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发展区

2024-05-06

酒业发展区(通用8篇)

篇1:酒业发展区

雄正企业的历程

公司简介:值此春风,张氏家族于1983年合并了四家家庭酿酒小作坊,成立了张氏土酒坊,拓展了自产自销的市场模式,因品质卓越,被当地人称之为“土茅台”。1998年9月9日,张氏家族第八十八代传人张再彬先生秉承祖业,扩大酿酒作坊,于贵阳注册了雄正酒业销售公司。从家族作坊转型为公司化运营,迄今已发展成为集白酒研发、自主独立生产、产品设计包装、品牌策划推广及市场销售为一体的酒类企业。

企业目前拥有员工一千余人,年生产白酒近万吨。自二00六年开始,随着 公司业务的不断增强和企业的不断壮大,相继在省外创办了多家分公司和办事 处。在全国范围内,销售网络星罗棋布,辐射广阔。

雄正酒业自创建以来,专注于贵州酱香型白酒的文化传承和品牌打造。产品多次被贵州省旅游协会推荐为“贵州旅游专用酒”;二00九年被评定为“贵州省著名商标”;二0一0年获上海世博会国信馆特许合作伙伴殊荣,并获该馆权威指定“会展专用酒”。

2011年9月公司董事会经过研究决定战略转型,与北京盛初营销咨询有限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将主推 “佬土世家”品牌,以年份酒的概念,专卖店的操作模式,进军中高档酱酒市场。

2011年底注册贵州濮佬酒有限公司,联合北京、天津等五位核心股东运营“濮佬”酒品牌,进军高档酱酒市场。

贵州雄正酒业以发展“土酒”文化为己任,服务终端消费者为宗旨,开发了多系列、多层次的产品;宽阔网络、多种方式,携手开拓广阔的世界市场空间。

公司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经营理念,与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接轨,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为商之道在诚信”,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在为客户的服务中不断壮大自己。

时代呼唤创建和谐社会,愿与天下人共创经济建设的威世伟业!公司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真诚服务”的企业理念,以良好的信誉赢取口碑和市场回报,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致力于高效管理、重视人才、优质服务、团结实干、积极创新、得到了高速发展。

我公司走强强联合的道路,形成了强大的后盾生产基地,“老土人家”酒质优良、包装精美、价位合理、市场定位准确、具有深刻的文化底蕴。公司全体同仁诚邀新老朋友,共创伟业。共同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土酒”品牌!企业文化:

一、雄正的愿景:创中国白酒百年企业

二、雄正核心理念:雄风百年 正德天下

三、雄正的使命:帮助他人实现梦想

四、雄正企业目标:五年之内成功上市

五、雄正的精神:勤奋 坚持 宽容 学习改善 成长

六、雄正的服务宗旨:从客户满意的事情做起

从客户不满意的事情改起

七、雄正的工作要求:保证完成任务,没有借口!没有借口!

没有借口!!

八、雄正的工作态度:我是雄正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九、雄正的口号:我爱雄正 雄正爱我 团结互助 乐观敬业

诚信为本 坚持不懈 雄正酒业 雄业正兴

发展历程:2007年10月7日,中国漏白书画分晓始人,钓鱼台国宾馆特聘国礼书画大师王广德教授莅临雄正酒业,并为雄正题词。

2007年3月3日,我公司产品被中国品牌杂志社“评为2007贵州品牌100强”。2007年8月25日,我公司受澳门特区政府邀请独家赞助了第二届澳门国妹散打王大赛。

2007年9月25日,首届汽车露营国际讨论坛既旅游休闲产业投资国际论坛会议在清镇市水上训练基地运动员公寓召开,董事长与摩根基金中国区首席代表贾可俭先生合影留念。2007年9月29日,原贵州省省长王朝文与政协委员、港澳台地区友人一同莅临公司参观指导工作,并为公司题词。

2008年1月27日“相聚雄正 凝聚力量 共创辉煌”雄正酒业客户联谊答谢大会在省公安厅大礼堂举行;此次联谊答谢会取得圆满成功,并得到广大客户的好评。

2008年1月29日 “璀璨2008 相聚雄正”年终总结大会在省委第二大礼堂召开。会上公司领导对2007年工作做出总结,同时对2008年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

2008年4月13日 中国贵州黔西百里杜鹃花节大型明星演唱会在大方县举行,并由雄正酒业老土人家酒赞助,现场董事长张再彬、副董事长罗晓玲分别向费翔、孙悦赠送老土人家酒。

2008年4月22日,贵州雄正酒业广西南宁办事处正式开业,董事长与南宁经销商李总共同剪彩。

2008年5月4日,雄正酒业老土人家酒赞助2008中国贵阳避暑季暨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

2009年12月28日,我公司“老土人家”品牌被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贵州省著名商标”。

2010年4月25至4月30号,贵州雄正酒业“老土人家”品鉴会及酒类行业峰会在深圳召开,在图为广东省各地经销商仔细聆听“老土人家酒”经销政策活动期间,我们品牌“老土人家酒”得到众多到场各界人士好评。2011年2月28日,公司在聚鑫酒店召开员工培训大会。

2011年4月1日,贵州雄正酒业有限公司召开关于统一思想、统一战略目标为主题的各分公司月度会议。

2011年4月26日,贵州雄正酒业西南分公司答谢会在海都大酒店举行。

雄正酒厂二期工程

8月18日,雄正酒业·老土人家酱香生产基地二期建设工程正式投产,该公司每年新增500吨酱香型白酒的生产能力。这也意味着贵州酱香型白酒的产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消费需求向更健康,更绿色转化,酱香型白

酒越来越受市场欢迎。而贵州酱香白酒,更是备受消费者青睐,但由于产能有限,消费者的愿望尚不能完全满足。酱香型白酒扩能,已成为我省白酒发展的关键环节。

据了解,贵州雄正酒业有限有公司始创于2000年9月,是集酒类产品开发、品牌策划、包装设计、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酒类专业企业。为积极抢占茅台酒、五粮液等高档白酒提价后留下的中低档酒市场空间,该公司10年潜心打磨,形成了强大的酱香白酒生产基地,主导产品包括“老土人家”酱香型系列、“回沙土酒”酱香型系列等。产品曾先后被评为“中国名优品牌”

“中国名优精品”“全国绿色健康放心食品”“中国白酒十佳知名品牌”“中国驰名品牌”等荣誉称号。

“老土人家”酒产于黔北赤水河畔的茅台镇,选用当地优质高梁、小麦为原料,高山深涧的井水为酿造水源,独特的土藏工艺,长期存于地下,酒色的纯净透明,入口香馥郁,味感醇厚,余香绵绵,喝后不上头,属酱香型白酒的典范。

近年来,雄正酒业除了立足贵州地区销售外,加快了对外发展的步伐,其销售网络已遍及北京、云南、广西、湖南、广东、河南、重庆等多个省市,成为拥有酱香型白酒基地和全国强大销售网络体系的大型酒类航母舰队。

