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雷锋日记摘抄

2024-05-25

小学六年级雷锋日记摘抄(精选7篇)

篇1:小学六年级雷锋日记摘抄

1960年3月9日

我学习了毛主席著作以后,懂得了不少道理,脑子里一豁亮,越干越有劲,总觉得这股劲儿永远也使不败。

我为群众尽了一点自己应尽的义务,党却给了我极大的荣誉,去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并出席了鞍山市青年建设积极分子大会。这完全是由于党的培养,是由于毛主席思想给了我无穷的力量,是由于广大群众支持的结果。我要永远地记住:“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上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我要永远戒骄戒躁,不断前进。

3月10日

在今天的电影里,我看到英勇的革命战士黄继光。他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他这种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而牺牲了自己的崇高精神是值得我永远学习的。

篇2:小学六年级雷锋日记摘抄

xx年xx月xx日 星期x

今天天气格外晴朗,下午妈妈带我去体育场玩。在大门口买东西时,我看见一位阿姨推着婴儿车在小路上走着,车后的篮子里有很多方便面,因为路面不平,有几包方便面掉了下来,阿姨没有看见。我急忙跑过去捡起方便面交给阿姨,阿姨笑着说:“谢谢你,小朋友!”我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这时,我听见有人说:“小雷锋来啦!”

篇3: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指要

一、基础知识的复习

1. 生字的复习

在总复习时, 每位教师都要汇报自己在平时听写时学生普遍写错的字, 由负责拟写生字复习教案的老师汇总, 编写出教案后, 由执教者引导复习。主要步骤是:先由学生自己翻出平时听写本, 把自己写错的生字找出来, 分析错误的原因与同学交流。再汇报自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错别字。最后做老师精心设计的形近字、多音字练习, 对易错的字进行巩固, 汇编出形近字、多音字大全。

2. 词语归类复习

先由学生收集本册近义词、反义词、各类成语, 教师归纳在一起, 从而唤起学生的记忆。活动前先拟写计划, 组长执笔记录。收集后, 教师上复习课引导分类汇总, 我们把成语分为数字成语、含动物的成语、历史故事成语、神化传说成语、含修辞的成语, 等等。在网上搜索趣味语文习题, 由李明珍老师负责设计, 提出设计方案。由于成语复习比较枯燥, 所以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有兴趣学习。全组老师针对她的教案提出自己的观点, 进行讨论, 最后达成共识, 形成教案。上课时, 看哪个组材料收集得多, 收集得全, 进行奖励。收得不全的小组在听其它组交流时要补充自己的资料, 同样要汇编成六年级上册近义词、反义词、成语大全。再设计出封面、目录。活动后有总结、感悟。这样, 使学生在自己动手收集的过程中, 锻炼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3. 病句的修改

首先找病因:在组内先讨论病句的类型, 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 只有查出病因, 才能对症下药。我们要求负责教案的老师在教案中全病句的类型, 进行练习设计: (1) 成分残缺; (2) 用词不当; (3) 词序颠倒; (4) 重复啰嗦; (5) 不合事理; (6) 前后矛盾; (7) 分类不当; (8) 关联词错误。然后开出药方、对症下药, 如:成分残缺的要“补”;用词不当的关联词错误的要“换”;词序颠倒的要“调”;重复啰嗦的要“删”。值得注意的是修改病句的原则是不改变原意, 同时以最简洁的方法修改, 因此, 修改前必须读懂句子, 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 找到病因后修改, 修改后还要细致检查, 因为有的病句不止一处有语病, 还要看有没有将意思表达清楚, 有的病句不止一种修改方法, 只要表达清楚即可。所以我们要教给学生如下修改步骤: (1) 读句子、理句意, (2) 查、排、审找病因, (3) 改句子、保原意 (改得少、改得巧) 进行改病句练习。每一类病句都要全, 而且练习形式要多样。可采用各种形式的比赛进行, 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 进取意识。

