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民间谚语

2024-05-23

最常见民间谚语(通用16篇)

篇1:最常见民间谚语

民间谚语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夏至无雨,囤里无米。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大寒不冻,冷到芒种。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鸡迟回窝有雨,鸡早回窝大睛。

夏至有风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淋伏头,晒伏尾。

小雪白兆大旱,大雪白连根烂。

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霜降杀百草,立冬地不消。

民间谚语

月亮背弓,必然起风。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红云夹黄云,定有冰雹跟。

天上鲤鱼斑,地下晒谷不用翻。

雨洒清明节,黄风刮半月。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结合复播,增加收成。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小暑一声雷,要做七十二个野黄梅。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立春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

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民间谚语

白天下雨晚上晴,连续三天不会停。

立春早,天气暖;立春晚,天气寒。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

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

三月雷,麦屹堆。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小寒寒,惊蛰暖。

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

立秋有雨样样有,立秋无雨收半秋。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多雨西风干。

立秋节日雾,长河做大路。

民间谚语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

过了重阳节,一怕霜来二怕雪。

惊蛰至,雷声起。

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

夏至落雨,九场大水。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十场春雨穿单衣。

民间谚语

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

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

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

秋风是短节,白露是暖节。

谷锄马耳豆锄瓣,苗未出土就锄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星星稠晒死牛,星星稀淋死鸡。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小暑一声雷,倒转半月做黄梅。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蛤蟆叫不停,大雨定来临。

篇2:最常见民间谚语

天起鱼鳞斑,食过饭上山。

船小好掉头,船大好冲浪。

人饿唔怕丑,鸡饿赶唔走。

树老根多,人老罗嗦。

春吹南风晴,北风雨唔停。

亲兄弟,明算帐。

树大有枯枝,族大有乞儿。

八月种番薯,好过四月借米煮。

想富种箩卜,想丑去做贼。

你唔嫌我箩疏,我唔嫌你米碎。

种田妙计,猪屎合塘泥。

篇3:透过中日民间谚语看传统金钱观

关键词:中日谚语,拜金主义,金钱观

作为熟语的组成部分, 谚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反映了精彩的人文世界, 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谚语多产生于民间, 世代口耳相传, 并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社会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透过对谚语的认识我们可以了解林林总总的世态人情, 并体味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但谚语并不是民众普遍的价值观, 而是人类在特定的时间, 特定的场合对事物的感想及智慧。所以, 把谚语作为普遍、一般的规范来试用本身就是很愚蠢的。谚语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 必定会有精华和糟粕之分。中日两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 由于社会历史的局限性, 致使大量谚语带有消极成分。透过中日两国反应金钱的谚语可以一目了然。本文旨在透过这些谚语对中日的金钱观做一些探讨。

一、金钱

“其为物轻微易藏, 在于把握, 可以周海内而无饥饿之患。此令臣倾背其主, 而民亦去其乡”。 (《汉书·食货志》) 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无不以金钱来维持, 金钱是重要的, 金钱多少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需求能否实现, 甚至决定能否产生某种需求。中日两国就产生了很多与拜金主义相关的谚语。下面是作者通过搜集整理中日谚语词典, 分类列举一些体现拜金主义, 金钱至上, 描写金钱万能体现世态炎凉的中日民间谚语。

1、日:「親子の中でも金銭は他人」、「金に親子はない」、「金銭は親子も他人」。

中:钱财份上无父子;亲兄弟明算账;爹亲娘亲没有铜角子亲;有钱不认亲, 有财不认人;贫穷是亲不往来, 富贵非亲问三门;贫来亲也疏;手拿讨饭棍, 亲戚邻居不敢认。

这几个谚语都反映了中日民间金钱与亲情之间的关系。在涉及到自己的金钱利益时, 就连亲生的父母都可以无视, 为了得到金钱可以六亲不认, 人们普遍愿意和有钱人攀亲戚, 没钱的人即使再亲关系也会疏远。在金钱面前亲情是可以排在第二位甚至更后面的。

2、日:「出雲の神より恵比寿の紙」、「愛想づかしは金から起きる」、「金の切れ目が縁の切れ目」。

中:贫贱夫妻离, 富贵他人和;财了缘分尽, 无钱不夫妻。

这几个谚语反映了中日民间爱情与金钱的关系。与专帮助别人家牵红线的月老的功德相比, 还是用现金收买女人心更重要。女人要和男人结为夫妻, 首先要考虑男方的经济状况, 传统社会讲究“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如果男方有钱, 即使是傻瓜女方父母也愿意将女儿嫁给他。即使结了婚, 如果没有了钱财缘分也就断了。

3、日:金の光は阿弥陀ほど、金のある間は極楽、仏の光より金の光、地獄の沙汰も金次第、金ある時鬼をも使う、金あれば木仏も面を和らぐ、金ある時石仏も頭を返す。

中: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好买黄泉路;大户人家不死人;钱能通神;玉帝拜财神, 有钱大三辈;判官要金, 小鬼要银;和尚见钱也卖经。