老百姓对“老土人家”品牌信任,使“老土人家”酒供不应求。为此,2008年,雄正酒业投资2000多万元,启动二期改造工程,在茅台镇进行生产基地扩能。据悉,该工程的投产,将每年新增500吨优质“老土人家”基酒,有效保证“老土人家”酱香型系列白酒的市场供给。

图为雄正酒厂厂部正门一角

雄正酒厂全景

篇2:酒业发展区

通过不断强化和完善经营体系,XX公司已步入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轨迹。未来,公司将择优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果酒生产商进行深化战略合作,深度挖掘区域文化精粹,突现产品文化特色,进行差异化营销,打造区域性销售品牌,最终实现区域性强势品牌。

同时,公司还将在酒类消费市场潜力较大的城市例如上海、深圳等地建立产品营销中心,不断的抢占更广阔的消费市场,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覆盖率,实现果酒高档次、高水平、深层次市场开发。

篇3:酒业发展区

一脚天堂, 一脚地狱。用这句话来形容广东当下的啤酒市场颇为形象。广东庞大的市场容量吸引了众多啤酒厂商到此淘金, 然而不断飙升的生产成本与一路走高的啤酒产能, 使得广东啤酒市场逐渐步入微利时代, 甚至在2007年出现利润暴跌50%的情况, 主流地产品牌金威业绩更是同比下降了121%。尽管如此, 强势的外埠啤酒品牌今年依然没有减缓在广东的扩张步伐, 产能仍在上扬, 而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当地的市场竞争。

“全国啤酒看华南、华南啤酒看广东”, 这是啤酒业通用的一句行话。如今, 广东啤酒业遭遇到了发展天花板, 以管窥豹, 全国啤酒业亦然。成功距离失败, 仅有一步之遥。在这次利润“退潮”中, 啤酒商们到底应该如何自处?啤酒行业到底又将面临何等变数?

一、广东啤酒行业现状面临的困境

1。利润高地遭沦陷

(1) 啤酒业曾经的乐土

作为中国市场经济发达地区, 也是中国啤酒市场最发达的地区, 广东啤酒市场无论品牌集中度、竞争程度, 还是营销水平均为全国之最。国内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啤酒市场, 啤酒销量巨大, 国内企业进军东南亚市场的跳板, 这一切都注定了广东啤酒市场要成为国内啤酒巨头及各地方诸侯争相抢滩的重点。

(2) 市场速瞄:广东啤海群雄逐鹿

目前, 中国啤酒首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的6个品牌都已经在广东投资建厂, 尤其是东莞已经容纳珠江、金威、雪花三大啤酒巨头近100万吨的产能。但珠江啤酒无疑是广东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啤酒品牌, 除占据广州主要份额外, 在各地级市场都有一定地位。作为广东啤酒市场的霸主, 珠江啤酒除广州总部年啤酒酿造能力达150万吨, 为世界单厂产能最大外, 还在东莞、中山、湛江等地建厂, 加上汕头、从化、阳江、新丰、梅州、海丰等几个异地灌装厂, 其广东地区产能霸主的地位十分稳固, 在广东市场占有绝对的竞争优势。而在珠三角地区, 珠江啤酒的市场份额也达到了50%。

但不能否认的是, 珠江啤酒已经受到了来自金威、青岛、雪花等品牌的挑战。可以说在各大啤酒巨头相继完成对广东市场的排兵布阵后, 金威、青岛、雪花等企业新分厂的投产也使得他们欲挑战广东啤酒市场霸主的决心显露无遗。

总体而言, 目前的广东啤酒市场依然是珠江、青岛、金威三大品牌形成的相对平衡的“三足鼎立”之势, 珠江在以广州为圆心的珠三角地区, 金威在深圳、东莞等地区, 青岛在珠三角、粤东等区域各自占有优势。华润雪花、燕京、哈尔滨等啤酒巨头的布局等“挑战者”的出现和强攻也在试图着改变广东啤酒市场目前的态势。此外, 还有其他一些在相对来说则是在某些区域市场占据主导位置的品牌, 如肇庆蓝带、惠州嘉士佰、珠海海珠、广州生力、顺德龙啤、韶关活力、揭阳加丹等。随着各品牌之间的竞争的日益加剧, 或许广东啤酒市场的三强割据的格局将会被改变。就目前现状来说, 精耕市场进行的产品、渠道、品牌大战已成为当前广东市场的主题。

2.“地头蛇”背负压力

如:珠江啤酒——为了生存被迫全国扩张:依靠1992在全国啤酒行业第一个推出纯生啤酒的概念, 珠江啤酒一举垄断了广东市场, 最高时占据到了当地啤酒市场份额的70%, 并享受这由于垄断而带来的丰厚利润。

3.“外来汉”逆势扩张

(1) 青岛啤酒扩充产能大力抢市:“从产能上看, 今年一季度广东啤酒产能整体比去年同期增长不足3%, 但青岛啤酒在深圳、珠海、三水工厂一季度的产能各增长了41%、19%、80%, 华润雪花也增长了76%。” (郭营新) 。

(2) 雪花啤酒今年欲抢深圳关内市场份额:今年, 被业界誉为“中国啤酒的一方乐土”的广东啤酒业却遭遇了滑铁卢。2007年全省平均吨酒利润跌至最低, 已不足百元, 平均为99.4元,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华润雪花啤酒 (广东) 有限公司 (东莞厂) 的产量则由2006年的5.8万千升猛增至2007年的14.45万千升, 增长1.5倍, 是广东省产量增幅最大的厂家。 (节选自《东莞雪花成就“深圳速度”》来源:《华夏酒报》作者:周晓)

(3) 燕京啤酒暗自发力广东中高端市场:虽然广州的消费者对燕京这个品牌不太了解, 但是燕京在粤西却早已成为了主流啤酒品牌。

三、广东啤酒业发展的对策

1. 营销成为突破口

面对当今激励的竞争, 广东啤酒业要力于不败之地, 进一步加强营销势在必行, 目前有些企业已意识到了这一点, 已抢先一步, 如利用奥运背景, 珠江啤酒体育营销显现出一丝推动力, 启动了“为中国篮球喝彩”篮球争霸赛全国总决赛, 拉开珠江啤酒全国性市场战略;而金威啤酒也刚刚宣布, 花费3000万再度冠名中超联赛, 以配合全国战略。而麒麟啤酒则通过厂家直接牵手网络来实现渠道的整合。

2. 酒企调整产品结构, 高端酒成利润增长点

目前啤酒行业的明显趋势就是发展中高档啤酒, 这一块占整个行业的销量只占10%, 但是占了整个行业经营利润50%, 发展机会很大。成本上涨的压力促使企业调整产品结构, 增加盈利能力, 更多的是一种本能反应。中高档产品也应是啤酒的发展方向。

3.“联姻”外企, 本土啤酒争取发言权

无论是自愿还是被逼, 广州珠江啤酒集团与世界第二大啤酒厂商比利时英特布鲁集团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按照协议, 英特布鲁将加盟珠啤, 作为珠啤集团改制上市的发起人之一, 并拥有珠江啤酒股份公司不超过25.1%的股份, 英特布鲁将成为除珠啤外五个发起人中的第一大股东。

