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地理电子课本

2024-05-13

必修2地理电子课本(精选6篇)

篇1:必修2地理电子课本

必修2《政治生活》回扣课本 选择50题

单项选择题: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A.民主与专政的统一B.人民当家作主

C.民主具有真实性D.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2、2014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本届全国人大到会的代表中,有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国家公务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解放军战士、港澳和华侨代表等,并均占一定比例。这说明我国

A.公民是国家的主人B.人民民主具有权利广泛性

C.人民民主具有主体广泛性D.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

3、自5月23日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启动以来,新疆各级公安机关周密部署、行动迅速、高压严打,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1个月内,共打掉暴力恐怖团伙32个,抓获暴恐团伙犯罪嫌疑人380余名,维护了社会稳定。这体现了

①专政是民主的保障②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③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④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专政职能

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4、2014年全国“两会”前夕,某全国人大代表发出一条“向网友征集人大议案建议”的微博后,引发数千名网友的“围观”和热议。这表明公民具有强烈的A.民主管理意识B.政治参与意识C.履行义务意识D.参政意识

5、针对有关部门拟酝酿实行微博实名制这一消息,不少反对的网民认为微博是个人“言论绝对自由”的论坛,不应受任何干涉。这些人

A.认为政治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B.把享受自由权利与遵循法律要求对立起来

C.肯定了应该保障公民享有和行使政治自由

D.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6、党的十八大把对反腐败的认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出“不管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髙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近期以来,一场强劲的反腐风暴席卷全国,不长时间内就有多名官员因涉嫌违纪被调査、被免职或移送司法机关。这表明

A.公民平等地适用法律B.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C.反腐倡廉成为当前我国的中心工作D.公民的权利都受法律保护7、2014年浙江省出台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为此浙江省教育厅通过各种途径充分征求民众意见,积极召开专家论证会。这样做有利于①公民参与监督听证会,增强决策的透明度②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③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④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

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

8、某市发改委就取暖价格调整举行听证会,消费者代表提出要兼顾中低收入者的实际情况,最终初拟的综合价格上调40%改为上调25%,如果给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新闻标题,最佳的是

A. 行使基本民主权利,建言献策B. 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倾听民意

C. 集中专家智慧,科学决策D. 听证于民,决策利民

9、从“十六大”到“十八大”,是人民权益彰显的十年。国家赔偿法的修订,收容遣送制度的废止,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的探索,人大代表选举“城乡平权”等民主形式的完善,切实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上述材料的主旨最恰当的反映是

A.公民直接管理国家,充分当家作主B.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C.政府广纳民意,民主科学决策D.公民权益的保障更加完善

10、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民主政治建设有赖于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序参与和无序参与的区别在于

①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②是否向国家机关表达了自己的合理批评和建议③是否遵循了法律、法规和程序性规范④参与过程中是否正确处理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1、民间有句顺口溜说得好,“干部选得准不准,先让群众审一审。”某市委选拔任用干部实行公示制,请群众把住第一道关。拟任干部的有关情况,将通过新闻媒体或以发文件、召开会议、张榜公布等形式向社会公布,接受各个方面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这些措施

A.保证了我国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B.更有利于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D.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政治自由

12、“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网站开通后不久,不少青年学子就通过网上主题讨论发表对国家科技规划的意见。几名大学生提交的《关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问题的建议》被送到了总理的办公桌上。这种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属于

A.舆论监督制度B.社情民意反映制度C.专家咨询制度D.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13、2011年1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上公布,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这是国家通过__________让公民参与民主决策。

A.信访举报制度B.专家咨询制度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D.社会听证制度

14、近年来,人民群众通过各种形式检举违法违纪政府官员。这是人民群众对政府官员在进行

A.民主监督B.法律监督C.舆论监督D.党内监督

15、我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直接选举与差额选举相结合的办法,一个国家确定采取什么选举方式的具体条件是

①社会经济政治制度②物质生活条件

③选民的文化水平④选民的心理素质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6、2014年3月,某社区的女性居民们从10位符合条件的妇女中,差额选举出了她们的“当家人” ——社区妇联主任。这种选举方式

①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②可以在候选人之间形成竞争③可以避免虚假宣传或贿选④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余地⑤能够节约选举成本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⑤C.③④D.②④

17、在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和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下列属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是

A.高三部分学生参加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

B.某中学生帮助村委会写宣传稿、出黑板报

C.中学生打电话到电视台,反映学校附近网吧违规经营问题

D.众多公民对政府即将出台的公交车票价格调整方案提出建议18、2013年入冬以来,我国许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正常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如果你想给国家决策机关提出治理雾霾的建议,可以

①把自己的建议反映给人大代表②旁听当地“两会”时行使提案权③ 通过网络媒体发表自己的方案④提请居委会讨论通过自己的方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9、2014年3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实施二周年,新医改方案的制订,通过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办法,让全社会共同参与,和近年兴起的政务公开、立法听证会和价格听证制度等有异曲同工之妙。假如让你概括、说明这一变化,你认为最合适的应是

A.公民的政治权利落到了实处B.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多种合法的渠道

C.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越来越畅通D.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形式多种多样

20、中国农村有58.9万个村委会,其中98%以上都是实行直接选举。村民自己选举当家人

①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②有利于激发广大村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③是村民参与管理国家的基础,有利于保障村民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④表明村民可以直接参与基层政权建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1、在我国,农村村民委员会是

A.地方国家权力机关B.基层党的组织机构

C.地方国家行政机关D.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2、我们通过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向有关人员当面指出的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提出批评、建议。从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来看,属于

