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现状与前景

2024-05-09

软件测试现状与前景(共6篇)

篇1:软件测试现状与前景

软件测试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一、软件开发中出现错误或缺陷的机会越来越多。

市场对软件质量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增强。所以,软件测试在软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是,现实情况是,与软件编程比较,软件测试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真正受到重视,对于很多人(甚至是软件项目组的技术人员)还存在对软件测试的认识误区,这进一步影响了软件测试活动开展和真正提高软件测试质量。

(1)误区之一:软件开发完成后进行软件测试

人们一般认为,软件项目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软件编码,软件测试,软件发布。据此,认为软件测试只是软件编码后的一个过程。这是不了解软件测试周期的错误认识。软件测试是一个系列过程活动,包括软件测试需求分析,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设计,执行测试。因此,软件测试贯穿于软件项目的整个生命过程。在软件项目的每一个阶段都要进行不同目的和内容的测试活动,以保证各个阶段的正确性。软件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软件代码,还包括软件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应该是交互进行的,例如,单元编码需要单元测试,模块组合阶段需要集成测试。如果等到软件编码结束后才进行测试,那么,测试的时间将会很短,测试的覆盖面将很不全面,测试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更严重的是如果此时发现了软件需求阶段或概要设计阶段的错误,如果要修复该类错误,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2)误区之二:软件发布后如果发现质量问题,那是软件测试人员的错

这种认识很打击软件测试人员的积极性。软件中的错误可能来自软件项目中的各个过程,软件测试只能确认软件存在错误,不能保证软件没有错误,因为从根本上讲,软件测试不可能发现全部的错误。从软件开发的角度看,软件的高质量不是软件测试人员测出来的,是靠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过程中设计出来的。出现软件错误,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一个人的责任,有些错误的产生可能不是技术原因,可能来自于混乱的项目管理。应该分析软件项目的各个过程,从过程改进方面寻找产生错误的原因和改进的措施。

(3)误区之三:软件测试要求不高,随便找个人多都行

很多人都认为软件测试就是安装和运行程序,点点鼠标,按按键盘的工作。这是由于不了解软件测试的具体技术和方法造成的。随之软件工程学的发展和软件项目管理经验的提高,软件测试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技术学科,演变成一个具有巨大市场需求的行业。软件测试技术不断更新和完善,新工具,新流程,新测试设计方法都在不断更新,需要掌握和学习很多测试知识。所以,具有编程经验的程序员不一定是一名优秀的测试工程师。软件测试包括测试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完全掌握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需要很多测试实践经验和不断学习精神。

(4)误区之四:软件测试是测试人员的事情,与程序员无关

开发和测试是相辅相成的过程,需要软件测试人员、程序员和系统分析师等保持密切的联系,需要更多的交流和协调,以便提高测试效率。另外,对于单元测试主要应该由程序员完成,必要时测试人员可以帮助设计测试样例。对于测试中发现的软件错误,很多需要程序员通过修改编码才能修复。程序员可以通过有目的的分析软件错误的类型、数量,找出产生错误的位置和原因,以便在今后的编程中避免同样的错误,积累编程经验,提高编程能力。

(5)误区之五:项目进度吃紧时少做些测试,时间富裕时多做测试

这是不重视软件测试的表现,也是软件项目过程管理混乱的表现,必然会降低软件测试的质量。一个软件项目的顺利实现需要有合理的项目进度计划,其中包括合理的测试计划,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任何问题,都要有风险分析和相应的对策,不要因为开发进度的延期而简单的缩短测试时间、人力和资源。因为缩短测试时间带来的测试不完整,对项目质量的下降引起的潜在风险,往往造成更大的浪费。克服这种现象的最好办法是加强软件过程的计划和控制,包括软件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执行、测试度量和测试控制。

(6)误区之六:软件测试是没有前途的工作,只有程序员才是软件高手

由于我国软件整体开发能力比较低,软件过程很不规范,很多软件项目的开发都还停留在“作坊式”和“垒鸡窝”阶段。项目的成功往往靠个别全能程序员决定,他们负责总体设计和程序详细设计,认为软件开发就是编写代码,给人的印象往往是程序员是真正的牛人,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待遇。因此,在这种环境下,软件测试很不受重视,软件测试人员的地位和待遇自然就很低了,甚至软件测试变得可有可无。随着市场对软件质量的不断提高,软件测试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相应的软件测试人员的地位和待遇将会逐渐提高。在微软等软件过程比较规范的大公司,软件测试人员的数量和待遇与程序员没有多大差别,优秀测试人员的待遇甚至比程序员还要高。软件测试将会成为一个具有很大发展前景的行业,软件测试大有前途,市场需要更多具有丰富测试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测试人员,他们同样是软件专家。这两年来国内软件测试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IT企业认识到了软件测试的重要性,这种可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让笔者对我国软件业的发展重新抱有较大的希望。

尽管这是一门崭新的学科,目前在国内的发展仍处于“婴儿”阶段,但看到越来越多的软件公司为软件测试招兵买马,看到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投入到软件测试中,我就情不自禁地感叹:机会来了!这机会不仅仅是某一个人的,而是所有人的,它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学的领域需要新的理论新的工具新的方法,由于国内的软件测试还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它需要什么样的基础,也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它应该怎样发展,因此这个领域需要大家来共同革命,以促进它的深入发展。

