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收发机书

2024-05-21

通信收发机书(精选4篇)

篇1:通信收发机书

办公室主任管理文件

收发通信管理标准第二十一章

第一节 收发、通信的特点及要求

一、收发、通信工作的特点

收发工作是指在机关、单位收发室内接收、分拣收进送出的文件(包括机要文件)、信函、报刊等(统称为信件),一般称为外收发;通信工作指上门送取信件。收发工作与通信工作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它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1.总进出口

它是机关、单位文书、信件往来的总进出口,从外面进来的所有信件都要经过收发室转送到本机关、单位的各部门,本机关、单位的所有信件,都要经过这里向外发出。

2.外、内收发的区别

外收发与内收发有所不同。外收发只担负着收信、发信的任务,信件只是在这里经办手续,工作人员只是根据信件的外部标志接收、发送信件,而一般不能拆阅、处理信件。而内收发则负责拆阅信件,并根据信件的内容去处理。

收发、通信工作是秘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收发通信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文件、信函处理的工作效率,甚至还会影响到整个机关、单位正常的工作秩序。

二、收发室的设立

一般说来,较大的机关或企事业单位都设有独立的收发室,一些较小的基层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则在办公室内设专职或兼职的文书人员进行收发工作。

1.收发室设立的地点

机关、单位的收发室,一般设在机关或单位的大门口或靠近大门口。但是,如果一个机关、单位院内或一座楼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机关或单位,可以视不同情况而设立收发室。如只有两个机关或单位,那么,即可设置一个联合收发室,也可以在大门口各自设置收发室。若有两个以上的机关或单位,则最好设置一个联合收发室,统管这几个机关或单位的收发工作,以便于外单位向本庭院内或楼内的几个机关、单位投递信件。

2.收发室内要配有收发员和通信员

收发员一般只是在收发室内负责接收、分拣、登记收进送出的信件,通信员则要走出去到外单位投递或取回信件。收发室所配备的收发员和通信员的数量,应根据机关或单位的大小及收进送出的信件的多少、投递信件路程的远近等各种情况确定。比如,在高级领导机关中发送机密、绝密信件,要求双人投递,为此,通信员的人数就要相应地增加。

3.收发室配备的设备比较简单

一般必备的设施有:办公桌椅、带分拣格的卷柜、一般卷柜、信报箱、登记簿册、电话和电话号码簿、各有关部门的电话号码表等。此外,还可以根据投送信件数量的多少、投送距离的远近,配备适当的交通工具。其中一般卷柜用来临时存放收进发出的信件。带分拣的卷柜用来按不同方向分拣信件。也可以在卷柜的上半部分设置分拣格以分拣信件,下半部分用来临时存放收进发出的信件。信报箱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在收发室设置一个大型信报箱,分成若干小格,并按各个部门的顺序统一编号。另一种是各部门在适当位置各设一个小型信报箱。信报箱的钥匙一般由各部门指定的专人掌管。对于那些不需要登记签收的一般信件和报刊,收发员可将其直接投入信报箱里,由各部门自取。登记簿册是用来登记收进发出的信件的。这种登记簿的格式包括:日期、来件单位、封皮编号、数量、发往单位、签收等项目。

4.兼有传达任务的收发室应配备的设施 兼有传达任务的收发室,还应配备有电话、电话号码簿、有关部门的电话号码表及会客登记簿等。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备有传呼设备。兼有门卫职能的收发室,还应备有报警器,要把匪警、火警电话,当地派出所及保卫部门、负责保卫工作的人员的电话号码写在明显的位置,以备急用。兼有作息报时责任的收发室还要备有作息时间表、时钟和电铃。

对收发室的设施要加强管理,信报箱的钥匙要由专人保管,登记簿册要妥善保管。对电铃、电话等通讯设备和电气设备要经常进行检查维修,以保证安全可靠。

三、收发室的职责

收发室的职责范围,因不同机关或单位的不同情况和要求而确定。一般说来,收发室的主要职责有:

1.负责接收、分拣、登记并分发送达本机关或单位的文件、公私信函、普通电报以及其他邮件。

2.负责为本机关或单位的各部门或个人订阅并分发报刊杂志。

3.负责接受并邮寄、投送本机关、单位发出的公文、公函、公用电报或其他公务信件。

有些规模较小的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行政机关,设立职能较多的综合性收发室。除了上述三个职能外,还担负起门卫、传达、作息报时等职能,负责来客登记、找人、报时打铃、传呼电话等任务。

四、收发、通信工作基本原则和要求

收发、通信工作在整个机关、单位工作中起着传送带的作用,是文书、信件往来的吞吐口和咽喉,同时,它又是机关、单位的门面。因而,收发、通信人员应该具备秘书工作人员的素质,对自己承担的工作有正确的认识,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工作要认真、细致,待人处事要有礼貌。收发、通信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基本原则和要求:

1.收发、通信员在接收、投递信件时,必须严格地执行责任制度,仔细谨慎地检查、清点信件,受的手续要清楚明白,防止出现漏洞。

2.收发、通信员必须及时、准确地完成信件的收发、投递任务,不能延误、遗忘、压误信件。3.收发、通信员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保证机要信件的机密安全,不许私自拆阅和透视经手转递的任何公私信件,更不能泄漏和遗失机密信件的内容。