A.批评建议权B.信访举报制度

C.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D.舆论监督制度

23、某学校附近有一条交通要道,由于没有设置红绿灯,常常发生交通事故。为此,该校中学生李某直接给有关部门写信、打电话反映情况并提出批评和建议。有关部门很快便在这条道路上设置了红绿灯,使这条“要命路”变成了“安全道”。这说明中学生李某

①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行使公民的监督权②正确行使了公民的监督权,体现了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③通过自己的民主实践,锻炼了参与民主决策的能力④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①④

24、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这是因为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②政府的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③我国政府承担着重要职能④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

2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督,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这属于政府

A.保障人民民主的职能B.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C.直接干预经济活动D.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26、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这是政府在履行

A.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B.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C.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D.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27、“群众的每一次创新都离不开政府的尊重和保护,市场的每一次提升都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调控,经济的每一次飞跃都离不开政府的决策和服务”。这种观点说明

A.政府是利民政府,可以包办一切B.政府要依法行政

C.政府是无限政府D.管理和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

28、下列属于政府履行职能的是

①国务院组织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②教育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③中共中央宣传部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某省消费者协会要求宝洁公司给购买有质量问题产品的消费者无条件退款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

29、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下列选项属于政府依法行政的是

①人民法院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审理企业破产清算案件

②发改委对企业合谋操纵产品价格的垄断行为做出处罚

③人大常委会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流程与劳动保护规章制度

④环保部督促地方政府取缔被国家列入淘汰范围的高污染生产能力

⑤党的十八大依照法定程序审议通过修宪建议

A.①②⑤B.①③C.②④D.③④⑤

30、公民遇到困难或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求助于政府。政府为公民提供的求助或投诉形式主要有

①开设热线电话②设立信访部门③发展电子政务④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⑤各级党委的纪检部门⑥各地消费者协会

A.③④⑤⑥B.①②⑤⑥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

31、“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这两句古语启示政府要①审慎行使权力坚持民主决策②密切联系群众广泛集中民智 ③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④加大公共服务提高行政效率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2、“三公经费”公开,是指政府部门人员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向社会公开。公开“三公经费”

①有利于对权力机关的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②是建设“阳光政府”、“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③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④要求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3、从监督体系上看,对我国政府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国家机关的是

A.国家审计署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总书记强调,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回答34——36题。

34、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因为

①权力缺少制约和监督往往会被滥用②限制和削弱权力才能保证权为民所用③我国已建立了完备的权力监督体系④制度能够规范权力运行,从源头预防腐败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5、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里的“笼子”是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B.舆论监督C.民主集中制D.民主和法制

36、要规范权力运行、防治腐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为此,政府必须

①执政为民,限制政府权力的行使②深入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③严格依法办事,全面推行政务公开④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和问责等制度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37、树立良好形象、提高政府威信关系到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如何。因而,政府的形象塑造非常重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

①优化公共服务、包办各项管理事务②脚踏实地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业绩③科学决策、依法执政、审慎用权,自觉接受人民监督④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②③④

38、政府的威信是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区别政府有无威信的标志是

A.政府的威信是否由国家性质决定B.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坚持权为民所用

C.政府的活动是否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障D.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

39、下列选项有利于树立我国政府威信的是

①政府和公职人员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②建立廉洁、高效和负责任的政府形象③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④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0、2014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审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这主要体现了

①全国人大与“一府两院”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②我国人民的权利得到充分实现

③全国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和决定权④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4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等。由此可见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全民民主B.我国人民享有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C.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政权组织形式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42、2013年10月2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情况的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陪审员工作情况的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工作情况的报告。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②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立法权④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监督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43、作为人大代表,首先要能“代”——代表人民,为人民办事;其次要善于“表”——充分表达选民的意愿和呼声。要做到能“代”善“表”,成为一名优秀的人大代表,需要

A.审慎行使决定权,审议各项议案决定B.积极行使提案权,为发展建言献策

C.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做到执政为民D.行使任免权,罢免各种不合格官员 44、2013年4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以150票赞成、5票弃权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这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

A.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B.行使国家立法权

C.行使最高决定权D.超越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45、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该意见要求党的基层组织要通过党内有关会议、文件等方式,及时公开党组织决议、决定及执行情况,干部选任和管理情况,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等。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有利于

①进一步拓宽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的方式和渠道

②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提高党的依法行政的水平

③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④加强基层国家政权建设,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46、2013年3月20日,中央纪委通报6起违反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并强调要进一步严明纪律,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执行。这

①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③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的要求④体现了党审时度势、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7、2014年3月全国政协会议期间,与会政协委员紧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性、战略性、前瞻性

课题,提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可见,人民政协

①是我国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②是我国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③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④履行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48、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领土完整、国家统一B.自治权

C.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D.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49、2014年1月3日,河北省宗教界代表人士举行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报告会。会议要求,广大宗教界人士要积极行动起来,找准服务大局的聚焦点、结合点和落脚点,为改革创新、绿色崛起注入正能量。这说明在我国

①宗教的本质正在逐步发生变化②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相适应③宗教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主要起积极作用④宗教界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④50、2013年8月7日,中国第十六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前往任务区执行任务。目前,中国共有10支维和部队在联合国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为缓解地区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这表明

①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坚定力量

②建立国际新秩序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③我国遵循联合国的宗旨,积极履行国际责任

④参与国际维和行动是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参考答案

1~5:BCABB6~10:AADDD11~15:CBCAC16~20:DDBDA21~25:DBCAD26~30:BDDCC31~35:ACBCD36~40:DCDDA41~45:DDBBC46~50:CBBDC。

篇2:必修2地理电子课本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的不同侧重点:

①发达国家城市: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制约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②发展中国家城市:问题: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负担过重以及赡养众多孤寡病残老人。

措施: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当一个国家60岁及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7%时,称为老年型的国家,这样的社会称为老年型的社会。

中国的人口问题:(1)人口基数大,增长快(2)年龄构成轻,人口增长潜力大(目前青壮年年龄比重较大。虽然低年龄组的比重有所下降,但还会受到潜在人口增长的余波影响)(3)人口结构不合理(资源等人均占有量小、男性比例偏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4)人口素质较低;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5)出现老龄化趋势。

城市影响城市形成于发展的区位因素: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旅游。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治理措施

问题:环境污染(大气,水,噪声等),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教育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

治理措施:

1、建立新城和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合理规划交通,加强道路建设,发展立体交通加快住宅建设,合理调控房价等。

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加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加强绿化建设,做好城市的合理规划等。

4、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①气候:类型及特征,太阳辐射,热量,光照,昼夜温差等②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④水源(河流,湖泊,水库等)充足⑤耕地面积广;

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③交通(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便利。④市场广阔,或接近市场。⑤ 工业比较发达。⑥科技水平高,冷藏保鲜技术的提高。⑦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⑧国家政策扶持。

如何分析某一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1.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2.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3.从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段分析。

例如,试分析华北地区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

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

不利条件: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农业区位条件评价

自然因素:

1、地形有利:地形平坦开阔。不利:地形崎岖。

2、气候有利:热量充足,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等。

不利:热量不足,降水稀少,多旱涝,低温,霜冻,寒潮等灾害。

3、土壤有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多。不利:土层浅薄,土壤贫瘠,有机质少。

4、水源有利:河流,湖泊等灌溉水源充足。不利:河流湖泊地下水等灌溉用水少。

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有利:市场广阔,产品供不应求。不利:市场狭小,产品供大于求。

2、交通有利:交通便利。不利:交通落后。

3、科技有利:劳动科技(育种施肥等)发达。不利:农业科技落后。

4、劳动力有利:劳动力数量多且素质高。不利:劳动力不足且素质低。

区分区位因素与区位条件

不同的区位因素对不同区域各种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途径和方式不同,不仅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正确理解和区分“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区位条件”。

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人类活动发展所要求的所有因素,若要求分析某种人类活动的主要区位因素,解答时就要完整地罗列出影响其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人类活动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种因素,也就不会有该种人类活动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限制性因素:某种人类活动需要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满足,唯有某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是限制性因素。特别要注意的是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气象等自然灾害也都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区位条件:提取材料中的相关地理信息,分析具体区域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可以说是评价区位因素的优劣,其又可分为有利条件(优势条件)、不利条件(限制性条件)。

农业综合开发整治和发展方向:

⑥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积极培育优势产业(山区可走立体农业道路)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如我国南方可改良红壤)促进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推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 退耕还林,还草(或封山育林、育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⑦保护耕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⑧发展农业观光旅游

农业生态问题① 坡面开垦→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坡度、植被覆盖率、降水强度、坡面岩性);② 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垦、过牧、樵采→荒漠化(降水较少,生态脆弱);③ 沼泽地开发→破坏湿地→气候恶化(干旱)④ 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调节河流功能减弱→气候干旱、洪涝多发;⑤ 蒸发量大的地区不合理灌溉→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位上升);⑥ 过度引水灌溉→河流中下游和河口水文生态问题(河流水量减少,河流下游断流、河口三角洲萎缩,海岸线后退);⑦ 内陆河湖水文生态问题(河流流量减少,湖泊萎缩甚至消失,河湖盐度升高,河湖区生态环境恶化);⑧ 农药化肥→土壤板结、酸化、污染水源

工业区位分析:

① 地理位置② 自然因素:水源(河湖)充足,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丰富,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③ 社会经济因素:(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历史悠久;工农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社会协作条件好;政策扶持;

工业治理的措施:

①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促进产业升级。

② 加强完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美化环境(如建污水处理厂,控制工业废水废气排放,植树造林等)。③ 发展科技,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加大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④ 调整产业布局,治理环境问题(如治理三废,治理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⑤开拓市场(国内和国际),走产业化之路。

⑥注重专业分工,构建功能齐全的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⑦发展民族工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掌握核心技术,创建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品牌效应。

⑧鼓励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如何分析一个地区(省)或者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区位条件:

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② 自然条件(分析气候、地形、土壤、水源)优越;③ 工农业基础条件(好);

④ 资源条件(丰富),旅游条件;⑤ 劳动力条件(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⑥ 市场条件(广阔);⑦ 国家政策和开放程度,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额(比例多);⑧ 其他条件(国家大型工程等)

能源利用非常紧张的原因:

①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②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③ 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④ 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⑤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⑥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能源利用的调整措施:①加强区域合作,采取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即石油进口路线多元化,石油供给的源头多元化);拓宽能源供应渠道。② 建立石油储备体系;③ 加大能源勘探、采取,增加能源产量;④能源调配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⑤发展核电;⑥ 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研究和开发,寻求替代常规能源的方法⑦ 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⑧ 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通过经济杠杆引导能源产业的方向,通过价格因素等调整能源消费的方向等⑨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⑩利用乙醇汽油。

粮食问题:

1.世界粮食问题产生的原因:① 粮食地区生产不平衡;② 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落后,经济结构单一,人口增长快,贫困问题突出;③ 受旧经济秩序的束缚。

