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2024-05-2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共8篇)

篇1: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课标中对必修3有三个大的要求: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侧重于区域发展基本理论的阐述。“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核心内容,是一切持续发展研究成果的落实与检验”。“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 是区域发展研究的支持系统,是地理科学发展的研究手段和技术支撑。

2.教材如何落实课标

二、教学注意点

1.处理好与初中区域地理知识的差异

初中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使学生了解区域差异,接触区域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必修三也属于区域地理,但与初中区域地理的不同在于,通过必修3的学习,要教会学生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剖析,提取出解决某类区域问题的地理基本原理,掌握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法,最终在实际工作中因地制宜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处理好与必修1、2 间的关系

必修1和2属于系统地理,讲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地理原理,必修3教学时一定要引领学生用学过的原理分析具体的区域问题,让学生感受知识间的联系。如荒漠化的成因分析可以联系必修1中的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如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可以联系必修2中的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的变化。

3.抓主干,突重点

必修3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区域地理中的一些事实性的知识,教学时要有所选择,千万不要面面俱到。要运用有用的事实性知识提炼出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这才是必修3教学的根本。

三、策略建议 1.做好案例教学知识铺垫

教材所举案例中涉及到大量的区域地理的知识,学习必修三之前应储备的区域背景知识有: 中国地理:(1)中国行政区划图(2)中国地形图(3)中国的气候分布图;

世界地理(1)世界海陆分布与主要国家图(2)世界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分布图(3)世界洋流分布图。上述背景知识是对整个“必修3”学习进行知识的铺垫。但如果落实到具体案例学习的时候,教师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在整体知识铺垫的基础上对该区域某一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区域知识的补充与拓展,以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

2.注重对学生分析方法、抽取地理原理能力培养

综观“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各条标准,基本都要求“以„„为例,分析„„”来进行范例教学。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该借助教材中精选的示范性案例,使学生在分析具体案例中注重方法的培养和抽取地理原理能力的培养。

如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章的课标要求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教学过程中有几点注意:①要注意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是否全面、思路是否清晰、是否总结了基本的规律 ? ②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环境问题的共性。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且自然原因往往是基础,例如荒漠化的基础是水源问题。而在人为原因中追其根源往往与“人口激增带来的环境压力”和“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对资源的 不合理和过度使用”有关。③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各种环境问题的产生有着必然的联系,要把造成环境问题的因素联系起来,有针对性的寻找治理措施。④最后师生总结探究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一般研究规律:介绍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危害→治理措施

3.评价方式

对学生学习地理“必修3”情况进行评价,重点不在于对教材案例的重现,而在于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地理基本原理来解决新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学生评价的时候,一般需要引入新的案例来进行。如在学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节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案例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材料一: 30年前,位于北京东南的留民营村与国内环保机构合作,首开生态农业试验的先河,在中国探索生态农业的道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北京市

图一 北京市的位置

图二 北京市的地形和留民营村位置

【探究一】结合材料一,思考留民营村发展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材料二:

1982年,由于国家政策支持,并委派环保科学院研究所一批专家到留民营村开创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农业。村里投资修建水利和购买农机,使农田实现水利喷灌化和全过程的农业机械化。优美的生态环境、整齐的现代农业温室、系统的能源利用设施和淳朴的乡风为观光农业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

件。

图三1982年前留民营村示意图

图四1982年后留民营村示意图

【探究二】结合材料二,观察留民营1982年前后生产结构发生了什么改变?这些改变说明了什么?试评价这种改变。

材料三:通过循环利用,留民营村不仅农业产量增大,还降低了污染,保护了土地资源。通过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不仅节省了以往购煤的开支,还净化了空气。

图五 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综合循环利用关系示意图

【探究三】结合图五,思考以下问题:

① 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B.由于杂草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C.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相争激烈,农民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者关系 D.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

2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是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篇2: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2012·大连高二质检)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A.软件制造

C.汽车工业

B.玩具制造 D.石化工业

2.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原料

C.交通运输

3.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是()A.转移污染物

B.寻求企业发展最优区位 C.扩大企业影响力 D.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答案】 1.B 2.D 3.B 【解析】 该产业是由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逐步向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说明这种产业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落后,劳动力价格低。向这些地区转移产业,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也就是寻求最优发展区位。

