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坏账准备必要性的研究

2024-04-22

提取坏账准备必要性的研究(精选6篇)

篇1:提取坏账准备必要性的研究

提取坏账准备必要性的研究 摘 要

企业都是为了应对日益加剧的竞争。从而不断扩大销售数量,降低产品存货,甚至不得不为对方提供商业信用来实现企业发展下去的沉重代价,有的甚至以赊销等优惠方式来销售企业商品,并进一步导致企业产生大量应收账款,可以是呆账、坏账。这些企业所拥有的应收账款债务经营状况都是良莠不齐的,资信状况和经营能力也是不尽相同的,它们给应收账款的回收增添了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然而企业提取坏账准备了,就可以将企业坏账损失的风险分散到各期,可以使得不能收回的坏账及时得到更加合理的处理,就均衡了各期的损失负担,并且利于财会人员对成本进行分析、测算、计划等企业管理活动。提取坏账准备理所当然成为必要性的研究。

本研究主要对坏账处理的会计方法进行探讨,我们设想对坏账损失处理方法进行改进,找出坏账损失产生及控制不善的原因,从而提出如何加强坏账损失管理的个人对策。

关键词: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坏账准备;坏账处理;赊销

论文类型:研究应

Study on Extraction of bad debts of

necessity

ABSTRACT

Extract the neccessity of the provision for bad debts,I concluded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one han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nterprise, the market competition is aiso increasing, marking credit this commercial credit exist to enhance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On the other hand will aiso have a huge credit risk, which will form a large number of receivables.Receivables there may not be recovered because of a number of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and reasons, will form a bad debt losses,it would seriously affect the normal business activities, seriously affect the normal business activities, seriously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n entrprise.You can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bad debts has become a business accounting problem can not be ignored.With the popularity of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aiso difficult to manage bad debt losses are gradually increasing, there is fraud in the name of bad debt iosses, the provision for bad debts subject increasingly exposeld as a shield irregularities increasingly and more.Overall, these enterprises are in response to growing competition.Thereby expanding the number of sales, reduce product inventory, and even had to each other to provide commercial credit to enterprises develop a heavy price, and some even to credit and other promotions to sell corporate goods, and lead to further generate a large number of receivablescan be for doubtfui and bad debts.Receivables debt these companies have operating conditions are good and ban, credit status and viability of different, they are added to the recovery of receivables discrdant factor of instability.Enterprises to extract ban, however, prepared on the business risk of bad debt losses can be dispersed to the phases of the bad debts that can not be recovered in a timely manner to more reasonable, balanced the loss burden and help accountants to analyze the costs, esties,plans and other business management activities.Provision for doubtfui debts of course become a necessity.This study was to expiore the accounting methods of the bad debt treament, we envisaged to improve the treament of bad debt losses,identify bad debt losses and poorly controlled reasons, personal countermeasures to propose how to st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bad debts.Keywords: Account receivable;The bad account loses;bad account preparation;Bad debt processing;Credit.Paper typ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type

目录 绪论......................................................................1 1.1 选题的背景..........................................................1 1.2国内现状研究情况.....................................................1 1.2.1 国内现状研究方面..............................错误!未定义书签。1.2.2国外现状研究方面..............................错误!未定义书签。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研究的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1.3.2研究的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企业现行坏账认定标准及成因...............................错误!未定义书签。

2.1企业现行坏账认定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2.2企业现行坏账认定成因................................错误!未定义书签。3 提取坏账准备的要求........................................................5 3.1 严格控制提取坏账准备的范围..........................................5 3.2 客观制定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5 3.3 努力减小提取坏账准备估算的误差......................................5 4 坏账准备的提取原则........................................................6 4.1 不能全额提取坏账准备的情况..........................................6 4.2 能全额提取坏帐准备的情况............................................6 4.3 期末提取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时..................................6 5 对坏账损失的确认与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对坏账损失的确认....................................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坏账损失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5.1.2坏账是指什么..................................错误!未定义书签。5.2对坏账损失的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6坏账准备的核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6.1直接转销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6.1.1直接转销法概念................................错误!未定义书签。6.1.2直接转销法的两个要点..........................错误!未定义书签。6.1.3直接转销法的优缺点............................错误!未定义书签。6.2 备抵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6.2.1备抵法的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6.2.2备抵法下估算坏账损失的方法.....................................8 7 我国当前坏账准备提取存在的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8 改进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结束语.....................................................................13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14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下提取的,它包含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它是备抵账户。一个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一般采用备抵法。并且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都要估计坏账损失,还要设置“坏账准备”账户。什么是备抵法,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至少是一年末一次,它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企业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在现代社会,商业信用的发展为一个企业带来了经济收入,但是也会导致坏账的发生。什么是坏账呢,坏账是一个企业无法收回或者收回可能性很小的钱款。我国在年度对应收账款全面检查时候,就会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目前,企业市场竞争日渐激烈,为求生存与发展,企业需要提取坏账准备,因此必将更多的依靠提取坏账准备进行相关经济管理活动。与此同时,我们认为商业信用的高度发展也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商业信用的发展在为企业带来销售收入的增加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坏账的发生。我们谈论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构成坏账。坏账损失又是由于实际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这就为推动企业提取坏账准备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成为必要性的前提条件。但是,应收款项能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怎么办呢?假如企业债务单位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企业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的情况,以及应收款项逾期3年以上的情况。这些使得企业急需资金却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也使得企业资金得不到更好运用,无法转化为生产力,以至于我国企业经济力量薄弱情况加剧,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资本利用率还不高。据媒体的相关报道,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计提坏账准备合计金额为1756亿元左右。比较得出提取坏账准备对经济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经济资源的浪费情况十分严重。于是,我们对研究经济成果的现状及对策显得更加重要,特别是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提高资本成果利用率,更好的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

1.2国内现状研究情况 1.2.1 国内现状研究方面

李国茹作家.著作会计准则关于坏账准备核算的的变化一书[J].在中国乡镇企业会计出版社出版,2007,(5).李国茹在文中提出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有时会产生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就是我们所说的坏账,李国茹认为企业应当定期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的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并且对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提取坏账准备。李国茹认为提取坏账准备可以将坏账损失的风险分散到各期,使不能收回的坏账及时得到更加合理的处理,这样有利于均衡各期的损失负担,有利于财会人员对成本进行分析、测算、计划等管理活动。因此,我们要 十分重视浅析提取坏账准备的作用及其必要性,会计准则中对坏账准备的核算和提取采用的一些方法,并指出这些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和意见。

付维作家.著作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一书[J].在现代经济信息出版社出版,2008,(2).付维在文中表示,一个企业的日常的经营活动中,有时会产生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就是我们所谈论的坏账,这些企业应当定期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并且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还要对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去提取坏账准备。付维提出,提取坏账准备的好处是可以将坏账损失的风险分散到各期。