这几个谚语反映了中日民间金钱与宗教之间的关系。中日是神佛共尊的国家, 拥有金钱就如同拥有佛祖阿弥陀一样的威力, 对金钱的向往好比憧憬佛祖阿弥陀的灵光。有钱人家有人生病或老人寿终正寝或为了死后不入地狱用金钱来收买阎罗王。在金钱面前任何人任何神都会屈服, 即使是鬼神也会为人所用, 六根清净的和尚也会倒卖经书背弃佛祖。

4、日:挨拶より円札、金請けするとも人請けするな、財を以て交わる者は財尽きて交わる絶ゆ。

中:钱聚如兄, 钱散如奔;有钱有人, 没钱没人;无钱是路人;财尽不交, 色衰不妻;处家人情, 非钱不可;分银子都会有人骂。

这几个谚语反映了中日民间金钱与人情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礼貌问候不如现钞的交易;以钱财结交朋友钱财穷尽时交情也不复存在;与别人处人情没有金钱做保证是根本行不通的;人与人之间分钱时, 不管按劳分配还是平均分配总得不到所有人的满足, 总招来人骂。这几个谚语充分体现了在中日传统的人际交往中财迷心窍, 世态炎凉的社会现象以及人与人之间一切向钱看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5、日:金が物を言う、金さえあれば飛ぶ鳥も落ちる、先立つ者は金、金のないは首のないに劣る、人間万事金の世の中、銭に勝る宝なし。

中:钱可通神;人间万事钱为首;钱到手样样有;有了钱万事圆。

这几个谚语反映了中日民间金钱的作用以及世间万物以钱为首的拜金主义金钱观。中日谚语中都出现了“万事”一词, 说明只要有了足够的钱, 世界上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这种关于金钱威力的看法是中日民间所共有的。只要有了钱天上飞的鸟也会听人的指挥, 一个人没有钱就相当于没有脑袋一样,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受钱的左右, 有了钱神仙也会听从于人。这种金钱的威力是没有与之抗衡的。

6、日:金の貸借りは不和の基、敵の前より借金の前、貸し借りは他人、借り時の地蔵顔済む時の閻魔顔、負わず借らずに子三人、利息を取るより利息を払うな。

中:富人过年, 穷人过关;富人怕借, 穷人怕债;好借债, 穷的快。

这几个谚语体现了中日民间对于金钱借贷的看法。金钱借贷是纠纷之源, 与其面对债主不如去战场面对敌人;借钱会让亲人形同陌路;借钱时满脸堆笑像孙子一样, 还债时脸色阴沉像阎罗一样, 它提醒人们, 为避免纠纷不要轻易跟别人借钱或把钱借给别人, 不求利息, 但求无债。旧时中国富人在年节时, 要加紧催租逼债, 因此穷人每逢过节如同过年关, 提心吊胆非常艰难。不求人不借钱加上三个孩子这就是中日民间朴素的幸福。

不管是金钱还是人情, 谁也不欠谁才心安理得, 这种“万事不求人”的思想可以说是中日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中日两国传统文化中信贷文化的缺失, 长期以来, 两国金融机制的发展受到来自社会, 文化的压制, 导致与欧美相比, 人们的金融意识比较薄弱, 金融经济的发展比较滞后。

7、日:貧乏は悪徳ではない、金を攫む者は人に見ず、貧すれば鈍する。

中:人生若不图富贵, 便做如来也枉然;人直不富港直不深:穷人生来低三辈:人爱富的, 狗咬穷的。

这几个谚语反映了中日民间传统的贫富观, 穷人要多多行善, 而富人就不必有太多的积德;人活在世上如果不贪图富贵, 那么即使变为如来佛祖也是惘然的事情;要想富就要不择手段, 港湾要想深就不能笔直等等, 这些都反映了极端享乐的腐朽思想。

以上为笔者从金钱与亲情, 爱情, 人情, 宗教的关系以及金钱的作用, 民间借贷, 贫富观等方面的探讨, 中日传统社会民间对于金钱的膜拜可见一斑。

另外也应看到这样一种现象, 金钱是使人竞争倾轧, 天良沦丧的原因, 所以崇尚返璞归真, 伦常和谐的人, 就把矛头指向了它。中国的士大夫不仅在理念上以利为耻, 而且把物态化的金钱, 也看作不可触染的不洁之物。

中:说金子晃眼, 说银子傻白, 说铜钱腥气;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

这两个谚语反映了士大夫不屑于谈论金钱, 视金钱如粪土的情结。同样在日本民间也存在这样的思想。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日传统的贱商思潮。

二、勤俭节约

中日反映传统金钱观的谚语中倡导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的谚语也特别多, 这是因为勤俭节约是中日两国共同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特性。

日:一銭に笑うものは一銭に泣く、いつでもあると思うな親と金、入るを計り出ずるを為す、取り勘定より遣い勘定、骨身惜しむな無駄惜しめ。

中:想拾横财一世穷;要想找着活财神, 省吃俭用免求人;平时省分文, 用时有千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用之有度。

