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语言训练解读

2024-04-21

议论文的语言训练解读(共6篇)

篇1:议论文的语言训练解读

现代语言解读《心经》

观世音菩萨所说,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指的不是耳朵听闻,而是心灵觉知,吸引六尘而成的六入,见闻觉知都是闻性。

所谓的辨经,不是为了谁把谁说倒,不是两口子吵架,谁能把另一方说得哑口无言,就是胜利了。辩经,是通过文字语言,阐述心性的空明,意境在文字中,却超越文字相,能够脱离文字般若,意与性和,当下就是了悟,这才是相互的促进。

看了师兄们所发的古埃及灵修法则,认为宇宙是精神构成的,这就是历史上一切外道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深的境界,甚至于有的外道所说,精神就是物质,物质就是精神,本质一体,实无差异。轮法的最高言论就是精神就是物质,物质与精神皆是宇宙特性所现,因为特性是实有,因而精神与物质皆是有自性,而有自性的实体,必定会因缘聚合,生灭相续,成住坏空的过程中,特性衍生出层层空间构成宇宙,特性标准划分出众生的高低贵贱。

可是,宇宙既非精神也非物质,物质即是精神,是建立在宇宙实有的基础之上,从而阐述的法理,宇宙物质性的表现,确实是精神的体现;自然万物,宇宙世界的基础构成,即是由最基本的能量粒子,组合而成更大的能量团,不断地组合衍生,成为我们人类社会,以及阳光、大地、水源、空气以及钢铁、塑料、纸张、玻璃、泥土;甚至于众生的身心意识,肉体感受,灵魂觉知皆是能量运动所现形态。

可是最原始的能量粒子,产生的根本源头,并非是造物主,并非是宇宙特性,并非是大梵天,并非是觉性与魔耶,而是---意识的波动。意识即是物质的基础与源头。这就是一切外道所能证悟的最高深,最原始,最基本的境界与源头。

可是,意识从何而来?精神何以诞生?外道认为,原本如此;轮法认为,特性固有,先神佛而存在;印度无因论认为,没有原因,宇宙没有原因而存在;婆罗门教认为,宇宙精神由梵天所生,梵天之前无有生命以及精神。

释迦牟尼佛说:宇宙是众生的梦境,是众生的妄想幻境,相续聚合而成共业,共业所现,山河大地,共业所现,诸天神灵,共业所现,生死轮转,犹如梦境,非空;可是梦境实性无存,亦非有;因妄动所现错觉,自性于梦幻显现空,觉,明,觉明空性中,诞生了众生世界,万物诸法;自性随顺因缘生灭,却无染梦境色尘。世界众生皆是本觉所幻现,佛陀称为觉明为咎,无自性之本觉,认识了自己,就形成了明觉,明觉就是本觉的倒影。

世界众生皆是第一义宇宙的倒影,而第一义又称为寂灭如来地,当倒影消散,则第一义却实无自性存在;所以,佛法亦不离于世间,随顺妄幻众生,随处彰显,处处清净,众生见诸相非相即见诸佛;周遍诸法生灭,刹那即永恒,众生见诸行无常,就见到了诸佛;包藏虚空,渗透微尘,众生见闻觉知,本性清净,众生内观心性,认识到了心灵本来的面貌,证悟诸法无我,即见到了自性,证悟十方三世如来清净法身,如如不动,寂照圆觉。

犹如眼睛,无法自见,无碍平等遍现万事万物,眼睛对于所现的万物未有认识与取舍,当眼睛疲倦,妄起空华,病眼对于空华升起了认知,执着空华是真实存在的,从而推断有一个能看到空华的存在,本觉对于无有存在的自性,形成了认识,这个认识,就是明觉。佛陀所说妄为明觉;这就是外道苦苦探寻几千年,而不得其解的本源,就是外道所认为的主宰,大梵天,宇宙特性,觉性,无因论;种种所有的学说,皆是梦中人说梦中事,皆是病人陷入的热境痴迷,实无实性,皆因无明所现幻境。

如来所说空,非实有,如来所说色,非实有,空与色,皆因觉性所现空明,空与色,皆是心灵觉明之取舍分别,色与空,皆是心灵幻境之延续,所以观世音菩萨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心经》

我们每天听《心经》,少有人能够真正地将心经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今天给大家讲讲《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楞严经》

我们在逛街,我们兴高采烈地走在繁华的步行街上,谈笑风生,我们的眼睛左顾右盼,摄取着繁华都市的诸种色相信息。这时候,你眼睛看到前方大街上的景色,是统统收入眼底的,是这样吧?你眼睛看到前方,同时会看见街道、行人、红绿灯、店铺、小吃摊、带孩子的妇女、遛狗的大爷、天空中漂浮的云彩、地上行人丢弃的烟头......你看到了一切,一切是你当下瞬间看到的,对吧?可是,你却未曾对于看到的色相,有丝毫的取舍分别,你不可能瞬间去分析---这是街道,这是红绿灯,这是美女,这是帅哥,这是小吃摊,天上有云彩,地上有烟头。请问,此刻你心灵中觉知分别,并未一一分析眼睛所现的诸相,如何同时知道诸相的存在?谁知道的?

