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骨干教师研修方案

2024-04-16

学校骨干教师研修方案(精选10篇)

篇1:学校骨干教师研修方案

骨干教师研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推进“温州教育名家培养工程”,培养、造就一批有较高学术造诣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教学领军人物,为浙江省第十一届特级教师评选储备人才,特组织实施中小学“百名领军教师”高端研修项目,为我市第一层次骨干教师和富有潜质的优秀教师搭建学习提高、交流互动、总结反思的高效平台。

二、研修目标

1、总目标:开阔教育视野,提升人文素养,提高教学技能,形成教学风格,培育和造就一批教育艺术精湛、理论功底深厚、科研能力过硬、学术视野广阔的温州市教育教学领军人物。

2、具体要求:

(1)明确专业发展方向,规划并实施个性化专业发展方案。

(2)明显改进教学与管理质量,提升文化底蕴、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以课题、论文等为载体,总结提炼富有个性特点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

三、研修形式

1、“导师制”培养:为学员配备本学科指导师,指导师根据学员个人教学特点(潜质),在诊断、研究的基础上扬长避短,由指导师和学员共同协商制订个人专业发展方案,最大限度地实现个性化培养。

2、“个性化”成长:根据学员的特点和风格,突出个性化指导,挖掘其个性背后的教学理念,注重“个性化”的理论研修和教学实践打磨,以形成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理论研修与跟岗实践相结合,集中授课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3、任务式驱动:通过公开课、讲座、课题、论文、案例、随笔等多种形式,记录和思考研修过程中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感悟。

4、多元化学习:理论提升、跟岗实践、网络研修、课题研究、小组交流、参观考察、专家入校指导等多样化多地域学习。

四、研修课程

包括四大模块:

1.教育教学个性诊断及发展性向研讨:导师陪伴(合作)研修,个人教学特点诊断,个性化专业发展方案设计,切合本人特点和发展的研究课题、论文等;

2.学科专业素养及教育理论学习:中外教育名著研读,教育思想提炼,学科知识拓展,专业素养提升等;

3.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课堂教学特色研磨,教学风格提炼等;

4.人文修养提升:文化底蕴、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的提升等。

五、研修安排

第一步:选拔学员。出台“百名领军教师”高级研修班学员选拔条件,组织申报。由市教育局政治处择优录取120人,其中高中段60人,义务教育(学前)段60人。

第二步:分批推进。针对学员报名选拔情况,分两批实施研修。采取“导师制”培养模式,指导师以省内知名专家为主,市教师教育院联系聘请。第一批高中(职高)段于2011年7月下旬先期启动,第二批义务(学前)段于2011年10月启动培训。

第三步:制订方案。导师针对学员的情况,制订学员个性化研修方案。

第四步:实施研修。依据各学员的个性化研修方案实施研修。研修期间,集中培训和自主研修相结合;个别指导与交流互动相结合。研修周期内,由教育院安排不少于两次的集中培训;导师与学员每学期不少于两次的面授及其他途径的指导(包括跟岗实践、导师入校指导及完成其他研修任务),研修期间每学期学员要完成相关考核要求。

第五步:总结汇报。

六、组织管理

1.“百名领军教师”高级研修班试行项目组负责制。

项目总策划人:xx(市教育局政治处主任)、xx(市教师教育院院长)

项目组负责人:xx(高中科科长)

xx(义务教育科科长)

项目组成员:xx(高中(职高)段班主任)

xx(义务(学前)段班主任)

xx(项目秘书)

2.岗位职责

——项目组负责人:(1)负责项目方案的起草,开发项目所需人力资源,协调组建项目团队,聘请学科导师;(2)组织团队成员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3)负责培训与教学的过程管理,对学员反映的问题及时沟通与解决;(4)负责对外协调工作。

——班主任:协助项目组负责人工作。(1)负责学员的学籍和研修活动的管理与组织;(2)负责班级的后勤保障与服务;(3)负责组织和协调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等。

——项目秘书:(1)协助项目负责人做好落实培训班级的教务和财务工作;(2)负责班级文本材料的收集整理和管理;(3)负责联系授课教师;(4)负责项目组外来专家的后勤服务等。

3.成立班委会,推选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和各组组长,负责培训期间班级活动组织和协调工作。

七、导师选聘及职责

选聘能指导学员确定专业发展方向、形成教学风格及其他相关指导工作的省内外(以省内为主)本学科知名特级教师、专 家教授担任指导师。

1.结合学员情况,帮助学员诊断、分析,确定专业发展方向,制订并实施个性化研修方案;

2.每学期不少于2次面授;

3.指导学员高标准完成每学期的考核任务;

4.两年内指导每位学员至少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省级讲座或公开课1次,研究市级及以上课题1个;

5.两年内至少指导1名所带学员出版论著。

八、学员考核要求

研修期间,学员要确定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提炼自己的教学思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学习期间必须建有与本次研修相关的博客,上传与研修相关的反思、随笔、案例等,并完成各项研修任务。研修过程实施动态管理,每学期对学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方可继续参加下阶段的研修。考核指标包括职业道德、参训态度、教学能力、辐射能力和科研能力六个方面,分合格指标和发展指标。1—8项为合格指标,学员必须全部达标,9—15项为发展指标,作为考核优秀学员指标。具体内容和要求见下表。

