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

2024-05-16

关于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共8篇)

篇1:关于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

关于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但是,我们都是地球母亲的子女,因此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调查目的:了解现在我们周围的环境的状况,提倡人们保护环境。

调查对象:所住地附近的农村。

调查内容:调查地的环境状况。

调查方式:社会调查。

调查结果:

①公共厕所排出的粪便味道恶臭,让人恶心。

②小河里漂着很多垃圾,河水又黑又臭,水里的鱼有煤油味。③工厂排出有刺激性气味的废气。

④路边有一堆一堆的垃圾,没人处理,只有少数人家用焚烧的办法处理垃圾。

⑤田地里的瓜果,蔬菜经常喷洒各种农药。

调查结果分析:

①垃圾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部分,垃圾包括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两部分。工业废渣是指工业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包括煤研石、粉煤灰、钢渣、高炉渣、赤泥、塑料和石油废渣等。生活垃圾主要是厨房垃圾、废塑料、废纸张、碎玻璃、金属制品等。垃圾污染能给人类带来很多的危害,会侵占

大量土地,污染农田,污染地下水,污染空气,传播疾病。

②水污染也是现在非常严峻的一个问题。水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资源,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现在很多人不道德的行为却严重污染了水资源,比如说,向河里扔垃圾,一些人将未用完的天然气残渣倒入河里。这些就是小河发黑发臭的原因。还有一些不道德的工厂将废水排进江河,于是这些水就如毒药一般,一接触就有生命危险,这些做法让人类能饮用的水越来越少,淡水资源越来越宝贵。如果人类一直这样下去,那么人类终有一天会因无水饮用而灭亡。

③大气污染也是三大污染之一。现在,很多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其原因之一就是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里排出的废气越来越多。比如化肥厂里排出的气体中含有粉尘、铅、煤灰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这些气体对居民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会引发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若不对此进行遏止,一旦臭氧层空洞严重的话,太阳的紫外线会杀死所有人类。

④食品污染是三大污染外的另一重要污染。当今社会,人们为了盈利不惜付出一切代价,食品安全问题事件一次又一次发生。三鹿奶粉、地沟油、双汇食品、彩色馒头等等食品,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构成极大危害。食品污染指人们吃的各种食物,如粮食、水果、蔬菜、鱼肉、蛋等,在生产、运输、包装、贮存、销售、烹调过程中,混进了有害有毒物质或者病菌。食品污染可分为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两大类,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的病菌、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污染食品。属于微生物的细菌、真菌是人的肉眼看不见的。污染食品的寄生虫有蛔虫、绦虫、旋毛虫等,这些寄生虫一般都是通过病人、病畜的粪便污染水源、土壤,然后再使鱼类、水果、蔬菜受到污染,人吃了以后会引起寄生虫病。化学性污染是由有害有毒的化学物质污染食品引起的。各种农药是造成食品化学性污染的一大来源,还有含铅、镉、铬、汞、硝基化合物等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水、废气及废渣;食用色素、防腐剂、发色剂、甜味剂、固化剂、抗氧化剂、食品添加剂;作食品包装用的塑料、纸张、金属容器等。如用废报纸、旧杂志包装食品,这些纸张中含有的多氯联苯就会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引发病症。食品是人类接触最多也是直接接触的,因此食品污染是对人类身体健康威胁最大的污染。因此,我们要加重视安全,防止食品安全问题事件的再次发生。

调查总结:通过这一次调查,我发现农村的环境也越来越差。原来,只要一提到农村,我们想起的画面总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但是,由于现在很多人的不道德行为,农村也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人类啊,反省自己吧!谁是破坏农村环境的罪魁祸首呢?我相信,你们的心里应该很明白吧!但是,我们是否应该弥补自己的过失呢?答案是绝对的。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应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篇2:关于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

专业年级:光信081学号:08626102姓名:刘俐莹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这具有佛宗道源,绿水青山的美丽国度里,又有塔头的罡风,国清的古松,万年的殿柱,高明的钟声把天台描绘成一幅绚丽的图画,不能让环境污染问题把天台城抹上一笔重重的黑色。所以本人对天台的环境保护问题进入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1、了解天台人民对坏境保护问题的重视程度。

2、使更多的人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使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二、调查对象

在街道随机抽取100人作为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访问调查,访问者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

四、调查时间:2009年8月3日――――2009年8月5日

五、调查内容

1、请问你注意保护环境吗?

2、你会主动义务帮助保护环境吗(如清除“牛皮藓”、回收废电池、清除白色污染等)?

3、平时,看报纸,新闻会不会对环境方面的新闻引起重视?

4、有没有把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开处理?

六、调查结果

1、请问你注意保护环境吗?

回答会的有40人,占40%。回答不会的有15人、占15%。回答有时会,有时不会的有45人,占45%。

2、你会主动义务帮助保护环境吗(如清除“牛皮藓”、回收废电池、清除白色污染等)?回答会的只有10人,都是老人、占10%。回答老师布置了就去,不布置就不去的有25人,占25%,都是小学生。还有一些回答不会去的有65人,占65%。

3、平时,看报纸,新闻会不会对环境方面的新闻引起重视?

大多数回答说不会,只关注一些娱乐或别的方面的,占55%。回答会的只有5位,占5%。回答有时候会看一看,但是不太回去引起重视,只觉得这个事情与我们无关的有40人,占40%。

4、有没有把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开处理?

