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程优秀作文

2024-04-18

旅程优秀作文(共14篇)

篇1:旅程优秀作文

走在深圳街头,我们看到的总是匆匆忙忙的行人,而作为学生,我们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一种无形的压力像座大山一样压着我们。心里总觉得很虚,很累。寒假,妈妈准备让我回老家散散心。

我们到老家的时候已是晚上九点钟了,但乡下依旧是热热闹闹的,好像有人家在办婚礼,这里的婚礼没有去酒店办这一说法,只是请乡邻好友欢聚一堂,一起吃个饭,因为桌子小,有的人还是站着吃的,但他们脸上依旧喜气洋洋的,很朴实。

到了家门口,因门口的灯坏了,有些黑。从厨房的窗口看到我们身影的外婆,连忙招呼着外公帮我们开门,生怕冻着我们了,她自己正在厨房忙活着,一会儿功夫就给我们下了两晚热气腾腾的面条。一进屋子里,整个人都暖和了,我开心地叫:“外公!外婆!”外公“嗯”了一声,脸上洋溢着笑容,外公慢慢地走向沙发坐下来,沙发旁边有个炭炉,炭炉上正烤着几个用纸包起来的东西,香味时不时地传入我鼻孔里,我忍不住咽了几下口水。外公从炭炉中轻轻地把纸包取下来,放在地上稍凉了下就递给我,笑着说:“这是烤糍粑,很好吃的,你试试!”我将烤的有些烧焦的纸剥开,一大口咬下去,差点没把我牙硌掉了,太硬了,我摸了摸牙齿,外公毫不顾忌地笑了起来,我红了红脸,外公捏捏我的脸,操着一口家乡话说:“外面的是硬的壳,里面才好吃呢!”。

外公的眼里透露出对我的想念,我好久都没有见到外公了,平常最多在电话里聊两句,而且外公的耳朵越来越不好使了,腿脚也有些不利索了,常常听不清我们在说什么。我们一大家子也就只能在过年时聚一聚……大年初一的早晨,各家各户的大门都敞开着,乡里的年轻人挨家挨户的拜年。外婆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各式各样的点心,热情地招呼着前来拜年的人,大家互相说新年好。晚上,家里吃年夜饭,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坐在一起,聊着开心的事,满屋子的欢声笑语。外公外婆的脸上更是乐开了花。家里人担心两个老人家的安全问题,外婆却豪气地说:“这有什么可担心的,这里可是我们付家人的地盘,我往那一站。谁敢欺负我?”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外婆外公总爱互相“较劲”,其实他们是表面上较劲,私底下俩人很恩爱的,平日里外公很呵护外婆。那天外婆特意做盘鸡翅给我们这一大家子人吃,知道我不吃辣,她特地做了一盘不辣的鸡翅,结果外公觉得不好吃,说:“我做的鸡翅比你好吃多了,明天我来做!”外婆的脸顿时拉了下来,有些不大高兴,二姨妈立马出来打圆场,“这不是因为桓不吃辣吗!”我看了看外婆,外婆红着脸,我故意夹了几个鸡翅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外婆看着我吃的那么高兴,刚才的不愉快一扫而空,又开心地和大家聊着家长里短。

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我就要回深圳了,这趟旅程,外公外婆对我的关心与呵护时时温暖着我。和睦的大家庭在外公外婆的带领下,大家相敬如宾,愿这良好的家风代代相传。

篇2:旅程优秀作文

所以我就要努力,努力就会有收获,不努力就更考不上高中!上课要认真听讲,比别人更下一点功夫,更努力一点,要艰辛的度过这次旅程,你下120%的努力不一定有120%的收获,所以这次旅程是很艰辛的,要把自己的成绩提上去,考一个高中,不能为自己丢脸,我下定决心考高中,不能不考高中。

怎样才能把一个只能文化分加体育分,只能考300多分的人,超过那些分数线,一定要比别人付出10倍的努力,要为自己人生中开辟一条好的出路,不能比别人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只要自己的功夫更深,就能铁棒子给磨成针,这样的努力不一定就能上一个好的高中,只能上一个差的高中,差的高中只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差,所以艰辛的旅程是不能够完成太多,只要自己把自己玩耍的时间都放到学习上,就可以考一个差不多的高中。差不多的高中并不是我的理想的高中,我理想的高中是我们这里最好的高中。不好的差不多的高中我根本就看不上,我相信只要好的高中才愿意收我,我相信我努力之后就是全班前几,这样才能我的努力没有白白徒劳,是艰辛的道路的重重困难才会有我以后的成就,成就就是靠自己的拼搏与努力所得来的,而不是考一点点分,天天不学而得来的。

篇3:踏上青春的旅程

手中紧握的, 是一张船票, 早已被我的汗水浸透。船票上面赫然印着“青春之旅”, 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一张单程票, 只要踏上甲板便没有回程的可能。于是, 我犹豫了, 在码头上来回踱步, 目送一批又一批年轻人离开。似乎有个声音在对我说:“上船吧, 踏上属于你的青春旅程!”

这个旅途注定是不平静的, 但每一次欢笑与泪水, 每一场挑战和磨砺都将会是今后无法再拥有的美好珍藏;这个旅途注定是不孤独的, 会有志同道合的伙伴彼此鼓励, 会有睿智亲切的导师给与帮助。也许会有浪花打湿衣角, 但既然有阳光, 又何必担心它不会干?也许会有阴霾, 但既然有暖风, 又何必担心驱之不散?

虽然已经下定决心, 但我还没有做好准备。那条河看起来是那么宽阔, 我看不见河对岸的情景。那条船看起来又是那么破旧, 似乎承载不起那么多的重量以及希望。

那个声音再度响起:你还记得1921年浙江嘉兴南湖上那条船吗?它也是那么单薄渺小, 但那群朝阳般蓬勃向上的青年, 驾着它, 扬起自己青春的风帆起航, 将处于民族危亡关头的中国带进了新的时代。我又想起如今社会上, 清华学子甘当城管, 名校研究生愿为村官, 众大学生吃苦创业, 是他们给中国的崛起注入了新生的力量。原来,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阻挡青春, 能够称之为障碍的, 只有人心。

这一瞬间, 我收获了勇气与信心。这段旅程, 我不会惧怕。

行囊里鼓囊囊的, 我一一清点着要携带的东西:耐心、勇气、诚信、真诚、智慧……突然我的目光停住了, 停在了“童真”上。古人云:“弃尔幼志, 顺尔成德。”是不是只有放弃了童真才能成人呢?我想纳兰容若是最困惑的。出生前, 一位禅师给他取名纳兰成德。他常怀疑自己是否要舍弃童真, 但最后他没有, 依旧怀揣着满满的童真走在官场上, 走在人生中。他的悼亡词是我的最爱。与李商隐等人不同, 他不仅仅停留在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这个层面上 , 而是意图 冲破封建 的枷锁 , 任性去爱 。“当时只道是寻常”, 虽然不懂政治、不懂士大夫, 他最终输得一无所有, 但是他的品性却让我倾心一爱。我静静掂量着天平两端童真和成熟的分量, 抬起头, 毅然在背包里塞进了童真。我需要它时刻提醒我坚守最初的自己。

远方的汽笛已经吹响, 好像在催促我踏上年轻的征程, 若还有未曾准备的东西就在旅程中增补吧!

