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基础知识

2024-04-18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精选6篇)

篇1:财务管理基础知识

财务管理的内容

1、筹资管理

2、投资管理

3、营运资金管理

4、利润分配管理

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

(1)资本结构理论(Capital Structure)

资本结构理论是研究公司筹资方式及结构与公司市场价值关系的理论.1958年莫迪利安尼和米勒的研究结论是:在完善和有效率的金融市场上,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无关——MM理论。米勒因MM理论获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莫迪利尼亚1985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2)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是关于最佳投资组合的理论.1952年马科维茨(Harry Markowitz)提出了该理论,他的研究结论是:只要不同资产之间的收益变化不完全正相关,就可以通过资产组合方式来降低投资风险.马科维茨为此获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研究风险与收益关系的理论.夏普等人的研究结论是:单项资产的风险收益率取决于无风险收益率,市场组合的风险收益率和该风险资产的风险.夏普因此获得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纪念奖.(3)期权定价理论(Option Pricing Model)

期权定价理论是有关期权(股票期权,外汇期权,股票指数期权,可转换债券,可转换优先股,认股权证等)的价值或理论价格确定的理论.1973年斯科尔斯提出了期权定价模型,又称B—S模型.90年代以来期权交易已成为世界金融领域的主旋律.斯科尔斯和莫顿因此获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4)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EMH)

有效市场假说是研究资本市场上证券价格对信息反映程度的理论.若资本市场在证券价格中充分反映了全部相关信息,则称资本市场为有效率的。在这种市场上,证券交易不可能取得经济利益.理论主要贡献者是法玛.(5)代理理论(Agency Theory)

代理理论是研究不同筹资方式和不同资本结构下代理成本的高低,以及如何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价值.理论主要贡献者有詹森和麦科林。

(6)信息不对称理论(Asymmetric Information)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公司内外部人员对公司实际经营状况了解的程度不同,即在公司有关人员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会造成对公司价值的不同判断。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是关于最佳投资组合的理论.1952年马科维茨(Harry Markowitz)提出了该理论,他的研究结论是:只要不同资产之间的收益变化不完全正相关,就可以通过资产组合方式来降低投资风险.马科维茨为此获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研究风险与收益关系的理论.夏普等人的研究结论是:单项资产的风险收益率取决于无风险收益率,市场组合的风险收益率和该风险资产的风险.夏普因此获得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纪念奖.(3)期权定价理论(Option Pricing Model)

期权定价理论是有关期权(股票期权,外汇期权,股票指数期权,可转换债券,可转换优先股,认股权证等)的价值或理论价格确定的理论.1973年斯科尔斯提出了期权定价模型,又称B—S模型.90年代以来期权交易已成为世界金融领域的主旋律.斯科尔斯和莫顿因此获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4)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EMH)

有效市场假说是研究资本市场上证券价格对信息反映程度的理论.若资本市场在证券价格中充分反映了全部相关信息,则称资本市场为有效率的。在这种市场上,证券交易不可能取得经济利益.理论主要贡献者是法玛.(5)代理理论(Agency Theory)

代理理论是研究不同筹资方式和不同资本结构下代理成本的高低,以及如何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价值.理论主要贡献者有詹森和麦科林。

(6)信息不对称理论(Asymmetric Information)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公司内外部人员对公司实际经营状况了解的程度不同,即在公司有关人员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会造成对公司价值的不同判断。

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

1、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2、它通过对资金运动和价值形态的管理,像血液一样渗透贯通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等一切管理领域。

篇2:财务管理基础知识

一、单选题

1、流动比率可以反映()。

A、流动资金周转情况 B、流动资金利用情况 C、短期偿债能力 C、长期偿债能力

2、若速动比率小于1,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短期偿债能力绝无保障 B、营运资金必小于零

C、流动比率必小于1,D、仍具备一定的短期偿债能力

3、剩余股利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调整资本结构 B、增加留存收益

C、降低综合资本成本 D、保证现金股利的支付

4、在股利支付方式中,()并不直接增加股东的财富。

A、现金股利 B、财产股利 C、负债股利 D、股票股利

5、股票投资与债券投资相比()。

A、风险高 B、收益小 C、价格波动小 D、变现能差

6、当市场利率上升时,长期固定利率债券价格的下降幅度()短期债券的下降幅度。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7、在一定时期现金需求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与最佳现金持有量无关的成本有()。A、机会成本

B、管理成本

C、短缺成本

D、资金成本

8、企业持有一定量的短期有价证券,主要是为了维护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A、收益性 B、企业的现金收入 C、企业良好的信誉 C偿债能力

9、下列项目中属于商业信用的是()。

A、商业银行贷款 B、应交税金 C、应付账款 D、融资租赁

10、如果有一项目投资风险较大,那么对企业来说,采取()筹资方式最为有利。A、长期借款 B、公司债券 C、融资租赁 D、普通股

11、公司在偿付债务上承担债务责任的财产是()。A.法人财产 B.出资者财产

C.经营者财产 D.企业全体员工财产

12、某企业按“2/10,n/45”的条件购进商品一批,若该企业放弃现金折扣优惠,而在信用期满是付款,则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为()。A、20.99% B.28.82% C.25.31% D.16.33%

13、购买国库券时,不用考虑的风险有()。

A、利率风险 B、再投资风险 C、购买力风险 D、违约风险

14、企业取得短期借款10万元,年利率8%,每季度支付一次利息,则企业负担的实际利率()。

A.8% B.9% C.8.24% D.2%

15、某企业实际需要筹集资金50万元,银行要求保留20%的补偿性余额,则该企业向银行借款的总额应为()万元。A 50 B.60 C.65 D.62.5

16、市盈率水平高低,主要取决于()。

A.每股收益 B.资本结构 C.放款信用政策 D.减少利息支出

17、可以用于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A.流动比率 B.速动比率 C.应收账款周转率 D.已获利息倍数

18、要使资本结构达到最佳,应达到()最低。A.综合资本成本 B.边际资本成本 C.债务资本成本 D.自有资本成本

19、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是指两种筹资方案下,普通股每股利润相等时的()。A.成本总额 B.筹资总额 C.资金结构 D.息税前利润

20、企业将资金占用在应收账款上而放弃的投资于其他方面的收益,称为应收账款的()。

A.管理成本 B.坏账成本 C.短缺成本 D.机会成本

21、商业信用筹资的最大优点是()。

A、期限较短、B、成本较低、C、容易获得、D、金额不固定

22、一般来说,在企业的各种资金来源中,资金成本最高的是()。A、优先股 B、普通股 C、债券 D、长期银行借款

23、在对存货采用ABC法进行控制时,应当重点控制的是()存货。A、价格昂贵的 B、数量较大的 C、占用资金多的 D、品种多的

24、企业全部资金中,股权资金占50%,负债资金占50%,则企业()。A、只存在经营风险、B、只存在财务风险

C、存在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D、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可以相互抵消

25、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信用条件的是()。

A.现金折扣 B.数量折扣 C.信用期限 D.折扣期限

26、财务管理的基本属性是()。

A.综合管理 B.计划管理 C.价值管理 D.统一管理

27、下列评价指标中,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是()。A、净现值 B、投资回收期 C、内部收益率 D、获利指数