二、软件测试的前景

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软件产品的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正逐渐成为软件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几乎每个大中型IT企业的软件产品在发布前都需要大量的质量控制、测试和文档工作,而这些工作必须依靠拥有娴熟技术的专业软件人才来完成。软件测试工程师就是这样的一个企业重头角色。业内人士分析,该类职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城市,其中北京和上海的需求量分别占去33%和29%。民企需求量最大,占19%,外商独资欧美类企业需求排列第二,占15%。然而,目前的现状是:一方面企业对高质量的测试工程师需求量越来越大越大,另一方面国内原来对测试工程师的职业重视程度不够,使许多人不了解测试工程师具体是从事什么工作。这使得许多IT公司只能通过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淘汰的方式对测试工程师进行筛选,因此国内在短期将出现测试工程师严重短缺的现象。根据对近期网络招聘IT人才情况的了解,许多正在招聘软件测试工程师的企业很少能够在招聘会上顺利招到合适的人才。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测试工程师的工作是利用测试工具按照测试方案和流程对产品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甚至根据需要编写不同的测试用例,设计和维护测试系统,对测试方案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对软件测试工程师而言,必须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自信心。任何严格的测试必须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测试,因为它关系到一个产品的质量问题,而测试工程师则是产品出货前的把关人,所以,没有专业的技术水准是无法胜任这项工作的。同时,由于测试工作一般由多个测试工程师共同完成,并且测试部门一般要与其他部门的人员进行较多的沟通,所以要求测试工程师不但要有较强的技术能力而且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

篇2:软件测试现状与前景

2013-2018年中国操作系统软件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目录(部分):

第一章 操作系统软件概述 第一节操作系统软件定义

第二节操作系统软件行业发展历程 第三节操作系统软件市场发展概况 第四节操作系统软件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模型介绍

二、操作系统软件产业链模型分析

第二章2009-2013年中国操作系统软件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2009-2013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

二、工业形势

三、固定资产投资

第二节操作系统软件行业相关政策

一、国家“十二五”产业政策

二、其他相关政策

三、出口关税政策

第三节2009-2013年中国操作系统软件行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

一、居民消费水平分析

二、工业发展形势分析

第三章中国操作系统软件生产现状分析 第一节操作系统软件行业总体规模 第一节操作系统软件产能概况

一、2009-2012年产能分析

二、2013-2018年产能预测

第三节操作系统软件市场容量概况

一、2009-2012年市场容量分析

二、产能配置与产能利用率调查

三、2013-2018年市场容量预测

第四节操作系统软件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五节操作系统软件产业供需情况

第四章 操作系统软件国内产品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国内产品2009-2012年价格回顾 第二节国内产品当前市场价格及评述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三节国内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2013-2018年国内产品未来价格走势预测

第五章2011-2013年我国操作系统软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我国操作系统软件行业发展现状

一、操作系统软件行业品牌发展现状

二、操作系统软件行业需求市场现状

三、操作系统软件市场需求层次分析

四、我国操作系统软件市场走向分析 第二节中国操作系统软件产品技术分析

一、2011-2013年操作系统软件产品技术变化特点

二、2011-2013年操作系统软件产品市场的新技术

三、2011-2013年操作系统软件产品市场现状分析 第三节中国操作系统软件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操作系统软件产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国内操作系统软件产品市场的三大瓶颈

三、操作系统软件产品市场遭遇的规模难题 第四节对中国操作系统软件市场的分析及思考

一、操作系统软件市场特点

二、操作系统软件市场分析

三、操作系统软件市场变化的方向

四、中国操作系统软件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五、对中国操作系统软件行业发展的思考

第六章2011-2013年中国操作系统软件行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2011-2013年中国操作系统软件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第二节2011-2013年中国操作系统软件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三节2011-2013年中国操作系统软件行业市场供需分析

第七章 操作系统软件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第一节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操作系统软件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一、操作系统软件市场增长潜力分析

二、操作系统软件产品竞争策略分析

三、典型企业产品竞争策略分析

第三节操作系统软件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2013-2018年我国操作系统软件市场竞争趋势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二、2013-2018年操作系统软件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三、2013-2018年操作系统软件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八章 操作系统软件行业投资与发展前景分析

第一节2011-2013年操作系统软件行业投资情况分析

一、2011-2013年总体投资结构

二、2011-2013年投资规模情况

三、2011-2013年投资增速情况

四、2011-2013年分地区投资分析

第二节操作系统软件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操作系统软件投资项目分析

二、可以投资的操作系统软件模式

三、2013年操作系统软件投资机会

四、2013年操作系统软件投资新方向 第三节操作系统软件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金融危机下操作系统软件市场的发展前景

二、2013年操作系统软件市场面临的发展商机

第九章2013-2018年中国操作系统软件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2013-2018年中国操作系统软件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一、未来操作系统软件发展分析

二、未来操作系统软件行业技术开发方向

三、总体行业“十二五”整体规划及预测

第二节2013-2018年中国操作系统软件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一、产品差异化是企业发展的方向

二、渠道重心下沉

第十章 操作系统软件上游原材料供应状况分析 第一节主要原材料

第二节主要原材料2008-2012年价格及供应情况

第三节2013-2018年主要原材料未来价格及供应情况预测

第十一章 操作系统软件行业上下游行业分析 第一节上游行业分析

一、发展现状

二、发展趋势预测

三、行业新动态及其对操作系统软件行业的影响

四、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操作系统软件行业的意义 第二节下游行业分析

一、发展现状

二、发展趋势预测

三、市场现状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四、行业新动态及其对操作系统软件行业的影响

五、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操作系统软件行业的意义

第十二章2013-2018年操作系统软件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当前操作系统软件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操作系统软件未来发展预测分析

