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版美术课教案

2024-05-01

辽海版美术课教案(共12篇)

篇1:辽海版美术课教案

课题

面具

内容

辽海版六年上

课型

设计·应用

教学

目标

1、学习面具艺术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认识面具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2、学习利用多种废旧材料制作面具,训练学生的综合表现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立体构思能力。

3、了解我国各民族面具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了解面具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面具的艺术特点,增强热爱民族文化的美好情感。

重点

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艺术特点,学习面具的制作方法。

难点

学习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面具的特点及材料的运用。

学法

观察、探究式学习

教学

准备

教师

课件、面具示范作品

学生

色卡纸,废旧物品(毛线、羽毛、亮片、黏土)双面胶、皮筋、绳

教材分析

我国传统面具具有着丰富的种类和鲜明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具原有的鬼神崇拜宗教迷信内涵逐渐淡化,其艺术性、娱乐性的审美价值日益增强,成为一种文化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文明古国,面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各民族文化的一种本能体现。最早出现在原始乐舞、无数、图腾崇拜上,随着社会的发展美人泪的进步以及低于、种类的差异形成了各自的体系,风格争奇斗艳。有的滑稽怪诞、有的粗犷奔放,有的狰狞恐怖,有的质朴天真,充分体现了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寄托着人类丰富的情感。

本课的设置,就是通过面具的历史演变,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感受民间美术的丰富内涵,了解各民族的地域文化特征,同事让学生感受到面具与生活密切的联系。用各种材料制作组合成开展游戏活动用的面具,技能开发学生智力,又能训练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

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情景

讲授

新课

创作

表现

作品

展示

课堂

小结

1、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瞧!他来了。

2、“大家好,我是多多岛的胖总管,马上就要过圣诞节了,多多岛迎来了许多客人,请大家跟我来吧。”

二、新课

1、多多岛的漫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

是的,他们都带了一个面具,他们要参加多多岛的圣诞嘉年华,同学们想参加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面具,然后我们一起去参加圣诞嘉年华活动。(板书)

2、在学习这节课之前我想提问同学们两个问题:

你见过什么样的面具?

你想了解面具的哪些知识?

为了让大家学习地更愉快,我为大家请来了两位小向导——庄,她们将带领大家去咱参观有趣的多多岛的面具博物馆。

3、参观博物馆

你知道面具的来历吗?

我国的面具艺术。



贵州傩戏面具,nuÓ即驱逐鬼怪的仪式。傩戏面具的设计有什么特点?五官特点?

古人为什么要做出这样恐怖的面具?

‚

藏戏面具

1)

你能看出这些面具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吗?

2)颜色的象征意义

我们来欣赏一下世界的面具艺术。



非洲面具和前面看到的面具有什么不同?

‚

其它各国面具。

面具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不同地区的面具特点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运用了夸张和变形的手法。

介绍生活中的面具形式特点。

4、欣赏了这么多作品,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设计一个面具呢?我们先去小小工作室参观一下。

单独思考:这两个面具是怎么做成的?

观看教师视频演示。

分组探究:



可以用哪些材料制作面具?为谁设计一个面具?

‚

怎样用夸张的手法创作面具?

注意事项:安全

结构:面部、透视、耳翼、箍带(实物用手指)

三、创作

下面就请大家利用自己手中的材料自己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与众不同的面具。也可多人合作。

四、展示

1、展示自己制作的面具,介绍你独特的构思和做法。

2、请几个有表演才能的小朋友到上面来,戴上面具,即兴表演一番或说上几句话。

3、说说你最喜欢的作品,他的什么装饰方法是你没有想到的,值得你学习。

拓展:我国不仅有傩、藏戏面具,还有许多其它种类的面具。

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圣诞嘉年华活动就到此结束,但是请大家不要失望,因为马上就要过新年了,希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制作一个喜庆的面具迎接新年的到来,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学生扮演胖总管

带了面具

看视频资料

祭祀震慑

原始、狰狞、恐怖

夸张

祭祀祈愿

学生念涵义

母亲、父亲

仙翁、猩猩、狮子,角色性格鲜明、造型夸张

色彩朴素、图案简单

思考

小组讨论

自评

互评

教师补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了解面具文化

感受面具的表情特征

感受不同地域面具的不同特点,体验其夸张的表现手法及多种表现形式。

解决教学重点

探究式学习,利用欣赏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

篇2:辽海版美术课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画的石头的画法,初步了解中国山水画发展的概况,并对其材质、形式和内容有所认识。

能力目标:体会山水画的意境,通过临摹学习掌握山水画中石头的画法。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让学生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感情。

本课重点

难点分析

重点:学习山石的基本画法。

难点:山石质感的表现。

教具学具

准备

课件、示范工具、毛笔、墨汁、国画颜料、碟子等。

课   堂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多媒体运用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出示图片学生欣赏。中国画在绘画题材上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山水画在表现自然风貌上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是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结晶。让学生畅所欲言。

3分钟

二、技法讲解,突破难点:

1.什么是中国传统山水画?

