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你我爱上了生活随笔

2024-04-23

没了你我爱上了生活随笔(精选6篇)

篇1:没了你我爱上了生活随笔

没了你我爱上了生活随笔

用空闲时间翻了翻朋友圈的动态,也看了看读者对文章的评论,又有人在伤心,分手了,七八年的爱情断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经不起花花世界,经不起人的成长。

有些人,将爱情看得太重,总以为爱情是唯一的精神粮食,唯有他能护自己一辈子。女孩儿大多是长情的,爱一个人就真的爱他,不背叛,不放手。女孩儿又大多是任性的,受不了三心二意,受不了对爱情马虎的人。女孩儿的爱,是世间最不带色彩的情感,纯白如雪,干净灵动。可是,万事变化无常,爱也可能存在时效性,爱情过了保质期,再爱只会让自己更受伤。

曾经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过去、现在、未来,随着时间在行走,却有着不同的命运长短。某一天,未来成了现在,现在成了过去,好像只会剩下过去。曾经如何相爱,牵手满崽校园的林荫下,用同一个MP3听着同一首歌,吃着草莓冰淇淋,相视而笑。曾经真的很爱,一个挣钱养家,一个貌美如花,一个辛苦应酬的白领,一个做着家务的女孩儿。一碗面可以做几个小时,只想着能让加班的他回家吃上熟悉的味道。曾经不想不爱,努力的打拼,各种方式赚钱,只想为她准备一场最浪漫的婚礼。曾经多好,就算偶尔吵架,也是情侣间的`小打小闹,一会儿便好。

现在,生活真的是一把刀,斩断了所有的缠绵,没有了爱情,只剩下生活。没有房子,如何安家。没有轿车,如何外出。没有金钱,如何养孩子。没有体面的工作,如何见老同学。没有生活的资本,如何谈爱情。没有了爱情,如何一起生活。最后,一切向生活低下了头。

时间依旧前行,那时的现在成了曾经。曾经真的无奈,因为生活分开了,因为没了爱分开了。曾经的未来成了现在,而曾经的未来有你,现在却没有你。

刚开始分开,真的不舍,不甘心七八年的爱情如同打水漂,几起几落最后沉入水底。好长一段时间,将自己卖给生活,没有昼夜的工作,一杯又一杯的咖啡,一支支的烟带着朦胧的水雾。生病的时候,回想起过去,但是生活把自己拉回现实。慢慢地,爱上了生活。偶尔,出去旅游爬山;有时,出去游湖写生;时常,一本书、一株花、一壶茶就是一下午。

生活如同第三者,我失去了你,拥抱了它。它费劲心思,拆散了你我,最后我也心甘情愿爱上了生活。不都说,人要往前看吗?生活就是前方。期待过,你和生活能和谐,然后你我一起长久陪着生活。但是你和生活到了后面矛盾重重,你放手了,我也渐渐接受了生活。

没了你,我爱上了生活。愿你能找到一个你爱的人,也爱你的人,你的生活接受她,她也接受你的生活的人。

篇2:没了你我爱上了生活随笔

爱上了被爱的感觉,于是不计较对方的地位、权利、相貌;不计较对方的真实与虚幻;甚

至不计较对方的年岁,喜欢上了撒娇时被人哄的感觉于是频繁的与网络打交道。真真假假、虚虚

实实、都只会因一个字——情

情何以堪,情为何物,只是固执的追求被爱的`感受,却忘了网络了有几分真爱?

时间在流逝,心依旧孩子气般的追逐现实中不曾有的东西。于是昨天泪雨连连,今天天马行

空、高空万照。明天没准又是乌云密布。365天里天天天蓝的日子里便有了丰富多彩的心情。生活

或许也不会虚度。但总觉得这种多愁善感是另一种隐藏了的空虚。

还是没有依靠,就如浮萍一样,飘啊飘啊……飘到何方?一无所知。

喜欢上了被人爱的感觉,茫茫人海中于是多了这样的一种人,到处寻找爱,却找不到真爱。

到处留情却处处无情。于是学会了随风来就随风走。网络里爱了就爱了啊,现实中还是一个人,

独自望月,独自醉。夜半无眠酒来陪。

习惯了被爱的感觉,于是孤独无眠时就会沉迷网落,寻找一种即陌生又熟悉得感觉。恍恍惚

那就是天堂,那就是幸福。一觉醒来还是孑然一身,这样的生活轻松自在?