95%的人是把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混在一块,只有5%把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开处理。

调查表格如下:

七、调查建议

1、提高群众环境保护意识。

2、加大破坏环境行为的惩罚力度。

3、依靠群众,响应政府,全民参与环境保护。

4、群众要通过各种渠道,体验来时刻提醒自己和身边的人要保护环境,多给政府相关部门提意见和建议,理解和参与环境保护。

5、政府部门应采取有力,有效,有法可依的方法,改变群众观念,开展少而精的宣传活动,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实际行动是最好的方法。

6、噪声,水源,固体垃圾,大气污染,都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存在,并且日益影响着人民的生活质量。

7、群众对于国家采取的对于环境方面的保护宣传没有很好的领会,或者是从中受到什么教育,相反认为是走形式。积极行动起来,以崇尚简约为荣,节能节水,保护资源;使用绿色产品,认识并防范各种化学污染;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减少一次性产品选购和消费,抵制白色污染;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清洁生产,关爱健康,珍惜生命;注重对子女的环境教育,增强其环境意识,使他们从小养成文明健康、珍惜环境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遵守公民道德行为规范,为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八、调查总结

一要解放思想。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确立以开放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特别在招商引资问题上,要确立既要引得进,更要留得住的思想,正确处理对外来投资者让利的“得”与“失”关系,牢固树立让外商发财,求本地发展,让眼前利益,求长远利益;让局部利益,求全局利益,让经济利益,求社会效益的观念,放胆放手求发展。除法律、法规有特殊规定外,应彻底放开投资经营范围,并给予优惠政策,创造一个良好而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

二要抓好宣传。加大力度,拓展对外宣传,扩大对外影响,是招商引资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由此,在营造优裕的投资经营环境工作中,必须先声夺人,把投资融资气氛搞浓。既要大力宣传已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和本地经济、区位以及资源优势,更要宣传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要通过新闻媒体宣传,不断增强开放意识和融资功能,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同时,对那些影响和破坏经

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应及时给予曝光,以获得更好的正面效应。

三要落实政策。优惠政策对外商无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要使冲着优惠政策而来的外商留得住、扎下根还得靠政策的落实与兑现。信誉是招商之本,承诺贵在落实。因此,要根据新的形势、新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新的政策。对近几年来已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要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并作适度修改,做到能变则变,能宽则宽。同时,有关部门必须作好承诺,一经承诺,就要确保不折不扣兑现,还要保持承诺政策的连续性。

四要搞好服务。环境优的标志之一是服务好。各级领导和部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合理划分事权,明确责任分工,实行政务公开,从体制上解决办事环节多、效率低的问题。“一门式”办证收费服务大厅应做到“红灯不闪,绿灯常亮”,使之办事快,效率高。结合事权分工,建立对口帮扶责任制,主动为投资者及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要认真推行检查报批制、收费登记制,严格遵守对外经济活动“十不准”,同时,切实抓好“外来客商证”和“收费明白卡”的发放工作,为外商创造一个满意的生活环境和经营环境。

五要管好秩序。优良的投资经营环境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秩序和良好的市场秩序。政法部门要切实维护投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对重点企业、外商及个体私营业主实行治安挂牌保护。纪检监察机关要严厉惩处执法腐败行为,重点是整治有法不依,知法违法的行为。对执法人员随意对企业、投资者敲诈勒索和吃、拿、卡、要;执法人员与社会流氓恶势力相勾结,侵害投资者及企业的合法权益;利用办证、办照、年检强行向企业及投资者“搭车”收费,推销产品订购书刊;要从快查处,严厉打击。

篇3:关于优化招商引资发展环境的调查

一、基本情况

(一) 重视程度明显提高

近年来, 为优化招商引资发展环境, 微山县县委、县政府先后召开了多次会议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考核奖励办法及实施细则, 公开处理了几起“三乱”案件, 产生了良好的效果。适应形势需要, 建立了行政审批中心, 对审批、收费实行“开放式办公、一站式服务”, 社会各界对此给予充分肯定。实行县级领导包重点项目责任制, 对项目进展情况实施有力的监督, 有效地制止了干扰企业发展的不法行为。各镇街领导也经济深入企业一线, 调查研究, 掌握情况, 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二) 服务意识明显增强

多数部门能识大体、顾大局, 以服务发展、推动发展为工作出发点, 严格办事程序, 公开服务承诺, 制订了一系列服务措施, “三乱”行为大大减少。县行政审批中心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 各驻入单位实行挂牌服务, 把办事程序、条件、时限及收费标准向被服务人公开。明确了由专门银行进驻代收, 避免了坐收坐支、乱收乱支现象, 实行行政审批事项分类管理, 明确办理时限, 简化审批程序, 减少了中间环节, 缩短了审批周期。

(三) 收费项目明显精简

微山县县政府加大了对审批收费项目的清理力度, 行政审批项目由原来的505项压减为229项, 压减率达54.65%。286个执收单位中54个被停止收费。512个收费项目取消53项、暂停12项、合并12项、减少14.45%。2315个收费标准降低803个, 比原来减少34.68%, 仅此两项, 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近3000万元。

(四) 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结合严打整治关键斗争, 对“三乱”、“四霸”和一批黑恶势力, 进行了公开处理或集中公开审判, 严厉打击了不法分子嚣张气焰, 净化了社会风气, 市场秩序明显好转。环境的优化, 推动了招商引资的深入发展。两年来, 全县合同引进项目195个, 合同利用外资53.5亿元, 实际到位资金38.8亿元, 已有180多个项目开工建设。煤炭、化纤、电子、制药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 对全县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存在问题

(一) 思想认识方面

尽管招商引资、加快发展的大气候已初步形成, 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没有充分认识优化发展环境的重大意义。有的对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措施支持不力, 配合不紧, 落实不到位;有的存有小富即安、“靓女不愁嫁”思想, 对个别招商引资项目看不上眼、上不了心、贴不上身。尤其个别具体执法执纪人员和园区周边村庄的群众, 不能正确处理好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关系, 服务意识差, 只“管理”不服务, 效率低下, “吃、拿、卡、要、报”问题严重, 甚至有的强装强卸、画地为牢, 公然干扰、阻挠、破坏工程建设项目, 没有形成重视、关心、支持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

(二) 政策方面

一是政策落实不力。个别部门受部门利益驱动, 一些过时的政策规定, 明明已经宣布废止, 但是由于跟他们的利益息息相关, 在实际工作中仍起作用。二是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优惠政策难落实, 奖励比例过高难兑现。有的政策没有跟着项目走, 尤其是在土地使用、收费标准上还存在门槛过高, 办事程序繁琐的现象。

(三) 服务方面

虽然部门负责人对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向社会提出了公开承诺, 但仍有极少数单位对下属人员疏于教育、管理、监督, 造成单位内部上下不合拍, “两张皮”现象严重, 使服务承诺流于形式。有的部门缺乏“放水养鱼, 养鸡下蛋”的意识, 受利益驱动、返还比例的影响, 觉得能“多收多得”, 部门之间不协调, 相互掣肘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 资金方面

