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课教学设计与方案

2024-05-1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课教学设计与方案(精选6篇)

篇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课教学设计与方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课教学设计与方案

教学设计

在学习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概括,进一步认识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和特征,加深对历史人物的全面认识。教师通过设计课件,创设复习的问题情境,直接进入课堂复习的程序,以学生自主思考为主,根据问题情境的提示,概括出人物分类,然后依据教材,强化历史人物的重要事迹和历史地位及贡献。通过情境教学的创设和实施,达到把握历史人物特征,认识历史人物贡献;了解历史人物事迹,认识历史发展进程这一历史人物专题学习的基本内涵与实质。

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识记:中外历史人物的生平重要事迹,思想主张,主要成就,重大贡献。

理解:认识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征,理解历史人物做出重大贡献的原因,认识重大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运用:历史人物的成长和发展经历以及其历史活动的重大影响,对现今的启示和借鉴。

过程与方法:情境创设,引导启发,自主探究,问题探究,讨论,分析讲解,综合概括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势造英雄,历史英雄人物是时代的产物,英雄人物的才能与努力顺应了历史和时代的趋势和要求,创造了历史的丰功伟绩;同时英雄人物正是将自身的活动与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结合才能体现其历史地位与贡献。

课前准备

教师:贮备好相关的文字材料和多媒体课件。

学生:熟悉教材文本中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和主要活动及成就。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历史人物的重要事迹、成就和认识

难点:把握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理解人物的历史贡献,认识任务的角色特征,对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学习,已经了解到漫长的历史进程造就了一代代 的英雄人物,而历史进程的阶段性和复杂性,必然形成历史人物时代性和多元性。历史人物的风采展现了其所处时代的历史风貌,历史人物的成就贡献铸久了其辉 煌的历史地位。本节课通过对历史人物内容的复习,更深入地认识历史任务,更 真切地感受和理解历史事件,更清晰的理顺历史发展脉络。纷繁复杂的历史波澜 造就了各具风范的时代骄子,下面以角色特征为基本线索,进一步认知和感悟历 史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重大贡献和重要影响。

分组展示课件:通过课件对人物特征的概述,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要求学生根据课件

提供的信息,明确对应的一组历史人物,并且进一步指导学生以教材文本 为基础,明确人物的主要活动和成就。

展示第一组课件:

学生活动:根据课件信息提示,明确历史人物,并简单概括不同人物的主要活动、成就和贡献。(学生回答略)

教师: 如何认识思想家的活动和贡献

学生:回答、发表见解(略)

教师:无论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孔子,西方古典哲学的创立者柏拉图,还是古

希腊的博学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思想家作为文化的传承者,他们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已经永远载入史册,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展示第二组课件

学生活动:根据课件信息提示,明确历史人物,并简单概括不同人物的主要活动、成就和贡献。(学生回答略)

教师:请综合评价古代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学生::回答、发表见解(略)

教师: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明君辈出,作为中国古典的政治家的杰出代表,秦始皇:建立中国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奠定大唐盛世;康熙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捍卫主权作出了突出的功绩。正是他们的活动,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实现了社会的稳定,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古代封建文明的繁荣和辉煌,成为铸就历史地历史人物。展示第三组课件

学生活动:根据课件信息提示,明确历史人物,并简单概括不同人物的主要活动、成就和贡献。(学生回答略)

教师:请同学谈一谈对亚洲觉醒的先驱的认识。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由于近代亚洲绝大部分国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这些国家近代历史进程的时代性和特殊性,各国的革命先驱扮演的是民族英雄的角色,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 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奋斗一生;凯末尔一手缔造了现代土耳其国家,为土耳其国家民族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纪元;甘地以非暴力作为斗争手段,维护印度民族和国家利益,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无一不是以国家命运民族危亡为己任,为国家民族的解放和振兴作出了无比的贡献,正是其成为伟大历史人物的核心内涵。展示第四组课件

学生活动:根据课件信息提示,明确历史人物,并简单概括不同人物的主要活动、成就和贡献。(学生回答略)

教师:从马克思到邓小平这一组人物,你得到的信息主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本组历史人物的活动和事迹,清晰的给我们展示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革命导师和伟大领袖的丰功伟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推动着历史的新发展。

教师:通过对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认识,结合必修教材的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当今社会主义运动的状况?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略)

教师:先人开创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发展趋势,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同样会有低潮和高潮,苏联的解体只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本应该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和成就不可争辩的代表着社会主义正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我们从历史人物的历史贡献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具体实践中得到的真知。

展示第五组课件

学生活动:根据课件信息提示,明确历史人物,并简单概括不同人物的主要活动、成就和贡献。(学生回答略)

教师:请概括该组人物的活动和地位的共同点 学生:回答(略)

教师:华盛顿领导了独立战争,建立了美国,并且确立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克伦威尔领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拿破仑扫荡了法国和欧洲的封建势力,巩固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创造了令法兰西民族为之骄傲历史。他们都是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建立和捍卫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而他们所开辟的时代建立的成果为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乃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础,近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成就,就是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杰出人物的历史贡献的发扬。展示第六组课件

学生活动:根据课件信息提示,明确历史人物,并简单概括不同人物的主要活动、成就和贡献。(学生回答略)

教师:请同学谈一谈学习和复习了科学家这一组历史人物后的感受 学生:回答(略)

教师:在科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都对科学事业和科学真理有着无限的执著追求,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科学,这是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事业有成的共同前提,是我们最值得学习的,任何人离开理想和追求,勤奋和努力,而奢求成功,只能成为空谈。同时还看到,与政治家的治国安邦,思想家的精神财富,革命家的救国救民、开创时代有着明显的不同,科学家在科学真理和现实世界之间架起的桥梁,创造了物质财富,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直接奠定了物质的基础。小结

教师:如何理解和看待历史人物?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历史人物的活动,必然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自身的努力只有体现顺应了时代和历史的趋势和要求,才能够推动促进国家社会的进步,对历史进程产生 重大影响而成为历史人物。我们走近历史人物,走进他们的思想、生活、主要活动,是为了更深刻具体的把握他们所处时代人们的主要思想活动,看到这些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汲取前人的历史智慧和经验教训,把我们今天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作业:复习掌握中为历史人物的重要活动、成就。

