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精读三课文

2024-04-24

大学英语精读三课文(共6篇)

篇1:大学英语精读三课文

一、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那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如果你改变想法——从悲观变为乐观——你就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 [1]你看酒杯是半杯有酒而不是半杯空着的吗?你的眼睛是盯着炸面圈,而不是它中间的孔吗 ?当研究者们仔细观察积极思维的作用时,这些陈词滥调突然间都成了科学问题。

[2]迅速增多的大量研究工作——迄今已有 104个研究项目,涉及大约 15 000人——证明乐观的态度可以使你更快乐、更健康、更成功。与此相反,悲观则导致无望、疾病以及失败它与沮丧、孤独、令人苦恼的腼腆密切相关。休斯敦莱 斯大学的心理学家克雷格 · A·安德森说:“如果我们能够教会人们更积极地思考,那就如同为他们注射了预防这些心理疾病的疫苗。”

[3] “你的能力固然重要,”匹兹堡卡内基 –梅隆大学的心理学家迈克尔· F·沙伊尔说,“但你成功的信念影响到你是否真能成功。”在某种程度上,这是由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对待同样的挑战和失望。

[4]以你的工作为例。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马丁 · E·P·塞利格曼与同事彼得 ·舒尔曼在一项重要研究中对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的推销员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在工龄较长的推销员中,积极思考者比消极思考者要多推销 37%的保险额。在新雇用的推销员中,乐观主义者则多销了 20%。

[5]公司受到了触动,便雇用了 100名虽未通过标准化行业测试但在态度乐观一项得分很高的人。这些本来可能根本不会被雇用的人售出的保险额高出一般的推销员 10%。

[6]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据塞利格曼说,乐观主义者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他的“解释方式”。出了问题之后,悲观主义者倾向于自责。他说:“我不善于做这种事,我总是失败。”乐观主义者则寻找漏洞,他责怪天气,抱怨电话线路,甚至怪罪别人。他认为,是那个客户当时情绪不好。当一切顺利时,乐观主义者居功自傲而悲观主义者只把成功视为侥幸。[7]克雷格·安德森让一组学生给陌生人打电话,请他们为红十字会献血。当他们的第一、二个电话未能得到对方同意时,悲观者说:“我干不了这事。乐观主义者则对自己说:“我需要试试另一种方法。”

[8]无论是消极还是积极,都是一种本身会成为事实的预言。安德森说: 如果人们感到没有希望,他们就不会费事去获得成功所需的技能。”

[9]据安德森看来,有无控制感是成功的试金石。乐观者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如果事情不顺利,他立刻做出反应,寻找解决办法,制定新的行动计划,并且主动寻求指点。悲观者则感到自己只能由命运摆布,行动拖拉。既然认为毫无办法,他便不去寻求指点。

[10]乐观主义者也许认为自己比事实能够证明的要强——有时正是这一点使他们充满生机。匹兹堡肿瘤研究所的桑德拉·利维博士对患晚期乳腺癌的妇女进行了研究。对那些通常持乐观态度的妇女来说,两次发病间隔的时间比较长,而这是生存下去的最好预兆。在一次对早期乳腺癌妇女的初步研究中,利维博士发现这一疾病在悲观病人身上复发更早。

[11]乐观态度不会使不治之症痊愈,却有可能预防疾病。在一项长期研究中,研究人员跟踪观察了一组哈佛大学毕业生的健康史。所有这些人都是班上的学生,并且健康状况良好。他们之中有的是积极思考者,有的是消极思考者。20年后,悲观者中患有中年常见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人数要比乐观者多。

[12]许多研究显示,悲观者的无助感会损害人体的自然防御体系,即免疫系统。密执安大学的克里斯托弗 ·彼德森博士发现悲观主义者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他消极被动,无法避开生活中的打击,无论做什么都会担心身体不好或其他灾难将临。他大嚼不利于健康的垃圾食品,逃避体育锻炼,不听医生的劝告,还总是要再贪一杯。

[13]在多数人身上,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兼而有之,但总是更倾向于其中之一。塞利格曼说,这是一种早在 “母亲膝下 ”就开始形成的思维模式,来自千万次警告或鼓励,消极的或积极的话语。过多的 “不许 ”及危险警告会使一个孩子感到无能、恐惧以及悲观。

[14]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能体会到许多小小的成就感,如学会系鞋带等。家长可以促使这类成功转变为控制感,从而培养出乐观主义。

[15]悲观是一种很难克服的习惯,但并非不能克服。在一系列具有重大突破的研究中,伊利诺伊大学的卡罗尔 ·德韦克博士对小学低年级儿童做了一些工作。她帮助那些屡屡出错的学生改变对失败原因的解释——从 “我准是很笨 ” 变成 “我学习还不够努力 ”——因此他们的学习成绩提高了。

[16]匹兹堡的利维博士想知道把病人变成乐观主义者是否会延长他们的生命。在一次试验性研究中,两组结肠癌病人受到同样方式的治疗,但其中一些人还得到了鼓励乐观态度的心理帮助。试验结果表明这一做法有一定的效果。现在已在计划实施一项重大研究,以确定这一心理变化是否会改变病情的发展。

[17]因此,如果你是个悲观主义者,你完全有理由乐观起来。你能改变自己。以下就是范德比尔特大学的心理学家史蒂夫 ·霍朗指出的方法: [18]

一、当坏事发生时,仔细留意自己的想法,把你最初的想法原原本本地记下来,一字不改。

[19]

二、然后,来做一个试验。做一件同任何消极反应相反的事。比如说,你工作中出了问题。你是这么想的吗:我讨厌我的工作,可我再也不会找到比这更好的工作了 ?这时你应该采取行动,就像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一样:向外寄发个人简历、去参加面试、看看有没有培训项目并寻找工作门路。

[20]

三、继续关注事情的发展。你最初的想法是对还是错 ?霍朗说: “如果你的想法使你裹足不前,那就改变这些想法。这是一种试错法,不能确保成功,但应给你自己一个机会。”

[21]积极的思维导致积极的行动以及积极的反应.有证据表明,你对世界抱有什么样的希望,你就很可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二、癌症和化学物质——我们走得太远了吗?

[1]去年,加利福尼亚州州长乔治·德克梅吉恩召集本州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开会,开始执行第 65号提案,即州饮水安全和有毒物执行法案。这一新法令禁止各工业部门向水源中排放被怀疑致癌或引起先天缺陷的化学物质。有些人宣称,新法律还要求在一切可能致癌的物品上贴上警告标签。

[2]原来预计,开会那天全是些玄妙的科学和难懂的术语,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化学系系主任布鲁斯·爱姆兹却计划使会议开得更有生气。

[3] 当爱姆兹走入会议室时,他看上去完全是一个典型的科学家形象:金丝边双光眼镜、皱巴巴的西服、蓬乱的头发,而菜色的面庞显示,他总是在实验室 而很少享受加州的阳光。当某人振振有词地大谈致癌机理时,爱姆兹开始打断他,谈起自己的观点。

[4] “整个世界都充满了致癌物,”爱姆兹宣称。“啤酒中有十亿分之七百的甲醛和百分之五的乙醇,比水中的任何物质都要危险 1 000倍。如果你呼出的气息中有啤酒味,那是否意味着你必须向你周围 10英尺以内的所有人发出警告 ?”

[5] 在大肆宣传最新癌症恐怖的时代里,爱姆兹带来了不同的信息:大多数人造致癌物的含量一般来说都很低。与天然致癌物含量相比其危险微乎其微。

[6]爱姆兹不是个冒充内行的人。他 59岁,是全国最受人尊敬的研究致癌问题的权威之一。他的简历中尽是各种荣誉,包括通用汽车癌症研究基金会颁发的查尔斯·莫特奖(这是癌症研究中最富声誉的嘉奖之一)。他还是国家科学院的院士。甚至他的批评者们也承认,爱姆兹试验是一项突出的成就。这种试验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的一种简单廉价的操作方法,它有助于检测一种物质是否能引起癌症。

[7]但是爱姆兹藐视一切貌似神圣不可冒犯的东西。他投身于环境保护运动,有些人把这一运动称为 20世纪唯一最重要的运动。例如,1987年 4月,他和两位同事雷纳·玛格和洛伊丝·斯沃斯德·戈尔德,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报告,列举了各种各样可能引起癌症的危险。以将近1 000 种化学物质做的动物试验所得到的数据表明,每日所消耗的普通花生酱三明治中含有的微量黄曲霉素(花生中天然存在的一种霉菌致癌物)比我们每日从食物中摄取 DDT的危险大 100倍。一杯硅谷最受污染的井水比一杯葡萄酒或啤酒致癌的危险要小 1 000倍。他并不是建议人们停止消费花生酱、葡萄酒和啤酒。他所说的是,大多数人造致癌物的危险比起日常天然物的致癌危险是微不足道的。现在不清楚它们中有 多少有真正的危险。这两种危险都转移了人们对于诸如烟草之类的巨大危险的注意力。

[8] 爱姆兹的癌症研究是 25年前因为一袋炸薯条而开始的。当时他在马里兰全国健康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在看到袋上列出的成分时,他觉得还没有人知道每种化学物质对人的基因有什么影响,要了解这些是不容易的。

[9] 那时,科学家为了测试致癌性,不得不在老鼠身上做耗时费钱的实验室试验。细菌对引起突变的物质很敏感,而致癌物很可能就是引起突变的物质。爱姆兹凭借这些知识,研究出了一种利用细菌检测致癌性的试验。爱姆兹试验被公认是一项主要的科学成果。现在在世界上已被广泛应用。

[10] 1974年的一天,当时在伯克利任教的爱姆兹建议一些学生对各种各样 家用产品进行测试。使他惊异的是,像用于儿童睡衣中的一种阻燃剂一样,许多普通染发剂经测试都呈阳性。当爱姆兹的测试结果导致对某些化学品实行新的规定和禁令时,几乎一夜之间,他就成了环保界的英雄。

[11]随后 10年间,公众对致癌物越来越关注。爱姆兹说: “于是我们开始意识到有些不对头。”同样也被检测为致癌物或致突变物而呈阳性的天然物数量太多了:果汁、芥菜、芹菜、欧芹等。实际上,在爱姆兹所测试的大约一半的天然和人造化学物中,当给老鼠大剂量时,都证明有潜在的致癌作用。

[12]起初,爱姆兹断定他的试验有问题。他的试验并没有错。他的错误在于他像普通人一样天真地认为只有人造化学物质是危险的。他现在要问: “为什么要推断天然就是无害的呢 ?”

[13]支持加州 65号提案的运动使爱姆兹确信他有义务向公众解释这一点。“当人们说某些先天缺陷是由水中十亿分之一的某物质引起时,我认为那是不负责任的。”他说,“那是拿人们的害怕心理开玩笑。你总能在水中找到十亿分之一的某种物质。” [14]在加州参议院委员会作证时,爱姆兹举出了一个例子:由于用氯消毒,自来水含有致癌物氯仿大约十亿分之八十三。咖啡含有两种天然致癌物,每一种都是大约十亿分之四千,而由于正常的新陈代谢,人血平均含有甲醛十亿分之三千。[15] 有些人想当然地认为爱姆兹是化学工业的代言人。情况却并非如此。

他不为化学公司、药品公司、食品公司或法律事务所提供咨询。他没有接受来自 商界的任何好处。

[16]环境保护论者反对爱姆兹的观点。他们说,我们有义务在总量上使人们尽可能少地接触致癌物。“不知为什么他认为要进行选择。”峰峦俱乐部的卡尔·波普这样说:“如果我们不得不在饮用水中的 TCE(一种可疑的致癌溶剂)和 有关吸烟的公共教育之间进行选择的话,可能他是对的。但是我们不是非去选择不可。”

[17] 爱姆兹的回答是: “你不想让每家化学公司从后门倒掉自己的垃圾,但是你生活在现代工业社会的代价就是水里会有十亿分之几的化学物质。你能除去它,但花费巨大。如果你把你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追查微不足道的东西上,你就会看不到重要的危险。”

三、鼠 与 人——“不能解决”的问题

[1] 密执安大学的 N.R.F.麦耶教授几年前做过一系列可以诱导鼠产生 “神经官能症 ”的实验。首先训练鼠由平台边缘跳向两个门中的一个。如果鼠向右跳,右门是碰不开的,那么鼠就撞了鼻子并掉进网里;如果鼠向左跳,左门就打开,鼠就会找到一碟食物。在鼠已很熟悉这一反应时,就改变情况:把食物放在另外一扇门后,这样鼠要想得到犒赏就不能向左跳,而要向右跳了。(实验者也可采用其他变化形式,比如用不同的方式标记两个门。)如果鼠弄不懂新规则,它每次跳时决不知是会得到食物还是会撞鼻子。最终它就会放弃,拒绝再跳。到这一 步,麦耶博士说:“许多鼠宁愿挨饿也不再做选择。”