4.通信员在执行任务时,不准喝酒,不准办理私事,不能携带信件去公共场所,并要做到信件不离身。

5.收发人员不能擅离职守、弃门不管,要坚守岗位。

6.收发员对待外来人员要热情、谦虚、诚恳,要助人为乐,不能无理拒收信件。

7.通信员在外出执行任务时,对人要有礼貌,不能与人争吵,还应遵守交通规则。第二节 收发工作程序和方法

一、收信工作

收信工作是指接收从外面寄来或送来给本机关、单位的一切公私信件,包括文件、信函、普通电报、报刊以及其他邮件。这些信件大体上有三个来源:一是邮电局送来的公私信函、普通电报、报刊及其他邮件;二是外机关或单位通信员直接送来的信件;三是机要通信局送来的机要信件,收发员应该认真、细致、有条不紊地处理这些信件。为达到这个要求,必须制定出科学的收信工作程序和方法。

收信工作程序包括签收、分拣、登记、转交等环节。

1.签收

收信工作中的环节之一,对于外面送来的信件进行清点验收。为了使信件运转迅速、准确、安全,必须在各个环节建立起严格的交接手续,以分清责任,并便于查考。签收必须在信件送达的当时进行,并应有送件人在场。签收时,应该注意查验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检查收信单位的名称是否与本机关或单位及有关人员的名称相符,在确认来件投递无误后再签收。

(2)检查信件的封口和包装是否完好、正常,有无破损、启封或散包等现象。(3)检查信件外附件是否够数。

(4)检查收件封皮编号与登记是否相符。(5)清查信件缓急的性质。

(6)查明收件登记件数与实有的件数是否相符。

经上述查验无误后,收发员便可以在收件人的投递回执单上或登记簿上签收盖章,以示负责。签收之后,再进行总登记,然后才分拣。接收报纸和刊物,应清点数量,对照报刊分发登记表上的总数量,查看是否够数。

重要的公务文书,有的需要由收件人亲收。一般说来,封皮上写明“亲收”字样的信件,应该由收件人亲自签收,收发室不能代收;封皮上写明“亲启”字样的信件,收发室可以代替收件人签收,但是必须交收件人亲自启封,不能够交别人启封。

签收信件时,可以在对方的发信本上签名或盖章;或者在对方的回执单上签名、盖章;或为对方开具收据、收条。签收信件时,要签署全名,注明收到的时间,对特急件应注明几时几分收到,签名时要用钢笔或毛笔,要求字迹工整,易于辨认。对于机密性极高或内容特别重要的文件,除了要有收文者个人的签名外,还应加盖单位的公章,用以表示负责。

2.分拣

收发室每天分收到大量的信件,要对这些信件进行分拣,将信件按收件人或部门分开,以便转交。分拣要在签收之后及时进行,以免造成积压误事。可以将信件分拣成四种类型,即平信,报刊;自取件;急件;机密要件。要先将急件和机密要件拣出,进行登记后,随时递交给收件人或部门。对于一般信件和报刊,也要随到随拣,按部门或收件人将信件分别存放在固定的柜格里,通知收件人在每天的限定时间里自取或送件上门。

3.登记

信件在分拣之后,收发员要对重要的信件进行分户登记,为收件人或收件部门签收做好准备。登记的目的是为了便于交接签收,使手续严密,便于统计及查找。登记的范围,一般说来,收进的信件凡办理了签收手续都应进行登记,其中包括邮电局送来的公私挂号邮件、包裹单、汇款单;机要通信局送来的机要信件;专人送来的信件,有的虽未进行签收,但也须登记。登记的方法,应该根据机关或单位的规模大小、收取信件数量的多少以及各部门的设置情况而定。规模较大的机关或单位,收进的信件数量多,下设部门也多,可以采用按信件主向分设“收入件登记簿”,即每个收件部门分别使用一本“收入件登记簿”,进行登记,这样,收件部门签收时也很方便。规模较小的机关或单位,收进的信件数量也不大,下设的部门相对也少,可以采用综合性的“收入件登记簿”,即只用一本“收入件登记簿”,按收件部门的顺序进行登记,一个部门的信件登记在一起,以便于转交时签收。

登记的项目应简单,一般有:收到时间(急件应注明具体时、分)、登记人姓名、发件单位、收件单位、封皮编号、文件号、件数、附件、办理情况、收件人签名、备注等。收发室只是信件的收转部门,因此,登记时按来件的外部标志登记即可,不需另行编号或加注其他标记。

登记时要逐项认真填写,力求字迹清楚、工整、易于辨认。

4.转交

转交指信件在登记之后分别转送给本机关或本单位的各个部门及有关人员,或者由各部门派人到收发室领取。收发室在接收信件的当天即应将信件转交有关部门,以防积压误事。对于急件应该立即转交,平件应分批转交。

收发室对于一般平信及报刊,经计数、分拣后,投放信报箱中,由有关部门及个人自行取走。未设信报箱的,也可以采取分送或通知自取的方法,及时地将信件转交给各部门及有关人员手中。对于私人挂号信、包裹单、汇款单等,可以随同公务信件一起登记,转交给收件人所在部门,也可以通知收信人到收发室签收领取。

收发室向各部门转交信件时,要求收件人进行清点,并在“收入件登记簿”上签字,以防止出现差错,明确责任,便于以后查对。

二、发信工作

发信工作是指通过收发室向外发送本机关或单位的公务信件。这些信件一般有三个去向:一是通过邮电局,主要是一般的挂号信和平信;二是机要通信局,主要是发往外埠的机要信件;三是派通信员直接送达,或由公交交换站交换的发往本埠的机要信件。

