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师的时间读后感

2024-04-25

杜老师的时间读后感(精选15篇)

篇1:杜老师的时间读后感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这样一句话“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饱,长跑跑,多笑笑,莫烦恼,天天忙,永不老”。我觉得这就是保持高效率的终极口诀。

在工作中,有时候会有一段时间感觉工作效率非常高,头脑非常清醒,思维非常活跃,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任务能是平时的数倍之多。结合《杜老师的一天》这本书,我发现在工作效率比较高的前后一段时间里所发生的事情恰恰和上面提到的终极口诀对应了起来。

保持高效率的工作必须要有个好身体。就像口诀中说的“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饱,长跑跑”,早说早起,锻炼身体就能保证有个好身体,在工作任务比较重的时候就不至于被工作弄得疲惫不堪。这半句口诀说的是工作人员自身的身体条件。

毛也曾经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什么工作都不能做到最好。列宁也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因此在工作之余充分使自己放松、休息是保持后续工作高效运行的基础保证。很难想象一个夜生活糜烂不堪、彻夜高歌把酒言欢的人能在第二天把工作做的有多么出色?

保持高效率的工作还需要有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多笑笑、莫烦恼”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里所说的工作环境既包括办公室的卫生环境也包括办公室的人文环境。首先,办公室的卫生环境要保持干净整洁,这样身处办公室的人能有清爽的感觉。常言道“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人连办公桌都不能收拾利索,他能把复杂的工作和代码写利索么?其次,要保证办公室有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有人说“一份工作的人文环境往往比工作本身更重要”,人文环境的核心是人的建设,是企业文化的建设,有一个好的人文环境办公室就能整体出现高效的工作状态。究其原因还是人文环境建设的好,就有利于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工作关系,不为工作勾心斗角就没有烦恼,心情放松自然而然的就更容易深入到工作中去,更容易出成绩。

保持高效率的工作还要合理的安排工作任务。“天天忙、永不老”说的就是,要合理的分配工作任务,让工作的每一天都有基本上均等的工作量,这样既能保证身体对工作强度的良好适应性,也不会出现偶然一天无事可做而茫然空洞的感觉。

篇2:杜老师的时间读后感

沟通上情下达是行不通的,唯有“下情上达成功后,上情下达才有可能成功”,关于这点我是深有体会。以前我给部门内的员工下达任务和指标时,都是按照自身想法进行推动和进行,没有先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导致结果“事倍功半”。通过该书的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懂得要先花时间与员工进行意见交流,与员工分享自己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见解,之后共同讨论。作为管理者也要经常反思下自己的所言是否真正的做到了有效沟通,能不能把自己的要求准确无误的传达给下属,以利其快速有效的开展工作、完成任务,同时又能让下属把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些想法(好的不好的、利已的或利他的)反馈回来,第一时间掌握下属心态,及时给予处理。

聪明、有效地工作面对每天堆积如山的.工作如何处理?首先,问自己两个问题:一、这事我不做,会有什么后果?若没有就放弃;二、这事他人是否可以代劳且能办妥?如可以,就大胆交由他人全权处理吧。身为上司,若一味地认为属下无能,表明他肯定不适任。其次,在工作前要先理清工作目的、目标以及想要的成功。在上级安排给我们工作任务时,恐怕大多数人在拿到任务后,不仔细研究下任务的要求、目的,就开始急匆匆的执行了;只有少数的人会在接到任务后,会细细琢磨此次任务的要求是什么?实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是什么?应对的方法有哪些?要达到怎样的结果?执行起来虽然在时间上比前面一类人稍晚一些,但到结果往往事半功倍。

以上是我读该书的两点浅显体会,离真正的管理核心还相差很远。我们现在可能做不到像书里所说的那么充实、有效的一天,但我们应该以此书作为我们日常每一天的工作楷模,“每天进步一点点”。

篇3:杜老师的时间读后感

【教学感悟】时间是最公平的, 每个孩子的时间是相同的;时间又是最不公平的, 每个孩子的时间又是不同的。

对轻负高质的讨论, 与其纠缠于“要不要作业”, 还不如致力于“如何提升作业效率”的研究。因此, 作业增效作为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一向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作为《教学月刊·中学版》的编辑, 笔者经常读到中学教师的关于作业设置研究的论文。在这众多的研究中, 像裘志平老师这样做得深入且自成体系的, 非常少见。

裘志平老师针对传统作业的弊端, 进行了长达8年的反思性作业研究。裘老师的所谓反思性作业, 是指学习者主动地对作业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的活动, 在这一活动中, 学习者在校对订正后, 对发现的问题和作业的过程进行反思, 具体包括对错题的错因分析、解题思路的描述、经验要点的提炼、认知情感的体验、自我评价以及学法感悟等内容。概括地说, 反思性作业就是学习者对作业进行分析、评价和调控的再次认知加工活动。如图1所示是裘老师向我们展示的反思性作业的整体概观。

从裘老师对反思性作业的概念界定, 我们可以看到, 他的这一研究基于对元认知理论的运用。“反思”在认知心理学中属于元认知的概念范畴。元认知又称反省认知, 就是指在对自身认知过程意识的基础上, 再对其认知过程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简而言之,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 元认知结构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调控。其中, 元认知知识是反思的基础, 为反思提供对象;元认知体验有助于提升自我效能感, 为反思提供动力;而通过元认知调控则可对学习行为进行监控调节, 及时调整和修正, 从而实现反思的根本目的。裘老师认为, 这一三元认知结构框架为揭示反思性作业过程的内在思维机制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即反思性作业的结构和元认知结构具有良好的匹配性。由此, 裘老师构建了反思性作业的认知模型 (如图2所示) 。

那么, 和传统作业相比, 反思性作业在价值取向上有什么不同呢?裘老师认为, 反思性作业要求学生以自己的作业过程为思考对象, 对自己作业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 其基本目的是为了主动发现问题、深刻剖析原因、系统总结经验和彻底解决问题。通过错题订正、错因分析、思路阐释、经验总结和整体反思, 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促进学习者学习方式的优化, 提高学习效能, 增强学习的责任心、主动性、批判性、探究性和创造性, 实现学习者的自我改进、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从而促进素质的全面提升。所以, 反思性作业和传统作业相比,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在作业的价值取向上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作业注重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做题上, 而反思性作业则注重把时间花在反思上, 两者在作业的数量观、习题观和评价观上, 都有显著的差异, 具体如表1所示。

在明确了相关理论问题的基础上, 裘老师又确定了实施流程和实施方法, 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践。

反思性作业的实施流程包括8个连续的环节, 即复习整理、独立作业、红笔订正、问疑讨论、错题分析、整体反思、上交师批和下发登记, 具体如表2所示。

在具体的实施方法上, 反思性作业注重在单个错题的反思分析和整次作业的反思体验中不断进行元认知调控。其中单个错题的反思分析具体包括对认知主体、认知材料、认知策略的反思分析, 整次作业的反思体验具体包括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 元认知监控表现为对作业过程的监测和调控, 具体包括漏洞补救、要领强化、策略优化和方法改进等内容。