一、中国操作系统软件发展方向分析

二、2013-2018年中国操作系统软件行业发展规模

三、2013-2018年中国操作系统软件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2013-2018年中国操作系统软件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市场竞争风险

二、原材料压力风险分析

三、技术风险分析

四、政策和体制风险

五、外资进入现状及对未来市场的威胁

第十三章 操作系统软件国内重点生产厂家分析 第一节A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2009-2012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

三、2009-2012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第二节B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2009-2012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

三、2009-2012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第三节C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2009-2012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

三、2009-2012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第四节D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2009-2012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

三、2009-2012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第五节E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2009-2012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

三、2009-2012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六节F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2009-2012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

三、2009-2012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第十四章 操作系统软件地区销售分析

第一节中国操作系统软件区域销售市场结构变化 第二节操作系统软件“东北地区”销售分析

一、2009-2013年东北地区销售规模

二、东北地区“规格”销售分析

三、2009-2013年东北地区“规格”销售规模分析 第三节操作系统软件“华北地区”销售分析

一、2009-2013年华北地区销售规模

二、华北地区“规格”销售分析

三、2009-2013年华北地区“规格”销售规模分析 第四节操作系统软件“中南地区”销售分析

一、2009-2013年中南地区销售规模

二、中南地区“规格”销售分析

三、2009-2013年中南地区“规格”销售规模分析 第五节操作系统软件“华东地区”销售分析

一、2009-2013年华东地区销售规模

二、华东地区“规格”销售分析

三、2009-2013年华东地区“规格”销售规模分析 第六节操作系统软件“西北地区”销售分析

一、2009-2013年西北地区销售规模

二、西北地区“规格”销售分析

第十五章2013-2018年中国操作系统软件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第一节2013-2018年中国操作系统软件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一、操作系统软件投资策略

二、操作系统软件投资筹划策略

三、2013年操作系统软件品牌竞争战略

第二节2013-2018年中国操作系统软件行业品牌建设策略

一、操作系统软件的规划

二、操作系统软件的建设

三、操作系统软件业成功之道

第十六章 市场指标预测及行业项目投资建议 第一节中国操作系统软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第二节操作系统软件产品投资机会

第三节操作系统软件产品投资趋势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四节项目投资建议

一、行业投资环境考察

二、投资风险及控制策略

三、产品投资方向建议

四、中金企信项目投资建议

1、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2、项目投资注意事项

3、生产开发注意事项

4、销售注意事项

第十七章 操作系统软件企业制定“十二五”发展战略研究分析

一、“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的背景意义 第一节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第二节企业强做大做的需要 第三节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

二、“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原则 第一节科学性 第二节实践性 第三节前瞻性 第四节创新性 第五节全面性 第六节动态性

三、“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依据 第一节国家产业政策 第二节行业发展规律 第三节企业资源与能力 第四节可预期的战略定位

图表......网 址:

篇3:软件测试现状与前景

关键词:岩矿分析,测试技术,发展前景

1 岩矿分析和测试技术的相关环节

岩矿分析和测试技术是一项包含众多环节的技术, 是地质找矿的“眼睛”与岩矿开采的主要分析手段。岩矿分析为矿物的储量计算提供重要参数, 同时对矿物开采与冶炼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因此要做好岩矿分析与测试技术的各项环节, 保证测试结果的有效性。

1.1 样本加工环节

对所采集的岩矿样本进行加工处理是降低岩矿分析的难度重要环节。依据相关的规定, 对岩矿进行粉碎、过筛、拌匀和缩分等工序。[1]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 以免对岩矿分析结果造成影响。

1.2 进行定性与半定量分析

通过对岩矿采集样本的性质及相关组成元素的分析对岩矿进行定性。通过定性分析, 掌握岩矿样本中各种元素含量, 为选择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提供依据。

1.3 测定方法环节

利用定性与半定量分析的结果, 抉择岩矿样本中的各种元素含量和工程元素含量做出选择。通过重量法、滴定法来测定含量较高的元素, 通过光谱法测定含量较低的元素。[2]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定正确选取测定方法, 充分考虑元素的不同含量来选取不同的测定方法, 帮助岩矿分析取得较好的效果。

1.4 分析与操作环节

在前面三个环节顺利完成之后进行分析与操作环节, 通过业务人员较高的业务水平以及丰富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与操作。检查是否存在相互作用问题的测定方法, 还要对采集来的岩矿样本进行分解, 利用分解后的试样进行分析, 对于溶液做出分组分析。[3]但分析方案受到科技水平的影响缺乏全面性, 因此需要技术人员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操作, 缩小偏差, 完成岩矿分析。

1.5 得出结果环节

通过前面环节的测量与分析最终得出结果。通过结果, 找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 对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提高岩矿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 岩矿分析和测试技术方法

矿产资源需求量的不断扩大使原来的陆地勘探技术不能满足所需, 进而向深海勘探扩展。这在推动岩矿勘探技术的发展的同时提高对岩矿分析与测试技术的要求。目前, 岩矿分析与测试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像分光光度技法、电子和离子探针法德国高科技方法以及先进的监测仪器被运用到其中, 提高岩矿分析与测试技术的科技含量。其中x射线的作用最为明显。利用原子吸收光谱的传统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在具体实践中存在见多劣势, 因此受到专业人士的改良。例如将有机表面活性剂加入溶液中, 加强原子对光谱的吸收能力。

