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技术指导员工作总结

2024-04-16

茶叶技术指导员工作总结(通用15篇)

篇1:茶叶技术指导员工作总结

茶叶技术指导员工作总结

为切实搞好科技入户工作,一年来,我认真履行技术指导员的工作职责,积极深入科技示范户进行现场培训和入户指导,与示范户进行交心谈心,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存在的不足,并严格执行技术指导方案和分户技术指导方案,切实把茶叶高产技术措施落实到户。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遴选科技示范户,结合当地实际,选择具有代表性,文化程度较高,接受能力较强的10户茶叶种植大户作为示范户,并每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0户农户。我根据每个科技示范户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分户技术指导方案,认真填写了《技术指导员手册》和《示范户手册》,亲自为示范户悬挂了农业科技示范户门牌,并与示范户签订了合同书,明确了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的责任和权利,以有效地为科技示范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二、开展入户技术指导。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分户指导方案,深入示范户家中、田间传授生产高效实用技术,举办技术培训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示范户宣传技术,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高优茶园管理、茶叶主要病虫害防治、茶叶科学采摘技术及茶树修剪技术等,使示范户的科技素质和科学种植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三、加强自身业务知识的学习,做好示范户的科技服务。积极参加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我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在2013年参加了湖北省农业厅在华中农业大学举办的农技推广体系茶叶培训班的学习,学习了现代农业新知识、新技术,并将所学知识和技术传授给示范户,构建了“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通道。同时,积极学习现代农业新知识,不断武装提高自己业务能务。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业结构优化为主线,引进推广高产优质新品种和新的栽培技术,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

2、加大科技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开展农业科技示范户培训和入户指导。

3、加强知识更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

通过一年的努力工作,科技入户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所指导的示范户科技意识得到了较大增强,生产水平得到了提高,示范户经济效益实现了增产、增收,起到了较好的辐射带动效果。

篇2:茶叶技术指导员工作总结

徐信强

今年,我有幸被聘为紫金镇茶叶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负责观音堂村10户科技示范户的技术指导工作。一年来,在县专家组的指导下,对照科技入户工作的相关要求,本着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指导思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较好地完成了任务,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科技素质和技术指导水平。一年来,为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系统地学习了茶叶栽培管理、加工、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高了专业理论知识,增强了自己入户指导的信心,也增强了入户指导的深度和广度,为全面更好的做好技术指导工作奠定了基础。

2、认真制定入户指导方案。根据主推技术和示范户的不同情况,编制分户指导方案。通过分户指导方案,示范户可了解今年要为该户提高的技术服务内容和其要配合的工作及注意事项等。分户方案,使指导员和示范户能够互动起来,确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3.开展多种形式指导服务工作。一是开展技术培训,使示范户都能掌握应用农业先进技术,促进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普及应用。二是在在茶叶生产关键时期对示范户进行面对面技术指导,帮助示范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三是积极利用现代通讯工具,以电话和发送短消息等形式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为示范户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技术指导。

4.帮助示范户悬挂门牌、发放技术资料、物化补贴等,增强了科技示范户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收到了良好的科技示范效果。

篇3:茶叶的多种采摘技术

1、留叶数量

茶树叶片的主要生理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和水分蒸腾。茶叶采摘是目的, 但留叶是为了更多的采摘, 决不可偏废。若采得过多, 留得太少, 减少了茶树的叶面积, 使光合效率降低, 影响了有机物质的积累, 继而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反之, 采得过少, 留得过多, 不仅消耗水分和养料, 而且叶面积过大, 树冠郁闭, 分枝少, 发芽密度稀, 同样产量不高, 经济效益低下, 达不到种茶目的。但茶树留叶数量应以茶树不同的生育年龄而异。一般说来, 幼年期茶树, 以培养树冠为目的, 应以养为主, 以采为辅, 采必须服从养。而当茶树进入成年期后, 即进入投产后的茶树, 应以采为主, 适度留养。留叶数量以能增强或维持茶树正常的旺盛生长, 能获得最高的产量和最优的品质, 又能延长茶树的经济年限为最理想。

留叶多少, 一般以叶面积指数来衡量, 它是指茶树叶片总面积与土地面积之比。在生产实践中, 留叶数量一般以“不露骨”为宜, 即以树冠叶片互相密接, 看不到枝干为适宜。如实行机械采茶, 那么, 可根据当年茶树留叶数量, 实行提早封园, 采取在秋季集中留养一批不采, 以加强茶树生长势的方法, 加以实现。

2、留叶方法

茶树年龄不同, 采摘时留叶的方法也不同。幼年茶树, 主干明显, 分枝稀疏, 树冠尚未定型。所以, 采摘目的是促进分枝和培养树冠。一般可在第2次定型修剪后, 春茶实行季末打顶采, 夏、秋茶实行各留2叶采。第3次定型修剪后, 骨干枝已基本形成, 可实行春、夏茶各留2叶采, 秋茶留1叶采。以后, 再花1年时间, 实行春茶留2叶, 夏茶留1叶, 秋茶留鱼叶采。从此以后, 茶树广阔的树冠已经形成, 即可进入成年茶树的投产采摘了。

1) 幼年茶树新梢的打顶采摘法

成年茶树, 树冠已基本定型, 茶叶产量高, 品质优, 能相对稳定25年左右。在这一时期内, 应尽可能地多采质量好的芽叶, 延长高产、稳产时期。因此, 应以留鱼叶采为主, 在适当季节 (如夏、秋茶时) 辅以留1叶或2叶采摘法, 也有采用在茶季结束前留一批叶片在茶树上的。

2) 茶叶采摘标准与留叶方法

衰老茶树, 生机开始衰退, 育芽能力减弱, 骨干枝出现衰亡, 并出现自然更新现象。对这类茶树, 应灵活掌握。在衰老前期, 可采用春、夏茶留鱼叶采, 秋茶酌情集中留养。衰老中期以后, 则需对衰老茶树进行程度不同的改造, 诸如深修剪、重修剪、台刈等。对这种茶树, 在改造期间, 应参照幼年茶树采摘, 养好茶蓬, 待树冠形成后, 再过渡到成年茶树的采摘与留叶方式进行。

3、采摘周期适时采摘

采摘周期适时采摘菜叶, 对增加产量, 提高品质, 保养树势, 直至提高经济效益,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早采3d是个宝, 迟采3d是根草”,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在人工手采的情况下, 一般春茶蓬面有10%~15%新梢达到采摘标时, 就可开采。夏、秋茶由于新梢萌发不很整齐, 茶季较长, 一般有10%左右新梢达到采摘标准就可开采。茶树经开采后, 春茶应每隔3~5d采摘1次, 夏、秋茶5~8d采摘1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一般到10月上旬开始, 就应封园停采。其他茶区, 可参照推迟或提前封园。

在实行机械采摘时, 当春茶有80%的新梢符合采摘标准, 夏茶有60%的新梢符合采摘标准, 秋茶有40%新梢符合采摘标准时就要进行机采。为提高机采茶园经济效益, 特别是春茶前期, 在机采前先进行人工采茶, 以便制作名优茶。这样, 机采批次, 春茶为1次, 夏茶1~2次, 秋茶为2~3次。为促进机采茶树的旺盛生长势, 对机采茶园应比人工手采茶园提前20d左右停采封园。

4、集叶贮运

集叶贮运不论是手工采摘, 还是机械采摘, 对采下的鲜叶, 必须及时集中, 装入通透性好的竹筐或编织袋, 并防止挤压, 尽快送入茶厂付制。

篇4:茶叶需要指导价么?

