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监管模式

2024-06-10

美国金融监管模式(精选8篇)

篇1:美国金融监管模式

互联网金融监管:可借鉴美国模式

P2P网贷的兴起与其他产业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中国公司的创新能力与开拓精神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中国P2P网贷的起步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从金融生态而言,具有很强的本土化特征,这归根于中国经济的独特结构与中国人惯有的财富观念;从发展的时间节点而言,中国P2P网贷的滞后性相对于其他产业要小得多。据第三方P2P网贷平台搜贷360预估,我国P2P网贷在未来数年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因此,我们学习外国先进经验时,就要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无论是参考监管制度,还是制定行业规则,都应该以适应本土化发展作为核心执行标准。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提供规模化P2P网络借贷的市场之一。web2.0的兴起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为美国网络借贷平台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美国监管当局对P2P网络借贷市场实施的以消费者保护为核心的监管体制特征,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消费者是商业活动参与者中的弱势群体,他们也是产业发展的成本承担者与最终受益者,以保护消费者作为建设监管体系的思想依据,是中国P2P网贷监管机构与经营主体的本职所在,是理应首要重视的工作之一。P2P信贷是一种个人对个人,不以传统金融机构作为媒介的借贷模式。从世界层面考虑,P2P信贷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形式和定位。

同样在美国,针对其的监管体系也处在不断的摸索和完善的过程中。现阶段,国内的P2P网贷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至少在概念上还需要消费者的进一步深度认知。而国内P2P信贷公司大部分属于盈利性质,市场的各方参与主体都在快速地走向成熟,正因如此,监管机构在制定相关规则之时,必须以消费者和经营主体作为顾问,不仅要立足于化解金融风险与保障交易安全,更要兼顾与传统金融行业的适配性与关联性,做到在功能上更加细化,在结构上更加合理,在操作上更加灵活,这正是互联网精神应用在金融领域的必备要素。

如果说保护消费者利益是国际P2P信贷市场的普世价值,那么,适应本土化发展则是其内在本质。产业的全球化,不代表消费理念的全球化,互联网的无边界格局,不代表商业模式的无边界格局。延伸P2P网贷触角,创建市场主体的共赢局面,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设计P2P网贷规则,其目的在于建设P2P网贷的统一战线,是促进产业融合与集约发展的历史命题,这一前所未有的机遇正把握在每个参与者手中。

篇2:美国金融监管模式

美国联邦金融监管的立法在国会,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及监管标准。主要法案包括相关的机构法如《联邦储备法》、《银行控股公司法》以及金融行业发展方面的法案如《格拉斯·斯蒂格尔法》、《1999年金融服务法》等。相关监管机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据上位法制定部门监管规章。这些监管规章主要收集在《美国的联邦监管法典(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CFR)》内。该法典是美国联邦政府部门和机构颁布的有关监管规章的集大成者。法典共分50个部分,对应不同的联邦监管内容。其中,有关金融监管的规章包含在第12部分(银行及银行业)和第17部分(商品及证券交易)。该法典每年更新一次并按季度发布更新内容。其中第1-16部分在每年的1月1日更新,第17-27部分在每年的4月1日更新,第28-41部分在每年的7月1日更新,第42-50部分在每年的10月1日更新。

另外,美国各州也有权制定各自辖区的银行监管法规和保险监管法规。这些监管法规未包含在《联邦监管法典》中。

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

(一)美国的银行业监管

美国设有联邦和州政府两级监管机构。联邦政府有五个主要的监管机构:美国货币监理署(OCC)、美国联邦储备体系(FED)、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储蓄机构监管署(OTS)和国家信用社管理局(NCUA)。此外,美国各州政府也设立有银行监管机构。美国大多数银行由不止一家监管机构负责监管。

货币监理署(OCC)隶属美国财政部,1863年国家货币法(National Currency Act of 1863)赋予货币监理署监管美国联邦注册银行(国民银行)的职能。货币监理署主要负责对国民银行发放执照并进行监管。具体监管职能包括:检查;审批监管对象设立分支机构、资本等变更的申请;对其违法违规行为或不稳健经营行为采取监管措施;制定并下发有关银行投资、贷款等操作的法规。

联邦储备体系(FED)(下称美联储)根据国会1913年联邦储备法(Federal Reserve Act of 1913)设立。主要负责制定货币政策,并对其成员银行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等进行监管,此外还承担金融稳定和金融服务职能。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于1933年设立,旨在通过保护银行和储蓄机构的存款、监管投保机构以及对破产机构进行接管等来维持金融体系稳定和公众信心。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对投保的非联储成员州立银行负有主要监管职责,同时对其他投保的银行和储蓄机构负有辅助监管职责。

储蓄机构监管署(OTS)主要负责储蓄协会及其控股公司的监管。

国家信用合作社管理局(NCUA)主要负责发放联邦信用合作社的执照并予以监管,并运用国家信用合作社保险基金(NCUSIF)对所有联邦信用合作社和大部分州立信用合作社的储蓄存款予以保护,工作报告《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及监管标准》。

此外,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Fede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Examination Council)作为上述5家监管机构的协调机构,主要负责制定统一的监管准则和报告格式等。

