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三重一大制度

2024-05-20

工商局三重一大制度(精选8篇)

篇1:工商局三重一大制度

“三重一大”制度执行办法

------铁锋区工信局

根据齐齐哈尔市关于“三重一大”事项的若干规定,为确保“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制度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推进民主集中制建设,促进民主、科学和规范决策,结合铁锋区工信局工作实际情况,现制定本执行办法。

一、“三重一大”制度执行范围

凡涉及区经济发展、稳定,关系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均属重大事项决策范畴。主要包括:

(一)重大事项

1、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

2、党的建设、作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廉政建设、安全稳定、表彰奖惩等事项;

3、区经济工作发展方向、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和计划;

4、重要工作部署,以及向上级请示报告的重要事项;

5、预算的制定和调整;

6、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废止;

7、重大责任事故、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及涉及单位和职工利益的重要事项;

8、需向上级报告、请示的重大事项;

9、其他需要集体研究决定的重大事项。

(二)重要干部任免

1、优秀后备干部推荐、选拔与管理;

2、对干部职工的奖惩,对违犯党纪政纪干部职工的处理;

3、其他干部管理的重要事项。

(三)重要项目安排

1、基本建设工程承发包项目的招投标以及其他重大项目的安排;

2、修缮、改造等基本建设工程项目;

3、大宗物品采购,大宗资产的使用安排;

4、办公设施及其他重大设备的购置;

5、其他需要集体研究决定的重要项目安排;

(四)大额度资金使用

1、资金使用预算和预算调整;

2、一次性经费开支1万元(含)以上,以及重大捐赠、赞助;

3、其他大额度资金使用。

二、“三重一大”制度执行程序

(1)凡属“三重一大”事项,应按规定程序决策,除遇重大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外,应由领导班子以会议形式集体讨论决定,不得以传阅会签或个别征求意见等方式代替集体决策。议题的有关材料要在领导班子会议召开前送达参加人员,并保证其有充足时间了解相关情况。“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前,班子成员要通过多种方式对有关议题进行充分酝酿,但不得作出决定或影响集体决策,不能在会上搞临时动议或形式主义。

(2)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或主持会议的其他负责人应在其他班子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后,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发表意见。

(3)对讨论中意见分歧较大或发现有重大问题尚不清楚的,除在紧急情况下按多数人的意见执行外,应暂缓决策,待进一步调查研究后再作出决策。

(4)“三重一大”问题一般应有计划性,严禁未经会议决定擅自操作。

(5)领导班子成员的表决意见、理由,应形成会议记录。对“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结果,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

三、责任追究

对个人或少数人决定“三重一大”事项的,化整为零使用大额度资金的,拒不执行班子集体决策或擅自改变集体决策的,未向领导集体提供真实情况而造成错误决策的,集体决策执行不力或错误执行并给单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其他严重后果的,要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及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篇2:工商局三重一大制度

“三重一大”制度

(二○○九年七月十九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确保“三重一大”制度的贯彻落实,推进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促进班子民主、科学和规范决策,结合区政务服务中心实际,现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三重一大”事项主要采取会议形式决策,会议形式主要指单位党组会议、班子成员办公会等。集体决策的具体要求按照相应会议的议事规则执行。

第二章“三重一大”事项的主要内容

第三条重大事项决策和做法

(一)重大事项决策的范围

凡涉及本单位系统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均属重大事项决策范畴。主要包括:

1.本单位的发展规划、起草行业管理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

2.单位内设机构设置、变更等体制改革、运行机制改革等重大问题;

3.工作计划,发展思路等;

4.涉及广大群众利益,社会反映较多,矛盾较突出的事项;-1-

5.领导班子建设,班子成员分工和调整,机关人事调动、干部任免、晋升、奖惩等重要事项;

6.目标管理及考核;

7.落实上级重要文件、重要会议精神以及向上级讲示报告的重要事项等。

(二)对重大事项的具体做法是:

1.由涉及事项的科室首先进行全面调查、论证,并写出详细的报告交本单位党组后,由本单位党组召开会议涉及事项的科室负责人,集体讨论后,作出决策。

2.重大事项有较大分岐意见时,暂缓作出决定,待酝酿成熟后再讨论决定。

3.重大事项的讨论有专人记录,对参加决策人员、决策事项、决策过程、形成决议等情况,以会议记录、纪要等形式形成文字资料,以备日后查证。

第四条重要干部任免内容及做法

(一)重要干部任免内容

凡涉及副科级以上的干部的选拔、任免、交流等事项。

(二)重要干部任免的具体做法是:

1.在对一些干部任免进行调整前,单位主要领导对所有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进行细致的考察和综合评价,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2.严格按照制定方案、公布职位、公开报名、资格审查、演讲答辩、民主测评、组织考察、讨论决定、任前公示、上报-2-

审批、出文任免等程序任免中层干部,确保任免程序一丝不苟和干部选拔任用的严肃性。

第五条重大项目安排的内容和做法

(一)重大项目安排的内容

1.涉及本单位的重大项目的研究、审定、资金安排及管理办法的制定;

2.自身能力建设;

3.建设、修缮、改造等基本建设工程项目;

4.大宗物品采购,大宗资产的使用安排;

5.其他需要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的重要事项安排。

(二)重大项目安排的做法

要求每个项目的负责人一定要严格对照规定,认真履行应有的程序,不能简化程序。谁出错、谁负责。

第六条大额度资金使用的内容和做法

(一)大额度资金使用的内容

1.对于20000元以上的额度资金的使用,要求在党组会议讨论通过后才能使用。

2.针对项目资金的不同性质,我们按照项目资金的相关管理办法规范管理。实行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按规定实行比选制、招投标制、公示制、报账制、政府采购制等合法方式,报账凭据完整合法,帐务处理规范。