下表为我国三种产业生产区位的变化,根据所学的地理原理回答4~6题。

B.技术 D.劳动力价格

4.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原材料的供应

C.交通的便利程度

【答案】 B 【解析】 从表格可以看出,甲产业主要布局在人口较多的省区,所以甲产业应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

5.决定乙、丙产业集中分布在京、沪、粤三地的最主要原因是()A.经济因素

C.技术因素

【答案】 C 【解析】 乙、丙产业在1990年还没有分布,在2001年主要分布在技术水平较高的京沪粤三地,所以乙丙产业应属技术指向型产业。

B.环境因素 D.劳动力因素 B.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D.市场的开放程度 6.有关甲、乙、丙产业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产业因生产条件优势的变化,有从沿海向内地迁移的趋势 B.乙、丙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明显,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C.甲、乙、丙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D.三种产业布局的变化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 【答案】 A 【解析】 甲产业在1990年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而到了2001年,沿海省份布局减少,主要分布在内地省份。乙丙属技术密集型工业,为寻找最佳区位,往往发生工业分散。甲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乙丙属技术密集型产业。三种产业布局可以体现产业转移的一些特点,不能体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2012·广州高二质检)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图,读图完成7~8题。

7.根据图示信息,正确的叙述有()A.第一阶段丙国国内对该产品需求少而全部供出口 B.进入第二阶段后丙国该产品的技术水平落后于乙国 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也不会出现减少趋势 D.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

8.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能够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该产业转移路径是由甲国—乙国—丙国 B.该产业是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 C.该产业转移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该产业的转移主要反映的是资本转移 【答案】 7.D 8.C 【解析】 第7题,根据三条曲线可以看出第一阶段丙国大量出口而乙国大量进口,说明丙国为主要生产国;第二阶段乙国大量出口,而甲国和丙国大量进口,说明乙国为主要生产国;第三阶段,甲国大量出口,而乙国和丙国大量进口,说明甲国为主要生产国,该产品的生命周期体现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第8题,该产业转移路径是由丙国—乙国—甲国,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读二战后世界产业转移局部示意图,完成9~10题。

9.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产业开始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这些产业一般为()A.技术密集型

C.劳动密集型

【答案】 C 【解析】 20世纪80年代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接受的是国际

B.资金密集型 D.能源密集型 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10.下列关于世界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产业转移中,发达国家多用朝阳产业取代夕阳产业,形成新的工业基地

②发展中国家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可以在不长时间内实现经济起飞

③在产业转移中,必然导致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恶性开采,发达国家则实现可持续发展

④产业转移可能伴随污染转嫁 A.①②③

C.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在产业转移中,发展中国家如果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可以使自然资源得到持续利用。

日本某跨国公司原打算在太湖沿岸建大型造纸企业,被当地政府谢绝,后转向投资在苏中某市的长江岸边。目前,该公司开始建设的一期工程项目总投资19.54亿美元,注册资金9.12亿美元,主要建设内容为1条年产71.4万吨木浆生产线和2条分别年产40万吨的高档铜版纸生产线,配套建设5万吨级和2.5万吨级码头各一座、一座热电厂及一座污水处理厂。据此回答11~12题。

11.该公司投资大型造纸企业由太湖沿岸转向长江岸边的影响因素是()A.原料

C.廉价劳动力

【答案】 D

B.市场 D.环境 B.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太湖水污染比较严重,加上水流缓慢,净化污水的能力弱,如果再建污染较重的大型造纸企业,即使进行污水处理,也有可能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12.该公司在中国建设大型造纸企业,主要是由于中国()A.技术先进

C.劳动力廉价

【答案】 B 【解析】 中国现代化的造纸技术水平不高,A错;大型造纸企业投资巨大,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需要劳动力相对较少,C错;木浆生产线需要大量木材,长江三角洲缺乏原料,D错。

(2012·浙江宁波高二质检)读“中国政区图”,完成第13~14题。

B.市场庞大 D.原料丰富

13.乙省向甲省转移的主要产业是()①技术密集型产业 ②资金密集型产业 ③资源密集型产业 ④劳动密集型产业

A.①②

C.③④

【答案】 C 【解析】 山西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劳动力价格低。由台湾向山西转移的应是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14.产业转移对甲省的有利影响有()①提升产业结构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提高城市化水平④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③

C.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移入山西的工业会耗费大量资源和能源,排放大量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二、综合题(共22分)15.(2012·山东实验中学高二检测)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 “二战”后美国某跨国公司电子产品在本国及不同类型国家的生产和消费发展阶段示意图。

B.①②④ D.②③④ B.②③ D.①④

(1)该公司从哪个阶段开始大规模在其他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图中反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请说明德国南部发展电子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有哪些?(3)若该公司在中国投资电子工业,结合上图说明其寻求的优势区位因素有哪些?