面前放一杯水,你的思维意识,明确地知道,这是一杯水。同时心灵升起情绪体验,感受到水的清凉、甜美、解渴。这是你的心灵觉知,攀缘六根尘色,意识分别相续习气觉受,而心灵知道这是一杯水,这杯水,就是你的心灵觉知分别所现的色相。换个角度讲,这一杯水,就是心灵习气的衍生与投射。如果你的内心对于这一杯水,无有取舍分别,这杯水,现在你的内心,就不是水的色相,而是因缘和合的色尘因果,是觉性所现的光明世界,一杯水中,就有八万四千虫,一杯水中,即有八万四千世界。那么,请问你,你能够看到面前的一杯水,心灵进行分别体验,为何当你看到熙熙攘攘的大街,热热闹闹的人群,内心却不能一一分别?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你所看到的,是你的心灵,所能够看到的,所想要看到的,并非是你的眼睛所看到的,而能够分别一杯水的心,与不去分别世界诸种色相的心,皆是一心。分别一杯水的是心灵的觉知,能够照见万事万物,却不予分别的心,是觉知分别的本体,觉明见精。

你的心灵觉知分别,忽略了眼睛摄取全部的信息中,心灵取舍不予分别的景象,你的意识有所选择的,摄取眼睛看到的信息,在大脑之中,进行信息的加工,从记忆库存中调取过去的观念信息,进行对比,从而产生了,对于外界色相的认识---这是男人,这是女人,这是红绿灯,这是商业街。

如果一个人失忆了,身心大脑并无有致命的损伤,他站在大街上,茫然不知所措,他的眼睛看到外界,心灵却一片茫然,不知道街道为街道,不知道红绿灯是何物,世界在他的心灵显现中,仅仅是不明何物的色相而已;也就是说,所谓的看到,并不是眼睛,光线,空间,还有心灵觉知的参与,觉知分别延续,才会在大脑意识中,显现外界的大千世界诸种名相。

可是这个失忆之人,内心茫然不知所措,不能辨认分别诸相为何物的心识,与能够辨认分别外界诸相的清晰心识,是同一个心识。心灵觉明不会因为大脑丧失意识分别,而失去觉明,这觉明就是自性本觉现于身心中的妙明见精,又称为无染觉明,无悲无喜,无善无恶,无有情绪以及概念思维的觉照,如镜子一样映照并反映万物,却对于所映照的色相,无有取舍分别。

觉明还有一个大家熟悉的`名字--阿赖耶,或者称为如来藏。

好了,请问,觉知从何产生?我们生下来就具备健全的觉知吗?如果生下来的孩子,觉知就是健全、完备、系统的,那么,生出来的孩子,就直接可以上大学,直接可以开车、做饭、说话。

请问,觉知既然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后天培养而形成的,那么,我们生下来的孩子,觉知培育的过程,就应该是像电脑城技师们装操作系统一样,给一万个婴儿装Win7,给一万个婴儿装XP,孩子意识的形成,就应该与外界灌输的教育是统一的,无有差异。可是现实中我们知道,每一个孩子的脾气性格、思维、意识的活动,都是个体,都有很强烈的差异,这是为何?看来觉知也不是后天环境诞生的结果。

让我们揭晓标准答案---心灵觉知,是内心深处的觉明,摄取了六根的色尘信号,从而升起的分别见,我们的肉体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功能,对应我们内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六尘境界本身并非实有,而是心灵觉明,妙明见精,对于肉体六根的攀缘,取舍,贪爱,形成了六尘的显现;而心灵的妙明见精,对于六根六尘的取舍,就是觉知,佛家称为六入;六根,六尘,六识,共为十八界。

四大和合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圆觉经》;心灵觉明,为自性见精攀缘六根,吸引六尘所显,本无自性,若觉明为实性存在,我们在人体内,必定会找到这个独立的,有自性的,存在的觉明,哪怕祂像是经络一样,通过手术解剖不可见,却可以通过电子显微镜,发现祂存在的征兆。可是一切科技手段都无法探测觉明的存在,于是将祂归纳为精神领域,祂虽然不以物质形态体现,却与物质肉体同在,左右肉体物质的运动。于是玄学家,哲学家,神秘学家,宗教徒,都将祂归于神秘主义,认为人体内有神灵存在,而这个灵魂是不灭的,永恒的,灵魂联系着上帝,神灵,天堂以及地狱。针对觉明形成的不同认识,世界上诞生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探索祂的道路,这就是外道的缘起。

只有一个生命,通过众生予以呈现;只有一个爱,通过诸爱予以呈现,只有一个我,通过众我予以呈现,这就是东西方外道修行者,所奉行的最高经典,最原始的生命真相。可是,生命,大我,大爱,皆是一性,外道称之为大喜悦,又或者是神我,真我,根本神,宇宙本源,却无法彻底认知到,宇宙即是心灵所现。宇宙众生诸神,皆是心灵觉明所现幻境,若离心灵觉明觉照,外界何来神、我、众生?犹如无有眼睛的盲人,无法看到外界光明,能够看见光明,一定有一个能够认知光明的能见,换个角度说,一切被见的景象,皆是因为能见诸相的心,从而升起,境界即是心灵见性的投射延续。

觉明,本非实有,而是被习气的纱巾蒙蔽觉性的太阳,所现的觉性幻影,犹如用手将人的上下眼皮捏合在一起,你的眼睛看到天上的月亮,就会出现两个。《楞严经》中将觉明,称为第二月,是真实月的影子,非实有,却已经不是月影,不是凡夫六根所看到色尘世界的幻影幻像。

觉明的本质,即是本觉见性,是自性空明觉性,被识性存在感,所固化蒙蔽,体现在三界业尘相续中,觉明空性的幻境,犹如我们带着不同颜色的墨镜,去看同一个太阳,太阳本身的纯光不会因为墨镜的颜色有任何改变,而墨镜下面,我们认识到的太阳,却因为墨镜的颜色不同,而体现出不同色彩的太阳,这就是万法唯识。众生心灵觉明所现色尘世界,皆不相同的原因,因为我们心灵深处,见性所戴着的墨镜,颜色不同。这个墨镜,就是极尽细腻微观念头聚合而成的意识流,是色受想行识中的行阴瀑布流,行阴瀑布流,相续不断,聚合为想阴,世界众生,生死轮转,天堂地狱,六道轮回,皆于想阴而现前。