(二)美国的证券业监管

美国的各类证券市场,包括国债、市政债券、公司债、股票、衍生品市场等,由美国财政部、市政债券决策委员会(MSRB)、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NASD)以及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等不同的监管机构负责监管。

财政部:美国国会于1986年通过了政府债券法案(Government Securities Act),赋予财政部监管整个政府债券市场的职责,具体监管政府债券经纪商和交易商的交易行为,以保护投资者,建立公平、公正和富有流动性的市场。

市政债券决策委员会(MSRB):美国国会于1975年设立了市政债券决策委员会,赋予其发布有关监管法规的职责,即监管证券公司和银行承销、交易和销售市政债券等行为的法规。MSRB是自律性组织,受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监管。

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美国的证券立法赋予了SEC以下监管职能:

1、《1933年证券法》(Securities Act of 1933)规定,公开发行证券的发行人(政府债券、非公开发行以及州内发行除外)必须到SEC注册,提供财务报表等有关文件。

2、《1934年证券交易所法》(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规定,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必须向SEC以及证券交易所提交注册申请以及年报等SEC规定的报表报告;场外交易的公司则必须提交年报等SEC规定的报表报告。此外,该法案还赋予SEC监管交易所成员有关交易行为的职责。

3、《1935年公用事业控股公司法》(public Utility Holding Company Act of 1935)规定,SEC根据有关保护公众、投资者和消费者利益的准则对电、气等公用事业控股公司予以监管。除非豁免,公用事业控股公司必须向SEC注册; 一般情况下,注册公司发行和销售证券、购买其他企业的证券、资产以及与其附属机构发生交易等需事先获得SEC的批准;并要遵守报告、薄记等有关规定。

4、《1939年信托合同法》(Trust Indenture Act of 1939)赋予SEC监管信托机构的职责。

5、《1940年投资公司法》(Investment Company Act of 1940)赋予SEC监管投资公司的职责。

6、《1940年投资咨询师法案》(Investment Advisers Act of 1940)赋予SEC监管投资咨询师的职责。

篇3:美国金融监管与货币市场金融创新

本为将研究美国7 0、8 0年代出现的三种货币市场金融创新——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 (Negotiable Order o f W i t h d r a w a l, 简称N O W账户) 、自动转账服务账户 (Automatic Transfer Account, 简称ATS) 与流动账户 (Sweep Account) , 并揭示Q条例与银行准备金要求等监管措施对金融创新的刺激作用。

一、可转让支付命令帐户和自动转账服务账户

20世纪70年代以前, 允许储蓄银行经营的美国18个州中, 有13个州禁止储蓄银行提供支票账户或任何形式的第三方支付账户。为了规避这一限制, 位于马萨诸塞州的一家小型互助储蓄银行伍斯特消费储蓄银行 (Consumer Savings B a n k o f W o r c e s t e r) 于1 9 7 0年向马萨诸塞州银行厅 (Massachusetts Banking Department) 提出申请, 要求推出一种称为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的新型账户。

NOW账户名义上是储蓄账户, 但实际却具有银行活期账户的便利和活期账户不具备的利息优势。一方面, NOW账户支付利息。1976年至1982年期间, NOW账户与一般储蓄账户的利率差距一般在10个基点以内, 并且有时支付的利息要高于一般储蓄账户。如1982年时NOW账户支付的平均利息率为5.21%, 而一般储蓄账户为5.17%。

另一方面, 持有者还可以通过书面签署一份支付命令要求储蓄银行转账给第三方, 本质上与活期账户签发支票的做法并无区别。这样一来, NOW账户不但规避了储蓄银行不得经营支票账户的限制, 而且对Q条例中活期存款不得支付利息的规定形成了冲击。

受NOW账户相较短期存款的优势影响, 大量消费者存款开始由商业银行流向储贷机构, 给商业银行造成了沉重的竞争压力。1973年8月份, 马萨诸塞州与新罕布什尔州所有的商业银行、储蓄银行、储贷协会和合作银行获准提供NOW业务, 缓解了银行面临的困境。到1974年时, 马萨诸塞州和新罕布什尔州已分别有236家和41家存款机构提供NOW账户。

虽然到1974年时, 商业银行与大部分储贷机构都已开始提供NOW账户服务, 但信用社仍未获得经营NOW账户的权力。有鉴于此, 美国国家信用社管理局 (National Credi Union Administration, 简称NCUA) 于1974年8月批准信用社发行股金提款单账户 (Share Draft Account, 简称SDA) 。与NOW账户相同, SDA也具有可转让的特性。而且SDA持有者可以通过开具股金提款单对第三方进行支付, 与NOW账户使用支付命令的做法异曲同工。此外, 此类账户资金还可以通过借记卡和ATM卡进行支取。但由于信用社储蓄以股金形式存在, 因此SDA支付给持有者的是股息而非利息。

到1976年, 国会进一步放开限制, 允许新英格兰地区所有的存款机构开设NOW账户, 1978年和1979年纽约州和新泽西州的存款机构也获得了经营NOW账户的权力。

