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美的感受范文

2022-06-10

第一篇:关于对美的感受范文

美的感受,美的想象、美的创造

——让孩子爱上古典音乐 焦作孟州市谷旦镇禹寺中学

杨春红

我是一名音乐教师,教了多年的音乐,却越来越发现,现在的孩子,上音乐课学的东西多了,但是他们并不快乐,尤其是进行歌唱教学,特别是古典音乐、外国经典歌曲、民族五声调式歌曲教学的时候,学生都表现出缺乏兴趣、应付、不愿唱的状态,每届学生,愿意唱并唱会的歌曲大概有三四首:《中学时代》、《青春舞曲》、《茉莉花》和《剪羊毛》,学生更喜欢的,是教材里没有的、时下流行的周杰伦、至上励合、林俊杰的歌。唱起他们的歌,孩子们脸上放起了光,嘴角挂满了笑意,那是发自心底的快乐。

针对这种反差,我经常反思:为什么孩子们不愿唱音乐教材上的歌曲?是现行音乐课本编写的问题吗?是孩子们不懂得欣赏高雅艺术吗?答案都是否定的。思来想去,我觉得关键还是孩子们学习的引导者——老师,没有真正领会新课程的理念,也没有切实掌握新课标下上课的有效模式和方法,穿的是新鞋,走的是老路,孩子们上起课来索然无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选了几节孩子们平时不乐意唱的“歌唱课”,对照新课标,下工夫研究、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反复设计、修改教学方案,并应用于教学实践,逐渐摸索出了一些有效方法。在一次的优质课大赛上,我特意选了孩子们平时最不愿上、同行们作课回避的一节《阳关三叠》作为我的参赛课,将自己平时研究、总结的一些方法应用其中,来检验自己的做法是否有效。结果是:那次作课非常成功,孩子们在快乐中愉快地接受了《阳关三叠》这首歌,不少同行也对这节课给了相当高的评价。从那以后,我就按照自己总结的方法上每一节音乐课,再也没觉得音乐课难上过,孩子们快乐的歌声飞扬在每一节音乐课堂上。

让孩子们喜欢上每一首音乐书上的歌曲,秘诀在哪里?实际上很简单,以《阳关三叠》为例,我就是注意抓好以下三点:

一、创设合适音乐情境,及时引学生“入戏”,抓好“导入”

看着大屏幕出示的一幅幅中国古典水粉画的图片,闻着讲台上一杯清茶散发出的茉莉花香,听着流淌而出的古琴名曲《阳关三叠》,相信任何一个学生从踏入音乐教室的那一刻起,都会屏气凝神,醉心于美妙的音乐,生怕破坏了这美好的气氛,《阳关三叠》那古朴清幽的意境自然而然就营造出来了,你想哪一个学生还会散漫随便?古琴激昂处,热情被点燃,神经兴奋起来,整个人早已融入到那如诗如画的意境中去了„ „通过这些课前音乐情境的创设,学生自然“入戏”,心灵与音乐中的美近距离接触,师生的感情产生了和谐共鸣,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也在音乐中得到升华,避免了老师费劲讲、学生应付听,双方都觉得索然无味的尴尬局面。学生也不会觉得这首歌“老掉牙”、“不想唱”,再进行下面的歌唱环节就很容易展开。

需要注意的是,此“导入”,非平时老师们“导入新课”的“导入”,而是从学生们站在音乐教室门口那一刻开始,就开始“导入”了。这个环节的实质就是想方设法在学生上课之初,牢牢抓紧学生的神经,让他们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课堂上,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至于“导入”的方法,就要靠我们教师来开动脑筋,根据课堂内容、授课对象的不同,科学地设计“导入”程序,使每一节课都有良好的开端。

二、搜集运用资源,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

由于学科特点,我们的音乐课需要大量的音像资料来充实,否则我们上的课就会很单调、空洞,学生根本就体验不到美,哪里还会张嘴唱歌?而现在大部分学校没有配备相关的音像资料,或者配备得很少,给广大的音乐教师出了个大难题。不过,这个难题在网络通达、信息高速传递的今天,已经不成难题了,我们只需要用一小点时间,上网搜集下载,再做成专门的课件。比如:《阳关三叠》这一课,上网搜索,会看到不同版本、不同艺术范畴的《阳关三叠》:有古琴曲的《阳关三叠》,有古筝曲的《阳关三叠》;有独唱的《阳关三叠》,有合唱的《阳关三叠》,舞蹈的《阳关三叠》,还有相关的歌曲、介绍,等等。有了这么多可用的资料,我们尽可以拿来编辑、整理、设计、制作出自己所满意的生动的音乐欣赏课课件。我在设计这一课时,就是在“导入环节”用了古琴曲《阳关三叠》,烘托古朴深远的意境,暗示歌曲的风格特点;在“范唱环节”用了独唱《阳关三叠》,让学生更直接的感知歌曲的艺术特色;在“拓展环节”用了合唱《阳关三叠》,增强学生对作品创新、再创作的认识。学生也因此最大限度的了解了相关的知识、最大限度的接触体验到了不同艺术形式的《阳关三叠》,并且在不同艺术形式表达的比较中,增强了审美体验,提高了审美能力,自然而然就不觉得这首歌难听了,反而会“乐在其中”。

这个环节的实质,是通过多种媒体的有效运用,实现教学信息的听觉、视觉双通道有效传递,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感知和欣赏。做好这一环节,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就要注意积累一些对教学有用的音频、视频素材,适时地安插在课件之中,为我们上好每一节音乐课增彩添色。

