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渴望生活》有感

2024-05-20

读《渴望生活》有感(共14篇)

篇1:读《渴望生活》有感

读《渴望生活》有感

很多人知道他的名字,是因为他的油画在拍卖行以天价成交。你问他们最喜欢哪一个画家,他们总是说梵高啊梵高啊。但是,他其实相貌平平,有着棱角分明的大下巴,并不讨人喜欢。他偏执孤独,嗓门粗大,举止无礼,招人厌烦。他被小孩子称作红头发的傻瓜,被大人称作三十岁的白痴。他割下自己尖叫的耳朵,却毫无知觉。为了表达自己的爱,任烛火将自己的手掌灼烧至暴皮起泡……

在他出生的前一年,他的母亲生了第一个男婴,取名文森特,但不幸夭亡。一年以后,我们认识的画家梵高出生,父母就把他那夭折的小哥哥文森特的名字,连同对这个哥哥的哀悼与忧郁,一起给了他。除了弟弟提奥,他始终没有得到父母的宠爱,兄弟姐妹的包围。

人们总是说,梵高是一个疯狂的天才。似乎我们有意无意地认为,天才总是和疯狂脱不了干系。他步行数百里去看自己的初恋乌苏拉,他追求自己的表姐把手掌烧烂,他拿着刀子追着朋友高更,他用剃须刀割掉自己的耳朵献给一个妓女小鸽子……这一切,难道还不算是疯狂?可也许,在疯子的眼里,最正常的人才是最疯狂的。疯子没有我们这个文明社会所有的逻辑。疯子惟一的逻辑,就是可以不必按照正常人的逻辑行事。

初恋遭受重大打击,与父母兄弟不和,与牧师学校不和,与画商叔叔们不和,与画家们闹崩,与妓女克莉丝汀同居又分离,与高更吵架,最终被送进精神病院。他的这些遭遇被我们读着,他的苦难也被我们感受着。临终的时候,他留下脍炙人口的名言:“这苦难啊,永远也不会终结”。于是全世界的人都同情他。这没什么丢人的,我也同情过他,与千千万万的人们一样。我们阅读梵高的苦难,我们将自己的生活与梵高的生活比照,我们把自己内心的痛苦投射在他的身上,于是两个本来毫不相干的人,就这么风马牛地有了联系。

每当我们对这个世界稍有不满,我们就会找到他那里去,对比一番,唏嘘一番,侥幸一番,然后觉得自己的困难也不过如此。梵高成了什么?他是释迦摩尼,还是关公像?一个死去的画家,一个普通的荷兰人,就这么被我们的口水和眼泪注解成了一个虚幻的图腾。我们享受他的苦难,我们歌颂他的伟大。那么多人写下这样的文字:梵高,我爱你。接着是一连串肉麻到极致的各种句子成分。喜欢是私人的迷恋,无可厚非。关于诸如此类种种,我只想问一句:你们有多少人真正看过他的画?他笔下的星夜,他笔下的乌鸦与麦田,还有他最爱的向日葵,你们真的都看过吗?

钱月亮

篇2:读《渴望生活》有感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看过凡高的画:流动涡陷的星光,灰暗的天空,弯弯扭扭的线条,斑斓诧异的色彩组合——这是什么?与我平日所看到的那些笔画清晰,渲染鲜明的山水画有着天壤之别。后来才有所了解,他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于是凡高这个名字就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记忆中了。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当我合上最后一页,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一直沉浸于其中,紧绷着的心慢慢的平静下来。但是我能合上凡高那双不瞑的眼睛吗?这位百年前先人是否会因为世上又多了一个理解他崇敬他的人感到欣慰吗?

《渴望生活》的作者欧文 斯通用真实,细致的笔触为我们刻画了凡高这个奇特而有伟大的人物。

他,生前穷困潦倒,衣食无着,死后他的作品却创造了世界油画拍卖史上的最高纪录。他,生前默默无闻,孤独一人,死后却被全世界人们接受,欣赏,崇拜,敬仰。他,无数次的被凌辱,被拒之门外,却始终怀着对艺术的追求,孜孜不倦。他是为艺术而生的人,绘画在他的眼中已经是他的生活。透过那些咄咄逼人的色彩:刺眼的黄、令人难于忍受的铬黄、触目的绿、强烈的紫罗兰、浓郁的钴蓝……打开了我们的眼界,直指我们的内心深处。他献身于艺术,放弃了舒适平淡的生活,最后的结局却让人心酸。但从他的生活经历中,我懂了坚韧,执着,不屈,忠诚。他就想一对干柴,只要有一颗火星,就会燃起熊熊大火,燃起蓄势已久的狂热的情感,给后者带来火光,给在人生路上辛苦跋涉的人们带来信心和力量。他用一颗火热的心去爱人类、爱自然、爱世界,自然他和他的作品

火——燃烧——向日葵。

我打开画报,一幅生机勃勃的《向日葵》呈现在我的眼前画面一片金黄。红色,黄色重叠突兀,光与影的交错浓重而热烈。鲜明强烈的色彩极好的向人们表现了作者对光明与希望的渴望。他在生活中受尽了各种不幸,在画中,他淋漓尽致的抒发了心中积蓄已久的郁闷、愤怒,寄托了他无法实现的梦想。仔细凝视这张画,你会看到他那双渴望生活,渴望自由,渴望关怀,渴望爱的眼睛仍在灼灼地闪亮。