4. 啤酒行业的微利时代更要讲求利润提升策略

(1) 成本优势策略

(1) 建立高效的企业管理体系

效率高低决定成本高低, 一些啤酒企业高成本运营首先是管理水平低下造成的资源浪费造成的。不断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创新和变革企业落后的管理模式, 如实现企业管理流程再造、企业文化创新、优化企业创新机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全面打造高效的企业管理体系。

(2) 建立统一采购体系, 实现阳光操作

采购成本是决定生产成本高低的重要因素, 国内大型啤酒企业青岛、珠江华润都建立了高效的统一采购体系大大地降低了物资采购成本。如在采购上, 华润雪花啤酒采用统一采购的方式, 即以华润雪花为中心, 对集团旗下全国38个啤酒厂家实行统一采购。集团将需要从外面买的东西分成三类:一类是完全由总部统一签合同分配下去的;第二类是实行统一招标的;第三类是一些比较小的项目。其中, 前两类就占了90%, 由集团统一负责, 剩下的一些小项目就由各个工厂自己管理。实行统一采购, 可以使整个啤酒集团的成本、质量和供货得到有效保障。

(3) 搞好企业节能降耗工作, 最低限度地压缩成本

企业内部挖潜如挤海绵中的水一样, 越用力挤出的水就越多。换句话说, 企业的利润许多是节约出来的。啤酒企业要全员性地大力开展一字工程, 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粮、一只瓶、一斤煤、一瓶酒做起, 积少成多, 而且使全员养成节约的习惯和意识。在成本节约中还要积极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实现成本节约。如金威啤酒为压低纸包装箱的投入, 与一些经销商商榷, 换成可回收的塑料箱, 节约了大量的纸箱成本。

(4) 降低运输费用

运输成本的不断提升, 严重地制约了啤酒企业的销售半径, 如何降低运输费用成为啤酒企业延长销售半径的重要问题。青岛啤酒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金星啤酒异地建厂都给啤酒企业很好的启发。尤其是珠江啤酒集中酿造, 分散包装的模式更具借鉴意义, 即啤酒集中在珠啤集团本部酿造, 然后通过先进的槽车将酒液运往各分装企业, 由此节约大量的运输费用。这种模式既保证了产品质量, 又有利于以新鲜产品占领当地市场, 还有利于啤酒瓶箱等物资在当地企业的回收利用, 极大地提高了珠江啤酒的产品竞争力。目前, 珠江啤酒相继在从化、阳江、新丰、梅州、海丰、汕头等地建立了多家啤酒分装企业, 生产能力超80万吨, 为珠江啤酒生产规模20年增长30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产品结构优化策略

啤酒企业利润低迷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产品的附加值低, 销售价格低造成的。内容挖潜是有限的, 而通过市场要利润是无限的。根据AB公司的研究, 未来10年高档啤酒市场的增长率仍会保持在20%以上, 而低端市场仅6%。2003年以来, 高档酒市场增幅最大, 复合增长率是28%, 而普通酒的复合增长率仅为9%。同时, 高档啤酒的市场份额在不同的地区比例不同, 比如在经济发达的华南市场, 高档啤酒占到30%。每瓶高档酒的利润是普通酒的2—3倍, 虽然高档啤酒的总消费量不大, 但却是啤酒企业的主要利润增长点。以燕京啤酒为例, 2004年凭借总产量20%的高端啤酒实现了50%的利润。因产品结构调整突显成效, 青岛、燕京等主要啤酒企业的毛利率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上, 如青岛在30%左右, 燕京在25-27%, 重庆啤酒较高, 在35%左右。

3.积极实施品牌营销战略

品牌营销时代已经到来, 品牌成为最具竞争力的武器。品牌力也是衡量一个企业整体竞争能力的最主要指标。啤酒企业要在未来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和强劲的获利能力, 就必须全面地实施品牌营销战略, 向青岛、雪花、燕京等在品牌营销方面做出卓越成效的企业学习。要狠抓产品质量, 满足消费者的高品质的需求。重视品牌文化和营销模式的创新, 赋予品牌更大的价值, 全面提升品牌的忠诚度和竞争优势, 实现企业持久的获得能力。

四、广东啤酒业发展的出路思考

1. 广东啤酒业将正式进入品牌时代

行业的竞争和洗牌进一步加速, 啤酒行业将正式进入品牌时代。伴随北京奥运会的商机, 各大啤酒企业将抓住机会着力于品牌建设, 奥运营销和非奥运营销已在2008年大展身手, 品牌成为行业最为关注的焦点。

2. 广东啤酒业竞争将聚集服务与渠道

广东的啤酒市场化程度为全国最高, 在广东市场上比较少出现价格战和地方保护主义。国内的产品、国外的品牌进入广东市场没有障碍, 广东成了国内外啤酒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经过多年的磨练, 广东省内的啤酒业均具有一定的实力和竞争力, 特别是营销能力极强, 其中珠江、金威、蓝带、生力、嘉士伯等在全国甚至是海外有一定的知名度。但近年来, 随着洋啤和外省品牌的进入, 省内一些啤酒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问题, 虽然总量每年都在增加, 但是珠啤市场占有率明显下降, 蓝带品牌明显老化, 市场下滑得更为厉害。在广东要想在啤酒市场上取得好成绩, 那就必须在渠道上下功夫, 未来谁能做透渠道, 那谁就是"老大"。

3. 国内啤酒行业整合将加速

对于广东啤酒吨酒利润的不断下降, 未来国内啤酒行业的整合速度将会加快。因为啤酒行业供大于求后, 将遇到的第一个情况就是围绕终端买断、促销、广告等的大战, 因为终端是有限的;第二就是啤酒业内的资源争夺, 随着竞争的加剧, 此类暗战必将升级, 将不涉及各类供应商、生产原料等领域;第三是甚至会带动其它酒品的竞争进一步升级。

4. 广东啤酒业迎来理性竞争时代

(1) 价格竞争回归价值竞争

综观我国啤酒业的发展历程, 最大的特点就是价格战贯穿始终, 价格战被很多企业当成了市场制胜的法宝。但长年累月的价格战让企业筋疲力尽:销量增加而利润减少, 市场占有率上升而实际竞争力下降, 企业规模扩大而抗风险的能力降低, “酒比水贱”的现象在啤酒行业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更有甚者, 不惜赔本赚吆喝, 只图眼前的痛快, 导致价格战成了企业一块难咽的“鸡肋”。

拿吉林省啤酒业为例, 由于长期的有奖促销和激烈的价格战, 整个吉林省啤酒业已经连续多年处于亏损状态。据不完全统计, 有的年份各个啤酒企业仅在长春市场上用于价格战而启动的有奖促销费用就高达1.5亿元。依靠产品价格优势参与市场竞争本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低端、恶性的价格战已经对整个啤酒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市场竞争从价格竞争回归价值竞争不仅是我国啤酒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也是理性消费时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理性消费时代, 消费者最为敏感的已经不再是价格。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大与小的竞争, 更不是简单的价格竞争, 而是回归到产品价值的竞争。