28、当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都是1.5时,则联合杠杆系数应为()。A 3 B 2.25 C 1.5 D 1

29、企业的价值是只有投入市场,才能通过()表现出来。A、价格

B、盈余 C、利润

D、财富

30、债务人未能按时支付本金,利息,对债权人来说,其所承担的风险称为()。A、到期风险

B、违约风险 C、流动性风险

D、再投资风险

31、某企业本期息税前利润为3,000万元,本期实际利息费用为1,000万元则该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为()。

A、3 B、2 C、0.33 D、1.5

32、调整企业资本结构并不能()。

A、降低资金成本 B、降低财务风险 C、降低经营风险 D、增加融资弹性

33、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经营杠杆系数说明了销售额增长引起()的增长。A、每股盈余 B、利润 C、利润率 D、销售增长率

34、企业按“2/10,n/60”的条件购进商品20,000元,若放弃现金折扣,则其资金的机会成本率为()。

A、2% B、12% C、14.4% D、14.69%

35、如果财务部门预测市场利率会上升,应该采取的防范措施是()。A、偿还长期负债 B、借入长期负债 C、借入短期负债 D、买入债券

36、存货ABC分类管理法下,最基本的分类标准是()。A、金额

B、数量

C、品种

D、体积

37、在证券投资中证券发行人无法按期支付利息的风险称为()。

A、利率风险

B、违约风险

C、购买力风险

D、流动性风险

38、运用杜邦体系进行财务分析的核心指标是()。A、股东权益报酬率

B、资产利润率

C、销售利润率

D、总资产周转率

39、()是只有现值没有终值的年金。

A、普通年金 B、预付年金 C、永续年金 D、递延年金 40、不影响经营杠杆系数的是()。

A、固定成本 B、利息费用 C、产品销售数量 D、产品销售价格

41、()的投资风险最小。

A、债券 B、普通股股票 C、优先股股票 D、证券投资基金

42、企业通常以()来确定信用风险。A、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 B、经济状况

C、预期坏账损失率 D、客户履约偿还债务的态度

43、资产负债率属于()指标。

A、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B、所有者权益运营能力分析 C、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D、资产运营能力分析

44、()属于企业盈利能力的一般分析中的一个综合性的指标。

A、总资产报酬率 B、净资产收益率 C、总资产净利率 D、销售净利率

45、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影响而保持不变的成本为()。A、变动成本 B、半变动成本 C、固定成本 D、半固定成本

46、筹资条件最宽松的筹资方式是()。

A、商业信用 B、融资租赁 C、长期借款 D、债券

47、购买力风险最大的是()。

A、证券筹资基金 B、债券 C、普通股股票 D、优先股股票

48、影响企业价值的两个基本因素是()。A、风险和收益 B、时间和利润

C、风险和折现率 D、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

49、企业与政府的财务关系体现为()。

A、债权债务关系 B、强制和无偿的分配关系 C、资金结算关系 D、风险收益对等关系

50、与企业财务管理直接相关的金融市场主要是指()。A、外汇市场 B、黄金市场 C、资本市场 D、货币市场

二、判断题

1、财务预测是指财务人员根据财务目标的总要求,运用专门的方法,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过程。

()

2、在企业实践中,财务预测常常以财务预算的形式表现出来。

()

3、所有货币都具有时间价值。()

4、我国的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资本的筹集,采用的就是吸收直接投资的方式。

()

5、无论采用何种筹资方式,企业都要付出其使用代价,因此企业必定存在财务杠杆

作用。()

6、长期贷款的抵押品通常为不动产和有价证券。()

7、我国规定,公司申请发行债券由财政部门批准。()

8、资本结构是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问题。()

9、短期融资可以分为自然融资和协议融资两类。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属于协议融资的范畴。()

10、折旧是现金的一种来源。()

11、企业财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

()

12、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大都可以从资金运动中综合地反映出来。

()

13、融资租赁属于企业短期资金的筹集方式。

()

14、优先股的股息率一般要低于债券的利息率。

()

15、营业杠杆系数可看作是EBIT因产量变动1%而变动的百分比。

()

16、凡一定时期内每期都有付款的现金流量,均属于年金。

()

17、直接筹资是指直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入资金的活动。

()

18、企业拥有的各种资产都可以作为偿还债务的保证。

()

19、一般来说,在企业生产和销售计划己经确定的情况下,存货量的大小取决于采购量。

()

20、己获利息倍数仅能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

21、企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通常等于满足各种动机所需的现金余额之和。()

22、普通年金现值是一系列复利现值之和。()

23、市场风险是指那些影响所有公司的因素引起的风险,也叫不可分散风险。()

24、一般来说,市盈率越高,企业未来的成长潜力越高,所以该比率越高越好。

()

25、当企业现金短缺时,延期支付货款将成为缓解资金短缺的有效手段。()

26、在计算债券资本成本时,债券筹资额应按发行价格确定,而不应按面值确定。

()

27、对于借款企业来讲,若预测市场利率上升,应与银行签订浮动利率合同。()

28、在市场利率大于票面利率的情况下,债券的发行价格低于其面值。()

29、普通股股东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基本方式是,对公司账目和股东大会决议有审查权和对公司事务有质询权。()30、买方通过商业信用筹资的数量与是否享受现金折扣无关。()

31、流动负债的清偿必须用流动资产。()

32、在有现金折扣的情况下,商业信用筹资一般有成本。()

33、企业发行债券的财务风险低于吸收直接投资的财务风险。()

34、实行现金折扣的政策,有利于加速货款的收回。()

35、信用等级越高,违约风险就越低,要求的利率就越高。()

36、证券投资组合的总体风险可能大于组合中各种证券的风险水平。()

37、商业信用筹资的最大优越性在于容易取得,对于多数企业来说,商业信用是一种持续性的信用形式。()

38、商业信用是由商品交易中钱与货在时间上的分离而产生的。()

39、从严格意义上讲,或有负债并不是企业的真正负债。()

40、接受投资的企业与投资企业体现的是债权与债务关系。()

41、财务风险也可叫做筹资风险。()

42、按金融市场的组织方式划分,可分为初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43、资本成本包括筹资费用和占用费用两部分,其中筹资费用是资金成本的主要内容。

()

44、现金折扣即商品降价,是企业广泛采用的一种促销方法。()

45、企业可以利用金融市场来调整资本结构。()

46、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是资金分配关系。()

47、金融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一样,都取决于供求关系。()

48、对同一独立项目进行评价时,净现值、内部报酬率和获利指数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49、当某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大于零时,说明该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大于投资者要求的最低收益率。()50、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现金流量折现法虽然应用较广,但没有考虑风险因素。()

多项选择 最佳资本结构的判断标准有()

A、企业价值最大

B、筹资风险最小 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

D、资本结构具有弹性 2 年金可按收付款的方式分为()

A、普通年金、B、预付年金、C、递延年金、D、永续年金、E、复利年金 3 存货的成本主要包括()