篇4:《未完成的旅程》

美国著名小提琴家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bin)曾来我国演奏,极受欢迎。一九七七年,梅纽因完成一部约三十万字的自传《未完成的旅程》,在英美同时出版,引起西方文艺界的重视,许多报刊撰文评介。《纽约时报》音乐评论家海罗德·舒恩贝格写了一篇题为《神童和成年人》的评论文章,对梅纽因的成长和全书作了比较详尽的介绍,饶有兴味,我这里先摘译这篇文章的若干内容:

“所有伟大的小提琴家最初都是以神童姿态登场的,就是在这班人当中,梅纽因也是极其特殊的。刚比一个婴孩稍大一点,他就能演奏一些名曲,功夫娴熟得令人难以置信,音调纯净悦耳,而且对音乐有一种使其臻于完美的本能。的确,有人认为他青少年时代演奏的水平比现在还要高。那些不相信人间有神童的死硬派音乐家只消听十二岁的梅纽因一次演奏就完全信服了。评论界狂热地赞扬他,群众仰慕他。

“有些神童一进入十几岁就渐渐衰竭而消逝,梅纽因却一直向上,成长为一名世界上最受人热爱而尊敬的音乐家。有些神童从未成长为健全的成年人,梅纽因却怀着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提高才智的决心,发奋读书,学习和思考。有些神童从小就被宠坏了,长大后成为心胸狭隘、自高自大的怪物;梅纽因却成为一名人道主义者,一个对许多受欢迎和不受欢迎的事物的提倡者,一个毅然凭自己问心无愧的良心办事的人。

“他从来不是追求吃喝玩乐的人。别的一些伟大的音乐家有种种趣闻轶事,尤其是他们的性生活更为人津津乐道。音乐家往往不是知识渊博的人,如果有什么事物引起他们兴趣值得研究一番的,那必定是性。梅纽因在这花花世界却一尘不染,是个爱好家庭生活的正派人,性格有点孤僻,尽管也喜好交际。

“他这种古怪性格出自他的理想主义。他从来没有上过学,而是由双亲在家里培养起来的。他在家里学习历史和几种外语,怀有一种希伯莱自我进修的理想。他年轻时从未进过电影院,从未阅读过通俗小说。后来,他的未婚妻兼演员黛安娜·古尔德说正是他那种天真把她吸引住了。有一次,两人谈论表演艺术,提到葛蕾泰·嘉宝①,梅纽因茫然地问道,‘谁是嘉宝?’

“有人指责他思想单纯,有些评论家礼貌地劝他还是专心一致拉他的小提琴为妙。是的,尽管他的文笔艰涩,政治思想天真,但是他在这部自传里还是完美地叙述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如果说贯穿全书有一主题的话,那就是他的家庭:双亲和两个妹妹——个个具有才智,大家融洽相聚,而且富有成果。梅纽因喜悦地回顾自己的少年时代:他一九一六年出生,四岁得到第一把小提琴,五岁在旧金山向路易斯·贝辛格学琴,七岁登台奏艺,八岁就能演奏一些标准的协奏曲。他实事求是地提到:‘我七、八岁时,一无资历和经验,二不懂得什么是青少年的向往、兴奋和失望,却几乎能跟任何一位小提琴家一样演奏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而且超过他们的水平。’

“书中当然也提到他的种种经历,演奏会上的成功啦,他同小提琴家贝辛格、名指挥乔治·埃涅斯库和弗里兹·布什等音乐家的交往啦,他们都对他的成长起过重要的作用。此外包括他对音乐的见解,对小提琴的看法,以及对其他艺术家的评论,其中当然也有对海菲兹的评论。本世纪没有哪个小提琴家没受到海菲兹的影响,梅纽因对他的评论挺有意思,他说,‘海菲兹沉默寡言,外表出名的冷漠,而演奏却热情完美得令人难以置信,他是个不大合群的人。那些认为光有完美的技巧是不够的、因而贬低他的人,从他的特征推断他为人冷酷。我觉得他们误解了当代其他小提琴家没能掌握的一种有火候的锻炼和方法……海菲兹力求使每场演奏的处理方法完全雷同一致——一种令人敬佩的正当态度,但这却不是我的作风。’

“同样引人入胜之处是梅纽因叙述他怎样成长为一个音乐家。他过惯一种也许过分受到双亲和两个妹妹无微不至的照顾的生活,以致他结婚后突然发现生活很不愉快。他也经历过小提琴家在成长中所遭遇的困难阶段,但还是努力克服了。梅纽因探讨了一个年轻人从被人欣慕的神童转变成为音乐家所遇到的种种问题。

“他确实闯过来了,第二次婚姻十分美满。他对大多数音乐家活动范围之外的事物发生了兴趣,例如喜爱印度哲学和音乐,同印度民族音乐家拉威·商卡尔同台奏艺,举办巴斯音乐节,创办自己的音乐学校,担任乐队指挥,领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国际音协,甚至也玩玩爵士乐。

“他树立敌人,特别是在战后他维护过德国音乐家威廉·孚特文格勒,后者因为与纳粹有关联,大多数犹太音乐家认为应对他加以谴责。梅纽因却指出他不仅不关心政治,而且还在战争期间帮助过犹太音乐家。梅纽因采取这种立场,招致许多同事的辱骂。他颇为辛酸地记载了这段插曲。梅纽因一向不是个民族主义者,不是犹太复国主义者。他虽然赞成以色列,但有所保留。难怪那些好战的犹太人对他颇为不满。

“不应当把这部书只看作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小提琴家的自传,其中还包含着更深的涵义。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力求协调个人和全人类的利益、利用自己特殊的天赋造福人类的这样一个人的故事。”

梅纽因在自传中提到他的大女儿扎密拉和傅聪的婚事。他说,“傅聪使我认识到那代表人类历史基础之一的一个民族、一种精神和一种生活方式。他的父亲②——一个著名的研究法国文化的学者,从中国寄来的信件,我们将永远珍藏起来,那是用毛笔写的(或者说是描的)非常有文化修养的法文信,表达了他对世界两大最古老的种族——中国和犹太——由此联结起来而感到高兴。可惜的是这场婚姻没有能够持久。”

梅纽因赞赏苏联各地的少年音乐寄宿学校,一九六三年他自己也在伦敦附近的索里创办了一所音乐学校,招收数十名儿童,聘请他的一些老朋友音乐家教授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钢琴。他认为莫斯科中央音乐学校偏重培养独奏家,很少鼓励学生演奏四重奏和室内乐,而他这所学校则要培养出全能的演奏家,既能独奏,又能任交响乐或室内乐队的乐师,甚至将来可以任教。他还特别强调要锻炼学生即席视谱演奏的能力。

关于小提琴教学,他说,“无论是培养独奏能手的俄罗斯-犹太学派,还是旨在主要培养业余演奏家的日本铃木集体教学法,都要依靠父母的热诚合作(确实铃木在接纳一个儿童之前,先要教他的父母一方,以便家中能长期保持一种音乐气氛)。日本人现在已经取代犹太人;由于犹太人在寻找新的发泄情感的出路,他们在乐队中遗留下的空缺正由日本人来填补。铃木偏重培养业余演奏家,这是他主要成功之处。我在很多方面同意他的观点。他认为音乐确实是一种应从婴儿时代就教的语言,事实上它应是在胎儿期间就受到感应的一部分,此后成为一种游戏——小提琴是个奇妙之极的玩具;铃木训练出来的大批卓越的小提琴家足以证实他这一观点。但是这种教学也有它不利之处,往往在儿童尚无分析能力之前,在大约九、十岁时,就达到了它有效的顶点。这种方法不易传入西方,那里很少父母能自由自在地扮演铃木指定的角色,很少有几个儿童不在学校或幼儿园里。”

总的说来,梅纽因对小提琴演奏的经验之谈以及对乐曲的分析,占全书的篇幅不多,而趣闻轶事倒记载得不少。例如,他十四岁时到各地演出,十分疲惫,一次在台上演奏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竟在乐队第二次合奏时困倦得睡着了。一九二九年,科学家爱因斯坦听完他的演奏,跳上台去拥抱他,并感叹道,“我现在相信天上真有个上帝!”他幼时学琴,才艺出众,但父母没有能力给他买一把好琴,一次随同双亲到卡奈基音乐厅听小提琴家克莱斯勒演奏,坐在第一排,只见克莱斯勒带着两把小提琴登台,他正纳闷,忽见克莱斯勒在台上招呼他道,“孩子,这把琴归你啦!”

