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学习心得

2024-05-08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学习心得(共12篇)

篇1:《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学习心得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次国家颁布了《规划纲要》,涉及我国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完整而且在各方面对教育发展都将有很大推进作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这几个方面感触颇深。一.以人为本,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政策,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把教育落实到实处的必要性,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比如:咨询会、职业教育、扩大民主参与等能有效促进体制改革。二.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首先需要主观上愿意创新,想要创新。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没有创新是不行的。我们每天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人。世界上没有同样的人,所以我们每天的工作没有重复性,天天都是挑战,天天都得创新。套用一句时髦的句子,我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教育?从一个普通教师个体的角度出发,我的回答只能是:我拿创新来拯救你,我的教育。在创新的主观意愿上,不仅仅是我想要创新,而是我十分迫切地想要创新,创新才是我的救命稻草。不创新,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就会被淘汰。当然,创新是一件很难的事,创新需要基础,就是学术和研究的基础。创新不是你想创就能创出来的。所以平时的学习积累是第一步。网络,报刊,书籍都可以广泛研究。有了迫切想要创新的观念,有了研究和学习的基础,有了对原有事物的观察和反思,这样你一定会有创新的思路了。在教育工作中,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有些问题,当然不是我们一个普通教师所能解决的,但我们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也就是可持续的终身学习的动力。我们教师不可能教一个学生一辈子,他总有脱离学校进入社会的一天,学校里学的远远不够他一生所用,唯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社会,这是现在人们的普遍共识。但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强弱,我们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多少,很可能会影响到他的一生发展。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正确处理骨干教师或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与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的关系,促进整个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师队伍分层次,只是相对而言的。各层次实际是互相依存、上下承接。以骨干教师或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为龙头,通过骨干教师或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来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队伍的协调发展,从而形成多渠道、分梯级的教师队伍建设格局。正确处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与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关系。业务能力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两个方面都要抓。业务能力不强.就不能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职业道德不过硬,整个教师队伍建设就不能健康发展。教育大计,师德为本。要切实把师德教育摆在首位,强化师德教育,加强师德宣传,严格考核管理,强化监督检查,使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成为每一个教师的基本素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成为每一个教师的崇高追求。总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职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一句话,教师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专题培训学习心得

静夜思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我参加了由广州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组织的“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远程专题培训”,通过观看视频,参与讨论,阅读文献资料等方式深入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7月13-14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纲要》的所有内容。通过学习,全面了解了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以及近十年来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为自己目前乃至今后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进一步增添了自己职业的幸福感、责任感。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作者,能够为如此重要而光辉的事业做出了十几年的服务,不可否认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近几年来,作为广州市天河区的教师,我深感幸福与自豪。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越来越感受到政府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切实提高广大教师待遇的决心和各项实实在在的举措,目前教师队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重,教育工作也成为人们艳羡的职业。这次在《纲要》中,党和国家在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提升教师素质等方面再次明确了具体要求和相应的保障措施,充分体现了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一指导思想,相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看到党和国家为我们提供的各种物质和精神保障的决心都将感到无比幸福和欣慰,我们有理由坚信“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国家兴衰,系于教育”,这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体会到幸福的同时都能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担子。教育不仅是学生、家庭的问题,它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兴衰、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国家能否长盛不衰,能否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靠的就是教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能否做到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都关系孩子的健康发展和国家命运。为此,国家对教师提出了比一般劳动者更高的要求,在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规定,这既是教育对国家命运责任的承载,也是教师于教育的责任。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勤于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这样才有利于促进自己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更好地为孩子们服务,不辜负广大人民群众、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作为分管德育、体育、美育、安全等工作的副校长,在全面学习《纲要》精神的同时,更多地是关注德育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回想近几年来我校的德育工作,总体上能够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紧紧围绕荣辱观教育、诚信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立足课堂以活动为载体实施德育,创新德育模式,以课题研究的形式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并取得一定成效,但这一切仍与我们的目标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与社会对我们的期待有一定的距离,如何寻求突破这也是“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我们的要求。相信通过这次远程教育的学习,一定会引发更多学校的思考,也将会有更多学校能够提出适合本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我愿在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中寻求突破。德育与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息息相关,《纲要》虽然只用了寥寥几笔进行阐述,但足以看出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学校应努力创建平台促进班主任(辅导员)专业化的发展。首先,要把好班主任(辅导员)的选拔关,要选用师德高尚、责任心强、心理健康、工作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其次,要开展班主任(辅导员)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学习,观摩、研讨、能力大赛等形式促进专业技能的提升;再次,开展优秀班主任评比制度,通过自评、学生评、家长评、同事评、行政评议的形式,评出优秀班主任(辅导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并对其优秀事迹进行广泛宣传;最后,切实提高全体班主任(辅导员)的待遇,并把班主任工作年限作为教师评优评先的条件之一,使班主任(辅导员)成为大家愿意做争取做的岗位。