他认为提取坏账准备的作用及其必要性要去特别重视它,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坏账准备的核算和提取采用的一些方法,并指出这些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和意见等。

罗宏科作家.在探讨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一书中[J].在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出版社出版,2009年12月8日发布,他在该书中提出了当前企业为了应对日益加剧的竞争,从而去扩大销售,降低存货,企业并且不得不为对方提供商业信用的行为,以赊销等优惠方式来销售商品,导致企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就是我们所说的呆账和坏账。这些企业所拥有的应收账款债务,由于企业经营状况良莠不齐,资信状况和经营能力不尽相同的原因,给应收账款的回收增添了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他认为,提取坏账准备,可以将坏账损失的风险分散到各期,使不能收回的坏账及时得到更加合理的处理效果,有利于均衡各期的损失负担,有利于财会人员对成本进行分析、测算、计划等管理活动。

陈爱巧作家.在企业坏账损失的账务处理一书中[J].农村财务会计出版社出版,1998年12期:她指出,我们所说的正坏账概念,就是指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企业因坏账而造成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并且指出以下几种情况可被认定为坏账损失:一方面是因债务人破产或者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遗产清偿后仍然不足而导致不能收回的那部分应收账款损失;一方面是因为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三年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企业由于商品交易风险的存在,坏账损失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情况。对这些企业来说,坏账损失一旦出现,就意味着丧失了这部分资产的债权了。

1.2.2国外现状研究方面

在过去几十年里,外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企业提取坏账准备的必要性。

外国McNichols和Wison作家,在1988年通过研究单一应计项目中的坏账准备来研究企业管理人员是不是进行了盈利管理活动。他们认为,当公司收益异常高或异常低的时候,企业都会选择能调减收益的备底坏账的解决方法。他们计算出公司的总资产报酬率(ROA)及其与全部样本公司平均总资产报酬率的差异并进行比较,然后依业绩好坏进行排序,还将所有的公司分组。实证结果验证了收益异常高和异常低的公司组的备底坏账中操控性部分的确显著大于其他组的结论。所以说,备底坏账越多,当期费用就越高,报告盈余就越低,从而动摇了收益平滑化假设现象。

外国Teoh,Wong and Rao作家,在1998年,他们两对公司股票初始发行的折旧估计和坏账准备进行了考察后,发现了相对于非初始发行股票公司的对照样本情况,这些样本公司在初始股票发行的年份和随后几十年中更可能会采用致使收益增加的折旧政策和坏账准备提取比例的情况。

外国Betty,Chamberlain and Magliolo和Ahmed,Takeda and Thomas作家,分别在1995年和1999年的研究结果中都认为商业银行采用贷款坏账损失准备进行了盈利管理的情况,而Collins,Shackelford and Wahlen和Beaver and Engel作家在1995和1996年的研究中却没有发现采用贷款坏账损失准备进行盈利管理的证据现象。由此可见,企业在采用应计利润发对资产减值的盈余管理研究中,还把贷款坏账损失准备作为可操作的利润去做,也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研究的目的

我们要了解我国企业提取坏账准备对经济的影响因素后,就会提出加快促进经济发展应用的对策和建议,以便更好的并且更有依据的解决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现状和问题。为一个企业经济的发展,国家资本成果更好的更健康和谐的发展提供方便。

1.3.2研究的意义

我们认为现阶段我国对企业提取坏账准备必要性的研究只是停留在探索阶段,企业经济成果的产生及转化还有经济产业化还未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机制,国家和各地区的经济政策法规等方面还存在滞后的现状,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而且这些研究大多数停留在定性的理论研究探讨上,缺乏量化的研究分析。要深入的了解这些经济成果转化作用的内涵和本质要求,企业就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量化分解,因此,探讨建立科学和客观及可操作性的经济成果转化的理论研究和重大的课题研究就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企业现行坏账认定标准及成因

2.1企业现行坏账认定标准

我国现行的坏账认定标准采用了可操作性与结果认定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具体措施是将债务拖欠的时间因素加入到偿债考虑的过程中去,企业一方面从确定的结果出发,还从企业法人破产或自然人死亡而无法偿债来认定结果。另一方面以可操作性的时间认定作为补充条件,比如债务人超过3年未能履行偿债义务,也可认定坏账损失。像这样符合认定条件的坏账经过批准就可以依法核销了。

2.2企业现行坏账认定成因

企业现行坏账认定成因,这个标准的实施是与我国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密切相关的,我们看到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大量企业单位经过转制改变了企业的隶属的关系,企业法人的变更也不规范的情况下,存在着许多公司法难以解释的情况,这样就造成这些企业的债务长期无法得到清偿的严重后果。因此,企业将具有可操作性的时间因素引入到认定标准中,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上面的问题了。一些企业把时间因素引入到认定标准中,主要是考虑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而多数企业坏账的认定仍然要依靠证据。特别是对于某些参与国家大型工程的企业来说,虽然其债务拖欠较久,但风险较少,其坏账认定就需要特别对待。这些具体要求决定了我国的坏账核算必须具有多样化的估算方法。

提取坏账准备的要求

因为计提坏账准备可以在企业申报所得税时成为特别的列支项目。而企业的所得税申报又是较为敏感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对计提坏账准备做出更为严格的要求。

3.1 严格控制提取坏账准备的范围

主要是企业应收票据和预付账款,只要是未到期企业应收票据,即使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也不能将其列入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只能等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后,才能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企业的预付账款,有确凿证据证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全部转入其他应收款。

3.2 客观制定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

主要是认真执行计提坏账准备实行全额计提的条件,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及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都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某些不影响利润的坏账也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3.3 努力减小提取坏账准备估算的误差

避免会计估计方法过于简单,减小应收款项可收回性与实际情况的误差,提高计提的坏账准备的的准确性,从而准确的反映资产质量。会计人员的会计估计不能怕麻烦,兼顾债务单位的财务况计不能怕麻烦,兼顾债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情况。将债务单位的资信状况、财务状况和人事变化状况综合起来分析。要认真函证,及时把握回函信息,观察企业应收款项回收的周期性,了解债务单位的支付历史等。坏账准备的提取原则

4.1 不能全额提取坏账准备的情况

(1)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2)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的应收款项;(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4)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4.2 能全额提取坏帐准备的情况