三、巧用音乐活动,点燃课堂热情,延伸课外实践。

音乐实践活动,是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会进一步巩固、消化前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会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互帮互让、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在《阳关三叠》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音乐实践活动:分组实践,设计表演音乐剧《阳关三叠》。孩子们接到这样的任务,立刻兴奋地讨论起来,谁都想在老师同学面前露脸。孩子们的设计和表演真的是让人大吃一惊:有的小组服装设计独特,用彩纸叠出古人戴的学士帽戴上,再加上拱手作揖的动作,一个古代儒生活生生地站在人们面前;有的小组道具设计新颖,将长纸条涂绿,再一支支挂在竹扫帚上,在两个演员后边挥来挥去,像极了垂柳婆娑;有的小组表演细腻,眼神传神到位,道白字正腔圆。看着他们的表演,连老师都禁不住热情澎湃。最后,我将每一组的闪光点结合起来,再来一次表演,其余同学在旁边轻声吟唱《阳关三叠》,当作背景音乐烘托气氛。这一节课就在这时达到了高潮,孩子们的快乐也达到了极致。此时此刻,谁还会说《阳关三叠》这首歌难听?谁还会说不要学这首歌?下课了,学生走在校园里,还在意犹未尽地哼唱《阳关三叠》,见到好友,还会文绉绉的做个揖。孩子们可爱吧?

所以我建议同行们,不管是欣赏课还是唱歌课,或者是综合课,都不要少了音乐实践活动这个环节,这个环节的实质就是将所学知识技能生活化,延伸到生活实际当中去,让学生感到音乐不仅仅是一门艺术课程,更是人们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工具,使孩子们感到,音乐就在身边,艺术就在身边。 总之,要上好一节“歌唱课”,让孩子们喜欢唱歌、让孩子们享受歌声中的快乐、让孩子们每节课都学有所获,教师既要适时创设恰当的音乐情境,引导学生及早融入课堂,又要善于搜集、运用多种资源,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同时还应该创造性的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实践活动,点燃他们歌唱的热情。只要我们方法得当,师生双边活动会越来越精彩,我们的课也会越来越受学生欢迎。

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仅仅是谈了自己的一些感想和做法,希望更多的同行去发探究、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跨入到科研兴课的行列中,让快乐的音符飞进更多孩子的心中!

第二篇:感受美的力量

古代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说的是音乐美;四大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则讲的是视觉美;陶铸的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则使人感受到了心灵美。这就是美,超越了思想,穿越了时空,我们无时无处不感受到美的力量。

河北有一首民歌,讲的是孟姜女哭倒了千里长城,这自然是夸张的手法,但它却折射出音乐美的力量。朋友,你见过黄河吗一首《黄河大合唱》激起了多少英雄儿女对祖国的赤诚之心。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又奏出了多少人心中的呐喊我是不会向命运屈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则是奏出了恋爱男女心中的纯情美,听了使人如痴如醉。听,这就是美的力量。

徐悲鸿的马为人耳熟能详,他的马给人以遥看群息动,伫立待奔雷之感,更有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之平之意味。被称为神秘的微笑的蒙娜丽莎,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梦幻般的妩媚微笑使多少人陶醉其中。凡高的自画像,则有似诉平生不得志之意。希腊神话的普罗旺斯则是英俊潇洒,风度翩翩,迷倒众多女神。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塑通过健美的肌肉线条,凝聚的目光传达着作者对这位英勇少年的赞美。站在敦煌飞天的的壁画前,我自豪,13亿中国人在今天终于实现了飞天的梦想,茫茫宇宙也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欣赏着T台上模特儿展示的华美的丝绸服装,我的思绪飞向茫茫大漠,我仿佛看到了古丝绸之路上满载丝绸和瓷器的驼队在穿越时空,这条风沙漫漫的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传向世界。看,这就是美的力量。

我曾思索过什么是心灵美。我想,像越王勾践那样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是一种心灵美;像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种心灵美;像徐本禹那样不求名利,把青春献给西部农村教育事业是一种心灵美;像汶川大地震中的救灾英雄那样,不顾个人安危,全力抢救伤员是一种心灵美再多的言辞也无法描绘出心灵美的全部,但你可以用心感受出它给你的冲击与震撼。

美是一种力量,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是美的力量让我们明辨出善与恶,是美的力量使我们感受到情与感。拜美所赐,我们心中不再孤独;拜美所赐,我们心中充满光明。

山东省邹平县黄山中学高一一班:邹明杭

本文系作文网(zuowen.com)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第三篇:美的感受

在大千世界我们放眼望去,无数美不胜收的景点入我们眼。但究竟什么是美?能给人愉悦、幸福、快乐的东西是一种美,能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精神上的享受也是一种美,有事一种道德上的责任何尝不是一种美,路上一个个穿着黄色环卫衣的清洁工,那不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吗?公交车上一个主动给他人让座的人不是一种美吗?默默帮他人而匆匆离去的背影不是一种美吗?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处处留心,你会发现,我们的世界处处充满美。

但是在这个无处不在的世界中,我们还在担心着道德之美,观看好多遍的201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一个小品节目《扶不扶》引发了我们深深思考,扶不扶是一个被大众热议的“老人摔倒了到底扶不扶”的社会话题,这是一个人的道德问题,也反映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灵魂之美,是对正义和良知的一个考验,然而对于这个问题,真的让人素手无策,出于道德,大家一般会毫不客气的去扶,但看着这么多关于“老人摔倒去扶反被讹”的新闻报道,我们内心还是挣扎的,到底要不要扶呢?如果我们出于好意,扶了,可想而知,万一被讹,那么贵的医疗费用,我们该如何承担,对于一个工资微薄,还要养家糊口的低收入家庭,这无疑是雪上加霜的困境,自己出于好意,结果却赔偿巨额医疗费,不光自身利益受损,还为家庭带来伤害。如果不扶,正义和良知就会让自己过不了自己这一关。面对这个问题,有些胆子的人,直接漠视,是真心伤不起啊。我们每个人都有困难的时候,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的想法总是希望他人伸出援助之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但如今却是“赠人玫瑰,手得重弹”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老去的一天,我们总是希望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希望社会上多一些正义,多一些有良知的人,多一些灵魂美的人。在我们摔倒的时候,有人扶我们,帮助我们,就是这样的一点想法,也会让我们在决定不扶之际,内心焦躁不安,有一种愧疚感。