一是融资渠道不畅。一些招商项目由于原始积累少, 受资金的制约, 仅满足于“小步快跑”。加上目前还没有一个成形的民营企业担保公司或商会组织, 有的金融部门也存有嫌贫爱富心理, 阻碍了项目的膨胀发展。二是招商引资后续财力不足。在项目跟踪服务上, 也普遍受资金制约, 为一个项目安家落户, 各项投入都不少, 为了不让客商觉得“小气”, 就连最基本的办公经费也要按月算计着花, 唯恐入不敷出, 超出预算。

(五) 行政审批方面

一是行政审批中心现为常设临时机构, 不利于加强对入驻部门的管理。管理人员和窗口工作人员也存在选派不固定的现象。二是个别职能部门抱着部门权利不放, 对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执行不力, 有的部门未能将所有项目移入审批中心公开办理, 不执行最低收费标准, 该免收的不免收, 致使一些优惠政策出现梗阻、棚架。窗口服务人员大都是派驻单位的普通人员, “定盘子”的在原单位, 审批大厅又没有派驻单位的审批专用章, 在受理审批项目后, 还要回原单位办理, 造成盖章、请示“两头跑”。三是办公设施不配套、场所拥挤, 制约了审批项目进入。由于大多数项目审批手续靠微机管理, 有的还要查阅一些档案材料, 由于设施不配套, 这些工作目前只能在原单位办理。

三、几点建议

(一) 广泛宣传发动,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宣传画册、资料、大型标牌等宣传工具, 向社会特别是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项目周边的干部群众, 加大优化招商引资环境的宣传力度, 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 事事关系招商引资和“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观念, 积极营造良好的招商氛围。

(二) 完善政策规定, 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在用足用好上级优惠政策的同时, 进一步完善在土地、税收及配套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抓紧修订完善地方配套政策规定, 使其符合上级的有关政策、WTO规则和本地实际, 增强可操作性。对引进的项目在收费、用地、产权转让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 对引进技术、资金、人才的有功单位和人员给予奖励。并把所有优惠政策、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以及各部门的服务承诺, 集结成册, 下发到各部门、有关企业、镇街及村 (居) , 接受社会的监督。

(三) 转变工作作风, 创造优质的服务环境

不断完善提高行政审批中心的服务功能, 把一时不能进入“中心”的审批项目, 通过微机联网, 实行远程监控, 纳入“中心”管理。实行行政审批中心专用章, 按照服务承诺, 实行一条龙办公, 一站式服务, 大力推行政务公开, 简化行政审批程序, 实行限时办理, 减少收费项目, 降低收费标准, 做到多指导不干预, 多服务不设卡, 多帮忙不添乱, 多协调不扯皮。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单位, 严格实行票款分离、罚缴分设、收支两条线管理, 降低或取消按比例返还的做法, 避免坐收坐支、乱收乱支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四) 成立贷款担保公司, 积极改善融资环境

随着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意识的增强, 对企业贷款审批更加严格, 手续更加完备, 加上金融部门也普遍存在“近富者宽、近贫者严”的心理, 融资难成为制约外来企业发展的“瓶颈”。由财政、法人、自然人共同出资, 成立企业贷款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实行股份制运作方式, 实行一级法人管理。

(五) 抓好载体建设, 不断提升硬环境

以道路建设为突破口, 继续保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强劲态势, 年年都搞几个新项目, 不断提升城市化水平。抓好工业园区建设, 加快园区路、电、水、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形成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布局科学合理、聚集优势明显的园区经济群体。按照城市商贸成线, 专业市场连片, 农村集市为网的市场格局, 打造招商引资的有效载体。

(六) 坚持打霸治乱, 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

篇4:关于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个人学习环境;中学生;调查报告;PLE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120-02

一、调查背景

个人学习环境是指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构建的自主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工具和资源,根据学习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最终实现学习目标。个人学习环境能给中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实现对中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本研究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以重庆市某中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旨在通过调查了解中学生对个人学习环境的需求,构建出更有适切性的个人学习环境,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问卷共发放160份,实际回收156份,有效问卷132份,有效回收率为82.5%。利用SPSS18.0软件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问卷的非标准化的α系数=0.911,KMO=0.826,显著性概率p=0.000,表示问卷的可信度较高,变量间有较多共同因素,比较适宜做因素分析。

二、调查分析

问卷调查了中学生在个人学习环境中开展自主学习时,对一些常用功能的期望程度,具体调查了对学习进程的控制、知识管理、即时通讯、资源共享和资源获取等5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有98.48%的学生希望能够控制自主学习过程,94.70%的学生希望能够有效的在自主学习时管理自己的知识,97.73%的学生都希望在自主学习时能与他人沟通交流,87.88%的学生都希望在自主学习时能和他人共享学习资源,96.21%的学生都希望在自主学习时能便捷的获取到所需的学习资源。

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不尽相同,所以不同个体对个人学习环境的期待也不尽相同。调查问题“你最希望个人学习环境所具有的哪些功能”的统计结果显示:有120人希望个人学习环境方便获取资源,所占比例为90.91%;有107人选择希望能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所占比例为81.06%;其次依次为方便与他人交流、可以结交更多行业专家以及其他类,所占比例依次为65.15%、64.39%和1.52%。总的来看,中学生最希望个人学习环境具备方便获取资源和满足个人性学习的需求的功能。

从上述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对学习进程的控制、知识管理、即时通讯、资源共享和资源获取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期望。说明,中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希望有效控制自己的学习进程,以便能按照自己的学习步调进行学习;也希望能对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便于学习的顺利进行;同时希望能与他人进行即时通讯,这样在遇到问题时能与他人交流讨论;此外中学生还希望能与他人共享学习资源和便捷的获取到所需的学习资源,为学习的顺利开展提供基本的保障。