2.1 岩石矿物鉴定

进行岩矿分析与测量技术之前需要对岩矿进行鉴定, 依照科学的鉴定方法能使分析结果符合国家规定, 确保鉴定过程的顺利进行。通过“样本加工-定性与半定量研究-选择测定方法-确定测定方案-分析并审查测定结果”的过程为地质工作者进行岩矿勘探打下基础。此外在岩矿测试过程中所得出数据信息具有公益性及指导性的意义。通过岩矿分析与测试技术进行岩矿工作有利于了解自然资源的本源, 提供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

2.2 岩矿测试的物理方法

利用电子显微镜法、分子光谱法以及X射线法等方法分析研究岩矿微小的形状、结构以及化学成分, 是岩矿测试物理方法的主要方式。通过物理法为我们的实验提供大量的地质信息, 确保矿物研究的真实性, 形成良好的视觉成像效果。此外晶体化学的发展促进了岩矿分析的进步, 晶体化学在为选择具有较高纯度的岩矿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岩矿分析与测试技术通过与晶体化学在形态、磁性及相分性方面信息的结合, 使化学反应过程实现还原。[4]岩矿分析的物理方法不仅让岩矿测试研究取得较大突破, 也让生物医学及化学等自然学科获得发展。

2.3 岩矿测试技术法

随着陆地勘探技术像海洋勘探的延伸, 岩矿分析与测试技术也获得革新。为各种岩矿分析活动的较好开展, 出现了很多具体的技术方法, 且在每一个分析方法下产生多个分析法。[5]例如化学分析仪器下就有光学分析法、核技术法、色谱法、电化学法和热分析法等多种分析法。目前, 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是利用势场使离子进行加速, 通过磁场进行同位素分离的加速器质谱仪, 它推动地质科学的快速发展。此外以核反应为依据的中子活化分析法, 通过定性定量分析, 达到快速、准确、精准度高等效果。所以加强技术法与物理法的结合, 能够为岩矿分析与测试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岩矿分析与测试技术目前状况

岩矿测试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 目前对岩矿测试技术有了宏观、微观及古代研究。从天文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宏观研究, 以地球为一个小的研究对象, 将其置于宇宙环境中, 通过对地球和其他天体的比较得出所需要的结果, 这样具有极其广阔的视角的研究方向, 扩展知识, 解决了其他方案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此外, 还可以将地球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进行认识, 通过对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的研究, 得到许多潜在的知识。这样利用宏观研究的方法分析抽象事物, 有利于拓展研究领域, 促进采矿研究的发展。与其研究视角相反的微观研究对于采矿分析也有着重要作用, 而古代研究能给岩矿分析与测试提供极其重要的数据, 岩矿是历史发展的积淀, 与古代的环境、气候、生态等息息相关。所以岩矿分析与测试技术通过古代研究获取相关知识得出重要数据, 同时也为考古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4 岩矿分析与测试技术的发展前景

随着岩矿在研究方向上的不断延伸, 在宏观研究、微观研究与古代研究三种方法的共同作用下, 岩矿分析与测试技术取得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 岩矿分析技术能够将岩矿内部构造中的晶胞、晶系以及矿物中的化学含量的参数做出精准确认, 还可以对矿物表层的元素形成及形态等通过扫描得出更加精细的测量。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三维图像技术也有进一步的发展, 对岩矿分析与测试技术起到推动作用。岩矿分析与测试技术以不损坏岩矿样本为基础, 对更多的岩矿进行定量分析, 从而得出更多更准确的分析结果。[6]要对岩矿的常量元素进行多次的超痕量与痕量定量分析, 实现分析结果的精准。此外扩大宇宙天体的采集量, 在宏观研究的方法下加以遥测或采样分析, 使用遥测研究分析那些不能进行采样的深层岩矿组织。

革新微观研究的分析方法与仪器设备, 提高仪器的清晰度与灵活度, 实现分析法速度与精准度上的突破。另外还要重视自动分析法, 通过对其详细的研究, 提高测试水平, 保证测试结果的高质量。

5 结束语

岩矿分析与测试技术是一项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具有较大发展前景的一项技术。需要我们对其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获取更好的发展。如今是一个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时代, 提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建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我们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岩矿分析, 在注重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环境效益。文章通过对岩矿分析与测试技术的简单介绍, 探讨岩矿分析与测试技术较好的发展前景, 希望为岩矿分析与测试技术的发展提供经验, 推动采矿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嘉琴.岩矿分析与测试技术在当前阶段的应用与发展[J].科技与企业, 2014 (15) :187-196.

[2]张宏.岩矿分析与测试技术在当前阶段的应用与发展[J].科学与财富, 2014 (4) :426-440.

[3]鲁鲲.岩矿分析和测试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技术与市场, 2014 (4) :106-107+108.

[4]蒋洪.当前岩矿测试技术的现状与趋势探析[J].地球, 2013 (1) :56.

[5]李晓龙.探讨岩矿测试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地球, 2014 (6) :179-186.