梅纽因自七岁起至今已在舞台上演奏五十多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深入前线,登上战舰,慰问演出,甚获好评。在他获得众多的荣誉之中,他最乐于称道的是不列颠帝国爵士勋章、尼赫鲁国际间相互了解奖金、戴高乐授予他的罗兰十字勋章,以及十二所大学的荣誉学位,包括巴黎大学萧邦学院首次颁发给一位音乐家的荣誉学位。他现在是无数文化和慈善组织的主席、董事或委员,若打成一份机构名单需四页打字纸。他现在虽已年迈,但无意退休,乔治·斯特恩在为此书所写的序言中说,“这部自传中有两句骄傲的座右铭:‘我从来不打算退休’和‘我的一生都花费在创造乌托邦’。……许多人都由于梅纽因拒绝退休这一点而汲取了勇气,许多人在他的乌托邦里受到了欢迎。”

梅纽因这部自传使我们对他的经历以及西方音坛的状况得到一个全面的了解,值得一读。

①葛蕾泰·嘉宝是美国三十年代的著名电影明星,主演过《茶花女》和《瑞典女皇》等。

篇5:欢快的旅程优秀作文

刚一下车,微风拂来,让人感到心旷神怡。“这雅森果然与众不同呀!”我心里暗想。来到休息室,我们便听从教练的指挥,穿上了汉代的衣服,天啊!这袖子真宽大,一件衣服都已经裹住了我全部身体,再加上那个帽子,活像一个“太监”。

穿上衣服后,我们就来到了广场,在这里,教练给我们讲解了许多有关古代礼仪的做法,虽然上面讲的很认真,可我一句没听进去,因为我还是一心想着射箭项目。

接下来,他还教给我们了一个热身操——“拍手歌”,“头头拍、肩肩拍……”最后频率越来越快,我都快跟不上节奏了,于是就装模做样——光拍手,呼——这个热身操终于完了。接着该到我最期待的项目——射箭,想当年我可是“枪战之王”,虐遍天下无敌手,射箭肯定也是so easy的。

快到我射箭了,我心里像揣着一只小兔子一样“扑通、扑通”地跳,当时的心情是既紧张又激动,我看见前面的人射中的次数非常少,不禁有些奇怪,箭不是应该很好射吗?轻轻一拉不就行了,再差劲也不至于一箭不中吧!终于到我了,我左手紧紧握着弓箭,右手拉着弦,用尽吃奶的力气,准备发射,可教练只让用两根手指头拉弓弦,我只好无奈地用两指拉住,哇!怎么这么难弄?我的手指头都快断了,只听“嗖”的一声,箭如流星般冲了出去。唉!真可惜,那不听话的箭竟然落到了地上。气死我了,我紧皱眉头并跺了跺脚,嘴里还不住的说,今天我真是太轻敌了。

最后我们又学习了汉之六艺:乐、御、术、书,乐就是学习汉代舞蹈和音乐,御在古代是骑马的意思,我们却骑毛毛虫比赛,书就是用大毛笔写字,数就是用鼓来颠球。时间过得真快呀!不一会儿就到了中午。

吃过午饭后,又到了我喜欢的攀岩项目,我和递长康比赛,谁先到谁赢,对于我来说,这种攀岩只是小儿科。只见我奋力一跃,抓住了绳子,以猎豹般的速度向上爬去,而递长康,切!他慢吞吞的才刚上来呢!我得意洋洋地往上爬,到了半圆形的“坑”内,一不小心竟把鞋给卡住了,我折腾了半天也没用,急得我满头大汗。我低头一看,递长康已经追上来了,我心急如焚。直接把脚先拔了出来,再把鞋拽了出来并顺手一穿,疯了似的向前冲去。到了,快到了,我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哇!只剩下一步之遥了,我勇敢的跳了下去,胜利喽!而可怜的递长康这时还在以龟速般攀爬着呢!

欢快的旅程虽然结束了,但还是让我流连忘返,让我难以忘怀。

篇6:温暖的旅程优秀作文

还记得曾经住在隔壁的那两位老夫妻,爷爷是中医院退休的老医生,奶奶是退休的语文老师,奶奶患有严重的帕金森,所以老爷爷天天陪伴着她,奶奶年纪轻轻的时候重度近视,年纪大了后,戴老花镜看书不方便,所以每天吃完午饭后,老奶奶有躺在阳台上的椅子上晒太阳,老爷爷便坐在一旁给她读书本上的内容,有时老妈妈还会嫌弃老爷爷读给她听。闲聊的时候,便会说:“你看你那个老爷爷,都这么大岁数了,前鼻音和后鼻音都分不清。”可她每每在谈起老爷爷时,脸上却洋溢着掩藏不住的笑容。

老奶奶体弱,换季时难免生一场小病。那时,老爷爷就在家里搭起了炉子。抓好药后,掌握火候,算好时间,有点空隙便逢合老奶奶的味口做几道药膳,老奶奶不喜欢喝中药,她总有一百个理由来拒绝喝中药,而老爷爷却有一千个理由来拒绝她的理由。奶奶不服气,拿爷爷院子里的花花草草出气,由于病的原因奶奶铲土总会弄得自己一身,爷爷第一时间就为奶奶整理衣物,总是最后收拾“烂摊子”。

篇7:温暖的旅程优秀作文

家中的课外书伴随着我成长。从幼儿园开始,我就特别喜欢看书,那时我只会看带拼音的图画书,让妈妈给我讲好听、感人的绘本故事。那时我被图画绘本书所吸引,央求妈妈给我买,妈妈也希望我是个爱看书的孩子,给我买了许多书。

上了小学一二年级后,我就对那些绘本书不感兴趣了,我又爱上了许多新书,比如:《淘气包马小跳》《笑猫日记》所有杨红樱的书,都是那么生动,我还实行了收集好词好句的行动,我在书中汲取了许多新的知识。

时光飞逝,我现在上小学四年级了,喜欢看的书也越来越多了。不过,我现在注重于看《名人传》这一系列的书了,虽然说这些书淡而无味,但是这可以为我增添许多名人知识呢!加上我收集来的好词好句,名人名言,诗句,我的语文功底一定不会差。

篇8:小水珠的旅程

我们化成了雨珠,来到了大地,有的落入草丛,滋润小草;有的落入田野,滋润禾苗;有的落入城市,冲刷道路,伙伴们散落各地,而我却落入了浩瀚无边的汪洋。我拼命地游啊游,虽然望不到边,但我还是相信只要我不停地游啊游,我就可以游出这里。

后来,我来到了一条蜿蜒的小溪。虽然小溪的风景美不胜收,但我已经太疲惫了,我顶不住溪水的清凉,睡下去了。

当我醒来时,我已被流入一条黑暗的管道里。虽然四周一片黑暗,但我知道那是城市的自来水管道。事实却不是我想得那样,从管道里流出来时,那是一座烟尘盖满机器的工厂!我被抽出来刷铁。经过一轮“磨难”,本身晶莹剔透的我,变成了一颗颗“小黑点”,我被污染了,我变得很脏很脏,朋友见到我后一定会嘲笑我的,怎么办?

后来,我被排进一个水池,通过下排水道,经过排污厂的提炼,我变得晶莹了。我流啊流,流啊流,流进了清澈的小河。

我重获新生,可以重新出发,开始快乐的旅程!