篇3:读《渴望生活》有感

《工作向左,生活向右》的作者埃丽卡·奥尔洛夫、凯西·莱文森,直言不讳地指出,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描述一个能让读者保持基本平衡且始终前进的生活蓝图。

工作和生活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两件事,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现代社会,由于各方面的压力,人们往往不能很好地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 导致“两败俱伤”。而《工作向左, 生活向右》作为一本指导书, 简明扼要地告诉人们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 让你在工作之余, 惬意地感受书中的平衡之道。

篇4:渴望——读《简·爱》有感

“我渴望/一千次的渴望/我渴望的不是山间轻柔的玫瑰色氤氲/我渴望的是穿破千万重云彩的壮美极光……”

读完《简·爱》,这部著作仿佛是大海中翻滚的巨浪,时时攫住了我的心,让我与其中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哭泣……

简·爱,从小父母双亡,被好心的舅舅收养。舅舅临死前委托舅母一定将其抚养成人,然而,简·爱却受到了舅母和她的孩子们的百般虐待……当读到简·爱的舅母里德夫人的儿子约翰以简·爱不配看书为由,而将书扔向简·爱,并砸得她头破血流时,我心中充满了怨恨与愤怒。凭什么?凭什么简·爱就要受到如此屈辱与不公的对待?!我在心中呐喊着。

简·爱渴望阳光,渴望自由;她坚定、刚毅、顽强、正直,敢作敢当,勇于维护自己的尊严;她心中还始终有这样一个信念:心若在,梦就在!

简·爱没有幸福的童年,没有开心的回忆,只有无尽的痛苦。当迫不得已收养她的舅妈为了“摆脱这个累赘”将简·爱送去罗伍德慈善学校的时候,她以为自己的光明就要到来了!但是,入学没几天简·爱就因为不小心摔碎石板而被布罗赫特斯克先生罚站在椅子上,“她们的视线,宛如聚火镜一样,烧灼到我的皮肤上。”“我曾经说过受不了那样子的耻辱,如今却在众目睽睽之下,站在教室中央、耻辱的托座上。”看到这里,我不禁心头骤然一缩。这个还不到十三岁的小姑娘,能经受得住如此屈辱吗?正当我为简·爱担心时,她的好朋友海伦·伯恩斯跑来安慰她,坦普亚小姐也让她诉说了自己从小到大所受的憋屈与凄苦,并证明了她的清白。我胸中的一块儿大石才砰然落地,长吁了一口气,为简·爱的幸运而高兴!

简·爱在罗伍德当了两年教师后,又在一个贵族——罗彻斯特的家中找到了一份当家教的工作,她的人生发生了改变!罗彻斯特爱上了她,然而因为他的前任妻子——一个疯女人并未死去而未能成婚!简爱因罗彻斯特隐瞒实情而愤怒地离家出走!

简·爱离开罗彻斯特后,在千里之外遇到了远亲——圣约翰一家人。他们给了她许多帮助。当简·爱获得一笔遗产回归故土后,却发现罗彻斯特原先的家:桑菲尔德已经烧成灰烬!他的疯妻子点燃大火后跳楼自杀了;而罗彻斯特也因这场火灾而导致双目失明,重度残疾!

然而,简·爱并未因这当头一棒的打击而放弃对罗彻斯特的爱情!她依旧渴望与罗彻斯特永远在一起!看到这里,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没想到简·爱竟如此忠贞不渝!

简·爱辗转来到罗彻斯特的新家,见到了罗彻斯特。那张面庞再不复先前的神采飞扬、英俊潇洒!我的心不禁狠狠抖了一下:她能继续爱罗彻斯特吗?!

简·爱没有嫌弃罗彻斯特,“你不是废物,先生——不是被雷击坏的树,你苍翠蓬勃。不管你要不要,植物都会长在你的根部周围,因为它们喜欢你的浓荫,而且它们会越长越依附向你,缠绕在你身上,因为你的力量提供了他们如此安全的支柱。”看!简·爱对罗彻斯特的爱情仍然是那么忠贞不渝,苍翠蓬勃!

他们成婚了!

简·爱,终于拥有了她渴望的“阳光”!

是的,简·爱是执着的。不懈地努力、奋斗、拼搏,她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幸福与爱情。同时,简·爱也是坚强的。儿时的虐待、悲惨的生活、不幸的遭遇……她,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苦难!但这些“魔鬼”不仅没有打垮她,反而使她更加热爱生活、憧憬未来、追求梦想!

《简·爱》通过对一个柔弱女子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它反映了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一个小写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它给予了我一种神奇的从未有过的情感,细腻、温暖、温柔,它充满欢欣与鼓舞……如古堡内的甬道般,一扇一扇门掩藏着隐忍与含蓄,执念与思辨,充满着渴望与自由,让我“尝”到了爱情的奇妙,渴望实现的美好!这是一首绝美的赞歌,是一本让人荡气回肠,值得一读再读的爱情经典!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学院附属中学初二(5)班

指导教师:李 超

篇5:读《瓦尔登湖》有感:渴望回归

——读《瓦尔登湖》有感

作者 汉本七班 钱星雨

也许只有当生活简单到一日三餐,简单到最后的财产只剩下清澈的湖水和日月星辰,充满灵性的文字才能在笔下像流水一样静静地流淌;也许只有当生活从喧嚣中归于平静,从忙碌中归于沉思,月光才能洒下最美的光芒;也许只有当生命归于宁静,栖息在透明的瓦尔登湖湖畔,布满伤痕的灵魂才能得以安息。