三、调查总结

通过调查了解到中学生在自主学习时,不仅希望能便捷的获取学习所需的学习材料,还希望能有相应的学习管理工具,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更好的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另外,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还希望在个人学习环境中有自己的资源中心和个人空间,希望在个人空间中,能与同学、老师建立好友关系,并希望可以组建自己的学习资源库,可以给好友分享资源的同时,也能查看好友的学习资源库。总的来说,学生在个人学习环境中学习时,不仅希望能够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管理自己的知识,架构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且学生也希望能结识更多专于领域中的行家,能获取更多的学习支持和帮助,开阔自己的视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四、研究启示

通过以上的分析,为了满足中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在构建出个人学习环境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以学习者为中心。

个人学习环境建构的宗旨是满足学习者个人的学习需求,让学习者能够自主搭建符合自己学习风格的学习空间。因此,构建个人学习环境时应以学习者为中心,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发生。

2.有丰富的学习材料。

为了使学生学习能有顺利、有效地开展,所构建的个人学习环境中应有丰富的学习材料。在搭建个人学习环境时可以考虑以云服务为支持,因为云服务具有庞大的资源池,且还可进行扩展,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3.应有即时通讯的功能。

在个人学习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是完全独立的学习。为了便于学生在学习遇到问题时,可与他人交流联系,所构建的个人学习环境应该还要有即时通讯的功能。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通过与他人交流讨论,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更有利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

篇5:关于农村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

化学化工学院2011级环境工程班陈婷婷学号111273060122

社会实践时间:2013.1.20-2013.2.20

社会实践地点:灵山县伯劳镇那春村

一、社会实践的背景和地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现如今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采取了积极的治理措施,可是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至今仍未有过多的关注,农村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一名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让更多的人关注农村环境污染,我利用寒假的机会对我的家乡—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伯劳镇那春村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灵山县伯劳镇那春村位于伯劳镇东五公里,全村共85户居民,主要靠种植甘蔗、香蕉和水稻,养殖猪鸭等获得收入。目前村民都已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中,吃得饱穿得暖,均已步入了小康生活的行列。

本次调查的对象以伯劳镇那春村村民家庭居住环境为主体,以其居住的周围环境为辅。调查通过实地走访和对当地居民的采访来进行。对当地老一代的居民就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他们都表示近几十年来村里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了。

二、调查结果及现状

1、村民居住环境现状

村民居住环境是与其身心健康密切相关的,但是村民居住环境可谓恶劣。村民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粪土乱丢、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畜禽散养”等问题普遍存在,不仅影响村貌,还对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

就像我家,我家的西面、南面、北面都是养猪场,经常飘来阵阵猪屎味,让人恶心。我的卧室的窗外就是一条臭水沟,每当刮风之际,只得关上窗才能免遭其害。每当夏天的时候,臭水沟引来的苍蝇就在我房间里飞来晃去,让人烦心。而很多的村民家中都如我家一样,忍受着这种煎熬,更有甚者已经习以为常,熟不知这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很有害的。

2、村里水污染现状

据了解流经村落的小河很多年以前一直都是清澈见底,河里有很多的鱼游来游去,因为河水清澈村里的人都是拿衣服到河里洗,小孩子也经常到河里洗澡。现在因为水体富营养化、倒入垃圾和生活污水、纸厂污水的排入而变得乌烟瘴气,恶臭无比。清澈的河水一去不复返,人们只能打更深的井,才能够水洗衣服。居民的粪便和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到河里更加深了村里的水污染。在小河里随处可以见到漂浮的粪便、腐烂的鸡鸭尸体和各种生活垃圾。

3、村里土地环境状况

首先是土地沙化严重,人民砍伐树林,种植甘蔗,使用过多的肥料所致。虽然政府已经实施了“退耕还林”等政策,但对大地母亲的伤害,是绝不可能那么快就能够复原的。特别是冬季砍完甘蔗过后,放眼望去,只有一个个光秃秃的山头和一块块光秃秃田地,到处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象。再者,土地的盐碱化也很严重。应该另外,一些小工厂排放的污水、废渣等污染物也会造成此影响。土地的质量已经严重下降。

村里的三大爷跟我说以前他们小时候,经常看到成群的小鸟在天上飞来飞去,现在树木没有了,鸟儿也不懂到那里去了。见到的只有垃圾袋在天空飘了,说时,眼里是无限的感伤。

4、村里大气污染情况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根据人们的需要,在农村也开了一些制造薯粉之类的小工厂。这些工厂排放的废气混入了大气中影响了环境质量。不过最主要的还是车辆的剧增而导致排放的氮氧化物增多,污染了环境空气。还有修路建房、土地沙化的加剧以及刮风天气的频繁使得空气中悬浮颗粒增多,影响空气质量。此外,农民焚烧甘蔗叶,水稻秆也使得原本就受到污染的空气中,更是增多了二氧化碳。使得农村空气进一步恶化。每年夏秋两季就会出现焚烧秸秆的现象。秸秆焚烧时所产生的烟尘,降低了大气环境质量。

4、村里噪声污染情况

为了农村居民的交通方便,政府提出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道路有了,买车的也多了,经常鸣笛,安静的农村不再安静,更有甚者------一些年轻人在车上装上扩音喇叭疾驰而过,对当地居民造成了严重的噪声污染。

村民中打铁户家的打铁声音总是在村里回荡,也对村里造成了噪声的污染。

5、村里农药、化肥污染现状

村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了有毒有害物质的大量残留。2012年,我村化肥使用量80多吨,农药使用量为1吨多。专家指出,过量使用化肥造成的污染惊人。化学肥料施于土壤中,被农作物吸收的只是其中的极小部分,大部分在雨水的作用下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将导致水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过多,容易引起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统的癌症。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的有害物质残留非常严重,对环境生物和人类产生不良影响。调查表明,癌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与农药化肥使用量呈平行关系,农村中40-50的儿童白血病患者,其发病原

因是农药残留的化学物质。

三 分析原因

1、农村基层组织对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紧迫和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经济发展轻环保的思想依然存在,对环境治理工作缺乏长效治理。同时,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又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公益工作,经济效益的相对较低和奖励机制的欠缺,直接造成治理资金投入的不足,制约了治理工作的发展。

