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团培训结业论文

2024-04-30

初团培训结业论文(精选9篇)

篇1:初团培训结业论文

初团培训结业论文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初团培训之心得体会

尊敬的团组织:

很荣幸我能够被选中参加学院的初团培训。作为班里的班长,为了能更好的为班级和同学服务,自己也是刻意注意学习管理能力,恰好初团培训让我有了的机会。通过这几次的初团培训,我觉得自己在工作方法和思想觉悟方面有很大提升。

去年初团培训的第一次会议,在张立新书记的引领下我们学习了团的章程,作为一名中国共青团员,第一次这么全面的了解共青团。同时张书记介绍优秀的初团培训学生推荐入党积极分子的具体事宜,对党对团从未像现在这样清晰。这对为以后给同学解答入党方面的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初团培训社会实践活动非常锻炼人,我的社会实践能力与交流能力在馨怡敬老院志愿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在敬老院里给老人表演节目,观看了敬老院老人们的合唱表演,为老人们服务并与老人们进行亲切交谈,一天过得很充实。

上学期末团总支组织进行了初团培训之优秀班级学生代表交流会,学长们展示班级活动,上届初团培训优秀学员、优秀班级的班干部在管理班级、基层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介绍,我更加熟悉了工作开展的方法和推进工作创新,对提高了我的工作及实践能力有很大帮助。

团干部该具备的能力有很多,科学的决策能力,通过科学的比较,全面的分析,周密的计划,进行权衡利弊得失,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达到最佳效果。要有执行能力,要把上级的文件里面有效的方案和计划贯彻下去。要有认清角色的能力,要明确自己的角色,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保质保量的完成自己的任务。组织能力,进入大学之后,同学们有了自己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多活动的组织必须提前计划,提前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活动质量的同时按时完成任务。要有综合协调能力,要善于团结各种人,与其合作共事。要有应变能力,必须认真了解新情况,加以分析研究,审时度势,适时调整,争取最佳效果。要有创新能力,要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闯出新道路,促进工作不断发展。还有一个忍耐能力,要能够在工作中接受批评和责备,学会忍辱负重。

自己总结这几次培训总结了以下四点工作时应该注意的

一,学生干部,首先是一名学生,其次才是一名干部。所以作为学生干部更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同学做好带头作用。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有求知精神,求知必精。作为学生干部,一定要端正态度,好好学习。

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其位,谋其政,全心全意的为同学们服务。少说多做,踏实肯干,虚心向他人学习,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虚心学习他人长处,用别人的长处去比较自己的短处。

三,要有自信,“自信是伟大的首要条件”。学会自信很重要。还有要正确处理同学与自己的关系,不要觉得自己是干部,就比他们高级。要学会放低姿态,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做好下情上报。

四,要有大局观,要尊重工作中的同伴,做事要冷静,要学会求同存异,不要太自我,也不要过于轻狂。适时的摆好自己的心态,愉快的进行工作。

经过几次初团培训,我学到了多方面的技巧,我会以十分的热情和饱满的情绪去对待工作,努力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认真对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提高效率,把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力求完美。本着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做事,按特色定位,到位不缺位,补位不越位的原则,努力做好自己,为组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篇2:中国西部体育教师足球培训班结业

本次培训分为理论、实践、比赛观摩、录像观摩、考核五部分。培训课时共计92学时。参加培训的20名中小学教师全部是工作在一线的体育教师, 分别来自陕西、青海、山西、甘肃、宁夏、新疆、贵州等10个省市自治区, 其中5名来自省会城市, 9名来自中等城市, 6名来自县级以下城市。在12天的培训中, 学员在训练课设计、训练计划的有效实施、足球技战术和比赛临场指挥等方面接受了较为系统的培训。

本次培训中使用的《教学大纲》、《理论课实践课进度》、《参考资料》等由北京体育大学足球教研室博士生导师陈易章教授、张廷安, 首都体育学院教授吕文元, 中国中学生希望队主教练李辉以及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三高足球俱乐部训练部黄石、教练组组长李军、副组长边立军共同研究、制订、编写。

篇3:初团培训结业论文

摘 要结业论文答辩是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中不可或缺的,也是培训中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亟待加强并改进。从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化的角度看,结业论文答辩应成为反思校长专业发展的平台,分享办学实践智慧的展台,研习论文写作规范的讲台。提升论文答辩质量的主要对策是,提前介入写作指导以放好论文的“样子”,认真评阅结业论文以选好答辩的“种子”,着力营造学术民主氛围以搭好互动的“台子”。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 校长专业化 任职资格培训 结业论文 论文答辩