可以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因影响利润,就不全额提取。《企业会计制度》列举了三种情况可以全额提取。即:(1)债务单位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2)因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等导致债务单位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还债务的;(3)逾期三年以上,尚未收回的应收款项。需要说明的是,《企业会计制度》所列举的上述情况,只是对我们会计人员所作出的操作指南,而不是硬性规定。只是一般而言的,这些并不表明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适用。这些情况虽然债务单位破产,但并不表明所有的单位都是应收款项全部不能收回的现状。还有对于国家政策性补助的应收款项,通常就不应当计提坏账准备了。

4.3 期末提取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时

企业不是按当期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的金额提取。企业会计制度在坏账准备科目的使用说明中就明确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企业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等于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减去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而且说明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大于本科目的贷方余额,应按其差额提取坏账准备。企业如果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提取坏账准备金额小于本科目的贷方余额的,应该按其差额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企业如果当前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为零,应该将本科目的余额全部冲回。对坏账损失的确认与处理

5.1对坏账损失的确认

5.1.1坏账损失概述

坏账损失的概念是指企业确定不能收回的各种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及其核算是应收账款核算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企业坏账损失是指由于坏账而产生的损失。

5.1.2坏账是指什么

我们考虑一笔应收账款在什么时候才能被确认为坏账呢?其条件是由会计准则或者会计制度给出的。但是不管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怎么样的变化,在会计实务中,坏账的确认都要遵循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和会计核算的一般性原则,尽量做到真实和准确,并且还要切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这一要求。

5.2对坏账损失的处理

一般来讲,企业应收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坏账损失,应该作为坏账来处理:

(1)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破产所发生的不能收回的账款损失情况,需要有债务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认定和公证机关的司法支书加以证明两个条件。规定个体经营者死亡的又有偿债义务的情况,应该有人民法院以其遗产的司法处理意见或公证文书来证明。对其遗产分割的时侯应优先偿还债务,剩余部分可分割。如果遗产不足偿债的时侯,这个死亡人的遗产继承者应依法承担偿债义务。假如继承人无故不履行偿债义务的应通过诉讼程序解决问题,而且不应受超过三年的时间来加以限制这一实际情况,企业更不应该轻易的就确定为“坏账损失”这一结果。

(2)企业对超过三年而未能收回的账款必须有向债务人追索的详细记录、人民法院的裁决书作证明材料。如果是因为自然灾害或非常事件而造成的不能收回的企业账款,还要有事发当地行政机关的证明或公证文书才能确认为坏账损失。

(3)如果两个人合伙经营超过三年的债务情况,合伙人都有偿还债务的义务,不应该以非主要人员为由而不承担偿债义务,企业这个时候要慎重处理,在必要的情况下经企业经过司法协调处证明确实不能收回的账款,经过相关财务部门才能认定为“坏账”。

坏账准备的核算

企业在单位核算中,会计人员除了应该及时向单位反应坏账损失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有关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我们从理论上说坏账损失的核算一般有两种方法,即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

6.1直接转销法

6.1.1直接转销法概念

直接转销法概念是指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的时侯直接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这种方法核算相对简单,不需要设置“坏账准备”科目。

6.1.2直接转销法的两个要点

第一,直接转销法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范围。

第二,直接转销法下,企业如果已经冲销的应收账款以后又被收回的情况,应该做两笔会计分录,即先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最后再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6.1.3直接转销法的优缺点

直接转销法的作用是处理坏账最简单的一种计算方法,一个企业发生应收账款而又不能收回时被确认为坏账的情况下,可以将实际坏账损失直接记入当期损益。这时如果被确认坏账的应收账款转销以后又收回了,则作与计提坏账损失相反的会计分录,并按正常核算程序反映应收账款的收回情况。但是这种方法忽视了坏账损失与赊销业务的联系,在转销损失前对坏账不做任何处理的情况下,虚增了利润,也夸大前期资产负债表上应收 账款的可实现价值因素。因此,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不允许任何企业采用直接转销法核算坏账损失的计算方法。

6.2 备抵法

6.2.1备抵法的概述

备抵法概念是指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前就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估计损失,并且同时形成坏账准备科目,等待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再冲减坏账准备。一个企业在估计坏账损失的时侯,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的会计分录。然而当坏账损失实际发生的时侯,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6.2.2备抵法下估算坏账损失的方法

我国企业现行的具体计提方法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来实行,应收账款只能采用备抵法来核算坏账损失了。但是一般情况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具体的方法,归纳起 来主要有以下四种具体方法:

余额百分比法

余额百分比法即按应收账款余额的比例来计算提取坏账准备金的一种具体方法。我国企业可以根据应收账款及可收回的及时性和风险程度来制定相关比例情况,这样的规定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各行业企业的比例从百分之0.5到百分之2不等,企业应该在充分行使自主权的基础上,并且企业还应尽可能避免比例设定时人为把比例调得过高的现象,从而应使计提的准备金比例合理适中。余额百分比法这种具体的应用方法是比较好的会计上对应收账款下提取坏账准备的方法。它与其它会计计算方法比较复杂,但其计算结果较为准确的特点。

账龄分析法

账龄分析法即根据负债人所欠账款的时间来分析其清偿债务的可能性的一种会计计算方法。一个企业的债务所拖欠的时间越长,企业的账龄意味着越来越大,相反企业偿还的可能性也就会越小,越有可能成为坏账的可能。此方法较为简便,可以具体估计出账款可能变成坏账的数额。可是这种方法有不完全符合配比原则的缺点,因而要影响到各期的净收益数额的正确性因素。

赊销金额百分比法

赊销金额百分比法即根据当期赊销金额按一定百分比来估计坏账的方法。此种方法较之前企业的经营经验,以之前经营的有关资料来估算坏账与赊销金额的比率。它判断方法基础来源于这点,企业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与赊销业务有直接关系。可以由这一点根据赊销金额按一定比例估算坏账的金额。这样在赊销金额增长或较平稳的时候,坏账金额就可以相对保持平稳了。

个别认定法

个别认定法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作因地制宜的分析,使用这类方法的企业从数量上来看还是比较少的,但是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可能承担大型工程,可能经营某项具体业务,资金周转期超出了企业会计制度所规定的期限,它的债务回收又有稳定的保障,我们可以把这类企业提取坏账准备与其他企业区别对待是十分有必要的一种方法,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这类企业的数量也会不断增长,并且越来越发挥它的重要用,将来个别对待这种企业的措施也会不断的丰富。

我们在备抵法下,如果一个企业要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者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可以考虑根据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按其估计坏账损失并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另外一方面设置“坏账准备”科目,待企业实际发生坏账时冲减坏账准备和应收账款金额的时候,使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账款反应扣减估计坏账后的净值这一个结果表现出来。

