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低年级历史复习课教学模式初探

2022-09-11

上初中低年级历史复习课, 向来是我们历史老师感觉到头痛的事情:太散了, 抓不住重点;太集中了, 又会有许多小知识点从中滑落。最近几年也到外校听了一些复习课, 大多是初三毕业班的历史复习课, 采用“鸿篇巨制”的框架结构,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无所不知, 无所不哓。令人艳羡之余, 不免也摇头叹息, 这种方法只适合初三毕业年级,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们, 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那么, 如何才能在各年级的历史复习教学中做到“形散神聚”、“面面俱到”呢?笔者认为:其核心就是有效教学。

所谓有效教学, 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 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即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而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习的所有行为。可见, 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那么如何实现“有效”呢?

笔者近一年多在七、八年级的历史复习教学中试行了新的模式——“纵横交错复习法”。, 从效果上来看:实现了落实基础知识, 并有助于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观点分析问题, 提高学生分析、理解综合能力的目的, 同时实现了评价和指导的密切结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 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反思-自我发现-欣赏别人的过程。此模式大体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实施。

1横向分组, 梳理知识, 设计问题

上课前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把人物分给各个小组, 小组在阅读了解课文后, 查阅相关资料, 设计相关问题, 课前将设计的试题交给教师浏览。要求设计的试题以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为主线 (其中, 自行能解决得了的问题前加“√”) 。这样, 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自我发现, 而且教师也由此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 灵活掌握复习教学中的核心,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 留下充分给时间让学生去问、去想、去议、去评。

2纵向交叉, 回顾反思, 分组作答

根据复习的知识量, 确定适量的时间在各小组之间进行交叉练习, 使学生再一次回顾反思知识要点, 集合本组同学的力量, 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学生自我发现问题, 同时学会欣赏同伴、与同伴的协作等, 并有效的实现了再次调动学生的认知区内信息, 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根据第一环节掌握的状况, 有针对性地巡视并做好记录, 为下一节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准备。

3教师点拨, 协作分工, 归纳整理

教师根据目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难点知识和上节掌握的情况, 加以点拨、指导, 然后布置任务, 要求分组协作, 归纳综合, 获取知识的结构, 以加深学生认识。

4代表讲解, 师生合作, 纵向综合

从各组中选出代表按布置的要求到讲台给大家讲解, 限时进行, 要求语言简洁。在讲解中完全充当教师的角色, 教师作为学生的一分子参与进行。这种形式的事实, 有助于学生从潜意识中强化自己归纳整理、综合分析、增加阅读面的能力和意识, 实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观点分析问题, 提高学生分析、理解综合能力的目的。

5教师讲评, 考点分析, 典例分析

教师结合《课程标准》要求, 以及课前准备和课中发现的问题, 选取与内容相关的考点进行深入研究, 以揭示规律、发展思维为主攻方向, 针对学生实际, 对考点进行多角度、深层次分析。选择一些典型试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然后从命题意图、审题思路、解题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给学生讲行评析、指导。特别强化引导学生分析材料, 获取“有效信息”, 抓住要点、论点, 史论结合, 全面分析, 进行信息转换和知识迁移。

下面以七年级上册的历史复习来作简要说明。

七年级上册一共有22课, 我要带领同学们在两个课时内完成复习。在第一课时的课前, 我布置同学们按组别 (共六个学习小组) , 分类别 (时间、人物、变革、战争、文化) 找问题, 为他人出试卷, 题目类型限定在一问一答式, 结果同学们个个磨拳檫掌, 把自己找到的题目工工整整地抄写在作业本上, “当小老师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给别人出题目, 那题目要出的有水平才行!”一学生边出题目边嘀咕, 另一个同学笑着说“你可不要把问题出的太难了啊”。我听后婉尔一笑, 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一半了, 这是一种横向交错学习的方法, 同学们在为他人出题目的同时, 自己要先弄懂问题, 还要留意相关的内容, 因为他还要回答别人的问题呢, 可谓一举两得!

在第一课时的前十五分钟内, 我让一组和二组交换试卷做答, 同理, 三四组交换, 五六组交换。在同学们做题期间, 我到学生中间巡视, 用笔记录下来他们在出题和做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刻钟以后, 一三组交换试卷, 二六组交换, 四五组交换, 每个同学要检查两项:题目和答案是否正确, 用时十分钟。然后又是一六组交换……都交流了一遍, 用时二十分钟左右, 这样做过以后, 每一组都见识了其他五种类别题目, 同学们在检查别人的同时, 也巩固了基础知识, 基本做到了“面面俱到”。这一过程我始终徜徉于学生中间, 和他们一起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这样即检查了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又让同学们感受到老师是和他们一同学习, 从而培养了学习兴趣, 又增加学习动力。

最后, 我根据全班的出题和答题的情况, 做一个小结, 对同学们的劳动给予肯定, 并指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然后布置下一课时的综合复习, 也就是纵向复习。而这一课的横向复习是为纵向复习打基础的。在大体掌握了这些知识点以后, 做综合复习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同学们对这节课也很满意, 因为比起以前自己闷头复习或者被老师牵着鼻子复习, 有趣多了, 一节课都在开动脑筋, 总是处于一种新奇和探索的过程中, 孩子们喜欢这种新奇, 于是很期盼复习课的来临。我于是趁热打铁, 布置下节课的任务:一组整理第一单元的知识结构, 二组和三组整理第二单元的知识结构, 四组五组整理第三单元的知识结构, 六组整理第四单元的知识结构。

第二课时在同学们的盼望中终于来了, 我也加入进去, 同学们觉得很有趣, 老师也是他们的同学, 其实我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也是在巧妙地分析问题、归结问题, 只是他们当时没有觉察, 复习就是在我和孩子们的共同参与和积极交流中进行着, 让孩子们扎扎实实做一次课堂的主人!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们的总结也许会很幼稚, 知识总结得也不够系统, 问题的提出和分析也不够深刻, 甚至说最后的考试成绩也并不一定理想。但是, 这却是他们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开始, 研究性学习重视结果, 但更重视学习的过程, 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一改课堂上被老师的一个个问题纠缠得焦头烂额的糟糕心情, 而是通过设计一项任务或问题, 让学生在一种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中, 成为问题的主人!也让我悟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时间就是孩子的发展空间”的道理, 也让我这种学习方式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他们知道自己有能力复习, 还知道怎样去复习, 以至于更有效地去学习, 这正是我要教给学生们的!

诚然, 方法、模式不能一概而论, 科学的复习方法必须立足于学生、知识的需要, 这就要求教师把握住有效教学这一核心, 为有效地、持久地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现学生掌握知识、促进思维、提高能力这一目的在课前下足功夫。

摘要:笔者从自身的历史教学实践经验出发, 总结出一套新的历史复习模式——纵横交错复习法, 分别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具体的实施方法, 旨在各年级的历史复习教学中做到“形散神聚”、“面面俱到”。

关键词:历史复习,教学模式

上一篇:网购盛行的原因及建议下一篇:高职院校Linux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