想阴对于六根尘色信息进行分别、取舍、感受,从而升起受阴,产生了爱欲厌舍,安泰或者紧张,这就是觉知。这就是为何刚出生的孩子,对于外界感受的表现,觉知所现的形态,只有哭闹,或者安详的形态,这都是受阴的表现。受阴体现想阴,结合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形成见闻觉知诸种反射体验,体验浸染外界信息;觉知攀缘六尘色境,形成了我执分别,也称为末那识;我执统摄六根,体现在意根,就是意识;体现在鼻根,就是嗅觉;体现在耳根,就是声音;体现在舌根,就是味觉;体现在身体,就是触觉。

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皆是因心灵觉明所现,而觉明本质虚妄,因此肉体中,色声香味触法,肉体本身,眼耳鼻舌身意,心与身之间的觉知我执,皆是如同镜花水月,空中烟花,本为因缘和合所生,毫无实性。我们所认为的自我,珍爱的身体,骄傲的青春,高贵的灵魂,发达的头脑,自我欣赏的人格,倾国倾城的容貌,学富五车的知识,横跨四海的权利,富可敌国的财富,以及我们现实生活中,所拥有的一切一切一切,皆是一场梦幻,皆是水月镜花,皆是业力因果,皆是南柯一梦,为何?因为从生命的实质上来说,根本就无有一个确实存在的,有自性,恒常不变的我在承受这个世界,以及承担善恶因缘,这就是佛陀所说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

觉知,我们的我执,自我意识,原本非真实存在,仅仅是明空觉性,被识性妄想蒙蔽掩盖后,投射在觉明墨镜中的有色光线。这个光线,聚合根尘色业,形成了我们的我执分别,体现见闻觉知,见闻觉知聚合六根,形成了内在心灵体验,心灵体验固化幻想,塑造六根摄取的世界诸相,就升起了我们所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想到,触及到的现实世界,以及身心自我。这就是我们此刻当下,所体验到的生活,自然万物,世界众生,本质上皆生于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命运,即是心灵幻想业尘的投射与延续……

我们经历了半生的命运,我们的身心,我们的亲友,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的生死沉浮,这一切内外境界,世界身心,皆是识性妄想之幻化。世界自然诸相,皆是心灵觉知,攀缘六根而成的幻境,任何物质皆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中,习气妄念相续聚合,是墨镜中有色阳光所显发的影像,而现实生活我们真实存在的世界,本质上,即是我们的妄想携带的业尘, 所相续聚合而成的因果。众生生活的世界,以及身心灵魂,皆是前世因缘相续而来,就是佛所说的共业,世界众生皆是共业所现。外界实无世界,内在实无自我。正如佛陀所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能见诸相的是心灵觉明,觉明分别取舍肉体六尘,形成觉知,是觉知统摄攀缘六根,形成的色声香味触法,将外界不稳定的相续因果,冠以了诸种的名相。妄想习气犹如大海,而因果诸相即是大海中泛起的波浪,这个习气波动的浪头所现的因果形态,称为山;这个因缘聚合所现形态,称为海洋;这个妄念相续所现形态,称为动物;这些业力因果所现形态,称为阳光空气。因为我们就是幻觉所现的业障,业障蒙蔽太阳投射出有色光线,诸种业力形态就是光线的延续,业尘就有了不同的颜色。

心灵觉知取舍分别,固定着六根对于外界世界尘劳业障所现的形态,相续形成概念,概念累积形成记忆,记忆与概念相续就是我们的思想,思想即是心灵分别,情绪体验的表现,我们的思想形成的观念,概念,表现着觉知与情绪,同时,又蒙蔽,加重了觉知情绪对于心灵觉明的掩盖。这就是被业障习气蒙蔽至深的人类,这就是为何佛法的太阳升起于三界六道,人类依旧熟视无睹的原因。因为,人类就是业障聚合而成的幻想,犹如泥巴塑造了堡垒,蒙蔽了先天自性的眼睛,眼睛看不到太阳的光明,就只能以泥巴的品行,品味,去理解,解释太阳的存在;被前世观念、概念、觉知、情绪、业障所塑造了自己现实的一生,却在无知无奈中,又被新的妄想业障,情绪体验带动牵引,塑造成为下一个轮回的泥巴堡垒。

观世音菩萨所说,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指的不是耳朵听闻,而是心灵觉知,吸引六尘而成的六入,见闻觉知都是闻性。当我们的心灵,对于客观世界,形成分别体验的时候,我们要内观,这个体验到世界,感受到世界,认识到世界,这个觉知世界的源头,到底在哪里?当我们看到、听到、尝到、闻到、触及到外界世界色相的同时,我们要向内寻找这个能够承受色声香味触法的载体,如果没有承受信息的载体,这一切色相皆不会升起,犹如你向虚空泼水,虚空无法承受水流一样,诸种境界是不可能升起的,而承受六根色尘,升起内心境界的,即是心灵觉知攀缘六尘所现的意识流。

当我们内观身心,寻找可以承载色声香味触法的平台,却发现,身心内部,实无有发生一切境界的固有不变的平台,一切的感受觉知,皆是心灵情绪、大脑观念所现,而情绪、观念,本无自性,皆是习气妄念相续而成意识流,外界一切所现皆是习气妄念所幻化,习气本无实性,诸相即是念头,心相本空,这就是入流亡所,所入既寂。