个别认定法在这种处理方法下要注意下列几种情况不能全额提取坏账准备:首先是当年发生的应收账款,其次是计划对应收账款进行重组,最后是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但是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在这其中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 项并不意味着企业对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应收账款不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况。一个企业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应收款项与其他应收款项也是一样的,也应当在期末时分析其可收回性的可能情况,并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一般这样规定企业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应收款项通常是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7 我国当前坏账准备提取存在的问题

企业可以根据当前实行的会计准则,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家做出这些规定的初衷是积极的,但是它同会计目标提供真实和公允及相关的会计信息又是相悖的,它存在的问题会导致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不真实,并且也不便于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我们总结出现行规定的不足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由于国有企业对坏账的认定和核销必须经主管财政部门批准这一特殊情况下,再加上在地方财政收入严重依赖当地国有企业的情况下,财政部门很可能为了地方性短期利益和政绩而不能客观地审定批准坏账的核销情况。从而“应收账款”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得到改观。可以看到新修订的会计法规定了企业必须如实核算费用和损失这一要求,而且企业的最高管理当局必须对企业信息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所以这一点来说要谨慎对待和处理。

如果企业以“三年”为标准进行界定显得缺乏科学依据的话。欠款企业可能会故意拖延至三年以上,从而等待被核销了。但是债权企业则会以“三年”为警戒线,它们认为三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尚属正常情况,不必彻底清理从而放松对其的管理失误,而当它们超过“三年”这个警戒线的时侯,再去关注,往往为时已晚,款项收不回往往已成定局。或者因为负责该应收账款发生的责任人已调离而无法追究其责任,或欠款单位已破产等等好多情况的出现。

企业由于应收账款部分不具有资产性质,甚至更多部分不符合流动资产的特性,就是一年内变现这一要求。因此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仍然采用现行国际通行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指标来分析处理,但是已经失去了实际指导意义,不仅如此,这样做还会误导各类会计信息使用者。改进建议

我们针对目前坏账损失认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该建议仅仅代表我个人肤浅的看法,敬请老师们指导):

首先加强对销货往来客户的资信审议。我们对应收账款及坏账损失的管理首先要在根源上入手,即通过企业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密切配合的方式,更好的对客户的资信进行审议。企业可以根据积累的历史资料或者买卖过程重合同往来等方式,还要去详细了解客户资金及信用状况,据以确定能否给对方赊销。

其次在销售中积极提倡票据结算,避免坏账拖欠的情况发生。在企业实际销售中对往来少和金额少的,尤其是外地单位,应该积极争取对方带款提货。即使客户做不到贷款提货,我们也应该积极争取票据信用结算,换句话说就是要客户带商业承兑汇票或者银行承兑汇票来提货。因为一个企业能够开出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的企业一般都具有法人资格,并且一般都要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审核才能够在银行开户的,这也说明它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或者说能够由其开户银行信用作担保。这种票据信用一般来说比挂账信用要安全可靠得多。

再次要加强赊销全过程管理,实现对挂账信用的控制。我们认为挂账信用转变为坏账损失的隐患很大。在企业对客户不得已采取挂账赊销的时侯,企业还要再加强对客户资信状况的分析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客户的资信状况的分析和内部控制制度的了解程度。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如果遇到欠款方无理由的拖欠应收账款的时侯,我们建议债权方应在法定时效内到法院起诉,并且运用法律手段强制对方归还欠款本息。

最后建议应该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一个企业通过日常分工负责制度下,规定明确了凡是赊销或者预付账款必有两人以上经手的条件,并还要经过部门负责人审批,资金数额较大的还须经有关部门会同审批,企业报企业负责人批准,还要明确规定在赊销预付经营活动中的经办人和部门负责人及单位负责人各自应负的责任。以便于按规定办事和处理。

结束语

合理的提取坏账准备可以比较真实的反应一个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有利于经营者按实际情况调整经营策略,更有利于投资者规避风险,因此按实际情况计提坏账准备应当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新企业会计制度所提倡的。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出这样一个体会,我们应当放弃短期的经营利益,注重企业的长期良性发展,从而为企业在核算制度上打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空间而努力。

大家都知道毕业论文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重要实践环节,也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毕业论文既是学生学习和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而且还是对学生的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条件。我通过本次毕业论文写作使我对企业提取坏账准备必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更深理解和体会,认识到了企业提取坏账准备必要性研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不可磨灭的作用。综上所述,在此次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我即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令我获益匪浅。同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它进一步使我更有信心地面对各种困难,并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争取为祖国的事业添砖加瓦而继续奋斗。

另外,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顾田恩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顾老师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影响了我。顾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时时刻刻为我们考虑。在此谨向顾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另外我还要感谢帮助我的老师们及在一起愉快的度过毕业论文写作小组的同学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使得我能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次论文写作的顺利完成。同时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也无法平静,从开始步入论文写作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这些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们给了我无言的关怀和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育我的母校,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正是因为在这个环境中,我学会了成长,学会了奋斗和独立。

最后,请允许我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参考文献

[1] 杨斌,小企业会计准则解读与核算实务 [J]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2年11月第一版 [2] 许进,中小企业成长中的融资瓶颈与信用突破 [J] 人民出版社 2012年3月第一版 [3] 凌辉贤,记账 算账 技账 跟我学 [J] 广东经济日报出版社 2010年11月第一版 [4] 理基德.歌德堡,华尔街的伟大博弈 [J] 中信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 [5] 默里.罗斯巴德,美国大萧条 [J]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年4月第一版 [6] 郎咸平,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 [J] 东方出版社 2012年5月第一版 [7] 黄珍文,财务会计 [J]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二版 [8] 丁元霖,商品流通企业会计 [J] 2011年4月第九版 [9] 肖翔,企业融资学 [J]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二版

[10] 陈华贵,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J]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年12月第一版 [11] 小企业会计准则研究组,不可不学 一学就会 [J]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 [12] 周理弘,财务管理实务全书 [J] 中国致公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致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也很沉重,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做毕业论文的环境。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论文中曾经帮助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们,以及在论文写作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们。谢谢你们!