A采购成本

B销售成本

C订货成本 D储存成本

E缺货成本 非收益性流动资产包括()

A现金

B待摊费用

C短期投资

D应收账款

E应收票据 综合资本成本的计算存在着一个权数价值的选择问题,可供选择的价值形式有()A、账面价值

B、现行市价

C、目标价值

D、修正账面价值 6 财务管理环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经济体制环境

B金融环境

C法律环境

D自然环境

E竞争环境 7 企业资本结构最佳时,应该()

A资本成本最低

B财务风险最小

C债务资本最小 D企业价值最大

E每股盈余最大 8 影响经营风险的因素有()A产品需求

B产品售价

C产品成本

D调整价格的能力 企业的财务活动除了筹资外,还包括()

A投资

B预测

C决策

D分配 10 可作为借款抵押品的有()

A存货

B 应收账款

C股票

D 债券 11 采用固定股利政策的理由包括()

A、有利于投资者安排收入与支出

B、有利于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

C、有利于稳定股票价格

D、有利于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 12下列项目中不能用于支付股利的有()

A、原始投资、B、实收资本、C、股本、D、上年未分配利润 13 企业发放的股利只能来源于企业的()A、盈余

B、净利润

C、当期利润

D、留存收益 14 如果流动比率过高,意味着企业可能()A、存在闲置资金

B、存在存货积压 C、应收账款周转缓慢

D、偿债能力很差 15 财务分析常用的方法有()A、对比分析法

B、因素分析法

C、趋势分析法

D、比率分析法企业如果延长信用期限,可能导致的结果有()A、扩大当期销售

B、延长平均收账期 C、增加坏账损失

D、增加收账费用 17 债券筹资的缺点是()A、财务风险高

B、限制条件多

C、筹资规模受制约

D、筹资时间长 18 证券的非系统风险包括()A、履约风险

B、变现风险

C、破产风险

D、价格风险 19 资产负债表的财务信息有()A、资产结构

B、资产流动性

C、资金来源情况

D、获利水平20 下列各项按规定可用与转增资本的有()A、法定公积金

B、任意公积金

C、资本公积金

D、未分配利润

E、税后利润 可引起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事项有()

A、用新增利润税前还贷

B、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C、发放股票股利

D、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E、发生亏损 若一个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大于零,则可能说明该项目()A、营业现金流量为正数

B、资本成本低

C、投资额少

D、经营期的利润水平较高 23 短期债券与长期债券相比,其特点有()

A 筹资风险高

B、流动性强

C、收益率低 D、通货膨胀风险大 24 未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主要指标有(BD)A 内含报酬率

B 投资回收期 C获利指数

D 平均投资报酬率 25 净现值指标是(),反映投资的()

A、百分数

B、绝对数

C、效率

D、效益下列属于速动资产的有()

A货币资产

B短期投资

C应收票据 D应收账款

E 其他应收款企业股利政策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A、法律因素

B、企业因素

C、股东因素

D、其他因素 28 DOL和DFL两者的关系有()A、没有DOL,就没有DFL、B、没有DFL,就没有DOL C、它们两者之积为DTL

D、只要企业存在固定成本和利息,DFL和DOL就同时存在 29 补偿性余额的约束使借款企业所受的影响有()A、增加了利息支出、B、减少了可用资金、C、提高了实际利率、D、减少了利息支出 在其他因素一定,且息税前利润大于0的情况下,下列可以导致财务杠杆系数降低的是()

A、提高基期息税前利润

B、增加基期负债资金 C、减少基期的负债资金

D、降低基期的变动成本 31 债券发行价格的高低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A、债券票面价值、B、票面利率、C、市场利率、D、市场风险、E、债券期限 32 反映企业保护债权人利益程度的指标有()

A、资产负债率、B、产权比率、C、资产净利率、D、有形净值债务率

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主要有()

A、交易动机、B、预防动机、C、投机动机、D、扩张动机、E、获得商业折扣 34 在经济订货模型中,导致经济订货批量减少的因素有()A、每期对存货的总需求减少

B、单位缺货成本降低 C、每期单位储存成本增加

D、每次订货的费用增加 35 下列各项指标中,可用于分析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有()A、产权比率、B、流动比率、C、资产负债率、D、速动比率 36 企业财务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

A、偿债能力分析、B、营运能力分析、C、周转能力分析、D、盈利能力分析 37 下列各项中,既属于原始总投资,又构成项目投资总额内容的有()A、固定资产投资、B、无形资产投资、C、资本化利息、D、垫支流动资金 38 普通股与优先股的共同特征主要有()A、同属公司股本、B、需支付固定股息、C、股息从税后利润中支付、D、可参与公司重大决策 39 对企业而言,发行普通股筹资的优点有()

A、筹资风险小、B、筹资成本低、C、提高企业举债能力、D、使用不受约束 40 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有()

A、营业周期、B、应收账款数额、C、存货周转率、D、应收账款周转率 41 应收账款周转率提高意味着()

A、短期偿债能力增强、B、收账费用减少、C、收账迅速,账龄较短、D、销售成本降低 42 应收账款的作用主要有()

A、降低闲置资金的数量

B、维持均衡生产 C、促进销售、D、减少存货 43 公司的财务活动包括()

A、筹资活动、B、投资活动、C、股利分配活动、D、清产核资活动、E、财产清查活动 44 以下各项活动属于筹资活动的有()A、确定资金需求规模、B、合理使用筹集到的资金、C、选择资金取得方式、D、发行公司股票、E、确定最佳资本结构

某公司的经营利润很多,却不能偿还到期的债务,为查清原因,应检查的财务比率

包括()

A、资产负债率

B、流动比率

C、存货周转率

D、应收账款周转率

E、利息保障倍数 46 企业短期资金的主要来源有()

A、短期银行借款、B、出售固定资产收到的资金、C、出售长期股权投资收到的资金、D、商业信用、E、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 47 一般来说,影响每股收益的因素有()A、税后利润、B、优先股股息、C、所得税税率、D、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E、股利政策

在计算银行长期借款成本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A、筹资费率、B、所得税税率、C、借款金额、D、借款利息、E、借款年限 49 可以采用的股利支付方式有()

A、现金股利、B、股票股利、C、财产股利、D、负债股利、E、信用股利 50 对客户进行资信评估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A、信用品质、B、偿付能力、C、资本和抵押品、D、经济状况、E、盈利能力 51 回收期指标存在的主要缺点有()

A、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B、计算简单,易于操作、C、无法直接利用现金净流量指标

D、忽略了回收期以后的现金流量、E、决策上伴有主观臆断 52 企业财务活动包括()

A、筹资活动、B、投资活动、C、资金营运活动、D、分配活动 53 财务管理的环境包括()

A、经济环境、B、商业环境、C、法律环境、D、金融环境

用相对数表示的时间价值是在没有()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A、风险、B、利率、C、通货膨胀、D、无风险报酬 55 可以筹措长期资金的筹资方式有()