篇4:杜老师的一天读后感

在常人眼里漫画书是孩子们的专利,但《杜老师的一天》也是漫画书,是一本关于德鲁克管理思想漫画丛书,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如沟通、经营、时间、工作方法、专业管理、绩效管理、人员管理、宏观经济、目标管理、平衡管理等方面。看到一页一页的图片,感觉就像回到了童年,在看小人书,而不是一本管理的书,让人首先有一种轻松的感觉。迫不及待的把这本书看完了,说实在话,我本来是打算先随便翻翻,没想到书的内容牢牢的吸引着我,让我有一种不能放弃的感觉。可以说,很久都没有这种感觉了。我想如果是全是文字的书,我可能会放到第二天在抽时间认真的看,可是这种小人书,真的又让我找到了童年的感觉,在不知不觉间就受到了教育(不是那种很正式的受教育),对于这种方式的教育,用现在的时髦语言就是给力。该书以一天为单位,告诉我们如何有效把握每一天,将每一天做对、做好,天天如此,日日这样,就能一生朝向有效、贡献和成果。本书涉及有效沟通、自我管理、市场营销、产品和服务创新、如何用人等枯燥的管理学专业知识,深入浅出。此外,通过几位漫画人物间的交谈,也让读者了解了“杜老师”的人生智慧。 “杜老师”的这一天,就是我们光明灿烂的一天,更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一天。让我们一起共同筑梦踏实,来创造你我美妙人生、美满社会、美丽世界,只要体现“杜老师的一天”。

篇5:我的老师是杜老师作文

嗨,今天我们班换老师了,她叫什么名字?长得是什么样儿?我想,好不了哪儿去。教室都议论纷纷的。

“铃……”上课了,教室里立刻变得鸦雀无声。那个老师会来吗?嗬,她还真来了呢!哇!真漂亮呀!让我大吃一惊,她长得真秀气。

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眉毛,樱桃似的小嘴,还有那乌黑发亮的头发,最有特点的`就要数那个高鼻梁了。从远处看,她就像一个外国人。你看她长得多漂亮呀,真让我羡慕。

她走上讲台,笑着说:“我叫杜杰,杰出的‘杰’,叫我杜老师好了,我是你们的班主任,为了让大家喜欢我,就给大家跳一支舞吧。”说完了,教室里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管她叫什么名字,看看再说。杜老师一边唱歌一边跳舞,那动听的歌声,那优美的舞姿,大家都夸她多才多艺。

杜老师说:“好了,歌也唱了,舞也跳了,下面我们该正式上课了。”“上课!”“请坐!”瞧,她多开心呀!笑着翻开课本,回头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就这样,我们起劲儿的上了一节课。真带劲儿,杜老师讲得真好,既详细,又不觉得罗嗦,一节课下来一点儿,也不觉得累。

在课堂上,她是我们的老师,在课下,她就成了我们的好朋友。

她我们一起做游戏.跳绳比赛.跳皮筋……这样的老师真好,我真希望她一辈子都教我们。

篇6:我敬爱的杜老师作文

从小学6年级开始,来了一位陌生的老师,进班之后,他就跟我们套近乎。一开始,我以为他是某某同学的家长,可是,我猜想错了,他说他是一名人民教师,我惊呆了,这位外貌很憨厚,给人以亲近的感觉的人,居然可以跟严肃的教师比。当然,我也不是有心说他,也许是一开始的不认识,陌生而已。下面,他的首次

开学的第一堂课,他就给我们一个莫大的惊喜:在我们的

老师的新鲜事是层出不穷的,如天上的

篇7:杜拉拉的成长之路

关键词:杜拉拉,升职,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 (career) 是指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位的整体历程。在《杜拉拉升职记Ⅰ》中, 主人公杜拉拉是一名典型的职场白领。从大学毕业找工作开始, 她就经历着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大学毕业后在民营企业和港台企业接受历练;第四年开始在通讯行业DB中不断成长, 从销售助理到行政主管, 再到人事行政经历的提升只经历了短短几年时间。而这也进一步引起了我们作为在校大学生的兴趣。为此, 我将杜拉拉的职业成长轨迹稍作阐述, 一方面, 可以更进一步理解主人公杜拉拉的故事, 同时深入理解作者李可在这本名为“中国白领必读的职场修炼小说”中的用意。

上面两图是一个表述职业生涯发展历程的框架。本文综合上面两幅图形的思路, 主要从职业生涯早期 (进入期、探索适应期) 、职业生涯中期 (发展期、阶段性成功期) 几个方面来探讨《杜拉拉升职记Ⅰ》中杜拉拉的职业发展历程。

►►一、职业生涯早期 (进入期、探索适应期)

对于主人公杜拉拉来说, 她的职业生涯早期分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进入期

“ 由学校毕业第一次进入组织, 是个体职业生涯的开始阶段。这一阶段一般发生在20~30岁之间, 是指一个人由学校进入组织并在组织内逐步“社会化”、为组织所接纳的过程。从个人角度看, 这是一种接受训练和入职的过程;从组织角度看, 是上岗导入和基础训练的过程。”

杜拉拉是在大学毕业以后进入职场工作的。而那时的她并没有如愿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整整三年时间, 她在民营企业和港台企业接受历练。在这些企业的经历使得之后杜拉拉深感进入大企业工作机会的来之不易, 也为她进入更高层次的组织打下基础。

2.第二阶段:探索适应期

“当一个人进入到一个特定的组织时, 就受该组织的环境、历史、人文等条件的制约。面对职业生涯早期存在的现实冲击、人际磨合和文化冲突等问题, 个人如何尽快融入组织, 尽快学会工作、做好工作、获得发展, 进而实现与组织在供需和价值观上的匹配, 是个人在职业生涯早期采取各种管理策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 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培养积极的认知态度;树立积极意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学会如何工作:弄清岗位职责, 明确工作任务;克服依赖性心理, 学会自主地开展工作;从小事做起, 树立良好职业工作形象。3、熟悉组织环境:了解组织的文化与制度;恰当处理组织现实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上司融洽相处。4、开展职业探索:建立组织认同;关注组织的发展;确立个人的成员资格。

刚进入DB的时候拉拉的职位是华南大区销售助理, 月薪四千。在新进入DB的时候就受到了有关DB的历史背景及发展概况的员工入职培训教育, 这使得拉拉得以树立起对于自己新加入组织的忠诚度和正确的职业态度。在上班第一周, 拉拉就和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意外险受益人指定书、员工手册、商业行为准则等文件, 并仔细阅读员工手册, 明确自己的工作岗位职责和任务。之后在同事 (主要是前台海伦) 的帮助下, 她慢慢熟悉了所处公司的环境, 并得以处理好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就这样, 杜拉拉开始了她在DB的职业生涯。

►►二、职业生涯中期 (发展期、阶段性成功期)

个人进入职业生涯的中期, 年龄大约在3O至5O岁之间。这是一个时间长, 富于变化, 既有事业成功又可能有职业危机的宽阔地带。处于这一阶段的员工, 一方面已经完成了职业目标的探索过程, 确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这时他们最关心的是工作的发展和晋升机会, 工作本身的成就感和不断发展的职业生涯是最大的激励因素。另一方面, 员工在发展过程中, 必然会发现原职业规划中的问题, 以及一些处于生涯高原期的员工, 减弱以至泯灭了原来的工作热情, 少数人甚至有走下坡路的倾向。

对于主人公杜拉拉而言, 她的职业生涯中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发展期、阶段性成功期、成熟期。在《杜拉拉升职记Ⅰ》中, 主人公经历了前两个阶段。

