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和名句默写

2024-05-14

诗歌鉴赏和名句默写(精选7篇)

篇1:诗歌鉴赏和名句默写

2013年上栗中学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教学案

2013.3.29 通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对诗歌鉴赏已有一个初步的掌握,对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所以,二轮复习时,要求学生重在读懂诗歌,重在掌握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和以以虚写实).动静结合(以动写静和以静写动).重在比较鉴赏,重在规范答题。一.【真题共赏】

1、(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①.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从题目上可以看出(思远人),可以看出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秋景、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②.“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用什么研墨,用泪水也,以泪水研墨,和泪作书。思念到深处,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2、(2012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落 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出“思”、“信”两字作用的,给2分;答出使全诗富于变化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得一些分。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案: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出构成对比的,给2分;能简要分析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解答时要联系全诗,借助注释,准确把握。

3、(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答案:孤舟联结者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赏析:《吴松道中》共有两首,是诗人行船在吴淞江上时所写。诗人写这两首诗,原本无一定题旨,他在吴淞道上一路行来,身与境遇,便随兴而发,随感而咏,或写景或怀古,富有当时当地色彩。遣词用语,不事雕饰,浅近自然,与诗人随意挥洒的诗情相合。这里选的是第二首。吴松,即“吴淞”,江名,太湖最大的支流。这一首写泊舟后第二天的行程。诗中的“天寒”、“叶飘”、“雁声急”、“岁晚”、“霜月”诸语,点明季节已是晚秋。前三联描写了由盘门到枫桥的一路景色,兼及诗人自己的心情。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着木叶。深秋天寒,时时听到空中大雁,鸣声惶急,向着南方飞去

4、(2012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答案:①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列锦的表现手法;②映衬类:朱、青,绿,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或列锦类:颔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了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副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考生要熟练掌握诗歌鉴赏中的各种表达技巧,答题时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原诗分析答出此手法的表达效果及有效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可采用“手法+分析+效果”的答题模式。(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四月乍晴,万物复苏,争奇斗艳,一派生机,乡下进入农忙时节。②有樱桃绿草白鹅悦目,有青豆配酒爽口,船行水上,轻快疾驰,有春风拂袖,诗人所见农户白天闭门,原是为了保养小蚕,由自然景物到社会场景,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意”(生机)。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文学作品的结构理解能力。首联点题并总领全诗,是对全诗的凝练的概括。

二.掌握一定术语:(1)反映诗歌风格方面:雄奇、刚健、悲壮、旷达、洒脱、苍凉、恢宏、奔放;沉郁顿挫、缠绵悱恻、婉约清丽、明丽清新、含蓄有致、生动活泼、幽默恢谐等。(2)反映诗歌结构方面:开门见山、逐层拓展、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等。(3)反映诗歌表现手法方面: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相生、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对比映村、以虚写实、虚实结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白描勾勒、浓墨重彩等。(4)反映诗歌语言特色方面:质朴清新、句式整齐、音节和谐、对仗工整、有节奏感、声情并茂、凝练简洁、犀利老练等。(5)反映诗人情感方面:愉悦、欢快、欣喜、郁闷、忧愁、孤独、凄清、悲观、失落、激昂、奔放、乐观、豁达、淡泊、闲适等。(6)反映诗歌总体效果方面:真挚感人、耐人寻味、催人泪下、扣人心弦、发人深思、意境高远、即景生情、即景自况等。

三、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习惯用语与解题思路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借物抒情、寓情于物,咏史抒怀、怀古伤今、借古讽今等)+诗歌中的具体运用+达到的效果(作用、好处、特点)。

(二)表现手法(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动写静、以静写动、动静结合,由虚入实、虚实相生,欲抑先扬、先抑后扬,正面衬托、对比反衬,比兴,联想,想像、托物言志、等)+诗歌中的具体运用+达到的效果(作用、好处、特点)。

(三)修辞手法(比喻、对比、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反复、双关、互文、叠字等)+诗歌中的具体运用+这种手法达到的效果(作用、好处、特点)。

(三)行文结构(承上启下、起承转合、铺垫、起伏、悬念、衔接、照应等)+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这种手法达到的效果(作用、好处、特点)。

