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索摸排工作机制

2024-04-29

线索摸排工作机制(精选5篇)

篇1:线索摸排工作机制

案件网络线索摸排机制心得体会汇报

我室结合近年来承办的案件,对比X市及其他县区典型案件发现,在新形势下,传统办案线索摸排工作面临着新的困难,在线索摸排工作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水土不服”现象。传统案件线索主要来源于群众举报、信访分流、自主发现、移送窝案、串案、上级交办、技侦发现等等,但随着现代腐败分子作案手段越来越隐蔽,高智能、复合型违法违纪案件也越来越多。

同时,伴随着交通工具的升级,案件相关人员流动范围,逃避隐匿速度快,因此,采用以来源为依托,以谈话、提调相关材料为手段的传统案件线索摸排工作方法,势必会在时空条件、因果关系条件、作案工具条件以及赃款赃物等方面受到较大的冲击。在新形势下,采用新的线索摸排方法成为案件突破的重点。因此,我室在对比其他兄弟单位和参考国内线索摸排学术前沿,决定尝试采用网络舆论采集分析研判,以助案件突破。

网络线索摸排有着天然的优势,在当今社会,网络社交几乎已经成为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络为人们开辟了新的民意表达渠道,成为一条民众参与时政的快捷通道。信息海量、实时更、双向互动的特点,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案件线索来源。网络社交和人际传播的结合,不再仅仅是网络传播,其既有网络信息传播的海量性、及时性、多样性、开放性的特点,也继承了人际传播的裂变性信息传播模式。因此,把握好网络线索对案件突破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网络媒介中,微博、贴吧以及公众号这类社交传播媒介,意见领袖能在信息传播中发挥关键而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审查调查工作就要以此为阵地,引导和经营线索,适时跟帖,以获取尽可能多的、详细的案件线索信息,进而使得线索转化为案件,在传统的群众匿名举报中,我们是很难在举报人身上进一步了解情况突破案情的,这样往往就造成了案件线索的搁置和浪费。

我室计划在六个月的时间里,形成一套切合我室工作实际的网路舆论摸排机制,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线索收集、线索筛选以及线索研判。

线索收集工作的开展,需要我们密切注重保密工作,案前不打草惊蛇,案中不风声鹤唳,这就要转变工作角色,这与化装侦查的思路不谋而合,以网民的角色介入到网络平台上,适时且拿捏好分寸引导调动相关地区相关方面的网友参与到讨论中,从中提取有关情报。当然,线索收集的创新不仅限于此,这要针对具体案情而变化。

网络线索筛选与传统案件线索筛选是不尽相同的,网络的庞大势必会出现信息爆炸式的出现,在非常大的信息流中,重点关注显得格外重要,我室将本着关键时刻、关键部门、关键词汇三个方面开展线索筛选工作,将初筛过后的信息汇总整理,进行下一步的研判。线索研判是开展线索初查的关键一环,做到一信息一分析,以小组的模式投入到研判分析工作中。

线索摸排方法的创新的目的还是还原案件全貌,提高办案效率,让速度与质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因此,我室在今后的案件办理中仍本着公平、公正、合法的原则,继续采用灵活多变的手法,做到案件办理的精、快、准。

篇2:线索摸排工作机制

认真总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的经验和教训,对新形势下黑恶霸痞犯罪特点规律认真总结,形成制度。以下是东星资源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提供的关于扫黑除恶线索摸排工作方案材料范文,更多详细内容,尽在东星资源网,欢迎大家阅读!