1.发展期

很快 (两年后) , 由于杜拉拉的能干和责任心, HR人员决定安排她替补广州办行政主管的职位空缺。拉拉得以开始在DB的职业生涯发展期。在接任广州办行政主管的职位以后, 与这同时发生的不仅仅是这些职位本身的变化。一方面, 杜拉拉的年薪调整到了八万五, 并且直接报告给DB中国总部的助理行政经理玫瑰。另一方面, 杜拉拉的同级北京办行政主管王蔷不断向其抱怨上级玫瑰的苛刻, 并有意联合杜拉拉反抗。但拉拉最终没有去尝试改变世界, 而是改变了自己, 让自己更适应组织中的环境, 同时也让自己在行政主管这一职位上做得如鱼得水, 并最终赢得了上司玫瑰、李斯特和老板何好德的信任。这也为她在DB的进一步发展做好了铺垫。

2.阶段性成功期

DB公司要迎接总部的老板, 主管上海、广州和北京三个大区的助理经理玫瑰趁此向HR总监提出了升为正式经理的要求。在玫瑰为了报复李斯特跳槽以后, 杜拉拉开始了代理行政经理的职位, 并担任起上海办的装修工作。这个偶然的项目让杜拉拉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高层管理者何好德, 同时更进一步证明了杜拉拉的能力。此时杜拉拉面临着来自同事和上级的压力, 同时感情生活也压力不断。最后, 她克服了种种困难并成功地晋升人事行政助理, 负责总部以外区域HR事务, 进行招聘和员工关系相关工作, 此时杜拉拉的月薪已达到了10000元。

篇8:杜老师的小棍儿逃跑了作文

我是一名一年级小学生,杜老师是我们的生活老师。她有一根木头小棍儿,大家不要误会,可不是用来敲打我们的。小棍儿它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发出“咣咣咣”的`敲床声提醒中午睡觉时不守纪律的同学。每当杜老师拿着小棍出现,大家就悄悄的捂住耳朵,翻来翻去睡不着觉,我很讨厌那根小棍儿。

突然有一天中午,“咣咣咣”的敲床声不见了!屋里到处是呼呼大睡的声音,我也美美地睡了起来。在梦里,杜老师的小棍儿悄悄从门口逃跑了,我猜它是怕吵到我们,自己偷偷的躲了起来;也有可能是老师把它打疼了,它实在不能忍受,就离家出走了。

篇9:杜老师·布娃娃

那一次,我在幼儿园考试共得200分,拿着试卷回来,我很得意的在爸爸妈妈的眼前晃了晃,说:“妈,爸,考试得了200分,买一点东西奖励奖励嘛。”爸爸回答说:“好,给你买一个布娃娃,还给你买一点零食好不好呀?我的女儿?”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就这么定了!”第二天,礼物来了,我把布娃娃拿出来,把零食放在桌子上,边吃边玩布娃娃。突然,有了一个崭新的想法:不如,我也给布娃娃吃糖,也许,它的肚子也饿了呢!想着想着就给布娃娃吃糖了。我把一颗糖放在布娃娃的手上,高兴的说:“吃吧,布娃娃。”可是布娃娃还是不吃。我以为她是在跟我撒娇。就拿着糖放进布娃娃的嘴里,可是她还是不吃。我生气了,大声喊道:“你真是不识好人心!”可布娃娃还是一动不动,脸上还是挂着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正在生气的时候,我却计上心来,就马上开始行动。我拿了把剪刀、针和线就开始“工作”。首先是用剪刀把布娃娃的肚子剪开再把糖塞进布娃娃的肚子里,然后用针线把她的肚子缝起来,就大功告成了。我得意的哼着小曲跑出去了。

我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原本以为妈妈会夸我聪明,没想到妈妈却说:“你真是够闹笑话的!”

篇10:杜老师·布娃娃

她拿着布娃娃跑到我面前,得意洋洋,眉飞色舞地说:“我有一个漂亮的布娃娃。”

“哇!借我玩一下好不好?”我羡慕的问。

“不,我不给你玩。”妹妹讲完就跑开了。我气得双手叉腰,哼,不给就不给。

妹妹把小伙伴请到家里玩,玩着玩着,就把布娃娃给忘了。等她想到布娃娃时,已经找不到了。她泪流满面,急急忙忙的说:“我心爱的布娃娃不见了。”我心里开心极了,叫你不给我玩,这下掉了吧,哈哈!

好一会儿,她停止了哭泣,坐在桌子前,揉了揉眼睛,歪着头,托着下巴思考着:“是谁拿走了我的布娃娃?”

这时,妹妹的一个玩伴看了我一眼,对妹妹说:“是你哥哥拿的,还把娃娃弄坏了。”妹妹一听,信了他的话,急忙跑到我面前,火冒三丈、怒放冲冠:“你怎么可以弄坏我的布娃娃?”

“我没有拿你的布娃娃,”我连忙解释道,“你的小伙伴骗你的,你还信?”

“哦,对不起,那你能帮我找到布娃娃吗?”她轻轻地靠近我,抬起双手抓住我的手臂,使劲地摇着我说。

我点头答应了,在妹妹房间东找找,西翻翻,最后居然在床底下找到了。我把布娃娃递到妹妹手里,妹妹抱着布娃娃,高兴地一蹦三尺高,笑得合不拢嘴:“我的布娃娃终于找到了!”

篇11:杜志杰:做医院设计的“编剧”

勇于付出

和其他公共建筑不同, 医院建筑有其特殊性, 给建筑师的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想要把医院建筑项目做好, 令客户满意, 就需要付出汗水和努力, 所以我们平时工作很忙, 遇到项目赶进度时还需要加班。”杜志杰谈到这些完全没有流露出丝毫抱怨, 反而从她身上感受到了旺盛的精力和昂扬的斗志。我想这和她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密切相关, 她很注重脑力和体力的结合, 繁忙工作之余, 坚持锻炼身体, 以缓解工作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 从而更好地投入工作, 设计出更优秀的作品。

谈到工作, 杜志杰始终坚持把认真和敬业放在自己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位置。作为一名女建筑师, 相比男建筑师而言处于劣势, 尤其是成家的女性对家庭的付出相对多一些, 无形中给工作增加了压力, 需要处理好家庭和事业的关系。二者关系处理恰当与否还是取决于各人, 杜志杰做到了, 她认准了建筑设计这一行是自己喜欢的工作, 并一直坚持了下来。“我始终相信只要你脚踏实地做事, 肯定会得到对方的肯定”, 杜志杰说这句话时的语调和神情总会不自觉地一遍遍在记者脑海中回放。正是因为有着这种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 和她合作过的同事和客户都对她称赞有加。

1~2.霍林郭勒市新区中蒙医院

学会沟通

现在有很多建筑设计师都在抱怨中国的设计环境, 觉得客户对设计方面的考虑不够成熟, 局限了设计院建设项目的正常进行。针对这一观点, 杜志杰却不认同:“对于建筑设计工作, 我一直有一个概念就是, 没有不好的设计条件, 只有不好的设计师。”建筑设计实际上永远是在解题, 永远会有各种各样的限制, 除了客户的需求之外还有材料、美学等方方面面, 如果你只把客户当做是若干个限制之一, 然后把问题解决, 你就成功了。

