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制度

2024-05-03

2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制度(精选6篇)

篇1:2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制度

站坡小学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制度

1、全员培训:面向全体教师,规定每周三下午第三节举行专题讲座或政治学习。

2、新任教师培训:强化新教师培训,使他们在成长的关键时刻,及时得到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尽快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技巧。具体操作按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执行。

3、骨干教师培训:学校通过民主评议、问卷调查推荐骨干教师,并积极支持骨干教师参加省、市骨干教师培训,尽可能提供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所需的经费。校办公室为骨干教师建立业务水平与成果方面的档案,并让受训毕业的骨干教师开讲座,向全校教师传达培训心得、教育教学的先进经验和学术交流的体会。

4、学历教育培训:学校支持对具备合格学历的教师进行提高学历层次或第二学历培训,给予适当的培训补贴,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为在职的专任教师提供提高学历层次的考前培训时间的支持。

5、信息技术培训;学校通过校本培训的形式,确保专任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达到专任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规定,力争人人均达到中级水平,并能制作课件,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6、“走出去”与“请进来”培训:为拓展中青年优秀教师的视野,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教师赴课改联盟学校或市内高完中学习考察,学习各校的先进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经验,尽快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

7、落实国家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原则上每五年为一个周期。中、高级职务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100学时;初级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110学时;新任教师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20学时。我校决定每位教师每学年继续教育集体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

8、登记及考核。按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学校严格执行有关成绩考核办法和继续教育证书验证制度,并作为教师职务评聘、晋升的必备条件。学校对继续教育工作成绩优异的教师,给予表扬奖励,对继续教育成绩欠佳或在继续教育中弄虚作假的教师,学校要严肃处理。

站坡小学

篇2:2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制度

(二)1、全员培训:面向全体教师,规定每周三下午第三节举行专题讲座

或政治学习。

2、新任教师培训:强化新教师培训,使他们在成长的关键时刻,及

时得到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尽快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技巧。具体操作按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执行。

3、职务培训:教师晋升职务前后的岗位培训,使教师明白自己岗位

所需的素质结构,并懂得履行高一级职务的职责,任职条件和各项需求,此项培训安排在职务评聘过程与任职前后进行。采用听讲座、参观学习、自学、考试等形式。

4、骨干教师培训:学校通过民主评议、问卷调查推荐骨干教师,并积极支持骨干教师参加省、市骨干教师培训,尽可能提供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所需的经费。校办公室为骨干教师建立业务水平与成果方面的档案,并让受训毕业的骨干教师开讲座,向全校教师传达培训心得、教育教学的先进经验和学术交流的体会。

5、学历教育培训:学校支持对具备合格学历的教师进行提高学历层

次或第二学历培训,给予适当的培训补贴,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为在职的专任教师提供提高学历层次的考前培训时间的支持。

6、信息技术培训;学校通过校本培训的形式,确保专任教师的信息

技术水平达到专任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规定,力争人人均达到中级水平,并能制作课件,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7、“走出去”与“请进来”培训:为拓展中青年优秀教师的视野,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教师赴课改联盟学校或市内高完中学习考察,学习各校的先进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经验,尽快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同时,学校每年邀请著名特级教师、教育专家来校讲学,传经送宝,并邀请教育教学专家来校进行专项课题或学术研讨。

8、落实国家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原则上每五年为一个周期。中、高级职务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100学时;初级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110学时;新任教师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20学时。我校决定每位教师每学年继续教育集体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

9、登记及考核。按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学校严格执行

有关成绩考核办法和继续教育证书验证制度,并作为教师职务评聘、晋升的必备条件。学校对继续教育工作成绩优异的教师,给予表扬奖励,对继续教育成绩欠佳或在继续教育中弄虚作假的教师,学校要严肃处理。