【答案】(1)第Ⅱ阶段。美国生产大于消费,寻求市场;其他发达国家消费大于生产,市场需求大。

(2)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科技力量雄厚);交通便利(有航空港和高速公路网);环境质量高;气候温暖湿润。

(3)广阔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解析】 本题重在考查电子工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转移,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第(1)题,观察图中各地区各阶段生产和消费的比值可知,第Ⅱ阶段美国在其他发达国家大量建厂。回答原因时注意既有美国方面的,也有来自其他发达国家方面的。第(2)题,迁移运用所学的关于“硅谷”的区位分析方法即可。第(3)题,美国电子产业快速发展,国内竞争激烈,生产成本上升,迁往中国可充分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土地和优惠的政策等。

16.(2012·菏泽高二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2008年的冬天,全球经济“寒意”阵阵。各类A经贸洽谈会规模上都不同程度地缩了水,成效自然也要打不小的折扣。而带有明显“双转移”(所谓

“双转移”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特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山区及东西两翼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简称山洽会),无论是参展规模、参会人数,还是最为重要的签约项目,都实现了逆势飘红。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演变图。

制糖业罐头食品业⇒服装、印刷、金属制品、塑料制品⇒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汽车、石油化工

材料三 继日本三大汽车企业本田、丰田、日产分别落户广州黄浦、番禺、花都区后,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汽配产业迅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全国三大汽车产业基地之一。

(1)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早期我国台湾电子企业生产工厂大量西移至广东东莞等地,其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纵观“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其工业结构变化趋势是由原料导向型→________→________转变。

(3)从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分析该地区产业向外转移的原因。

(4)为什么日本汽车产业集团近几年纷纷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投资设厂?

【答案】(1)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低廉。(2)劳动力导向型 技术导向型

(3)劳动力价格和地租上升,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4)占领中国市场,避开关税壁垒,土地及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社会协作条件好。

篇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一、整合的必要性

1.“问题研究”的教学现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每一章节后都有“问题研究”, 但由于各种原因, 没有得到教师们足够的重视, 可以说目前的地位比较尴尬。但笔者发现学生在闲暇之余却经常有意无意翻看此部分内容, 可见对“问题研究”的兴趣很高。

2.“问题研究”设置的出发点

“问题研究”是研究性学习与地理教学的有机结合, 也是地理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它教会学生搜集、整理和分析信息, 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究问题的同时, 能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也有利于学生自身健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3.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

探究和创新意识 是高中生 必须具备 的素质之 一。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问题研究正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进行研究, 在实践中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

学习地理的重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 地理问题。“一心只读圣贤书, 两耳不闻窗外事”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问题研 究”中的内容 是实实在在的社会现实问题, 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让学生参与到现实问题的讨论中, 摆脱传统教学过于机械、沉闷的课堂模式, 让学习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整合的途径

1.设置情境进行整合

合适的情境设置不仅有助于“问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还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有针对性的情境设置方法来帮助我们进行整合。设置情境的方法有多种, 如生活展 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等。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问题研究”选择不同的方法。

如第一章“问题研究”为:“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笔者在实际指导学生研究时把情境设置为一次旅游, 通过视频、图像等资料直观显示新加坡的自然、人文条件。先创造具体生动的 场景, 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增强学生注意力, 使学生感到新鲜好奇。然后让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新加坡发展经济的条件, 让学生成为情境的参与者。此外, 让曾经到 新加坡旅游的学生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以增强同学们的认同感。这样通过多方面、立体化的活动活跃学生 的思维,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在参与中运用所学地理原理、规律等, 解决相关地理问题。