其实,扶与不扶本不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为什么呢?如果我们扶了,却被讹了,那我们的道德心就会受到伤害,如果我们不扶,那么我们的良知,将会受到伤害。不管怎么说未来是一个美好的事物,但却在这个利欲熏心的时代,被丑化了,再美的事物如果和利益沾上关系,那就真的不是一种美了,人都是一种感情的高级动物,人本身的内心深处的灵魂都是美的,人的内心也都是善良的,但是那些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情都历历在目,让本该善良的我们,把自己伪装成一个行尸走肉,对世界的一切不关乎自己利益生存的事情,都选择漠视,不是我们太无情,是社会太现实。这就是那些热心肠的人做活雷锋后内心的真实写照。

不过,这其实也和我们国家的媒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些媒体为了提升自己的收视率,它会不断把我们身上的负能量放大,让我们本是善良的心,蒙上一层阴影。对这类事情望而却步,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中,我们广大媒体应该多传播一些正能量,让我们无限的去发掘自己内心的美好,将之放大,让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随之退却,扶还是不扶不是凭借他法能约束的事情,毕竟这只是出于道义上的一种责任,我们不能将其作为某项的准则,无论是扶还是不扶这都是个人的选择,是灵魂美的一种表现,但正是由于道德的束缚这才让其成为一个人们热议的话题,你不扶,你将会受到他人的谴责,你扶了,却担心自己被讹,承受不了后续事件。

就像小品中那个老太太,由于自己年纪大了,不下心摔了一跤,却诬赖一个热心把她扶起来的小伙子,说是小伙子将其撞倒的,在当时没人作证的情形下,着实让人很为难,人家小伙子一片好心却让你这般诬陷,试问下次在遇到类似情况谁还敢去扶,不过也幸好小伙子聪明,最终真相大白,这也反映了现代人心丑恶。

但是,安徽省的一个最美大学生却给我们投射了一个很美的场景,在红绿灯之际,他看见一位摔倒的老人,他毅然选择冲下公交车,用自己所学知识对老人进行了救助,同时还拨打120急救电话,这个事件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他用无声的语言,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救人才是摆在第一位的,生命最宝贵,社会上还是好人多,居心不良的人是少数,不能因为有顾虑而对生命视而不见”他的这句话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对啊,世界上还是善良的人多,其实并不是世界上的坏人多,只是由于那么巨额医药费,有些人不得不变成“坏人”,不是人们内心的美不存在了。而是被社会坏风气给掩盖了,人们不得已才将灵魂之美封存,这也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 佛言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不管如何,我们还是应该将自己的灵魂之美释放出来,救人于危难之间,这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对生命的一种热爱。社会需要正能量,更需要一种叫做无形的美。我们都要对生命存在一种敬畏心理,给予有困难的人一双援助之手,给人温暖,如果人人都在传递温暖,那扶不扶这个所谓道德问题就不是问题,人人都呈现灵魂之美,社会被风气净化,讹人之人便没有“市场”,那么我们身上的道德绑票便不撕而碎,世界将处处充满美。

第四篇:艺术的追求与美的感受

内容提要:艺术与美是相呼应的,对美的追求,也就是对艺术的追求,也就是追求解放、追求进步。追求艺术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如何诠释艺术,如何去感受美……在今天的西方社会中,由于技术合理性统治的强大作用,人们的思想意识、行动等等一切都日趋一体化对立面消失了……

关键词:艺术、追求、美、感受

艺术,当这个词跃然 纸上,我们大脑中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一系列的艺术作品,乃至它们的作者,当我们更深层次地追问为什么他们(它们)成为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时,我们又无法很确切地讲出这个道理。究竟什么是艺术?在前人已经提出 的所有解释中,任何一种解释都不是没有道理,但是 任何一种解释也并不是有道理,于是艺术变得抽象化了。

艺术与美是相呼应的。狄尔斯认为艺术的意义在于艺术在上下文中才有意义,在特定的历史中才有意义,艺术在人们的兴趣(关注)中才有意义。孔子听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歌剧《白毛女》是四十年代解放区创作的歌剧,艺术成就高,当时很受解放区人民的喜爱。《白毛女》讲述的是一段催人泪下的故事:贫苦农民杨白劳和女儿喜儿遭受恶霸地主黄世仁的残酷压迫,家破人亡。喜儿逃进深山野林,靠吃野果为生,由于缺乏必要的营养,全身毛发变白了,所以称作白毛女。后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翻身得解放,喜儿也报了家仇,

1 又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姑娘。戏剧是演员在舞台上直接表演给大家看的,演恶霸地主的是著名演员陈强,他扮演得非常好,但因此却遭了不少苦。一个秋天,他在河北一个地方演出《白毛女》。他自然是演“黄世仁”,他全身心地投入,演得十分精彩。可突然之间,台下飞来许多烂苹果之类的东西,打伤了他的左眼。还有一次,当演到最后一幕时,台下看演出的战士早已泣不成声,突然,一个战士哗啦一声把子弹推上膛,瞄准了他,幸好坐在旁边的班长夺走了枪,否则,真的就差点枪毙了这个“黄世仁”。同样的,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抒发出了自己的切身感受。听了那样好的音乐,一听便感叹不已,再听便热泪纵横,其他在坐的人也都会伤心的流着眼泪。这正是我们审美过程中所探讨的“共鸣”,既审美的人(审美主体)对美的事物(审美客体)产生某种相互融通的现象。