什么是真正的爱。爱上了被爱的感觉,匆匆体会着爱,却不懂真正的爱。与叶公好龙有异?

夜半无人时。才真正感觉到爱的虚无飘渺。空即是色色即为空?高深不懂。只是夜里好冷,

时间好快,真爱难寻。

篇3:“CPI”强奸了你我的生活

乙有一套房,上班赚工资;

丙没有房,菜场卖菜。

忽然有天要收房产税了,丙说:“太好了,我没房,收那帮炒房人的税,我全力支持,房价大跌了,我就可以买房了。”;乙说:“没关系,我只有一套,收那帮炒房人的税,我支持,房价大跌了,我可以再买一套。”;甲说:“哦,房产税收多少?1%对吧,下个月房租涨5%。”

房租上涨了,丙很郁闷,想换个房子,发现大家房租都涨了,只好忍。不过也不能吃亏,明天菜价也涨5%,恩,就这么干。乙和甲去买菜,发现菜价涨了,很郁闷,想换个菜场,发现菜价都涨了,只好少吃点了。

于是乎,生活水平就这样下降了,CPI就这样升高了。

一笑而过之后,你是否也和笔者一样感同身受,是CPI强奸了我们的生活?

名词解释: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0元的货品及服务。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

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菜篮子里的CPI

天灾还是流动性过剩

“今天的煤气又涨价了!”、“怎么猪肉又贵了呢?”,在日常邻里生活圈里,我们经常听到李大妈或王大姐这样说事儿,或发发牢骚、抱抱怨儿。但是你知道吗,这些听起来非常顺耳的每日普通话语,已经成为大部分市民百姓脑子里所理解的“物价”概念,显然它真实、形象、易懂。

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中,食品类占据较大权重,食品价格的上涨必然导致CPI的走高。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6月份数据显示,CPI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升3.2%,食品类价格则飙涨7%。但这一涨幅,与老百姓的实际感受仍有一定距离。

王大姐是笔者小区的居委会管理人员,“买菜地点没变,吃饭的人没变,但今年菜钱却真多花了不少。”王大姐说。翻开王大姐的账本,一笔一笔的账目也证实了她的说法。账本记录:去年这个时候,每天买菜50元左右基本就够了,而现在平均每天都在70元左右。如果按月均消费计算,花在蔬菜、肉食等食品上的钱从去年的2000元已提高到了2400元,增长幅度达到了20%。菜为例:茄子去年是1.5~2元/斤,现在是3~4元/斤;藕去年是2.5元/斤,现在是4~5元/斤;丝瓜去年是1.5~2元/斤,现在是3~4元/斤。王大姐又说:“你看我今天骨头买了11块,菜买了33块,你说以后是多吃肉,还是多吃菜?”

买完菜的间隙,王大姐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下今天的支出:骨头11元,菜33元,水果17元,老嫩姜12元,合计73元。她抖抖钱包,里面出门时的100元只剩27元了,又从自己的“金库”里取出50元。“明天买完菜可能就一分不剩了。”

今年以来,农产品及菜价上涨的大戏已多次上演。当媒体把焦点集中在“蒜你狠”和“豆你玩”的涨价旋风中时,菜价的涨幅反倒被淹没在老百姓的切身体会之中。笔者不禁想起那个吃大蒜的笑话,早高峰的地铁里,满车厢的大蒜味,为啥?甭管大蒜有多贵,吃得起大蒜那叫抬起自个儿的身价,尊显咱是有钱人的身份。恰有旧社会某人每天出门前用猪肉皮擦嘴以示生活好之妙。赶明儿再研制个大蒜味的木糖醇,您嚼一草莓味儿的都不好意思跟人张口说话。