不仅如此, 国内设计院本身普遍存在设计工期短、赶进度、与客户缺乏沟通等问题, 严重影响到项目建设。所以, 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尤为重要。设计院在医院建筑项目施工前除了设计图纸之外, 做好和客户的沟通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那么, 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沟通呢?杜志杰经过了多次“实战”经验, 总结出了一套实用的方法:设计单位要尽早和客户交流意见, 得知其意图, 设计团队在参考客户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场地的分析, 生成一个方案。之后向客户负责人汇报方案, 一定要开诚布公, 将自己的想法透彻地告诉客户, 让客户对即将建设的项目有个全面认识, 进而提出修改意见。接下来设计者要做的工作就是进行反复的修改, 在修改过程中还需要和客户不断进行沟通交流, 直到双方达成意见统一, 得到双方认可的方案。就是这样简单, 当然这需要建立在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上。

3~4.四川省人民医院

另外一种情况是设计者在一件项目方案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心思, 自己也觉得方案近乎完美, 结果甲方却始终不满意。所以, 设计单位在给客户汇报方案时应该将方案的设计过程和原因分析得足够细致, 让客户能更加清楚地了解设计意图, 加强他们的认同感。这其中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设计单位要始终站在客户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以不损害客户的利益为前提, 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提供一些高于他们预期的增值服务, 增进设计单位和客户之间的关系, 最终实现双赢。

“一个项目能否成功, 主要还是取决于客户和建筑师之间的主观意识, 只有双方在价值观上产生了共鸣, 才能彼此尊重, 项目也才能取得成功。”杜志杰道出了经验之谈, “合作者只有相互尊重, 才能激发其创造力”。当然, 在与客户沟通上并不是一帆风顺, 常常会碰钉子, 这时候千万不要气馁, 更不能放弃, 需要反省自己, 并更多投入, 用你的态度去感化对方, 使双方达到一种良性沟通的状态,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平等的尊重, 从而做出让客户满意的作品。

执著坚守

如同大部分从事医疗建筑的建筑师一样, 杜志杰最初并没有刻意选择这一行, 只是由于工作的机会, 在工作中学习积累而得, 就这样一直坚守了22 年。她建议年轻的建筑师应该接触各种类型的建筑设计, 有助于扩展视野, 积累经验, 基础打好之后, 随着年龄的增长再慢慢地专注于某类设计, 从事精细化研究工作。一旦确定设计类型之后, 就需要坚持下去, 掌握行业所需的所有相关知识, 这样才能做出成绩来。

“其实建筑师的职业越来越多元化, 大部分建筑师从事了设计工作, 也有越来越多的建筑师之后选择了开发和管理工作, 甚至跳槽到甲方。这是个人的一种选择、一种追求, 目标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发展方向。无论你做什么, 关键在于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兴趣爱好, 选择一条自己喜欢的道路, 并一直坚持下去, 这样的人往往最后都能成功。”

5~8.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

9~10.北川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11.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综合康复楼

当问及对以后工作的设想, 杜志杰坚定地说:“我会继续坚持做医疗建筑设计, 虽然建筑设计这一行更新特别快, 日后年轻建筑师会取代我们这一辈, 到那个时候, 我的身份和作用就该转变了, 可以像年长的建筑师那样, 负责审图工作, 指导医疗建筑工作室的年轻建筑师。”

补白

篇12:杜老师·布娃娃

小狗汪汪带着布娃娃出发了。他们穿过树木,翻过高山,淌过大河,不知不觉目的地到了。布娃娃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这里是什么地方啊这个园子怎么这么大?”小狗汪汪说:“这里是森林公园。”布娃娃被公园里的美景吸引住了。她决定要玩儿个痛快,撒了欢儿得向山上跑去。

忽然,她挺到了一阵阵小孩子的哭声。布娃娃和小狗随着哭声跑了过去,他们看到了一个迷路的小孩子。布娃娃很想帮他,但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小狗汪汪说:“我的鼻子很灵,可以靠嗅觉找到小孩子的家人。”于是,小狗在前面带路,布娃娃领着小孩子紧紧的跟随着,他们一起走了很久,终于在公园的山下找到了孩子的家长。孩子的家长对小狗和布娃娃的帮助很是感动,不住的向他们道谢。

篇13:怀念杜仁和老师散文

前不久,巢湖日报社W打来电话,说杜老师过世后,师母洪大姐没有工作,两个儿子,一个在云南读书,另一个原在北京打工。杜老师病危时回到巢湖,大儿子就再没去北京了,一家生活非常困难。他问我能否为杜家大儿子在上海找个工作。我奔忙一阵子给联系好了,后因种种原因没能成行。

在我的印象中,杜家的生活一直很困难。我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认识杜老师的,那时他爱人就没有工作,在健康路上地区文联附近摆个书摊。杜老师在文联工作,全家生活靠他的工资维持,他还要俸养在农村的老母亲。那时我常去光顾书摊,也为我所在的工厂图书馆买了一些书。

杜老师这一辈子似乎都在与生活博斗。三年自然灾害时,他正在长身体、最能吃的年龄,所以给他的伤害和印象也最深。他常不自觉地和我们说起,如何在已经收获过的地里翻找可能存在的红薯,或者类似红薯的根须,饿得腿发软,下坡都走不动。他的文学创作是在部队里写枪杆诗开始的。作为一个士兵,名字时不时地在报纸上出现,冠在篇幅比豆腐干还小的诗作前,使他迅速成为名人,随即提干,不需要退伍回到农村了。

当时我和一些诗友们对杜老师并没有太多的尊重,主要原因是他写枪杆诗起家,风格也一直变化不大,而那时朦胧诗方兴未艾,大受文学青年的推崇;同时还觉得他写了一辈子诗,没有突出的成绩,平庸了些。正在狂妄而无知年龄的我们,认为自己无论如何将来的成绩肯定会在杜老师之上。

杜老师主编文联刊物《巢湖文艺》,常组织我们下去采访,写报告文学。一位文友告诉我,一次他陪杜老师下乡,回来时没有车,要走很长的路,杜老师累得够呛。文友便想法拦了一辆手扶拖拉机。他说杜老师一上拖拉机就精神了,站在车斗中,一手扶拦杆,一手叉腰,俨然一副舍我其谁的大将气度。他是当笑话告诉我的,多少有点丑化老师,我们也是当笑话听的,感到其形象很滑稽。这有点象上中学时经常给老师起外号,背后说些或编造些笑话,其实心中并不减对老师至少是学问方面的尊重。

我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才逐渐从内心里对杜老师的.诗作及其才华敬佩起来。我发现自己对朦胧诗没有真正地折服,朦胧诗人的代表作也多为不朦胧的。我还发现杜老师和与他风格类似的诗人的作品,也多有佳作。我更发现杜老师的诗人气度和诗人品质,是我们所望尘莫及的。每年逢大的节日,杜老师都要写出长诗在报纸上发表,动辄一整版。诗写得大气磅礴,我们一般都不看。但是,当我有一天忽发兴趣,读了一篇他的长诗,却发现他真的是才华横溢。我敢说,至少在巢湖范围内,还没发现这种具有朗诵功能的长诗,有谁写得比杜仁和更好、更有气势、更有才华。