篇9:“回到中国”的旅程

展览面积不大,占据了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OCT LOFT北区A3+空间数百平方米的两层展厅。两岸四地二十一名设计师或跨界创作人,携其思考路径、文本、视频、草稿、照片、规划图纸、成品及其他相关素材,在2011年12月4日~2012年1月4日,来到GDC11展系列活动中的这个叫做“回到中国”的主题邀请展,呈现不同媒质的作品,表现对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和改变。

GDC的前身是创始于1992年的深圳“平面设计在中国”展,从“在中国”到“回到中国”,几乎过去了整整二十年。设计,不再只是单一价值观下的审美或视觉符号,它与人的情感、文脉、生活质感乃至所在地息息相关。

提出问题的展览

“GDC11的作品都非常好,代表了中国最好的平面设计,是圈内两年一次的交流和成果体现,但它与日本、美国的设计赛事本质上没有太大差别,只是平面设计研究成果的一个展示平台,”“回到中国”主题邀请展策展人之一的高鸣介绍说,“换言之是我们能想象到的一种东西,没有意外、没有惊喜。而‘回到中国’展完全不同,它是一个提问式的展览。”

“回到中国”主题邀请展的想法就是在2011深港邀请展上,深圳平面设计协会(SGDA)主席孔森与常务副主席冯志锋在聊天中产生的,这时距离GDC11展不过三个月。策展的重任交到了前任SGDA主席毕学锋和设计师高鸣身上。

“‘回到中国’主题邀请展不是为展而展,而是针对中国平面设计界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心态的浮躁、眼光的狭隘、面貌的同质化等等,试图通过比较两岸四地设计师在当下不同的生存状态、思考方式和价值取向,探索平面设计师在现实环境中的内涵与各种可能性,寻找‘中国设计’新的出路”,毕学锋字斟句酌,与GDC展那样的“纯学术的、只能影响设计师的展览相比,‘回到中国’更强调设计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去年在台北同行工作室的见闻让高鸣记忆犹新,“那里设计师生态的多样性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社会型、艺术家型、商业型……每一个都不一样。尤其是‘都市酵母’计划对我影响很大,这些充满责任感和理想主义情怀的设计师,默默地从事着改变城市面貌却没有商业回报的设计工作,让整个社会生态变得多元。”

层出不穷的案例

“回到中国,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反思目前的设计现状,重新总结自我、认识中国独特的美学体系,思考并架构新时代的设计价值观与审美标准”,老毕介绍说,此次邀请展采用的是推荐人制,最初推荐上来的案例多达四十多个,包括香港设计师杨志超的G.O.D.住好口的;蒋琼耳的“上下”;“汉声”出版物;杭州法云安缦的和茶馆甚至永久新款自行车……

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有些案例互动性不够,有些作品本身分量不足,最后选择了二十一个案例,分为始发(正在启动并带有启发性的项目或思考)/移动(正在进行的项目)/换乘(换一种思考方式进行的工作)/减速(改变常规工作方式或探索传统文化新的设计方向)/落地(已经发生的事件、观点或未来思考)五个部分。

“其实展览刚开幕,又发现了很多新的案例,”老毕无奈地笑道,比如曾军推荐的清华美院视觉传达系副主任赵健的新作《范式革命》,就是一本从文化视角梳理1862~1937年中国书籍设计历史脉络,试图接续文脉的难得佳作;此外,袁由敏的研究项目“中国的直排、竖排与西方的横排”也非常好玩。

看来,“回到中国”的旅程仍长,路上风景才开始冒头。诚如策展人所言,“希望借助‘回到中国’展,展示当下全球华人设计师的典型案例、独特思考与探索,并以此为起点去影响中国未来的设计。”

在这里,回到中国

安徽黟县碧山村 碧山计划

碧山计划,是有着平面设计师背景的跨界创作人欧宁一手策划的知识分子回归乡村、重新激活农村公共生活的乌托邦式艺术计划,试图拓展出一种全新的乡村重建“徽州模式”。

余杭 品物流形

张雷的作品《传统的未来》恰好反映了品物流形-INNOVO的特点,他们不是追求传统的延续性设计,而是更希望传统的东西被打散、肢解,成为设计的营养。正如张雷所言,也许到产品做成以后,我们已经很难意识到这究竟来源于哪一类中国传统文化,但是我们仍然能够感觉到一种明显的中国气质。我们想从精髓上去做,比如我们的纸椅子。

北京 造字工房

创立于2009年初的造字工房是首个以商业机构形态进行新汉字字库研发、销售的“个体户”,致力于创造具备时代美感特征的汉字字体。

杭州 TouchFeeling触觉空间

陈飞波家具产品呈现出工业与岁月对峙的独特美学,不轻易改变材料特性,木料只做自然核桃油的表面处理,允许金属氧化,让原木随着时间和温湿度逐渐改变自身状态……这种与时间对话、提倡身心自然回归的态度,正是当下中国设计所需的心态:“内敛与坚持”。

广州 现代传播集团

澳门 5GOs行动!

以洪骏业和周小良为首的一群澳门年轻设计师,热爱所居住的城市,在澳门特区政府新城填海区规划展开公众咨询时,主动表达需求和建议,希望在新城规划中争取更多的艺文设施及政策,用设计的方式和力量影响城市规划,争取自身权益。

成都 《虹》

平面设计师何明,三年前偶然接触到一群盲人孩子,由此产生了《虹》计划,他希望通过GDC展,发动设计师为盲人孩子设计日常生活用品、书籍、玩具、文具等等,然后用一年的时间收集设计师的作品,最后为盲人孩子办一个展览。

香港 区区肥皂SO…SOAP

“区区肥皂”源自香港新一代平面设计师、装置艺术家林伟雄所策划的一项社会性事件,林伟雄利用回收材料为某洗浴产品品牌设计了一系列产品,并向低收入社区居民教授生产技术,实现在家就业,成品最终进入品牌的销售市场,从而使产品设计同时为社会民生问题与市场销售需求提供了解决之道。

上海 《末法时代》

“末法时代“源于佛学偈语,LEO BURNETT创意群总监杨烨炘2011年11月在证大艺术超市创作的行为装置《末法时代》,把装置艺术运用于公益活动中。杨烨炘说:我们不能因为世界是黑暗的,而不去点燃光明。

上海 证大艺术超市

熊超在为中国最大的平价艺术品仓储式卖场——证大艺术超市所做的推广中,肆无忌惮地突破了传统的创作模式,将插图、拼贴、装置、二维码、互动、海报、户外等不同创作媒介结合在一起,拉近了大众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上海 《NOT》杂志

《NOT》杂志是设计创作人孙浚良于2011年6月始创的一本不是杂志的杂志。

浙江民间书刻体

上海设计师应永会以平静、精专的态度进行着最为基础的对中国古籍刻本字形的修正与再发现工作。浙江民间书刻体是复刻古籍书刻体的计算机活字字体,选用浙江地方刻本,应永会利用业余时间做,已做5000多字。应永会和他的“浙江民间书刻体”带来的不仅仅是良好的视觉经验,更是一种近乎“抗争”的行为,一种值得尊敬的“小”建设……

宁波奉化 棠云纸

设计师潘沁与潜心于四明山中以传统的手工苦心研造着苦竹纸(亦名棠云纸)的袁恒通老人共同将一份素朴之美呈现于前,期望唤醒深埋于民众内心的记忆,唤起突飞猛进中的社会回眸一望。

北京 康熙字典体

厉向晨,一个专注的字体设计师,致力于古籍数字化及字体复刻。制有源自《康熙字典》的“康熙字典体”、《隶辨》的“隶辨隶书体”、未制作完成的“广韵宋朝体”;高质量的复刻字体如“聚珍仿宋”以及自主设计的古风字体“茶盐宋朝体”。以个人之力整理修复了大量失落的字体,相当程度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文化传承作用。

深圳 GDC(平面设计在中国)

GDC源起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现代设计启蒙运动,以1992年“平面设计在中国”展(GDC前身)为落地标志,揭开了中国当代设计史上以平面设计为先锋的时代开端。

今天的GDC,仍凭着自己的独立思想、品行置身于设计改变生活,设计把握未来的探索之中。并以不断修缮GDC的形制、赛制来证明这是中国最好的美术指导全分类比赛,也是华人地区影响最大、水平最高、最具权威和公正性的设计盛典。

北京等五城 “社会能量” 巡回展

“社会能量——当代荷兰交流设计” 巡回展,以对当代荷兰交流设计的研究为源点,陆续在北京等五地展开,是中国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全景式的荷兰交流设计事件。该展为当下过于强调商业利益的中国设计师,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展出的200多个设计项目拷问着中国从业者:设计如何才能发出更大的社会能量?