2.初步了解中国山水画发展的概况。

3.讲用笔,教师示范用毛笔。

4.讲墨分五色,教师示范,学生跟着画。

山石是中国山水画基础,画好山水画首先要学好山石的画法,先从石的练习入手。

1、教师综合讲述。

山石基本方法:

石分三面

皴法:斧劈皴、折带皴、披麻皴

石分三面生阴阳,干湿浓淡要变

山有高低写好峰,上实下虚自然成。

把握好山石大形和气势,大胆落笔,小心收拾,用多种变化的笔墨练习画山石。

8分钟

三、教师示范,学生绘画,多元评价,展示山水画:

1.教师示范山石基本方法

学生动手画,教师巡回指导,协助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体验笔墨趣味,进行多元评价:

1、对课堂练习先做一番自我评价。

2、然后给同桌或同组同学评价。

3、分大组,每一个大组选代表性的作业,教师进行点评。鼓励为主。

4、最后让学生们给自已创作的山水画配以恰当的诗句。

25分钟

学生动手为主,教师每示范一步,下去训查一圈。

让学生上台点评,自评互评师评。

总结

写意山水注重意象,山水画动人的意境离不开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大胆地表现周围的生活和环境,运用绘画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促进祖国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2分钟

板书设计

寄情山水

——石头画法

石分三面

皴法:斧劈皴、折带皴、披麻皴

篇3:辽海版美术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幽默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漫画的主要特点、功能及种类,知道漫画艺术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过程与方法:

尝试运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来设计并制作一幅肖像漫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交流自己与他人的漫画作品,知道漫画艺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健康与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的幽默感。

二、教学重点:学习肖像漫画的特点,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进行表现。

三、教学难点:抓住特征进行夸张变形来表现形象特征。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视频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给同学们播放一段视频,是赵本山、宋丹丹两位的一个小品名为《钟点工》,同学们应该都看过这个小品,那么为什么老师还要给你们播放呢?播放之前老是要提出3个问题。

(1)和平时我们看过的小品有什么不同?

(2)你们喜欢小品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吗?

(3)为什么?

视频观看结束了,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之前老师提出的3个问题。嗯,回答的很好

接下来我们这节课要讲的就是这样一种绘画形式。

(二)、出示课题:《名人肖像漫画》

(三)、讲授新课:(1)那么大家一定发现了名人肖像漫画和我们平时生活中的看到的不太一样,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

首先,简单了解下肖像漫画的概念,现在老师找一名同学来读一下它的概念。

1、肖像漫画:重要的是捕捉人物的特征和神态,并将其进行夸张变形,使人物的性

格更加突出。(好,请坐)

接下来我们再来观看几组图片,我们在这些图片上一起来找寻一下名人肖像漫画的特点有哪些?

2、特点:(1)简洁性

(2)夸张变形

(3)趣味性

我们已经学习了名人肖像漫画的特点,再来学习一下表现手法。

3、表现手法:(1)夸张

(2)比喻

(3)象征

(4)讽刺

那老师再来画一下自己喜欢的名人肖像漫画。看一下照片,知道是潘长江,特点圆眼睛、美人尖、(额宽脸圆)我们叫这种脸型为甲字脸、牙也比较有特点,好,老师的肖像漫画画完了,看一下步骤。

4、步骤:(1)观察绘画对象的特点,概括出对象主要特点(个性、面部、身体的特点等)

(2)构思

例:夸张的画法:

(一)宽的更宽(赵本山的下巴)

(二)大的更大(成龙的鼻子)

(三)胖的更胖(范伟的脸)

(四)小的更小(小沈阳的眼睛)

(3)初步构图

(画草图)

(4)逐渐深入

(上色)

(5)修改

(调整)

接下来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和纸一起来尝试画一画,你喜欢的名人肖像,开始。

作品评价:好了,同学们都抬起你们的头,放下手中的笔,离下课还有3分钟的时间,老师找两位同学来展示一下作品,说一下你画的是谁?其他同学看出来了吗?他的特点是什么你找的对了吗?