2008年8月,一则“铁观音将有全国指导价”的新闻见诸报端,看似不经意的消息,却引来了多方的质疑。报道中指出:中国茶都集团将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联手建立安溪铁观音全国统一指导价,并将于今年秋季实施。指导价格的采集点来自安溪“中国茶都”全国茶叶批发市场以及各主要乡镇茶市,最后以综合测算得出的中间价作为基准价向全国发布。指导价体系依一定时间周期发布价格指数,实现价格即时和透明。

看了这则消息,许多茶友欢欣鼓舞,因为终于有了价格标准做参照,今后就不会被某些黑心的茶商所宰割。但很多专家、资深茶客可不是这样认为。疑问存在两个方面,首先茶叶特殊的制造过程奠定了它的工艺性,时至今日也无法彻底实现工业化,因此要将它量化而制定出一套标准体系是十分不现实的事情,正如采访中许多专家所说:“茶叶标准很难统一。”既然没有标准,谈何什么制定价格指数呢?其次,谁有权力和资格制定指导价?茶叶暴利由来已久,制定出来的指导价又能为茶叶消费市场带来什么呢?

带着上述的疑问,我们不禁在想:指导价体系和价格指数是否适用于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的茶行业?“价格即时和透明”的初衷是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但专家却认为这一概念违背了市场发展的规律。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茶行业曾实施过指导价,随着市场经济逐渐走向成熟,指导价也随之退出历史舞台。如今“价格指数”卷土重来为哪般?

篇5:茶叶机采项目技术总结

一、使用前注意检查:

1、外观:有无磨损、裂痕、螺丝松动、线路脱落等情况。

2、齿轮箱:是否加了黄油(工作20小时加一次)。

3、空气滤清器:有无灰尘。

4、油箱:是否有油,油箱盖是否拧紧。

5、油门开关:是否过紧或过松。

6、汽油机开关:是否正常。

二、启动准备:

1、打开电路开关。

2、启动前注意观察油泡是否进油达到一半以上,如不足则要泵油,要先按几次手油泵,使汽油进入化油器、排出空气,油门关闭到位(冷机将油门适当打开一点)。

3、冷机启动时须关闭风门,热机启动时风门须处于开启状态。

4、按住汽油机,拉动启动绳。

5、启动后稍微加大油门,空转预热2-3分钟,正式采茶、修剪作业时需加大油门。

三、使用中注意事项(维护保养):

1、配比机油须摇匀才能启动机子,否则容易造成拉缸。不得用劣质机油,需用专用机油,以免拉缸。二冲程机子不得使用四冲程机子的机油,四冲程机子不得使用二冲程机子的机油,以免拉缸。

2、不得用不干净的壶装汽油,以免堵塞化油器。

3、未加黄油、机油不得开机工作,以免烧坏齿轮。

4、启动后未经预热不得突然加大油门,避免因机子过快发热损坏机件。

5、不得高速陡然熄火停机,以免造成呛火花塞不能启动。

6、不得搞歇人不歇机的超负荷运转,机子连续工作不得超过4小时,否则容易造成超高温拉缸。

7、三包期内,机子发生故障不得自行拆机,需打电话告知原购修理站派员拆检维修,以免造成损坏换件不能向厂家报损。因自改自拆造成损坏,由用户自行承担费用。

8、停机后如长时间(多天)不用要将汽油倒出来,以免损坏化油器。

9、四冲程机子要经常检查机油,机油少了要加上。加了三次机油以后要换一次机油,将废机油倒掉,否则容易损伤机件。

10、注意检查剪刀口螺丝间隙,防止螺丝松脱,以免影响剪刀寿命。

11、采茶机要注意检查软轴是否正常,防止因扭曲损伤软轴。同时注意检查风机风轮是否有磨损、擦壳、裂痕等情况,以免噪音过大和影响正常作业。

12、封园停机后要将机子擦抹干净,打上机油装箱。

四、茶叶采摘修剪机的安全使用要点随着茶叶采摘季节的到来,茶叶采摘机将广泛使用,为了更好地发挥机械农事上的作用,安全作业显得十分重要,务请作业人员按操作程序作业。

1、操作时对服装的要求:

(1)请穿长袖衣裤,但避免穿宽松袖口、裤口的衣服。

(2)请戴有锁带的帽子和保护眼镜.

(3)请穿不易打滑的鞋子。

2、对操作人员的要求:

(1)借用或对机械操作不懂的人需使用此机时,请先接受安全作业指导,然后再使用。

(2)下列人员不能使用该机械:洒醉的人、未成年人、过度疲劳的人以及药物过敏等原因使得不能正常操作的人。

3、作业时注意的安全事项:

(1)起动时周围的不要离得太近,拉起动绳时,人需站在远离刀片的一侧。

(2)作业时不要接近他人;雨天和地面较滑时,请特别注意安全。

(3)刀片被卡住时,请迅速停止汽油机;请不要倒退(走)作业。

(4)在汽油机发动着或补充汽油时严禁抽烟。

(5)严禁小孩玩弄机械或带小孩操作机械,以免伤及小孩。

(6)采茶、修剪时,一定要握牢机子手柄,不得用吊带驮挂机子工作,以免发生安全事故。修剪茶树时,要用扬叉撬茶树枝桠,不得用手捡脚拢,以免割伤手脚。

(7)启动后不得用手触摸火花塞,以免高压伤人。

五、茶叶修剪机修理中的常见现象:

1、电路开关没打开拉不响机子。

2、摩托车机油加机上,会造成拉缸。

3、使用前不排空气拉不响。

4、空气滤清器海绵灰垢阻塞或是排气管滤网灰垢堵塞,需要及时清洗。否则机子没有劲。

篇6:茶叶栽培技术

茶叶栽培技术与管理

一、除草松土:茶园经过4-5个月的雨雪,土壤已经板结,有的已长出青草,而此时土温较低,因此,在春茶开采前进行茶园除草松土,有利于疏松土壤、提高土温,削除杂草,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消耗,有利于促进春茶的提早萌发。除草松土一般以2月底、3月初进行,深度以10-15厘米为宜。

二、施催芽肥:施催芽肥时间宜早不宜迟,在离茶树根部15-20厘米处开沟施入,亩施尿素30-35公斤或复合肥30公斤或腐熟栏肥2000-2500公斤,施后覆土。对于不能开沟施肥的茶园,可在雨天撒施尿素,并用竹竿抖动茶蓬,让肥料掉落入土。

三、修剪:修剪最好是在2月底至惊蛰前完成,最迟不能超过3月10日。因此时茶树经过一冬的休眠,茎、根贮藏的养分多,修剪后易恢复,又加上早春气温回升,修剪后长出的枝条不易受冻,劳力又不紧张,容易掌握。生产茶园一般提倡轻修剪,即一般剪去去年的秋梢(青梗),留养春、夏梢(红梗),约剪去2一3厘米。如果树冠受冻的,要根据受冻程度进行修剪,修剪要掌握宁浅勿深,免得剪去尚能发芽的部分枝条。而对于没有受冻,又采摘名优茶的茶园,为提早春茶的采摘可改春修剪为春茶结束后修剪。