发信工作的基本环节是:检查、分拣、登记、投送。

1.检查

收发室在接收本机关或单位办公室和各部门送来外发的信件时,要进行检查、验收。检查的主要方面有:

(1)投送地点、收件人是否书写清楚。(2)信件封口是否牢固,密件是否有密封。(3)信件的缓急和机密程度。(4)包装是否牢固、结实,是否合乎要求,体积是否超标。(5)封皮编号与登记是否相符。

(6)信件登记件数与实有件数是否相符。通过上述检查,对不清楚的地方应立即弄清楚,不合格的地方应立即纠正,在检查妥善后,收发员应在送件簿上签字,以示负责,然后再进行分拣。

2.分拣

分拣就是将向外发出的信件按投送方向分开,把每一个收件部门的信件归在一起,为投送作好准备。具体的方法是:

(1)将发往本埠的信件按收件部门的投送路线排队。

(2)将发往外埠的信件按邮电局、机要通信局等去向分开,将一般挂号信及平信归送到邮电局一类,将机要信件归送到机要通信局一类。

(3)当区分开几个投送方向后,在每个投送方向里,要将同一个收件部门的信件放在一起。

3.登记

外发信件在分拣后,要进行登记。根据不同的要求,可以采用联单式登记和簿式登记两种方法进行登记。

通过邮电局、机要通信局外发的信件,可以采用统一印制的交寄三联单进行登记,其中一联在通信员签收后由发文部门存查;一联由机要通信局或邮局留存;一联在邮电局或机要通信局签收后由通信员带回,交收发室存查。

由专人投送的信件,可采用簿式登记,即使用“发出件登记簿”进行登记。如果是由一个人投送,则应按投送路线上各个收件部门先后顺序排队,先到的登在前面,后到的登在后面,依次排列,并将同一个收件部门的信件放在一起登记,以免影响投递速度。如果是由几个人分送,则应按各个分送路线上的先后顺序依次排队登记,其要求也与前述相同。

4.投送

收发、通信部门将本机关或单位外发的公务信件投送到收件单位或个人。投送的方式一般有四种:普通邮寄、专人投送、机要通信和组织公文交换站。以下分别对这四种方式进行说明:(1)普通邮寄

普通邮寄即通过邮局,按普通邮件进行寄发。它可以根据轻重缓急等不同情况,以平信、挂号、特挂、航空四种类别寄发。比较重要的信件为防止丢失,可以寄挂号信;邮寄实物或票证时可以用特挂;邮寄急件时可用航空信。通过邮局寄发的信件,必须是不涉及国家机密的普通文书和资料。凡是涉及国家机密的文件,都不能通过普通邮寄的方式寄送。

通过邮局寄发信件,必须向邮局支付邮资。为避免不必要的工作,许多大机关或大型企事业单位,信件数量多,且邮寄面广,可以采取邮资总付的办法,由邮局按大宗邮件统一结算。较小的企事业单位基层机关,由于发信量少,邮局一般不办理邮资总付业务,但也可以个别办理,并须索要收据,以备以后查询。

(2)专人投送

专人投送一般说来,只有发往本埠各机关或单位的信件须由通信员专程直接投送。但在必要时,发往外埠的重要、紧急的公文,也派通信员直接送达。有时,对于重要、紧急的信件也请下级机关或单位派人来取回。

通信员在投送信件时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①应严格履行交接时签收手续。要检查信件是否应投送到这个机关或单位。还应注意收件人是不是这个机关或单位规定的收件人,如果是别人代收,还应弄清代收人是否属于该机关或单位,是什么部门,做什么工作。

②要事先将自己投送的信件按照路线的先后到达顺序排列好,先到达的机关或单位的信件放在前面,后到达的放在后面。若不事先安排好次序,当到一个机关或单位时,才临时翻找该机关或单位的信件,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会翻乱所有的信件,容易造成遗漏或错投的现象。

③通信员在完成投送任务后,应该向派遣人员交代投送的情况及投送的凭证。

对于下级机关或单位派来领取信件的人员,应仔细地查验他的证件,确定他是否是下级机关或单位派来的,然后再将信件交给来人清点签收后取走。

(3)机要通信传递

通过机要通信传递机密文书,必须经有关部门的批准,才能办理具体传递手续。寄发机密信件的要求有: ①封皮要加盖机密等级印章。

②使用统一印刷的交寄三联单进行逐件登记,并办理签收手续。③信件要封口严密、包装牢固。

(4)组织公文交换站

各省、市级机关文书处理部门在有的机关单位内成立公文交换站,负责党和政府机关以及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公文传递和交换,以节省人力、物力,加快文书的传递,提高办事效率。交换站一般只设一两名领导负责对日常的管理及组织工作。交换站可以由所在城市的最高领导机关的文书处理部门领导,也可以由参加交换的单位组成联合管理委员会,以负责解决交换站的重大问题及有关事项。

交换站的主要任务有:经办参加交换的机关或单位之间互相往来的机要信件的交换业务;向机要通信局交寄发往外埠的机要文件;接收机要通信局转寄给各参加交换的机关或单位的机要文件,交换站一般不办理公开发行的报刊、私人信函及物品等。

交换站的工作以简化手续、快速传递、安全保密为原则,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参加交换的文件,要求封口包装都牢固完好,不能敞口或用订书器钉装封口。

②凡经交换的机要信件,都应当面办好交接手续,由收件机关或单位签字或盖章。

③参加交换的通信员,应该在政治上忠诚可靠,工作上积极,需经本机关或单位人事部门进行审查,再报交换站核准备案。若批准参加交换,则可印刷“交换证”等证件,配发给通信员。在参加交换时,通信员须携带交换站发给的“交换证”等证件,否则不能进入交换场地。