2.粮食问题解决的主要途径:① 发展农业技术、调整农业结构,努力提高粮食产量;②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发展民族经济;③ 加强国际合作和对话,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3.中国的粮食问题及对策:a. 中国粮食压力产生的原因:① 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粮食需求量大;② 地形复杂,以高原和山地为主,耕地面积比重小;③ 土地的生产力参差不齐,农业科技水平整体实力低,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少;④ 农业自然灾害频繁,粮食生产不稳定;⑤ 工业和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耕地面积不断减少;⑥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传统粮食种植业的地位下降。

b.粮食压力解决主要途径:① 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② 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积极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③ 在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面向市场。④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满足人民丰富多样的生活需求,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人们的食品结构。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产量。

1.铁路、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

2.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交通线的区位分析

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一般从区位条件、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因素等方面。

⑪区位条件;该事物的空间位置和与其它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某地交通建设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战略区位等方面。

⑫自然条件可从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气候条件等方面分析。①地质条件:地壳构造运动活跃地区,多断层,地震、滑坡、泥石流频繁发生,交通建设难度大,安全性差,应尽量避开。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地下水的运动等方面来考虑在背斜和向斜两种地质构造中应选择背斜、避开向斜。②地形条件: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少,工程造价较低,选线时要注意少占好地、处理好交通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关系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对交通线路的限制很大,工程造价高,应尽量避开沼泽地、陡坡,无法避开陡坡、山地可修盘山公路或隧道。③气候条件:湿润地区应注意排水、干旱地区应注意防风固沙、高寒地区应注意克服冻土和缺氧带来的不利影响。航空港应选择能见度比较好的地区。

⑬资源条件⑭社会经济条件⑮科学技术因素

意义:①完善交通网,激活各条交通线,加快各地之间联系;②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③促进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和壮大,以及相关产业的形成,拉动内需,吸纳劳动力就业,加强加快起止点及沿线的人员、物资、文化、信息交流、传递和贸易的发展;④有利于我国国防的巩固;⑤有利于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⑥加强区际联系,加快城市化、工业化进程;⑦提高人们生活质量。⑧缓解交通压力,方便群众出行。

南昆铁路建设的意义:

经济意义:①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② 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③ 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政治意义:①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② 有利于加快西南区脱贫速度。③ 有利于社会稳定 ;

战略意义:① 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② 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

简述西南地区的地形条件对西南交通建设的不利影响。① 地跨三大阶梯,地势起伏大;② 青藏高原地势高亢,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多冻土;③ 横断山区山河相间、纵向排列、山高水深;④ 四川盆地周围山岭环绕,盆地内部低山丘陵起伏;⑤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形崎岖⑥ 地壳运动强烈,多地震、滑坡与泥石流。

生态问题的地区分布

东北地区:松嫩平原洪涝灾害和低温冻害;松嫩平原西部风沙、土地盐碱化、森林火灾与病虫害.东部平原地区:暴雨与洪水灾害,春旱与伏旱、地震、土地盐碱化与沙化,沿海台风与风暴潮、渤海冰冻,寒潮.(华北平原:春旱,洪涝,风沙,土壤盐碱化,寒潮)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塌陷、滑坡、干旱、地震、雹灾.华南地区:台风、暴雨、风暴潮、春伏旱、地震、水土流失、洪水.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水土流失、森林火灾与病虫害.蒙新区:风沙与土地荒漠化、盐碱化、雹灾、冻害、地震.、草原病虫害与鼠害

青藏地区:风暴、冰雪与冰雹、地震、草原虫害与鼠害。

我国几个典型地区的生态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治理方针“保塬、护坡、固沟”):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③黄土土质疏松(2)人为原因:①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开矿。

治理的措施:①合理利用土地,恢复植被,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②植树造林;③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措施有在沟谷兴修小型水库、打坝淤地,在坡面修建水平梯田,平整土地,营造防护林,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等

2、荒漠化问题: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②全球变暖,蒸发旺盛;③鼠害、蝗害。(2)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③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

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合理利用水资源,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调节农林牧用地关系,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等

几种荒漠化对比分析

土地沙漠化: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凡是具有发生沙漠化过程的土地都称之为沙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地还包括了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沙丘前移入侵的地方和原来的固定、半固定沙丘由于植被破坏发生流沙活动的沙丘活化地区。

石质荒漠化(又称石漠化):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从成因来说,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由于长期以来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斯特石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呈现出“石漠化”现象,随着时间推移,“石漠化”的程度和面积也在不断加深和发展。“石漠化”发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由于石漠化地区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往往伴随着严重人畜饮水困难。次生盐渍化又称“次生盐碱化”:指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地下径流不畅、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的冲积平原,如我国的华北平原、松辽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等。因受人为不合理措施的影响,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引起土壤盐化。防治的关键在于控制地下水位,故应健全灌排系统,采取合理灌溉等农业技术措施,防止地下水位抬升和土壤返盐。改造盐碱地的关键是使土壤脱盐。土壤脱盐的方法有引淡淋盐、井排井灌、覆盖、生物措施等。

3、干旱缺水问题: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例如华北地区: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2)人为原因: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②水污染严重;③浪费多,利用率低。

治理措施:(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去思考分析)①南水北调;②修建水库;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④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⑤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⑥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⑦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拓展思考:华北春旱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②夏季风弱,雨季未到③春耕需水量大,冬小麦返青用水大。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①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②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长江中下游伏旱:

7、8月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广东冬旱:①冬季盛行大陆风,降水少②冬季气温较高,蒸发较强③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等沙特阿拉伯干旱: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4、土壤盐碱化: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等

华北平原盐碱化原因:(1)自然原因:①地形低洼;②春秋季节干旱,蒸发量旺盛③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④碱性土壤(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只灌不排、大水漫灌)