(2) 概念炒作回归技术竞争

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啤酒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产品种类、市场规模和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是产品同质化是不争的事实。为了在同质化竞争中胜出, 很多啤酒企业急功近利, 不是追求技术的突破, 而是挖空心思制造概念, 利用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进行概念炒作, 淡爽、冰爽、超爽、冰纯、冰生态、超干等千奇百怪, 不一而足, 以此混淆消费视听。

概念营销之所以在啤酒企业如此受宠, 原因之一就是概念能够将品牌中对消费者最重要的资讯个性化、单一化, 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聚敛到最多的眼球, 实现其品牌效益的最大化。在品质、价格、包装及营销手段日益同质化的今天, 好的概念必然成为产品区别于竞争对手, 建立自身个性、价值以及竞争地位的“独门暗器”。好的产品必定是具备好概念的产品, 而好的营销必定是创造好概念的营销。但是许多啤酒企业走入了玩转概念的误区, 简单地把概念当成一个卖点, 有急功近利之嫌, 终遭消费者唾弃。

这些炒作只是无本之木, 如果我们在核心技术上不能取得突破, 将永远无法与世界啤酒强国和强势企业竞争, 始终会处于被动局面, 命运永远会掌握在别人手里。各个啤酒企业只有摒弃概念炒作, 坚持技术路线, 努力开发具有一定科技含量、高品质的产品, 以最好的产品占领市场,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才能最终摆脱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

(3) 产品营销转向服务营销

长期以来, 广东啤酒企业都存在重销售、轻服务的现象, 企业营销也一直是产品营销占据主导地位, 真正能促进啤酒业健康发展的服务营销却一直被忽视。在理性消费时代, 产品销售只有从产品营销转向服务营销, 企业才能真正赢得竞争主动权, 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动力。

服务营销、体验营销、情感营销等诸多营销理念, 都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提高, 营销定位以及角色分工的日益精细, 而被提出来的。尤其是在啤酒行业, 由于服务营销符合市场以及客户需求, 能够为产品增加最大化的附加值, 可以较好地培育客户对产品、品牌以及企业的忠诚度等, 因此, 它被越来越多的厂家所关注和看好, 服务营销成了啤酒企业众多营销手段中能够开启客户“心智”的一把最佳钥匙, 服务正在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最大亮点。

所谓服务营销, 就是以服务为载体、以心智沟通为手段的一种营销方式, 它的核心就是通过提供相对规范与完善的服务内容, 从而丰富产品的内涵与外延, 增加产品附加价值, 拉伸产品层次, 提升产品品牌的忠诚度, 最终达到刺激客户重复、持久性购买的目的, 也是一种典型的经营人心艺术。

与其它竞争手段相比, 服务营销要求企业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要高许多。价格战往往是以牺牲利益为代价的操作, 企业只要平衡好规模与利润就能够实施, 而概念炒作和事件营销只需建立一支好的策划队伍。但是, 服务营销则要求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服务体系和网络, 配置专业的销售服务人员, 还要有一套支撑服务公司整体运营的模式, 可以说, 服务是最能够体现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环节。

然而在许多企业看来, 服务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其占据着较大比例的企业运营成本。不过, 啤酒企业服务营销的创新步伐不能因此而停滞。实施服务营销创新策略, 首先要注重服务形象的创新, 这就要求企业增强员工服务营销的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企业内部所有部门、全体员工协调一致, 使消费者在享用啤酒产品的同时, 体验到服务的价值, 从而实现顾客满意程度最大化。其次, 要注重服务内容的创新, 就是要针对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努力开发特殊的服务项目, 实行服务品牌差异化、服务模式差异化和服务技术差异化, 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复杂的个性化需要。

广东啤酒企业只有以消费者为中心, 树立诚信服务的理念, 建立适合自己的服务营销体系, 才能最终在理性消费时代立足。经商不言商, 乃经商的最高境界。作为啤酒企业, 只有建立了相应的服务体系, 规范了服务流程, 建立了服务标准, 严格了考核制度, 服务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才能淡泊商业氛围, 让企业的销售如虎添翼, 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景才;《啤酒营销全攻略》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年12月。

篇4:白酒业应多产业联动发展

三中全会对白酒产业的影响

刚公布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告,对于整个白酒产业来说释放了两个信号,一个是改革的能力,一个是改革的方向。

为了能够说清楚三中全会和白酒产业的关系,我首先和大家强调一个概念“消费逻辑”。我们在判断任何一个产业发展方向的时候都要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即一个产业的用户逻辑和消费逻辑是什么,只有清晰界定用户逻辑和消费逻辑,才能勾画这个产业演变的轮廓。

在白酒产业领域,消费逻辑可以简单定义为两种:权贵逻辑和价值逻辑。所谓权贵逻辑就是指白酒消费中“购消分离”的现象,即“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买”。

改革需要解决两个关系,一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二是体制内外的关系。这当中,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关系对中国的白酒和奢侈品的消费有很大的影响,体制内权力大、资源多,寻租空间就大,寻租空间大,高端白酒和奢侈品消费就旺盛。

关于改革,吴敬琏先生有一句话:中国最大的危险是有可能会陷入一个权贵资本主义形态,这一轮的国家改革也在解决这个问题,就是释放国家的产权效率。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把对资源的配置从政府手里转移给市场,要把市场的因素从基础因素转移上升到决定性作用,释放的信号就是要国退民进。

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能不能改?我们的领导人有没有这种能力?国家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安委)的成立,释放了第二个信号,这个信号让我们看出新一任领导人在改革力量方面给大家更大的想象空间。

三中全会释放的信号可以描述为“国退民进下高端政务白酒的衰退”,而这个改变对白酒产业的影响程度,我们可以用两个五年来解析。

第一个五年是1998年到2003年,朱镕基当总理期间第六次国退民进政策的过程,茅台从当初的320元降到200元,后来艰难的爬升,五年后的2003年价格回升到300元,相较之五年前价格下降20元,而白酒行业产量从1998年的700多万吨降到2003年的300多万吨。

另一个五年的数据是从2005年至2010年,2005年茅台价格310元,2010年破千元,价格升了三倍,白酒行业产量从300多万吨上升到2010年的接近900万吨,这个突飞猛进的五年恰是我国政府实施国进民退的五年。

由此次三中全会释放的信号来看,消费逻辑有从权贵逻辑回归价值逻辑的趋势。由此可见,国家在体制内外关系政策的制定对白酒产业的调整有着巨大的影响。

生态与产业结合的典型案例

第一个是美国的纳帕谷。全世界都知道法国的波尔多,但对纳帕谷可能不是特别了解,这个地方是通过政府主导、人为设计出来的一个模式。它把酒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发展建设,它整个产量是12.2万吨,产值达到56亿美元,其中旅游经济就能够达到10亿美元的收益。