一位从事媒体工作、月入4000的白领张先生,经历了孩子奶粉一年来近2成、一个月菜金从1200到2000的转变,本来想有了孩子后换套大房子的梦想也随着去年房价的飞涨最终“灰飞烟灭”,如今对他来说,CPI的同比涨幅似乎和实际不太相符。

国家发改委8月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中下旬以来,受全国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多雨天气影响,蔬菜价格出现普遍回升,尤其叶类蔬菜价格上涨更为明显。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的监测数据也显示,蔬菜价格连续上涨了四周,21种监测蔬菜的平均价格上涨了11.9%,其中葱、姜、蒜和叶类菜上涨明显。

中国的CPI包括食品、衣着、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及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杂项商品与服务等八类,但近几年来民众消费所占比重最大、价格上涨最厉害的消费支出项目并没有包括在CPI中,如民众教育消费、医疗保险、住房消费等。事实上,这几年国内经济持续发展最大的动力是个人住房消费,如果不把它包括到整个社会的总消费中,那么这个数字能反映整个社会真实的消费水平吗?如果这个比重无法反映在CPI中,那么CPI又如何反映真实的消费价格水平呢?

你的幸福指数是多少?

如果说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的标准,那么我们应该还需要一个衡量人的幸福快乐的标准。在国际社会,这个刚刚出现的标准叫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即幸福指数。

按照我国一些专家对幸福指数的理解看,幸福指数测量的是人们的幸福感,它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幸福感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其一,它是人们对生活总体以及主要生活领域的满意感;其二,它是人们所体验到的快乐感;其三,它是人们由于潜能实现而获得的价值感。从支撑满意感的收入来说,普通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价格上涨感受却加剧,生活经济负担越来越重。有数据显示,央行最近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对物价上涨的反应继续走高,其中“物价过高”判断所占比例升至24.4%。对价格实际感受与价格涨幅产生较大反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减缓,致使居民对价格上涨的实际感受相对增强。同时,就业压力大、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养老无着落、买不起房或者背负巨额贷款买房等压力越来越重,根本谈不上生活的满足感,也根本体现不到快乐感。就如一份对八大城市生活压力调查中一位北京供职于财经媒体的白领感叹“活着不容易”,更遑论潜能实现的价值感了。

笔者曾经很认真的问一位主编,“您的幸福指数是多少?”结果,换回来的是男主编的一顿嘲讽:“饭都吃不饱呢,何谈幸福指数?”

从平民百姓视觉的幸福指数看,有房有车有稳定工作、身体健康、孩子能幸福快乐的上学,简言之,就是房子、车子、儿子、身子处理好了,就有幸福感。要说百姓的要求并不高,都是基本生存资料的需求。但是,我们细细分析,就是这样基本的生存需求,满足起来也相当不容易。“菜篮子敢死队”不停歇的冲锋,高房价使许多人一房难求,不敢谈恋爱,不敢结婚,无法把老人接到身边赡养,有孝心无能力。看病贵就医难,使多少人小病扛着、大病等死。教育高收费使多少孩子在校门外徘徊,使多少家庭背负沉重经济负担。大学生就业难,在岗职工在一片下岗声中工作,工作上没有稳定感和安全感。按照这样的指标衡量,幸福指数能够高吗?

最后,讲一个关于幸福指数的冷笑话:

小李要移民到美国,领导问他:

“你对你的工资不满意吗?”小李说:“满意。”

“对你的住房不满意?”“满意。”

“那是上网环境不满意?”“也满意。”

“对医疗,孩子上学都不满意?”“都满意!”

“既然你都满意为什么还要移民?”