现代诗人郭小川的《青纱帐,甘蔗林》,同一自然之物“青纱帐”,在战争环境里和在新中国的和平年代就有着绝然不同的知觉。孙犁在他的代表作〈荷花淀〉中讲到迷茫的淀里的荷花时,这样写到:粉色荷衣箭高高举起,仿佛是监视敌人的哨兵。这是战争年代作家眼中的景物知觉,如今的年代,再去看荷花淀,作家眼中

2 会产生绝然不同的知觉。许许多多的事例说明了这样的一个规律,艺术家们在孜孜不倦地求索自己心目中的艺术,经过时间的洗礼,成为受众们寻觅的自己感觉中的美。

分析哲学的先驱乔治.E.摩尔认为:“美”不是一个自然的客体,因此不能采用象自然科学下定义的方式来界定,而只能采用直觉来把握,早期维特根斯坦也认为美属于不可言说的东西。而艺术与之在本质的追问上亦有同感。因此,而对“什么是艺术”这类问题,我们并不是要放弃对艺术的追问,而是要改变这种本质主义的追问方式。首先思考艺术为之的心灵特质。

对美的追求,也就是对艺术的追求,也就是追求解放、追求进步。我们在聆听音乐,欣赏绘画,阅读小说,观看舞蹈等艺术活动中,不假思索地确认它们就是艺术。评价它们水平的高下,但如何确定水平的高下呢?这其实又回到了我们对艺术问题的追问这一根本上来。奴隶社会的“艺术”(例如古希腊,罗马的雕刻,中国青铜纹饰),不亚于资本主义社会,石窟时代的洞窟、壁画、岩画(野牛和壁画),仍然使所有的现代作家们叹为观止,上个世纪初的

一、二十年代,毕加索、马蒂斯等许多先锋派画家开始搜集欧洲以外其他大陆部落

3 时代的艺术品,吸取“原始主义”手法的精华,给本世纪艺术以巨大的活力,直到如今,来自非洲丛林的绘画、音乐和舞蹈,仍然使许多摩登的“现代派”相形见绌。

追求艺术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如何诠释艺术,如何去感受美……在今天的西方社会中,由于技术合理性统治的强大作用,人们的思想意识、行动等等一切都日趋一体化对立面消失了。马文.哈里斯描述得比较全面了:“要使人民服从,不能全靠恐吓和威胁,而在很多情况下是使他们和统治集团一致,因壮观的国家盛典感到高兴和自豪,象宗教行列、加冕典礼、凯旋游行之类的公共壮观场面,可以抵消贫困和剥削造成的离心效果。在罗马帝国时期,帝国之所以能一直统治人民,办法就是让他们观看格斗竞赛的宏伟壮观的竞技场面。现代国家也通过电影、电视、无线播音、大型体育比赛、卫星运行、登月等强有力的技术,转移民众的注意力和使他们得到娱乐。政府通过现代媒介或电缆直接播入贫民的房屋或公共宇所,可以说是现代发明的一种最有效的“罗马竞技场”。电视和无线电广播不仅给观众提供娱乐,从而阻止离心行为的发生,而且还能使人们不上街。但是最强大的控制手段不是娱乐界的电子麻醉剂,而是国家控制的普及教育。

4 教师和训练每一代人,提供为人们生活和福利所必须的技能和服务,这样做显然是在满足复杂的工业文明对工具及手段的需要。此外,教师和学校还花大量的时间研究市政学、历史、公民资格、社会调查等课题,这些课题有很多关于文化、人民和自然的假定,它们都明显或暗示地表示该社会的政治经济体系是伏越的。很多教师和学生没有比较的观点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课本、课程、课堂讲述在很大程度上支持着现状。”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逐渐被同化了,有了一种“幸福感”:国家许诺的更高的工资,更好的住房,更好的娱乐。而这些又不断的实现,那么我们有什么必要不满现实呢?这种情绪逐渐地吞噬了所有高级文化——音乐、绘画、诗歌、文学…..在这样的环境中,艺术将会怎样?人们普遍认为:今天的艺术家是孤独的。他们的作品——极度抽象的符号,酶涩的释义,材料与工作方式的反常规,使绝大多数人望而却步,但是他们并非故弄玄虚,自高自大。对于西方艺术家来讲,他们是在维护自己的尊严,是在维护艺术的神圣。现代艺术家注定了不同于以往的大师,我在许多现代绘画作品中发现了昔日大师们的作品所不具有的那种特殊的美。先辈大师和当代画家之间的不同,或许当代的画家更是更深刻的思想家。

5 当代艺术中,“原始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从技术角度来看,是前卫艺术家不满于实实在在地描绘自然这种教条,而去求索能够直接唤起情感效应的手段。更理性地讲:是艺术家对弥漫当代社会的虚伪的强烈批判——人们为什么不揭去冰冷面具,把自己跳动的心、火热的激情展现出来?……在科学取代了宗教,技术合理性统治了的今天,人们为善的冲动越来越淡化,最终隐蔽到一片普照的光中,退行到无意识领域。人们失去了自觉。为了使人们看到人的本质并没有消亡,从而克服绝望感,进一步唤起人们心中固有的但已经沉寂下去的力量。艺术就必须回答,艺术家对社会的关注主要通过对社会的批判表现出来,这符合作为一直支反对力量的艺术的本性。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的弊病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而工业文明的成就成功地弥补了大量的反对力量。关注人类存在境况,永远向上的艺术家举起了不合理的旗帜,为一个更加健全的社会而奋斗,他们成为为了追求真理、追求美的急先锋。