篇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课教学设计与方案

B.《共产党宣言》 D.《德意志意识形态》

解析 《资本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故A项错误;《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的纲领性文件,故B项错误;《法兰西内战》是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基础上写成的一部重要著作,故C项错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故D项正确。答案 D 2.有关剩余价值学说资料,你选择以下哪部著作参考()A.《共产党宣言》 C.《法兰西内战》

B.《资本论》 D.《德意志意识形态》

解析 《资本论》揭示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即剩余价值学说。答案 B 3.1950年,苏联政府发行邮票,纪念列宁创办《火星报》50周年(如图)。列宁当时创办该报主要是()

A.为成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做好准备 B.为建立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做准备 C.为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俄国做准备 D.为发动十月革命做舆论方面的准备 解析 1898年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代表大会并没有完成建党工作,列宁认为,要在俄国建立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必须从思想建党着手,他把创办政治报纸作为建党的第一步。答案 B 4.十月革命后,列宁说:“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材料中的“新时代”是指()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在俄国开辟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C.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解析 要理解“新时代”,必须弄清楚十月革命前后世界历史的变化。十月革命后,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人类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时代。故答案选C。答案 C 5.(2016·嘉兴高二期末)1930年,朱德、毛泽东率领的红四军主力,与其他红军合编为红一方面军,其共同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位于下图中的()

A.① C.③

B.② D.④

解析 ①在成都附近,而中央革命根据地位于赣南闽西,故A项错误;②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故B项错误;③是湘赣革命根据地,故C项错误;④是赣南闽西即中央革命根据地,故D项正确。答案 D 6.(2016·嘉兴高二期末)美国《时代周刊》上刊登的邓小平形象和所用的标题内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变化历程。下列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2

A.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解析 ①是1976年1月19日的封面,“周的继任者邓小平”,②是1979年2月5日的封面,人物是邓小平,标题写着:邓来了,③是1979年1月1日的期刊,邓小平被评为本的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④是1985年9月23日。题目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主义,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 C 7.1985年,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说:“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邓小平的这些话意味着中国要()A.彻底放弃计划经济体制,政府不再干预经济 B.实行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 C.探索计划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D.完全照搬西方的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要注意材料的时间是1985年,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国就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决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又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积极性,而不是照搬西方的市场经济体制。答案 C 8.(2016年9月嘉兴教学测试)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一个重要论断,高度概括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该论断是()A.“向科学进军” C.“发展是硬道理”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解析 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调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答案 D 9.1961年,我国大陆地区发行詹天佑诞辰百年两枚纪念邮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纪念他使中国铁路建设领先于世界水平②左图西服领带反映他接受西方文明推动近代化 ③右图八达岭和京张铁路代表他卓越的贡献 ④是纪念他在中西交往和近代化方面的成就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京张铁路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但不能说明它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故排除含①的选项。答案 B 10.(2016年9月金华十校联考)(加试)图片是形象的历史。以下图片与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有关。体现了京张铁路在减缓坡度方面的独特设计的是()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詹天佑为减缓坡度,设计了“人”字形路线。观察图片,可知选A。答案 A 11.“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主要说明牛顿的发现()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C.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解析 据题意可知牛顿的发现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故C项正确,但并没有彻底摆脱神学的影响,故B项错误,A、D项与题意无关。答案 C 12.爱因斯坦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战人们将只会用木棒和石头打仗了。”这个言论表明爱因斯坦是一位()A.反对战争的科学家 C.狂热的爱国主义者

B.极端的民族主义者 D.鼓吹战争的社会活动家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爱因斯坦曾致力于防止核战争,成为一个著名的反战运动活动家,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符。答案 A 13.(加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材料二 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据材料一归纳马克思重大的理论研究成果。

(2)材料二中恩格斯是如何评价马克思的?你对此如何理解?(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马克思给我们留下怎样的精神财富。

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归纳回答。第(2)问,首先从材料中提炼出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然后谈自己的理解。第(3)问,属于开放型试题,谈谈自己的感想。答案(1)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发现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社会特殊运动规律;提出剩余价值学说。

(2)马克思受到千百万革命战友的尊敬和爱戴,“他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理解:马克思的一生是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一生,为人类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3)学习马克思的实践精神、理论探索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关注人类命运,坚定为人类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14.(加试)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涌现出一大批重要历史人物。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一点 也不否认卓越历史人物的作用,或者说,一点也不否认人们创造历史。„„但是只有当他们正确地认识他们所碰到的现代条件时,只有当他们懂得怎样改变这些条件时,他们才能创造历史。”

(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概述孙中山是如何领导推翻封建帝制的民主革命的。(2)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毛泽东为什么能够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3)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哪些重大理论贡献? 解析 第(1)问,从斗争方式、组织形式、思想理论、实践行动等角度回答。第(2)问,从吸取大革命失败教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角度回答。第(3)问,回答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1)斗争方式: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组织上:创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思想上:提出了系统的革命理论——三民主义;实践上:发动了武装起义,领导了辛亥革命。

(2)吸取大革命(或秋收起义)失败的教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敢于创新的个人品质。

(3)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5.(加试)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牛顿是一位非凡的人物,因为他在诸多不同领域中作出了如此十分重要的贡献,如数学、天文、光学、力学等。

牛顿对物理学具有丰富创造力的思维方式,通过种种方式,他按照实验和批判观察所揭示的情况用数学对外在的世界进行了描述。

——[美]科恩著《科学中的革命》

材料二 爱因斯坦将伽利略和牛顿的力学以及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电动力学结合在一个体系中。他将时间和空间、物质和能量组合在一起,作为单一连续中的相互依存的变量。

——[美]杰拉德·皮尔著《科学家的探索与成就》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牛顿在天文学方面取得什么重大成就?(2)牛顿经典力学有什么局限性?爱因斯坦如何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3)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二位科学家所具有的共同素质。