受NOW账户在美国东北部地区的成功发展及市场利率高企带来的政治压力影响, 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储蓄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控制法》 (Depository Institutions Deregulation and Monetary Control Act) , 宣布从1981年1月份起全国范围内的银行及储贷机构均可向个人与非营利性组织提供NOW账户, 并设定5.25%的利息上限。1982年, 国会又通过了《高恩·圣杰曼储蓄机构法》 (Garn-St.Germain Depository Institutions Act) , 批准存款机构从1983年1月4日起提供超级NOW账户。这种账户设定了2500美元的最小账户余额要求, 但可支付的利息没有上限, 并允许储蓄者随时提现和不受限制地签发支票。

授权储蓄机构在全国推出N O W账户的同时, 美国国会还批准银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自动转账服务账户 (Automatic Transfer Service Account, 简称:ATS账户) 。早在1975年3月份, 监管机构已经赋予了商业银行在接到储户电话指令时将储蓄账户资金转入活期账户的权力, 当年9月份又批准银行在获得预授权时将储户储蓄账户资金转账给第三方。到1978年, ATS账户首次获准经营。ATS账户的出现不仅与Q条例的利率限制有关, 更是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这种新型工具允许客户拥有储蓄账户与活期 (支票) 账户两个账户。客户资金平时储存在储蓄账户中, 并计算利息, 一旦活期账户出现透支或账户余额小于客户授权的最小额, 则银行的计算机体系自动将储蓄账户资金转入支票账户。这样一来, 客户既享受了用活期账户进行支票支付的便利, 也获得了利息收入。

从本质上将, ATS账户与NOW账户并没有太大区别, 都能在支付利息的同时提供支票服务, 并且都计入狭义货币供应指标M1当中。但ATS客户只包括个人或个人独资企业, 而NOW账户则可以面向个人, 独资企业, 部分非盈利组织以及美国所有政府单位。

二、流动账户

1970年代, 商业银行还推出了另外一种与ATS运作逻辑十分相似的新型账户——流动账户 (Sweep Account) 。由于最初的流动账户主要面向企业客户推出, 因此称为商业流动账户 (Commercial Sweep Account) 。在这种账户下企业资金在活期存款账户与投资账户之间转移, 投资账户主要包括回购协议 (Repurchase Agreement) 、商业票据与联邦基金等隔夜工具、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Money Marke Deposit Account, 简称MMDA) 等存款工具、欧洲美元等离岸工具以及银行经或第三方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Money Market Mutual Fund, 简称MMMF) 等。

如果资金在活期账户与隔夜工具及离岸工具之间互转则活期账户资金一般在每个工作日结束时转入投资账户进行投资, 而在第二个工作日开始时转入活期账户, 这样既不影响企业在工作日签发支票, 又为企业带来了较高收益。如果资金在活期账户与MMMF之间互转, 一般只在有需要时从MMMF赎回足够股份来满足活期存款账户的支付需求。由于D条例规定MMDA最多只能进行6次转账操作, 因此如果资金在活期存款账户与MMDA之间互转, 通常做法是为活期存款账户设立目标余额, 每个工作日结束时把超过目标余额的部分转入MMDA, 而在活期存款账户签发支票并兑现后将MMDA资金转回活期账户以维持其目标余额水平。银行一般保留MMDA每月最后一次转账权限, 在必要时将MMDA账户所有余额转回活期账户。

受技术的限制, 早期的商业流动账户大多通过人工方式转移资金, 其客户范围较窄, 尚未在市场中大规模推广, 未能实现实质性增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运算成本的降低及各种应用软件的开发, 存款账户自动化管理逐渐成为可能, 市场中出现了主要依赖计算机来执行交易的零售流动账户 (Retai Sweep Account) 。

零售流动账户最早在1990年代初就已经出现, 但由于其合法性未得到确认, 这种账户的使用并不普遍。1994年1月份, 美联储批准商业银行使用一种自动将客户交易账户 (包括NOW账户、活期存款账户、ATS账户及其他支票账户) 存款转入非交易账户 (主要包括MMDA) 的新型计算机软件。1995年美联储又公开宣布流动账户合法, 只有国会通过法律明确禁止才能阻止流动账户的发行。法律地位的确立拉开了零售流动账户快速发展的序幕。

一般来讲, 零售流动账户分为两类。第一类使用最为普遍, 称为最低余额流动账户。银行根据客户的支付规律设立交易账户最低额度, 超过最低额度的资金由银行计算机系统自动转入MMDA, 一旦交易账户余额低于最低限额, 资金又自动由MMDA转回交易账户进行弥补。与商业流动账户情况相同, 由于MMDA受到每月转账次数的限制, 因此若采取此类资金互转方案, 银行一般会预留最后一次转账的权限必要时将MMDA余额一次性全部转回交易账户。第二类称为周末流动账户。顾名思义, 银行在每周五结业前将交易账户资金转入MMDA, 周一时转回交易账户。这种安排使用较少, 1990年代中期时只有10%的流动账户为周末账户。

从1995年起, 零售流动账户开始出现显著增长。1995年4月份时, 通过零售流动账户转移的存款累计为75亿美元, 到1995年5月份达到了149亿美元, 1996年6月份时更是突破了1000亿美元。受经济环境影响, 2009年初时零售流动账户资金转移数额短暂下降, 但很快回升, 2012年3月份时为8040亿美元。