篇3:2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制度

关键词:教育技术能力,混合学习原理,校本培训策略

1. 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状

当前, 教育技术培训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已经全面开展, 许多高职院校的培训都在自行探索, 培训方式各有不同, 培训质量和效果也参差不齐。我们通过调查和文献研究发现, 虽然高职院校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从培训的实践来看, 仍存在不少问题。

1.1 培训模式落后、单一, 培训目标不明确。

现在大多高职院校的培训模式还主要采用面对面、分阶段的课堂讲授方式, 忽视了教师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并且在培训过程中缺乏受训教师和培训教师的互动, 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在较短的时间内讲授大量的学习内容, 没有设计教学互动环节使受训教师广泛参与, 造成受训教师难以消化所学知识并提高相关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目标也不够明确, 往往只是执行上级部门的要求, 或者干脆生搬硬套其他地区的教师培训模式。

1.2 培训课程内容多, 培训时间短, 培训效率不高。

由于培训课程内容多, 培训时间短, 导致受训教师难以消化吸收所学知识, 更难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培训效率不高。

1.3 培训缺乏针对性。

高职教师学科差异性明显, 教育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加之教学任务相对较重, 还有许多教师要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 而这些问题在当前的培训过程中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没有从高职教师的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出发, 缺乏系统的有针对的培训课程设计。这样进行的培训也就只能是无的放矢, 达不到培训目的。

1.4 培训评价体系不完善。

现行培训中的评价主要局限在最终的总结性评价, 忽视过程评价, 评价手段单一, 较多采取闭卷理论考试的方法, 以考试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忽视教育技术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 导致培训大多流于形式, 受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学习缺乏主动性。

以上存在的问题影响了教育技术培训的效果, 应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 尤其应重视培训方法与策略的研究, 这是影响培训质量最重要的因素。而任何一种单一的培训模式都存在优势和不足之处, 单纯地应用一种模式难以取得最佳效果。

本文针对高职教师的特点, 构建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校本培训策略, 更有效地提高高职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促进高职教师在知识构建、协作学习和交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

2. 混合学习原理

美国柯蒂斯邦克教授认为:“混合学习是面对面教学和计算机辅助在线学习的结合 (a Combination of Face-to-face Instruction with Online Learning) 。”李克东教授认为“混合学习 (Blended Learning) 是人们对网络学习 (e-Learning) 进行反思后, 出现在教育领域, 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较为流行的一个术语, 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 (Face-to-Face) 教学和在线 (Online) 学习两种学习模式的整合, 以达到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的一种教学方式。”何克抗教授指出:“所谓Blended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 (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 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 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 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 使二者优势互补, 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总体来讲, 混合学习这种培训模式吸取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现代的网络教学的优势和特点, 将两者有机地整合为一种更有效的模式。在形式上是在线学习与面对面学习的混合, 在操作上是对媒体的适当选择和组合, 在深层次上则是基于不同教学理论的教学模式的混合, 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结合, 目的是提高教学绩效。

3. 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设计

3.1 培训对象分析

在确定培训内容之前要对培训对象进行分析, 以便确定更加符合培训对象的培训内容。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 对象全部为高职教师, 共发放问卷50份, 有效问卷45份。从问卷了解到, 有近50% (22人) 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育技术水平一般, 只有约15% (5人) 的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技术水平较有信心。 (见表1)

3.2 培训内容及其方式的确定

为了调动培训者学习的积极性, 培训内容和方式要与培训者的水平和实际需要相符合。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 我们发现多数教师对一些基础办公培训内容较熟悉 (如word、PPT) , 因此不想在这方面花太多时间进行培训。而对Excel、Photoshop、Audition、Flash等难度稍大的培训内容较想学习。同时许多受训者对网页的设计与制作也很感兴趣, 想进行相关方面的学习。 (见图1)

在培训方式方面, 在70%的教师选择面授和在线学习的方式, 有25%的教师选择全面授的形式, 只有5%的教师愿意采用全部在线学习的形式。 (见图2)