总结:非常好,那我们这节课都讲了什么内容?回想一下,首先学习了名人肖像漫画的特点,之后表现手法,那么最后我们还学习了名人肖像漫画的步骤。

(四)小结作业:接下来我们进行下一个环节,这节课已经接近尾声了,现在留下作业:课后请完善好手中的作品。

篇4:辽海版美术课教案

学习目标:

1、能运用水墨的简单技法进行画面创作。

2、在欣赏与比较中探究水墨的有关知识;在游戏活动中,尝试浓、淡、干、湿、粗、细、虚、实的多种表现方法,体验水墨的乐趣。

3、感受多视点的细节观察与表现;体验毛笔、墨、宣纸、中国画颜料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毛笔执笔方法和基本技法。难点:正确执笔和基本技法表现。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的视频、图片,课件。学生准备:毛笔、墨等。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故事导入:“一滴墨的故事”——三国时期画家曹不兴为吴王孙权画屏风,不小心滴了一滴墨在屏风上。怎么办呢?这时,画家灵机一动,把墨点改画成一只小蝇,孙权以为是一只真的飞蝇,挥手去赶,可真奇怪,赶了几次,飞蝇仍然不动,仔细一看才明白:这是只画出来的小蝇。引导学生认识到画家的聪明以及高超的绘画技能,揭秘本课课题。

2、板书本课课题。

二、课堂讲解

1、利用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有趣的水墨画。

2、学生练习毛笔执笔姿势,尝试水墨画的简单技法。

三、欣赏美丽的水墨画(出示评价语汇:引导学生说出对作品的感受。)

1、画家爷爷的作品。

2、小朋友的作品。

四、水墨画技法练习

1、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体验选择自己喜欢的技法进行绘画活动。可以用水

1/3

墨画中浓、淡、干、湿、粗、细、虚、实等多种技法相结合画出来;或者从中逐步练习并加以创作,使其成为一幅完整的画面。

2、老师巡视与辅导。

五、反思评价

集体欣赏:①引导学生大胆介绍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欣赏与尊重别人的想法和创意。②学生把作品贴在黑板上,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分享,并进行评价。

六、课后延伸

1、寻找更多的水墨画知识或图片。

2、认识水墨画是国画的一种表现,并延伸到国画的欣赏和学习。

七、情感教育

让孩子们知道和了解水墨画是国画的一种。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这是近代引进西方以材料分类学之后,对中国画中只用墨作画的画种的称谓。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汉族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八、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在水墨的世界里,学会了水墨画中毛笔的执笔姿势和基本技法,同学们也学会运用这些技法进行简单的创作,并将此方法运用到以后的绘画中去。课后要多去学习和了解我国的国画,并把你们观察到好的水墨画记录下来。

教学后记:

通过创设情境、故事导入、小组练习等体验性的活动,把教学中美术知识的目标转化为教学的兴趣点,使学生想学、乐学。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注重让学生主动的去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正确掌握毛笔执笔姿势,了解水墨画是国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孩子们最喜欢并爱上水墨的万千变化,但是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要他们说出画中用了哪些其他技法,都说不

2/3

出来。因此在课前我布置学生了解国画的历史由来,然后在课堂上再利用自己收集到的水墨画图片让学生欣赏,学生能够认真观察、仔细体会并口头描述水墨画技法的丰富性。

课件出示水墨画的图片,强化视觉印象,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墨画的技法和毛笔执笔自私,形成良好的绘画基础。学生通过对水墨画的学习和了解,直接用毛笔,表现出自己喜欢的画面。

篇5:辽海版美术课教案

第四课:刮出来的画

预计(1)课时

第(1)课时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刮画作品的特点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欣赏、比较,了解刮画的特点和画面的处理方法,在实践中增强体验,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新型刮画纸带来的意外效果,享受制作中的新奇感和快乐,提高绘画兴趣。

重难点

教学重点:刮画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恰当的工具,处理好粗细线条的排列及画面中点、线、面的关系。

各种刮画小工具、刮画纸、范画、刮画工具、实物投影、学习

一、链接目标:

出示刮画纸:你们仔细看看,这张纸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用刮的方法来把它变成有趣的画。

二、明确目标:

了解刮画作品的特点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三、挑战目标:

1、学生欣赏有趣的刮画作品与黑笔直接画的作品,请大家边欣赏边思考:刮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何不同?

2、学生探究材料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学生分组尝试使用工具,谈体会。

4、学生思考:不同工具刮出的线条不同,怎样才能合理地使用这些工具呢?

四、检测目标:

1、学生欣赏作品:说出喜欢的作品及理由。

2、引导学生从画面内容及线条、块面的处理方面加以总结。

3、学生自由创作一幅刮画作品。

4、各组推选优秀作品,展示于黑板上。

5、请小画家介绍、评价自己的作品。

五、回归目标: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制作,体验到了刮画艺术的装饰趣味与独特美感,希望同学们能够很好的利用好这一小技法,创作出更多富有新意的美术作品。

教师示范用牙签刮画,让学生说说感受。

刮出课题。

课件展示。

学生欣赏作品、讨论不同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刮画的特点:刮蜡画因为表面一层是黑色的而里面一层底色是鲜艳的色彩所以色彩对比很强烈。