[2] 第二步,对鼠施加强大气流或电击,赶它,强迫它做出选择。“处于不能解决的难题之中而被迫做出反应的动物,”麦耶博士说,“最后总是落到一个特定的反应上(比如只 向左跳),不顾结果如何都总是做出这一反应„„这种条4件下所做出的反应便固定不变了„„一旦出现了这种固态,动物就没有能力学会适应性的反应了。”一旦向左跳的反应被固定下来时,可以让右门开着,使食物 呈现在眼前。可是鼠被驱赶时却仍旧向左跳,并且每次都愈来愈惶恐不安。实验者继续迫使鼠做出选择时,鼠开始惊厥不安,四下狂奔,弄伤爪子,撞上桌椅,然后浑身剧烈颤抖,直到昏迷不醒。处于这样的被动情况,鼠拒绝进食,对一切不感兴趣:可以把它卷成一团或擒住双腿倒挂空中——无论怎样摆布它,它都无动于衷。这时的鼠已是 “神经崩溃 ”了。

[3] 鼠所面临问题的 “不可解决性 ”导致了它的神经崩溃,而麦耶博士在他对心理失常的小孩和成人的研究报告中表明,鼠和人经历的各个阶段大同小异。首先是两者受训练,在面对某一问题时都习惯地做出某一选择;然后,发现条件已改变而原来的选择并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时,两者都大吃一惊;再次,不论是出于震惊、焦虑还是受挫,两者都会执著于最初的选择,不管结果,一意孤行;接着,悻悻然拒绝采取行动;而后,在被迫做出选择时,两者又总做出最初训练时所做出的选择——且再次碰壁;最后,即使目标就在眼前,只要做出不同的选择就唾手可得时,两者又都由于以前受到的挫折而发狂。他们疯狂地四处撕抓;

或是躲在角落里赌气拒食;他们变得辛酸怀恨、不信任一切、心灰意冷,无论人们怎样对待他们,他们都无动于衷。

[4] 这是否是一幅夸张的画面呢 ?似乎并非如此。这个模式反复再现于人生,小到家庭的悲剧,大到震撼世界的国家间的悲剧。为了纠正丈夫的毛病,妻子数落他。毛病越坏,就越多地挨数落。当然他的毛病变得更坏,她就更加数落。像鼠一样,妻子对丈夫的毛病受一种固定反应的摆布,她只能总以一种方式应付它。她这么做的日子越久,丈夫的毛病就越厉害,直至夫妇二人在神经上都备受折磨,疲惫不堪。

[5] 再看一个例子。北方某城市的白人因厌恶黑人高文盲率和高犯罪率的状况而隔离他们、迫害他们(众所周知,警察通常对黑人嫌疑犯比对白人嫌疑犯要粗暴得多),并且拒绝给他们受雇与提升的机会。这种机会的被剥夺使文盲率与犯罪率高的情况得以延续下去,转而又使隔离、迫害和不给黑人机会的做法得以继续存在。要找到解决这一恶性循环的方法需要致力于有序社会改革的智者殚精竭虑,包括市议员、教育家、城市规划人员、黑人组织以及州政府和联邦 政府。

[6]另一个例子是,想用写作表达自己思想的学生可能写得很差。英文老师说,我一定要教会他们语法、拼写和标点符号这些方面的基础知识,来提高他们的写作。于是由于过分强调语法与写作方面的技术性细节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老师很快湮灭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失去了兴趣,学生写得就更差了,老师于是再给学生以加倍的语法和写作方法的练习。学生也就越来越厌倦和反感了。中学和大学的“英文补习”班里全是这样的学生。

[7] 同样,一个认为武装力量是维护和平与尊严的唯一有效途径的国家,会推行巨大的扩军计划。这种计划引起邻国的恐慌,于是后者也扩充军备,与前者抗衡。焦虑与紧张气氛升温。前者宣称,很明显,只要我们不能对所有突发事件都有充分准备,我们就会不断为国家的安危担忧;所以我们必须加倍 扩军。这自然使邻国更为恐慌,于是也把军备翻了一番。焦虑与紧张气氛更强了。前者宣称,很明显,我们犯了低估国防需要的错误。这次我们一定要保证 我们有充分 武力来保持和平。我们必须把军备再加一倍 „„

[8]当然,这些例子难免(4)过(4)于(4)简(4)单化,但是确实常常由于这种类似的恶性循环使我们无法认清或处理导致灾难的不测事件的条件。这样的模式常常很容易识别;目标就在眼前,只要在方法上做些改变就会达到。可是,由于受到固定反应的摆布,鼠“无法”吃到食物,妻子“无法”改掉丈夫的毛病,黑人还要等两三代人的时间,“直到社会改革的时机成熟”,我们“无法”停止发明并制造可摧毁人类文明的致命武器。

[9] 不过,鼠与人的难题的不可解决性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区别。麦耶博士的鼠遇到的难题比它在自然状态下能遇上的复杂得多,它是被逼迫至神经崩溃的。而人类的神经崩溃一般总是由于人类自己制造的难题所造成:如宗教与道德信仰的问题,金钱、贷款、抵押、托管基金、股市涨跌的问题,人为的习惯、礼节、社会团体和法律的问题,等等。

[10]不能责怪鼠解决不了麦耶博士为它们设下的难题;因为鼠的抽象能力有限。但人类的抽象能力、组织和利用抽象的能力是无限的。因此,如果人由于固定反应而认为难题不可解决——如果人受挫折只是由于对某些以符号来界定的形势,不论其前因后果或出于环境只能采取一种反应的话——那么,人便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全部人的能力。如科尔奇布斯基所说的意味深长的话:此时,人在做出反应这一点上是在“模仿动物”。对此,温德尔·约翰逊有一贴切的归纳:“对鼠而言,奶酪就是奶酪;这就是捕鼠器能捕鼠的原因。”可这种固定反应是

如何在人类中发生的呢 ?

五、并 非 末 日 来 临------环境问题言过其实。地球生命仍将继续。

[1] 无论是谁杜撰了 “拯救地球” 这一说法,他都是一位公共关系方面的天才。这一说法既表达了对即将来临的灭顶之灾的意识,也满怀着使环境保护论带有道义紧迫感这一大的目标。同时这种说法也表明环境保护论言过其实,这种夸大在其他任何场合都会被视为是在危言耸听或愚蠢的欺骗。

[2] 就某种程度而言,我们的环境意识遏制了对自由经济增长所表现出的盲目热情。我们已明智地抑制了增长中所出现的一些有害的副作用,但是环境保护论却越来越像一场沉湎于狂热的宣传与对历史一无所知的圣战。每一由环境问题引发的不幸都被描绘成一场势不可挡的灾难。这场灾难如不加以制止,正像我们所知晓的那样,就会摧毁生命。

[3] 以最近出现的恐慌——温室效应——为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自我焚毁、可怕的幽灵般的世界。即刻行动,否则世界将咝咝烧焦。食品供应即将枯竭。冰川即将溶化。沿海地区即将淹没。事实上,任何温室热效应可能造成的损失都是有限的:经济学家威廉·克莱恩估计,到 2050 年只占我们经济产出的 1% 到 2%。与预想的同期经济增长(翻一番)相比,这一损失更显得微不足道。

[4] 没有任何环境问题威胁这颗 “星球”,任何环境问题都无法用核战争所带来的危害来衡量。任何石油溢出造成的危害也无法同今日南斯拉夫内战——它不过是人类苦难中的一段小插曲——相比拟。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 3 500 多万人死亡。柬埔寨内战导致 100 万至 300 万人死亡。人类的巨大祸患一如既往:战争、自然灾害、暴虐政府、极度的贫困与仇恨。在悲剧的任何尺度上,环境问题造成的痛苦都轻如鸿毛。

[5] 这并非在为漠不关心或无动于衷进行辩解,这是在为前途和平衡而进行辩论。你可以相信(像我那样),温室热效应的可能性强化了已具说服力的征缴能源税的理由。税收会抑制通常的空气污染,限制石油进口,减少预算赤字并提高具有经济意义的能效投入。

[6] 但这并非意味着同我观点相悖的人就是居心叵测,或甚至是错误的。例如,就温室效应而言,热效应是否会发生,如果发生,其程度如何,对这类问题还存在大量的科学疑问。此外,热效应的发生需几十年的时间。人与行业可以进行调整。举一例:农民可改用更为耐热的种子。

[7] 遗憾的是,许多环境保护论者感情用事,搞中伤和将事情简单化。环境限制法的批评者被描绘为自私自利、愚昧无知的小人。有关世界末日的电影剧本被创作出来以证实环境危险的严重性。克莱恩最近对温室效应的研究展现了热效应在今后250 年间的变化。猜猜吧,结果是什么? 它在急剧增长。这就类似于一种在法印战争(1754—1763)时期预言1992 的生活的无稽之谈。

[8] 大谈特谈过多的伤亡并非过分的无知,它混淆人们的视听。对工业刚起步的国家来说,它低估了特别是工业化国家已取得的巨大成就。在美国,空气与水污染已得到显著缓解。自1960 年以来,微颗粒物排放量(煤灰、煤渣)已下降65%。自1970 年以来,铅排放量已降低97%。在大多数城市中,烟雾已减少。

[9] 同时我们也受到损失。这就是必须进行棘手的选择。你在环保方面所得到的好处也许就是我应尽的义务。并非每种利益都值得不惜任何代价而求之。经济学家估计,环境法规使经济产出下降2.6% 至5%,或1 500 亿至2 900 亿美元(注:这一数字大于全球热效应的估计影响)。我们用这一代价的确减轻了给身体所带来的危害,并且改善了我们的环境。但是,有些却得不偿失,而且由于法规的刻板僵化而使得一些代价毫无必要地上升。

[10]平衡:过分夸大环境作用的最大罪过是对经济增长所执的偏见。解决贫困国家所存在的大量问题通常与经济增长息息相关。世界银行最近的一份报告估计,10 亿多人缺少健康用水和卫生设施。其结果是每年成千百万人患痢疾,并 导致300 万儿童死亡(世界银行认为,其中200 万人可以免于死亡)。国家只有变得富裕起来才能改变这些状况。[11] 与此同理,较富庶的国家既具有愿望也具有财政收入来净化空气和用水。发达国家的城市空气污染仅为贫穷国家的六分之一。最终,经济增长将降低高的出生率,因为儿童寿命延长了,妇女也摆脱了传统的角色。

[12] 的确,我们存在环境问题。苏联的反应堆给安全造成威胁。经济增长与环境会发生矛盾。增长产生二氧化碳排放物,并且造成更多的废弃物。但是这些问题并不像环境保护论者夸夸其谈的那样,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最大的障碍是无能的政府。无能的政府培育出无安全保障的反应堆。在贫穷的国家,无能的政府,比如说,通过限止农民从其作物中获得适当的利润,阻碍食品生产。

[13] 到现在为止,人人都是环境保护论者,但是这种说法越来越没有意义,因为并非一切环境问题都同样严重,甚至即使那些严重的环境问题也需要同其他利害关系来均衡考虑。环境保护论应当终止那种刺激性宣传。它应当给予我们更多一些信息,更少一些恐吓。

六、两条生活的真理-----抓紧,放松:明白了这对矛盾,你就踏进了智慧的大门

[1] 生活的秘诀在于懂得何时抓紧,何时放松。因为人生就是一对矛盾:它既令我们抓紧人生的多种赐与,同时它又要我们到头来把这些赐与放弃。老一辈犹太学者是这样说的:“ 一个人握紧拳头来到这个世界,但他却是松开手掌离开这世界的。”

[2] 毫无疑问,我们应该牢牢抓住生命,因为它奇妙,它有一种在上帝创造的世界里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美。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一点。可我们却常常是在回首往事想起它时,才能认识这一真理。此时我们会突然发觉它已不复存在了。[3] 我们能记起已经凋谢的美、已经消逝的爱。可是,我们更痛苦的回忆是:我们没有看见顶峰时的美,没有在别人以爱对我之时也以爱回报。

[4] 最近一次经历又使我领悟到了这个真理。一场剧烈的心脏病发作后,我被送进医院,接受了几天精心护理。医院可不是一个使人愉快的地方。

[5] 一天上午,我得加做几项检查.我要用的医疗器械安装在医院另一端的大楼里.所以我只有坐轮椅穿过院子才能到达那里。

[6] 当我们走出病房时,阳光正照在我身上。就我实际的经历而言,当时也没有什么别的。只不过就是阳光。而这时的阳光是多么美丽、多么温暖、多么耀眼、多么辉煌![7] 我打量着别人是否也在欣赏着这太阳的金色光芒。可是,人人都来去匆匆,大多数人的目光只盯在地上。这时我想到自己过去又何尝不是往往对每天的壮观景象视而不见,一头埋在细小的,有时甚至是卑鄙、自私的事务中,而对日常的奇观麻木不仁呢? [8] 从这次经历所获得的顿悟确如经历本身一样的平凡。生命的赐予是宝贵的,可惜我们对它们太掉以轻心了。