除德育工作外,在学习中还有一些内容使我很感兴趣,比如如何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机制?如何推行小班化教学?有没有相应的保障?……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更全面了解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方向和目标,但我也深知,要全面深入理解两大精神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将在今后不断学习和研究中全面领会其中的真谛,并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篇2:《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学习心得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专题》的学习,收获确实是丰富且充实的。通过学习,使我初步了解到现在教育的种种问题,比如:如何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素质,促使学生全方面发展;作为教师,如何去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落实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如何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让他们学得开心、学有所获呢?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得到的启发。

作为语文学科,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我却发现,有时教师精心设计的作业并不能真正博得学生的喜爱与欣赏,大多数学生还是很被动地来完成作业,因此,作业的质量总是得不到提高。

经过继续教育培训之后,自己专业水平得到了一定提高,有了一些新的理念,我尝试用开放式的作业形式引导学生由“要我做作业”转变为“我要做作业”、“我喜爱做作业”,真正做到作业目标自我确定,作业方法自我选择,作业效果自我评价。

一、作业目标自己定。如学生在学完一篇课文后,让他们根据所学的课文内容以及自己的学习水平制定自己发展的作业目标,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可以给自己确定“背诵、积累、拓展”性的目标,基础薄弱的学生可降低要求,为自己确定“掌握生字、熟读课文、摘抄段落”的作业目标,因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拥有各项潜能,只是达到的程度不同而已。

二、作业方法自己选。

不同的学生所喜爱的学习方式也各不相同,如空间智能较强的学生喜欢涂涂画画、想象设计,如从他们的手抄报或采蜜本中就可看出;交际智能较强的学生爱与人交往,与他人合作的意图明显,每遇表演系列活动时他们最积极;语言智能较强的学生喜欢说话、写话,常利用语言表达思想,课堂回答与日记是他们最好的展示„„

三、自我评价,张扬个性。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成为一个自我监控的学习者的重要性,并且努力学习一些自我控制的技能;让学生逐渐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负责自己的探索活动。

学生在根据自定的作业目标与自选方法完成作业后,应学会评价自己的作业,来增强监控自身思维过程的能力。这种自我评价必须让学生清楚明白地说出来或写出来,有意识有目的地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作业方法、效果,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篇3:《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学习心得

关键词:规划纲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基础教育,科学发展

2010年7月8日,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年至2020年) 》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同年7月13日至14日, 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以下简称全教会) 。学习贯彻好全教会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任务, 也是全国教育系统的中心工作, 更是地方师范院校的重要职责和头等大事。地方师范院校应充分领会和把握教育规划纲要和全教会精神实质, 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和全教会精神, 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确保学校的发展与基础教育相适应,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 规划纲要对基础教育的科学谋划

教育规划纲要包括六部分、22章、70条、27564字, 其中基础教育贯穿于规划纲要各部分内容之中, 所提出的有关基础教育的一些改革创新的思路, 对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序言部分客观地分析了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取得的成绩、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指出, 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靠人才, 基础在教育。基础教育对提高全民族素质, 推进科技创新、文化繁荣,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 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

2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明确要求

全教会的主要内容是全面部署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会上, 有关领导对整个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指明了基础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

3 推动地方师范院校科学发展的具体举措

3.1 高度认识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 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我国尽管建成了由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组成的基础教育体系, 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我国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世界格局深刻变化,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基础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任务, 其在提高国民教育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国家竞争力中所起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3.2 明确在基础教育中承担的责任

地方师范院校肩负着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重任。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 认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广泛宣传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 动员全校教职工进一步关心、支持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 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推动地方师范院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

3.3 完善基础教育组织机构

基础教育组织机构是确保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落到实处的具体单位。要统一规划, 统筹管理, 正常处理好师范与非师范的关系。要整合资源, 精简机构, 合理布局, 改变管理重叠和教学资源浪费现象。要在现有的学科基础上, 整合师范专业, 改革基础教学单位设置, 单独成立基础教育学院或设师范教学系部, 增设师范技能培训部和基础教育研究机构, 深化内部管理模式改革。要建立健全基础教育管理制度、教师精选制度、干部绩效考核制度, 责任追究制度, 使基础教育纳入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3.4 凝炼基础教育专业特色

