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小学写雪作文

2024-04-30

描写小学写雪作文(共14篇)

篇1:描写小学写雪作文

“20xx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不过,今年就得改成“20xx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早一些。”

知道我为什么这样改吗?因为:早上我起床一看,发现窗外白得有些晃眼,打开窗:外面白茫茫一片,道路上、房顶上都被那像柳絮、像芦花般的雪花覆盖住了。雪花很白很白,白的那么纯洁,他们把大地装点得也很纯洁、很美丽。我有种这样的感觉,雪不仅仅使万物变得纯洁,也使人们的心灵也像它一样美丽、纯洁。

到学校里,同学们都非常兴奋,我们利用了课间操时间来打了一场痛快的雪仗。“临上战场”时,我们纷纷戴上了围巾、帽子,简直是全副武装。一下楼,男女生就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我们都是拿雪球攻击对方,不过有些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总是扔不住人,反倒害的被别人打!这时,预备铃响了,同学们都在一分钟之内飞奔着跑回了教室。他们个个都湿漉漉的,真好笑!

雪越下越大,这时,一片雪花落在我的手上,一会儿又化了。我想:“雪也许会在停了以后,很快就化了。我真有点舍不得他们化掉。但是,雪终究会化的。但它们短暂的“生命”却能够保护植物、湿润并清洁空气。我认为它是最无私的,它在默默的奉献它的“一生”。

“雪绒花,雪绒花……”当我看到雪花正在洗礼这个世界的时候,《雪绒花》的旋律就会在我心里回荡。这曲子那抒情的旋律,能够准确的表现出雪的美好。但愿如果真的如《雪绒花》中唱的,祝福我们的祖国、祝福全世界的和平!

篇2:描写小学写雪作文

到了学校,我的手指已经非常得红,我往口袋里放了进去,暖和多了。

第一节下课,我和我的好朋友在教室门口做了一个很大的雪球,我的好朋友在下课的时候,把雪球给咬了一口,我立刻把雪球扔掉了。我说:“不干净的!”

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说:“由于天气的缘故,再放两天假。”我和同学们都高兴极了可以去玩雪了,等到放学我们都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到了晚上,我和爸爸一起到外面打雪仗:到了楼下,我拿起一个雪球就打中了老爸。我飞快的跑到了外面,我埋伏了起来,老爸出来的时候,我就打了过去,老爸也打了过来,结果我们两个都被击中了。最后,我打中了老爸的头一下,老爸打中了我的身体。接着,我打中了老爸三下,我被老爸打中了一下。最后我胜利了。

星期六,我碰到了我的一个好朋友。我和他一起去品尝了一下雪的味道,一吃没味道,但是有点像棒冰,冰冷冷的,里面有许许多多的水可以帮助好久没有喝水的人解渴了。

然后我和他一起堆雪人,我去搬雪,他来堆。我再去拿了一顶帽子和一条围巾给雪人戴上,我又去拿了一根胡萝卜和两颗葡萄还有一条一条肉丝。把胡萝卜当做鼻子,葡萄是眼睛,肉丝是在微笑的嘴巴,最后我和他一起堆得漂亮的雪人完成了。

篇3:侧面描写在小学生作文中的运用

一、侧面描写的意义

在记叙文写作中, 人物的描写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是对人物做正面的刻画, 对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和动作等方面进行描写。侧面描写是指通过描写周围人物或环境等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以突出主要人物的个性特点。如果说, 正面描写是红花, 那么侧面描写就是那片片绿叶。“红花也需绿叶衬”, 因为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 有利于表现人物的特点, 能使人物的个性更为鲜明突出, 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发挥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

二、侧面描写的运用

人物描写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一个重点, 教师适当地指导学生在正面描写的基础上运用侧面描写, 可以使笔下的人物形象更立体生动。指导学生人物侧面描写可以从以人衬人、以景衬人、以物衬人三方面入手。

(一) 以人衬人

以人衬人即通过对其他人物的描写来衬托主要人物个性特点的方法。“对其他人物的描写”主要有以下三种。

1. 人物语言烘托法

就是通过描写旁边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主要人物的某一特点。

例如, 有一个学生在描写自己的外貌时写道:“我是一个留平头的男生, 眉毛浓厚, 眼睛黑亮, 大大的耳朵特别引人注目。同学们都叫我‘大耳朵图图’, 长辈们笑谈:‘你的招风耳真可爱。’我连忙更正:‘这是招财耳, 不是招风耳。’”在这段描写中, 这位学生通过描写同学、长辈对他耳朵的议论, 以此来突出自己耳朵大的特点。这样的侧面描写胜过正面的外貌描写, 从这些旁人的语言描写中, 读者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长着大耳朵的机灵可爱的男孩子。

