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音乐家扬科读后感

2024-04-24

小音乐家扬科读后感(精选6篇)

篇1:小音乐家扬科读后感

小音乐家扬科读后感

多么可怜的扬科啊!多么悲惨的扬科啊!我读完《小音乐家杨科》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情不自禁的发出了感慨。

扬科是个生活在贫困家庭中的孩子。他的童年,充满了黑暗,充满了寒冷。扬科酷爱音乐,爱拉小提琴。苦难的生活和周围人的压迫并没有使他打消学习音乐的愿望,并不能阻挠他对音乐、对小提琴的热爱。悲惨的是,他没能发挥出她的音乐才能,波兰吃人的旧社会,扼杀了他的音乐天赋。他为了看一看、摸一摸地主仆人的小提琴而惨遭毒打,离开了人间。当时,他只有十来岁呀!我为他的死感到悲愤和惋惜。童年,本应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我生活在充满阳光、强大的中国。我的童年生活和杨科的童年相比,犹如天上地下——生活相差十万八千里啊!

学校里,老师像慈母一样,谆谆教导,使我茁壮成长。家中,爸爸妈妈把我当作掌上明珠,爷爷奶奶对我关怀备至。我喜欢跳舞、画素描,爸爸妈妈不管路途带来的不便,冒着严寒酷暑送我去培训班。

我的童年,充满了温暖。早上,我刚从睡梦中醒来,妈妈就为我准备了营养丰富的早餐。中午,我在学校里和同学们一起快乐地用餐、尽情地玩耍。晚上,又在家人的精心照顾下学习、看书。

我,一个生活新中国的少年儿童,生活是多么甜美,多么幸福。处处有人关怀、爱护,处处有人教导、培育。如果扬科生活在我们中国,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肯定有许多希望工程,也肯定有许多好心人会资助他,他也肯定会成为一个音乐家。

同样的年龄,不同的命运,更激起我对祖国的热爱,对父母、老师的感激,对自己童年的珍惜。

篇2:小音乐家扬科读后感

小扬科是19世纪波兰一个穷人家的孩子,8岁那年就了牧童。他觉得世上一切响声都是音乐,他都爱听。一次,扬科听到小提琴优美的声音,对小提琴喜爱极了。他觉得哪怕是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也就是心满意足了。管家的仆人有一把小提琴,就放在厨具后。在没有人的时候,扬科悄悄地来到食具间,由于小提琴的魅力实在难以抗拒,他不知不觉地去摸了一下,不小心触动了琴弦惊动了管家,小杨科遭到了一顿毒打。第三天,他就死了。

新旧社会决定儿童截然不同的命运。像扬科这样有音乐天赋的儿童在旧社会不但得不到培养和重视,更得不到发展。他的`才能就这样被无情地扼杀了。如今,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在进步。新中国的少年儿童是多么幸福啊!在家里有爸爸妈妈的疼爱,在学校有老师的教育。家长为孩子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孩子们有的学钢琴,有的学绘画,有的学书法……。相比之下,扬科生活在黑暗的旧社会,贫富差距极端悬殊,他哪里有上学和发展特长的机会呢?

篇3:小音乐家扬科读后感

这是我在执教《小音乐家扬科》一课上呈现的一幕:

“同学们, 这篇课文中, 你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请提出来?”

几秒钟后, 有一位同学犹豫着, 张望着教室的动静, 似乎他有词儿。

“孙炜丽, 请把你心中的词儿写在黑板上!”我肯定地对她说。因为根据我平时的经验, 学生们日常课堂上所能提及的, 也无非就是词语表中的一些词语。

她, 让我始料未及, 在黑板的正中写了一个大大的“更夫”。怎么会是这个词儿?我暗暗思忖。其他同学看了看这个词语, 不假思索, 哑然失笑。

“嗯?这个词的意思是……谁知道?”教室里很快静了下来。接下来的情景确实令人尴尬, 说实在让我告诉他们吧, 自己心里没底, 顶多也只能说出个一二来。我说:“更夫嘛!就是晚上敲更的人。”

“晚上为什么要敲更呢?”一个同学追问。

我煞有介事地告诉他:“很早以前很少有人家有钟表, 用敲更来报时。”总以为回答到这个份儿上, 可以解释这个词语了。谁知这班学生非要敲破沙锅问到底:“老师, 这更您会敲吗?又怎么敲?您还听得懂吗?……”这可怎么办?最后, 我坦率地说:“其实对‘更夫’的认识, 我自己也不是太清楚。那我们现在就一起到网上查查资料好吗?”