(二)大额度资金使用的做法。

坚持党政集体领导下的主任一支笔审批制度。其中日常经费的支出必须在符合本单位财务制度的前提下,由主任审 批,经费使用不搞主要领导个人说了算。

第三章“三重一大”议事规划

第七条“三重一大”事项主要采取党组会、领导班子办公会等会议形式决策。依照有关规定,“三重一大”事项在提交会议决策之前,要经过必要的民主程序进行论证,广泛征求意见。

第八条决策程序

(一)确定议题。党组会、领导班子办公会议题由党组书记根据副职或各科室的建议,确定研究议题。

(二)准备材料。会议所需文件、材料由单位分管领导组织相关科室提前准备。

(三)酝酿意见。会议召开的时间、议题一般应提前一天通知与会人员,会议材料会前送达。与会人员要认真熟悉材料,酝酿意见,做好发言准备。

(四)充分讨论。会议由党组书记主持,议题由分管领导或相关科室负责人汇报,与会人员就议题发表明确的意见。主持人应在充分听取意见后表明自己的意见。

(五)逐项表决。一次会议有多项议题应实行逐项表决。根据不同内容,表决可采取口头、举手、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进行。

(六)作出决策。会议主持人参考表决结果,作出最后决定。

(七)形成纪要。会议应指定专人负责会议记录,重大问题应形成会议纪要,经主持人审核签发。

第九条管理与监督

(一)召开党组会、领导班子办公会议研究“三重一大”事项,会前应以电话和书面形式,将会议时间、内容报送区纪委第三纪工委,接受纪工委的监督。

(二)经党组会、领导班子办公会议决定的重大问题,应严格按照会议决策组织实施;具体内容如有较大修改,应及时向第三纪工委报告并说明修改执行的理由。

第四章责任追究

第十条凡属下列情况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严重不良影响的,根据其事实、性质及情节,依法依纪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一)不履行“三重一大”制度决策程序,不执行或擅自改变集体决定的;

(二)未经集体讨论决定而个人决策、事后又不通报的;

(三)未向领导集体提供真实情况而造成错误决定的;

(四)执行决策后发现可能造成损失,能够挽回而不采取措施纠正的;

(五)其他违反本实施办法而造成失误的。

篇3:工商局三重一大制度

“三重一大”最早源于1996年第十四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公报, 对党员领导干部在政治纪律方面提出的四条要求中的第二条纪律要求。内容即: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情况。凡属该四项者, 须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作出决定的制度, 简称“三重一大”制度[1]。

2 公立医院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的重要意义

院务公开是医院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 加强院务公开, 有利于医院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有利于医院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而三重一大的公开是院务公开的重中之中。对于公立医院来说, 各级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三重一大事项, 不仅是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更是加强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方法和重要内容。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对公立医院及其领导人员的管理和监督, 对于新形势下公立医院规范领导干部的执行力, 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3]。

2.1 有利于推进公立医院领导班子建设

在推进公立医院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面对不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 领导班子始终要坚持集体决策、民主决策, 把公开透明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4]。通过民主科学决策的实践, 可以有效地促进公立医院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增强领导班子成员党性观念、组织观念和民主意识, 改进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促进医院领导干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管理素质和决策能力水平的整体提高[5]。

2.2 有利于促进公立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公立医院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 有利于克服和解决公立医院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弊端, 明确公立医院管理者的责任, 使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和决策机制更加科学合理化, 并且有利于发挥公立医院党政工团各级组织的职能优势和作用, 确保决策的落实, 从而能够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发展实力。

2.3 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公立医院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 加大了公立医院重大问题的透明度, 把决策的内容、程序、结果向医院职工公开, 保证了职工对医院重大问题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从而促进了医院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使职工真正成为医院的主人, 从而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在管理中, 以人为本, 处处做到院务公开, 增强了民主气氛, 融合班子关系, 密切了党群联系, 加强了医院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保证了医院各项改革和工作任务的顺利进行[6]。

2.4 有利于加强对公立医院领导的监督

三重一大制度能够加强公立医院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的建设, 规范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 提高公立医院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能力, 规范决策风险, 维护公有资产安全, 深化公立医院反腐倡廉建设, 从而促进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 公立医院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的难点

3.1 公立医院领导班子对三重一大制度不重视

不少公立医院对三重一大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认为三重一大是医院管理行为, 并非是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问题;有的公立医院认为该制度的贯彻落实是医院纪委和监察部门的事, 由此导致制度的贯彻执行力不够。个别公立医院的主要领导作风不民主, 说话一言堂、决策一人定或违规决策, 成为影响该制度贯彻落实的主要障碍[7]。有的领导担心贯彻落实该制度会影响自己在医院的个人权威, 有的领导则认为该制度的贯彻和落实会影响决策效率, 耽误时间, 贻误机遇, 从而导致该制度不能在医院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

3.2 决策制度不科学, 制度过于原则化

决策制度的不科学加大了三重一大在医院贯彻落实的难度。有的公立医院对集体决策的事项范围和权限规定比较笼统, 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 没有结合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 进行综合分析, 从而出现了不分大事小事都上会决策走程序, 既影响了工作效率, 也分散了医院领导班子成员抓重大事项的精力。还有的医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系统性不强, 决策程序不明确, 这也就导致了参会人员对决策事项把握不准, 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或者不能充分表达自己意见和建议。

3.3 监督约束机制不完善

对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不完善, 使三重一大在公立医院难以贯彻落实。有的公立医院内部同级监督乏力, 监督部门甚至形同虚设;有的公立医院党组织监督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的渠道不顺畅;有的医院民主监督不力, 虽然成立了工会, 按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 但是难以起到民主监督的作用。还有许多公立医院对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违反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造成重大决策失误的问题, 不能严格按照责任追究的规定进行处理, 难以追究责任。