扫黑除恶线索摸排工作方案一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关于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决策和部署,彻底铲除重大治安隐患,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发展宗旨,针对当前涉黑涉恶问题新动向,切实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把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和反腐败、基层“拍蝇”结合起来,把扫黑除恶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扫除严重危害人民群众人身权、财产权和人格权、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黑恶势力,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扫黑除恶工作取得实际成效,特成立镇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指挥部,指挥部组织成人员名单如下:

三、职责分工

扫黑除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相互协作,形成整体合力。各主要成员单位职责明确如下:

各行政村(社区):负责深入排查,一旦发现相关线索,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镇综治办:负责进一步强化组织协调的核心作用,加强对派出所、司法所及各行政村等相关单位及部门的协调和督促,及时研究解决扫黑除恶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派出所:负责全镇黑恶案件的发现、掌握和打击。坚决打击从事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扰乱社会治安、破坏经济秩序、危害基层政权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坚决打击欺压群众、祸害百姓、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黑恶势力;坚决深挖“保护伞”,一律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司法所:负责组织司法行政干部积极参与专项斗争,注意从调解矛盾纠纷等日常工作中发现黑恶犯罪线索。

其它部门:积极配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提供相关的信息线索。

四、工作重点

要坚持依法严惩、打早打小、除恶务尽的原则,对有下列行为的予以重点打击:

(一)通过非法途径或采用不当手段,谋求农村基层政权,或者把持、控制农村基层政权的“两委”人员,以村集体或村民名义出现,强买强卖、强装强卸、强揽强建以及欺行霸市的,宗族恶势力以及其他形式的乡霸、村霸、地霸、路霸。

(二)在各种集贸、批发市场、行业等商品流通领域,欺行霸市、垄断经营、强占地盘,强行收取保护费和专职受雇于人,替人看场子、充当打手,为人催款讨债,帮人壮声势撑场子,插手解决纠纷的行为。

(三)在建筑、房屋拆迁、征用土地、项目招标、拍卖等活动中强行承揽工程和在运输行业,非法控制、垄断客运及货运线路,争抢客源、货源,殴打、谩骂其他从业人员以及在道路上拦截过往车辆,强行收取费用及带车绕行收费站,逃避交费,从中牟利的行为。

(四)以合法注册的私营公司或者委托关系为外衣插手民间经济纠纷,利用硬暴力或者软暴力等手段进行非法收车、催收债务等违法犯罪行为的行为。

(五)长期游弋于医疗卫生部门、场所周围,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各类医托、职业医闹的行为。

(六)在乡村、城郊、居民社区、娱乐场所,有组织的从事发放高利贷,黄、赌、毒、枪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治安的黑恶势力。

(七)多次实施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敲诈勒索、强买强卖、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欺压群众的行为。

(八)涉砂涉矿,对矿产资源进行私挖滥采、阻工闹事、强揽工程等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黑恶势力性质违法犯罪行为。

(九)其他涉黑恶违法犯罪线索。

五、方法步骤

本次专项活动为期三年,时间从20xx年8月至2020年12月底结束。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一)精心组织,积极发动。一是召开全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动员部署大会,制定下发《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方案》,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分解责任,部署工作,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顺利开展。二是广泛宣传动员,利用悬挂横幅、发放彩页、张贴海报、摆放展板等宣传形式,宣传标语宣传扫黑除恶的重要意义,打击重点等,使我镇辖区内群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镇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等相关部门及各行政村(社区)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对照工作重点,进行拉网式排查摸底,全面掌握情报信息和黑恶势力底数,为接下来的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二)集中打击,除恶务尽。2018年6月17日,我镇白庙村三社吴爱珍、覃桂华二人横行社里,强行霸占易地扶贫搬迁点房屋的违法行为,分别给予行政拘留审查。对已经摸清的涉黑涉恶犯罪团伙进行集中打击,发起凌厉攻势,强化打击力度,力争短期内打出成效、打出声威、震慑犯罪。

一是保持高压态势,严打严治。要针对当前涉黑涉恶犯罪出现的新情况、新动向,采取针对性措施,依法开展专项打击。从已破获的黑恶势力犯罪案件和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入手,认真梳理重要案件线索,顺藤摸瓜、深挖余恶,严防遗漏重要犯罪事实和重大案犯。对黑恶势力的组织者和骨干成员,坚持依法从快、从严惩处。

