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2024-05-25

必修一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精选8篇)

篇1:必修一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必修一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一年级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我将从五方面来谈一谈对这一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

人类政治文明史的发展历程表明,民主政治的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一个发展的过程。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也是如此。本课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三项巨大成就: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教材从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分别向大家介绍了三项政治制度的渊源和发展,对于我们加深对国情的认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将有积极的意义。

2、课标要求: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3、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针对高一年级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知识但掌握不牢固,对历史知识有选择地感兴趣的特点,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知识与能力:

①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共同纲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概况,政协的作用和职能、民主派参政的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处理少数民族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能力目标:通过新中国成立的一系列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文字、图片、影视等),以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借助形象思维以感知历史,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对比,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比较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注重文史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

②运用历史比较法,引导学生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区别。

③借助问题探究与教师引导相结合;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结合;课本知识与课外经验相结合。通过学生合作,师生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表各自的见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学习和视频播放,感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求真精神。

②通过对三大基本政治制度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是中国历史和现实要求的必然结果;把握新中国建立以来民主建设发展的基本脉络,展望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美好前景;培养学生追求民主的科学精神和为国家民主制度建设而努力的历史责任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4、教学重点的确定及处理:

本课的主题是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这个问题的掌握对以后学习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有很大帮助,并且学生能力的提高也有赖于对它的认识,所以确定“三大基本政治制度”是教学重点。对重点的处理我是通过自主学习法、互动讨论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最后老师归纳总结。

5、教学难点的确定及处理: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使用了三个动词:概述、阐述和认识,“概述”和“阐述”属于SOLO分类评价法中单点结构层次,而“认识”属于关联结构层次,所以我把“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作为本课的难点。对此,我采取的方法是把我国的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分别与西方的政党制度、议会制度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那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6、课时安排 1课时

二、学情分析

学情是设计教法、学法的依据之一。

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大部分同学对本课内容不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和现实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策略——教法与学法

1、教法: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发展,我采用了“自学—互动—质疑—指导—总结”的互动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下,为了“激其情,发其智”又使用了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图示教学法等,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学法:我本着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的根本目标,主要采用以下三种学法:(1)、自主学习法:导学提纲,知识框架的构建等可用此法。

(2)、合作学习法: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组员之间相互提问题,使之在不断的思考、讨论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3)、体验性学习法:在学习新中国诞生时,通过观看视频《开国大典》,使我和每一个学生都有“经历历史”的感觉,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情感和精神历程。

四、教学过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发挥师生双主体作用,因此我按照互动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导学、课堂教学、课后沉思三部分。

1、课前导学

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导学提纲让学生预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安排学生调查少数民族的具体知识,并让有条件的学生网络查阅各民族党派的情况,既能拓宽视野,又能帮助理解教材。

2、课堂教学

(以多媒体为教学辅助手段,主要分四个环节)(1)、整体感知、确定目标

(约5分钟)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先由学生浏览全课,共分三目,给每目提出系列问题,然后师生共同确定目标。(2)、自主构建、展示交流(约10分钟)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完成基础知识的识记,即完成第一环节确定的目标,让学生掌握课本最基本的历史知识。识记方式是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提前告诉学生要展示。(多媒体展示知识框架)

学生成果展示方式有:每组一名学生黑板板书、小组交流互补或学生回答,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及时补充,尊重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鼓励,体现以人为本和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3)、重点探究、难点解惑(约22分钟)此环节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师生互动,质疑解惑,目的是进一步挖掘教材,培养学生能力,能力目标、德育目标以及难点的突破在此环实现,学生提出有疑惑的问题,老师与学生合作解决。

主要的途径是,老师提出问题,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资料,图片、表格。问题一:中国的政党制度有那些显著特征?

((1)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2)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亲密友党和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者在野党;(3)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问题二:我国为什么不采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抉择:(1)从历史上看:西方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的教训);(2)从国家性质看: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了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从代表阶级利益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从经济基础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公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

问题三:我国的政党制度与西方的政党制度有何本质区别?(根本政治制度、政党关系、利益宗旨)

