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公司危险作业场所规章制度

2024-05-25

建筑公司危险作业场所规章制度(精选5篇)

篇1:建筑公司危险作业场所规章制度

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危险作业场所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危险作业场所人员在工作中失误而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特制定该制度。

(一)本单位的危险作业人员为电工、叉车驾驶员、产品的装卸工,生产车间的生产人员。

(二)危险场所的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岗位电工、叉车驾驶员等岗位员工的文化程度要求高中以上文化和具备一定技术等级。

(三)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负责人应对单位危险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

(四)在危险作业场所作业要办理相关的作业证件。如:压力容器操作上岗证、电工作业上岗证、临时用电证等,作业时并有专人负责现场看护。

(五)危险作业必须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按操作规程操作。

(六)作业时现场必须设置标有危险等级和注意事项的标志牌,对于存在的隐患必须采取安全措施予以消除。

(七)危险作业场所内的各种安全设施必须经常检查、定期检验,保持完好的状态,做好记录。各种安全设施不能擅自接触或拆除。

篇2:建筑公司危险作业场所规章制度

为了保证公司十人以上危险作业场所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危险作业场所人员在工作中失误而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特制定该制度。

(一)本公司十人以上危险作业场所为公司乳化车间。

(二)本公司的危险作业人员为电工、叉车驾驶员、产品的装卸工,生产车间的生产人员。

(三)危险场所的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岗位电工、叉车驾驶员等岗位员工的文化程度要求高中以上文化和具备一定技术等级。

(四)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负责人应对单位危险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

(五)在危险作业场所作业要办理相关的作业证件。如:压力容器操作上岗证、电工作业上岗证、临时用电证等,作业时并有专人负责现场看护。

(六)危险作业必须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按操作规程操作。

(七)作业时现场必须设置标有危险等级和注意事项的标志牌,对于存在的隐患必须采取安全措施予以消除。

(八)危险作业场所内的各种安全设施必须经常检查、定期检验,保持完好的状态,做好记录。各种安全设施不能擅自接触或拆除。

篇3:建筑公司危险作业场所规章制度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职业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职业病发病人数和职业病而死亡人数都居世界前列。近年来,一些学者在分析我国的职业危害现状时指出:广大中小型企业职业危害问题突出[1,2]。中小企业除了从业人员的数量大、分布行业广之外,还存在生产工艺陈旧,作业环境较差,职业卫生管理水平低,职业危害控制防护的人力、资金和技术投入少等问题。实际上,欧美、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早在90年代就开始注意到这一问题,针对中小企业职业危害的控制缺乏力度[3,4],很多国家制定了有毒有害物质的危险评价与控制的特别计划[5,6]。

从我国近年来的一些职业危害调研统计数据来看,中小企业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与控制不容乐观[7,8]。中小企业职业危害因素实测率低,合格率低,职工体验率低。此外,中小企业数量大,十分分散,监管的难度非常大。近年来,为了促进企业做好作业场所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监管部门推出了一系列的标准,国内的学者也开展了作业场所危害评价方法的研究,如危害指数法、经验模型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9,10,11],但这些标准和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评价过程较为复杂,专业性强,因此,对于缺乏技术和专业人员的中小企业来说,其实用性不够。因此,广大中小企业急需简便实用、易于操作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危险评价方法。本文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建立一种科学易懂、便于推广应用的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的危险评价方法。

2 危险评价方法的建立

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的危险评价方法有很多,一般可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大类,通常的评价过程包括暴露评估和毒性评估,如在欧盟广泛应用的危险物质控制规程(COSHH)和英国HSE开发的危害物质的暴露评估模型(EASE)均采用暴露评估和毒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12]。