4 解决公立医院贯彻落实三重一大问题的建议

4.1 通过三重一大制度的学习, 深化思想认识, 认识其重要性

公立医院要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纳入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 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 深刻体会, 充分认识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把学习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与创先争优活动、廉政教育活动、干部职工政治学习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能够准确把握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范围、基本程序和实施要求, 紧密联系医院实际, 深入调查研究。通过深化思想认识, 明确其重大意义, 增强医院领导班子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自觉性。

4.2 决策制度要科学

实践证明, 决策程序越规范, 决策责任越明确, 重大问题决策制度就落实得越好[8]。而决策制度的制定应首先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 合理地确定三重一大事项的范围。所有涉及权力运行的事项都要纳入三重一大制度约束的范围, 既要有原则性要求, 又要有操作性规定;既要有实质性内容, 又要有规范性标准。公立医院制定相关议事原则: (1) 民主集中制原则:对讨论的问题, 必须有应参与讨论人员的半数以上同意, 方可通过;当不同意见相持时, 应暂缓作出决定, 经充分酝酿后, 再做表决。 (2) 实事求是原则:必须尊重客观, 符合实际, 有利于医院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 (3) 依法决策原则:重大问题决策必须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医院规章、规定等。 (4) 分工负责原则:决策事项按职能分工负责, 避免推诿扯皮, 强化责任意识, 提高决策效率。 (5) 保密原则:对未公开的或有保密范围的事项应该遵守保密规则, 不得擅自传播。在议事原则的前提下, 必须规范好决策程序, 防止决策的草率、随意。要建立健全工会职代会参与医院管理、表达意见的程序, 充分保障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

4.3 完善监督约束机制, 加大贯彻落实力度

(1) 公立医院要把监督约束机制贯穿于决策管理的每个环节, 形成决策议事有监督、决策执行有检查纠偏、决策失误有问责惩戒的监督制约机制。公立医院要整合监督力量, 充分发挥上级监督、业务监督、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等各种监督资源的各自优势, 采用效能监察、专项检查、内部审计、内控测试、党内巡视、干部考察等多种手段, 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监督体系[9]。 (2) 医院还要建立健全执行绩效评估机制, 上级主管部门和医院内部相关职能部门不定期地对医院领导班子的决策程序、决策效力、决策素质等进行评价。要制定专门的考核细则, 对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3) 医院要建立健全决策记录制度, 凡是涉及医院三重一大事项, 都应做好详尽的决策记录, 做到有据可查。 (4) 医院要建立健全决策责任机制, 对超越法定权限进行决策的, 未经科学论证而决策的, 以个人决定代替集体决策造成损失的, 要给予严肃处理, 对造成重大决策失误的, 要追究主要决策者的责任[4]。 (5) 重大问题经集体讨论形成决议后, 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具体负责贯彻执实。对集体形成的决议、决定和贯彻落实情况, 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或公示, 接受广大职工群众监督[10]。医院要注重对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调研, 总结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 探索有效措施, 加强工作指导, 保证制度的有效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盛维勇.关于“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细化、延伸及督察[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 2008:267-272.

[2]张小玲.完善院务公开促进医院和谐发展[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9, 29 (9) :705-707.

[3]夏熙秀.国有企业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的再思考[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3, 26 (1) :101-103.

[4]周南丰, 张茂阳.扎实推进“三重一大”民主决策[J].钢铁文化, 2012 (5) :14-16.

[5]宋大悦.建立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沈阳铁路局实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实践与思考[J].求是, 2003 (11) :34-36.

[6]浦良发.新形势下医院院务公开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5, 25 (7) :49-50.

[7]王昌文.国企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问题及对策[J].军工文化, 2012 (10) :58-60.

[8]丁业现.丁业现同志在区直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座谈会上的讲话[J].西藏政报, 2010 (14) :12-15.

[9]熊亮, 王小明, 常志远.对有效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思考[J].天然气技术, 2009, 3 (6) :70-72.

篇4:工商局三重一大制度

摘要银行业基建项目普遍存在着工程投资超预算、施工管理过程缺少有效控制、管理者风险意识单薄、后续法律纠纷增多等问题,从基建全过程各环节进行风险剖析。在工程立项环节,存在着设计不到位、缺乏经济监督的风险;在招投标环节,存在着串围标的风险和最低价中标的风险;在施工环节,存在着签证不及时、签证人不合法、签证操作性差等风险;在竣工决算环节,存在着隐蔽工程验收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引入“三重一大”制度,从制度建设入手,有效减少各环节风险薄弱点。一是投资立项集体决策,明确监督和控制,二是建立集中采购制度,三是在工程过程中发生变更实施分级授权制度,四是对于隐蔽工程的验收,应有严格的验收程序。

关键词基建风险财务管理

基建是银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项行政管理内容。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银行业,网点装修改造、自助点铺设、分行大楼建设等基建项目的不断增加,银行内部对于基建管理的压力也不断加大,不仅出现了相当数量的预算超支、质量欠佳的基建工程,还出现了不少违规违纪现象,更有触犯法律锒铛入狱者。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简单来说,就是“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引入银行业基建项目财务管理,能够有效的防范、降低基建管理风险。

一、银行业基建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问题一:超预算、超合同价的情况屡见不鲜

近年的银行业基建项目,无论是网点改造装修还是分行大楼建设,都普遍存在着超预算的现象。某银行分行2009-2010年的基建统计数据显示,有50%以上的基建项目审定价超过合同价,平均超幅35%以上。虽然这些基建项目最终没有出现超预算的情况,但项目审定价超过合同价幅度如此之大,说明前期工作不细致不成熟。