[9] 这就是人生向我们提出的矛盾要求的第一个方面:不要因为太忙就忽视了生活中令人惊奇、令人敬畏的东西。每天黎明开始就要恭谨从事。抓紧每个小时,捉住宝贵的每一分钟。[10] 紧紧抓住生活——可不要紧得使你不能松手。这就是生活的另一面,矛盾的另一方:我们必须接受损失,学会放松。[11] 这并不是容易学到手的一课。特别是当我们年轻时,认为世界是由我们掌握的。只要我们自己满腔热情、全力以赴地去渴求,不管什么东西都能够——不,一定会——得到。但是,随着生活继续前进,我们不断地面临各种现实,慢慢地但也是肯定地使我们明白了第二条真理。

[12] 在生命的每个阶段上,我们都要蒙受损失——但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成长。我们只有在脱离娘胎、失去它的庇护时,才能开始独立生活。我们要进各级学校,继而告别父母,告别童年的家。我们要结婚生育,继而送走子女。我们要经受父母、配偶丧亡的痛苦。我们要面临体力或快或慢的逐渐消退。最终正如松手与握拳的比喻那样:我们自己也得走向不可抗拒的死亡,可以说失去原有的自身,失去我们拥有的或梦想过的一切。

[13] 但是,为什么我们甘愿顺从于这些生活的矛盾需求呢? 既然美转眼就会消逝,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去创造那些美的东西呢? 既然我们所爱的终归要被夺走,为什么我们还要倾心相爱呢? [14] 为了要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必须寻找一个较为广阔的视角,透过通向永恒的窗口来观看我们的生命。做到了这一点,我们会发觉,虽然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在地球上的行为却在编织着一个没有时间限制的图案。

[15] 生命绝不只是存在。它是变动不止的,无情地流逝不息的。父母的生命在我们身上延续,而我们的生命又将在我们的子女身上延续。我们建立的习俗制度会持续下去,而我们的生命就活在其中。我们创造的美好的东西不会因为我们的死亡而暗淡无光。我们的肉体会消亡,我们的双手也会枯萎,但它们在真善美中所创造的一切将在日后长存![16] 不要为了积聚那些只会变成尘土、化作灰烬的东西耗尽你的精力、你的生命。与其追求物质不如追求理想,因为只有理想才能使生命有意义,才有长存的价值。

[17] 一所房屋加上爱心,你就有了一个家;一个城市加上正直守法,你就有了一个社区;在一堆红砖上加上真理,你 就有了一所学校;哪怕是最卑微简陋的建筑,只要有宗教,你就有了一所圣殿;把公正加在长期的人生努力奋斗中,你就有了文明教养。把这一切聚合起来,加以提高,使之超越于现存的缺点,还要有人类得到拯救的憧憬,永远无求无争,那么你将会有一个闪耀着希望的绚丽光彩的未来。

七、高雅,庸俗

[1] 你所拥有的东西,正像你所追赶的社会时尚一样,无疑能说明你的情趣。你买的每件物品都显示出你的某种爱好,而这种爱好是你的伴侣或最亲密的朋友在你们的亲密交往中也没有察觉到的。你每次购物都在运用你的情趣。

[2] 在大规模生产的时代以前,情趣是属于有教养的社会名流的范畴。但是,当全民都第一次成为消费者之后,情趣就走出沙龙来到了大街上。突然间,每个人都有了进行选择的机会。

[3] 不可能客观存在像“高雅” 或“ 庸俗” 这样的东西。还是小说家阿诺德·贝内特说得好:高雅的情趣也许比庸俗的好,但庸俗的情趣肯定比根本不讲情趣要强。

[4] 运用情趣并不难。你先确定你希望你所拥有的各种东西反映出何种情趣,然后再根据情况进行安排和协调。但是,请注意:并非每一个决定或选择都会令你感到高兴的。如果你要买一个玛瑙烟灰缸,那还不如租一块广告牌向世界宣布:“我上当了,让那些玩世不恭的家伙骗了,他们用华而不实的玩意儿诱我上了钩。”

[5] 自18 世纪首次讨论情趣以来,人们就认为情趣是高贵者们赏给那些希望提高修养的可怜的下层人的一种恩赐。这就向倡导时髦风尚的人(他们或是维多利亚统治时期的贵族式官僚,或是今天专门从事介绍人们花钱买老式家具的一帮圆滑的“ 室内装饰家”)打开了市场。

[6] 但是,情趣问题只是属于家庭的一个线索吗? 不。情趣是一整套价值观体系的体现。这是指你自己的价值观。[7] 要做到理解情趣就意味着你应该确信自己的选择。看看情趣的历史,你就会发现,它就像是人类文明史的梗概:200年来,洛可可式、古典式、哥特式、流线式以及后来的劳拉·阿什利式都相继成为受欢迎的情趣表现形式。虽然只有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才能预见这种种变化,但是任何人都能理解其中的原则。尽管情趣的历史是一部变化、对抗和回潮的历史,但还是有某些模式不断反复出现。了解这些模式,你就会和倡导时髦风尚的人相处得很好。

[8] 规则很简单。没有一种情趣是默然接受和像俾格米人那样陶醉于水晶珠和魔镜。不懂情趣,人家给你什么你就接受什么,心灵不为所动。高雅的情趣就是要在意,要选择,要通过积极的鉴别行动而使你的环境甚至你个人的仪表更讨人喜爱,更惹人注目。

[9] 始终被人们认为是高雅的情趣,证实有着一些反复出现的观念,比如优雅、有节制、举止得体。这些品质都能引起愉悦;反之,过分粗俗终归不会令人满意。

[10] 因此,请将这些观念牢记在心,看看你所拥有的东西,再想想你所拥有的东西所表明的情趣。[11]你为什么要戴只金手表? 用金子做手表并不恰当。用钢或塑料会更好些。或许你是想要看起来像个发家的军火商吧。[12]你那装在仿真画框里的康斯特布尔油画的复制品向世人表明:“ 我不懂艺术,也不在乎。” 若是一幅海内肯啤酒的广告画倒是显得更与众不同。

[13]你那图案难看的地毯只是为了一个目的:乔装打扮“ 肮脏”。如果你有一块洁净而色彩朴素的地毯,你不觉得更自豪些吗? [14]· 你选择的带“ 诚实” 图案的面包片烤箱则向人们宣布你是这样一种人——这种人会愉快地承认:“ 我喜欢买那些玩世不恭的人卖的蹩脚货。不论推销部门推出任何东西,对我来说都不错„„” 如果“ 田园厨房” 是你想要的式样,那你买个烘糕饼用的烤盘会更好些。

[15] 这些产品都是骗人的。情趣真正庸俗的人也很少挑选这类东西,而情趣高雅的人则从不会挑选这类东西。只有那些根本不讲情趣的人才买它们„„而根本不讲情趣就等于说“ 我无所谓。”

[16] 将来,你会越来越多地碰到需要做出选择的情况,而不会比现在少。由于变化速度的加快,使得款式紧跟时尚,有关情趣的决定只能是越来越经常的事了。

[17] 最初这会导致更大量的选择机会,可能甚至比一百多年前消费革命时期出现的生产与消费大爆炸时还要多。但是,人们很快就会发现,当任何产品都能推出来的时候,„„并没有很多产品真正为消费者所喜爱。

[18] 当有更多的消费者运用情趣时,就需要生产厂商制造出更好的、更体面的产品。不需要很久人们就会普遍认识到,完美的比例以及含蓄的优雅要优于浮华的装饰、华而不实的外表和那些旨在炫耀社会地位非凡而引起他人看重的产品。[19] 如果你考虑一下就会发现,你更喜欢整齐和有节制。这些特点终归要比混乱和无节制更令人感到满足。还有,请记住,情趣决不是花钱多少的问题;吃一片好的切德奶酪比许多奢华的筵席还好。

[20] 有关情趣的规则就是这些:优雅、有节制、举止得体。[21] 你敢不要这些吗?

九、这 是 我 母 亲

[1] 我的母亲简·兰普顿·克莱门斯是在她 88 岁那年去世的。这对于一位 40 岁时就身体纤弱、被公认有痼疾在身、注定不久于人世的人,是难得的高龄。但是一个病弱的人,只要忘掉自己,对一切事物和所有的人感到热烈而顽强的兴趣,就像我母亲那样,一生不知愁闷为何物,对于病魔却是一个劲敌。

[2] 她的心胸开阔,无论谁的悲伤与欢乐都容纳得下。她的一个邻居永远忘不了她听到镇上出了一件事故后的反应。一个骑马的人由于一条小牛闯到面前而被摔下马来当场丧命,他讲完了这个消息后,我母亲真心关切地问道:“ 小牛怎样了呢?” 她倒不是对那个人的死无动于衷,而是对小牛也感到关切。

[3] 对于最粗暴的人或动物,她都能找到一点借口予以原谅,而且照例爱他们——哪怕她得编造一点儿借口也成。有一次我们诱骗她,使她替魔鬼也说了一些好话。我们这几个预谋者开始一个接一个地咒骂魔鬼,恶狠狠地骂个不停,直到把母亲引进了圈套。她承认我们的指控是有道理的,但是那魔鬼就受到了公平的待遇吗? [4] 母亲说话从不用大字眼儿,但是一旦激发了她的同情心和义愤,她可是我听到过的最有口才的人。那时我们家里有一个从汉尼拔镇上一个人那里雇来的小黑奴。他是被人从马里兰州他家里带走,从半个美洲大陆以外带到这里,然后卖掉的。这孩子一天到晚总是唱歌,吹口哨,又喊又笑,喧闹的声音让人心烦。有一天我发了火,怒气冲冲地找到母亲,跟她说,桑迪已经足足唱了一个钟头,我再也无法忍受了。妈你能不能让他闭上嘴呢?母亲眼里含着泪说:

[5] “ 可怜的家伙,他能唱就表明他没有想家,这就使我心情舒畅;可是如果他一声不响,我就担心他是在想心事。他永远不会再见到他的妈妈了;如果他还能唱,我觉得那是万幸的事。要是你年纪大一点,你会明白的,那孤苦伶仃的孩子的喧闹声会使你听了高兴的。”

[6] 所有不会说话的动物都有我母亲做它们的朋友。被人追赶的、狼狈的野猫一眼就认出她是它们的庇护人和保卫者。我们家一度同时养了19 只猫。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但是它们都是不幸的,单凭这一点就足够了。她坐下来的时候总爱在膝上抱着一只猫,但是她愤愤然矢口否认她爱猫胜过爱小孩;不过她常说,猫有一个优点,你抱腻了的时候,总是可以随时把它放下。

[7] 我小时候像任何一个小男孩一样很讨人嫌,有一次一个邻居问我母亲:“ 你也信这孩子的话么?”

[8] “他是真话的源泉,”母亲回答说,“但是你不能用一只桶一下子就把所有的泉水都打上来。我知道他的底儿,所以他也就从来骗不了我。我从他说的话中扣除90%的添枝加叶的话,剩下来的就是完美宝贵的真话,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9] 母亲害怕蛇和蝙蝠,我便把它们藏在衣服口袋和针线筐里;除此之外,她是完全无所畏惧的。有一天,我看见那全镇无人不怕的科西卡恶汉手里拿着一根粗绳,追赶他那成年的女儿,扬言要在她身上把粗绳抽断。谨小慎微的男性公民们都给他让路,可是我母亲却为这位逃难者敞开了大门,等她进去,然后既不关门也不加锁,而是站在门口,拦住去路。那家伙诅咒、怒骂,还拿着绳子吓唬她;但她只是站着一动也不动,满不在乎,并且责骂他,羞辱他,奚落他,蔑视他,一直把他摆布得向她求饶,交出了绳子,同时骂了句亵渎神灵的粗话起誓,说母亲是他见过的最有胆量的女人。自那以后,他和母亲一直是好朋友。他在母亲身上发现了他长久感到缺乏的东西——一个不怕他的人。

[10] 有一天在圣路易斯城,母亲出门走到街上,她突然向一个正在用重鞭柄痛打马头的粗壮车夫冲过去,从他手里夺过了鞭子,然后好好地规劝了他一番,使他不得不结结巴巴地承认是他的过错,而且自愿提出保证以后决不再虐待马了。[11] 母亲活到偌大年纪,每逢有马戏班子进城,总要起个大早去看热闹。她最喜欢什么游行啦、演讲啦、开大会啦、营火会啦、福音布道会啦——实际上各种各样的热闹,只要是证明不违背教义的她都喜欢。而且她对每次丧礼都必参加。她为这种爱好辩解说:要是她不去参加别人的丧礼,人家也不会来参加她的。