全国开设师范专业的学校众多, 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拥有自己的专业特色。首先, 要明确师范专业目标定位, 立足地方, 面向区域, 辐射全国, 以本科教育为重点和基础, 适度发展专科教育, 适时发展研究生教育, 着力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师范技能强、素质好的基础教育人才。其次, 要根据学校的优势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多办幼儿师范专业, 改造老专业—汉语言文学、数学及数学应用、外语, 压缩老专业的招生人数, 重点发展师范优势专业, 做精师范重点专业, 改造和扶持弱势师范专业, 努力打造师范专业特色, 初步建立起层次合理、类别齐全、专业适需、布局恰当、规模庞大的师范专业教育体系。第三, 要将师范专业特色贯穿融合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形成“非师范专业+师范专业+就业方向”的教育思路, 将基础教育知识渗透融合到整个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当中, 初步建立多学科、多门类、多层次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努力形成既有师范专业的基础知识、又有师范专业知识、还有方便就业的深度知识, 努力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知识体系。第四, 要在学生在校期间, 利用课堂、课外活动、实习、实训等给师范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提高学生的师范技能和就业能力, 扩大师范专业的社会影响。

3.5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 才有好的教育。要严格教师资质, 提升教师素质, 通过引进、培养等多种途径, 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教师的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

3.6 加强与中小学的合作与交流

篇4:《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学习心得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和国家对民办教育发展予以高度重视,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旨在规范和推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教育部也牵头研究制定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地方各级政府也都纷纷出台了相关措施。与此同时,国家也启动了“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民办教育迎来了新的契机,并获得了快速发展。民办教育体系初步形成,逐步覆盖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非学历教育到学历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广阔领域。民办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为国家节省了财政资金,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扩大了就业渠道,培养了大批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尽管如此,由于民办教育发展的制度设计还不够完善,存在着诸如法人属性、产权归属、学校分类和权利、师生权益、会计制度、盈利回报、优惠政策、市场监管、政府服务等难点问题,迫切需要寻求解决办法。

推进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发展,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通力合作。

首先,政府要依法管理和监督,全面发挥民办教育行政管理的各项职能。教育主管部门要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民办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工作,将民办教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政府要大力鼓励并扶持与奖励民办教育,制定和完善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财政、税收、金融、收费、土地等政策;建立健全民办教育综合管理与服务体系,加快解决影响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法人性质、产权属性、教师权益、会计制度、社会监管等重点和难点问题;完善民办学校教师参加社会保险的办法,探索民办学校教师职业年金制度;依法实行监督,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保证教育质量;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积极探索和制定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

其次,还要建立分类管理制度,采取区域推进模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逐步建立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依据民办教育的不同性质,区分公益性民办教育和营利性民办教育,进行分类注册、管理。加大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支持力度,将非营利性民办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同时,依据不同地区、社会及教育条件,在民办教育发展策略上,采取区域推进模式。对于经济发达和教育水平较高地区,要立足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为目标,重在内涵建设和特色创新,举办多样化的教育;在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民办教育发展重在普及和提升教育的水平上。

最后,还要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民办教育吸引力。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对我国民办教育的生存、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一部分民办学校由于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成为享誉极高的品牌,生存状况良好;一些民办学校由于办学特色不够鲜明、人才培养模式缺乏新意、师资队伍素质不高,规模日益萎缩,甚至倒闭转让。从总体而言,民办教育吸引力不足比较突出。社会对待民办教育的观念存在一定的误区。很多人认为民办教育是“次等教育”,一些家长也认为,孩子实在不行才上民办学校。民办教育要增强吸引力,应主动地争取发展环境的改善,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内涵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和办学模式,办出特色和水平。

总之,民办教育属于社会公益事业,与公办学校同样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任务。肯定民办教育的历史贡献,落实民办教育政策,大力推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格局的形成,对于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现实意义。

篇5:《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体会

番禺区洛浦中学 谭理

教育优先发展,以人为本,均衡公平的发展,也就是国力增强,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更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同时提高教师道德水准和专业化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规划了未来10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要实现的目标,令人鼓舞,非常振奋,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教育改革发展的美好蓝图。它紧扣国情,实事求是,目的明确。

一、优先发展:教育优先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有国家政策的支持,教育事业将会借此东风得到深入全面的发展。每一年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所在辖区内的四条村委在物力和财力都对学校的发展给予大力的支持,让学校的各种设备设施得到了更新和完善。

二、育人为本:纲要中指出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作为学校工作得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际工作中,我校也早已确立了“责任文化”的人本教育理念,全面推进并实现转型教育。

三、改革创新:纲要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

四、促进公平:在纲要中,初等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国家是同等对待的。

五、提高质量: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提升办学质量

我们的办学思想中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它突出了现代教育的片面精神,体现了对人,尤其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它能够比较充分地满足学习者多样化选择的教育,即是民主的,开放的,法制的,建立在信息技术平台上的教育。

确实落实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 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篇6:《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学习心得

班)》(远程教育)心得体会

为了完成这个继续教育确实让很多老师,我们身边很多在教学一线教师都是以巨大的意志力在完成这个继续教育。本来我这个小结也是想以复制粘贴解决问题,但是既然说要原创,那么我们就原创一会吧,反正是学习这个课程的小结只是可能不是专家们想要的小结。

首先从课程报名开始,我们不清楚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要求我们统一报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小学教师)班,其中之郁闷与纳闷(还有什么闷请继续添加)自不在话下。当然由此而导致的在学习过程中部门内容(如讨论)等等就不要怪我敷衍了,我不是教授,不是我不换位思考,是我没空去换位。为什么没有空?请问这个继续教育的启动时间是什么时候?本来是在5月初到6月初,但是后来修改的时间是6月初到7月初!这个时间比较适合谁。都学期尾段了,老师都忙啊!请认真仔细想想在这段时间大家都紧张着干什么?