A、商业信用、B、吸收直接投资、C、发行债券、D、融资租赁 56 下列项目中,属于资本成本中筹资费用内容的是()A、借款手续费、B、债券发行费、C、债券利息、D、股利 57 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比例对企业有重要影响,表现在()

A、负债比例影响财务杠杆作用大小 B、适度负债有利于降低企业资本成本

C、负债有利于提高企业净利润

D、负债比例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 58下列指标中,属于动态指标的有()

A、净现值

B、净现值率

C、内部收益率

D、总收益率投资 59 证券投资的风险主要有()

A、违约风险

B、利息率风险

C、购买力风险

D、流动性风险 60下列项目影响信用标准的有()A、客户的信用品质

B、客户的资本

C、客户的债权人 D、客户的所有者

E、客户的偿付能力 61 对存货的需要主要由于()A、保证生产和销售的经营需要

B、整批购买的价格优惠 C、避免停工待料

D、储存成本较低 62 净现值中的贴现率,通常采用()方法确定 A、企业要求的最低资金利润率

B、资金的时间价值 C、资金成本

D、企业预期报酬率 63 下列各项,属于经济环境范畴的是()

A、经济制度

B、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状况 C、通货膨胀

篇3:财务管理基础知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知识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关注, 系统地实施知识管理成为每个知识型企业的战略重点。管理咨询公司作为典型的知识型企业, 一直扮演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的主要样本角色, 同时也在自身实践中验证和创造了很多知识管理理念与工具, 为知识管理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管理咨询公司知识管理的各个角度的研究来建立知识流失模型。

1 管理咨询公司知识管理的一般模型

1.1 管理咨询公司的内涵

根据Calvert Markham[1]对咨询的定义, 管理咨询是从企业外部给企业提供专业技能的服务, 管理咨询公司是在企业外部给企业提供专业管理技能的组织。当客户企业在决定外包管理业务时, 通常是因为在实现公司目标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不足, 或基于管理咨询公司立场的客观性、技能专业性和实施过程中的可学习性等原因[1]。Calvert Markham[1]认为咨询的技能包括三个方面:咨询师本身具备的专业知识, 将专业技能应用于专业领域的经验和知识, 咨询技能。也就是说, 咨询公司的产品是经过包装的咨询经验。咨询公司的产品不同于实物形态产品, 是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长期积累的经验帮助别人成功为目的。客户付款和咨询报告的提交并不等于交易的完成, 只有咨询业“心对心、手把手”地把自己的智慧变成客户的智慧, 并使客户收到良好效益时, 交易才算真正完成。管理咨询人员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被咨询的客户提供管理咨询服务, 除正式提交的咨询报告、实施方案等显性知识外, 还通过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参与和监督进行隐性知识的传递。

1.2 管理咨询公司知识管理的一般模型

Kai Mertins等 (1999) [2]通过对知识管理发展水平进行分析, 定义知识管理并设计了知识管理的参考模型, 认为“知识管理包括能推进整体核心流程的所有方法和工具。该流程至少包括四种核心活动, 即在组织的所有地区和级别产生知识、存储知识、传递知识及应用知识, 以通过紧紧围绕增加价值的业务流程来提高组织绩效。”本文对知识管理的理解就是基于以上这个定义。

Kai Mertins等还建立了以业务流程为导向的弗朗霍夫知识管理模型, 认为无论是显性知识还是意会知识的管理都应该融入到日常的工作流程中去。即知识管理模型共分三层:第一层是知识管理活动的中心, 是增加价值的业务流程, 这里的业务流程可以理解为组织的价值增值过程;第二层是知识管理的核心流程, 包括创造知识、储存知识、传递知识和应用知识;作为支持, 模型的第三层包括企业文化、领导力、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组织与角色和控制这六个方面, 被称为知识管理设计领域。

本文借鉴了弗朗霍夫模型中的业务流程、核心流程和设计领域的知识管理系统分层法, 结合管理咨询公司的一般价值链模型[3], 建立了管理咨询公司知识管理的一般模型 (见图1) 。

1.2.1 第一层——业务流程

管理咨询公司的价值增值主要出现在咨询业务的流程中,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 管理咨询公司的价值增值就是知识增值。管理咨询公司投入的资源是咨询专家的知识, 经过咨询业务生产的产品是咨询报告等显性知识和“协助实施后续服务”等隐性知识。知识经过咨询业务流程, 因为其自身的“非消耗性”不仅没有消失, 反而通过知识的组合、创新等过程获得知识增值。

(1) 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过程主要包括咨询项目的联系洽谈和提出项目建议书, 实际上是咨询公司的营销阶段。在首次接洽时, 咨询公司通过与客户接洽, 了解客户的要求和意图, 权衡受理能力和条件, 为下一阶段的咨询活动做准备。

(2) 咨询生产:

获取、整合和加工知识的过程。专业化服务可以帮助企业诊断自身存在的问题, 设计解决方案, 按双方预定的目标持续改进。在这个环节中, 获取“旧知识”、整合“旧知识”从而加工生成“新知识”, 组织知识 (管理科学知识和客户知识) 的存量变大, 组织的知识得到增加。

(3) 咨询传递:

提交、汇报咨询报告的过程。咨询报告高度地体现了咨询的成果, 是物化后的知识产品, 其价值体现在准确地向客户传达并得到客户的认可。如果说咨询的价值创造主要体现在分析、生产阶段, 那么传达的过程就是价值表现的过程。

(4) 后续服务:

通过咨询项目的成功实施, 赢得客户信赖, 建立双方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在此过程中必须关注知识的传递效果, 对于管理咨询公司来说, 这个过程没有知识的增加, 而是体现在客户企业当中。

1.2.2 第二层——核心流程

Kai Mertins等人经过试验验证四种专门处理知识的活动, 分别是知识产生、知识储存、知识传递和知识应用, 这四项核心活动构成了完整的流程。

本文将考察知识产生、知识储存、知识传递和知识应用这四项核心流程的动态过程, 并把其定义为知识流动。知识流动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从图1中可以看出, 知识的流动始于知识应用。

1.2.3 第三层——支持系统

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信息中心是知识管理系统的必要支持, 管理咨询公司如果缺少其中之一, 那么知识管理实施效果将不会太理想。在这三方面的重要性的研究上还存在着分歧, 技术学派认为信息是知识管理的灵魂, 而行为学派则推崇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由此而衍生的知识管理战略也分为两种:编码战略和人性化战略, 有些管理咨询公司倾向于编码战略而有些则倾向于人性化战略[4]。信息中心和人力资源管理在业务流程及核心流程的整合中起了必不可少的中介作用。

本模型系统地描述了管理咨询公司咨询业务中的知识增值过程, 将知识流动过程同业务流程结合起来, 并指出业务流程中各个环节的知识管理的中心任务。

2 管理咨询公司的知识流失及基于知识流失的知识管理模型

2.1 管理咨询公司的知识流失

2.1.1 知识流失传统研究视角

(1) 知识流失:学者们大多认为[5]知识流失是指“企业机构规模缩减或者因为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正常流动而引起的某些专业技能或者其他知识资源的缺失”。有关知识流失的研究也都与人力资源的流动连在一起, 有研究表明[6], 人力资源的流失会带来知识的流失, 而人力资源的流失中对企业影响最大的也正是知识的流失。知识的特性决定了一旦知识公开, 知道的人多了, 保密性变差, 其流失的可能性也会加大。一旦关键性知识流失, 企业将损失巨大, 甚至会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7]”。