2.1 暴露评估

暴露评估是对有毒有害物质在作业场所分布的客观状态以及被作业人员接触吸收的水平,暴露评估本质上是体现为作业人员在工作中吸收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难易程度和接触水平。影响有毒有害物质的暴露水平的因素有很多,除了物质本身的特性外,还有生产工艺、防护措施、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方式、接触时间等。一般来说,有毒有害物质在工作环境中的浓度是体现暴露水平的重要参数,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缺乏相关的监测设备、技术和专业的测试人员,有毒有害物质监测工作很难有效开展。因此,暴露评估应从有毒有害物质暴露的潜能与过程入手,即可从其物理特性、使用方式、防护措施等方面建立简便的评估方法。

有毒有害物质在作业环境中存在形式包括蒸汽、气溶胶和粉尘,影响物质存在形式的因素有两大类,一是物质本身的物理特性,二是物质的使用方式。

物质的物理特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暴露潜能,对于固体物质而言,其本身的成尘性是影响暴露潜能的重要参数,测试和评价固体物质成尘性的方法很多,但目前还未广泛应用,为了让评价方法更为简便实用,可根据物质的状态描述,利用经验法进行评价。

对于液体物质,其挥发性是体现其暴露潜能的重要参数,挥发性越强,液体物质就越容易扩散到空气中,蒸汽压力是评价液体物质挥发性的重要指标,一种较为简便的方法就是根据液体物质蒸汽压力大小评价其挥发性[13]。

物质的使用方式也是影响其暴露水平的重要因素,使用方式包括相关的工艺、操作以及使用量等,把固体和液体物质的使用方式按照表1和表2分为5个等级,等级越高,暴露水平越来越严重。

此外,作业场所是否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也是影响暴露水平的重要因素,控制措施的效果与其采用的技术手段密切相关,可以根据采用的控制技术进行定性评价,例如把控制措施分为5个等级,1~5级分别对应全封闭作业、半封闭作业、局部排气、通风、作业方式控制。

2.2 毒性评估

毒性是指化学物质能造成生物体损害的能力,是评价物质危害性的重要参数。毒理学研究中通常用剂量反应关系、患病率、健康危害的后果等指标来进行毒性评价,但这些方法,理论性和专业性都很强,不适合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理解和应用。综合参考英国HSE管理体系、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协会(ACGIH)职业危害评价指南[14]和我国的国家标准《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以物质的职业卫生标准中的接触限值大小为依据进行毒性分级,液体有害物质,其毒性分为4个等级,如表3所示;对于固体物质,以粉尘的形式被人体吸收,其毒性也分为4级,如表4所示。

于是,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只需依据有毒有害物质的职业卫生标准就可很方便地进行毒性分级。

2.3 危险评价

综合以上分析,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的危险评价就可以分为三大步:暴露评估、毒性评估和和危险评价,如图1所示。

为了建立简便实用的评价方法,分别对有害物质的暴露水平和毒性进行评分,然后用乘法法则计算危险总分,即:

undefined

其中:R——物质的危险总评分。

E——物质的暴露水平评分。

T——物质的毒性评分。

物质暴露水平评分E的计算方法如下式所示:

undefined

其中:p——物质的物理特性评分;

h——物质的使用方式评分;

c——危害源控制措施评分。

以上每项参数的评分按照对数刻度赋值,即不同的等级用0.1,0.3,1,3,10的方式评分,这种评分方式能获得较为合理的数值分布,在危险评价中也经常使用。根据以上暴露评估、毒性评估的评价分级方法,式(1)和(2)中的参数可以根据其等级评分,对于物理特性评分p,分为固体和液体两大类,均分为3级,考虑到物理特性在危害评价中相比于其它几项参数重要性要略低,因此采用0.1,0.3,1赋分,其余的参数T、h、c均分为5级,1~5级的分值依次为0.1,0.3,1,3,10。

于是,利用公式(1)和(2)即可计算危险评分,评分一共有4个参数,根据其评分方式可知,一共有3×5×5×5=375个评分值。对这375个分值进行统计分析,评分值组成的数组成偏态分布,对评分值取对数后得到的新数组符合正态分布。通过统计分析获取对数数组的三分位数为:-1.046,0.046,把三分位数还原为危险评分,即为0.090,0.9,于是可依据这两个危险评分值把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的危险性划分为3个等级,如表5所示,危险分别为低、中、高,便于企业采取有针对性的分级控制策略。