瞧不起一分钱的人迟早会被一分钱所难倒, 教导人们即使是一分钱也不可以小看, 有了小钱的累积才会创造财富;父母总有过世的时候, 金钱总有用尽之日, 告诫人们要自立, 勤奋;财富要靠自己来创造不能有苟且的心理捡拾横财, 否则会一生贫穷;平时要注重节俭, 有用时才能不会因为金钱的欠缺而束手无策。

金钱是把双刃剑, 既能给人带来幸福也能给人带来灾难, 认识到这一现象并反映类似辩证关系的谚语也有很多。

日:金は命の親命の敵、富貴にして苦あり貧乏にして楽しみ有り、富貴の門は鬼常に睨む。

中:风吹鸭蛋壳, 财去人安乐;害人之事不为, 非义之财不取;偷吃不肥, 做贼不富。

钱既能救命也能丧命;灾难往往会光顾富贵之家, 没有钱财的人才会得到真正的安乐, 这虽然带有浓浓的自我安慰的因素, 但也能看出人们对于钱财的达观态度;不能做不义的举动, 而要通过自己的正当劳动致富, 否则就不会有好的结果。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于中日民间金钱谚语的分析比较, 我们可以看出中日两国人民对金钱所具有的威力感触是一致的, 我们可以把人们对于金钱的态度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切向钱看, 把对金钱的追求视为人生最大目标的腐朽的拜金主义金钱观, 另一种是把金钱看作双刃剑, 提倡用正确的态度正当的手段获得金钱的正确的金钱观。而体现拜金主义金钱观的谚语比提倡正确对待金钱的谚语要多得多, 这说明传统社会的中国和日本, 由于局限的历史, 地理以及人文等因素, 大多数的人们对于金钱的本质、目的、用何种手段获取金钱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逐渐由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 对于金钱的理念也有了一个很大的进步, 作为民族智慧结晶的谚语又将如何体现金钱观是笔者今后继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池田弥三郎.『暮らしの中のことわざ』[M].旺文社, 1980.

[2]禾木.中华谚语词典[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3]曲礼贤, 张文华.简明日汉成语辞典[M].知识出版社, 1982.

[4]王凌.透过看日本人的经济观[C].大学日语教育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11.

[5]王丹, 姜楠.通过中日与“金钱”相关的谚语看宗教的影响力[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2.

篇4:在民间谚语引领下养生

钟情陶醉“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时常开口笑,寿比南山高”。经常开口笑,笑是一种快乐的情绪,是能使身体放松的一种运动,也是最好的“体操”。因此,我为了晚年过上幸福健康的生活,待人接物笑口常开不说,还不忘早中晚对着衣橱大镜笑三笑,开开心心,轻轻松松,心胸坦荡,满腔激情,尽情从微笑嘻笑到哈哈大笑,尽情潇洒笑个不停,从而心情舒畅,其乐融融,这下全身暖乎乎,心胸美滋滋,面色红润,眼睛忽闪忽闪发光,脑子清爽如洗,一派消遥自在,同时开阔视野,舒展身心,让耄耋老人精神鲜活,真正过上幸福健康的晚年生活。正如巴金老人那句名言所说:“精神快乐是人类最好的滋补品。”

结伴“健身走在先,百练不如一走”。人老腿先老,养成健身走路的生活习惯,多走路,能强化体能,促进心肺肠胃和四肢活动,使人呼吸加深,肺活量增大,从而激发人体内脏器官功能的活动。我每天不忘外出走一走,雷打不动早晚坚持半个多小时,行程约3公里,雨天不能出门就爬楼梯锻炼。同时为了加强体能锻炼,下定决心改变掉“懒人运动”,变“座客”为“走客”。以往外出哪怕一两站车距离,也往往以车代步,眼下哪怕两三站车距离,也就毅然以步代车,同时尽量少搭乘电梯,以步代梯。这下,天天早晚全身放松,抬头挺胸,两手自然摆动,身落在脚掌前部,风风火火地,酣畅淋漓,大踏步行进,为我晚年带来身轻神爽,脑清目明,神闲气定。

结缘“不见灵丹药,不求神巫医,若要康而寿,九成靠自己”。常言:“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这是中医法则。而经络保健通筋活络,调和气血乃健康之本,一枝独秀。我独领“知道长寿”的奇妙神功,毅然80岁学吹打,并一头扎进去,从医药书报中汲取丰富的经络点穴功法,拜师学艺“三脚猫”老郎中,满怀激情为“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而努力。在日常生活中,我初步掌握了几招点穴功法,的确为我康老益寿的晚年生活保驾护航。比如偶尔患感冒、咳嗽、胃病、高血压等多发病、常见病时,我采取内病外治,不用医生开药方。比如一次秋天我去杭州观光旅游,途中突然患恶心,身上阵阵冒冷汗,头昏沉沉的,同伴大惊失色,不知所措,我牢记经络点穴疗法,赶紧按压虎口,不过两三分钟,人渐渐缓过气来,这不就是“知道长寿”点穴,为我排忧解难了嘛。精神矍铄,不愁康而寿,让夕阳更加绚丽多彩!