解析 本题考查中外科学家的科学成就及优秀品格。第(1)问,回答牛顿天文学成就即可。第(2)问,指出牛顿经典力学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一个特例,相对论改变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第(3)问,主要从爱国精神、科学精神、研究方法等方面回答。

答案(1)提出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潮汐现象及地球的圆扁形状,发明反射望远镜等。(2)局限性:牛顿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状态。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改变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念,揭示了物质与能量的相对性。

(3)关注民族、国家及人类的共同事业的人生态度;具有积极探索、勤于思考、突破陈见、勇于创新的精神;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注重实践。

16.(加试)(2016·杭州高二期末)历史的意义在于对后人的教育和启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现代物理学巨匠爱因斯坦和现代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有过一封通信,在回信中,弗洛伊德写道:“一切促进文化发展的事物都是反对战争的。”他还讲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隐忧:“谁有较强大的武力,谁就得到统治权——利用兽性和暴力,或暴力与科学结合起来统治。”

1939年纽约世界博览会举办前夕,美国总统罗斯福接纳了一个建议,亲自打电话给爱因斯坦,请他写一封信,把“我们时代的思想和感情,告诉五千年后的人。”爱因斯坦这封信被装在牢固的容器里,深埋在纽约世界博览会地下,上面立一个石碑,说明后人要在6939年后才能取出来。

——根据百度文库摘编

材料二 我们这个时代产生了许多天才人物,他们的发明可以使我们的生活舒适得多。我们早已利用机械的力量横过海洋,并且利用机械力量可以使人类从各种辛苦繁重的体力劳动中最后解放出来。我们学会了飞行,我们用电磁波从地球的一个角落方便地同另一个角落互通信息。但是,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却完全是无组织的。人人都生活在恐惧的阴影里,生怕失业,遭受悲惨的贫困。而且,生活在不同国家里的人民还不时互相残杀。由于这些原因,所有的人一想到将来,都不得不提心吊胆和极端痛苦。所有这一切,都是由于群众的才智和品格,较之那些对社会产生真正价值的少数人的才智和品格来,是无比的低下。我相信后代会以一种自豪的心情和正当的优越感来读这封信。

——爱因斯坦1938年《给后代的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总统邀请爱因斯坦写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爱因斯坦对当时世界的总结,并以20世纪发生的重大事例加以说明。答案(1)原因:爱因斯坦是当时世界科学研究的杰出代表(1905年狭义相对论和1916年 广义相对论);1933年为躲避德国纳粹的迫害,爱因斯坦已移民美国(入籍);纽约世界博览会召开的需要;人们对科学与暴力结合的忧虑。

篇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学的几点感悟

对历史人物评说是以史料为基础的, 有些历史人物活动的相关史料在必修教材中已有所体现, 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提前复习, 并在授课时加以点拨归纳。如关于秦朝的郡县制, 选修教材《千秋功过秦始皇》一课中提到郡的数量、郡县长官的名称和职责, 必修一《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课提到秦朝地方分为郡、县、乡、里四级, 还有在少数民族聚集区设置的道。教师要帮助学生把这些琐碎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 形成完整清晰的概念。

二、体现新课程理念,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学离不开评说历史人物这一环节, 学生普遍重视历史人物活动史实, 而忽视对历史人物评价, 或者对历史人物印象来源于影视作品, 缺乏正确观点。所以, 历史人物评说也是教学中的重头戏。教师在评说历史人物时, 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 全面性, 准确性

如对康熙皇帝的评价, 课本上只说了这么一句话:“康熙一生, 文治武功, 臻于极致, 开启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这种说法显然不够全面, 只是把康熙放在国内环境中纵向比较得出的结论, 没有考虑世界形势进行横向比较。教师应客观地告诉学生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康熙延误了历史的进程, 没有把握住历史的机遇, 因循误国, 所谓的“康乾盛世”只能说是落日的余晖。教师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 让学生发散思维去思考康熙的所作所为, 放射性、多层面地联想。然后再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史观出发, 进行思维、归纳, 总结出有独到见解的正确结论。

在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人物时, 要认识到历史人物是历史活动的主体, 掌握历史人物的活动、主要事迹、主要思想, 然后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和历史分析的方法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历史人物, 既不能拔高, 也不能贬低。

2. 历史原则

篇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课教学设计与方案

1.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列出每个人物事迹的核心知识点并识记。评价历史人物,首先需要了解其一生中最主要的活动,把握其活动的主要脉络,注意其超出前人之处及对后来历史的影响,以此来了解这个历史人物一生的活动轨迹,对其作出客观恰当的评价。《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材的编写是以人物为经、历史事件为纬的,这也是其与必修课程的不同之处。

2.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与方法。评价的标准有价值标准,即是否促进生产力发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等;道德标准;等等。评价的方法有将人物放到他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辩证地看历史人物,即从人物功过两方面去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即注意历史人物的阶段性特征;阶级分析法,即注意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等。

下面笔者以这些历史人物为例,列出复习核心知识点,并通过典型例题分析,帮助同学们复习备考。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秦始皇

(1)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郡县制。

(2)其他措施:北击匈奴,移民实边;修筑长城;筑“五尺道”;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尊崇法家,焚书坑儒;大兴土木;等等。

2Q2689187876唐太宗

(1)隋朝末年,为李渊称帝和铲平割据势力、统一全国,立下汗马功劳。

(2)“贞观之治”: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慎用刑法;完善科举制;纳谏用贤。

3.康熙

(1)巩固统一国家: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加强对西藏管理。

(2)维护国家主权:抗击沙俄入侵。

【例1】(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卷)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

材料二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三 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

答案:(1)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

(2)措施:设置地方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役。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

分析:该题属于能力考查范畴。第(1)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第(2)题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有些考生乍一看题,会手足无措,但只要明确类似考题的命题原则与解题策略就会信心倍增。第(1)题,同学们可先通读材料,依据设问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分别概括即可回答;第(2)题,从措施和作用两方面归纳,其中“设置地方行政机构”是所学内容,其他均可从材料三中提取。该题给予我们的复习启示是平时练习应注重能力训练,包括基本的文言文阅读、分层提取信息能力训练等,以加深对材料的理解。