大卫。梭罗,瓦尔登湖畔的那个孤单的灵魂,只有他,在简单的生活中将思想和文字静静地打磨。

《瓦尔登湖》是一本适合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细心品味的好书。它是一本简明轻快的书,因为它不晦涩,它只是一曲灵魂的高歌。从山间清晨的一阵阵微风到晨昏照耀下的树林和随着季节变幻的乡村田野;从水天一色下的鸥鸟到树丛里惊恐逃走的小兽;从垂在小灌木枝头饱满的浆果到耕作于湖畔放眼远眺的灵魂。这里是他灵魂的栖息地,也是他心灵宁静和温暖的港湾。

正如他所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泓瓦尔登湖”.这种宁静和温暖是多么让人向往啊,每个人或许都愿意像他一样,平静地居住于瓦尔登湖的湖畔,安静地老去。但是我们做不到,因为我们对生活还抱有太多地所求,这些“所求”使我们的灵魂不堪重负,无法抛下一切。在这个丰富多彩的时代里,要一个人对生活无所追求,那是苛刻,但对“所求”多一些节制,则是理性。我们无需杜绝自己对生活的“所求”,但同时你是否也应该有一颗平静的心来面对这不再简单的世界?

在越来越紧密的钢筋丛林中,心灵的罗盘仍应固执地指向宁静和自然。只有这样,你的灵魂才不会在生活中迷失方向。回归自然,那是人类最美好的理想,也是心灵最好地归宿!而在今天,我们却无法想象它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幻想!

现代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几乎随心而动的舒适,水泥柏油路面光洁如新而路旁的植物却在忙乱地扎根;室内墙纸五彩缤纷、梦幻动人而室外却一片昏暗布满阴霾。昏暗遮住了我们看清世界的双眼;调味剂麻痹了我们分辨甘甜泉水的味觉;日复一日的工作指挥着我们的身体,如同机器一样周而复始,生锈了便会送往医院修理,修理不了便会送往殡仪馆,最后只留下一个精致的小盒来包装自己。这不应该是我们人类应该渴望的生活!我们渴望回归自然,归于尘土!

但社会不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就算你的坚定地放下一切回归自然,又上哪儿去寻找这一块净土?要知道,瓦尔登湖只有一个,而人类却有几十亿!

明知道自己不可能,那么还不如做一个在都市里隐居者。我们或许只能这样安慰自己,而有的人却甚至连这都做不到,这是人类的悲哀!一次次地追求解放,却又一次次将自己束缚在这片土地上。

幻想归于终将遥不可及,只能欺骗一下自己贫乏的内心。我们终究是不属于瓦尔登湖的,不像梭罗,他是瓦尔登湖的孩子,只有瓦尔登湖的孩子,才能融入瓦尔登湖这片净土。

篇6:感恩生活——读《感恩生活》有感

今天我在网络上搜到一篇文章,看后令我有很多很深的感触。这篇文章教会我如何感恩,也教会我为什么要感恩。还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我都在这篇文章里学到了,通过这篇文章,我懂得了。

“感恩就是一种积极的、乐观的生活心态。感恩,可以是病床上奄奄一息的病患看到第二天初升的太阳;可以是沙漠中断水口渴之人举步艰难之时发现一片绿洲;可以是迷茫无序之时忽然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感恩”,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感谢”、“感激”,但也有此之意。感恩,是一种更深的,发自内心的生活态度。对生活感恩,其实也是善待自我,学会生活。”这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通过这篇文章,我了解到,我们要感谢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要感恩于我们的父母和亲朋好友。我们不要觉得他们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都是理所应当的,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他们,感谢父母给我们的悉心照料,感谢朋友对我们的无私帮助,感谢老师传授给我们很多的知识,教会我们怎么做人„„这些都是我们值得感恩的人。我们还要感恩上天给予我们的挫折和磨难,是这些不平坦的路磨练了我们的意志,让我们学会要去面对种种的考验,在不平坦的路上我们也要走得扎扎实实,平平稳稳!

在这篇文章里,我也学会了要去帮助别人。有时候自己的一个微笑或者是一个小小的举动,能帮助别人渡过难关,重新对生活充满希望!

同学们,让我们学会感恩和帮助别人吧!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家园更和谐,更美好!

篇7:读生活有感

最近我读了《中国石油员工基本知识读本》之《生活》一书,感触颇深,也使我深刻明白读书学习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仅能更好地提升工作能力,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教会人们如何理解生活,关爱生命。

作为一名普通的石油工人,生活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人的日常生产活动和工作经历与过程;生活,又很复杂,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尽相同,甚至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对于有些人来说,生活就意味着吃饭、睡觉、上班、下班;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生活中到处都是新奇、快乐、有趣的事情。有人说,经济水平决定生活质量,人生的幸福是建立在丰富的物质基础之上的。其实不然,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取决于他对生活的态度,取决于他对生活意义的理解。

石油工人是世界上平凡的一群人,同样要学习劳动、组织家庭、培育子女。但作为石油工人,我们不计个人得失,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艰苦奋斗、永不言弃,为油区更美默默奉献。