篇5:经典常见民间谚语

有钱杀人不偿命,沒钱淘气也坐牢。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禾苗不认爹和娘,耕作到家多打粮。

公鸡打架头对头,夫妻吵嘴不记仇。

命里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先钉桩子后系驴,先撒窝子后钓鱼。

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硬如铁。

有了千钱想万钱,当了皇帝想成仙。

秀才饿死不卖书,壮士穷途不卖剑。

篇6:民间常见谚语

心要常操,身要长劳。

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

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天河调角,要吃毛豆角。

欲速则不达。

夜晴无好天(指连续下雨,突然一天晚上晴了)。

一个朋友一条路,一个冤家一堵墙。

遇着绵羊是好汉,遇着好汉是绵羊。

天才和懒惰结伴,等于一事无成。

杨柳发青,百病皆生。

有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

有心烧香,不论早晚。

雨吃绛(虹),下一丈;绛吃雨,下一指(指下雨的云把虹盖住,雨下的大,虹逐渐扩大,下雨的云退缩,雨下的小)。

篇7:广东常见民间谚语

受人二分四,做到索晒气。

一尺插三棵,唔密又唔疏。

唔干唔净,食咗冇病。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三人胜过诸葛亮。

见高就拜,见低就踩。

家和万事兴,家衰口唔停。

春分瓜,清明麻。

瘦田冇人耕,耕开有人争。

人多冇好汤,猪多冇好糠。

好心唔得好报,好柴烧烂灶。

篇8:浅析哈萨克族民间谚语的艺术特征

哈萨克族有着丰富的民间谚语资源,是在哈萨克族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形成并历代传承下来的。哈萨克族的民间谚语内容广泛,是哈萨克族人民口头创作的文学形式,它用生动的比喻,简洁明快的语言鉴定生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民间哲理。

哈萨克族人民对谚语非常喜爱,题材广泛。“夏季精心半日,冬季精心四十天”“技能催人上进”“冬不象冬,夏必不像夏”他们面对不同事物时,用嘴精辟的语言加以概括总结。哈萨克族民间谚语源远流长,世代口耳相传。哈萨克族人民在漫长的游牧生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生活知识,他们以自己方式生存,根据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兴趣和需求将现实进行分类,给予意义加以名称,并以这种方式进行思想交流,认识和掌握新事物,并以语言符号的形式记录下来,传承自己的文化。

一、语言精炼,形式短小

从其内容上看,哈萨克族的民间谚语、谜语形式都短小精简,用一句话,两句话就表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判断出社会现象、各种关系的实质。如“祖国是金摇篮”,“雪下有残草,马匹死不了”等等。”

在语言处理上高度精炼,在句子成分和字数设定上,尽可能省去多余的语句,用代表性的字句表达出其哲理性和幽默性。如:“心瞎比眼睛瞎更糟糕”,“巴依大肚便便,穷人饥肠辘辘”

二、语言生动形象,修辞方式巧妙

形象生动是文学语言创作的基本要求,这样才会使人印象深刻。灵活使用语言表现手法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要善于细节刻画朔造,把抽象的事物表象化,二是充分运用修辞手法。哈萨克族民间谚语正是通过这些生动形象地语言反映生活,塑造生动鲜活的形象,从而达到如临其境的效果。

1、通过细节刻画使语言形象化

在哈萨克语谚语中,没有教条、严厉的说教,也没有系统的逻辑阐述,在那些精简干练、生动形象的语句中,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寓意。如:“喝井水,绵羊肥”、“夏天留神伤畜,冬天留神老畜”这两则谚语细致鲜明的反映了牧区生活,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通过这些民间谚语生动,鲜活的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才能深刻体验,感受哈萨克族文化中那源远流长的神韵。哈萨克族是一个以游牧生产为主的民族,牧区面积大,四季交互变化,大多处风景优美,有幅员辽阔的草原和水草丰盛的牧场,勤劳的哈萨克族人民世代生息、聚居于此,以顽强的毅力创造具有哈萨克民族特色的游牧文化,这些文化现象在语言载体上形成了各种表现形式,其意义深刻,形象生动贴近生活。

哈萨克族谚语的形象性,它的精炼与质朴,都离不开准确、合理的用词。首先,哈萨克谚语大多数选用与游牧生活特点相关的词,直接表达民俗民风的词。如,在其谚语中有比较丰富对牲畜和鸟兽的外貌描写,对行为品德的精辟定义。又如表示哈萨克衣食住行,信仰,组织,制度的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这些词能恰到好处的表达哈萨克族的生产和生活经验,而且这些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运用这些词,既可以使谚语通俗,又易于从感情、心理上通人们沟通。哈萨克谚语的精妙之处也蕴含在这些词上“巴依靠牲畜,笔管靠一张嘴”,巴依同笔管相对,鲜明的揭露的本质,看似信手拈来实则使这则谚语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其次,哈萨克谚语常利用词的多义、转义、引申而耐人回味。“与其事事粗通,不如一事精通”。再次,充分利用某些词在词义上具有简单、概括的特点。“两个好人在一起是生死朋友,两个坏人在一起时敌人”。他们借助了语言自身的优势,巧妙的、合理的用词,让读者受益匪浅。