[12] 82 岁那年,当时她住在基奥卡克镇,不知什么缘故,她执意要去参加密西西比河流域老移民的年会。一路上,虽然路途遥远,她却兴高采烈,青春焕发。她一到旅店就说要找圣路易斯城的巴雷特医生。人们告诉她,巴雷特医生已在当天早上动身回家,而且不再回来了。母亲转过脸去,满腔的热情全然消失,她要求回家去。回到家里,她静坐沉思了好多天,后来才告诉我们:她18 岁的时候,真心实意爱过一个年轻的医学院学生。两人之间发生了一点误会,那学生便离开了当地;她也就立即结了婚,想让他看看她才不在乎哩。从那以后,她一直没有见过他,后来她在报上见到一条新闻,说他要参加老移民年会。“ 咱们到达那个旅店时,他走了不过三个小时。” 她感伤地说。

[13] 这一感情重负在她自己心里压了64 年,而我们大家谁都没有察觉。那一年还没有到头,她的记忆就开始衰退了。她总是给已经死了40 年的老同学写信,还纳闷为什么他们从来不回信。四年以后她去世了。

[14] 但是直到最后她那张嘴还很厉害。我早先一直听人家说过,在我出生后的头七年里,我是个主要靠药罐子过日子的病秧子,母亲去世的那一年,我问起她这件事,我说:

[15] “ 我想您那时一定整天为我担心吧?” [16] “ 是呀,时时刻刻都在担心。”

[17] “ 是怕我活不成吗?” [18] 回忆了片刻之后——表面上是在追忆往事—— [19] “ 不是——是怕你活下来。”

[20] 简·兰普顿·克莱门斯的性格,既鲜明又可爱,在我的作品里作为汤姆·索耶的波莉姑母的形象出现。我给她添加了一点方言;本来还打算设法美化她一下,但没有想出任何办法来。

篇2:大学英语精读三课文

我最初听到这个故事是在印度,那儿的人们今天讲起它来仍好像确有其事似的----尽管任何一位博物学家都认为这不可能是真的。后来有人告诉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不久,一家杂志社曾刊登过这个故事。但登在杂志上的那篇故事以及写故事的人,我却一直未能找到。

故事发生在印度。某殖民地官员和他的夫人正举行盛大的晚宴。筵席设在他们家宽敞的餐室里,室内大理石地板上没有铺地毯;屋顶明椽裸露;宽大的玻璃门外便是走廊。跟他们一起就坐的客人有军官和他们的夫人,另外还有一位美国来访的博物学家。

席间,一位年轻的女士同一位少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年轻女士认为,妇女已经有所进步,不像以前那样一见到老鼠就吓得跳到椅子上;少校则不以为然。

他说:“一遇到危机情况,女人的反应便是尖叫。而男人虽然也可能想叫,但比起女人来,自制力却略胜一筹。这多出来的一点自制力就是真正起作用的东西。”

那个美国人没有参加这场争论,他只是注视着在座的其他客人。在他这样观察时,他发现女主人脸上显出一种奇异的表情。她两眼盯着正前方,脸部肌肉在微微抽搐,她向站在他座椅后面的印度男仆做了个手势,对他耳语了几句,男仆的眼睛睁得大大的,迅速的离开了餐室。

在座的客人中除了那位美国人谁也没注意到这一幕,也没有人看到那个男仆把一碗牛奶放在紧靠门边的走廊上。

那个美国人突然醒悟过来。在印度,碗中的牛奶只有一个意思----引蛇的诱饵。他意识到餐室里一定有条眼镜蛇。他抬头看了看屋顶上的椽子----那是最可能有蛇藏身的地方。----但那上面空荡荡的。室内的三个角落里也是空的。而在第四个角落里,仆人们正在等着上下一道。这样,剩下就只有一个地方了----餐桌下面。

他首先想到的是往后一跳,并向其他人发出警告,但他知道这样会引起骚乱,致使眼镜蛇受惊咬人。于是他很快讲了一通话,其语气非常的威严,竟使得所有的人都安静了下来。

“我想了解一下在座的诸位到底有多大的克制能力,我数三百下----也就是五分钟----你们谁都不许动一动,动者罚款五十卢比,准备好!”

在他数数的过程中,那二十个人一个个都像石雕一样蹲坐在那儿,当他数到“„„二百八十„„”时,突然从眼角处看到那条眼镜蛇钻了出来,向那碗牛奶爬去。在他跳起来把通往通道的门通通关上时,室内想起了一片尖叫声。

“你刚才说的很对,少校!”男主人大声说。“一个男子刚刚为我们显示了从容不迫,镇定自若的范例。”

“且慢!”那位美国人一边说着一边转向女主人。“温兹太太,您是怎么知道那条眼镜蛇是在屋子里呢?”

女主人脸上显出一丝淡淡的微笑,回答说:“因为当时它正从我的脚背上爬过去。”

第二单元 杰文逊的遗训

美国的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文逊也许不像乔治·华盛顿和亚伯拉罕·林肯那样著名,但大多数人至少记得有关他的一件事实:是他写的《独立宣言》。

虽然杰文逊生活在二百多年以前,但今天我们仍能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他的许多思想对当代青年来说特别有意义。下面就是他讲过和写过的一些观点: 自己去看。杰文逊认为,一个自由的人除了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外,还可以从许多别的来源获得知;他认为,亲自做调查时很重要的。在他很年轻的时候,他就被任命为一个委员会的成员,去调查詹姆斯河南部的水深是否足以通行大型船只。委员会的其他成员都坐在州议会大厦内研究有关这一问题的文件,而杰文逊却跳进一只独木舟去做现场观测。

你可以向任何人学习。按阶层和所受的教育,杰文逊皆属于最高的社会阶层。然而,在那个贵族们除了发号施令以外很少跟出身卑贱的人说话的年代,杰文逊却常破例跟园丁,仆人,和侍者交谈。有一次杰文逊曾这样对法国贵族拉菲特说过:“你必须像我那样到贫民百姓的家里去,看看他们的锅里煮些什么,吃吃他们的面包。只要你肯这样做,你就会发现老百姓为什么会不满意,你就会理解正在威胁着法国的革命。

自己做判断。未经过认真的思考,杰文逊绝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他在给侄子的信中写道:“不要因为别的人相信或拒绝了什么东西,你就也去相信或拒绝它。上帝赐予你一个用来判断真理与谬误的头脑。那你就运用它吧。”

杰文逊觉得,人民“是完全可以信赖的,应该让他们听到一切真实和虚伪的东西,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倘使让我来决定,我们是应该有一个政府而不要报纸呢还是应该有报纸而不要政府,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做你认为是正确的事。在一个自由的国家里总会有各种相互冲突的思想,而这正是力量的源泉。使自由保持活力的是冲突而不是绝对的一致。虽然有好多年杰文逊一直受到激烈的批评,但他从不回应那些批评他的人。他在写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每个问题都有两面。如果你坚决站在一面并根据它有效的采取行动,那么,站在另一面的那些人当然会对你的行动怨恨不满。”

相信未来,相信青年。杰文逊认为,绝不可以用那些已经无用的习俗束缚住“现在”的手脚。他说:“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定一部永远适用的宪法,甚至连一条永远适用的法律也制定不出来。地球是属于活着的一代的。”他不害怕新思想,也不惧怕未来。他评论说:“有多少痛苦是由一些没发生过的灾难引起的啊!我期待的是最好的东西,而不是最坏的东西。我满怀希望的驾驶着自己的航船,而把恐惧抛在后面。”

杰文逊的勇气和理想主义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他懂得的东西也许比同时代的任何人都要多。在农业、考古学和医学方面他都是专家。在人们普遍采用农作物轮作和土壤保持的做法之前一个世纪,他就这样做了。他还发明了一种比当时任何一种都好的耕犁。他影响了整个美国的建筑业。他还不断地制造出各种机械装置,使日常生活中需要做的许多工作都变得更加容易。

在杰文逊的众多才能中,有一种是最重要的:他首先是一位优秀的、不知疲倦的作家。目前

正在第一次出版的他的全集将超过五十卷。他作为一个作家的才能很快就被发现了,所以在1776年在费城要撰写《独立宣言》的时刻来到时,这一任务就落在了他肩上。数以百万计的人们读到他的下列词句都激动不已:“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

1826年7月4日,正值美国独立五十周年纪念日之际,杰文逊与世长辞了。他给他的同胞留下了一份丰富的思想遗产和众多的榜样。托马斯·杰文逊对美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认为,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民组成的国家才能保持自由。

第三单元 我的第一份工作

罗伯特·贝斯特

在我等着进大学期间,我在一份地方报纸上看到一则广告,说是在离我住处大约十英里的伦敦某郊区,有所学校要招聘一名教师。我因为手头很拮据,同时也想做点有用的事,于是便提出了申请,但在提出申请的同时我也担心,自己一无学位,二无教学经验,得到这份工作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然而,三天之后却来了一封信,叫我到克罗伊登去面试。这一路去那还真麻烦:先乘火车到克罗一顿车站,再乘十分钟的公共汽车,然后至少还要步行四分之一英里。结果,我在六月一个炎热的上午到了那,因为心情非常沮丧,竟感觉不到紧张了。

学校是一座装着大窗户的红砖房子,前庭院是个铺着沙砾的正方形:四个角上各有一丛冬青灌木,他们经受着从繁忙大街上吹来的尘烟,挣扎着活下去。

开门的显然是校长本人。他又矮又胖,留着沙色的小胡子,前额上布满了皱纹,头发差不多已经秃光。

他带着一种吃惊的、不以为然的神态看着我,就像一位上校看着一位靴袋没系好的二等兵一样。“哦,”他咕哝着说,“你最好到里面来。”那狭窄的,不见阳光的走廊中散发出一股腐烂的卷心菜味,闻上去很不舒服;墙上墨迹斑斑,显得很脏;周围一片静寂。根据地毯上的面包屑来判断,他的书房也是他的餐室。“你最好先坐下,”接着便问了我许多问题,为了得到普通学校证书我学过哪些课程;我多大岁数了;我会玩哪些游戏;问到这里他突然用他那双充满血丝的眼睛盯着我,问我是否认为游戏是儿童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含含糊糊的说了些不必太重视游戏之类的话。他咕哝了几句。我说了错话。我和校长显然没有多少共同语言。

他说,学校只有一个班,二十四名男生,年龄从7岁到13岁不等,除了美术课他亲自教以外,其余所有的课程都得有我来教。星期三和星期六下午要到一英里以外的公园去踢足球,打板球。

整个教学计划把我吓坏了。我得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组,按三个不同的程度轮流给他们上课;想到要交代数和几何这两门我读书时学的极差的科目,我感到很害怕。更糟糕的也许是星期六下午打板球的安排,因为这时候我的朋友大多会在悠闲地自得其乐。

我怯生生的问:“我的薪水是多少?”“每周十二磅外加中饭”还没等我来得及提出异议,他

已经站了起来,“好了,”他说,“你最好见见我得妻子,她才是这所学校真正的主管人。”

我再也无法忍受了。我当时很年轻:在一个女人手下工作的前景构成了最大的侮辱。

第四单元 教授与溜溜球

我父亲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密友。小时候有一次我去爱因斯坦家拜访时很腼腆,他说:“我有样东西拿给你看。”于是我便感到无拘无束了。他走到书桌旁,拿回来一只溜溜球。他试图做给我看这种玩具怎么个玩法,但他没法使他顺着线再转上去。轮到我时,我露了几手,并向他指出,绕错的线圈使玩具失去了平衡。爱因斯坦点点头,我的技能和知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我买了一只溜溜球,把他作为圣诞礼物送给了教授。并收到他一首表示感谢的诗。

作为一个孩子,以后又作为一个成人,我一直对爱因斯坦的个性惊叹不已。他是我认识的人中唯一能跟自己和周围世界达成妥协的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他想要的只是:在他作为一个人的能力范围之内理解宇宙的性质以及宇宙运行的逻辑和单纯。他知道很多问题的答案超出了他智力所及的范围。但这并不使他感到灰心丧气。只要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取得最大的成功就使他心满意足了。

在我们二十三年的友谊中,我从未见他表现出嫉妒、虚荣、痛苦、愤怒或个人野心。他好像对这些感情有免疫能力似的。他毫无矫饰之心,虚荣之意。虽然他与世界上的许多要人通信,他用的却是W水印字母的信笺。W水印字母-----五分钱商店伍尔沃思的缩写。

为了他的工作他只需要一支笔和一本拍纸簿。物质的东西对他毫无意义。我知道他身上从不带钱,因为他从来不需要用钱。他信奉简朴,甚至于只用一把安全剃刀和清水刮胡子。当我建议他用下刮胡膏时,他说:“剃刀和水就够了。”

“但是,教授,为什么你就不能仅仅试用一次刮胡膏呢?”我争辩说。“它可以让你刮起胡子来平滑又不痛。”