中小学校长是履行学校领导与管理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校长培训是促进校长专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校长任职资格培训中,如何提升结业论文写作及答辩质量,切实加强并改进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其在校长职业生涯初期促进专业发展的催化剂作用,值得培训机构及培训者探究。

一、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结业论文答辩之现状分析

结业论文通常作为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的“总作业”布置给参培学员,而论文答辩亦随之成为整个培训阶段的“最后一课”。作为具有阶段性培训成果鲜明显示度的重要环节,结业论文答辩之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尚存较大的质量提升空间。

首先,从论文形成的过程看,基本处于“自发生长”状态。结业论文从选题到定稿均由校长个体完成,既缺少与导师的沟通,亦缺乏与同伴的交流。培训机构直到接收参培校长提交的论文,方才得知各位校长在本次培训中学习研究的关注点所在,更遑论在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等环节予以指导与监督。究其原因,固然与成人学习、干部培训的特点相关,亦与培训机构的重视程度、指导力量不无关系。

其次,从论文写作的质量看,总体情况并不那么令人乐观。虽然结业论文中不乏选题新颖、观点鲜明、论据充实、论证严谨的优秀之作,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五失”。一曰:失之于思考不足。有文无论既是一大通病,也是一大顽症。虽然一些论文也不乏“器”的精巧与美丽,但从整体上来说还是缺少“道”的深邃与广博。有叙事没研究、有案例欠分析、有做法缺依据、有经验少提炼的现象并不鲜见。二曰:失之于层次不清。有的一级标题之间相互有交叉,有的二级标题与上面的一级标题不对应。三曰:失之于表达不准。例如对论文中的核心概念未予定义者有之,未选取权威定义者有之,甚至援引学界普遍认为错误定义者亦有之。四曰:失之于格式不对。虽说不能苛求结业论文完全达到科研论文的规范化与标准化要求,但出现题名下缺失摘要与关键词、正文后缺失参考文献这样的低级错误,委实不应该。五曰:失之于学术不端。通过“复制+粘贴”方式抄袭而来的论文虽属极其个别,但为了“赶结业班车”而拼凑论文的现象亦并非个别。

再次,从论文答辩的安排看,大多采用示范性答辩模式。提交结业论文是参培校长人人必做的“规定动作”,然而由于培训课程多且课时紧、培训机构人手不足等原因,论文答辩并非人人必过的结业“门槛”,而只是其中优秀代表被培训机构指定的动作。笔者通过网上调研发现,不少培训机构将示范性论文答辩与结业典礼在时间安排上紧相衔接,使之成为上下两个半场。但由于上下两场活动性质与氛围基调截然不同,培训机构与培训学员的目标指向和心理期待也不尽相同,加之时间局促,很难确保结业论文答辩的示范性到位,“最后一课”亦难免沦为草草走过场的一课。

二、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结业论文答辩之功能定位

笔者认为,准确定位校长培训论文答辩之功能是提升论文答辩质量的内在诉求。而准确定位的逻辑起点,则是对校长专业化及其实现方式的科学认识。

校长专业化有两层含义,既指校长职业群体的专业化,亦指校长个体的专业化。后者意义上的专业化通常又称“校长专业发展”,是指“校长在逐步深化对教育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历史使命感与专业精神、不断提升道德与伦理追求、不断提高学校领导专业技能与能力的过程”[1]。它既需要校长个人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不断进行岗位实践与反思、理论学习与研究等自我修炼,也需要培训机构提供“以提高校长素质和能力,改进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支持性服务”[2],而结业论文答辩恰是二者“零距离”对接的接口。

教育部近年来陆续颁布的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职业中学和幼儿园等四个校(园)长专业标准,是广大中小学校长走上专业化发展道路的行动指南。校长要扮演好《标准》所要求的领导者、教育者、管理者三大角色,履行好《标准》所赋予的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六大职责,必须首先突破理性视角缺乏、理论思维薄弱这个专业发展的“瓶颈”,前述校长培训结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即是不证之证。“一个理论思维水平不高的校长不可能成为学校变革的领头人,一个缺乏理论思维的校长群体绝不是一个专业性强的职业群体。”[3]校长专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经由培训机构一次或N次带有“充电”、“加油”性质的培训、研修一蹴而就;提升校长的理论思维水平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大功告成。但努力提升校长培训结业论文答辩质量,无疑是培训机构促进校长专业发展、提供支持性服务的题中应有之义。