二是深挖黑恶组织的经济来源和“利益链”。要深入查证黑恶势力通过违法犯罪和其它非法手段聚敛财富的证据,依法收缴全部违法所得,取缔其用于非法敛财的经济实体,深挖打掉其“利益链”,防止死灰复燃。对涉黑资产要及时采取查封、冻结、扣押等措施,依法妥善处置。

(三)标本兼治,巩固提高。把集中打击与经常性扫击结合起来,把治标和治本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和构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长效工作机制,防止黑恶势力滋生蔓延。一是建立信息研判机制。要建立情报信息报送制度和分析研判制度,在容易滋生黑恶霸痞势力犯罪的重点领域进行滚动排查。二是建立健全各职能部门协作配合机制。要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协同作战,齐抓共管,群众广泛参与的扫黑除恶工作格局。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要认真总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的经验和教训,对新形势下黑恶霸痞犯罪特点规律认真总结,形成制度。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严密组织部署。各部门、各行政村要清醒认识扫黑除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同黑恶势力长期斗争的自觉性,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及省、市、区政府扫黑除恶工作会议精神和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的部署上来,始终把“扫黑除恶”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领导小组要对辖区黑恶势力犯罪形势、特点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工作薄弱环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打击、防范措施,全力推进扫黑除恶工作。

(二)切实加强协作配合。各单位要自觉积极的参与攻坚行动,要主动联系、沟通信息、协作配合、主动工作,切实推动扫黑攻坚行动向纵深发展。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各部门的协调,统一扫黑除恶的思想和行动,督促各部门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省、市和区政府关于扫黑除恶工作的重要部署。

(三)健全防控长效机制,提升工作效能。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充实调整人员力量、集中精力,理顺机构,激发工作活力。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最大限度压缩黑恶势力滋生发展空间。进一步健全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制度,健全重点人群动态管控机制、完善刑满释放人员动态管控机制,健全重点行业监管防控格局,健全重点环节防范监督体系,健全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入排查整治黑恶势力容易滋生发展的重点地区,及时打击处理,督促尽快改变治安面貌。要把专项斗争与打击邪教违法犯罪活动专项治理行动结合起来,加强联查联防联控,及时打击邪教人员犯罪活动,挤压邪教组织发展空间。

扫黑除恶线索摸排实施方案二

为认真贯彻区委、政府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线索摸排的要求,决定在全乡范围内全面开展涉黑涉恶问题线索摸排工作。现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摸排内容

聚集涉黑涉恶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紧紧围绕以下二十二个方面开展线索摸排:

1.威胁政治安全特别是制度安全、政权安全以及向政治领域渗透的黑恶势力。

2.采取暴力、威胁等手段把持基层政权、横行乡里或利用家族、宗族势力欺压残害百姓、称霸一方的“村霸”“乡霸”。

3.破坏农村治安秩序,通过“霸选”“骗选”“贿选”等方式干扰破坏农村基层换届选举、垄断农村经济资源、侵吞农村集体财产的黑恶势力。

4.在征地、租地、拆迁、工程建设等过程中煽动闹事的黑恶势力。

5.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集地拉帮结派、寻衅滋事,打架斗殴、强拿硬要、称王称霸,破坏一方治安秩序的黑恶势力。

6.盘踞在商贸集市、农副产品批发、小商品零售、建筑材料等各类市场,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敲诈勒索,暴力收取保护费、看场费、进场费,破坏正常经营秩序的“市霸”“行霸”类黑恶势力。

7.在建筑工地、居民小区强行供应砂石、建材,强装强卸,随意殴打、威胁商户及业主的“砂霸”“水泥霸”类黑恶势力。

8、在客运、货运、仓储物流场所控制运营路线,强拉客源、抢占货源、非法经营、暴力打压竞争对手的“路霸”“货霸”类黑恶势力。

9.寄生在医疗机构、车站、旅游景点等场所强买强卖、敲诈勒索的黑恶势力。

10.在工程建设、交通运输、矿产资源、水利资源等行业、领域,雇黑佣黑,纠集社会闲散人员,恶意竞标、暴力围标、强揽工程,非法占地、非法开采、滥开滥采,暴力拆迁、随意殴打群众的黑恶势力。