“百名领军教师”研修过程管理考核表

篇2:学校骨干教师研修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温州教育名家培养工程”,培养、造就一批有较高学术造诣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教学领军人物,为浙江省第十一届特级教师评选储备人才,特组织实施中小学“百名领军教师”高端研修项目,为我市第一层次骨干教师和富有潜质的优秀教师搭建学习提高、交流互动、总结反思的高效平台。

二、研修目标

1、总目标:开阔教育视野,提升人文素养,提高教学技能,形成教学风格,培育和造就一批教育艺术精湛、理论功底深厚、科研能力过硬、学术视野广阔的温州市教育教学领军人物。

2、具体要求:

(1)明确专业发展方向,规划并实施个性化专业发展方案。

(2)明显改进教学与管理质量,提升文化底蕴、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以课题、论文等为载体,总结提炼富有个性特点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

三、研修形式

1、“导师制”培养:为学员配备本学科指导师,指导师根据学员个人教学特点(潜质),在诊断、研究的基础上扬长避短,由指导师和学员共同协商制订个人专业发展方案,最大限度地实现个性化培养。

2、“个性化”成长:根据学员的特点和风格,突出个性化指导,挖掘其个性背后的教学理念,注重“个性化”的理论研修和教学实践打磨,以形成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理论研修与跟岗实践相结合,集中授课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3、任务式驱动:通过公开课、讲座、课题、论文、案例、随笔等多种形式,记录和思考研修过程中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感悟。

4、多元化学习:理论提升、跟岗实践、网络研修、课题研究、小组交流、参观考察、专家入校指导等多样化多地域学习。

四、研修课程

包括四大模块:

1.教育教学个性诊断及发展性向研讨:导师陪伴(合作)研修,个人教学特点诊断,个性化专业发展方案设计,切合本人特点和发展的研究课题、论文等;

2.学科专业素养及教育理论学习:中外教育名著研读,教育思想提炼,学科知识拓展,专业素养提升等;

3.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课堂教学特色研磨,教学风格提炼等;

4.人文修养提升:文化底蕴、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的提升等。

五、研修安排

第一步:选拔学员。出台“百名领军教师”高级研修班学员选拔条件,组织申报。由市教育局政治处择优录取120人,其中高中段60人,义务教育(学前)段60人。

第二步:分批推进。针对学员报名选拔情况,分两批实施研修。采取“导师制”培养模式,指导师以省内知名专家为主,市教师教育院联系聘请。第一批高中(职高)段于7月下旬先期启动,第二批义务(学前)段于月启动培训。

第三步:制订方案。导师针对学员的情况,制订学员个性化研修方案。

第四步:实施研修。依据各学员的个性化研修方案实施研修。研修期间,集中培训和自主研修相结合;个别指导与交流互动相结合。研修周期内,由教育院安排不少于两次的集中培训;导师与学员每学期不少于两次的面授及其他途径的`指导(包括跟岗实践、导师入校指导及完成其他研修任务),研修期间每学期学员要完成相关考核要求。

第五步:总结汇报。

六、组织管理

1.“百名领军教师”高级研修班试行项目组负责制。

项目总策划人:xx(市教育局政治处主任)、xx(市教师教育院院长)

项目组负责人:xx(高中科科长)

xx(义务教育科科长)

项目组成员:xx(高中(职高)段班主任)

xx(义务(学前)段班主任)

xx(项目秘书)

2.岗位职责

——项目组负责人:(1)负责项目方案的起草,开发项目所需人力资源,协调组建项目团队,聘请学科导师;(2)组织团队成员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3)负责培训与教学的过程管理,对学员反映的问题及时沟通与解决;(4)负责对外协调工作。

——班主任:协助项目组负责人工作。(1)负责学员的学籍和研修活动的管理与组织;(2)负责班级的后勤保障与服务;(3)负责组织和协调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等。

——项目秘书:(1)协助项目负责人做好落实培训班级的教务和财务工作;(2)负责班级文本材料的收集整理和管理;(3)负责联系授课教师;(4)负责项目组外来专家的后勤服务等。

3.成立班委会,推选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和各组组长,负责培训期间班级活动组织和协调工作。

七、导师选聘及职责

选聘能指导学员确定专业发展方向、形成教学风格及其他相关指导工作的省内外(以省内为主)本学科知名特级教师、专 家教授担任指导师。

1. 结合学员情况,帮助学员诊断、分析,确定专业发展方向,制订并实施个性化研修方案;

2.每学期不少于2次面授;

3.指导学员高标准完成每学期的考核任务;

4. 两年内指导每位学员至少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省级讲座或公开课1次,研究市级及以上课题1个;

5.两年内至少指导1名所带学员出版论著。

八、学员考核要求

篇3:《资本论》骨干教师研修班开班

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资本论》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近日在北京开班。教育部党组成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顾海良为学员讲授了第一课:《资本论》导读。

据介绍, 举办此班旨在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指示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 提高《资本论》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与教育能力,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教学工作。研修班采取集中授课与互动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并将举办相关教学研讨会、学术研讨会。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姜乃强)

篇4:驱动策略:助推骨干教师高效研修

一、现状分析与问题聚焦

过去的骨干教师培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感觉培训效果仍不甚理想,在对骨干教师培训的管理与评价、内容与形式、选拔与激励等方面没有建立长效机制,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引领、指导作用没有得到发挥。特别是培训的投入和产出反差很大,通过调查分析和总结反思,其原因如下:

(一)现状分析

1.从培训对象来看,主要有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型;工作倦怠,没有追求型;利益取舍,保持现状型;视野偏狭,封闭保守型;环境自闭,盲目排他型。

2.从师培机构来看,主要有培训理念滞后,动力不够;培训内容陈旧,目标不明;培训形式灵活性不够,参与度不高;培训评价机制刻板,促进不够;培训管理机械,督导激励不强;培训策略单向,内部动机不足。

(二)问题聚焦

骨干教师内驱力不足,难以激活发展内需;课程设置缺乏前瞻性和针对性,难以更新和重构骨干教师的知识结构;培训模式不够活,难以助推骨干教师主动发展、持续发展;管理机械、评价刻板,难以形成外驱力;动因诱发不够,难以实现内外驱动的相互转化。

二、改革思路与创新举措

(一)理念创新:从“培训”转化为“研修”

在“学习—实践—探索—研究”的研修活动中,参研教师不再是“受训者”,而是研修活动的“主体性参与者”;在组织形式上,“通过培训模式变革,给参加培训的教师在理念、策略等方面提供示范和引领。”培训的教学方式从“讲授为主”,转化为“参与式活动”为主;学习方式从“听讲”为主,转化为“自主、合作、探究、反思、交流”的活动为主。通过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等多种培训方式,充分体现培训的开放性、民主性和参与性。通过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建立培养模式和驱动策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充分调动骨干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策略创新:实施内外双驱动

实现骨干教师研修的高效性,必须通过外部驱动力来激发骨干教师内部动机,必须发挥骨干教师内部动力。一是挖掘内部需求,提高研修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建立内部驱动策略;二是通过设置研修课程、组合灵活的研修形式、研制研修的管理与评价体系来建立外部驱动策略;三是实现内外驱动相互转化、相互支撑的双驱动策略。

(三)模式创新:构建“六式一中心”新模式

一是以激发研修动力为中心,通过道德驱动、职业情感驱动、成就驱动、目标驱动、自我效能感驱动、兴趣驱动六个策略方式来实现内部驱动;二是以活动为中心,通过专业引领式、任务驱动式、互助探究式、跟踪指导式、校本研修式、网络研修式这六种形式来构建骨干教师研修的新模式与新策略,形成具有操作价值的较为完善的技术成果。

(四)方法创新: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研修方式

在研修中,主要组合运用“任务式、参与式、交流式、合作式、反思式、情景式、案例式、探究式、研讨式、沙龙式”等方式方法,做到灵活多样,实现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交流,资源共享,实践反思,探索创新,成为学术型、研究型教师。

三、驱动策略与研修方法

(一)构建“六式一中心”研修的模式驱动策略

1.“六策略一中心”模式驱动

以激发动力为中心,以师德为核心,以教师职业规划为导向,激发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愿景,增强骨干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形成骨干教师高效研修的“六个”内驱动策略:道德驱动、职业情感驱动、成就动机驱动、目标导向驱动、自我效能感驱动、兴趣激化驱动。

2.“六形式一中心”驱动模式

以研修活动为中心,以骨干教师为主体,运用专业引领、互助探究、校本研修、任务驱动、跟踪指导、网络研修“六种”研修形式和灵活多样方法,体现骨干教师的主体地位,提高骨干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高效的研修模式,形成模式驱动:专业引领式、互助探究式、校本研修式、任务驱动式、跟踪指导式、网络研修式。

(二)建立以发展为目标的课程驱动策略

一方面,选择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必备的知识与能力作为研修内容;另一方面,根据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来选择内容,使研修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骨干教师确立核心价值观、提高教学技艺水平,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完善学科知识结构,提升实践反思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实现以发展为目标的课程驱动。其中,主要有核心价值观课程、前沿教育理论课程、特色教育和特色教师铸造课程、教育文化重构课程、高效课堂模式改革课程、新课程研究与资源开发课程。

(三)研制“3+2”督导评价驱动策略

1.“三管理”驱动策略:制度管理、机构管理、自主管理

建立和完善骨干教师研修制度、加强骨干教师研修管理、实现自主管理。

2.“二评价”驱动策略:发展性评价、自我评价

研制发展性评价,形成骨干教师高效研修的激励性驱动策略。发展性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和进行分析,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的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商定发展目标的过程。强调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体互动化。

(四)建立骨干教师研修内外转化驱动策略

参与研修的骨干教师在外部的驱动下,逐渐形成自觉意识,转化为内部动机。

从研修课程的设置来看,选择的内容主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师普遍感兴趣的问题,实现道德驱动、动机驱动、目标驱动、兴趣驱动;从研修的形式来看,主要运用专业引领、互助探究、校本研修、任务驱动、跟踪指导、网络研修等形式和参与、互动、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做到灵活多样,使研修具有参与性强的特点,提高骨干教师研修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动机驱动、目标驱动、自我效能感驱动、兴趣驱动;从管理评价来看,健全研修制度、注重管理落实、进行促进骨干教师不断发展评价,实现道德驱动、情感驱动、动机驱动、目标驱动、自我效能感驱动。

道德、情感、动机、目标、自我效能感、兴趣等内部驱动力需要外部课程目标、研修模式、管理和评价等外驱动力来实现,达到内外驱动转化,形成高效研修驱动策略的操作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2.