根据上面调查问卷反馈的信息, 结合教育技术学科的重要内容, 我们对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进行了设置, 如表2所示。

3.3 培训评价的设计

对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项目进行评价, 是保证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 也是为不断改进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提供依据, 以便不断增强培训效果。我们的评价设计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学习过程的评价。我们主要利用表现性评价的形式来进行。表现性评价可判断学员的学习结果, 为我们提供观察他们完成任务过程的机会, 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表现性评价本身就是知识和技能整合、扩展及应用的过程, 有力地增强了教学效果。培训结束后, 我们要求每位受训教师根据所学内容提交一件作品, 作品必须把所培训的主要知识融合在里面, 比如受训教师提交一个多媒体PPT课件, 就要求有自己处理的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内容。二是学习结果的评价。除了要求学生提交一件作品, 从学生的作品中了解培训的效果外, 我们还可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来进行评价。访谈可以采用QQ、E-mail和面对面的形式。我们可通过访谈这种形式了解培训内容设计的合理性、培训方式的科学性、教师的培训能力、培训态度及其他方面的意见。

4. 结语

本文针对高职教师的特点, 利用混合学习原理的优势, 通过对高职教师的调查, 设计出比较符合教师实际需要的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并且为了增强培训效果, 设计了相对较为科学的评价体系。这对提高高职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培训活动是一个系统, 培训方案的实施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检验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这也是我们接下来主要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詹泽慧, 李晓华.混合学习:定义、策略、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 2009, (12) :1-5.

[2]李克东, 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 2004, (7) :1-6.

[3]何克抗.从Blended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 (上) [J].电化教育研究, 2004, (3) :5-10.

[4]唐进.混合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 2009, (3) :126-129.

[5]黄纯国.利用混合学习模式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0, (7) :62-65.

篇4:2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制度

健全机制,强化管理,增强教师继续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制定规划,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所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多也日益复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更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为了促进重庆市南岸区海棠溪小学校教师牢固确立终身学习观念,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努力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制定了继续教育规划,规划从总体目标、具体目标、课程实施、实施措施以及保障机制上做了详细的阐述。

确立学校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为了加强对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和教师培训工作的副校长为执行组长,学校继续教育登记员、骨干教师为组员的学校继续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起草制订学校远、中、近期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实施方案及管理制度,并由教代会民主讨论通过,有力地保证了继续教育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和有序开展。学校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中,都有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并要求教师根据学校继续教育年度计划,结合自己实际制定自培计划,年终撰写自培经验总结,形成个人档案。确保教师顺利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真抓实干,扎实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全校教育水平的提高。

明确方向,深抓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学习《教育法》和上级下达关于继续教育的文件精神,明确了开展校本培训要坚持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三个面向”方针,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主动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坚持面向全体教师,按需施教,着眼提高,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因此,学校把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学校的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校长重视,有分管领导专人负责。客观现实使学校认识到:谁抓住了今天的继续教育,谁就抓住了明天的教育教学质量。

明确目标,注重实效,加强“课改”内容的培训,促进实验工作的深入开展

在“课改”实验中,学校始终坚持边培训、边实验、边研究。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实践者和研究者。为了让全体教师尽快了解和掌握新课改、新目标、新要求、新理念,并把它们融入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充分利用隔周一次的政治、业务学习,从教师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上加强培训,做到“三定”,即定时间、定主题、定人员。组织教师学文件、学课标、学理念、学教材,并做到“耳到、手到、眼到、心到”,既听好课又做好笔记。为了保证实验工作有序进行,学校备课组教师经常在一起切磋、讨论、交流、研究教材、教法及学法的指导等,做到边学边做,边研究边改进。并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改革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方式特别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培训方案 依据上级继续教育文件精神,学校紧紧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过校本培训,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奠定基础。学校每学期都制定了翔实的继续教育工作计划、培训方案,在方案里,对教师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整理,根据教师的现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不断探索与改革校本培训模式,努力构建符合21世纪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开放的校本培训体系。