当我们清净六根尘色,安定身心,寂静禅定,关闭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心识不再攀缘外界诸相,则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开始消融分解,此刻就可以在内境尘色意识流消散的当下,发现心灵觉知一同分解, 攀缘色声香味触法的觉知消散,攀缘眼耳鼻舌身意的分别见消散,则外界色尘世界,因果诸相同时分解;则眼耳鼻舌身意内在的妄尘意识相续,尽皆停歇,内心空明无染色尘,如同深夜晴空中,明月朗照,于身心内外一切念头,色尘,无有阻碍无有染着,一切色尘诸相,尽皆清净,一切生灭因缘,圆照寂静,如同镜面映照诸相,无有分别,无有取舍,这就是动静二相,了然不生,闻所闻尽,尽闻不住。

觉知清净溶解于自性见精,六根虚空,觉明所现,一切诸相如镜中像,生灭皆空,此为奢摩他,觉明圆照,如月轮升天,清明朗照,与十方三世诸佛如来心心相印,光明普照十方众生,可以瞬间洞照十方三世众生八万劫来生生死死,此为奢摩他,大阿罗汉境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金刚经》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名阿那含。---《金刚经》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金刚经》

觉所觉空,空觉极圆---观世音。觉明攀缘六根所现觉知,六根色尘溶解,觉知亦同时消散,而觉明所现自性见精,犹如云开雾散,明月朗照虚空,无染丝毫尘色即奢摩他,觉知彻底消散,六根性空,觉明遍满六尘因果,却无染清净,此处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尽皆清净;觉明即逐渐融化于自性明空广境之中。

此为密宗大圆满法教义中,意融于心,心精明照,不起一念。

这个过程,犹如我们将蒙蔽太阳纯光的有色墨镜摘掉,眼睛直接融入太阳的光明,觉明无染受取根尘,根尘与觉明皆消散于空觉明自性的广境,身心世界,尽皆融化;实无寂照世界之觉心,实无觉心所照之世界;十方三世诸佛如来,众生世界皆同梦幻,此为三摩地,法我皆空 。佛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故而观世音菩萨说,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经》

觉空明性,朗然现前,众生世界,宇宙微尘,皆是一体一性,菩萨众生,皆因迷失本性,所现觉性空明,觉明空性,无有生灭,无有来去,故而观世音菩萨又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心经》

此为密宗大圆满法教义中:心融于空,明空无念,轮回之流逆转,大乐之流升起。

那光明灿烂的明空觉性,本来圆满,寂然不动,无有生灭,无有来去;众生皆因自性错愕所现迷茫,明觉即是本觉的倒影。犹如我们在湖泊旁边,湖水倒影出我们的样子,湖水中的影子,认为自己是真实存在的,以自己的模样,去形容、想象、描述、猜测倒影的主体。这些猜测、形容、想象,即是诸法,倒影在湖水中的幻影,就是法界神灵,但是无论众生如何去猜测、想象、琢磨本觉,众生的本觉,却都是一个,就是湖水。

觉性是本觉的能力,本觉却实无觉性;空性是本觉的体现,本觉实无空性;明性是本觉的样子,本觉却实无模样;觉明空皆是本觉所现,本觉却于觉明空中,无染无证,无染无着;依空立世界,知觉乃众生,觉明空所现苍穹世界,因而法界众生,同体一性,互摄互用。故而大菩萨观世音能于无量世界,示现无量化身,现千手千眼,万手万眼,庄严佛相,千手寓意大菩萨神通无量,千眼寓意众生与佛,自性平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现智慧无量,方便救度。

明空自性,因空现明,只因觉明认识本觉的空性境界中,空量不同,依觉性波动的差别,而划分出众生的境界生命层次的差异,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金刚经》;众生本质皆是觉性,觉明为咎,妄为明觉,众生宇宙,法界海汇,即是一念妄想。此即是觉所觉空,空觉极圆。觉性即是宇宙的起源,是众生的根本,是生命的基础,是光明之源头,是诸法之本性。

觉性无法修证寂灭自性,犹如湖水中的倒影无法触摸倒影的主体,本觉倒影在觉性空明大海中,依众生妄想不同,所现不同众生法相,所现众生觉性空量之法性明觉。本觉实在无有言语可以形容,无有觉性智慧可以描述,无有体验感知可以触及,无有智慧概念可以言及。祂是一切众生,一切众生皆是祂所现生命,祂却实无生命,祂是宇宙苍穹,众生世界皆是祂的存在,祂却实无存在;祂是智慧是生命是神灵是万物,祂在一切之中,却不被一切所束缚,祂是光明是黑暗是诞生是死亡,随顺一切因果,伴随生灭相续,却从未生灭,清净无染,寂照圆觉。

佛陀问文殊菩萨,何为佛界?文殊菩萨言,众生界即是佛界。

众生皆是祂所体现生命,众生的见闻觉知,智慧觉悟,皆如意圆满地体现祂的存在; 众生,仅仅是因为想象了祂,从而塑造了自己,而成为了众生,众生妄想消散,则众生即非众生,即是祂的如实性,寂灭本觉 。佛性亘古以来,就与众生同体一性,佛陀觉悟时,所说的第一句话,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执著妄想而不能证得。

觉性非塑造而成,而是妄想所现,所以空明朗寂的觉性,无法通过修行消散,犹如虚空无法被任何科技手段去分解,因为有见而有了虚空,因为妄动而生明觉,妄动停歇,明觉消散,寂灭现前,这就是---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寂灭,寂灭现前---《观世音耳根圆通章》。