我们再看一个离我们比较近的案例——台湾的埔里酒厂。埔里酒厂以酒为主体,酒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发展,成立了“酒文化馆”,打造成为台湾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酒文化园区。它通过“多元业态的生态化”,让消费者观光休闲的同时也体验了酒文化的美妙,既强化了品牌地位,又增加了多个业务增长点。

看了上面的案例,再回过头来看大陆的企业,比如说著名的茅台镇。茅台镇自身的生态资源得天独厚,但四渡赤水的地方却像个垃圾站,说明那里的建设很糟糕,与“国酒茅台”的地位很不符,这种状态恰恰是中国白酒产业需要升级的地方。

那么,在新的白酒产业调整期下,我们要怎么发力去建设?这不是说单纯的把酒厂做成一个所谓的国字当头、大字泛滥的概念,原浆、绵柔、淡雅……这些概念很好,消费者也喜欢,但与之匹配的生态文明建设却被忽略了。比如茅台镇不应该只是一个酒镇,茅台镇应该是一个文化古镇。在今天的时代环境下,我们应该用更辽阔的视野来看待酒企未来发展的模式。

白酒产业的战略升级

在新的商业时代里形成了新的商业模式,不再是过去的“羊毛出在羊身上”,而是变成了“羊毛出在狗身上”的新模式。

企业的发展模式可以归纳成三个阶段:1.0产品竞争—2.0产业竞争—3.0产业生态竞争。这当中产业生态竞争是最厉害的竞争,比如马云在做什么?是电商、物流还是金融、地产?王健林在做什么?是地产、文化还是零售?这种竞争的模式是各种产业之间的边界变得非常模糊,也就是所谓的商者无域。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告出台以后,可以预见的是白酒未来五年的日子会很难过,但是如果我们用产业生态的思维,来构建新的商业模式,就会有一个更广阔的未来。

要具有一种产业联动战略思维,比如说,把白酒、文化、旅游、房地产四个产业融汇结合起来发展,白酒产业要做好必须要做好文化,但是过去的文化是做概念,未来的文化要做的是体验,要不断地去挖掘文化的深度,而文化方面做好了,旅游业的发展也会随之被带动,再接下来是房地产业。

篇5:荣鑫酒业发展历程

1998年12月,东阳市荣鑫酒厂从南马大阳迁至东阳西庄; 2002年,东阳市荣鑫酒业有限公司成立;

2010年10月,东阳被评为“中国红曲酒之乡”;

2010年12月,老东阳农家红曲酒成为东阳市政府指定礼品接待用酒;

2011年5月,老东阳农家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知名民族品牌; 2011.5.26,我公司董事长马荣金先生应邀出席“2011全国临空经济高峰论坛会”,我公司生产的红曲酒被指定为晚宴用酒;

2011.5.27,我公司应邀出席上海展示中心举办的“2011商会大会”; 2011.6.18,原北京空军政委政委蒲荣祥中将,原海军参谋长、现任中国将军书画院名誉院长祁

荣祥少将,原民政部副部长、现任中华民族产业副秘书长陈虹,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协会副会长胡本 中应邀出席我公司专卖店开业仪式;

2011年7月,荣鑫酒业与君仁爱心军人服务中心,中国国防商品交易基地,环球商协会联盟等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董事长马荣金任中国民企联副会长;

2012年,荣鑫酒业所生产的红曲酒,荣膺两会用酒;

篇6:酒业发展区

具体表在:

1、湖北白酒总产量已跃居全国第6位,有两个重点企业进入全国白酒10强。2007年,我省白酒总产量20.78万千升,位居全国第6位.,从今年的发展形势来看,位次有可能继续前移。按照销售收入排序,2007年,稻花香、枝江位列全国白酒10强,分别位于第6位和第7位。今年1——5月,稻花香上升到全国第4位,枝江位列第8位。湖北酒业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2、经济效益持续增长,产品结构调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有4个企业的利税总额突破亿元。仅今年一季度,主要白酒企业的利税就达到了1.37亿元,同比有较大的增幅。白酒骨干企业都推出了自己的中高档产品,档次提高,价格上涨。出厂价格40元/瓶的产品销量占到了总量的20%以上。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于销量的增长幅度。

3、鄂酒在全国的影响力得到提升。枝江、稻花香、白云边、劲酒、黄鹤楼的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鄂酒在全国各地市场的销量大幅攀升;枝江、稻花香、白云边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全国白酒10强,湖北占有两席;鄂酒的发展速度高于全国白酒的平均增长幅度,位次前移。

4、鄂酒的品牌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骨干企业纷纷挖掘自己品牌的文化价值,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宣传,广泛传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5、科研实力增强,产品质量稳定提高,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几个骨干企业纷纷投入巨资,组建自己的技术中心,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开展科研合作,围绕自己的核心技术深入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有的已经形成了技术成果应用于生产。从几次全省产品质量抽查来看,我省白酒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特色和个性更加突出,新香型的研究也有了突破。我省白酒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梯队结构合理,全国白酒专家,全国酿酒大师,全国评酒委员的总数,博士、硕士生、大学生的数量在全国是靠前的。这是我省白酒发展的人才保证。

6、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各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十分高涨。我省白酒企业基本实行了民营化,在全省三项竞赛活动的推动下,纷纷投入巨资广大再生产,总投入超过了10亿元。增强了我省白酒发展的后劲。从骨干企业的“十一五”规划来看,都有自己的大手笔。

7、湖北的代表性香型——浓酱兼香型白酒的发展速度加快。从全国来看,2007年,兼香型同比增长了40.53%,高于浓香30个百分点。从我省情况来看,有6个厂家在生产浓酱兼香型白酒,产量增幅高于全国水平。我省已经成为了浓酱兼香型白酒生产大省。

8、通过调整和改造,一批企业重现发展生机。黄鹤楼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黄山头已全面恢复生产和销售,新产品已隆重上市,宣传力度较大,今年有望突破5000万元的销售收入;石花大曲发展势头强劲;关公坊后来居上。他们为湖北白酒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9、湖北白酒业呈现出非常和谐的发展局面。企业间的关系融洽,竞争有序,相互协作,顾全大局。小企业得到了大企业的支持,龙头企业承担了推动湖北酒业发展的重任。

10、我省振兴酒的举措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外省纷纷向我们取经。协会的职能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服务质量提高,在推动技术交流,技术协作,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湖北酒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存在的问题

1、白酒总量仍然偏小,在全国有影响的核心企业不多。从总产量来看,我们只有四川的24%,山东的25%,河南的49.2%,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目前我省白酒企业还没有一家过20亿元的,在全国的份量不够,话语权太小。

2、高档产品的比例太小,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产品不多。类似于“1573”、“水井坊”、“洋河蓝色经典”的产品还没有出现。

3、科研水平、技术开发能力与先进省份比较有明显的差距。四川、江苏不仅有国家级、省级的科研单位,专门从事白酒的研究,而且企业的研发能力也十分强大,他们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投入大,成果多,技术进步对白酒发展的贡献大。单从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的数量来看,湖北的排位比较靠后。