(2) 组织知识遗忘:与“组织学习”相对应是组织知识遗忘。很多学者表明, 组织遗忘是组织学习的另一个补充, 组织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伴随组织知识的遗忘, 而组织知识遗忘中的有意遗忘是有利于组织学习的。吴欣[8]提出“学习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组织不善于甄别知识的价值性, 无法避免损害组织竞争力的知识, 不会遗忘已存在组织中的逐渐减弱组织竞争力的固有知识, 不会在学习中学会遗忘, 就会阻碍企业竞争力提升, 因此企业不仅要学习, 也要学会遗忘”。

2.2 知识流失整合研究视角

基于系统地分析知识流失的考虑, 本文整合了知识流失和组织知识遗忘这两个概念, 为建立基于知识流失的知识管理模型提供基础。知识流失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类。

(1) 按照组织内外知识存量的变化情况分类——外部流失与内部流失。

知识的外部流失是知识转移到企业外部的过程, 此时组织外的知识存量发生变化。知识的内部流失是知识在组织内部流动过程中消失的过程, 此时组织内部的知识存量减少, 而组织外部的知识存量没有变化。

(2) 按照知识流失对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分类——积极流失与消极流失。

勿庸置疑, 知识的流失肯定会给企业带来影响, 但是这些影响有些会直接地或间接地削弱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3) 按照流失的知识的类型分类——组织知识流失与个人知识流失。

组织知识与组织内的个人知识不是同一概念, 组织知识不是组织内个人知识的总和。组织知识的流失包括组织知识遗忘、组织知识转移到企业外部、本应转化为组织知识的个人知识没有转化。个人知识的流失范围则小一些, 它单指组织内个人的知识由于记忆衰退或者无法捕获而消失的情况。

2.3 管理咨询公司的知识流失

2.3.1 管理咨询公司知识流失的必然性

管理咨询公司的知识流失是公司机构规模缩减或者因为公司内部人力资源的正常流动而引起的某些专业技能或者其他知识资源的缺失。咨询人才往往都是“高成就需要者”[9], 喜欢接受挑战, 并为自己的成败承担责任。当管理咨询人才发现不能在某一组织获得高成就时, 就会主动离职而产生知识流失。在知识应用、产生、储存和传递的每一个环节中, 即只要存在知识流动就会伴随着知识的流失。

2.3.2 管理咨询公司知识流失的路径及其影响

根据知识流终端的对象类型和知识流动的过程, 管理咨询公司的知识流失大致有外部流失和内部流失两条路径。

(1) 管理咨询公司知识的外部流失一般都伴随着组织中人力资源的流动而流失。对于管理咨询公司来说, 知识外部流失的影响有两面性, 它可能是积极流失, 也可能是消极流失。据此大致可分三种情况:一是知识转移到竞争对手企业。当管理咨询公司的组织知识中寄存于个人知识的部分转移到竞争对手企业, 而这部分知识没有及时地转移到组织知识系统当中或者难于转移的隐性知识随人力资源的流失而流失, 其中组织的客户知识的流失对企业危害最大。二是知识转移到目标对象企业。知识作为产品转移到目标顾客企业是咨询流程的必要组成部分, 由于知识的“非消耗性”的特点, 知识的转移带来的企业内部知识存量的减少不足以影响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三是知识转移到其他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的知识员工离职后到非管理咨询公司工作, 会导致组织知识存量 (知识员工的隐性知识) 的减少, 也会导致其他企业的知识存量的增加。

(2) 管理咨询公司的知识内部流失。一是在知识产生 (知识创新) 过程中的流失。组织 (新) 知识的产生[8]就是新知识的获得和引入不断发展的组织, 需要不断学习以适应时刻变化的市场环境。新知识进入组织记忆库前, 必须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是否与组织知识管理目标、能否为组织创造价值为标准来衡量知识的有益性, 如果出现不适合组织发展的知识, 就必须有意遗忘。二是在知识储存过程中的流失。存储知识[8]就是将新知识内化并经过筛选后的新知识, 运用知识地图和信息技术等工具整合到组织的作业流程中, 并以显性知识的形式将新知识深入落实于企业的内部资源以强化企业内部环境。由于新的知识较难转为显性知识, 编码困难增大了新知识沉淀于组织记忆库的难度, 储存过程中无法融合于旧知识体系的新知识的流失将不利于知识存量的增加。三是知识传递过程中的流失。传递知识[8]是将沉淀于组织记忆库的新知识运用到日常作业中, 对组织惯常的业务流程进行逐步改善。在传递知识过程中, 新知识逐渐代替了部分旧知识, 旧知识也许会成为组织发展或组织变革的阻力。

对管理咨询企业的知识流失的形式和影响力的讨论都是基于知识的核心流程而得出的结论。根据管理咨询公司的知识管理一般模型, 当知识的核心流程和管理咨询公司的业务流程统一起来时, 知识流失问题的分析框架将更具体化、更系统化。本文尝试建立管理咨询公司基于知识流失的知识管理模型 (图2) 。

通过模型可以发现, 知识流失出现在知识管理模型的每个层面。管理咨询公司的每次业务流程必然会产生新的知识, 但是为什么这种新知识不能完全转化为下次业务流程的知识?管理咨询公司的业务流程中的每个步骤都涉及知识的应用、知识的产生、知识的储存和知识的传递, 知识流动过程时时刻刻存在, 为什么不能随着咨询业务流程只完成一次知识流动?为什么管理咨询公司要花费那么多资源建立信息中心和人才库?虽然这些都不是简单的问题, 但解释它们的时候可以用一个共同的概念——知识流失。不管是积极流失还时消极流失, 对企业的知识管理模型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3 管理咨询公司基于知识流失的知识管理策略

3.1 知识外部流失管理策略

知识的外部流失是组织中的知识转移到了组织外部, 从而造成企业外部的知识存量的增加。知识的外部流失一般是由于知识员工的离职造成的, 所以这部分的知识管理应该围绕着知识员工而进行。

3.1.1 留住知识员工

知识员工的个人知识是组织知识的一个载体, 知识员工本身也是创造知识、应用知识、传递知识的主体, 如果能让知识员工长期留在组织内部, 特别是留住那些掌握关键知识的员工, 将是应对知识外部流失的最佳策略。建立重点突出的职业生涯发展与继任规划项目[10]是人力资源策略中针对知识员工的有效策略。为努力留住并发展这些日益重要的知识员工, 应该制定独特的职业生涯进阶模型, 为每个职业生涯阶段确定一整套关键资质以及所要求达到的专业水平。

3.1.2 备份知识员工的知识

管理咨询公司的员工流动性普遍比较高, 备份知识员工的知识成为应对知识外部流失的一种策略。备份知识员工的知识从知识储存的角度讲, 是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的过程。企业应当识别出拥有关键知识的员工, 对这些员工的知识进行重点管理, 在它们一去不返之前将其截获[11]。