二、东西方的先哲

1.孔子

(1)生活时代背景:春秋晚期,礼崩乐坏;诸侯争霸;井田制逐渐瓦解。

(2)思想:仁的思想;礼的思想;中庸的思想。

(3)教育:有教无类思想;因材施教原则;开创私学;整理编撰典籍。

2.柏拉图

(1)理念论:理性世界由理念构成,感觉世界由个别事物构成;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人们的学习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

(2)理想国:理想国家由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构成;国家统治者应该由哲学家——所谓的“哲学王”来担任。

3.亚里士多德

(1)哲学方面: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确立哲学研究的对象。

(2)其他方面:在生物学、物理学、逻辑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

【例2】(2012年高考江苏历史卷)2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一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endprint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材料二 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一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

答案:(1)共同性: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礼的作用:明晰等级;仁的作用:缓和矛盾。品德:智慧;勇敢;自制(节制)。

(2)原因:社会关系冲突;春秋晚期,礼崩乐坏;雅典民主政治弊病显现。

分析:该题应是近年来高考中难度较大的一道题,凸显该类试题命题的一个趋势,即一道题中考查两个人物,让考生比较其相似性或相异性。该题围绕孔子与柏拉图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展开,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比较概括共性、分析社会背景的能力。该题给予我们的复习启示是注意东西方思想家在观点等方面有哪些共同点和差异。

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1.克伦威尔

(1)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自行组建军队,在马斯顿草原击败王军,之后平定王党叛乱。

(2)克伦威尔统治时期:远征爱尔兰、苏格兰;就任护国主;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

2.华盛顿

(1)独立战争时期:领导大陆军取得萨拉托加大捷;率领大陆军将康华利将军所率英军围在约克镇(约克镇战役的全胜,标志着北美战场上战争的结束,北美人民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2)开创美国民主政治:拒绝接受王位;主持制定宪法;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第二届任期结束时毅然辞职,为美国民主政治树立光辉典范。

3.拿破仑

(1)大革命时期:收复土伦,崭露头角;平定保王党人的叛乱;发动“雾月政变”,自任法国第一执政。

(2)帝国时期:对内:政治上,拿破仑精简编制,将政府改革成高效的军事体制;经济上,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军事上,实行征兵制;法律上,编纂《拿破仑法典》。对外:发动一系列战争,多次打败反法联盟;远征俄国大败;颁布“大陆封锁令”伤害法国经济。

【例3】(2013年高考江苏历史卷)2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克伦威尔和拿破仑是欧洲近代革命的杰出人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伦威尔在他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一律论功行赏,但后来当平等派提出普选权的要求时,克伦威尔却竭力加以反对。他在一次向议会发言时说,穷人就是坏人,并且说,如果共和国注定要受苦受难的话,那么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

——王觉非《欧洲史论》

材料二 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不是因为法国渴望自由,而是因为要求平等。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样的社会经济条件。因此他就决定用自已的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他消灭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平等”巩固下来,编成了法典。

——(苏联)塔尔列《拿破仑传》

材料三 克伦威尔对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征讨均以胜利而结束。以后,爱尔兰的土地被英国占领军没收,大部都落入英国高级军官之手。克伦威尔等人都成了爱尔兰的大土地所有者。

——刘祚昌《世界史(近代史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变化。分别指出前后平等观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拿破仑对政治“平等”的理解。材料二认为“平等”被《拿破仑法典》巩固下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法典》“巩固”平等带来的深远政治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主要政治倾向,并分析立法途径与革命战争对资产阶级文明扩展的价值。

答案:(1)变化:先提倡平等,后来反对普选权(或主张贫富有别)。原因:前因:建立新模范军(推翻封建王权),以“平等”激励革命;后因:反对平等派,需要以“不平等”维护其独裁和富人利益。

(2)理解:平等是法律上的同样的公民权;平等是革命的目标(或用《拿破仑法典》确保公民平等权)。影响:《拿破仑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拿破仑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3)政治倾向:满足社会上层(如富人、高级军官)的利益。价值:冲击封建统治,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客观上传播革命思想。

分析:近年来,高考试题对这一专题中的三位人物多次考查。复习建议:将历史人物置于当时的时代环境中进行客观的分析;把握历史人物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当时的社会效果与长远历史影响之间的关系。

四、亚洲觉醒的先驱

1.孙中山

(1)辛亥革命前:创立兴中会;组建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2)辛亥革命后: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捍卫民主共和: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发动两次护法运动。

(4)国共合作: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孙中山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

2,甘地

(1)事迹:留学英国;在南非成功领导非暴力抵抗运动;在印度发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思想:政治上实现印度自治;经济上提倡手工纺织,具有反工业化倾向;哲学上主张宗教泛爱观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endprint

3.凯末尔

(1)领导民族独立运动:当选大国民议会主席兼国民军总司令,亲临战场指挥,打败希腊入侵;签订《洛桑和约》,土耳其的国家独立和基本主权得到承认;当选首任总统。

(2)改革:政治上废除苏丹制和哈里发制,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政体;政教分离;经济上推行国家主义。

【例4】马克思认为,在经济学的形式上是错误的东西,在世界历史上却可以是正确的。甘地的经济思想复杂而独特,又充满矛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是由于机器使印度赤贫遍野。曼彻斯特给我们造成的伤害难以估量。由于曼彻斯特,印度的手工业差不多消亡了。但是我犯了一个错误。怎么能责怪曼彻斯特呢?我们穿着曼彻斯特的衣服,所以曼彻斯特才生产它们。当我觉察到孟加拉人的勇敢时,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在该管辖区内,没有纺织厂。因此,他们能够恢复原始的手工纺织业。

——甘地《印度自治》

材料二 自治是一座伟大的机构,……但中心始终是纺纱车,所有活动都要围绕它旋转。

——止默《甘地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甘地认为印度贫困的根源及应采取的对策,并说明甘地主张怎样的斗争形式。

(2)据材料二,说明甘地认为印度自治的中心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马克思的观点。