篇8:读《渴望生活》有感

关键词:日本,道德教育,生活化

道德教育回归生活, 这是针对两国道德教育现状与学生道德生活现状提出的。以知识为本的目标设计, 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 道德教育“仍表现出封闭单一的特征, 在内容上脱离社会现实生活、忽视个体需求、缺乏时代感, 在方法上还依赖于灌输、说教、重外铄轻内修、重约束轻引导的方式, 道德教育陷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 (1)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德育目标价值引领生活, 德育内容融入生活, 德育方法指向生活实践——已经成为共识。

1 德育“生活化”的内涵

简而言之即道德教育始于生活并以生活为终。生活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式, 或者说道德是人们选择的生活方式。“只有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现实遭遇中, 才能够真正开掘出学生道德人格生成与确立的源头活水”。 (2) 也就是说德行只有在亲身经历、感受的基础上才能形成。道德的实质是具化到独立的人的德行, 并引领个体过有道德的生活。

道德教育的“生活化”可以理解为:把德育与生活结合起来, 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制定德育内容, 在生活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感受生活, 在真实的道德生活中建构道德认知结构, 在现实生活中内化道德品质, 进而“引导人去过值得过的生活”。 (3) 在学生自己的生活中养成基本的行为规范、习惯和德行,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人”。 (4) 就确保了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

2 日本道德教育“生活化”理念简介

2.1 德育目标方面

日本在德育目标回归生活的尝试有在实际行动上细分阶段目标, 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其中最有特点的就是:德育目标的序列化, 具体表现在目标的层次上。

日本文部省1977年颁布的《日本小学道德课教学大纲》中把小学分成低、中、高三级。按照不同的阶段把28个在小学阶段必须完成的重点指导项目分配组合落实到每个年级, 一二年级为低年级有14个项目, 三四年级为中年级有18个项目, 五六年级为高年级有28个项目。如“热爱正义、憎恨非正义、有勇气地采取正确的行动”, 低年级的要求是具有热爱正义的感情, 中年级的要求是增加分辨正义与非正义的能力等, 高年级的要求是增加有勇气地进行正确的行动等内容。 (5)

2.2 德育内容方面

日本德育内容有一个很大的特点, 在内容上既有统一性又有层次性, 具体体现在德育内容在一纲之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的, 体现了日本德育内容的层次性。

例如, 日本道德教育在小学低中高三个阶段有相对应的三层德育内容:小学低年级阶段重点培养基本生活习惯;中年级阶段重点培养遵守日常生活规范的习惯;高年级阶段重点培养社会公德、为社会公共事业服务的精神。 (6)

2.3 德育途径方面

日本注重“德性养成, 实践训育”, 这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相比有明显的差异, 在“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日本注重“情、行”, 中国注重“知、意”。 (7) 在实施途径方面日本德育具备相对完整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实施途径体系, 而中国道德教育途径主要是学校道德教育。

日本德育非常注重“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践行途径的建立, 并且在生活场景、环境中注重“思想政治及情感教育”因素的渗透。比如, 利用动画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日本动画采取的是渗透的方法, 是一种非常隐蔽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在潜移默化的娱乐之中进行。 (8)

3 日本德育对我国德育“生活化”的启示

3.1 德育目标指向现实生活具体内容

德育目标指向学生现实生活, 并通过制定详实细致的系统目标保证德育落到实处, 要依据不同心理发展阶段、条件、环境等多重因素而呈现不同的层次、水平和等级。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德育目标应当体现层次化、循序渐进的特点。

日本小学在“道德科”之外还另加开设“生活科”和“家庭科”, 内容上既包含在道德科之内, 形式上又相对独立于道德科之外;“生活科”目标主要指向社会活动, “家庭科”目标主要指向家庭生活。 (9) 这种设置使得德育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类似日本这种目标体系是现实可行的, 比如, 在具体实践层面我们可以结合中小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在小学阶段德育目标中设“行为规范及公共道德教育目标”, 又可细致为“社会、学校、家庭行为规范及道德规范”, 进一步细化为“遵守公共秩序、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孝敬长辈、尊老爱幼、友好诚信”等细目。

3.2 以生活活动为道德教育的基本措施

力求从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遭遇到的各种社会的、思想的、道德的、价值的问题与困惑出发, 从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中来选择和确定德育的具体内容。重视生活世界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依据不同心理发展阶段、条件、环境等多重因素创设有层次的德育内容体系。

从日本德育目标序列化和德育内容层次性的特点, 我们可以发现完善、细致的德育目标体系保证了德育内容实施的有效性, 系统的德育内容也促进了德育目标的序列化, 二者是相互促进、依存的关系。更值得注意的是:德育目标细化的足够详实具体即实现了由德育目标向具体德育内容的转化。如, 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目标包含遵守公共秩序, 遵守公共秩序包含遵守交通规则, 遵守交通规则的目标可以细化为具体的德育内容, 如:乘坐公共汽车应先下后上, 勿争先恐后, 勿挤逼抢位, 给老弱病残让座等具体内容。德育目标的序列化及德育内容的层次化保证了德育向具体现实生活点点滴滴的落实, 由此可以看出, 德育目标的序列化及德育内容的层次化对德育实效性的积极意义。

3.3 建构涵盖生活各方面的践行体系

“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道德践行体系旨在引导学生在家庭、学校及社会生活中实践德行。培养“社会人”的德育环境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营造, 要求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对儿童道德教育的影响作用。要善于利用家庭教养中的亲情感染和潜在的隐性陶冶功能, 父母和教师共同承担培养教育孩子的重任。学校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必须正视青少年社会生活的不完全性, “发挥学校德育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等优势, 利用社会德育的良性影响”, (10) 帮助、监督青少年自觉抵制不良道德的侵蚀。