他耸了耸肩,最后,我终于送给他一管刮胡膏。第二天早上,当他下楼来用早餐时,他因为有了一大新发现而满脸含笑。“你知道,那种刮胡膏还真有效,”他说,“他不扯胡子,感觉好极了。”打那以后,他每天早晨都用刮胡膏,直到那一管用完为止,然后他又回到了只用清水刮胡子了。

爱因斯坦完完全全是个理论家。他对自己的思想和理论的应用丝毫不感兴趣。他提出的E=MC2也许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公式----然而爱因斯坦却不愿费举足之劳去看反应堆产生原子能。他因其光电理论----他认为这是一些比较次要的一系列公式----而获得诺贝尔奖金,但对于观察他的理论怎样使得电视得以产生却没有一点好奇心。

我兄弟曾送给教授一个玩具,那是一只立在盛水的碗边可以保持平衡并反复把头浸入水中的鸟。爱因斯坦高兴的注视着他,试图推断出他的运动原理,但他没能推断出。

第二天早晨他宣布说:“关于那只鸟我睡觉前思索了很长时间,他一定是这样运转的„„”他开始做起了长篇的解释。后来他意识到自己推理中的一个漏洞便停了下来。“不,我想不是那

么回事。”他连续几天试着用各种理论来加以解释。后来我建议他把玩具拆开来看看他是怎样运转的,他迅速显出的不赞成的表情告诉我,他并不同意这种切实可行的做法,他一直没有研究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爱因斯坦一直没能理解的另一个谜是他自己的名望。他提出的这些理论都是些非常深奥的、只能使很少的科学家感兴趣的理论。然而他的名字却在整个文明世界家喻户晓,尽人皆知。有一次他说:“我有一些很好的思想,别人也有一些很好的思想。只是只是由于我运气好,我的思想才被人接受了。”他的名望使他感到迷惑不解:人们都想见他;陌生的人在街上盯着他看;科学家、政治家、学生和家庭主妇都给他写信。他一直不能理解,他为什么会受到这种注意。为什么单单把他跳出来当特殊人物对待。

第五单元 大气层中的恶棍 大气层中的恶棍乃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看上去不像一个恶棍。他毒性不大,在大气层中的含量极小----只占0.034%----不会对我们造成任何伤害。

再者,空气中的那一点点二氧化碳对生命至关重要。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成为他们自己的组织。充当所有动物(当然也包括人类)的基本食物供给。在这一过程中,植物释放氧气,而氧气是所有动物生命所不可缺少的。

然而,这一看上去无害而无疑又必不可少的气体却正在对我们产生影响。

年复一年,海平面正在上升。他很可能继续上升,而在今后数百年间,会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在那些低洼的沿海地区(在这一地区居住着世界上很大一部分人口),海水会稳步向前推进,迫使人们向内陆退居。

最后,海水将会高出目前海平面两百英尺。一阵阵海浪将会拍打曼哈顿摩天大楼二十层楼的窗户。佛罗里达将会沉没在海浪之下。英伦三岛的大部分,人口稠密的尼罗河流域,还有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低洼地区也将遭遇到同样的命运。

不仅许多城市会被淹没,而且世界上大部分盛产粮食的地区也将会失去。由于食品供应下降,到处都会出现饥荒,在这种压力下,社会结构有可能崩溃。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二氧化碳。可怎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两者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首先是太阳光,大气层中的各种气体(包括二氧化碳)对于太阳光来说是透明的。太阳光照射大气层的顶部,径直透过数英里的大气层,温暖着地球的表面。在夜间,地球以红外线的形式放射到外层空间而冷却下来。

然而,大气层对红外线来说却不像他对可见光那样透明。二氧化碳特别会阻挡这样的热量辐射。因此,在夜间失去的热量要比大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情况下失去的要少。要是没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的存在,地球就会明显要冷得多,说不定就会冷的不舒服了。

我们该感到欣慰。二氧化碳给我们温暖使我们舒舒服服,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正在稳

步升高,其恶迹也就由此而生。1958年,二氧化碳只占大气总量的0.0316%,此后,其浓度逐年悄悄攀升,而现在已经达到0.0340%,据估算,到2020年,二氧化碳的浓度将接近现在的两倍。

这就意味着,在未来几十年间,地球的温度将要稍许升高。极地冰盖将因此开始融化。世界上90%的冰斗聚集在巨大的南极冰盖上,另外8%在格陵兰冰盖。如果这些冰盖开始融化,海平面将会升高,其结果就是我上面描述的那个样子。

可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为什么会在不断升高呢?

难辞其咎的有两个因素。首先,在近几个世纪中,先是煤,然后是石油和天然气,以快速增长的态势作为燃料获取能量。这些燃料中所含的碳,在过去数百万年的岁月里一直被埋在地下,而现在正在被烧成二氧化碳,并以每天数吨的速率排放到大气中。

更糟糕的是,地球上的森林在不断消失,起先是慢慢消失,但在近一两个世纪里其消失的速度相当快。现在,森林消失的速度是每分钟64英亩。

不管取代森林的是农田,草地,还是灌木丛,其生产的植物消耗二氧化碳的速率与森林是不相等的。因此,不仅是通过燃料的燃烧使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而且,随着森林的消失,植物从大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也减少了。

但是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来考察这个问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不是自行上升的。是人在烧煤,烧油,和烧气。是人在砍伐森林。所以,人才是真正的元凶。

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必须拯救森林,乃至重植森林。

第二,我们必须有新的不产生二氧化碳的燃料源,核能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认为核能太危险,也还有其他选择。有波浪能,风能,潮汐能,还有地球内部的热能。尤其是,还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能。

诚然,这一切将需要时间,努力,和金钱,但是,更多的国家却把更多的时间,努力和金钱花在了对抗性的军事器械上。而这些军备只能毁灭我们大家。为了拯救大家而减少在这方面时间,努力和金钱上的花费,难道我们应该反对吗?

第六单元 外科医师的成功之道

一位医生怎样辨认自己终于成为一名“外科医师”的那一时刻呢?在我任住院主任医师的那一年快要结束的时候,我曾不止一次的问过自己这个问题。

我最后决定,问题的答案在于“自信”二字。当你能够对自己说:“任何外科病人我都能胜任进行治疗,我的治疗跟其他外科医生一样高明,甚至比任何外科医生都更为高明。”—那时,而且只有到了那时,你才真正成了一名外科医师。当时 我正接近那个时刻。

就以我们每晚都会碰到的急诊情况为例吧。就在那一年的最初几个月,我一直害怕电话铃响。我知道电话铃声意味着又要做出一个生死攸关的决定。事情往往是这样:在我告诉沃尔特或拉里对于某一特殊情况应如何处理之后,我就很难再重新入睡了。我会重温那位急诊病人的整个病情,常常会怀疑自己是否做出了不妥的决定。不止一次,在我躺了一个小时还睡不着之后,我会在凌晨两三点钟从床上跳起来穿好衣服,驾车去医院亲自探视病人。唯有这样我才能找到安心休息所需要的内心平静。

然而,在我做住院医生的最后一个月,睡眠已不再是个问题了。在有些情况下我仍然不能确定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但我已经学会把这看做一个外科医师会经常遇到的问题,一个永远也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我已经能适应他了。所以,我一旦经过深思熟虑做出某个决定,就不再去多想他了。多想也不会有什么帮助,而且我知道,凭我的知识和经验,我做出的任何决定肯定都是稳妥的。这是一种令人愉快的感觉。

在手术室里我也同样充满信心。我知道自己的只是、技术和经验足以对付我在开业行医中将会碰到的任何病例。当我切开病人的腹部或胸腔时,我不再紧张的瑟瑟发抖了。我知道,即使碰到事先无法预见其问题所在的病例,我也能处置我发现的任何情况。我战战兢兢的处理过竟在我手上的腹部刺伤,肺部穿孔以及复合型骨折等病例。这种外科手术我已经战战兢兢的干了五年,我再也不必担惊受怕了。

而且,我也不再怕犯错误了。我知道在我出去开业行医时,说不定什么时候我就会不可避免的出差错;我会给不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开刀,也可能会把需要动手术的病人忽略过去。五年前----甚至一年前----如果我不得不为一次判断上的失误负全部责任的话,我是没法容忍自己的。现在我能了。我仍然害怕犯错误----愿意竭尽全力避免出错----但我知道这是外科医师生活的一部分。我之所以能够平静的接受这一事实,是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不能避免出差错,那么换了任何别的外科医生很可能也不能避免。

这些话听上去很自负,而且我以为这的确是自负----但外科医师就是需要这种自负。当他收到行医中必定会遇到的重重疑虑的煎熬时,他需要“自负”来支撑自己度过这些难受的时刻。他必须觉得,他与世上任何一位外科医生比都毫不逊色,甚至还技高一筹。你管这叫自负也好,叫自信也罢;不管你叫他什么,反正我是有了。

第七单元 离开我这个街区

埃塞尔·阿姆斯特德一下子就喜欢上了那栋灰色的联房。房子里多出了一间卧室,还有一个很大的后院。可以让他的小外孙和外孙女在那里玩耍。那个大理石的门廊将是夏天夜晚坐着乘凉的理想场所。

但搬进来后的第一个晚上,当阿姆斯特德下班回到家时,她却发现有一群样子很凶的人坐在她家门前的台阶上。

她大吃一惊,说道:“请原谅,我住在这儿。”那一帮七个年轻人不情愿的站了起来,用冷酷无情的目光盯着她看。一走进去,阿姆斯特德就锁上门,从窗户往外看。她吃惊的发现那几个年轻人已经又坐在了她家台阶上。

在以后的几个星期里,阿姆斯特德了解到她那座房子过去常年空关时,曾被一些毒品贩子在前面台阶下面藏过毒品。当川流不息的车辆和行人经过时,毒品贩子就在门廊上做生意。吸毒成

瘾的人就在房子后面的小路上注射毒品,并在后院里随地撒尿。

阿姆斯特德对占用她家前门的那些人不报有任何幻想。在东那尔的摩那个充满犯罪与 暴力的奥利佛居住的十年间,几乎每个晚上,她躺在床上都能听到毒品战激流进行时的枪击声。但是在这栋房子,有毒品贩子经常出没于她的门廊是非常糟糕的。

有时候她一天要报警好几次,恳请警察把这些毒品贩子驱散。但警车一旦在街角消失,那些毒品贩子又会陆陆续续的回来。

作为一位五十多岁,子女已经长大成人的母亲,阿姆斯特德从未想象过要进行这场战斗。但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奋起应付突如其来的挑战了。在二十世纪就是年代中期,当他自己的女儿染上毒瘾,她的小外孙和外孙女需要人抚养时,阿姆斯特德就把那三个男孩和一个女孩领来找管了。

2000年9月的一个晚上,在她迁入新居后大约一个月的时候,阿姆斯特德向上帝祈祷:“明天我要跟那些家伙谈一谈,请帮助我。”

第二天早上,她直接找到那帮人的头,一个身穿牛仔裤,白色体恤衫的年轻人。阿姆斯特德的五脏六腑在翻滚,但她知道她决不能露出恐惧的样子。

“这里是我的地方,”她平静而温和的说,脸上一直挂着装出来的微笑,“我本不需要在进自己家时还要说一声‘请原谅’.”

她对那个年轻人说,她不希望他和他的朋友在当着她小外孙和外孙女的面贩卖毒品。他们必须离开那个住宅,离开隔壁空关的住宅,离开那个街角。

那人一声不响,阿姆斯特德的心已跳到喉咙口。随后那人点了点头。那伙人离开了。但过了几天,他们又回来了。阿姆斯特德把他的要求又说了一遍,第二天,第三天又重说了一遍。

随后,一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那伙人开始听话了。他们转移到了下一个街区,冬天来了,他们把他房前的积雪扫干净。她生病的时候,他们还回来看望她。不久,他们就开始喊他“大妈”了。

她的外孙,外孙女闷可以在街上打球了。有时候,那些年轻人也会和他们一起玩。如果哪个孩子跟外婆顶嘴,某个年轻人就会说:“你不可以这样讲话,她是你外婆。”

阿姆斯特德不停地“嘀咕”,警告他们轻易得来的钱有危险。“你们会被杀头的。”她对他们说。“还是干点正经事吧!”