(二)问题二:施工过程缺少有效管理手段和授权制度

银行办公室或行政人员承担着工程管理职责。这些管理人员大多缺乏工程专业知识,对材料市场价格了解不深,难以实施有效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工程项目变更、施工条件变更、工程量变更等变化情况。这些变化情况都将对工程投资额产生影响,以工程联系单的形式出现,而银行往往缺少工程联系单签发的分级授权制度,导致联系单偏多,导致最终预算失控。

(三)问题三:风险意识单薄,事后纠纷较多

基建过程中前后环节相互影响,各环节存在着众多风险点。银行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操作不规范,给不法承包商以钻空子的机会。特别是在招投标环节、签订合同环节,如果不能很好的贯彻国家相关法规,设立审核流程,会在后续环节给银行带来纠纷,甚至无法预计的损失。

二、银行业基建项目各环节的风险剖析

风险贯穿了整个基建项目全过程。应当了解每个环节潜在的风险,剖析风险因素,建立有效管理制度,防范风险。

(一)立项环节

1.缺乏经济监督的风险

银行业曾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下,因此分行层面在基建立项方面重指令轻财务,立项环节侧重技术方面,缺少经济可行性分析,缺乏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导致后续环节难以实施财务控制,概算形同虚设,超投资预算的情况时有发生。

2.设计不到位的风险

工程设计不仅仅是功能设计,还包括投资匡算和管理。在立项环节,缺乏经济监督,设计过程中不算账,不重视造价,一味追求设计效果。这是风险其一。其二,银行业对网点形象有统一的形象标准。部分工程设计照搬照抄,审图不仔细不认真,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图纸无法实施,导致大量的设计变更产生,为工程管理和预算控制加大难度。

(二)招投标环节

1.串围标的风险

在招投标中串标和围标是破坏竞争有效性的最大障碍。串标是指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或者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排挤其他投标人的公平竞争,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围标是指在某一项建设工程的招标投标过程中,同一个投标者挂靠几个施工企业,并做各份不同或类同的投标书,以各个施工企业的名义进行投标承揽工程任务的行为。串标和围标的出现,损坏了招标人和其他投标人的合法利益,削弱、限制了正当的竞争,使招标投标流于形式。

2.最低价中标的评标风险

在我国,最低价中标有较为广泛的使用。这种方式不仅难以避免上文中提到的串标和围标,而且把价格作为最主要的因素,将导致恶性低价竞争,违背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扰乱了建筑市场的秩序。一些一向经营稳健、施工质量过硬、有信誉的施工企业,则恰恰无缘中标。

(三)施工环节

工程变更引起的施工变化,包括工程量增减、用材变化、人工增加等,对工程投资的直接影响都以联系单的形式出现。工程联系单存在以下风险:

1.签证不及时

有的负责签证人员不负责任,当时不办理,口头答应,事后回忆补办,甚至在结算审核过程中还在办理签证手续。

这样只能导致现场发生的具体情况回忆不清,补写的签证单

与实际发生的情况不符、数据不准,在结算或审计过程中双方经常互相扯皮。

2.签证人不合法

负责签证的双方代表,必须是双方法人授权的,而且是具有一定范围。有些虽然内容完整,条理清楚,但双方代表签字盖章不全,手续不完整亦属于合法性不足的签证。特别是涉及到材料更替等重大事项的,没有经过业主授权,仅有经办人员签字的工程联系单,往往是竣工结算阶段产生价格失控,业主和承包商纠纷的根源。

3.签证操作性差

由于有的银行缺少工程管理方面专业人才,工程管理经办人所签发的工程联系单要素不全,含糊不清,计算费用的依据条件不足。决算时,无法按照工程联系单记载内容计算相关费用,也无法有效维护业主的利益。

(四)竣工决算环节

对于银行业来说,工程竣工环节最为主要的风险在于:隐蔽工程验收风险。银行业属于公安消防重点管理行业,对于消防、监控有特殊的要求。而且随着电子信息科技的发展,银行业务营运对于网络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因此在银行业基建项目中,消防、监控、网络等隐蔽工程尤为重要。而这些隐蔽工程往往被覆盖在室内装饰工程下,一旦未能按時保质保量验收,会导致投入使用后质量纠纷。

三、引入“三重一大”决策,健全基建管理制度

“三重一大”决策的引入,虽然不能防范基建工程所有环节的风险,但能从制度建设入手,有效减少各环节风险薄弱点。

(一)投资立项集体决策,明确监督和控制

基建工程属于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在投资立项环节,银行就应成立项目小组收集资料,事先调查,提供

施工和设计方案。各相关部门负责人集体决策,就项目可行性进行充分讨论,确定项目立项,明确项目负责人。必要时,需提交行长办公会议,由各分管行长审议后方可实施。立项环节的集体决策不仅能对项目的实施提供有效保障,还能提前发现项目不确定因素,减少工程实施时的变更事项,降低施工管理风险。

(二)建立集中采购制度

串标、围标以及最低价中标的风险,看似属于专业风险,但通过完善的制度建设是能够避免的。建立集中采购制度,规范集中采购行为,成立招投标小组,在议标评标环节充分发挥集体决议,必要时引入专业代理公司,能够很好的防范招投标环节的风险,选取到技术过硬、质量较好的施工单位。

(三)工程变更分级授权

工程变更通过联系单的方式体现在工程结算中。工程联系单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工程投资额的增加。因此工程联系单的签发应有制度管理和财务制约,尤其是重大工程变更,应纳入“三重一大”决策范围。银行应建立工程联系单分级授权制度,明确签证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及时性。具体表现为如实描述工程变更内容,准确估算工程变更金额,及时签发工程联系单,被授权人有效签字。涉及到工程投资总额增加的联系单,应有财务部门和工程管理部门联合签发,重大金额的工程联系单应取得分管行长确认签字。