深圳 深圳湾艺穗节

由当地平面设计师发起,将个人兴趣演变为城市公共文化事件的成功案例。

深圳 T街创意市集

每月第一个周末定期举办,历经三年多,数以万计市民与学生参与,T街创意市集为生活带来更为丰富的内容,为社区营造更为丰盈的文化形式。

篇10:温暖的旅程优秀作文

还记得,那是好久以前。那次,不知是干了什么事,被如恶魔般的班主任责骂了。窗外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与我可怜巴巴的心情正好相反。

“吴书悦,你上来一下!”班主任粗暴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我被吓了一大跳,耷拉着脑袋,慢慢挪动着脚步,觉得好尴尬。

“……”一阵寂静过后,班主任开始滔滔不绝地训斥我。“我真的……真……真的没有……”“哼,你还狡辩!”看来,我是说什么也没有用了。

等我回到位置上,眼眶中已堆满了泪花。我拿起笔,一边写着字,一边抽泣着,泪水一滴又一滴地落在了练习纸上。练习纸已被我的打湿。

就在这个时候,从旁边递来了一张洁白的餐巾纸。我一把抓过来,擦去了眼泪。就这样我的同桌默默无闻地递给了我一张又一张餐巾纸。

“没事儿的,我曾经也被那可恶的老太婆冤枉过。”他说话时,故意夸张了一些。

下课了,所有的同学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只有我和我那位善于帮别人分担忧伤的同桌,愁眉不展。

在温暖的旅途中,会遇到贴心的伙伴与朋友,或是那一张富有其他意义的餐巾纸。

篇11:温暖的旅程优秀作文

一个平凡的周末,我在思考是否要参加这次棋类大赛。妈妈希望我能够参加。一番思考后,我决定去看书。我拿起从学校图书角借来的《手斧男孩——首部曲》走到书房,坐下阅读。时间随着清脆的“嘀嗒,嘀嗒”声默默流逝,随着书页“沙沙沙”翻动的声响,我的心一点点地被这本书吸引了。布莱恩的勇气激励了我,让我做下了决定。我一定要参加这次难得的棋类比赛,虽然结果不一定理想,但书籍让我获得了不平凡的勇气。

还有一次,我对一道难题发起了好几次猛烈的进攻,可仍然不能解开。无奈之下,只好从书中找寻答案。我翻阅起《木箱上的小男孩》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纳粹进攻犹太人的故事。摩西一家坚持不懈的勇气,令我十分敬佩。于是我打算学习摩西一家对付纳粹党的勇气,坚持不懈,永不气馁。经过一番猛烈攻击后,这道难题终于被我搞定了。书籍再次让我成长了一大步。

篇12:温暖的旅程优秀作文

“我的包呢?”一个女人高声尖叫起来。旁边的小孩子也哭了。 “这车上还有小偷?”“谁啊,是不是包掉了。”“可得当心了,坏人太多!”??车厢里的人们议论纷纷“能不能请你们??”可还没等女人出口,大家就已经自发地开始寻找,座位下,桌角,角落中,可是一无所获。眼看着包失去了踪迹,女人更加焦急。

“哪个缺德的!”女人火冒三丈,开始在车厢里谩骂起来。我刚从睡梦中缓过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只是看见在那窗边,有一个缩在座位上的,紧张不安的年轻人。过了一会儿,他起身去了厕所。坐在他的对面是一个弯腰驼背,白发星点的老人,他也走起身离开了座位。那个年轻人以为老人也要上厕所,便请老人先进去。

火车依旧不停向前行驶,窗外是黄土,远处的山坡依稀可见几个窑洞,点点灰绿落在那漫漫土坡之上,显得十分破败温暖的旅程作文800字。

我很无聊,肚子似乎也因为吃了三餐方便面而有些不适,就看着厕所门口,等着没人就过去。我在那个方向好像可以听到很低声的的轻语。不过太依稀了,估计也只有站在门口才能听清。我看到那个年

轻人的脸突然变得涨红,使劲地搓手。两腿不断的交换位置,在原地转圈。温暖的旅程作文800字。

那个老人出来了。而年轻人却没有进去,反而直接回到了座位。我愣了一下,然后就去了厕所。等我往回走时,瞟了一眼那个年轻人。他拿着一个粉色的包,上面都是挂饰,这不应该是女生才用的吗。

这时,年轻人站了起来,走到女人面前。我也一下子反应过来,想揭发他的偷窃行为。可没等我开口,他说:“呃,请问这是你的包吗?”

篇13:开启追逐梦想的旅程

懂事又充满爱心的小义工

会写毛笔字、会下棋、会打乒乓球,这个有点内向的大男孩不爱多说话。在家人面前,王耀笙一直是一个很听话的男孩。妈妈除了是长辈,还是朋友。只要有心里话,他都会跟妈妈说,关于学习、关于舞蹈、关于学校的人和事。甚至有一次,他还问妈妈:什么是爱情?在学校,他是学校着重培养的对象,不管是文化课还是舞蹈的学习,他都很自觉主动,从没有让老师操过心。

刚上初二的王耀笙是新乡市年龄最小的注册义工。从9岁开始,他就跟随妈妈坚持做义工,从未间断。很多人见到孤儿院的孩子都会害怕,不敢接近。但是耀笙第一次见到他们,就一点也不害怕,还跟他们抱在一起,打成一片,玩得非常开心。就这样,孤儿院、智障学校、贫困山区、公益演出……走访过很多地方,帮助过很多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别看现在的他“一本正经”,像个小大人,其实,小的时候他是个“人来疯”,在幼儿园的一次演出中,舞蹈老师发现他的舞感特别强,于是他就走上了舞蹈学习之路。为了激励耀笙学舞,妈妈带着他去过很多个地方。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只要有考试,妈妈都会让他去尝试,“我都知道他考不上,但是我就是想让他去见识一下高手。”妈妈这样说。

与生活中不同的是,赛场上的王耀笙野性、张狂、大气,发挥得很好。学习舞蹈是一件很累很累的事,但他从来不需要老师和家人催促,一直很刻苦地练习。一次,妈妈去学校看他,住宾馆的时候发现他的脚趾头都烂了,妈妈担心地询问,才知道是练功造成的。还有一次去深圳比赛,一下飞机就发烧了,但是他却没有跟家人说,过了很久家人们才从别人的口中知道这件事。

练功、上课、比赛、表演,王耀笙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忙碌和备受压力的。因为比赛,很多文化课都被落下,每次回来老师都会帮他恶补一些文化课。经常没有时间睡觉,每次回家他都想好好休息,不想跟同学交流。即使这样,他还会抽出时间来看书。在一次通话中,他告诉妈妈说自己在看书,妈妈不以为然,以为他看的是一些娱乐书籍,结果却是《性格决定出路》。这让妈妈很欣慰,她说,身边朋友的孩子跟他都是同龄人,能从学习上这么刻苦的没有,能从自身的修养上提高自己的更没有。