日本德育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对我们构建合理的德育环境具有借鉴意义。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 比如动漫产业中的儿童动画节目多具有很好的亲子教育功用。中国的家庭教育存在对少年儿童过于袒护, 导致学生普遍缺欠面对、克服困难、挫折的能力。中国家长在子女教育中参与度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家长应寻求更丰富、更有效的亲子共处方式, 以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游戏、生活中去, 这样既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又可以了解孩子的学习及生活情况, 同时也是良好的情感参与教养方式。

参考文献

篇9:世界渴望读懂中国

理解中国才能理解世界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说,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对话的世界,是一个在不同文明的交流之中走向和谐未来的世界,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汉学有责任突破学院和学科的限制,为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作出更多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这样阐述大会宗旨:“梳理传统汉学与当代研究的承续,推动中国主流学术与海外汉学的沟通,探讨世界对中国的阐释以及‘中国道路’对世界的意义,使‘文明对话’与‘文化交流’的主旨得到进一步深化。”

汉文化与汉学正日益受到关注与肯定。“汉文化的生命力与最终的繁荣为英语世界带来了启示性的信息,同时揭示出人类社会的深刻内涵。”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点明汉文化对世界的价值所在。

匈牙利驻华大使库绍伊·山多尔说:“汉学开拓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开阔了我们的世界观,从而使我们能够以不同的视角理解事物。”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马丁·雅克教授分析道:“在往昔200年间,我们生活在一个由西方创造的世界里。在概念上,‘现代化’与‘西化’等同。然而,21世纪将有所不同:两个非西方大国的崛起将动摇西方的主导地位,现代化的模式将变得多元。”他甚至大胆预言:“短短数载后,无法理解中国,则无法理解世界。”他认为,要理解中国,就必须置身中国的语境下,而非透过西方文明的三棱镜。

新旧汉学全面透视中国

据介绍,汉学原指西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现在也包括对现代中国的研究,这就是“新汉学”或称“大汉学”。新汉学成为汉学研究的热点。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姚新中教授举例说,在英国,80%以上的汉学研究者将研究重点转向新汉学,即研究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等诸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教授对美国多所大学访问后发现,美国很重视对当下中国的研究。

台湾清华大学教授陈钰说,新汉学的说法并非出自学术界,而是始于一位政界人士——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他认为这展示了在新世纪中国文化崛起的潮流下,社会各界关注汉学的心态。

新汉学兴起并未排挤传统汉学,而是形成了两个研究领域并行不悖的格局。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研究员吉安德统计了俄罗斯汉学近期发展的趋势,结果表明研究中国历史、思想、科学的文章占70%,研究中国艺术、文化的占12%,研究中国语言文学的占8%,研究当代中国的仅占10%。也就是说,在俄罗斯,传统汉学研究仍在唱主角。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前会长柯百从国际沟通的角度表达了新、旧汉学同等重要的思想。他认为,不了解中国历史,就不清楚中国声音的原点;不了解现代中国,就可能用旧中国翻译新中国,导致误解。

孔子新汉学计划推出

此次汉学大会期间,国家汉办设专场推介“孔子新汉学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来华学习、中外合作培养等方式,支持各国优秀青年学者成为汉学家和中国研究专家,进而推动国际汉学、中国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与繁荣。

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介绍说,“孔子新汉学计划”包括6个项目,分别是中外合作培养博士、来华攻读博士学位、“理解中国”访问学者、青年领袖、国际会议和出版资助。她透露,该计划即将开通网上申请,首批来华学者将由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选派。

篇10:读《走向生活》有感

读《走向生活》有感1

读了美国作家戴维.科宁斯写的《走向生活》这篇文章后,我深有感触。这篇文章通过回忆作者对罗斯福夫人的采访经过,明白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走向生活,广交朋友。

“和一个陌生人会晤并开始一种关系,这是生活中最令人感动的”。这是罗斯福夫人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含义深刻,应当细细咀嚼。她说生活中充满了偶然,人生是由一连串的经历组成的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是由不认识到认识逐步发展的,这也是一个人投入新的生活,扩大社会生活的.开端。

以前,我上课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一言不发,有时是不会,有时是会但不确定,过了一段时间,我试着举手发言,发现其实它也是一种乐趣,也会让我高兴。在以后,我就尽量积极的发言,尽管有时是错的,但我也挺高兴的。现在,读了这篇文章,我想我以后应该再积极一点,应该为学习改变一下自己内向的性格。

戴维.科宁斯把罗斯福夫人说的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它对于我来说也是我的座右铭。“来自生活,广交朋友”它将在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激励着我不断前进,不断努力。

读《走向生活》有感2

学习了美国作家戴维科宁斯写的《走向生活》这篇课文后,我深有感触.这篇课文通过回忆自己对罗斯福夫人的采访经过,提出并倡导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走向生活,广交朋友.“和一个陌生人会晤并开始一种关系,这是生活中最令人感兴趣的.”这是罗斯福夫人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含义深刻,应当细细咀嚼.它是说生活中充满了偶然,人生是由一连串的经历组成的,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是一种由不认识到认识的逐步发展的,这也是一个人投入新的生活,扩大社会生活的开端.所以,要放开生活的怀抱,拥抱生活,珍视老朋友,结交新朋友,只有这样,生活才会有意义,你才会过得快乐,过得幸福.以前,我上课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总是不发言,有时是不会,有时是会,但没有把握对.过了一段时间,我试着举手发言,发现其实回答问题也是一种乐趣,会让我高兴,然后,我就尽量地积极发言,尽管有时的回答是错误的,但老师从来都不批评.每次发言以后,我都会感到很高兴.现在,学习了《走向生活》这篇课文,我想我以后应该再积极一点应该为学习改变一下自己内向的性格.