2、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生动形象

善用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能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贴切。在哈萨克族民间谚语中,勤劳的人民善于发挥丰富的想象力,采用对比、借代、夸张、比喻、拟人等表现手法,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寓意与哲理于形象之中,重现生活场景,给人以思考和教诲。在整理、收集大量民间谚语中发现运用最多的是比喻,在哈萨克族民间谚语中比喻手法也可谓是俯拾皆是,它深入浅出,以物喻理,直中见曲,曲中见直,形象鲜明,通俗易懂。

哈萨克族谚语中有云:“学则明,不学则暗”,由于各个民族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的不同,在谚语中使用的喻体形象也明显不同,反映了各民族浓郁的生活氛围与风土人情。哈萨克族民间谚语通常选用贴近哈萨克民族生活的事物作喻体,其中许多来源于哈萨克人民世代生活的草原,长期相伴牧民牲畜等。如:“不劳而获的珍宝,不如劳动得来的羊羔。”、“要有天大智慧,不要有黄豆大的骄傲。”、“牛犊在挣蹦他也挣蹦不着背上的鞍子。”羊、黄豆、牛犊都是哈萨克族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人们运用比喻,把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形象、生动的喻意表达出来,深刻的阐明一个道理。这些谚语不仅反映出哈萨克族民自食其力、勤劳刻苦的本色,也折射出哈萨克人们积极向上的劳动价值观。

这些谚语都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的感受和经验。在劳动中,他们把自己对自然、社会的认识用精炼、形象、短小的语句创造成谚语,蕴含一定的科学道理,这是哈萨克族人们在生活过程中的真实写照,是他们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他们推崇友善,注重交往中的纯洁性,折射出哈萨克民族智慧的光芒。

三、形式多样,节奏明快

哈萨克族谚语在结构形式上大多具有句式多样、节奏明快、音调和谐的特征。常常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表达出深刻的道理。如:“劳动少,收获少”,“正派者,方为人”,这些谚语在形式上字数相同、内容相仿、结构一致,显得精致紧凑,简洁凝练。可以从中看出哈萨克族个人的品德修养挤社会推崇的高贵品德;宽容、坦诚、大度、务实、坚韧、知足等。

哈萨克谚语有陈述句,也有命令句和疑问句,直接面对听者。“节令一到,冰雪消融”,“如果你有忧伤就去找你的朋友”“鱼儿钻进一潭死水,会落个什么结果”,这些句式的运用能含蓄、有力、幽默的表达劳动人们的思想,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寓意深远,回味无穷。这些谚语也折射出哈萨克族人民在实际生活中的处事观点,豁达务实。

哈萨克族民间谚语是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介于散文与韵文之间。说它是散文,只是形式上具有散文特点,也具有音韵和谐的特点,节奏鲜明,朗朗上口;说它是韵文,却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在哈萨克族人民口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的修改、提炼、补充,使内容更加科学,富有哲理,直接指出事物本质。很多谚语劝诫人民为了生存和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复杂的局面中药面对现实,随机应变,不要猜测臆想,注重思考,不要坐享其成,要运筹帷幄。

哈萨克族民间谚语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实践的结果,是文化遗产中宝贵的财富。每一则谚语的产生到广为流传都经历了哈萨克族人民在生活中的不断锤炼,成为哈萨克族语言中精华和富有活力部分。通过对其艺术特征的分析研究,使我们感受到哈萨克谚语的哲理性,通俗性,紧凑型等特点。从丰富多彩的哈萨克族民间谚语中,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哈萨克族文化魅力和深刻内涵,也可以探究哈萨克族生产、生活的一些能力。

参考文献

[1]毕桪.哈萨克民间文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2006年6月,第360一364页.

[2]成世勋.哈萨克谚语浅析.《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1):第34一36页.

篇9:民间谚语与气象知识

天气兴云致雨首先要有水汽,而水汽是靠风来输送的。“东风送湿,西风干;南风送暖,北风寒。”风对天气变化有明显预兆。“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这是冷空气经过前后风向的转换情况。冷空气南下到达本地之前,受暖气团影响盛吹偏南风,冷空气到达时,转为偏北风,风向转变前后,天气转阴有雨。“西北风,开天锁,雨消云散天转晴”,吹西北风,表示本地已受干冷空气控制,预示天气转晴。“云交云,雨淋淋”,“逆风行云天要变”,说明大气高低层风向不一致,易引起空气上下对流,产生雷雨等对流性天气。季节不同,风向所反映的天气也不同。“一年三季东风雨,唯有夏季东风晴”,“东北风,雨祖宗”,表明吹了偏北风,一两天内天气将转阴雨,而夏季吹偏东风,将海上温度较低的气流吹到陆上,起调节气温的作用,不易下雨,尤其不易出现雷阵雨。