[2]莫雷.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1.

[3]黄正平.凝练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思考.人民教育,2012(7).

篇5:学校骨干教师研修方案

(2011、11~2013、10)

一、组班目的为进一步落实市教育局教师培训计划,培养一批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新课程改革需要的高水平的小学英语骨干教师,通过学习与研讨,使其在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水平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和示范辐射作用,以提高我市小学英语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学习研修方式

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形式,适当组织外出观摩学习。

1.集中学习

原则上两年内参加省级活动2次,市级活动4次,每次活动2-3天。每次活动可以由班主任或班长组织进行现场互动研讨。市级活动可分批让研修班成员承担上课、评课、讲座等任务。

2.自主学习

采用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两年内要完成13项专项作业(详见专项作业表)。

3.网络研讨

(1)在浙江小学英语论坛的“网络研修”平台上每个学员建立自己的个人研修专贴。

(2)以丽水市小学英语骨干教师QQ群为阵地,每月组织一次网络沙龙,每个县的学员轮流负责,确定研讨主题并提前公告,组织本市英语教师参与研讨,并做好会议的记录整理。

(3)积极参加浙江省小学英语研修网的建设。

三、作业

(一)专题作业(13项)

1、两年中,学员必须完成的专项作业一共13项,即写一份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报告,记一堂课堂实录及点评,编一个教学设计,写一篇案例分析,设计一项课题研究方案,写一篇教学论文,写一份论坛稿子,写一份评课稿,写一篇教学体会,写一篇调研报告,命一份英语试卷,上2节校内公开研究课。

对于2节校内公开研究课,上课时必须请本县(市、区)小学科学教研员参加听课与评课。上交材料为:教案(包括教后反思,电子稿)、听课记录表(由

教研员填写)。上交时间:第1节:2012年7月30日前;第2节:2013年7月30日前。

2、两年中,建议学员完成一项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方面的课题研究。于2013年9月30日前上交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3、关于12项作业上交时间的规定:按时完成,按时上交(若延迟5天上交,质量再高的作业也只能得60分)。

(二)日常作业

1、每月必读一本教育教学专业杂志,做好摘记。参考书目如下:

A.通识类:《有效教学》、《教师做科研》、《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等;

B.专业类:《英语教研艺术》、《新课程小学英语教学叙事研究》和中小学英语教师发展丛书诸如:《语言教学中的反馈》、《词汇教学设计》、《语言课堂中的听力教学》、《反思型教师,教师行动研究指南》、《教师行动研究案例》、《阅读课的设计》、交际语言的新发展》、《学习者策略教师指南》、《语音教学入门》、《语言教材的开发、利用与评价》、文本特征与阅读理解》等。

3、两年内正式发表教学论文(包括案例分析、教学体会)1篇(发表后寄交复印件)。

四、管理与考核 1.关于结业考核:

采用分项评分制。(1)集中学习,以半为一个计分单位,一个半天计10分,学习期满达总分的60-74%为合格,达总分的75-84%为良好,达总分的85-100%为优秀。(2)13项作业每项计30分,学习期满达总分的60-74%为合格,达总分的75-84%为良好,达总分的85-100%为优秀。低于合格分的要在补交有关作业之后才能发结业证书。结业证书上写明学习成绩的等级。

2.日常管理

挑选出部分骨干组成班委,负责班级具体工作。班长:协助班主任负责班级管理工作。

副班长:具体负责活动通知、出勤统计、会议记录工作。学习委员:协助班主任布置作业、收作业并做好学分统计。网络委员:具备一定的网络技术,负责群、论坛等研讨工作。宣传委员:负责每次活动的摄影和报道。

文娱委员:组织各类文娱、沙龙活动。

生活委员:收取和管理活动经费,负责团队的后勤工作。班委组成人员:

班长:徐海彬(莲都区囿山小学***)

副班长:游向颖(龙泉市水南小学***)周静华(青田县实验小学***)陆丽(缙云县兆岸小学***)学习委员:陈小红(龙泉市东升小学***)邵丽君(古市小学***)

网络委员:上官畏李(缙云县实验小学***)刘雪梅(开发区一小***)宣传委员:蔡媛媛(云和县实验小学***)章小柳(景宁实验二小1580578927

1林 青(遂昌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王小燕(庆元县城东小学)

文娱委员:游春颖(龙泉市实验小学***)何巧霞(丽水市实验学校***)生活委员:朱丽珍(青田县实验小学***)林晓燕(莲都外国语学校***)

班主任:周华英(丽水市教育局教研室***)2.聘请教研员担任顾问,指导和支持研修班活动。

五、丽水市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研修班学员名单

六、研修班宗旨: 求真务实 分享智慧共谋发展

七、其他

1.本计划一式两份,一份学员自己保存,一份交学校领导。2.作业上交地址:刘雪梅 350778698@qq.com

丽水市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研修班学员校内公开研究课记录表

上课日期:

本表于学期结束前,由县(市/区)教研员上报市教研室。

丽水市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研修班开班前问卷

1、你喜欢怎样的学习组织形式?

2、现阶段,你认为需要学习、研讨的主要内容、问题有哪些?