第二个要总结一下的是这个网络平台。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一网络平台是前几年魔灯平台的一个变种。记得魔灯平台在08年前开始有小范围的推广使用,在上一个轮次的继续教育的全体教师必修项目中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就采用了这一平台,随着教师教育技术这个课程的推进,我们现用的这一平台逐步成型,并在貌似在我们接触的一些继续教育课程中逐步推广。只是我记忆中教师教育技术(不管是初级还是中级)中,这一平台的优点是有时间控制,而且模块之间有明确的区分,可以组织多种教学材料。连接不同的媒体素材等等。问题是它的缺点是后台依赖严重,不知时至今日这一问题解决没有。即使是问题解决,我想系统的管理员们也应该意识到视频流媒体的容量和网络点击集中爆发时对网络带宽的要求。虽然大家都明白不可能保证从服务器端到客户点播端整个线路的畅通,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到的几个瓶颈是否他们就想不到?可能网管也有政治任务吧。

第三个要谈谈的是这一平台的使用。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在教师教育技术的初级中级课程中都极力推崇学员、指导教师的互动。每个班级50~60人,每个小组10人左右。在我曾经作为主讲教师的班级,除了网络课程的学习内容,班级的论坛也是能起到一定的沟通作用。但是我们看看我们这个课程的人数的督学们的信息。教师团队

类型: 专家

姓名: 韩民

单位:

email: 已设置关闭

电话: 已设置关闭

类型: 专家

姓名: 刘晖

单位:

email: 已设置关闭

电话: 已设置关闭

类型: 专家

姓名: 傅荣

单位:

email: 已设置关闭

电话: 已设置关闭

类型: 网络督学

姓名: 漆国生

单位:

email: 已设置关闭

电话: 已设置关闭

类型: 网络督学

姓名: 丁邦友

单位:

email: 已设置关闭

电话: 已设置关闭

类型: 网络督学

姓名: 姚振坚

单位:

email: 已设置关闭

电话: 已设置关闭

类型: 网络督学

姓名: 梁伟其

单位:

email: 已设置关闭

电话: 已设置关闭

类型: 辅导教师

姓名: 华玲莉

单位:

email: 已设置关闭

电话: 已设置关闭

不是我充字数,只是为了说明事实。在此向华玲莉老师致以真诚的敬意。我曾经看到其他的班级是所有的专家、督学、辅导教师们的信息都是设置关闭的。当然大家换位思考,为什么设置关闭?请参照本课程之前的一系列通知吧。

1、本模块总分为40分,学习内容共七章(24节讲座内容)。

2、学员在学习每一节视频过程中,每一次学习时长须达到五分钟以上,否则将不记录该次学习成绩。

3、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超过20分钟没有对课程页面有任何学习行为的操作,系统将自动弹出对话框,提示学员是否继续学,如无操作,5分钟后,退出学习登录,系统同时会自动中断学习行为的记录。

篇7:《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学习心得

袁贵仁在新疆进行宣讲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28日在新疆作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宣讲。他强调,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是全国教育系统的中心工作。

袁贵仁首先介绍了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时代背景和主要特点。他指出,为了应对国际竞争新形势,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制定了新世纪以来的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刘延东国务委员的总结讲话,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会议的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必将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袁贵仁深入阐释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五个必须”,即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必须促进教育公平,必须重视教育质量。袁贵仁指出,这“五个必须”是一个有机整体,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总体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来教育改革发展进行的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这“五个必须”贯穿于教育规划纲要的全文之中,体现为教育规划纲要的20字工作方针。

袁贵仁全面解读了教育规划纲要中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教育事业发展的8项主要任务、教育体制改革的6项重要内容和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6项保障措施,并就社会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了分析说明。袁贵仁最后强调,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翻开了新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是摆在全党全社会面前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出实施方案,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制定措施,加大投入,切实把教育规划纲要贯彻好、落实好。我们相信,通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教育战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全面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篇8:《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学习心得

关键词:教育规划《纲要》,职业教育编辑,宣传,主编职能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教育规划《纲要》精神鼓舞下, 我国的教育事业, 翻开了新的篇章。对于任何事业来讲, 宣传工作都是排头兵, 舆论工作, 必须起到鼓舞士气、弘扬正气、唤起改革勇气、从而夺取胜利的作用。高职教育的期刊, 目前来讲, 虽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 担当重任, 主编责无旁贷。