在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时, 由于基础知识内容多、量大, 复习较为繁琐, 我采用分层次复习法, 简单的知识要求学生在家里完成自主复习, 教师抽查, 如字、词的复习。词语的理解可放到课文复习中, 并要求学生上学必须带字典, 不懂的字、词要会自己查, 或小组商议、讨论, 直至理解。同时, 教师还要不断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从文章中找出关键词语, 让学生分析理解。这样, 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又可开阔学生的眼界。对于基础知识中比较复杂的语法知识, 虽然只要求学生了解, 并在此基础上运用, 但如果老师单纯地讲, 有些问题就会错过。

二、阅读理解部分的复习

阅读是借助具有客观意义的文字符号, 理解阅读材料的意义, 从而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思维活动;是搜集处理信息、获取知识、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形成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学习阅读以获得阅读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为目标。小学生学习阅读的具体要求是:学会运用朗读 (诵读、背诵) 、默读和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法,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理解词句的意思,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并有自己的见解;能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同, 扩大自己的阅读面。

以读懂一段话为例:

自然段就是指在文章里提行排版空两格为标志的一段文字。在自然段中的句子间有一定的关系, 有的一个或几个句子可以组成一个意思, 分析段中句子间的关系, 有利于理解段落的内容。段落中句子间的关系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 总分关系

有 (1) 总叙→分叙、 (2) 分叙→总叙、 (3) 总叙→分叙→总叙几种, 阅读时抓住了中心句就了解了段落的内容, 如: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 来往船只多, 他操纵自如, 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 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 他总能平稳地穿过, 而且速度非常快, 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 我们的眼晴忙极了, 不知看哪一处好。 (《威尼斯的小艇》)

这段话是由“总叙→分叙”形式构成的, 全段围绕“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一内容 (中心句) 叙述。

2. 并列关系

围绕一个内容, 从几个方面进行叙述, 这几个方面是相互并列的, 如:

“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真奇啊, 一座座拔地而起, 各不相连。像老人, 像巨象, 像骆驼,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 像翠绿的屏障, 像新生的竹笋, 色彩明丽, 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 危峰兀立, 怪石嶙峋, 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桂林山水》)

这两段话分别从“静、清、绿”“奇、秀、险”写出了漓江水、桂林山的特点。

3. 递进关系

段落中的句子在意思上一层更进一层, 或者是在范围上由小到大, 或者是在程度上由轻到重等, 如:

泸定桥离水面有十多米高, 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 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 铺上木板, 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 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 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 真叫人心惊胆寒, 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 从上游山峡里直泻下来, 撞击在岩石上, 溅起三米多高的浪花, 涛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城背靠着山, 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 凭着天险, 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 看你们飞过来吧!”

篇4:《六年级忍者日记》翻译实践报告

翻译种类繁多,文学翻译与其他翻译类型有着本质的区别,文学文本本身既有语言表现的表层含义又有其所蕴含的深层含义,与其他翻译类型不同的是文学翻译更加倾向于作者和读者的主观感受,具有艺术性,模糊性和多元性特征。

二、文学翻译的特点

文学文本总是通过向读者展现某种形象来实现作者的表达意图,这也就是所谓的塑造人物形象,文学通过形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念,所以文学形象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情感,每个人物形象都渗透了原作者的情感和态度,作为译者怎样尽量还原原作的人物形象和原作者的情感态度就成了翻译的重点和难点。

文学作为一项语言的艺术,成为作家塑造人物和表达情感的媒介,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文学语言是一种富有模糊性和想象性的语言,哪怕作者描述的再详尽,也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读后的理解和感受都是不同的,因为语言文字并不像画作和影视作品那样直观,文学作品中展现的画面基本都是靠读者自己想象,所以即使同一文学作品不同的译者翻译,译作也会有很大差异,以为译者首先也是读者,理解不同,翻译也不同,所以文学翻译要比科技翻译等类型的翻译难度要大。文学通过塑造形象,并在空间和时间中多方面的展示和描述形象,文学作品中的时间具有延展性,地点具有多元化,通过时间和空间的交叉来使塑造的形象更加丰满生动,使情节也更加丰富有趣,这也就要求译者在翻译作品时尽量保留原作的生动性和完整性。