实物投影。

发现能创造性使用工具的学生大力表扬。

及时表扬构图完整、点、线、面处理比较好的作品。

作业

刮出一个人物。

刮出来的画

目标:了解刮画作品的特点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上课时间:

篇6:辽海版美术课教案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习桃子的写意画法,知道中国画的技法。

2、掌握简单的中国画技法。

3、通过写意桃子画法的体验,提高对传统艺术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重点:笔墨与桃子形体结构的关系。

难点:浓淡墨与浓淡色的运用及对毛笔中水分的把握。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的视频、图片,课件。学生准备:宣纸、毛笔、国画颜料、多媒体等。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明确本课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引出本课课题。

二、课堂新授

1、欣赏齐白石的中国画《三千年之果》。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

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2、欣赏其他名家的作品。(1)从中观察浓淡墨的用法。(2)从中观察浓淡色的用法。(3)注意太子外形的画法。

3、绘画桃子的步骤:(1)画出桃子的红色部分。(2)在画出桃子的黄色部分。(3)最后画出叶子部分。

三、创作作品

1/2

每人用国画颜料绘画出几个桃子。

四、课堂展示

学生互评、自评。教师提炼,鼓励学生多讲述自己的制作心得与创作感受。

五、课堂小结

初步学习桃子的写意画法,知道中国画的技法。

篇7:辽海版美术课教案

《放大镜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

2、发展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

3、了解身边的常见事物,再从局部和整体去观察美,去感受美,进而探究美的因素。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难点:用图形记录放大镜下的昆虫肢体及生活习性。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的视频、图片,课件、放大镜。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等。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师:在地球上有一个庞大的昆虫家族,它们种类数量繁多,每一种都有着特殊的身体构造与特有的生活习性,由于它们个头太小,常常被我们忽略。让我们来看看摄像机镜头下的奇妙的昆虫世界吧!(播放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课件。)

二、课堂新授

1、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肢体。

师:这些家伙比较小,让我们用上放大镜,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2、交流观察发现:

学生通过观察,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通过观察发现,辅之以学生的相关课外知识,丰富学生对昆虫世界的了解,激发学生研究昆虫世界的兴趣。

3、昆虫有哪几部分组成:头、胸、腹、六只脚等。

4、观察放大镜下的树叶有哪些部分组成?应该怎样绘画?

5、观察放大镜下的蚂蚁有哪些部分组成?应该怎样绘画?

6、观察放大镜下的其他物品,有哪些部分组成?应该怎样绘画?

1/11

三、创作作品

1、寻找生活中的小昆虫,用放大镜观察,把观察到的最有趣的形象画出来。

2、学生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展示

学生互评、自评。教师提炼,鼓励学生多讲述自己的制作心得与创作感受。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身边的常见事物,再从局部和整体去观察美,去感受美,进而探究美的因素。

《我家的猫》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相关知识。

2、大胆运用各种表现方式描绘猫,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美好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美好思想感情。难点:组织画面,表现自己独特的创意。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的视频、图片,课件。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等。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课件播放各种动物的叫声,让学生大胆猜,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2、当学生听到猫的叫声“喵、喵、”而猜出猫时,教师随即揭题。

二、课堂新授

1、回忆: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猫?听到过哪些有关猫的故事?给你印象最深的猫是怎样的?

2、学生分小组交流后,选派代表汇报?

2/11

3、分小组抽签讨论以下问题并汇报:

(1)猫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课件播放猫的头部、躯干、四肢、尾巴等。)(2)猫的头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和特点?(课件随机播放猫头的特写镜头。)

(3)你见到过的猫的毛色是怎样的?(课件播放猫的毛色图片。)(4)猫的坐、卧、行、走等动作有什么变化规律?(课件播放相关画面)

4、欣赏感悟。

(1)播放《猫和老鼠》等有趣的动画片片段或图片,体会猫的各种不同动态造型和夸张造型,进一步激起学生的表现欲望。

(2)展示潘天寿、黄胄等画家画猫的作品,欣赏体会生动的瞬间猫的神态。(3)展示优秀学生作品,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创造性的表现。

三、创作作品

1、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创造性地表现猫。

2、教师巡视辅导:从构图饱满、主题突出、情节生动、色彩鲜艳等方面予以指导。

四、课堂展示

学生互评、自评。教师提炼,鼓励学生多讲述自己的制作心得与创作感受。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大胆运用各种表现方式描绘猫,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动物朋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人和动物,发现身边的人和动物之间发生的动人故事,采用绘画或不同材料、不同方法,表现不同的人和动物相处时有趣的情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2、让学生在欣赏、讨论、游戏、表演、绘画、制作的有关活动中,更好地体验动物给我们人类的生活、学习带来的乐趣,感受人和动物之间的友情,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动物、对生命、对大自然的热爱之。