问题四: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议会制度有什么不同?(经济基础、阶级本质、组织原则、政党活动)问题五: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人口相对稀少,经济发达程度低;汉族聚居地区,人口密度过大,经济发达程度高于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以及教育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别,在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需要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优势互补、互相依存,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问题六:民族区域自治与特别行政区间的区别?(社会制度、实施群体、主要作用、享有权力)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讨论,老师点拨比较的角度、补充小结。(4)、自我总结、自我评价(约5分钟)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成功感,每一节历史课都是学生才华自我展示的舞台,学生从基础知识、意志、能力等方面说收获,老师系统知识框架,多媒体板书,然后多媒体展示《随堂检测》考查学生掌握情况。

3、课后沉思(约3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那些特色? 学生思考后发表看法,老师点拨总结:

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符合中国国情实际等,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符合国情实际的政治建设,才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面发展。这样使本课的历史意义升华为现实意义,从而最终达到历史课的教育目的。

五、板书设计:

一、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新中国成立

1、筹划---新政协会议的召开

2、成立---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3、意义

二、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

1、政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发展历程:

①初步确立:1949年政协(内容)

②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 ③1956年新阶段(2)、特点:(3)、作用:

2、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1)、产生方式:(2)、确立:(3)、特点:(4)、地位

3、民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含义:(2)、建立原因:(3)、原则:(4)、实行状况:(5)、意义

三、小结:特色

总之,我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全体学生经历一个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

篇2:必修一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学习目标】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预习梳理】

一、民主政治建设的背景——新中国的建立

1.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时间1949年9月

(1)通过《共同纲领》,这一纲领具有性质。

(2)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3)决定了首都、国旗、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4)当时,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责是暂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二、民主政治建设

1.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初步建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2)职能改变: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不在代行________职权,主要职能为政治协商

和________。

(3)初步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与民主党派实行“________、互相监督”的方针,政治

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依据:《________》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产生。

(2)标志: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3)内容:大会通过了《________》,它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部宪法体现了和两大原则,是中国的宪法。

(4)地位:是我国________的政治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目的:为实现民族平等、____ ____和________。

(2)依据:共同纲领的规定和1954年宪法的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含义: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________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

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4)建立: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建立。(最早的自治区,成立于新中国建立前)

1965年,西藏自治区建立。(最晚建立的)

篇3:必修一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政新篇》要求以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摧毁封建专制,实现民主共和;激进派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为民主革命的前进奠定了基础;1931年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是工农专政的新型民主政权;按“三三制”原则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政权是当时中国最为民主的政权;中共“七大”提出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双十协定》规定避免内战,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1946年的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的协议;“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为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国后,民主政治建设主要体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法制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保障。在掌握新中国民主建设成就的同时,我们还应了解到建国后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比如,“文革”时期,“左”倾错误严重泛滥,致使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遭受严重的挫折。

命题预测

“现代化观”和“文明史观”已成为当今高考历史试题命制的重要指导思想。政治民主化是政治现代化和政治文明演进的集中体现。因而,从这个角度来备考是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必要性的。

模拟操练

1. 《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按其治国方案,天王的产生方式是

A. 科举B. 禅让C. 世袭D. 选举

2. 19世纪末,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在政治制度上向日本学习。下列能体现康梁主张的是

A. 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 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 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制是“进化之公理”

D.“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

3. 美国的国父是华盛顿,印度的国父是甘地。孙中山被尊为我国的“国父”,主要是由于其在哪方面的突出贡献

A. 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B. 要求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C. 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D. 争取民主共和

4. 陈独秀因有人指责《新青年》而发表了《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为“Democracy and Science”辩护。这里“Democracy”是指

A. 民主共和制B. 君主立宪制

C. 苏维埃体制 D. 人民民主制

5.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下列能完整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同胞协力,挽救青岛”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6. 中共“二大”指出:“共产党员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命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作出这一决策的客观依据是

A. 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

B. 中共的最高纲领

C.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性、阶级性

D. 共产国际的推动

7. 下面是某班部分同学拟定撰写的小论文题目。如果你是他们的指导老师,你首先应对哪个选题提出修改意见

A. 谈谈《资政新篇》无法实施的原因

B. 资本主义民主共和为何不能在中国实现

C. 浅析大革命后中国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

D. 抗战胜利后民主联合政府为什么没能建立

8.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指

①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更加成熟 ②国民政府的性质已发生根本变化 ③人民武装力量发展壮大 ④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⑤国共两党在建国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⑤

9.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制度保证是

A. 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

B. 帮助少数民族发展工业、以实现共同繁荣

C.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

D.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0. 1953~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其主要表现为

A. 成立人民政协

B. 出台“共同纲领”

C.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1.“文革”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巨大挫折。从“文革”我们最应得到的教训是