2、农村环境治理普遍存在人员,资金的欠缺,治理的工作走上边污染,边治理的恶性循环。目前治理以自主投入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的模式,在基层组织经济更力不强的情况下农村环境治理中人员,资金不到位的情况比较普遍。据我的调查,那春村环境治理投入没有向村民收取一分卫生资,全部由村败政全额投入。与此同时,由于资金的投入上的严重不足,保洁队伍和长效管理几乎难以落实到位,部分居民生活区脏乱差的情况屡见不鲜。

3、大部分农民环保意识薄弱,农村环境污染呈多元化。一方面,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极大的冲击了农民转流的生活方式,部分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结和传统陋习的长期存在,严重制约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成效,另一方面,农村环境污染呈多元化特点,由过去单一的生活垃圾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转变。

4、政府监管不力。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既无规划,又缺乏环保监督检查力量,环保指标没有纳入有关部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未建立起以问责制为核心有效的监管机制,由此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管理上的缺位。

5、农村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例如,目前对污染物排放实行的总量控制制度只对点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的意义不大;对诸多小型企业的污染监控,也由于成本过高而难以实现。而未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资源家底不清,对自然这样的利用动态缺乏真实的了解,不能不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一个基本原因。

四、建议与措施

1、政府应该加大宣传保护环境的力度,将农村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各村要高度重视环境治理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建立长效保污队伍确保村通、河道清理保洁的正规化。

2、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场,科学合理的处理畜禽粪便,实现畜禽粪便全部综合利用。

3、合理布局村民的楼房,让人畜分开居住。

4、建设好农村水利,疏通地下水道,完善农村排污系统。

5、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物质,治理农村化学污染。发挥基层工作站,植保站的指导作用,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施药,培育和发展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引导农民形成绿色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6、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的投入机制

一是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作用,始终坚持公平原则。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二是建立适应市场体制的生态环境保护多渠道投机机制,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政策。通过政府政策引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吸纳社会基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扩展农业环保资金的开源渠道,改变环保投机分配机制,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资,企业经营的市场运行机制,使农村环境保护真正走上法制化、市场化的道路。

7、依靠科技力量,大力发展新型农业

要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相结合,采取秸秆还田、作物倒茬轮作和生物固氮等措施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地力。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提倡和推广使用有机肥料。逐步取消关闭小型饲养场,支持创办规模化的畜禽饲养场,采用科学化的排污治理手段。把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能耗低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走循环经济之路,这样及解决面源污染问题,又带来经济效益,使农业经济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统一。

总结:

我们对环境的保护,归根结底是基于保护地球上日益故萎的资源,保护我们生存发展的最起码条件。当工业文明进入20世纪后它对环境的破坏日益趋严重,对资源的使用灭了滥用,这引起了人们越来越高度的警惕。各国政府为了保护环境,尤其是农村的自然环境,采取了许多措施,环境保护取得了长期的进展,并且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今天提起环境保护,几乎没有什么人会公平反对,但是真正做到自觉长久地保护环境。保护资源,还有许多工作在等待着我们去做。我认为首要的就是要在全民族树立起环保意识,具体的说就是树立意识,生存意识,要让大家都认识到保护环境与资源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不仅是关于子孙后代得千秋大业,而且已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今天的生存,不能抱着环保多我一人少我一人差别不大的思想,也不能对保护环境有任何松懈和怕麻烦的思

篇6:关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调查报告

农村社会在不断变迁,从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整体演变,农村也富裕起来了。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时刻把农民放在心上,出台了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这些政策将连续、稳定地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全面、稳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农村的环境问题却面临严峻的考验,生活垃圾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环境。

一、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主要采取现场观察、采访等调查法,一方面通过采访村民,了解目前农村环境的现状,垃圾来源,村民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生活垃圾潜在的危害以及实施的科学的处理措施。

二、调查经过

我选择了几个村庄作为调查地点。通过观察采访发现了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让许多村用上了沼气,但不可否认,有一些村还比较贫困,做饭的时候,每家每户的烟囱浓烟滚滚。

2、柴垛、猪圈、厕所„„几乎每家都有自己的。有很多柴垛好多年了,柴禾已腐烂发霉,不仅发出刺鼻的气味,下雨天从柴垛下流出的水都变成黑色的了,流进小溪、河流、湖泊„„渗入地下,不仅污染了地表,还污染了水资源;猪圈、厕所之多,不仅侵占大量土地,还由于简易型,如果赶上下大雨,还有涨水外泄现象。

3、在村子周围有农户的垃圾存放点,烟头、果皮、白菜帮、烂菜叶、吃剩的饭菜、不能用的电池、废塑料袋„„

4、实地查看,许多人随处乱扔垃圾习以为常的事,农民没有环保意识。

在走访的过程中,采访了许多人,发现他们对垃圾的处理都是相同的。

例如:问:老大爷,您好!请问您买菜用什么盛的?

答:人家卖菜的有塑料袋,给盛上就行。

问:那塑料袋用完后您老是怎么办的?

答:如果没破,放起来下次干别的用,如果破了就扔掉,反正有的是。

问:您都是扔到哪儿呢?

答:随便一扔,风一刮就没了。

三、调查分析

(一)生活垃圾的危害

1、形成“污染链”

上至大气、下至地下水以及地表水体(河流、湖泊)和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都不同程度地遭到垃圾污染,形成了一个“污染链”。例如,垃圾中的重金属元素(如汞、镉、铬等)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随水流注入地表水体(河流、湖泊)或渗入土壤和地下水体,造成对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而这些有毒害物质又会通过“食物链”的形式进入人体,在人体内逐渐蓄积,从而危害人的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等,甚至引发癌症。此外,对草木和作物的生长、发育都会构成严重危害。

2、影响农村形象

“白色污染”问题。大量被丢弃的塑料袋、塑料饭盒、烟蒂、烟盒、果皮、碎纸等物,被风吹扬飘浮空中或挂在树枝,有损于农村形象,降低旅游景点观赏、休闲的价值,也严重地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3、生物性污染严重