又如, 有个学生描写表弟执着学习乒乓球时, 这样写道:“我看他在楼下已练得气喘如牛, 忙喊他:‘小锦, 别练了, 上来房间凉快一下。我开好空调等你。瞧你已经练了一个半小时, 快累成狗了。’可他似乎把我的话当成了耳边风, 仍然朝着墙对打。邻居张爷爷见了, 边点头边赞道:‘小锦这孩子, 每天都坚持练习, 现在村里有些大人也不是他的对手啦。’”像这样侧面描写“我”和邻居张爷爷的语言, 表现了表弟执着认真的精神, 比起直接描写他如何天天练习来得更真实, 更令人信服。

2. 人物行动烘托法

即描写旁边人物的行动来表现主要人物的方法。例如, 教师常指导学生写作有关“六一”游园“画鼻子”游戏的作文, 这样的作文除了可以指导学生把这个蒙面同学的动作写出来外, 还应指导恰当的侧面描写。“看到他把鼻子画到了额头上, 旁观的同学早就笑得前俯后仰。你瞧, 菖菖同学笑得捂住了肚子;菖菖同学爆笑开来, 再也停不下, 直接坐在了地上;还有的同学笑得抱在了一起。”像这样描写旁边人物的动作, 更能表现这个活动的滑稽有趣, 也突出了欢乐“六一”的主题思想。

3. 人物心理烘托法

顾名思义, 即通过描写旁边人物的心理活动来表现主要人物。这个写法在《“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中就有运用:“一语未了, 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 说:‘我来迟了, 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 恭肃严整如此, 这来者系谁, 这样放诞无礼。”这里就通过黛玉的心理描写来烘托出王熙凤泼辣、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教师在教学时, 可以此为例, 进行指导。于是, 有个学生在描写爸爸迷恋智能手机时写道:“自从爸爸买了那台新的手机后, 他就成为了名符其实的‘手机控’。饭饱茶足后, 他必定坐在沙发上, 拿着手机, 全神贯注地看着。遭到我和妈妈的抗议后, 他开始变着戏法和我们捉迷藏。最近几天, 他经常说他肚子痛, 一进厕所就大半个小时。我心里明白:爸爸这是在找借口, 躲到厕所里图清静了。假装肚子痛, 一来能在里面看手机, 二来还能换取我和妈妈的同情心, 家务事也不用做了。真是一举多得。哎, 大热天的, 他也能在厕所里待那么久, 真拿他没办法。”在这篇习作中, 为了表现爸爸迷恋手机这一情况, 学生用了较大的篇幅描写自己对于爸爸躲在厕所玩手机的想法, 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手机控”爸爸的画面。

教师指导学生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以上三种方法对人物进行侧面描写, 能比正面描写来得更自由、更灵活。当然, 还应视具体情况, 推敲斟酌, 以更好地表现主要人物的个性特点。

(二) 以景衬人

自然环境的描写在记叙文中可谓常见, 它除了能交待故事发生的季节、地点、气候、场景外, 还能从侧面表现人物的特点。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课文《桥》就运用了这一写法。作者在文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雨的大、山洪的险, 目的是为了突出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 老汉沉稳、高风亮节、舍己为人、不徇私情的精神品质。以此为范文, 指导学生在写作中活用以景衬人的方法, 能为习作增添不少亮点。例如, 学生写作《一份珍贵的礼物》时, 这样描写妈妈冒雨去为他买礼物:“那天下午, 下起了倾盆大雨, 雨水像断了线的珠子, 打在窗上, 发出‘啪啪啪’的声音, ‘轰隆隆’的雷声不断地在耳边响起, 风也来助威, 把路边的树刮得东倒西歪, 大街上几乎没有行人。”小作者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 以此表现礼物的珍贵, 有力地烘托出妈妈对他的爱。

成功的环境描写, 源于对笔下人物的用心揣摩, 源于对环境的细心观察, 源于对生活的用心感受。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为人物描写锦上添花。