基于此,笔者将校长任职资格培训论文答辩的基本功能定位于“三台”,即:反思校长专业发展的平台,分享办学实践智慧的展台,研习论文写作规范的讲台。

自我反思是校长专业发展过程的良性伴侣。“反思是一种批判性地思考经验的能力,这种能力使人们结合已有知识和从经验中获得知识,以调整自己的行为。”[4]校长培训结业论文多为校长在教育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在自身岗位实践的基础上,在与实践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的产物。对作者而言,论文答辩是一个再学习、再反思、再提升的过程。其对论文内容的自我陈述,既包括对自己教育管理思想的审视和教育管理实践的追问,也包括自己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谋划。对观摩者而言,论文答辩则是一个以人为镜、学习如何自我反思的过程,可以从中获取反思意识、反思能力、反思行为等多方面的启迪。

智慧共享是促进校长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任何行业的成长都有赖于它的参与者分享经验和进行诚实的对话。”[5]结业论文公开答辩恰似一个“相观而善”的展台,作者基于自己所在学校及所分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植根校本实践创新的亮点做法与成功经验及其相应的理论阐述在此分享。其基于学校并努力发展学校的教育理想令人感动,直面学校教育管理面临的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出路的探索精神令人尊重,锲而不舍地进行教育改革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实践成果令人钦佩。即便作者分享的是困难、困境与困惑等“成长的烦恼”,亦令人深思,对促进校长群体专业成长不无裨益。

论文写作是提升校长专业水准的重要举措。它有助于中小学校长藉此积累并提炼教育管理经验,体认并发展教育管理理论,砥砺并提高教育管理能力,探索并开辟教学管理新路。对于以新任校长为主体的任职资格培训班来说,结业论文中出现不够准确、严谨之笔,有待充实、完善之处等问题在所难免。通过公开答辩这种更具现场感、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将作者在论文中提出的基本观点及其表达方式昭示于人,而且可以使全体学员在观摩作者与同伴、与专家的对话过程中,在聆听专家点评的过程中,重新考量该论文的选题价值,进一步认识该论文在确立主旨、论证观点、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优劣得失,进而加深理解教育管理论文写作的学术规范。

从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角度看,论文答辩的“三台”定位是一个有机整体,大体可与古人所谓“三不朽”之说相对应:反思的平台是校长“立德”的推手,由反思意识、反思能力、反思行为等构成的反思人格直接指向如何做人;分享的展台是校长“立功”的帮手,校长个体分享的鲜活实践性知识和经验,对校长群体专业化而言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研习的讲台是校长“立言”的助手,踏踏实实地做研究、写论文,方能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自觉,进而实现从管理者到研究者的跨越。

三、提升校长培训结业论文答辩质量之对策建议

1.放好“样子”:提前介入论文写作指导

论文答辩质量的基础在于结业论文本身的质量。惟有“关口”不断前移,从源头上提高结业论文写作质量,方能实现论文答辩质量之提升。

(1)发布论文选题指南。确定选题是论文写作的首要环节。选题指南对于校长培训结业论文写作具有定向、定位、定点等指导作用,应在学员报到之初与办班计划、学员手册等同步发布。由于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周期较短,结业论文选题指南不应该也不可能像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指南那样包罗万象。其编制时基本遵循的原则有三。一是目的性原则。所谓目的性,即指南所设定的选题范围应与任职资格班的培训目标相呼应。任职资格培训班学员以新提任的中小学副职校级领导为主体,他们多由一线优秀教师、中层管理骨干走上现工作岗位,正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原始积累”时期,恰恰需要通过任职资格培训,学习教育管理理论,交流教育管理经验,更新教育管理观念,拓宽教育管理视野,提升教育管理能力,明确专业发展方向。二是针对性原则。所谓针对性,即指南所涉及的选题内容与任职资格培训班学员现阶段在学校改革发展和自身专业发展方面的急需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相贴近,如此,方可促进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校长所在学校发展、校长个体专业成长的互动共赢。三是开放性原则。所谓开放性,即指南应充分考虑学员所在学校的类型差异以及学员自身不同的学科背景、工作经历、岗位需要、研究志趣等因素,以保证人人有题可选,有文可写。