三、文学翻译的标准

有人认为文学翻译标准只是翻译标准下的一个子分支,其实也不尽然,翻译的类型有很多,各有各的特点,所以翻译标准也不尽相同,如果非要说文学翻译就只是翻译的一个子分支,那只的确有些以管窥豹。在中国的传统译论中,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传神”以及钱钟书的“化境”说被视作近代三大译论典范。关于“信达雅”,按照严复的本意,“信”即忠实于原文,“达”即翻译的流畅,“雅”即译文的典雅。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化境”说,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文学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化为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保持原有的风味,那就是算得了“化境”。

四、案例分析

文学翻译总是伴随着如何选择翻译方法和评判标准的争议,为达到翻译目的,译者要恰当选择翻译方法来获得更好的译文。

(一)转换法

1.原文:I was on a soccer team in third grade, but after a shin guard to the face and a broken nose, I quit.

译文:我在三年级的时候参加过足球队,可是被护膝砸到了脸,伤到了鼻子,所以也就不再参加了。

分析:原文“a shin guard to the face”和“ a broken nose”分别为两个名词短语,但是译文将两个名词短语转换为动宾短语,to本身是一个介词,译文将其转换为动词“砸向”,“broken”本身是一个形容词,译文将其转换为动词“伤到”,这样转换可以使译文更加形象生动,仿佛一个不擅长运动的小学生形象跃然眼前,文学翻译不仅仅是把原文意思传递给读者,更重要的是要把作者创造的人物形象传递给读者。

2.原文:Zoe was standing behind me with her eyes peeled wide open, staring into the same spot in the tree line that I was studying only seconds ago.

译文:佐伊站在我身后,瞪大了双眼,盯着一排树中的同一个地点,也就是我刚才学习的地方。

分析:原文中“wide open”作“peeled”的状语,表现佐伊当时眼睛睁的很大,翻译时,直接将两个副词wide和open转换成动词,使译文更加简洁,也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佐伊当时吃惊的形象;“that I was studying only seconds ago”作the tree line的定语从句,如果译文中规中矩地把定语从句翻译成一个名词前的定语势必会导致头重脚轻,所以译文采取分译法将定语从句转换为一个短句,使译文更加简洁明了。

(二)増词与简词

1.原文:Im not that into scary stories and watch enough with my dad to know that monsters are fake…at least I think theyre fake.

译文:我没那么喜欢恐怖故事,因为我和爸爸看了足够多的恐怖故事,知道那些鬼怪都是假的。。。反正我认为是假的。

分析:原文中watch enough被译为看了足够多的恐怖小说,原文可能避免scary stories重复,所以将其省略,但是翻译时采取增译,将原文中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便于读者理解。

2.原文:I cant stand waiting for the microwave to beep after a minute.

译文:我等不下去了,哪怕微波炉还要一分钟就会发出嘀声。

分析:原文中stand意为“忍受”,原文意思是“我无法忍受等待。。。”,如果按照原文字面意思直译,那么译文会显得冗长又啰嗦,并且有明显翻译腔,众所周知,翻译腔是翻译的大忌,所以在翻译过程中采取了减词,省略了原文中的stand,将其意为“等不下去了”,这样既变现出来了主人公急切的心理,又使译文简洁明了,同时也避免了翻译腔的出现。

(三)肯定与否定

1.原文:I think even the best of us have our weaknesses.

译文:我想再好的人也不是毫无弱点。

分析:原文为肯定语气,译文将原文的肯定语气转换成双重否定,虽然意思上没有改变,但是双重否定要比肯定句语气更加强烈,前文的意思是忍者给他奥利奥饼干,他知道不应该拿可疑人的东西,但是又想拿,所以为了给自己一个拿饼干的借口才说人都是有弱点的,此时用双重否定来将强语气,以此来表现想拿奥利奥饼干的急切心理。

2.原文:The white powder of chalk exploded into the air, making it impossible to see anything.