④各参加交换机关或单位的通信员,必须严格遵守交换时间,不能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若通信员因故不能参加交换,该机关或单位应指派专人持介绍信和本人证件前去交换,经查验核对后才能进入交换场地进行文书的交换工作。管 理 工 具 1

文件收发规定

第一条 公司的文件由办公室负责起草和审核,公司总经理签发;公司本部各部门的文件由各部门负责起草,办公室审核,总经理签发。

第二条 文件签发后,送办公室统一安排打字,打印后送回起草部门校对,校对无误方能复印、盖章。

第三条 文件和原稿,由办公室分类归档、保存备查。

第四条 属于秘密的文件,核稿人应该注明“秘密”字样,并确定报送范围。秘密文件按保密规定,由专人印制、报送。

第五条 文件统一由办公室负责发送。送件人应将文件内容、报送日期、部门、接件人等事项登记清楚,并向文件签发人报告报送结果。秘密文件由专人按核定的范围报送。

第六条 外来的文件由办公室专人负责签收,并分类登记。由办公室主任提出处理意见后,签收人应于接件当日即按文件的要求报送给有关部门,不得积压迟误;属急件的,应在接件后即时报送。

第七条 传阅文件由办公室专人负责收回,对领导指示的文件,办公室应及时组织传达和落实。管 理 工 具 2

企业报刊、邮件、函电收发制度

第一条 全厂公私报刊、外来邮件、外发公启、函电等由厂收发室负责收发。

第二条 外发函电要求

1.各部门因公需外发函、电,经办人员应于每天下午××点以前将函件、电报底稿送到收发室,另填写挂号、平信、电报外发登记表。

2.每天下午××点以前,厂收发室应将当日外发函、电清点,累计送交邮局寄发。

第三条 外来邮件管理

1.外来邮件一律经厂收发室签收分发。

2.凡挂号、纸包、包裹单、汇款单、货运单等由收发室通知收件人到收发室当面签收。3.一般公启函、电和厂内员工私人信件,由收发室开具清单分放到各单位信报箱内。

4.私人不明平信一律放到信架(信袋)内,由个人自取。

5.不论公私邮件,收发室应随到随清,及时分发,不得丢失损坏,搁置延误;对国外来函应检查封口、邮戳,如发现被拆封或邮票被撕应拒绝签收,并向邮局反映,查明原由。

6.凡挂号信、汇款单、包裹单、货运单等的收件人,在收发室通知发出后,应随即到收发室领取邮单,并及时去邮局取款取件。超期罚款,收发室概不负责。

第四条 报刊订购与收发 1.报刊订购

(1)订购时间:上半年;下半年。

(2)订购手续:不论单位和个人,均需先到收发室查阅报刊目录,再将需要订购的报刊代号、名称、出版日期、单价、订购份数、期数填写清楚交收发员核对算价,确认无误后,当面缴款开票。公费订购报刊由收发员持订单到财务部门办理付款托收手续。归口管理报刊公费订购的单位除按上述要求填写预订单外,还须填写报刊分发清单,详细写明各种报刊分发到哪些单位或个人。