篇2:提取坏账准备必要性的研究

一、如何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应当定期于每年终了,对应收账款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账款可能发生的坏账准备,对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应当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发生的坏账损失有两种核算方法:一是直接转销法; 二是备抵法。由于备抵法更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和谨慎性原则,因此,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要求企业采用备 抵法来进行坏账的会计处理。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应根据其 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金额。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资产减 值损失;一方面设置“坏账准备”科目,待实际发生坏账时冲销坏账准备和应收账款金额,使资产负债表 上真实反映应收账款的净值。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一)计提坏账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二)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三)冲销的应收账款又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二、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具体来说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有四种:即“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和 “个别认定法”。

(一)余额百分比法 这是按照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坏账百分比由企业根据以往的资料或 经验自行确定。在余额百分比法下,企业应在每个会计期末根据本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和相应的坏账率估 计出期末坏账准备账户应有的余额,它与调整前坏账准备账户已有的余额的差额,就是当期应提的坏账准 备金额。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 1.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 2.以后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例:泰山企业 2006 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 800 000 元,企业根据风险特征估计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为 应收账款余额的 0.4%。2007 年发生坏账 4 000 元,该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 980 000 元。2008 年发生坏账 损失 3 000 元,上年冲销的账款中有 2 000 元本又收回。该末应收账款余额为 600 000 元。假设 坏账准备科目在 2006 年初余额为 0。要求:计算各年提取的坏账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解:(1)2006 年应提坏账准备=800 000×0.4%=3 200(元)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3 200 贷:坏账准备 3 200 2007 年发生坏账损失时,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坏账准备 4 000 贷:应收账款 4 000(2)2007 年年末计提坏账前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为:4 000-3 200=800(借方)而要使坏账准备的余额为贷方 980 000×0.4%=3 920(元),则 2007 年应提坏账准备=3 920+800=4 720(元)(贷方)。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4 720 贷:坏账准备 4 720(3)2008 年发生坏账损失时,应编制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坏账准备 3 000 贷:应收账款 3 000 2008 年收回已冲销的应收账款时,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 2 000 贷:坏账准备 2 000 借:银行存款 2 000 贷:应收账款 2 000 2008 年年末计提坏账前坏账准备的金额为-800+4 720-3 000+2 000=2 920(元)(贷方)。而要使坏账准备的余额为贷方 600 000×0.4%=2 400(元)(贷方)则应冲销坏账准备 2 920-2 400=520,(元),即 2008 年应提坏账准备-520 元。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坏账准备 520 贷:资产减值损失 520

(二)账龄分析法

这是根据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通常而言,应收账款的账龄越长,发生坏账的 可能性越大。为此,将企业的应收账款按账龄长短进行分组,分别确定不同的计提百分比估算坏账损失,使坏账损失的计算结果更符合客观情况。

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

1.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期末各账龄组应收账款余额×各账龄组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

2.以后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例:甲公司坏账准备核算采用账龄分析法,对未到期、逾期半年内和逾期半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分别按 1%、5%、10%估计坏账损失。该公司 2007 年 12 月 31 日有关应收账款账户的年末余额如下。按照类似信用 风险特征将这些应收账款划分为若干组合,具体情况如下: 账户

期末余额(元)

账龄

应收账款—A 公司

000 000(借方)

逾期 3 个月

应收账款—B 公司

500 000(贷方)

未到期 预收账款—F 公司

400 000(借方)

逾期 6 各月

若甲公司“坏账准备”账户 2007 年年初贷方余额为 60 000 元,2007 年确认的坏账损失为 120 000 元,则甲公司 2007 年 12 月 31 日计提坏账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账户的金额为多少? 分析:(1)题目中给出了各个明细账的情况,则根据应收账款借方余额明细账户余额合计数,与预 收账款借方余额明细账科目余额合计数之和计提。(2)预收账款的借方余额明细账户余额具有应收账款的 性质,要计提坏账准备。综合以上分析,甲公司 2007 年 12 月 31 日计提坏账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账户的金额=2 000 000×5%+400 000×10%-60 000=80 000(元)。即应补提坏账准备 80 000 元。账龄分析法和余额百分比法一样在计提坏账准备时,考虑到了该账户原有的余额再做出调整。这两种 方法都是从资产负债表的观点来估计坏账,注重的是期末坏账准备应有的余额,使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 款能更合理地按变现价值评价。但是,期末的应收账款并不都是本期的赊销产生的,可能含有以往销 售产生的账款,采用这两种方法计算出的坏账费用就不能完全于本期的销售收入配合,在实务上,账龄分 析法也使得账务处理的成本有所提高。

(三)销货百分比法

这是根据企业销售总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百分比按本企业以往实际发生的坏账与销 售总额的关系结合生产经营与销售政策变动情况测定。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也可以按赊销百分比估计坏账 损失。采用销货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本期销售总额(或赊销额)× 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例:丙公司 2006 年赊销金额为 20 000 元,根据以往资料和经验,估计坏账损失率为 1%,2006 年初 坏账准备账户余额为贷方 200 元。计算 2006 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和 2006 年末坏账准备科目余额。解:丙公司 2006 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20 000×1%=200 元,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 贷:坏账准备200

2006年末坏账准备科目余额为:200+200=400元。

可以看出,采用销货百分比法,在决定各应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时,并不需要考虑坏账准备账户上已有的余额。从利润表的观点看,由于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当期利润表上的销货收入数字来估计当期的坏账损失,因此坏账费用与销货收入能较好地配合,比较符合配比概念。但是由于计提坏账时没有考虑到坏账准备账户以往原有的余额,如果以往出现坏账损失估计错误的情况就不能自动更正,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账款净额也就不一定能正确的反映其变现价值。因此,采用销货百分比法还应该定期地评估坏账准备是否适当,及时做出调整,以便能更加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四)个别认定法

这是针对每项应收账款的实际情况分别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例如公司是根据应收单位账款的5%来计算坏账,但是有一企业有明显的迹象还款困难,就可以对这一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金按10%或其他。

篇3: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

税法规定, 企业发生的坏账, 一般应按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但经税务机关批准, 也可提取坏账准备金, 提取坏账准备金的纳税人发生坏账损失时, 应冲减坏账准备。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 超过已提取坏账准备金的部分, 可在当期直接扣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 (国税发[2008]84号) 规定, 经报税务机关批准, 企业可以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企业可提取千分之五的坏账准备金在税前扣除, 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包括企业年末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不包括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往来账款。即只有计提的不超过年末应收款项余额5‰的坏账准备金才允许税前扣除, 超过部分不允许扣除。对坏账准备的处理, 会计上采用的是谨慎原则, 税法上采用的是根据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 由于财税处理的差异, 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就存在“可抵减暂时性差异”,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 应采用债务法计提或冲回计提的坏账准备。下面举例说明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

[例]某企业从2007年1月1日起实行新《企业会计准则》, 对应收款项采用备抵法, 2007年末应收账款为500万元, 2008年为600万元, 2009年为200万元。假定2007、2008、2009三年均按年末应收账款的10%提取坏账准备。2008年实际发生坏账损失20万元, 2009年又收回2008年确认的损失5万元。2007年所得税税率为33%, 从2008年以后所得税税率为25%, 假设各年的税前利润均为200万元, 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2007年前坏账准备余额为0, 假定税法允许税前扣除额为应收款项年末余额的0.5%。

各年末提取坏账准备时的会计处理见表1:

企业的计算缴纳2007、2008、2009三年的所得税时, 由于会计和税法对所得税税前扣除依据不完全一致, 就本例而言, 产生了时间性差异。《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第七条规定:“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或负债确认的项目, 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 该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该企业2007年、2008年、2009年按就收账款的余额分别提取了50万元、30万元和-35万元的坏账准备, 税法规定应收账款只有发生实质性损失时才充许税前扣除, 假定可按0.5%计算税前扣除, 这三年只允许扣除2.5万元、3万元和1万元, 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产生了差异, 会计上称为可抵减的暂时性差异, 各年分布情况如表2。

在2007年, 企业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计算应交的所得税为81.675万元, 大于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处理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66万元, 这一差异在未来期间会计处理时可转回, 转回时会减少未来期间按照会计准则处理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 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递延资产, 我们把它作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处理。因此, 2007年会计分录为

2008年, 仍产生了时间性差额9.5万元, 应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 但税率发生了变化 (税率由33%下调为25%) ,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第十七条规定:“适用税率发生变化的, 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重新计量, 除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者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 应当将其影响数计入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所以会计上应将2007年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按2008年新税率进行调整, 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成为负数 (9.5×25%-47.5× (33%-25%) ) =-1.425万元。

2008年会计分录

2009年, 因应收账款的余额减小, 会计上冲减了资产减值损失, 相应增加了会计利润, 该部分所得税已经在以前年度缴纳, 因此, 只须直接冲减递延所得税资产。2009年后, 递延所得税资产尚有4.75万元留待以后年度转回。

2009年会计分录

参考文献

篇4:提取坏账准备必要性的研究

【关键词】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坏账准备;未来现金流量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是商业银行为抵御贷款风险而提取的用于弥补银行到期不能收回的贷款损失的准备金,用来应对未来对银行资本的潜在需求,具有防范银行信用风险与补充银行资本的特性,是目前我国银行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监管的一个重点。

一、商业银行的放贷风险管理

贷款风险管理是指银行运用系统和规范的方法,对信贷管理活动中的各种贷款风险进行识别、衡量、预测和处理,防范和降低风险损失的发生,以及对信贷活动的影响程度,以获取最大的贷款收益的信贷调控行为。贷款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业务的核心,也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贷款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建立有效的信贷管理体系,制定正确的贷款政策和科学的操作规程,提高贷款的质量,保持资产的流动性,能敏锐识别贷款各环节出现的预警信号,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管理防范和控制。面对目前的金融浪潮,我国国有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更是尤其重要,并且各家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也各不相同。

二、商业银行放贷减值准备的核算

(一)商业银行提取贷款损失准备的必要性

近年来,国际银行业监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要求各国银行实施新的资本监管框架, 即资本对风险、特别是信用风险的敏感性要加强。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主要是针对信用风险即借款人违约而计提的, 而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可能使银行破产的最主要的风险种类。因此, 怎样合理地计提准备金就变得非常重要。而对于商业银行的同业拆借、应收利息及其他应收款等放贷业务,银行一般根据其具体的情况分析,合理计提坏账准备。

(二)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简述

随着改革的深入,“一逾两呆”的局限性开始显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信贷资产质量的识别滞后,未到期的贷款不一定都正常,尤其是期限长的贷款,虽未到期,但借款人可能已丧失还款能力,但按“一逾两呆”的标准,只能算正常,不利于及时发现和防范风险。二是标准宽严不一,不利于衡量贷款的真实质量。逾期贷款的标准过严,过期1天即算不良贷款,而国际惯例一般为过期90天以上才为不良贷款。进行贷款风险分类可以客观适时地反映资产所处状态,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需要。从1998年开始,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推行国际通行的贷款五级分类,按照贷款风险的高低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5类,针对5类贷款风险高低提取不同比例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三)现阶段商业银行贷款减值准备制度的规定

2005年8月,财政部印发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财会【2005】14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要求自2006年1月1日起在上市和拟上市的商业银行范围内试行。该《规定》参考国际会计准则,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做出了重大调整,使我国商业银行有关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其中关于贷款减值的主要规定如下:①以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确定贷款减值额②不能对未来损失计提准备③不能重复计提准备金。2005年的《暂行规定》只是初步尝试。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全面接轨,要求自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同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的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与《暂行规定》对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大体一致。现在,我国商业银行根据新会计准则对放贷业务进行贷款减值损失的计提。

三、目前放贷减值准备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一)放贷减值准备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贷款减值损失确认标准不明确。虽然现在新会计准则对贷款减值损失下了明确的定义,但是目前贷款减值损失的确认标准仍不明确。新会计准则明确指出了不能考虑未来信用损失,但是准则并未对如何界定已发生损失加以明确。而且贷款减值损失缺少明确的确认准则,缺少专门的、明确的贷款减值损失确认标准,将十分不利于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提取实务的规范。

2.贷款组合的计量问题。依据现行会计准则和银行实务,以组合方式进行评估的贷款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由个人贷款形成的各种贷款组合,如消费者分期付款贷款、住宅抵押借款或银行卡透支等;另一部分是由由于并无任何损失事项,又或因未能可靠地计算潜在损失事项对未来现金流量的影响而未能以单项方式确认减值损失的贷款所构成款组合。要确定这两类贷款组合的折现率不并容易。贷款组合,特别是小额同质贷款组合中的贷款多而分散,利率可能会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等因素而有不同的调整,这样如何确定对贷款组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所使用的折现率就成了一个问题。

3.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未得到有效实施。在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下,对于单笔大额受损贷款,银行要根据与该笔贷款相关的具体可获得信息单独对贷款预测可收回的现金流进行调整,其对于减值损失的计量结果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五级分类下的计提数额,不可能所有贷款都与五级分类要求的计提额完全一致。如果继续以单一的计提比例来约束未来现金流量法的使用,那么现行会计准则就无法得到真正的实施,银行采取的仍旧会是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外衣下的五级分类准备金提取制度。

(二)放贷减值准备会计核算改进的建议

1.强化贷款减值损失的确认标准。我国现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会计准则已体现出贷款减值损失只能覆盖已发生损失而不能覆盖尚未发生的未来损失的原则。但并未对此做过多的强调,在贷款减值损失确认标准上未做严格的规定,已发生损失与未来损失之间的界定十分模糊,导致银行是否对未来损失进行了确认也难以分辩和撑控。对此,建议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应该强化贷款减值损失的确认标准,限制损失确认范围,对发生的可能性不大或尚不构成“很有可能”标准的贷款减值损失不允许确认,从而缩小银行操纵准备金的空间。