俗话说:“云是天气的招牌。”云的形状、高低、移向直接反映了当时天气运动的状态,预示着未来天气的变化。民间很重视看云测天。“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水凄凄;云往南,雨成潭;云往北,好晒谷。”云往东或东南移动,表明高空吹西到西北风,故有“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指春夏之交,云从东或东南伸展过来,常是台风侵袭的征兆,所以会“水凄凄”了。云向南移,说明冷空气南下,冷暖气团交汇,所以“云往南,雨成潭”。云向北移,表明本地区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无雨便“好晒谷”了。

许多谚语是看天的颜色测天气,如“乌云块块叠,雷雨眼面前”,“火烧乌云盖,有雨来得快”,“人黄有病,天黄有雨”,“日出红云升,劝君莫出门”,“傍晚黄胖云,明朝大雨淋”,等等。

雨雪天气现象出现的早晚、强度及方位,都对应着一定的天气形式,因而能判断出天气变化。“雨前毛毛没大雨,雨后毛毛没晴天。”这是指一开始就降毛毛雨,预示着这场雨不会大;若降了大雨,转为下毛毛雨,预示仍要继续下雨,不易转晴。“开门雨,下一指;闭门雨,下一丈”,“早落雨,晚砍柴;晚落雨,穿雨鞋”,是说清晨开始下雨,时间短,雨量小;晚饭前后下雨,时间长,雨量大。“雨下中,两头空”,指中午下雷雨,时间短,两头晴天。“久雨傍晚晴,一定转晴天”,阴雨时傍晚前后雨止转晴,预示阴雨结束,天气转晴。

人们常根据雷声预测天气,“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这条谚语指的是下雨之前就雷声隆隆,表明这次下雨是局部地区受热不均匀等原因形成的,又叫热雷雨,雨量不大,时间很短,局地性强,常出现“夏雨隔条河,这边下雨,那边晒日头”的现象。“先雨后雷下大雨,不紧不慢连阴雨”,“雷声水里推磨,下雨漫满河”。这两条谚语指先下雨,雨后静风、闷热,雨势越来越猛,雷声不绝,预示要降暴雨;如在降雨过程中,雷声不紧不慢,打打停停,预示会出现连续阴雨。“西南雷轰隆,大雨往下冲”,指西南方位起雷暴,来得慢,雨势猛,时间长。“西北雷声响,霎时雨滴滴”,西北方雷声来得快,风力大,有红云时还会降冰雹。“东北方响雷,雨量不大”,“东南雷声响,不见雨下来”,也是根据打雷的方向判断雨量的大小。

雾是常见的天气现象。特别是冬春季,在晴朗微风的夜晚,地表附近大气层里水汽含量较多,水汽凝结成雾,或是冷气团移向暖湿的地面时,也会形成雾。看雾也可以预测天气变化。“白茫茫雾晴,灰沉沉雾雨”,意指有雾时,如天空白茫茫,预示着晴天,如天气灰沉沉,预示雨天要来。“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意指久晴之后,空气中水汽较少,不易形成大雾,如有大雾出现,表明有暖湿空气移来,北方冷空气影响时,会转阴雨。久雨之后,冷空气已控制本地,夜间云层消散,微风,早晨出现大雾,阴雨结束转晴。不同季节出现大雾,预示未来天气也不一样。“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指春天出现大雾,天要转阴雨;夏天大雾消散后,天气晴热;秋天有雾,表明有冷空气南下,会出现连续阴雨;冬天有大雾,预示最近要下雪。

大气层中水汽、水滴、冰晶等悬浮物质,使日、月、星、辰在天空中出现多种色彩和许多光学现象,观察它们的变化,也可以预测未来天气。“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如果大气中水汽过多,则阳光中一些波长较短的青光、蓝光、紫光被大气散射掉,只有红光、橙光、黄光穿透大气,天空染上红橙色,形成朝霞。红霞出现表示西方的云雨将要移来,所以“朝霞不出门”。到了晚上,看到晚霞,表明云雨已移到东方,天气将转晴,所以“暮霞行千里”。谚语“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日出红云,劝君莫远行”,“太阳照黄光,明日风雨狂”等也有这个道理。“太阳正午现一现,以后三天不见面”,指前两天和当天上午阴雨,中午出现太阳,没过多久天气又转阴雨,预示天气将会连续阴雨。

动植物在气象条件发生变化时,其活动规律和习性会发生一些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变化也可以预测天气。“乌龟背冒汗,出门带雨伞。”乌龟背壳潮湿,壳上的纹路混而暗,是天要降雨的征兆。乌壳有水珠,像是冒汗,天将要下大雨。龟壳干燥,纹路清晰,预示近期天不会下雨。这是因为龟身贴地,龟背光滑阴凉,当暖湿空气移来时,会在龟背冷却凝结出现水珠,天将下雨,反之空气干燥,暂不会下雨。“蛇过道,大雨到”,“蚯蚓封洞有大雨”,“蜻蜓飞得低,出门带雨衣”,“知了鸣,天放晴”,“蝉儿叫叫停停,连阴雨将来临”,“鱼儿出水跳,风雨快来到”,等等,这些测天经验,几乎家喻户晓。它们都是动物对阴雨前气压低、湿度增大的生理反应。在晴天转雨时,人们感到闷燥、疲倦不适。老人腰酸背疼,病人伤口发痒、关节疼痛,都预示天要转阴雨。