治理措施:①引淡淋盐;②井排井灌;③生物措施;农田覆盖;④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⑤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低湿地和盐碱地的不同治理:华北平原地势低平,特别是滨海平原海拔只有4 m左右,并且起伏和缓,在岗间形成许多浅平封闭的洼地;每到雨季,洼地积水,河水倒灌人注,地下水位升高,致使洼底沼泽化,洼缘盐碱化。

治理低湿地的主要措施是“因洼制宜”,实行“鱼塘——台田”模式:挖鱼塘,在水中养鱼、鸭,栽种水生经济作物;筑台田,在田地里种粮、果、棉和饲料植物等饲养禽畜。这种模式使鱼塘——台田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

篇3:必修2地理电子课本

根据高一地理必修2《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内容特点,教师在教学时要大量使用案例来实施教学,对于现成的案例,需要充实、改进和迁移。除了吃透案例并归纳出方法和规律以外,还要走出案例,在生活中发现新的案例,运用所学加以解决。

一、课标导航

课标中“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表述,“分析”是将事物、现象、概念分门别类,离析出本质及其内在联系;“举例”、“结合实例”属于行为条件,“说明”属于行为动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认知内容。

根据本段课程标准行为动词的表述,确定本课标中,农业区位因素属于理解层次要求,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迁移水平层次。所以,表述中的举例、结合实例并不是由老师提供例子,学生对例子中的材料进行分析解决这么简单,而是要求学生在活动中提出实例,并加以分析阐释。

二、充实案例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开篇即是案例: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牧场两种完全不同的农业景观,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做出的区位选择,其实质是对农业用地进行合理利用,由图3.3将区位分析的各种要素做出梳理。明显的,在这里案例并没有被充分剖析,也无法具体分析,因为方法的缺失,只好先将方法提纲列出来。后面的活动安排则显得非常必要,表面上是一个活动框题,其实安排了三个案例:水稻作为一种重要粮食作物对自然条件特别是气候的要求;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立体农业布局模式;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农业景观变迁。

在水稻种植分布区域与气候区分布案例中,涉及气候资料分析,需要相应的知识铺垫。比如气候要素分析包括光照、热量、水分等,力求使学生接触完整的思维角度。这些要素条件反映在统计上,最主要的是分析气温和降水的数据。而数据的呈现可以是数字,更多的是直观的图表,因此对于地理统计图表的分析能力也是必要的能力,应该得到强化。对于教科书上提及的三个地点,应该通过设计活动让学生在地图上去寻找地理位置,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并训练读图能力。在这里,除了教科书上提供的案例信息,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实更多的有关案例的背景资料,以提高整个案例的信息量,帮助学生将案例分析得更加透彻,同时运用更多的方法技巧。因此,我们在必修2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教科书上的案例需做足功课,将案例的背景材料、案例分析中所需要的地理规律方法等充实进去。这种充实内容有些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呈现,有些则仅仅是教师的知识储备。

三、改进案例

在上述学生活动中并不涉及亚热带季风气候,而我国拥有大面积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且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处于这一气候条件下的学校也是很多的。可否根据学校所在地情况,适当调整?与其直接套用书中的例子,不如修改为本地的素材加以分析,让学生利用生活常识来建构新的系统的知识。本活动学生经过探究可以明白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在此过程中,学生由对本地的水稻种植业的直观感受而综合归纳出来的规律,对后面第二节专门讨论季风水田农业这一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和区位条件有着非常好的方法积累。学生意识到农业区位选择还可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从而提供给他们一种地理的思维角度。同样的,商品谷物农业这一农业地域类型,教科书选用美国中部平原的案例。其实我国东北地区或者西北地区,同样存在这一形式的农业地域类型,何不干脆由身处该地区的案例来作为教学的素材。又如教科书讲述乳畜业的区位因素时,选用了西欧的乳畜业作为学生活动的案例展开,在此我们可否考虑替换成学校所在地区的大城市周边的乳畜业。很多城市郊区都发展了乳畜业,并形成了乳产品企业,在当地超市销售乳产品,这一生活常识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的地理。在学习立体农业时,也可采用其他地区的农业案例,如西南地区用横断山脉的立体农业,重庆湖北选用库区的立体农业,青藏高原的河谷立体农业,珠江三角洲的桑基、果基、蔗基鱼塘(广义的立体农业)。

通过对案例的自主选取和加工,学生从生活中所熟知的地理事物归纳出地理的各种规律与方法,其知识建构在已知的客观事物认识上,必然会产生更加牢固的知识网络。而且,学生学习到生活中的地理,反过来也促使其在生活中主动发现地理。这样不仅符合新课程要求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更能锻炼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

四、迁移案例

我们对教科书案例不断充实、修改,其出发点是因为这些案例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的,具有很强的典型性特征,学生知识建构非常有效率。由于这些案例具备非常广的代表性,因此我们要利用分析过程中掌握的一般方法来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以达到对地理思维方法的掌握和亲身体验目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教科书经典案例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机会去迁移。新的案例是必需的,可以由老师提示,更提倡学生自己去寻找。这样的案例,有的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锻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有的可能会不那么典型,从而需要我们对各种干扰因素做出相应的考虑。这时,学生的思维要求非常活跃,要求其完全参与到活动中来,其活动主体性展现无遗。

受学生能力水平的制约,不同层次学生对案例的提出会有不同的效果。这时,教师作为活动的主导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案例的客观材料。比如学习了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这一案例,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对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进行分析,以强化他们在学习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案例时所掌握的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分析思路。

篇4:“高中地理必修2”复习对策

“着眼基础,立足课本”是最基本的复习方法。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回顾知识”这种最传统的模式来实现。例如,教材第三章第一节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课本P4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针对这段材料可以提出许多问题。

【问题1】这段材料显示了什么信息?(农业区位,农业区位的变化等)

【问题2】材料中显示了哪些区位因素?除了这些因素,还有哪些主要农业区位因素?