读《走向生活》有感3

当我学完《走向生活》这一颗时,我的感触颇深。文中最后一直然段:“走向 生 活,广交朋友。”这一句话是作者戴维`科宁斯的人生有了扭转.走向生活,广交 朋友。听起来像个顺口溜,但这一句话,这几个字竟会扭转命运,我们不难体会到这 句话的深刻含义。“走向生活,广交朋友”,首先要以一颗乐观的心去面对生活,广交朋友,就是要多交些朋友,但必须有选择性的交:第一,要叫一些性格开朗的朋友。第二,要交一些比你学习好的朋友,这样就会让你有了奋斗目标,超过他。

生活中常会有人冒一句“郁闷”啊!但回头仔细想一想,人生也就那么2万多天,我们何苦呢?我们何不尝试一下每天快快乐乐的过日子,也许这样生活会比你想象的好多了——别让郁闷成为时尚吧。

篇11:读《感恩生活》有感

从来不说自己不行,从来不说做不到,

读《感恩生活》有感

 

琼尼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琼尼是一个先天畸形的孩子,虽然经过了治疗后,他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走路,但是医生却说:“他不可能像正常人一样跑步”。七年级的他自己决定参加横穿全美比赛。他每天都坚持训练,虽然他比其他人都刻苦,比其他队员都努力,但都落在队伍后面。于是他决定每天跑4-5公里。有一天,他发烧了,他还坚持跑步。最后,他终于进了决赛。

一个有先天双足畸形的人,都可以参加穿越全美比赛。我连他的一半都不如,更何况他发烧还去参加训练呢!琼尼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坚持永不放弃,信念可以改变一切。信念就像一盏明灯,照亮自己生活的轨道,获得向上的动力,

读后感作文

你看故事中的小琼尼身残志不残,我真的很惭愧。

 

就说现在吧!我正在学习速度轮滑,我没有学两天就打起了推堂鼓。记得有一次,教练让我们练习弯道交叉。我一听不禁冒出一身冷汗,要知道我最怕做这个动作了。轮到我了,我心惊肉跳地做了一个后,就开始直线滑行。李教练一脸严肃地问:“你在干什么?你的弯道交叉上哪里去了”我很久都不回答,李教练见我一言不发,气不打一出来,就罚我静蹲。我抱着自认倒霉的心情,开始了静蹲。蹲在那里的时候,我心里觉得委屈极了,太痛苦了。我再也忍不住了,在训练场地大声地哭了起来。泪水汗水直流,我再也不来训练了。看看琼尼我们之间的差距太大了,一个简单的弯道交叉就难倒了我。琼尼真的好佩服你,我以后要加强训练了。

篇12:读《平面生活》有感

《平面的生活》的主人公左眼远视,右眼近视,自己感觉不坏。但是是,终究敌不过眼镜商的巧舌如簧,配制了一副应该会给他眼睛有益辅助的眼镜。顿时,他进入了培根过分的、侵略性的、螺旋状的世界;他选择摘下眼镜,又回到杜飞画幅的美妙生活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

古时,在靠近边塞有一个人,善于推算。一天,他家的马跑去了塞外,邻居都来安慰他,他却说是福气。几个月后,他家的马带回了一匹匈奴骏马。邻人来祝贺,他却说是祸害。家中好马好多,他儿子又好骑马。一天,他儿子从马上摔下,摔断了腿,他却说是福气。一年后,胡人入侵,青壮年大多战死沙场,而他儿子因为腿瘸不能当兵,和父亲一起保全了性命。塞翁的换角度,带来了一份豁达。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凡事无绝对,世间万物皆可相互转化。这就是“换个角度”!

再比如当今的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就算成绩再差,也要挤入普通高校,才不让孩子上高职院校去学技术。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普通大学才可前途无量;相反,有的清华北大的学生,找不到好工作,竟然杀猪卖肉;而那些受过高等技术院校教育的`学生,月薪过万者,比比皆是。尤其在金融危机暴发后,无数工人下岗失业,大学生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而技术工人却依旧是香饽饽。读书较其他途径而言,只是一种较好的出路。换个角度说,既然此路不通,另开一路,上技校未尝不是明智之举啊!

同样,网络因为毒害不少青少年而臭名昭著。其实,只要好好利用互联网,完全可以化“害”为利,让它成为工作学习的好帮手。互联网上信息云集,是个查阅学习资料的宝库。只要用理智的钥匙,打开互联网的大门,合理安排游戏时间,网络也是放松心情的好地方。“换个角度”带来理智。

前段时间,男生制作的“熊猫烧香”病毒可谓贻害不浅,什么杀毒软件都杀不掉它。后来还是他自己编写程序,“请走了熊猫”!此生犯罪该罚否?答案是毋庸质疑的。然而,我想,这是个人才。如果国家好好引导,好好培养,他也许回成为第二个马化腾、第二个张朝阳。年轻有为之士,不应该仅仅是扼杀,更多的是引导,让他成为造福于人类的人才。这还叫“换个角度”用宽容看待世界嘛!