(题图:变化万千的云)

篇10:国外常见的民间谚语

皇冠治不了头痛。

自欺容易自知难6l好话固然好,肚子填不饱。

是走向毁灭的快乐。

总统要管大事情,不是选来抓苍蝇迈百艺,专其一。

结婚太急,后悔莫及。

智者难免糊涂日,愚者也有聪明时

人言非剑,但可伤人。

雁伯失群,人伯孤单。

谚语是生活经验的结晶。

●鸦有反之孝,羊有跪乳之恩。

●岂能竟如人意,但求不愧我心。

●做事要循天理,出言要顺人心。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进步便思退步,着手先图放手。

●不为昭昭信节,不为冥冥堕行。

●厚积不如薄取,滥求不如减用。

●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须知孺子可教,勿谓童子何知。

●择其善者而从,其不善者改之。

●家丑不可外传,流言切莫轻信。

●下情难于达上,君子不耻下问。

●口说不如身行,耳闻不如目见。

篇11:民间日常常见的经典谚语

2、孩子哭找他娘。

3、真正的责任是信自己。

4、有良知的人有责任心和事业心。

5、吃哪行饭,说哪行话。

6、责任感与机遇成正比。

7、船到码头车到站。

8、责任心往往比能力更重要。

9、鸡司晨,犬守家,各尽其职。

10、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11、生命和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

12、友谊是一种责任。

13、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和尚一本经。

1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5、先生的责任是教人做人。

16、一人做事一人担。

17、当劳动是一种责任时,生活就是奴役。

18、人一旦受到责任感的驱使,就能创造出奇迹来。

19、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20、一个人能承担多大的责任,就能取得多大的成功。

21、凡是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22、做好每一件该做的事就是责任。

23、牛能拉犁,狗能看家。

24、一人做事一人当,男子汉应该有的就是责。

25、责任意识会让我们表现得更加卓越。

26、冤有头债有主。

27、责任就是对别人和自己负责。

28、九牛爬坡,个个出力。

29、打碟论碟,打碗论碗。

30、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

31、对上司谦逊,是一种责任。

32、每个人都应该担负起应尽的责任。

33、一个负责任的人是成熟的人。

34、自由的第一个意义就是担负自己的责任。

35、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常用的日常民间谚语

1、家家有本难念经,唯有开心念得通。

2、做不到就不要说,说话不算数就没有尊严。

3、谨言慎行,宽厚忍让,勤恳做事,踏实做人。

4、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

5、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6、贤者居世,以德自显。

7、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8、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9、成家子,烘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10、人生最大的秘密和财富是健康,快乐。

11、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12、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13、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14、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15、不以已长望人,虽卑贱皆得尽所能。

1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17、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18、妇女奢淫者败;子弟骄怠者败;兄弟不和者败;侮师慢客者败。

19、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20、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21、儿多不如儿少,儿少不如儿好。

22、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23、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24、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我做起代代相传。

25、儿孙自有儿孙福,勿为儿孙做马牛。

26、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27、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愬,当忍耐三思。

2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9、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篇12:民间常见的小学三年级谚语精选

2、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家有地榆炭,不怕皮烧烂。

3、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4、便秘补中气,藕粥很相宜。

5、若要疯气好,岩蚕、鱼鳖草。

6、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7、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8、管你伤风不伤风,三片生姜一根葱。

9、生吃瓜果要洗净,吃得卫生少生病。

10、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11、三分治疗,七分调养。

12、有人识得半边莲,夜半可以伴蛇眠。

13、若要皮肤好,米粥加红枣。

14、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15、家有刘寄奴,不怕刀砍头。

16、家有地榆炭,不怕皮烧烂。

17、铁脚威灵仙,砂糖加醋煎,一口咽入喉,鲠骨软如绵。

18、端午雄黄酒,百病都远走。

19、有人识得千里光,全家一世不生疮。

20、扎针拔罐,病去一半。

21、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

22、穿山甲与王不留,妇人吃了乳常流。

23、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4、润肺乌发食核桃,生津安神乌梅好。

25、血虚夜不眠,米粥煨桂圆。

26、诸花皆升,旋复独降。一味丹参,功同四物。

27、三分吃药,七分调理。

28、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29、冬吃萝卜夏吃姜,体强力壮病不生。

30、宁得一把刺五加,不用金银满车拉。

31、恒心搭起通天路,勇气吹开智慧门。

32、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

33、胜利者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人,而是最有毅力的人。

34、好马登程奔到头,好汉做事做到头。

35、石看纹理山看脉,人看志气树看材。

36、打断筋,打不断心。

37、只要人有恒,万事都能成。

38、树老根不老,人老心不老。

39、人往大处看,鸟往高处飞。

40、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

41、家家有本难念经,唯有开心念得通。

42、有德才有福,有爱才有家。

43、待人以真诚,求学有始终,持恒修心,葆真求善。

44、成家子,烘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45、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46、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47、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8、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49、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我做起代代相传。