A. 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B. 要客观分析国内外形势

C. 要坚决反对党内的“走资派”

D. 要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12. 中共“十二大”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的主要目的是

A.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强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13. 下列能直接体现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是

A. 大岗村进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

B.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 农民企业家张金贵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D. 酒店服务员李小娟依据法律状告政府不作为

答案点拨

1. D2. B3. D4. A 5. D(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6. A(中共“二大” 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依据是当时中国的国情,即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7. C(大革命并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大革命后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 C(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性质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国共两党在建国问题上也并未达成共识) 9. D10.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于1954年,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11. A(由于当时的民主、法制不健全,对领导人缺乏必要的监督,最终导致“左”倾泛滥) 12. B13. A(我国基层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村委会、居委会的民主选举制度)

篇4:必修一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一、学习目标: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

2、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在此基础上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重点:政协制度的建立和作用;人大制度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性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意义。

难点:人大制度;1954年宪法

二、学习过程:

【 自主学习、构建体系 】

1、背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胜利

(2)中共团结民主人士筹建新中国。

1)初步形成的标志:1949年9月,中国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有①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具有____________ 的性质

一、政党制度:政治②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协商制度的形成、过程③确定了新中国的首都、________、代国歌

(2)正式形成:1954年。其职能也发生了变化:1954年之前,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之后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展:1956年中共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这一制度发展到新阶段。

1、条件:(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定。

(2)新中国经济建设大规模展开。

(3)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

新中国的民主、标志:________年9月,第一届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召开,政治建设

二、根本政治制度:人大制度的创立主要内容有(1)通过《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是中华①内容: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_____________________。还规定了国家性质及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人民共和国②特点: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大原则。的建立)③性质:是中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的宪法。

(2)选举了领导人,_________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______________为副主席等。、作用:是中国的_______________政治制度,为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背景、目的: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依据:《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

三、民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在______________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当地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篇5:必修一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一、历史课程标准分析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讲述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三大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即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面临民主政治建设的紧迫任务,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

本课内容在课标中十分重要,是学生了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重要课目。本课内容的三个子目环环相扣,联系紧密。必修1第三单元已经介绍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有利于学生理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与西方的差异性。本课内容与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也联系紧密,本课内容的学习对21课有重要影响。两课体现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三、学情分析

我所带的高二两个文科班的学生经过高一一年的历史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可以适应本课内容的学习。但是学生们基础不扎实,每班的整体水平会参差不齐,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同时教师要在高二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解题和思维能力,因而适当增加课堂知识的容量,拓宽历史视野,激活历史思维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共同纲领》的颁布,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确立发展过程。了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了解我国处理少数民族的基本原则,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通过对政治协商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民族政策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这种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学习,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把握新中国建立以来民主建设发展的基本脉络,展望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美好前景,培养学生追求民主的科学精神和为国家民主制度建设而努力的历史责任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学习,对我国处理少数民族问题的基本的原则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树立各民族平等和谐共处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教学难点:分析三大制度创立的原因和现实意义,理解三大制度的中国特色。

六、教学策略设计

本课内容繁多,涵盖面广,学习意义重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完成教学目标。本课教学主要以讲授法为主。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考虑确定采取情境教学策略和问题启发式教学策略。教师以启发、引导为主,课件演示为辅助手段,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随着问题思考探究;学生的活动形式以情景想象、材料展示、讨论等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探究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七、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环节步骤: 环节1:新课导入:

正式上课之前提问学生,春天来了,春天对同学们意味着什么?

学生回答:希望。那么每年春天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也会召开两个重要会议,它们不仅在国内形成社会热点,而且在国际社会上也形成关注热点,给全国人民带来期盼。随之以PPT教学课件展示出“每年春天话两会”的图片,以“两会”

为切入点导入到新课的学习:“两会”指哪两会?(学生会答出是政协会议和人大会议)那么为什么“两会”会在我国产生很多的影响?“两会”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正式导入到“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本课内容。

设计意图:以时事政治来导入,不仅有利于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深刻而且要学生明白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明白政治协商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民族区域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明白三大制度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贡献性。