(四)材料取舍(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繁简有致等)+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这种手法达到的效果(作用、好处、特点)。四.课堂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西楼子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答: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答:

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紫波荷飐风①,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注]①飐(zhǎn)风:在风中摇摆。

(1)简析这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答:

(2)诗人通过对采莲少女形象的塑造,各表达出怎样的感情? 答:

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题: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答:

五.课后巩固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少年游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①。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②。

[注]①蘅皋:长满杜蘅(香草名)的水边陆地。②兰桡(ráo):指划船的桨,这里代指船。(1)结合本词内容具体赏析“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三句。答:

(2)“独自凭兰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独自”二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

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甘草子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 景象:

原因:

(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答:

3.阅读下面两道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登城

望湖楼晚景 刘敞

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横风吹雨入楼斜,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浅深山色高低树,雨过潮平江海碧,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答: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答:

课堂训练参考答案: 1.(1)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2.(1)共同点: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不同点:王诗中的采莲少女美丽、欢快,充满青春活力;白诗中的采莲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2)王诗:欢悦白诗:惊喜

3.王昌龄诗中的“愁”是远谪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它是全诗的诗眼,作者以此统摄全诗。[应根据两首诗各自不同的主题和表达需要具体分析作答。李诗“愁”是主题;而王诗“旷达”是主题,“愁”只起反衬作用(不以远谪为愁)。] 课后巩固训练参考答案: 1.(1)以哀景映衬哀情,借伤柳以伤别,加倍突出人间别离之频繁,别恨之深重。(2)结句“独自凭兰桡”描绘了一幅独自一人倚在画船的船舷的画面;“独自”二字,笔力沉重,透露出一种孤寂难耐的情怀,充分表达了依依惜别的衷情,孤身飘零的苦况。2.(1)秋暮,衰荷,乱雨,冷月;“无侣”(或“单栖”)(2)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

3.(1)濛濛细雨(2)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濛濛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所云“江南水墨图”意境。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刘诗第三句“山”“树”高低深浅地静默和上文“雨”“寒空”“重楼”“城隅”等意象构成了一幅“江南水墨画”,且在画中起主体作用。苏诗首句写雨时,“横”“吹”“斜”等突出风狂雨骤为动态,第三句写雨过风歇的间隙,“平”“碧”是雷电爆发前的短暂平静。)(3)刘诗用“雨映寒江半有无”作为背景,用“浅深山色高低树”作为主景,虚实结合,浓淡配置,相互映衬,描绘出“一片江南水墨图”的优美画面。苏诗描绘的是由疾风、骤雨、雷电所构成的壮美景观,“横风吹雨”“电光时掣”先后出现,中间插入“雨过潮平”的短暂平静,跌宕起伏,更凸显其壮观。(刘诗“一片江南水墨图”空灵清逸,萧疏淡远,虚实相生,虽无细腻的景物刻画,却更能显示景物的绰约多姿,更能引发读者悠远的联想。说是优美十分恰当。苏诗写一幅望湖楼的晚景,开头时气势很猛,好像很有一番热闹,转眼间却是雨收云散,海阔天空,变幻得使人目瞪口呆。远处还有几朵雨云未散,不时闪出电光,就像时隐时现的紫金蛇。这样大开大合,变化剧烈,说是壮美也很中肯。)

篇2:诗歌鉴赏和名句默写

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3、况,大块假我以文章。,序天伦之乐事。

4、?吞声踯躅不敢言。

5、丞相祠堂何处寻?。映阶碧草自春色。

6、,栗深林兮惊层颠。云青青兮欲雨。

7、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各抱地势。

8、,未云何龙?,不霁何虹?,不知西东。

9、,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

10、吴丝蜀桐张高秋。,李凭中国弹箜篌。

11、春水碧于天。

12、,芙蓉泣露香兰笑。千岩万转路不定。

13、,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14、?往事知多少。,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5、卧龙跃马终黄土。

篇3:诗歌鉴赏和名句默写

2、,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

3、人生得意须尽欢。

4、熊咆龙吟殷岩泉。

5、塞上长城空自许。

6、心非木石岂无感?。

7、,洞庭波兮木叶下。

8、,在地愿为连理枝。

9、亲朋无一字。戎马关山北。

10、春水碧于天。

11、岁暮阴阳催短景。

12、,水面清圆。

13、长桥卧波,?复道行空,?