人们对她说,她对那帮恶棍这样讲话真实太蠢了。尤其是在仅仅五个街区外另一个表明立场的大妈被杀之后。这个大妈叫安吉拉·道森。她置身与另一伙毒品贩子进行了战斗----结果失败了。道森家的房子被人放火烧了,安吉拉、她的丈夫卡内尔和她的五个孩子都死了,这一悲剧成了震惊全国的新闻。邻近地区内的一名男子受到指控。阿姆斯特德不认识安吉拉·道森,但她认识她的孩子。在这场致死的大火后,她更加担心了,但她并没有停止。

而且她不仅仅限于谈话。她一直是社区组织巴尔的摩发展领导才能联合会的推动力。他们一起把毒品贩子从一块空地上赶走,在那里建了一个儿童游乐场。他们在学校里开办了一项放学后的校内活动,让孩子们不要到街上去。他们促使市里和当地的教堂加快了重建弃房的步伐。

前不久,阿姆斯特德偶然碰见了过去常在她前门台阶荡来荡去的那伙人中的一个。“嗨,大妈!”那人大喊了一声,一边紧紧的拥抱着她。他告诉她,他已经找到一份工作,接着又说:“我真谢谢当年你给我们嘀咕的那些话。”

篇3:朗读精读课文促进英语精读教学

关键词:朗读,精读教学,理解能力

在进入高校学习后, 精读这门课程是每一个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有学者指出:“英语精读教学始终是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科目 (Everett, 1990) , ”所以如何提高精读教学便成为专业教师关注的重点。很多学者研究了各种教学方法及模式对于精读教学的作用, 比如说任务型教学法、语篇分析等。反之, 也有很多学者提出了朗读对英语学习的作用, 但很少有学者将朗读和精读教学结合起来。该文主要是总结前人观点以及通过一个实验来证明朗读促进英语精读教学。

由于精读课程所涵盖的知识面广, 包括词、语法、翻译、课文背景等, 算是英语专业低年级阶段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学时数的限制导致很多教师只关注字词句法而忽略了学生对整个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这样片面式的教学让学生愈发觉得精读的枯燥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也白费教师辛苦地备课及讲解。其实精读教学的目的并不只是让学生通过专四、专八, 而是提高学生英语交流的能力。孔倩 (2013) 提出了英语交流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两个途径:强化形式和弱化形式的结合。强化形式是把语言当作工具来进行交流, 比如演讲;而弱化形式是强调语言本身的学习, 比如翻译、改述。但如果精读教学是在学生都未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去强制性地灌输弱化形式教学, 那么强化形式就更难进行, 学生英语能力也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 所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条件。

朗读在英文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就包括了对学习者理解能力的促进。仲群 (2008) 提到了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文字印在纸上相对来说是死的, 当学生用视觉器官感知文字后, 再通过有声地朗读, 纸上的文字通过听觉器官又传送到大脑, 这样就有别于阅读或者听课。因为阅读只通过视觉器官将材料传送到大脑;而听课也仅仅通过听觉器官将知识传送到大脑。也有学者认为朗读可以增强学习者的篇章理解能力 (张文果, 2012;白玉, 2012) , 因为学习者在长期的朗读之后, 将大量的字、词、句储存在自己的脑海中, 这样的方式使学习者对英文的语言组织形式更加熟悉, 在下一次遇到相关的词义、文体表达时便会能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含义。

英语专业的学生最常用的教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现代大学英语——精读》, 这系列教材所有文章都出自于英文原版作品, 大部分作者都是世界文坛上的佼佼者。由于每个作者的文化背景不尽相同, 学生若光靠自身的文化背景是很难理解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意图。学生在这方面缺失的背景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来获取, 最直接也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对文章的朗读来感受作者的思想, 因为在朗读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声音来体会作者文章中的抑扬顿挫、修辞手法和篇章布局。在充分了解文章背景后, 学习者对于课文的理解会更上一层楼。

笔者现在假设朗读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然后进行以下实验。该实验选取两个大一的教学班级, 班级A有34人, 班级B有35人, 两个班级在入学和平时成绩上并无太大的差异。试验中选取了《现代大学英语——精读2》第二版Unit5Quick Fix Society后Preview的第一题, 这是一道阅读理解填空题, 通常是在预习课文时完成以便检查学生对于课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一共包含19个空格, 其中涉及到了文章的一些细节内容和大意归纳, 答案都在课文里, 但并不是原模原样的内容, 而是编者对课文中语句的改写, 对于探究学生是否理解所学文章, 这是一道很适合的题型。实验设计如下:该实验中班级A为实验组, 而班级B则为对照组, 两个班级在相同时间内分别做三次这道练习题的结果作为实验的依据。不同的是, 在每一次做这道阅读填空题前让班级A完整地朗读一遍该课文, 而班级B却不进行任何朗读。

在进行三组实验后, 笔者取了两种参考数值:一是每一次做题后班级学生所完成空格的平均值 (T) , 二是每一次做题后班级学生做对空格的平均值 (R) 。由图一可以看出, 在完成率上两个班级都呈现上升状态, 但对于哪个班的完成率更好没有太大的规律, 所以证明该实验中两个班级在完成速度上水平相当。而在正确率上A班在进行朗读之前和之后都高于B班, 但这样从表面简单地看并不能说明朗读增强了A班的理解能力, 也有可能是A班成绩本身就比B班好。但若是计算一下每个班级正确率的增长率便能看出, 在完成第二组实验后A班正确率的增长率是64.64%, 而B班只有63.61%;在完成第三组实验后相对于第一组实验的数据A班增长了123.27%, 而B班只有109.44%。这样就很容易看出完整地朗读课文确实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完整地朗读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使精读教学成功的条件之一, 所以能看出朗读课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精读教学。现在的英语教学中, 人们更多地是关注朗读对于语音的作用, 所以会寻找很多课外的素材让学生朗读, 却遗忘了相关课本上很多经典的文章以及优质的朗读音频。必须杜绝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精读课文的学习离不开学生通篇地朗读, 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也减少了学生被动接受教学的现象。

参考文献

[1]白玉.有效英语朗读提高言语技能[J].陇东学院学报, 2013.

篇4:朗读精读课文促进英语精读教学

【关键词】朗读 精读教学 理解能力

在进入高校学习后,精读这门课程是每一个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有学者指出:“英语精读教学始终是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科目(Everett, 1990),”所以如何提高精读教学便成为专业教师关注的重点。很多学者研究了各种教学方法及模式对于精读教学的作用,比如说任务型教学法、语篇分析等。反之,也有很多学者提出了朗读对英语学习的作用,但很少有学者将朗读和精读教学结合起来。该文主要是总结前人观点以及通过一个实验来证明朗读促进英语精读教学。

由于精读课程所涵盖的知识面广,包括词、语法、翻译、课文背景等,算是英语专业低年级阶段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学时数的限制导致很多教师只关注字词句法而忽略了学生对整个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这样片面式的教学让学生愈发觉得精读的枯燥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也白费教师辛苦地备课及讲解。其实精读教学的目的并不只是让学生通过专四、专八,而是提高学生英语交流的能力。孔倩(2013)提出了英语交流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两个途径:强化形式和弱化形式的结合。强化形式是把语言当作工具来进行交流,比如演讲;而弱化形式是强调语言本身的学习,比如翻译、改述。但如果精读教学是在学生都未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去强制性地灌输弱化形式教学,那么强化形式就更难进行,学生英语能力也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所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条件。

朗读在英文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就包括了对学习者理解能力的促进。仲群(2008)提到了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字印在纸上相对来说是死的,当学生用视觉器官感知文字后,再通过有声地朗读,纸上的文字通过听觉器官又传送到大脑,这样就有别于阅读或者听课。因为阅读只通过视觉器官将材料传送到大脑;而听课也仅仅通过听觉器官将知识传送到大脑。也有学者认为朗读可以增强学习者的篇章理解能力(张文果,2012;白玉,2012),因为学习者在长期的朗读之后,将大量的字、词、句储存在自己的脑海中,这样的方式使学习者对英文的语言组织形式更加熟悉,在下一次遇到相关的词义、文体表达时便会能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含义。

英语专业的学生最常用的教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现代大学英语——精读》,这系列教材所有文章都出自于英文原版作品,大部分作者都是世界文坛上的佼佼者。由于每个作者的文化背景不尽相同,学生若光靠自身的文化背景是很难理解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意图。学生在这方面缺失的背景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来获取,最直接也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对文章的朗读来感受作者的思想,因为在朗读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声音来体会作者文章中的抑扬顿挫、修辞手法和篇章布局。在充分了解文章背景后,学习者对于课文的理解会更上一层楼。

笔者现在假设朗读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然后进行以下实验。该实验选取两个大一的教学班级,班级A有34人,班级B有35人,两个班级在入学和平时成绩上并无太大的差异。试验中选取了《现代大学英语——精读2》第二版Unit5 Quick Fix Society后Preview的第一题,这是一道阅读理解填空题,通常是在预习课文时完成以便检查学生对于课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一共包含19个空格,其中涉及到了文章的一些细节内容和大意归纳,答案都在课文里,但并不是原模原样的内容,而是编者对课文中语句的改写,对于探究学生是否理解所学文章,这是一道很适合的题型。实验设计如下:该实验中班级A为实验组,而班级B则为对照组,两个班级在相同时间内分别做三次这道练习题的结果作为实验的依据。不同的是,在每一次做这道阅读填空题前让班级A完整地朗读一遍该课文,而班级B却不进行任何朗读。

在进行三组实验后,笔者取了两种参考数值:一是每一次做题后班级学生所完成空格的平均值(T),二是每一次做题后班级学生做对空格的平均值(R)。由图一可以看出,在完成率上两个班级都呈现上升状态,但对于哪个班的完成率更好没有太大的规律,所以证明该实验中两个班级在完成速度上水平相当。而在正确率上A班在进行朗读之前和之后都高于B班,但这样从表面简单地看并不能说明朗读增强了A班的理解能力,也有可能是A班成绩本身就比B班好。但若是计算一下每个班级正确率的增长率便能看出,在完成第二组实验后A班正确率的增长率是64.64%,而B班只有63.61%;在完成第三组实验后相对于第一组实验的数据A班增长了123.27%,而B班只有109.44%。这样就很容易看出完整地朗读课文确实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完整地朗读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使精读教学成功的条件之一,所以能看出朗读课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精读教学。现在的英语教学中,人们更多地是关注朗读对于语音的作用,所以会寻找很多课外的素材让学生朗读,却遗忘了相关课本上很多经典的文章以及优质的朗读音频。必须杜绝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精读课文的学习离不开学生通篇地朗读,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减少了学生被动接受教学的现象。

参考文献:

[1]白玉.有效英语朗读提高言语技能[J].陇东学院学报,2013.

篇5:大学英语精读三课文

V-Vick Parks D-Douglas Beechey N-Nerys T-Trudy S-Sharon

(The scene is set at the Spanish holiday villa of VIC PARKS.He is sitting in the garden with DOUGLAS, waiting for the television interview.There are two other people in the garden-the gardener and VIC’s manager.Presently SHARON returns from the swimming pool, carring an armful of the children’s toys)

V: Hey, Sharon…

S: Yes, Mr.Parks?

V: Where are the children?

S: They’re having their tea in the kitchen, Mr.Parks.V: Sit down, then.S: I’ve got to go and-

V: Sit down.S: Yes, Mr.Parks.(SHARON sits.she is hot and slightly breathless.)

V: Get your breath back.S: Thank you.V: Look at her.Puffing like a whale, aren’t you?

S: Yes, Mr.Parks.V(To the others): Have you ever seen anyone sweating like that? I bet it’s running off you underneath there, isn’t it, eh? Eh?(SHARON doesn’t reply.)Running down your arms? Trickling down your legs? If there’s one thing I hate, it’s to see a woman sweating like that.It’s bad enough on a man, it’s obscene on a woman, don’t you agree? Why you’re sitting there like a great bowl of pork dripping? Do you know the reason why you’re sitting there like a great bowl of pork dripping? Because you are fat.D: I don’t think that’s fair, she’s just…

V: Here, let her tell you something, just a second.Sharon…

S: Yes, Mr.Parks.V: Tell them what you ate on your last birthday, Sharon.Tell them.S(muttering): Twelve rum babas.V: Come on, say it louder…

S(loudly): Twelve rum babas, Mr.Parks.V: Twelve rum babas.Can you imagine that? Still, we’re working on you, aren’t we, Sharon? We’re slowly melting you down, aren’t we?

(SHARON suddenly starts to cry very quietly.)

D: Look, I really don’t think you should go on tormenting this girl simply because-

V: You mind your own business-

D(undaunted):-simply because she’s a shade overweight.It is cruel and it is-

V(suddenly yelling at him): I said mind your own bloody business.(A silence.SHARON gets up and runs into the house.She passes TRUDY who is coming out.TRUDY looks at the men and appears to sum up the scene.)

(To DOUGLAS, softly)I hope I don’t have to remind you again that are a guest in this house.And the way I choose to treat my staff is entirely my concern.Ok?

(Douglas is silent.)

T: They were nearly ready.V: I’ve been waiting here.Patiently.T(bright to DOUGLAS): I wondered if you wanted to take up my offer and stroll down to the beach, Douglas? While they’re doing their interview?