2.报刊收发

(1)收发员每天对邮局送来的报刊应对照邮局分送清单分类清点,发现有差错应及时登记并要求补缺退余。

(2)收发员收到邮局送来的报刊后应及时分发,不得耽搁延误。收发员清点分发报刊时间为××小时,任何人不得进入收发室。

(3)每天分发到各单位信报箱的报刊应随附分发清单。

(4)各单位应固定专人按时领取报刊和公启函电。领取时,要对照分发清单清点检实签名,发现差错,应当向收发员提出增补退换要求,并进行差错登记。

当面未提出,则视为分发无差错。

第五条 收发员应坚守工作岗位,节假日、休息日应有人值班,休息日应采取轮休形式。

第六条 收发室内外应经常保持整齐清洁。

第七条 收发室由××部门负责管理,其工作质量由××部门进行检查、考核,并承担责任。管 理 工 具 3

收发文处理规定

第一章 通则

第一条 目的

公司文件(本公司及其事务所之间的书信、文件、传票、小包裹等)以及公司外文件的收发、分发等依本规定处理。

第二条 统管部门

文书的收发、分发等事务,由本公司及各事务所的总务处统一管理。第三条 文书责任者

在各业务处室中设文书负责人,负责本处室内发文文件的分发、保管等工作。

第二章 收文及分发

第四条 文书的收受 对公司外来文书的收受由总务处收文科负责。第五条 收文的处理

收文中除亲启信函,挂号信,专递证明等,对一般信函应全部拆封,以件为单位将收文印章盖在文件上方空白处,将信封附上,用别针别在一起。

收文科将全部收文的收受日期、发文单位、发文者姓名、文件标题、内容概要、分发地点等项目登在《收文簿》上,并将文件及收文簿一并提交给总务处长。

第六条 审核以及分发批示

总务处长在对文件及《收文簿》加以审核后,对收文科做出分发批示。当处长外出时,如有关事务急需处理,可由副处长代理承担上述工作。第七条 分发

收文科将《收文簿》及文件分发各处室,各处室的文书负责人应在《收文簿》上盖印签收。

第八条 处室内部文书的处理

文书负责人在收到的文件上加盖传阅印,并将之递交有关处长。该处长阅文后对文书负责人作出分发传阅的批示,文书负责人据此将文件分发给有关工作人员。

在文书承办、分发量较大的处室,可设文书整理簿,并据此处理文件。

第三章 发送

第九条 发送

文书的发送全部由总务处收文科负责,但是,在特殊必要时亦可由适当的业务处室办理。

第十条 处室内部发送文书的处理文书形成者在信封上写清收件人地点、姓名,并注明是否采用挂号、快递等方式后将文书交给文书负责人。

文书负责人将本处室文件分门别类,递交总务处收文科,请示发文。第十一条 发送的处理

总务处收文科将各处室交来的所有发文的发文日期、发送地点、发文者名称(全名)、内容等项目登记在《发文簿》上,贴好邮票投递出去。

第十二条 投递

篇2:通信收发机书

(一)、K501:2–

3、K502: 1-

2、K503:1-

2、S107:从信号发生器加800Hz正弦波

用示波器在TP501处观察测量,在该点信号输出幅度应不失真,如有削顶失真则减小外加信号源的输出幅度或调节W108。

用示波器在TP112处观察其通信话路终端发送滤波器输出波形。用示波器在TP109、TP110处观察测量其通信话路终端接收滤波器输出波形。

4.改变外加信号源的频率,分别为300Hz、800Hz、1.6KHz、2.4KHz、4KHz,在测量点TP112、TP109、TP110处用示波器观测其通信话路终端滤波器的带宽,并绘出幅频特性曲线,掌握通信话路终端语音信号传输的幅频特性。5.开关的设置

J104:编码输入类型选择。J105:译码输出类型选择。S102:误码测试数据输出。S103:外加数字信号输入。S104:误码测试时钟输入。S105:误码测试数据输入。S106:误码测试时钟输出。

S107:外加模拟信号输入。

6.电位器调节

W106:调节接收信号反馈量。W107:调节接收信号幅度。W108:调节发送信号幅度。

五、测量点说明

TP501:在该点输入信号

TP506:PCM译码输出模拟信号,波形同TP501。

篇3:通信收发机书

所谓软件无线电,是指构造一个具有标准化、模块化、开放性的硬件平台,将各种功能,如工作频段、调制解调类型、数据格式、加密模式、通信协议等用软件来完成,同时使宽带A/D转换器尽可能靠近天线,以充分实现数字化,提高可编程性。软件无线电在现代通信中占有重要地位更是未来通信乃至未来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方向。现代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是通信频段越来越高,那么自然对信号处理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一种处理速度很高,处理数据量很大的处理器,而FPGA正是一个合适的选择,所以FPGA对软件无线电系统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作为软件无线电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调制解调技术一直是通信领域的热点课题。最小高斯频移键控(GMSK)是一种典型的连续相位调制方式。GMSK信号具有优良的功率谱特性(功率谱旁瓣快衰减特性),在对信号频带严格限制的各种数字通信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又由于其包络恒定,在具有限幅特性的C类放大器构成的非线性信道中体现出比QPSK相位调制更多的优势,因而在无线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GMS系统、GPRS系统、无线局域网、航空数据链、卫星通信等。目前,GMSK信号已经成为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一种标准。

1 软件无线电中的GMSK收发系统功能与结构

1.1 发射机部分

原始码元信号首先经过双极性编码,然后对其进行采样,经过插值提高数据采样率,通过高斯低通滤波器对原始信号进行带宽限制处理,然后对限带信号进行MSK基带调制,生成相互正交的I,Q两路基带信号,I,Q两路信号再分别与在载波cos[ωc(n)],sin[ωc(n)]相乘,最终再通过加法器,使两路信号相加,得到最终的GMSK调制信号,通过DA送到天线部分[1]。发射机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1.2 接收机部分

经过AD采样过后的GMSK信号首先分别和数字载波cos[ωc(n)],sin[ωc(n)]相乘,再通过低通滤波器,得到I,Q两路信号,对I,Q信号通过MSK解调,得到基带信号,通过CIC抽取滤波器后,降低基带信号的采样率,最后对解调后的基带信号做位同步、抽样判决,最后解码恢复出原始码元[1]。接收机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

2 GMSK通信收发系统在FPGA中的实现

在本系统中,采用1片xilinx公司的spartan-3的50万门FPGA(XC4S500)实现所有的通信实时收发,设定原始码元速率为50kHz, 系统采样率为500kHz,数字中频载波为62.5kHz,系统主时钟为50MHz。在整个GMSK通信收发系统中,最为关键与核心的有3个模块的FPGA实现:数字滤波器模块,调制解调模块,上下变频模块。

2.1 高斯数字低通滤波器模块

GMSK调制解调通信系统中,MSK调制前需要加一个预调制滤波器,对信号带宽进行限制,抑制信号高频分量、带外辐射功率,同时防止过大的瞬时频偏,而高斯低通滤波器就是一种满足限带特性的预调制滤波器。

本系统中,选择高斯低通滤波器的BT=0.5,以达到限制源码带宽和减小基带波形码间串扰的平衡,B为高斯滤波器的3dB带宽,T为码元间隔,由于源码速率为50k,所以T=1/50k,B=25kHz。

传统滤波器采用乘累加式结构,当滤波器阶数过高时,会占用大量硬件乘法器和块RAM资源,运算速率比较慢。而FPGA中自身的查找表结构和丰富的触发器资源,令我们可以采用分布式算法实现FIR低通滤波,提高运算速度,实现高速信号处理。