50、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51、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52、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53、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54、恩义并用,相处合道,扶持并肩,相伴终身。

55、保持地方常洁净,才有快乐之心境。

56、夫妻和睦,一家之福,简单分享,知足常乐。

57、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

58、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珍惜时间,懂得付出。

59、不要夫妻千担粮,只要夫妻好商量。

60、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61、谦虚人人都仰慕,礼让个个受欢迎。

62、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63、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64、不喝隔夜茶,不喝过量酒。

65、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

66、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67、冻断麦根,挑断麻绳。

68、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69、樟树落叶桃花红,白豆种子好出瓮。

70、风刮一大片,雹打一条线。

71、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

72、靠天公,禾苗抽白一场空。

73、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74、冬雪一条被,春雪一把刀。

75、红薯种得迟,薯似羊胡须。

76、种好管好,丰收牢靠;只种不管,打破金碗。

77、做瓦靠坯,红薯靠灰。

78、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79、立了秋,在小一齐揪。

篇13:天气谚语民间谚语

2、麦到小满日夜黄。

3、风送雨倾盆,云过天暗昏。

4、天上勾勾云,地上雨淋淋。

5、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6、正月初一一朝霜,一个棉铃两人扛。

7、红云日出生,劝君莫远行。

8、清明杨柳朝北摆,今年又是好庄稼。

9、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

10、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11、云在东,雨不凶;云在南,河水涨。

12、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13、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14、大雪兆丰年。

15、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16、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

17、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18、春雪填满沟,夏田全不收。

19、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篇14:事理类谚语民间谚语

2、不怕虎狼当面坐,只怕人前两面刀。

3、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

4、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理事不成。

5、人往大处看,鸟往高处飞。

6、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7、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8、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9、人是实的好,姜是老的辣。

10、病好不谢医,下次无人医。

11、劝人终有益,挑唆害无穷。

12、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13、舌头是肉长的,事实是铁打的。

14、击水成波,击石成火,激人成祸。

15、小人记仇,君子感恩。

16、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17、只有修桥铺路,没有断桥绝路。

18、人靠自修,树靠人修。

19、只可救人起,不可拖人倒。

20、鸟惜羽毛虎惜皮,为人处世惜脸皮。

2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2、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23、宁可荤口念佛,不可素口骂人。

24、有理摆到事上,好钢使到刃上。

25、君子争礼,小人争嘴。

26、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27、宁穿朋友衣,不沾朋友妻。

2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9、让人是个礼,锅里没有米。

篇15:关于卫生的谚语民间谚语

2、吃瓜果,要洗净,预防肠道传染病。

3、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

4、吃药不忌嘴,跑断太医腿。

5、生冷不入口,防病保长寿。

6、锻炼是灵丹,卫生是妙药。

7、要想身体好,吃饭不过饱。

8、食能以时,身必无疾。

9、破梨烂枣,吃了不好。

10、饮食不检点,疾病在眼前。

11、预防肠道传染病,要把蚊蝇消灭净。

12、早起早睡,精神百倍。

13、美食不可尽用,贪吃使人生病。

14、环境卫生好,疾病自然少。

15、萝卜就开茶,饿掉大夫牙。

16、苗黄缺肥,人黄有病。

17、太阳是个宝,常晒身体好。

18、卫生搞得好,疾病不缠绕。

19、卫生好,病人少;锅台净,少生病。

20、节食以去病,寡欲以延年。

21、好酒不过量,好菜不过食。

22、指甲常剪,疾病不染。

23、吃饭不言,睡觉不语。

24、吃饭先喝汤,肠胃不受伤。

25、病好不谢医,天下无人医。

26、新病好医,旧病难治。

27、上床萝卜下床姜,常吃不用开药方。

28、清洁是健康基础,劳动是长寿源泉。

29、臭鱼烂虾,害病冤家。

篇16:有关节日的谚语民间谚语

2、交春落雨到清明,清明落雨无日晴。

3、清明节降水较前有增加,一般年份仍干旱。

4、清明晴鱼上高坪,清明雨鱼埤下死。

5、棉花播下锄梦花,提温保墒效果显。

6、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

7、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8、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9、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

10、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

11、家鼠田鼠一齐灭,保苗保粮疾病减。

12、有的年份连阴雨,寒潮侵袭倒春寒。

13、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14、清明有雾,夏秋有雨。

15、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16、清明雾浓,一日天晴。

17、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

18、三月清明不用忙,二月清明早下秧。

19、看天看地把种下,掌握有急又有缓。

20、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

21、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22、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

23、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24、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25、涝洼地里种高粱,不怕后期遭水淹。

26、牲畜配种抓火候,畜禽防疫要普遍。

27、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28、春雷日日阴,半晴半雨到清明。

29、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上一篇:田径运动会100米广播稿下一篇:电工工程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