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审计的特点

2024-05-22

财政审计的特点(精选6篇)

篇1:财政审计的特点

着眼财政审计体制 探析财政审计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摘要】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是财政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财政审计体制暴露的矛盾和问题制约着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发展。本文以此为背景,分析了财政审计体制有效运行的必备条件和目前财政审计体制内部机制在组织、联结、运行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完善财政审计体制来推进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财政审计 制约因素 对策

为了维护财政安全、防范财政风险、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规范财政管理,确保国家财政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审计署 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明确提出,要整合资源,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但目前还存在很多财政审计体制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制约了在更高层次上服务于财政审计大格局,制约了财政审计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我国财政审计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此为出发点来推进财政审计大格局。

一、财政审计体制有效运转的必备条件

任何一项体制的有效运行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涉及影响体制规范的有关领域。制约财政审计体制有效运行的条件有很多,以下几方面尤其重要:

(一)财政审计体制本身的科学性。财政审计体制的效率首先取决其自身的完善程度。如果体制本身就存在明显的缺陷,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其实施后果就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因此,财政审计体制是否具有科学性成为决定其能否有效运行的首要条件。体制设置是否科学要看体制目标设定是否具有合理性,制度体系结构是否具有协调性,体制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财政审计体制目标的科学性只是为体制的科学安排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方向;财政审计体制框架的科学性也只是为体制运行的总体效能提供一个结构上的保证;而能否对财政审计及其规范事项产生合理而全面的规范作用,则要通过每一项具体、细化的体制内容来保证。只有当体制的目标、体系结构与具体内容均处于优化状态时,财政审计体制整体上才是优化和有效的。

(二)保障财政审计体制运作的法治基础。可靠的法制基础是财政审计体制有效运作前提。这些法制基础既是财政审计制度的组成部分,又是支持财政审计体制有效实施的重要条件。必要的法治基础首先要求财政审计法制体系健全,财政审计制度要素能够上升到法律地位,保持与财政审计主体相称的权威性和与产生审计效应需要的稳定性,能够支持财政审计正常履行职责。其次要求财政审计的法制结构与财政审计的特点相符合,为财政审计独立行使第三方职权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主体的特有属性之一,它是审计的本质要求和灵魂,因此,能否为财政审计的基本独立性提供保障,既是财政审计体制是否正常的重要标志又是其能否正常运作的重要条件。

(三)要符合经济运行客观趋势。财政审计体制始终处在一个不断演化和进步的过程中,这个过程不是孤立的,而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及公共管理水平提高的内在要求决定的。只有当这种演进能够始终保持与社会经济运行和公共管理的客观内在趋势必要拟合时,它才可能具备合理性,也才能使财政审计体制真正得以完成更高层次上的科学修正与丰富。

二、现行财政审计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财政审计体制正常运行的条件要求相对照,我国的财政审计体制本身的科学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及财政审计制度发挥作用的法制基础等都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突出地表现在财政审计的内部机制上。内部机制在组织、联结、运行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审计范围不完整,存在监督盲区。首先,我国各级审计机关主要精力基本都投入到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资金,而对预算外资金,以及未按要求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资金的监督却相对松懈,导致这部分资金不同程度地存在监督盲区。其次,我国由于目前部门预算不完善、不完整,专项资金往往在年初不编入部门预算,加之资金数额相对较大,涉及单位多、区域广,对其实施监督需要投入较多的审计资源,受预算执行审计时限性强,人员力量不足的限制,各级审计机关在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关注不够,监督力度不强的问题。再次,我国二、三级单位门类繁多,设置分散,分布地域广阔,使本级审计难以对其进行全面覆盖,又由于现行体制规定的审计管辖权限制,属地审计机关无权对其进行审计,从而使这些单位成为监督的真空地带。另外,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审计工作定义在经济和财务领域,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审计机关也习惯于从资金和财务角度查处问题,不能深入挖掘资金运行和财务管理背后牵引的权力和责任问题,不重视经济活动与政治生态之间的内在关联,更不善于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这种就财务论财务,就资金论资金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缩小了审计视野,弱化了审计功能,降低了审计成效。

(二)组织方式不衔接,整体合力不足。在当前的组织模式中,“财政审计大格局”只是作为各个审计业务部门年度考核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审计系统实行量化考核的情况下,其所占的分值和权数都处于较低水平,这很难引起参与部门特别是除财政部门外的其他部门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参与部门的合作热情和配合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财政审计工作的良性运转。此外,由于组织模式的目标是为了完成某个审计项目,审计对象只限于政府的某个或某几个部门或某项专项资金,审计组织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公正性、合法性等方面无法做出总体判断。因此,虽然这种组织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多个审计专业部门的协作,但“大财政”的观念仍未确立,对财政审计资源的整合力度仍远远不够,各项目之间联系不够密切,各自为战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打破,财政审计的整体效能仍未得到有效发挥。

(三)技术方法相对滞后,影响审计效率。在财政管理领域,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办公自动化在政府及其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财政部门的“金财工程”、税务部门的“金税工程”、海关部门的“金关工程”建设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些审计环境的变化,也对财政审计的技术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从我国的情况看,审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尽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发展是不平衡的:一是有相当数量地方审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仍严重滞后于审计环境的发展变化,传统的人工检查手段在财政审计中仍占主流,依托信息化系统收集、查证、分析复核、筛选等信息系统审计方法运用得少;二是审计软件的更新升级滞

后于审计对象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不能与之兼容和对接;三是审计对象信息还没有得到充分整合和利用,更没有建立起防范财政风险的预警、监控、纠偏、制裁和反馈机制,进而难以对有关部门的职责履行情况和执行政策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分析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隐患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四)审计成果缺陷,制约作用发挥。一是审计成果的宏观性较弱。受传统审计习惯的影响,我国财政审计仍然习惯于关注微观层次的个性问题,不善于从具体、微观的经济和财务现象入手,总结宏观的、共性的问题;习惯于关注资金和财务层面的问题,对影响财政资金分配的政策性,体制性问题关注不够;习惯于真实性、合规性审计,不善于在真实、合规的基础上对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的合理性及绩效性作出分析和判断;习惯于发现问题和披露问题,不善于总结和归纳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角度的建议。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成果作用的发挥。二是审计成果的时效性不强。目前的审计监督还是以事后监督为主,“就是问题已经发生,后果已经造成,只能吸取教训,下不为例”。这就使得审计不能对这些问题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作出及时判断和反映,进而遏制问题的进一步演变,其所应具有的防御性也难以发挥作用。三是审计评价不够全面客观。我国审计评价突出地表现在对矛盾和问题的评价几乎成为审计评价的主要内容。在审计工作中,对社会经济运行中的经验,特别是政策执行和改革中的好经验和做法不够关注,从而在客观上忽视了这些经验和做法对相关领域应有的示范和推广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审计作用的发挥。