篇4:女儿爱上了农村生活

外孙女放假去姥姥家,姥姥必然会对她疼爱有加;农村孩子相对淳朴,和城里人精一样的孩子比起来,的确好相处得多,农村也没有“兴趣班”的压力。而因为你女儿是城里孩子,农村娃会觉得她与众不同,所以愿意跟她玩。农村有这么多“好处”,孩子当然会觉得自己如在天堂。对此,你们要给予肯定,但同时也要让她明白:农村的好,是在于姥姥把她当心肝宝贝;农村孩子好相处,是因为她是城里来的客人,懂礼貌、品学兼优。而如果她真留在农村读书,姥姥不一定有工夫天天照顾她。如果她做的稍有差错,农村同学也会疏远她,这种疏远没准比城里同学更甚。

“这里的人没有城里人那么虚荣势利”,这句话出自一个13岁的孩子之口,的确挺让人深思。但这也说明你女儿是一个会思考的孩子,也可能是她受到过“虚荣势利”的伤害。家长不能轻视这个问题,而是要向女儿承认有“虚荣势利”的人不仅存在于城里,也存在于农村。跟她讲完这些道理,相信她会重新考虑是否要转学到农村这个严肃问题的。

篇5:有了宝宝,没了形象?

有了宝宝,顾不上形象

xli62301:为了孩子没办法

哪个妈妈不爱漂亮?为了孩子没办法。前一阵流行亮片带子和珠珠的衣服,宝宝全把它当玩具,不是这里拨拨,那里扯扯就是吮吮,吓得我到处逃,不当心还会划着宝宝,那多惨!总结最适合的衣服:单色T恤,没任何花纹和装饰,深色裤子。悲哀!

冰凌花123:我付出了太多努力

喂奶的那个夏季,我就从没穿过连衣裙,不方便呀!宝宝的第一个冬季,就没敢穿过长大衣和高跟鞋,怕在地下踩呀!所有的衣服都以棉料子为主,防水防雨冷冰冰料子的衣服全靠边站,怕宝宝凑上来的时候质感差,不舒服!脖子上不能戴项链,手上不能戴手链,怕硌着宝宝;脸上不敢乱搽香,手上不敢涂指甲油,头上不敢打摩丝,整一个轻装上阵,素面朝天。

为了孩子,我们付出了太多努力!

柯含妈咪:我也该收拾一下自己了

自从有了宝宝后,整天忙于弄宝宝。喂奶,换尿布,洗衣服,做家务,带孩子去晒太阳,每天至少两个来回(七楼呀),宝宝不坐童车,每次推出去后一只手推车一只手抱孩子,索性不推了。孩子哭时,把头发一挽,从不照镜子就跑出去了,衣服更是随随便便。自己想想就像80年代妇女形象。有一天带宝宝出去荡秋千,有一个5岁的女孩看着我说:“你怎么这个德性呢?”我一听心里恍然大悟,心里真不是滋味,一个5岁的孩子都看不下去了。该收拾一下自己了。

有了宝宝,更要形象

媛媛妈:我是妈妈也是妻子

以前,当看见不少短发的孕妇,我就很不理解,为什么孕妇就要剪短发啊?真是影响形象。可随着我预产期的临近,夏日火热的太阳光还是让我义无反顾地剪掉了我的长发,而剪短发只是我改变形象的开始。宝宝出生后,我的脑子里只有如何照顾好宝宝;我自己呢,穿着宽大的睡衣,上面还有些许奶渍。头发也是顾不上打理了,早上用湿毛巾擦一擦,随便梳通就行。皮肤黯淡?眼袋?无所谓啦!

回公司上班不久,公司组织聚餐,同事带来新朋友,介绍他是属牛的,但是活动结束后,在楼梯口他给我让道,居然称呼我“大姐”!旁边的同事笑起来,说我比他还小3岁呢。我感觉自己都快晕了,稳住,稳住。

一天晚上,我和老公在忙着给宝宝洗澡,我喋喋不休地说老公这样那样的时候,低头看了看自己,再看了看老公疲惫的脸,猛然清醒过来,我这是怎么了?不但不注重自己的外在仪表,还变得爱唠叨起来。不行,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是宝宝的妈妈,但同时我还是老公的妻子。有了宝宝,我们还是应该保持恋爱时的温度啊!