(三) 以物衬人

通过对周围事物的描写, 来表现文章中主要人物的特点, 这样的写法就是以物衬人。在《一夜的工作》中, “这时候, 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 一小碟花生米, 放在写字台上”“花生米并不多, 可以数得清颗数, 好像并没有因为今夜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这一段通过对花生米的描写, 表现了其数量的少, 烘托出了周总理生活俭朴的品质。这样以物衬人的写法, 在文章中非常常见。描写宫殿的富丽堂皇, 可以表现人物的奢侈;描写器物的破旧, 可以表现人物的贫穷;描写房屋的干净整洁, 可以表现人物的勤劳, 等等。例如, 在《过生日》一文中, 小作者写来到寿星同学家, 发现小寿星已把家里布置一新, 不仅桌上摆着蛋糕、零食、水果, 而且墙上贴着彩带, 天花板上飘着五颜六色的气球。通过对这些事物的描写来表现小寿星过生日的愉快心情, 是很恰当的。这样的侧面描写胜过直接描写小寿星开心的神态、动作, 并且赋予了读者更多的想象。

三、侧面描写方法的训练

小学只是习作的起始阶段, 教师对学生写作技巧的要求不宜太高, 而且侧面描写作为正面描写的辅助, 不宜喧宾夺主, 教师应适当点拨, 采用一些趣味练习的方法培养他们运用侧面描写的兴趣, 提高写作信心。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训练:1引导学生收集、整理语文课文中采用侧面描写的片段, 在此基础上, 开展交流活动, 再拓展为阅读课外书籍, 从中摘抄侧面描写的语段, 交流感受。2判断题:下面句子属于侧面描写的请打“√”, 不是的请打“×”。3用“_”划出下列语段中的侧面描写。4小练笔:围绕“天真热”“真好笑”等主题写一段话, 要求用上侧面描写的方法。5学习在作文中运用侧面描写, 写完作文后, 用“_”划出自己运用侧面描写的句子, 在旁边为自己画上一个大拇指。

篇4:描写小学写雪作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景物描写;作文教学;分析

有一定阅读量的人们都会发现,一段好的景物描写能够良好地展现出一个画面,有效地烘托出当时的气氛,让人们很容易接收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比如,朱自清在《春》中这样写道:“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段对春的描写,选取了春天最吸引人的特征,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但是,在小学作文中,我们几乎不会发现这样的描写,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在启发学生的同时,把一些有助于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一、训练学生的感受观察能力

景物描写中,无论是对所写事物粗略地描绘,还是细致地刻画,都要抓住事物特征,这是关键。如果没有真实、准确的把握住所写对象的特点,那么写出来的东西往往是空洞甚至是错误的。小学生是一群活泼好动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喜欢跑跑跳跳,往往没有耐心停下来好好观察、感受什么。所以,在课堂上训练学生们的观察感受能力是很好的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们得到了训练,一旦学生养成了善于发现、勤于观察的好品质,这样在生活中他们就会不自觉地进行训练,是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人们对于事物的感知往往来源于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而景物描写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升华。

二、鼓励学生说出感受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最终表达的都是感情,没有感情的景物描写是没有血肉的。所以,对于事物的观察,都要落脚到情感上。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有很多想法,这时就要利用这种天性加强训练。课堂上,老师可以准备一幅风景画或者一段文字作为材料,让同学们在观察和阅读过后发表自己的感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同一事物的感受不会完全相同,应该请不同同学发表感想,这时的感想不要求文字优美,只要能正确反映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这种训练应该和观察事物联系起来,这样能让学生在观察过后就能立即说出自己的想法,一举两得。

三、加强阅读,模仿写作

有的学生观察到位,想法丰富,但是到动笔的时候往往无从下手,自己丰富的想法反映不到纸上,这说明对于写作的方法还没有掌握。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加阅读,才能慢慢体会到别人是如何把感情通过一支笔描绘出来,如何让读者切身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这是个长期的过程,短时间内很难看出效果,但是依然要持之以恒地坚持。

读书也要求读好书,只有读有益的书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素质。这就要求老师做好推荐书目的工作,在语文课本之外,老师应该给学生留阅读作业,将对学生景物描写写作有益的文章或者图书推荐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在阅读过后根据某一段进行模仿写作,这项工作也可以偶尔放到课堂中进行。在进行长期训练后,学生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语感,能用一段景物描写表达出自己的感情或者烘托出某个气氛,这就达到了目的,而学生的内在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四、综合训练

前面一些训练都是基础工作,属于准备材料,只有前面一些是不够的。有的学生会观察、有想法、能写出一段不错的景物描写,但是全文结构混乱,条理不清,这也是不行的。

第一,老师应该教授文章的条理顺序。无论是文章还是观察事物,顺序都是重要的,有序的观察和结构能让文章表达清楚,让读者清楚明了。所以,在进行观察训练时,老师要加入对观察顺序的引导,在进行写作训练时,老师也要时刻提醒描写事物的顺序,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写作习惯。

