纸上发表。

nlc202309020713

1960年12月1日,沈阳军区机关报《前进报》首次以整版的篇幅摘录发表《雷锋日记》,标题是《听党的话,把青春献给祖国——雷锋同志日记抄摘》。这次共摘发了15篇,是雷锋从1959年8月30日至1960年11月15日的日记中所选出来的。

1963年4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雷锋日记》,在全国新华书店公开发行,这也是第一本正式出版的《雷锋日记》。

毛泽东看过《雷锋日记》后,称赞“此人懂得一点哲学”。

从此,这本不朽的私人生活记录,便得到了亿万人民的喜爱。从那些闪光的文字中,人们感受到了一颗怦怦跳动着的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战士之心,感受到我们民族所向往和渴盼的心灵共震,以及希望看到的我们未来国家和子孙的形象。

雷锋逝世后,他的日记本、笔记本共9本,连同雷锋其他遗物一起,被征集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作为全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永久珍藏。

2.是否有人改动过雷锋日记

谈到雷锋日记的发现过程,我不由得想到不久前听到的一件事情。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有个青年人曾经问我,雷锋只有高小文化,日记能写那么好吗?我们现在别说是小学生,恐怕大学生也写不了这样的日记。这本日记在发表的时候,编辑们是否做过加工,是否有人改动过,所以才这样好,这样感人,这样充满文采。

青年人的话让我从雷锋日记想到了现在的教育,我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教育上存在着一些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思想上的差距不谈,现在莫说是一个高小生,就是一名本科大学毕业生乃至于个别硕士生、博士生,在文字上的功力恐怕也赶不上雷锋,因此,年轻人怀疑有人改过雷锋的日记也就不奇怪了。

我认为,雷锋日记写得那么好,首先在于他自己有很高的思想境界。事实是基础,思想是灵魂,他自己没有做那么多事情,群众没有那么多信邮来部队里赞扬他,他的日记里的内容就不会那么丰富。他没有那么高的思想觉悟,就不可能去做那些平凡小事,日记里也不会闪烁出那些如朝霞般灿烂的思想。

雷锋的日记大体可以分成这样几个内容:

一部分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自己所做的事情,这当中有很多是他主动帮助别人,也有从别人那里感受到的东西。

第二部分是他自己的思想活动,私人内心的表达。

再有一部分就是他从书上报纸上读到一些名言警句,这不是他自己的,是从别人那里摘抄下来作为警句勉励自己的。

这样一分类就十分清楚了,我们在学习雷锋日记的时候就有了一个方向,就不会产生误会,更不会想到是谁帮他修改过日记了。

工程兵10团的韩万金政委在学习雷锋的时候曾经讲过,一定要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夸大。对雷锋本人也是经常谈心,要他正确对待荣誉,外出作报告要实事求是,报告回来要向他汇报,并经常派政治处的人员随同雷锋一起出去作报告。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一本已经白纸黑字写下的日记,谁还敢改动?

当然,有没有细小的改动呢?也许是有的。雷锋只有高小文化,在一些用词造句上难免会出现不太通顺的地方,为了让读者读起来通顺自然,在正式出版雷锋日记的时候,把个别语句不太通顺的地方顺了一下。这种改动极少,总的不会影响到日记的内容,更不可能有“造假”的事情出现。

雷锋的日记中摘录了很多名人名言,由于雷锋没有在日记里注明,这个很难让人分清,但凡是能分清的,部队和出版社都进行了分清,是摘录的都加以了说明。

例如:前面说到的,雷锋日记中的4句名言:“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据说在报纸上发表时,有人曾提出过那第三句与其他几句不对称,是否在最后加几个字的形容词,这样4句话就“对称平衡”了。

报社领导、记者、编辑对此进行过讨论,最后还是否定了这个意见,认为必须尊重日记的原样,不能任意改动,就是要动,也只能是一些必要的说明或者是个别语句不通的地方。

在这种尊重日记原作的基础上,为了说明雷锋这几句话不是他自己创作的,而是从别人那里摘抄在日记里来勉励自己的,因此在前面加了几个字:“我要牢牢记住这段名言”。

这些细微的处理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读到的雷锋日记是非常严肃认真的,是尊重雷锋日记原意的,是没有请任何的“高人”进行修改加工的,完全是一本原生态的日记。

那个时候的纪律十分严格,谁还敢在这上面动手脚,那不是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去开玩笑吗?