11.以各种“套路贷”“校园贷”“裸贷”等方式非法高利放贷、暴力讨债的黑恶势力。

12.利用高利引诱、弄虚作假等方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黑恶势力。

13.专门受雇他人插手各类纠纷,采取“摆队形”“占场子”、威胁恐吓、跟踪滋扰等手段破坏社会秩序的“讨债公司”“调查公司”“职业医闹”“地下出警队”等黑恶势力。

14.组织、操纵、教唆、利用“交通事故、意外死亡”等利益诉求群体,采取堵塞交通,围攻党政机构办公场所等极端恶劣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社会秩序的黑恶势力。

15.组织、经营地下赌庄、地下六合彩、网络赌博等涉赌违法活动的黑恶势力。

16.组织开展“卖淫嫖娼、吸毒贩毒”违法犯罪活动以及操纵宾馆、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开展涉黄涉毒违法犯罪活动的黑恶势力。

17.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爆炸物的黑恶势力。

18.暴力传销、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强行拉人入伙、劫掠敲诈钱财的黑恶势力。

19.组织、操纵、教唆、利用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黑恶势力。

20.与境外有组织犯罪团伙相互勾连,组织内地人员到境外赌博并在放贷后非法拘禁参赌人员,敲诈勒索出入境商户的黑恶势力。

21.境外黑社会入境发展渗透以及跨国的黑恶势力。

22.有关领导和国家工作人员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

二、摸排方式

充分发挥村、社区网格员的作用,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与人力情报手段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力量、集中时间组织开展涉黑涉恶问题线索摸排工作,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围绕上述22个方面重点内容,采取网格化管理方式,逐网格、逐户深入群众调查了解,全面摸排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切实加强对重点地区、行业、领域涉黑涉恶情况明查暗访,切实加强对刑事矫正、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人员涉黑涉恶问题的检举揭发工作,切实加强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深恶痛绝的各类黑恶势力的线索摸排工作。

三、信息报送及管理

篇3:行政检察监督线索发现机制的构想

一、通过检察机关内部移送机制在办案中发现

检察机关案件内部线索移送指的是检察机关内部各部门在业务办理的具体过程中, 发现的行政违法行为的案件线索, 依照有关的职责和程序及时向有管辖职权的部门移送, 并对移交的线索予以评估的制度。该项机制正应对了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行使职权的行为的要求, 是检察机关监督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最有可行性的举措。检察机关通过侦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审查刑事犯罪的案卷、受理群众举报申诉等职能工作中可以发现大量蕴藏着的违法行政行为线索, 因此建立和完善检察机关内部案件线索的移送机制十分必要。检察机关内部的各业务部门之间现有的统一案件管理系统促进了检察工作上下条状的信息化管理, 但还没有健全的线索移送机制, 所以应在现有的案件管理系统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技术开发完善线索移送机制。建议由案件管理部门牵头, 发挥案件管理部门案件统分统管的职能, 将检察机关内部各部门发现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为线索移交案件管理部门统一整理分类, 然后再由案件管理部门将收集的案线索分配到各法律监督部门处理; 并且对于移送的线索案件管理部门要做好线索的反馈和处理结果的跟踪监督工作, 进一步完善行政检察监督的线索移交机制, 促进检察权对行政权的监督。

