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综是一张卷子吗

2024-05-14

高考理综是一张卷子吗(通用2篇)

篇1:高考理综是一张卷子吗

迅速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当今信息社会下,对信息提取、加工的能力十分重视,提高自己从不同呈现方式中提取有用信息、加工信息,并利用信息进行思考或推理的.能力。

创新能力,重视个人创新能力的持续培养,关注科学事实,重视实验现象,而不是囿于实验结果,自觉培养开放的思想方法和创新的思维方式。

篇2:高考全国一张卷,您赞成吗?

年复一年的全国高考正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今年,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增至18个,2016年将有25个省份使用统一命题试卷。从全国统一命题,到分省命题,再重回统一命题……高考试卷变化的背后,究竟是简单的回归,还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铺垫?究竟该如何科学解读高考公平?带着这些敏感的问题,本刊记者展开调查采访。

全国一张卷,高考才公平?

2015年是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关键年,江西、辽宁、山东采用全国统一命題试卷,即全国卷,使得采用全国卷的省份增至18个。日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安徽等7省市高考从明年起采用全国卷,届时,采用全国卷的省份将达到25个。

资料显示,高考命题方式曾经多次改变。1989年,上海市率先进行自主命题试点,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开始实施“统一高考,分省命题”的组织方式,越来越多的省份加入自主命题的行列。2004年,教育部要求11个省区市进行自主命题。2014年,全国高考共有来自国家考试中心和自主命题省区市共计16套命题。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后,恢复“全国一张卷”已成为高考改革的大趋势。越来越多的省份高考试题将回归全国卷,作为风向标的高考试题将会出现什么变化,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高考再次走向全国一张卷,是对老百姓期望教育公平的回应。”江苏外国语学校老师朱明华说,高考分省自主命题,不仅使高考的权威性受到质疑,而且由于各地命题思想、命题难度及考查知识范围、知识点不同,导致各地高考成绩不具有可比性。另外,由于各地高中教材版本不同,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也不同,考生升入大学以后,水平参差不齐,给大学的教学也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以地域为界限的差别化高考制度越来越明显地成为教育公平的绊脚石。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表示,此前,为了减少地域因素带来的考试偏向,根据各省新课改的不同进度,结合各省教育发展实际,下放了自主命题权利。全国统一命题一旦出现泄题,波及考生的数量大,其影响难以控制,自主命题的直接动因也是来自于此。实际上,十年中,各自主命题省份在试卷结构的变化、命题选材的形式上都有新探索,形成了每个省高考试题的本地特点。然而,刘海峰也指出,实施分省命题以来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命题质量不一,尤为明显。有的省份高考试卷的难度波动过大,忽高忽低,造成“大小年”现象。在选拔性考试中,缺乏区分度,对于考生也是不公平的。

刘海峰分析,这次回归全国一张卷,目的在于保证高考试题科学性和整体水平,推动形成以统一命题为主,少数有条件的省份继续实行分省命题的大格局,最终目标是达到公平和效率的最大化。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认为,一直以来,高考试题就是一种标准,直接影响到高中教学甚至整个基础教育。根据往年的经验,全国卷一直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突出考察教学过程中的主干知识,较为科学。同时,国家统一命题也能保证试题的稳定性,真正发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

2015年刚刚回归全国一张卷的辽宁省马上尝到了甜头。老师们普遍评价,全国卷比地方卷更科学,更能体现教育改革方向。

首先,全国卷侧重知识的积累,而不是临考突击。沈阳市第五中学语文教师段春野说,全国卷要求知识面更广,了解知识更多,信息量更大。比如判断题:“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20岁举行冠礼后才起。”这种知识是一般课堂上不太会讲到的,要靠学生自己多积累。“这会让我们老师今后在教学中有新的导向。”段春野说。

其次,全国卷注重知识的灵活应用,而不是死记硬背。沈阳市第五中学数学教师姚宏伟说,解答题灵活性渐强,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如果平时数学思维很好,很灵活,就很有利,对一些学得比较死,爱背题型的学生就不利,这也是以后高考发展的一个方向。

再次,全国卷没有偏题怪题,没有给学生增负。以往辽宁卷数学有10分压轴题,只有水平很高的学生才做得出来,一般学生只能靠蒙,以此来拉开层次。而全国卷没有这个情况,难度适中,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考的都是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针对5871人的网络调查显示,有80%的网友赞成高考恢复全国一张卷。