篇4:软件测试现状与前景

【关键词】网络;文本;语音;转换;语音识别;应用;前景

一、语音技术

为了提高翻译质量和加快翻译速度,译者通常是倾向于使用有效辅助工具,机辅翻译工作台(综合许多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将继续是专业译者的主要翻译辅助工具。除了此之外,语音分析和合成技术的发展也为专业译者的工作提供帮助。在过去,一些专业译者使用“录音电话机”记录翻译的初稿。然后,打印其翻译草稿,然后生成译本的书面版本。目前的“听写”技术是一种语音录入软件,省略了以前的输入工作,具有自动把录音转换成文本的功能。并且还能根据译者的语音指令来创建、编辑、校正和保存翻译文件。这样的设备可以减少听录音和录入的时间,但条件是系统可以识别说话者或终端用户的口音、音调和语气。

语音录入软件的发展归功于语音识别的进步,计算机识别语音信号(一种既定语言的人类的话语)然后转化成文本的过程。反过来也是可能的——文本也能转换成语音:基于语音合成的从文本到发音的系统。此外,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譬如翻译记忆库与语音录入软件同时使用将对专业译者是非常有用,尤其当译者想要或需要同时运作多项任务,例如一边在利用听写系统软件翻译一个文本的初稿,同时一边运行翻译记忆库,为一个词或者是短语查找相应的译文。

二、研究现状

当前,从语音到文本和从文本到语音的技术主要适用于西欧语言,但是少数产品也适用于一些亚洲语言,譬如,印度语和泰语。语音录入软件具有很高的语言特定性——只识别特定的语言(Somers2003:17)。而且,在不同的译者对系统进行训练中发现,该系统只识别特定的语音和口音。很难预言何时语音录入软件将为除了西欧语言以外的更多语言所利用,但是近年来在中国、香港、日本、台湾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从事汉语和日语在这方面的研究了。本尼斯(Benis:1999)回顾了早期几代英式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的听写系统。使用这些语言的商业听写系统软件包括包括美国NCH公司的Swift Sound的Express Dictate和荷兰Philips公司的FreeSpeech。

三、语音技术与翻译系统

最近几年,语音技术吸引了自然语言处理研究人员的注意力,尤其是来自加拿大、欧洲、日本和美国的研究人员。他们的总目标是,提供一种在同一语言或者不同的语言之间能把语音转换成文本、文本转化成语音、以及一种语音转化成另外一种语音的技术。传统意义上来说,笔译是指基于文本的翻译,而口译则是基于语音的翻译。但是,这条界线已经由语音技术以及屏幕翻译的发展打破了。(Gambier2003)

译者可以综合利用当前单音(随时)听写软件和现有的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来完成某些任务的。同时,译者也可以将语音技术与计算机辅助翻译和机器翻译系统综合起来运用。

“语音到文本翻译”、“文本到语音翻译”以及“语音到语音翻译”涉及一种语言输出和另一种语言输入的文本与语音对话翻译系统。语音到文本翻译是指把一种语言的语音(原文输入)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书面文本(译文输出)形式,在这过程中,声音信息被转换成书面文本形式,以方便有听觉障碍或马达技能残障人士。语音到文本翻译系统包括IBM公司的ViaVoice以及Dragon NaturallySpeaking,两者都能翻译七种语言。

对语音到文本技术的最近一项应用就是为那些听障和半听障群体把电视上的语音话语转化成“字幕”。严格的说,这不是一种翻译活动,但是这与口译有着明显的联系。该系统当前依靠一种语内翻译——一个经过培训的中介体把现场直播的内容进行改述和简化,例如,作为原文输入语音技术软件的新闻节目被简化,并且有意把话语单调化,然后被转换成文本字幕形式(但是仍然有一定数量的错误)。这种限于少数人使用的闭路字幕是文本形式,不仅叙述了电视对白的内容,而且还叙述了相关的声音,譬如,“电话铃声”和“脚步声”,以方便听障人士。观众可以激活这些字幕,有时是用一个特殊的解码器。这项技术也许会很快就能应付现场实时电视转播和电缆/卫星传输。具有这种能力产品可能很快就要面世了,因为已经在网络上做广告了,譬如,由SoftNI公司制造的SoftNI实时字幕系统。

文本到语音翻译是指把文字文本(原文输入)翻译成语音文本(译文输出),文字文本被转换成语音信息,这主要为了视障人士。文本到语音翻译系统包括,AbhiSoft科技公司研制的能翻译八种语言的Talking Translator Pro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实验室研制的能翻译五种语言的Natural Voices?。

语音到语音翻译是指把一种语言的声音文本(原文输入)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的声音文本(译文输出),从而满足为不同语言国家的说双语和多语的人。语音到语音翻译系统包括,IBM公司研制的MASTOR(多语种自动语音到语音翻译器),用来促进没有共同语言(不会讲同一种语言)的个人之间的交流,和Spoken Translation公司研制的“保健医疗交流平台”(HealthComm Healthcare Patient Communication Platform),用作说西班牙语的患者和说英文的医疗保健工作者之间提供交流媒介。双语或者多语种语音到语音系统口译人员的功能相似,例如,在彼此不懂对方语言的商业谈判中。當然,文本到文本翻译系统才是常规机器翻译系统。

四、语音识别

篇5:软件测试现状与前景

2013-2018年中国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目录(部分):

第一章 信贷管理系统软件概述 第一节信贷管理系统软件定义

第二节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发展历程 第三节信贷管理系统软件市场发展概况 第四节信贷管理系统软件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模型介绍

二、信贷管理系统软件产业链模型分析

第二章2009-2013年中国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2009-2013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