3.1.3 转消极流失为积极流失

知识的外部流失一般会使管理咨询公司的核心资源流失, 影响其核心竞争力。但当管理咨询公司的知识流入它所服务的客户企业中, 这种知识的流失正是咨询公司业务流程的结果, 应该通过增加知识的输入而提高这种知识的流失。当知识流入其它企业可能会造成公司客户资源的增加, 也可能会减少客户资源, 因此组织应该尽量把这种消极流失转化为积极流失。

3.2 知识内部流失管理策略

3.2.1 应对“记忆衰退”

记忆衰退[8]是组织意外丢失有价值的知识。这类知识可能是组织的核心技术、操作流程、甚至是组织文化, 由于不经常使用导致知识的丢失。如果这些知识是组织保持竞争力的精髓所在, 就有可能导致组织花费大量的成本去重新学习。在应用过程中, 有些旧的有价值知识使用频率不高, 或者只是存储方式不完善, 或者档案被重新整理, 遗漏了关键细节, 或者由于数据库的丢失, 造成旧知识的遗忘。这种知识流失导致组织花费大量资源重新学习, 大量财力和时间的耗费导致组织竞争力减弱。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对组织记忆进行完善, 改变知识的存储和检索方式, 对新知识进行编码、存储、扩散, 将隐性知识以显性方式表现并以最快的速度输送到最多的成员中。因此, 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组织竞争的有力武器, 可以有效地防止记忆衰退的发生。

3.2.2 防止“无法捕获”

无法捕获[12]是企业意外流失有价值的知识。专家团队的解散会使刚刚获得的、还未显性化的知识随之失去, 组织要做好知识的显性化, 及时编码以及知识的存储工作, 及时有效地整合新知识, 鼓励组织成员不仅在工作时间之外进行交流, 而且在工作时候能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 防止新知识与旧知识在整合过程中的流失。当新知识无法与旧知识有效整合时, 组织要对整合过程中的阻力进行管理和疏导, 通过各类宣传、作业程序、领导力等方式从上至下地推行新知识, 对于整合后的新记忆库还要不断监测, 随时解决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强化整合效果。

3.2.3 学会“忘却学习”

忘却学习[11]是组织有意识地弃阻碍组织进步或对组织有害的旧知识现代组织所处的环境瞬息万变, 从以往的成功经验中吸取的知识会使组织陷入能力陷阱中, 过时的成功知识有可能会削弱组织的竞争力, 因此, 对以往成功经验、失败教训等旧知识进行有选择地忘却, 是知识流失的一个新的方向。如果出现不适合组织发展的知识, 就必须果断地在新知识被沉淀之前遗忘, 可以减少遗忘成本, 有效地提高新知识的后期收益, 否则会对组织造成不良影响。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管理成为了企业的首要任务。以弗朗霍夫知识管理模型和管理咨询公司的价值链分析方法为参考, 建立了管理咨询公司知识管理的一般模型, 并基于知识流失的视角重新考察管理咨询公司的知识管理模型, 得出应对各种知识流失的策略。

关键词:知识管理,管理咨询公司,知识流失

参考文献

[1]卡尔弗特马克汉姆.顶级咨询[M].夏光, 陆珍珍, 译.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6.

[2]KAI MERTINS, PETER, HEISIG, JEN VORBECK.知识管理原理及最佳实践[M].赵海涛, 彭瑞梅,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3]朱延琴.跨国管理咨询公司在华经营的价值链分析[J].理论探讨, 2006 (8) :136-138.

[4]MORTEN T HANSEN, NITIN NOHRIA, THOMAS TIEMNEY.What’s your strategy for managing knowledg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9 (5-6) :106-116.

[5]师淼.知识流失与驻留知识[J].情报杂志, 2005 (3) :127-129.

[6]樊宏, 戴良铁.基于知识持续管理的人才流失危机管理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 (3) :114-117.

[7]吴晓研.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式及对策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7.

[8]吴欣, 郭蕊.基于知识管理的组织遗忘模式及管理策略研究[J].兰州学刊, 2007 (11) :153-155.

[9]斯蒂芬P罗宾斯, 玛丽库尔特.管理学[M].孙健敏,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10]牛津管理评论.重要员工的知识你有备份吗[EB/OL].牛津管理评论网络.http://oxford.icxo.com/htmlnews/2007/01/09/987367_0.htm, 2007-01-09.

[11]陈欣, 和金生.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相互转化的机理与机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12 (46) :10-14.

篇4:论知识管理的基础——企业知识

一、数据

数据可以被定义为人类所能接触到的所有事件与活动的信号。其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但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基本的要素来源。没有数据的存在,就谈不上信息与知识。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由于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存储、处理和传输数据的能力较以往大大提高了。正因如此,当今社会才处在一个信息与知识极度膨胀的状态,充分表明了数据是信息与知识的基础。

二、信息

信息一定是从数据中提炼汇总出来的。不论是从一群数据中进行提炼(比如,在一片麦地中随机抽取一些麦穗以预测产量),还是把单个数据置于某种环境下予以解释(比如观察马的牙齿以预测其年龄),但这样描述信息还不足以揭示其本质。

1、信息的概念。 《辞海》对信息的定义是: “指对消息接受者来说预先不知道的报道。”这个定义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信息的本质特征的客观性,即“预先不知道”,但我们认为信息还含有主观性的一面。当我们把其主观性与客观性融合在一起时,便可以对信息下这样一个定义:信息是指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消除消息接受者未来不确定性的报道。在这个内涵解释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准确把握信息的外延范围。信息的外延范围是很广泛的,这从其载体的广泛性上就可见一斑。我们可以用文字记载信息,可以用声音记录信息,可以用数字、图形、图像作信息的载体,也可以用触觉、气味、电磁、光学等手段来做载体,甚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用面部语言(一个眼神、一颦一笑)、肢体语言等载体来传递信息。只要传载信息的载体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信息接受者在未来的不确定性,那么这种载体都可归为信息载体。

从我们对信息这个概念的定义中,会发现信息主观性的一面在于:同样的一条“信息”,如果对于此接受者能消除其未来的不确定性,那对于他就称得上是“信息”;如果对于彼接受者而言,不能消除其未来的不确定性,那对于他就不能称其为“信息”。这种特性可以被定义为“主体指向性”。正是信息的这种“主体指向性”才使信息能够成为一种资源,具有价值,使信息具有稀缺性。

2、信息量的测算。在一条信息能够消除其接受者未来不确定性的前提下,这条信息对不同接受者的价值大小是不同的。所谓一条信息的价值大,即这条信息能够消除其接受者未来不确定性的程度大;所谓一条信息的价值小,即这条信息能够消除其接受者未来不确定性的程度小。那么,如何衡量一条信息所消除的未来不确定性的大小呢?“信息量”这个概念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一条信息的信息量大,即说明这条信息所能消除接收者的未来不确定性程度大,即价值大;一条信息的信息量小,即说明这条信息所能消除接收者的未来不确定性程度小,即价值小。一条信息的信息量与其载体的形式、数量无关。信息量的计算公式是由仙农首先提出的