设Ak是滤波器系数,xk(n)是n时刻的第k个采样输入数据,y(n)为n时刻的系统响应。

undefined

式(1)中,xk(n)可以写成下式(2)的形式:

undefined

(2)式中,B为数据格式的字长,xkb为变量的二进制位,只有“0”和“1”两种状态,将(2)代入(1)中:

括号里的每一乘积项代表着输入变量的某一位与常量的二进制“与”操作,加号代表着算术和操作,指数因子对括号中的和加权。如果事先构造一查找表,该表存储着括号中所有的可能值,就可以通过所有输入变量相对应位的组合向量(x(N)b,x(N-1)b,…,x(1)b)对该表进行寻址,该查找表称为分布式查找表DALUT。DALUT的构造规则如表1所示。

FPGA中实现分布式算法的硬件结构如图3所示。

信号在FPGA中通过高斯滤波器限制带宽的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

图中第一行为原始二进制码元信号,下排为通过滤波器后的限带信号。

2.2 MSK调制解调模块

2.2.1 基带正交调制模块

MSK调制与解调,是整个通信收发系统的核心。为了便于模块的移植,以具有通用性,采用正交调制与解调[2]。

MSK信号是FSK信号的一种特殊调制方式,其调制指数mf=0.5, 二进制MSK信号表达式为:

undefined

当输入符号为+1时,角频率:ωc+π/2T;

当输入符号为-1时,角频率:ωc-π/2T;

由于调制指数mf=Δω/Ω,对于MSK,mf=0.5,Ω为码元角频率;

Ω=2πf,f为码元频率,f=1/2T,T为码元间隔;

由于MSK为FSK调制的一种,所以MSK信号还可以表示为:

undefined

对于正交调制,得到基带I,Q两路信号:

undefined

其中,相位为:Φ=Kf∫undefinedvΩ(τ)dτ

Kf为调频系数,又因为原始码元为单频信号,码元角频率为Ω,所以设vΩ(t)=cosΩt,则相位:

undefined

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上式得到调频系数:

Kf=mfΩ

在本系统中,码元速率为50k,则Kf=0.5*2*25k=78.5k;

整个系统的调制结构如图5所示。

图6为FPGA中信号经GMSK正交调制产生的I,Q通道信号仿真结果。

其中,原码序列为循环发送“01010011”,可见I,Q两路信号是相互正交的。

2.2.2 基带正交解调模块

由于GMSK调制是FSK调制的一种特例,也即是调频的一种。所以,GMSK的解调和传统的调频信号解调一样,应该对相位函数Φ(n)求导[3]:

f(n)=Φ′(n)=Φ(n)-Φ(n-1)=

undefinedundefined

由上式可见,对调频类解调的过程中,要对相位函数Φ(n)进行除法与反正切运算,这对FPGA来说是比较复杂的。因邓,我们不得不寻求其他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undefined

即可采用如图7所示结构进行解调:

其中,Tb为一个码元间隔时间,即1/50k,恢复出的基带信号经抽样判决即可恢复出原始码元。

2.3 数字上下变频模块

如图8-9所示,GMSK两路基带I,Q信号必须经过数字上变频后,再相加合成一个中频信号,最后生成中频GMSK信号,然后送给DA,转换成射频信号发射;同样,接收机必须首先把数字中频信号进行数字下变频,经低通滤波后,恢复出基带I,Q两路信号,然后进行基带解调。

实现数字混频的关键是通过一数控振荡器NCO产生一个频率可变的正弦波样本,即:

S(n)=cos[2π(flo/fs)*n]

flo为本地振荡频率,即数字中频频率;fs为输入混频器的信号采样率[4]。

由于FPGA丰富的查找表资源,NCO产生正弦波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就是查表法,即事先根据NCO正弦波相位计算好相位的正弦值,并按相位角度作为地址存储该相位的正弦值数据。DDC工作时,每向DDC输入一个待下变频的信号采样样本,NCO就增加一个2π(flo/fs)的相位增量,然后按照∑2π(flo/fs)相位累加角度作为地址,检测该地址上的正余弦数值并输出到数字混频器,与信号样本相乘,乘积再经过LPF输出,即完成了下变频。数字上变频亦是如此。经混频后数据速率仍然不变,仍为采样速率fs。图10为I,Q信号经数字上变频后最终形成的GMSK中频信号,原码仍循环发送“01010011”序列,由图可见,GMSK为调制指数为0.5的FSK信号。

3 结束语

本文给出了基于软件无线电结构FPGA实现GMSK通信收发机的一种详细实现方案,并对其关键模块的实现进行了详细分析和信号仿真。由于硬件平台的通用性,在该方案中,只需通过软件修改基带调制解调方式,就可以移植到其他通信制式中去,例如OFDM,QPSK等,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灵活性。用FPGA实现通信收发,具有开发成本低,开发周期短,体积小,易于系统功能扩展等优点。

摘要:阐述了GMSK调制解调的原理与特点,介绍了其在软件无线电系统中的FPGA实现,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在FPGA中GMSK信号调制解调的信号仿真图。与传统的通信收发系统不同,该系统的调制解调,上下变频,滤波,同步抽样判决等工作都是通过软件实现的。由于硬件平台的通用性,在该方案中,只需通过软件修改基带调制解调方式,就可以移植到其他通信制式中去,例如OFDM,QPSK等,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灵活性。

关键词:软件无线电,GMSK,FPGA

参考文献

[1]杨小牛,楼才义,等.软件无线电原理与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2]单亚娴,王华,匡镜明.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通用调制器的设计和实现[J].通讯与电视,2004(2):17-19.