3/11

3、培养学生了解自然,爱护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创造力及表现事物的能力。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认识、了解、体验人和动物相处时的乐趣,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探索、研究、捕捉人和动物相处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从而掌握表现、绘画人和动物的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画出或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不同的人和动物相处时有趣的情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油泥、色卡纸、剪刀、胶带、范作若干。学生准备:绘画工具、油泥、色卡纸、胶棒等。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让学生观看欣赏多媒体课件《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这本书。一个落入凡间的小精灵一一法国小女孩蒂皮,用她那些匪夷所思的经历,把我们带入一个奇妙的世界:她从小跟拍摄野生动物的父母在广袤的非洲野生丛林长大,与野象为伴,同鸵鸟共舞,变色龙、牛蛙、豹子、狮子、狒狒„„—个个动物给她带来奇趣、欢乐、惊险、幻想,最终都成为她最好的朋友。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捕捉人和动物相处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老师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类和动物相处的趣味图片,引导学生观看,根据现有的图片进行联想,拓宽学生的思路。

2、学生分组活动接龙,开小火车讲述大自然界中的食物链。有的动物是朋友,有的动物是敌人。(草--兔子--狼--狮子--大象„„)激发学生对本课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活动的延伸可促进学生感情交流,为后面的创作奠定基础。

二、课堂发展

1、模仿人和动物亲昵的动作、表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模仿动物的习惯性动作,讲述动物的有关习性,体验动物给人类带来的乐趣。加深学生的主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欲望。

4/11

2、讨论探究动物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乐趣。可以讲解一些动物的逸闻趣事,讲述自己和动物交往的经历中最深刻的事情。学生欣赏有关图片,讨论如何绘画表现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人和动物的场景。

3、欣赏交流:欣赏的主要是课本图片,讲述图片中人和动物的构图,抓住人和动物相处中最具有表现力的情节。人物和动物动态及活动场景的整体表现。交流主要是绘画和制作的交流,看了前面的图片,受到启发后学生根据现。有的材料进行联想,分组研究讨论怎样利用自己的材料制作,用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样的方法制作。(剪、贴、折、撕、粘、挖„„)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扩散性思维,鼓励在方法与材料选择上有创意的学生。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三、创作作品

1、让学生在感受讨论的基础上,利用自己所带的工具材料,通过绘画、剪贴多种方法制作。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想象,绘画制作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画面。在绘画或制作过程中体会创作的快乐。并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体验合作的乐趣与友爱精神,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发展学生的扩散性思维,鼓励在方法与材料选择上有创意的学生。

2、学生练习,用积累的美术知识完成动物造型。

3、学生根据所学进行设计创作,完成自己作品。(学生作画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画面新奇的可以展示一下。)

四、课堂展示

1、互相评价,评选“今日之最”,学生作业展示交流,说一说自己画的小动物。形式不拘一格,教师把良好的道德观念渗透到参评中,(学生争先恐后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提问题讨论)遇到不敢讲述画面的同学,教师从其他方面进行鼓励。

2、评选“最佳造型奖”、“最佳创意奖”。

五、情感教育

让孩子们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

六、课堂小结

可以让学生从文学、音乐等多个角度表现人和动物;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5/11

发展艺术感知能力。

《泥塑头像①②》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立体雕塑头像的基本常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搓泥,用泥采用捏、揉、粘、抹等技法进行头像的造型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泥塑的基本方法,学会用泥,并采用捏、揉、粘等技法进行头像的造型创作。

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作出造型新颖生动的泥头像。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的视频、图片,课件。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等。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好,欢迎你们参加这次雕塑课的活动当中来。师:请问有谁看过泥塑或亲自动手制作过泥塑头像? 生:略(学生分为四组或五组)。

(设计理念:创设情境,展示更多的泥塑头像,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的眼界更开阔,兴趣更浓厚,便于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

二、课堂新授

1、师:出示过去的泥塑作品,并提问这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生:用泥做成的,或其它„„

师:同学们说得真对,它们好玩吗?你想不想也做个有趣的泥塑头像? 生:想!

师:在做之前,让我们先来考考你们,看谁最聪明?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里有两种头像,仔细对比、观察,他们俩有什么不同?

6/11

生:一个是田泥做的,另一个是纸画的。师:还有什么不同?

生甲:质感不同,泥做的是立体的等。

生乙: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纸画的是平面的,只能从一个角度观察。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雕塑分圆雕、浮雕两种,其制作材料有泥、木、石、青铜等。

(设计意图:通过说一说环节锻炼了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不同的泥塑制作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并且,此现象是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表现的过程,自主完成,不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精神,也解决了本课的重点。)

2、师:那么用这些泥土怎样变成有趣的头像?(出示材料,用泥,并说明制作方法)

师:这么复杂的过程被你几句话就说出来了。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做泥塑的方法我们初中已经学过了,谁来说一说有哪些?