此为密宗大圆满法教义:知空为无二双融,始觉汇入本觉,雨滴融于大海,本觉寂灭,究竟涅槃。寂静涅槃,却实无圆满之佛陀,实无涅槃之寂灭;诸法性空,空性即是虚妄;实相中,实无菩萨以及众生;菩萨众生,皆是虚妄。除寂灭实地外,余一切法皆名为魔,此名究竟义,诸法实相。

如来寂灭性,非空非有,非自然,非因缘,与众生世界同体一性,从未离舍,与自然万物,随顺生灭,未曾改变,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熄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圆觉自性,非性性有,随诸性起,无取无证,圆满十方,此即是----突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离生死轮回烦恼,证菩提究竟涅槃,圆满随顺,如如不动。

希望我们能够将佛法融入自己的生命,于生活中事事处处,都能够体验到本性佛性的明觉清净;于一切时,升起精进修行之心;于修道心,转一切善恶境界,皆能为道用。如莲花生大士所言,将肉身当做修行的坛城道场,精进禅定,将意识当做诸佛所显化圣境,观想诸佛显于身心,于我摩顶加持;用语言持诵经书咒语,连绵不绝。如此即是将无始劫妄想习气,聚合而成的身、语、意三业,转为修道证果的善道,心灵安住在无染明觉,无修无证,亦无散乱,明空觉照,居一切善道无取,于一切杂念无受,身处尘色喧嚣,觉明普照十方,于过去未来,生灭浮沉,居第一义而不动。

篇2:议论文的语言训练解读

古诗从内容角度可以分为意象语言、情感语言、象征语言和特定称谓语言四类。

先说意象语言。

诸如松梅竹菊一类,被人们赋予特定象征意义,象征人高洁的品格,诗人常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

魏晋刘桢《〈赠从弟〉其二》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此诗以诗喻人,用松比喻坚贞高洁的性格,既是对其从弟的赞美,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首词以梅自喻,表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

汉晋王吉的《咏竹》:夜里照时金琐碎,清风拂处玉玲珑。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此诗颂扬像竹那样的不同寻常的节操坚劲。

唐元稹的《菊花》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进行了赞美,以菊花赞人的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质。

其他常见意象如桃花象征美好,鸟象征自由等。

意象语言的破解关键在于由物及人,将客观事物的特点与人的主以精神世界相沟通。

又说情感语言。

悲孤等词语能直接表露情感,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做客。还有间接表露的,如李益《答许五端公马上口号》中的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诗句,借不堪强写出诗人不堪回首青春年少时之佳境,只能从酒杯中去回想旧日的事了,传达出内心的凄凉,意绪的消沉。

情感语言的破解关键在于捕捉明示性和暗示性情感词语加以品味。

再说象征语言。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某些诗句本身含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二是全诗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如唐代虞世南的《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又如唐杜甫《后游》中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写出江山花柳像在等待人们去欣赏,用来表明大自然的了无私心。其他还有宋苏轼的《题西林壁》、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象征语言的破解关键在于由具体到抽象,由形象到道理来悟。悟的主要方法是类比联想与相关联想。

最后说特定称谓语言。

如秋水指眼睛,盗泉旧时常喻不义之财,鸿雁指书信等,它们大多源于典故或前人诗文。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就涉及到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的典故,而元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化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特定称谓语言的破解,关键是要加强阅读,并注重历史知识和文化常识积累。

从语法角度分析,有以下一些词需要关注:

1、名词

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过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多个名词连用时,意象的组合会营造一定的意境。

如元马致远的著名小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全词用了多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组词,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营造了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古道西风瘦马这组词,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画面,为僻静的村野图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断肠人,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借助名词组合,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将无限愁思自然地寓于图景中,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

再如元代诗人白珽的《余杭四月》颔联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就用了一组名词短语,勾勒出一副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

一般来说,一定的意象名词,对应一定的思想情感。如表达送别相思之情的诗中常会出现柳、酒、月、雁、楼等意象。

2、动词

一个好的动词就能亮丽整个诗句。在鉴赏诗歌时,需要关注动词,尤其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个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中的随抱都炼得很好,鼓是进军的号,只有随字最合适,只有抱才能显示出枕戈待旦的紧张来。

3、形容词

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点了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尤其是颜色,多能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如前面提及的元代诗人白珽的《余杭四月》颔联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就用了朱、青,绿,白四种颜色,显得明丽喜人,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闲适之情。又如白居易《忆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用了红绿火蓝这些包含绚丽色彩的词,把江南美景写得色彩鲜亮,令人难忘记。写形的形容词也要注意,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孤,写尽环境的孤苦,人心的孤苦。

4、副词

副词同样值得关注。如王昌龄《闺怨》中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登翠楼时兴冲冲,因闯入眼帘的柳色却想起了丈夫,生发出伤感,这种情绪上的变化仅一忽字就传达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5、数量词

数量词在诗中有特别的表达作用。

如杜甫的《曲江二首》之一中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落下一片花瓣都要减掉一层春色,而今,万点飘坠,落花纷纷,更使人烦恼愁闷。通过描写一片花飞,春残之始,风飘万点,春残欲尽的残春景色,抒发诗人满腹的怨愁。

篇3:解读文本 找准语言训练点

在文本解读时, 首先要多维对话, 与文本、与学生、与同伴、与编者、与自我等, 这些对话相互影响, 相辅相成。做足这些功课, 才可以把握文章中心、情感基调, 了解编者意图。另外, 我还会思考, 这篇课文含有哪些语言训练点?关于字词句段篇, 学生可以习得哪些语言技巧、表达方法?文本中最精彩的片段, 需要带领学生驻足、品味, 学生除了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感情, 还可以学到哪些语言表达的形式和方法?找准语言训练点, 就可以设计巧妙的语言训练形式。