【问题3】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能种水稻、甘蔗等这些农作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些地方挖鱼塘养鱼有什么样的优势?

【问题4】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种水稻、甘蔗、养鱼、种花都适合,为什么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选择?

【问题5】从“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说明了农业区位因素的什么特点?相比之下,哪类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问题6】“水稻田”是我国南方常见的农业景观,类似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区,一定的地域形成比较稳定、成型的、区域性的农业生产区称为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问题7】利用其自然条件,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发展了“桑基鱼塘”、“蔗基鱼塘”、“花基鱼塘”等模式,你能说说是怎么回事吗?

【问题8】“桑基鱼塘”属于哪种农业地域类型?掌握农业地域类型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

【问题9】混合农业典型的案例是什么?其形成条件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问题10】我国广大农耕区的农民既种植庄稼,又养鸡、猪等是否属于混合农业?为什么?

【问题11】南方的水稻种植属于哪种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哪里?其区位条件有哪些?有些什么样的特点?

【问题12】“季风水田农业”是一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以种植业为主的还有哪种农业地域类型?

【问题13】“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其区位条件有哪些?又有什么样的特点?

【问题14】我们也学习了两种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他们分别是什么?

【问题15】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什么样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的国家有哪些?大牧场放牧业的典型案例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有哪些?有哪些特点?

【问题16】乳畜业的分布、形成因素、特点是什么?

通过解决问题,对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相关知识进行了回顾与巩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首先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紧扣课标,突出重点;其次,问题的提出要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再次,方式上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可以采用分组抢答的方式完成。

二、建构系统为手段,提升知识为目标

1.第三章知识网络系统的建构

本章教材一共三节内容,涉及到的重点内容较多,综合性较强,在必修2各内容中,是与必修1以及初中地理联系最大的章节之一。第三章主要围绕“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选择—农业地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这条主线展开。

2.第三章、第四章的比较

课程标准中对这两章的要求如下: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很明显,这两条“标准”的要求是基本相同的。不过工业生产无论从部门,还是从布局而言,都更复杂些,且工业的“非天然性”较突出。这两章知识结构比较如图1所示。

三、整合部分为手段,升华知识为目标

篇5:高一地理必修2总结

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总趋势:持续增长

特点:阶段性,工业革命以前:缓慢增长;工业革命以后:增长加速;二战后:快速增长 对人口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

2、近代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

模式 特点 分布 举例 利弊

高低高模式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人口再生产模式 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 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人口年轻化,物质资料需求量大,资源短缺,环境、就业、住房压力大

三低模式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 英国、日本、德国(负增长)、新加坡、中国 克服了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养老费用增加,年轻人负担重

过渡模式 过渡 接近或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中国家 土耳其、阿根廷

4、中国人口变化模式

人口加速增长阶段(1949-1957年):原因,建国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人口负增长(1957-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

人口高速增长阶段(1961-1970年):经济水平高,补偿性生育

人口减速增长阶段(1970-1980年):计划生育

人口波动增长阶段(1980-1991年):人口滞后效应

人口低速增长阶段(1992-至今):三低模式,我国自然增长率下降依赖于出生率的下降(计划生育)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

1、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跨越行政区域界线),改变定居地的行为

人口移动(空间上位置改变)包括:①人口流动:暂时离开常住地(例旅游、出差)②人口迁移

2、分类: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按迁移方向分为:农村向城市迁移(发达国家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当前)和城市向农村迁移(发达国家

新趋势);发达向不发达地区迁移:国际难民(包括环境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优

秀人才移民

3、特点

国际: ①新大陆发现前:迁移集中在旧大陆,跨国迁移多,跨洲迁移少

②新大陆发现后:跨洲迁移,从旧大陆亚洲、欧洲、非洲迁往新大陆南、北美洲、大洋洲 ③二战后,外籍工人(劳务输出)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人口迁移流向,欧洲:迁出变为迁入;拉丁美洲:迁入变为迁出;北美洲、大洋洲:一直是迁入;亚

洲、非洲:一直是迁出

国内:迁移的最直接原因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清以前:由黄河流域迁往珠江、长江流域,原因是战争

清——新中国:闯关东、走西口,原因是经济

建国后、改革开放前:响应国家号召,开发新疆等,迁移少,原因是计划经济,严格户籍管理

改革开放后:从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人口流动频繁,规模加大

4、原因:经济原因(主要因素):例如,三峡移民(开发性移民)

政治因素:政治迫害(乌干达)、战争(巴以战争)、国家有组织移民(移民戍边)社会文化:宗教迫害(印巴分治)、民族歧视(印第安人)、文化传统(中国叶落归根)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差异、环境恶化(爱尔兰水灾移民)

其他:家庭、婚姻:男女婚嫁、两地分居

5、性别、年龄:男性比女性易迁移,年轻人比儿童、老人易迁移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

环境承载力 ①定义:养活的最大人口数(生存)

②影响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资源决定,木桶效应)、经济等

③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世界100亿,中国 16亿

合理人口容量,定义:养好的最大人口数(发展)

影响因素:①自然环境:正相关(现实人口间接反映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

②地域开放程度:正相关(日本、荷兰、比利时利用别国资源)