14、,岂独伶人也哉?

15、,两朝开济老臣心。

16、,乾坤日夜浮。

18、,但愿长醉不愿醒。

19、野哭千家闻战伐。

20、,芙蓉泣露香兰笑。

21、,只是朱颜改。

22、,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

23、,而后人哀之。

24、渔阳鼙鼓动地来。

25、,铁马秋风大散关。

26、出师一表真名世。

27、我欲因之梦吴越。

28、,消溽暑,鸟雀呼晴。

篇4:诗歌鉴赏和名句默写

2、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6、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9*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3*千岩万转路不定,梨花倚石乎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9、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20、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21*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

2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26、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8、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29*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青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30、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誰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33、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35、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42、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4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7*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49、此时相望不相闻,但见长江送流水。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越水成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2*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53、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5*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6、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长恨歌》)

57、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58*春水碧于天,划船听雨棉。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顺断肠。(韦庄《菩萨蛮》)

60*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61*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4*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6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69**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李白《将进酒》)

72*昨夜县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滩落月复西斜。(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76、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77、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0*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81、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杜牧《阿房宫赋》)

85、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

8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

88、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8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91、杜郎俊赏,而今重到虚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问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9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9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98、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补充:

阿房宫赋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篇5:诗歌鉴赏和名句默写

(二)座号姓名成绩

1、江流宛转绕芳甸,;,汀上白沙看不见…,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见长江送流水…相闻,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月几人归,(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吴越,湖月照我影,…千岩万转路不定。熊咆龙吟殷岩泉,云青青兮欲雨。?留别》)

3、过春风十里,犹厌言兵。渐黄昏、杜郎俊赏,波心荡。谁生?(姜夔《扬州慢》)

4、鹿门月照开烟树,(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5、山一程,水一程,更。(纳兰性德《长相思》)

6、。(杜甫《登岳阳楼》)

7、春水碧于天。,还乡顺断肠。(韦庄《菩萨蛮》)

8、漠漠水田飞白鹭。,松下清斋折露葵。(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9、,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杜甫《旅夜书怀》)

篇6: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带答案

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

1. (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周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 ,。

②《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

③《登高》中道出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2. (2016届江西省高安中学、玉山县第一中学、临川区第一中学等九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⑴《离骚》中用“ ,”两句来直接表白自己宁死也不与小人们同流 合污的心志。

⑵《赤壁赋》中描写诗人泛舟江上随意飘荡自由来去的情景的两句是:“,。”

⑶《渔家傲?秋思》中用“ , ”两句,点出了“塞下”的地域性的特点,并以“异”字领起全篇,为下片怀乡思归之情埋下了伏线。

3. (2016届海南省海口市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 , ”两句,大意是:心意困苦,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行为;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2)《氓》中“ , ”两句,以河流有岸、湿地有边比喻凡事都有底线,暗示女主人公对负心男子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3)《师说》中“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语见《论语·述而》,原文为:“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 。”

4. (2016届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南校区高三1月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批判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消极虚无的人生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5. (2016届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嘉祥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中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荀子《劝学》篇中, 也有一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句是“,”。

(2)李商隐《锦瑟》中,诗人从“追梦”中醒来,知道那梦已经远去,并且当时就不太分明,流露 出无可奈何的情怀的名句是“ ?”。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也不羡慕他们的两句 是“,”。

6. (2016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一样任意飘荡在宽阔浩渺的江面上。

(2)《离骚》中写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2016届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二诊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论语》中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荀子《劝学》篇中,也有一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句是“”。

(2)李商隐《锦瑟》中,诗人从“追梦”中醒来,知道那梦已经远去,并且当时就不太分明,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怀的名句是“ ? ”。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也不羡慕他们的两句是“, ”。

8.(2016届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

(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 。

(2)《诗经·卫风·氓》中,用比兴的手法在内容上写出女子容颜的润泽和女主人公与“氓”之间情意浓密在结构上又起过渡作用的两句是 ,。

(3)郦道元在《三峡》中从侧面烘托两岸山峰陡峭幽邃的句子是 , 。

9. (2016届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三10月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屈原《离骚》中“ , ”两句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爱好追求,诗人自己唯独喜欢修身养性。

