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为论点的议论文

2024-04-18

以水为论点的议论文(通用14篇)

篇1:以水为论点的议论文

以水为话题的议论文

闲聊中,朋友说,水无形、无味、无足、无骨,又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并要我以水为题目,写散文一篇,我欣然应允。

关于水,我想说的最多的乃是水之品性。在我看来,水之品性有六:

其一,水有无暇的品格。我们常常描写水时,说水晶莹剔透,温婉如玉,说明水之纯洁。有人问“浑水猛兽”、“大禹治水”作何解释,我说,水之本来面目是纯洁的,是外部环境污染了水,把一滩水给搅浑了,遭到了水的反抗。古人云“厚德载物,上善若水”,足以说明水之品性之纯,要不怎么把“善”于“水”连在一起。我们当该学习水的纯洁性,不该把自己品性污染的花花绿绿,更不该把“人之初,性本善”,在人的逐步成长繁衍出恶的.一面来。

其二,水有坚韧的耐性。孟子说“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就是说水这个东西,遇到困难不气馁,如果前面有坑,不把它填满是绝不罢休,足见其坚韧的耐性。成语“水滴石穿”,说明水具有坚强的意志,坚韧的品格,以其柔弱的点点滴滴,长年累月,穿透青石。我们当该学习水的耐性,不该遇到困难就低头,遇到需要长期坚持的事就缩头,做事业朝三暮四,朝秦暮楚,坚持不到底,没有水的“不盈科不行”精神。

其三,水有很强的适应性。如朋友言,水无形。把它放在玻璃杯里,就是圆柱体,放在方形的器皿里就是方形,放在不规则的容器里,就是不规则体,变化无穷。即使有人人为地让水往高处走,引水上山,但其水的柔性、水的纯洁性、水的就湿、就下性没有变。也说明水能随形就势,适应各种规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也该学习水的这种适应精神,要学会适应环境,当回头时得回头,不死牛顶墙,乃至头破血流。

其四,水有克强的本领。水至柔,却可以克刚。即使再强硬的东西,水也可以湮埋它,可以冲垮阻挡它的坝堤。因为水柔弱,大多数人狎而玩之,往往溺死者无数。火炎烈,人望而生畏,则死于火者少,所以古人治政提倡“宽猛相济”。我们当该学习水的柔中含刚、以柔克刚精神。

其五,水具有孕育生命和生机的活力。科学家说过,阳光、空气、水是生命的三要素,足见水是孕育万物离不开的东西,足以说水是生命的源泉。人可以三天不吃饭,但不可以三天不喝水。

一个地方如果失去了水,绿树小草将黯然失色;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了水,也将缺乏了生机与活力。我们常说“青山绿水”,退耕还林,保护生态,强调的就是水的重要性。诗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是多么美好的生态环境,令人向往。因此我们务必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水是我们的生命维系,生机动力。

其六,水具有诗人般浪漫情怀和伟人般博大胸怀。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智者乐水,说明水是灵动的,是欢快的,是有悟性的。古代诗人的笔下,水具有浪漫色彩。李白就写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诗句。苏轼描写西湖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也写过“小石潭记”,文人墨客关于写水的妙文佳句不可枚举。水也是博大的,地球上四分之三是水。孟子曾说“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难为言”。我也曾经看过大海,莽莽苍苍,一片汪洋,一望无际,看过大海,那才知道什么是水,才感觉到什么是博大。我们是不是也该学习一下水的灵动和浪漫,学习一下水的博大与坦荡,以此调节一下自己的心态。

水,我顶礼膜拜的水,在你的身上让我们看到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精神!