译文:白色的粉笔末在空气中爆炸,我什么也看不见了。

分析:原文当中的意思是由于忍者在主人公面前拍打着黑板擦,粉笔末似乎像爆炸了一样弥漫开来,导致视线受阻,什么也看不清了,如果直接采取直译,译文为“白色的粉笔末在空气中爆炸,不可能看见任何东西。”显然并不符合汉语的说话习惯,所以译者为了使译文更流畅采取了反译法,显然处理过的译文更加简洁流畅。

3.原文:Strange that I didnt even notice him until he spoke.

译文:奇怪的是,直到他说话,我才注意到他。

分析:原文很明显是一个由didnt引导的否定句,如果直译,译文则是“奇怪的是,我没有注意到他,直到他说话。”明显采取反译法的译文更加符合汉语习惯,简洁明了,根据作者的意思,侧重点在已经注意到他了,而非没有注意到,所以此处采取反译法才能传递出原文作者的侧重点。

五、结语

篇5:二年级雷锋日记摘抄300字

我要牢牢记住这段名言: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

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

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

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1960年11月8日

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人民的勤务员。为了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幸福,哪怕高山、大海、巨川;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入火海进刀山,我甘心情愿,头断骨粉,身红心赤,永远不变。

1960年12月8日

一个革命者,当他一进入革命的行列的时候,首先要确定坚定不移的革命人生观。树立这样的人生观,就必须注意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处处为党的利益、为人民的利益着想,具有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风格,能够为党的利益、为集体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否则就是个人主义者……

1961年1月18日

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不遇到一些暂时的困难,这些困难的实质,“纸老虎”而已。问题是我们“见虎而逃”呢,还是“遇虎而打”?

篇6:小学雷锋日记摘抄50字

今天给一营二连拉粮食。上午8时从山出车,9时半左右就到达了抚顺粮站。这趟是副司机开的。因他缺乏驾驶经验,遇到紧急情况,就手忙脚乱起来,因此,轧死了老乡的一只鸭子。我立即叫他停车,向老乡道歉,并给老乡赔偿了两元钱,使老乡没意见,很受感动。

8月9日

今天我看了一位科学家对青年讲的一段话,对我的启发教育很大。他说:“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不管别人怎样器重你们,你们都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没有学识!’决不要陷于骄傲。因为----骄傲,你们就会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丧失客观方面的准绳。” 这些话好得很,我不但要永记,而且要贯彻到言语行动中。

8月10日

今天,我认真学习了一段毛主席著作,其中有两句话对我教育最深。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过去,我在一切言论或行动中,按主席的教导做了,因此我进步了;现在,我仍要牢记主席的这一教导,坚决努力,要求自己更好地做到这一点。 今后,我要更加热爱人民和尊敬人民,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做人民的勤务员。

1959年12月4日

昨天,当我听到车间总支李书记关于1959年征兵的报告后,我激动得一时一刻都没有平静。深夜了,我怎么也睡不着觉,便从床上爬起来,跑到了车间办公室,叫醒了已熟睡的李书记。我问他:“我能不能入伍呀?”李书记笑着回答说:“能呀!像你这样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参加人民解放军是顶呱呱的哩!”他从头到脚仔细地看了我一下说:“唉呀,小雷怎么没穿棉衣呀!下这么大的雪,不冷吗?”这时我才觉得穿一身衬衣有点寒冷。李书记把棉衣披在我的身上,回到了宿舍,我还是不想睡觉,坐在条桌旁写我的入伍申请书和决心书。 今天一清早,我就到车间报了名。现在,我的愿望就要实现了,我怎么能够不高兴呢!只要组织上批准我入伍,我一定要把自己最可爱的青春献给我们的祖国,做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革命战士……