[3]赵民建,仇佩亮,李国纲.一种软件无线电GMSK非相干接收机[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3,8(5):22-25.

篇4:矿井信号收发器通信模块设计

目前, 国内矿井监控系统中信号收发器的数据通信主要采用RS232串口通信技术及ZigBee、GPRS等无线通信技术。RS232串口传输方式传输距离短, 传输速率低, 且易产生共模干扰, 抗噪声干扰性能差。另外, 信号收发器现用的各类无线通信技术存在协议复杂, 设备功耗较大, 价格昂贵等缺点[1]。

本文设计了一种结合RS485串口通信技术及无线WiFi技术的信号收发器通信模块。该模块接收井下各监控终端传送的数据, 将数据压缩、打包后通过无线接入点实时发送至井上监控中心服务器;同时接收无线接入点传送的来自监控中心服务器的控制信息, 通过串口及时发送至井下监控终端, 完成数据双向交互。

1 硬件设计

1.1 无线通信模块

无线通信模块实现信号收发器与无线接入点之间的双向数据传输。该模块支持TCP/IP协议, 运行在2.4/5 GHz频段, 传输速率最高可达300 Mbit/s。无线通信模块硬件结构如图1所示。

以太网控制芯片DM9000支持10/100 Mbit/s以太网连接, 具有成本低、体积小、功耗低、处理性能高等优点[2]。DM9000通过隔离变压器YL18-2050S与端口RJ45相连。隔离变压器主要用于信号电平耦合, 增强信号使其传输距离更远;同时使芯片端与外部隔离, 增强抗干扰能力, 对芯片起到保护作用。

RTL8306为6接口的以太网交换芯片, 其分别通过1个4端口网络隔离变压器HN4264及2个单端口隔离变压器HN1264连至1个4端口RJ45和2个单端口RJ45。RJ45选用HR911105A, 具有1 500V的电压隔离特性。

RTL8188RE-GR为无线局域网的网络接口控制器, 其与无线射频芯片88W8060相连, 完成无线信号的收发功能。RTL8188RE-GR芯片采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工作在IEEE 802.11n模式, 具有40 MHz数据带宽, 包含1个增强信号探测器、1个频域自适应均衡器和1个软判决Viterbi译码器, 可减轻井下多径效应干扰及相互干扰。当监控数据发生异常时, 报警系统启动, LED灯持续闪烁提示报警。

无线射频芯片88W8060支持IEEE 802.11n标准, 该标准采用智能天线技术, 通过多组独立天线组成的天线阵列, 可动态调整波束, 使无线设备接收到稳定的信号, 同时增强抗干扰能力。该芯片集成了功率放大器, 通过具有电路保护功能的开关变换器以及射频模块收发无线信号。

1.2 串口通信模块

串口通信模块实现监控终端与信号收发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为半双工通信。该模块采用RS485串口及屏蔽双绞线实现数据交互, 使用Modbus协议RTU传输模式[3]。RS485串行总线接口标准以差分平衡方式传输信号, 具有很强的抗共模干扰能力。

采用MAX1487E芯片设计RS485接口电路, 如图2所示。该芯片一端连接信号收发器的主控处理芯片, 用于控制发送与接收方向;另一端连接RS485总线, 总线下接监控终端, 包含变频器、PLC等。MAX1487E芯片的驱动器为限斜率方式, 可有效抑制干扰的产生;具有短路电流限制功能, 可通过热关断电路将驱动器输出置为高阻状态, 防止过度的功率损耗;当输入开路时, 可确保逻辑高电平输出[4]。

为提高串口通信模块的抗干扰性能, 除在芯片选型时考虑抗干扰及低功耗因素外, 还采用了以下抗干扰措施:

(1) 故障保险电路。在串口总线的一端接入上拉电阻R5及下拉电阻R7, 可有效降低总线上大的反射信号或干扰信号的影响。阻值计算公式:

式中:R6为终端电阻;VDD为输入电压;UAB为MAX1487E芯片引脚A, B之间的电压。

其中VDD=5V, UAB=250mV, R6=120Ω, 得出R5=R7=1.2kΩ。此时, 终端电阻R6只接主机端, 以减轻总线负载。

(2) 电气隔离。采用DC/DC变换器将信号收发器电源和串口通信模块的电源隔离, 通过光耦隔离信号, 避免地环路干扰, 同时避免串口通信模块电源的噪声对串口信号传输的影响, 使信号收发器具有较高的隔离和抗干扰能力。此外, 接入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 (TVS管) 可吸收很高的瞬态电压, 当产生单次浪涌时保护设备不被损坏。

(3) 接口电路。采用2层保护电路对RS485总线进行整体防护。在串口通信模块线路的输入端并联接入2个气体放电管D4, D5 (即第1层保护电路) , 泄放大的浪涌电流;其后接入3个TVS管D1, D2, D3 (即第2层保护电路) , 将第1层保护电路抑制后的残压限制在MAX1487E芯片耐受的电压范围。由于TVS管最大峰值通流容量小, 对于较高能量的浪涌电压无防护能力, 所以需在其前加装气体放电管, 以抑制浪涌。R8与R9串联接入电路, 用于限制流过TVS管的电流在较高的瞬态电压下低于可承受的最大电流[5]。

(4) 在芯片的电源引脚周围附加相应的电容滤波器, 有效消除电源部分瞬变的噪声电压干扰。另外, 在芯片的电源引脚和接地引脚之间接入去耦电容C3, 抑制冲击电流在传输线和供电电源内阻上产生的较大压降而形成的干扰。