杜老师去世以后,W送了一本他的遗作《通向将军之路》(第一部)给我。这是杜老师积累多年创作的描写张治中将军生涯的小说,只完成了第一部。我读后,感觉到杜老师的才华处处闪现,但又处处没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是什么东西阻碍或者掩盖了他的才华。凭心而论,这本书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比如语言、议论等,但这些都不关才华。我发现,杜老师的才华是被埋没了,被多年的艰苦生活、被他只读过初中的经历所埋没。我认为,如果在年轻时读过很多一流的诗歌而非当时的枪杆诗,他一定是位能在文学史上留名的出色诗人。

在众多文学爱好者中,杜老师对W和我较为偏爱,只可惜当年雄心壮志的我们至今也没超越他。杜老师是我的文学启蒙老师,我的处女作是一首名为《琵琶》的诗,杜老师从众多来稿中选中了它,在《巢湖文艺》上发表,还在年终评选时使其获了奖。杜老师在给我的信中劈头就说:“你是一个未被发现的诗才。”可惜他看走了眼。后来我发现我不是一个“诗才”,便中止了写诗。

我一直认为,杜老师使我受用终生的教导有两点:一点是技巧上的,说作品要达到“清晰”的程度,这两个字我咀嚼至今,怕是还要咀嚼下去;一点是境界上的,说要像鹰一样俯瞰大地,不要像鸡那样刨眼皮底下的食物。

为了让我们开眼界,杜老师带我和W到安徽省文联去,见到了公刘、刘祖慈等诗人。那段时间杜老师喜欢打麻将,在省文联尽人皆知,因此当刘祖慈见到他,就开玩笑地说:还常打麻将吗?那玩意分行好分。我们不禁折服于诗人的敏捷。在文联的卫生间,我和W看到了公刘。他曾出席杜老师主持的“巢湖诗会”,我们在台下见过,因此认得他。我们没敢和他打招呼,只和他在同一个长长的小便池里小便。从卫生间出来后,我们笑了好长时间,笑得弯了腰,说:想不到公刘也需要小便,而且和我们同池而尿。

对大诗人从远观到接近,使我们去掉了神秘感。看来公刘也是凡人,和他一样在稿纸上写诗也没什么大不了。确如杜老师所说,接近了鹰,就能象鹰一样俯瞰大地,看得远了。

近年在外谋生,很少回家乡。一位过去的诗友来电话,我才知道杜老师去世的消息。诗友说,他患了癌症,不服气,说不相信这病就克服不了,便天天清早到湖滨大道上跑步。可惜终究敌不过病魔,很快就卧床不起,不久便去世了。

篇14:学习杜顺老师事迹体会

正阳小学 翟佳

作为长岭县大兴乡万福小学教师中普通一员的杜顺老师,正是这普通的一员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1985年,考上了民办教师的他,凭着对这份对事业的热爱,很快就由一名科任教师荣升为班主任,又由班主任晋升为校长。其中所付出的汗水与辛劳可想而知。正当杜顺的事业如日中天时,不幸悄悄地降临到了他的身上,他患了脊髓空洞症。杜顺并没有被吓倒,他挺起脊梁坚决地说:“我不可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我能拓展我生命的宽度。我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要活,就要活出个人样来!只要我活一天,我就要教书,让生命富有意义!”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杜顺的人生之路布满了荆棘,但在他的脸上却看不到被病痛折磨的苦。他以顽强的毅力、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诠释了他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他让我读懂了坚强和奉献的含义。杜顺老师用自己的行动,鉴证了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诠释了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他的事迹平凡中不平凡,平凡中昭示伟大,令人震撼,催人奋进。

通过对杜顺老师先进事迹的学习,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师所肩负的神圣使命。教书育人、敬业奉献是我们的本职工作,要想做好一天,是很容易的,但若能坚持一生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要把学生时刻放在心中,用爱来与他们沟通,用爱来与他们相处。学会倾

篇15:杜小康形象效应的辩证思考

根据《草房子》的描写来思考, 杜小康和他的父亲杜雍和这两个人物的名字大有深意。“小康”一词是古老的词汇, 表达了几千年来炎黄子孙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诗经》上的《大雅·民劳》中有“民亦劳止, 汔可小康”[2]的句子。此处的“小康”属中国文化中首次出现的词汇, 是生活比较安乐宁静的意思。《礼记·礼运》上说:“今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各亲其亲, 各子其子, 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以正君臣, 以笃父子, 以睦兄弟, 以和夫妇, 以设制度, 以立田里……是谓小康。”[3]此处描绘的“小康”, 是在夏禹、商汤、周代的文王、武王、成王、周公治理下出现的盛世, 是儒家“大同”思想较低级的一种社会发展状态。“雍和”一词最早出自汉代王充《论衡·艺增》:“欲言尧之德大, 所化者众, 诸夏夷狄, 莫不雍和, 故曰‘万国’。”[4]此处的“雍和”是“融洽, 和睦”的意思, 拿今天的话说就是“和谐”。两个人物名字的命意蕴含了今天的社会理想:致富奔小康, 建设和谐社会。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的四个现代化。自党的十六大以来, 历次党代会报告所说的“小康”, 是指未来我国将要出现的广大人民安居乐业, 经济、教育、文化、社会各方面达到中等发达水平, 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愿景。从“小康”“雍和”两个词汇的丰赡文化内涵来把握杜小康和杜雍和这两个人物名字的深刻意蕴, 不仅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 而且还可以为研究杜小康等悲剧人物形象产生的背景及其社会意义提供一种文化参照。

在“草房子”的众多孩子中, 杜小康有独特的家庭文化背景。他家“开了几代人的杂货铺”, 住的是“油麻地最高大也最结实的房子”——由“小青砖, 小青瓦”构成的大院。“院门两扇, 为红色。虽然已多年未上新漆, 但那门在擦拭过之后, 依然很亮, 照得见人影。”[1]由于杜小康家的小青砖大院具有红色大门彰显的鲜明特点, 所以油麻地老百姓称之为“红房子”, 而作家曹文轩则用“红门”一词来指代, 并在《草房子》中用第五章《红门 (一) 》和第八章《红门 (二) 》两个篇章, 对杜小康的家境及其变化进行了描写, 并浓墨重彩地刻画了杜小康这一形象。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杜家就杜小康一个儿子, 他从小“过着油麻地人家望尘莫及的日子”, 老百姓因此常戏谑地称他为“杜家大少爷”。这位“杜家大少爷”不愧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小康之家”的孩子。他个头长得高, 脸色红润, “往油麻地孩子群里一站, 就能很清楚地与油麻地的孩子们区别开来, 像一簸箕黑芝麻中的一粒富有光泽的白芝麻”。”[1]杜小康不仅家底厚实, 身体健康, 而且在班上成绩最好, 心地善良, 乐于助人, 各方面能力最强, 总是能做到很多孩子想做却做不了的事情, 受到老师的器重和同伴的拥护, 所以在竞选中战胜了校长桑乔的儿子桑桑, 当上了班长。