(四)隐蔽工程集体验收

对于隐蔽工程的验收,应有严格的验收程序。除工程管理和监理人员在场外,使用部门也应同时到场,实施集体验收。确认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经监理人员签证后,施工承包单位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在竣工决算后,财务部门根据三方签字的验收单方能对工程项目付款。

篇5:三重一大决策制度

为进一步推进和规范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简称“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提高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的水平,防范集体决策风险,促进廉政建设,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

一、“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原则

1.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

2.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科学、民主、依纪依法、集体决策的原则。

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范围

(一)重大事项决策

1.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内重要法规和国家重要法律法规以及上级重大决策、重要部署、重要会议、重要指示精神等方面的重大事项。并结合实际研究提出贯彻落实的意见、建议和措施;

2.涉及全局性的机制、体制、制度改革方面的重大事项; 3.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计划(要点)等重大事项以及有关工作的重要部署;

4.经费财政(财务)预算的编制、调整、资金安排使用等问题;

5.市级各类专项资金、项目安排和下达;

6.涉及全局性稳定的重大事件处理、重要信访矛盾化解、重大事故处理和重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的重大事项;

7.工作报告;

8.需要下发或颁布的有关全局性的重要文件、重要规章制度;

9.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的重大事项;

10.其他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涉及全局性的需要集体决策的重要事项。

(二)重要干部任免

由局党组管理的干部的推荐、提名、录用、任免、调动、交流、考核、解聘、表彰、奖励、处分和后备干部人选、职工待遇等事项。

(三)重要项目安排

1.土地出让、土地供应、规划调整、土地收储、矿产资源配置、矿业权审批、土地开发整治、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申报、评审,测绘资质审核上报等工作;

2.其它需要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的重大项目和重大事项。

(四)大额度资金的使用

1.单位购买大宗办公用品计划与使用; 2.大型活动预算与开支;

3.需纳入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的方案与支出;

4.其他需要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的大额资金的使用。

三、“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程序

凡属“三重一大”事项,除遇到重大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外,应由局领导班子以会议形式集体讨论决定,不得以传阅、会签或个别征求意见等方式代替集体决策。局领导班子决策“三重一大”事项,要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以保证决策过程的科学民主和结果的公正合理。

(一)酝酿阶段

1.充分征求意见。决策“三重一大”事项,前期应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事项,应进行专家提议、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和综合论证;对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应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选拔任用干部要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确定的考察对象,应事先征求局纪检组意见;按规定需进行民主协商或听取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等意见、建议的,应事先履行有关程序。2.适当进行酝酿。决策“三重一大”事项前,班子成员可通过适当形式进行酝酿,但不得作出决定或影响集体决策。内容涉及多个部门的,应事先做好沟通协调;未协调或经协调仍存在较大分歧的,不得提交局领导班子会议讨论。3.按照程序提议。提请局领导班子会议决策的“三重一大”事项,需经分管负责人同意后,提前报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确定。除遇重大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外,不得临时动议。4.做好相关准备。分管领导组织有关科室应在局领导班子会议召开前,向局办公室提交议题,并将会议材料提前送达参会人员。

(二)决策阶段

1.保证出席人数。局领导班子决策“三重一大”事项,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出席,方能召开会议。纪检组长缺席的,会议原则上不得决策“三重一大”事项。

2.充分发表意见。审议“三重一大”事项,应由分管负责人作简要说明;讨论时,对有关决策建议,班子成员应逐个表态;因故未到会的,可用书面形式在会上表达。局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或主持会议的其他负责人要在听取其他成员的意见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集中多数人的正确意见。

3.逐项作出决策。对多个“三重一大”事项,会议应逐一表决。对“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经应到会成员半数以上同意,方可形成决定;发现有重大问题尚不清楚的,应暂缓决策;分歧较大的,可请求上级组织裁决。表决应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根据不同议题内容,分别采取口头、举手、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进行。应指定专人负责会议记录,并整理会议纪要。会议文件及有关讨论情况应如实记录,存档备查。

(三)执行阶段

1.分工组织落实。经局领导班子决策的“三重一大”事项,应由班子成员按职责分工组织实施;遇有职责分工交叉的,应明确一名班子成员牵头。

2.严格执行决策。局班子成员不得擅自改变集体决策。如有不同意见,可以声明保留,或者按组织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但在集体未改变原决策作出新的决策前,应无条件执行。

3.加强督查反馈。要建立健全决策督查制度,对“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执行情况,要进行跟踪督查,并及时向局领导班子及其主要负责人报告。

四、“三重一大”集体决策风险防控措施

(一)落实“三重一大”事项分工责任制

对“三重一大”事项的贯彻落实,要实行分工责任制。即局党组书记对本局执行“三重一大”事项工作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办公室、监察室等协调配合,其它科室共同参与的组织机制。“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后,由领导班子成员按分工和职责组织实施。

(二)加强“三重一大”事项的监督管理

局“三重一大”事项决策会议的相关情况(保密内容除外),定期在网上发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三重一大”事项的监督工作由纪检组牵头,相关科室配合,共同承办监督工作的组织、协调及检查等相关工作。由纪检组负责对局党组会决策的“三重一大”事项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定期将监督检查结果报送局党组。

(三)实施“三重一大”事项责任追究制度

篇6:三重一大议事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公司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水平,保证国有企业科学发展,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三重一大”指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及各直属子公司。属公司“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经过公司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严格按规定程序。

第二章 “三重一大”的主要内容

第四条 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重要决定的重大措施以及涉及公司发展和稳定、关系到企业和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均属重大决策的范围。主要内容包括: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重要决定、指示的主要措施,需向上级请示、报告的重要事项;