美,对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正如人们所说: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王熙凤。这句话的确揭示了受众在艺术欣赏中的积极性和创造作用,读者看了《红楼梦》之后各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有的 说她是个刽子手,有

6 的说她是个女英雄,有的说她可悲,有的说她可耻,有的说她漂亮,有的说她奇丑无比……这正是因为读者个人的生活背景、思想感情、心理条件以及审美观的不同所造成的不同美感。鲁迅先生也曾经说过:“读者所推见的人物,都不一定和作者所设想的相同,巴尔扎克的小胡须的清瘦老人,到了高尔基头里,也许变成了粗蛮壮大的络腮胡子。不过那性格、言动、一定有些相似,大致不差,恰如将法文译成了俄文一样。”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知多偏好,人莫圆该,慷慨者逆声而击节,蕴籍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奇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这是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点(角度),生活经验,思想感情、性格气质等等,这些都会使它们对于同一部艺术作品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做出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这正与美感问题相联系,美感是人类特有的把握审美对象的社会意识,具有社会性,美感是人们面对审美对象产生的一种超越感官刺激和生理快感的精神愉悦性,具有精神愉悦性,正是人类所追求的 。

什么是美感呢?让我们先从美感的具体表现谈起。据说,德国音乐家梅亚贝尔为了一件小事,和妻子发生口角,气氛极为紧张。为了使自己平静下来,梅亚贝尔

7 坐在钢琴前弹奏起肖邦的名曲《夜曲》。顿时,他被这支乐曲优美的旋律所吸引,沉浸在诗一般的意境中——夏天美好的夜晚,一弯新月出现在枝头,情侣的幽会,温存的陶醉……所有这一切驱散了他心头不快的阴云,刚才跟妻子吵架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他的妻子也为这支乐曲的魅力吸引过去,情绪逐渐平静下来,一步一步地走到钢琴旁边,激动地抱住音乐家,两个人和解了。从这个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美感就是指审美主体接触到美的事物时,在感情上产生的反应,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和怡情的心里状态。茅盾曾讲过:“看到某种自然物或人造的 艺术品,我们往往要发生一种情绪上的激动,也许是愉快兴奋,也许是悲哀激昂。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总之我们是被感动了,我们对所看到的事物起了美感。”因此,美感的愉悦绝不等同于快感,快感是由实用功利目的满足所引起的生理性愉快,美感是由精神希求的满足所引起的心灵性愉快。前者是低级的愉快,后者是高级的愉快。生理快感的过程先愉快后判断,美感是先判断后愉快,生理快感是短暂的,美感是长久(永恒)的,所以我们说美感是生命力,也就是说人只有把自己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才有可能把自己当作普通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现有的是

8 受限制的,生命的是有需要的。有限制、有需要有痛苦,才有生命、有力量、有热情。然后感性动力才能活跃起来。

韩非子曾说:“千斤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卮是古代的一种饮酒器,玉制的卮,虽然质地很美,但是无底,是漏的,不能盛饮料,也就失去酒器的作用,这说明生活用品首先要考虑实用,其次才考虑审美要求。艺术则不是直接为了满足实用的需要,而是再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中,给人以精神的影响。据高尔基回忆,有一次,列宁在听了贝多芬《热情奏鸣曲》以后说:“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这是绝妙的、人间所没有的音乐。我总带着也许是幼稚的夸耀想:人们能够创造怎样的奇迹啊!”

这里所说的“绝妙”,实际上是对贝多芬作品中艺术美的肯定,也就是对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肯定。列宁热烈地捍卫了艺术中真正的美。他说:“应该把美作为根据,把美作为构成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艺术的标准。”列宁还在讲艺术美的推陈出新时说:“即使艺术品是旧的,我们也应当保留着,把它作为一个范例,推陈出新,为什么只是因为它旧,我们就要撇开真正美的东西,抛

9 弃它,不把它当做进一步发展的出发点呢 ?”这里所说的“真正美的东西”,也是暗示美是艺术的重要特性,要发展艺术的美,必须对传统艺术中真正有审美价值的东西加以批判继承。

艺术美中的主观因素反映了艺术家的审美理想,思想感情。艺术美对人的感染力和形象中包含的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分不开。徐悲鸿曾经说过:“凡美之所以感动人心者,决不能离乎人之意想。意深者动人深,意浅者动人浅。”这里所说的“意想”,就是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是艺术家所追求的美。艺术家对生活形象的加工,取什么,舍什么,都是受本身思想感情的支配。艺术形象已经是被艺术家所理解过、体验过的生活形象。按照黑格尔的说法是“在艺术家头脑中打过转的东西”,所以中艺术形象上必须留下艺术家思想感情、艺术追求的烙印。因此不同的文学艺术家虽然反映同一对象,由于主观条件的差别,在艺术形象上会产生不同的特点。例如同是咏梅,毛泽东同志的《咏梅》给人以清新、愉悦的感受,陆游的《咏梅》则给人以消沉、哀伤的感受。再如朱自清。俞平伯两人曾同游南京的秦淮河,在1923年两人各自写了一篇同名的散文:《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在这两篇散文中表现了两位作家面对同一景物所

10 产生的某些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在艺术风格上也有不同特点,这些都说明主观因素在艺术美的创造中起主导作用,也就是艺术家在创作中对美的追求。