3 控制策略

以上危险评价分级方法可以很方便地对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性进行评价分级,为了使企业在有毒有害物质危险控制时体现更好的针对性、层次性的,对以上3个危险等级提出不同的控制策略。

(1)控制策略1(用于1级危险)

该策略以自然通风为主,由于危害低,只要保持作业场所或工作环境良好的通风即可,当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或使用量很小时,一般的门窗,或加装排气扇就能达到要求。

(2)控制策略2(用于2级危险)

该策略以工程控制措施为主,如采用局部抽气排风系统,包括在有害物质释放源附近的地点进行局部抽风或部分封闭区域的抽气通风;还包括其他一些控制措施,如为容易产生蒸汽的设置添加冷却线圈,从而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

(3)控制策略3(用于3级危险)

由于危险等级高,该策略以危险源封闭为主,即把有害物质产生源头完全隔离、封闭或包围起来,而且某些情况下,为保证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还应咨询职业卫生专家。

这三种策略的详细内容及对比如表6所示,包括三种策略在人员限制、控制技术措施、维护、设备检查与清理、监督等方面的实施要点,可作为企业制定分级控制策略的重要参考。

4 结论

本文针对中小企业职业危害管理中专业人员、技术及资源缺乏的特点建立了一种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危险评价分级的简便方法。该方法建立在物质的毒性评估和暴露评估基础之上,毒性评估以有毒有害物质的职业接触限值为依据进行评价,暴露评估则考虑物质的物理特性、使用方式和控制措施三方面的因素。该方法不仅具备良好的科学性,而且实用性很强,无需太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要求,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在有毒有害物质危险评价方法的应用门槛。

此外,在危险评价分级基础上,对不同的危害等级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讨论了每种策略的核心思路和一些关键的实施要点,为广大中小企业在选择和制定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措施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要:针对中小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专业人员、技术及资源缺乏的特点建立了一种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危险评价分级的简便方法。该方法建立在物质的毒性评估和暴露评估基础之上,能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性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而且该方法实用性很强,无需太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要求,很好满足了中小企业在有毒有害物质危险评价方面的需求。此外,在危险评价分级基础上,对不同的危害等级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为中小企业制定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措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篇4:较大危险场所安全管理制度

为强化危险作业安全管理,保障施工生产,维护单位和员工的权益,制定本制度。

a)凡属一列范围的作业,必须办理“危险作业'审批手续:

i.离基在2米以上的室内处高处作业;2、要悬坠物下的作业;3、工作面坡度大于45。,立足面不稳或有擅动、振荡的作业;4、室内外带电或高压线范围内的作业(电动工机具除外);5、禁止区内或对忌火物质、锅炉、压力容器、乙炔发生器、油桶等进行易燃易爆的作业6、有窒息或毒性危险的作业;7、在石棉瓦、玻璃钢瓦、木屑板等轻质屋在上及危险房屋上进行的作业8、超长、超阔、超重、超高的切削,吊装、运输、堆放等作业;9、无安全模具、安全装置、安全工具的冲压、剪切、刨削等作业10、.作业。

b)凡属危险作业范围内的一切维修、安装、拆除、新建作业,应由现场技术人员编制作业安全技术交底。2至3人(不得少于2人)独立作业应由执行任务班组负责人找现场专职安全员填写《危险作业申请表》一式二份(一份交现场专职安全存档,一份留存执行),交现场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方可进行作业。

c)危险作业原则上均属各项目场场分管领导审批,存档件归入安全管理资料,现场安全员以此实施检查、监督。带电、高压区、高危(高处大于15米,悬坠物高于作业点5米)作业集团安全管理机构审批。