D: Oh, lovely, yes.Thank you very much.V(sourly): Yes, you take him down the beach, good idea.T(faintly sarcastic): Oh, dear.You haven’t been disagreeing with my husband, have you? I hope not.D: No I –

T: You mustn’t do that, you know.He only likes people who agree with him all the time.It comes of being surrounded by people who nod at him all day at work.He prefers us all to nod at home, too…

V(innocently): What did I do, eh? What am I meant to have done, now?

(DOUGLAS and TRUDY have just returned from their walk along the beach.They begin to discuss what happened in the bank raid seventeen years ago.)

T: You really don’t bear any resentment for what he did? To you? To your wife? It’s like it never mattered to you at all?

D: Oh, it mattered.Of course it did.Only –well, it wasn’t as straightforward as that.Let me try and explain, then.It’s difficult.(Pause.)Working with me in this bank-I was twenty-five at the time-was the most beautiful woman I have ever seen in my life, anywhere.Before or since.Her name was Nerys Mills.And I was madly in love with her.Some days I couldn’t look at her at all.My hands would shake and my voice used to crack then I spoke and I’d feel sick in my stomach.Anyway, needless to say-Nerys didn’t take notice of me.No, that’s not exactly true.She was generally of the reserves as far as she was concerned.She was actually unofficially engaged to this other man-(darkly.)I forget his name now.T: Did he work in the bank as well?

D: No, no.He was a salesman.There’s an amusing story to that, I’ll come back to that.Anyway, I sat there and –longed for her-day after day, month after month-fantasized about her a little-nothing unpleasant, you know…

T: No, no.D: And some mornings she’d have chat with me between customers.And then the sun would shine all day, you know…

(He smiles.)

T(smiling): Yes…

D: And other mornings, she’d come in like thunder-something obviously had gone wrong the

night before with her and that man… And then, of course, you never got a smile…

T(sadly): Ah…

D: And as time went by, I was just resigning myself to life without her-when the bank raid occurred.And that did change everything.There’s no doubt about it.I don’t know why I did what I did.Your husband was right, it was madness.It just seemed the only thing to do at the time, that’s all.There was this stranger threatening the woman that I cared more than own life for… I couldn’t help myself, you see?

T:(engrossed)No, I see.I see.D: Afterwards, I went to see her a lot in hospital.Partly through guilt.Only partly.But, you see, if I hadn’t run at Vic like that, she might never have-Not that she’s ever blamed me.She’s never once, ever-never.Anyway, I went to see her, as soon as they’d let us in to visit.I imagined there’d be so many people round the bed she’d never see me, anyway.And there were, to start with.I was just there waving my daffodils at her from the back of the crowd.And then slowly they all drifted away.Stopped coming to see her.T: How rotten.Aren’t people rotten, sometimes?

D: Yes, I thought that at first.Then I realized later, of course.She’d been sending them all away.A beautiful woman like she’d been, she couldn’t bear to be seen like-that.She couldn’t stand it.I mean, she wasn’t vain.Not really.But if you’re used all your life to people taking pleasure in looking at you, then it must be very hurtful when they suddenly start instinctively looking away from you.T: But you didn’t? Look away from her?

D: Well, I think I probably did, yes.But, you see, if I looked away from her, it didn’t matter quite so much because she’d never valued my opinion of her anyway.So it never worried her.And there I was, with her all to myself.Visiting every day.Cheering her up.And over the weeks we got very friendly.T: And did she fall in love with you?

D: I don’t know.T: But did she never say to you…

D: No.And I didn’t ask her.It didn’t matter.She liked me.And more important, she needed me.That’s what mattered.And I loved her.(He smiles)I was going to tell you, you know, when I left the bank, I applied for my present job with this double glazing company.I thought it might-you know-increase my standing with her.Since she seemed to have a liking for double glazing men.Ridiculous.We laughed about that later.Anyway, she came out.And we marred quietly.And we got a joint word, I’m happy to report.(Pause.)So what do I say? I hate you, Vic, because of what you did to the most beautiful woman in the world? Or, thank you very much, Vic, for being instrumental in arranging for me to marry the unattainable girl of my dreams? Difficult to know which to say, isn’t it?(pause.)All right.I know you might well say, what about her? What about poor old Nerys? Well, all I can say is, without prejudice, that man she was engaged to originally was really disgusting.He really was.He treated Nerys like-well, there were times when-not just me, you understand… we all could have done-in that bank.This man-he treated her as only a handsome man can treat a beautiful woman.If you know what I mean.T: Yes, I do.I think I do.(They listen to the music for a moment.)

D(cheerfully): Well, that’s-that’s my wife.Sorry if I bored you.(pause.)this is very pleasant music, isn’t it? Country and western? Am I right?

T(weakly): Yes.Vic likes it.We used to … when we were …(Her voice tails away.)

(DOUGLAS waits for her to finish the sentence.She doesn’t.She is evidently in some distress.She looks at DOUGLAS.Suddenly and unexpectedly, she kisses him on the mouth.Then pulls away and avoids his look.He, after taking a second to recover, avoids her in turn.They sit, pretending, it hasn’t happened.)

D(at length): Yes, I’m very partial to country and western music.They always manage to come up with a good tune, don’t they?

T(in a little voice): I’m sorry.(Then, pulling herself together.)There’s nothing we can do for you, then? Vic and I? Nothing?

D: Do?

T: Well, to help in any way … money or …

D: No, no …

T: it’s just so rare to meet someone who doesn’t want something from us these days … I suppose that’s called being successful.Or is it because it’s us who are offering?

D: No, it’s not that.I just don’t think there’s anything.Thank you very much.Well, I think I must to back to my hotel.They’ll be serving dinner soon …

T: You’re welcome to stop and have supper with us if you-

D: No, that’s very kind of you, but you’ll see quite enough of me again tomorrow.T: Well, wait there a second, I’ll fetch the keys and run you back-

D: No, please.T: It’s no trouble –

D: I’d rather walk, I really would.Really.I don’t get the chance to walk around islands that much.T(reluctantly): Well …

D: Thank you for all your hospitality today.You’ve been very kind.You really have.(He starts to move back towards the gate)Straight down the hill, I take it?

T: Yes.Only when you get to the fork that leads to the sea-the one we took-go right instead of left.D: Simple enough.Well.See you tomorrow, Trudy.T: Goodnight, Douglas.D(turning in the gateway): Er …(smiling.)there’s one thing I wouldn’t have minded, I suppose.Not that you could have given it to me.But since you mentioned wanting thing …

T: what’s that? Anything we –

D: No, I was just thinking.I was a hero, I suppose, for all of a year.People wrote to me.Sent for my photograph.Listened to what I had to say.I think it would have been nice to have been a hero for a bit longer …

T: You still are-to people like Nerys.And I bet there are others who still remember …

D: No, I think I’m best remembered now as the idiot who tackled an armed robber and nearly got someone’s head blown off in the process.I think you ended up with the hero, Trudy, not poor old Nerys.You stick with him.You stick with Vic.If you’re looking for heroes.See you in the morning.(DOUGLAS goes out through the gate.TRUDY stares after him.)

T(faintly): Yes …

(She gets up to go into the house, then she decides that, if she’s going to cry, she’d better cry out here.She sits down again and starts to weep quietly and privately.In a little shile, there is a faint slapping sound from the swimming pool towards the deep end.She carries a weighted diving belt.She is also crying.In fact, she is in a desperate, heart-broken state.)

TRUDY watches her, astonished.SHARON, unaware she is watched, starts to fasten the diving belt about her waist.(cautiously)Sharon? What are you doing there?

S(between sobs): Mrs.Parks …

T(moving to her, alarmed): You are going to what?

S: I’m sorry, Mrs.Parks.I love him so much, and he doesn’t care about me at all.T: Sharon …

S(as in one breath): He just says I’m fat and I’ve got to get thin and I’ve tried to get thin but I can’t get thin whatever I do because when he says he doesn’t love me I just keep eating because I’m so unhappy … and I love him so much, Mrs.Parks, I’m ever so sorry …

T: Yes … I’m sorry, Sharon … I don’t know how it is, believe me I do …

S: No, you don’t-you can’t …

T: Yes, I do.Sharon, I do …

S: Nobody knows –

(The music from the house stops as the record comes to an end.)

T: Sharon, it’s a passing thing, I promise.It’s something we all go through.God help us.It’ll pass …

S: No, it won’t pass.I’ve loved Vic for years …

T: Years? But you’ve only been with us two months …

S: I used to watch him on the telly and I used to write to him and he used to write back to me …

T: Sharon, he gets thousands of letters a week.He doesn’t even read them, let alone write back …

S: He did, he wrote to me and it was in his writing.And then when I got this job working for him I

just thought it was going to be so wonderful, but he’s just been horrible to me … I don’t know what I’ve done … what I have done wrong, Mrs.Parks?

(VIC comes out of the house and listens, unnoticed.)

T(fiercely): The only thing you did wrong, Sharon, was to love him in the first place … because he is not a man to love.Sharon, I promise you.I speak as one who has tried for eight years, Sharon to keep loving him … I swear to God I have tried.And if you are honestly clinging on to life in the hope of getting one tiny scrap of care or consideration back from that self-centred, selfish man, then all I can say is, you’d better jump in there now, Sharon, and cut your losses.(SHARON understandably, is a little shaken by this outburst.She stands indecisively.VIC steps out further.Both women see him for the first time.)

V: Well, well.You know what they say.You never hear good about yourself, do you?

T: Tell her, Vic, for God’s sake.V: Tell her what?

T: I just caught her trying to drown herself …

V(amused): what?

T: Vic, talk to her …

V: What do you want to drown yourself for, Sharon?

T: What do you think … ?

V: I have no idea.I have no idea why this great big girl should want to drown herself …

(SHARON sobs and finishes fastening her belt.)

T: Vic …

V: Why? Just tell me?

T: Because of you’ve said to her.Done to her.V: What?

T: Whatever you said-whatever you did.I don’t know.I don’t want to know …

V: I’ve never laid a finger on her, have I? Sharon, tell her, I’ve never laid a finger on you … have I? Eh?

S(unhappily): No, Mr.Parks …

V: There you are.No.she confirms that …

T(shouting): You know bloody well what you’ve done to her, Vic, now do something about it …

V: I am not being shouting at.Let her jump …

(He turns to move into the house.SHARON prepares to jump into the pool.)

T(yelling): Vic …

(SHARON jumps into the pool.Weighted down by her diver’s belt, she sinks rapidly under the dark water and vanishes in a trail of bubbles.)

T(screaming): Sharon!

V(surprised SHARON has done it): bloody hell!

(Vic moves towards the pool.)

T: Dive in and get her out, for God’s sake …

V: I’m not diving in there.Not in these clothes.T: Vic, the girl is drowning.V: You dive in.T: I can’t get her out, she’s far too big to me.V: We could sprinkle rum babas on the surface.That’ll bring her up …

T: You bastard …(desperately.)Oh, dear god.(Running to the gate and yelling.)Douglas!Douglas!Douglas!He’s gone … If she dies, Vic, if that girl dies …

V: Nobody would miss her except the national union of bakers …

T(running at him in fury): You …God, I hate you!I really so hate you!(She attacks him with both her fists.)

V(amused and fending her off easily): Hey, hey, hery!

T(beating at him): I’d so love to … hurt you … like you … hurt … other people, sometimes …

(She lands a blow that VIC doesn’t care for.He takes her a little more seriously.)

V: Qi!Now, Trudy!That’s enough.You’ve had your fun …

(He starts to pinion her arms to protect himself.TRUDY continues to fight and VIC forced to turn her away from him and grab her neck in the crook of his arm.TRUDY is infuriated by her impotence against his superior strength.Barely have they finished struggling when DOUGLAS runs back into the garden through the gate.He is halfway to the house before he sees VIC and TRUDY.)

D(as he enters): What’s the problem? I –(DOUGLAS stops and stares at them in amazement.)

T(weakly, choking in Vic’s grip): Douglas … please!

V(calmly): Now, it’s all right.Don’t get excited and nobody’ll get hurt, all right?

(DOUGLAS reacts like a charger on hearing the bugle call.He gives a sudden wild yell of fury and rushes at VIC head down.)

D: Aaaaarrrrgggghhhh!

V(startled): Jesus!

(VIC pushes TRUDY to one side in order to defend himself – not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 life-from DOUGLAS’s sudden wild onslaught.DOUGLAS catches VIC in the chest.VIC grunts with pain.Both men lose their balance.VIC topples into the pool.DOUGLAS is left kneeling on the edge.)

T: Douglas? Are you all right?

D: Yes, I … I’m … I’m sorry, I … where’s Vic?

T: He’s in the …

(As she starts to speak, VIC’s hand grips the edge of the pool.He hauls himself up.He looks very dangerous.)

