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县职教中心数控实验室简介

2024-05-03

沈丘县职教中心数控实验室简介(通用5篇)

篇1:沈丘县职教中心数控实验室简介

沈丘县职教中心数控实验室简介

沈丘职教中心是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拥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线切割、电火花成型机等设备50余台套。能够满足机电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维修等专业的实习、实训需要。

该实验室摆设有数控实验台两套,在此数控实验台上可以进行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数控设备故障维修等项目的实习。

我国正处于先进制造技术大发展时期,航天航空工业、机械工业、汽车工业、计算机工业、轻工业等都需要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不仅包括技术本身,如数控技术、高速加工技术、精密加工技术、纳米技术、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绿色制造技术、产品开发和生产管理技术等,还包括技术人才的培养。在企业中,一方面大量缺少工程技术人员,另一方面又急需高级工人、技师和高级技师,严重影响了生产制造技术的发展,许多企业的数控技术人才的水平和数量远远跟不上需求,急需培养和招聘。

因此,希望有志于这些专业的有志学生来我们职教中心学习相关专业,我们有信心通过三年的努力培养,一定能把你们培养成为企业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并顺利就业拿高薪。

篇2:沈丘县职教中心数控实验室简介

学校全称:荆门市东宝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辖浏河中学、子陵职高、栗溪职高三个校区);现任校长:杨立杰(浏河中学校区负责人:贾泽富,子陵职高校区负责人:罗大军,栗溪职高校区负责人:周进)。

学校校训:自立自强创业创新。

荣誉称号:湖北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湖北省星火培训基地,荆门市高中(职高)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荆门市家长示范学校,荆门市花园式学校,东宝区最佳文明单位等。

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是经荆门市教育局批准,由东宝区人民政府主办,东宝区教育局主管的一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现已形成“一校三区”格局,其中浏河中学校区位于荆门市城区金龙泉大道9号(中心办公场所设在该校区),子陵职高校区位于城郊子陵铺镇、栗溪职高校区位于山区栗溪镇。学校共占地350亩,建筑总面积26378平方米。建有标准计算机教室4个,有教学用计算机215台,开通校园局域网3个,有多功能教室1个;专用图书室3个,藏书2万余册,其中专业藏书5000余册;有运动场3个,其中300米环形跑道1个(子陵校区)、250米环形跑道2个(栗溪、浏河校区各1个);有7个篮球场;建有专门的锅炉房3个,学校食堂可满足2000人同时进餐;有专门的医务室1个。

学校有教职工168人,其中退休41人,在岗124人,在岗教职工中专任教师12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95人,具有高级职称19人,特级教师1人,有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有区管拔尖人才1人,有区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6人,双师型教师22人。在校学生2564人,主要开设有种植、园艺、电子电器应用与维护、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音乐、文秘、烹饪等12个专业,其中,种植、园艺属于市级重点骨干专业。

篇3:栾城职教中心简介

栾城职教中心简介

栾城县职教中心成立于1994年12月,1998年晋升为省级重点职业高中,2004年成功晋升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校园占地108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在校生2557人。教职工246人,中高级教师153名,开设机械加工技术、制药技术、计算机应用、电气技术应用、中餐烹饪、园林绿化、畜牧兽医、服装设计与工艺、会计电算化、旅游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汽车维修等l6个专业,其中机械加工技术、制药技术专业为市骨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是省教育厅批准的我市唯一一所具有幼师教学资质的县级职教中心。发展至今,学校已经形成了以学前教育、制药技术、机械加工为骨干专业,以培养服务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人才为特色的发展格局。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以“质量兴校、管理强校、稳定立校”作为发展理念,以“人人学习一门技术,人人学业合格,人人身心健康”为培养目标。根据升学、就业、短期培训培养目标的不同,分部管理,按需施教,分别组织教学与管理,实现了升学、就业与技能的双赢,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先后荣获“河北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河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石家庄市“文明单位”、“教学质量先进单位”、“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县“十佳群众满意学校”等荣誉称号。

篇4:故城县职教中心简介

河北省故城县职教中心座落于冀鲁交界处的千年古埠——河北省故城县城郑口镇。学校始建于1992年,占地150亩,建筑面积5.94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11人,全日制在校生3160人,“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学员1100人。我校是首批国家级中等职业学校之一,2004年复评为国家级重点。

近年来,我们紧盯市场,着眼服务新兴产业,设置有电子信息技术、工业与民用建筑、计算机应用、会计电算化、旅游与酒店管理、学前教育、动物科学、数控机床加工等11个专业,其中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被评为市级骨干专业,市政府为我校加冠名为“衡水建筑工程学校”。学校注重实习实训基础建设,现建有微机室、语音室、会计模拟室、电子电工实验室、建筑专业的“三室五场”、旅游餐饮实训厅、数控机加工车间等实习操作场地,其中电子电工、工民建专业的实习实训场所被评定为省级实训基地。

在办学工作中,形成了“知识与技能兼得,升学与就业又收,教书与育人并重,应试与发展共求”的灵活办学模式。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大力实施教学改革,推进分层教学和弹性学制,并按照升学或就业岗位专业特点增删教材,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进一步增强。大力改善学校环境,不断加强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学校设施改造、和谐校园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硬环境和软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了学校实力。不断改进管理方式方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阳光德育工程”,鼓励和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学以制用,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学校坚持质量、特色兴校,秉承“为学生出路搭桥,铸人民满意品牌”的理念,以就业型和升学型并行培养为目标,实施名校名师工程,取得良好效果,向用人单位和社会输送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实用技术人才。近五年来,我校对口高考升学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2010年达到98%。每年招生在1000人以上,2010年全县4062名中考考生,报我校志愿的达3600人,实现三天录取新生1150人。在全县行风评议中,我校名列全县教育系统首位,先后被省政府、省教育厅、省劳动厅、省发改委等部门授予“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改革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连续十年在全市同类学校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学校”。

学校地址:河北省河北省故城县职教中心

邮编:253800

电话:0318—5330545

传真:0318—5330885

篇5:旬邑县职教中心教研简介

学校现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爱生敬业,乐于奉献,探索创新,理念先进,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210名,其中专任教师168名,特、高级教师占35%,国家、省、市、县教学能手35人,学科带头人10人。学校教学质量一直稳定在全县前列,教学成绩赢得了社会广泛好评。近几年来,教师在市县教学能手大赛中获奖10多人次,论文在各级评比或发表100多篇次,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50多人次,两个研究课题通过省级验收。

为了贯彻“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的思想,学校突出“观念求新,要求从严,过程从细,方法求活,效果求实”的教研管理特色。一是深化课题研究。每年开学初,每位教师都要确定本学年自己的校内教研课题。并围绕课题内容,展开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收集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在教研会上集体讨论,形成材料,申报立项。二是加强集体备课。各学科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审查通过,形成统一教案,在课堂实践中要学会思考学生、思索课堂,写好教后反思,不断改进,提高教学能力。三是特色校本培训。根据我校实际,我们确定了五类公开课:新教师见面课,提高课、过关课、外出学习或参训教师的汇报课、公开课、优质示范课,我们每周开展一次小组说课活动,每月开展一次说课大赛,每学年做好一次专题讲座。激励教师不断钻研业务,提高业务水平。四是聚焦课堂教学。在推进教研工作的过程中,我校把开展以“突破课堂教学”为中心的课题研究作为教研的重要内容。同时我们确立了“问题即课题,分析即研究,结论即成果”的校本教研思维模式。探索出“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主动探索---相互交流---汇报总结---巩固实践”的开放式、交互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上一篇:《悔的边缘》说课稿下一篇: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推动妇女事业发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