然而, 就是这样一个拥有众人羡慕的家庭背景且自身极具潜质的“杜家大少爷”, 是什么样的命运使他一夜之间变成了“草房子”众多孩子中的辍学儿童呢?在“五年级第一学期刚下来三分之一”的时候, “杜小康一心想发大财的父亲杜雍和, 用几代人积累下的财富购买了一条运货的大船, 又从别人那里贷了一笔款, 去城里了买下了一大船既便宜又好的货, 打算放在家中, 慢慢地卖出去, 赚出一笔更大的钱来”[1]。未曾料到, 在赶回油麻地的途中, 杜雍和醉酒驾船, 他的大木船撞在了一个拖了七八条大铁船的大拖驳上, 为杂货铺运货的大木船沉了, 满船的货物也全没了, 家境一落千丈。为了偿还债务, 杜雍和采取打骂的粗暴方式逼迫儿子辍学。无奈之下, 杜小康不得不承受“被抛”辍学的悲剧命运, 恋恋不舍地告别“草房子”和“红门”, 跟随父亲到芦荡放鸭, 开始了他作为一个辍学儿童的孤独之旅、悲情之旅。

杜小康的辍学看似偶然, 但从文化背景分析, 偶然中又有必然。儿童辍学既是一种社会现象, 也是一种“贫困文化”现象。从经济状况角度看, 杜小康的家底在油麻地虽然一度最厚实, 但从精神层面看, 杜小康的家庭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康之家”。因为, “小康之家”除了经济富裕程度的标准之外, 还有教育、文化以及社会规范达成水平的标准。“红房子”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文化呢?杜小康的父亲杜雍和的种种行为做了最好的注解:在对待财富问题上, 一心想发大财, 贷款购货, 抱持一种孤注一掷的赌博心理, 缺乏风险防范的经营意识;在经营杂货铺过程中, 不诚信经营, 而是往酒、醋、酱油里面掺水造假以牟利;在购船运货的过程中, 不遵循河运交通规则, 醉酒驾船, 造成事故, 致使家境一落千丈;在外出放鸭过程中, 又疏于管理, 鸭群连续几次误入人家的鱼塘, 几乎吃尽了几万尾鱼苗, 被愤怒的当地人扣下小船与整个鸭群, 再次陷入一贫如洗的绝望;在家庭教育方式上, 家境风光时百般宠爱儿子, 家境衰败时虽然对孩子做出了隔个一年两年家里重新有钱后再去学校读书的承诺, 但面对儿子执意不愿辍学放鸭的倔强, 杜雍和的脾气从“雍和”变为暴烈, 采取打骂的粗暴方式逼迫儿子屈从于他的权威和意志。由此足以表明, “红房子”的文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康文化”, 仍属于精神层面的“贫困文化”。如果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未实现同步和谐发展, 靠投机取巧的方式积累的财富, 很容易因精神贫困——诸如杜雍和不遵守河运规则, 醉酒驾船而造成事故之类的意外使之化为乌有, 导致油麻地最厚实之家一夜之间沦为以“红门”抵债的贫困之家, 从而使建设小康和谐之家的梦想化为泡影。这就是杜小康看似偶然辍学的必然文化背景。

尽管杜小康辍学的文化背景具有特殊性, 但在众多“成长小说”故事中, 他不屈于“被抛”命运而在孤独中崛起的性格则极具审美意义和教育意义。小说《草房子》第五章《红门 (一) 》和第八章《红门 (二) 》, 尤其是经作者再次精心加工的初中语文课文《孤独之旅》, 通过描写杜小康随父亲放鸭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和情感历程, 刻画了一个因命运捉弄而“被抛”少年心理成长的轨迹。哲学中的存在论认为, 人生历程是一种探险历程, 是成长一族被命运所抛, 在绝望之际, 重新诞生, 创造奇迹的过程。在小说中、尤其是课文中, 杜小康虽然“被抛”离了生存的家园“油麻地”和精神的家园“草房子”, “被抛”向一个不知前路的“一片茫茫”的芦荡水域, 但诚如徐妍所说:他没有呼天抢地地乞求怜悯, 而是在绝望处依凭自身——放鸭、孵蛋, 然后蛋再孵鸭, 鸭再生蛋……直到积聚足够的力量从“被抛”中回归家园[5]。曹文轩曾说:“作为生命, 在我理解, 原本应该是水的构成。”而“水是多义的、复杂的”, 既有“遇圆则圆, 遇方则方”的柔和灵动品质, 也有“浩大的、汹涌的、壮观的、澎湃的”坚毅强劲品质[6]。正是由于“被抛”到无望的芦荡水域深处——“一个荒无人烟的世界”, “天空、芦荡、大水、狂风、暴雨、鸭子、孤独、忧伤、生病、寒冷、饥饿……这一切, 既困扰、磨难着杜小康, 但也在教养、启示着杜小康”[1], 从而使他焕发出挑战命运、战胜孤独的澎湃潜能。他在“被抛”命运中重新挺立的故事, 展示了他澎湃如水的坚毅强劲的性格, 昭示了挫折能促进人迅速地成熟这一道理, 生动体现了曹文轩倡导的“塑造未来民族性格”的“成长小说”创作主张。

《草房子》有这样一句话:“杜小康是坐在那里咀嚼着油麻地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不会去咀嚼的, 由大芦荡所给予他的那些美丽而残酷的题目。”[1]这美丽而残酷的题目无疑就是杜小康放鸭的经历。正是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孤独和苦难使杜小康长大了。由此可见, 杜小康的经历不只是放鸭之旅, 更是一个周遭“被抛”命运的辍学儿童奋起成长的孤独之旅。叔本华指出:“如果一个人在自然禀赋中居于较高的地位, 那么, 他感到寂寞冷落是自然而然且不可避免的。”“当一个人独自一人时, 可怜的人体验到的是他的全部不幸, 而聪明人喜欢的却是独居的高尚伟大;简言之, 每个人将成为他自己。”“因此, 应当让年轻人从小就接受独处的训练, 因为这是通往幸福和心灵宁静的必经之路。”[7]据左珊丹考证, 曹文轩在他很早以前写的一篇名为《论孤独》的文章中, 也曾高度肯定孤独对于个人成长的作用:“它是一种正常并且健康的心态——如果程度得当的话。它标志着一种人格的成熟。它使人少了许多盲目。它使人在嘈杂的生活中有了一份保护身心健康的清静。”[8]显而易见, 曹文轩借杜小康的故事旨在告诉青少年儿童一个关于成长的“秘密”:不必害怕孤独, 只有经历了孤独, 战胜孤独, 才能坚强, 才能长大。诚如儿童文学评论家张美妮教授所说:“遭受家庭变故, 跌进生活谷底的杜小康拼搏逆境的顽强”, “与我们真诚团结、不畏艰难挫折、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契合, 也与人类自强不息、不断发展自己、开创未来的文化精神价值取向相通。小说感动了今天的读者, 也将感动明天的读者。”[9]从激励少年儿童学会坚强、不怕孤独、战胜挫折的角度看, 杜小康这一悲剧人物形象无疑具有很强的审美意义、教育意义、社会意义。