不同的艺术种类中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绘画、雕塑、摄影等造型艺术中是从再现生活形象中渗透了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在对绘画作品做理性分析时,才能清楚地揭示形象中的主观因素,鲁迅先生曾讲:“看一件艺术品,表面上看是一幅画,一座雕塑,实际是艺术家人格的表现。”另一些艺术部门更善于直接地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如音乐的主要特点不在于提供直观的形象,音乐较之造型艺术更善于表现感情,因此黑格尔把音乐称之为“心情的艺术”,例如听了《二泉映月》的演奏,凄婉、悲切的调子使听众在情感上直接受到感染,仿佛听到旧社会中那些下层人们的不幸的倾诉,从这凄婉的调子里,人们可以联想到旧社会中受迫害的下层人苦难的生活。虽然这些形象是不确定的,但是在听众的心中产生了共鸣,达到了艺术之美。

值得注意的是,艺术的追求绝不是抄袭古人。丹纳曾说:“卢佛美术馆有一幅但纳的画。但纳用放大镜工作,一幅肖像画四年,他画出的皮肤纹缕、颧骨上的细微莫辩的血筋,散在鼻子上的黑斑……眼珠的明亮甚至

11 把周围的东西都反射出来。你看了简直会发楞:好象是一个真人的头,大有脱框而出的神气……可是梵.代克的一张笔致豪放的速写就比但纳的肖像有力百倍。”但纳的作品虽然细微逼真,不过是自然摹本。而梵.代克的作品虽然简略,但把握了对象的特征,却是艺术家的创造,体现了艺术的生命。照抄别人的作品,哪怕是艺术大师的作品,也不能体现真正的艺术美,因为这是和艺术美所包含的创造的特性相违背的。清代的石涛曾说:“非似某家山水,不能传久。…..是我为某家役,非某家为我所用也。纵逼似某家,亦食某家残羹耳。”齐白石曾说:“胸中山水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这也是反对那种抄袭古人的做法。外国著名艺术家也有类似见解。罗丹曾说:“拙劣的艺术家永远戴别人的眼镜。”达.芬奇也说过:“画家若专以他人的画为准绳,就只能画出平凡的作品。”有无创造这不仅是评论一件作品艺术美的标志,也是衡量一个时代艺术成就之一。达.芬奇 说:“从罗马人以后的绘画;里可以见出这一点。他们彼此抄袭成风,以致艺术衰落,一代不如一代。”中国清初山水画家所谓“四王”(王翚,王时敏, 王鉴,王原祁)重仿古,王原祁说他自己“东涂西抹,将五十年,初恨不似古人,今又不敢似古人,然求出蓝之道终不得也。”

12 这种仿古的风气对当时艺术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当然艺术的创造不能脱离开继承前人的优秀遗产。临摹艺术大师的作品也是必要的,从临摹中可以深入细致地体会前人如何表现生活和情感,作为我们艺术创作中的借鉴。但是,临摹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借鉴,为了创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艺术有了新的生命,这是对美的进一步诠释。吉朋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描述这样的一段历史:朱莉亚皇后决定将帝国一分为二,卡瑞哥拉占有欧洲;杰他拥有亚洲和埃及。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内战,避免兄弟间的争斗。他们答应在母亲的宫中会面。会谈中,杰他遭到袭击,母亲起身保护儿子。在这场绝望的搏斗中,母亲受了伤,身上沾满了少子的鲜血。而同时,长子在怂恿着刺客。刺杀结束了,卡瑞哥拉带着恐惧,匆忙把自己投到保护神前,向自己的士兵诉说自己的“危险”和“幸运。权利斗争的血腥,手足之情的沦丧,闪光的母性,一切都跃然纸上。人们清楚地感受到崇高与卑鄙,亲情与冷漠在一个狭小的场景中强烈的对比,更能体会到一个母亲在目睹这惨景时受到的刺痛。这是历史,还是诗,还是……不管是什么,它都震撼了人的心灵,荡涤了人的头脑,从而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人性。吉朋华美、典雅的语言使读者感受

13 到了艺术的美感。

禁止超越,实际上就是晋职美,这不仅是对艺术的否定,也是对自己的蔑视和遗弃。这种力量永远也不会胜利。纵然是在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或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类,纵然是在十年浩劫里满街涂抹着红字,书店里空着书架,没有一朵鲜花掷向挂牌示众的诗人和艺术家,夫妻互相监视,科学家奴颜婢膝,朋友们相遇时匆匆走过,眼睛羞愧地看着地……所有这一切,都没有阻挡住人们对美的向往、对艺术的追求。这些既是异化现实,也是理性结构。理性结构肯定它,而感生动力却否定它。由于这种否定,或者说由于这种感性批判,我们才有了《水浒传》、《西厢记》、《红楼梦》等伟大的艺术作品。我们要说,美是真理,是历史的产物,在历史的滔天巨浪中,淘出了许许多多的“金子”——艺术,同时,人们仍旧在布满荆棘的艺术道路上不懈地追求着、探索着、超越着心中的美。

参考文献:

1.《美学原理》 杨辛 甘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年7月第一版

2.《外国文学简编》 朱维之 赵澧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0年6月第一版

3.《中国文化概论》 张岱年 方克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1月第二版

4.《美学》 朱立元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6月第一版

第五篇:在美的意境中感受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用文字记载了长达五千多年中华民族发展的光辉历程,形成了中国文明于世界的传统文化——语文,它作为人们的交际工具,并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伴随着中华民族从原始走向今天,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课标》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显然,这段话指出了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汉语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简短的几个字中所代表的不是简单的具象的东西,很多都幻化成了意境。我们说到“小桥流水”,想到的不是具体的东西,而是江南烟雨朦胧的景色,耳边听到的仿佛是吴哝软语。所以,在教学中要多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