培训内容 第一,教师职业道德、有关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培训。以学校集体学习或活动为主要组织形式,以时事政治、教师职业道德、有关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等为主要内容,通过学习活动,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主要活动安排有“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礼仪培训”等课程。

第二,新课程培训。以教研组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以研讨教材教法为主要内容,通过学习研讨,促进教师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主要活动安排:参加区新课程学科主题培训;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等。

第三,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以教师上研究课、观摩课、听课、评课为主要形式,以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过好教学能力关。主要活动安排:上研究课、观摩课、听课、评课;举办校公开教学评奖活动等。

第四,教育科研能力培训。以申报立项课题、撰写论文为主要形式,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主要内容,树立教科研意识,普及教科研方法。主要活动安排:组织教科研知识讲座;申报校级课题研究等。

第五,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以“在学习中用,在使用中学”学用结合为基本组织形式,辅以专题培训,以网络应用技术、课件制作技术为主要内容,通过培训,提高教师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从网上获取教育信息和资料的能力。主要活动安排:网络知识及应用能力培训;课件制作能力培训等。

第六,班主任工作培训。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班级学生思想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沟通学校和学生及家长的桥梁,是联系各任课教师的纽带。为了增强班主任工作能力,提高管理班级的水平,根据学校班主任的情况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

培训形式 第一,以学代训。以学代训指学校通过组织集中学习或教师自我学习的形式来代替培训。学校建立健全例会制度,一个月至少安排三次校本培训专题内容。通过培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不断掌握现代教育思想,提升履行岗位职责和实施新课程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形成崭新的教育风貌。

第二,以课代训。以课代训是校本培训的重点。它以锤炼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艺为目的,通过教师集体备课、上研讨课、评比课、观摩课、听课、评课等形式提高教师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真正把教学理念内化为认识、外化为教学行为。学校每年举行公开教学评奖活动。具体操作步骤:首先,同一年级组任课教师上同一内容课。其次,课前集体备课。再次,上课。本教研组的教师必须参与听课,检验设计方案的教学效果。最后,评课或研讨。上课教师反思自己这节课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听课教师把自己的听课感受反馈给上课教师。学校尽可能多地安排教师外出听课,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第三,以研代训。以研代训指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学校提出如下校本科研思路:以提升自我为主要目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以课堂为教育科研的主阵地,以反思实践为主要方法。这种培训形式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点上,以学校为单位,申报区级立项课题;二是面上,以备课组或教师个人为单位开展校内小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也要建立校内课题申报制度,学校每学期开学办理校内小课题申报立项或结题。小课题研究时间一般以一学年为限,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话题或问题,把话题生成为问题,把问题生成为课题。

创设环境、持续培训、人人参与,检查、总结、评比,让校本培训得到积极发展

教师对信息技术环境能否适应,对计算机操作能否正确熟练,是影响到学校信息技术水平发展的关键,所以要进行有效而又持续的教师培训。学校采取岗位学习与短期脱产学习相结合、校内普及与校外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一是选派教师参加区级培训,参加培训教师回校后对所有教师进行培训,并把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列入教师继续教育要求。学校采取的策略是:结合实际、分类要求;立足普及、着眼提高。同时还在其他一些方面做出规定,促使教师强化练习,经常使用,如:总结、学习心得、经验论文一律交电子文稿;单元练习、期末考试成绩,一律输入微机。二是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区教师培训和各级各类赛课、教研活动。三是聘请区骨干教师、区教研员到校对所有教师进行培训和辅导。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正在发生变化,现代科学素质不断提高,一支新型师资队伍正在健康成长。

继续教育学习是学校工作中的一部分,为使继续教育学习不断深入,学校的工作检查、总结和评比都把继续教育学习列入其中,在任职考核和评优中,也把此项列为评比条件。因此,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在学校教师中已蔚然成风。

继续教育为的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离不开继续教育。在今后的继续教育学习中,学校将继续努力,不断推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篇5: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制度