思想上转变了,行动就赶紧跟上。我去理发店烫了个发型,走路的时候步伐都轻快了许多。平时在给女儿“淘”漂亮衣服的同时,也不忘留意自己合适的衣服。每当我精心打扮过后,宝宝也会赞一句:“妈妈真漂亮!”

有了宝宝,更应该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宝宝看来,妈妈是美的;在老公看来,老婆还是迷人的;在同事看来,同事还是精神的;最重要的是,对自己,还是自信的!

灿灿的妈妈:孩子也喜欢漂亮妈妈

生过女儿上班了,我让老公陪我去买衣服,那个郁闷啊!看上的衣服几乎没有可以穿的慢慢女儿长大了些,我的体重也渐渐地降了下来,就开始做美容,注意修饰自己,尽量使自己看起来舒服漂亮,自己心情舒畅不说,别人也喜欢。

邻居有个小男孩,比我女儿大一岁,最喜欢和我玩了。有一次,他妈妈见到我了,告诉我,儿子昨天晚上对她说,灿灿的妈妈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妈妈,等他长大了,我要和灿灿妈结婚!这应该是对我最大的赞扬了吧。

不但在形象上注意自己,我还利用工作之余参加学习、考试,给自己充电,我不希望将来在孩子的眼中我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思想观念极其落后的古董妈妈;也会和朋友一起逛逛街,去咖啡屋坐坐,放松和调整心情;更少不了去时装店为自己添一些漂亮的衣服;偶而,还会带着孩子去海边度个假,或者去名胜古迹,学习和感受历史……

我的感受就是女人要善待自己,孩子不是你生活的全部,有了孩子只能使你的生命更完整,使你的形象更完美,也使你更有魅力。

小雨妈妈:老公喜欢现在的我

大家都说怀孕的女人是最美的,不知道是基于什么理论,或者正是因为听了这句话,再加上医生说化妆对胎儿有害,所以从怀孕起,那个每天都要精心妆扮自己的我不见了,甚至变得有点邋遏,可是当时并未意识到,心里还总是想着怀孕的女人最美丽。

从十月怀胎一直到宝宝八个月,我上班了,去公司打招呼时,大家都用很奇怪的眼光看着我。事后,好朋友跟我说,大家在我走后都议论,生了孩子的女人是不一样了,以前化妆穿戴都是那么一丝不苟,现在怎么连头发看上去都那么乱啊……听了朋友的话,我对着镜子差不多有一两个小时,镜中那个人是我吗?脸色暗黄、头发干燥、身材臃肿……看着看着不禁落下泪来……

第二天,我很早起床,因为我想要一个崭新的自己。我一丝不苟地洗脸、化妆,再穿上精心准备好的衣服,再次站在镜子前,自己呆住了,尽管身材还是不太理想。当天上班同事们又大吃一惊,呵呵,老公也跟我说,其实这样更好……

从那天起,我就开始坚持每天锻炼身体,把自己打扮得体,而且我也—样把宝宝照顾得很好。所以说时间是挤出来的,千万不要有宝宝,没了形象。

老公有话说

喜悦妞爸爸:孩子妈妈也无奈

妈妈们不是为了宝宝而不顾形象,而是无法保持形象。小婴儿时要整天喂奶换尿布等等,每天最想做的事就是能美美地睡上一觉。孩子再大一点,孩子就把妈妈的衣服当成了毛巾、擦手布、画布等等。穿着再漂亮的衣服,只要与宝宝呆上半小时,那衣服上就星星点点,皱得跟一块抹布似的。

Michlle1918:老婆也要添几件新衣服了

现在我们的女儿三个半月了,老婆又充满信心地站到了体重称上,体重才减了几斤,这回她撅起了小嘴,原本她还满心欢喜地说不用新买衣服,以前的大码衣服可以混过一个秋冬。可是当她拿起任何一件都套不上的时候,她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而我却不知道怎样安慰她。