四、防冻:早春气候异常,气温乍暖乍寒,这种气候条件对茶园生产高档名优茶极为不利。在早春季节应随时注意当地气象预报,提前作好预防倒春寒的措施。在寒潮预报发布后,对于已萌发芽叶的早生品种茶园,要集中人力抢采幼嫩芽叶,以减少冻害损失。在易受冻害的迎风坡茶园用稻草、杂草或遮阳网覆盖茶行蓬面,待寒潮过后及时将覆盖物掀去。茶树遭受冻害后,必须根据受冻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和复壮措施,使茶树尽快恢复树势。

五、清沟排水:春季雨水多,若茶园排水不畅,茶树易受渍害烂根,造成茶芽迟发、减产。因此要及时开沟排水,清理疏通排水沟,保证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做到雨停茶园干、不积水。

六、补叶面肥:3月上旬,当气温超过12℃以后,可利用茶树叶片吸收功能,根外补施肥料,促使茶树提早萌芽,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根外施肥可用0.5%尿素、0.3%磷酸二氢钾、多功能营养液“中茶早”和激素“920”等。

七、防治虫害:春茶采摘期,正值蚜虫、茶毛虫和黑刺粉虱等虫害发生初期,应抓紧在春分后清明前用20%杀灭菊酯2000-3000倍液进行喷杀防治。以下信息由爱茶网收集整理于网络: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我国茶叶产量和质量都占世界首位,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是重要的出口物资之一。据统计,目前我县现有茶叶种植面积4000多亩,但由于经营分散、缺乏栽培技术、管理粗放等原因,产量不高,因此,强化技术投入,实现规模开发,逐步走上茶叶生产、加工、营销相结合的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努力。

一、茶叶树的生物学特性

茶叶树为亚热带树种,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栽培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5-25℃之间,年要求降雨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以酸性红壤、红黄壤、黄壤的丘陵、高山环境为宜;易旱易涝、石灰质、近中性或碱性土壤不宜栽植。

茶叶生产的最低日平均气温为10℃,以后随气温的升高而生长增快,日平均气温15-20℃时生长较旺,茶叶产量和品质较好(我县此气温均在清明前后),日平均气温超过20℃生长虽旺盛,但茶叶粗老质量差,当日平均气温低于10℃时,茶芽生长停滞进入休眠。我国一般茶叶新梢生育4-5月为最旺盛时期,其次在7-9月。茶叶树新梢不采摘的自然生长,茶叶每年只发2-4轮,管理好,采摘技术措施得当可达到5-8轮新梢。

二、造好茶叶品种和茶园地

茶叶品种的优劣关系到将来投产的茶叶的产量和质量,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县栽培的品种主要是福鼎大亮、福云六号等。茶树是一种长寿的常绿树种,定植后可收获几十年。新建茶园是百年大计,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认真地选择茶园地是获取高产、稳产的基础,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地进行施工设计,使其实现规模化、良种化、机械化创造条件。一般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缓、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肥沃、湿润、能排能灌、集中连片的红壤、黄壤为主。茶园地确定后,开垦种植时应有利水土保持的原则,15度以上的坡地应筑水平梯田,梯田宽不能小于165㎝,坡度大于30度以上的陡坡不宜作茶园,以免水土流失严重,茶树生长不良减产。茶园地不论平地或梯田都应深耕达70㎝以上。

三、种植技术

1、开定植沟施基肥。种植前应进行土壤深翻、平整、施足基肥。肥料以含有机质的堆厩肥、饼肥和一定数量的磷肥为好。用量依土质而异,一般每亩施堆厩肥30-50担或饼肥50-100㎏,骨粉或过磷酸钾15-25㎏。按茶行设计布局,开定植沟,深宽为20-50厘米,施入肥料后与土充分拌匀,盖土耙平再按株丛距种植。

2、种植方式和造林密度。一般采用单行条栽(高寒山区茶园),为了提高茶叶树群体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以密植密播和培养低矮型的比较合适。行丛距90㎝×20㎝×25㎝,亩栽茶苗4000-5000株。如果是扦插繁殖的茶苗,每穴种植2-4株为定,待茶苗成活后根据茶苗生长情况进行间苗、补植,每穴保留2株即可。栽植完毕即压紧土壤浇定根水。为防止苗木失水,保证成活,种植时茶苗应剪去部分枝叶,必要时在高温的旱季还要适当遮荫、浇水抗旱保苗。

四、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是茶叶树栽培技术的中心环节,措施包括中耕除草、施肥、水土保持与灌溉等。

茶叶树行间松土可防止表土水分蒸发,使水渗到土中,增加土壤空隙,减少水土流失。一般每年春、夏、秋季各进行一次,深度7-10㎝为宜,茶园“封行”前宜浅耕,“封行”后结合施肥进行。

1、施肥:茶叶树在生长期和多次修剪、采枝叶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养料,因此必须对茶园进行肥料补充,才能获得稳产、高产。施肥量依据树龄树势,采叶量和土壤条件来决定。幼龄茶树春夏季结合抗旱以施水肥为主,秋季施基肥。施肥方法以穴施和沟施为好。采叶茶树所需肥料,应以氮肥为主,磷、钾肥次,一般每50㎏鲜叶施肥量,氮肥2.0-2.5㎏、磷肥0.5-0.7㎏、钾肥0.5-0.8㎏。基肥在秋季结合中耕进行,茶树生长活动期2-9月施肥以叶面喷施为佳。追肥多用速效氮肥,如尿素、硫酸铵等。

2、水土保持。茶园多建在山坡地上,冲刷严重,要建设好排灌系统,间种绿肥、盖草、培土,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养分,抑制杂草生长,提高茶叶产量。

五、树冠管理

为了增强树势,获得高产稳产和延长茶树的经济年龄,修剪是一项重要措施。经定型修剪能抑制茶苗顶端优势促进其侧枝和腋芽萌发,增加有效分枝,扩大树冠,培养强壮的骨干枝。

1、修剪时期。一般以地上部生长相对停止,根系生育处于旺盛时期进行为宜(秋季9-11月)。

2、修剪程度。两龄茶苗,高度在30㎝以上,开始分枝时,可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把离地面15㎝以上的植株体剪去,三龄苗,进行第二次定型修剪,把离地面30-35㎝以上的植株剪去;四龄苗,进行第三次定型修剪,把离地面40-45㎝的植株体剪去。

3、修剪方法。第一次用整枝剪,第二、三次可用篱剪。每次修剪,切口要平整,便于伤口愈合。剪时尽量留下分枝的外侧芽,以使植株向外侧展。有病害或过于细弱的枝条应当剪去。经三次修剪茶叶树基本骨架已养成,即可轻采养蓬。预计四年成园后每亩产茶叶300-400斤,管理方法得当的,还可逐年提高产量。

对树势衰老、萌芽力不强的老茶树,可视树势分别进行重修剪或台刈,重修剪可在茶树高度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处剪去,台刈离地面4-5㎝处全部刈去,时间在春茶前后进行。

六、鲜叶采摘

采摘在茶叶生产过程中,既是收获过程,又是管理措施,也是制茶工艺的开端。合理采摘是实现茶叶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采摘不当会直接影响到茶叶的产量、质量和树势。

1、及时采、标准采。各种茶类对鲜叶原料要求不同,大多红、绿茶的采摘标准是一芽二叶到一芽三叶;高级茶原料要求一芽1-2叶,粗老茶可以一芽4-5叶,采摘时,须根据要求标准及时进行采摘,否则芽叶粗老,同时也影响下轮茶芽的萌发。