3、你认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哪些疑难问题?疑在哪里?难在何处?应该怎么解决?

4、集中学习时间安排在哪些时段比较合适?

5、你有哪些学习资料?

6、通讯地址:

7、电子信箱:QQ号码()县(市、区)小学姓名

篇6:学校骨干教师研修方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做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选派工作,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留学基金委)负责本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二章 选派计划

第三条

2014年计划选拔3000人出国留学。国家留学基金委与高校以签署合作协议的方式确定各校选派计划。项目实施范围重点面向“211工程”建设高校。

第四条

访问学者的留学期限为3-12个月,博士后的留学期限为3-24个月。第五条

选派专业领域由项目实施院校按照国家留学基金重点资助学科、专业领域,结合本校人才队伍学科建设实际需要,具体研究确定。

第六条

留学人员主要派往教育、科技发达国家的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实验室等机构。

第七条

留学人员通过国内推选单位或个人渠道联系国外留学单位派出。第八条

资助内容包括留学期间奖学金生活费和一次往返国际旅费,资助标准按照国家公派留学现行标准执行。

项目所需经费由国家留学基金与项目实施院校按1:1配套比例共同承担。

第三章 申请条件

第九条

符合《2014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选拔简章》规定的申请人基本条件。

第十条

须为高校重点培养的优秀青年教师、实验室骨干或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在校从事教学、科研或管理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绩,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或组织、管理能力。

第十一条

访问学者申请人应符合以下条件:年龄不超过45岁(以申请截止时间为准),本科毕业后一般应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硕士毕业后一般应有2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对博士毕业的申请人,没有工作年限的要求。第十二条

博士后申请人应符合以下条件:年龄不超过40岁(以申请截止时间为准),应为学校在职人员及重点培养的后备师资(含应届博士毕业生)。申请时距其博士毕业时间应在3年以内(应届博士毕业生除外)。第十三条

申请时须提交国外大学或科研机构的正式邀请函,第十四条

外语水平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参加“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并达到合格标准,成绩有效期为两年。各语种合格标准如下:

—英语(PETS5):笔试总分55分(含)以上,其中听力部分18分(含)以上,口试总分3分(含)以上;

—日语(NNS)/俄语(ТЛРЯ):笔试总分60分(含)以上,其中口试总分3分(含)以上;

—德语(NTD):笔试总分65分(含)以上; —法语(TNF):笔试总分60分(含)以上。

2.外语专业本科(含)以上毕业(专业语种应与留学目的国使用的语种一致)。3.近十年内曾在同一语种国家留学一学年(8—12个月)或连续工作一年(含)以上。

4.曾在教育部指定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参加相应语种培训并获结业证书(结业证书两年内有效)。具体要求为: —英语:高级班结业证书;

—法语、日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俄语:中级班结业证书;

—德/英语(针对拟赴德语国家从事理工专业研究人员):德语初级班结业证书、英语高级班结业证书;

—德语(针对拟赴德语国家从事社科专业研究人员):中级班结业证书。5.参加雅思(学术类)、托福、德、法、意、西、日、韩语水平考试者,成绩达到以下标准:雅思6.5分,托福95分,德、法、意、西语达到欧洲统一语言参考框架(CECRL)的B2级,日语达到二级(N2),韩语达到TOPIK4级。

第四章 选拔办法 第十五条

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学校负责选拔推荐,国家留学基金委审核录取”的办法。访问学者重点依托教学研究、科学研究项目或研究课题进行选拔,其出国研修计划应与在研项目或课题紧密结合。第十六条

优先支持科研团队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及成员,成梯队、分批次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强项学科或科研机构等从事综合性课题研究或合作交流。第十七条

项目实施院校应对候选人的个人基本信息、申报条件、品德修养及身心健康情况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组织3名以上专家对申请人的专业基础、科研能力、发展潜力、外语水平及国外留学单位等进行评审;对候选人出国留学提出明确目标要求,并出具有针对性的单位推荐意见;经校内公示后向国家留学基金委提交推荐人员名单。

第十八条 2014年的网上报名及申请受理时间为:第一批4月6-20日;第二批9月20-30日。项目实施院校统一组织候选人在规定时间内登陆国家公派留学信息管理系统(http://apply.csc.edu.cn)进行网上报名,并按照《关于准备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申请材料的说明(访问学者类)》准备申请材料并在线提交。

第十九条

项目实施院校应分别于4月27日(第一批)、10月15日(第二批)前,将单位推荐公函、《初选名单一览表》、《依托科研项目和课题研究选派情况统计表》原件提交至国家留学基金委;将《单位推荐意见表》、《专家评审意见表》及候选人其他电子材料扫描后统一上传至国家公派留学信息管理系统。候选人纸质材料由各校留存,留存期限为2年。

第二十条

录取结果将于5月(第一批)、11月(第二批)公布。申请人可登录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http://apply.csc.edu.cn)查询录取结果。录取通知将发送至各校。

第五章 派出与管理

第二十一条

第一批被录取人员的留学资格保留至2015年3月20日,第二批保留至2015年9月30日。凡未按期派出者,其留学资格将自动取消。未经批准放弃资格或不按期派出者,5年内不得再申请国家公派出国留学。

国家留学基金委不受理变更留学国别、变更留学单位、变更留学期限及延期派出的申请。

第二十二条

篇7:学校骨干教师研修方案

研修类别: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办班情况总结表

承办单位:

研修班名称:

办班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教育部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秘书处印制

备注:请下载、填写后打印该表;若需填写内容太多,可对栏目空格进行相应调整。表格下载网址:http://

篇8:学校骨干教师研修方案

一、课程设计应是专业化和个性发展的融合

研修培训面对着个性鲜明的教师, 所以, 语文研修培训课程设计, 应对学员进行需求分析。如果缺乏对教师语文专业作针对性分析, 语文研修课程设计就缺乏实用性和全面性。就如有的语文研修课程设计, 以专家讲座为主要板块, 把宏观教学理论和教学研究作为研修课程核心, 不顾“语文”的特性, 内容空洞而枯燥;有的虽以语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和反思培训开展研修, 但如“蜻蜓点水”, 研修形式呆板, 不顾学员的个性, 理论和实践成了“两张皮”, 学员在研修培训时叫苦连天。

此处的“专业化”, 指“语文”的“专业化”, 其实质是紧扣语文学科特点, 全面提升语文教师读、写、听、说、用的能力, 以及调查研究、收集和筛选信息能力。作为母语教学, 语文专业化应是研修课程设计的主线。

语文研修培训课程设计, 应准确定位语文专业内涵, 体现对语文专业化内涵的理解, 把一线名师和一线教师对接, 如设置课程模块有:“语文教育史漫谈”“名师心路历程”“教材研究探寻”“语文小专题研究路径”等等, 充分利用语文专业研究最新前沿信息, 用身边语文名师较高的哲学境界、广阔的视野, 促进教师思考和感悟。笔者在具体的培训中, 通过语文名师进课堂, 在具体课例中感受名师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如设计课程“语文教学个性化研究”“写作教学本位回归”“古诗教学本真”等具有语文专业化实质的研修课程, 由于准确把握语文课程专业化内涵, 收到较好的培训效果。

由于参加语文骨干教师培训者教龄一般在8年以上, 但他们同时承担了繁琐工作, 研修学习的质和量得不到保障, 合格教师要进一步成为骨干教师, 还需要系统吸纳学科前沿知识。为此, 还应增加“儿童文学发展与语文教育”“漫画、绘本与网络时代”“语文教育发展史”“西方母语教材解读”等专题, 增强语文课程时代性内涵, 加强教师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意识。

也有的语文研修课程的设计, 虽然也以语文教学设计为主干, 3年一轮的培训以语文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教学设计的讲座和课例分析为核心, 看似满足学员在教学实践中的需求, 在部分学员评价中获得好评, 但没有满足语文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特殊需求。语文研修课程设计还要充分研究教师个性化教学行动, 以教师课例为载体, 在教学行动研究中进行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语文课程设计, 切实落实教学行为跟进和全过程反思, 融合教师语文的个性发展。

作为全程培训设计, 应站在一定的高度, 对教师个性发展进行全面分析, 对于他们暂时还没有意识到的、深层次需要的内容只能采取多角度培训方式, 甚至布置量化要求, 使学员在学习中逐渐意识, 变被动为主动。如一些骨干教师, 可在设计“同课异构”“与名师同行”等研修主题中, 充当主角和专题发言人, 给他们提供提前研修的机会, 并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语文教学研究的要求, 完成比一般学员难度大的语文教学设计及更有理论深度的语文教学反思小论文。而对专业意识较被动、教学积淀较薄弱的教师, 可在设计“教材研读”“语文的观课和评课”等研修主题中, 多给他们提供发言、讨论的机会, 留下足够的时间, 为他们解答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困惑, 要求他们完成小学语文教学法有关的知识梳理的小论文。

设计语文研修课程模式, 应立足于调动教师自我反省意识、研究的态度和及时的经验总结, 如在语文研修设计时, 把“集中研修”和“在岗研修”相结合, 如“学员献课及研讨”“与名师同课异构”等, 专家和名师一线引领, 和名师、专家合作备课、听课、评课、全程跟进。让教师建立理性思考, 用语文教育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在生动、鲜活的案例背景下的情景学习, 正切合建构主义学习观, 让教师参与到真实情景中学习, 形成有效培训。当真正形成了独立的研究意识和反省思维时, 教师才能成为骨干教师。跨学科语文课程研修课程设计, 将使教师体会到生命质量与教师职业发展是多赢的, 并力图丰富教师职业和生活情感, 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语文教师丰富的知识, 深厚的文化底蕴, 活跃的思维, 将有益于面对鲜活的学生和来自各阶层的家长, 在解读教材、分析问题方面就可以高瞻远瞩、收放自如, 面对日益综合化的课程时”, [1]就“有源头活水来”。

二、课程设计应为教师实现身心和谐发展服务

语文骨干教师研修培训, 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而实现教师身心和谐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灵魂。但是, 现在的一些课程设计未曾顾及教师的身心和谐发展, 只是从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层面考虑, 在一定程度上对学员需求不够了解, 缺乏对教师身心发展的分析, 没有对学员进行“量身打造”, 忽视了语文教师身心发展的需求。比如, 有的语文研修课程设计, 只是设计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研究, 缺失对教师职业情感、职业内涵和价值观的研修, 没有关注教师作为社会性的人, 作为独立成长的个体, 课程设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语文研修培训课程设计, 应以教师为本位。教师专业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教师个人的生活, 教师的生活本身又影响着教师的职业发展, 两者相辅相成。有研究认为“单一的教师职业发展, 势必人为隔离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性, 使教师陷入双面人格的冲突中”。[2]可见研修培训应为教师身心和谐发展服务, 其内核还应以教师身心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