(二)公司发展和稳定的的重大问题决策: 1.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重点工作、重大方案的确定和调整;

2.公司经营方针、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的确定,财务预、决算的制定和调整,以及重大经营策略的制定和变更;

3.企业重大改革、资产重组、改制、兼并、破产等重要决策;

4.企业对外投资方案,股权收购、转让等资本运作决策;

5.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及废除; 6.重要经济合同审批;

7.企业利润分配方案,经营者持股方案;

8.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及对机构、人员较大规模的调整事项;

9.重大人身伤亡事故、责任事故、突发事件的处理;

(三)涉及企业领导人员及职工的工资、奖励、住房、公务用车、分流安置、劳动保护和劳动保险等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

(四)企业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五)全局性的、对公司有着重要影响的其他需要集体研究、决定的重要事项。

第五条 重要干部任免是指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的推荐、调整和任免,主要内容包括:

(一)集团公司中层管理干部、子公司班子成员、主要负责人的任免、调动、考核、奖惩;

(二)管理干部后备人选的确定;

(三)向控股和参股企业委派股东代表,推荐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和经理、财务负责人,以及其他重要人事任免事项。

(四)其他重要的人事任免。

第六条 重大项目安排是指对企业资产规模、资本结构、盈利能力以及生产装备、技术状况等产生重要影响的项目的设立和安排。主要包括:

(一)投资计划,融资、担保项目,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业务;

(二)公司对外投资、转让,重要固定资产添置、出售及变更;

(三)重要设备和技术引进,采购大宗物资和购买服务,重大工程建设项目

(四)应当由集体研究、决定的其他重要项目安排。第七条 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是指超过由企业或者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所规定的企业领导人员有权调动、使用的资金限额的资金调动和使用。主要包括:

(一)预算内大额度资金调动和使用,超预算的资金调动和使用;

(二)所有对外借款、担保;

(三)大额资金的一次性申请、使用超过 万元(含 万元);

(四)对外大额捐赠、赞助,以及其他需要研究、决定的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

第三章 “三重一大”的议事原则

第八条 集体决策“三重一大”事项,应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议事原则。主要原则有:

(一)依法决策的原则。“三重一大”决策必须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循党的方针政策和党的纪律,坚持责任、权力和义务相统一,切实保证决策内容和决策程序合法合规。

(二)依权限决策的原则。“三重一大”决策必须按照职责和权限进行。

(三)集体决策的原则。“三重一大”决策必须实行集体讨论,避免个人决策。

(四)民主决策的原则。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 事项,要充分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实行民主决策。

(五)科学决策的原则。“三重一大”决策要加强前期调研论证,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减少决策失误。

第九条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公司集体决策“三重一大”事项的形式主要有:董事会、党委会、总经理办公会等。

第四章 “三重一大”的决策程序 第十条 议事决策程序:

(一)会前准备。三重一大”事项提交会议集体决策前,应由分管领导或职能部门对需要讨论的事项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提供有关数据和政策依据。

涉及到重大项目投资、重大改革举措、整体规划等方面的事项要事先进行可行性研究,必要时可聘请专门机构或专家进行评估、论证。重大投资和工程建设项目,应当事先充分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

重要人事任免,应当事先征求上级主管单位的纪检监察机构的意见。研究决定企业改制以及经营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制定重要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企业工会的意见,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二)会议通知。会议的时间、议题应提前通知领导班子成员和纪工委相关领导及其他参与决策的所有人员,会议的有关材料一般应同时送达,以便与会人员围绕会议议题,进行必要的准备。因故不能参加会议的,可以用书面形式表达意见。

(三)会议人数。领导班子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必须有半数以上成员参加,重要干部任免事项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参加,方能召开会议。根据工作需要,公司有关部门、子公司负责人和有关业务工作人员可列席会议。

(四)议题讨论。研究讨论重要议题时,要由议题提出人员或相关人员认真全面介绍议题的有关情况。与会人员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研究多个事项时,应当逐项讨论。会议主持人要充分发扬民主,严格遵守会议程序和规定,认真听取每名班子成员的意见,对于少数人的意见,也应当认真考虑。

(五)会议表决。会议讨论决定重要事项时,应进行表决,表决可采取口头、举手、无记名投票或者记名投票方式进行。决定多个事项时,应当逐项表决。对意见分歧较大的事项,如无时限要求,应暂缓作出决定,待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后,下次再决策。

(六)决策实施。决策作出后,当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有关决策情况;公司负责人应当按照分工组织实施,明确实 施的部门和负责人。参与决策的个人对集体决策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或者向上级反映,但在没有作出新的决策前,不得擅自变更或者拒绝执行。如遇特殊情况需对决策内容作重大调整,应当重新按规定履行决策程序,并按新的决定执行。

(七)督促检查。对领导班子决策的“三重一大”事项,由 部门进行督办,并及时将落实情况汇报,确保决策落实。

第十一条 会议情况应以记录或纪要的形式留下文字资料,存档备查。记录和整理工作由专人负责。

第十二条 会议在讨论与参会成员本人及其亲属有关的议题时,本人应主动回避。对尚未正式公布的会议决策和需保密的会议内容,与会人员不得外泄。需要上级审批或备案的事项,要按规定及时履行相关手续。

第五章 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

第十三条 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是监督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党委负责“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纪委协助党委负责组织协调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十四条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造成严重政治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的责任人,要根据事实、性质、情节承担责任,依法依纪进行责任追究。

(一)不执行或不正确执行本制度,应当集体讨论决定的事项未经集体讨论,而由个人或少数人决定,或由于紧急情况,未经集体讨论决定而个人决策,事后不及时通报的;