近年来, 随着职业类报刊业的发展, 本应强化的“主编职能”却相反正在褪化, 这种状况极不适应时代对职业教育出版业的要求, 所以, 除了常规讲的“主编职能”之外, 有必要从贯彻《纲要》视角研究这个问题。

主编, 代表着一份刊物的辉煌形象。这个职能在遵循教育规划《纲要》的前提下, 又集中反映着教育刊物包括职业教育刊物的独特风采。有人界定说, 主编是掌“发稿权”的人。看来似乎有道理。可是, 如何掌好用好这个职业教育杂志“发稿权”, 又如何用呢?则很少有人探究了。

一、“发稿权”新解

要强化“主编职能”, 就必须首先明确刊物“发稿权”的“拥有者”最终是谁。是主编本人吗?不是, 以职业教育学报为例, 这个“发稿权”是校方给的, 是院 (校) 的学者、教授、全体教师给予的, “发稿权”属于学院, 不是个人的私利, 主编“承包”的是责任、义务, 而不是“权力”。“权力”永远属于人民。也就意味着, 不管是谁, 只要你坐到了主编的位置上, 就必须认真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精神,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就学报来说, 就是全心全意、兢兢业业地为广大教职工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的教学科研事业服务, 除此, 别无其它。也就是说, 主编的“发稿权”除其裁决功能外, 同时应该有充分的公仆意识、群体意识, 强化的是服务功能, 不可“弄权”。

二、“用稿权”新释

《纲要》指出:“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完善体现教育系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目前, 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在力倡廉洁奉公的大背景下, 职业教育学报这块阵地也不例外, 也要警钟长鸣, 率先垂范, 正确使用党和人民赋予的主编权力。主编自身能否树立起一个光辉形象, 也就意味着刊物能不能在广大作者和读者心目中建立起牢固的信誉。拒绝形形色色的“人情稿”, 关建在于主编。所以, 主编的人选很重要, 主编的素质更重要。一个优秀的主编, 他 (她) 会为刊物带来浩然正气;他 (她) 会立足于刊物的生存发展建立并实施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机制, 加强ISO9000质量“贯标”, 使编辑部各环节协调地良性运作;他 (她) 会以敏锐的职业眼光, 立足《纲要》精神, 把最前沿最出色的稿件推上版面, 让平庸之作无地自容;他 (她) 会既做一个刊物质量的“掌门人”, 又做一个自觉遵守民主集中制, 从而成为一个称职的刊物主编。

三、“编稿权”新说

如今最暴露主编职能“褪化”问题的, 出在主编“不编稿”上面。名为出版界的时兴, 笔者以为是“时弊”。因为, 自己从编28年的实践证明, 要做一个优秀的主编, 保持主编职能的强势, 就必须坚持每日编改一定的稿件。可以这么说, 只“签发稿件”而不编改稿件的主编久而久之就会蜕变成一报刊“官僚”, 而非名副其实的报刊人了。一份刊物的独特风采、稿件质量, 就在主编带领一班报刊人伏案勤奋笔耕下获得。否则, 刊物就只能是一种“印刷品”, 而非流动着心血的一条鲜活的学术生命。在此, 要特别呼吁各位主编同仁, 让我们重新操笔, 继承老一代报刊业巨匠们挑灯编纂、“衣带渐宽终无悔”的光荣传统, 战斗在编稿第一线。只有这样, 才能用好人民给予的“发稿权”;只有这样, 才能做一个功能齐备的好主编, 永葆编业青春。

四、“主编职权”新议

值得注意的是, 主编本应是报人中的精华, 是办刊专家, 是优秀的学术健将, 而非仅仅是一个“任职位子”。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 学报主编多是从教育刊物本身选拔, 担任主编的亦多是行家里手, 是有掌握办刊特性和规律的人担纲。而近年来, 在有的院校, “主编”仅作为人事调整中的一环、一个位子来看待, 譬如某系书记 (主任) 要调一下了, 就公布到学报任主编了, 谓之“平调”, 未降职。这些同志, 原有专业水平较好, 但对办刊是生疏的, 要熟悉学报业务, 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而学报对主编的要求却又不仅是“熟”, 而是“熟能生巧”, 出神入化, 是好中选优的“编主”。如果“从头起”培养一位主编, 那对一份刊物的发展, 势必是一种劣势。这也是“主编职能褪化”问题形成的原因之一。因此, 为工作大局着想, 建议各院校领导, 在主编人选的任命上, 要慎重妥当为宜。同时, 本着报人办报的业务规律, 搞好编辑部干部梯队的建设, 把真正优秀的报刊业专家梯次推到学报领导岗位上, 使“主编职能”切实得以可持续发展。