调兵山市第十一小学

一、指导思想

按照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指导意见(试行)》、国家教委电化教育办公室《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管理办法》、《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培训工作纲要》等文件的相关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逐步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高素质现代化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制度。

二、培训原则

依据“充实、优化、提高”的思想,坚持以提高教师队伍信息技术素质为中心,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培训重点,严格标准、注重实效、多种形式并举的培训原则。

三、培训对象

学校全体教师。重点培训40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各学科教研组长。

四、培训形式

培训形式主要分为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信息中心主办的各类研讨班、培训班;参加教育局指定的培训;参加我校校本培训等。主要以校本培训为主。

五、组织管理

1、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由学校教务处每年制订详细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按计划组织实施。

2、在培训对象上既考虑全面性,又突出重点。应根据培训内容与教师的专业特点综合考虑,必须是有利学科的发展或教学需要,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充分运用。

3、培训结束后教师有义务将培训所获取的知识与信息传递给其他教师并运用于教学中,学校各类学科教学竞赛必须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4、在培训期间无特殊原因不参加培训的视作违反学校工作纪律,考核按没完成学校工作性质处理。

5、教师培训,学校按有关规定要求进行检查登记、考核及鉴定,并将鉴定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职务评优评先评职称的依据之一。

6、各级别培训结束后,统一进行考核,考核分文字考试与上机操作两方面进行,考试结果由学校统一存档。

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制度

篇6: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管理制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我校的教师校本培训工作也随之开始。培训抓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在搞好常规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抓好对课改的管理和教师校本培训工作,以研促教,以研促训,使课改实验能稳步向前推进。

一、加强领导、注重宣传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以分管校长为常务组长,负责学校校本培训组织、管理、服务、教学、教研、科研资料积累等项工作。

2.学校教务处要把推进课改作为中心工作,为课改服好务,负责教师学科培训、教研、科研组织管理工作;要搞好课题研究,及时搜集、总结、报道、推广学校、教师在课改中的经验,积累、整理课改相关资料。

3.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课改,让社会、家长、学生了解课改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努力争取社会、家长、学生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4.建立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对工作中涌现的有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课改过程中的优秀成果进行及时推广。

二、转变观念,落实措施

(一)努力转变观念树立“五个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观念指导课改。增强使命感,强化课改责任意识,逐步树立“五个意识”,努力完成课改实验任务。

1.要树立课程意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创造性地变被动地使用教材为主动地挖掘教材,成为课程的开发设计者。

2.要树立开放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走进社会,走进生活,拉近与社会、生活的距离,让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空间,教学策略等呈现开放性,注重科学和生活的有机整合。

3.要树立综合意识,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育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让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成为学生发展的双翼,在广泛的学科渗透、熏陶、体验和积累中增长知识。

4.要树立评价意识,让每个学生能体验到成功和快乐。评价既要关注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又发现和发展了学生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要使评价从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主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转变为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

5.要树立情感意识,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尊重学主的人格,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重视情感、意志、动机、信念等人格因素的价值;与学生情感互动,心灵沟通,共同发展。

(二)认真开展活动,落实各项措施

1.按规定开齐课程。按规定使好课程教材,教者要深入理解教材,把握编者意图,体会教材特点,灵活运用教材。在课改教学新理念指导下,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基础性的学习能力。

2.上好体育实践课,搞好校本课程开发,增强课程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学校以教师为主体,争取家长、社区人士的参与,结合本校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运用校本课程。要在积累延伸或开发性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收集学生开发性阅读材料。

3.认真开展课改教师参加以专题讲座、讨论、案例分析、经验交流、教学观摩等形式为主,以解决观念转变问题的通识性培训;以《课程标准》解读为主要内容,结合教材,以教师实施新课程,操作新课程为目标,主要解决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为主的学科性培训。要本着“边实践、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的精神,落实好平时的分散培训,在过程中为广大教师提供示范、跟踪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搜集材料,供教师们学习和讨论,以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4.大力开展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建立以校为本,自下而上的教学研究制度。