4、鄂酒板块的概念没有形成,鄂酒板块的个性特色不鲜明。以川酒、黔酒、苏酒等为代表的白酒板块已是客观存在,它对推动白酒板块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我们对鄂酒的研究和推广是不够的。

5、一金一银的消失以及黄鹤楼的发展滞后,使鄂酒丧失了发展的大好机遇。金奖园林青、银奖西陵特曲已退出了白酒舞台,金奖黄鹤楼没有抓住机遇做大做强。湖北的名优酒本来就不多,现在显得更加势单力薄。

6、白酒、露酒企业上市工作进展缓慢。应该说湖北酒业的资本经营能力是比较差的,湖北酒业的发展没有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虽然稳妥,但不可能超常发展。

7、企业改制后的税负明显加重。我分别走访了几个骨干企业,改制后入库税收大幅增加,有的企业入库税收由改制前的10%上升到20%。省里出台的支持白酒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力度不够。

8、多数企业在省外市场的表现不佳。

三、对加快湖北酒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湖北酒业总体发展思路

扩大总量,优化结构,减少污染,保障安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鼓励优势企业提高生产的集中度,加快名优白酒的发展,淘汰消耗高、污染大、质量差的落后企业。制订有利于白酒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引导白酒企业向“优质、安全、低消耗、可循环”的方向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白酒产品应坚持“绿色化、个性化、系列化、节约化”的发展方向。坚持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促进白酒工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加大监管力度,依法维护生产经营秩序。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监督管理体系。合理赋税,公平竞争。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重点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引导白酒企业进军全国市场,实现由区域品牌向全国品牌的跨越。

2、加强鄂酒板块的建设刻不容缓。我们要借鉴其它白酒板块的发展经验,把鄂酒的旗帜树起来。

⑴组织力量研究鄂酒板块的理论创新。

⑵提炼鄂酒板块的核心价值。

⑶研究总结鄂酒板块的个性特色。

⑷召开多个层次的研讨会,研究讨论鄂酒板块的形成和发展。

⑸制定鄂酒板块的发展战略。

⑹积极探索鄂酒板块新的组织方式。

3、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要把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作为白酒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要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要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引导和鼓励行业组织、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骨干企业增加对白酒科学技术研究的投入。特别是骨干企业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要建立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制订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落实资金,培训人才。要充分利用全社会的智力资源,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各类技术创新联合组织。共同开展白酒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按照“自主创新,重点突破,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速建设白酒创新体系,增强白酒行业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和改造传统产业。使白酒这个古老的产品焕发新的青春,增添新的活力。从而全面提升白酒行业的竞争能力。

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白酒事业的发展要依靠一大批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科研技术人才。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和职业企业家队伍。要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中建立一批白酒科研高级人才的培训基地。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培养人才。有条件的骨干企业要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吸引高层人才到企业开展科学研究。鼓励企业聘用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并给予政策支持。倡导白酒企业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实施期权等激励政策,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办法。行业协会要树立一批学术带头人。全行业要为人才的茁壮成长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条件。

4、继续加大产品结构调整的力度,进一步提高中高档产品的比例,增强产品的盈利能力。要坚持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成长的根基,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要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同,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提高产品质量,靠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市场,赢得用户的信任,从而战胜竞争对手。

5、白酒企业要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说起来虚无飘渺,但它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思维准则及企业规范、企业生存氛围的总和,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又是对客观条件的反映,作为企业实践的结果,又影响企业未来的实践。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将会产生独立于人、大于人的力量。一个现代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纵观世界成功的企业,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即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往往产生于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我们的企业之所以难以长大,正是缺乏这种文化的创造和积累。

企业文化体现企业的形象和精神。企业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是靠 深厚的文化背景作为支撑的。我们企业展示在公众面前的一切,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领导风范、员工素质、企业声誉、厂容厂貌、社会责任感等等,无不渗透企业文化,而这些恰恰是企业形象的具体体现。良好的企业形象,本身就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和资产,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因此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看起来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

6、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作用,提高生产的集中度。白酒骨干企业是行业的中流砥柱,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经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洗礼,这些骨干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品牌、市场等多方面具备了发展的优势。要扶持他们把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控股等多种方式,在同行业内实行联合,不断提高生产的集中度,通过生产的集约化,实现经济增长的高质量和高效益。要帮助优势企业按照科学的发展观,研究制订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战略,确立发展目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配置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要在资金、人才、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引导和鼓励名优白酒企业进行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总结和推广他们的成功经验,在行业内形成争先恐后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7、加强品牌宣传,提升产品形象。湖北白酒的品牌宣传近几年有了极大的进步,在中央电视台等重要媒体都有湖北白酒的风采,湖北白酒露酒走向全国的步伐明显加快。协会能不能在整合资源,开通新的媒体等方面做一些尝试呢?同时白酒企业

8、抢抓机遇,迅速完成新一轮的技术改造工程,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几个骨干白酒露酒企业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技术改造,投入规模较大,一旦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湖北酒业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一定要加快建设进度,尽快投产效益。抓住白酒市场发展的大好机遇,把企业的实力做大做强。

9、积极拓展省外销售市场。鄂酒要发展,要壮大,不走出湖北不行,不成为全国品牌不行,没有市场占有率不行。所以白酒企业一定要分步走出去,既增加销售,又扩大影响。我们要把鄂的旗帜插遍全国。

10、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采取更加得力的、更加有效的措施,鼓励、支持、协助中小企业,加大加快投入,迅速形成生产能力。每个企业都有一个最佳发展时期,错过了这个时期,企业的成长将面临更大的风险。我们有条件的企业要看准时机,加快发展。积极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发展中的困难,化解各种矛盾。今年恰逢国家宏观调控,紧缩银根,加之物价上涨,成本上升,各企业遇到了前

所未有的困难。我们要认真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寻找新的突破口,采取特殊的政策支持,帮助企业度过难关。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确保湖北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走在全国的前列。

11、积极寻找资本经营的突破口。我省还没有一家白酒露酒企业上市,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欠佳。要鼓励和帮助企业积极筹备上市,只有从资本市场上获取大量的资金,才能加快企业的发展。

篇7:酒业品牌整合营销发展论

中国的葡萄酒品牌排名每年都会有一些小小的变化,但是大企业依然还是稳坐排行位置。与以往相比这次排名更加符合科学性与前瞻性,也更加接近国际普遍的排名做法,不单只看销售量与市场占有率,更加看重的是企业品牌软硬的综合实力。最新的排名的依据来自几个方面,包括品牌知名度、品牌成长速度、持续的经营能力、企业盈力能力、企业创新、品牌美誉度、人才聚合度、市场占有率。

比起白酒市场中国的葡萄酒企业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不管是市场份额还是老百姓的日常饮酒习惯,都需要这些企业去引导。现代的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的饮食与营养,未来中国葡萄酒市场必然是快速上升的趋势,面对国外洋酒的大举入侵,中国葡萄酒企业应该调整策略。我们应该认识到国外葡萄酒品牌对我们的冲击是非常大的,现在沿海的一些进口葡萄酒运营商做的非常不错,可以说已经占领了高端的葡萄酒市场,大家都知道高端的市场利润是非常惊人的,国内企业要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树立品牌占领高端已迫在眉睫。