答案:(1)根源:英国殖民者用机器大生产取代传统的印度手工织布;对策:恢复传统手工织布劳动。斗争形式:非暴力抵抗。

(2)中心:手纺车(纺纱车)。

(3)甘地主张用手工劳动抵制机器大生产,具有反工业化倾向;甘地倡导的“土布运动”(或手纺车运动)运用非暴力抵抗以振兴民族经济,培养民族自尊、自信和合作奉献精神,在争取印度民族自治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分析:这一专题的三位历史人物,是亚洲觉醒的代表性人物,要注意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中审视和探究这些人物的各项活动。本题的亮点是考查甘地经济思想中的矛盾性,能力要求高。

五、无产阶级革命家

1.马克思

(1)革命活动:改“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同恩格斯拟定并发表《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发表);领导“国际工人协会”;支持和帮助巴黎公社革命。

(2)理论贡献:与恩格斯共同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撰写《资本论》。

2.恩格斯

完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写作;与马克思合作完成《共产党宣言》;帮助马克思整理《资本论》;创建并领导第二国际;撰写《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

3.列宁

(1)实践活动:创建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巩固新生政权;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2)理论贡献: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获得胜利;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在《国家与革命》中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提出一个著名公式“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4.毛泽东

(1)革命实践活动:参加中共一大;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崭新革命道路;在遵义会议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领导共产党与国民党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等等。

(2)理论贡献:“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理论。

5.邓小平

(1)革命实践活动:发动百色起义,开辟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与刘伯承一起领导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党的八大以后,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文化大革命”后期再次复出,全面整顿经济;恢复高考制度;主持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创办经济特区;提出“一国两制”构想;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等等。

(2)理论贡献:党的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例5】(2011年高考江苏历史卷)2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

——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三 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分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

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

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

(3)依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是如何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道路的?

(4)综合上述材料,请就经典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基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工业的发展。

(2)实践: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

(3)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认识:经典理论指导实践;科学实践完善与发展理论。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考生概括马克思、毛泽东和邓小平对构建未来社会的认识与实践以及经典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关系的能力,综合性和理论性都较强。同学们在对这一内容进行复习时,应把握住人物在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继承和不断发展,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六、杰出的科学家

1.李时珍

编写《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涉猎多种学科,被誉为“东方医学的巨典”,被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2.詹天佑

赴美留学,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建造滦河大桥;设计建造京张铁路;投身保路运动。

3.李四光

留学日本、英国;创立地质力学理论;推动中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等等。

4.牛顿

数学上提出二项式定理、微积分的初步算法;光学上证明日光即白光由七色光组成;天文学上发明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等等。

5.爱因斯坦

190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光量子假说;1916年将狭义相对论扩大为广义相对论;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等等。

此外,对这部分的复习还应关注热点,把握历史的脉搏,体现时代性。如2013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拟把孔子的生日9月28日作为教师节日期等。

篇5: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2012·无锡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很受苏氏哲学的影响,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地上,带到了家庭中和市场上,带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论苏格拉底的法律思想》

材料二 困扰柏拉图的是他不能获得令其满意的知识来控制世界。„„在寻找这一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柏拉图形成了自己的看法: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并不是一个唯一的世界„„实际上,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而只是表象或者理念世界的不完全反应。„„只有那些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推理才干的哲学家才能知晓这个世界的秘密。

——《新全球史》

材料三 尽管是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最后不再相信柏拉图的表象和理念的理论,他认为这一理论对理解世界是不必要的。„„他的著作表达了对世界全面而连贯的理解,以至于他后来的学生,中世纪的基督教学者称其为“知识之父”。

——《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塞罗这一观点的理解。(2)结合材料二指出“哲学家”在柏拉图政治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3)根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概括亚里士多德对待柏拉图的态度,并分析他被称为“知识之父”的理由。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古希腊思想家核心观点的理解。第一问实 人民版·历史

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际上考查的是对苏格拉底思想影响的理解:天上的是神,地上的就应该是人,因此苏格拉底在思想上的杰出贡献是:使古希腊哲学由对神的关注变为关注现实人生。第二问考查的是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理解:其核心观点是哲学家的地位应该是国家的统治者。第三问考查的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贡献;态度: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亚里士多德生物学领域提出的方法备受推崇、物理学领域提出的观点曾长期占统治地位来回答。

答案(1)理解: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地位: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由哲学家担任国家的统治者。

(3)态度: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理由:其哲学思想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家的重要理论来源;他在生物学领域提出的方法备受推崇;物理学领域提出的观点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认为)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善。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若救国救人,非锄去恶劣政府不可。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

材料二 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剪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一厥不兴,如斯之极。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

人民版·历史

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用特集会众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抒此时艰,奠我中夏。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材料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材料四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1)根据材料一,孙中山认为变革中国社会的关键是什么?为此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创办兴中会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兴中会创办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三,孙中山晚年提出了怎样的新理念?并说明原因。解析 本题考查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一生中重要思想理论、观念转变等知识点。第(1)问依据材料一来回答;第(2)问考查了兴中会成立的原因和意义,根据材料和所学回答即可;第(3)问考查孙中山先生晚年思想转变和转变的原因,根据相关知识来回答。

答案(1)关键:改革政治。选择:从改良到革命(或提倡暴力革命;从医人到“医国”。)(2)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民众尚未觉醒;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严重。意义:兴中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

人民版·历史

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民主革命团体,标志着孙中山开始踏上民主革命的道路。

(3)理念:提出新三民主义。原因:拱卫共和斗争的屡屡失败;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启发;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孙中山与时俱进的精神等。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征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路径。”

——《苏联史》

材料二 我们本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

材料三 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实施这一政策除了战争需要之外,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3)结合材料回答: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转变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解析 本题主要以苏俄经济政策的变化为主题,考查学生的理解

人民版·历史

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分析能力及综合归纳能力。第(1)题,要注意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及战后实施的目的分析、归纳。第(2)题,主要结合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加以分析、归纳。第(3)题要求结合材料得出结论,这需要根据当时俄国的国情和新经济政策的意义,经过对照分析后再上升到理论性认识。