篇9:《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学习心得

教办„2010‟8号

教育部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全面实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全面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印发,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一个新的里程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作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切实抓紧抓好。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大力学习宣传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上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各学校要立即行动,迅速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和刘延东国务委员的总结讲话精神学习传达好,积极主动地学习宣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使广大干部师生全面了解、普遍知晓,充分认识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制定并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重大战略意义,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中央精神实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要着重学习宣传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思想和科学理念,学习宣传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教育事业的成就和经验,学习宣传“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学习宣传“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学习宣传“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学习宣传《教育规划纲要》关于教育改革、发展和保障的主要任务和政策举措,学习宣传各地教育改革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优秀典型,进一步增强做好教育工作、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自觉性。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周密部署、系统安排,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宣传方案。要采取学习培训、座谈研讨、专家解读等多种形

式,重点培训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分管教育负责同志、学校领导干部和教育工作者,组织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和《教育规划纲要》辅导材料,确保学习宣传广覆盖。要利用中心组专门组织学习,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讲解、接受访谈、发表文章,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大兴学习之风。要组织得力队伍,深入基层和学校开展学习宣讲活动,把中央精神讲实讲活、讲深讲透。各级各类学校要利用暑期集中学习,广泛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大学习、大讨论,在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平台,开设专栏,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学习宣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强大声势,营造重视、关心、参与和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贯彻落实。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各学校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责,把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发挥好领导作用。要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和责任单位全力投入、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各部门之间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分工明确、各尽其责、统筹协调的贯彻落实工作体系。要统筹制订计划,统筹组织实施,统筹督促检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贯彻落实的思路、重点任

务和具体举措,把任务分解到各职能部门,转化为和日常工作。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确保组织到位、投入到位、责任到位、保障到位,为贯彻落实工作提供有力指导和坚强保证。

三、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有序开展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各地、各学校要牢牢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明确改革思路,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要按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部署,加强调查研究,组织专家论证,听取群众意见,科学确定改革目标,精心设计改革项目,系统推进培养模式、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改革,形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共同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的局面。要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充分发挥地方、学校和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坚持试点先行,鼓励大胆试验,切实解决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要按照程序报批重大改革试点方案,注重分类指导,实行动态调整,加强对典型经验的宣传推广,做好改革的风险分析,确保试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四、抓紧启动实施重大项目,切实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各地、各学校要把组织实施重大项目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抓手,明确项目导向,注重远近结合,力争近二三年内在推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取得实效。各地要根据本地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参考国家发展项目,确定一批本地发展项目。要从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实施目标、任务要求、主要举措,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提出进

度要求和考核指标,保证可操作、可监测、可评估。要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对实施情况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和检查,加强对项目资金和工作质量的监管,确保项目进度、质量和效益。

五、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确保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认真筹备召开本地教育工作会议,对贯彻落实工作进行具体部署。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在年底前完成本地区教育规划纲要制定工作,出台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配套文件和实施细则,着力推动增加教育投入、完善保障机制,积极开展教育质量标准、监测体系的研究探索。要细化目标任务,拿出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实现与科技规划、人才规划相配套,与经济社会以及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编制相衔接。各级各类学校要抓紧制定本校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具体方案。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教育规划纲要》任务分工方案的要求,各负其责,抓紧制定配套政策并尽快出台实施,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共同抓好贯彻落实。

六、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督促检查。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到位,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体制制度。要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负责领导、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明确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明确工作职责,明确检查考核办法,使每一项工作任务分工到人、责任到位。要建立督查督办机制,使全程跟踪与定期检查有机结合,监测落实进展和效果,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和问责制度,确保中央重大教育政策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要建立动态反馈机制,及时总结和推广各地各学校好的做法和有效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贯彻落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教育规划纲要》顺利实施。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属高校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情况,请及时报我部。

教 育 部

二O一O年七月十六日

主题词:

抄送:

篇10:《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学习心得

——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学习心得 我很有幸参加了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四川平台的远程学习,在认真学习了陈希、潘懋元、袁贵仁等领导和专家主讲的有关教育改革与发展等课程之后,通过学习和培训,对全教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它体现着党和国家重视和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通过头脑风暴法,借助远程教育,收获颇丰,感触颇深,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明确指导思想,贯彻工作方针

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了指导思想,那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建立完善的体制和健康的机制促进学院的科学发展。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二、发展高职教育,突出人才培养

在《教育规划纲要》中,再次对高职教育进行了定位与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等理念,都是字字在理句句在行,给广大的高职教育者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制定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三、学习会议精神,体现教育需求

篇11:《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学习心得

近期,我参加了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培训。通过培训,聆听了专家的精彩讲座,我深受鼓舞,感触颇深。《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关乎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教育规划纲要》处处体现着党和国家重视和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释放出“不破不立”的改革信号。