三、完善财政审计体制,推进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发展

刘家义审计长提出,推动财政审计工作深化发展,要坚持“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效益、维护安全”的总体思路,大力促进健全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系、完善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制度,着力构建目标统一、内容衔接、层次清晰、上下联动的财政审计大格局,进一步增强财政审计的整体性、宏观性和建设性,更加积极、主动和有效地发挥好审计监督的职能和作用。董大胜副审计长则对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做了精辟、科学地定位:“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是基于对财政及财政审计范围的理论认识,是财政审计的正确定位,是财政审计范围的应有回归。它不是财政审计范围的扩大或财政审计内容的拓展,而是把过去由于认识上的不到位导致的财政审计人为分割予以消除,还原其客观本来应有状态。”

笔者认为,应从拓展审计范围、优化组织方式、强化技术方法和提升审计成果四个方面入手,完善财政审计体制建设,推进财政审计大格局,实现“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效益、维护安全”的财政审计目标。

(一)拓展审计范围,增强财政审计的完整性。首先,推进全口径、全方位审计。针对当前政府预算未能覆盖所有的政府收支,各级政府预算外收支和体制外融资的渠道缺乏统一的规范等问题,财政审计应以推进实行全口径、全方位预算管理为目标,把政府的全部收支活动全部纳入审计范围,促进规范预决算编报制度,提升预算管理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尤其要对社会公众反映强烈的非税收入、土地出让金、政府债务等预算外公共资金加大审计力度。针对财务审计与政务审计脱节问题,应加强“财权审计”和“责任审计”,将监督公共预算资金与监督

资金使用单位的行使权力、履行责任情况结合起来,揭露资金管理使用中不合理、不合规甚至不合法问题,以及不当行使职权甚至利用职权牟取部门小团体利益、滥用职权等重大问题。要加大对专项资金的总体分析、结构分析和趋势分析,从宏观层面提出健全体制、完善制度和规范管理的审计建议。其次,强化收与支、点线面相结合的全面审计。财政审计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应加强“全面审计”,即对重要单位和项目(点)、重要资金(线)进行重点审计,同时加强对全部公共资金(面)的总体性审计。总体性审计的重点是对国家公共资金收、支、结余、资产、负债进行总体性、结构性和趋势性分析,全面评价公共财政资金的总体运行状况,查找国家财政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全局的系统性风险,及时化解财政风险。通过由上至下、由宏观到微观、点线面相结合的审计,关注经济体制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和政策制度的落实情况,检查和评价财政管理体制、分配制度和运行机制是否健全、协调、安全、有效,促进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第三,扩大审计的覆盖面。在预算执行审计中,应将资金量大、行政审批权集中以及资金量虽小但长期得不到监督的二、三级预算单位作为审计的重点,紧扣行业特征,以资金为切入点,以审批、许可业务为突破口,深入挖掘。一经发现行业共性问题苗头,应迅速延展,扩大覆盖面,并评估问题的风险级次和性质归类,揭示问题根源,提出解决意见,从源头上破除问题滋生的土壤。

(二)优化组织方式,增强财政审计的系统性。一方面要优化横向组织协调方式。打破部门界限和原有的按专业分工负责的组织方式,组成“大财政”联合审计组,以综合信息组和财政数据分析为龙头,按区域或项目性质分工设置小组,统一领导,统一方案,统一进点,分别形成区域或专项审计报告,最终形成预算执行审计总报告。这种组织方式既可总揽全局,又灵活机动,有利于实现上下联动,点面结合,增强财政审计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要加强纵向组织协调方式。纵向组织主要解决“各自为战”问题。可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完全授权。按照统一审计标准,统一实施方案,统一处理口径,统一下发审计决定的原则,在中央财政信息平台统一指导下,将中央财政下拨到省及省以下财政部门的资金全部授权由省级审计机关负责监督和评价,由其向中央审计报送审计报告。这种组织方式有利于推动中央审计和地方审计责权明确,有利于建立互信关系。另一种是实行联合审计,即上下级审计机关共同组成审计组,统一方案,统一进点,集中取证,分类报告,分别处理,对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的所有内容进行全面审计。这种组织方式有利于整合审计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无论采取哪种组织方式,统一目标和统一方案都是必要的前提。

(三)强化技术方法,增强财政审计的先进性。预算收支本质上是一种实时的状况,因此财政审计也应成为一种即时的监督过程。计算机审计是集合监督庞大的审计对象资源的唯一出路,要深刻认识计算机审计的极端重要性,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数据分析专业化队伍,尝试“统一组织、分散建库、突出重点、集中分析、科学管理”的审计项目管理模式,对重要财政财务电子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准确发现风险单位和风险资金,及时揭露政府部门在依法行政和预算执行中的风险隐患和重大问题,客观评价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综合评价政府部门职责履行情况和执行政策情况。同时,利用计算机审计信息平台,探索建立基于“免疫系统”模式下的国家财政安全监测体系,分析国债负担率、财政赤字率的变动情况,追踪分析各类重大资金流向,及时反映预算收支中的异常征兆,发出防范财政风