二、工业形势

三、固定资产投资

第二节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相关政策

一、国家“十二五”产业政策

二、其他相关政策

三、出口关税政策

第三节2009-2013年中国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

一、居民消费水平分析

二、工业发展形势分析

第三章中国信贷管理系统软件生产现状分析 第一节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总体规模 第一节信贷管理系统软件产能概况

一、2009-2012年产能分析

二、2013-2018年产能预测

第三节信贷管理系统软件市场容量概况

一、2009-2012年市场容量分析

二、产能配置与产能利用率调查

三、2013-2018年市场容量预测

第四节信贷管理系统软件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五节信贷管理系统软件产业供需情况

第四章 信贷管理系统软件国内产品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国内产品2009-2012年价格回顾 第二节国内产品当前市场价格及评述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三节国内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2013-2018年国内产品未来价格走势预测

第五章2011-2013年我国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我国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发展现状

一、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品牌发展现状

二、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需求市场现状

三、信贷管理系统软件市场需求层次分析

四、我国信贷管理系统软件市场走向分析 第二节中国信贷管理系统软件产品技术分析

一、2011-2013年信贷管理系统软件产品技术变化特点

二、2011-2013年信贷管理系统软件产品市场的新技术

三、2011-2013年信贷管理系统软件产品市场现状分析 第三节中国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信贷管理系统软件产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国内信贷管理系统软件产品市场的三大瓶颈

三、信贷管理系统软件产品市场遭遇的规模难题 第四节对中国信贷管理系统软件市场的分析及思考

一、信贷管理系统软件市场特点

二、信贷管理系统软件市场分析

三、信贷管理系统软件市场变化的方向

四、中国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五、对中国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发展的思考

第六章2011-2013年中国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2011-2013年中国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第二节2011-2013年中国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三节2011-2013年中国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市场供需分析

第七章 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第一节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信贷管理系统软件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一、信贷管理系统软件市场增长潜力分析

二、信贷管理系统软件产品竞争策略分析

三、典型企业产品竞争策略分析

第三节信贷管理系统软件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2013-2018年我国信贷管理系统软件市场竞争趋势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二、2013-2018年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三、2013-2018年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八章 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投资与发展前景分析

第一节2011-2013年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投资情况分析

一、2011-2013年总体投资结构

二、2011-2013年投资规模情况

三、2011-2013年投资增速情况

四、2011-2013年分地区投资分析

第二节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信贷管理系统软件投资项目分析

二、可以投资的信贷管理系统软件模式

三、2013年信贷管理系统软件投资机会

四、2013年信贷管理系统软件投资新方向 第三节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金融危机下信贷管理系统软件市场的发展前景

二、2013年信贷管理系统软件市场面临的发展商机

第九章2013-2018年中国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2013-2018年中国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一、未来信贷管理系统软件发展分析

二、未来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技术开发方向

三、总体行业“十二五”整体规划及预测

第二节2013-2018年中国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一、产品差异化是企业发展的方向

二、渠道重心下沉

第十章 信贷管理系统软件上游原材料供应状况分析 第一节主要原材料

第二节主要原材料2008-2012年价格及供应情况

第三节2013-2018年主要原材料未来价格及供应情况预测

第十一章 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上下游行业分析 第一节上游行业分析

一、发展现状

二、发展趋势预测

三、行业新动态及其对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的影响

四、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的意义 第二节下游行业分析

一、发展现状

二、发展趋势预测

三、市场现状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四、行业新动态及其对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的影响

五、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的意义

第十二章2013-2018年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当前信贷管理系统软件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信贷管理系统软件未来发展预测分析

一、中国信贷管理系统软件发展方向分析

二、2013-2018年中国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发展规模

三、2013-2018年中国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2013-2018年中国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市场竞争风险

二、原材料压力风险分析

三、技术风险分析

四、政策和体制风险

五、外资进入现状及对未来市场的威胁

第十三章 信贷管理系统软件国内重点生产厂家分析 第一节A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2009-2012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

三、2009-2012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第二节B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2009-2012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

三、2009-2012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第三节C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2009-2012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

三、2009-2012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第四节D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2009-2012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

三、2009-2012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第五节E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2009-2012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

三、2009-2012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六节F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2009-2012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

三、2009-2012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第十四章 信贷管理系统软件地区销售分析

第一节中国信贷管理系统软件区域销售市场结构变化 第二节信贷管理系统软件“东北地区”销售分析

一、2009-2013年东北地区销售规模

二、东北地区“规格”销售分析

三、2009-2013年东北地区“规格”销售规模分析 第三节信贷管理系统软件“华北地区”销售分析

一、2009-2013年华北地区销售规模

二、华北地区“规格”销售分析

三、2009-2013年华北地区“规格”销售规模分析 第四节信贷管理系统软件“中南地区”销售分析

一、2009-2013年中南地区销售规模

二、中南地区“规格”销售分析

三、2009-2013年中南地区“规格”销售规模分析 第五节信贷管理系统软件“华东地区”销售分析

一、2009-2013年华东地区销售规模

二、华东地区“规格”销售分析

三、2009-2013年华东地区“规格”销售规模分析 第六节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西北地区”销售分析

一、2009-2013年西北地区销售规模

二、西北地区“规格”销售分析

第十五章2013-2018年中国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第一节2013-2018年中国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一、信贷管理系统软件投资策略