一、 诵读——纵情地渲染美。

语文学科的重头戏是“读”,不论是记叙文、散文、古诗,还是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必须要通过朗读加以贯彻和落实,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一方面,教师可以以情激情,在慷慨激昂或婉转动听的朗读中表现出来的鲜明爱憎,会深深地影响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借助朗读和表演,范读、赛读、感情读,读出不同的语调,读出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停顿及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读出文中的内在感情,体会文中的“道”之所在,从而使学生倍受教育和感染。例如《桂林山水》一文,描述了桂林山水秀丽的景色。词语优美,句式整齐,运用贴切的排比句、比喻句,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教学中,师可运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在帮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色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轻快、有节奏来朗读第

二、三节。学生通过生动地朗读,那桂林山的奇,漓江水的美,就进入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境之中。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锦绣山河的民族自豪感。

再如古诗的教学,更应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知和体会古诗的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轻声读,边读、边想、边记;高声读,读出气势、自信、激情。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停顿、语调、轻重音、语速变化,读出节奏感,还可表演诵,吟唱诵,增强诗歌的表现力。读读背背,不断积累,背背想想,细细体会。这样,将会在学生纯真的心灵上,不断地加深民族经典文化的积淀,提高他们综合的语文素养。

二、 感悟——尽情地欣赏美。

古诗文无论描景记事还是写人表意,无不悦人目、动人心、触人思、怡人情。因此,古诗教学要多些意会,少些言传,多些感悟,少些讲解。在课堂上,教师用娓娓动听的话语,描绘诗中的景象,让学生萌发对“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的乡村美景的向往;用饱满深情的语气,引导学生体验农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自由想象“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歌”声如何激昂动听。多媒体的情境再现,古诗文的配乐朗诵,帮助学生读悟诗意,接受美的熏陶。

在其他体裁的课文教学中,剖析词句,分析人物,在感悟文意的同时,渗透民族精神的教育。如《一个降落伞包》中的周恩来总理“让伞包”那一段,通过几个动词就把总理“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刻画得生动形象,在教学时可重点剖析周恩来连续的几个动作,通过朗读和分析,使学生体会到周恩来的高尚品质,对我们的领导人的敬仰之情更进一步。

三、 运用——入情地再现美。

什么是文采?在我的理解,文采就是对传统的积淀与运用,积淀越丰厚,就越有味道,而当把这些化为无形的时候,你也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我给学生说:“平时你也可以拽上几句诗,只要用得恰当,别怕人说你酸。”这些是中华语言和文化的精华,多用用肯定是利大于弊的。当我们看到柳树,会吟诵“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要放假回家,那是“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忧愁时,我们会调侃“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再不就一问一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谁不知道节约,全班就会质问“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进而劝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惟艰”。谈到爱自己的父母,也要关心别人,学生也会说出积累的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喜欢看中央10的节目,时不时和学生谈谈其中的哪个节目,看过的学生会兴奋地回忆;看了《鉴宝》,我们会一起说说哪个宝物让人激动,比如很多学生都看了“五一”期间的节目,当我们说到历经两千多年还醇香碧绿的美酒时,学生无不激动,这比无数动听的语言更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不断的交流和运用中,去渐渐学会自主运用,到渐渐理解含义,你会感到你不光在教语文,你还在传播汉语的精华,传播中国文化,使你在无形中有一种使命感。

四、拓展——活动中延伸美

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大量接触、理解、感悟、运用母语,是铸造民族意识的重要途径。另外,结合生活实际在教学中进行拓展,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也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在学习了《孔子拜师》后,设计《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他们都创造过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但是,这只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仍然可以处处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并引导学生制定小组专题研究内容:(1)民间工艺;(2)民族艺术;(3)古诗文赏析;(4)风俗风情;(5)神话传说;(6)饮食文化;(7)备注。(备注说明:除以上六个专题之外,学生可能还想研究其他方面,为此设置了“备注栏”,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孩子们留有更大的空间。)让学生在课下广泛收集资料,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在小组汇报交流时,教师鼓励学生别具匠心的展示,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有的展示民间工艺:现场剪纸,制作布艺及泥塑,赠送个人作品等。有的展示民族艺术表演:现场演唱一段曲目,现场画一幅图画,现场表演一段评书等。有的展示诗词赏析诵读:配乐诗朗诵,诗词表演,对诗等等。有的展示民俗风情:“祖国河山一日游”和“趣谈传统节日”。有的展示神话故事:我来演,你来猜! 有的展示中华美食:报菜名、现场赠送中华小吃等。

一个个都成了爱动脑筋的小专家,在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里,愉快地遨游!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品质,又进一步激发学生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一个伟大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一、接近古诗文,体悟文化意蕴,增强民族精神积淀

1、 诵读积累

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也是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用诵读的方式学习和积累传统文化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经典可积累的内容很多,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求七年级学生主要背诵我校中华传统文化校本教材《三字经》和《国学经典诵读》,其中包括:《弟子规》《三字经》《笠翁对韵》《经典古文名句249条》《中国百句名言实录浅议》《中华传统美德格言》。每天利用晨读时间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满校园。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至熟读成诵,牢记在心。这个诵读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是博闻强记、增强记忆力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

2、情境解读

传统文化是厚重的,时代的变迁使有些诗词句的内涵显得深奥,学生不易接受,针对此种情况,我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讲述“二十四孝”的故事,文化名人的故事“凿壁借光”“程门立雪”等,自主趣味解读《三字经》,利用自读课为学生讲解《笠翁对韵》中历史典故,趣闻故事,如“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金屋闲来,赋乞茂林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他们听了故事,了解了历史,体味了诗词的蕴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了文化底蕴。