于是, 我和学生操作起鼠标, 搜索着。

搜索片刻, “更夫”便跃然在显示屏上, 我像学生似地认真读了起来:以前不少街道没有电灯, 有的路上虽有路灯, 多为煤油灯, 光线昏暗, 为了让夜间行人安全, 地方当局大多雇佣专人夜间巡逻。这些人一人手中拿锣, 一人手中拿梆, 敲更时, 边走边敲, “笃笃———咣咣”。敲更人一夜要敲五次, 每隔两个时辰敲一次, 等敲第五次时俗称五更天, 这时鸡也叫了, 天也快亮了。百年前, 家家户户很少有人有钟表。敲更也起着报时的作用。这种人清末民初简称之为“更夫”。

这小小的敲更, 竟有如此多的讲究。这与课堂上我向学生解释的, 多有不全, 真可谓一知半解。

【教学思考】

夜, 越来越深了。喧哗了白昼的世界终于进入梦中。我独自坐在办公室里, 再次翻开课本, “更夫”一眼所见, 倍感亲切。悠悠地, 从远处传来了敲更声, 划破空寂的夜, 萦绕在我的心中。我思索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是不是也需要“更夫”一样的教师来为学生敲敲“更”, 敲好“更”呢?

教学一篇课文, 语文老师第一“更”敲什么, 怎么敲?时下不少语文课堂第一课时不像第一课时, 倒像第二课时。第一课时该让学生学的生字新词放着不学, 急着展示自己的精彩, 殊不知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我认为第一课时应该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读书, 唤起阅读期待, 进行有效初读文本, 引导学生在难读处回读, 反复读, 读重点, 读难点, 做到“书不读通不开讲”, 理应要落实字词目标, 重视并深化词句教学,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让质疑问难成为语文学习开山的斧、架桥的梁、通往问题解决的路。每一课时都有自己的责任田, 语文教师应有明确的课时观。我们深知学生是有差异的, 教学应有其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这样的教学, 果真能保证班中的后进生学得进吗?

第一, 敲“更”要适时。要妥善处理“先”与“后”的关系,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要妥善处理“主”与“次”的关系, 体现小学语文学科特色。

第二, 敲“更”要适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基础阶段的学习要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为基础,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以满足学生需要为原则。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课上的主要活动理应是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我听过一位年轻教师讲《鸟的天堂》这篇课文, 她认认真真地领着学生分段, 讲解每一段的段意、写作方法、中心思想, 该讲的全都讲到了。学生听得也认真, 按要求回答了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听完后, 我感到非常遗憾。这么好的一篇课文, 让这位老师残酷地肢解了。学生没能跟作者一起乘着小船, 去领略“鸟的天堂”在傍晚时分和太阳升起时那令人心醉的美丽景象, 错过了一次难得的陶冶性情的好机会。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把外部的知识直接输入到心理中的过程, 而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 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 对旧信息重新构建得到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因此,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对新知识进行重新建构的过程, 而不是“客观知识”的传递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一要按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原理, 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情境, 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地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性学习, 帮助学生建构新的知识结构,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二要在课堂教学中重视问题的教学, 遵循启发性原则, 多向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的、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第三, 敲“更”重节奏。更夫敲更每一更节奏虽各不相同, 但总体来说都是由慢到快, 有规律可循。语文课堂教学需要一定的节奏, 所谓教学的节奏, 就是教学过程的“紧张度”和教学内容的“难易度”, 以及二者在教学中的规律性变化。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 课堂的教学节奏与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效, 与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效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我认为, 在语文课堂上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把握“更”的节奏。

一是在文本的处理上体现“更”的节奏。任何教学内容都是有难有易, 有重点与非重点的。因而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来处理节奏。一般来说, 重点难点节奏宜缓, “浓墨重彩”, 重锤敲打;次要容易处节奏宜快, “轻描淡写”, 如蜻蜓点水。这样, 才能使教学高低起伏, 节奏分明, 使学生的思维具有节奏感, 不断产生兴奋, 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不断求得新知。

二是作者思路的变化中找到“更”的节奏。文章中反映作者思路的, 是外在的语言形式。文章的连字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 就自然构成了文章自身层次。教师讲解文章、学生阅读文章, 都要遵从这个层次来处理、安排教学的节奏。不同的文章, 不同的内容应有不同的教学节奏。