如设计“教师课例反思研究”课程模块, 并设置完整而科学的“跟岗研修”制度, 让一线名师引领, 师徒结对。基于基本观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培养学员的反思技能和反思技巧, 培养他们自我反思的习惯, 养成教师的研究意识”, [3]如设计课程“语文教师小专题研究”“语文校本专题研究”等, 梳理教学实践中的兴趣点或困惑点, 进行小切口专题研究, 让教师在研究中明确其在职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及职业发展水平, 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始终保持一种开放、动态的发展心态。

语文研修课程设计面力求宽, 内容尽量丰富。如心理学类, “语文教师心理调试与幸福生活”, 艺术类“书画艺术与语文教育”“语文教师口语艺术和社交礼仪”“人际交往和理财技巧”, 适当增加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专题, 拓展教师视野, 满足教师身心发展和谐需求。

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应成为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的主线, 通过与名师“同课异构”实践和研究, 名师的教学风格渐渐渗透、滋养教师, 而不是简单的复制。这样站在名师肩头, 语文骨干教师的素养会渐渐提高。同时, 设计研修课程应以经验总结和反思研究为核心。如:设计研修模块“教育名著解读与欣赏”“教育电影赏析和反思”等, 学员共同阅读古今中外经典教育名著, 共同观赏电影《地上的星星》《放牛班的春天》《死亡诗社》等, 通过研讨书中蕴含的语文教育教学的细节, 通过影片中感人至深的画面, 从另一个角度, 打通教师自身语文教学实践的通道, 形成属于自己的有效的语文教学反思, 形成教师个体的教学智慧。如电影《地上的星星》所描述的情景, 一个有阅读障碍的孩子, 有了教师的点拨, 重建信心, 找寻到阅读的兴趣。有试听冲击, 有画面感染, 有同行感同身受的研讨, 并从中反思我们语文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语文研修课程设计将让教师的身心滋养在名著、音乐、美术和多元视角、多元文化中。

三、课程设计应为教师搭建全方位的交流和共享平台

语文研修培训课程设计制度的建设及评价体系形成尚处于理论研究层面, 操作层面缺乏一定的引领和规范, 处于自发、自为实践中, 缺乏课程研究和开发自主性, 整个研修过程没有为教师搭建交流和共享的平台。如何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实践智慧, 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应关注语文教师的成长历程, 进行系统研究和成果提炼。

在具体的实践中, 笔者发现由于缺乏专业性操作指南, 语文研修培训课程设计虽呈现“百花齐放”局面, 虽体现出一定的针对性和地方特色, 但研修培训课程设计尚未形成系列专业化操作体系, 没有为教师搭建交流平台。比如, 有的研修课程设计, 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研修呈序列化, 但学员在研修期间的实践和反思如何及时得到反馈和交流, 学员平时的研究和教学实践与研修如何对接, 如何及时整理和资源共享, 尚处于混沌状态。

搭建全方位交流和共享平台, 应是语文研修培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将发挥参与教师的主体性, 教师将获得更多的教育教学知识经验的补充, 在同伴的思想碰撞、交流中, 强化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成就感。

语文研修课程设计应以搭建交流和共享平台为主线, 课程设计的专题如“精彩瞬间”“我读童书”“聊书吧”“书画赏析”“音乐涤荡”“语文教学细节回放”等等, 激发教师进入交流平台, 分享和共创鲜活教学资源。交流和共享的平台, 将见证教师的成长, 记录他们教育行动中的足迹。语文研修培训课程设计还应“关注教师理智行为、健康的体魄、渊博的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儿童的热爱和了解、对学校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对教育事业和现有生活方式的选择”, [4]发挥共享平台的辐射和引领作用。

由于参培教师个体呈现出差异性, 有一些教师, 热爱教学事业、热爱学生, 具备较高职业道德, “特别是在实践中形成了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方法论知识, 他们初步把握了本学科、本专业发展的动态, 有丰富的教育经验”, [5]同伴互助的课程设计平台, 形成培训学员“精英团队”, 通过长期而有专题的互动交流, 将起到双赢的效果, 也会为教师成为学者型名师做好储备。

研修培训课程设计, 应搭建高效有层次的交流平台, 分层次设计交流和共享的主题, 从初级的“会话沙龙—每周一书”, 到中级的“习作探寻博客”, 再到高级的“语文的知和行 (电子图书) ”等, 用同伴互助、导师引领方式, 让教师熟悉现代教育理论, 拓展专业知识, 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 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技术。这种方式, 比集中的理论讲解, 更易被教师理解和吸收。设计研修专题, 可从初级的群聊话题“语文课外阅读”“面对网络阅读”“我看娱乐文化”等, 到较复杂专题呈现如“名师教学风格启示”“教师下水习作赏析”等。还可汇集、整理、出版参研教师的随笔或文章, 把语文教学方法和研究, 渗透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 使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还应在平台交流和共享中, 设置讨论专题, 加强纵向的理念引领, 如“名师教学风格解读”“教师职业规划”“儿童绘本阅读研究”“语文与网络语言”等等。在交流和共享中, 参培教师以其原有的文化积累和教育教学经验, 去填充、确定研修课程设计中的空白点和定点, 从而丰富和延伸语文研修课程内涵和空间。同时, 与名师同行的教师常态性的教学实践, 将形成语文学科发展共同体。