2.明确采用历史经验法作为贷款组合的计量方式。我国银行目前对贷款组合采用的计量方式模棱两可且也存在的一些问题。大部分银行从其披露来看对贷款组合同样采用未来现金流量折法,但诸如贷款组合的折现率是如何确定的等重要问题都未得到明确,会计准则也未对此做出规定。在披露采用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的同时,银行又存在实务操作是按历史经验法提取的状况。对此,建议不应该一味照搬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而应该尊重贷款组合的特殊性质以及我国实际情况,明确规定采用历史经验法评估贷款损失,并对相关操作问题给出更加细致的指引,从而解决目前我国银行在贷款组合计量问题上的尴尬局面。

3.细化对未来现金流折现法的指引,科学确定折现率及未来现金流量。商业银行在确定折现率时,特别是中长期贷款折现率时要考虑一下因素:贷款的时间价值、贷款企业自身的风险状况和行业风险状况,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在确定折现率时,不仅要考虑到银行存贷利率、国债利率等无风险报酬率,还要考虑到当期的行业风险报酬率和通货膨胀率等风险报酬率。而关于未来的现金流量的预测,一是要考虑借款人所属行业及该笔贷款的用途,合理确定经营性的现金流量,二要充分考虑该款贷款的保证、抵质押物的时间价值。三是要充分考虑外部经济因素对该款贷款的保证、抵质押物和经营性现金流的影响,同时还要结合贷款用途和企业自身发展等内部因素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1]佟颖.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的思考[J].管理创新,2008

[2] 张霞.新会计准则下银行贷款业务会计核算的变化[J].当代经济.2009.01

[3] 李荣德.浅析新会计准则下银行贷款业务的会计处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

[4] 王建军,杨坤,郗永春.新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J].上海金融,2008.01

[5] 潘永,蒋曙明.论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会计处理[J].广西金融研究,2004,9

[6] 段新花.新会计准则下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分析[J].现代商业,2008

篇5:坏账准备与坏账损失讲课教案

大竹县职业中学 谢德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坏账损失与坏账准备的概念;坏账损失的确认;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能力目标:熟练掌握坏账准备的计提和账务处理。

德育目标:从坏账对企业的危害,说明“诚信”对企业和个人的重要性。【教学目的】

1、了解坏账损失与坏账准备的概念及坏账损失的确认

2、了解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3、了解坏账准备的计提时间

4、熟练掌握坏账准备的计提和账务处理 【教学重点】 坏账准备的计提和账务处理

【教学难点】 年末坏账准备应调整的金额的确认 【教学方法】

讲述法、列图法、举例法、演示法、提问法 【授课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

一、复习

1、应收账款的概念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材料以及提供劳务而应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收取的款项。

2、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及账务处理(1)、应收账款入账价值的确定

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一般应以双方成交时的实际发生额入账,包括销售商品的价款,应收的增值税款及代垫的运杂费用等。

(2)、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

[例题]2001年3月5日,甲企业销售给乙企业A产品一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 10000 元,税款 1700元。产品已发出,款项尚未收到。4 月 6 日,收妥货款。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乙企业 11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 借:银行存款 11700 贷:应收账款——乙企业 11700

二、导入新课

1、你和你的家人或朋友是否有被人借钱收不回的经历。

2、企业的应收账款收不回来怎么办?账务上如何处理? 好大家都回答的不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坏账损失与坏账准备

三、新课教学

(一)、坏账损失与坏账准备的概念

坏账损失,是指由于债务人破产、死亡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收回的坏账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坏账准备,是指企业按一定原则和方法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提取相应的准备资金,在实际发生坏账时冲减坏账准备。

企业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应当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地估计。计提比例一般为3‰~5‰。计提比例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二)、坏账损失的确认

1、债务人破产,用其剩余财产偿还后不能收回的部分;

2、债务人死亡,其遗产不足清偿的部分;

3、债务人逾期3年尚未归还的应收账款,或有关证据表明该账款收回的可能性极小。

(三)、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企业一般在年底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方法有以下几种:

1、账龄分析法:按照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根据以往的经验确定坏账损失率,并据以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

2、销售百分比法:按照企业赊销金额的一定百分比来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

3、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按照年末应收账款的一定比例来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我国企业一般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其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

-“坏账准备”账户贷方余额

(四)、坏账准备计提的账务处理

[例1]某企业从2000年开始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000万元。企业估计的坏账损失计提比例为应收账款余额的5‰。则 2000年末计提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如下。

1000*5‰=5(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50000 贷:坏账准备 50000 [例2]若2001年没有发生坏账,年末应收账款余额还是1400万元,则年末应计提坏账准备:

1400*5‰=7(万元)7-5=2(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00 贷:坏账准备 20000 [例3] 若2002年企业发生坏账10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还是1200万元,则账务处理:

1200*5‰=6(万元)6+3=9(万元)借:坏账准备 100000 贷:应收账款 100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90000 贷:坏账准备 90000 [例4] 若企业2003年收回一笔坏账7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00万元。

800*5‰=4(万元)13-4=9(万元)借:应收账款

70000 贷:坏账准备

70000 借:坏账准备

90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90000 [例5] 若企业2004年发生坏账5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900万元。则2004年末计提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如下:(课堂练习)借:

贷: 借:

贷:

【板书设计】

左板:(本课主要知识点)右板:(学生例题练习区)(四)坏账损失与坏账准备--例题五--

1、坏帐损失和坏帐准备的概念

2、坏账损失的确认

3、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4、坏账准备计提的账务处理 【课堂小结】

“坏账准备”账户年末调整后的余额在贷方,反映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和计提比例计算提取的坏账准备。但是,该金额与年末的应补提或应冲减的坏账准备的金额是不同的概念,要注意区分。年末应补提坏账准备还是冲减坏账准备,关键在于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和估计计提比例计算的正常余额与账面余额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应调整其账面余额。作业布置】

篇6:提取坏账准备必要性的研究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应收款项等发生减值时计提的减值准备。

二、坏账准备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确定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按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

科目,贷记本科目。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计提;应计提的金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二)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损失,转销应收款项,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

(三)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

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企业也可以按照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

1461 存货跌价准备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存货发生减值时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企业(农业)对消耗性生物资产计提的跌价准备,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存货跌价准备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存货准则确定存货发生减值的,按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

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发出存货结转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借记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

(二)企业(建造承包商)按建造合同准则确定合同预计总成本超过合同总收入的,应按其差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合同完工时,借记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存货跌价准备。

四、企业与债务人进行债务重组,应当分别债务重组的不同方式进行处理。

(一)收到债务人清偿债务的款项小于该项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重组债权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借记“坏账准备”科目,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收到债务人清偿债务的款项大于该项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重组债权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借记“坏账准备”科目,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以下债务重组涉及重组债权减值准备的,应当比照此规定进行处理。