篇13:读《渴望生活》有感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生活, 充满挑战与激情。因为它正如朱慕菊在《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中所阐述的那样, 要求教师不仅要革新观念, 而且要转变角色。从教师与学生关系看,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关系看,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关系看,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建设者与开发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1]要在学校生活背景下切实实现四种角色的转变, 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 完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成功突围与跨越, 最关键的是要找到学校教师工作生活化中到底应该学些什么。一是本体知识, 即教师所教的学科专业知识。比如, 一位教师从事数学学科教学, 数学学科知识就是他的本体知识。很难想象, 一位没有掌握数学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师能胜任数学教学工作。二是支持性知识, 即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学起到支持与支撑的知识。它包括教育学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课程论的知识等。三是实践性知识。教师实践性知识包括: (1) 教学技术规则。主要指教学方法、程序、技术要求等。 (2) 教学经验。 (3) 教学情境知识。 (4) 教学决策、判断能力的知识。 (5) 实践化的学问知识。

学习型组织之父彼得·圣吉 (Peter Senge) 说过, “学习”并不意味着获得更多信息, 而是扩大我们生活中真正需要的产生结果的能力, 这是终身的有成效学习。[2]顺着教育哲人的思路一路追寻, 教师工作学习化生活的技术演绎模式应该嵌入在我们风风火火、充满生机、灵动的校园生活中。教师工作学习化的模式归纳起来应该有五类: (1) 以接受学习为主的教师工作学习化技术演绎模式。其基本程序:讲座—观摩教学—案例教学—读书活动。这种教师工作生活化技术演绎模式在学校情境中经常被采用, 优点是简便易行, 信息量大, 不受人数限制。其缺点是难以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缺乏相互交流, 容易使教师工作学习化陷入被动状态。 (2) 以指导参与式学习为主的教师工作学习化技术演绎模式。它的基本程序为:微格培训—参与式培训—参与式模仿—教学诊断—非指导性教学—师带“徒”。其优点是学习内容指向性强, 在技能形成的学习与训练中能用可视设备, 反复观察、研究, 学习的技术评价标准比较明确。缺点是整体观念不强, 把事物的发展容易当成简单叠加, 对内在的必然联系重视不够, 极易使学习“碎片化”“表象化”“片段化”, 走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形而上学之路。 (3) 以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师工作学习化技术演绎模式。其基本程序:教师角色发展培训活动—教学小组忠告活动—以教学日记为基础的教师合作反思活动—教师学习自传反思活动—角色模仿培训—教例研究—说课。其优点是对个人要求高, 比如学习态度、敬业精神、职业规划及理想、人际沟通能力等。它是“实战化”水平比较高的学习模式, 凸显了在专业成长中合作的重要, 通过团体协作学习能形成一定意义上、一定范围内的合理竞争, 在沟通中合作, 在合作中取长补短, 进而撬动集体中每个人的专业发展。缺点是组织准备要求高, 技术含量高, 使许多在学习状态下产生的东西不好控制, 比如学习态度、个人情绪、人际关系、身体状况等。 (4) 以个体探究为主的教师工作学习化技术演绎模式。其基本程序:课堂事件调查—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研究—教学日记—学生个案自我研究。其优点是自主性强, 通过学习研究, 可以提升其洞悉能力、砥砺其教育机智、提升其课堂驾驭能力。缺点是此类学习研究具有个别性、差异性、特殊性的特点, 常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不能大面积复制、推广。在学习中只能凭借教师个人的自觉, 可靠性有待观察。 (5) 以课题研究为主的教师工作学习化技术演绎模式。其基本程序:科研兴校中校本学习与培训—教育科研讲座—教师教育行动研究 (教例研究、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日记反思”等) 。其优点是以课题为抓手, 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工作学习化的品位, 能以最强劲的力道提高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品质。缺点是科研是一种富有个性与创造性的工作, 如果一味地普及乃至大众化, 极易造成像广州第二师范学院许锡良副教授在《科研累得吐血?活该!》一文中所描述的那样, 教师被科研折磨而分心, 被科研的功利绑架而世俗, 进而由被动科研化造成科研的泡沫化。[3]

教师工作学习化技术演绎的模式, 仅仅是一种教师工作学习化的外在呈现。而最为主要的、强有力的教师工作学习化的保证则在于广大校长对教师工作学习化理念的认知与自觉;在于广大校长对教师工作学习化的操作中产生的“自卑”“懒惰”“倦怠”“流言”“蜚语”等人性弱点场域中对自觉理念冲击的坚守;在于广大校长对学校管理中政策性支持与管理的技术性指导以及全心全意为教师工作学习化服务的策略;在于广大校长对教师工作学习化这一学校场景衍生的教育理想的理解与追寻;在于广大校长哲学思想上对教师工作学习化的这一学校现象,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从教育的“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理性认知与举重若轻般的驾驭。更在于广大教师对新课程改革下, 课程“生活化”原则的生动理解与激情实践, 正是由于广大教师的工作生活化, 才是真正推动与落实新课程改革课程“生活化”的推手, 除此以外, 概莫能属。《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中说过, “日夜常精进, 未曾起疲厌”。[4]正是学校管理者这种境界与广大教师这种精神, 才会使教师工作学习化生动演绎, 激情释放, 以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应然方式, 沿着洒满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阳光的康庄大道奋力前行, 达到校园生活的最佳境界:以文“化”人, 以学“化”工, 工学相生, 工学兼济, 工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郭进隆, 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4.