(2)开设系列专题讲座。专题讲座是达成培训目标培训内容之重要载体,应贯穿于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全过程。其对于校长培训结业论文写作的作用有二。一曰“启思”。培训机构应以助推学员加速实现从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向合格的学校领导者、管理者角色转变为中心来组织各项教学活动,所开设的每一个专题讲座都要凸显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专家引领作用,都可视为结业论文的“先修课程”,都有义务为结业论文这门自然延伸的“后续课程”服务,都要有意识地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为结业论文写作从确立选题、深入研究、借鉴成果等方面开启思路。二曰“导写”。培训机构还应针对论文写作及与之相关的教育科学研究开设带有直接指导意义的专题讲座。

(3)提供答辩陈词范本。答辩陈词范本宜在培训课程结束之前、结业论文草成之后发给学员,要求他们参照范本格式给自己的论文写一篇答辩陈词,与结业论文一并提交。此举目的在于促使参训校长将准备答辩的压力转化为修改论文的动力,“倒逼”自己认真审读、推敲论文草稿,从中查找并弥补论点、论据、论证三方面的逻辑漏洞,进而将自己的基本观点建立在比较充分的理论思考基础之上并自圆其说,将自己的基本经验建立在比较系统的实践反思基础之上并提炼升华,从而避免言之乏理的平平之作、东拼西凑的敷衍之作、甚至是复制+粘贴的抄袭之作“出笼”。

2.选好“种子”:精心遴选参与答辩人选

对于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来说,如果条件许可,人人参加论文答辩是再好不过的一种制度安排。倘若受制于各方面因素,挑出部分优秀论文进行示范性答辩,也不失为一种策略选择。笔者认为,选好答辩种子选手是最大限度发挥论文答辩示范效应的必要前提。

(1)认真审读论文。这是遴选“种子”的基础。每一期任职资格培训班结业前,干训中心都要聘请2~3位专家,认真审读每一位校长提交的结业论文,以全面了解学员学习、研究与写作的态度和水平,从中发现适合公开答辩的“种子”。

(2)确立入选标准。这是选好“种子”的关键。我们可以确立“基本”+“附加”的入选标准。基本标准是“四性”,即:选题的价值性,能回应当今时代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与校长专业发展的诉求;观点的正确性,能旗帜鲜明地亮出对“问题”的发现及研究的结论;材料的丰富性,能在相关理论的关照下展示学校教育管理实践创新的生态多样性;表达的逻辑性,能完整地、有层次地、语言流畅地、用词比较准确地展开论证,前后观点没有矛盾。附加标准是“三度”:一是信度,指结业论文为作者本人真题实做的原创作品,与作者平时工作、研究领域以及曾主持、承担或参与的科研项目密切相关,经系统查重检测不存在学术不端问题;二是效度,指论文选题切中不同层次、类型的中小学亟待解决的共性矛盾和突出问题,不仅能在答辩中引发学员参与共同话题的讨论,而且能在答辩后为学员所在学校某一方面工作的加强和改进提供参考、借鉴;三是“不饱和度”,指论文本身在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实践创新、理论思考、文章结构、文字表达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存在一定的探讨空间,可以通过答辩明确深化研究或修改论文的思路,并使之更加深入推进或更臻于严谨、完美。

(3)明确答辩要求。这是发挥“种子”功能的必要准备。干训中心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多种方式,联系拟作示范性答辩的论文作者,明确要求他们从为什么选择研究这个课题、用什么方法研究这个课题、如何解释所发现的问题、课题研究有什么创新、研究过程遇到哪些困难、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方面做好答辩准备。

3.搭好“台子”:着力营造学术民主氛围

论文答辩作为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的“最后一课”,是一种以多元对话取代单向独白的特别课程,是一个从学习资源到学习方式都带有开放性的特殊课堂。确保“最后一课”的教学质量,需要培训机构与培训学员、论文作者与答辩专家共同致力于打造以学术民主为核心,求真、向善、立美的课堂文化。所谓求真,是指籍答辩过程中的观点交锋激发捕捉现实问题的灵感,激活多向思维的灵性,激励追求教育管理研究规范性、科学性、创新性的心志;所谓向善,是指答辩过程中的情感交流来汲取人格力量,从中感悟论文作者勤于理论学习、勇于实践创新、收获生命成长的幸福与快乐;所谓立美,是指籍答辩过程中的审美体验来提升审美品质,从中领略优秀论文内蕴的思维缜密之美、内容翔实之美、结构严谨之美以及语言顺畅之美。论文答辩必须着力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1)起始环节——“答”。这个环节的主角是论文作者本人,主要任务是阐述论文的基本观点以引发对于论文的审读讨论。为了避免作者自陈时述无巨细、照本宣科,可采取“一发”、“二限”的措施加以控制。“一发”就是提前将参加答辩的论文复印好并发放给与会者,人手一份,这样既可方便与会人员了解论文全貌,又可免除论文作者全文宣读之累。“二限”就是限定答辩人自述时间与自述内容。时间上,一般要求控制在10分钟之内完成;内容上,要求简述论文选题的缘起、研究的方法、主要的观点、创新与不足之处等。