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也可以不设置本科目,将预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

企业进行在建工程预付的工程价款,也在本科目核算。1221 其他应收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除存出保证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代位追偿款、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二、本科目可按对方单位(或个人)进行明细核算。

三、采用售后回购方式融出资金的,应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销售价格与原购买价格之间的差额,应在售后回购期间内按期计提利息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按合同约定返售商品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计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月末将坏账损失结转到本年利润中: 借:本年利润 贷:资产减值损失 发生坏账时(即核销坏账):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帐款

已核销的坏账又收回时: 借:应收帐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帐款

注:核销和收回坏账,都不通过资产减值损失而是通过坏账准备 问:已核销应收账款收回为什么不冲减资产减值损失呢? 答:负债表日会转回的,要结合其他应收账款确定应转回数,除非你是针对单个资产计提的减值损失。

该笔应收账款已经收回,月末坏账准备也会冲销的,所以月底还有个分录: 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前期月末将坏账损失结转到本年利润,后期月末应该再调回来: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本年利润

最后在期末,一般是根据“应收账款”的余额与计提比例,与“坏账准备”的余额比较,再确定是“补提”坏账准备,还是“冲回”坏账准备: 补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冲回坏账准备: 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债务重组中涉及到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

(1)债权人计算债务重组的损失:应收账款账面余额: 234000 减:收到的现金: 204000 差额: 30000 减:已计提的坏帐准备: 20000 债务重组损失: 10000(2)应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204000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坏账准备 20000贷:应收账款 234000

10000

如果计提的坏账准备为40000元,则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204000

坏账准备

40000 贷:应收账款 234000

资产减值损失 10000

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借方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贷方差额计入资产减值损

1.计提坏账准备

【例1】某企业2008年共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000

贷:坏账准备 100000

纳税调整: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不允许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2.转回坏账准备

【例2】某企业2008年坏账准备年初余额为50万元,当年共转回坏账准备30万元。其中,20万元在计提当年允许税前扣除,10万元不允许税前扣除。

借:坏账准备 300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0000

纳税调整:计提时允许在税前扣除的20万元坏账准备,转回时不调减应纳税所得额;计提时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的10万元坏账准备,转回时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3.确认坏账损失

企业发生坏账损失,应按规定向税务机关履行报批手续,由税务机关审批确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坏账损失能否在税前扣除,其纳税调整应区别对待。

【例3】某企业2008年发生坏账损失15万元,其中10万元可以在税前扣除,5万元不能在税前扣除。

借:坏账准备 150000

贷:应收账款 150000

纳税调整:允许税前扣除的10万元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不能税前扣除的5万元不作纳税调整。

4.收回坏账

对于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其纳税调整要区分其在确认坏账损失时是否允许在税前扣除。

【例4】某企业2008年收回坏账25万元,其中20万元在确认坏账时允许税前扣除,5万元在确认坏账时不允许税前扣除。

借:应收账款 250000

贷:坏账准备 250000

借:银行存款 250000

贷:应收账款 250000

纳税调整:收回的坏账25万元中,确认时允许在税前扣除的2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不允许税前扣除的5万元不作纳税调整。

注意事项:在进行纳税调整时,不能仅以坏账准备的计提数与转回数的差额作为纳税调整额,也不能仅以期末与期初的余额差额作为纳税调整额,而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有区别地进行纳税调整。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对一般企业而言,常见的准备金有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这些准备金支出均属于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本文介绍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下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

例:存货的成本是10万元,可变现净值只有8万元,计提2万的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20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 000

如果可变现净值回升到9万5千,则会计处理: 借:存货跌价准备 15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15 000 如果可变现净值回升到11万,则会计处理: 借:存货跌价准备 20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20 000

1、结转是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的意思。由于该销售出去的存货对应的存货跌价准备为100W,所以这100W也要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中: 借:主营业务成本

借:存货跌价准备

100W 贷:库存商品

“要将原有余额150W-100W=50W存货跌价准备转回”是有前提条件的,即2008年12月31日,C产品存货已不存在减值迹象,这时,要将剩余C产品存货对应的跌价准备50W转回。

借:存货跌价准备——C产品

50W 贷:资产减值损失

50W

(2)该题表述不恰当,应为:B存货2008年底应有存货跌价准备40W。而原来B存货已计提了跌价准备50W,则2008年末因价值回升而转回跌价准备:50W-40W=10W

分录应为:

借:存货跌价准备——B产品

10W 贷:资产减值损失

10W 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在税务处理上,企业所得税税前允许扣除的项目,原则上必须遵循真实发生的据实扣除原则,除国家税收规定外,企业根据会计准则等规定提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企业所得税不考虑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情况下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要进行纳税调整。存货跌价准备不允许在税前扣除,要做纳税调增处理。对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前减计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计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时,如果申报纳税时已调增应纳税所得额的,应允许企业作相反的纳税调整。

各种形式的准备金会使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有一定差异,下面以存货跌价准备为例(为方便起见,假设了一种产品的存货跌价准备在连续三年的变动情况),分析说明存货准备金的所得税处理。

例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适用税率17%,2007年12月31日A产品的账面成本为100万元,A产品的预计可变现净值为80万元,2008年12月31日A产品的预计可变现净值为70万元。2009年1月6日甲公司将A产品售出,A产品售价为70万元,货物已发出,货款已收到,以上售价均不含增值税。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规定,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成本20万元,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账务处理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0000 申报纳税时根据税法规定不得税前扣除,故2007年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

2008年12月31日A产品市场价格继续下跌,2008年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大于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应补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账务处理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0000 申报纳税时根据税法规定不得税前扣除,故2008年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

2009年1月6日产品销售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账务处理为:(1)借:银行存款 819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7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9000(2)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0000 贷:库存商品 1000000(3)借:存货跌价准备 300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0000 按照税法规定产品销售时,不得结转存货跌价准备,故2009年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30万元。

综上所述,在存货价格持续下跌时,2007年~2009年共计调整应纳税所得额=200000+100000-300000=0(元)。

例2:假定该例中2008年A产品的预计可变现净值为90万元,2009年1月6日甲公司将A产品售出,A产品售价为110万元,货物已发出,货款已收到,以上售价不含增值税。

(1)2007年12月31日账务处理同例1.(2)2008年12月31日价格有所上升,依据会计准则的规定,2008年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小于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应转回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100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00000 按照税法规定不得转回存货跌价准备冲减资产减值损失,故2008年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

(3)2009年1月6日产品销售时,依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应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并且以余额冲减至零为限,账务处理为:

借:存货跌价准备 100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00000 按照税法规定产品销售时,不得结转存货跌价准备,故2009年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

上一篇:个人免责书下一篇:免费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