三是教学方法的变化上体现“更”的节奏。叶圣陶先生说:“教亦多术矣, 运用在乎人。”比较陈腐的教法, 不但阉割了不同课文的不同个性, 而且淹没了不同课文所独具的不同层次。教师教之无法, 学生听之生厌。教学方法比较符合语文课本身的结构特点, 比较适于学生学习生活的节奏, 选择恰当的教法, 学生在有节奏变化的学习过程中吸收知识, 培养能力, 效果定会更佳。

四是在教师教学的情感、情绪的变化上体现“更”的节奏。心理学家认为, 人的认识过程与人的情感过程是紧密联系的, 任何认知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和情绪不仅影响着自己的教学节奏, 更对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活动的层次产生重要影响。因而有经验的语文教师上课, 该激昂处还它个激昂, 该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该悲凉处还它个悲凉。使文中之意皆出于我之口, 文中之情皆出于我之心。

正如特级教师于漪所说的:“如果四十分钟敲的都是一个调子, 平铺直叙, 像流水般地淌、淌、淌, 学生不免感到乏味, 打不起精神。”

第四, 敲“更”听回声。“敲更”没有经验不行, 但经验只是延续的基础。要想敲得别具一格, 就要多多聆听它的回声, 边敲边琢磨, 边琢磨边敲。同样道理, 教学光靠经验不行, 更需要教师能经常反思、自省常新。反思对于教师专长有很大的作用, 反思是连接教师自身经验与教学行为的桥梁。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 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

有两个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装进5只苍蝇和5只蜜蜂, 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亮光的一方, 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 过了几个小时之后, 科学家发现, 5只苍蝇全都在玻璃瓶后端找到了出路, 爬了出来, 而那5只蜜蜂则全部撞死了。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观察发现它们一味地朝光源飞, 被撞后不长教训。而苍蝇为什么找到了出口呢?它们在被撞后知道回头, 知道另外想办法, 甚至不惜向后看。虽然教师不注重反思不至于像蜜蜂那样有生命危险, 但不善于反思则窒息了他的创造, 阻碍了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 课堂教学是探索的科学, 只有主动探究, 才会触到语文教学的真谛;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 这遗憾应是自我感到的遗憾。只有主动遗憾, 才说明发现不足, 才会对今后的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自我专业化的发展产生催化作用。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学海无涯, 艺无止境。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专业提升, 要靠不断反思。教师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 在反思批判中成长。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种学术行为, 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应不断反思。那么, 也许这样的“更”会越敲越亮, 越敲越美, 必将敲出独特的风格、流派和主旋律。

第五, 敲“更”善等待。“课文中, 你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请提出来?”这个看似简单的提问, 答案完全由学生说出来并非轻而易举, 就是老师也有难度。我想:如果在课堂上斥责学生:“你竟然会提出这么一个词语让大家思考?请坐, 下一位……”这样就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时间, 急功近利, 收获的将是几枚青涩的果实。我觉得舍得把课堂时间让学生占用, 就是把学生装在心里, 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 自己退一步, 让学生进一步。等待一会, 也许就使那位学生有了自信。课堂上应该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探究、发现、解读, 课堂的走向、情境的发展操纵在学生手中, 才会“春色满园关不住”。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学生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他们似乎有很多话想说, 却绕来绕去, 越急越表达不清楚。他们面红耳赤, 对自己很不满意。老师等不及了, 不耐烦地说:“你坐下吧, 听别人怎么回答。”这些学生的心情可想而知。他们不情愿就这样坐下, 不甘心以这样一个形象留在老师和同学的记忆里。他们多么希望能得到老师的指点和帮助, 多么盼望能看到老师充满温暖和信赖的目光。他们渴望一份等待, 然而, 最终以一个失败者的姿势坐下去了。教学本应是为人的, 而“人”却在被教学拒绝和放弃。“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 会为师生在教学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 会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 (叶谰语) 。教育要关注学生生命成长, 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一节课负责, 而且要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放弃意味着摧毁, 等待就意味着新生。有了等待, 才能够唤醒;有了爱, 才会有教育。

磨刀不误砍柴工。等待, 是对学生的尊重, 是对学习规律的尊重。它是与学生心灵的约会, 它将孕育课堂最具生命力的花朵。

等待也许是不尽如人意的, 心若在, 希望就在, 越是陈酿的酒, 越是绵软甘醇。

等待需要信心, 需要坚持, 需要付出, 也需要智慧。等待需要举重若轻, 等待需要蓄势待发。建设生命课堂, 不要忘了学会等待, 并善于等待。

我认为, 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学会善于等待, 因为等待不仅是教学的需要, 是教师的责任, 更是一种求真, 一种爱。