生:搓、捏、揉、粘、团、压„„等(此处板书,重点)。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游戏“搓泥条比赛”,拿出一小块泥看谁搓的又长又快,而且还不断?小组内比一比看谁搓的又长又均匀(每组选一个学生比,最后教师将这些泥条收集上来,变个小戏法,制成一个小作品)。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回忆巩固搓泥条的方法,体验搓泥条的方法为下一个环节作铺垫。游戏比赛课堂气氛出现一个小高潮。如此设计的目的让学生思维空间活活跃,为下一个环节用作铺垫,同时落实本课重点,化解难度。)

但要做一个有趣的泥塑头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怎样才能让泥条像与众不同,别具特色,可爱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再来深入探究。

3、师:(出示泥塑头像)从不同的角度看泥塑头像,想一想在做立体泥塑头像时应该注意什么?或怎样制作出来。

理论部分:

(一)讲解头部的解剖、结构(正面、侧面)。这是课的难点。泥塑是雕塑的一种基本形式,其特点是塑造方便,石雕与木雕在塑造时只能减不能加,而泥塑则可以加又可以减。泥塑分别有圆雕和浮雕两种。制作主要用手,可用大拇指、食指或手掌来“推、捏、拍打”塑泥,还可用各种雕塑工具来

7/11

辅助。例如眼睛、耳朵或其他细小部分,就需要用雕塑刀辅助,雕塑刀可用黄杨木、竹片或其他坚硬的木材做。刮刀是主要的泥塑工具之一,它可用挖、刮泥土,木柄这另一端还可用来压、填泥土,其制作方法是在竹(木)柄的一端扎上粗钢丝(可用发夹代替),然后用细的铜丝缠绕起来即可。

泥塑的材料:一般采用含沙少、质地细、粘性强的泥土,在我省平原地区的农田底下1米左右的深处即可找到。农村烧瓦的泥也是很好的材料。判断泥的好坏的方法,当把泥料搓成铅笔一般粗细的泥条后,以手垂直拿起不断为佳。另外油泥、橡皮泥也是制作泥塑的好材料。

理论部分

(二)板书部分:

了解头部的解剖、结构的画法(正面的画法、侧面的画法)。

师:你们观察真仔细!我们在做泥塑头像时,就要了解人物的结构解剖及五官特点。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板书的形式,讲解人头像的结构解剖及五官特点,比用电化教学中用电子图片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解决学生对难点知识的理解与重视。多幅图及实物展示还有比赛的形式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其想象、创造的空间,同时仍是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索、边玩边学、在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发现、学习,通过一些欣赏及自身参与性的表演,后得出学习结果,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并从中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不单单培养了学生发散性的创造性思维,也培养了学生感受、分析、表达的能力,并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三、创作作品

师:你们欣赏了这么多泥塑头像的知识一定也跃跃欲试了,那好就让我们动手做自己喜欢的泥头像吧!制作时要注意:

1、选择喜欢的创作方式,五官可夸张、变形!

2、老师讲解制作所用材料及步骤:(实践部分)(1)用铁丝系的。(2)先塑造基本形。

(3)刻画细部(并展示材料)。

(4)最后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8/11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作能力,同时学生边欣赏边模仿激发情趣,观看其他同学作品,让孩子们建立自信,产生我能行,我也要创作的欲望!给学生创造一个快乐宽松的情境,让学生在创作中获得一定的创作灵感和快乐。)

四、课堂展示

学生互评、自评。教师提炼,鼓励学生多讲述自己的制作心得与创作感受。

五、课堂小结

在这一课时中,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空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敢去设想、尝试、去验证、去发现。学生探究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再进一步探究了设计的方法,然后动手制作,他们的探索、求异求新的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实践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我将自己的作用定位在引领学生用锐利眼睛去发现美、用聪明的头脑去思考美、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受美、用一双巧手去创造美。让他们在“玩中乐、乐中学、学有得”的轻松氛围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沙雕》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体会到合作的乐趣,体会到沙雕是一种高雅的、时尚的休闲项目。

2、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亲身体验沙子的特性,以沙为友,在堆沙,扒沙,淘沙,雕沙中体会玩沙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亲身体验沙子的特性,以沙为友,在堆沙,扒沙,淘沙,雕沙中体会玩沙的乐趣。

难点:沙雕形体的把握,空间的理解能力。沙的特性和其它材料有所不同,容易散掉,形体的塑造需要不断的加水来巩固沙的粘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水、沙、塑料桶、油画刮刀、平铲、泥瓦刀、各种头部尖锐的木片或者铁片,还有制作细腻效果的毛笔等。辅助工具中的水平尺,主要用来控制高低,硬塑料圈则是用来局部堆沙,提高和丰富沙雕的高度和内容。