信息量计算公式:

H(x)=∑P(x1)10gP(x1)

在上式中H表示信息量,P表示概率,Ⅺ表示事件。例如,有0和1两个状态,则n=2,又设0与1出现的概率相等。即P(x=0):P(x=1)=1/2,则0与1每个状态的信息量为:

H(x):—1/2logl/2—1/210g1/2=1(比特)

也就是说,0或1所代表的信息量是一个比特。比特就是信息量的单位。

三、知识

1、知识的概念。知识是能够解决信息接受者问题的信息集合。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我们在信息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的定义。由于知识的概念仍然坐落于信息概念之上,因此,知识也具有客观性的一面与主观性的一面。知识的客观性在于其客观存在,不以主观意识为转移,能够以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予以保存。这一点是比较好理解的,与信息的客观性是相类似的,在这里关键是对其主观性的理解。知识的主观性首先在于信息的主观性,即对于此接受者可称为信息的,不一定对彼接受者也能称为信息。因此,知识也是具有主体指向性的,但仅仅于此,还不能揭示出知识与信息的本质差异。由这里知识的定义可以看出,知识与信息相比,还具有“问题指向性”,即知识一定能够解决某种问题,知识往往表现为信息的集合体(如为了诊断出病人的病情,医生需要采集病人各方面的信息)。如果单个信息也能解决问题,它也可被视为知识(如为了历史考试所记忆的某朝代国都的地名)。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会发现,不仅同样的“知识”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而且,即使是同样的“知识”对相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价值。因为,人们在不同的时期往往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在解决此问题时所应用的信息集合未必能全部用来解决彼问题。在解决彼问题时能称为知识的信息集合,至少将部分地复归为对这个人的“信息”,而不能再称为“知识”了。基于此,我们往往将知识划分为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基础知识是几乎在解决任何问题时都要应用到的信息集合(如语文知识),而专业知识是只在解决该专业领域问题时能称为知识的信息集合(如计算机知识)。

不论对个人还是组织,都会有一些想做但做不了的事情,这些事情我们通常称为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要求助于他人解决,同时又有能解决相应问题的个人或组织,也就是说有了供求双方。这样,知识作为能解决问题的信息集合就具有了稀缺性,成为了可交易的商品。这种商品性知识交流往往发生在组织外部,称作知识产权交易;在组织内部,我们强调知识共享,是另外一种知识交流,而这正是知识管理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之一。

2、知识量的测算。信息有信息量的衡量问题,知识也有知识量的衡量问题。我们经常说某人知识量大,往往是指这个人大脑中所存储的信息多、信息量大,并非指他的知识量大。由于在这里我们把知识定义为能够解决信息接受者问题的信息集合,所以,知识量在这里被定义为:信息接受者能够解决的所有问题所需的所有信息的信息量之和,即某个主体的知识量可表示为:

知识量二∑解决问题1所需的每条信息的信息量+∑解决问题2所需的每条信息的信息量+∑解决问题3所需的每条信息的信息量+……+∑能解决的最后一个问题所需的每条信息的信息量

这个公式实际上表达的意思是:某个主体知识量取决于该主体所能解决问题的多少,以及所能解决的每个问题需要的所有信息的信息量的大小。

四、企业知识

1、企业知识的概念。企业知识是指能够解决企业问题的信息集合。因此,企业知识的接受者即指企业组织本身;企业知识所能解决的问题即指企业组织需要并能够解决的问题,包括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同样,企业知识也具有主体指向性和问题指向性。企业知识的主体指向性在于不同的企业需要不同的知识。同样的知识对于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价值。因此,实施知识管理的任何企业都有一个搜集、整理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由于企业知识的主体指向性,必须排除掉那些企业不需要的知识。企业知识价值的真正体现在于其问题指向性。如同前文所述的信息与知识的关系一样,主体指向性并不能区分信息与知识。也就是说,主体指向性并不能区分开企业信息与企业知识,因为二者都能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企业未来的不确定性,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具有问题指向性。

2、企业知识量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环境下的竞争中,尤其是在同一行业中,拥有知识量大的企业必然取得绝对的竞争优势。如前所述,知识量被定义为:信息接受者能够解决的所有问题所需的所有信息的信息量之和。某个主体知识量取决于该个体所能解决问题的多少,以及所能解决的每个问题需要的所有信息的信息量的大小。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其拥有的知识量大即指两个方面:或其能解决的问题多,或其能解决的某些问题所需的信息量极大,或二者兼而有之。

一个能解决许多问题的企业,意味着它能为其客户提供广泛的服务。在经营领域上可以找到多个支撑点,当然比同行业的其它企业竞争能力强,这些企业我们通常称之为多元化经营企业;一个解决不了很多问题,但其所能解决的那么几个问题都需要很大的信息量才能解决的企业,也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因为假如解决一个问题需要很大的信息量,那就意味着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很专业的人士,甚至很多很专业的人士进行协作,那么这个问题的解决成本就会很高。一般表现为面窄,但极为专业化和精深化的行业,如核工业公司、铁路工程公司、电力公司等,我们通常称之为进入成本很高,并且在经营上贯彻集中一点经营策略的行业;如果一个企业不但能解决很多问题,而且解决的大多数问题所需的信息量又很大,那么这个企业是很难被打败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很少有企业能两方面都具有优势。这就象担扁担,很多企业在实现了扁担一头的优势(具有解决所需信息量大的单个问题的能力)后,就想加强另一头的优势(解决多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加强优势是要付出成本的,最后或不堪重负,或扁担折了。在中国,这样倒下的企业比比皆是。

综上所述,企业知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性概念。数据、信息、知识、企业知识是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基本概念,不应当被混用。只有如此,企业知识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才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篇5:会计基础知识:财务管理循环

财务管理循环是指财务管理工作从起点到终点的全过程。它可以包括财务管理的方法循环和财务管理的内容循环。

财务管理的方法循环也是指财务管理的过程循环,是基于把财务管理看作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而产生的。企业财务管理过程应由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五个具体环节实质也是五种专门方法顺次构成。财务管理的内容循环,是把财务管理看作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而产生的。财务管理的内容也应包括资金筹集管理、资金投放管理、资金营运管理、资金分配管理共四个部分。财务管理机制的环节

财务管理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

1.制定财务决策,即针对企业的各种财务问题决定行动方案,也就是制定项目计划。2.制定预算和标准,即针对计划期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拟定用具体数字表示的计划和标准,也就是制定期间计划。

3.记录实际数据,即对企业实际的资金循环和周转进行记录,它通常是会计的职能。4.计算应达标准,即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计算出应该达到的工作水平。例如“实际业务量的标准成本”、“实际业务量的预算限额”等。

5.对比标准与实际,即对上两项数额进行比较,确定其差额,发现例外情况。

6.差异分析与调查,即对足够大的差异进行具体的调查研究,以发现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7.采取行动。即根据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行动,纠正偏差,使活动按既定目标发展。8.评价与考核,即根据差异及其产生原因,对执行人的业绩进行评价与考核。9.激励,即根据评价与考核的结果对执行人进行奖惩,以激励其工作热情。