篇2:以水为论点的议论文

我觉得水是春雨,温柔细腻。有时我在雨中漫步,感到春雨像一位大姐姐,在用手抚摸着我,让我时刻都觉得温暖。

我觉得水是海水,让我感到母爱。因为它包容我们,爱护我们,让人觉得它就是我们的母亲,而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母亲。它不仅让我们感到母爱,而且也对我们有些好处,比如说它里面的鱼、虾、蟹等给我们带来丰富的食物。

我还觉得水是冬天的冬雪,活泼可爱,活像一位顽皮的三岁小孩,不停地变换模样,让人想要一起玩耍,做游戏。

我爱水,他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母亲,更因为它与我们有着亲密的接触。

篇3:以水为论点的议论文

我国先民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把人和自然的位置分得很清晰,认为任何世间万物都是自然的产物,而绝非当时大多数西方思想家所理解的那样——人是世界的主宰。

这种“天人合一”观在居住环境上也有更好的体现。在选择居住环境的时候,水源这一问题是必须要在前面考虑到的,我国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等诸多古老文明产生地的周边都有丰富而充沛的水源。这一点也可以从我国各朝各代的“天府之国”和人口繁密之处看出,它们周边也都是水草丰美、山清水秀、自然条件优越之地,由此便可以看出“水”在人类生产生活当中的重要性。

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断档的文明古国,中国在其文化发展史上有很多值得思考与借鉴的东西,单拿“园林”来讲就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中国园林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其周边国家的园林体系也深受我国园林的影响,而我国的苏州凭借其优越的地理、经济等诸多优越条件,自宋代起就是兴建私家园林的绝好之所,而“水”又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平江知州李寿明主持绘制的《平江图》中就可看出当时苏州城三横四纵的主水道和数百条如经、如纬的附水道。另外城内桥梁295座(城外19座)、街桥309座、寺内桥1座、府内桥1座、仓内桥1座、馆内桥2座,如此之多的桥梁在图中出现,可见当时的古苏州城就是枕河而眠的水乡泽国。可以说就是这些“水”给后来的园林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先决资源,也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水就绝对不会有后来闻名于世界的“苏州园林”。

中国人爱水是世界上最早的,这一点从河姆渡、大汶口、仰韶等地出土的彩陶及其他物品的造型与装饰纹样中可以得到印证,水纹、鱼纹、网纹等作为主体充斥着整个器物。我国古人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以水比德”的思想,春秋的老子就说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为不争,故无尤”;《荀子·宥坐》记载了孔子答弟子子贡问水的一段对话“夫水,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洮洮乎不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而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孟子曰:“源泉滚滚,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平四海,有本着皆如此。”孔孟则从水的动态中及表现态势感悟到积极奋进的精神。当然水里面也有如老子从“静水”中感悟到的蕴含的力量——柔弱胜刚强的哲理。以上这些思想与后来绝大多数园林的兴建和居住的初衷是相吻合的,都是追求一种崇高的美德,像清澈的水一样,滋润着万物而又平静的不与万物争荣。这种“上善若水”的老子处事哲学,是缘于“水”与世无争,安于卑下,故老子认为“水之德”最近于道。但这种“与世无争、安于卑下”决不是自甘堕落、自暴自弃,而是一种寻求内心中理想“天国”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以不争争,以无私私。这一点可以从苏州园林的名称中看出,如:沧浪亭、网师园、拙政园等,像这样的园名在苏州可以说是为数不少的。我国古代哲人就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表述,那么智者何以乐水,这一点西汉韩婴在《韩诗外传》中就有回答:

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间,似有智者;动之而下,似有理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障防而清,是知命者;历险致远,卒成不毁,似有德者。天地以成,群物以生,国家以平,品物以正,此智者所以乐水也。

智、理、勇、知命、德和成、生、平、正这些文字所体现的含义,都是我国古人所向往和喜欢的,就连几千年以后的今人,对这些文字所体现的思想内涵也是希望达到的。从这方面看来,“水”作为这些思想的“综合体”就不难被那些“智者”所喜爱。

“随着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出现,有了奴隶主和封建的城邑,……通过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耕地不断扩大,自发的改造自然……一部分人则居住在城镇中,开始了远离自然的生活。随着城邑的逐步扩大,人与自然越来越远了”。尤其是从15世纪末期的蒸汽机时代开始,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肆虐的掠夺,自然已经不堪重负。今天的人们也越来越远地离开自然,那种蓝天白云、鸟跃虫鸣的景象也越来越少的在我们的眼前出现。所以近年来“回归自然”也被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所推崇,不能不说是这种“集体无意识”左右了景观设计的趋势。在回归自然方面,我国古老的苏州园林就将这种“自然”发挥得淋漓尽致,“自然”也是苏州园林的终极目标。我们今人该从中受到哪些启迪。