篇4:多管齐下教学《小音乐家扬科》

一、引入时,结合时事,巧妙导入,能够激發学生的求知欲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六·一”前夕,汕头市澄海区莲华镇镇委、镇政府到我们汕头市澄海鹤浦小学进行慰问,其中的慰问品有两把小提琴。于是上课的时候,我就把小提琴作为上课引入的首选教具,并结合慰问情景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

师:同学们,“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咱们汕头市澄海区莲华镇委、镇政府领导到我们学校来慰问,并送给我们学校两把小提琴。

(出示小提琴)大家喜欢吗?

生:喜欢。

师:有一个波兰的小孩子,他也喜欢小提琴,叫扬科。他酷爱音乐,有音乐天才,人们叫他“小音乐家扬科”。(板书课题小音乐家扬科)。

生:(一起读课题)

师:这是一个发生在19世纪封建统治下的波兰的故事。这个故事催人泪下,怎么会催人泪下呢?想知道答案吗?

生:想。

师:答案就在咱们的课本当中。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由于事件真实,事物巧合,内容链接,学生就如同被导游引入胜景一般,进而产生“看”个究竟的念头。

二、识字时,利用灯谜,猜谜识字,能够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本人系灯谜爱好者,现为汕头市澄海灯谜协会、汕头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全国金猴谜社理事,并被中华灯谜学会授予中华灯谜艺术家称号。为充分地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把灯谜引入教学,以此来达到提高学生识字效率的目的。识字、纠正错别字,是小学识字教学的关键和难点。汉字是由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组成的。大多数汉字都可以拆成若干部件,某些部件又可以拼成一个新的汉字。这种拼拼拆拆,就是字谜中的增损离合法。因此,利用字谜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是其特有的功能。如果说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发音的一根指挥棒,那么,字谜则是帮助学生识记字形的一根拐棍,棍棒齐用,识字教学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小音乐家扬科》之前,我先布置学生自学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上课时,我从字音、字形、字义等方面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之后,让学生猜猜谜语:

1、开放的中国盼奥运(猜生字一)谜底是“噢”。

(注:把“国”的“中”间“开”“放”掉,就剩下“口”,“口”与“奥”“运”到一起就是“噢”字)

2、无私复习为及格(猜生字一)谜底是“嗡”字。

(注:“无私”即为“公”,“复习”别解为“二个习”,即“羽”字,“格”别解为“方格”的“格”,即“口”。“口”+“公”+“羽”=“嗡”)

3、短尾猴上竿(猜生字一)谜底是“笛”。

(注:十二生肖对应十二时辰,“猴”对应“申”,“短尾”暗示“申”要变成“由”;“上竿”别解为“竿”的“上”面是“竹”;“竹”与“由”组成“笛”字。)

字谜是一种文字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能给学生一种独特的享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猜谜过程中获得新知。猜字谜本身是一种智力思维活动,它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想问题,通过对字谜的猜设,启发学生思考,培养推理兴趣,养成动脑筋想问题的良好习惯,能提高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尽管有一些字谜较难猜出谜底,但毕竟在猜射过程中学生动一番脑筋,同样也能达到帮助识字的效果;而有些好的字谜,学生却能牢记不忘。

三、学文时,教给方法,举一反三,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

为实施汕头市澄海区教育局教研室确定的“一多二精”语文教学试验专题,在教学《小音乐家扬科》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进行精讲,并把精讲有目的地放在重点段落及学法的指导上。

例如:课文第一部分之第三至第八自然段都讲“扬科有杰出的音乐才能”,于是我采用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先精讲第三自然段,把第三自然段作为重点来讲,让学生通过读文,思考提出的问题,感悟朗读的感情。至于其它自然段,我则引导学生理清、归纳出第三自然段的学习方法——先进行朗读,再找出好词佳句,最后感悟朗读的感情。然后让学生运用学到的学法去理解课文第四至第八自然段各部分内容,同时提示学生:“你喜欢学习哪个自然段就学哪个自然段。”接着,我又让学生互问互答,我只作适当的点拨,进而师生共同进行解答疑难。学生通过自学,既能自主学习到课文的内容,又能感悟到扬科轻松的心情,扬科对小提琴的企盼之情,还能感悟到朗读时要读出对扬科的赞叹的感情。就这样,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精讲,并不等于少讲。精讲,务必做到讲的时候要根据课文内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摆正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位置,才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四、小结时,渗透音乐,纵情歌唱,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生最佳学习时机出现在课前二十分钟,过了这二十分钟,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步减弱。因此,很有必要在教学时想方设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渗透音乐,纵情歌唱就是很好的法子。一首动听的乐曲,一声纵情的歌唱,往往能再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余音缭绕的教学艺术效果。

由于我课余自学电子琴演奏技术,对音乐感兴趣,因此设计《小音乐家扬科》的小结时,我首选便是音乐,并设计了小结的内容: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来自波兰的酷爱音乐的穷孩子扬科,他的命运怎么样呢?