[3]许锡良.科研累得吐血?活该![EB/OL].[2014-09-21]http://blog.ifeng.com/article/34078686.html.

篇14:我渴望过正常的生活

1993年10月8日,新西兰激流岛,诗人顾城杀害妻子谢烨,而后自杀,他们的死因成了一个谜。而处在漩涡中的另外一个女主角——李英,则离开新西兰,隐居在澳大利亚。

我从认识顾城起,就陷入到唯美主义的幻想里,非常地理想化。顾城出国前,我只见过他4次面,都是和朋友一起去的,没有单独见过面。每次像进殿堂朝圣一样,我的精神世界被他的光环所笼罩。

后来我之所以要出国,就是特别想争取一个自由空间。北京的胡同能带来人际关系的亲密,但没有私人空间,起码没有自己的房间。我想找一个地方,没人管我,海阔天空地生活。

1990年7月5日,我到了激流岛上。一个星期之后,因为要挣钱,我对顾城提出到外面找工作。气氛一下子僵了,以前我没有见过顾城那样不好的脸色。他感到了他所不能忍受的世俗。谢烨告诉我不要刺激他,他的情绪非常极端化。过了几天,他的态度缓和下来,我也喘了一口气。

在岛上找不到工作,这里没有商业和工业。顾城的孤独感是与生俱来的,与人不合群。能与顾城沟通,我感到非常荣幸。

在岛上时间长了,我和顾城谈诗、谈精神的东西,也谈我和湛秋的感情。湛秋在我俩一开始恋爱就说:即使他离婚了,也不可能和我结婚,他不想再戴上婚姻镣铐。这对我的伤害很大,在岛上我可以谈精神,不谈身体之爱,我以为顾城可以给我带来这些。

在岛上有一个教我和谢烨英语的50多岁的英国移民约翰,他是我在岛上唯一的朋友。他两次向我求婚,我有了一种被爱的感觉。1992年底,我离开激流岛来到悉尼,回归正常的生活秩序中。生活费是最大的一个问题,约翰也没有钱。我去一家咖啡店工作。我们的婚姻关系也不是正常的,没有那方面的事。

我是在悲剧发生两天后知道消息的,当即昏了过去。离岛时以为一切已经过去了,我答应谢烨在他们平静下来前不和他们联系。我只在事发前一个星期给她写了一封信,告知我的通信地址,不是家庭地址。他们应该是在事发前一天收到信——顾城不会看到信,他从不去信箱拿信的。

当时他们已经离婚。谢烨的人生也是被扭曲的,她也想过世俗的生活。对顾城来讲,喜欢一个女孩子,看到了你灵魂中纯粹的东西,你自己不保护,他也要来保护,不要你到世俗中去,这是他的信仰。我觉得他是在冲动之下杀了谢烨,完全失控了,他是随时都可以爆发的人,悲剧只是一个契机的问题。他杀谢烨,我不感到特别惊讶。

我在《魂断激流岛》中写过这样一件事,我们曾陪到岛上来玩的一个男孩一起去海边,顾城和谢烨先回家,我就陪那男孩捡贝壳。5分钟后谢烨就风驰电掣开车回来叫我回去,说顾城不对勁了。回去后,我看见顾城正在一斧子一斧子地砍树。所以说,他的爆发一定要体现出来。悲剧发生时,如果我在岛上,斧子会砍在我身上。

顾城喜欢一个女孩子,不是那种性呀什么的男女意识,他觉得是把一个女孩子从世俗中解救出来。他的宗教感是非常强烈的。如果没有这个背景,我们3个人在岛上一起生活是没法理解的。

有一天顾城收到了德国的邀请信,他不想去,而谢烨特别想去。我一直认为她像圣母一样,身上没有世俗的东西,她从没指责我和顾城在一起怎么怎么的。顾城说不想去,她就哭了起来。她把邀请信看成她的一道门,觉得能把顾城带走。等我走掉,他们再回到岛上重新开始生活。她在岛上其实非常痛苦,但没有流露出来。她对我说,这是顾城的最后一个机会。岛上生活很贫困,他们依靠救济金过日子,也没有朋友,她感到去德国可以放松一下。

送他们走后,我开车回来时觉得精神彻底崩溃了,我刚来岛上时把湛秋的情书都烧了,以为自己可以放弃世俗的爱情,进入一个精神王国。可是现在路已经到了尽头,谢烨得到了她想要的,留下的一切都压在我身上。她走之前哭着和我说,我应该走,但不要马上离开岛,照顾一下他们的儿子。顾城若是知道我走了,在德国也会待不下去的。

顾城死了,我也没法再过正常的生活,很快与约翰分居了。我觉得一切像是梦,直觉上认为如果我没有离开岛,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看到报纸上有关文章后,压力就更大了,人们怎么会认为我是那样一个坏女人?我写了《魂断激流岛》,把岛上的生活又回想了一遍。1994年我为这书回国了一次,见到了湛秋,两人很尴尬。虽然见面感到痛苦,但我对他的感情开始恢复了,爱情帮我一步步走下去。

《魂断激流岛》出版后,湛秋接受了媒体采访。别人说他出卖隐私。当时很多人希望我死掉,让故事结局完美,唯美主义就存在了。我没后悔,我与约翰离了婚,又可以面对湛秋了。

上一篇:老爸蹲街阅读答案下一篇:中学生读报活动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