2、留叶采。芽叶是茶树主要的营养器官,采茶与茶树生育相矛盾,因此采摘茶叶时应留一片真叶,秋季留鱼叶。生长较差或更新后不久的茶树春夏季各留一片真叶,秋季留鱼叶。

茶叶采摘后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全发酵、不发酵、半发酵三种,即为红茶、绿茶、乌龙菜。

七、茶叶树的病虫害防治

茶树病虫对茶叶生产的危害很大,病虫种类很多,目前全国已发现的约400多种。在生产防治工作中大力提倡以栽培技术、人工、物理、生物、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充分利用和保护天敌,以生物防治为主,尽量减少施用农药,特别是高残毒农药和剧毒农药应严禁使用。

1、茶叶病害:茶云纹叶枯病。主要危害老叶、枝和果。防治方法:⑴清园;⑵增施肥料,恢复树势;⑶喷波尔多液。

2、常见茶叶害虫:根结线虫害、茶尺蠖、茶毛虫、长白蚧、小绿叶蝉、茶叶螨等。

篇7:技术指导员工作总结

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在我县实施以来,我作为一名畜牧兽医工作者,有幸被聘为畜牧技术指导员。自进村入户技术指导工作三年来,我深深体会到畜牧科技入户是一项民心工程,是政府连系群众的桥梁,是创新畜牧推广服务的新举措。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发挥自己技能的舞台,提供了一个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增强服务技能的契机,让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升华。同时提高了全县动物疫病的防控水平,为潘家湾镇畜牧业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年来,为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积极参加了县畜牧兽医局组织的畜牧技术指导员集中培训和分散的各种业务技术培训,系统全面地学习了各种家畜家禽的养殖新技术和各种畜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提高了专业理论知识,增强了自己入户指导的信心,也增强了入户指导的深度和广度,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格要求自己,提高服务意识。在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工作中,我对自己提出了如下要求,一是要加强自身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只有真正替老百姓解决了实际问题,广大示范户才会理解我们、支持我们、配合我们。第二是在服务意识上,要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从“问不到”变为“送上门”。第三是在服务质量上,做到了人员到户、技术到人、良种到舍。

二、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在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工作中,在县畜牧食品局的统一领导下,对各项工作都逐一进行了布置,精心做了安排。对照《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和《技术指导员考核管理办法》,我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对自己负责指导的15户科技示范户每年定期上门指导15多次,给每个科技示范户及周边养殖农户发放技术资料,解答疑难问,组织科技示范户和周边辐射户集中或分散培训6次。15户示范户每户的示范牌都已上墙,《科技示范户手册》都能如实填写,示范户在遇到养殖问题时都能主动打电话向我咨询,我在接到问题后都积极、及时地予以解答,实在解决不了的有难度的问题,我则替他们向科技服务的专家组请教,直至切实解决问题。及时了解每个示范户的生产水平和养殖习惯,根据示范户的需要和畜牧兽医局的要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通过工作计划的制定,进一步确立了指导思想,明确了工作目标,落实了工作措施。为全面更好的做好技术指导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通过进村入户与示范户亲切交谈,了解其养殖的基本情况及所需的技术,制定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方案。一次次的交谈,促进了沟通,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也更好地开展了指导工作。向科技示范户免费发放了月苄三甲氯胺5L、复合酚5L、过氧乙酸溶液1L消毒药各一壶,认真填写《技术指导员手册》中的技术指导方案每个月的工作安排,向科技示范户公开自己的联系电话,方便农户关于技术难题的咨询。

四、加强宣传,强化技术交流。在进村入户服务的工作中,及时了解掌握典型的示范户,总结其养殖经验,并加以宣传,使他的新技术、新经验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从而带动辐射更多的养殖户采用科学的养殖技术。开展多种形式指导服务工作。入户与示范户面对面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及时帮助示范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积极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开展电话咨询和发送短消息等形式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为示范户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技术指导;广泛开展技术资料发放工作,根据不同季节,做好各类疫苗的发放和注射,防止各类疫病的传播,使他们的损失降低到最低。为推广普及畜牧业科技进村入户,提高科技应用水平,我采取举办培训班和现场交流等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五、搞好培训,提高示范户养殖技术水平。通过有计划的对养殖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和示范带动,使广大养殖户进一步认识到了科技对畜牧业增产的重大促进作用,大大增加了养殖户学科学、用科学和讲科学的兴趣,注重科学养殖。通过入户指导,让我得到了锻炼,提高了素质。

篇8:茶叶技术指导员工作总结

对茶叶实施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产生了何种影响?如何去应对?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是文章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1 日本对茶叶实施的技术贸易壁垒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向着自由化贸易的方向发展,但是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国家利益,全球经济不可能达到绝对的自由化贸易,西方发达国家在享受了大幅减免关税壁垒的好处后,处于对本国利益的保护,纷纷采用隐秘性的非关税壁垒来保护本国的产品和利益,尤其是技术贸易壁垒,成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政策的新手段[1]。1992年10月,日本发布法令,规定茶叶中农药残留量限量标准数为15项,而到2005年日本颁布的《食品中农药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涉及茶叶中农药残留量限量标准数达251种,2007年6月,日本厚生劳动省根据食品卫生法,修订了杀虫剂及兽药的残留标准,用“全茶”检测法代替过去一直采用的“茶汤法”,同时在进口茶饮料时,实施茶饮料原产地标识制,以苛刻的条约严格限制日本向中国茶叶的进口。据宁波进出口局统计,此制度实施后的两个月内,宁波只有一批茶叶顺利出口至日本,而同期数据为10批。受该制度影响,2009年12月日本清水检疫所检测发现上海出口日本的一批绿茶中检出农药残留三唑磷超标,日方检出0.06ppm的三唑磷,而其标准是茶叶中三唑磷的含量不能超过0.05ppm,该批绿茶被退回。2012年3月,日本发布0329第2号通报,对茶叶农药残留标准又制定了更高的标准。同年12月,日本又突然对中国出口茶叶进行了两项极为严苛的农药残留标准检测,而这两项标准在日本并没有相应标准,甚至都没有列入年度检测计划。一夜之间,中国出口日本的茶叶在日本几乎全部下架,产值超过50多亿日元[1]。表1是多年来日本对我国提高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主要事件。日本将茶叶中农药残留量限量标准提高显然造成了我国茶叶出口下降,这是因为我国在2013年3月1日实施《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2)之前,我国对茶叶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很少,只有九种,与日本的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相对比的话,我国除了氰戊菊酯外,其余8种日本茶叶农药残留标准均有设限。可见,2013年3月之前,我国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和日本的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标准体系的不同导致了出口时遇到的问题层出不穷,所以尽快的和世界农药残留标准接轨是十分有必要的。表2是我国2013年制定的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部分指标与日本的对比。显然在这些指标的限量上我国的标准更为严格(除杀螟硫磷指标限量),说明我国与世界的限量标准在一步步的接轨中。但在我国,真正把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主要和政策宣传不足,政府力度不够相关,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国茶叶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受资金、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一些政策标准没有实施到位。而规范我国茶叶企业的管理,调整我国茶叶产业结构,将政策落到实处对我国真正建立健全完善的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体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且该标准体系真正的建立健全完善丞待我国提高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关键技术,因为日本对茶叶实施的技术贸易壁垒主要是我国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关键技术低所致。因此,从茶叶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出发,提高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关键技术是我国构建茶叶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