9/11

学生准备:水、沙、塑料桶、油画刮刀、平铲、泥瓦刀等。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组织教学,分两队进入教室,进行分组发挥队长管理作用,负责本队纪律管理。

二、课堂新授

1、讲明课堂纪律、安全规则。要求按照图例和动画的教授,用正确的姿势实用工具;纠正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姿势,强调不按规则操作可能带来的危险后果;按要求拿起或放下工具,不可以随意挥舞工具以免造成伤害。

2、相关作品展示:

(1)展示沙雕作品(见墙上展板)

四、相关知识介绍。

(2)沙雕艺术只能用沙和水作为材料,不允许使用任何的化学黏合剂,并且会在一定时间内自然解体,不会造成任何环境污染,因此又被称为“大地艺术”和“速朽艺术”。

3、沙雕艺术体现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和谐统一,其体积的巨大是传统雕塑难以比拟的,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沙雕艺术又是一门新兴的边缘艺术和旅游活动,它融雕塑、绘画、建筑等艺术为一体,集旅游、户外、体育、团队活动之长处,已被人们公认为一种高雅、时尚健康而富有激情的大众化旅游休闲项目,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三、创作作品

师:你们欣赏了这么多泥塑头像的知识一定也跃跃欲试了,那好就让我们动手做自己喜欢的泥头像吧!制作时要注意:

1、选择喜欢的创作方式,五官可夸张、变形!

2、老师讲解制作所用材料及步骤:(实践部分)(1)用铁丝系的。(2)先塑造基本形。

(3)刻画细部(并展示材料)。

(4)最后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作能力,同时

10/11

学生边欣赏边模仿激发情趣,观看其他同学作品,让孩子们建立自信,产生我能行,我也要创作的欲望!给学生创造一个快乐宽松的情境,让学生在创作中获得一定的创作灵感和快乐。)

四、课堂展示

学生互评、自评。教师提炼,鼓励学生多讲述自己的制作心得与创作感受。

五、课堂小结

在这一课时中,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空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敢去设想、尝试、去验证、去发现。学生探究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再进一步探究了设计的方法,然后动手制作,他们的探索、求异求新的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实践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我将自己的作用定位在引领学生用锐利眼睛去发现美、用聪明的头脑去思考美、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受美、用一双巧手去创造美。让他们在“玩中乐、乐中学、学有得”的轻松氛围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篇8:辽海版美术课教案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研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对于本节课,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大方面: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从教师观来看,教师角色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以平等的师生关系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学生观来看,学生不应该只是别人生活的旁观者。应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去体验、去实现,所以要注重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教材观来看,基本上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及知识储备情况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取舍和补充。同时注重与语文、心理健康等学科之间的整合,力求做到润物细无声。

第二大方面:教学手段与方式的改进。

1、课堂不应只是一小部分有才艺学生的舞台,应多关注班里的“弱势群体”,本节课通过小组活动、同桌互动和师生互动,力求真正地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课程中来。

2、注意把课上与课下、课程与生活连接起来,而不是认为上完课就是活动的终结。总结不是结束,而应该是日常生活中学生行为的开始,只有这样,品德教育才能在生活中得到延续。

同时,本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1、我在课前介绍自己优点时导向性过强,学生片面认为只有会唱歌、跳舞和乐器才是优点,以致后面学生对一些生活中的优点没有发掘充分。

2、评价语言和内容过于单一,应丰富评价角度和层面,或加入一些鼓励性的肢体语言和有感染力的表情评价。

3、为方便多媒体课件的使用,除小组活动外,我都没能真正地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交流、去沟通,与学生的距离较远,缺少亲和力。

4、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应不断锤炼自己,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品德与生活》也承载着新理念步入了校园与课堂,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做到:创设情境,使教学内容“活”起来 ;联系生活实际,使教学内容“实”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学习生活、感悟生活、享受生活。

篇9:辽海版品社四年上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到处存在规则,理解规则在生活中的作用,能根据班级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对规则进行修改和完善,培养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行为习惯。

2、尊重、同情残障等弱势人群,了解他们的困难和不便,乐于尽力为他们做事情,掌握社会调查的一些方法。

3、了解有关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居家安全以及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安全常识,在危险面前能够初步选择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

4、形成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态度,乐于根据安全的需要选择自己的行为,尊重人们为了安全所付出的劳动。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规则在生活中的作用,了解违反规则的后果,懂得遵守规则,贵在自觉的道理。

2、了解社会关怀和帮助残障等弱势人群,举办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掌握社会调查的一些方法。

3、在危险面前能够初步选择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本班学生总体基础好,一年级时教过一年他们班的品德与生活,对于学生情况比较了解,他们思维活跃,积极动脑思考问题,上课爱发言,对于品德课程比较感兴趣。