第二,老师应该教授修饰方法。没有修饰的文章写的好叫朴实,写的不好叫平淡。而小学生几乎达不到朴实的效果。在进行模仿写作时,学生往往会不经意地掌握几种修辞手法,但这对于他们是模糊的。在对修辞手法进行系统地讲解和专项练习过后,学生们才会在理论上有所领悟,对于修辞手法的运用也会更加熟练,这样会对文章增色不少。

第三,在小学作文中,景物描写往往服务于记叙文,老师在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时,应该多加强调景物描写的运用。在作文批改时,对于用的好的景物描写要给予鼓励,不恰当的景物描写给出修改意见,这样对于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五、小结

小学作文对学生以后的写作起到奠基作用,不能忽视,所以需要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巧妙的方法来指导小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当学生把景物描写成功的运用到文章中时,说明他对写作已有了初步的感觉,对于以后的写作很有帮助。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努力会成功,老师努力一样会成功。

参考文献:

[1]王秀丽.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学周刊,2012(23)

篇5:描写写雪作文

记得那是昨天下午的第一节课,上课大约20分钟左右,突然听到后面的同学激动的说:“下雪了!下雪了!大家快看那!”我当时欣喜若狂、高兴不已,心情无比激动,赶紧把脖子向3点钟方向一转,哇!真是一副壮观的美景呀!只见,沙粒般大小的雪精灵从天上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翩翩起舞,不一会便变成了鹅毛大雪。

刚一下课,同学们蜂拥似的跑向白雪皑皑的操场上,好像在晚一点雪姑娘就要消失似的,我们到了操场上,同学们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我也很快乐在其中,心里美滋滋的,别提有多高兴了。

篇6:描写写雪的优秀作文

风和雪舔着我那早已被冻得冰凉的脸蛋。雪下得更大了,六角的雪花纷纷扬扬地被撒下,天地之间一片苍茫,我被雪花遮住了眼睛,甩手一揉,不巧闯了个祸——一下子误打了好朋友俞茗叶的手,他一脸沮丧地说道:“我的手已经够凉了,你这一打可更凉了。”我连忙说:“对不起,得怪老天爷不长眼睛,用这么大的雪花把我的眼睛给蒙上,才不小心打到你的!”好朋友被我逗乐了,也忘了手痛。在欢乐之中雪花宝宝好像也被逗乐了,便更加肆无忌惮地在天空中飞舞。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起来。大家赶紧站好队进了音乐教室。此时,我的心仍然无法平静下来,还是留恋着外面茫茫的冰雪世界。终于挨到下课了,外面雪花宝宝依然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舞着,同学们又欢笑着涌入了白茫茫的操场中。瞧!正在丢沙包的那伙熊孩子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再瞧瞧郝一鸣同学,竟然在地上滚了起来,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滚雪球”?他终于连滚带爬地站了起来,东拼西凑做好了一个大约拇指大的雪球,他看着他的雪球说:“看,奥特曼给我力量!我用拇指雪球打——败——你!冲呀,奥特曼‘大’雪球!”说着便冲向了对面的小伙伴。叮铃铃——又上课了。雪变小了,我真不想让雪花们走开,而雪花宝宝好像也明白我的意思,也不想走开,依旧在天空中飘着,舞着,直到和我恋恋不舍地告别。

篇7:描写写雪的优秀作文

我上完音乐课,去买“大哈农”时,心情特别不好,因为我的脚特别冷,到书店的时候,我觉得雪下得特别大。雪一直下个不停。

回到家,雪还在下着,我和妈妈站在窗台边看雪,外面的雪花一直飘个不停:外面停汽车的地方全都变白了,外面停的一辆辆汽车简直就像一块块雪糕;外面的亭子上面,有很多很多的白线,就象斑马的条纹一样;路边一个个路灯简直就像一个个盛雪的酒杯;外面的雪简直就像鹅毛大雪,外面的空地铺上了厚厚的一层雪,像一片白茫茫的草原;偶尔看见外面的人走着,就像米饭中的一粒花椒。

当我往远处看的时候,远处一片都白茫茫的,在外面种的树也都看不清了,等我打开窗户的时候,一股冷空气夹着风声冲进来,仿佛把我的裤子弄湿了,感觉特别冷。这时我看见一群鸟儿在绕着房顶一圈一圈地飞,这些鸟儿真勇敢呀,我要多参加冬季运动、多增加抗寒能力,象鸟儿一样不怕风、不怕雪,在天空中飞翔。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的布局很好,首先小作者介绍了天气预报,让读者知道雪就要来了,这样便过渡得很自然。接着小作者又描写了自己的感受,因为下雪,小作者的脚特别冷,心情有点不好。但紧接着,小作者笔锋一转,描绘起了美丽的雪景。