郑州某中学高级教师邵丰培对全国一张卷表示担忧。他说:“全国一张卷意味着高中教材将实现完全的统一,这与教育内容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存在一定偏差,会让各地高中教材单调僵化,不利于各地考生涉猎和学习更广泛、更新颖的知识。而且,全国统一教材,在高考命题上将很难避免出现重复次数多的命题点。教材只有一套,命题者的水平再高也将局限于‘部分内容’和‘部分重点’,这对于人才的培养是不利的。”

湖南省某中学副校长段黎天坦言,为实现教育公平,对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仅靠试卷命题方式的改变是不可能完成的。“试题统一之后,阅卷工作仍由各省组织,而且各省阅卷老师对于评分标准的把握难免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必然带来新的不公平。此外,面对统一命题的试卷,不同地域考生成绩虽然可以相互比较,但是由于招生名额分配方式的差异并未消除,教育不公平仍然得不到根本改变。”段黎天认为,教育不公平的症结不在于考试制度,而在于招生制度。

一碗水端平,关键在录取

按照教育部的说法,高考回归全国一张卷,目的是实现教育公平,对考试招生制度进行深化改革,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专家不认可呢?

江西省南昌市某中学语文老师章凤鸣接受采访时说:“实行全国一张卷,试题难易程度相同,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教育公平,还能减少分省命题带来的人力物力浪费,方便考生异地高考,是一种进步,但高考要真正实现公平,一碗水端平,就必须解决各省份录取分数线和招生名额问题,否则教育公平就是一句空话。”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范国睿教授认为,高考改革不在于一卷还是多卷,而是应鼓励北京、上海、广州等高校聚集的地区更多招收外省市学生,同时鼓励大城市的学生报考外省市高校。

郑州家长周明群认为,高考实行全国一张卷,只是形式上的公平,没有触及高考改革的敏感环节。“说白了,实行全国一张卷,只是在‘如何考’上下功夫,让考生们在同一张试卷上竞争。在这种前提下,衡量分数的高低,成绩的好坏,自然就有了最直观的感受,孰优孰劣一目了然。但是,高考改革不能局限在‘如何考’上,还应该在‘如何录’上。”周明群认为,“如何录”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如何考”,“因为录取的方式和结果,与考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肯定地说,只有在‘如何录’上实现公平,高考改革才算步入深水区,广大考生平等竞争的权利才能得到真正保障。”

陕西省西安市家长胡成功接受采访时说:“在当前的高考录取模式下,地域成了跨不过的鸿沟,即便实现全国一张卷,高校录取过程中依然会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大城市集聚了全国优质高校资源,500分就可以考上名校,而对于其他高考大省而言,500分甚至连普通本科都考不上。这公平吗?如果不解决录取不公平问题,一旦实现全国一张卷,地域间的矛盾势必激化,高考不公平问题将更加突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特级教师马连声告诉记者,一直以来,省区间招生比例、高校名额的落差,都是舆论的焦点。每到录取季,类似“我要是生在大城市也能上重点”“为何480分在上海能上重点,在浙江连三本都摸不到”的抱怨,成为网上一道别样的风景。“考卷分家,在一定程度上令这种抱怨失去了依据。命题思路、考题难度迥异,怎好再放在一起比较?可以说,分省命题在一定程度上拉起了一道窗帘,帮招生不公遮羞。”马连声说,“我国幅员辽阔,各省教育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分省命题更契合考生实际。比如,河北大多数高中,都采取衡水一中模式,全年无节假日地学习,而北京中学生则早就与周末补课绝缘。试问,让两地学生做同一张卷子来竞争,公平吗?显然,我们不能因为出现副作用就否定分省命题的方式,而实行全国一张卷也不是根治高考不公平的灵丹妙药。”

山东省莱州市某中学物理老师单晓明对记者说:“或许,实行全国一张卷只是高考改革的第一步,接下来,教育部可能会统一划定录取分数线,并以此作为招录的依据。同时,名牌大学招生有可能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分配招生名额,尤其是像北大、清华等名校。”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今后的高考,实行统一划线录取的可能性不大。他猜测,高考回归全国一张卷的形式,是为接下来的高校自主招生做准备。“考生在参加统一命题考试后,可用高考成绩申请大学,大学独立进行录取。用统一高考保障基本公平,由学生和学校间的双向选择建立教育竞争机制,以此来校正各地的教育不公平。”熊丙奇说。

有网友表示,北大、清华等名校在录取时向大城市考生倾斜并非不公平,因为大城市考生综合素质较高,而综合素质不能体现在高考试卷上。对此,河南省济源市大峪镇家长郭芳玉气愤地说:“名校既然要求考生的综合素质,那就应该考查综合素质,凭什么会弹钢琴就叫综合素质,会种田养猪就不叫综合素质?没有人弹钢琴,大家照样可以生活;但没有人种地,大家不是都得饿死?”