作为教育基层的一名领导,深刻认识到认真贯彻纲要精神的重要性:在日常管理教育工作中,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管理能力,爱岗敬业,以人为本。做到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教学管理工作当做一种神圣的职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规划纲要》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作为学校教育管理者,潜心学习,聆听专家教诲,我深刻认识到五个坚持的重要意义: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我校教育全过程;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相信随着《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大业一定会谱写出更加绚丽的篇章。下面,我简要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通过培训,我感觉《教育规划纲要》的每一条都是针对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的,脉络很清晰,应该说把握住了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的脉搏。感触最深的地方就是《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及的“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国家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种高度是体现了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地位。

通过聆听了专家的精彩讲座,深刻认识到:在教学与管理工作中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更多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学校领导是一个引领师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真知的人,作为我校教育战线一名领导,应当不断地提高自已的专业素养。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的完善自我,充实自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因此领导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新观念,钻研业务,成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合格领导。要讲究教育策略和方法,做到与时俱进。《教育规划纲要》在发展任务部分明确提出,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来。通过减轻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我个人认为,应试教育是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源。所以,作为领导,应该在新课改的大好形势下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观念,积极改变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法,使我们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而不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的考试的奴隶。真正做到为党和国家及人民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当今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产业、职业、行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对劳动者的素质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对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空前激烈的人才竞争,我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及时了解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和趋势,并将其运用于职业教育实践中,以不断地提高和创新。

我深深的认识到:把培训学到的真知植根于具体的工作中,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现在,我们面向农村的中等职业教育工作不容乐观。一是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资源比较缺乏。尽管我县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正在不断发展完善中,特别是职业技术学校即将扩建落成,将担起我县职业教育发展的重担,呈现出健康发展的态势。二是面向农村的培养对象所占比例偏小,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基本上均定位于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的新生代劳动力的培养上,农村新生代所占比例还很低;三是职业教育满足农业的需求十分欠缺,几乎都是满足于非农领域的就业需求,对涉农专业建设及务农需求十分欠缺;

篇12:《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学习心得

关键词:教育规划纲要,高校,学习型党组织

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 明确指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在教育系统党组织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并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教育规划纲要》文件精神的指导下, 新时期如何创新性地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已成为广大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有关《教育规划纲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件精神解读和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1]。本文旨在探索一种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核心的高校学生党建新模式。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等教育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 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探索。《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 未来十年我国高等教育要实现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 就必须把发展模式转变、体制改革和质量提升作为主要任务, 全方位反映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最近,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 进一步确定了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等任务。

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途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历来受到重视。渴望成才和要求入党是当今大学生思想发展的两大热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不仅仅是一个培养、发展党员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党建工作融入人才培养目标中, 向大学生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把优秀大学生凝聚到党的队伍中来, 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高素质青年大学生, 努力使学生党建工作成为大学生成长的推动器。

二、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 积极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需要

建设学习型政党最早是在党的十六大中提出的。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 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教育规划纲要》则从工作目标和主要途径方面就高校如何建立学习型党组织提出了具体要求。

《教育规划纲要》第二十二章第六十九则明确提出, 要“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重要任务是“把教育系统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 主要途径是“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工作重点是“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 要求高校从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着手, 推进工作创新, 增强生机活力, 充分发挥学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并加强在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

(二) 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所谓学习型社会, 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 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它的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 终生学习。学习型社会的概念来源于学习化社会, 后者是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于1968年首次提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被誉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中里程碑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 特别强调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两个概念, 把学习化社会作为未来社会形态的构想和追求目标。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 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终身学习型社会”和“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高校作为一个学术文化组织和人才培养重要阵地, 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全民大行动中, 高校应该发挥自身优势, 以基层党组织为主要学习阵地, 加强和政府部门的合作, 积极承担起建设学习型社会引领者的责任。

(三) 新时期党员自身建设的需要

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本领的重要途径。重视和善于学习, 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也是党的一个重要政治优势。80多年来, 我们党总是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向全党提出学习的任务, 特别是在每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时期, 都把加强学习作为战胜艰难曲折、夺取新胜利的重要法宝。

目前我们党员内部存在诸多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地列出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目前所存在的六个方面的问题:理论学习、学用脱节, 理想信念动摇;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党组织软弱涣散, 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个人主义突出,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腐败现象易发多发。这些问题严重削弱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先进性, 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 必须引起全党警醒, 抓紧加以解决。

面对世界的新变化、形势的新发展和党员内部存在的诸多问题, 中共中央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任务提到全党面前, 这充分体现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敏锐的时代意识、强烈的进取精神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永不满足、永不停滞的鲜明特征。在新的历史时期, 不断壮大党员队伍, 在建立长效机制的基础上, 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不仅是党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而且已经成为确保党员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由之路。