险的预警信息,提出应对措施,发挥审计的预警和防御作用。要发挥先进的带动作用,科学指导地方审计机关加快信息化建设,整合信息资源,形成合力。

(四)提升审计成果,增强财政审计的高端性。面对庞大复杂的审计对象,提升审计成果的关键在于抓住问题的要害,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是要找准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着力点。当前财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事权与财权不相匹配,财政支出结构与转变政府职能和经济发展方式等要求不相符,财政政策与相关宏观经济政策不够协调配合,地方债务家底不清、财力不足隐藏巨大财政风险、预算分配和执行等财权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衡等,国家审计应每一问题都找准切入点,用数据和事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加以反映。要着重调查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分清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是体制问题、制度问题、机制问题还是管理问题。要高度重视审计建议,审计建议必须来自对经济前沿第一手资料的分析,要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实施起来能够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要提出有建设性、有价值的建议,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政府管理思维,熟悉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和运作方式,能够站在国家决策高度辩证、历史地看问题,不追求“应该怎么样”,而寻求“能够怎么样”,从法律法规、体制机制、政府管理等多个方面推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二是要抓住“财权”和“责任”两个关键点。在对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审计中,要紧紧抓住权力行使这条主线,重点审计政府部门或相关工作人员处理各类公共事项的决策和审批程序是否科学民主和公开透明,是否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财,公共资金的使用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实现政策目标或达到预期效果,有无滥用职权和损失浪费等。对重大事项、特别是重大问题,要沿着事项发生发展或问题产生的路径中向上落实责任单位或个人,对个人责任要认定领导责任、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对政府部门或领导干部进行评价时,要一分为二地客观评价其财权的行使和财政责任的履行情况,对审计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要依法责成相关单位给予问责。推动政府部门明确工作职责,落实问责机制,提高行政绩效。三是要建立畅通的高端成果加工机制。审计机关应在信息化平台基础上组织专人分析研究财政管理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将宏观分析力量与一线的微观审计力量联动起来。宏观分析人员应出大思路,算大账,做总体分析,把握大方向,既要从审计的视角看财政,又能跳出审计看财政,及时指导一线审计。一线审计人员应在纷繁复杂的财政财务数据资料中深入调查,落实思路,主动发现问题,主动从宏观层面思考问题,获取一手资料;要特别注意倾听对方的解释,客观分析其中的是非曲直,切忌“有罪推定”的思维方式;发现重大问题应及时反馈给宏观分析组。宏观分析组对审计一线反馈的信息应及时分析提炼,对重大问题、倾向性问题或共性问题要迅速开展“攻关”调查,并及时高效地反映给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四是应建立审计结果反馈制度。刘家义审计长提出“进一步研究改进‘两个报告”,“探索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发表整体性意见,力求将审计评价、发现的问题、形成的原因、处理和整改情况等融为一体”。要在“两个报告”中引入处理和整改情况,必须从制度上建立审计结果反馈制度。将目前审计处理书、移送处理书、审计信息和审计报告等各类审计成果的载体上原则要求的“回复处理结果”,以法规形式固定下来。可以对不向文种或问题类型,实行限定或不限定反馈处理结果的时间;对限定反馈时间的,应明确告知相关主管单位审计结果及处理情况将对外公告。这样可以增强审计问责的力度和规范性,为政府、人大和社会公众决策和监督提供重要参考。(蒋超博)

参考文献:

[1]刘家义.2003至2009年在审计署财政审计培训班上的讲话;2009年12月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董大胜.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2010年8月在审计署年度整训上的讲话.

[3]卢家辉.构建“大财政审计”监督框架[J].审计研究,2008,(4).

[4]姜克军、赵云青.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认识和建议[J].中国内部审计,2010,(9).

[5]谢志华.试论如何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J].审计研究,2011,(2).

[6]王波.我国财政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审计监督,2011,(2).

[7]李明辉.对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若干问题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2,(3).

[8]王如燕.政府财政审计“大格局”若干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1,9,(33).

[9]李东升.构建以民文本审计为着力点的财政审计大格局[J].改革创新.2012,(1).

文蒋超博(审计署昆明办)来源审计署

篇2:财政审计的特点

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关系2007-02-02 21:56:0

1经济责任审计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作为两种不同审计类型,在我国审计发展的不同时期发挥了各自不同的作用。从现代审计历史来看,审计的类型有多种多样,早期审计多为弊端审计,后来又出现了资产负债审计(也称信用审计),进而发展成财务报表审计,这些都属财务审计范畴。国家审计产生以后出现了财政审计,进一步发展产生了绩效审计。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为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全面履行职责。在全面总结

荷泽地区干部离任审计的经验后,于年中纪委等五部委下发了《关于开展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年月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暂行规定》,年月日审计署以审办发〔〕号文形式颁发了《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实施细则》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暂行规定实施细则》,年月日以审办发〔〕号文件形式颁发了《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监察部、人事部、审计署关于进一步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见》,从而确立了经济责任审计在我国审计上的地位。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类型与以前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二者在经济监督中的作用。

一、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

支审计的相同点

(一)二者产生的动因相同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形成是审计产生的动因。因为无论是古代王室审计、官厅审计,还是现代国家审计;无论是内部审计,还是社会审计;无论是政府内部审计,还是企业内部审计,其建立都是以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为基础。受托责任关系是资源占有人实现对资源的有效管理与使用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机制,而审计则是受托责任关系能够顺利实现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机制。由于资源占有人要对所委托的资源进行管理和监督,受托人要向委托人证明自己有效管理和使用资源的情况,而审计人恰好独立于受托责任关系双方当事人,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能够为受托责任关系双方提供良好的专业服务。审计人为了客观公正的监督和证明受托人履行合同责任的情况,就产生了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

(二)审计的主体相同

经济责任审计虽然设立了专职的审计机构,但是,在日常审计中其审计的主体仍然是审计体系中的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中,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更是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可见,无论是经济责任审计,还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审计的主体都是相同的。

(三)审计程序相同

经济责任审计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程序是一致的。二者都需要经过审计计划或委托、审计准备、审计实施、编制审计底稿、审计报告、审计结果报告六个阶段。只有实施这样的审计程序,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审计项目。

(四)审计范围相同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其所在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或所在企业资产、负债、损益情况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经济责任所进行的审计监督行为。

而财务收支审计是对国有经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实施监督的行为。

从二者的审计定义可以看出,二者的审计范围是相同的。它包括市(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单位。

二、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区别

(一)审计目标不同

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是通过对责任者所在部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及有关经济活动负有的责任进行审计,加强对责任者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责任者的经济责任,促进责任者勤政廉政,全面履行职责。其重点是对责任者经济责任的评价。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目标包括五个方面:.存在或发生。是指审计要认定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负债、所