江南地区早在宋代就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被称之为“天府之国”。经过吴、东晋、宋、齐、梁、陈等“六朝”的开发,尤其是期间的北人南迁,给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唐安史之乱后,中原动荡,唐王朝不得不在财政上倚重于江南八道。到了宋代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地区一跃成为“天府之国”,在李觏的《寄上孙安抚书》中就有“嗟乎!江淮而南,天府之国。周世宗之威武,我太祖之神圣,非一朝一夕而得”的描述。经济的发展也为园林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那些在仕途上遭受打击或不顺利的士大夫们,可以在这样一个既有幽静的水乡又不失丰沛物资的地方静下心来归隐。苏舜卿以其岳父宰相杜衍支持范仲淹改革,遭反对派陷害,被贬为民,闲居苏州后建沧浪亭,以诗明其志曰:“……高轩面曲水,修竹慰愁颜。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吾甘老此境,无暇事机关。”可见当时苏州在居住等方面是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的。但如今过度地开发和工业发展与周围环境的不匹配,使得当今的苏州已经逐渐失去了往日清澈的河水和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混沌的运河和长三角的经济繁荣。现在的苏州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周边大小湖泊水道星罗棋布,自古雨量充沛、水网密布。明代散文家钟惺云:“出江行三吴,不复知有江。入舟舍舟,气象大氐皆园。”太湖为其充足水量提供了不可忽略的水源。《吴郡志》在其中有过太湖的生动描述:“太湖,在吴县西,即古具区、震泽、五湖之处。《越绝书》云:‘太湖周回三万六千顷,禹贡之震泽。’《尔雅》云:‘吴越之间具区,其湖周回五百里。襟带吴兴、毗陵诸县界,东南水都也。’”京杭大运河从苏州城区环绕而过,与长江、太湖、苏州护城河及城内数百条河道互通互融,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水系。苏州城水系大半来源于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孕育着吴文化,传播着吴文化,并为苏州园林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失的自然条件。

2008年初由权威部门评审、《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承办的新“天府之国”揭晓,苏北地区榜上有名。在这表面的光环下隐藏着多少自然的痛苦,单说2007年5月太湖蓝藻爆发的反面案例,就很是值得我们思考和重视。

以沧浪亭为例,通过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的《苏州府城内水道图》与现在的沧浪亭实际情况对比发现,不但沧浪亭东、北、西的“几”字造型水道的一“丿”已经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宽阔的柏油路),而且所剩水体西部也成死水,在艳阳之下发出难闻的气味。但在沧浪亭入口东面,原本狭长的水道,现在是一湾相对开阔的水面,但因水的流速极低,加之水面垃圾飘浮,导致偌大水面没有一丝生机。

再通过实地考察和对照从宋代至今的(含:宋绍定二年、明崇祯十二年、清乾隆十年、清嘉庆二年、清同治十一年、清光绪十四年、民国二年、民国三十八年等)近二十余张古苏州城地图,不难发现苏州城的水系整体是呈下降的趋势。其中宋至明为小幅增加阶段,至明后均为减少。之所以增加,通过考证是因为明宣德年间在城内新建了青丘、席墟、狄溪、苏巷、济农五座粮仓,为便于粮船停靠和粮仓防火防盗的需要,环粮仓均开有河道;另外在古城南部,为引水入苏州学府,东西两侧与旧河贯通。再看现在的苏州城地图,陆路的格局犹在,但城内水系则已十去六七,所幸存者,除一二干流通畅外,余者皆成死巷。而代表水城特色的水关,仅盘门保存尚好(1986年初夏重建),其他七座水门均废。

由此可见,苏州园林的格局是受周围诸多因素所影响的,这不单单是水体上,还在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受其影响和控制。有些时候水体的变化也是受诸多外界因素所影响的,但笔者认为其关键之关键,还是“思想上的重视程度”问题。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园林的样式、格局等就是受人为环境所左右。宜理水理水,宜叠石叠石,以不变应万变,也为常道也。

参考文献

[1]张英霖.苏州古城地图.平江图[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4.