(2)苏 轼《赤壁赋》中的`诗句“ , ”让我们认识到了个人的渺小,天地河海的辽阔。

(3)《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 。

10. (2016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3月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在《师说》中引用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论述要虚心向每一个人学习的道理。

(2)苏轼在《赤壁赋》 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勾画出曹操的形象,显得格外饱满,有立体感。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春天鸟儿们充满生机与情趣的活动。

11. (2016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检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题1分)

(1)在《诗经·氓》中,女主人公遭到了氓在心愿满足之后对自己粗暴无礼的对待,自己的家人表现出的不但不是同情,反而是“ , ”。

(2)刘禹锡《陋室铭》中“ ,”两句,写了室外清幽雅致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3)在《劝学》中,荀子以“,”二句,指出君子与一般人相比,在于他善于借助外部条件,去争取最大的成功。

(4)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以“ , ”形象地揭示“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体现出一种高瞻远瞩的豪迈情怀。

(5)文天 祥在《过零丁洋》中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的两句诗是:“,。”

(6)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12. (2016届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具体描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

(2)《赤壁赋》中,写苏轼扣舷而歌,抒发其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怅惘失意之情的句子是“ ,。”

(3)《行路难》中,以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内心依旧苦闷抑郁的句子是“, ”。

参考答案

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答案

1. 【答案】(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 【答案】⑴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⑶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3. 【答案】(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3)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

4.【答案】⑴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⑵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⑶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5. 【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6.【答案】(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2)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7.【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8. 【答案】(1)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2)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3)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9. 【答案】(1)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10. 【答案】(1)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2)酾酒临江,横槊赋诗(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1. 【答案】(1)兄弟不知咥其笑矣(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6)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篇7:诗歌鉴赏和名句默写

代诗歌阅读]

(时间:40分钟

分值:5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有业界专家透露,住建部拟为“奇怪建筑”设判定准则,也就是说,像“铜钱楼”这类众口一词的“奇葩建筑”,以后很可能不会获批建造了。....②为探询奥巴马对朝外交政策,朝鲜不仅高调宣布其试射远程战略导弹,而且强硬中止与韩国的相关协议,美国则拒绝与其单独会谈,美朝双方僵持不下,形势如箭在弦。....③《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陕北黄土高原为背景,反映了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广阔的社会面貌。时至今日,很多60后对那段不平凡的岁月还记忆犹新。....④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⑤“互联网+”是这两年来人们耳濡目染的词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全社会立即掀起了新一轮关注和解读“互联网+”的热潮。

⑥面对中国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的困境,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日前表示,应对老龄化,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刻不容缓。....A.①③⑥ C.②③⑥

B.①④⑤ D.④⑤⑥

A [①众口一词:指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使用正确。②如箭在弦:箭在弦上,比喻势在必行。不合语境,可换为“剑拔弩张”。③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使用正确。④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使用对象不当,此处应用,“不温不火”,形容不冷淡也不火爆,平淡适中。⑤耳濡目染:强调长期看到或听到,自然受到影响。不合语境,应改为“耳熟能详”。⑥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导学号:76082162】

A.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应将包括遏制网络谣言在内的社会舆论监管纳入法制轨道,还要依法追究网络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的法律责任。

B.环境工作组研究发现,购物收据含有毒化学物质双酚,也能经由皮肤进入人体,不但可能致癌,甚至扰乱人体激素分泌。

C.城市改造与规划能否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个性,关系到市民居住心理的满足,关系到城镇化的和谐发展,必须防止急功近利的做法。

D.监督官员是人民的权利和职责,法律允许人民监督官员的限度就是民主的尺度,只要在专制的社会中民众就会噤若寒蝉、三缄其口。

A [B项,语序不当,“可能致癌”和“扰乱人体激素分泌”应互换位置。C项,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D项,不合逻辑,“只要„„就”应改为“只有„„才”。] 3.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与肌肤一样,土壤的补水和保湿实际上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补水是直接补给土壤适当的水量,可以通过灌溉的方式达到,这对于暂时性缺水土壤是最有效的,正所谓“久旱逢甘霖”。而保湿,________。