2 日本对茶叶实施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

2.1 致使中国出口日本的茶叶数量和金额下降

近年来,日本不断提高茶叶进口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直接影响了中国茶叶出口日本的数量,中国很大一部分茶叶因为日本国内的茶叶农残留限量标准不能进入日本市场。并且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提高了茶叶出口的成本,减少了我国茶叶出口日本的数量。

同时,在《食品中农药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出台后,虽然日本仍然是我国茶叶第二大出口市场,但出口总额的绝对值却在不断下降。从2005-2008年,我国对日本的茶叶出口数量和金额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同期增长率也一直是负增长,尤其是2006年实行《食品中农药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后,下降显著。2006年茶叶出口数量和金额同比分别下降20.0%和17.7%。2007年茶叶出口的数量和金额仍然呈下降,不过下降的幅度要比2006年小,比例分别是8.4%和1.2%。此外,由于出口量下降也导致对日茶叶出口在我国茶叶出口总量中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2005年出口日本茶叶占我国茶叶出口总量的12.1%,出口金额则占了16.5%;2006年出口日本茶叶占我国茶叶出口总量的9.7%,出口金额占了12.0%;2007年出口日本茶叶占我国茶叶出口总量比重下降为8.8%,出口金额比重下降为10.7%。2008年金融危机下,由于我国茶叶出口初级产品较多且价格低廉,而日本市场又存在客观需求,所以,出口日本茶叶的数量和金额占我国茶叶出口总量和出口金额的比重反而上升,分别为20.9%和28.1%。可见,日本实施的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数量和金额造成了直接影响,导致我国出口日本的茶叶数量和金额明显下降。

2.2 致使中国出口日本的茶叶价格上涨

日本实施技术贸易壁垒之后,中国的茶叶出口商为了和日本的农药残留标准以及其健康标准接轨,必须提高生产标准,规范茶叶产品质量检验、测试和认证程序等过程,而这会提高茶叶的生产成本,降低茶叶出口的经济效益。近年来,为了达到日本的标准,很多茶业供应商积极开展无公害茶叶认证和有机茶认证,检测成本增加,随之出现的是茶叶生产的成本压力。在我国,由于劳动力成本较低,茶叶产品出口本来具有先天的竞争优势,但由于技术贸易壁垒的阻挡,日本在生产,加工和运输等各个环节实施绿色贸易壁垒,出口企业为了达到标准,负担了贸易壁垒额外所产生的附加费,使得我国茶叶产品的价格优势逐渐消失,伴随着茶叶产品成本的上升,出口商提高了销售价格,而这削弱了茶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从近几年我国茶叶出口日本的实际案例中不难发现,我国由于技术贸易壁垒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下面是近几年我国受日本的技术贸易壁垒影响,出口日本茶叶的价格变化情况。2001年以前日本没有通过不断的提高茶叶进口标准来限制茶叶的进口,所以2001年以前我国对日出口保持着比较稳定的价格,但2002年后日本不断提高茶叶进口标准,除了2003年价格下降外,在2003年之后,我国对日本茶叶出口价格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从2001年的2273美元/公吨上升到2008年的2563美元/公吨,涨幅明显,造成这一上涨趋势的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日本不断提高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等技术贸易壁垒所造成的,这也直接反应了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的价格影响。

3 促进中国茶叶出口的对策

3.1 认真实施茶叶农药残留标准体系

由于日本等国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不统一,造成我国茶叶出口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且我国标准很多方面和世界不接轨,比如说我国禁用的农药,在欧盟或日本并没有禁用;卫生部制定的部分茶叶卫生指标高于或低于国外标准,这都有可能成为进口国拒绝贸易的借口。而欧盟和日本在制定茶叶标准时,对本国比较广泛使用的农药,检测值就放宽,对其他国家的标准要求就严,这是典型的贸易保护政策[2]。作为世界主要茶叶生产国和茶叶出口国家之一,茶叶出口对我国经济贸易发展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尽快结束目前我国茶叶产业二元市场、双重标准的被动局面是我国茶叶贸易中的当务之急。

现在我国颁布新的茶叶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如何把新的标准落到实处,依旧任重道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已先后颁布了20多项茶叶农药残留最大限量标准。1988年卫生部制定颁布了茶叶卫生国家标准,1995年、2001年、2002年、2005年农业部相继颁布了茶叶质量相关行业标准,然而上述标准的颁布主要适用于国内市场的茶叶,对出口国外的茶叶没有什么针对性标准,虽然无公害食品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标准中规定的农药残留值已接近国家标准,但这些非常规优质茶类相关标准的适用范围相对有限。2012年我国又对上述部分标准作了修订,并颁布了新的茶叶卫生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2),并于2013年3月1日开始实施。可见,我国虽然在标准上日益成熟,但不能忽视的是由于一些其他因素导致这一标准不能在实际生产中发挥的它的标杆作用,比如标准宣传示范和推广力度不够,政府投入资金有限以及生产者素质较低等等因素,已制定的标准没能得到很有效地贯彻实施。所以,必须建立一个健全的茶叶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并且把农药残留标准作为衡量茶叶能否进入市场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真正把农药残留标准运用到茶叶种植、生产和加工的每一步[3]。

3.2 提高中国茶叶的深加工能力

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是有效解决中低档茶出路、提升茶叶附加值、拓展茶叶应用领域、延伸茶叶产业链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目前茶叶出口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较低,面临着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实施的技术贸易壁垒措施,我国茶叶及附属产品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茶叶深加工是提高茶叶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之一,茶叶的深加工能力也体现了一国在茶叶产品上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单纯依靠出口初级茶叶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有限的,而经过深加工后的茶叶产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它,甚至达到数倍之多。由此可见,深加工能力对茶叶产业的重要性。对于茶叶深加工能力的提高,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提取茶叶中有效的成分,制成相应的产品;二是通过制造灌装液态茶饮料;三是通过制造含茶的食品、保健品与药品等产品;四是制造含茶护理品和生活用品[4]。

3.3 提高茶叶附加值,构建茶叶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是指在生产体系中引入“新的组合”,包括开发新产品、采用新工艺、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新来源和实现工业新组织等,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具体化为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创新活动。科技创新能有效的提高茶叶产品附加值。根据近几年的茶叶发展历程,科技创新对茶业发展的重要贡献有目共睹。但现如今茶叶经济的增长方式仍是粗放型增长为主,科技创新的脚步仍较缓慢,茶叶产业科技创新体系远未构建。今后一段时期内,茶叶产业应主要从以下七方面来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一是提高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关键技术。当前,我国出口日本的茶叶质量安全问题涉及茶叶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主要存在部分茶叶农药残留超标、铅和氟超标等现象,微生物方面存在大肠杆菌、霉菌等污染。通过提高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关键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二是研发多样化茶产品制造技术。加快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茶叶新产品是我国茶叶科技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三是研发单位面积茶园效益提高技术。要加快茶树种质创新和优良品种的选育、推广,进一步开展规模化、集约化栽培技术的研究,促进我国茶园向优质、高效、生态的方向发展。四是研发茶叶加工现代水平提升技术及装备。要研究和开发连续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茶叶加工设备,采用高新技术不断改造传统茶叶加工。五是提高茶资源高效利用技术。要进一步提高茶资源高效利用水平,充分利用中低档原料。六是研发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加强生态学研究,保持茶园生态中的种群平衡,使用昆虫信息素、昆虫病毒、虫生真菌制剂替代化学农药将是今后茶园有害生物治理的发展方向。七是创新茶科技推广模式[5]。