答案(1)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2)变化: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措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3)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制定政策的原则和基础(或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建设与改革的历程同样光辉而艰辛。从初掌国家之舵到带领中华民族走上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我们党又奋斗了58年。多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拉动了一次次伟大的历史转折。不朽的业绩,定格在一个又一个历史的关节点上。

——新华社特稿《在历史的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86年回眸》

材料二 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人民版·历史

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 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上述材料将中国共产党86年的奋斗历程依次定格在一个又一个的关节点上: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艰辛探索、拨乱反正、继往开来。综合所学知识列举下列关节点的对应标志事件。

①日出东方——标志: ②力挽狂澜——标志: ③灯塔指引——标志: ④拨乱反正——标志: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毛泽东同志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指的是什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概括毛泽东、邓小平两位伟人在理论探索上有何共同点。解析 第(1)问考查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日出东方”是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力挽狂澜”是在革命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由幼稚到成熟,挽救了革命,此为遵义会议;而“灯塔指引”是指中国有了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此为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拨乱反正。第(2)问由材料“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可知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结合所学知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第(3)问两者都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答案(1)①中共一大(或中国共产党成立)②遵义会议 ③中共七大(或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人民版·历史

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实事求是。5.(名师原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2年11月,邓小平28岁,时任江西省委宣传部长职务。这一年,他被撤职,受到“最后严重警告”处分,妻子金维映和他离婚,成了中央苏区的一名社会闲杂人员。

材料二 1967年,邓小平63岁,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政治局常委。这一年,他被作为中国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被打倒,流放到第一次被打倒的江西,当上了一名钳工。(他并没有停止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材料三 1975年,邓小平71岁,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这一年,被以“右倾翻案风”的总后台老板的罪名,再次被打倒。

——田炳信著《邓小平最后一次南巡》

(1)邓小平三次被打倒分别是什么时期?原因是什么?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他在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各有哪些主要事迹?(要综合归纳)解析 本题以邓小平人生的三起三落为切入口,并结合材料与课本内容,进行提炼综合即可。

答案(1)第一次被打倒是土地革命时期,原因是因为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被当时在中共中央担任领导的左倾领导人打倒;第二次是“文革”前期,原因是毛泽东犯了左倾错误,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而对坚持正确立场的邓小平发动打击所致;第三次是“文革”后

人民版·历史

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期,邓小平的全面整顿不为仍在犯左倾错误的毛泽东所容,加上“四人帮”的策划与煽动,天安门事件后,邓小平再次被打倒。

(2)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主要事迹:①革命战争时期:参与和领导“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八年抗战和四年解放战争。②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参与、领导克服“三年经济困难”和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③改革开放时期:领导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一国两制等,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6.(2012·西安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位太太从维特来,走得比光还要快;她有一天出门早,沿着相反的方向跑,却在头天晚上回来了。

——《一个时代的神话——爱因斯坦的一生》

材料二 在1931年的一次采访中,爱因斯坦说:“我首先承认我的政治信念:国家是为人而设立的,不是人为国家而存在。这对科学也适用。有一些多年前的表述是由这样一些人作出的,在这些人看来人本身才具有最高的人类价值。„„我相信国家的最重要使命就是要保护个人并使他有可能发展成一个创造性的人。

——《一个时代的神话——爱因斯坦的一生》

材料三 我从不追求舒适和奢侈的生活,说起来我还有点蔑视它。我对社会正义的激情常常使我开罪于人,而且我同样坚决反对任何不必要的束缚和人身依附。„„我向来重视作为个体的人,我极端仇视暴力和党同伐异。综上所述,我是一个充满热情的和平主义者和军国主义反对者,拒绝任何种族主义,尽管它总是把它打扮成爱国主义。„„我坚信社会地位和财物带来的特权不公平且败坏道德,过分夸张个人崇拜同样如此„„我认同民主的理想,虽然我深知民主国家

人民版·历史

高考总复习·模块新课标 的痼疾„„国家这个共同体的重要目标就是社会正义和对个人经济的保护。

——爱因斯坦《我的信仰声明》

(1)材料一用风趣的小诗形式揭示了爱因斯坦的哪一项科学成就?这一成就有什么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爱因斯坦的主要观点,并简评爱因斯坦。解析 本题考查对爱因斯坦一生重大成就的理解。第(1)问很简单,即相对论及出现的影响。第(2)问要结合材料;关键信息是:“国家是为人而设立的”“国家的最重要使命就是要保护个人并使他有可能发展成一个创造性的人”“坚决反对任何不必要的束缚和人身依附”“仇视暴力和党同伐异”“和平主义者和军国主义反对者,拒绝任何种族主义”“个人崇拜”“我认同民主的理想”等。

答案(1)相对论。推动了现代科学革命,使自然科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有利于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

篇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课教学设计与方案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1.(2007年高考江苏单科17题)清朝福建巡抚徐继畲之语“提三尺之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的刻石,被镶嵌在某开国者的纪念碑上。此开国者是()

A.拿破仑

B.华盛顿 C.伊达尔哥

D.俾斯麦 2.(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20题)19世纪30年代,印度书店中的英文版书籍畅销,教科书社在两年内售出英语书籍达3.1万册。这表明当时

A.印度社会精英普遍接受西方教育 B.西方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 C.欧洲启蒙思想在印度影响广泛

D.英语已成为印度人的主要语言 3.(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12题)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 4.(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8题)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是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以上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

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 5.(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3题)1925 年初,土耳其改革者发动对旧式礼拜帽的批判,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不满,但欧式帽还是在土耳其流行起来。在百姓中最流行的是鸭舌帽,因为在做礼拜时可以把帽舌反过来朝后戴,前额依旧可以贴在地上。这种现象反映了 A.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一种妥协 B.现代是假,传统是真

C.传统是假,现代是真

D.百姓被迫戴鸭舌帽并改变信仰 6.(2009年高考浙江文综17题)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 ②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 ③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朝号 ④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09年高考四川文综20题)“法治”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确定近代社会具体法律规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A.《人权宣言》的发表 B.《社会契约论》的出版 C.《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D.《论法的精神》的出版