A.则是改善调节土壤本身的理化性质,防止土壤水分的蒸发,增加土壤的保水性能 B.则是防止土壤水分的蒸发,改善调节土壤本身的理化性质,增加土壤的保水性能 C.则是防止土壤水分的蒸发,增加土壤的保水性能,改善调节土壤本身的理化性质 D.则是增加土壤的保水性能,防止土壤水分的蒸发,改善调节土壤本身的理化性质 B [解答此题,可根据事理逻辑来判断,按“防止”“改善”“增加”的思路进行分析,很容易选出答案B项。]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新华区环保局将指挥中枢设置在环境保护网络信息平台上,这个平台的功能一是收集网格员上报的环境问题,另一个就是按照职能分工,给对口单位下派任务。比如,辖区内发现破坏环境的,网格员先行处理。①____________________,就通过平台进行上报。②____________________,指挥中枢再通过平台,安排职能部门在短时间内到达现场,按照法律条文进行处置。无论何时何地,网格员只要掏出手机连上网络,③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微信群里有环境执法人员、网格员,区内各职能部门的领导也“潜伏”其中。

【解析】 通读语段,了解大意,根据上下文揣摩推断。根据语段前几句话了解“平台”的工作特点和程序之后,先看①处,由前一句“网格员先行处理”和后一句“就通过平台进行上报”,可知此处应填“如果网格员处理不了”;②处,根据后一句“指挥中枢再通过平台„„”,可知此处应填“上报的信息通过平台到达指挥中枢”;③处,抓住前文“掏出手机连上网络”和后文“这个微信群”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①如果网格员处理不了 ②上报的信息通过平台到达指挥中枢 ③就能在群里收发信息(答对一处给1分,答对两处给3分,答对三处给5分;意思对即可)5.借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契机,北京将建设连接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地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请依据下图,写一段构图的说明文字。要求:①包含图示所有同类型线路;②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③不超过60个字。(6分)

【导学号:7608216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题干提示“北京将建设连接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地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因此,构图要素中必须包含“北京—延庆—张家口”“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三个要素。

【答案】(示例)北京—延庆—张家口有京张城际铁路和110国道互通。此外,北京至延庆有京藏高速互通,延庆至张家口有京藏高速和京新高速互通。

二、名篇名句默写(5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描摹了潮平江阔、风浪潜踪的江景,表现了诗人壮阔、豪迈的气概。

(2)在《逍遥游》中,作者认为鹏虽能飞上九万里高空,但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子》中伯牙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听我的志向,‘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3)想象犹吾心也

三、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导学号:76082164】

吴中复字仲庶,兴国永兴人。父仲举仕李煜为池阳令曹彬平江南仲举尝杀彬所招使者城陷彬执之仲举曰世禄李氏国亡而死职也彬义而不杀。

中复进士及第,知峨眉县。边夷民事淫祠太盛,中复悉废之。廉于居官,代还,不载一....物。通判潭州,御史中丞孙抃荐为监察御史,初不相识也。或问之,抃曰:“昔人耻为呈身御史,今岂有识面台官耶?”迁殿中侍御史。弹宰相梁适,仁宗曰:“马遵亦言之矣。”且问中复曰:“唐自天宝后治乱分,何也?”中复历引姚、宋、九龄、林甫、国忠用舍以对。适..罢,中复亦通判虔州,未至,复还台。

富弼主李仲昌开六漯河,内臣刘恢密告所断冈与国姓上名同,贾昌朝阴助之,欲以摇弼。诏中复往治,促行甚急。中复言:“狱起奸臣,非盛世所宜有。”驰至,较其名,乃赵征村也,亦无冈势,狱以故得止。又弹宰相刘沆,沆罢。改右司谏,同知谏院。迁御史知杂事、户部副使,擢天章阁待制,知泽州、瀛州,移河东都转运使,进龙图阁直学士、知江宁府。..邮兵苦巡辖官苛刻,絷而鞭之。狱具,法不至死,中复以便宜戮首恶,流其余,入奏为令。历成德军、成都府、永兴军。