然而, 作为辍学儿童的悲剧典型, 杜小康这个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带给人们的不应仅仅是赞赏, 还应引发人们的冷静思考:杜小康的辍学对当今与其年龄、心智大体相近的初中学生乃至于他们的家长, 是否潜在一种负面的传导效应, 应如何应对;对已经辍学的儿童应如何关爱和帮助。社会心理学认为, “儿童的社会化途径有两类:一类是系统的、正规的教育, 如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一类是非系统的、非正规的教育, 如社会风俗、大众传媒、群体亚文化对人的影响和教育。后一种社会教化往往是在无形之中发生作用的, 它对个体的成长、心理的成熟与变化, 以及行为方式的选择, 往往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10]。杜小康刚辍学不久, 在外出放鸭之前, 他坐在河岸树枝上双腿垂挂着晒太阳, 邂逅同学桑桑时说:“读书真没有意思, 总是上课、上课、上课, 总是做作业、做作业、做作业, 总是考试、考试、考试, 考不好, 回家还得挨打。现在, 我不上学了。我整天玩, 怎么玩也玩不够。昨天, 我去后面塘里抓鱼了, 我抓了一条三斤重的黑鱼。抓不住它, 劲太大了。我用整个身子压住它, 才把它压住了。等它没有力气了, 才起来抓住它……”尽管此时的杜小康言不由衷, 只不过是在同伴面前为了掩饰他从班长变为辍学儿童的孤独而说的一番言辞, 从而以“不免夸张地表现着他的快乐”的形式虚荣地维持着自己傲慢的快活的形象, 但仍然产生了负面传导效应。听了这番话, “桑桑羡慕起杜小康来”。因为虽然身为校长之子, 但“桑桑从来就是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 所以“觉得杜小康说的, 是一句他心里总想说的话”。在“草房子”众多孩子中, 羡慕杜小康的并不是只有桑桑一个。“不少孩子站在河边, 望着杜小康, 觉得他真是很舒服, 心里想:我要是不上学就好了。”[1]这就是辍学儿童亚文化在同伴中产生心理负面传导效应的鲜明佐证。

杜小康的悲剧故事虽然是发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 但学习这个故事的孩子却是当今的初中学生。与上个世纪60年代初的少年儿童比较, “00后”的初中学生所处的社会背景更为复杂, 有着更广泛的诱发儿童辍学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审视当今社会, 大学生PK不过农民工的现象并不少见。以二线城市为例, 一个最普通的农民工每天工资150元左右, 不算加班费, 月收入达到4500元以上, 而大学生的工资收入想超过这一水平显然有一定难度。甚至个别媒体认为, 中国不缺大学生, 缺的是农民工, 继而引发“新读书无用论”抬头。与上个世纪60年代之初的杜小康、桑桑们相比, 当今的初中学生更加贪玩好耍, 加上“新读书无用论”等社会亚文化的影响, 在内心深处认同“读书真没有意思”, 从而像桑桑一样羡慕杜小康的大有人在。事实正是如此。就在小说《草房子》问世不久的2010年2月9日, 《人民日报》读者来信栏目刊登了河南商丘市睢阳区毛堌堆二中教师黄齐超的来信:“不知从何时起, 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蔓延, 汹涌澎湃的打工潮以及现代教育的弊端等诸多因素, 使农村初中生辍学率居高不下。尽管国家政策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 还对贫困寄宿生实施补助, 可辍学现象并未得到遏制。特别是春节过后的新学期, 往往是农村初中生辍学高峰, 他们用稚嫩的双肩背着沉重的包裹, 毅然踏上远去的列车, 融入打工大军。望着愈来愈空的教室, 我的心情也愈加沉重。”[11]“新读书无用论”等社会亚文化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同时, 也影响着孩子们的家长。在小说中, 杜小康对命运的安排几乎还不能自主, 他的辍学, 主要责任在其父亲杜雍和。杜雍和在是先让孩子读书还是先让孩子放鸭这个问题上的选择, 反映了一个普遍问题:发展经济与发展教育谁先谁后的问题。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辩证问题, 而杜雍和做出了错位选择。这不仅是杜雍和与杜小康的悲剧, 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剧。一段时间, 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根源也在于这种错位选择。譬如, 在家境一落千丈时, 像杜小康的父亲一样采取打骂的粗暴方式逼迫孩子辍学赚钱的大有人在;甚至在沿海较发达地区, 经济条件比当年杜小康家厚实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家长受到物欲诱惑, 纷纷让子女退学赚钱的现象也并不少见。所以, 揭示小说背后这一影响“奔小康”“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非常重要, 可以引起对类似错位选择的负面传导效应的警惕。

如何关爱辍学儿童, 如何救助辍学儿童, 既是一个美学层面的文学课题, 更是一个事关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课题,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都必须认真思考。令人遗憾的是, 在小说《草房子》中, 油麻地小学的教师、尤其是校长桑乔, 对杜小康“被抛”辍学的命运并没有给予高度关注。在完成放鸭的孤独之旅后, 杜小康经受了很多比孤独更可怕的磨难——所有的鸭子都没了, 鸭蛋也泡汤了, 父亲又病重了。但杜小康并没有被压倒, “他不能怜悯自己, 更不能让其他人来怜悯自己”, 于是越挫越勇。当他挽着卖杂货的小筐子, 站在油麻地小学门口, 用自己积攒的几个小钱, 在校门口摆起一个文具小摊时, 当他向自己昔日的老师和同学微笑而有礼貌地打着招呼的时候, 他坚定自信的神态, 毫无一丝卑微而神气的优雅的笑容征服了全校师生, 也打动了校长桑乔。桑乔感叹道:“日后, 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 也许就是杜小康。”[1]面对这样一个坚强不屈的辍学儿童, 除了心里同情和语言赞许之外, 油麻地小学的校长和教师在行动上并没有给予实质性的帮助, 倒是桑桑等孩子有实际的行动, 不仅帮助杜小康策划摆地摊的生意, 而且还自觉地照顾杜小康文具小摊的买卖, 每个孩子都尽其所能, 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帮助昔日的“班长”, 期望他早日回归“小康”生活之路。