2.适当调整案例, 让问题研究更贴近生活

教材中的部分“问题研究”选取的案例与我们学生生活距离较远, 不利于问题研究的开展。那我们就不必局限于课本上的案例, 可将案例进行适当调整, 选取身边相近的案例。这样既有利于问题研究的开展, 又能达到更好的研究效果。

如第四章“问题研究”内容为“我的家乡怎样发展”。教材选用我国西南某乡的发展经验, 而笔者所在学校为我国东南沿海城镇, 不管是自然条件还是乡土人文条件都相差甚远。笔者把研究对象改成学生所在家乡后, 学生立马熟悉起来, 既有一种亲近感, 又多了一份身上的责任感, 都愿意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家乡的建设上, 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此方法在进行“北京私家车———北京的私家车是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等问题的研究时同样适用。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调整, 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也有利于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3.注重各门学科知识的迁移与运用

地理学科是一门基础科学, 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进行“问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整合时, 我们要发挥基础科学的作用, 将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迁移和运用。这样不仅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各门功课知识, 体现“我学为我用”, 更可以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 形成立体化、多元化的知识框架结构。

如在“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此类问题研究的教学时,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政治学上所讲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建大坝、开发北大荒的行为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很多的社会经济利益, 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与此同时也给人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如建大坝导致渔业减产、海水倒灌、三角洲盐渍化加重等问题;长期开发北大荒则导致黑土土壤肥力下降、土地沙化等问题。人类向自然过多地索取必然会遭受自然的惩罚。人类要不断反思 自己的行 为, 建立更加 稳定的人 地关系, 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这也反映了政治学上所讲的“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人地关系也是如此。

4.建立机动灵活的研究机制

新课程更加关注研究性学习, 规定其占15个学分。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与“问题研究”密切相关, 体现了以学论教的评价机制, 注重从学生出发, 以学生为主体, 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 重新摆正教与学的关系。考虑到学生学习时间和研究能力等现实问题, 在问题研究的项目选择上,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合适自己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的组织形式可以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在这过程中, 教师可以以引导者身份协助其完成课题研究的过程。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不同途径收集、分析信息, 碰到困难时互相支持、互相帮 助, 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探索、探究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团结互助精神的养成。

5.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每一章“问题研究”内容的设置都是与本章内容紧密联系的, 新旧知识之间也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在“问题研究”的过程中应充 分利用这 一点。在新旧 知识中找寻规律, 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知识迁移来获得新知识, 做到举一 反三, 进行知识 的系统化、深 化及升华, 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必修三在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时, 选取的是“西气东输”问题, 从西气东输的线路、原因及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其实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还有很多, 如南水北调、晋煤外运、西 电东送等。在 学习了“西 气东输”之后, 其他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相关问题也迎刃而解。将相关内容如西气东输与南水北调工程进行整合, 可以很好地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总之, “问题研究”板块给了我们很大的拓 展空间, 我们有责任用好这块阵地。课本知识的学习不是学习的终点, 只是学习的一个过程, 甚至可以说是学习的起点。我们要把学到的理论知 识作为“武器”, 在“问题研究”的“战场”上检验我们的成果。

摘要:现行高中地理教材设置了“问题研究”板块, 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综合性、实用性、实践性。教师应通过设置情境、调整案例等途径, 实现“问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高效整合。

关键词: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整合

参考文献

篇4: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指瑕

一、总星系是不是天体系统

在必修1教材第3页图1.2中,关于“总星系”有如下描述:它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也是目前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宇宙部分。我们都知道,天体系统是指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所构成的相对独立和层次不同的系统。很显然,总星系的范围受限于人类的观测水平,它并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所以笔者认为,总星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天体系统,而应该是某个未知的天体系统的一部分。

二、太阳风暴袭击地球

必修1教材第12页的案例1“太阳风暴袭击地球”中说:太阳表面新形成的巨大黑子群和大耀斑,喷射出的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流,会以每小时300万千米以上的速度向宇宙空间喷射,形成太阳风暴。众所周知,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而每小时300万千米其实是太阳风暴爆发时喷射出的带电粒子流的速度,所以说,“喷射出的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流,会以每小时300万千米以上的速度向宇宙空间喷射”这句话的表述是不合适的,容易引起误解。