③本国自然资源:正相关

④生活质量、消费水平:负相关

⑤科技发展水平:当多开发的资源大于多需要的资源:正相关;当多开发的资源小于多需 要的资源:负相关

⑥贫富差距:负相关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 组成 区位 特点

中心商务区 大商场、公司、大银行(例上海外滩和浦东陆家嘴)一般位于市中心 ①建筑密集,高楼林立②交通便捷,通信发达③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④内部存在明显分区

商业区 商业街、百货商店、金融中心 ①市中心②CB外侧③街道两侧 ①交通便捷,多层大厦②人口密度、流量大③人口昼夜差异大④土地利用最集约

工业区 同类工厂 ①城市边缘②交通干线两侧 ①厂房巨大,烟囱高耸②交通便利,多有污染住宅区 成片住宅楼和配套服务设施 ①企业单位职工住宅②市政统一规划住宅 ①环境不好②商品房,环境好

行政中心区 行政机构 ①单独区域②与其他功能区混杂 人口昼夜差异大

文化区 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图书馆 距工业区远,交通便利,通信发达,自然环境好郊区 卫星城、农业区、住宅 城市外围 为城市服务

①占有空间最大的是住宅区 ②最主要的三种是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③城市功能区没有明显界线,某一功能区内也有其他功能用地,只是以某一种功能为主 ④住宅区分类:高级住宅区:面积大,独立庭院,位于城市边缘,多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低级住宅区:面积

小,拥挤,与低地、工业区联系,拥挤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2、形成原因

(1)历史因素,功能延续:东京江户高级住宅区(武士住宅的延续)

功能改变:北京故宫,原为行政中心,现为文化游览区

(2)经济因素(最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经济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距市中心远近,通达性高低

(3)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

社会地位:高级、低级住宅区

生活方式:美国纽约唐人街、山东村

宗教信仰:济南回民小区

(4)行政因素:行政规划,例北京方庄住宅小区

3、一般的,城市规模越大,地域结构的分化越明显。

中心地理论:①高级中心位于正六边形中心,六个低一级中心地分布在六个角上(服务范围为正六边形)

②嵌套包围 ③同级服务范围相互独立,不重叠

④低级中心地服务功能小,数目多 ⑤高级中心地是低级中心地面积的3倍

⑥假设状态,现实不存在,但可以指导商业网点和城市布局 一般的,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越强。但不能说:城市规模大小与城市服务功能大小成正比(桂林等旅游城市,某一方面功能很强,其服务区域可达全国)

第二节 城市化

一、城市化

三个内涵: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 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数目增加

最主要标志: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判断两个城市城市化水平,计算城市人口比重即可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

当今世界城市化两大突出特点: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发展中国家更突出)世界大城市化趋势一个突出表现为:形成了城市群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 早 晚

城市化水平高 低

城市人口 少 多

现代发展速度 慢 快

与经济关系 相适应(与工业化相伴成长)不适应(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

现代新动向 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城市化为主,大城市过度膨胀

原因 郊区环境质量好、乡镇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城市环境质量不好 市中心“产业空心化”,经济萧条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主要污染源:汽车尾气、工矿企业燃煤、居民燃煤

水污染污染源: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垃圾堆放

固体垃圾污染:污染大气、水和土壤 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物种减少

地面沉降:原因为过量开采地下水、挖煤

其他: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失业人多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1、地域文化:物质基础是地理环境

形成:自然和人文因素

范围:可大可小,可单、多要素

状态:一定时期相对稳定,不断变化

举例:耕地:南水北旱;饮食:南甜北咸;民居:华北四合院、黄土高原窑洞,傣家竹楼

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

建筑空间布局

美国:中心摩天大楼,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立体化发展,现代城市布局

欧洲:市中心为广场、教堂,中心及四周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围,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建筑结构

围墙,中国:保守,建筑外一般有围墙;西方:很少有围墙

园林,中国: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内向、封闭;西方:整齐划

一、对称、和盘托出、外向、开放

建筑风格

中国:宫廷式建筑: 红墙、黄瓦、飞檐、楼台殿阁、突出皇权的地位

西方:喷泉、雕塑、洋房、草地、突出教堂的地位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热带:橡胶、椰子、菠萝、甘蔗

亚热带:柑橘、荔枝、龙眼(湿桂圆)

温带:梨、桃、苹果、甜菜

高寒:青藏高原青稞

降水:水多,种水稻;水少,种小麦。

光照:长日照植物,新疆哈密瓜;短日照植物,塑料大棚

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养分来源

地形:平原,易于发展种植业,利于实现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三江平原机械化水平最高 山地,发展畜牧业和林业(不易发展种植业,发展畜牧业和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水源:河西走廊粮棉生产、南疆棉花生产、河套平原(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社会市场因素(决定性作用,决定类型、规模)

交通,一般运输距离越远,单位运费越低;保鲜技术,农业生产技术;政策,政府补贴,提供技术支持等

·在自然和社会因素中,自然因素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条件多变,所以要更多地考虑社会经济因素。

二、农业地域类型

1、按发展阶段

原始农业(贫穷、落后的热带雨林地区):游牧业、迁移农业、初步定住农业

传统农业(发展中国家):稻作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传统混合农业(桑基鱼塘)、地中海式农业

现代农业(发达国家):种植园、现代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乳畜业、市场园艺、大牧场放牧业(美国农

业地带、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美国、中国海南岛橡胶园

2、按生产对象: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

3、按投入多少:

粗放农业:投入少,靠扩大土地面积增产

集约农业(劳动力密集型、资金和技术密集型):投入多,靠提高单产增产

4、按产品用途:原始迁移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下表)