二、通过“两法衔接”的行政执法网络信息共享机制发现

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可以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是立法机关通过规范性文件的审查机制予以完成, 两法的衔接主要是司法机关针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展开的。两法衔接机制由来已久, 平台的建立和完善为检察机关监督行政执法行为提供了抓手, 使得检察机关提前介入行政执法过程, 及时发现案件线索, 监督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但是, 这种外部移送检察监督的线索发现机制还存在一些现实的困境, 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构建上, 行政执法主体的积极配合是两法成功对接的前提, 而现实却是行政机关主动移送案件少且主动移送意识薄弱; 检察机关被动监督无法适时介入行政执法过程; 两法衔接各部门权限不明确, 检察机关过多干预行政执法容易被认为越俎代庖; 加上两法衔接机制的相关规定法律位阶较低, 本身定位的不明确等困境的存在, 使得检察机关在监督行政机关行政执法行为上举步维艰。近年来各省市都在建设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信息平台, 平台涵盖了行政执法部门移送涉嫌犯罪的案件、公安机关受理及作出决定、检察机关立案监督等各项内容, 但行政执法机关通常有自己的办案模式, 其办案信息登记录入也以各机关内部的局域网为主, 行政执法机关可以选择性地向信息共享平台录入信息, 造成检察机关获得案件信息渠道闭塞, 不能进行适时、全面的监督。国家倡导各地区建立“两法衔接平台”的目的不仅是保证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中涉嫌犯罪案件及时进行立案监督, 也是要求实现检察机关行政执法执法信息共享, 时时动态监督行政机关是否违法作为或不作为, 所以搭建检察机关与各行政执法成员单位的两法衔接平台, 应通过技术改进做到与各行政执法单位业务工作内网的互联互通, 破除信息壁垒、及时同步掌握各行政执法单位在执法办案中所有的数据信息和执法情况, 检察机关能够对行政执法行为网上动态监控, 足不出户的情况下通过该平台可随时上网查看各执法机关的录入信息, 浏览行政执法机关的立案、调查、审批、复议等工作的全过程, 对行政机关起到督促和警醒作用, 有效拓宽了检察机关的监督线索来源。

三、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和报送备案机制发现

当前社会行政执法活动繁杂多样, 而检察资源有限, 检察机关不可能对每一项具体行政行为都进行监督, 基于种种限制性因素, 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集中力量对重大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重点监督。重大的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对相对人权益或者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有重大影响的行政行为, 例如公安、国土、环保、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的有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的行政征收、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各类行政处理行为。联席会议对于各单位通报情况、研究措施和推动工作有着重要作用, 但由于形式上、时间上的不固定, 造成会议往往流于形式, 缺乏实质信息。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及土地、工商、税务、环保、卫生等主要行政执法机关应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就重大具体行政行为通报执法情况, 交流执法经验, 通过交流了解执法情况, 指出并协调解决行政执法机关存在的违法问题和工作漏洞。具体行政行为的备案机制没有法律明文规定, 但在行政机关内部的制度中, 为了方便上级对下级工作的监督被广泛运用,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当然有权力要求行政机关实施重大具体行政行为时报送备案审查, 备案形式可以是网络报备也可以是纸质报备, 报备内容应包括作出行为的理由、相关证据材料、具体工作时限和程序, 检察机关审查后定期将监督的总体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法律依据反馈给相关行政主体督促整改。

四、设置行政执法监督员进行主动调查监督

2012 年《民事诉讼法》修改时赋予了检察机关民事检察监督的证据调查权, 未来《行政诉讼法》修改时应参考《民事诉讼法》, 赋予检察机关因履行行政监督职责的需要有向行政机关和其工作人员调查核实情况和调阅卷宗的权力。检察机关可以设置行政执法监督员, 由自侦、民行、侦监等业务部门干警担任, 并且赋予监督员行使质询、批评、警告、调查的权力, 通过询问当事人、证人, 调取执法卷宗档案、查阅相关书证、物证等方式, 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行政执法单位的行政征收、行政征用、行政给付、行政裁决、行政奖励、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各类具体行政行为进行抽查监督, 跟踪监督执法程序中的关键环节, 例如调查制度、听证制度、回避制度、公开制度、时效制度、抗辩制度等是否落实。另外监督员可以对正在运行的行政行为实施事中的跟踪监督, 必要时直接介入执法活动现场, 发现有行政行为有瑕疵立即反馈回检察机关, 经领导同意后以发送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的形式督促行政机关纠正。