[2][春秋]老子.道德经[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5.

[3][战国]荀况.荀子[M].济南:齐鲁出版社,2006.

[4][春秋]孟轲.孟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5]李铮生.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王双怀,石云涛,刘文锁,等.“天府”家族七兄弟[J].中国国家地理,2008(5):23-24.

[7][明]钟惺.梅花墅记[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篇4:以水为话题的议论文

看到桌面上形状各异、惹人喜爱的小食品,有松脆的洋葱卷;有嘎嘣脆的薯片;还有酥脆的小小酥……这时我嘴里的口水已经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肚子也已经不耐烦地咕咕叫。心里开始急促的呼喊:美味的零食,快到我的肚子里来吧!我可忍不住啦!我时刻把我的目光投向桌上那堆诱人的零食。

幸福的时刻终于来了!一时不知从何下手,我先抓起一把薯片,直接塞进了我的大嘴里。还没等我吞下前一波食物后,又一波进来了。我的嘴巴真像一个吞食食品的黑洞。瞧瞧身边的小伙伴,一个个也吃的津津有味。平时,家里很少有零食,妈妈说很多零食是垃圾食品,要少吃,不然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大伤害。可是当看见它们摆在眼前,还是忍不住放开肚皮吃个够。

不知不觉,十分钟过去了。我已经吃了几十片薯片,许多洋葱卷,还有好多的虾条……忽然,我一阵难受,大叫了起来:“我好想喝水呀,我都快渴死了!”接着旁边传来更多的声音,“嘴巴都干死啦!”“不行,我要喝水!”“那怕再给我一点儿渣,我也不要吃啦,以后我再也不吃薯片了了。”……大家的反应令人吃惊吧,刚刚还吃得欢呢。这时望也不再望一那堆吃剩的零食了。只听咕咚吱咚大家捧着杯子一饮而尽,一副副畅快淋漓的样子。

篇5:以水为话题议论文

原始的生命诞生于原始的海洋中。那一片汇集了河流、雨露的广阔海洋,又将生命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水,成云致雨,积细流成惊澜,日夜奔流不息。众所周知,我们的身体里有80%的水份,是水缔造了血肉之躯,也是水滋润着人干涸的生命。水,这股凝聚生命的流,让人与万物拥有了生存与延续的可能,水,生命之母!

水,生命之韵

细水潺湲,人类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也随着水的流淌代代相传。曾记得,屈大夫汨罗江边忧国忧民的哀叹;曾记得,称霸天下的项王乌江自刎;还有荆轲的易水悲歌;王羲之的墨污方池;毛主席在湘江的彼岸怅叹“万类霜天竟自由”,红军在泸定河金沙江的激战……历史浓浓的底蕴正似长江之浪,奔腾而来,水汇成历史的长河,歌颂着人类永不褪色的光辉,歌颂着人类辉煌灿烂的昨天!

水,文化之源

江南水乡,杏花绽放的梅雨时节,文化之葩也在温润雨水的滋养下生长。云雾缭绕的江南,走出了一代代的`文化名人。朱自清,鲁迅,巴金,茅盾……他们正是文坛上永不凋谢的奇葩。

水,人生之汇

水,看似柔弱,却有穿石之力;水,缔造万物,却也能将万物摧毁。水的秉性或许谁也无法掌控,但它正是以它的变化昭示着人生的哲理。滴水穿石,是坚持不懈的毅力;洪流无情,正告诉我们不可失去防范之心;水的一往直前,正蕴含着人当急流勇进的哲理;水的包容万象,正是告诫我们心胸开阔方能成就大业。人生正似水由泉而汇入大海的过程,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善成德则非成人之道。当泉汇成溪,绕过曲折的山路,不畏艰难才是人生的主题。为人者,应如水般顽强,积少成多,心胸开阔,常怀明净平淡之心,以经治人生之道。水,汇成了人生的精髓,也汇成了人的内涵。