3、趣味训练

训练是语言学习的手段,也是文化传承的手段,尤其是那些富有情趣的训练内容,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祖国语言的美妙。针对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组织学生寻找文字的起源,知道了汉字的造字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了解了汉字的发展过程,讲述了关于汉字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如《杨修巧解字》《欧阳修追字》《多写一撇打了败仗》《神奇的“打”字》《“马虎”的由来》等,同时透过汉字还可以看到祖先的生活,学生感觉汉字很神奇,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写字不再随随便便,而是用心写字,错字逐渐在减少。学生在活跃有趣的气氛中领略了中国文化,掌握了字词。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运用一些有趣味的训练内容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使学生了解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语言训练的趣味性以及诗与词之间的区别。如:读一读山海关外孟姜女庙的这副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这些训练让学生明白汉字的一字多音,汉语的停顿以及语序等都能使我们的表达更丰富更灵活。

4、节日熏陶

传统节日活动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此期间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秋节、重阳节组织学生朗读李白的《月下独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在清明祭扫烈士墓和怀念亲人是引导学生诵读程颢的《郊行即事》王禹俏的《清明》等诗篇。将节日融入中华经典诵读的内容,都将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建设美好明天的激情。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言实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及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通过出板报,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交流。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性情,感悟人生哲理,提升传统文化素养,而且使学生积累了宝贵的写作素材,提高了语文学习水平,一箭双雕。

二、亲近古诗文,营造文化氛围,领略民族文化风采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魅力。

1、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

(1)空间情景: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每天一首古诗,一句名言,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2)导语情景: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在教学《伤仲永》时,用汉乐府《长歌行》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为导入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方仲永因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而“泯然众人”的结局,自然地导入新课,使学生茅塞顿开。

(3)音乐情景: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或激昂慷慨或沉缓婉转的音乐语言有利于把汉语言文字之美烘托出来。如教杜甫的《石壕吏》可以配上古典乐曲《十面埋伏》文中的悲惨气氛显现而出,易于学生理解文章内涵。

2、挖掘语文教材文化内涵

课文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美、求智慧。

(1) 古诗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是最容易的,可以在导入中运用,也可以在任何需要引用古诗词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用,还可以在课堂小结或总结时引用。当然,大量的引用古诗词主要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例如,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初中学生都会接触到的这些名篇名句:“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写道:“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点名自己虽然年迈力衰独处孤村,但并不悲哀绝望,还想着替国家出征防守边关,表达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岳飞的《满江红》、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王维的《杂诗》作者表现自己对家乡强烈的热爱和恋恋不舍之情。孟郊的《游子吟》,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亲人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他们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亲情教育,友情教育等,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2)在文言文当中蕴涵并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 文言文负载着传统文化信息,文言文教育工作者要想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掌握文言知识,吸取更多的有益成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教法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从文学艺术上,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学艺术。教师在讲授优秀文言文篇章过程中要着重它的艺术造诣的讲解,鼓励学生从古代文学和古代文人思想中吸取优秀的艺术创造力,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学艺术素养,达到古为今用的艺术教育目标,真正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最直接的现实意义,使之大放异彩。比如:郦道元《三峡》描绘自然之美,范仲淹《岳阳楼记》抒写情怀之美,柳宗元《小石潭记》的意境美,《论语》论述哲理美等。此外,一篇好的古文,必须有上乘的思想内容,缺乏灵魂的文章不会成为优秀的篇章。因此,我们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还要注重文章思想内容的学习,看看作者的思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作者的思想内容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我们写文章怎样才能塑造出如此之深的思想高度。我们在学习《送东阳马生序》教师可顺便将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过去学生的处境作比较,让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从而使他们明白读书必须勤奋、吃苦,方能成才的道理。此外,我们还要注重从文章的写法上、结构上、修辞上等等来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只有多方面的弘扬才能真正作到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否则的话,只能是触之皮毛。

其次,在文言文教学当中我们要注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让学生深刻体会并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良道德传统,从而实现文言文教学在思想道德上的教育目标。比如:七年级语文教材中《<论语>十则》中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指导我们对朋友要以诚相待。教学中,可用先贤的言论来教育学生养成诚信的美德。在《陈太丘与友妻》中,又从反面教育学生与人交往“应守信重礼”,否则将会被七岁顽童所不齿。像这些简短的故事,语言质朴,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教师不须一言说教,学生自然能感受到文学形象的人格魅力。在作品爱憎分明的情感熏陶中,学生能够自然感知着是非曲直,接受着诚信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走进古诗文,加强文化实践,弘扬民族文化精髓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寻根,探得宝藏。我们要建立起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把书本学习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文化知识的发现者,要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在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付诸行动,实施了“孝”的活动,布置了爱心家庭作业。开展了为父母“三送”(即送一句问候,送上一首儿歌,送上一杯热茶)“三做”(做一回家长,做一次家务,做一件好事)活动,从日记和家长的反馈中了解到他们的行动,受到了家长的好评。“良言一句三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礼仪之邦——中国,我们有礼,更应该守礼。因此,我们还对学生进行了“礼”的教育活动。教育学生从小学做有礼貌的人。待人有礼,处事有礼,接物有礼。让中国民族的传统礼仪发扬光大,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统美德。

我们掬古典之泉,濯蒙尘之心,我们在愉悦中学会孝敬,学会关爱,学会诚信,学会思考,学会勤奋,学会优美,学会深刻„„ 语文让我们快乐,语文让我们聪明,语文让我们美丽,语文让我们高尚,语文让我们有了内涵,语文让我们体现出了人的意义、人的价值、人的尊严!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努力,需要每个学生的努力,更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关注和努力,使学生热爱祖国文户的感情充盈胸中,良好的人文素质也在祖国文化熏陶下形成。只有这样,中华传统文化才会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上一篇:关于光阴近义词范文下一篇:关于对联的故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