篇4:反渎职侵权案件线索摸排与初查

关键词:渎职犯罪;初查;方法;技巧

当前,反渎职侵权案件在办理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线索“发现难”这个难题。造成这一难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渎职侵权类犯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相对于一般犯罪而言,对象范围不仅少,而且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再加上犯罪行为与职务行为的混同,导致犯罪行为比较隐蔽,不主动出击很难被发现。同时渎职侵权案件线索的初查工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没有统一的模式可生搬硬套,因此,对于如何展开初查,由于侵权渎职案件各异,每个案件的初查途径也不相同。侦查人员要根据每个案件的具体特点选择最佳的切人途径,而且对有些案件,要选取各个路径同时人手。

一、反渎职侵权案件线索摸排

案件线索是反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开展的前提,没有案件线索,一切都无从谈起。如何解决渎职侵权案件线索匮乏这一难题已成了反渎职侵权检察部门的当务之急。因此,疏通案源渠道,拓展案源途径,获得充足的线索是当前开展渎职侵权检察工作要解決的首要难题。本文试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拓宽工作视野,积极寻找案源

鉴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举报少、报案更少的现状,必须坚决摒弃等案上门的做法,拓宽办案思路,增强发现案件线索的敏锐性,主动出击,牢牢抓住党委、政府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强烈、新闻媒体曝光的问题,深挖案源。一是注意从平时工作、生活、交往中及从新闻媒体、街谈巷议中发现线索,及时捕捉国家重大改革措施中有可能发生的新型犯罪。二是注意从相关部门的信息、简报中发现有关渎职侵权犯罪线索信息。三是重视信息网络,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络上的信息,从中发现犯罪线索。四是通过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广泛收集社情信息,从中挖掘渎职侵权犯罪线索。五是深入群众调查,收集个案信息。六是围绕反常现象,挖掘幕后信息。

2.建立特情网络收集线索

渎职侵权犯罪案件主体特殊,主体所在的行业和部门特殊,只从外部获得线索往往难摸到真情,证据也不好收集,办案效率低,因此,有必要在相应的部门和行业内部设立特情,及时提供案件线索。在具体工作中,要在一些容易发生犯罪案件的部门中发展一部分有正义感、头脑敏锐的人员作为特情人员,让他们时刻注意这些部门中各个环节是否隐藏着犯罪,一旦发现案件线索,立即向检察机关报告。为提高他们提供案件线索的积极性,对表现突出的特情人员要适时表彰奖励,调动他们提供线索的热情。同时还要制定一套严格保密制度,切实保障特情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3.拓展思路、增加渠道摸排案件线索

在当前的形势下,通过正当途径找有关单位提供线索,往往这些单位不愿意配合或不提供细节,可以换个方向,通过个人关系或在非正式场合了解,打回旋战术,可能会取得不错的效果。另外。当前制约线索来源的一个原因还在于缺乏有效的奖励激励机制,这一点可以通过建立信息联络员制度,采用稳妥有效的联系方式获取线索,对举报人进行奖励等方式予以解决。另外,在当前的办案方法基础上,积极尝试,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拓展办案思路,增加线索来源渠道。一方面开阔眼界,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如网络、报纸、电视、杂志等时下媒体。获取当前优秀的办案案例和办案方法,学习其他地方在办理渎职侵权犯罪时的先进经验,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通过比较和思考,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另外一方面,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对自己在案件中所产生的思路和经验,注重积累和总结,对于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也要注意归纳,在办案的间隙,勤于动脑,乐于思考,克难攻坚,取得突破。

二、初查突破口的选择

初查的方法很多,也有公开与秘密之分,这里着重说秘密初查。

1.选择犯罪事实方面被查对象容易疏忽的环节

被查对象对其主要的侵权渎职犯罪事实或易出问题的重要部分一般都作较为充分的准备,侦查人员要善于避开其正面防守,迂回绕到其他薄弱环节,从次要方面打开缺口,突破案件,证实犯罪。

2.选择被查对象反侦查手段中的薄弱环节

被查对象在实施侵权渎职犯罪后往往会对其行为进行布防和补漏,而在布防和补漏中往往会留下破绽,如涂改有关材料,撕掉卷页,留下残痕,多数被查对象在畏罪和矛盾心理支配下,往往撕掉书证,隐匿起来。侦查人员要善于抓住这些漏洞和破绽,突破案件。