环节2: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基本政党制度

初步形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教师通过提问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然后总结出军事背景、政治背景、理论背景(教材没有介绍)。有了历史背景的介绍,政协会议召开就水到渠成。简要讲述召开的时间、地点(注意是北平而不是北京)、与会代表(注意对代表广泛性的说明)。着重讲授会议的内容。注意对《共同纲领》的分析,通过对共同纲领的作用(临时宪法)是什么的提问来过渡到《共同纲领》的内容学习。强调这次会议内容的重要性,即不仅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且筹备了新中国的成立。以此过渡到新中国的成立。关于新中国的成立,主要讲述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内容和开国大典(放映开国大典视频)。讲授到此刻,学生已了解了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形成,这时履行了什么职能?教师提问这种制度在什么时候正式形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这就可以自然过渡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形成阶段。

正式形成——第一届全多人大会议召开。政治协商制度性质和职能的变化(单一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代行人大职权→政治协商、民主监督)是讲授重点。向学生介绍“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含义(学生虽经常听到看到这词句,却不一定正确理解含义)。

新发展——指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政协制度出现新发展,中共提出八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982年后增加“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高度概括政治协商制度的作用。

此环节最后一步,通过让学生阅读材料(PPT展示出来),然后回答相关问题。(PPT上展现)。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的方式巩固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学习。问题中涉及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学生可能无法概括出答案。教师注意对此问题的讲解。

设计意图:此处从为新中国成立做准备的政协会议的召开说起,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问题设置前后照应,层层深入,旨在学生能够通过自主的探究和教师讲授来了解民主政治建设过程。

环节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根本政治制度

学习政治协商制度形成这个子目,提到过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那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到底有些什么样的职权,这一制度是怎样建立的?以此来过渡到本子目的的学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立的开端是一届全国人大会议的召开。提问1949年不召开人大会议的原因,以此来引出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召开的条件(三个条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有关规定;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日益成熟 ;新中国举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

着重讲述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的情况:开时间与地点;主要内容;意义。其中又以内容为重中之重。主要内容有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学习这部宪法以资料阅读,总结概括的方式来进行。PPT展示出宪法的相关条文,然后请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来高度概括这部宪法的内容(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影响(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原则(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性质(新中国首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与学生一起解决教材中的学思之窗(人民代表大会怎样体现“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拓展:PPT展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图表对比表,通过对比加深对54宪法性质、原则的认识。(巩固必修1第四单元的内容)

此环节最后一步,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做作比较区别(经济基础、阶级本质、组织原则、政党活动),由PPT展示,同学生一起归纳出区别和相同点(学生有必修1第三单元学习经验作为帮助)。

设计意图:以第一届全国人大为基点,展开其召开条件、召开的内容和意义的学习,线索清晰,有逻辑性。让学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有清晰的认识,认识我国政体的特点。

环节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基本民族制度

除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优越政治制度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下面来了解这种制度的情况。可以播放《爱我中华》(歌词: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来提问我国实行民族区域制度的原因。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示学生从我国历史民族状况,我国地域特点、经济发展状况、思想观念等方面来总结原因)学生讨论后,教师点评并且引出实行这样的民族区域制度的目的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最后教导学生根据教材总结出民族区域制度的含义,实行时间,意义。有时间可以与特别行政区作比较

设计意图:本节是民主政治的建设中关于民族的政策问题。我国的多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现象,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也是党中央和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通过民族歌曲的展示和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团结合作探究民族的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环节5:本课小结

以图示的方法展示出本课要旨: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我国基本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我国基本民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大政治制度构成我国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石。

环节6:拓展延伸(课后作业)

Ppt展示1.从以上三大制度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出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何特色?你从中得到什么认识?

(1)人民民主(国家政权性质决定)(2)民主集中制(人大)(3)政治协商(政党)(4)民族区域自治(民族)

认识:我国的政治制度,都是根据我国的国情确立的,都体现着我国的国家性质,具有中国特色。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让学生了解三大政治制度的中国特色色彩。

2.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历程的宏大视野下看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

从古代中国的专制制度到近代追求民主再到现代中国实现民主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3.综合雅典民主政治、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相关材

料谈谈你对“民主制度”的认识?