生活垃圾中有许多致病微生物,同时垃圾往往是蚊、蝇、蟑螂和老鼠的滋生地,这必然会危害到广大市民的身心健康,从而引发未见的疾病。

4、侵占大量土地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多了,大量的土地就成了垃圾的归宿,从而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也扩大了污染面。

(二)思考与建议

农村社会体制的变化,从封闭型到开放型,使得乡镇工业、商品流通业已渗入我国农村的每个角落,特别是在发达地区的发达农村,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调查和参考相关数据发现,一些一次性塑料生活制品如塑料袋子、一次性塑料餐盒、废旧塑料玩具等大量出现在发达农村的生活垃圾中,垃圾中不可降解物所占的比例和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迅速增加,因此,治理农村环境刻不容缓。

在农村垃圾处理方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是充分发挥返乡民工和大学生在城市里接受到新观念、新思想熏陶的优势,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村民的生活卫生习惯,增强环境卫生意识。

2、要用良好的环境来感化和影响村民,通过创造美好的环境,激发人们的爱美、护美之心,使大家都自发自觉地保护环境。

3、建立符合“村情”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1)以县为单位建立垃圾发电厂,为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提供了有利条件,采取“户保洁、村收集、镇集中、县处理”的模式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实际。

各户将生活垃圾送至本村垃圾池。落实运输工具,将全村生活垃圾定期运送到镇垃圾中转站,抓好保洁人员管理考核。各镇本着毗邻集镇、兼顾镇村、方便运输的原则,选址新建压缩式垃圾转运站,健全环卫管理机构,抓好中转站的日常运作维护和管理,对各村居保洁工作进行管理考核。县环卫处负责将各镇中转站压缩处理后的垃圾统一转运至发电厂焚烧处理,并做好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等工作。

(2)多渠道解决资金投入

一是合理界定各级投入的重点。在固定投入方面,县级财政承担运输车辆购置,镇级中转站建设按比例贴补;在运行经费方面,原则上镇级中转站以下的收集、转运费用由镇村负担,中转站以上的人工、运输和焚烧补助费用由县级负担。

二是村级按照集体经济组织承担一点、“一事一议”向农户收取一点、向有关方面募捐一点的办法筹措经费,用于日常保洁及人员工资。

(3)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强化文明卫生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处置工作。

篇7:关于当地环境污染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地环境污染问题的调查报告

摘要:

环境污染俨然已成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人们对大气污染的恐慌,来源于它强大的杀伤力,它不仅仅对人构成了致命的伤害,而且对工农业,气候,大自然环境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调查当地的环境污染及其保护问题,对于当地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以及其他方面的污染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的建议措施,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刻不容缓……

关键词:白色污染, 噪音污染,大气污染,土地污染,水污染。

正文:

一、当地环境污染现状

1、当地水资源环境现状

近年来,当地居民自从2002年开始安装自来水以来,到现在98%以上使用自来水,但自来水源多为当地地下水。2005年以后陆续有,炼铁、煤矿等企业迁入,据了解这些企业多为比较发达地区淘汰企业,由于当地工业基础薄弱,于是盲目引进这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当地政府只考虑到暂时的税收和经济效益,缺乏生态环境意识,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尤其炼铁企业对当地地下水水源造成严重污染,然而自来水从底下抽出后大多未经任何处理就被输送到当地居民家中。众所周知被炼铁企业污染的水中可能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当地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且对当地的养殖业造成一定影响。

此外家庭污水和生活垃圾污染是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当地居民污水及生活垃圾由于得不到统一处理,因此当地居民的普遍做法是随意处理。有的会采取下水道排出方式,但下水道的出口普遍是当地的水沟、河流,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反而加剧了河流污染状况。其次水资源污染还存在生物污染,悬浮物质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化学污染等等多重污染。

2、当地的土地环境状况

近年来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盖房跟风严重,村内住房进行了统一规划,导致原有的多年的树林地被砍伐,而被用来盖房。而短时间内这些树林植被得不到恢复,这就导致了土地沙化与水土流失。每年春秋冬季节扬尘甚至沙尘暴天气时有发生。

再者是土地盐碱化严重,这其中灌溉用水的污染和化肥的盲目使用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灌溉用水受到企业污水的污染含盐量过大,使土地盐碱化。为了追求高产量“高质量”,村民盲目使用化肥及农药,过量的使用对土地产生了严重影响。

除了以上提到的污染物之外,当地大部分农田种植棉花,在种植棉花时,大量使用地膜,而大部分地膜残留在土壤中,造成地膜污染在加剧。广泛而大量地使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造成土壤肥力下降。

3、大气污染

首先是工厂废气污染日趋严重,氮肥厂和炼钢厂是污染大户,其他还有机动车废气污染等。在调查走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当地居民对于氮肥厂的排放的废气普遍表达的一个观点是,“近几年来气味越来越难闻了,闻到的是一种恶臭”。很多居民反映,每到刮风季节,由于工厂位置安排不合理,再加上农村居民相对分散,导致刮风季节工厂废气的污染,使空气质量大幅下降。

因此我们对于城市中存在的大气污染物和危害进行分析。1.环境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是大气的首要污染物,占了首要污染指数的90%以上。从2001年到2013年间,当地每年灰霾发生的天数都超过了70天。空气污染指数基本都在50以上,超过国际卫生组织0-50的标准,说明了当地的细颗粒物污染程度极其严重。

二氧化硫,空气中的二氧化硫63.2%来源于工业排放。工业中排放的二氧化硫则主要来自含硫燃料的燃烧过程,以及硫化物矿石的焙烧、冶炼过程。煤炭是主要能源,燃煤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火力发电厂、有色金属冶炼厂、硫酸厂、炼油厂和所有烧煤或有的工业锅炉、煤炉等都排放二氧化硫烟气。2.大气污染的影响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

对植物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萎脱落;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a.会造成太阳到达地面的辐射量减少。b.减少大气降水量。c.增加大气温度。d.酸雨。e.温室效应①。

4、噪音污染:

其中噪音污染日益加剧。当地交通发展便捷的同时,机动车噪音和附近机场噪音污染随之而来,尤其是居住在飞机场附近的居民来说,噪音污染相当严重。根据科学家证实噪音能够危害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但是,最直接危害的还是人的听觉系统,强烈的噪音声波,可直接使鼓膜破裂,出血,中耳听骨破裂,内耳组织出血,发生炸聋性耳聋。长期生活在噪音环境中,会产生噪声性耳聋,听力明显下降。另外,由于盖房热,工地噪音也是主要污染源之一。