d)凡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项安全技术教育,熟悉本工种专业技术及操作规程,年龄18周岁以上,无职业禁忌症。此外,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e)危险作业现场负责人在作业前对现场进行巡查。组织排除障碍物并对作业人员进行现场教育,检查有无防范措施、防护用品配备情况、安全用具是否齐全,作业中由现场安全员监督,作业后由现场安全员申请后的实施结果记录。

f)危险作业区域内要保障作业环境条件良好,区界设明显的安全警示及禁令标志;严禁在上下层垂直作业和在作业区上方闲坐、休息、嬉闹。

g)各种机械、电气设备、起重机、登高用具等要有专人负责;按安全要求做好安全设施、设置,严守规程,杜绝违章。

篇5:建筑公司危险作业场所规章制度

粤安监管三〔2011〕50号

各地级以上市安全监管局、顺德区市场安全监管局、深圳市科工贸信委:

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警示教育,提高相关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事故能力,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要求,依照国家相关标准,现就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作业场所安全标志标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关于厂(库)区总平面布置图的设置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应在厂(库)区主大门内的醒目显要处设置“厂(库)区总平面布置图”,用以表示厂(库)区范围内的厂房、仓库、罐区、装置、管道、道路及其他建(构)筑物等的相对平面位置,图中划标生产区和非生产区,用红线划标重大危险源区域,标注厂房、仓库、罐区等设施的功能用途及火灾危险性,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位置、疏散线路等情况。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大力推行定置管理,划定定置管理标线,使人、物、环境合理布置,三者处于最佳结合状态,实现时间、空间上的优化组合,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物的不安全状况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二、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牌(卡)的设置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应严格按照《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和《常用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编制导则》(HG23010-1997)等要求,组织技术人员制作“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牌(卡)”,并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作业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或张贴。“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牌(卡)”应以规范的文字、图形符号和数字及字母的组合形式表示该危险化学品所具有的危险、有害特性、安全使用的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办法等相关内容(式样见附件1),不得简单采用代码、符号等替代。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还应按有关规定在厂内道路设置限速、限高、禁行等安全警示标志牌,在生产区域设置风向标,在车间、仓库的重要设施或通道位置设立有标注其功能用途及火灾危险性的标志牌。

三、关于重大危险源场所标志牌的设立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应在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场所设立“重大危险源安全警示标志牌”、“重大危险源危险物质安全周知牌”。“重大危险源安全警示标志牌”应由禁止标志、警告标志、警示用语等组合构成(式样见附件2),重大危险源场所要根据其危险物质以及其它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选取一个或多个禁止标志、警告标志;警示用语为重大危险源生产区域或重大危险源储存区域。“重大危险源危险物质安全周知牌”应标注相关重大危险源的成分、特性、最大存放数量以及应急救援方式等(式样见附件3)。

“重大危险源安全警示标志牌”应设立在进入重大危险源区域的道路入口处或醒目处,多个入口处或区域范围较大需设置多块重大危险源安全警示标志牌。“重大危险源危险物质安全周知牌”应设立在紧靠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出入处或操作人员岗位的醒目处。

四、其他要求

(一)高度重视、限期落实。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标识,是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要求,也是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和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要应高度重视,保证资金投入,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标准等规定规范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标识。安全标志标识的规范设置工作应在2011年12月底前完成。

(二)统一标准、规范设置。相关标志牌(卡)尺寸、材质等应严格按照《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和《常用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编制导则》(HG23010-1997)等要求制作,室外

设置的牌(卡)尺寸大小原则上不应小于140×120厘米,并具有良好的防腐、防潮性能,保证醒目美观实用。

(三)加强监督、狠抓整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应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规范设置安全标志标识情况作为日常安全监管和督促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没有规范设置安全标志标识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应下达限期整改指令书,责令限期整改。省局将于适当时间组织督查。

请及时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区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

附件:1.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牌(卡)式样

2.重大危险源安全警示标志牌式样

3.重大危险源危险物质安全周知牌式样

二O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附件:1.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牌(卡)式样

附件:2.重大危险源安全警示标志牌式样

上一篇:艾滋病班会教案下一篇:家具导购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