善良又没心没肺的淘气妞

性格开朗的宫铭是一个淘气妞,在学校的时候会经常惹一些小麻烦,以至于老师和舞伴都说她没心没肺。一次在教官没有准假的情况下,她就翻学校墙头出去玩,结果被教官抓到“教训”了一番。除此之外,迟到、偷偷溜出去都是她经常干的事儿。

虽然有一些小淘气,但宫铭还是一个善良懂事,又宽容大度的姑娘。她有很多相处很好的朋友,也很乐于帮助他们,在别的同学把多余的赛服租出去的时候,她却把自己多余的赛服借给同学。看到门卫爷爷生病了,她会难过地流眼泪。知道家里为自己上学花了很多钱,怕花费很多话费,她都很少给家里打电话。作为家里的小女儿,她没有特别娇气,反而还会让着姐姐。早上起床会主动帮家里做一些家务活,洗碗、扫地、拖地……虽然她很小,但依然做得井井有条。

学会努力学会坚强

四年级的时候因为胖,妈妈才带着宫铭去学跳拉丁舞。没想到的是,逐渐地她就对舞蹈产生了好感并且喜欢上了跳舞。从此之后,她就一直跳了下去。没有觉得特别累,没有想过要放弃,她觉得跳舞给她带来了很多快乐,为她赶走了所有的烦心事。

十岁的时候,家人把她送到了舞蹈学校读书。那个时候的她还特别小,只凭着对舞蹈的热爱就去了那里。面对不熟悉的环境,难免会有一些不适应。为此,她在日记中写到:“我也想家,想爸爸想妈妈,舞蹈的辛苦让我不得不坚强!”妈妈被她的这些话所感动:“多年之后,每当我想到这段话,都会禁不住流泪,因为我看到了女儿的坚强!”谈起女儿,宫铭的妈妈心里还有一些愧疚,她说:“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事业中,孩子能有今天的成绩完全是因为她对舞蹈的热爱。”有些任性的她,练功却非常努力。别人中午在睡觉的时候,她却一个人穿着拉丁鞋去练习,每天坚持,从来没有一天落下。

他+她:为了共同的梦想

2011年,在老师的安排下,王耀笙和宫铭成为了舞蹈搭档。一起参加比赛,一起参加演出,一起去做义工。经历了这么多,有欢乐、有喜悦、有悲伤、有苦涩,除此之外,他们还一起追逐梦想。他们的共同目标是:进入国青队。去年第一次冲国青队没有成功,但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一直都在努力着。

王耀笙早已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去年没有成功,他没有消沉下去,反而心态很好地去安慰妈妈,让她不要失落。前几次不成功也没关系,毕竟他还小,还有很多机会。即使这样想着,他却没有懈怠,一边自己刻苦练功,一边经常请教老师。与此同时,宫铭也在为这个目标奋斗着。一方面,她努力反省自己生活中和学习上的一些小毛病,及时改正。另一方面,她也努力地提升自己,练好每一个动作。不怕不努力,就怕没有梦想。没有了梦想,生命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再也不能飞翔。紧紧抓住它,看到的就会是不一样的蓝天!

[家长出镜]:王耀笙妈妈

用实际行动教育孩子

我是一名义工工作的组织者,最初做义工的想法就是教育孩子。我想用做义工的实际行动带领他、教育他,让他懂得很多人生的道理。让他知道世界上的美与丑、善与恶;让他懂得人除了索取,还需要付出;让他了解到很多孩子因贫、因病上不起学,要懂得知足和感恩。只要有活动,我就带他去,希望他能够从这些活动中明白很多事情。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教师出镜]:李钊老师

找到属于自己的舞蹈风格

王耀笙特别聪明,舞蹈的天赋很高,对于舞蹈技术能够非常快地理解和吸收。宫铭有些任性,特别刻苦,刻苦到一般人无法坚持的程度,所以她进步得特别快。但是由于他们年龄比较小,现在一直还在学习和模仿别人的东西,所以跳舞不太像自己,还没有完全找到属于自己的舞蹈风格。随着时间的积累,如果把别人的东西逐渐地转化成自己的会更好。

天使档案:

姓名:王耀笙

性别:男

年龄:15岁

爱好:舞蹈、乒乓球

学校:大连国际舞蹈学校

姓名:宫铭

性别:女

年龄:14岁

爱好:舞蹈、画画、唱歌

学校:大连国际舞蹈学校

奖牌风云榜:

第二十二届深圳全国锦标赛少年组亚军

第二十三届WDSF大奖赛总决赛少年组冠军

篇14:美妙的旅程

“哦,不,这车不是我的,您误会了,”我匆忙解释道,“我只是那个幸运的速递员。我负责把它运到英国。”

“喔,这太棒了,不是吗?”她微笑着说,“古斯塔夫,快过来!”他们随后步入电梯,升至上面的楼层。是啊,接下来的旅程我想想都会兴奋。事实上对于我来说这无异于一个圆梦之旅,因为我并不打算直接将车开至英国,在100km外,有一条世界上最棒的山路在等着我们。但前提是,我们能够唤醒这辆F40的发动机……

看起来似乎是SSO(神秘超级车主公司)的某位粗心的工作人员忘记把电瓶的充电装置插在墙上的插座上,眼下车辆的电瓶已经没有一丝的电量。经过一番电话指导后,我们顺利地联通电源,随后找了一家咖啡馆来打发接下来几小时的无聊时光。下午,我们回到地库,我坐进那个红色的桶形座椅中,用力将离合踏板踩到底,转动那个小小的钥匙,双手合十,而后按下那个黏糊糊的橡胶启动按钮。谢天谢地,那台2.9L 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几乎立刻启动了,迅速进入到工作状态,没有任何装腔作势。

地库狭小的空间已经被发动机沉闷的声响填满,而我们却还在等待,等待它身体里的各种液体温度上升,跟如今那自然吸气的法拉利发出的沙哑而狂暴的声音不同,它反而显得有些克制。当Dean将他的尼康相机以及镜头放入车头那个简陋的行李厢之后,我们发现几乎没有什么空间来容纳我们旅程的衣物了,所幸,两个男人的物品清单并不长,我们一股脑把它们挤在了车厢内。大概5分钟后,仪表的温度显示终于有了变化,我们终于可以脱离这阴暗的地库了!好吧,我们的开端并不太顺利,但是接下来我们将要上演一个evo版本的人在囧途。我们一路向南奔赴高速公路,而那个黑底白字的Veglia Borletti速度表的读数一直被控制在很低的水平。我们如此谨慎“爬行”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瑞士对于超速零容忍的态度和高昂的罚款,另一部分则是因为这台F40的速度表误差大得有些夸张:它的读数通常比实际速度低20km/h。

在苏黎世行驶了45分钟之后,我们决定去为同事们囤一些巧克力。说起来瑞士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国家,一方面高傲地扼守在自己的高山的要塞中,不去参与凡世间的争斗,而另一方面却邀请人们来到日内瓦签署该如何打仗的约定(《日内瓦公约》);一方面它对于超速管控得如此的苛刻,另一方面却对于性的态度开放得令人难以置信。此外,你还需走到一家在门口巨大的橱窗中放置换挡杆的商店中去购买瑞士莲巧克力,令人难以琢磨。