(1)要发挥好教研组的作用,认真要研究课程。要做好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确立教学的起点和重点,了解学生学年内的变化;要开发课程资源,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形成互动教研,教学反思,课后案例分析的习惯。

(2)教师要认真开展好“八个一”活动:每课写一次教学反思;每周一次集中教研,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每学期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教学案例分析;每学期上一节研讨课;每学期写六篇学习《课标》或专业理论学习的心得体会;每期至少写一篇课改研究论文;每人建一个班级学生成长记录袋;每学期订好学科实验计划,计划内容的制定,可从学情分析、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进度五个方面入手,计划要简明实用。

(3)形成课改例会制度,搞好集体备课工作。集体备课时间要保证,每周活动一次,每次不少于一节课,要人人参与,讲究实效。集体备课主要解决老师们在钻研教材中的困惑和疑问,交流处理教材的方法,探讨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及时解决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点滴问题。

(4)大力开展“一课多教”“一课三研讨”的教研活动,研讨时要谈理念、谈观点、找问题、讲困惑、提建议。

5.改革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观念转变的载体,是新课程实验的关键环节。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又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

6.走“科研兴校”之路,教师要强化搞课改就是搞科研的意识,紧紧围绕课改深入研究实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要通过科研提升教师的认识水平与研究能力,使教师在实践与理论的对接中逐渐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学校要通过调研,将课改的关键点,困难点纳入教育科研内容。在课改实验过程中解决教师面临的具体问题。教师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写出经验论文,积极投稿。

7.评价要突出“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的课改基本理念。在按照区教育局评价体系对学校、教师、学生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实际积极有本校特色的评价方法,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校本部对各校的评价主要看发展,注重在实际考察过程中;对教师的评价重在看发展、看变化,不把教学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教师要积极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记录下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各种变化、发展和进步。

三、培训要求

(一)强化理论学习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针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和学校工作实际,重点学习基础教育改革的文章,使全体教师明确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了解当前教育科研与教改新动向,更新观念,逐步使其养成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1.教师职业道德和执教规范:如《教师法》学习与辅导、《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宣讲、优秀教师事迹演讲、“廉洁从教”、“文明执教”案例分析与讨论。

2.教师职业技能和教科研方法:如教师基本功训练与比赛,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考评,教研方法讲座,课题研究方法案例分析等。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课改专家讲座;各科《课程标准》学习;校内课改经验交流会;教学行为反思辩析会等。

4.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与学习。

5.列入培训计划的校级和校际教研活动:如有培训目的和研究专题的全校性公开课、研究课活动;跨学科的综合性教学研究活动、校级“优质施教”说课、评课活动;由学校组织的教材教法研讨会、教材比较分析会;优秀教案评比。

6.青年教师培养:如师徒结对活动、“关心青年教师成长”座谈会、青年教师论坛等。

(二)强化能力训练

能力训练重点放在培养与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能力、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教师基本功和活动课组织能力上。

(三)突出岗位竞争

根据各级继续教育培训进程,有机地开展课堂教学评比、教案评比、硬笔书法竞赛,教师课件制作展示。

四、培训措施

1.参训人员按时参加培训,迟到或旷会者按有关规定处理。

2.外出学习调研的教师应按时参加会议,并记录详细过程,回校后向相关负责人汇报。

3.外出参训的教师向本学科或本年级组人员传达会议内容,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4.参训人员每次培训后应及时写出心得体会,交教科室存档。

5.教研室每年对参训人员进行考核,并记入年终量化考评

五、抓好全面考核,落实奖惩

根据教师的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情况,学期末进行全面考核,由校长、主管校长、主任和教研组组长一起统计考核结果,记入档案,优秀者给予奖励。

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闪耀的范文下一篇:18年度部门年终总结的写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