有者权益项目是否存在,损益表所列的各项收入费用在会计期间是否确实发生。.完整性。是指审计要认定在会计报表中列示的所有交易项目是否都进行了会计核算并在会计报表中反映。.权利和义务。是指审计要认定在某一特定时期,各项资产是否确属被审计单位权力,各项负债是否确属被审计单位的义务。.计量与计算。是指审计要认定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支出等会计要素是否正确计量,是否按适当的金额进行核算,相关的计算是否正确。.揭示和披露。是指审计要认定会计报表上的特定组成要素是否被适当加以分类、说明并在会计报表上反映。财务收支平衡的最终目标是检查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其重点是检查。

(二)审计对象(审计客体)不同

依据《县级以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

定》,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市(县)辖区直属的党政机关正职领导干部,以及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群众团体和事业单位正职领导干部(包括主持工作的负职),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正职领导干部,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以及国有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国有金融机构的法定代表人。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对象是行政机关、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

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责任人,而财务收支审计的对象是经济活动。

(三)审计的内容不同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或者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决算;预算外资金的收支、管理情况;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财政、财务收支的控制制度及执行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况;重大决策的合规性和科学性;个人是否

有违反廉政勤政规定的行为;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主要内容是:.资产审计。是对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所进行的审计,主要审查其真实性、合法性。.负债审计。是对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的审计,主要审查其真实性、完整性。.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审计。是对企业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基金、结余所进行的审计,主要审查其真实性、合法性。.损益审计。是对企业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及行政事业单位收入、支出、结余所进行的审计,主要审查其真实性、完整性。

(四)审计的目的不同

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在查明财政、财务收支以及资产、负债、损益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基础上,查清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财政、财务收支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遵守国家财经法

规情况等;分清领导干部对本部门、本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中不真实、资金使用效益差以及违反国家财经法规问题应当负有的责任;查清领导干部个人在财政、财务收支中有无侵占国家资产、违反领导干部勤政廉政规定和其他违法乱纪行为。从而达到确定其经济责任,评价其工作业绩的目的,为组织、人事、纪检部门提供使用、管理和评价干部的参考。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对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的审计,揭露其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单位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经济责任审计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目的的区别是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评价,而财务收支的目的是纠偏和服务。

(五)审计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同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指标评价、内控制度评价、个人廉洁自律情况评价等。经济指标评价又包

括收入任务完成率、资产增值、保值率(目标完成情况指标),财政收入真实率(真实性指标),共商税收成本率(效益性指标)。内控制度评价主要是评价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个人廉洁自律情况评价主要评价个人是否遵守有关廉洁自律的规定。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评价,主要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技术指标的评价,引导被审单位的经营行为,帮助被审单位寻找差距及产生的原因,促进被审单位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主要包括:.反映单位效益状况的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反映单位营运状况的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等)。.反映单位偿债能力状况的资产负债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

三、经济责任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的联系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内容与经济责任审计的

篇3:财政审计的特点

一、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相关文献

(一)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相和国 (2006) 研究指出我国目前专项资金的的管理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对财政专项资金的设立没有专门的制度加以规范;二是对每一项财政专项资金而言, 资金管理办法在程序、内容上还没有统一的格式规范;三是财政专项资金重分配、轻监管现象比较普遍。陈巍屏、黄学升、胡滨、金贤斌 (2009) 研究了2000年以来财政专项资金的情况后, 认为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存在以下问题:专项资金种类繁多;财政对自身的帐户管理较为随意和松懈, 存在多头开户的现象;专项资金总额加速增长, 但存量资金沉淀严重, 且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主要份额;体外循环现象较为严重, 难于被监督。高宁 (2009) 认为, 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虚报套取、截留挪用财政专项资金;配套资金不足或不到位, 影响资金使用效益;国债基建项目概算不实, 违法违规和损失浪费问题严重;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形成的国有资产产权界定不清;专项资金设置不尽合理, 有些资金在使用中存在“撒胡椒面”的现象。肖正兰、张云龙 (2010) 分析了当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现状, 认为专项资金种类过多, 分配制度不完善, 支出结构不够优化, 资金挪用现象严重, 资金使用情况缺乏绩效方面的评价是当前突出的几个问题。

(二) 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内容和重点

高宁 (2009) 认为, 对财政专项资金仅仅进行安全性和合规性监督是不够的, 检查的观念不能停留在就资金查资金上, 监督检查的重点不能固化在资金安全和合规性两个方面, 要在财政专项资金安全性和合规性监督的基础上进行效益性监督, 树立财政监督工作的新理念, 构建财政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工作的新机制。蔡建新、郁志良 (2006) 认为, 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应是对申报立项、资金流向、管理活动、制度运作、资金使用、效益产出等环节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审计。相和国 (2006) 通过对专项资金管理的深入研究, 提出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的重点包括申报立项审计、分配效益审计、执行效益审计、管理活动审计与完工效益审计。向阳、向顺鹏 (2008) 认为, 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申报立项的决策效益、管理效益、执行效益和完工效益。

(三) 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的原则和方法

向阳、向顺鹏 (2008) , 王奇 (2008) 在研究中均认为专项资金的效益审计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中向阳、向顺鹏 (2008) 提出应坚持突出重点、循序渐进, 谨慎性与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原则;而王奇 (2008) 则认为专项资金的审计过程中应注意全面审计和突出重点、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与其他审计、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这三个方面。一些学者对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的具体方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贺振中 (2004) 提出顺查法、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审查资金与抽查工程相结合的方法;张宪东 (2010) 认为, 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的方法包括:顺查法、审查资金与抽查工程相结合、对比分析法、预算测控法、跟踪问效法等。冯山俊 (2010) 则认为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中常用的具体审计方法包括访谈、问卷调查、实地查看、利用外部专家、审计抽样等。

(四) 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的评价指标

裴育、欧阳华生 (2006) 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他们所设计的静态评价指标包括: (1) 反映资金使用情况的指标, 如资金到位率、制度规范性等; (2) 反映用户情况的指标 (原文所研究为农户) ; (3) 反映投资企业的指标, 如销售收入增长率、企业利税增长率等; (4) 反映社会效益的指标, 如环境影响度等。动态评价指标体系, 是在静态体系的基础上, 按照目的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和定性与定盆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实际情况和数据的可得性, 对静态指标进行删减而得。向阳、向顺鹏 (2008) 则从资金管理效益评价、项目执行效益评价与项目完工效益评价三个层次指出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的具体指标。