其实, 油麻地小学的教师、尤其是校长桑乔应当比桑桑等孩子更有能力和办法帮助杜小康。不妨做一个假设, 由校长桑乔出面, 让油麻地小学向杜小康的地摊购买文具, 并动员杜小康重返课堂, 一边学习, 一边做小买卖, 继续进行他的学业。再退一步设想, 如果受当时社会环境的限制, 这个办法行不通, 但至少可以捐赠一些课本和其它读物, 鼓励杜小康走自学成才之路, 使其真正摆脱“贫困文化”窘境而在精神层面步入“小康之家”的主流文化层面。在“草房子”众多人物之中, 桑乔就是通过自学成才而成为一校之长的典型, 堪为引领杜小康走自学成才之路的“活教材”。桑乔出身卑微, 只断断续续念过一年私塾。由于家里没有一寸土地, 他才十几岁就开始跟着父亲打猎, 常常抓着血淋淋的野兔或野鸡, 十分不雅地站在集市上向人兜售他的猎物, 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二十五岁。因为常年在树林间打猎, 不经常与人对话, 总在沉默中度过, 因此, 桑乔还落下了一个口吃的毛病。那么, 桑乔又是如何从“贫困文化”窘境之中崛起, 实现华丽转身, 当上油麻地小学校长而成为一方主流文化代表的呢?就是自学成才。对此, 小说《草房子》第九章有一段描述:“桑乔喜欢的是读书识字。他凭着他一年私塾所学得的几个字, 逮到什么书, 就拼命去读, 去猎获, 样子就像跟随在他身边的那条猎狗。桑乔在河坡上, 在麦地里, 在树林间, 看了无数本他从各处捡来的、搜寻来的、讨来的书。文字以及文字告诉他的故事、道理, 就像滚雪球一样, 越滚越大。他说话虽然结巴, 但人们还是从他的结结巴巴的话里看出了他的不同寻常之处。当到处兴办学校, 地方上一时找不到教书先生发愁时, 居然有人一下子想到了他。桑乔很快向人们证明了他是一个出色的教书先生。他从一处换到另一处, 而每换一处, 都是因为他工作的出色。他一个一个台阶地上升着, 直至成为一所完全小学的校长。”[1]在“草房子”故事结尾时, 桑乔已被任命到县城边上一所中学任校长。与少年时代的桑乔相比, 杜小康更具备通过自学成才之路改变“被抛”命运的潜质。少年时代的桑乔“只断断续续念过一年私塾”, 而且二十五岁之前还有口吃的毛病。而杜小康已在油麻地小学接受了近五年的正规教育, 而且学习成绩名列全班前茅;还擅长表演, 能说会道, 具备担任一班之长的能力。他所缺乏的, 是桑乔那样持之以恒的自学精神, 但一直怀揣重回校园的梦想, 甚至到了“偷拿”同学课本悄悄阅读的地步, 充分说明他内心蕴藏着继续学习的强烈欲望。只要加以悉心引导和持续帮助, 杜小康即便是不回学校, 也可以一边摆地摊, 一边学习, 通过不懈努力而摆脱“贫困文化”的不幸境遇, 甚至可以实现文化形象的转型, 成长为油麻地的第二个桑乔, 蝶变为一方主流文化的代表。但就当下而言, 少年杜小康的人格魅力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已超越了他的父亲杜雍和, 但他毕竟还是一个孩子, 他此时的成熟只是相对于他先前的幼稚而言的概念, 无论是心智还是性格都未真正地完全地成熟, 更未真正地完全地定型。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只是赞赏和鼓励杜小康摆地摊赚钱, 而不在精神文化方面给予持续不断的有力帮助, 那么, 杜小康即使具备了做生意买卖的本领, 通过不懈奋斗重振“红门”, 也可能因文化资本储备不足, 精神世界不够强大, 而很难真正步入“小康之家”的主流文化社会, 甚至还会重蹈其父亲杜雍和的覆辙, 再次沦落到“被抛”命运的境地。只有既鼓励他通过做买卖之类的方式逐步积累物质财富资本, 又鼓励他通过持之以恒的终身学习积累精神文化资本, 杜小康才能真正成为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彻底战胜“被抛”命运的强者, 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建设“小康之家”乃至和谐社会的栋梁。然而, 桑乔对此缺乏清醒的认知, 并没有向杜小康传授自学成才的经验从而施加终身学习的“前喻文化”的影响, 这不能不是身为校长的桑乔在救助辍学儿童工作中的疏忽和教育思想上的局限。

虽然假设只能是假设, 我们毕竟不能用今天的主流文化和教育思想去苛求50多年前的小学校长以及他的同仁, 甚至还可以说, 正是桑乔工作中的疏忽和思想上的局限, 正是杜小康渴望学习却不能如愿以偿的遗憾, 才产生了比正剧更具震撼力的悲剧美。但现实世界与文学世界是有距离的;文学世界可以虚拟浪漫, 现实生活必须真实严肃, 因而总是尽可能避免悲剧的发生和延续。所以, 我们不能忽视杜小康等人作为悲剧人物形象对当代初中学生甚至对他们的家长潜在的负面传导效应, 更不能面对类似杜小康那样的辍学儿童而束手无策。在阅读鉴赏小说《草房子》的过程中, 不能止于对《孤独之旅》这个片段的分析, 还应从整部小说的有机联系中, 直面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辍学儿童现象, 深入研究和思考杜小康等悲剧人物形象的多重社会效应。一方面, 对受到“新读书无用论”等社会亚文化的影响, 在内心深处认同“读书真没有意思”的孩子, 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予以正确引导;另一方面, 还要主动作为, 动员和组织各方面资源和力量, 关爱、引导和救助辍学儿童。作为家长, 应以杜小康的父亲为戒, 切不可为了偿还债务就逼迫孩子辍学赚钱, 更不能为了追逐财富而让孩子辍学赚钱;作为教师, 要全面介绍杜小康辍学的特殊背景, 在引导学生学习杜小康勇于战胜挫折的同时, 更要引导学生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切不可因家境一时困难而盲目辍学赚钱;作为校长, 在赞赏杜小康不怕挫折、自强不息的同时, 应对类似杜小康那样的辍学儿童提供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切不可任其辍学而无所作为。只有从杜小康等人物的悲剧故事中认真吸取教训, 才能使悲剧的美学效应转化为避免悲剧事件在现实生活中重演和延续的社会效应。

由此, 不能不让人联想到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十岁的张慧科因家里欠债无力偿还, 不得不辍学到城里打工。面对类似杜小康一样为偿还欠债而辍学的张慧科, 代课老师魏敏芝牢记高老师临行前要她确保学生一个都不能少的叮嘱, 决心把张慧科找回来。在众多孩子的帮助下, 十三岁的魏敏芝混上一辆车, 单身一人踏上了进城之路, 开始茫茫人海里的寻找, 历经千辛万苦才打听到张慧科在城里的住处。在电视台台长的帮助下, 魏敏芝最终找回了张慧科并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 得到了大量的粉笔和文具。辍学儿童张慧科是幸运的, 她遇到了忠于职守的代课老师魏敏芝。相较而言, 杜小康是不幸的, 无论是油麻地小学的教师还是校长, 都似乎未能表现出魏敏芝那样的“一个都不能少”的使命意识, 对于杜小康“被抛”辍学的悲剧命运, 除了同情而外, 未能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杜小康的不幸, 既是人生际遇的不幸, 更是时代的不幸;而张慧科的幸运, 更多的是我们国家迎来科教兴国曙光的时代的幸运。虽然两部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不同, 但都会产生社会效应。因此, 学习杜小康的悲剧故事, 除了关注杜小康的成长和人生之外, 还应该把眼光投向现实生活中的教育和社会, 引导学校对“一个都不能少”的崇高使命的自觉坚守和践行, 引导更多人对科教兴国大业的深层思考和自觉参与, 从而让千万个杜小康实现对“被抛”悲剧命运的突围, 摆脱“贫困文化”的历史包袱, 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与我们一道奋斗, 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圆“全面小康”“建设和谐社会”的梦想!

参考文献

[1]曹文轩.草房子.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8.

[2]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 2002:443.

[3]戴圣.礼记·礼运.王学典, 编, 译.北京:蓝天出版社, 2008:103.

[4]黄晖.论衡校译.中华书局, 1990:383.

[5]徐妍.“被抛”之后的神奇转变:读解曹文轩《孤独之旅》.名作欣赏, 2007 (9) .

[6]曹文轩.十年回首:《草房子》创作札记.中华读书报, 2007-09-21.

[7]叔本华.叔本华论说文集.范进, 柯锦华, 秦典华, 孟庆时, 译.商务印书馆, 1999:125, 128.

[8]左珊丹.成长的代价:读《孤独之旅》.语文学习, 2003 (10) .

[9]张美妮.张美妮儿童文学论集.重庆出版社, 2001:180.

[10]魏莉莉.“贫困文化”视野下的城市青少年辍学问题.华东师范大学, 2005.

上一篇:以盼望为话题的作文400字下一篇:农博会赞助商招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