恐怕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才更加古怪:一个穿着紫色T恤的秃顶老男人开始费力地推着一辆F40缓缓走出停车场——是的,当我们回到车上,按下启动按钮之后,F40又罢工了。我紧张地给SSO打电话,电话那边传来的是友好的道歉,并且告诉我们如果能在下午5点之前把车开回苏黎世的法拉利销售中心,那边的工作人员将给我们换一个新电池。因此,伴随着我在车内喊的号子,Dean把这辆1100kg的法拉利推到了足够的速度,我终于唤醒了那台V8。而此时,Dean已经瘫在了副驾上动弹不得。多亏之前在行驶的过程中给电瓶赋予了足够的电量,令发动机能够维持运转,而我要做的,则是祈祷它在回程晚高峰的道路上不要熄火。根据我的常识,在那样的路上同F40的那台离合器较劲,我的左腿一定会落下终身残疾,那这将是我这一生难忘的旅程。

在离最终时间5分钟时,我们将车停到了销售商的前院,随后一位技师跳入还没熄火的车内,将车开入了工作间。15分钟之后,我们重新出发,几小时后,天蒙蒙黑,我们到达了迈林根。

我们将车驶入了另一个地库中,这里的清净又被F40那标志性的超跑的声响所打破。而在这里它的声音同地库的某些装置产生了奇妙的共振,这种声音就像一架大型喷气式客机在停机坪上开始滑行时的动静。第二天一早,天边刚泛起白光,我想到外边有一辆F40在等着我便睡意全无。我盘算着现在山路上一定空空如也,没有测速器,并且如果我们趁天色未亮之际在上面狂欢,警察也不会知晓。

我们沿着计划好的一条长约120km的长方形环线出发,途经苏斯腾路、富尔卡路以及格里姆瑟尔路——一条与众不同的、令人震撼的、风景如画的线路。但是为什么还停留在瑞士而不直接驶向边境线?毕竟瑞士的税收系统对于渴望购买超跑的人来说非常有诱惑力,并且这里的警察对于超跑也不屑一顾,这些无疑令瑞士成为了一个超跑的天堂。不过在几年前我对于瑞士并无好感,直到不久前我为Cyclist杂志(如今Dennis旗下最火的杂志之一)做第一期选题之后,我彻底改变了对于这个国家的印象。

当天路上果然车辆寥寥无几,并且更加幸运的是,我们没有看到一名警察。当我们费力地同格里姆瑟尔的山坡作斗争时,我听到了远处传来的标志性的V12的吼叫。它离我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大,最终,一辆兰博基尼Murciélago向我们逼近,并且轰鸣着超了过去,直奔山顶。接下来的几分钟内,我都沉浸在那美妙的排气声中,随着驾驶员不断地升降挡,那发动机也随之奏出了抑扬顿挫的旋律,我想我究竟是有多么喜欢坐在一辆车里啊。但我从未幻想过我能够如此这般,坐在一辆F40中……

当我们走在一条黑暗而空旷的街道时,我拨动那个细长的开关,隐藏式大灯弹出来露出了真容。对于我来说,从发动机盖上凸起两个这样的物件实在有些突兀,但是在当年,它们绝对是一个酷毙了的物件。开放式的手动换挡杆看起来如同一个艺术品,但是用起来却并不轻松。你需要用力拨动换挡杆,使其先脱离当前的挡槽,而后你会清晰地感受到换挡拨叉精确的工作过程,而后你还需要用力使其固定到下一个挡位槽上。

从迈林根山谷到因纳特基兴之间是一条不算宽阔的小路(不过只有三个发卡弯),这里是我们路线的起点。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我决定驶向左边,直奔苏斯腾。这条路线离山顶有大约27km的距离,但是Dean并不知道。我们跑出大概16km之后,我感觉他开始有些焦虑了。这条路开起来感觉棒极了,但是我向他许诺在路上可以拍到日出的壮丽景色,但是天空开始露出鲜红,我们仍然在山谷里,两侧的松树将Dean所期待的景色挡了个严实。我向他保证我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是当时我却没有一点时间去理会他那蠢蠢欲动的食指,而在专心致志地寻找这辆法拉利的节奏。

想象一下你蜷缩着身体,膝部完全弯曲,双脚紧贴地面,而双手却在小心翼翼地端着一个盛满食物的盘子,仔细地维持好平衡,以免盘子里的汤流出来。这样的场面虽然诡异,但却很好地形容了我驾驶F40时的姿势。显然这样令人非常不自然。正如我之前所说,换挡杆沉重无比,在狭小的弯道你需要将手握住方向盘的顶端,才能获得足够的力矩来扭动方向盘。

如果你用二挡通过发卡弯,那么出弯之后你就需要耐心地等待发动机转速上升——这台双涡轮增压的V8发动机在低于4000rpm时表现得就像一台小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当你加速的时候,你会听到这台发动机不紧不慢地提升转速,就像沙滩浴场中悄悄露出的一个鱼鳍。当然如果你有心理准备,就会知道这只是暴风骤雨之前短暂的宁静。巨大的能量正在其中聚集,指针正在一步步向右转动,速度逐渐提高,那可疑的三角形正在逐步向浅滩逼近……之后,你就会出于恐惧,本能地喊起来——仿佛水面下突然之间升出一张血盆大口,凶猛而残暴,这条巨鲨在聚集的人群中露出了它的本来面目——正如此时这台F40一样惊悚。

由于只需推动1100kg的重量,所以车后方的那578Nm的扭矩显得非常奢侈。在一开始,并没有一条足够伸展的路段来令它施展身手,我只能小心翼翼地尽早换挡,以免在发卡弯前突然爆发出那可怕的力量。每次当那股潮水消退的时候,发动机就会发出一种类似于海浪拍打卵石滩的声音,而且还参杂着一些哨声。当我们靠近苏斯腾小道的顶端时,道路逐渐伸展开来,而我也终于能够在二挡、三挡甚至四挡时令发动机爆发出全部的功力。透过车辆后方那个有机玻璃罩,我看到了被清晨的阳光染成金色的天空。道路沿着一个平静的小湖蜿蜒前行,最后冲入山脊。隧道并不长,但是却把我们从伯尔尼带到了乌里州,并且窗外的世界也转换了景色……

想象一下在酒店房间打开窗帘,步入洒满阳光的阳台时的感觉。从昏暗的隧道出来,早晨的阳光穿越对面耸立的山峰之间,直射在风挡玻璃上,扑面而来的光芒令我的眼睛很长时间才适应过来。道路向左延伸,刹那间你会发现道路两旁已经不是石壁,而一边就是万丈深渊,道路仿佛不安地悬挂在山间。此时,我必须格外谨慎。

Dean是个非常热衷于创作的摄影师,我们也因此在这里徘徊了几个小时。而我也开始逐渐适应了F40的秉性。在如今,我们已经被各种辅助设施娇宠惯了,以至于刚一开始你会发现转动F40的方向盘是一项艰难的工程,但是逐渐你就会适应。而你的双腿也逐渐掌握了操纵踏板的技巧,它需要大腿肌肉发力来踩下离合器和刹车踏板,而不是仅仅靠脚踝的转动。同样,手臂也要时刻保持紧张,在过弯时你会感到整个肩膀都处于紧绷的状态。当速度逐渐提高,这一切都变得生动起来,并且你也会乐在其中。

眼下虽然意识到我正在照看一个属于别人的心爱的宝贝,但是对待这辆F40你绝不能小心翼翼。虽然对它充满敬意,但是不能有丝毫的胆怯。因为如果你不去大胆地掌控一切,就会被它操纵。当然你完全没有必要粗暴地对待它,你只需主动一些,就会发现它会更加主动地来迎合你。由于车身基本不存在什么侧倾,所以你的每一个指令都会立刻得到直接的回应,并且速度越快,就会发现这辆车越发敏捷和精准,那轻盈的车身几乎视若无物。恐怕这个完美拼图的最后一块就是它的发动机,我觉得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同它磨合。