(二)未向领导集体提供真实情况而造成错误决定的;

(三)不遵守、不执行集体决定,或未能按照集体决定和分工履行自己的职责,或擅自改变集体决定,给工作造成损失的;

(四)执行决策后发现可能造成损失,不及时报告和采取措施纠正的;

(五)其他因违反“三重一大”制度而造成失误的。第十五条 责任追究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规定,按照领导人员管理权限和领导人员任免、聘用制度规定的程序办理。追究的方式有责令检查及纠正、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免职、责令辞职、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等。

第六章 附 则

篇7:“三重一大”制度

集体决策制度的实施办法

根据县委、教育局党委关于“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的实施意见的精神,为了进一步完善学校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提高领导班子科学管理水平,经学校行政会、校务会集体讨论拟稿,提交教代会审议、修改并通过本制度。

一、“三重一大”事项的主要内容

(一)重大事项决策

凡涉及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均属于重大事项决策的范围,主要内容包括:

1、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以及相关制度规定等等;

2、学校评选各类先进、教师奖惩等等;

3、急、难、特、突发事件的处理;

4、涉及学校全局的重大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的制定;

5、教职工工资福利、医疗、休养、职称、聘用合同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

6、学校对外重要合作和交流事项;

7、校领导班子认为应当集体研究决定的其他事项。

(二)重要人事任免

1、中层干部的任免;

2、中层及中层以上后备干部的推荐、选拔;

3、推荐申报县级以上先进个人或先进集体;

4、学校职称评审委员会负责人和成员的任免。

(三)重要项目安排

1、学校基本建设项目、校园整修及房屋修缮项目、大宗物资及设备采购等;

2、对外合作交流的重大项目的支出。

(四)大额度资金的使用

1、学校年度经费预算、调整方案及决算情况,学校预算安排。

2、未列入预算单项支出在1万元以上(含1万元)的资金支出款项。

3、学校教职工结构工资方案制定及其调整。

4、学校领导班子认为应当集体决策的其他大额度资金的使用。

二、集体决策的机制和程序

(一)集体决策机制和分工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对重大问题,党政主要领导协商后,通过校务会议行使决策权。有些事项需经党支部会议和校务会议分别审议,党政两委会讨论决定事关学校全局的重大问题,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

(二)参与集体决策的范围 出席校务会议的成员为校长、书记、副校长、工会主席,支部委员出席党支部会议;有些事项根据工作需要,由校长或书记邀请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列席相关议题的讨论。如遇重大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由校长审核决定,事后再及时召开校务会议予以确认。

(三)民主决策程序

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凡属“三重一大”事项,在提交校务会议决策是,要经过必要的民主程序论证。

依照有关规定,应由教代会审议通过的重要事项,要提交教代会审议通过。

其他“三重一大”事项,在校务会议决策之前,要依照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广泛调查研究,充分听取群众和专家意见深入进行论证和协调。

三、集体决策议事规则

(一)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要求,决定重大事项。实行校长负责制,采用集体议事,并以会议决定形式体现集体意志,一般不以传阅、会签或个别征求意见等形式代替集体议事和会议决定,充分听取与会人员意见,确保决策的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

(二)凡需校务会议决策的事项,任何人不得以其他形式替代。

(三)会议要严格按照预定议题进行,一般不能临时动议议题或表决事项,特别是不能临时动议重大议题或重要人事任免事项。对于带有实质性的有争议事项,如无时限要求,一般应推迟议决,重新调研,待意见成熟后,再提交会议议决。

(四)“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情况,包括决策参与人、决策事项、决策过程、决策结论等,要以会议通知、议程、记录、纪要、决定、备忘录等形式留下文字性资料,并存档备查。

(五)校务公开。对校务会议决定的重大事项,除涉密事项外,都应以适当的形式向全校公开。

篇8:工商局三重一大制度

1“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在企业中的运作形式

“三重一大”制度建设是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关键环节, 同时它也是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深化企业改革的重大课题。完善“三重一大”制度, 一方面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另一方面也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当前, 大多数企业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按照业务分类, 作为“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配套制度, 制定了多个方面的业务管理制度, 包括财务、采购、人事、投资等。二是按照决策主体的不同, 制定了股东会 (股东大会) 、董事会、监事会的议事规则, 分别确立了党委会、总经理办公会、党政联席会的会议制度。

以健全监管体系、法规体系、责任体系, 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或者“党政分设”等组织措施, 目前, 企业对“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监督逐步加强, 严格落实各级管理干部业绩考核管理制度等, 为“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提供了体制和制度保证。从领导体制上为发挥监督作用提供了组织保障。从而保证每个责任人在治理结构中体现党组织参与的职能。

2 建立科学规范的标准化运行体系, 是保障“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发挥强大功能的必要手段和关键环节