(2)中间环节——“辩”。这个环节没有绝对主角,人人皆可参与。答辩专家与论文作者的对话自然不可缺少,给其他学员提供与论文作者对话的机会亦很重要。在此环节中,作者须凭借自己平时的积累沉着应答专家的质疑问难,即便不能对答如流,这场对话对答辩人及观摩者来说,都具有挑起认知矛盾、激发深度思考的助力作用。观摩者也不等于旁听或旁观者,他们可以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者身份在答辩中发出自己的“好声音”。无论是谦逊的“悟”——提纲挈领地概述自己在阅读论文、聆听答辩过程中得到的收获,还是友善的“补”——以个人的实践经验或体会补充作者论文中的疏漏之处,抑或是率真的“刁难”——直截了当地提出异见请作者解答,同窗之间这种参与式、分享式的互动研讨,皆可收到助益校长专业发展之效。当然,“好声音”也是需要练习的。答辩会召开之前,培训机构可以根据已经确定进行示范性答辩的论文名单,挑出结业论文选题范围与答辩人相同或相近的论文作者,提前通知他们一对一地阅读准备进行答辩的论文,写出点评意见,这是答辩会现场观摩者发出“好声音”必要的“开声”“练嗓”活动。

(3)最后环节——“评”。这个环节的主角是答辩专家。专家组成员以2~3人为宜,最好能实现理论专家与实践专家“共舞”。答辩专家的主要任务是在听取现场答辩的基础上,对作者所进行的研究及其所撰写的论文作出点评。点评内容既包括“栽花”,也包括“栽刺”,且“花”要“栽”在闪光点、“刺”要“栽”在破绽处。点评方式可以由一人主评,其他人补评。不同专家的点评见仁见智,哪怕意见相左、没有共识也无妨,从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角度看,如此更有利于拓宽校长们的研究思路和学术视野。

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结业论文答辩,是一种促进校长专业成长的策略。其有效性的充分发挥,有赖于培训机构的精心组织、培训过程的扎实高效、培训学员的认真准备,三者缺一不可。只要培训机构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不断创新,结业论文答辩质量不断提升并非不可期。

参考文献

[1] 陈玉琨.校长专业化问题研究[J].上海教育,2004(3B).

[2] 雷振海.校长专业化需要培训专业化[N].中国教师报,2013-10-9(1).

[3] 褚宏启.对校长专业化的再认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

[4] 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Stephen.D.Brookfield).批判反思型教师ABC[M].张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5] 帕克·帕尔默(ParkerJ.Palmer).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余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篇4:初团培训结业论文

苹果公司很早就发布了“合格供应商标准”, 对供应商企业提出了较高的环保、健康、安全方面的要求。为更好地帮助供应商贯彻这一标准, 2013年起, 苹果公司与南京大学-ISC EHS中心开展合作, 对供应商员工进行为期18个月共25门必修和选修的安全培训课程。培训对象主要为苹果供应商EHS或生产部门的中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包含4门基础课程、17门进阶课程和4门高级课程, 其中基础课程为: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工作安全分析、环境法规符合性及职业健康安全法规符合性;进阶课程为:个人防护用品、EHS检查与审核、职业健康管理、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管理及人机工程学等;高级课程为:EHS领导力、变更管理、工艺安全管理和EHS培训应用与演讲。

在培训管理方面, 该中心为学员建立了学籍档案, 开发了在线报名和选课系统, 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和课后测试, 制定了重修、补课和调课制度。在教学中, 中心利用个人防护用品体验中心和上锁挂牌工具展示板, 把体验式教学融入课堂, 把大量案例引进课堂。学员还需在进阶课程阶段开展优化项目, 撰写项目改进建议书, 让所学内容付诸实践。最终学员通过答辩, 顺利结业。

学员参加培训后, 苹果公司连续2年将培训成果列入年度供应商社会责任报告。2015年报告提到, 1家供应商经培训后, 改进了危险化学品采购、存储、使用和处理的程序及要求, 在采购过程中将EHS核准作为化学品入库的强制手续, 并建立了针对化学品的数字化管理平台, 通过高效严格的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来减少意外发生。某学员代表发言时说道, 参加这次培训纠正了自己错误的EHS观念。该员工所在企业随后调整了EHS工作管理流程, 加大巡视力度, 并每月举行EHS会议。最终, 企业工伤事故大大减少。