三、“时”与“小时”的争议

“时”与“小时”这两个单位有没有区别?笔者以为区别是有的。一般而言,“时”指的是时刻的单位,比如“现在是上午8时”,而“小时”是指时间长度的单位,如“会议持续了2小时”。对此,我们在生活中都能很好地区分,但在很多教材中却非如此。如必修1教材第13页中“如果以距离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考点,则一日的时间长度为23时56分4秒,叫做恒星日。如果以太阳为参考点,则一日的时间长度是24小时,叫做太阳日。”还有第19页图1.23中的白昼长短亦是以“时”为单位。教材为什么会如此表述呢?其实,教材中将“时”与“小时”混为一谈并非编者失误所致,因为从1993年起,我国量与单位标准中就明确规定,时刻和时间长度必须都用“时”作为单位。但有时候,我们按此表述很容易引起误解,如“飞机7时能到达北京”,这句话是指飞机会在7点钟到达北京,还是飞机需要7个小时能到达北京呢?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解释清楚这个问题,以避免使学生产生不正确的认识。

四、海滩的形成

必修1教材第71页图4.5中,关于沙滩的形成有如下解释:在沙质海岸,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速度逐渐减慢,会将大量的沙子堆积在海岸地带,形成沙滩。对此,笔者质疑如下: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是否一直在减慢呢?我们可以将海岸视作一个粗糙的坡面,波浪在向岸运动的过程中,受坡面和摩擦力的影响,速度是在逐渐减慢的,直至静止后,再向海回流,回流过程之初,波浪肯定是在做加速运动的,然后才在摩擦力和海水顶托作用下速度逐渐减慢。因此,教材中所说的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慢是不合适的,而且沙滩的形成也并非如此简单。实际上,沙滩是波浪及其派生的沿岸水流综合作用的产物。外海波浪传入近岸浅水区,受到海底的摩擦作用,波锋变陡,波谷变缓,水质点运动轨迹呈现往复流动,而且向岸进流速度通常大于离岸回流速度,导致底部泥沙向岸搬运,并被上冲水流帶至海滨线上堆积,从而形成沙滩。

五、火山锥的形态

必修1教材第75页中关于火山锥的形态描述如下:它一般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这种说法当然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可以从本页中图4.15“日本的富士山”中得到验证。但本页的图4.14“火山示意”中所显示的火山锥形态却非如此。图中的火山锥坡面是一个典型的凸形坡,即上部坡度较缓,下部坡度较陡,这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很容易让学生形成错误的直观印象。

上述“教材”即教科书(课本)显然是取其狭义。作为师生共用的核心教学材料和课程载体,教科书理应具备本源性、学术性、权威性等众多属性,而其对知识表述的准确性乃是最为基本的要求。故此,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予以指出,当是教师的务实之态。

篇5:地理必修三人教版提纲

世界各区域资源分布:

一、东亚:

1、朝鲜境内有丰富的森林、矿产资源;

2、日本国内森林资源、水利资源、渔业资源丰富;

二、东南亚:

1、矿产以锡、石油为主;

2、种植业发达:

(1)马来西亚:天然橡胶,油棕(第一);

(2)印度尼西亚:胡椒,金鸡纳霜(第一);

(3)菲律宾:椰子,蕉麻;

(4)泰国:水稻;

三、南亚:

1、印度矿产主要以煤、铁、锰矿为主,分布在德干高原北部;另外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大;茶叶、小麦等出口;

四、中亚:

1、小麦,棉花,畜产品;

2、矿产丰富,种类多样,煤,铁,石油(分布在里海沿岸);

五、西亚和北非:

1、石油资源丰富:分布在波斯湾沿岸以及伊拉克境内,储量占世界的一半,开采量为1/4,出口量第一:

2、特产:土耳其安卡拉羊毛、摩洛哥橄榄油、阿富汗紫盖皮羊毛、伊拉克椰枣;

3、北非的铁矿分布在利比亚、埃及与苏丹境内,磷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六、撒哈拉以南非洲:

1、矿产:金刚石、锡、钢铁、铝,铜(赞比亚),黄金(南非)、铁(利比亚),石油(尼日利亚)钿矿(南非);

2、水利资源丰富:世界第二;

3、动物资源丰富:狮子,大象,猩猩;