3.选择关系人、知情人中的薄弱环节

在渎职、侵权案件中往往有知情人、关系人,侦查人员要善于抓住知情人、关系人的缺点、漏洞,从中选择有弱点、有过错的对象作为突破口,从政策教育和法律震撼迫使知情人、关系人吐露真相从而突破案件。对于有举报人、知情人的线索,必须先秘密接触他们了解情况,确定初查方向。某县院一检察干警在闲聊中听到该县某派出所最近放了两名盗窃犯,该干警意识到这里面很可能有徇私舞弊犯罪,遂将情况向检察长作了汇报。后来办案人员多次秘密前往该群众家,耐心开导,打消其顾虑,该群众终于讲出了该派出所副所长王某收受盗窃犯家属财物,放纵犯罪的情况。

4.抽丝剥茧,找准突破口

相当部分的徇私舞弊案件,在舞弊者与原案案犯之间都有中间人、知情人等。这些人了解徇私舞弊的情况,责任较轻,具有为免受追究,愿意提供证据,将功补过的心理。因此查案中,触动这些人后,要尽量控制,以免通风报信。如某市院发现市公安局预审科长的徇私舞弊线索后,秘查到该人与原案案犯及家人并不认识,断定必有人在牵线搭桥。于是办案人员以厂长、推销员的名义,前往秘密侦查,了解到中间人代某受原案案犯父亲的托付,去找预审科长帮忙把儿子弄出来,并给了两千元感谢费。经过作工作,获取了中间人代某的有关证言,为突破案件打开了缺口。

5.避实就虚,获取关键证据

初查的突破口至关重要,选得准易于破案,选不准则会致案件“卡壳”;隐蔽意图也至关重要,暴露主攻方面只会导致正面对抗,陷入僵局,因此初查的技巧谋略要十分讲究。如某县在初查一公安人员放纵重大盗窃犯、收受贿赂的案件时,发现该嫌疑人与从中说情的盗窃犯的姐姐达成攻守同盟,并有一张该嫌疑人的同事退钱给盗窃犯的姐夫的收条。经分析,此同事是嫌疑人的办案搭档,且工作时间不长,便于突破。办案人员秘密找到此人,经做工作后,此人说出了收条是嫌疑人与盗窃犯姐姐为预防问题暴露而制造的伪证。这一关键证据的获取,为突破全案奠定了基础。

三、建立渎职侵权案件线索摸排与初查协调机制

一是建立渎职侵权犯罪情报信息系统,设置专门工作机构,统一负责区域范围内渎职侵权案件情报信息的收集、研判、管理工作,将情报信息作为启动侦查的源头,将占有情报信息作为侦查决策的依据,形成情报信息引导侦查的工作机制;二是通过案件资源和情报信息的有效整合,及时提供获取、拓展案源的渠道和途径,适时推广发现案件线索的经验和方法,切实发挥上级院指导、督促、服务、保障等核心职能;三是牵头组织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尤其要加强与下级院同级党委的沟通与协调,帮助克服发现渎职侵权案件线索过程中遇到的干扰和阻力,为下级院执法办案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四是服从上级院指挥,积极参与和投入统一组织开展的集中专项行动,及时按要求完成交办的侦查协作任务,形成发现渎职侵权犯罪、查办渎职侵权案件的工作合力。

参考文献:

[1]张文治,李扬.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一个缺陷—初查行为研究[J].法商研究,2011(2).

[2]柳忠卫,滕孝海.渎职犯罪初查行为探析[J].法学论坛,2009(02).

篇5:关于扫黑除恶摸排线索情况报告

关于扫黑除恶摸排线索情况报告

经发放、回收“南乐县教育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学生调查问卷”、“南乐县教育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学生家长调查问卷”、“南乐县教育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学校周边门市调查问卷”和全体教职工仔细摸排,我校没有发现涉黑线索。

上一篇:进村整顿下一篇:初中生寒假鉴定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