10.预测,即在激励和采取行动之后,经济活动发生变化,要根据新的经济活动状况重新预测,为下一步决策提供依据。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会计从业考试题库

http://

篇6:财务管理教案 第一章 基础知识

(一)掌握财务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二)掌握财务管理的目标

第一节财务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一、财务管理的概念

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企业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见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进行的管理。

企业财务活动首先表现为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财务活动具体由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分配活动三部分组成。

财务关系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时与各个方面形成的财务(或经济)关系。包括与投资者、债权人、债务人、政府部门、受资人、内部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二、财务活动

企业财务活动是以现金收支为主的企业资金收支活动的总称。财务活动包括:资金的筹集、运用、耗费、收回及分配等一系列行为,其中资金的运用、耗费和收回可统称为投资。财务活动具体由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分配活动三部分组成。

(一)筹资活动

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从一定的渠道,采用特定的方式筹措和集中所需资金的过程。筹集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也是资金运动的起点。一般而言,企业的资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筹集并形成三种性质的资金来源,从而为企业开展生产经营业务活动提供资金保障。

(1)从投资者取得的资金形成企业资本金;(2)从债权人取得的资金形成企业负债;

(3)从企业盈利中取得的资金形成部分所有者权益。

(二)投资活动

企业筹资的目的是为了投资,投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投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投资是指企业将筹集的资金投入使用的过程,包括企业内部使用资金的过程以及企业对外投放资金的过程。狭义的投资是指企业采取一定的方式以现金、实物或无形资产对外或其他单位进行投资。

企业内部使用资金的过程构成企业内部投资,具体由流动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递延资产投资等组成。

(三)分配活动

企业通过资金的投放和使用,必然会取得各种收入,各种收入抵补各种支出、缴纳税金后形成利润。企业必须在国家的分配政策指导下,根据公司章程确定的分配原则,合理分配企业利润,以使企业获得最大的长期利益。

三、财务关系

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的过程中与有关各方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成为财务关系。

(一)企业和国家的关系,企业必须按照国家税法的规定缴纳各种税款,企业与国家的分配关系是一种强制和无偿的分配关系;

(二)企业和投资者的关系,企业与投资者的分配关系不仅表现在企业净资产都归投资者,而且也表现在每期剩余收益在资本报酬和企业留存之间的分割,从而体现企业对投资者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制约;

(三)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关系,是指企业以购买股票或直接投资的刑事向其他企业投资,受资者按规定分配给企业投资报酬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

(四)企业和债权人的关系,企业与债权人的财务关系表现为企业必须偿付债权人本金、支付利息的分配关系;

(五)企业和债务人的关系,是指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债券或者向商品、劳务求购单位提供商业信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

(六)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相互提供商品或劳务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

(七)企业和职工的关系,企业根据劳动者的劳动情况,向职工支付工资、津贴和奖金,并提取用于职工福利事业的公益金等,体现了按劳分配劳动成果的关系。

四、财务管理的特点

(一)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

(二)财务管理工作的环节具有多元性。

(三)财务管理的内容具有广泛性。

(四)财务管理的信息具有前瞻性。

五、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又称理财目标,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方向。

(一)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主要优点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必须讲求经济核算,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存在以下缺陷:(1)没有考虑利润实现时间和资金时间价值。(2)没有考虑风险问题。

(3)没有反映创造的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

(4)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财务决策倾向,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

与利润最大化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主要优点是:(1)考虑了风险因素。

(2)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企业短期行为。

(3)对上市公司而言,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也存在以下缺点:(1)通常只适用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难以应用。

(2)股价受众多因素影响,特别是企业外部的因素,有些还可能是非正常因素。(3)它强调得更多的是股东利益,而对其他相关者的利益重视不够。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要求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具有以下优点:

(1)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并用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了计量。(2)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3)将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和持续的获利能力放在首位,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

(4)用价值代替价格,避免了过多外界市场因素的干扰,有效地规避了企业的短期行为。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过于理论化,不易操作。对于非上市公司而言,只有对企业进行专门的评估才能确定其价值,而在评估企业的资产时,由于受评估标准和评估方式的影响,很难做到客观和准确。

这一目标克服了利润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缺陷,所以被认为是最为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

第二节 财务管理的环节和财务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 基本要求

(一)掌握财务管理体制

(二)熟悉财务管理的技术、经济、金融和法律环境

(三)了解财务管理的环节

一、财务管理环节

财务管理环节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步骤与一般工作程序。一般而言,企业财务管理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一)财务预测

财务预测是根据企业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考虑现实的要求和条件,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作出较为具体的预计和测算的过程。财务预测可以测算各项生产经营方案的经济效益,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可以预测财务收支的发展变化情况,以确定经营目标;可以测算各项定额和标准,为编制计划、分解计划指标服务。

财务预测的方法主要有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两类。定性预测法,主要是利用直观材料,依靠个人的主观判断和综合分析能力,对事物未来的状况和趋势作出预测的一种方法;定量预测法,主要是根据变量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来进行预测的方法。

(二)财务决策(财务管理的核心)

财务决策是财务人员按照财务战略目标的总体要求,利用专门的方法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财务预测视为财务决策服务的。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财务决策的内容重要包括筹资决策、投资决策、成本费用决策、收入决策、利润决策等。财务决策的方法主要有经验判断法和定量分析法。

(三)财务预算

财务管理中的预算是根据财务战略、财务计划和各种预测信息,确定预算期内各种预算指标的过程。它是财务预测与决策的具体化,是组织和控制财务活动的依据。预算的编制方法主要包括固定预算法与弹性预算法,增量预算法与零基预算法,定期预算法和滚动预算法等。

(四)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是指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手段,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调节,以便实现计划所规定的财务目标的过程。财务控制的方法主要有计划控制法、制度控制法、定额控制法。

(五)财务分析与考核

财务分析是以核算资料为依据,运用特定的方法,对企业财务活动及其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比率分析、综合分析。财务考核是指将报告期的实际数与规定的考核指标进行对比,确定有关单位与个人完成任务情况的过程。财务考核的具体形式可以用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完成百分比考核,也可用多种财务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考核。

二、企业的组织形式

(一)个人独资企业

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法在我国境内设立,有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并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济实体。所得利润需向国家缴纳个人所得税。优点:开办容易、结构简单、利润独享、限制较少。

缺点:不能利用发行股票和债券来筹集资金,只能向银行筹资,规模较小,筹资困难;业主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企业一旦破产,业主可能倾家荡产。

(二)合伙企业 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在我国境内设立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通过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组织形式。合伙企业分为普通合伙企业和有线合伙企业。

(三)公司制企业

公司是依据公司法登记设立的,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我国公司法所说公司是指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制企业的最大优点是公司所有者以其投资额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另一优点就是容易筹集资金,更易扩大规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财务管理体制

(一)宏观财务管理体制

(二)微观财务管理体制

1、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

2、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

上一篇:在直评村干部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下一篇:关心下一代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