认识:民主制度是多样性、渐进性、长期性的发展过程;民主制度的建立要根据本国历史和适合国情;民主制度建设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寻求传统与现实的结合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看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八、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清晰,对教材、学情分析符合实际。教学环节设计比较紧密,教学内容层层展开,达到了预期目的。

2.教学过程中能围绕重难点知识讲解,运用了启发式教学、图示法和比较法,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问题的设置上由浅入深,注意了相关知识的联系和拓展,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气氛良好。

3.教学中时间安排比较紧,有些知识点教师引导不够,造成问题回答不完整。(比如拓展延伸的第三题)操作课件与写板书之间时间上还需要协调。

篇6: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九课复习教案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容易出答题的知识点

1、市场调节方式

2、市场调节的优点

3、市场规则的内容即准入原则竞争原则和市场交易原则

4、市场交易原则和社会信用制度

5、怎样规范市场秩序

6、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包括调节不了禁止调节和三个弱点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8、社会主义国家能进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的的原因

9、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0、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相互关系

二、选择题

1、为最大可能满足人类的多方面需要必须对有限资源的利用作出合理的安排。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是A A.市场和计划

B.法制和道德C.价格和供求

D.法律和规则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有(D)①供求关系

②价格机制③竞争机制

④国家计划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

3、近年来,我国国内市场上经营混乱,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商业欺诈、逃废债务现象日益严重,坑害消费者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现象主要违反了市场交易原则中的(D)A.自愿原则

B.平等原则

C.公平原则D.诚实守信原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它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其弱点和缺陷主要有(C)

①自发性 ②开放性 ③盲目性 ④竞争性 ⑤滞后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②③④

5、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2009年我国成功实现了“保增长”的经济目标。这表明宏观调控(B)①比市场调节更有优越性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③能有效弥补市场的不足④是实现公平的有效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下列行为属于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是(A)A.国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B.物价部门核准公共交通的价格 C.国家修订个人所得税法D.工商部门给新办企业发放营业执照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困难,主要表现为外部需求下降、出口贸易不畅,经

济增速放缓、失业增加,通货膨胀预期正逐步形成等。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应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是(C)

①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提高盈利水平②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加快重点产业发展③提高出口退税率,鼓励企业出口④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扩大积累基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高效益。这是因为(A)

①通过市场竞争,能使经济资源向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集中②商品的价值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③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必然努力降低个别劳动时间④市场竞争会导致优胜劣汰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下边漫画《同一只气球》中经营者的做法(D)

A.减少了商品的价值B.减少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C.违背了国民待遇原则D.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示例近年来,有关“毒物”的话题一直不绝于耳。从毒大米到喷农药的火腿,从问题奶粉到加了色素的茶叶,再到“苏丹红一号”“多宝鱼事件”。这些“毒物”之所以能够堂而皇之地走上饭桌,都离不开那只操纵在背后的“利益黑手”。这说明(C)

A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B价值规律的作用是有条件的C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D.商品生产者应当把维护消费者利益作为从事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一、判断题(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号,错的在题后括号内打“×”号)

1.任何社会都需要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需要。()2.资源配置的方式只有计划和市场两种。(错)

3.市场通过价格涨落、供求变化和竞争机制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4.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5.只要实行市场经济,就必然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错)6.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7.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具有滞后性。()

8.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可以让市场来调节。(错)

一、判断题(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号,错的在题后括号内打“×”号)

1.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既可以与资本主义结合,也可以与社会主义结合。()2.市场经济只能以私有制为基础。(错)

3.坚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错)

4.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5.促进经济增长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唯一目标。(错)

6.我国宏观调控以行政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错)7.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实行宏观调控。(错)

二、选择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D)

A.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B.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规体系 C.市场主体之间平等、正当的竞争D.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应以________为主。(D)

A.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B.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C.行政手段D.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C)

A.实现资源优化配置B.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C.实现共同富裕D.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也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因为(C)①市场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②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③社会主义国家以计划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④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经济学家说:政府一直试图代替这只看不见的手,想当上帝,那是不合时宜的角色。“不合时宜”意味着 C A.计划与市场应该要结合 B.政府不应该干预经济

C.政府必须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D.宏观调控必须同时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

6. 2009年1月14日至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钢铁、汽车产业、纺织工业、装备制造业、船舶工业、电子信息、轻工业、石化产业、有色金属和物流业振兴规划。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从2009年至2011年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D

A.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

B.能有效巩固“十大产业”的基础地位 C.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D.有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其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7. 2009年3月18日,商务部表示,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未通过反垄断调查。商务部否决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A A.目的在于维护我国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B.目的在于保护民族企业和民族品牌 C.是政府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 D.说明政府不鼓励企业之间进行兼并 8.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市场经济中,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 A A.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B.凡不符合市场准入规则的企业、商品,均不允许进入市场