3.4 扩大茶叶生产规模及增强茶叶品牌的影响力

我国虽然是茶叶出口大国,但是我国缺少自己的茶叶品牌,这影响了我国茶叶在日本等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近几年,我国茶叶企业对品牌的认识在逐渐增强,我国茶叶企业开始花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打造茶叶品牌,但是收效不是很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有实力的大品牌。究其问题关键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一是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人数众多,56个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每个地方的人都有着不同的饮茶习惯和偏好,显然把每个地方的特色融入到一起是不太现实的,这也导致国内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茶叶生产企业;二是我国现在的茶叶企业现在大部分还是属于中小型的企业,企业的财力、人力和物力相对有限,但是一个大品牌的形成恰恰少不了这些因素;三是我国在茶叶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品牌的认识,大多数茶叶品牌还是以地域性为命名,比如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等,这种观念也阻碍了我国茶叶企业建立品牌的形成;四是我国茶叶大规模生产没有形成,茶叶的生产种植还比较分散,不能集中,这也影响了茶叶大品牌的形成。因此,如何扩大规模生产及增强茶叶品牌的影响力,是我国茶叶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做起:一是继续扩大我国茶叶的规模生产,集中茶叶的地域生产,改变我国茶叶生产零零星星的现状,集中规模化生产和管理,这样有助于我国茶叶品牌的形成;二是政府需鼓励茶叶品牌的建设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同时应该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引导企业树立茶叶品牌意识,并下力度调整我国茶叶的产业结构,加强市场的规范管理和政策宣传工作;三是我国茶叶企业需规范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四是茶叶企业需建立连锁覆盖的销售方式,以提高茶叶产品的竞争力,进而有利于加强品牌建设;五是学习像美国、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家建立茶叶品牌的优秀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将其运用到我国茶叶品牌的建设当中去。

3.5 研判进口国消费者偏好

众所周知,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直接影响其对该商品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该商品的数量以及购买的频繁度。所以对于茶叶出口来说,研究进口国消费者偏好是十分有必要的。比如日本比较注重茶叶本身的内涵文化,因此,日本消费者偏爱乌龙茶和蒸青绿茶,乌龙茶消费居世界前列,乌龙茶进口也主要来源于我国。所以,需研判进口国消费者的偏好特点,只有如此,我国茶叶出口才能有更明确的方向性,才能在进口国家的消费市场有更强大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江涛,张勇,罗坚毅.技术法规对中日茶叶贸易的影响——基于细分数据的视角[J].茶叶科学,2012,32(1):73-80

[2]朱茂利.浅析中日茶叶贸易中的绿色壁垒问题[J].市场研究,2013(5):34-35

[3]宋玉华,江涛.细分数据与加总偏误:来自中日茶叶贸易的经验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10):97-106

[4]顾国达,牛晓婧,张钱江.技术壁垒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中日茶叶贸易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7(6):21-25

篇9:马里茶叶栽培技术介绍

由于常年温度较高,日照时间长,茶树新陈代谢旺盛,全年茶树新梢无明显的休止状态,因此一年四季都有茶可采,只是有旺、淡季之分。主要考虑到茶树在一年中应有一定的留养生息时间,所以大部分集中在5~11月采摘,这时期的产量占年总产量的90%以上,也就是说,雨季是茶叶采制加工的高峰季节。

马里发展茶叶生产,得到了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是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我国对马里的主要经济援助项目之一。30多年来,我国曾多次派茶叶技术专家前去指导。在我国技术专家的指导下,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为了发展马里的茶叶生产,主要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

1.抓剪、采、肥,加强茶园栽培管理

在当地高温多湿的雨季里,由于土壤水分充足,芽叶生长较快,一旦修剪后的第一轮芽叶来不及采摘或采不干净,芽叶就极易老化,影响第二轮芽叶的萌发。为此,在保持茶园水肥充足的条件下,在同一块茶园,每年至少必须深修剪两次,否则就会严重影响当年产量。修剪时间分别在4月中下旬和8月上中旬,这样既可提高发芽密度,增加茶叶产量,又能提高芽叶嫩度,提高鲜叶品质。一般情况下,修剪后一个月左右就可采茶。采摘掌握批次分明、及时采净的原则,不延误季节,不使芽叶老化。为促使茶树长势旺盛,提高产量,除及时清除茶园杂草外,每年每公顷茶园还需施尿素、复合肥等催芽肥500~600公斤,分别在每次修剪后茶芽开始萌发时施下,因此时正值雨季,茶园土壤湿润,加上土壤沙性较重,施肥后对促进芽叶生长,增加产量效果十分显著。

2.抓茶园灌溉,确保茶树生长

在马里茶厂,水是茶树的命根子。在长达半年之多的干旱季节里,茶园除有大量的芒果树自然遮荫、降低阳光辐射、减少水分蒸腾外,主要还是依靠引水自流灌溉。茶厂近年来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做好长达70多公里的西法拉果河流域两岸的现有森林保护工作,增加枯水季地下水源。二是加强水利工程(支干渠道)的维修养护工作,减少水分渗漏损失。三是实行统一灌溉,专人负责,分片分块落实到人的茶园灌水责任制。由于及时采取了这些管理措施,最近几年来,特别是2002年,尽管年降雨量只有741.3毫米,是建厂以来继1973年之后雨量最少的一年,整个茶厂不但没有枯死一棵茶树,而且还达到年产干茶101.4吨,比上年增产11%。

3.更新改造,提高茶叶产量

马里国家终年气候炎热,茶树芽叶生长极快,尽管每年进行多次修剪,但茶树高度还是不断增加,多数地块的茶树高度在120厘米以上,不但给茶园管理带来不便,而且树高无人采摘,使产量急剧下降。为尽快改变茶园面貌,提高茶叶产量,最近三年来,他们大刀阔斧地采取台刈、重修剪等措施,逐年分批更新改造茶园。改造在4~9月的雨季进行,由于温湿度适宜于茶芽萌发生长,剪后当年就可以打顶采摘,以后几年通过多次打顶、增施肥料、及时除草等培育管理措施,将树高控制在50~60厘米,就可投入正常采摘。目前茶树长势普遍旺盛,茶园面貌一新,茶叶产量逐年提高,2000年改造的当年,产量就达60.4吨,比1999年增长4倍以上。实践证明,在马里的气候条件下,茶园更新改造是茶园管理中一项增产增收的主要技术措施。

茶树是马里共和国的一种新作物,经过30多年来从试种到大面积发展,在栽培技术上取得的成功,是中国茶叶科技工作者的骄傲,也是中马两国政府和人民友好合作的结晶。(浙江省诸暨市经济特产站周柏杨张均根邮码:311800)

中国垂杨是我国种植专家依据我国林木育种学的原理,利用传统的常规嫁接技术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对中国速生杨进行了处理,以本地杨小城黑为母本,以地方垂形杨为父本,经多年广泛选培育成。该垂形杨集各种速生杨的优点于一身,居倒垂柳、倒垂槐、倒垂榆之首,是当前举世罕见的绿化、美化垂形杨树新品种。该垂形杨的问世,结束了我国有倒垂柳、倒垂槐,无倒垂形杨的历史。