河北行青苗法,使者至,将先下州县。中复檄之曰:“敛散自有期,今先事扰之,何也?”...拒不听,且以报。安抚司韩琦方疏谏青苗,录其语以上。熙宁并省郡邑,以永康为县,中复言:“永康控威、茂,不可废。”其后因夷竟复之。关内大旱,民多流亡。中复请加赈恤,执政恶之,遣使往视,谓为不实,削一阶,提举玉隆观。起知荆南,坐过用公使酒免。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一》,有删改)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父仲举仕李煜/为池阳令/曹彬平江南/仲举尝杀彬/所招使者城陷/彬执之/仲举曰/世禄李氏国/亡而死/职也/彬义而不杀

B.父仲举仕李煜/为池阳令/曹彬平江南/仲举尝杀彬/所招使者城陷/彬执之/仲举曰/世禄李氏/国亡而死/职也/彬义而不杀

C.父仲举/仕李煜为池阳令/曹彬平江南/仲举尝杀彬/所招使者城陷/彬执之/仲举曰/世禄李氏国/亡而死/职也/彬义而不杀

D.父仲举/仕李煜为池阳令/曹彬平江南/仲举尝杀彬所招使者/城陷/彬执之/仲举曰/世禄李氏/国亡而死/职也/彬义而不杀

D [作答此类题目,应在理解文段大意的前提下,利用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断句。如文段中的“所”字结构和“之”“也”“而”等虚词,都是断句的重要参考。如“国亡而死”中“而”前后为顺承关系,不可停顿,排除A、C两项;“仲举尝杀彬所招使者”是完整的句子,中间不可停顿,排除B项。]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知峨眉县”意思是担任峨眉知县。宋代多用中央机关的官做县官,称“知县事”,后简称为“知县”。

B.“天宝”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中国古代的纪年法有许多种,采用皇帝年号来纪年是其中一种。

C.“户部”是尚书省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屯田、赋税、财政收支、典章法度等事务。

D.“青苗法”为宋代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之一,也称“常平新法”,其最终目的是充实国库,调节贫富差距。

C [C项中的“屯田”为工部掌管,“典章法度”为礼部掌管。]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中复重视教化,居官清廉。他在峨眉县为官时,为改变社会风气,废除了当地百姓滥建的祠庙;离任时,没带走峨眉县的任何一样东西。

B.吴中复受人赏识。御史中丞孙抃虽说跟他素不相识,但仍毫不犹豫地向朝廷荐举他担任监察御史,主要是因为吴中复为官廉洁。

C.吴中复实事求是,坚持原则。内臣刘恢与朝官贾昌朝一唱一和,诋毁富弼,吴中复受命前往查证,他据实上报,避免了一场以诬陷为发端的冤讼。

D.吴中复执法公正,宽严有度。邮兵因不堪忍受巡辖官的苛刻,将官员捆绑起来鞭打,这些人法不至死,吴中复就只杀掉首恶,其余流放。

B [B项中的“主要是因为吴中复为官廉洁”于文无据。]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中复檄之曰:“敛散自有期,今先事扰之,何也?”(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执政恶之,遣使往视,谓为不实,削一阶,提举玉隆观。(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吴中复就此事发文书说:“粮食的买进卖出自有它的时间,现在先就此事去扰民,为什么呢?”(关键词“檄”“期”“扰”各1分,大意2分)(2)当政者十分憎恨吴中复,就派使者去查看,说他说的情况不真实,将他的官职降了一级,让他去做玉隆观提举。(关键词“恶”“视”“谓”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

吴中复字仲庶,兴国永兴人。父亲吴仲举,曾在李煜手下做池阳令,在曹彬平定江南时,吴仲举曾杀了曹彬派来的招降使者。后来城池被攻破,曹彬抓住了他,吴仲举说:“我吴氏家族世代在李氏朝廷做官,国家亡了而以身殉国,这应当是我的职责。”曹彬认为他忠义,没有杀他。