张裕是最值得中国所有葡萄酒企业的学习榜样,其品牌几乎覆盖了国内高、中、低市场,产品占领了国内大中小城市和乡村。可以说张裕葡萄酒已深入老百姓心中了,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葡萄酒第一品牌,更是将中国葡萄酒文化树立了一个典范。中法合营的王朝也有不错的方面让大家去学习研究,不管是葡萄酒的口感还是营销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另一个中法合营的公司--罗致葡萄酒,由旅法华侨联合法国酿酒师在中国投资的企业,在2010年异军突起成为葡萄酒业界的黑马,该企业以进口法国葡萄酒为先导,联合国内有实力的生产企业作为他们的中国生产与分装基地,快速地占领高、中、低市场。企业聘请了著名的经济学者、企业管理专家、品牌营销顾问为企业量身打造的运营平台。通过独特的行销模式将品牌宣传与市场推广溶合在一起。长城与华夏由于被假冒的品牌有所拖累,带来一定的负作用,无形当中品牌美誉度被拉低,企业维护自身的形象打假刻不容缓。其他的葡萄酒企业也有可以圈可点的地方,比如威龙向有机葡萄方面发展,提倡的是更加自然与健康。不管怎么说这些品牌如张裕、王朝、长城、罗致、云南红、威龙等国内主流葡萄酒生产企业都是把品质放在首要的位置。

篇8:云南酒业产业发展创新模式探讨

云南酒业产业是云南省的传统产业之一,现已初步形成种类齐全、覆盖面广、初具规模的产业体系,为当地经济发展、财政增收、创造就业作出了积极贡献。2012 年云南酒企460 余家,总产量156 万千升(见表1)。

1、白酒

目前,云南品牌白酒销售收入只有10 亿元左右,全省460多家白酒厂的产值还不及四川一个大型酒厂。云南白酒入行的门槛低,白酒业“多、散、乱、差”的现状十分突出。长期以来,云南白酒由于投入的资金少,主要以作坊生产、中小企业生产为主,品牌分散,没有形成一个引导全省市场的知名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外来品牌逐渐占据省内中高端市场主导地位,滇酒被远远地抛在川酒、黔酒、陕酒、豫酒、晋酒、徽酒、苏酒、皖酒等八大区域酒业的后面。

近年来,国内白酒一线品牌如茅台、五粮液、郎酒等纷纷进入云南市场,并占据了云南95%以上的高档白酒消费市场,这些酒多为酱香型和浓香型白酒,而云南本地产的白酒85%以上都是小曲清香型白酒,获得的却是云南80%以上的低端消费市场,获得的利润只有20%,二八定律非常严重。云南白酒附加值与川黔高端白酒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

2、啤酒

2012 年云南省规模以上啤酒制造业企业达11 家,总资产达38.86 亿元,啤酒产量达到88.6 万千升,排全国第二位,啤酒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达30.24 亿元。目前,云南省啤酒业已有云南澜沧江啤酒企业集团有限公司、金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嘉士伯啤酒有限公司、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此外,随着市场上雪花、青岛、珠江等省外品牌和百威等国外品牌的不断渗透,今后几年云南啤酒市场的竞争将异常激烈。

(单位:千升)

(注:数据来源:《云南省酒产业发展报告》(云南省商务厅编);云南省2010、2011、2012年统计年鉴。)

3、葡萄酒

2012 年,云南省规模以上葡萄酒制造业企业达5 家,总资产达9.23 亿元,葡萄酒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达7.62 亿元。目前云南省葡萄酒年产量达到2 万吨,每年葡萄酒的进口量接近8千吨,从整体数量上看,产量和进口量都只占到全国需求量与生产量的1%~2%。目前,云南省葡萄酒有云南红、香格里拉、太阳魂3 个品牌,已拥有干红、干白、柔红等系列十几个红酒品种。新开发的冰酒开创了高档红酒新领域。香格里拉品牌已成为国内红酒行业的十大品牌之一,在华东、华南等地的消费市场趋旺。在福建、广东、浙江、湖南、江苏的市场份额都进入前5 名。

云南葡萄产区的产品因差异化和特有风格,使得云南具备生产自身特点葡萄酒的基础。目前,云南针对特有的地理和气候资源,以“小酒庄大产业”为葡萄酒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已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高度关注。随着白酒、啤酒市场增长空间的减少,葡萄酒市场的需求增长是必然趋势。因此,云南葡萄酒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4、其他酒(包括果酒、配制酒)

云南用来制酒的生物资源丰富,得天独厚。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实践中,曾酿出不同风味的酒之佳品。如杨林肥酒、茅粮司岗里木瓜酒、兰益牌松子酒、情果红滇橄榄酒、紫米酒、雕梅酒、青稞酒、芒果酒等。这些生物技术与酿酒工艺相结合的配制酒饮料,使云南的生物资源开发产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二、云南酒业产业发展创新的总体思路

总体思路为:依托云南高原得天独厚的立体原生态的地理环境条件、独特加工工艺、民族文化特色、区位优势以及西部大开发和云南桥头堡建设等机遇,在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支持下,扶持重点企业,招商引资,以产业化的发展思路为指导,创新生产、市场和消费模式,挖掘产业发展的特色潜力,围绕“特”字下功夫,彰显特色,提高特色附加值,打造特色品牌,开拓市场,立足云南,面向国内和东南亚,做大做强云南酒业产业,使之成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

三、云南酒业产业发展创新模式

针对云南实际,结合云南酒业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酒业产业的发展态势,笔者认为云南酒业产业发展创新应遵循以下的指导原则:种植酒庄化、加工特色化、物流扁平化、交易电子化、结构健康化、偏好多样化。云南酒业产业发展创新模式代表或建议见表2。

1、生产(种植、加工)创新模式

(1)酒庄种植创新模式。酒庄模式要求种植、酿造、灌装全过程在自己的酒庄内进行,如云南红酒庄、云南太阳魂梅里酒庄和普者黑酒庄。作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葡萄酒产业,其依托的是能够彰显高原特色的原生态有机化种植提供的加工原料。因此,原材料生产即种植环节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云南葡萄酒产业彰显特色的重中之重。目前,从种植组织模式的发展情况看,龙头酒企以“公司+ 基地+农户”或“公司+ 合作社+ 农户”模式为主。为了提升种植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云南酒业作为高原特色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目标,应积极引导和鼓励种植模式“公司+ 基地+ 农户”或“公司+ 合作社+ 农户”向“公司+ 种植园+ 农户”或酒庄模式发展创新,以适应云南现代酒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和有机化的新四化发展趋势。要注意的是,酒庄作为葡萄酒的原料生产基地,要注重基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原生态地理标志。同时,酒庄要发展有机化种植,保障具有高原特色的无污染有机原料的供应。