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 是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语言训练的范例, 对学生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训练是学习课文的一个目标。但是, 长期以来, 许多老师把理解课文内容当作教学的重点, 千方百计使学生明白课文“说了什么”。至于课文的表达形式, 也就是课文“怎么说”, 作者是如何选择裁剪写作素材、塑造人物形象、表达内心情感, 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这一点往往被忽略。这样导致语文课堂高耗低效, 最为直接的表现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缓慢。在文本解读时, 如果能找准文本中的语言训练点, 就可以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现仅就文本中包含口语交际语言训练资源和写作技巧渗透进行举例。

一、关注文本中口语交际训练资源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人物的课文, 文中有大量人物对话, 或侃侃而谈, 义正词严;或巧妙应答, 机智幽默;或婉转表达, 心领神会。这些人物语言不仅表现人物形象, 也是很好的口语交际教材, 说话能力培养的范例。我们可以充分解读文本, 注意挖掘文本中口头表达训练资源, 精心设计, 巧妙引导, 一方面引导学生感悟人物形象, 体会人物感情, 另一方面感受人物语言的精彩, 习得说话的技巧。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九色鹿》一文中, 九色鹿处在刀枪箭斧的包围之中, 即将惨遭杀害, 可它的一番话, 为自己进行辩护, 化险为夷。备课时, 我反复朗读课文, 在读到这一段时, 感觉场面壮阔, 虽然刀枪箭斧寒光闪闪, 但九色鹿面无惧色, 义正词严, 侃侃而谈, 心中不由升起对九色鹿的敬佩之情。反之, 如果九色鹿语无伦次, 甚至大声叫喊, 肯定无法顺利脱险。再想, 这段话说得多好呀, 条理清楚, 思维缜密, 准确生动又得体, 真是对学生进行辩护技巧最佳的教学范例。再想想, 我班学生遇事慌张, 辞不达意, 很难说一段连贯的话, 有时只会简单地重复, 因为不会为自己进行有利的辩护而无法获得别人的原谅、理解。

于是, 我将这一段课文也作为教学重点, 制订的教学目标是:依托文本, 了解故事发展, 感受九色鹿勇敢镇定的形象, 指导朗读, 指导表演, 并渗透辩护的技巧。

二、关注文本中写作技巧的指导

在作文课上, 老师费心费力地讲解写作技巧, 比如细节描写、首尾呼应、衬托烘托、画龙点睛点明中心、一叹三唱重复渲染等。学生听得明白, 可总感觉陌生, 更加无法在作文中自如运用。其实我们的课文都是最好的写作技巧指导的范文。语文教学好像用两条腿走路, 阅读指导课和习作指导课并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例如《爱如茉莉》一文是指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的范文, 课文中一个个细节流露出茉莉一样淡淡的爱, 细节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另外文中“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 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这句话是借景抒情, 通过描写阳光来表达满心的喜悦、激动。

再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水》, 初读内心一惊, 怎会如此缺水。课文描写了乡亲们挑水艰难的画面、下雨天淋雨快乐的画面和一瓢水洗澡痛快的画面, 表现了水的珍贵, 表达了缺水地区人们对水的渴盼。仅仅让学生感受水的无比珍贵吗?再次解读文本, 反复读课文, 内心被震撼了, 被孩子对水的渴望震撼了, 心中充满无限的痛苦。是什么打动我的心?作者明明写的是“有水之乐”, 可感受到的是“无水之苦”。再读, 打动心灵的是文本的语言。表现乡亲们挑水艰难, 一系列数字, 语言简洁;描写下雨天淋雨快乐, 场面描写中侧重于动作描写;为了表现四兄弟一瓢水洗澡痛快, 作者细腻地描写了四分之一水流过身体各部位时真实感受, 运用了白描的手法, 还有通感的写作方法。综观全文, 作者以乐写苦, 是反衬的写作手法, 是带泪的笑, 格外令人动容。教学时, 抓住文本独特的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体会“有水之乐”, 实则感受“无水之苦”, 相机进行写作技巧的渗透。学生的“得”, 是沉甸甸的。

篇4:解读语言训练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训练;语言的艺术;熟练运用

中图分类号:B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6-041-01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训练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语言训练尤其要注意其教学的有效性。据此,本文特别解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言训练的有效性。

一、帮助小学生真正领悟到语言的艺术性

1、比较法的运用

众所周知,人们评定一个句子的通顺与否以及优美与否都离不开对语境的理解。然而,语境内涵的体现则需要依靠遣词造句的支撑。因此,对于小学生语言训练的实施可以通过比较法让学生在语境的渲染下真正感受到该语句的丰富内涵,并学会运用。例如:比较法学习最具有典范的文章便是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这首诗。其中最为经典的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一句诗之所以会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不仅仅因为它营造的幽美意境,更是因为这句是牵引出了“推敲”一词的含义,更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据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语言训练的授课过程中,可以先让小学生品味作者最终确定的“僧敲月下门”,鼓励他们找出全局最精华的词语,再让他们将“推”替代“敲”,细细感受。让小学生在不同动作的变换过程中对语言有了更深一步的领悟。

2、朗诵法的实施

我们若想真正领悟书中精华,折服在作者的思想下必然离不开对文章的多次朗读。只有小学生将文章认认真真的朗读几遍,相信他们必能理解排比句的气势磅礴、夸张句的光怪陆离、对偶句的朗朗上口以及通感的惟妙惟肖。例如,小学课本中有《观潮》这样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很明显,在短短的这段话中作者运用的夸张的艺术手法,将钱塘潮水来势汹涌的气势描绘的惟妙惟肖。若是小学生能够声情并茂的大声朗读这一段,相信他们定能感受到这千军万马的钱塘潮水,宛若眼前般。