科技条件的成熟为零售流动账户的出现提供了硬件支持, 但银行推广这种新型账户背后的主要动因是规避D条例提出的准备金要求。由于MMDA被定义为个人储蓄账户, 准备金率为0%。一家商业银行设定可满足当日支付需求的交易账户最低额度后, 可以在每个工作日将超过最低额度的余额转入MMDA, 从而只需为交易账户留存的少量资金维持准备金, 转入MMDA账户中的资金则得以免除准备金要求。举例来讲, 假定交易账户准备金率为10%, 银行通过流动账户将6000万美元的交易账户存款转入MMDA, 如果资金的转移发生在当月第一天, 那么当月应维持的准备金就减少了600万美元;如果当月15日转移资金, 那么当月准备金减少300万美元;如果当月20日转移资金, 准备金仍减少了200万美元。

实证研究也表明流动账户的出现对银行准备金余额产生了巨大影响。贝内特 (Paul Bennett) 等人发现, 到2000年提供流动账户的商业银行中, 需维持保证金余额的已降至30%, 即使这剩余的30%的商业银行业有些也可能不受准备金要求限制。

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 针对5000多家存款机构进行的样本研究从另外一个角度展示了流动账户对银行准备金的影响。该行对样本机构中的大型存款机构进行分析后发现, 提供流动账户的大型存款机构准备金余额占交易账户存款的比例大幅下降, 到1999年这一比例已经降至1.5%。而对于未提供流动账户的大型存款机构来说, 准备金余额占交易账户存款的比例仍在4.5%左右。

三、结论

篇4:美国金融监管模式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变革 途径

一、美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变革历程

186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民银行法》,建立了国民银行制度,标志着联邦政府开始全面和持续地介入金融制度领域。1913年,国会通过了《联邦储备法》,并规定了联邦储备体系的组织机构和功能,标志着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真正确立。但30年代以前美国的金融制度基本上仍是不受管制,实行自由竞争的,银行、保险、证券等可以混业经营,商业银行既可办理信贷业务,又能进行证券投资和保险信托业务。

1929-1933年大危机后,国会出台了《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之后一直采取分业经营的金融监管模式——我国的经济学家称之为“双层多头金融监管模式”。所谓“双层”是指联邦和州均各设有金融监管机构,所谓“多头”是指联邦设立多种监管机构。此外,司法部、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国家信用合作管理局(NCUA)等机构也都从各自的职责出发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督和管理。这种分业经营的金融监管模式主要的优点在于:一是可以发挥监管专业化分工优势。每个监管机构只负责相关监管事务,有利于细分每项监管工作,突出监管重点,监管的力度较强。二是有监管竞争优势。每个监管机构之间尽管监管对象不同,但相互之间也存在竞争压力,在竞争中可以提高监管效力。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1956年的《银行持股公司法》、1966年的《银行合并法》、1966年的《利率限制法》及其之后的《消费者信贷保护法》、《社会再投资法》等,金融监管在总体上得到了不断强化。

20世纪70年代后期,金融创新浪潮不断,金融业国际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顺应这一朝流,美国于1980年3月通过了《存款机构放松管制法》,开始了以放松管制为基础的金融改革。1994年通过了《里格一尼尔州际银行与分行效率法》。但1999年通过的(1999年金融服务法案》标志着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重大变革,它允许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以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式相互渗透,实现混业经营,彻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局面。

二、我国金融监管的历史和现状

1.中央银行行使金融监管职能的初始阶段(1984-1992年)

这一阶段是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初期,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金融。该时期人民银行的工作重心是放在改革和完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上,对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工作研究不多,重视不够。金融监管的作用发挥不是很理想。

2.偏重于整顿式、合规性监管的阶段(1993-1994年)

这一阶段强调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要转变职能,由过去侧重于管资金、分规模,转变到加强金融监管上来。这一阶段监管方式主要是整顿式、运动式,监管内容以合规性为主。

3.金融监管进入有法可依阶段(1995-1997年)

1994年我国先后颁布《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金融机构管理规定》等金融监管法规,1995年,全国人大先后通过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保险法》、《担保法》和《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等金融法律。可以说,1994、1995两年时间是我国金融法制建设大发展的时期。以此为标志,我国金融监管开始走上依法监管的轨道。

4.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深化阶段(1997年至今)

这一时期,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中国证券、保险、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相继成立,分别负责证券业、保险业、银行业的监管,人民银行承担各类银行、信用社和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银行与其所办的信托、证券业务相继脱钩。目前,我国形成了人民银行承担各类银行、信用社和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别负责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监管的监管格局。

三、我国金融监管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业将面临着更大的考验,金融监管所肩负的责任更加艰巨,维护金融稳定发展的难度将进一步增加。而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已经逐渐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增多。

1.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已经不能适应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活动全球一体化趋势不断强化的推动下,混业经营将成为国际上各国金融业经营发展的基本模式。而我国目前仍然实行分业经营的模式,但是包括中国国际信托公司等事实上已经存在混业经营。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证券、保险三个监管部门往往不能实现监管信息的共享,不能在监管制度上达成有效的配合,很容易产生新的金融风险。

2.管监不能分离。在我国,金融机构的业务主管与业务监管往往是同一机构,该机构既是政策的制订者又是监管的执行者,而且政策制订处于主要地位,业务监管却处于次要地位,这就造成相对于被监管机构而言,政策的制订者永远是正确的,实际上就弱化了业务监管。