(五) 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存在的问题

许永利 (2008) 认为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存在如下问题:注重账簿审计, 忽视实际项目的审计;注重账面的收支凭证, 忽视银行票据的审计;重视资金使用, 忽视资金使用效益。肖正兰、张云龙 (2010) 认为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存在如下问题:审计思路不够宽, 审计方式及技术方法配套不及时;审计覆盖面过大, 审计力量不足;审计涉及内容广泛, 审计触角难以延伸;宏观效益审计不明显;审计跟进有待改善, 审计整改处理乏力。覃易寒 (2010) 提出, 我国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存在如下问题: (1) 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涉及的层面单一, 侧重于对使用情况的审计; (2) 财政专项资金效益目标不明确, 审计机关对“效益”的评价不到位; (3) 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结果的社会影响力不大, 利用效果有限。

(六) 完善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政策建议

许永利 (2008) 提出了财务收支审计与效益审计结合, 全面审计和重点审计结合, 专项资金审计与其他审计工作相结合, 常规审计与应变突发事件审计相结合, 审计与调查相结合, 加强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发展建议。刘思汝 (2007) 在研究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及扶贫资金财务审计现状基础上, 提出为了加大资金审计力度, 审计机关应当采取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审计的方法。肖正兰、张云龙 (2010) 在研究当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现状、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如下改进建议:规范工作程序是加强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基础, 专项审计调查是加强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有效方式, 研究掌握新技术方法是加强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利器, 落实问责制是加强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必要手段, 充分利用舆论和社会监督, 加强财政专项资金审计。

二、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综合性

在以上文献中并没有发现关于财政专项资金综合审计的文献, 其中关于加拿大审计发展的相关论述中, 出现了综合审计这一提法, 但是在加拿大被作为绩效审计的同义词来使用, 与我们这里所讲的综合审计并不完全相同。但是, 大量学者的研究结论当中已经包含了综合审计的思想, 只是没有正式使用这一名称而已。

一方面大量的学者认识到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缺乏充分深入的效益性审计是当前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发展的一大瓶颈, 提倡大力发展效益审计, 比如肖正兰、张云龙 (2010) 认为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缺乏绩效方面的评价是当前突出的问题。尹显洪、刘胜良 (2009) 提出要推行财政专项资金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管, 全面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高宁 (2009) 认为, 对财政专项资金仅仅进行安全性和合规性监督是不够的, 要进行效益性监督, 要考虑政治效益、经济效益, 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卜庆利 (2009) 的研究提出, 要逐步实现由过去注重以查处问题、披露问题、严格处理处罚为主, 向规范管理、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可能发生的损失浪费行为的转变。

另一方面很多研究成果所提出的发展思路和建议体现了财政专项资金综合审计的思想。比如蔡建新、郁志良 (2006) 、刘思汝 (2007) 认为, 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应是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审计。王奇 (2008) 、许永利 (2008) 、赵明华 (2010) 等提出了财务收支审计与效益审计结合, 全面审计和重点审计结合, 专项资金审计与其他审计工作相结合, 常规审计与应变突发事件审计相结合, 审计与调查相结合, 加强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发展建议。而赵明华 (2010) 认为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实施应该抓紧五个重点, 即审计财政预算资金分配使用的效益性, 财政专项资金拨付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 重点项目资金效益性, 项目规划与设计以及制度运作的合理有效性。刘思汝 (2007) 认为应当在确保资金真实合规的基础上, 开展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

广东省财政厅 (2009) 在《中国财政》撰文介绍了其“以绩效为核心建立竞争择优的财政专项资金分配机制”, 广东省财政厅的基本做法是将绩效理念融入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管理的全过程, 提高财政专项资金分配和使用的绩效。一是在财政专项资金申请和分配阶段, 对资金项目进行绩效目标管理, 以绩效目标的合理合规和预期收益为依据, 公开评价、筛选最优项目分配资金。二是在项目实施阶段, 实施绩效监督, 以绩效目标为导向对项目的实施进行追踪管理。三是对项目的完成情况或跨年度项目的年度进展实施绩效评价, 将评价结果作为改进预算管理的重要依据。可以看出,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单位也越来越突破了传统的思维, 已经不再局限于“重分配、轻管理”或者“撒胡椒面”平衡各个主管部门利益的传统工作方法, 而是从分配到管理使用整个过程上关注财政专项资金的效益 (即绩效) 问题。作为国家监督财政专项资金分配使用重要手段的政府审计部门, 更应该从社会公众 (财政专项资金的委托者) 的需求、实务工作的需要出发, 在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工作中纳入效益的思想, 把传统的真实合法性审计与效益审计有机结合起来, 进行财政专项资金综合审计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

摘要:财政专项资金是指具有专项用途, 为完成特定工作任务或进行专项工程建设, 并最终形成实物体、工程量或作业量而设立的专门资金, 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是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必要和有效的途径。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 可以发现大量学者的研究结论当中已经包含了综合审计的思想, 只是没有正式使用这一名称而已。

关键词:财政专项资金,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综合审计

参考文献

[1]马贤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探讨[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5, (01) .

[2]张宪东.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相关问题的探析.中国集体经济, 2010, (6) .

[3]陈巍屏, 黄学升, 胡滨, 金贤斌.对博弈财政专项资金的实证分析.金融与经济, 2009, (9) .

[4]许永利.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中国审计, 2008, (11) .

[5]冯山俊.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现代经济信息, 2010, (14) .