篇6:以水为话题议论文

水的化学特性是纯洁、清澈、无色无味,含有氢氧等几种元素。它几乎覆盖了整个地球,从太空中看地球,地球为秀丽的蓝色球体。水在地球表面有71%以上的面积。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水呢?有几十种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生说:地球上因为温度和重力变化,物质的分异和对流让岩层产生变化,地球分化圈层,岩层分离,氢氧等元素浮到地表,各种物理及化学作用让它产生了水。第二类是外生说:有调查发现,从太空坠落地球的球粒陨石中的成分,也有一定量的水,一般为0.5—5%,有的高达10%以上,估计每年都会产生1.5吨这样的“宇宙水”。在所有陨石中,这样的球粒陨石占86%以上。

虽然每年地球上增加了1.5吨左右的水,但是,地球上由于环境的污染,每年地球上可以饮用的水越来越少。而水却是生存的重要资源,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在浇灌植物的时候,不是一片一片的洒水,而是滴灌,就是在植物的根上滴水。还有许多节水的方法,但是我们周围的环境正在变得更恶劣,研究人员表示,他们正在进一步研究关于水的项目。

篇7:以水为论点的议论文

关键词:熔盐法,铋层状,SrBi4Ti4O15,各向异性,润湿剂

0 引言

传统PZT压电陶瓷在制备、使用及废弃后的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起铅污染环境, 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 开发无铅压电陶瓷是一项迫切的、具有重大社会和经济意义的课题[1,2]。铋层状结构陶瓷是目前最具应用前景的无铅压电陶瓷体系之一[3,4], 如Na0.5Bi4.5Ti4O15[5]、Bi4Ti3O12[6]、Sr Bi4Ti4O15[7]和Ba Bi4Ti4O15[8]等, 优点是介电常数、老化率及烧结温度都较低, 居里化温度很高, 可用于高温区电子器件的制备。但受限于铋层状晶体结构, 压电性能较差, 一般采用掺杂或工艺改性来提升性能[9,10]。熔盐法是粉体制备的一种重要工艺改性技术, 制备的粉体成分均匀、纯度高, 可降低合成温度, 缩短反应时间, 制备的铋层状结构陶瓷的性能有较大的提升[11,12,13]。但传统熔盐法制备陶瓷粉体, 使用的球磨分散介质是挥发性分散剂 (丙酮、乙醇等) 。这些有机溶剂制备过程几乎完全挥发, 既不环保又提高了规模化生产的成本[14]。因此本文采用熔盐法合成Sr Bi4Ti4O15铋层状粉体, 采用蒸馏水替代挥发性分散剂 (丙酮、乙醇等) 作为球磨分散介质。研究原料和蒸馏水、熔盐和润湿助剂木质磺酸素钠用量对球磨分散效率及对Sr Bi4Ti4O15的结构、形貌的影响。

1 实验过程

实验采用分析纯的二氧化钛、氧化铋、碳酸钠和碳酸锶为原料, 用氯化钠为熔盐, 蒸馏水为分散介质, 木质磺酸素钠为润湿助剂。按照分子式Sr Bi4Ti4O15 (SBTi) 的化学计量比依次称量二氧化钛、氧化铋、碳酸钠和碳酸锶, 分盛在尼龙球磨罐中。引入正交试验方法对影响球磨效率的蒸馏水用量、熔盐用量和木质磺酸素钠用量进行优选, 采用正交表L9 (34) (其中空白列省去) 并按表l中规定的方案进行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 球磨均匀后烘干, 800~1000℃煅烧2 h。粉体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备用。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Matersizer2000型的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生料浆粒径。将所得粉体, 通过德国Bruker公司的D8-Advance型x射线衍射仪分析晶体结构 (Cu靶, Kα辐射) 。利用日本JSM-6700F (JEOL) 型扫描电镜观察粉体的微观形貌和晶体尺寸, 工作电压5.0 KV。