雷锋日记里还有一段精彩的名言:“一个人出生在世界上以后,除了早夭的以外,总要活上几十年。每个人从成年一直到停止呼吸的几十年的生活,就构成个人自己的历史。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写自己的历史。每个共产党员和每个共青团员都应该想一想,怎样来写自己的历史——我要永远保持自己历史鲜红的颜色。”开始大家都认为这是雷锋写的,也就将这句名言放在雷锋日记里面。

这句话就一直作为雷锋的日记流传,许多报刊也相继引用。

后来在出版雷锋日记的时候,有人发现这句话不是雷锋写的,而是另外的人写的,这个人就是当时的中央党校校长、著名的理论家杨献珍,雷锋在读书的时候发现了,觉得这句话很有意义,于是摘抄在自己的日记本上,作为对自己人生的鞭策。

弄清了事实真相,在后来正式出版雷锋日记的时候,就没有用到这段话。

从这些不难看出,对于雷锋日记的出版是非常慎重的、严肃的,都是最大限度地保留雷锋的原意。这是一本真实可信的个人生活记录,是雷锋的行动与真实思想情感的表达,是一部在我们民族史上,在雷锋生活的那个时代最珍贵的个人生活与思想情感的记录。

(摘自中国工人出版社《走近真实的雷锋》 作者:沈国凡)

篇13:学雷锋活动日记

一到三月,盟盟就会想到一个名字,闪烁着不灭的光辉,它就是“雷锋”。每年的三月,都是学雷锋月。虽然雷锋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但是重读他的日记,我们发现他的话在5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很受用。不信,盟盟带您往下看。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积淀,是一种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精神。盟盟号召大家在学雷锋活动月中多做好事哦,咱们大家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

篇14:学雷锋活动日记

老爷爷虽然已经80岁了,但看起来依然精神抖擞,一点也不觉得老。老爷爷家境贫寒,无妻无子,一个人住在两间很小的平房里(据说房子也是村里帮忙盖的),平时,靠村里给的补贴和自己家门前的几分地来维持生活。

王爷爷一个人生活,既孤单又可怜!因此,我们带来了同学们从家中带来的豆奶粉、水果、饼干等物品,来慰问王爷爷,并为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瞧,同学们有的拿着抹布擦窗户和门;有的拿着笤帚为爷爷打扫屋子;有的拿着剪刀

为老人修剪指甲……本来我们还买了肉、土豆、鱼、鸡蛋、汤圆等准备帮爷爷烧饭的,可王爷爷考虑到我们已经上初三了,惦记着我们学习比较紧张,说什么也不肯让我们烧饭,还一个劲儿吩咐我们一定要把时间用到学习上,争取考个好

学校。

看不到我们上次带来的电饭锅,估计王爷爷还是舍不得用电,张老师便让王爷爷把电费发票全部给她(自来水也是张老师跟村委会沟通后,去年由村里出资帮王爷爷装的),用我们班费来给爷爷垫付电费,王爷爷说什么也不同意,说只要我们来看看他就可以了,不用再破费了。发现爷爷被单、窗帘用得有些泛白,十分破旧,张老师决定下次来时,为爷爷缝制床单、被套、窗帘等,好让爷爷有得换洗。

临走时,张老师一再吩咐王爷爷,有需要帮助时,及时让村里打电话跟她联系,我们会尽一切能力帮助爷爷的。

今天,我们虽然只为王爷爷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

更多相关热门文章推荐:

1.学雷锋活动日记

2.学雷锋做好事日记400字(共五篇)

3.小学生学雷锋做好事日记大全

4.学雷锋日记范文

5.小学生学雷锋日记600字

6.身边的小雷锋日记300字(共五篇)

7.二年级学雷锋日记集锦

8.续写雷锋日记500字

篇15:学雷锋日记精选

下了一星期的雨,今天终于放晴了,妈妈和我去八仙山公园游玩。

到了公园,一下车我深吸了一口气,啊!空气太清新了,心情顿时舒畅许多。看,这有人工湖,有亭子,有五颜六色的花朵,还有供人们锻炼的运动器材·····。小鸟叽叽喳喳的叫着,春天的气息陪伴着我欢快的步伐,我边走边欣赏小道边的风景。走着走着,突然,我发现地上有一些桔子皮,我想,这么美的环境,怎么能被这些小污染给破坏了呢?于是,我立马走上前,捡起桔子皮,将它们扔进垃圾桶里。这时我突然感觉到身后有一只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我转身一看,原来是妈妈,妈妈微微一笑,给我伸出大拇指。

其实捡桔子皮这件事虽说只是一件极小的事,但俗话说的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小事做起,那我们的社会将会越来越进步,周边的环境也会越来越美。

篇16:用爱续写新时代的雷锋日记

第一篇:雷锋在我们身边

让00后们学雷锋,学什么?怎么学?校长赵妤说:“雷锋精神就是一颗‘爱与善’的种子,孩子们心中本来就有,就看我们怎样启发和引导。把学雷锋注入新时代的元素,让它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它就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让孩子们学雷锋首先要从了解雷锋开始。学校结合孩子们年龄的特点在班级中设立雷锋图书角,为各个班级购置介绍雷锋生平的画册和书籍;利用每周一的品德教育日开设雷锋精神德育课,举行读雷锋日记,讲雷锋故事、观看介绍雷锋的动画片、人人来唱雷锋歌、续写雷锋日记等活动。在学校,孩子们每天都能看到雷锋图片、读到雷锋事迹,他的爱心与奉献、无私与勤奋,深深地打动了孩子们的心。雷锋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而是日日与他们相伴学习的伙伴。