篇4:财政审计的特点

一、财政改革的重点和走势分析

(一)财政改革的重点和瓶颈障碍

1、税制改革。我国的税收制度从建国至今大致经历了统一全国税收,建立新税制;改革工商税制和统一全国农业税;以分成制为特征的行政性分权的税制改革;以分税制为特征的经济性分权的税制改革等四个阶段。1994年实施的税制改革使得我国的税收形势日益好转,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适用于我国的核定地方财政收入与支出量的标准法和因素法很不完善,给完整地按照标准的分税制模式构造的体制带来诸多困难,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等问题。

2、预算编制改革。预算编制改革重点是推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指标体系,并实行综合财政预算和零基预算。近几年取得的成效表现在:预算编制时间大为提前;预算覆盖范围更加广泛;预算编制方式更加科学合理;预算的完整性大大增强。通过预算编制改革,初步规范了预算编制的程序、方法和内容,一定程度增强了预算的刚性,提高了预算分配的透明度,推动了公共财政框架建立的进程。由于体制磨擦和利益冲突,在预算编制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存在预算收支决策分权不彻底和预算监督集权流于形式;缺乏合理的预算编制的依据和定额标准,随意调整预算;预算执行绩效评价工作缺乏系统性研究,信息传导机制不流畅、不健全;预算的软约束,主要体现在预算的弹性大、控制力弱,导致隐瞒收入、私设账外账和财政支出效率不高等问题。

3、国库集中收付政策改革。国库集中收付是预算管理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对强化预算约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改进国库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正在实行和推行过程中,财政国库集中收付所面临的问题是:预算编制与资金管理、政府采购之间缺乏衔接,部门预算有待于深化:与之配套的法规制度相对滞后;集中收付制度实施的网络信息平台不完善。

4、财政转移支付改革。近年来,随着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确立及不断完善,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政策目标不够明确,定位不准;二是转移支付形式偏多,结构不合理;三是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办法不够规范,区域之间财力增长与转移支付不均衡;四是转移支付力度不足,转移支付调节功能微弱;五是转移支付制度缺乏法律的支撑和保证;六是对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和使用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5、政府收支分类改革。2007年,全国财政预算管理实行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按收入、支出功能、支出经济三大体系进行分级细化了财政预算科目,明确了政府收支范围,增加了预算透明度,分类体系更加科学、规范。但是,在预算执行,特别是预算执行分析评价,以及利用财政预算执行分析结果为政府制订政策提供参考方面,还存在新老科目衔接、口径调整、分析剔除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6、政府集中采购改革。我国政府采购制度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实施,经过十多年的推广和发展,使其规模、对象以及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健全财政职能、强化财政监督、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探索性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有:政府采购规模小,按国际经验,政府采购的规模一般占当年财政支出的30%左右,而我国2006年的规模仅占当年财政支出的9.158%;与政府采购配套的法规有待于继续加强,现阶段,我国虽然制定了《政府采购法》,但是尚未形成与之配套的政策环境,法律的可操作性差;缺乏完善的采购监管制度,政府采购不透明,在实践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和权力制衡;现行财会制度不尽完善,难以对政府采购制度的有效运行提供匹配的支持。

(二)财政改革的走势和行动策略

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是建立和谐导向型的公共财政体制,体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经济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渐进式的改革路径,使公共财政活动更趋均等化、民主化、法制化和可持续性。

1、建立更为和谐的分税制财政体制。首先,将更加科学合理地界定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将涉及资源配置和区域范围受益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支出职责明晰确定;中央与地方实行扁平的层次化管理。其次,合理划分税权,建立适度集权和适度分权的分税制模式。通过完善税收法律体系来规范税权划分;赋予地方适度的税收立法权;在合理划分事权和财权的基础上,坚持公平、公正原则,重新架构我国中央税体系和地方税体系的税种组成,确立地方税主体税种,以增强地方税收能力,促进地方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和谐。

2、完善公平的分配制度。结合财政支出体制改革,将不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对国民收入(或GDP)进行再分配的调节功能,逐步实现财政均等化。尽管通过财政均等化弥补因收入分配或成本引起的财政差异可能会导致一定的效率损失,但从公平的角度(尤其是在基础教育、基本卫生保健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与分享方面)看,实现财政均等化仍具有优势,并且也势在必行。财政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强中西部地区财政保障能力;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差距,以及影响财政收支的客观因素,核定各地区标准化收入和标准化支出,合理确定对各地区的转移支付的规模;优化转移支付结构,严格控制专项转移支付规模,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等。着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缩小贫富差距。

3、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着力打造民生财政。一是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财政支出范围必须依照政府职能的范围适时调整,减少“越位”性支出,加大对社会保障、贫困人口、科技教育、卫生医疗、公检法、行政管理等社会公共领域的资金投入,确保重点支出项目的资金需要。二是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一方面要调整财政资金使用结构,减少建设性和生产性支出,加大社会公共需要的购买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以促进我国经济从投资推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另一方面要调整财政支出的区域性结构,进一步加强对西部和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以确保这类地区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和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

4、再塑社会保障系统,维护基本社会公正。社会保障体系是维系基本社会正义和校正市场经济失灵的公共政策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需的稳定器。在今后一个时期,将进一步扩大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试点范围,在全国逐步做实个人账户;逐步提高养老金统筹层次,建立正常的养老金调整机制;拓宽社会保障覆盖面,在继续巩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切实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大力推进农民工参加大病医疗保险;同时,进一步明确政府的全民社会保障责任,对政府保障责任的履行进行有效的政绩考核,建立健全考评和问责机制。

5、推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政策,建立绿色财政。把绿色财政纳入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中来,将环境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之一,以强化政府的财政职能。在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预算科目中建立环保财政支出预算科目,逐步提高财政对环保监理、规划、标准、信息、宣传和科学研究等。绿色财政实质是将财政政策执行、财政支出结构、资金使用方向倾斜于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建设,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财政支付,支持政府和相关部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通过财政投资,向社会提供环境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环境服务;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支持环境落后地区和需要重点倾斜支持的环保项目;通过环境税收、资源定价或其他财政手段,调节社会不保护自然的经济行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循环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财政改革对财政审计的影响和内在需求

(一)审计理念要创新。正在进行的以建立“公共财政”和与之相配套的“民生财政”、“绿色财政”、“阳光财政”为目标定位的财政改革使财政收支结构、财政运行方式等发生着深刻变化。其具体表现是财政收支内容和范围变化、财政工作的机构和对象相应调整、以及对财政考核内容的调整等等。这些变化对政府审计,特别是对财政审计的理念、方式、重点、范围等提出了新的需求。适应公共财政理念、框架以及覆盖范围的变化,财政审计要满足其“公共性”。“民生财政”要求审计关注“民本问题”。“绿色财政”要求审计关注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建设。