备注:表中wt%均以原料质量为参照。

2 结果与讨论

2.1 正交实验的直观分析

不考虑各组份的交互作用, 选择用L9 (34) 正交因素水平表开展实验来确定各组份的最佳比例, 如表2所示。根据粉体球磨的要求:相同物料球磨后D50粒径越小表明球磨效果越好。因此实验结果指标为生料浆的粒径 (用中位径D50) 衡量。由表2中的极差分析可知, 熔盐量B对球磨效率的影响最大, 润湿助剂C次之, 蒸馏水A的影响最小。因此, 各因素对以水为球磨介质球磨钛酸锶铋的效率影响程度顺序为:熔盐量>润湿助剂>蒸馏水, 最佳因素组合方案为A3B2C1。另外在实验中发现, 润湿剂木质磺酸素钠可以明显降低球磨浆料的粘度, 提高分散效率。这是因为木质磺酸素钠为阴离子表面活性物质, 溶于水降低水的表面张力, 使得水介质更易浸润在粒子表面。随着球磨的进行, 木质磺酸素钠吸附在粒子表面上, 使颗粒具有相同的电荷, 互相排斥, 促进了颗粒的分散。

2.2 工艺条件对SBTi陶瓷粉体晶相结构的影响

图1是钛酸锶铋SBTi粉体的XRD图谱, 以水为球磨介质, 通过熔盐法在900℃的下煅烧2 h合成。与JCPDS标准卡片No.43-0973对照, 样品2、6、8均合成了具有铋层状结构纯的钛酸锶铋晶体, 而且与标准图谱相比, SBTi粉体的衍射峰的峰形更尖锐, 特别是在 (119) 最强衍射峰 (2θ=30.43°) 处现象更为明显。这是由于熔盐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晶粒尺寸和形状, 制备的粉体具有各向异性所造成的, 同时也说明以水为球磨介质对熔盐法合成粉体的纯度及晶体结构影响较小。而样品7合成的粉体主相为Sr Bi4Ti4O15, 有少许Sr2Bi4Ti5O18杂质相生成。结合正交实验, 样品7组合方案为A3B1C3, 球磨效率最差, 中位径D50=99.04 um为所有样品中最大, 从而影响了最终反应合成的晶体纯度。因此提高球磨分散效率可以有效的提高Sr Bi4Ti4O15晶体的纯度。

2.3 工艺条件对SBTi陶瓷粉体显微形貌的影响

图2是在不同工艺条件制备的SBTi陶瓷样品扫描电镜图。从SEM图谱可以看出, 样品2、7、8合成的粉体颗粒均为片层状, 各向异性程度较大。特别是样品8 (实验方案为A3B2C1) 合成均匀分布的粉体颗粒, 粒子粒径在1~3 um左右, 未见团聚, 且有较好的分散性。而样品6 (实验方案为A2B3C1) 合成的粉体颗粒晶粒取向呈现随机分布, 晶粒形貌不规则, 少数粒子呈片状结构, 陶瓷样品存在明显的气孔。这是因为在熔盐法合成粉体过程中, 由于熔盐高温条件下, 形成液相, 可以润湿晶面, 进而阻止颗粒之间的二次团聚, 制得的粉体无团聚或仅有弱团聚现象。样品6 (实验方案为A2B3C1) , 熔盐量较少, 为原料质量的50%, 熔盐对晶面润湿程度效果不好, 导致粉体出现团聚, 片状晶粒显著减少, 各向异性不明显。

3 结论

篇8:以水为话题的作文

水是温柔多情的,水也是冷酷无情的,水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起来欣赏关于“水”的文章吧。

篇9:以水为话题的作文

一滴水落在一块石头上,滴一点,石头并没什么反应。滴一天,石头也不会有什么变化。滴一个月或许石头表面会有微微一点下陷,但是绝不明显。滴一年的话,可能会有一个明显的小坑,但并不会把石头滴穿。要滴上十年、二十年才有可能把石头滴穿。

如果把情景换一下呢?一个人,今天熬夜玩手机,第二天对身体没什么影响;一个月里天天熬夜玩手机,可能就要生一些小病了,如感冒、发烧等等;一年里天天熬夜玩手机身,身体会出现明显的免疫功能下降,各种莫名其妙的不舒服就会出现,视力也会下降。再继续熬夜三五年试试,可能癌症、肿瘤等好多大病就来找你玩儿了,可能小命都不保了。