3.监管手段单一。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通常由五类机构对整个金融市场行使监督职能,分别是董事会、中介机构、媒体、行政监管、司法诉讼。越靠前面的机构所起的作用越直接、纠错效果越好,成本也越低;越靠后,最后补救性质也越强。因此,行政监管属于外部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惟一的监管手段,而我国目前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独立性差,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机制并不完善,造成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主要依赖于金融当局的外部监管,监管的效率比较低。而且我国金融监管主要以现场监管为主,哪里出现了问题就到哪里监管,实质是事后监管,缺乏主动性和超前意识。

四、美国金融监管模式变革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的金融监管模式经历了由初级阶段的混业经营混业监督管理——发展阶段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发达阶段的混业经营混业监管的发展过程,这是一种从低级向高级的渐进过程,标志着美国金融业正在向更新更高层次发展推进。美国在其金融监管模式的变迁过程中,非常注重法制建设,注重培育市场,同时为了顺应金融业的超国界运行,美国积极参与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这些经验和做法,对我国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我国金融业必须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混业经营一方面可以提高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降低金融风险,可以使商业银行业务多样化,实现利用内部补偿机制来稳定银行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银行介入证券市场,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证券市场上投资资金和投机资金的对比,大大降低我国证券市场的投机性;银行还可以通过较为理性的投资行为影响其他各类投资者,改变其短期投资行为,促使证券市场在平稳中稳步成熟起来。最后,混业经营有助于逐步完善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机制。银行介入证券市场会使中央银行宏观货币政策的效力相应增加,同时也必然会扩大中国证券市场的容量规模,使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能够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

2.完善金融监管的法律体系。建立科学完备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是建立有效金融监管的必要前提和基础。虽然我国金融领域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金融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第一,完善金融立法。要对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在内的原有金融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进一步加强法律的可操作性。第二,严格金融执法。要从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性出发,强化金融执法的力度,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市场交易和市场退出的相关法规,建设良好的金融运行软环境。

3.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在金融全球化条件下,为了有效监管本国金融机构的境外业务以及外国金融机构在本国的金融业务,进一步加强跨国金融监管的交流与合作已经变得越来越迫切和越来越重要。因此,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必须与相关国家开展有效的双边和多边合作,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磋商,进行广泛的监管信息交流,在全面了解、认真学习、研究借鉴国际上的先进做法和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国际认可水平,实现我国金融监管与国际惯例接轨,达到在国际范围内有效的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国玲,黄国钰.从国际金融监管模式谈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北方经贸,2005(1).

[2]孙涛.国际金融监管的新进展.世界经济,2002(2).

[3]韦茉妮,梁亚源.试析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大众科技,2004(10).

篇5: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本身的缺陷

金融分业监管模式虽然可以发挥监管专业化分工优势,但在1999年实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后,标志着美国金融业实现了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这对现行的美国金融分业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特别是次贷危机的爆发,更加彰显了美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缺陷:

一是监管机构过于复杂,易导致监管重叠和监管冲突,降低了监管效率,例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证券机构和全国性证券市场拥有排他性的监管权,而期货交易委员会对商品期货的交易机构和产品拥有排他性监管权,但是两者在金融衍生产品、特别是金融期货和金融期权的监管上存在交叉和冲突。此外,监管机构过多也容易造成监管缺位,如对投资银行的活动基本没有监管,而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过程中,恰恰是投资银行起了重要作用。二是“多头”监管易造成监管标准不一致,加大了合作协调的难度,提高了监管成本,同时还容易导致监管信息交流不畅,从而错失处置危机的有利时机。如次贷危机从2007年年初显露迹象到7月份最终爆发,期间相隔了近半年时间。而在此期间,美联储、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并没有共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最终导致危机愈演愈烈。

三是以机构性监管为重点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已难以适应混业经营的新形势。尽管美国的分业监管既是“机构性监管”,又有“功能性监管”,但两者并没有很好地结合,其重点仍然是机构性监管。功能性监管主要体现在金融控股公司上,所有类型金融控股公司的子公司,均由相应的行业监管机构监管。例如,银行控股公司的证券子公司由证监会监管。另外,行业内的控股公司由各自的行业监管机构监管。因此,银行控股公司(BHC)、储贷会控股公司(THC)与证券控股公司(SIBHC)分别由联储、储贷会监管局和证监会监管。

篇6:美国金融监管模式

【关键词】次贷危机; 金融监管; 中央银行。

一、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概述。

美国为应对“次贷危机”于 年 6 月推出了新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引起了金融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争议,其实施必将对美国金融监管和金融体系运行产生深远的影响。

( 一)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原因。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直接原因是“次贷危机”,其引起的金融风暴席卷了全球,更让所有美国人开始重视金融监管体系的革新。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深层次原因是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美国在 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颁布之后,金融控股集团也得到快速发展,其业务覆盖银行业、投资银行业和保险业,已有的金融监管理念和架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 二) 美联储在改革中的变化。

美国于1913 年颁布《联邦储备法》,美联储应运而生。面对金融危机,2009 年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中一个主要的内容就是扩大美联储的监管授权:

第一,美联储成立新的委员会监管所有对金融稳定产生威胁的金融公司,如大型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即使该公司不拥有银行。

第二,美联储设立新的部门负责监控支付,清算和结算系统,加强对金融市场广泛监督。

二、中美央行法律地位对比。

中央银行在国家金融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其法律地位是指通过法律形式规定的中央银行在国家机构体系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其与国会、政府和财政的关系。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明显低于美联储:

第一,级别上看: 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国务院,而美联储只对国会负责。

第二,制定货币政策时: 中国人民银行受政府影响较大,而美联储拥有很大的独立性。

第三,人事任免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受制于政府,而美联储仅受总统提名限制。

自 年银监会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职能被削弱,与美联储职能强化形成反差。

三、改进人民银行法律地位的启示与借鉴。

( 一) 强化央行独立性。

中国人民银行应直接向全国人大负责,同时加强人民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自主权。央行的权力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权难免与政府的财政权相互冲突,将两种相互冲突的权力给同一机构行使是违背法律的基本规则的。稳定币值为主要目的的货币政策,应当具有中立性和持续性,必须由一个独立的中央银行来执行。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并不是与政府完全隔离,两者应该是协调关系。从长远来看,政府的经济目标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一致的,尽管在某一阶段两者可能存在分歧,而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不可能完全独立于政府经济政策之外,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有条件、有限制、有范围的。

( 二) 强化央行在金融监管体系中的内部协调作用。

我国“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体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持续,而在金融混业经营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对监管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鉴于设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的时机尚不成熟,有必要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监管体系中的内部协调作用:

第一,中国人民银行充分利用其优势资源,建立统一的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各金融监管机构应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监管信息,对金融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后,监管机构提出的问题由央行负责协调解决。

第二,央行与“三会”应定期交换货币政策和行业监管的运行信息,加强各方协作。在央行设监管联席会议秘书处等措施来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政策协调。增加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透明度,及时遵循国际管理的需要,也是尊重公众“知情权”的要求,有利于一行三会在政策措施上保持协调。

( 三) 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在“一行三会”的主导作用。

我国“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格局,其协调机制缺乏正式制度保障,“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效果甚微。因此,应赋予中央银行更大的监管职责,通过“牵头”监管模式,与其他监管机构密切合作以解决监管过程中存在的灰色地带,应该明确以人民银行为主体的监管协调机制:

第一,现行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立足国际国内金融发展的长远考虑,基于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现实,为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预留了法律空间。《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九条明确规定: “国务院建立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这就为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中发挥牵头作用提供了法律依据。

第二,人民银行在我国金融宏观调控和维护金融稳定中处于核心地位。现行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条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金融创新力度也在加大,交叉性金融产品不断增加,与之相对应的潜在金融风险具有交叉性、传染性特征,存在演化成系统性风险的可能,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因此显得更为重要。

第三,人民银行是制定金融业改革发展规划和金融资源配置战略的主要承担者,这决定了其在金融改革中的地位,也决定了其在监管协调机制中的主导作用。人民银行应将金融改革、金融开放、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统筹考虑,维护金融监管政策的公平,构造有利于金融机构平等、有序竞争的金融生态环境,为金融服务消费者提供合理保护。

【参考文献】

[1]易宪容。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中几个重大理论问题[J]。 江苏社会科学,( 01)。

[2]白玉珍。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新方向探析[J]。 现代商业,2010(15)。

[3]郭建国,李欢。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金融监管协调的现实选择[J]。 经济研究导刊,2010( 23)。

篇7:互联网金融模式和监管论文

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以及金融业的简单结合,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不是金融业单纯的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业务处理,而是真真正正的将金融与互联网“开放、同等、协作、分享”的理念融会,2者彼此渗入,构成系统的,专业的,拥有科技信息特色的新型金融体系。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1个按部就班的进程,其发展阅历4个阶段。首先,传统金融应用互联网技术向大家提供服务,互联网施展着渠道的作用;接下来,互联网在里边施展的作用是根据大数据搜集以及分析进而患上到信誉支撑:其次,P二P模式呈现,这也是互联网金融区分于传统金融在融资方面最凸起的表现;最后,是通过交互式营销,充沛借助互联网手腕,把传统营销渠道以及网络营销渠道紧密结合;将金融业实现由“产品中心主义”向“客户中心主义”的转变。从上述阐述中,不难看出,金融业与互联网技术正在1步步的融会,互联网金融也在逐步的成熟,发展起来。

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于传统融资模式来说,有很大的不同。其区分于传统融资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就是P二P模式。这类模式更多的提供了中介服务,这类中介把资金出借方需求方结合在1起。发展至今由P二P的概念已经经衍生出了良多模式。

不同模式及其优缺陷:

1、担保机构担保交易模式,这也是相对于安全的P二P模式。此类平台作为中介,平台不吸储,不放贷,只提供金融信息服务,由合作的小贷公司以及担保机构提供两重担保。此类平台的交易模式多为“一对于多”。此种模式的优势是可以保证投资人的资金安全。

2、P二P平台下的债权合同转让模式。可以称之为“多对于多”模式,借款需乞降投资都是打散组合的,然后获取债权对于其分割,通过债权转让情势将债权转移给其他投资人,取得借贷资金。