12月7日

早上六七点钟,我和朱主席以及其他几位代表们坐火车到了弓矿开先进生产者、红旗手以及工段以上的干部大会。 当我一走进会场,真把我吸引住了。会场布置得是那么的庄严、美丽,上午9点钟会议正式开始。首先党委高书记宣布了大会主席团名单,其中有我一个,当我走上主席台时,我那颗火热的心是多么的激动啊!像我这样一个放猪流浪出身的穷孩子,今天能参加这样的大会,同时还把我选为主席团的成员。我是党的,光荣应该归功于党,归功于热情帮助我进步的同志们。

12月8日

一个革命者,当他一进入革命行列的时候,就首先要确立坚定不移的革命人生观。……树立这样的人生观,就必须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处处为党的利益,为人民的利益着想,具有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风格。……要能够为党的利益,为集体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否则就是个人主义者,是资产阶级的人生观。

1960年1月3日

我出身于贫苦家庭,在旧社会过着缺衣少吃的苦日子。那种被奴役、被欺凌的仇恨,使我永远铭记在心。

2月4日

可以说在我的周身的每一个细胞里,都渗透了党的血液。 为了忠于党的事业……今后,我一定要更好地听从党的教导,党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决不讲价钱。……

2月8日

我出生在一个很贫穷的农民家庭,在旧社会里受尽了折磨和痛苦。参军以后,我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深深懂得了社会主义的今天是由无数革命先烈和战友的艰苦奋斗、英勇牺牲得来的。从我参加革命那天起,就时刻准备着为了党和阶级的最高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直至最宝贵的生命。

2月15日

敬爱的毛主席,我看到您写的《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深受教育,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过去有人讽刺我说:“你积极有什么用,那么点的小个子,给你150斤重的担子,你就担不起来。”我听了这话,还埋怨自己为啥长这么点小个子呢! 可是,您老人家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话给我很大鼓舞。个子小我也要尽我自己最大的力量,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向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学习。

1960年3月9日

我学习了毛主席著作以后,懂得了不少道理,脑子里一豁亮,越干越有劲,总觉得这股劲儿永远也使不完。 我为群众尽了一点自己应尽的义务,党却给了我极大的荣誉,去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并出席了鞍山市青年建设积极分子大会。这完全是由于党的培养,是由于广大群众支持的结果。我要永远地记住:“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上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我要永远戒骄戒躁,不断前进。

3月10日

在今天的电影里,我看到英勇的革命战士黄继光。他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他这种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而牺牲了自己的崇高精神是值得我永远学习的。

1960年6月5日

要记住:“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6月1日

篇7:学雷锋日记六年级

记不清是多少天以前的事了,但是它一直藏在我心里的一个角落,想起来就觉得美滋滋的。

那天,我正要去食堂吃晚饭,路过车棚的时候,我发现一辆自行车倒在地上,心想:咦,这是谁的车子呀?是谁这么不小心把它碰倒了呀?肯定是参加兴趣小组的哥哥姐姐们的车子,要是他们看到自己的“坐骑”倒在地上一定会难过的,我得把它扶起来。听妈妈说过,我很小的时候,要是看到路上有倒下的自行车,就会拉着妈妈的手不肯走了,硬要妈妈把它扶起,现在,我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完全有能力自己做这件事。想到这儿,我赶紧上前弯腰,拉住车把想一把把它拉起,不料,车子太重了,差点把我拉倒。看来,拉车把不行,我的力气太小了,我得注意技巧。我观察了一下,一手握紧车子中间的斜杠,一手拉住车把,小心翼翼地一提,车子终于立起来了,我拍拍手上的灰尘正要离开,“嘭”的一声,车子又倒下了。“哎呀,我太粗心了,扶起了车子,却没将它固定。”我像刚才那样再次把车子扶起,这回我可没忘记把车子的脚固定。看着自行车稳稳地站在了那儿,我哼着小曲,蹦着跳着来到食堂,吃下了一大碗饭。

做好事会让自己感觉那么开心,以后我要时时做,常常做,还要鼓励我身边的小伙伴们一起做,从一点一滴做起,人人争做“活雷锋”。

上一篇:高中表彰大会主持词下一篇:渤海大学专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