C.国家的宏观调控

D.禁止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非法垄断及其他非法竞争行为

9.目前,我国每年订立的经济合同大约有40亿份左右、但合同的履约率仅有60%左右。全国每年由于产品质量低劣或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达2 000亿元。全国165万户企业的应收账款占销售收入的38%,是利润总额的85倍,达到14 827亿元,因此增加的财务费用1年有2 000亿元左右。关于信用缺失对市场经济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 ①信用缺失影响市场经济的运行质量 ②信用缺失降低了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 ③信用缺失严重影响了市场体系的发育和成长 ④信用缺失使市场交换根本无法进行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2010·九江模拟)漫画《脱节》说明

(B)①广告能影响商品的价格 ②生产者应重视产品的使用价值 ③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④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 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1. 2009年3月13日上午,针对目前的经济形势,温家宝总理表示:“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重要”。之所以对我国经济充满信心,是因为 B A.黄金在金融危机期间,缺乏足够的保值功能B.我国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 C.必要的信心是战胜金融危机的根本条件

D.市场调节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12路灯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却从来没有谁愿办一个路灯公司,以收费的方式向我们提供服务。认识正确的是 B A.路灯只能由政府提供,个人没有能力提供

B.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些事它不能调节 C.路灯收费不合理

D.路灯关系到公共安全,只能由政府来解决13、2010年中央投资重点投向五个方面: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加快实施城乡保障性安居工程;重点解决交通运输“卡脖子”路段和优化能源结构;加大对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以上材料主要体现了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是C

A.保持国际收支平衡B.稳定物价C.促进经济增长D.保证社会公平

14.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下

列行为属于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是A

A.国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B.物价部门核准公共交通的价格

C.国家修订个人所得税法

D.工商部门给新办企业发放营业执照

15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越来越多地运用税收、利率等经济杠杆调节经济运行,经济杠杆能够起到调节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

(B)

A是以政府强制力为后盾B直接关系着市场主体的利益C能够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D能够熨平经济发展中的波动16、2009年国家将安排50亿元资金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和购买1.3L以下微型客车给予财政补贴。这一举措有利于B

①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②改善农村消费结构③有效弥补市场的缺陷④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食品安全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9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这说明 D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最高立法权 ②国家主席作为我国政府首脑有颁布法律的职权 ③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④国家实施经济职能加强市场监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③④

18、针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日益严峻、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不利影响逐渐加大的局面,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到2010年底约投资4万亿元,扩大内需,大范围实施调整产业规划,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力促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材料充分表明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是什么?

(2)通过国家投资重点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

(1)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扩大内需,力促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表明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

(2)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国家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正是为了实现这一根本目标。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国务院此次重拳出击,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充分体现了强有力的宏观调控。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也是我国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和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的根本原因。材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更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9、2009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和 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大幅度增加投资和政府支出,以刺激经济增长,改善民生和深化改革.今年中央政府投资总额9 0 8 0亿元,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工程建设,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技术改造与科技创新,农田水利、铁路,高速公路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要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高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的现代化水平,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5分)

篇7:必修一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关键字 民主政治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内涵 时代意义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政治的道路上不断追求和探索,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体系,实现了民主政治理论的中国化,《新民主主义论》一文率先开启了中国民主政治理论的道路。

一、《新民主主义论》——开启民主政治道路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这篇著作中,首次提出在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勾画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的基本轮廓。毛泽东认为,中国工人阶级数量较少,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因此,不能盲目借鉴苏联经验,建设一个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毛泽东认为应该从本国国情出发,建设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首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提出过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他曾经说过,对于中国,民主和集中是必须的。一方面我们所要求的政府必须要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这是民主制的意义;另一方面行政权力也要集中,在不违背民意的前提下,人民要求的政策应该交给政府去执行,这就是集中制的意义。从毛泽东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支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希望实现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这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民主政治理论的内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民主政治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点,为其服务。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情况,不断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使民主政治建设适应经济建设的要求,取得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实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种新型的政党制度,坚持这一制度,有利于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总之,民主政治的这些基本实现形式,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根本利益,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党和国家保障全体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并在保证充分民主的基础上做出科学决策,以实现人民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是在这一原则上建立起来的,它以制度的形式将国家权力赋予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要实现民主政治的发展,就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坚持党的领导就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就要坚持依法治国。