二、鼓励小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语言的多样性

对于小学生的语言训练学习而言,其最终目的并不仅限于让小学生感受到汉语的魅力,而是帮助小学生通过接受教师各种方法的训练,在了解并熟练掌握多样性语言艺术的基础上能够运用于生活。小学生通过对各种描写方法的学习,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小学生通过各种方法的单独运用以及综合运用描写生活中的事物,如绽放的像孩子般笑脸的花儿等简单语句。随着每天让小学生将生活中的事物通过艺术的修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必能真正掌握汉语语言的艺术并切实感受到其魅力所在。

当然,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并不是单纯的指让小学生自己描述生活,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可多鼓励学生倾听人们日常生活中对话,具有感染力的、讽刺的、夸张的相信都能刺激小学生语言天赋的开发,此外还能有效的激励小学生对语言的学习。例如,我们都听过这样的话,“你真是太聪明了”,从字面意思而言只是单纯的夸奖别人智商高,然而,在不同的语境将会取得不同的效果。若是平平同学这次语文考试在班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回到家时妈妈都会真心的夸一句“你真是太聪明了”以此来表达对平平的鼓励。然而,若是平平同学在家犯了一个很简单的错误,这时候妈妈可能也会说这么一句“你真是太聪明了”,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并不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而是采取了正话反说的表达方式从反面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一种责备,但这种责备并不具有非常严厉的效果,反而带了点对孩子的宠溺知情。

三、小结

当然,对于小学生的语言训练教学而言,各种教学方法的传授并不是孤立、单独进行的,而是需要相互补充、相互运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在对小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教学目的的实践性,以及教学成果的有效性,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

参考文献

[1] 吴绍欣;论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红顺;中国现当代语文教育的拓荒与探索[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篇5:议论文的语言训练解读

数学史学家、教育学家克莱因曾指出:“数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符号语言.如同音乐利用符号来代表和传播声音一样, 数学也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与日常讲话用的语言不同……数学语言是谨慎地、有意地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

数学语言解读能力是数学基本功之一.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数学语言解读障碍主要有三类:识别转化障碍, 即数学语言的进入障碍, 尤指难以提取数学语言间接传递的信息和隐含条件.记忆存储障碍, 即数学语言的保留障碍, 它不仅仅指记录形式上的数学语言过程中的“遗忘”, 还包括对已经记忆保留的数学语言进行处理, 略去多余的信息, 提炼出知识核心成分过程中发生的“疑惑”.组织表达障碍, 即数学语言的输出障碍, 分为口头和书面表达障碍, 组织表达障碍与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自然语言与数学语言的并联使用能力有关.

2. 建模训练有助于培养数学语言解读能力

严格的过程演绎使数学内容成为形式化运动的产物.数学中的每一个概念, 从本质上说都是嵌入在一些概念体系之中的, 它从某基础概念中得来, 又为建立新的概念作基础.解读数学语言就是要理解数学概念间的联系, 实现认知结构的再组织.在前 (低) 一层次形式理解的基础上, 去认识后 (高) 一层次形式.因此, 数学语言解读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

(1) 引入阶段:学习者通过对定理、定义、法则、公式的字面意义上的记忆, 初步建立起层次结构的轮廓.此时, 学生仅能通过背诵、对比和模仿进行识别判断.

(2) 抽象理解阶段:从记忆到理解, 从对运算、证明的形式操作进入分析推理, 数学语言中层次形式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最后由理解进化到概括.这时, 学习者往往能概括出某一数学观念, 概括出该层次形式活动的内容和规则.

(3) 反省抽象理解阶段:通过对已有知识结构的反省, 思考如何以前一层次形式为对象进行后一层次形式活动, 从而搭建出具备通用性的结构.学习者要达到一定认知水平后才能自觉进入这一阶段, 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使学习者完整地实现数学语言解读.

数学建模训练有助于培养数学语言解读能力.一方面, 建模引导学生认识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与真实世界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 即通过有步骤、有计划的精确的分析计算得到的也可能依然是特定条件下的模拟近似解, 了解这种数学思想, 对中学生下一步学习高等数学和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很有益处;另一方面, 建模的过程必须依靠数学语言进行合理假定并在把模型“数学化”的过程中概括、抽取、保留有价值的信息, 同时舍去次要的、甚至是干扰性的信息, 起到在解读过程中削减“冗余度”的功能, 也为到达反省抽象理解阶段创造必要条件.

3. 案例分析

模型:有一个半径为10公里的圆形农场, 种植某种谷物, 总产量23万吨, 收割后要运回位于农场中心的仓库, 如果运费是每吨每公里2元, 请估算总运费, 并且说明怎样改善你的估计.

(Ⅰ) 模型假设与分析:首先假设谷物在农场内是基本均匀分布的, 这样由于总产量是23万吨, 总面积为314平方公里, 每平方公里的产量ρ约等于0.073万吨, 亩产约为1千斤.其次假设仓库面积忽略不计, 是个质点.最后考虑谷物是从哪些位置运回仓库的:由于农场是圆形, 若假设谷物都是从圆心处运回仓库, 显然不合理, 因为这样根本不需要运;若假设谷物都是从农场最外围即半径10公里的圆周处运回仓库, 如图1, 显然也不合理, 这样过高地估计了运费, 因为大部分的谷物都是从半径10公里的圆形内部运回仓库的;如假设谷物是从半径5公里的圆周处运回仓库, 经分析, 发现误差很大:半径5公里的圆周将该农场切分成了两部分, 一个是半径5公里的圆形农场 (面积记为Sx) , 一个是内径5公里、外径10公里的圆环形农场 (面积记为Sy) , Sy是Sx的3倍, 这样将造成估算的运费比实际运费低很多.