农业类型特点 原始、粗放、自给 传统、劳动密集、自给 现代、资金技术密集、商品

主要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 劳动力多,精耕细作 据市场变化灵活种植谷物和放牧牲畜、轮作耕地状况 不断迁移变换 耕地、房屋稳定,持续耕种 耕地、房屋稳定、调整经营生产动力 人力 人力、畜力 机械

生产技术 靠自然 凭经验 靠科技

目前主要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非洲、刚果盆地、南美亚马孙流域、太平洋岛屿)温带大陆东岸及亚热带干旱山地(中国三北、东南半岛、印度、尼罗河、两河等文明起源地)西欧、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分布地区状况 贫穷落后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发达国家和地区

环境问题 无 生态失衡、物种少 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三、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对地理景观的影响:大部分地区由农业景观取代自然景观

对资源的影响:对森林态度,原始社会:采集、狩猎(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农业阶段:障碍、资源

对环境的影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盐渍化)

第二节 工业区位

一、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主导区位因素:原材料、市场、运输条件、劳动力素质、劳动力成本、能源、环境条件、其它因素

工业类型 区位选择原则 部门举例 工业特点

原料指向型 接近原料产地 钢铁厂、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采掘业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高、产品运输成本低的产业

市场指向型 接近消费市场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汽车制造厂、石油加工厂、食品厂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高、原料运输成本低的产业

运输指向型 布局在沿海、沿港或铁路枢纽等交通便利的地区 美国东海岸的钢铁工业、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加拿大炼铝工业、上海宝钢 影响一个地区资源的开发程度;高效率运输系统使原料地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减弱

技术指向型 接近劳动者素质高的地区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 生产技术要求较高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制鞋、珠江三角洲的崛起 须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动力指向型 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站)冶金(炼铝或炼铜厂)、化学等重工业、电镀厂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

环境指向型 注重经济和生态效益 感光器材、电子厂、电影工业、慕尼黑 好的环境会吸引某些特定的工业

二、工业地域

工业联系

生产上的联系:总厂与分厂的联系:汽车生产

“上下游”的联系:上游工厂的产品一般是下游工厂的原料:钢铁工业、服装生产

非生产上的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等;意义:降低生产成本,利于处理环境污染

工业集聚

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我国沿海地区多层建筑的标准厂房内,有服装、雨伞、鞋帽等工业 共同利用交通:上海宝钢所在工业区、日本港口附近的工业区

共同利用资源:黄河上游的有色金属长廊、炼铝厂和砂轮厂都靠近铝土矿产地

共同利用能源:克拉玛依石油城、黄河上游的有色金属长廊

工业地域

工业点:工业地域类型的基层单位,小城镇和乡镇的经济主体,例:济钢

工业区:工业地域类型的中心环节,中等城市经济主体,例济南东部济钢和炼油厂工业区 工业枢纽:一般对应工业城市,例:济南、天津

工业地区:多个工业城市,在经济协作区或全国工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例:沪宁杭等 工业点、区、枢纽、地区在内外联系、经济作用强弱、工业部门多少、综合性大小方面逐级增强

补充

世界主要工业区: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欧洲西部工业区:工业化最早的地区,现代工业高度发达

俄罗斯-乌克兰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核工业、宇航工业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北美工业区:工业现代化程度高,微电子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日本-中国工业区:大力发展海上航运、劳动力丰富、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产品,加强国际合作

大气污染企业:水泥厂、酿造厂

水污染企业: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

大气污染、水污染企业:化工厂、炼油厂

大气污染、固废污染企业:发电厂、钢铁厂

无污染企业:服装厂、印刷厂、玩具厂

第三节 地域联系

地域联系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

一、交通运输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运费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公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水路: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受水文、气象条件影响大 航空:最快捷的运输方式

管道: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

2、五种方式排序

运量:水运>铁路>管道>公路>航空

速度:航空>公路>铁路>管道>水运

运价:航空>公路>铁路>管道>水运

3、选择最好的运输方式:“多快好省”原则

运距,近:公路、铁路;远:航空、水运

运量,大:铁路、水运;小:航空

运费,高:铁路;低:水运

二、邮电通信

分类 方式 任务

邮政通信 交通运输工具 实物(信函、文件、包裹)

电信通信 电磁系统 信息(文字、符号、图像、声音、语言)

三、商业

环节:收购存储、调运、销售

国际贸易:商品贸易、资本投入、劳动力和技术流动,贸易比商业范围广

四、交通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水路交通与城市的兴起,影响城市区位和形态

区位:江岸渡口和河流交汇处 武汉、宜宾、重庆

形态外部:沿河呈带状、团块状西安:泾、渭河交汇;内部:棋盘状

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综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综合发展,集中式团块状、分散状、多方向沿轴放射状

木船时代:沿河发展

轮船时代:沿江海发展

铁路、公路使城市改变了城市沿江河分布的单一形式:沿交通轴发展,催生了新一代城市:石家庄、株洲

(火车拉来的城市,京广、湘黔、浙赣)、郑州(京广、陇海—兰新)

受交通线路衰落而衰落的城市:大运河淤塞,海运、铁路、公路发展,扬州、济宁运河城市发展缓慢

五、交通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商业网点区位:帆船、马车时代:河流、大道汇合处

公、铁路时代:公铁路沿线和交通枢纽处

2、商业网点区位变化

①传统中心商业区衰落原因:建筑密集、道路狭窄、汽车通行能力受到很大限制;用地紧张,缺少必要的停车场②商业网点由城市中心向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处发展的原因:私人小汽车普及;高速公路;城市郊区快速道路网;

篇6:必修2地理电子课本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第三节《城市化》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反战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高一地理备课组: 卓惠萍

上一篇:辞职要写辞职报告吗下一篇:风景这边独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