三、民主政治理论的时代意义

(一)民主政治理论与中国的国情相适应

每个国家的政治发展道路都是国情的产物。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断于辛亥革命,现代的政治制度则随着革命的发展而引入中国。新时期以来,中国的发展相对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一现象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他们甚至想用西方的议会制度来代替中国的民主政治,但议会制真的适合中国吗?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坚持民主政治制度,中国的社会民主生活才能健全,中国的政治才能实现民主化与法制化。

(二)民主政治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及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民主政治理论既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移植,也不是对苏联模式的照搬,而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国情创造出来的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理论。在中国,代表社会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因此中国不能按照苏联既有的道路走,基于此,毛泽东创造性的运用了马克思主义以及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将中国的国情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型政权,这一政权的建立,既是一种理论的创新,又是一次制度上的升华。

(三)民主政治理论既实现了以民主动员群众又实现了以民主惠及人民

民主政治理论是手段性与目的性的统一。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面临封建军阀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专制统治,要实现民主,就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统治,这个时候,民主就是动员和号召民众的旗帜,是作为手段运用的。今天,中国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但民主仍然有着强烈的手段性,也就是说,民主依然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运作形式,只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更加突出的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性。

通过对《新民主主义论》的学习,我了解到民主政治思想的起源;通过对民主政治思想的分析和总结,我对这一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继承和实践,又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创新,有利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83

[2]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57

[3] 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0:167

[4]李抒望.论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中国化[J].创新,2011(6)

[5]刘世华,陈晓丹.毛泽东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探索及其启示[J].理论学刊,2009(6)

篇8:必修一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历史

配餐作业(十五)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时间:3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7·太原统测)有学者指出,中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国家,引入和倡导协商民主,建构公共协商机制,通过各方面平等的对话讨论和协商的过程,达到利益协商和利益实现,应是中国当前民主政治发展的首选理念。材料说明()A.中国民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

B.中国政府积极推进协商民主

C.协商民主理念适合中国国情

D.协商民主理念独具中国特色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错误,材料讲的是当前民主的理念,没有体现与时俱进;B项错误,材料的主旨是引入民主协商不是政府积极推进协商民主;C项与“引入和倡导协商民主,建构公共协商机制,通过各方面平等的对话讨论和协商的过程,达到利益协商和利益实现,应是中国当前民主政治发展的首选理念”符合;D项错误,“独具中国特色”与题中材料不符。故本题答案选C项。

答案 C 2.(2017·合肥模拟)“‘五四’宪法开创新纪元,十年‘文革’遭遇磨难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得以恢复发展,十八大以来制度日趋完善。如今您正充满生机活力,肩负着为人民当家做主的重托,迈着矫健步伐豪迈向前。”该诗赞颂的制度是()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所述的发展趋势即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历程,1954年宪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历史

法颁布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文革”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了极大地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正常,所以选D。

答案 D 3.(2017·武汉联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材料中的“这一制度”是指()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的边疆治理政策,涉及少数民族地区,即新中国成立之初建立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即A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B、C、D三项与材料不符,故正确答案选A。

答案 A 4.(2017·大同模拟)习近平指出,“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西藏必将迎来更加繁荣、更加进步、更加美好的明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五个省级自治区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民族自治地区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D.1954年宪法确认民族聚居区都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解析 内蒙古自治区是1947年成立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只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故A、B、D三项错误。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历史

答案 C 5.(2017·荆门高三模拟)有位老人这样描述他们当时的结婚证:除了双方姓名、年龄外,正中央是毛主席像,下面写有“大海航行靠舵手”几个大字。内页印着“最高指示”: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6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这体现出()A.阶级斗争决定国家政治生活

B.个人崇拜是十年**的主题

C.国家政治局势影响人民生活

D.意识形态制约社会价值取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没有体现阶级斗争的影响,故A项错误;“文革”时期主要内容是开展各领域的阶级斗争,个人崇拜是“文革”运动出现的重要原因,故B项错误;材料中表述的是结婚证有国家领导人和指示等内容,体现出人民日常生活受“文革”运动的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结婚证的内容是当时政治局势决定的,不是意识形态或社会价值取向影响的结果,故D项错误。

答案 C 6.(2017·郑州高三统测)2016年10月10日,国台办表示:是否接受“九二共识”,是检验台湾当局领导人所谓“善意”的试金石。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两岸双方就可以平等协商、良性互动,两岸同胞就能赢得两岸关系发展的光明前景。材料中“核心意涵”指的是()A.一个中国