当前, 许多企业及其下属单位的决策制度运行已初见成效和规模, 却尚未形成决策、执行和监督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衡的科学机制和运行体系, 集体决策的事项范围和程序等内容有待进一步明确。有的企业分散了领导班子抓重大事项的精力等问题, 他们不分大事小事都上会走程序;同类的事项有的上会集体决策, 有的由个人决策;企业中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 因为它们存在着对集体决策的事项范围和权限规定得比较笼统。由于集体决策程序规定不够系统、规范、严格, 有的没有足够时间进行研究, 对所要决策的事项把握不准;还有的事后补程序、补手续, 没有经过集体讨论就开始实施, 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或者不能充分表达意见和建议;上级部门干涉或代替下属单位决策, 一些企业存在决策、监督、执行的体制构架不清楚, 主要是由于决策机构人员高度重合、部门职能或人员分工不明确, 致使现代企业制度对集体决策的机制保障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就是要建立科学规范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运行体系, 用标准化的决策管理流程来制约企业和领导干部的行为。要使各个工作环节、业务步骤在决策制度的监管中清晰可见, 统一规范业务流程, 实现制度管理的系统化、程序化, 内容明确, 这也可以为决策制度的监督检查和考核提供依据。建立规范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中各项流程的数据库, 加强决策制度落实中的信息化建设, 坚持对业务流程的梳理, 解决好程序和效率的关系, 实现流程管理和控制的信息化。在按流程运行、按程序操作、按人员执行的关键环节, 企业重大决策集体审批, 企业部门之间相互牵制, 必须留下可供查实的证据, 使规章制度执行具有可检查性。对决策制度执行情况定期考核和评价等措施到位, 企业部门之间相互牵制, 加强职能监管和员工监督, 理顺各监管部门及监督人员的职能和分工, 可以确保决策制度真正得到全面落实。建立起分工合理、监管全面的监督体系。要将责任心强、爱岗敬业的管理干部选派到监督岗位上, 并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以确保“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科学高效落实。

3 针对现实情况, 所做出的几点建议

3.1 依法参与决策一是进一步分清决策参与主体与法定决策主体的工作责任。

企业的法定决策主体承担相应的经济、行政、刑事等法律责任。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时, 他们也是自身的责任人, 对决策内容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主要是履行决策之前的审核权和建议权, 要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 承担相应的政治责任。

二是进一步理顺决策参与主体与法定决策主体的工作程序。要明确决策参与主体参与决策的途径和方式, 不断建立健全决策参与主体、决策主体相互衔接的议事规则, 按照责任、权利、义务相互统一的原则, 明确决策参与主体参与决策的途径和方式。逐步将决策事项告知企业党委、工会等决策参与主体, 按照责任、权利、义务相互统一的原则, 各决策参与主体按照程序认真研究讨论提出意见。由企业党委 (组) 与经营管理班子共同决定企业重大事项, 为充分保障党组织、工会、职代会在企业管理中的职权, 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 可以采用党政联席会议的方式。

3.2 健全决策体制制度的效用取决于制度的执行。

必须着眼于建立完善保障“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落实的有效体制, 进一步明确决策参与主体与法定决策主体的工作内容和体制, 努力实现“三重一大”制度体系在更高层面的系统整合, 党委 (组) 、工会、职代会是企业主要的决策参与主体。主要是企业方向性、原则性、政策性、全局性的决策, 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应当是企业重大问题, 企业党组大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在党组织领导下, 工会、职代会解决“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不执行、不能执行或执行不力问题, 使制度体系发挥预期作用, 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通过有效的保障体制, 使这些问题得以顺利扭转。

3.3 规范决策程序不能将决策结果放任自流, 建立健全决策后的评价、反馈纠偏程序;

充分保障职工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建议权;实行票决制, 不能将不同意见置若罔闻, 建立健全决策过程中的议事规则;防止决策的草率、随意, 建立健全决策事项的经济、法律、技术等可行性论证程序。

3.4 明确决策范围集体决策是企业领导班子的组织行为, 不是个人行为。

集体决策是企业领导班子的组织行为, 不是个人行为。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 就是要把个人负责纳入到集体决策和民主管理规范的组织行为之中, 通过明确决策范围、决策权限、决策程序、决策方式等, 解决“个人说了算”的问题。要按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规章制度的要求明确决策事项的范围;要确定决策事项的范围, 主要是依据《企业法》、《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要结合企业实际明确“三重一大”的事项范围。国务院国资委出台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 主要是关于企业主业发展、对外投资、产权转让、业绩考核等内容, 均要纳入企业“三重一大”决策的范围, 包括依法要求企业向出资人备案、报批的重要事项, 同时明确规定由企业集体决策的事项。

3.5 加强决策监督一是要加强监督部门的管理和责任落实。

监督部门要敢于和勇于对企业的决议事项提出质询或者建议, 要求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对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予以纠正, 对领导干部或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 要进一步健全职代会, 明确职代会监督的职责权限和途径, 在决策过程中, 要通过处务公开等方式, 加强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 充分保障员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等的实现。在适当范围内向职工群众公开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重大事项, 以体现员工群众的民主性。二是要加强党组织监督。把党内与行政监督有机结合起来, 要把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作为企业领导人员任免和奖惩的依据, 保证党组织在参与企业决策的过程中发挥保证监督作用, 将其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巡视工作之中。要根据《公司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条例, 作为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的规定内容, 作为企业领导人员任免和奖惩的依据, 研究制定企业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接受监督和民主评议。三是要加强廉政监督。要明确“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原则、决策范围、决策形式等, 研究制定企业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规范性文件, 以及决策程序、决策执行、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等内容, 要认真总结在决策中贯彻“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基本原则, 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以发挥指导作用。为企业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 要加强对企业章程审查, 把“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纳入企业章程, 对组织设计和职能分工的成功做法, 要通过加强对产权管理、财务管理、重组改制、业绩考核的方法, 体现到企业的规章之中。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 同时加强对董事会试点等业务的监管工作。

综上所述, “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对于国有企业从源头上治理腐败, 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能保证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 控制各类案件发生, 减少企业经营决策的失误。如今, 已经收到明显效果, 许多企业大力推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 但仍需要继续总结经验, 改正不足, 解决问题。我们要共同努力, 使此项制度日趋完善, 真正发挥其强大的作用, “三重一大”的深入推行和检查监督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罗俊容, 李事傧, 郭人荣, 陈晟, 翟昌福.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构建新探[J].财会通讯, 2012 (05) .

[2]郝明金.认真贯彻落实国有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J].中国监察, 2010 (17) .

上一篇:二中队计划下一篇:怎样搞好班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