2 软件设计

基于WinCE操作系统, 采用EVC4.0编程。在嵌入式设备上安装WinCE操作系统后, 建立交叉编译环境, 开发、启动引导加载程序, 移植内核, 即可编译、运行应用程序。

2.1 无线通信模块

首先, 编制底层的DM9000网络驱动程序, 其是基于中断工作模式下实现的驱动程序, 包括初始化函数、发送函数、接收函数及中断程序, 主要实现数据包发送和接收功能, 驱动主程序进行DM9000的初始化、无线通信模块检测及参数获取、中断服务。

其次, 编写中层无线通信应用程序实现TCP通信功能[6]。该程序接收并解析井下无线接入点传送来的TCP数据, 判断解析结果。若为控制命令, 则将控制命令及内容以消息队列的方式传送给RS485串口通信模块, 发送至各个监控终端;若为读数据命令, 则将接收到的监控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以TCP协议发送至无线接入点。

2.2 串口通信模块

设置主机为信号收发器, 从机为监控终端, 数据发送和接收采用中断方式, 主、从机设置不同地址, 采用Modbus RTU传输模式, 通信帧格式:起始位、源地址、目的地址、数据长度、数据段、循环冗余校验码 (CRC) 、停止位[7]。其中, 数据段占用0~255bytes, CRC码占用2 bytes, 其余各占用1byte。CRC码虽然计算复杂, 但能有效提高井下串口数据通信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在通信过程中, 主机通过时钟中断次数计数, 采用轮询方式定时向从机发送请求命令[5]。在嵌入式操作系统上创建串口通信程序, 程序流程:主机生成报文, 报文建立遵循Modbus RTU的结构体;主机发送报文至从机, 从机接收后若地址相同, 应答主机;主机接收从机报文;主机分析并存储报文, 直至主机接收到退出命令, 结束通信过程。

2.3 协议转换程序

协议转换程序实现TCP/IP协议与Modbus RTU协议的转换。该程序接收到TCP/IP数据包后, 将数据包解包, 之后串口处理函数将数据写入串口;接收到RS485传来的数据后, 串口处理函数首先读取串口数据, 将数据放到缓冲区, 之后缓冲区的原始数据打包成数据链路帧发送至无线WiFi网络。

3 性能测试

对信号收发器的无线发射功率和RS485串口通信的稳定性及实时性进行测试。

载频峰值功率可反映信号收发器发送数据时的实际输出功率[8], 直接关系到信号收发器传输距离的远近, 其测试指标要求小于等于20dB·m。使用综合测试仪测试信号收发器的载频峰值功率, 测试结果见表1, 最大功率级电平分为6个等级, 输出功率容限范围都在-2/3~+2/3dB以内, 输出功率符合要求。

使用6台RS485开发板作为从机, 信号收发器作为主机, 测试串口通信和数据传输性能。从机发送1kB数据至主机, 将发送第1帧数据到收到最后1帧确认帧之间的时间作为数据传输时间, 多次测试统计得出其平均值为0.512s, 满足数据传输速率要求, 且主、从机之间的数据交互正常。

4 结语

矿井信号收发器已在井下实际应用, 可及时准确地采集监控终端实时运行数据并发送至井上监控中心服务器, 在数据采集、传输方面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及交互性;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能, 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下一步需结合TCP传输流量的控制, 优化TCP传输性能, 实现语音、图像、视频的高速数据传输。

摘要:针对目前井下信号收发器存在信号传输距离短、传输速率低、抗干扰能力差、功耗大等问题, 设计了一种基于RS485串口通信技术和无线WiFi技术的矿井信号收发器通信模块。该模块采用WinCE嵌入式系统, 与井下监控终端通过RS485接口进行基于Modbus协议的数据通信, 将监控终端采集到的数据通过WiFi网络以TCP/IP协议发送至无线接入点, 并与井上监控中心服务器进行数据双向通信。测试结果表明, 该信号收发器通信模块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实时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信号收发器,通信模块,RS485串口通信,WiFi,抗干扰

参考文献

[1]廖华辉, 吴泽君.刍议2.4G的无线温度数据采集基站[J].通讯世界, 2013 (6) :15-17.

[2]赵曼, 侯秀梅.基于WiFi技术的矿井信号收发器设计[J].工矿自动化, 2014, 40 (7) :5-8.

[3]赵文龙, 涂远松, 颜乐先, 等.ARM和WinCE环境下的Modbus协议的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0, 18 (8) :1865-1868.

[4]冯子陵, 俞建新.RS485总线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 2012, 38 (20) :215-218.

[5]赵小兵, 周雪峰.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RS485总线的抗干扰设计[J].工矿自动化, 2013, 39 (2) :83-86.

[6]张辉, 吴清, 崔培培, 等.工业以太网在温度采集系统中的应用[J].现代科学仪器, 2013 (2) :102-104.

[7]王书根, 王振松, 刘晓云.Modbus协议的RS485总线通讯机的设计及应用[J].自动化与仪表, 2011, 26 (5) :25-28.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通信收发机书】相关文章:

异步收发06-14

收发邮件作业04-30

射频收发模块05-17

无线遥控收发06-05

收发信机06-10

仓管和收发简历04-07

仓库收发货流程06-12

收发文风险控制范文06-15

邮件收发管理办法07-24

邮件收发管理规定04-27

上一篇:初中生物年终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课堂教学组织与调控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