B.和平统一 C.一国两制

D.平等协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故A项正确;和平统一是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法,故B项错误;“一国两制”是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伟大构想,故C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历史

项错误;平等协商是两岸交流的基本原则,不是“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故D项错误。

答案 A 7.(2017·榆林模拟)有学者说:“‘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在兼顾各方利益基础上提出的实现国家统一的最包容、最民主的模式。”此“模式”()A.最早反映了和平统一思想

B.开创了“多体”共存的先河 C.反映了“实事求是”精神

D.是首先针对香港问题而提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方针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在兼顾各方利益基础上”“最包容、最民主的模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旨体现出“一国两制”方针的“实事求是”精神,C项正确;A项“最早”错误,“和平统一思想”在“一国两制”方针提出之前,排除;B项“先河”说法明显错误,排除;D项错误,是首先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的,排除。故选C。

答案 C 8.(2017·兰州调研)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最恰当的是()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 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建国以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一国两制”最早由邓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历史

小平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故A项表述错误;由题目中的信息“1961年„„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可知C项表述错误;由题目中的信息“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可知“一个中国”的原则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故D项表述错误;题目中的信息“如果台湾归还祖国„„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体现了毛泽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故本题应选B项。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8分)9.(2017·西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陷害)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 什么是宪政?宪政是指以国家根本大法宪法为依据,以界定与控制政府与公民权力为手段,以保证公民人权为目的的政治模式。全球宪政发展的历史规律是先有宪政的实践,后形成成文的宪法。但就目前世界各国来看,有的国家是实行了宪政,但没有宪法,例如英国在1215年,国王约翰被迫签署的《自由大宪章》中,就规定了贵族和教会的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限制国王征税权力,保障民众的自由权和产权等。1628年之后,英国又制定了《权利请愿书》《人身保护法》《权利法案》以及《王位继承法》等一系列宪法性文件,形成了英国独特的不成文宪法体系。所以有人说英国是实现了宪政但是没有宪法。而有的国家具有宪法,也实行宪政。例如法国、美国等。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历史

——摘自李学俊《英国革命与中国宪政》

材料三 1945年,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黄炎培先生访问延安,向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历史兴亡的周期律问题,即:历史上许多王朝、农民领袖,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努力。团结奋斗时,节节胜利,兴旺发达;而一旦胜利,争权夺利,昏庸无道,急转直下,土崩瓦解。一部历史,“政怠宦成” 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律。并向毛泽东提出希望现在中共能够找到一条新路,跳出这个周期律的支配。毛泽东听了以后,非常明确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够跳出这个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摘自《黄炎培和他的“历史周期律”》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孟子认为统治者应当怎样实施“仁政”?(6分)(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宪政有何突出特点?与儒家仁政思想相比有何共同点和本质区别?(12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是如何进一步发展现代宪政政治,解决历史兴亡的周期律问题的?(10分)解析(1)根据材料一“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得出孟子认为统治者政治上应实行轻徭薄赋,省刑减罚的政策;根据“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得出经济上必须让人民“有恒产”;根据“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得出分配土地给人民并确定经界。(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宪政是指以国家根本大法宪法为依据,以界定与控制政府与公民权力为手段,以保证公民人权为目的的政治模式”得出强调主权在民,注重保证人权,强调法律至上,“英国在1215年,国王约翰被迫签署的《自由大宪章》中,就规定了贵族和教会的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限制国王征税权力,保障民众的自由权和产权等”得出限制君主与政府权力;强调国家权力的分割与制衡;再结合所学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历史

知识,以美国1787年宪法为例,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一、二,“仁政”和“宪政”的共同点都是要防止暴政,关注人民,但是“仁政” 服务于封建君主统治,“宪政”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体现。(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可以把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概括为“三大制度和一部宪法”,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建立了三大政治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定了一部宪法即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

答案(1)政治上实行轻徭薄赋,省刑减罚的政策;经济上必须让人民“有恒产”,分配土地给人民并确定经界。

(2)特点:强调主权在民,注重保证人权;强调法律至上,限制君主与政府权力;强调国家权力的分割与制衡;限制政府滥用权力,保护国家与社会公共利益。

共同点:仁政和宪政都是要限制行政权力的扩张,防止暴政的产生。

本质区别:“仁政”强调以君王为主体,注重伦理道德,是“人治”的体现;宪政强调主权在民,注重法律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体现。

上一篇:借助外物成功的例子下一篇:我心中的太阳——中国共产党唐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