二、信贷管理系统软件投资筹划策略

三、2013年信贷管理系统软件品牌竞争战略

第二节2013-2018年中国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品牌建设策略

一、信贷管理系统软件的规划

二、信贷管理系统软件的建设

三、信贷管理系统软件业成功之道

第十六章 市场指标预测及行业项目投资建议

第一节中国信贷管理系统软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第二节信贷管理系统软件产品投资机会

第三节信贷管理系统软件产品投资趋势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四节项目投资建议

一、行业投资环境考察

二、投资风险及控制策略

三、产品投资方向建议

四、中金企信项目投资建议

1、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2、项目投资注意事项

3、生产开发注意事项

4、销售注意事项

第十七章 信贷管理系统软件企业制定“十二五”发展战略研究分析

一、“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的背景意义 第一节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第二节企业强做大做的需要 第三节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

二、“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原则 第一节科学性 第二节实践性 第三节前瞻性 第四节创新性 第五节全面性 第六节动态性

三、“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依据 第一节国家产业政策 第二节行业发展规律 第三节企业资源与能力 第四节可预期的战略定位

图表......网 址:

篇6:智能制造现状与前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南京市,210016)摘要:简述了智能制造形成的原因及智能制造的概念;分析了智能制造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及其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智能制造 人工智能 机械制造 工业4.0

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JiaYu Wang(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stronautics, Nanjing, 210016, China;)Abstract:This paper depicts the cause of formation and conception of IM.And presents status in the development on IM.Finally indication is given of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and question confronting IM.Key words:IM;AI;mechanical manufacture;Industrie 4.0

0 前言

智能制造装备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装备上的集成和深度融合,是实现高效、高品质、节能环保和安全可靠生产的下一代制造装备。在综述了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目前智能制造存在的问题,并得出结论,认为德国的”工业4.0”和美国的工业互联网装备将是智能制造装备未来的发展方向。

1研究背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部门,是决定国家发展水平的最基本因素之一。从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历程来看,经历了由手工制作、泰勒化制造、高度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和集成化制造、并行规划设计制造等阶段。就制造自动化而言,大体上每十年上一个台阶: 50-60年代是单机数控,70年代以后则是CNC机床及由它们组成的自动化岛,80年代出现了世界性的柔性自动化热潮。与此同时,出现了计算机集成制造,但与实用化相距甚远。随着计算机的问世与发展,机械制造大体沿两条路线发展:一是传统制造技术的发展,二是借助计算机和自动化科学的制造技术与系统的发展。80年代以来,传统制造技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存在着很多问题。近来年,人们对制造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赋予了极大的研究热情,这是因为从1870年到1980年间,制造过程的效率提高了20倍,而生产管理效率只提高了1.8-2倍,产品设计的效率只提高了1.2倍,这表明体力劳动通过采用自动化技术得到了极大的解放,而脑力劳动的自动化程度(其实质是决策自动化程度)则很低,制造过程中人的因素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人尚未真正地从复杂的生产过程中解放出来,各种问题求解的最终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人的智慧。因而,人类群体所面临的众多问题(包括社会问题、生理问题等)在制造过程中都有所反映。面对批量小、品种多、质量高、更新快的产品市场竞争要求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制造过程的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面临众多问题,譬如:(1)专家人才的短缺和转移致使一些专门技能不能及时或长久地得到提供;(2)现代制造过程中信息量大而繁杂,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大量的信息资源需要开发与共享;(3)制造环境柔性要求更大,决策过程更加复杂,决策时间要求更短;(4)制造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受制于制造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即智能水平;(5)现代生产要求专家们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更及时的合作,小到一个企业内部的各个生产环节,大至一个国家甚至世界范围内的工业界中的众多企业之间。各种迹象表明,“我们正处在制造历史上的一个危险时期”。幸运的是,计算机与计算机科学以及其它高技术的发展,通过集成制造技术、人工智能等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制造工程—智能制造技术(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IMT)与智能制造系统(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IMS)使我们有可能走出这个危机。这是因为,制造过程所面临的众多问题的核心是“制造智能”和制造技术的“智能化”。IMT是指在制造工业的各个环节以一种高度柔性与高度集成的方式,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类专家的智能活动,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构思和决策,旨在取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并对人类专家的制造智能进行收集、存贮、完善、共享、继承与发展。未来工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应该是知识密集型,制造自动化的根本是决策自动化。

2发展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IMT&IMS的研究正迅速受到众多国家的政府、工业界和科学家们的广泛重视:

2.1.1美国

美国是国际智能制造思想的发源地之一,美国政府高度重视智能制造的发展,并且已经把它作为21世纪占领世界制造技术领先地位的基石。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就着重资助有关智能制造的诸项研究,项目覆盖了智能制造的绝大部分,包括制造过程中的智能决策、基于多施主(multi-agent)的智能协作求解、智能并行设计、物流[]传输的智能自动化等1。2005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提出了“聪明加工系统(smart machining system,SMS)”研究计划。聪明加工系统的实质是智能化,该系统的主要目标和研究内容包括:(1)系统动态优化。即将相关工艺过程和设备知识加以集成后进行建模,进行系统的动态性能优化;(2)设备特征化。即开发特征化的测量方法、模型和标准,并在运行状态下对机床性能进行测量和通信;(3)下一代数控系统。即与STEP-NC兼容的接口和数据格式,使基于模型的机器控制能够无缝运行;(4)状态监控和可靠性。即开发测量、传感和分析方法;(5)在加工过程中直接测量刀具磨损和工件精度的方法。