4、生物资源丰富:可可,丁香,剑麻;

七、西欧:

1、矿产:煤(大不列颠岛)、铁(大不列颠岛西海岸)、石油(北海);

2、旅游资源-人文景观,自然景观;

八、欧洲东部和北亚:

1、森林资源(第一);

2、水力资源;

3、矿产:石油(西伯利亚平原、东欧平原),天然气,煤(中西伯利亚高原、东海岸),铁矿(东欧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有色金属(锰铜铝锌);

九、北美:

1、矿产:煤(美国东北部),铁,石油,天然气,钢金铝锌-有色金属(美国西部);

2、森林(寒带针叶林,温带阔叶林),草场,水力——美国;

3、加拿大——森林(为原料,新闻纸加工),石油,铁,煤,镍(占世界80%),渔业资源丰富;

十、拉丁美洲:

1、矿产:石油(墨西哥东南沿海,委内瑞拉沿海),铁,锰(巴西高原东部),铜(智利世界最多),银(墨西哥安第斯山脉);

2、水力:巴西高原;

3、生物:植物-森林(红木,乌木);

4、经济作物(咖啡,香蕉,甘蔗);

十一、大洋洲:

1、矿产-铁(塔斯马尼亚岛),煤(澳大利亚东部沿海);

2、稀有动物-鸭嘴兽;

十二、南极:

1、矿产-煤,铁,石油,天然气,生物,淡水;

2、生物-企鹅(鸟类),海豹,鲸,磷虾;

3、淡水水库;

十三、北极:

1、丰富生物资源:北极熊,海豹;

2、矿产:煤(30亿吨),石油(100-200亿桶),天然气;

学好高中地理最有效的方法和技巧

文理交融,学法兼用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图文结合,易学好记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

知识联系,融会贯通

1.学习的侧重点是掌握“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形成人类的相应对策服务。也就是说,应侧重于通过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那些繁杂的地理事实材料,从中推导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形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可见,高中地理的学法核心是理解而非记忆,是应用而非记忆。

2.无论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都表现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显著特点,几乎所有的地理问题都跟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地理必须紧扣这条主线。

3.许多地理问题都有知识与能力的跨学科特点。自然地理部分主要与数学、物理、生物学科联系较多,人文地理主要与政治联系较多。对于我们面临的高考大综合考试意义尤其重大。

地理二轮复习方法

1、立足学科基础,进行知识重组、突出重点

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是高考永恒的主题。因此二轮复习中在以基础知识为本,在此基础上,狠抓重点知识的复习。教学中对重点知识要进行系统整理,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要寻找知识间的纵向联系,以干带支,在自然、人文、区域地理之间构建起完整而清晰的知识网络。做到“透析自然地理原理,活用人文地理观点,熟悉世界地理区域,探讨中国发展问题,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二轮复习中,不应再遵循课本知识体系的顺序,而要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形成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有用”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相应的专题类型,打破知识和技能固有结构的壁垒,但专题设计要精小,千万不要搞大了,内容多了学生嚼不烂。这样,在此基础上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重视区域地理,强化地图、突出地理图表

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是在一定区域进行的,因此以区域为基本地理单元进行研究是地理学的基本方法和特点之一。世界的大洲、分区、地形区、流域、气侯区、自然带、工业区、农业区、主要国家;中国的自然区、经济区、国土整治和开发的重点区域等都是主要的区域。要弄清各区域的自然、人文要素的特点,掌握区域空间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征等。并结合热点地区重点了解部分区域。

资料、地理图表是地理信息的载体,近年的地理高考试卷,几乎每一道试题都涉及读图、读表、读资料等,可以说无图不成地理题。但是在复习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学生重“文”轻“图”,对文字知识机械记忆的多,对地理图表记忆、注意、理解得少。有些学生的复习过程就是背书、记答案的过程。其实,理解地图比文字更形象。因此抓住地图就抓住了核心。二轮复习中要以图为纲,除设置地图专题外,在其它专题的复习中,均要向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配套的各种区域图、原理图、数据图等多种类型的地图,并在练习中尽量多设计有图的试题,使学生习惯看图、识图、学会解图,乃至绘图,把知识落实在地图上,不断提高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分析说明地理事物的能力。