对此,特级教师、上海向明中学校长芮仁杰表示,采用哪种形式高考没有绝对公平,各有利弊。考试是一张卷子还是多张卷子都会有问题,关键要鼓励学生多元发展、鼓励高校多样化办学,才是科学的教育改革方向。

本刊認为,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打破利益藩篱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高考改革绝不是在一张卷子上改来改去那么肤浅,可无论高考如何变,都应以公平为底色,否则就是纸上谈兵。令人欣喜的是,国务院日前发布了相关实施意见,制定了弥合招生地区差异的时间表,“2017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这是国家与民众的一次同频共振,希望有关部门把国家的规划、民众的期待尽快落到实处。

仅仅是开始,但非常重要

早在200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福重教授就呼吁:“取消分省录取制度,给所有考生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2009年,全国人大代表王刚向媒体表示:“高考应当实行全国统一命题、按统一标准录取,只有这样,高考才是合法的、公平的。”如今,实行全国一张卷已进入实质性阶段,由此可见,国家出台这项举措是慎重的。尽管它没有触及高考不公平的本质,但仍不失为高考改革的重要步骤。

采访中,不少专家认为,现在恢复全国一张卷正当其时,这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适应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必然要求。

辽宁大学副教授姜海峰说:“推行全国统一命题是大势所趋。这不是十多年前的模式,貌似回到起点,但这个起点和当初的全国命题并不在一个高度。当年是各地方不具备自己命题能力,势必要全国一起命题,由于后来各地教育发展水平差距大,题目难以兼顾,才出现自主命题。但自主命题走到今天,出现了很多问题。现在要推行素质教育和素质性的考核,通过考试的方式来考核学生某些方面的素质,和原来有非常大的区别。各地教育逐年发展,各地差距逐渐减小,没有特别薄弱地区,已经具备了统一命题的条件和能力。”

国家督学、广东省教育厅副巡视员陈健说:“实行全国一张卷,必然需要全国统一的教材,然后实行全国统一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这是与国家的系统改革完全一致的。如果各省市区还用自己的卷子和自己的教材,那就不便于适应国家改革需要。”

还有专家表示,实行全国一张卷有利于更好地落实高校自主招生和异地高考政策。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等专家认为,高考这样的大规模考试应遵循简单易行、科学高效的原则,而且全国统一命题也是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打破分省录取、打破录取批次限制实现一档多投等的前提和基本措施。

许多专家表示,高考制度改革应着眼未来,从国民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角度出发,做出根本性的改变。

福建省福州市某中学政治教师陈宝民接受采访时坦言:“高考实行全国一张卷,看上去很公平,不过,从现实的角度来审视,那只是高考公平的幻觉而已。众所周知,我国当前的教育投入是不均衡的,资源的分配也有很大的差别。而且,这种差别与各省市的经济状况有着深刻的关联,经济好的省份,教育投入可能会多一些;经济差的省份,即便想多投入一点恐怕也是有心无力。这意味着,在教育投入的起点上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求高考考试与录取时保持一致的步伐,这能算公平吗?让北京四中的学生与贫困地区的学子同做一张试卷,就能体现高考公平吗?”

湖北省襄樊市教育专家井艳芝对记者说:“没有教育投入的公平,即便实现了全国一张卷,也谈不上真正的高考公平。就当下而言,首要之举是要改变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教育投入不均衡这个现实问题,营造起点上的公平。此外,还要严惩高考腐败。唯有双管齐下,才算是真正实现了高考公平。”

本刊认为,高考回归全国一张卷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未来更深入改革的必要铺垫,家长们应该热情回应,大力支持。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家长们应该有足够的耐心。此外,家长们应该对高考公平进行深入而现实的思考。必须看到,我国幅员辽阔,地域间文化、经济、教育的发展都存在有目共睹的差距,因历史原因,高校的分布也很不均衡,而这些差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所以,实现绝对意义上的高考公平是不现实的,唯有不断调整高考政策,深入制度改革,均衡教育资源的投入,我国的高考才能向公平、透明的未来不断迈进。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高考理综是一张卷子吗】相关文章:

高考理综理综实验化学11-25

宁夏高考理综04-24

理综高考备考计划07-09

辽宁高考理综卷05-05

高考状元理综范文05-26

辽宁高考理综范文05-29

高考理综复习攻略06-30

高考模拟试题理综06-30

高考理综怎么复习06-30

辽宁高考理综模拟07-08

上一篇:保护水资源倡议书750字下一篇:电子专业学生的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