3、大型金融团体推出的互联网服务平台。此类平台有大团体的违景,且是由传统金融行业向互联网布局,因而在业务模式上金融颜色更浓,更“科班”。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的优缺陷

对于于P二P模式来讲,他们所面向的对于象都是剩余八0%的中小型企业客户。1直以来,中小型企业都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互联网金融的呈现与发展为中小微企业首创了1片新天地,民间金融患上以扩展规模、提高效力、增添透明度,填补了传统金融面向客户局限性的缺陷,使每一1个融资需求个体都能享受由资本带来的效益。

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就是风险节制。在传统金融业中,客户面对于的是实实在在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有可靠的保障,加之银行业发展至今树立起来的信誉,完整可以给客户足够的安全感。而互联网金融这个新型行业,通过网络技术解决1些金融业务缺少足够的安全保障,尽管1些网贷公司风控方面做的已经经足够完美,但大多数人对于于这类虚拟的网上金融,仍是会有必定的耽心。

篇8: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及启示

关键词: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启示

1 引论

当前, 美国金融危机被认为“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不仅席卷了美国市场, 还传染到整个国际金融市场, 并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美国政府及其金融监管机构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政府开始对其金融监管体制进行反思, 并于2008年3月,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蓝图》, 2009年6月又公布了名为《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重建金融监管》的改革方案, 期望从金融机构监管、金融市场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危机处理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构筑安全防线。2010年7月21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亲手签署新的金融监管法, 包括设立新机构, 保障进行金融交易的客户利益, 以及限制银行参与多项高风险的交易活动。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非常特殊, 其经济发展状况对世界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其出台的改革方案也必然会影响到国际金融的监管体系。我国正处于综合化市场转型期, 在当前主要是明确市场稳定性监管主体, 并强化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因此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对中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2 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2.1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历史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经历了复杂的历史变革进程。回溯其发展史, 自20世纪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

(1) 20世纪30年代之前。1913年国会通过《联邦储备法》, 成立了联邦储备委员会, 标志着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初步形成。30年代之前, 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总体而言比较松懈, 银行、保险、证券等可以混业经营, 各金融机构基本处于自由竞争的阶段。

(2) 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大危机爆发之后, 美国政府开始对市场进行干预。同时, 为了对其金融监管体系进行改革, 美国政府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严厉的法律法规, 其中以《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的影响最为广泛。金融监管在总体上得到了不断强化。由此, 新自由主义黯然谢幕, 凯恩斯主义登上历史舞台。

(3) 20世纪70年代到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经济在70年代陷入“滞胀”时期, 严格的分业监管制度对金融业带来的种种消极影响日益凸显。美国政府出台了以《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法律法规, 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历史。从此美国实行“功能性监管”, 即配合特定的金融活动如银行、证券或保险而进行的监管, 并由单独的专门监管机构进行。形成了介于统一监管和分业监管之间的一种新的监管模式。

(4) 次贷危机爆发后。次贷危机的逐渐蔓延引发了美国的监管层对其金融监管体制的反思。2008年3月美国财政部公布的《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现代化蓝图》, 系统的描述了美国监管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监管改革方向。2009年6月, 奥巴马政府出台了《金融监管改革方案》, 针对现有监管体制的弊端制定了更加系统全面的改革措施。

2.2 美国现有金融监管体制

2.2.1 美国原有金融监管体制的特点

(1) 双轨制分业监管模式。

美国现有的金融监管机制是指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负责, 具体来讲是由州和联邦银行监督银行业务, 州和联邦证券监管者统辖证券业务, 州保险委员会负责监管保险经营和销售。

(2) 功能监管模式。

在混业经营背景下, 金融监管模式主要针对的是金融机构所从事的经营活动, 而非金融机构本身。功能监管根据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的功能的不同将其不同的类型, 同一类型的金融功能由同一监管者进行监管, 其本质上仍然是分业监管的模式。

2.2.2 美国原有金融监管体制的缺陷

(1) 机构交叉重叠导致监管重叠。

尽管金融机构已经进入了混业经营阶段, 但其产品之间有着很多联系。从局部上看, 美国金融监管机制貌似涵盖了金融机构的各个分娩且分工明确, 但从整体上看, 监管和被监管者之间事实上存在着明显的重叠和错配。

(2) 混业经营信息不对称。

由于混业经营的信息不均衡分布的特点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 美国市场主导体系对信息的要求很高, 在金融一体化、金融创新以及金融投资者复杂化的背景下, 金融投资专业化, 当个人或机构无法完全熟知金融投资的过程时, 必须进行委托代理, 当代理人和委托人目标不一致, 将影响到金融体系稳定。

(3) 金融监管成本高而效率低。

由于金融监管机构繁多, 且存在监管重叠的弊端, 因而在监管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物力和财力, 造成监管成本极高。不仅降低了监管部门的监管效率, 甚至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行。

(4) 金融法规不统一。

繁多的金融监管机构间缺乏协调, 金融法规不统一, 容易让金融机构在不同监管部门中寻找漏洞等。

3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

3.1 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的内容

3.1.1 加强金融机构的监管, 强调全面监管理念

(1) 赋权美联储来监管规模较大、关联较深的以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为主的金融控股公司、大型保险公司等一切可能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的企业, 并通过维持较高的资本充足率, 限制高风险投资和过多提高杠杆率等措施, 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2) 成立金融服务监管委员会, 以监视系统性风险, 同时促进跨部门合作。