用心

爱心

8.(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20题)“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这幅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A.护国运动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二次革命 9.(2010年高考重庆文综21题)今年是国际劳动妇女节设立100周年,第二国际左派领袖蔡特金做出了杰出贡献。与其同一派别的人物是

A.伯恩施坦

B.季米特洛夫

C.考茨基

D.罗沙·卢森堡 10.(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20题)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①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③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 ④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11.(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9题)图四是英国1782年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映了()

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B.英美关系亲近友好 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D.英国愿与美国和解 12.(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14题)图3所示战役是

专心 1

A.明朝与瓦剌之战B.明朝与后金之战

C.清军反击噶尔丹之战D.清军平定大小和卓之战 13.(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22题)对人类社会史前史的研究,始于19世纪中后期。下列著作中系统探讨人类社会史前史的是 A.《物种起源》B.《国家与革命》 C.《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4.(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20题)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理念论

C.逻辑三段论

D.美德即知识 15.(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17题)乾隆皇帝曾对法国产生浓厚兴趣,打算派外交使团会见路易十六。这一计划最终付诸东流,原因可能是

A.法国爆发了大革命 B.清廷忙于抗击沙俄入侵 C.中国正在和英使签订两国通商协议

D.普法战争爆发 16.(2008年广东高考19题)从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的目的看,三级会议在当时拥有的权力是()

A.审判重大案件

B.行政管理

C.批准征收新税

D.制定法律 17.(2008年上海高考B9题)以下对雅典学园的描述,最能体现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是()

A.努力探索自然的奥妙 B.系统学习哲学 C.自由探讨和追求真理 D.自由选择科目

用心

爱心18.(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19题)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经验。下列史实中,发生在清朝的是 A.与吐蕃和亲、设置羁縻府州

B.设置典客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C.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及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D.册封哲布尊丹巴、章嘉管理蒙古地区喇嘛教务 19.(2010年高考重庆文综17题)1913年2月,一位国民党领导人在国民党湖北支部举行的欢迎会上说:“我们此时要致力于选举运动,„„要在国会里头,获得过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能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这位领导人是

A.孙中山

B.蔡锷

C.宋教仁

D.黄兴 20.(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20题)“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烈士们的鲜血白流;要在上帝的福佑下,让我们的国家获得自由的新生;要使我们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上述演说发表于一次著名战役之后,该战役是 A.纳西比战役 B.葛底斯堡战役 C.瓦尔密战役

D.萨拉托加大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21.(2008年江苏高考24题B)(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时期以来,军政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要说是皇帝了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材料二 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项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陈森《华盛顿--美国的开国元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促成拿破仑称帝的因素。(4分)

(2)材料二表明华盛顿拒绝称王,其个人原因何在?但有人认为,华盛顿实际上具备称王的条件,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

(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关甚至难以戴稳”?(2分)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特定历史时期影响政治体制选择的因素。(2专心 2

分)

22.(2009年高考宁夏文综44题)(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孙中山1922年8月在一次谈话中说:吾国建设当以英国公正之态度,美国远大之规模,以及法国爱国之精神为模范,以树吾民国千年可百年永久之计。然而今日中国之外交,以国土邻接关系密切言之,莫如苏维埃俄罗斯。至于国际地位言之,其对吾国利益相同,且无侵略顾虑,而又能提携互助,策进两国利益者,则德国是也。——摘编自李玉贞《孙中山与共产国际》

材料二:俄国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我革命之所以不成功,则各党员至今仍不明三民主义之过也。质而言之,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俄国革命之初不过行民权、民生二主义而已,及后与列强奋斗六年,乃始知其用力之最大者,实为对于民族主义„„其(指陈独秀等)所以意图排挤而以独得俄助而疵毁吾党者,初欲包揽俄国交际,并欲阻止俄国不与吾党往来,而彼得以独得俄助而自树一帜与吾党争衡也„„我国革命向为各国所不乐闻,故尝助反对我者以扑灭吾党,所望为同情只有俄国及受屈之国家及受屈之人民耳。——孙中山:《批邓泽如等的上书》(1923年11月29日)

(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中孙中山对苏俄的认识有何不同。(7分)(2)简要评析孙中山“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的观点。(8分)

23.(2008年广东高考29题)(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说,他们只和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富兰克林认为,根据人民的普遍心理,只有国王才是北美的主权权威者。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则历数了英王的25条大罪,将其称为“专制君主”。——据雷芳《英王在殖民地形象的改变与北美独立意识的形成》

材料二

到1870年,在运到英国的棉花中,有60%来自美国。此后,美国始终是英国棉花的主要供应地。棉花也成为美国在1815年后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动力,直到1860年,棉花出口占美国国内出口总值的一半还多。

——据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 问题:

(1)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为什么只承认与“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从当时英国政治体制的角度加以分析。(4分)

(2)分析英王形象在北美殖民地人民心中从“主权权威者”变为“专制君主”的原因。(4分)

(3)美国独立后,英美两国的经济联系并未切断。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中前期英美两用心

爱心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影响。(4分)

24.(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41题C)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事实上,工业文明是疾病,因为它处处有弊端。

土布经济完全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后者不注意人的因素,前者充分关心人。

你不可能把非暴力建立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但可以建立在自足的乡村基础上„„我设想的农村经济,完全没有剥削,剥削是暴力的本质

建立在非暴力基础上的社会,只能由以村庄为单位的群体组成,在这样的村庄里,尊严而和平地生存的条件是自愿合作。——摘自甘地《圣雄箴言录》 材料二 1928年,(印度国大党领导人之一)尼赫鲁在给甘地的信中写道:“我认为你对西方文明作了极其不公正的评价,将它不足之处过于夸大了。” ——摘自马克垚《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 虽然生为一名印度人,并坚守着一些印度传统,但甘地的遗产却仍然可以为全世界的人所享用。

„„最近,对甘地的重新发现已经与大规模的和平主义运动,以及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的自然、环境„„等问题联系了起来。