如果把情景再调换到我们学生身上。或许我们今天少背一段课文,明天少写一项作业,并没有什么关系,短时间内成绩也不会下降。但是,时间一长,成绩就会慢慢下滑,直到老师找你谈话找家长反应情况。如果还不改进,成绩下滑到无力挽回时,就再也没人找你了。

篇10:以水为话题的作文

这样而来,中国是一个极其缺水的国家。然而,我们国家还面临着水污染的问题!在我国的七大江河水系都受到不同的污染!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而我国一些地区长期透支地下水,导致出现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最终形成区域地下水位的降落漏斗。目前全国已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面积达15万平方千米,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十公里!

据统计,全国660座城市中,有440座城市缺水,三分之二的城市还供水不足。全国城市缺水量为60亿左右,在湖南,江西……那些缺水的地区,一条条数以万计的裂痕把大地千刀万剐,还有逐渐减少的水源与湖泊,如果我们如今不采取措施,我么都会是历史的罪人!看着如此惊人的数目,与极其吓人的现状。心里不停的冒着冷汗。想想我平时洗澡时间那么长,水龙头一直都没关紧,顿时脸上有些晕红。我一定从现在做起,节约用水。可是即使我一人节约用水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我应该将节约用水推广学校,街区,小区,使人人做起节约用水的职责!如今国家已采取了措施,水龙头已全部换成节水型水龙头。并使水重复使用,不将废水排进河道,大力种植树木……

篇11:以水为话题的作文

曾听说过两位宇航员的故事。一位是景海鹏,一位是陈冬,他们共同登上了“神十一”飞船。景海鹏是一位“老手”,在此之前他曾两度飞天,尽管如此,但他还是毅然接受各项训练,从来没有偷懒,他的这股韧劲终于让他在50岁生日之际再度遨游于星际。而陈冬是一位初出茅庐的新手,他的成功同样取决于他的勤奋刻苦。他在得知神十一即将起飞后,没日没夜地进行魔鬼训练,他对自己有目标、有要求,定要成就自己心中的梦想。终于,老天没有辜负他的付出,他满怀激动的心情“飞”上了太空。两位宇航员“水滴石穿”的精神令我敬佩,我也决心要在学习上像他们一样有韧劲,果然,我最近渐渐从“噩梦”中脱离。

步入初中,我是烦恼的,作业量的增多、语文阅读的难度值提高、不和的家庭关系构成了我的“三大噩梦”。我几乎没有什么空余时间休息,作业将我压倒,爸爸妈妈的指责又让我不得安宁。但前段时间,我发现语文作业、试卷上的文言文和故事渐渐易于理解,立即意识到自己发生了蜕变。本来遇到这种题目我可是死翘翘的,现在竟有了转机,多么令人喜悦!我仔细找了一下原因,将这归功于每天论语的学习、周末语文文言文阅读的学习和积累。除了坚持,我认识到积累的重要性,积累就如一滴滴水,有一股韧劲,滴穿语文阅读难题这块“顽石”。我终于从这一个噩梦中醒来!

篇12:以水为话题的作文

水,生命之流

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那一望无际的海洋,河流、雨露,将生命代代相传。水,像云一样,带来雨水,积累成涓涓的激响,日夜不停地流淌。众所周知,我们体内有80%的水分。是水创造了血肉,滋润了人们干燥的生活。水,凝结生命的溪流,使人和万物得以生存和延续。水是生命之母!

水,生命的魅力

随着水的流动,人类五千年的历史代代相传。我曾记起屈博士在汨罗江上悲叹国家和人民;我曾经记得,称霸天下的吴江,弄巧成拙;还有荆轲的萧挽歌;王羲之墨污方池;湘江对岸,毛主席悲叹“万霜无”,红军在泸定河金沙江浴血奋战.丰富的历史背景就像长江的波涛,奔腾向前,水汇成历史的长河,唱响人类永恒的辉煌,唱响人类灿烂的昨天!