吴中复考中进士后,担任峨眉知县。边境的少数民族滥建的祠庙太多,吴中复就将这些全部废除了。他做官廉洁,朝廷将他调回任职时,他一样东西都没有带走。后来在潭州做通判,御史中丞孙抃推举他去做监察御史,而在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二人并不相识。有人就问孙抃,孙抃说:“以前的人以做自荐的御史为耻,现在我难道要做徇私荐人的御史台长官吗?”吴中复升为殿中侍御史。他弹劾宰相梁适,仁宗说:“马遵也说了这件事。”并且问吴中复:“唐朝自天宝之后有治世和乱世的区别,这是为何?”吴中复就依次拿姚崇、宋璟、张九龄、李林甫、杨国忠几位宰相的任用情况做例子来回答。于是梁适就被罢免,吴中复也被派去虔州做通判,但还没到任,就又被召回了御史台。

富弼用李仲昌开凿六漯河,内臣刘恢秘密举报工程要挖断的山冈名字与国姓和皇上的名字相同,贾昌朝也暗中帮助刘恢,想要以此动摇富弼的地位。皇上下诏让吴中复前去查证,而且非常急切地催促他出发。吴中复说:“案件因奸臣而出现,不是盛世该有的现象。”就骑马赶到所说的地方,校验此地的名字,是“赵征村”,也没有所说的山冈之势,这起案件因此才得以停止。他又弹劾宰相刘沆,刘沆被罢免。改任右司谏,同知谏院。调任御史知杂事、户部副使,升为天章阁待制,担任泽州知州、瀛州知州,调任河东的都转运使,升为龙图阁直学士、江宁府知府。有邮兵苦于巡辖官的苛刻,就用绳子捆绑并鞭打了他。案件审理结束,这些人按照法律不至于被处死,吴中复斟酌之后自行决定杀了这起事件的领头者,将其余的人都流放了,上书奏请将此作为法令。又依次到成德军、成都府、永兴军任职。

河北实行青苗法,朝廷的使者抵达后,想要先将法令推行到州县。吴中复就此事发文书说:“粮食的买进卖出自有它的时间,现在先就此事去扰民,为什么呢?”使者不听他的话,并且将这些都上报了。安抚司韩琦刚好上奏章劝阻青苗法的实行,将他的话写入奏章呈上。熙宁年间,要合并省郡县,将永康降格为县,吴中复说:“永康控制着威州和茂州,不能废除。”后来因为夷患竟然又将它恢复了。关内大旱,百姓大多流离失所。吴中复请求赈灾,抚恤百姓,当政者十分憎恨吴中复,就派使者去查看,说他说的情况不真实,将他的官职降了一级,让他去做玉隆观提举。起用他做荆南知州,因过度使用公使酒被罢免。后来就去世了,享年六十八岁。

四、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1~12题。【导学号:76082165】

望江南 池阳道中 [宋]李 纲

归去客,迂骑过江乡。茅店鸡声寒逗月,板桥人迹晓凝霜。一望楚天长。

春信早,山路野梅香。映水酒帘斜扬日,隔林渔艇静鸣榔。杳杳下残阳。

11.结合词中的相关内容,分析词人的两种主要感情。(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时要关注景物意象,然后根据情感色彩分类。哀景意象有“茅店”“鸡声”“月”“霜”“楚天”,乐景意象有“野梅”“酒帘”“渔艇”“榔”。

【答案】 ①披星戴月,一路风霜,天长地迥,残阳漠漠,表现了词人在他乡前路漫漫的孤寂之感。②江南春早,野梅飘香,酒帘飘扬,渔艇鸣榔,则表现了词人对江南美好风物的喜爱之情。

12.词中的“茅店鸡声寒逗月,板桥人迹晓凝霜”两句,化用了唐朝温庭筠的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你认为谁的诗(词)句更妙?请阐明自己的理由。(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先分析两人诗(词)句的不同,李词词句比温诗诗句多出两个词“寒逗”“晓凝”,然后从诗(词)句内容、表达技巧、诗歌主旨等方面比较后阐述理由支撑自己的观点即可。

【答案】(示例一)李词好。理由:①更具体细致,“寒”“晓”二字点明了季节和时间,更具体地表现了行旅的艰辛;②更生动形象,“逗”“凝”二字,化静为动,微妙地表达了词人内心孤寂中的兴味。

上一篇:我成长的摇篮优秀作文950字下一篇:教室里特别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