经进一步分析, 如图2, 可将圆形农场用四个同心圆分割成5个部分, 分别是一个R1=2公里的圆形农场F1和四个内径ri (i=2, 3, 4, 5) 、外径Ri (i=2, 3, 4, 5) 的圆环形农场Fi (i=2, 3, 4, 5) (内径ri=2 (i-1) 公里, 外径Ri=2i公里 (i=2, 3, 4, 5) ) , 圆环面积分别为Si (i=2, 3, 4, 5) .同时也可以把圆形农场F1看作是内径r1=0公里、外径R1=2公里的圆环.

若假设F1内的谷物都是从圆心运回仓库, 圆环形农场Fi内的谷物都是从内径处运回仓库, 显然低估运费;若假设F1内的谷物从R1=2公里处运回仓库, 圆环形农场Fi内谷物都是从外径处运回仓库, 则估算又偏高.基于此, 可以认为谷物是从半径为di的圆周处运回仓库, 代入简化后di=2i-1 (i=1, 2, 3, 4, 5) , 即F1内的谷物是从半径中点的圆周处运回仓库, 圆环形农场Fi内的谷物是从圆环中间的圆周处运回仓库.

(Ⅱ)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知道总运费C就是把农场分割成的五个部分的运费相加, 而这五个部分的运费又分别等于它们的产量和到仓库的距离的乘积再乘以每吨每公里的运费, 即.

篇6:从文本解读中探寻语言训练与实践

在想象细化中补白

中华文学艺术讲究的就是委婉表达,作者不可能将自己内心的所有内容都和盘托出,而是故意采取省略的方法,为课文营造出适当的留白,从而为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而这种想象空间对于阅读教学而言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源。教师通过自身对文本的解读,探寻出作者故意留下的这些空白,引领学生在丰富而大胆的想象之中对文本的内容、对作者的情感进行适当的补充,从而在引领学生在想象过程中促进对文本的深入感知,搭建相关的语言实践平台,在语言表达中促进对文本的强化理解。

例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就描写了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遭受横祸以后,心理的历程变化,最终发愤完成著名《史记》的故事。而在课文描述的过程中,作者真可谓惜墨如金,对司马迁经历、心理历程的描写,仅仅运用了“悲愤交加”和“转念又想”这样的词语加以概括。阅读教学就应该引领学生结合这篇课文中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深入感知司马迁这一人物在内心世界中的转变过程,并依托对转变过程的揣摩与感悟,引领孩子将自身对人物内心的体悟撰写下来。因此,笔者在教学这一篇课文时,就设置了这样的一个小练笔:司马迁到底是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结合课文的内容走进司马迁的内心世界,想象他所遭受的种种心理磨难,将写作《史记》的过程表现出来。

这样的练笔正是作者对文本表达空白的一种补充,不仅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表达能力,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体悟与感知,起到了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

在拓展补充中续写

为了表达的效果,很多作者在文章的结尾之处并不直接把结果交代出来,而是营造出一种意犹未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可以针对这一种表达方式结尾的方法,引领孩子在想象补充中对课文的内容进行记叙性描写。

以《一路花香》这篇课文为例,破水罐在得到挑水工的指点之后,认识到自己虽然破损,但是依然存在着较大的价值,完全可以为自己的主人贡献出自己的作用。而至此,课文却戛然而止,给广大的读者留下了深远的认知空间。教师则引领孩子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对话:破水罐对自己重新认识之后,他会与好水罐之间有着怎样的对话呢?他们之间是更好的合作为主人服务呢?还是各自为阵,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呢?一个个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绪不断地扩散,孩子根据自身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对两个人物个性特征的把握,进行了大胆丰富的想象,从而为这篇课文增添了更多形式多样以及完全不同的结尾。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引领学生局限在课文的结尾之中,而是充分尊重学生,让孩子在进入文本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扩散性思维,各种不同的结尾也正是孩子创造性能力的一种体现。这样的练笔就显得极为有价值。

在多元解读中改写

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都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新课标也指出:要珍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体验,不能以教师的解读来替代孩子的多元化解读。叶圣陶老先生也曾经指出: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既然是一个例子,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与调整,从而更好地引领孩子在删除与改写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语言实践表达能力。

例如,《日月潭的传说》这篇民间故事,刻画了两位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形象。但是,这两位英雄人物大尖哥和水社姐在帮助百姓除掉了恶龙之后,却化作了两座青山,永远地守卫在日月潭的兩边。很多学生对这样的结果难以接受,他们认为英雄在为百姓作出贡献之后不应该受到这样的惩罚。因此,教师顺应孩子的认知思维,为孩子进行搭建的改写的实践平台,要求学生依照自己的思考来为大尖哥和水社姐设置相应的结尾。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的思维打开,描写出了乡亲们欢迎两位英雄荣归故里的热闹场景,让英雄们迎来了更好的归宿。

这一案例中的改写实践,从某种程度而言,已经违背了课文的基本情节。但孩子对课文有着自身的认知,对课文中的人物有着自身的喜好。因此,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的多样化解读,并且为学生创建出了更好的语言实践平台,让学生在改写之中满足自身对英雄的一种好感,从而更好地表达出自身阅读的理解感受,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表达能力。

结束语

读写结合是阅读教学中一种基本策略。在读写实践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不断地提高,语言表达的意识在不断的养成。因此,教师必须要充分的运用好教材这一载体,力求准确地解读教材,实现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共融共生,从而促进学生语言基本能力的不断提升。

上一篇:《北极村的童话》的读书笔记下一篇:建党九十二周年党的知识百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