篇5:初团培训结业论文

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是大力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培养世界一流企业、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是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必然要求。为了帮助中央企业掌握国家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措施,正确把握境外投资环境和投资机会,借鉴国内外企业“走出去”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全面提高中央企业境外投资风险防范能力,国务院国资委干部培训中心举办了“中央企业领导人‘走出去’战略高级培训班”。

这次培训在内容及方式上有所创新。培训班聘请了国务院有关部、委、办、局领导、我国驻外使馆商务处负责同志、中央企业负责同志、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以及国际著名专业服务机构的专家、学者等,主要讲授“走出去”战略、政策法规、案例分析、风险管控与经验分享等内容。这是自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以来在国有企业中层次最高、课程课目涉猎最广的一次短期培训。

3月22日上午,受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王勇委托,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邵宁代表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领导人‘走出去’战略高级培训班”的开班表示祝贺,对各中央企业领导人员参加培训班表示欢迎!他对办好这届培训提出了要求与希望,并率先开讲头一课。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商务部副部长陈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国税总局副局长王力、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高怀忠以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总裁周中枢、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裁魏家福等为培训班学员答疑解惑、交流经验。100多名学员经过近70个学时紧张而又充实的学习,普遍反映培训班办得有深度、有广度,课程设置全面,对自身素养上层次、长见识、提水平效果明显,增强了“走出去”的信心、决心。他们非常感谢国务院国资委培训中心的努力,期待今后能提供更多更好的培训机会。

篇6:初团培训结业论文

香港临床牧关、教牧辅导教育协会的董事们, 林锦涛会长, 姚镜鸿博士, 湖南省卫生厅国际合作处蔡冬华处长、科教处龙开超处长、医政处曾清副处级调研员,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肖水源院长和赵衡文书记等参加了结业典礼。

湖南省肿瘤医院领导班子、各职能科室及临床科室主任、各科室护士长, 在心灵关怀培训班任教的香港刘佩雯老师, 首届临床心灵关怀培训班结业的24名学员, 第二届心灵关怀培训班的24名新学员, 以及各科室护理人员共200余人参加了结业典礼。

结业典礼由湖南省肿瘤医院党委刘五星书记主持, 胡炳强院长在结业典礼上致辞。

1

在湖南省卫生厅国际合作处指导下, 从2005年10月份开始, 湖南省肿瘤医院先后聘请了加拿大, 美国, 香港等地及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心理学及临床牧关相关教授来院讲授临床心灵关怀培训课程和亲临临床探视病人。

2006年6月, 湖南省肿瘤医院向湖南省卫生厅申请成立“医院临床心灵关怀项目”得到批准, 由此, 湖南省肿瘤医院成立了由院领导主管、相关职能科室共同参与的临床心灵关怀项目领导小组及培训部, 并制订了相应实施方案, 即《湖南省肿瘤医院临床心灵关怀六年计划》。

2006年11月, 湖南省肿瘤医院与香港临床牧关、教牧辅导教育协会,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共同签署了“湖南省肿瘤医院临床心灵关怀项目合作意向书”, 对每年派往湖南省肿瘤医院进行辅导的专家人次、双方的互访交流做出了详细的约定。

2007年3月, 湖南省肿瘤医院在国内率先启动临床心灵关怀项目, 开展了临床心灵关怀服务, 项目服务包括:建立机构, 倾听心理倾诉, 伦理学咨询, 及心灵关怀师、助理心灵关怀师和志愿者的教育培训等。

三年来, 湖南省肿瘤医院、香港临床牧关教育及教牧辅导教育协会、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三方, 通过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 培养出了一批心灵关怀师、助理心灵关怀师和志愿者, 开展了临床心灵关怀服务项目。

目前, 湖南省肿瘤医院每个病房都有1-2名“临床心灵关怀员”, 她们在日常的工作中, 对病人注入心灵关怀;在休息时间进行心灵探访, 有效地缓解了肿瘤病人因来自于疾病本身的恐惧, 帮助她们针对手术、放化疗、家庭经济压力而导致的人格情绪及人际关系的改变, 树立信心、确定目标, 达到了积极配合治疗, 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湖南省肿瘤医院“临床心灵关怀员”们曾将她们所学到的仁爱、关怀、沟通, 倾听等技巧还带到了汶川5.12大地震后的抗震救灾医疗队, 有效地激励起了灾区同胞战胜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痛苦, 树立起了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勇气。