篇10:技术指导员工作总结

下村时间100多天,举办培训班4期,总受训人数达112人次,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积极进行技术指导,取得较好的效果

1、选好科技示范户,发放相关的材料和物化补贴

按县农业局选科技示范户的要求,采取“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方法,从牛楼行政村李王庄村合理选定李清华、侯居田、李清雷、侯正平、李青林、李甲丰、李甲录、李来良10户科技示范户。入户走访与科技示范户见面,签订技术指导协议,发放本人名片。并把科技示范

2、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我负责的10户科技示范户都李王庄村的,其主要都

是种植小麦,品种是泰农18。主要推广小麦规范化播种、测土配方施肥、氮肥后移、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械化种植收割等农业新技术。为了让农户们对这些农业知识更

加了解、熟悉,我共发放了500多份的农业宣传资料。

3、组织观看现场会

为了让科技示范户们能够更好的掌握科学种田技术,我带领科技示范户们对科技示范基地进行参观学习,不仅学到了新的农业知识,而且提高了科技示范户们的实践水平,增加了示范户的农业收入。

4、田间技术指导

除了在农闲的时候举办培训班,在示范户农忙的季节里,定期到示范户的田头、田间进行指导。每周定期下村到农户家中手把手、面对面的指导农户,发现疑难问题及时请县农业局到实地指导,并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

5、组织科技示范户进行测产

2013年6月份,我对10户科技示范户进行田间测产,以株行距、穗数、穗粒数等因素进行测产,10户科

技示范户测产的结果,平均亩产为600公斤,辐射农户的平均亩干产560公斤,普通农户平均亩产500公斤,示范户比辐射户亩增产40公斤,比普通农户亩增产100公斤,说明科技示范户推广工作的实效性。

二、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科技入户工作是我县农业生产中的一次新的工作,农户认识不到位,配合工作不积极。

2、个别示范户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比较困难,还保持着传统的耕作技术。

3、现代化的机械农具比较缺乏。

三、下一步的工作

1、继续做好下一年的科技示范户的入户宣传工作,多宣传、多指导、让科技示范户以及全体的种粮大户认识到科技推广的重要性。

2、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多参加一些培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用学来的知识为农业生产服务。

篇11:2013技术指导员工作总结

畜牧技术指导组:×××

科技指导员总结主要以以下方面进行写作

一、科技示范户基本情况;

二、服务指导效果;

三、主要服务措施;

(一)公平、公正遴选科技示范户

(二)制定工作计划及分户指导计划

(三)重点指导内容

四、个人体会;

五、存在的问题;

六、下阶段计划

篇12: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农林牧渔大类

门类:农业技术类

专业名称: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

专业信息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美学及公关礼仪基础知识,能熟练掌握茶文化、市场营销理论及商务技巧,从事茶文化、茶科技和茶旅游的设计、开发、推广及茶叶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茶的营养保健与综合利用、茶艺表演以及茶叶贸易、企业形象设计、茶叶消费引导等方面专业技能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培养要求:

◆具备较强的茶叶加工技术操作与车间管理能力;

◆具备较强的茶叶生产技术操作与茶场管理能力;

◆具备一定的茶业企业管理与营销及茶文化传播能力;

◆掌握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及团队合作精神所必须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素养;

◆掌握茶叶优质高产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茶叶品质形成的基本知识;

◆具备分析和解决茶叶生产、加工、检验、审评和茶文化传播等方面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主要课程:茶叶化学基础、食品安全与检测、公关与礼仪、民俗、茶食与茶疗、茶栽与制茶、茶叶审评与检验、盆景及插花艺术、茶的综合利用、茶叶经济管理学、茶叶市场营销学、音乐欣赏、舞蹈艺术与形体、园林赏析、茶叶贸易学、茶文化学、三峡茶艺、食品工艺学。

专业就业状况

篇13: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

1、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的条件

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 远离污染源, 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茶园环境空气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和茶园灌溉水均应符合无公害茶叶生产的标准。新建茶园应选择在空气清新、水质良好、周围5km范围内没有排放有害物质的工厂、矿山, 与大田作物、居民生活区相距1km以上的山坡地, 并在茶园的路边、沟边周围建立防护林, 以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已建茶园若周围环境条件较好, 可在此基础上改建成无公害茶园;若环境条件不够理想, 可选择其中条件较好的, 改建为无公害茶园。

2、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要点

1) 茶树种植

茶园布局应注意水土保持, 根据不同坡度和地形选择适宜的时期、方法和施工技术。开垦深度在50cm以上, 平地和坡度15度以下的缓坡地等高开垦;坡度在15度以上时, 建筑内倾等高梯级茶园, 梯面宽1.5~3m, 并在茶园四周设置隔离带。种植方式以单行条栽或双行条栽为宜, 单行条栽规格150cm×33cm, 每丛定植2~3株, 约4000株/667m2, 双行条栽规格150cm×30cm×30cm, 每丛定植2~3株, 约5500株/667m2。种植前应开沟施足底肥, 沟深30m左右, 施有机肥或矿物源肥料150~200kg/667m2, 种植时期以秋季和早春为好。

2) 茶园施肥

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制茶类型和气候等条件, 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时间, 实施茶园平衡肥, 防止茶园缺肥和过量施肥。茶园宜多施有机肥料, 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应配合使用, 避免单纯使用化学肥料和矿物源肥料, 宜施用茶树专用肥。农家肥等有机肥料施用前应经无害化处理, 有机肥料中汞、砷、铬等无机污染物和六六六、DDT等有机污染物含量应符合规定, 微生物肥料应符合NT/T227要求。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于当年秋季开沟深施, 深度20cm以上, 一般施饼肥或商品有机肥200~400kg/667m2或农家有机肥1000~2000kg/667m2, 根据土壤条件, 配合施用磷肥、钾肥和其他所需营养。追肥可给合茶树生育规律进行多次, 以化学肥料为主, 并可根据茶树生长状况使用叶面肥, 但施用的叶面肥必须是经农业部登记注册的。叶面肥应与土壤施肥结合, 采摘前l0d停止使用。

3) 茶树修剪与采摘

篇14:无公害茶叶生产关键技术

本项目技术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茶园土壤的管理、施肥技术和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来实现无公害茶叶产品的开发。

茶叶是我国的传统饮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家越来越关注健康,对茶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具有好的色、香、味、形,而且更要求茶叶卫生安全。而长期以来,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不仅造成农业系统的环境污染,同时茶叶的卫生质量也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茶叶生产必须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大力发展无污染、生态型、环保型、健康型的无公害茶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茶业可持续发展。

无公害茶叶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将茶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原理,运用到茶叶的生产、加工、贮运、销售等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的优质、安全食品的产供销管理系统;是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农艺的结合。因为无公害茶叶不仅要求其品质优良,而且还要求无污染;所以生产技术除了一般的丰产优质的生产技术外,还应在园地选择、种植、施肥耕作、病虫草害防治、采摘、修剪、加工、包装、贮藏等各环节遵循无污染的控制标准;实施“从土地到茶饮”的系列化卫生保障。其中关键技术主要是包括茶园土壤的管理、施肥技术和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及生态环保意识的相关体现等。