虽然在课程设计方案中出现了“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等培训方式, 课程设计也千姿百态, 但语文研修课程设计, 针对语文教师, “什么是语文课程设计及实施的参与式?”“语文课程设计及实施的互动式的内涵和呈现方式是什么?”等等, 这些问题亟待研究和探索。再者, 如何从学生层面去评价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效果, 需要持续实践和跟进研究, 寻求切实有效、科学的操作策略。

参考文献

[1]张雪梅, 张进宝, 宋媛.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评估[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4 (8) .

[2]苏尚峰, 张景斌.教师教育中的理解与视域融合[J].教师教育研究, 2011 (3) :23-3.

[3]谢维和.教师培训:补充还是转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2 (1) .

[4]邓睿, 王健.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催生教育家的现实途径[J].教师教育研究, 2011 (3) .

篇9:学校骨干教师研修方案

研修类别:

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评审制项目申报表

申报单位:

研修班名称:

拟办班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教育部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秘书处印制

填表说明

一、填写《申请书》前,请详细阅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方案和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函[2004]26号)文件,及《“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方案》和《“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项目实施办法》。相关文件可登陆“中国高等学校教师”(http://)查看。

二、申报表封面“编号”和“研修类别”两项,申请人不填,由教育部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秘书处根据评审和批准后情况填写。

三、申报表封面的“申报单位”,只填写研修班承办学校即可,不必细至具体承办院、系、所。

四、申报表须用计算机录入或打印,一式 2 份(须含原件1 份)。申报表下载网址:“中国高等学校教师”(http://)。若需填写内容太多,可以调整原表格的宽窄度。

同时,务必将申报表电子文本发送至mscmoe@scett.bnu.edu.cn

五、本申请书一经正式批准,即行生效。

六、限于人手,凡递交的申请书及附件不再退还。

篇10:学校骨干教师考核方案

一、考核对象

学校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

二、考核办法

1、个人申请,评选领导组对照条件,量化打分。

2、评选拟订名额为10名以内。以后每两年评审一次,评审时间暂定为下一年的10月份

3、提供的有关证件或材料须是原始有效的。

三、评选考核小组

组长:张克运

副组长:何宗泮 王启林 邓向东

成员:张敏 杨东省 皇英 罗达英 钱颐 孙大安

四、一票否决

1、不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违法乱纪现象。

2、经过学校行政领导组集体研究,认为不支持学校工作或不服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安排者。

3、不满工作量(有特殊原因而不满工作量,时限不能超过一年)。

4、近3年年度考核不合格者。

5、在教学期间内发生重大责任事故者。

6、未经学校允许外出兼课者或开展有偿家教或从事第二职业者等。

7、提供的材料有弄虚作假者。

五、考评指标及量化分值

(一)、师德师风(8分):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敬业乐业,关爱学生,尊重家长

合格4分,良好6分,优秀8分

(二)理论学习(6分):

读一本书,写心得体会4分;参加理论学习,有笔记2分

(三)教学实践:(60分)

1、教学成绩:(17分)

(1)在学校的学生评价中,每学期得分在年级排名前五名的为2分,在5—10名得1分(每学期考核一次)。

(2)教学效果进步很大15分;教学效果进步较小10分;无进步8分。

2、教案:教案完整规范为2分;

3、优质课:(6分)

校、区、市级示范课或观摩课分别为2分、4分、6分。(计最高级别,不累计)

4、常规课(10分)

(1)组织教学2分 (2)课堂引导2分 (3)课堂效益2分

(4)作业批改2分 (5)课后辅导2分

5、教育活动(6分)

(1)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3分

(2)完成一份教育案例分析3分

6、教学常规(4分)

(1)不迟到2分 (2)佩带校卡 1分 (3)使用普通话1分

7、帮带工作:(15分)

(1)培养的青年教师成效显著。2分

(2)辅导的青年教师获奖。1分

(3)在各类教师培训活动中承担授课任务。2分

(4)督查所在的备课组的教育教学活动10分

(四)教改科研(26分)

1、课题研究:参与课题研究。按校级2分、区级3分、市级及以上5分。

(计最高级别,不累计)

2、论文:

(1)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按区级2、市级及以上4分。(计最高级别,不累计)

(2)教学论文、案例等评比获奖。按区级2分、市级及以上4分。

(计最高级别,不累计)

3、集体教研:

(1)积极参加校、区教研活动(3分)

(2)组织校本教研专题讲座,校内1次2分、市区级1次3分,累计不超过5分

(计最高级别,不累计)

(3)教研活动中专题发言,校内1次1分、市区级1次2分,累计不超过5分

(计最高级别,不累计)

(五)特殊贡献奖(实行加分)

1、送课:为区内学校或对口支援学校送教(带教)。5分

2、发挥特长,做出突出贡献或荣获国家、地方政府颁发的特别奖励。(10分)

上一篇:巧媳妇搬石头读后感高中下一篇:【我与科比】一个男孩和他的篮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