第二篇:扬美德树榜样

几年来,学校坚持在学生中开展学雷锋,做美德少年,做最美福小学生活动,每月评选、挖掘出许多感人事例进行大力宣传。用学生身边的榜样教育学生,让雷锋从书中、宣传栏中走下来,让孩子们感受到雷锋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

2010年的夏季,一则“岛城最小水饺工”的帖子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年仅10岁的福小学生盛如瑾,她的妈妈身患重病,每天要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而一家人的经济来源全靠爷爷奶奶开的一间小饺子店来维持。懂事的小如瑾假期中每天来店里上班,她擀面皮、包饺子、当小服务生,用自己稚嫩的小手和家人一起勇挑重担。她的行动感动了无数岛城人民,被评为感动青岛十佳人物。学校大力宣传盛如瑾的事迹,为帮助她的一家渡过难关,发动全校师生和家长参与爱暖冬日、尝一份水饺、献一份爱心等活动,组织大家到盛如瑾家的幸福人饺子馆当义工,学校的活动得到孩子们和家长们的热烈响应。当孩子们向小如瑾学习擀饺子皮、包饺子时,他们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看到如瑾一家人面对困难不离不弃,勇敢面对时,他们懂得什么是爱与孝;在寒风中发传单和画挡板的时候,听到市民赞不绝口称他们为小雷锋时,他们真真切切的知道了雷锋是谁,怎样做才是学雷锋献爱心。

身边的榜样激励着每个学生,奉献爱心、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在校园中层出不穷:有捡到钥匙坚持在寒风中等待两个小时归还失主的9岁女孩;有几年如一日细心照顾患有“脆骨症”同学并在班级间进行爱心传递的四年级同学们;有发现险情临危不乱,组织同学汇报,帮助学校及时排除险情的小男生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传承雷锋精神,感悟着奉献爱的快乐和收获爱的幸福。

第三篇:好习惯益终生

学雷锋仅仅是做几件好人好事吗?在福小同学们的眼中,那只是学雷锋的一种表现,学雷锋更重要的是把自己力所能及的每一件小事做好。

在好习惯影响一生主题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把养成教育作为学习雷锋、弘扬美德的基础来抓。学校将《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炼为简单易记的“敬静净竞”福小学生行为养成四字目标:“敬在我心、行礼问好”“静在我校、轻声慢步”“净在我行、伸手弯腰”“竞显风采、争先创优”。并结合目标要求推出好习惯加油卡,激励学生学雷锋从小事做起,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做起。在日常的学生和生活中,每一次的真诚问候、每一次的真情付出、每一次的辛勤劳动、每一次的认真学习都是在学习雷锋。七彩的好习惯加油卡记录着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更记录着老师、家长、伙伴对我每一次成长的真诚鼓励与喝彩。2014年3月,在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学校又送给了每个学生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小雷锋成长手册》,自此,劳动后的收获、伙伴间的互助、阅读好书的喜悦、对父母长辈的问候,都成为小雷锋成长手册中记录的内容。

第四篇:雷锋精神永相伴

学雷锋,重在实践、贵在坚持。学校将雷锋精神与学校的管理紧密结合,建章立制使之规范化、常态化;与各项德育活动紧密结合,使之时代化、生活化,让雷锋精神永驻校园。

学校将青岛市儿童自闭症康复训练中心、延兴路社区居委会、幸福人饺子馆作为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实践基地,在全校各中队成立学雷锋实践小分队,每学期评选学雷锋先进班集体,同时学校聘请原雷锋班第二十一任班长李桂臣、原青岛市美德少年陈乐乐为校外辅导员,让孩子们在学雷锋道德模范的指导下,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

学校连续4年在六一儿童节举行爱心义卖活动,孩子们以凝聚爱心、记录爱心、宣传爱心、奉献爱心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贫困山区小伙伴的关心和帮助。孩子们的行动也感染了家长。三年级三班一个同学的家长了解到藏区有许多孩子没有过冬御寒的衣服,立即与班主任老师向班级全体师生和家长发出了学雷锋献爱心,为藏区小朋友捐冬衣送温暖的倡议。大家积极响应,共捐赠了两百多件冬衣。这次捐赠活动的开展激起了家长们积极组织、开展爱心活动的热情,家长们通过班级QQ群互动联系,利用休息时间,从青岛周边乡镇开始,继续不断地寻找需要这份爱心的学校、幼儿园……将爱心传的更广、更远!

如今,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亮点与特色,福小的全体师生将会用爱不断续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日记。

【翁军军,山东省青岛福州路小学副校长】

上一篇:求职面试写简历的禁忌有哪些下一篇:泵站及配管施工图设计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