(四) 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需要

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维护校园稳定、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建设和谐校园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 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在培养、发展、教育、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同时也面临许多新挑战和新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学生党员主体性弱化、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不强、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和数量不协调、学生党员培养机制不健全、学生党员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2]、党组织活动形式单一、党建工作实效欠佳, 以及高校党建干部队伍与党建工作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等方面[3,4,5]。

面对诸多问题, 高校党建工作者应该坚持学校育人目标与党组织建设目标的相互融合, 积极探索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模式。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党建工作理应走在探索党建工作创新的最前列, 深入学习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 加强对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 尤其是坚定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积极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 固然是为了青年学生多读书, 多学习, 提高素质和能力, 但最重要的是为了统一思想, 形成共识, 增强党的生机和活力, 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高素质人才, 在此基础上探索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途径。

三、思考和建议

《教育规划纲要》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 贯彻实施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它提出了“到201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基本形成终身学习型社会,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任务。高校是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 在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任务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性地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既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和生命力旺盛的重要保证。

为创新性地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 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 构建长效机制, 保证学习活动的可持续开展

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学习活动的主要问题是对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 把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看做是“运动式”或“一阵风”。如果学习活动不能做到可持续,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就失去意义。

构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长效机制, 首先, 应该完善院系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按照学校党委要求, 结合学院学科特点和工作实际情况, 定期开展院系领导班子成员学习, 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学习活动的有效指导和表率作用。其次, 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 促进学习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各支部每学期应根据上级党组织的部署, 制订支部学习计划, 并做好主题活动策划等。各院系基层党委应完善支部活动经费审批制度, 为基层党支部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通过制度把一些好的形式和做法固定下来。第三,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把组织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看成是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 坚持党员个人学习与团队学习的统一。

(二) 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不断增加学习活动的有效覆盖度

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络已经成为青年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和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场所。然而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相关法律约束, 不良信息也屡见不鲜。而青年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对网络不良信息的鉴别和自控能力较弱[6]。

网络的发展给新时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带来了更为复杂的工作环境, 同时也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带来新的契机。特别是当前在多校区办学条件下, 青年学生更倾向于利用网络与老师和不同校区高年级同学交流, 从而尽可能弥补多校区办学导致的师生远距离居住带来的不利影响。目前大学生使用较为频繁的网络媒介主要有博客、QQ群、校园BBS、飞信群、微博等。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媒介和校园网络平台的智力、人才优势, 搭建“网络党建平台”, 将党建理论知识和创新成果、支部学习活动视频放在网络平台, 供学生党员随时下载学习, 并通过组织化、互动式、研讨式的学习活动, 分享心得体会, 及时解答疑难困惑, 形成立体化的学习网络。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一个重要任务, 就是积极占领网络新型阵地, 增加基层党组织学习活动的参与面和有效覆盖度, 从而使高校党委赢得网络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三) 找准开展学习与推动工作的契合点, 积极打造精品活动

品牌活动具有示范辐射效应,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党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各院系基层党组织应树立精品意识, 立足专业和院系特色, 把注重理论学习与推动实际工作相结合, 在此基础上积极打造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精品活动。

提倡大学生党建工作进公寓和深入学生社团是从实际出发制定的一项科学工作机制。这一举措不仅能将党的纪律和文化带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也会对拟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更为贴切的教育、培养和引导[7]。各基层党支部可组织开展“学生党建进学生宿舍”系列活动, 使宿舍管理和学生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如建立“党员联系学生宿舍”制度, 给每个学生宿舍配备党员联系人, 利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普通学生特别是本科新生的学习生活排忧解难;或参考内地部分高校的书院制办学经验, 如复旦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 以宿舍楼为单位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 包括宿舍支部读书读报交流会、宿舍支部结对子主题讨论活动及文体活动等。此外, 各基层支部还可以活动为载体, 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各院系党委可结合本单位实际, 积极开展主题鲜明的活动, 如建立班级理论学习小组和党员学习活动日制度[8], 举办“党员个性风采大赛”、“党建多媒体大赛”、“最佳党日活动”、“我是党员我优秀”及“我为党旗添光彩”活动等。经过较长时间的持续努力和积累, 使得这些活动逐渐成为各院系党委的精品活动, 并在高校学习型组织建设工作创新中发挥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对“教育规划纲要的理解和研究”———兼谈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社会责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 (8) .

[2]郭金丰.发挥学生党员主体作用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0, (10) .

[3][6]李红玫, 刘双清, 张素芬.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创新[J].管理观察, 2009, (5) .

[4]万红慧, 肖俊.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12) .

[5]易慧莲, 冯泽永.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4) .

[7]潘秀山.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 2010, (2) .

上一篇:2015年贵州公务员面试热点:医保账户“专款专用”下一篇:清洁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