项目技术负责人:郭桂义

电话:0376-6687756

13569755383

ggy1963@sina.com

地址:河南省信阳市农专路1号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邮编:464000

项目技术联系人:陈 斌

喻明达

电话:0376-6696292,6687705

篇15:茶叶冬季种植技术要点

(1)时间的明确与注意事项

茶籽直播大面积发展新茶园,以茶籽直播较为简便,易于掌握,前期的管理工作也不像移植茶苗的茶园那样要求精细。因此发展面积较大的单位,常常采用茶籽直播,综合各地的资料,在播种时要掌握如下环节:

①适宜的播种期茶籽在霜降前后采收后,要进行选优去劣的拣剔工作。茶籽的播种期是较长的,自十一月至翌年三月,除严寒冰冻期外,均可进行播种。生产上常采用冬播,这样可省去茶籽贮藏工作,而且第二年出苗期要比春播的提早半月左右。有的单位由于播种面积大,或者平整土地工作一时赶不上,也可采用春播时期要掌握在二、三月。实践证明,我国大部分茶区,春播不要超过三月底,否则会大在影响出苗率和茶苗生长势。

同时,四月以后播种的茶籽,即使出苗也较难安全越夏。原因是茶籽出苗迟,夏季高温容易产生烙苗,增加茶苗死亡率。春播的茶籽,最好经过浸种催芽处理,以求提高茶籽出苗率和增强茶苗生长势。我国北部茶,由于冬季气温低,冰冻期长,过去均采用春播,近年来有的采用冬播也获得成功,如安徽省凤阳县燃灯公社金桥茶场,在茶籽冬播盖土后,再在播种行上离地表堆土5-10厘米,做成土垄形式,翌年春季解冻后除去土垄,茶苗出土早而整齐,这是很好的经验,适宜北方茶区应用。

②播种质量播种深度是检查播种质量的主要项目,过深过浅均不合质量要求。茶籽播种的深度以3-5厘米为宜,湖南的试验资料指出,不同播种深充对茶籽出苗、苗高及成苗率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如播深4.5厘米处,始苗期在五月二十二日,盛苗期在六月二十四日,当年苗高30.1厘米,成苗率达75.3%;而播深9厘米处的始苗期为六月十二日,盛苗期八月二十日,当年苗高22.2厘米,成苗率则为63.4%。可见两者的差异是很大的。

在一些气候条件比较特殊的地区,为提高播种质量,保证出苗当年达到苗全苗壮,相应地采用了一些适应本地区的农业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第 1 / 4页 效。如山东省在茶籽播种期(四月上旬)正值春旱,除采用浸种催芽外,在播种时先在播种行上浇足水分,然后播种茶籽,立即盖土,并在覆土后的播种穴上,做成高出地表15厘米左右的馒头形土堆,当地称谓“堆土保墒”,目的是提高土壤含水率,减少蒸发,这对战胜春季干旱,提高茶籽出苗率,达到功全苗壮的目的,是一项很好的农业技术措施,这一经验适宜于播种期有旱情的地区采用。运用这一技术措施时,要注意适时推土。其经验是,推土期应选择在茶苗要破土出苗而尚未达到地表时较为理想,早了效果受影响,迟了会推断芽尖。推土时如能配合插枝遮荫,效果更佳。

③每穴播种粒娄“孤子不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的总结。采用适宜的播种粒数是播种工作上应注意的事项。每穴播种粒数过多,当年看来茶苗出土较好,但由于茶苗拥挤将来会出现长势细弱的不良后果;播种粒数过少,则要影响出苗期和出苗率,容易造成缺丛断行。一般经过拣剔的茶籽,尤其是经过浸种催芽的茶籽,每穴播种四、五粒就可以了。未经拣剔的茶籽,则就视茶籽质量情况,适当增加播种粒数。播种时要严格控制行、丛距,同时要将茶籽均匀地放在穴内,不要紧挨一起。

(2)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在播种茶籽前,首先要划线定行。划线定行工作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①平地茶园第一行应从地块最长一边开始划线,或者与干道、干渠相平行。距地边一米处划第一线,其余以此线为基线,按行距的要求,依次划出所有的茶行。缓坡茶园则要求等高条植,划线要自下而上进行,按先遣要求逐行划齐,要掌握等高不等宽的原则。对于地形复杂的地段,行距要作适当高速变幅范围可掌握在1-2米之间。窄幅水平梯级茶园,茶行应在离坎沿3/5处划线;宽幅水平梯级茶园,离坎沿1米处划第一行,最后一行离沟亦要保持一米左右的距离,以利茶树生长和田间管理工作的进行。

第 2 / 4页

②坡地茶园应在规划范围内尽量处长茶行,达到充分利用土地的目的。尽量减少插行,避免断行和闭合行。茶行转弯角度,以及与道路的交角,都要适合机耕条件。

③划线工作就绪后,即可开种植沟。种植沟的宽度和深度,视肥料种类和数量,以及是采用茶籽直播还是移栽茶苗而定。堆肥、厩肥及移植茶苗的茶园,种植沟要宽些;采用菜籽饼及茶籽直播的茶园,种植沟要浅些。一般采用宽20厘米左右,深30厘米左右为宜。基肥数量每亩施堆、厩肥30-40担,或菜籽饼200-300斤,并施一定数量的磷、钾肥。基肥施下后要在其上盖土3-5厘米,目的是不使茶根直接接触肥料,避免烧根。施肥工作结束后,即可播种茶籽或移栽茶苗。

第 3 / 4页 附件:

茶叶冬季管理要点

要使投产茶园来年早出芽、多出芽,芽壮芽齐产量高,品质优良无公害,早上市场卖好价钱,加强冬管是关键。冬季来临,茶叶逐渐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此时茶园要做好茶树修剪、施足基肥、病虫防治等三项管理工作,来年增收才有保障。

1、茶树修剪:修剪时间从头年10月至次年2月都可进行,方法是剪去茶树顶端不整齐的枝叶,使蓬面平整形成水平或弧形,一般修剪枝梢长度为5-15厘米;对于部分鸡爪枝、病虫枝和细弱枝要深度修剪;对于鸡爪枝多、茶树衰老、茶芽细弱不齐、产量低、效益差的茶园应进行重剪和台刈方法割去老树枝,留桩高度约20厘米,这样,有利于再生发芽、新梢健壮;对品种低劣、产量偏低效益差的茶园应挖去老树,选购品质优良、产量较高的福选9号、白毫131、早白尖等良种茶苗栽植。

2、施足基肥:为保证茶芽的优良品质,应选用氮、磷、钾齐全的农家有机肥,每亩准备畜禽粪200公斤,加入油枯50公斤、钙美磷肥50公斤拌匀发酵后使用。施肥前先对茶园中耕一遍,挖土深度10-20厘米,以不伤茶根为宜,然后沿茶蓬边缘滴水线开沟深施,随即盖土。

3、病虫防治:对发生了茶饼病、茶煤病、纹枯病等病树连根挖除,及时烧掉;对茶树老叶和树枝进行一次翻看清查,发现有虫卵、虫包、虫茧的枝叶及时摘除,集中焚烧处理。清园后喷施一次石硫合剂。

茶园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国家允许使用于茶叶的生物农药,要科学施用,严格把握好安全间隔期限,确保产出的茶叶无公害,以适应国内外茶叶市场需要和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端木幼师教育学制类别下一篇: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探矿权采矿权延续审批登记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