在这里,我要对我亲爱的老婆说:

你也害怕疼,但你勇敢地没有要我陪产,顺利产下3720克的女儿做了伟大的母亲。

你也害怕胖,但你毫不犹豫地积极喝汤,因为妈妈说那样奶量够,孩子喝母乳好。

老婆,不管你的体重是多少,我对你的爱日益加深。

只要你的体重不超过我,我就不会嫌弃你(我也是个小胖子)。

篇6:有了孩子,没了沟通

故事陈述

陈述人:宋欣然,儿子2岁

有了孩子后,我觉得和老公的距离越来越远,回家我跟孩子玩,他就看他的书或上他的网,几乎无话可说。如果有事要商量,比如给孩子报哪个兴趣班,或者周末回不回姥姥家什么的,他都会迅速地用“你做主吧”结束谈话。前一阵我也反思过,是不是有了孩子以后,我跟他说的关于孩子的事太多了,让他反感了,应该多聊聊我们自己本身的事情?可当我真的转变了话题,问问他的工作或者同事关系什么的,他还是什么都不肯说。问急了,他就会说:“别瞎操心了,这和你没关系。”这真让我苦恼,不说孩子,也不说各自的情况,两个人真是没别的话说了,挺悲剧的。现在基本上的情况是,他下班回家吃完饭就上网看新闻或者玩游戏,还经常加班或者有应酬就在外面吃,回来就睡觉;而我的日常生活就是每晚带着孩子洗漱、讲故事、睡觉,日复一日。

点评

沟通的基础不是语言,是爱和接纳

其实做了妈妈之后,我们在家庭中最多的话题还是孩子,我们可以说孩子,但是要顾及对方的感受,要考虑怎么说。

良好沟通的3个要素

良好的沟通不仅仅是自我的表达,还要顾及其他的两个方面:当时的情境和他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说,要清楚自己想表达什么,心情怎样;要注意当时的氛围怎样;也要注意到和对方的关系如何,他当时的心情怎么样,这三个方面构成了良好沟通的基本要素。

1对方和自己不一样

当沟通者的心情都不平静的时候,即使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表达出的信息却不一样,同样,对方收到的信息也不一样。我们的身体语言,比如神情、语气、语调,都会影响这个过程。还要注意到夫妻双方的文化,就算大家都是中国人,双方都还是会有自己的文化。这文化可能是由于双方来自不同的省份,其实,光是来自于不一样的原生家庭,就足以让文化不一样了。所以说,你说的一句话,你想表达的意思,跟老公那里的解读可能是不一样的。注意到这些,大家才会明白,沟通不是一个人在独白,而是需要一个桥梁。

2有孩子之后的情景不一样了

夫妻之间,一旦有了孩子,就形成了三角关系,情境肯定和原来恋爱或者婚后的二人世界时不一样了。原来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对方身上,也很自然地会关心对方的心情怎样;孩子出生后,尤其是妻子,要忙于照顾孩子,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关注对方的情感,又没有意识到情景的改变。当两个人的关系简单到了有事说事的状态时,时间久了,沟通自然会不通畅,随之而来的就是感情淡了。大家都很失望,尤其是老公,他在有了孩子之后可能忍耐了一段时间,一直希望再次被你看到,被你听到,但你却一直没有真正地看他、听他。他的渴望总是不能被满足,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妻子的眼里根本就没有我,她的眼睛虽然看着我,但讲的却是孩子,我在讲什么她也没有听见。

3沟通并非在就事论事

至于为什么这位妈妈再跟老公谈别的事也谈不成?这可能是由于她还没有意识到两个人之间的沟通障碍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了,所以感情也受到了影响,在这种状况下转变话题,并不能对沟通质量和两个人之间的情感有任何弥补。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以前老公和她讲过工作,而她却并不热心,只是随便敷衍,就又开始讲孩子,那他哪儿还有兴趣再讲?讲了也是白讲。还有一个可能,也许老公刚说了一件什么事,妻子就开始指责他,或者给了他一堆的意见,比如:“你这么做真是笨得要死,应该这么做……”这也是让他没有兴趣沟通的原因。