5、生活垃圾污染:

提到生活垃圾污染最出名的便是“白色污染②”,由于塑料袋在土地中降解时间长达100年,因此会造成土地污染;塑料袋会随着尘土纸屑到处飞扬,污染空气;塑料底啊会漂浮在水面湖面,会对水源造成污染。

二、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当地环境保护工作一直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冷点、弱点、盲点。在国家“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③的策略下,当地居民工作发展相当缓慢。因而,当地居住环境问题还不是大多数人眼中的主要问题。总结以上可以得出,当地环境污染是呈加剧状态的,原因有下:

1.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开展:面对环境污染,当地居民也都要有一定环境保护意识,植树活动普遍展开,部分山地退耕还林,等。但是,我们说这些意识在农民的头脑里没有占优势地位,有些环保活动是逼不得已的行动,有些还是为自身利益。

2.社会对当地环境态度的冷漠:社会各界对当地环境现状认识不足,不了解当地环境问题。社会力量对当地环境保护工作没有给予强有力的关注和支持,也是造成当地环境保护工作的冷淡。3.有关部门丧失职能:现实中当地政府把招商引资当做第一要务,忽视环境保护,从而导致当地环保部门的不作为。不敢作为,一切让位于经济发展。而受到将影响的当地居民也是有怒无处言。

4.当地建设缺乏合理规划:居民区和工业区没有进行合理的地域建设,没有经过统一系统、科学的规划,因此存在规模偏小、布局分散、基础设施薄弱等缺点。其次,在农村中,猪圈、牛棚、沼气池出料口随处可见,造成乱、脏、臭等严重问题。

三、采取的措施

1.要加强国家各项政策在农当地的贯彻落实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认真、及时地贯彻以下原则: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当地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当地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2.从治理已经污染的入手 对于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要及时进行治理。主要在于目前被污染的包括河流、土壤等

3.职能部门要做好表率政府部门、学校单位、干部官员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做好带头表率,注意自身言行举止,不能有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政府部门要切实认真贯彻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真正做到“公正廉明”、“执法为民”;要适量适当组织环境保护工作队深入基层,宣传环境保护常识,了解当地环境问题,科学分析问题,彻底解决问题。

4.提高当地居民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是居民有主动意识保护当地环境,使得当地环境呈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5.经济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力量和保证,没有经济实力的有力支持,任何计划都无法实现,任何口号都没有意义。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使经济保持持续发展,只有环境得到保护,经济发展才能良性循环;只有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才有意义。要彻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还得把农村经济搞上去,增加村民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经济能力,才能让他们有能力关心环保,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四、总结:

总之,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迅猛发展,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的繁荣,也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对此,人们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好象自己已经成为大自然的主人,可以长期掠夺并且侵害大自然资源而不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然而,这种掠夺式生产已经造成了生态和生活的破坏,大自然向人类亮起了红灯。我们必须承认面临的严重危机,但是也应相信我们可以通过共同的努力战胜它,寻求新的发展道路。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一个大的方向就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即保证现在的经济发展,又保证后代享受资源的权利,让我们世代都生活在没有污染的天空下吧。参考文献:

① 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由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

② 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

篇8:关于秭归的人居环境的调研报告

关键词:秭归,人居环境,三位一体

1998年9月28日, 秭归城在三峡库区13个搬迁县市中率先实现整体搬迁, 成为中国一座年轻的城市, 全县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形成。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秭归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受限于国家对三峡区域的主体功能定性为限制开发区, 秭归的城市建设需要在遵循国家宏观政策的基础上, 构建适宜的人居环境。

1 背景

1.1 现实背景

我国三峡工程的完工标准着三峡区域人居环境的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政府部门所重视, 就如同吴良镛先生所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不仅仅是一项水利枢纽的建设工程, 也不简单的是一项移民迁建的安置工程, 而是区域数百万人民生产和生活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建设的综合系统工程”。因此秭归在经历由外部推动的发展之后要实现自我“造血”的发展方式, 因此在秭归社会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影响人居环境的生产要素纳入到人居环境科学体系建设中。

1.2 理论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 我国城镇化建设水平以每年1.40%的速度增长, 城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 其带来了人口、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 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促使传统城镇体系框架格局的改变, 城镇空间之间的联系性越来越密切, 因此这就需要当代的人居环境建设从城市空间向区域空间转化。因此人居环境学强调把人类聚居行为以及相关环境作为一个整体, 从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以及支撑系统构建与分析人居环境建设。

1.3 政策背景

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是秭归难得的又一次大建设大发展的机遇, 生态工业园、生态物流园、生态移民安置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移民安稳致富和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 将大力推动城乡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国家、省政府在推进城镇化、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将不断加大, 省政府“两圈一带”战略实施也将带来难得的政策机遇。

2 文献收集

张文忠在其发表的《中国宜居城市报告》中对宜居城市的理论、方法等进行分析, 并且对客观环境下的居民感受做出评价, 针对北京居住环境提出建设“宜居北京”的概念, 朱鹏等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从人的五个需求层次角度出发, 提出评价城市宜居性的属性指标。

3 理论基础

“环境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社会发展所遇到的共同问题, 20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吴传钧院士首倡区域人地系统是地理学的核心, 提出“区域规划和区域管理都必须以改善区域人地相互作用结构、开发人地相互作用潜力和加快人地相互作用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的良性循环为目标”, 因此区域人地系统理论构成了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基础, 它为人居环境建设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同时区域人地系统理论在实践中所涵盖的内容也包括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人居环境建设强调的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其中重点是突出人的舒适居住感, 因此在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要充分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在遵循自然资源环境的前提下, 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4 现状调研框架

通过笔者大量的实地调研, 本文的结构如下:本文第一部分从秭归县人居环境建设的现实背景、理论背景以及政策背景分析。第二部分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的收集, 为本文的论述提供文献理论支持。第三部分详细阐述区域人地系统理论, 为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理论基础。第四部分也就是本文的重点, 首先阐述秭归人居环境建设的优势, 并经过实证阐述秭归人居环境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最后根据当前秭归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5 现状调研分析