四、教学措施

1、独立阅读,自主学习,理解主题文字的大意。

2、借助插图,引导学生从各事例中进行分析、比较,强化主题思想。

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合作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4、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

篇10:辽海版美术课教案

一、填空:(每题2分,共44分)

1、古代通信的方式有:()()()()()。

2、现代通信的方式有:()()()()()。

3、()发明了电话。

4、人们可以通过()()()()()途径获取信息。

5、打电话时一般都使用十字礼貌用语:()()()()()()。

二、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生活离不开信息,信息().A.拉近我们的距离.B.使我们迷失了方向.2.20世纪90年代,()开始普及。

A.电脑B.可视电话

3.古代通信的主要方式()

A.烽火台 B.传真机

4.现代通信的方式()

A.电话 B.旗语

5.因特网可以做()

A.制作网页 B.学英语 C.发邮件

三、连线(每题2分,共10分)

报警请拨122

发生火灾请拨110

病人急救请拨119

交通事故请拨120

市内电话查询台114

四、判断(每题2分,共10分)

1、所有的电视节目对我们都是有益的。

2、小丽看到别人的信封上有漂亮的邮票就撕下来了。

3、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拉近了人们的关系,增进了人们之间的感情。

4、现在通讯技术非常发达就不用手写信了。

5、()

四、简答(共26分)

1、你的亲人远在他乡,你可以用什么方式与他交流.2、看电视应注意什么?

3、写一写网络的利弊。

篇11:岭南版美术教案

1、能恰当地利用废旧物品的造型、颜色完成一件立体的小艺术品。

2、欣赏他人作品,启发、开阔学生创造思路;注重合作完成作品,培养集体协调能力。

3、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练就一双变废为宝、变废为宝的双眼和双手,体验其中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造型组合

难点:合理地运用废旧物品的外形、颜色进行造型组合。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多媒体光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利用废品制作的环保小发明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程。

二、探究活动

1、探究活动一:布置废旧物展览。

(1)分类游戏:

按点材、线材、面材进行分类;按不同质感进行分类;按不同色彩进行分类。

(2)想一想,说一说:

选一个你喜欢的废弃物,说说它美在哪里?

有哪些独特的地方,让你想到了什么?

2、探究活动二:与同学交流一些科技新闻或常识,启发学生创作思维

(1)你准备创作一个什么小发明?

(2)你是通过什么途径取得灵感?

(3)你准备用什么形式完成环保小发明?

3、探究活动三:感受创作的乐趣,交流制作经验

(1)把握废弃物的特征,选择适合的废弃物;

(2)从应用方面选材或根据材料进行联想创作。

4、布置环境、科技、美术展

三、欣赏与评价

评价点:①造型组合、装饰、审美;②科学性;③变废为宝。

(1)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临摹、变化创作。学生独立艺术创作,教师辅导。

(2)引导学生从图案的造型、颜色、创意等各方面进行评述。

篇12:岭南版美术教案

第 一 节

一、讲新课:朗读课文,请学生回忆对哪一个节日的夜晚印象最深,它的景色有什么特点?指定学生回答后,指导学生观赏课本中的照片,理解节日之夜的特色,再挂出备好的节日之夜的图片,指导学生观看,以加深学生对节日中具有特色的形象的感受(理解、记忆焰火、灯饰、建筑物的装饰及人物外形特征)。

二、讲解夜景画法,并作示范。一般可在暗紫蓝色的底纸上画夜色景物,或先用蜡笔或油画棒画出夜色景物,再涂上深色水彩作底色。教师示范画法,并指导观看课本中三种形象的画法。

三、提出对作业的两个要求:

1.以景物为主表现节日之夜,先安排场景,后加插人物;以人物为主表现节日之夜,先安排人群,再添加背景。

2.构图要饱满,近景可以画出画外(即画物象的局部)。应选择印象深刻的场景或人物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作画时要抓住人物的表情动态、服饰、景物等的形象特征进行具体细致的刻画,使之生动感人(以课本范图为例),力求用对比色彩表现出热烈的气氛。

四、学生作业:完成全画的铅笔草稿,下一节课着色完成。

第 二 节

一、选出前课类型不同的稿子给予点评,再让学生调整、充实画面。

二、讲解色彩的运用:以范图和照片为例,讲解在运用色彩时要注意冷暖和深浅对比,一般用冷色画天空,在重色背景衬托下,浅色的灯光容易产生闪烁的效果,人物的色彩也应是深浅冷暖相间、相互烘托。如用水彩作画可先画深重的天空,再画浅色景物。若用油画棒作画,可先画各种景物,最后用水彩的深色大笔涂画天空。

三、学生着色,完成作业。学生有什么颜料使用什么颜料作画,不便强求一律。

上一篇:解析营销QQ为企业提高利润的原因下一篇:女生节文艺范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