与此同时, 湖南省肿瘤医院通过积累的宝贵经验, 摸索出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培训模式, 正在编写的《湖南省肿瘤医院临床心灵关怀教育培训手册》就是临床心灵关怀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展现。

正是由于临床心灵关怀项目的开展, 为湖南省肿瘤医院成功申请李嘉诚基金会全国宁养医疗服务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并于2008年10月正式成立了湖南省肿瘤医院宁养院。

2

自湖南省肿瘤医院临床心灵关怀慈善项目启动以来, 收到了香港临床牧关、教牧辅导教育协会及个人数十万元的捐款;申报了省厅级课题三项;组织医院、香港双方互访学习交流11次达26人次;举办大型学术交流及培训班10次;讲座以及开展相关活动共计32余次;接受临床心灵辅导和咨询400余次。林锦涛会长、姚镜鸿博士还固定来医院授课, 固定授课的教师还有刘佩雯老师。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肖水源院长和香港临床牧关教育及教牧辅导教育协会林锦涛会长认为:现代医学认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 而且应该是躯体、精神、社会保持完美的状态。对于临床医务人员来说, 面临的挑战不仅是从躯体上去治愈病人的疾病, 更要理解病人的语言和情绪, 理解疾病给病人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

这批经过临床心灵关怀知识培训和严格考核的24名学员, 在顺利结业的同时, 获得了临床心灵关怀教育第一单元证书。

结业学员代表陈琼、王娟在结业典礼相继发言。她们认为:结业意味着新的工作任务即将启程。她们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肿瘤患者从生理、心理, 社会中得到精神舒缓, 真正走出生命中的幽谷, 达到全身心康复。并且表示将义不容辞的把这个项目持续不断的开展下去, 让所有的肿瘤患者得到全社会、全人的关爱, 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做出自己的贡献。

牟桂英女士是在妇瘤科三病室住院治疗后已经康复出院了的病友, 听说湖南省肿瘤医院举办临床心灵关怀结业典礼, 她冒着烈日来到典礼现场, 其感言更是感人涕下。

牟桂英女士于2008年1月在长沙市某医院诊断为宫颈癌, 当时医生诊断为晚期疾病, 没有什么治疗机会了, 这使得牟女士万念俱灰, 非常绝望。随后又发生了严重的并发症--放射性直肠炎, 非常痛苦, 坐也不是, 站也不是。随后, 医生发现她直肠部位长了一个小肿块, 怀疑得了直肠癌 (后经确诊只是一个息肉) 时, 心情非常糟糕。再加上家庭里出现的一些不安, 导致她心情非常低落, 整晚整晚地失眠。

她来到湖南省肿瘤医院妇瘤科三病室住院后, 心灵关怀小组的组长沈波涌护士长向她推荐了“心灵关怀”, 并帮她预约了刘佩雯老师对她进行心灵辅导。

在心灵辅导过程中, 牟桂英女士感觉刘老师的谈话非常亲切、体贴, 就像亲人一样, 让她不由自主地就把心里的烦恼全部倾倒了出来。刘老师分析了她烦恼的原因, 建议她不要过分担心, 应该为自己好好活着。

牟女士与刘老师谈了大约一个半小时, 有了茅塞顿开的感觉, 心情一下子豁然开朗, 失眠也好了。

现在的牟女士的心情开朗, 家里的事情也处理得很好, 病情也很稳定, 非常满足现在全家幸福圆满。

在叙述这些时, 牟女士多次流下了感动的热泪, 她再三感谢“临床心灵关怀员”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结业典礼的最后, 是香港临床牧关、教牧辅导教育协会林锦涛会长、姚镜鸿博士、湖南省卫生厅国际合作处蔡冬华处长、科教处龙开超处长、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肖水源院长和赵衡文书记、湖南省肿瘤医院党委刘五星书记、湖南省肿瘤医院胡炳强院长给24名首届临床心灵关怀培训班结业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典礼在刘佩雯老师与24名结业同学合唱《感恩的心》、《爱的真谛》和《轻轻听》的歌声中结束:

篇7:初团培训结业论文

“天使成长营”由中科金集团联合中关村天使投资协会、中国青年天使会、中关村天使投资百人会、联想之星、创新工场、清科集团等多家知名机构和组织共同发起,坚持免费、公益的原则。2014年6月6号,“天使成长营”第一期正式开营,经过505天的学习与实践,37位一期学员迎来结业典礼。据介绍,“天使成长营”课程的设置是逐步把天使投资强烈的个人主观阶段上升到一定的系统方法论的阶段,主要包括投资决策课程、投资技能课程和投资实践课程,均由知名天使投资人或相关权威专业人士亲自授课。在具体课程设置上,前半年主要是月度集中培训,后半年以一对一导师互动和小组项目讨论为主。月度集中培训包括三个单元:知识型课程(如行业趋势、法律知识、投资知识等)投资主题分享(行业专家研究、一线天使投资人经验分享等)、实践型课程“项目路演与讨论”。在实践过程中,进行班级分组推荐项目路演,学员先点评决策,再由匹配的专业导师帮助学员分析项目。路演结束后,还要进行小组内的“复盘”,加深学习收获。在知识与实践、再学习的过程中,班级也形成了独具成长营风格的学习体系。一年多时间里, “天使成长营”成功举行近百场项目对接会,路演项目近1000个;开营以来,由同学发起或主要管理的新设基金有10支,成立投资+孵化的众创空间6个;同学集体合投或小范围合投项目10多个,包括了美国硅谷、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多个地区。

nlc202309022014

篇8:初团培训结业论文

为了组织好此次培训, 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领导与组班教师, 组织专家对此次培训方案进行了多次论证。体育 (与健康) 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课程目标的达成主要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结合实现。在教学中, 教师体育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水平的高低, 将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因此对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此次培训内容主要设置为三大模块:理论、实践和体育术科。在培训模式上, 主要采用杭师大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童富勇教授的国家级重点课题——《农村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有效培训研究》中提出的“七环法”培训模式。与以往培训相比, 本次培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双导师制”培训:根据每位学员的实际需求为其配备一名理论导师和一名实践导师。理论导师就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 向学员进行剖析和探讨, 并指导学员进行论文的撰写;实践导师就运动技能的教学方法和实际课堂的掌控能力, 对学员进行经验的传授和方法上的引导。本次培训方案的设计, 充分考虑到体育学科的课程性质与特点, 紧紧围绕当前体育教师为适应现行课程标准、体育教学工作急需得到提升等诸多方面,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实行双导师制为学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取得了明显的实效性。

一、专业愿景, 专家引领

“教师需要培训什么?”是农村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有效培训“七环法”的出发点。本次培训在对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全面科学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选择学校体育界的专家。专家们引导学员用审视的眼光看问题, 用研究的思维方式看待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现象, 引导学员对现有观点和认识进行反思, 重新构建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

二、教学实践, 同课异构

根据农村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有效培训“七环法”的步骤设置和要求, 全体学员进驻实践学校进行教学实践。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以“实践教学——名师示范——课堂模仿——同伴互助——展示突破”层层递进的五环为主要培训模式, 结合案例教学、同课异构等方式开展听课、评课和上课等教学研究活动。经过近4个星期的实践学习, 使学员在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能力及说课评课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 综合能力得以大幅提升。

三、技能培训, 专业拓展

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是体育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教学目标, 它体现了体育学科的性质。本次培训, 在体育教师教育能力发展术科内容学习的设计安排上, 以小学教材中的运动项目技能指导为主, 另外安排了抖空竹、竹竿舞、瑜伽等项目的学习。通过各运动项目的必修和选修, 加强与提高了全体学员的运动技能水平。特别是通过对新兴运动项目的选修, 拓宽了学员的视野, 有利于学员回到学校后结合当地学校的特点开发校本课程。

四、分享经验, 反思提高

篇9:初团培训结业论文

“2014年非洲国家热带重要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班”的举办旨在提高各受援国在热带重要作物,包括木薯、甘蔗、橡胶、咖啡、可可、热带果树和蔬菜等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提升非洲各国热带重要作物病虫害的防控能力和自主研发水平,提高其作物产量、保障食品和粮食安全,增进各国人民的福祉。

本次培训班历时25 d,共有来自肯尼亚、乌干达、赞比亚、埃塞俄比亚、毛里求斯、加纳、喀麦隆、埃及和苏丹等9个非洲英语国家的16名学员参加。培训期间,各位学员积极交流,在交流研讨和参观考察过程中,积极地与中方专家、官员和企业家交流互动,通过交流研讨和参观考察,不但让学员从理论上了解了中国在热带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领域发展的状况和未来研究方向,而且对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人民生活和风土人情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生活上我院师生与学员的热情互动,拉近了我国与发展中国家人民之间的距离,为我国与各非洲国家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友好基础。

上一篇:宿舍长的心得体会下一篇:听我吹牛作文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