水是文化的源泉

江南,雨季杏花盛开,文化之花在暖雨的滋养下生长。在烟波浩渺的江南,一代代文化名人涌现。朱自清、鲁迅、巴金、茅盾……他们是文坛上永不凋零的奇葩。

水,生命的汇合点

水,看似柔弱,却有穿石的力量;水创造一切,但也能毁灭一切。水的性质可能不是任何人能控制的,但它以它的变化展示了生命的哲学。滴水穿石是毅力;洪流无情,告诉我们不要失去预防之心;随着水的前进,包含着人要快,要勇敢的哲学;水的包容性告诉我们,只有心胸开阔,才能成就大事。生活就像一个水从泉水流入大海的过程。不积小流,成不了江海。不积德,就不是成年人。当泉水汇成溪流,绕过蜿蜒的山路,不畏艰难,就是生活的主题。做人要像水一样顽强,积少成多,豁达,永远保持一颗清明平实的心,走人生的规律。水成为了生命的本质,成为了人类的内涵。

篇13:以水为话题的作文

上善若水,仅此一句话,便叫人体会到水的意境:简单,深远,丰富,坚韧。它是说做人也要像水这样,简单朴实,孕意深广,人若能做到像水一样,那便为上善了。

也许会有人觉得再简单不过,可是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上善若水呢?水一样的纯净,水一样的澄明,水一样的大智若愚,水一样的源远流长?这样的人必是心性至善至深之人,他能在喧闹中开辟出自己的一席田地,他能在纷扰乱世中找到自己的归隐,他能在流言蜚语中静下自己的耳根,这样的人必是与山为邻,为水为友,出仕则心神俱孤,但仍然超然物外,淡泊宁静。

我想世上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秉承了水的坚韧与灵性,在尘世中静守一份自己的净土,待人接物永远笑脸谦和,偶遇知音则被挖掘惊世才情,来时干干净净,走时了无牵挂,只留下水流过的痕迹——那思想的光辉与伟岸的人性。

篇14:以水为话题的高一作文

————题记

真水无香,流水无形

佛曰:真水无香。佛思佛想,不得不令人慨叹的,正在于最寡淡之处生出来千种味道的真理来。水本无香,但她走过君山银针,带出一缕宜于供佛的清香;绕过庐山云雾,洗出一份来自土地的醇香;趋过安吉白茶,飘出记忆中伴着童年的温暖。最好的香,来自最好的泉水。然而最好的水,从来都是无香的,她所特有的,其实是一种灵气。

这股“气”便是水的灵魂。只知泉水自石缝中来,若想究竟源头,大概是没有的。于是这浑然天成的灵气来源成谜,却因朦胧而更美。朦胧中,水清清爽爽地趟过岩石,撒下一片苍苔,跃下石缝,滋润出了细叶厥草,汇成溪流,沿岸的花香醉人,绿树成荫,直到在海里稍事停歇,大地的轮廓早已为之改变了。流水无形,流水却是无与伦比的的造型师。

雾与海

这种灵动看似静止。那黄山秋晨的山岚,在半凝固的迷雾中错身来回,一霎就忘记了来时路;那余晖下的浩海,在无人无风的傍晚,她的深思只流转在平静的面容之下。这种灵动,在于静中有动,动含于静。

何以得见?唯置身云雾,你才能在阳光穿透万物之时数清岚的脉搏。看她怎样绕着风饰演缱绻的恋人,看她在树梢之间浅笑回首,看她忽如最后的秋瑾与秋白,奔腾而下,竟是决然不回头。这怎能不叫人一时欢喜一时愁呢。

我觉得云雾云海一字之差,倒也多少道出了雾与海的渊源。说来无理,我觉得两者如孪生兄弟——一样静如处子,动如脱兔,飘逸出尘,无论世事变迁,我自悠然流淌。有包罗万象之心,却不失自然之趣。

当水小憩在诗词的长流之中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在我心中,这就是最美的一瓢水。

上一篇:绞尽脑汁是褒义词吗下一篇:交通运输安全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