(2)特色高附加值加工创新模式。为了彰显云南酒业的高原特色,打造云南酒业的特色品牌,以“特”增值,借“特”发展,应改造云南省酒业的传统加工工艺,从传统低附加值加工模式向特色高附加值加工创新模式转变。依托云南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丰富多彩的生物和民族文化资源,挖掘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生物资源和民族文化的特色价值潜力,努力探索具有特色高附加值的创新加工工艺是云南高原特色酒业的发展方向。如云南君和酒业有限公司“滇王老窖”的洞藏酒窖;云南澜沧江啤酒企业集团的白酒采用了多种天然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参与了小曲白酒自然发酵,在不改变传统小土坛发酵方式的同时,极大地扩张了传统小曲酒的酿造特性,弥补了小曲白酒固有的香味单一、口感暴辣、余味微苦的不足之处,从而研制生产出了具有独特品质的白酒产品,该产品具有突出的地域性产品特征。

2、市场(物流、交易)创新模式

(1)物流扁平化创新模式。物流扁平化就是依据企业自身的条件,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与高科技技术,最大限度地使生产者直接把商品出售(传递)给最终消费者,尽量减少物流环节,由此来降低物流成本,从而实现成本优势,并减少中间环节过多导致的信息失真。如云南澜沧江啤酒的直供模式,就是顺应了时下物流扁平化的趋势选择。

(2)电子商务交易创新模式。依托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交易具有直接、方便、快捷、无时空限制等特点和节约交易成本的竞争优势,发展电子商务交易必将成为改造云南酒业传统交易模式的创新选择。目前,云南酒业电子商务交易创新模式有三种选择。

第一,依托型创新模式。条件不成熟的云南酒企业可以采取依托专业综合性酒类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发展酒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如云南红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就是依托“酒仙网”来发展电子商务交易的。

第二,自营型创新模式。有条件的龙头酒企可以考虑建立自营型电子商务交易创新模式。云南龙头酒企的自营型电子商务交易解决方案可以实施“分步走”的创新策略。首先实施“起步走”创新策略,实现酒企内部供应链的电子化管理,将酒企市场部、销售部、物流、财务等部门的基本工作需求进行系统集成,实现酒企内部各环节的信息化管理。然后实施“齐步走”创新策略,逐步将系统开放给供应商和客户,为酒企建立一条包含供应商和客户在内的完整供应链信息化管理体系。未来云南酒业的市场竞争不再是一个企业独自的竞争,而是一个包含客户和供应商在内的完整供应链的竞争。

第三,酒交所创新模式。酒交所通过摒弃传统现场交易模式,而采用时下流行的电子挂牌交易方式,为客户提供一个便利的交易平台。买方可以方便快捷地买入酒品,卖方亦可将酒品在该交易平台上进行出售转让,整个流程操作轻松,环节简单,方便快捷。在这过程中已经买入酒品的客户既可选择提货消费,享受珍稀的名酒,也可选择在交易平台上出售,赚取差价,获得投资回报。

从未来云南酒业电子商务交易有利于资源整合、有利于功能整体性和服务综合性的发挥,有利于服务平台规模效益的提升等角度考虑,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云南可以仿照北京、上海等地的酒交所,采取酒企联合入股建立服务于整个云南酒业的综合型酒交所。从长远发展趋势来看,筹建酒交所是云南酒业电子商务交易创新模式的最佳选择。

3、消费(结构、偏好)创新模式

(1)消费结构健康化创新模式。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健康生活理念的深入人心,健康的消费方式也应运而生。从云南酒产品消费结构的变化来看,葡萄酒等健康型酒产品的消费比重逐年增加,酒产品消费结构呈现健康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加大健康型酒产品的研发力度,探索消费结构健康化的创新模式是云南酒业顺应潮流、借“势”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白酒、葡萄酒和啤酒三大类酒产品消费结构中,葡萄酒相对而言属于健康型酒产品。不言而喻,云南葡萄酒产业依托高原特色,借“特”发展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开发潜力,必将成为云南酒业的一枝独秀。

(2)消费偏好多样化创新模式。由于酒产品消费偏好日趋多样化,探索和发展消费偏好多样化创新模式,有效地满足和引导消费者的不同偏好,是提高云南酒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最佳选择。根据云南酒产品的特点和消费者的不同偏好,可以从品牌、价格、口味、用途、健康、性别、个性等方面进行消费偏好创新。

第一,品牌偏好创新。纵然云南有数千家酒企,却找不出一个能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这是云南酒业的共识。因此,打造和创新品牌是云南酒业提升品牌形象和价值的必然选择。如云酒集团首创的“云香”概念和“云酒”品牌系列;云南澜沧江酒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黑啤、雪啤、云酱白酒品牌;云南茅粮酒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高端果酒“金铂颐”品牌,其号称“中国拉菲”。

第二,价格偏好创新。针对不同收入的消费群体,进行价格细分,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需求,是云南酒业挖掘市场潜力的价格策略。如玉林泉酒现有产品20 余个,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另外,随着中产阶层的壮大,其必将成为云南酒产品的消费主力军。因此,云南酒产品应以中产阶层为主要消费群体,形成中等价位的定价策略。

第三,口味偏好创新。在消费者购买酒最看重的因素中,虽然口味排在价格之后,但好的口味也能够吸引消费者。因此,酒的独特口味也会获得一定的市场。如云酒集团首创云酒的“云香”概念,目前“云酒”口味有三个系列产品:云酱、云浓、云清。它们既保留了云南独有的小曲清香型的特点,又能和目前中高端白酒市场流行的酱香型、浓香型等主流风格相融合,在酒体风格上各有侧重。

第四,用途偏好创新。针对酒的不同用途:自用、送礼、珍藏以及不同场合的饮用,进行用途偏好创新。如云酒集团重点打造的中高端产品云酒·云之系列:云之春、云之舞、云之梦。云之春———既有春城之意,又有春意盎然之意,是生日婚宴、朋友聚会、开业庆典首选佳品;云之舞———具有浓重的民族特色,是招待客户、馈赠礼品之首选;云之梦———云南被称为七彩云南、梦幻云南,云之梦即代表此意,是商务宴请、馈赠贵宾的最佳选择。

第五,健康偏好创新。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趋重视,健康型酒产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重视消费者的健康偏好创新是云南酒产业顺应潮流的最优选择。如云南龙润酒业有限公司的杨林肥酒含十多味中药,具有养生之功效;云南澜沧江啤酒企业集团的白酒产品中的醛类物质、醇类物质含量减少了近50%,具有饮后不上头、醉酒第二天恢复快、无不良反应的特点;威信县绿洲酒业的淫羊藿保健酒。

第六,性别偏好创新。传统观念认为男性是酒消费的主要群体。近年来,年轻女性追求个性化生活方式日甚。据调研,目前女性消费还是以葡萄酒为主,这为云南葡萄酒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消费偏好细分的市场机会。总之,云南葡萄酒对女性消费偏好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还可以结合女性希望美容养颜、包装浪漫等功能偏好来酿造属于她们自己的葡萄酒。

上一篇:小学教师特岗教师转正自我鉴定下一篇:农村最美家庭主要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