很庆幸按照计划,我们这段旅程还有两条线路。苏斯腾路带领我们一路向下,直到瓦森,在那里你可以远离高速公路,徜徉在山谷的小路中,直到安德马特小镇。我们决定停下来加点油,而在那里铺满鹅卵石的小路上,我们看到了那个穿着皮短裤的熊骑着摩托车的雕像。随后,这条路带着我们来到了雷阿尔贝村,那里是富尔卡路的起点。

这条位于富尔卡东部的小道是我开着F40惟一有些发怵的道路——虽然它非常漂亮,穿越了阿尔卑斯一片开满鲜花的草地,但是它真的非常非常窄。所幸当天路上几乎没有什么车,而且更加幸运的是,我们没有成为什么女狙击手的目标。我对于女狙击手没什么偏见,但是在这条路上的确有关于她们的典故:在这里开DB5的詹姆斯·邦德碰到了坦妮娅·玛蕾特正在试图用一把狙击枪干掉金手指。

来到山顶,我们继续向前行进,直到找到一个景色优美的小停车场。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富尔卡山路的全貌,一直延伸到格里姆瑟尔。这条道路在绿色的山谷间曲折蜿蜒,一个完美的明信片景色。远方被白雪覆盖的伯尔尼兹山融入到湛蓝的天空,那海拔4274m的芬斯特腊尔霍恩峰更是直插云霄。此时站在F40那标志性的尾翼旁边,回想起我小时候最爱的那个1∶18的比美高模型,以及在学校宿舍的墙上贴满了的F40海报,我必须要狠狠拧一下自己的胳膊,来验证一下这究竟是不是梦境。

海拔2400m的富尔卡路是三条路中最高的,这边的山路同东边比起来大相径庭。路面的宽度有些奢侈,只有几个发卡弯。在这样的路面上释放F40的激情再合适不过。令人惊奇的是在一些急弯你可以轻易地突破外侧前轮的极限,所以如果你一旦察觉到方向盘变轻,就要立刻松开油门,随后就产生了意料之中的推头。V8发动机同样需要你判断好提前量。即便你已经降了挡,但是如果想要在出弯时获得足够的推动力,仍然需要尽早踩下油门踏板。

一旦你掌握好节奏,那么在这一波接着一波的加速之间就会获得巨大的乐趣。在心里默念:不要离开油门踏板,而后右脚便能控制F40的舞步。当那IHI涡轮增压器制造的巨大的扭矩汹涌而来,你情不自禁地开始“哦哦哦,哇哇哇”地呐喊的时候,你会发现车辆会出现轻微的转向不足,此时你要鼓起勇气,继续“蹂躏”油门,当你呐喊的分贝达到最高值的时候,车辆就会变为转向过度。这是一种美妙的漂移,当你反打的时候车尾会立刻做出反应,只要你保持冷静,保持好油门,涡轮就会令后轮优美地空转。事实上F40这种强烈的推动力令其在出弯时滑向一边的感觉比任何时候都更刺激。正所谓有风险才会有回报。

驶向山谷底部,我们碰到了一位驾驶458的上年纪的瑞士绅士,于是我们将两辆车并排停在一起,开始比较起这两辆车除了屁股上都有仨排气管之外还有什么相同点。这位先生的身高同我一样,并不出众,所以我想F40大概也不太适合他的体形。我们离开的时候,我一直盯着458座椅上的那个小而丰满的头枕羡慕不已:一流的皮革,一流的做工,并且可以用来减缓加速时的恐惧。然而我也好奇,法拉利的车主要为这个头枕付出多少代价。

接下来在格里姆瑟尔南部的山路上我跑得很谨慎,因为我听说警察叔叔经常潜伏在那里守株待兔。在山顶上是一片美丽的湖泊,由冰山融水汇聚而来,清澈而湛蓝。但是当时正是正午,强烈的阳光令Dean没有任何创造的欲望。我们决定在附近找一家便利店吃午饭,但最后只找到了一家昂贵的咖啡馆,在那里我们吃到了有生以来最贵的香肠和薯片。

接下来我们的行程还剩下最后一段,但是从驾驶的角度来说,我认为格里姆瑟尔的北端是最棒的一段路程。这条路有几个非常有挑战性的发卡弯,还有可以令F40充分发挥实力的弯角。湖滨道路相对平缓,随后路面逐渐上升,急缓交替,仿佛你正在驾驶它穿越阿尔卑斯的迷宫。有时前面的岩石挡住前方的视线,但很快面前就会铺展出来一幅壮阔的景色,令你觉得自己渺小得像一只蚂蚁。路面也足够宽阔,令你有足够的空间来唤醒那两个双涡轮增压器,令后面那两条倍耐力冒起青烟。尽管如此,驾驶F40在这样悬在空中的路面上仍然是一件充满危险的事情。

傍晚,远处高耸的山峰在路面上投下了长长的阴影,在那之间,金色的阳光倾泻而出。当然,路面上最优美的影子当属F40那方形尾翼的造型。在金色阳光的照耀下,我凝视着这辆恩佐老先生的最后作品,开始琢磨为什么它具有如此令人着迷的魅力。说实话,它并不是外貌协会的会员。贯穿车侧的黑条纹令它看起来仿佛拦腰斩断一般。当然无可否认的是它具有超越平凡的天赋。我想大概是它那简练的线条以及完美的比例才会令它如此迷人吧。

最终,当Dean从所有可能的角度完成了他的创作之后,我决定最后再同F40来一次亲密接触。所以我跨过它那宽阔而倾斜的窗台,把自己关起来,坐进那个同卡丁车一样低矮的车舱内。将Sabelt安全带勒紧自己的双肩,挨个扣住并再次拉紧,这样一系列动作令人倍感安全。转动钥匙,随后听到电器系统的嗡嗡声,当一切安静之后,按下启动按钮。发动机轻易被唤醒,随后车辆开始不安地抖动起来。随着四个液压悬架开始工作,F40如同一匹坐卧的骆驼开始缓慢地抬起自己的身体,随后又坐在了地面上。将那个银色金属球用力拉向你的大腿侧,远处的山路恢复了宁静。

接下来的15分钟,无疑是我生命中最为精彩的一段。疯狂的加速、充满激情的互动、令人尴尬的场面以及非同一般的成就感在同一时间混杂在一起。虽然我已经对它了解得足够深刻,并且感觉可以充满自信地将它推向极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充满了一些令人生畏的时刻。比如在通过高速弯角的时候,底盘接近极限,同时发动机即将通过那可怕的4000rpm,我意识到那时我已经忘记了呼吸……

后记

在通常情况下,我会将一切定格在那美丽的山路上,将属于法拉利的魔法时刻凝固成一幅画面,但是我觉得不简要阐述一下在接下来那1000km发生的事情,这篇文章是不够完整的。如果你很好奇神秘超级车主为什么如此渴望能够有人驾驶这辆F40回到英国,答案很简单——F40不是为了长途穿越设计的。车辆的隔音设计显然比它的仪表板还要简陋,在行驶时传入车内的各种噪音令我和Dean在10分钟后放弃了相互吼叫。不仅如此,它的车内还可以用拥挤来形容。如此的聒噪,燥热,你甚至可以感觉到每一个接缝传来的风声……

尽管这样,我仍然要说这是一次精彩的旅行。你可以花大把时间观察黏合碳纤维材料的绿色胶水,你同样也可以把玩那个同路特斯S1 Elise相似的圆形出风口;如果你犯困,大可以将脑袋顶住车顶;拉动车门上那个塑料绳把手,就如同你在收费站摇下车窗时一样原始;经常检查一下机油(每700km是非常必要的),在路上我们还不得已找到一个紧急停车带,钻进发动机舱为它补充机油,之后你还会了解它的机油标尺隐藏在机油加注口的下面……

上一篇:庞大集团董事长简历下一篇:以金钱为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