V(breathless): Right.There is about to be some serious damage done, I can tell you …(pointing at DOUGLAS and TRUDY in turn.)To you.And to you/

(DOUGLAS and TRUDY draw back, nervously.VIC seems about to climb out of the pool.Suddenly the waters part and a large black shape, barely recognizable as SHARON, breaks surface and seizes hold of VIC around the neck from behind.)As soon as I’ve … Uurrgghhh!(He is dragged under the water by SHARON’s sheer weight.)

D(genuinely alarmed): Oh, my goodness, what is it, a whale?

T: No, it’s Sharon …

(There is a great deal of frenzied thrashing about under the water.TRUDY and DOUGLAS watch, unable to do much else.The waters finally still.SHARON comes up for air and props herself against the side of the pool, breathlessly and strangely happy.TRUDY and DOUGLAS approach her cautiously.)

T: Sharon …?

D: Sharon …?

T: Are you all right?

S(gathering enough breath to speak): Yes, thank you, Mrs.Parks …

D(trying to calm her desperate breathing): Easy.Easy now …

T(a sudden thought): Sharon, where’s Mr.Parks?

S(apologetically): I’m standing on him, Mrs.Parks.(TRUDY and DOUGLAS react with alarm.)

D: Sharon, for goodness sake …

T(with DOUGLAS): For God’s sake, get off him …

(Together, they start to haul SHARON out of the water.They land her on the poolside.VIC floats to the surface.SHARON lies panting while TRUDY and DOUGLAS pull VIC floats to the surface.SHARON lies panting while TRUDY and DOUGLAS pull VIC from the water.)

(To DOUGLAS)Turn him over, we must get the water out of him …

D: Right.(They turn VIC over.DOUGLAS and TRUDY try to work on VIC rather ineffectually.)

T: I don’t know what you do.I think you have to pump his ribs somehow …

D: I’m afraid I don’t really have much of an idea …

S(heaving herself up): Here, let me …

T: No, Sharon, I’d rather you …

S: it’s all right, Mrs.Parks, I’ve got my life-saver’s medal.(SHARON takes over from TRUDY and DOUGLAS watch her anxiously.)

T: Anything …?

S: No, I don’t think he’s … responding.T: Oh, God.S: Hang on.(She rolls VIC over and tries the kiss of life a couple of times.There is no response.)

T(anxiously): No?

篇6:大学英语精读三课文

Translation of Text A

怪物即将降临枫树街(第一幕)人物 莱兹·古德曼 萨莉 古德曼太太 男人甲 唐·马丁 男人乙 史蒂夫·布兰德 女人

布兰德太太 五个不同的声音 皮特·范·霍恩 第一个人物 查利 第二个人物 汤米 [故事发生在枫树街,一条典型的美国小镇上的居民街,街上十分安静,两旁绿树成荫。房屋前建有可以供人们闲坐和隔着草地聊天的门廊。史蒂夫正在擦着停在自家房前的汽车。他的邻居——唐·马丁,斜靠在车的挡泥板上看着他。一名古德赫姆公司的工人骑了辆自行车,他正停下车向几个小孩儿出售冰淇淋。两名妇女站在草坪前聊天。还有一个男人在给草坪浇水。] 2 [这时,一个叫汤米的小男孩儿抬起头来听到头上传来的一声巨响,一道亮光划过他的脸庞,接着穿过街道上的草地,门廊和屋顶,然后消失了。正在擦车的史蒂夫站在那里,盯着上空,惊讶得说不出话。他又看了看街对面的邻居唐·马丁。] 3 史蒂夫:那是什么?流星? 唐:看上去像。但我没听到有东西落下来的声音,你听到了吗? 5 史蒂夫:没有,我就听到一声巨响。布兰德夫人:(从门廊上)史蒂夫?那是什么东西? 史蒂夫:亲爱的,我猜是颗流星。飞得太近了,不是吗? 8 布兰德太太:太近了!

(人们站在门廊前,一边观察一边低声交谈着。我们看到一个男人正在前门廊上拧灯泡,然后从凳子上下来去打开开关,但灯没有亮。另一个男人正在摆弄电动割草机。他把插头插入插座,反复按着开关,但割草机没有任何反应。透过前门廊的一扇窗户,人们可以看到一位妇女正在打电话。)9 女人:接线员,接线员,电话坏了,接线员!10(布兰德太太从屋里走出来到门廊上。)布兰德太太:(喊到)史蒂夫,停电了。我还在炉子上煮着汤呢,可炉子刚刚没电了。女人:这儿也是。电话也打不通了。电话好像坏了。12 第一个声音:停电了。13 第二个声音:电话不通了。第三个声音:收音机什么也收不到。第四个声音:我的电动割草机不动了,一点儿也不转了。16(皮特·范·霍恩,一个又高又瘦的男人,站在他的房前。)

范·霍恩:我从后院走近路……去樱桃街看看那里是否有电。我一会儿就回来。17 史蒂夫:真是不可思议。怎么突然停电了,连电话也中断了呢? 18 唐:也许是雷暴或其他什么原因吧? 查利:好像不是。天空一片蔚蓝,连一片云都没有。没有闪电,没有雷声。什么都没有,怎么可能是雷暴呢? 女人:收音机什么也收不到。甚至也半导体也一样。查利:那你为什么不到镇上向警察问一下呢?不过,他们一定会认为我们疯了或是怎么了。一个小小的停电,我们马上就反应如此强烈。史蒂夫:这可不是简单的停电,查利。如果是的话,我们还可以用收音机收听广播的。

(人们对此议论开来。史蒂夫走向他的汽车。)23 我去一趟镇上,我们会搞清楚这一切的。(史蒂夫转了一下车钥匙。发动机没有任何反应。他又从车里钻出来。)24 史蒂夫:我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以前是好好的—— 25 唐:没油了吧? 史蒂夫:(摇头)我刚给车加满油。27 女人:那是怎么回事? 查利:好像……好像所有东西都不工作了。(然后他转向史蒂夫)我们最好走到镇上去问一下。史蒂夫:好吧,查利。(他转过身了看汽车。)不太可能是流星。流星可没有这么大的影响。

(他和查利互相对看了一眼。接着他们从人群中走开。汤米,一个表情严肃的男孩子极力阻止他们。)30 汤米:布兰德先生……。你们最好别去!31 史蒂夫:为什么不去? 32 汤米:他们不想让你们去。

(史蒂夫和查利相互对笑了一下。史蒂夫回头看着小男孩。)33 史蒂夫:谁不想让我们去?

汤米:(冲着遥远的地平线猛地甩了下头)他们!35 史蒂夫:他们? 36 查利:他们是谁?

汤米:(非常认真地)就是刚才从我们头上飞过去的那个东西里的人。我想他们不愿让我们离开。

(史蒂夫走近男孩,在他面前蹲下来。他尽力使自己声音保持温和。他伸手抓住男孩。)38 史蒂夫:你是什么意思?你在说什么?

汤米:他们不想让我们离开,因此他们关闭了所有的东西。40 史蒂夫:你凭什么这么说?是什么使你有了这些想法?

女人:(从人群中传出来声音)这难道不是你们所听说过的最离奇的一件事吗?

汤米:(坚决地)就是这样的,我读过的所有关于宇宙飞船的故事都是这样的。43 女人:(冲着男孩的妈妈萨莉)还来自太空呢!萨莉,你最好让你的宝贝儿子上床睡觉去吧。他一定是连环画看多了,或者是电影或是其他的什么东西看多了!44 萨莉:汤米,过来,别再说那样的话了。

史蒂夫:去吧,汤米!我们一会就回来。到时你就会明白了。那不是飞船或类似的什么东西。只不过是颗……流星或是其他什么东西罢了。(他转向人群,尽量使自己的话听上去乐观些,但很显然他自己并不是那种感觉。)流星也会产生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就像太阳黑子一样。

唐:是啊!它们会在世界范围内对无线电形成干扰。而这个东西离我们这么近……真不好说它会产生什么影响。(他舔了舔嘴唇,不安地笑了笑。)去吧,查利。你和史蒂夫到镇上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史蒂夫和查利又继续沿着人行道走下去。人们静静地看着他们。汤米咬住嘴唇,盯着他们,最后又叫了起来。)47 汤米:布兰德先生……请你们别离开这儿。

48(史蒂夫和查利再次停下了脚步,转过身,面对着那个哪孩子。人群中传来了抱怨声,恼怒中夹杂着好奇。)49 汤米:你们甚至到不了镇上。事情就是这样。谁都不能离开,除了…… 50 史蒂夫:除了谁?

汤米:除了那些外星人来之前事先派来的人。他们看起来和人类长的一样,直到飞船着陆是才——(男孩突然又停了下来。因为意识到父母在瞪着他,突然,人群变的特别静。)52 萨莉:汤米,别说了,孩子,快别说那些了—— 53 男人甲:这孩子不应该说这种话……。我们也不应该站在这儿听他胡说。咳,这是我听过的最荒唐的一件事了。(史蒂夫走向那个男孩)54 史蒂夫:接着说,汤米,他们事先派来的人怎么了?

汤米:那是他们在着陆前做的准备。他们派来了和人类长的一样的人……但他们并不是人类。(听到这些,人群中传来了笑声,但这笑声是为了缓解气氛而做出的绝望的尝试。)56 查利:(紧张地摸着下巴)我想知道樱桃街的情况是否跟这里一样。(他向房子的更远处望去。皮特·范·霍恩在哪?他难道还没回来吗?

(突然传来汽车发动的声音。莱兹。古德曼正坐在汽车的方向盘前。)57 萨莉:莱兹,你能把汽车发动起来吗?(古德曼从车里钻出来,摇着头)58 古德曼:不能。

(正当他向人群走去的时候,突然停住了。在他身后,汽车的发动机竟然自己发动了起来。古德曼转过身,睁大眼睛盯着它。他跑向车。所有人都将目光盯着那辆车。)59 男人甲:他居然把车给发动起来了!他把车发动起来了!60 女人:他的车怎么这样发动起来啊?

萨莉:自己发动起来的。他并没有在车附近。它是全靠自己发动起来的。(唐走近人群,在距离人群几英尺的地方停了下来,他看了一下古德曼的汽车,又回到人群中。)62 唐:他始终就没出来看一眼头顶飞过的那个东西。他根本就不感兴趣。(他转过身朝大家。)为什么?为什么他不出来和其他人一起看看呢? 63 查利:他一直就很古怪。他和他全家都是这样的。64 唐:我们问问他怎么样?(人群突然向房子走去。)

史蒂夫:等一会……等一会!我们不要冲动!

(人们似乎停了片刻。然后,他们开始更加安静,缓慢地穿过街道。古德曼一个人站在那儿,面对着大家。)66 古德曼:我也不明白。我设法发动汽车,但没发动。这你们都看见了。(正在这时,就像发动机突然启动一样,它又突然停止了。人群中传出惊恐的低语声。)67 唐:或许你能告诉我们。这条街上所有东西都陷入了瘫痪。所有的东西。没有灯,没有电,没有收音机信号。没有东西可以工作,除了一辆车——那就是你的车。

(人们重新议论起这个话题,他们的低语变成了高声的呼叫,空气中充满了要求采取行动的呼声。)68 古德曼:等一下。你们离远点——你们所有人。我的车自己能发动——是的,很古怪——我承认。但这难道就能证明我是一个罪犯或是其他什么了吗>我不知道车为什么会自己发动——它就是自己发动起来的!

(这些话让众人停了下来,古德曼仍然在往后退,上了台阶,然后停下来面对人群。)69 古德曼:史蒂夫。这到底是怎么了?

斯蒂夫:(轻声道)看起来大家似乎普遍认为有一家人不是和我们所想的一样。他们是来自太空的怪物或其他的什么东西。和我们大家不一样。你知道在枫树街符合这个描述的人是谁吗?

古德曼:这是怎么了?是恶作剧还是其他的什么?

(突然汽车的发动机又自己启动了,运转了一会后又自己停了下来。人群再次骚动起来。)72 古德曼:现在这样就认定我是个罪犯了是吗?就凭去、汽车发动了又停下?(他看了一圈所有的人。)我对此也很不理解----和你们所有人一样!(他舔了舔嘴唇,挨个地看每一张脸。)其实你们都很熟悉我。我们已经在这里住了5年了。就在这所房子里。我们和你们当中的任何人都没有什么不同!

女人:好吧,假设情况是这样,莱兹。古德曼,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她突然停下了。)74 古德曼:(轻轻地)解释什么?

史蒂夫:(打断)行了,我们还是不要说这些了——

查利:接着说,让她说下去,是怎么回事?解释什么? 77 女人:(有点勉强地)……有时我晚上睡得晚。有几次……我走出来站在门廊上,我都能看到古德曼先生站在他的房前……向天上看。(她环顾了一圈人们的面孔。)是的,仰头看着天空,好像……好像在等待着什么。78 古德曼:她疯了。我可以解释这件事。请听我说……我真的可以解释这件事。不管怎么说,这些都是她编造的。

上一篇:初中教师节手抄报下一篇:2010金杯奖施工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