3、做到精选、精讲、精练,提高效率

教师在明确学情和考情的前提下,备课时做到目标要精准,内容要精要,过程要精实,选题要精当,全方位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这是二轮复习的关键。具体做法就是在课前的准备必须充分,尽可能使课堂的有用信息量增大。课堂复习过程要有针对性,除重点、难点外,还要注意结合典型案例的分析,注重知识的联系和迁移,注重分析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如区域空间判断法、区域特征分析法、气候类型分析法、日照图的分析模式、等值线图分析模式、统计图表分析模式等。使知识性、趣味性和直观性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能力。

篇6:人教版高中地理目录(必修一)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篇7: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期末知识点

(1)环境质量下降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促进人口转化-增加就业机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2)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带动农村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3)推动工业发展-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4)推进科技进步——大城市是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促进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提升;

(5)改变文化、思想、观念——城市文化向乡村扩散渗透,全方位影响农村,利于城市与乡村间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

(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

(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3)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

4、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

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篇8: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诗歌教学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是唐代诗歌的鉴赏。古代诗歌鉴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是高考的必考题目。在鉴赏古代诗歌时,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高的鉴赏技巧,还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情感经验,以及理解、分析、评价的综合处理能力。但由于学生文化底蕴薄弱,高考试题中的诗歌鉴赏题得分率一直偏低。自从200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高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唐代诗歌的教学中,笔者把诗歌鉴赏与相关高考题考查的模式结合起来,对古代诗歌的鉴赏做了如下探讨。

一、抓诗题,找诗眼,看主旨。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鉴赏一首古诗时,首先要注意题目。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情感、主旨等。解读诗题既是鉴赏古诗的重要切入点,又是找出诗眼的必要步骤。什么是“诗眼”呢?“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概括生动的、能笼罩全篇、全联(句)的字,或词语,或句子。诗眼往往通过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清晰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体现作品的主旨及表达技巧。可见,解读诗题有利于学生迅速地找出诗眼,进而深入地领会文本。

在学习李白《蜀道难》时,笔者让学生先分析诗题,明确本诗的“诗眼”是“难”字。接着学生逐句赏析,分析诗歌如何围绕“诗眼”展开的。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蜀道之“难”,是因为它高(开辟难)、险(攀越难)、战祸之烈(安居难)。它一方面表现出诗人对友人入蜀的担忧,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其中“怨恨”一词,既写王昭君对远嫁大漠的怨恨之情,又写诗人对自己入朝见妒、无辜被贬的怨恨之情。再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一句,准确深刻地点明诗歌抒发的是诗人的羁旅之愁,思乡之苦。

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诗句中最富有表现力,包含着丰富而深刻意蕴的诗眼往往是高考试题考查的对象。在高考试题中,往往以“一词统领全诗型”的模式来考查诗眼在全诗中的作用。如2000年全国卷考查赵师秀《约客》中“闲敲棋子落灯花”的“闲”字;2002年全国卷考查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折柳”;2003年春季高考中考查王维《过香积寺》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2004年浙江卷考查李白《菩萨蛮》中的“空”字;2005年江苏卷考查中的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中的“微风”;2007年全国卷二考查王维《新晴野望》第三联上下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个字,等等。这些高考试题都是考查诗歌是如何通过诗眼来表达主旨的。只有抓住了诗句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诗眼,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旨。

二、抓作者,知背景,明风格。

《孟子·万章下》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可见,对古人的作品进行批评和鉴赏时,不仅要了解古人的思想性格和生平遭遇,还要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包括时代氛围和社会风俗)和创作目的。同样,古代诗歌的鉴赏也不例外。只有设身处地地揣摩诗人的心境,才能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