5.1 秭归人居环境建设的优势

(1) 经济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居环境建设中重要的内容就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指数, 也就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随着秭归县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条件在不断地提高, 2010年, 预计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2.9亿元, 是“十五”末的2.43倍, 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3.16%;人均生产总值13813元, 是“十五”末的2.38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38亿元, 是“十五”末的3.08倍, 年均增长25.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3.76亿元。在秭归县经济不断提高的背景下,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89元, 年均增长9.86%, 比“十五”末增加4316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31.9亿元, 比2005年增加20.12亿元, 年均增长22.1%, 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满意度。

(2) 秭归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首先秭归的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十一五”期间秭归新修公路227公里, 维修道路473公里, 硬化道路480公里。同时随着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三峡翻坝高速公路通车、宜昌纳入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带动秭归县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其次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秭归县充分利用优秀的文化景点, 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同时也扩建了县医疗中心, 为人民提供了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最后住房保障体系越来越完善。秭归县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 为人们提供了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 并且提高了住房建设的质量监督, 为人们的安居乐业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3) 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提高。秭归县仅仅围绕构建“巴山新城”、“山峡明珠”的目标, 开展创建“环保模范城”, 加强了环境的治理, 一是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 关闭了16家“九小企业”, 万元GDP综合能耗比“十五末”下降了20%, 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实现控制性目标;二是新建了6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 大大提高了城市环境的美化;三是积极推进退耕还林政策, 提高城市的森林覆盖率;四是加快了新型天然气的建设力度, 鼓励人们使用新型天然气, 降低了高能源消耗资源的使用, 有效的避免资源的过度浪费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5.2 秭归人居环境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1) 经济增长单一、结构不合理, 人们消费方式仍以基本消费为主。虽然秭归县域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 县域经济实力已由2005年的75位, 上升到2009年的52位, 但是相比其它县市区域而言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秭归县的经济结构单一, 产业层次不高。秭归县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传统的农业经济, 而没有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发展交通运输以及工业等经济;秭归经济发展目前主要依靠投资带动经济发展, 居民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效应还不明显, 这与当前秭归居民的消费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目前秭归居民消费仍然以满足基本消费为主, 缺乏具有高端层次的消费。

(2) 自然灾害频发。秭归县位于三峡区域, 由于受到区域水位气候的变化, 该区域内的自然灾害比较频发。以2013为例:全县已查明的地质灾害909处 (滑坡643处、不稳定斜坡193处、崩塌60处、地面塌陷13处) , 灾害体总体积16.6亿立方米, 威胁人数9.4万人, 预评估经济损失30亿元。

(3) 社会矛盾突出。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社会环境治理的加大, 一些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是居民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致富的途径越来越广泛, 这就会催生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同时由于我国现存的一些高房价、高医疗费等会促使普通居民对社会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大, 比如近些年所出现的医患纠纷、上访数量不断增多, 其根源就是因为贫富差距过大而引起的阶级利益变化。二是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看病难、看病贵是影响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 医疗资源的不均导致人们在生病之后要到省级医院看病, 而省级医院不仅看病贵, 而其也存在看病难的问题, 这些都会影响人们的基础生活态度。三是教育资源不均。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虽然秭归县教育资源在不断地优化, 但是相比其他县域秭归教育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教育资源的不均是目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 因为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 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 为此人们就将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看作头等大事, 为了孩子教育他们不惜搬家, 因此教育资源不均是造成秭归县居民流动的主要原因。

5.3秭归人居环境建设的具体对策

经过笔者对秭归县人口、经济、区域空间布局以及相关政策的调查分析, 得出秭归人居环境建设的具体对策:

(1) 提升秭归县整体经济实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在于提高县域经济的实力, 只有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 才能为人们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制度保证。提升秭归县经济实力:一是制定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是引导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 科学合理的总体目标需要建立在本县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通过实地考察调查, 分析县域经济的增长点以及缺陷, 从而全面的分析。秭归县要本着:特色农业大县、新型工业强县、三峡物流新县、全国旅游名县”的发展目标, 积极推进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二是加快新型工业发展。秭归县要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 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的主要抓手, 围绕实施“1530”亿元工程计划, 着力建成1个百亿光电产业园、1个五十亿食品加工产业园, 着力打造全国最大的半导体封装产业基地、全省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全市中小企业创业园示范基地, 促进全县工业经济高速发展。三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坚持标准化、组织化、品牌化、工业化方向,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加工农业,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促进农民增收。着力把秭归建成全国最优的晚熟脐橙基地、湖北优质早茶基地、湖北现代烟叶种植示范基地。四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秭归县特殊的地形, 积极培育现代物流业的经济增长点。

(2) 坚持“以人为本”, 弘扬可持续发展理念。秭归县城市规划和布局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无论是在城市新型规划设计中, 还是在城市扩容发展中比如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在秭归县城的扩容上要充分体现“宜居宜游”的人文理念, 充分利用“三峡枢纽门户、屈原故里名城、高峡平湖明珠”文化资源优势, 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 为人们提供修身娱乐场所;其次在城市的交通规划中要体现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的理念, 不断完善与增加城市公路建设规模;三是城市的基础设施要具有实用性, 一些城市基础设施存在着华而不实的现象, 城市的管理者为了突显政绩, 他们不是本着居民需要的角度构建基础设施, 针对此问题, 秭归县管理人员一定要强调基础设施的便民性。

(3) 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完善城市功能。首先在新建城市项目时一定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论证调研, 站在全县的角度合理规划城镇空间, 按照先概念规划, 再总体规划、城市设计, 后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步骤实施;其次编制城乡统筹规划, 做到城乡规划一体化;三是理顺城市规划工作机制, 提高城市规划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赵万民, 李云燕.“后三峡时代”库区人居环境建设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 2013 (09) .

[2]李毅, 罗建平.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现状与评价——以南宁市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09) .

上一篇:四年级思品计划下一篇:那一场地震初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