其实,夫妻之间的沟通,不是单纯的就事论事,而是需要从更深的一个层面去相互“链接”,在沟通中要让对方感觉到被尊重、被重视、被接纳、被认同以及被爱,那么话题自然也会越来越多。如果对方在沟通中感觉不到被尊重和接纳,得到的都是指责、抱怨或者一堆大道理等等,那对于他来说,沟通还不如对着电脑玩游戏更有趣一点。

实战建议:天气预报

我们平时注意的天气预报,可以帮我们面对风雨及冷暖,人也有内心天气,每天“播报”,可以在一个家庭里提供良好的沟通气氛。内心的“天气预报”共有以下5个环节,但不一定每次这5个环节都做,也没有绝对的次序,因为每次的情况都会不一样。但最重要一点是,“播报”一定从欣赏、感谢这个环节开始。

第1个环节:经常表达感谢

经常感谢一些小事,比如感谢老公这次跟你商量关于孩子的事多说了一句话;感谢他今晚非常努力地提早回家了。当然我们会认为老公做得远远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但依然可以感谢他这次的努力。相信经过这样的感谢之后,你们之间的沟通会呈现出一些微妙的变化。另外,有时不见得对方要做了什么或者送了什么礼物我们才感谢,如果是发现了对方的某一特质,也可以直接表达欣赏、感谢之情。

第2个环节:提出困惑、担忧或者担心

在困惑、担忧或者担心的时候,人会有一些表情和身体语言,如果不讲出来,对方很可能会误解。其实一旦讲出来,对方也许会给出一个让你意想不到的答案,解除顾虑和担忧。当然,即使没有解决方案,至少对方不会误以为是在生他的气。

第3个环节:可以抱怨,但要提出建议

可以抱怨,但要提出建议,因为既然抱怨就会知道自己想得到什么,所以在提出抱怨的同时一定要加上建议,如果只是抱怨,往往会被对方解读成指责。比如你可以这么说:“我今天非常高兴看见你10点钟就回来了(这里面已经含有感谢),儿子特别想等你回来再睡,可实在熬不住就睡了。我有一个建议,说不定你明天可以试试9点钟回来,那么孩子就有机会跟爸爸抱一抱再上床睡觉了。”由于你提出的只是建议和儿子想念他的事实,对方就不会觉得你是在指责他或抱怨他。

第4个环节:告诉对方新的讯息

告诉对方一天中新的讯息,比如:“宝宝今天长了一颗牙,我很高兴让你知道。”或者是:“我明天要带孩子回一趟姥姥家,我先告诉你,省得到时你回家看不到孩子和我担心。”又或者是:“今天我给孩子气死了。”那么这条讯息中,含有的是告诉对方,我这副气愤的样子跟你没有关系,我只是在生孩子的气。

第5个环节:说出自己的希望、愿望

自己说出的希望也好,愿望也好,并不是要求对方帮自己实现或做到,只是作为自己的一些梦想说说而已。如果是以这样的心态讲出来的话,对方就不会感觉有压力,或者觉得是在被指责和被要求了。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想要做好“天气预报”,最重要的是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及注意自己“播报”时的态度。因为这样的沟通,最大的目的是告之对方“我”在哪里,而不是用来控制对方和要求对方的。如果“播报”的心态是控制,态度是要求和指责,那么不用说每天“播报”,可能第二次你刚一说话,他就跑掉了。

专家简介

沈明莹(Marie Lam)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其后取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公共卫生硕士,及斯里兰卡公开大学治疗辅导博士。是香港萨提亚中心前主席及创办人之一,80年代起即参与由萨提亚女士亲自领的工作坊。目前在香港及东南亚各地负责个人成长工作坊及专业课的培训,亦是北京齐家盛业咨询有限公司、萨提亚(中国)学习与应用发展中心的王牌导师。

上一篇:惊涛骇浪观后感下一篇:山东大学药事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