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笔者先给学生介绍白居易的境况,了解白居易因宰相武元衡被杀,上书请求缉捕凶手,而触怒当朝权贵,被贬江州司马的这一写作背景。昔日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因直言相谏而被贬江州,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这种自身境况的变化,让诗人与誉满京都、因年老色衰而嫁于商人的琵琶女有着共同的人生体验。学生理解了诗人与琵琶女有着相似的遭遇,对诗人发出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就很好理解了。再如杜甫的《登高》,诗人在重阳节这天约远亲吴郎饮酒,吴郎未至。杜甫想到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以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诗人为排遣内心的苦闷,抱病登台,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学生在了解这些写作背景的同时,再联系到杜甫“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就不难理解诗歌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在高考试题中,命题所选取的诗歌大都代表了作者的主要创作风格。如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人的诗歌多表现远离浊世,向往朴素的田园生活,以及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等人的诗歌多描写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慷慨激昂,以及捐躯赴国难的悲壮。杜甫、白居易、李绅等人的诗多关心民生疾苦,充满关心、同情的情感。如2010年高考安徽卷杜甫的《岁暮》。苏轼、辛弃疾、陆游、李白、杜甫、刘禹锡等的诗歌,凭吊古迹时常常吊古伤今,或表达对古代英雄人物的仰慕,或表达自己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或抒发空有济世之心,却无报国之门的愤慨,或抒发年事已高、功业无成的悲凉。如2008年江苏卷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009年四川卷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这类诗歌容易出现典故,都借古讽今,表达昔盛今衰的伤感。诗歌都是言志的,作品就是作者的内心的真实写照。如果能注意到诗人的创作风格,这对高考试题的整体把握是有帮助的。

三、抓意象,观意境,悟情感。

古代诗歌优美的意境,离不开真实、鲜明、生动的意象。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古代诗歌的意象既可指人物,又可指景物。它往往创造一种情调,营造一种氛围。意象的本质就是融合诗人主观思想和感情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意境则是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的交融与统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物只有融入感情才有生命;感情也只有景物的附丽才有依托。诗歌往往通过化物象为意象,勾勒逼真而鲜明的画面,构成整体性艺术形象,从而形成意境。诗歌的意境能够诱发人们的丰富想象,是打开人们心灵的窗户。在诗歌这种奇幻的意境中,读者必然同作者一同感受,一同联想,一同思考,一同愤怒,一同欢欣。原来不够明确乃至没有认识的生活哲理会得到展示,原来不甚清晰或无法表达的情感能得到抒发,读者必然能够从中得到极大的提高和满足。因此,只有引领学生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真实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才能深入地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与意图。

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由意象进入意境,进而体会诗歌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情感时要达到一定深度,让学生与诗人对话。如杜甫《登高》一诗语言相当精炼。“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十四字写出六种景物。在教学中,教师可首先指导学生找出急风、高天、啸猿、清渚、白沙、飞鸟这六种景物。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思考这些景物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学生通过展开想象,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从而领悟出全诗的雄浑高远、肃杀凄凉的意境。再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学生在弄清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找出全诗的意象: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丛菊、他日泪、孤舟、寒衣、刀尺、白帝城、暮砧。然后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与这些意象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意象,从而理解这些意象所营造的衰败、萧瑟、阴森又风云变化的悲壮意境,进一步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羁旅之愁与思乡之苦。

在高考试题中,通过“分析意境型”的模式来考查学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如2002年全国卷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考查“折柳”,学生只要抓住“折柳”表达的是离别之意,就能分析出诗人是听到“折柳”曲后所引起的思乡之情。2003年春季高考韦应物《闻雁》、《害塘》二首考查“雁”意象。只要抓住“雁”能回巢,而诗人却正远离故乡,就能明确这两首诗所抒发皆为思乡之情。也有些高考题只是单纯考查意象,如2010年江西卷陈与义《送人归京师》考查“子规”意象的含义。其他如2005年江苏卷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第二小题;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周朴《春日秦国怀古》第一小题,等等。可见,只有抓住意象,分析意境,才能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主旨。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古代诗歌的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我们在古代诗歌教学上既要继承前人好的教学方法,同时又要将课堂教学与高考试题考查模式结合起来,争取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有新的收获,让古代诗歌焕发青春活力。

参考文献

[1]薛金星.十年高考试题全解.语文[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3.

[2]任志鸿.十年高考分类解析与应试策略.语文 (学生版) [M].海口:南方出版社, 2006.

[3]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北京大学中文系, 语文教育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3 (必修)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4]任志鸿.十年高考分类解析与应试策略.语文 (学生版) [M].海口:南方出版社, 2011.

[5]迟桂凤.浅谈初高中诗词鉴赏之衔接[J].语文天地, 2011, (11) .

上一篇:马云斯坦福大学演讲稿(中英对照)下一篇:表现母爱的优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