生:悲惨。

师:为什么会呢?

生:因为他生活在人压迫人的社会里,生活在人剥削人的制度下。

师:要是扬科生活在今天,生活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他的命运还会悲惨吗?

生:不会的。

师:那又为什么呢?

生:这是因为我们的制度好,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好。

师:是啊,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好。那就让我们来唱唱《社会主义好》吧!

生:(歌唱)

师:(出示电子琴,亲自为学生伴奏)

当然,要使课堂上得流畅,课前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全学期一共有二十八篇课文,我就为学生准备了28首与课文内容相符合的歌曲,并于每课书的上课前,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唱。实践表明:一曲《社会主义好》不仅能消除学生学习上的疲劳,而且通过歌唱,能更充分地激发学生对剥削制度的憎恨、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引入+猜谜+精讲+歌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是我教学《小音乐家扬科》的点滴收获,也成了我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我还要在教学中不断加以充实、完善,让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并在教学中不断发挥其更积极的作用。

篇5:《小音乐家扬科》读后感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波兰有个穷孩子叫扬科。他家境贫困,母亲是个短工,扬科8岁就做了牧童。扬科很爱音乐,无论走到哪里,总能听到乐声。他到山上采野果时,听到野外的一切声音都觉得是音乐,听得入迷,忘记采野果;他来到田野,听到小虫在叫,觉得小虫在为他演奏;他来到果园,听到麻雀在叫,觉得麻雀在为他歌唱;就连他在堆草料时,风吹的他的木杈发出“呜呜”响声,他都觉得是音乐,听得入了迷,被地主家的监工发现了,狠狠毒打了一顿。

春天的傍晚,他在河边听青蛙“呱呱”的叫声,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干声,甲虫“嗡嗡”的叫声,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大自然播放的乐曲。晚上,乡村旅店传出歌声,大提琴、小提琴在演奏声,他就躲在墙角听,完全沉浸在歌声和琴声之中。他用树皮和马鬃做了一把小提琴,虽然拉出的声音很难听,可是他还是一天到晚拉着。有一天晚上,扬科为了去食具间看一看、摸一摸地主仆人的小提琴,被地主仆人抓住毒打。课文最后写道:“小音乐家扬科睁着眼睛,眼珠已经不再动了。白杨树‘哗哗’地,在扬科的头上不住地号叫。”读到这里,我的心不禁一颤:“扬科死得太惨了,扬科死得太冤了!资本主义社会多么黑暗,多么残忍,简直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我想:扬科要是生长在我们新中国,长大了他肯定是一个音乐家。可是扬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在剥削制度下,他一个穷孩子的才能是得不到发展的。

篇6:读《小音乐家扬科》后感

~-5-19 字数:439今天,我们学了显克维支写的《小音乐家扬科》。在读这篇课文时,我的眼泪快冲出了我的眼眶。我的心深深地被揪住了,多么不平的社会啊!这么有天赋的孩子竟这样夭折了。

扬科是个可怜的孩子,他出生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贫困的家庭里。扬科为了看一下地主仆人的小提琴,而遭到毒打悲惨地死去。我为扬科感到不公平,他本来应该可以和我们一样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可以去上学,可以买一把小提琴,也许长大后能成为一名出色的音乐家。可是残酷的命运让他在还没达到自己的心愿就让他离开人世间。我发现自己开始恨那时候的人了,他们的心像冰山那么冷,像石头那般坚硬。他们仗着自己有钱,有势力,就把穷人当狗一样看待,不管扬科多么有音乐天份,也一样骂他、打他。现在,全中国都解放了,不再会有人吃人的剥削现象,人民自己当家作主,过着富裕的生活。

想一想,扬科和我们的生活真是相差很多,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好好学习,不要让自己留下遗憾。指导老师:周丽娟

上一篇:最IN的毕业自我鉴定下一篇:董堡乡中心学校学生宿管教师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