——摘自[意】詹尼·索弗里《甘地与印度》(1)据材料一,概括甘地的经济思想。(6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甘地的经济思想。(9分)

25.(2007年高考广东单科32题)(9分)

在创立新土耳其后,凯末尔转而致力于创造新土耳其人这一同样艰巨的任务。——(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⑴“新土耳其”的国家性质是什么?(2分)

⑵凯末尔为“创立新土耳其”和“创造新土耳其人”采取了哪些措施?(7分)

专心 3

26.(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14题)(16分)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拓本),文字如下:

二十六年,皇帝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口口,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1)指出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根据图片写出材料中空缺的文字。(2分)

(2)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2分)

材料二

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3)依据材料二,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4分)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2分)

材料三

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范文澜《中国通史》

用心

爱心材料四

朕自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制。——《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

(4)依据材料三、四,概括秦始皇和康熙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4分)

27.(2008年海南高考29题)据材料回答问题(8分)

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圆柱形红色礼拜帽是神圣的宗教和帝国的象征。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凯末尔担任总统,选择了具有西方色彩的现代化道路,推行改革,但遇到巨大阻力。1925年凯末尔下令,禁止戴传统的土耳其礼拜帽,改戴欧式礼帽。但这一禁令受到广泛抵制,随后政府规定戴土耳其礼拜帽有罪。此举引起强烈不满,在一些地方甚至引发公开抗议和骚乱,但均被凯末尔镇压,有些人被处以绞刑。经过凯末尔政府一段时期的强力推行,终于有不少人开始戴欧式礼帽,从而告别传统的土耳其礼拜帽。——摘编自刘易斯《现代土耳其的兴起》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服饰变化与社会变革的关系。(2分)

(2)分析凯末尔政府禁戴礼拜帽与辛亥革命后中国剪辫运动的异同。(6分)

28.(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41题C)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有幸在总统的位置上尽全力组织并管理政府后,现在已经到了应当退休回归私人生活的时候。这既是我民族英雄所愿,也是为国运所必需。因为行政首长的定期更替,是我们国家自由所不可或缺的保障。请允许我离开政府,就像我以前离开军队一样,让那些支持

我国的利益、推进社会和谐和秩序与良善政府的人接替我,让上帝继续保佑我们的祖国。——————华盛顿致麦迪逊的信件

材料二(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院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中国革命纪录》

今日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娥民生主义尚未著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些事。――《孙中山全集》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华盛顿和孙中山辞职的原因。(6分)

专心 4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对他们的辞职以及辞职后重新投身政治活动作何评价?(9分)

29.(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29题)(35分)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滇缅公路是滇西各族人民用血汗和生命筑成的抗战生命线,由汉、彝、白、傣、回等十个民族共同修筑而成。当时,许多青少年学生也自愿奔赴工地筑路。各族人民为滇缅公路付出了巨大牺牲,每公里就有4—6名工人献出生命。

(1)据图10回答,秦朝在西南地区采取了哪些管理措施?这些措施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5分)

(2)据图1l和材料二,说明抗战全面抗战爆发后我国公路分布的变化及新建公路在抗战中主要作用。在滇缅公路修建中,各族人表现出怎样的精神?(6分)

30.(2007年高考海南单科32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8分)材料一

拿破仑在1808年正式创立帝国贵族制度,据统计,在帝国贵族中,旧贵族出身的占22.5%,用心

爱心资产阶级出身的占58%,其他阶级出身的占19.5%。进出宫廷的公卿、侍臣、宫女与旧贵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人本身就是几代的贵族„„在拿破仑任命的省长中,出身贵族的到1814年达到43%。

——摘编自《从高卢到戴高乐》 材料二

1814年3月14日拿破仑说:“只要我还活着,我将是全法国的主人„„今天像在奥斯特立茨战场上一样,我是主人„„.但是我认为在拉法耶特的时候(指法国大革命前期)和我这个时期有一个区别:当时人民是主宰,而现在我是主宰” ——摘编自《拿破仑与帝国》

(1)概括指出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拿破仑统治的特征。(3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拿破仑统治与法国大革命之间关系的角度评价拿破仑。(5分)

31.(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41题C)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是《拿破仑法典》的热忱宣传者;这部法典是一只船,它把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远达伊利里亚(亚得里亚海东海岸地区)和波兰„„拿破仑并没有预见到:扫除旧制度的垃圾只会促使潜伏着的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拿破仑法典》在有些国家里被接受为母法,并通过其子法现今正在那里发生效力。(1)材料一中“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主义和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8分)(2)如何理解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综述之。(7分)

专心 5

32.(2009年江苏高考25题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甘地始终是一个谜:他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印度民族独立事业,却多次支持英帝国主义的不义战争;他受过西方现代教育,却诅咒西方现代文明;在一些人看来,他是“民族之父”,而在另一些人看来,他无异于“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英国把印度拖入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印度民族主义力量绝大部分持支持态度,希望在英国困难时候给予帮助,以换取它允诺战后给予印度自治。”„形势的演变把甘地进一步推向前进,„_他得出结论说,英国当局行动如此“不谨慎、不道德、不正义”,再不配享有印度人民的好感„„ ——林承节《印度史》

材料二 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西方民众正在唯物(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他们道德的发展已经落后。今天,他们用英镑、先令和便士来衡量他们的进步。

——1916年12月甘地在阿拉哈巴德“经济学协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 甘地还把纺车当做印度摆脱对英国纺织业依赖的工具。他认为,印度可以放弃大多数进口产品。„„因此对甘地而言,恰尔卡(纺车)是自治的象征。——海默·劳《甘地传》 用心

爱心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促成这一根本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三,甘地为什么要“诅咒西方文明”?(3分)

(3)人们对甘地毁誉不一,为何有人称甘地为“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解开甘地之谜的关键之处何在?(3分)

33.(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25题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清]施琅《靖海纪事》

材料二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三 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4分)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6分)

34.(2009年广东高考32题)(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专心 6

贡献。

——据《论孔子思想》

材料二 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据《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问题:

(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3分)(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4分)(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2分)

用心爱心

上一篇:背影课文重点和难点下一篇:关于真情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