(二)审计领域要拓宽。实行诸如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和收支两条线制度后,形成了新的机构,国库集中收付部门、政府采购中心、代理银行等成为新的财政审计对象。除此之外,实行费改税后,征收主体由原来的业务主管部门改为税务部门;实行所得税共享后,国税、地税的征管范围出现了交叉,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审计的范围也将产生变化;随着流转税体制的改革,增值税征税范围逐步扩大,国税、地税对流转税的征管对象都将发生变化,审计监督的对象和延伸审计的对象也需要随之调整。

(三)审计内容和重点要调整。公共财政活动的内容和范围,以及民生财政、绿色财政要求,大大扩展了财政审计的内容和范围,对审计工作的要求更高提升,审计工作的重点相应需要调整。要求审计更加关注宏观性、建设性、效益性、效能性等问题,更加关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问题,更加关注国家利益、经济安全问题。在财政管理层面,我国的决算作用将逐渐弱化。与这种变化情况相适应,财政审计应当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预算编制、执行的合理、合法、效益性上来,从公平、公正的角度关注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关注支出标准和预算定额的制定是否科学,各项支出是否建立了完整的评估机制等。

(四)审计方式方法要更新。预算管理改革为主导的财政体制改革,将使审计在对财政预算执行事中和事后监督的同时,注重对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合法性、科学性与执行状态的事前监督。在审计方法上,也将更加重视预算的定额测定、预算用途分析和执行效率评价方法。在审计组织方式上需要采用更为有效、科学、合理的组织方式。

(五)审计中的制度性问题要解决。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推进,给审计工作带来许多新的冲突和矛盾。如税收审计中,中央和地方审计管辖权与现行财政体制矛盾问题;有些地方实行了预算单位所谓的会计委派或集中核算制,在这种体制下审计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增加了会计核算中心,被审计单位可能就核算责任问题相互推诿、扯皮,使资料提供、具体事项的询问、责任划分等问题难度加大。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后,行政性收费、罚款、财政资金的拨付业务由财政部门、国库集中支付执行机构和代理银行共同完成,各个单位在参与预算执行过程中承担着各自的责任,一旦出现问题,应明确划分责任。

(六)审计技术手段要变革。与构建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相适应,我国财税部门正在建设金财工程、金税工程和金关工程。财税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程度日益提高,给财政审计带来了巨大挑战。以税收征管改革为例,目前税务系统正在建立以信息化加专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税收征管模式。新的征管模式并非像我们想象的是信息化来适应征管工作,而是要在实现信息化的基础上,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对税收征管业务流程重新进行梳理、整合、优化。从其本质上说,是利用信息技术和其他技术对税务机关内部组织结构和业务运行方式进行根本改造,这种征管模式的建立,税收征管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审计发展战略的高度,要求审计机关必须认真研究以网络为基础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手段,研究被审计单位信息化建设对财政审计的影响,使财政审计能够与时俱进,适应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并能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变粗放型的审计为集约型的审计,提高审计效率。

三、财政审计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

(一)更新审计理念,调整审计目标

新形势下财政审计应紧跟财政改革的进程,树立为促进建立“公共财政”、“阳光财政”、“绿色财政”、“民生财政”而监督与服务的审计理念。以规范预算管理、推动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保障财政安全、提高财政绩效水平为总体目标。具体归纳为“六个促进”: 一是促进财税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二是促进预算管理的进一步规范;三是促进预算绩效考评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四是促进财政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五是促进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措施的进一步到位;六是促进财政政策和制度执行的进一步有效。

(二)理清审计思路,明确审计重点

围绕财政审计目标,财政审计应坚持“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绩效”的思路,全面提升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层次和水平。主要实现“五个转变”。一是从收支并重向以支出审计为主转变,关注支出结构优化性,支出方向合理性,转移支付规范性;二是从预算编制拨付向预算分配管理审计转变,监督预算资金在不同层面的分配管理情况,强化预算约束和预算分配的公正性、透明度,规范预算分配秩序;三是从查错纠弊向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转变,强化对公共资金流转过程及使用效果的审计监督评价;四是从重点审计一级预算单位向延伸审计二、三级预算单位转变;五是从揭示微观层面的问题向注重分析研究宏观层面的问题转变。要善于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审视审计发现的问题,把握问题的性质,分析未来的发展和变化趋势,以充分发挥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建设性作用;要逐步开展对财政分配职能履行、财税政策贯彻执行效益的评价,促进政府和部门问责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关注国家财经政策、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关注财政改革和经济运行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突出问题,注重分析研究政策、体制、机制和制度上的问题,从制约权力和促进完善法规制度、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资金效益、完善公共财政制度的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审计保护财政经济运行的“免疫功能”。

(三)拓宽审计领域,扩展审计内容

篇5:财政审计的特点

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抄告单》武政办抄字(20**)32号批准,20**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安排及审计调查项目28项:

一、法定项目1项

篇6:财政票据存在的问题及审计建议

2010-09-16 来源:审计署 作者:卢圣方 谭敏

参与讨论:会计论坛

  【会计网校课程打折优惠,火爆招生中】 【2011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轻松拿会计证!】 【2012初、中级职称考试保过班:五大班次+内部资料精华班+辅导教材=300元/科!】

(一)财政体制改革中,深化“收支两条线”,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改革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而财政票据管理是加强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源头控管的重要手段。近几年,通过预算执行及乡镇经济责任审计发现,财政票据管理工作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票据使用不规范,票据管理工作不到位,存在超范围使用财政票据、票据账目混乱、票据专管员缺位等等问题。具体表现在:

1、票据发放超范围。《湖北省财政票据管理办法》明文规定,财政票据的领购仅限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经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机构,代行政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执收单位要购领财政票据,必需先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过关。财政部门对执收单位递交的征收或收取非税收入的有关依据、相关文件、《申请表》进行审查,确定符合规定后,发放《财政票据领购证》,执收单位才能领购财政票据。而某些乡镇财政部门在审核领票资格时把关不严,为某些村组、企业、个体户大开方便之门发放了《领购证》,使不具备领购财政票据资格企业、单位和个人披上了使用财政票据的合法外衣。财政部门超范围供票,为偷逃税收等违法违纪问题提供了方便。