(3) 成立全国银行监管机构, 以监管所有拥有联邦执照的银行。

(4) 除银行控股公司外, 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也纳入美联储监管范围。

3.1.2 构建更为完整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保护体系

首先, 建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 以保护消费者不受金融系统中不公平、欺诈行为损害。

其次, 对消费者和投资者金融产品及服务强化监管, 促进这些产品透明、公平、合理。

最后, 提高消费者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商的行业标准, 促进公平竞争。

3.1.3 赋予政府应对金融危机所必需的政策工具, 确立了政府在危机处理中的核心地位

政策性工具主要包括:建立新机制, 使政府可以自主决定如何处理发生危机并可能带来系统风险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美联储在向企业提供紧急金融救援前需获得财政部许可。

3.1.4 建立国际监管标准, 促进国际合作

此方案强调要从改革企业资本框架, 强化对国际金融市场监管, 对跨国企业加强合作监管, 并且强化国际危机应对能力等方面人手, 建立同步高标准的国际监管体制。

3.2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的特点

3.2.1 全面且具有针对性

改革方案涵盖范围广, 内容涉及到金融监管机构改革和重建、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权利保护、职权配置和国际合作等多方面。在强化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的同时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监管。

3.2.2 美联储权力大大提升

此次改革方案赋予美联储金融市场监管权利, 扩展到投行及对冲基金等方面, 集制定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双重职能于一身。

3.2.3 注重对于消费者的保护

金融危机爆发后, 美联储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消费者保护, 如提高信用卡的信息披露, 向消费者提示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风险, 增加消费者保护条例;要求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风险定价通知等。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危机后金融监管改革的重点。

4 我国金融监管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金融业实现了由统一管理向多元化体制的转变, 金融机构不断增加, 金融产品不断丰富, 金融市场不断完善, 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框架是“三会一行”式的分业监管, 银监会主要负责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外资银行、农村合作银行 (信用社) 、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 而证监会和保监会则分别负责证券、期货、基金和保险业的监管。

随着我国金融机构跨行业、跨市场经营行为的增多, 金融市场虽未出现混业经营的格局, 但却以金融控股公司等方式, 不断冲击监管的界限。目前, 我国金融机构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 融入世界金融市场, 鼓励部分金融机构开展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做大做强金融业的必然选择。如何提高混业经营时代监管的效率是深化金融改革的重大命题。

5 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若干启示

5.1 改变监管理念, 加强外部监管

次贷危机的爆发表明以金融机构内部监管为主、外部监管为辅的风险管理和监管理念无法克服市场固有的缺陷, 因此, 应改变过度依赖内部监管的理念, 加强外部监管, 同时, 我国还应加强跨国监管。

5.2 健全审慎监管法制建设

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较侧重于微观审慎监管。在新形势下, 有必要进一步健全审慎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 为金融监管改革提供法律基础。适当调整微观审慎监管指标。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 传统重微观、轻宏观的金融监管思路暴露出来的问题不仅体现在宏观审慎监管的缺失上, 在微观审慎监管方面也存在问题。在金融市场逐渐自由化的形势下, 原有的各项指标和标准已经不能实现有效的监管, 因此需要对微观审慎监管指标做出新的调整, 要与时俱进, 健全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 强化风险控制制度, 是保证我国金融体系稳定、安全运行的根本环节。

5.3 积极落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权利

随着我国金融业不断发展, 金融消费者与投资者数量必然会有一个快速的增长, 保护其利益不受损害也将逐渐关系到我国整体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 我们需要建立专门的消费者金融保护机构以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市场的透明性、公平性、合理性, 使消费者能够方便、快捷、充分地收集到相关金融产品与服务信息。同时要保证金融监管接近市场, 合理约束金融机构的销售行为, 促进金融机构的自律和约束,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切实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

5.4 发展我国的信用评级, 加强对信用评级业的监管

信用评级行业一直都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在改善发债者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的同时增强了市场信息的透明度,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市场运作效率。因此我们必须发展国内的信用评级, 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管理, 用法律强化对评级业的约束。

5.5 辩证看待金融创新, 改善金融创新监管

次贷危机的爆发表明, 金融创新不是万能的, 有它固有的缺陷, 如果落后的监管体制不能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 则易发生金融风险。因此, 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金融创新的负面影响, 需要不断改进监管体系、监管方式, 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 有效抑制市场投机。

参考文献

[1]张波.次贷危机下的美国金融监管体制变革及其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8.

[2]陈春华.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和产业, 2010.

[3]姜立文.金融功能监管模式新论[J].华北金融, 2008.

[4]陈柳钦.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的循序推进[J].武汉金融, 2010.

[5]唐志.次贷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的反思与重构[J].法治与社会, 2010.

[6]杨惠敏.全球金融危机下的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路[J].金融经济 (理论版) , 2009.

[7]姜雁杰.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监管改革与启示[J].现代商业, 2009.

上一篇:医务人员廉洁服务下一篇:医院医务科季度工作计划及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