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实施包括工业机器人在内的”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 Plan”(先进制造联盟计划),立即得到同日发布的“实现 21世纪智能制造”新报告的积极响应。在这份由美国智能制造领导联盟(smart manufacturing leadership coalition,SMLC)公布的报告中,不但描绘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蓝图,而且确定了十大优先行动目标,意图通过采用21世纪的数字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加快对20世纪的工厂进行

[]现代化改造过程,以改变以往的制造方式,借此获得经济、效率和竞争力方面的多重效益2。

2.1.2 日本

日本于1990年首先提出为期10年的智能制造系统(IMS)的国际合作计划,并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和欧洲自由贸易协定国在1991年开展了联合研究,其目的是为了克服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局限性,把日本工厂和车间的专业技术与欧盟的精密工程技术、美国的系统技术充分地结合起来,开发出能使人和智能设备都不受生产操作和国界限制,且能彼此合作的高技术生产系统。2.1.3 欧盟

欧盟于2010年启动了第七框架计划(FP7)的制造云项目3,特别是制造业强国的德

[]国,继实施智能工厂(Smart factory)之后4,又启动了一个投入达2亿欧元的工业4.0(Industry []4.0)项目5。德国政府2010年制定的《高技术战略2020》计划行动中,意图以未来项目“工业4.0”奠定德国在关键工业技术上的国际领先地位,并在2013年4月举行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将此计划推出。“工业4.0”概念最初是在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

[]公司等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建议和推动下形成,目前其已上升为国家级战略6。

[]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在智能制造技术与系统方面的绝大多数研究工作,目前还处在探讨人工智能在制造领域中应用的阶段。几年来,开发出了众多类型、水平各异的面向制造过程中特定环节、特定间题的“智能化孤岛”,诸如专家系统、基于知识的系统和智能辅助系统等,而对制造环境的全面“智能化”研究工作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我国自 2009 年 5 月《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以来,国家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2年国家有关部委更集中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专项政策,使得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轮廓得到进一步地明晰。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同时发布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子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培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导产业。科学技术部也发布了《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工业与信息化部三部委组织实施了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工业与信息化部制定和发布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路线图》,该路线图明确把智能制造装备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重点领域,以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为目标,以突破九大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为支撑,其思路是:以推进八项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为核心,以提升八类重大智能制造装备集成创新能力为重点,促进在国民经济六大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推广。问题与展望

3.1 存在问题

总的说来,目前IMS的研究仍处在人工智能在制造领域中应用的阶段,研究课题涉及到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制造过程控制、材料处理、信息管理、设备维护等众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开发了种类繁多的面向特定领域的专家系统、基于知识的系统和智能辅助系统,甚至智能加工工作站(IMW),形成了一系列”智能化孤岛”(islands of intelligence)。这中间包括CIMS研究中所取得的有关进展。然而,随着研究与应用工作的深入,人们逐渐地认识到自动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依赖制造系统的自组织能力,研究工作还面临着一系列理论、技术和社会问题,、问题的核心是“智能化”。一般说来,现代工业生产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要受技术(包括生产系统)、人(包括间接影响生产过程的社会群体)和经济(包括市场竞争和社会竞争)三方面因素的制约。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市场预测、生产决策、产品设计、原料订购与处理、制造加工、生产管理、原料产品的储运、产品销售、研究与发展等环节彼此相互影响,构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该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取决于各环节的集成自动化(integrated automation)水平,而生产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取决于各环节的集成智能(integrated intelligence)水平。目前,尚缺乏这种“集成”制造智能的技术,这也是目前“并行工程”的研究重点。

3.2发展趋势 当前,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以德国的”工业4.0”和美国的工业互联网装备最为清晰。

3.2.1 德国“工业4.0”

德国“工业 4.0”通过充分利用信息物理系统(CPS),实现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推动现有制造业向智能化方向转型。CPS是一个综合计算、网络和物理环境的多维复杂系统,通过3C(Computation、Communication、Control)技术的有机融合与深度协作,实现制造装备系统的实时感知、动态控制和信息服务。CPS实现计算、通信与物理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可使系统更加可靠、高效、实时协同。德国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协会于2013年发布了德国首个“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以加强德国作为技术经济强国的核心竞争力,确保德国制造[]的未来7-8。“工业4.0”项目主要分为两大主题:(1)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工业4.0智能工厂如图1所示);

(2)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

图1 工业4.0智能工厂

3.2.2 美国工业互联网装备

2013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发表了《工业互联网-打破智慧与机器的边界》报告[9]。该报告提出了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的概念。工业化创造了无数的机器、设施和系统网络,而工业互联网则是指让这些机器和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和软件应用相连接,以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工业互联网装备将整合两大革命性转变的优势:(1)工业革命。伴随着工业革命,出现了无数台机器、设备、机组和工作站;(2)强大的网络革命;

(3)在网络化的影响下,计算、信息与通讯系统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小结

智能制造装备集制造、信息和人工智能技术于一身,是未来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和应用,美、日、欧已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和部分产品面世,德国的“工业4.0”项目也积极地推动了制造业向智能化的转型。我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智能制造装备的重要战略地位,已出台政策推动智能制造装备的产业化水平提升。可以预见,未来智能制造装备在引领制造业低碳、节能、高效发展上的作用将进一步得到显现;同时,行业也将在工业机器人、智能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智能仪器仪表、三维打印装备、新型传感器、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等重点领域形成快速发展与突破。参考文献

上一篇:服装发布会董事长致辞下一篇:超市运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