2、票据核销不规范。为深化非税收入改革,财政部门利用互联网技术,积极推行非税收缴系统与银行系统联网,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票款分离的管理制度,“以票管收”达到防止非税收入“跑、冒、滴、漏”的目的。通过银行代收非税收入所使用的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在银行办理征缴时自动核销,大大方便了票据的核销工作,又有利于收入的上缴,但是由于非税收缴系统智能化的不完善,大部分手工开具的票据包括事业性收费票据、土地专用收据、国有土地出让金票据、罚没票据等等,仍需到财政部门办理缴销手续。财政部门在票据核销过程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核销不及时。财政部门不及时清理各执收单位的票据结存量,导致有的执收单位长期不缴销,票据滞留于单位,收入不及时上缴;二是核销程序简单。票据缴销时,财政部门没有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单位资金往来收据与缴存专户的非税收入票款进行核对,就办理了缴销手续。财政部门票据核销不及时,只销票数,不核金额,使得某些执收单位有机可乘,出现坐收坐支占用财政资金、私设“小金库”等违纪违规问题。

3、票据监管乏力。财政部门重票据发放,轻票据监管,财政票据业务主管部门少有深入到乡镇开展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情况的检查和指导,财政票据年检制度和财政票据月报表制度形同虚设。监督管理手段落后、乏力,致使出借出让财政票据、串用混用财政票据、利用票据乱收费、不按规定填写等等现象屡见不鲜。

4、票据安全存隐患。在非税收入缴款书为主体、专用票据为补充的新的财政票据体系中,财政票据的种类就有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医疗票据、社会团体会费票据、往来结算票据、其他财政票据5大类,而常用的就有30余种,财政部门必须建立票据专用仓库或专柜,由专人负责保管,做到分类存放、干净整齐,仓库做到防盗、防火、防潮、防蛀。而某些乡镇财政部门在票据管理中存在“四无”现象:无专人、无专账、无专柜、无专室。专管员缺位,票据存放凌乱,台账登记混乱,仓库条件简陋,票据安全存在极大隐患。

5、票据出借出让。某些执收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财务知识匮乏,法制观念淡薄,将财政票据出借出让给不具备领购资格的企业、个体户、下属单位使用。2009年,某执收单位将本单位领用的财政票据借给某餐饮业个体户使用逃避税收;某执收单位将领取的票据连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出让给下属单位,增加收费环节,而且执收单位又在下属单位列支费用,逃避财政监管。

6、票据混用串用。某些财务人员在办理财政收支业务时,对收费票据、罚没收据、统一收款收据、社会团体会费收据及捐款捐物票据等不同种类财政票据的适用范围不加区分,财政票据之间、财政票据与税务发票之间混用串用现象较为严重:某些行政事业单位用单位内部往来结算票据违规收费;某些社团体接受捐赠时用会费专用收据作为收款凭证;某学会2008年举办业务培训时用教育专用收费发票收取培训费;某部门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用税务发票代替收款收据办理业务等等。

7、票据填写不规范。执收单位在开具票据问题有:涂改票据内容及金额;弃用复写纸直接在收据联填写;票据填写要素不全,故意将收费项目填写模糊,收费标准空缺,各种手法层出不穷,隐藏超范围、超标准及无项目收费,开具鸳鸯发票套取资金等各种违法乱纪问题。

(二)财政票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折射出非税收入管理的漏洞,如何加强财政票据管理体制,强化票据源头控制,以票控费,以票控收,确保非税收入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防止了财政收入流失,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财政票据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推进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

一是依托非税收入收缴系统,继续深化票据电子精细化管理改革。提高财政票据的智能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健全财政所有票据全程监督管理体系,切实发挥财政票据的“以票管收、以票促缴、以票治乱”源头控制作用,进一步推进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与改革,完善公共财政收入体系。健全票据管理功能,实行“阳光收费”。进一步开发票据管理功能,非税收入收缴系统不仅与银行联网,与执收单位也要进行联网,财政部门根据省以上财政及物价部门文件,对核定的各执收部门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实行统一编码,并与执收单位领取收费票据的适用范围、票据号码等信息结合起来,存入系统内,执收单位开具票据和非税收入缴存银行时,所填内容与电脑储存信息不符的,系统将拒绝工作。将收费单位、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与票据管理的紧密结合,达到了“以票治费”的目的,从源头上杜绝乱收费现象。健全票据管理功能,实行全程跟踪。进一步增加票据管理模块的功能,覆盖票据印刷、发放、使用、核销等各个环节,细化到对每一张票据进行管理,解决了票据使用监管、核销等问题。票据使用单位领购的每一张票据,都由非税收入收缴系统对其进行全程跟踪管理,票据一经使用将自动核销,并在系统中留存记录设定收入缴库期限,杜绝开票不入库坐收坐支财政收入、利用财政票据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并通过票据号码限制使用单位,从根本上杜绝了票据出借出让、混用串用现象。

二是规范财政票据管理程序,建章建制完善财政票据管理体制。由财政票据主管部门牵头,对票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整改,并建章建制规范票据管理体制:建立执收单位审核确认制度,禁止超范围供票,严把票据发放关;建立票据专管员制度,设立票据台账,及时记录票据购领、发放、库存、核销等业务信息,做到每日台账,每月盘底,半年清查,年终校验;建立票据安全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保管,专用仓库或专柜存放,责任到人确保财政票据安全;建立财政票据月报表制度,每月5日前将上月财政票据月报表上报票据主管部门;建立财政检查制度,做到普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重点检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的稽查机制,堵塞各种违规使用票据行为,促进非税收入应收尽收。

三是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开展票据检查与非税收入征缴检查相结合的专项清理。财政部门与监察、审计、物价等部门积极合作形成监管合力,在市直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开展财政票据与非税收入征缴情况的专项检查,对票据使用情况与对非税收入征缴情况结合起来进行清理,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督促未纳入财政管理的非税收入、未及时足额上缴财政的非税收入及时解缴财政。财政、监察、审计、物价等相关部门对查出的问题 “边清理、边整改、边处理”,对混用串用票据、出借出让票据、违规用票、不法用票的单位和个人一查到底,对不按规定设立非税收入项目、改变非税收入的征收范围和征收标准乱收费、应缴未缴非税收入私设小金库,违规用票套取财政资金等重要违纪违规问题,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分处罚条例》、《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严肃查处并直接追究主要领导责任,情节严重的应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上一篇: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解题原则及步骤下一篇:简短的温馨的早安问候语语录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