小作者对雪景描绘得很细致,还采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如“偶尔看见外面的人走着,就像米饭中的一粒花椒”,展现出了小作者奇妙的联想力,也烘托出了雪花的美。

文章的结尾,小作者表达了自己要多参加冬季运动、多增加抗寒能力的想法,深化了主题。希望小作者热爱运动,以后成为一个运动健将。

文章语言清新,层次分明,是一篇赏心悦目的美文。

篇8:描写小学写雪作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人物描写

丁玲曾说过: “有许多人物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但是要把这个人物画出来, 让读者认得, 理解, 体会, 引起自然的爱憎, 是需要许多手法的。”因此, 在写作时写出真实个性的人物, 只有平常的了解还不行, 还需要运用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

一、找准人物特点

有人说, 写人要写“魂”, 这里所说的“魂”就是指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叶圣陶先生曾指出: 心有所思, 情有所感, 而后撰作。由此可见, 只有对所作文章中心已心中有数, 即在写作前先给人物的思想定位: 他是一个思想高尚的人, 还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是一个有着品学兼优的人, 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等等, 只有你确定了这个中心, 你才能更有目的的根据这个“魂”去恰当的选择材料。

例如,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要求: 《少年闰土》写了有关闰土的几件事情, 使闰土的形象跃然纸上。你也可以用一两件事来介绍你的小伙伴, 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

《少年闰土》一文作者就抓住了农村少年闰土的聪明能干、活泼可爱、机智勇敢、知识丰富的特点,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在介绍小伙伴时就要先确定小伙伴与众不同的特点, 进而才能更好地思考表达方法。

二、选好典型事例

写人离不开事, 但写事是为写人服务的, 而这些事件的选择必须典型。所谓典型, 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 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 都是普普通通的平凡小事, 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小见大”。对小学生来说, 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 即时选择两件事例, 也不要平均使用笔墨, 应当详略结合。在具体安排详略时, 可以围绕中心, 比较每个材料与中心的关系, 与中心关系密切的、最能突出中心的, 要详写, 次之则略。

三、抓住人物描写

我们在写作中可以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出人物的身分、职业、年龄、文化层次等; 可以用具有生动性和典型性的动作来彰显人物个性; 可以对人物作入木三分的内心世界的刻画; 可以采用细节描写来为文章增添光彩, 使读者如观其形, 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

1. 外貌描写, 以形传神

人物的外貌, 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 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 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 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切忌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恰当的外貌描写, 不仅可以丰盈人物形象, 还可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少年闰土》一文写闰土的外貌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而是抓住了紫色圆脸, 项带银圈的特征, 把一个绍兴农村少年的形象鲜活地表现了出来。

2. 语言描写, 言必由衷

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 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成功的语言描写, 要求使用的语言必须是具体感性的、生动的, 即形象化的语言; 必须是精确而凝炼的; 必须是个性化的。只有这样, 才能克服一般化、雷同化的弊病。如《少年闰土》一文, 从语言描写中, 我们知道闰土心中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闰土作为生长在海边的农村孩子, 这正是他所熟悉的事, 因此, 他说起来滔滔不绝。这些语言的描写是多么地恰如其分, 符合闰土的身份啊!

3. 动作描写, 形神兼备

一个人的行为、动作, 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看一个人, 不仅要听他怎么说, 更要看他如何做, 正所谓“听其言, 观其行”。那么, 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呢? 首先, 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 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其次, 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 但只有那些有特色, 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 才能把人写“活”。

4. 心理描写, 升入心灵

心理是人物内心的活动, 是无声的语言。人物的内心世界, 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 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 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 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写不仅要真实、自然, 还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作文时, 大多采用“我想”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有时可以使用假设, 自然流露心理活动, 还可以有感而发, 直接抒发心中所想。

5. 侧面描写, 烘托人物

侧面烘托, 就是通过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描写, 来渲染气氛、烘托主要人物, 它是正面描写的一种补充。“山之精神写不出, 以烟霞写之; 春之精神写不出, 以草树写之。”为避免正面描写的平淡、拖沓, 可用侧面烘托法。侧面烘托可以物衬物, 或以景物烘托人物, 或借助他人来刻画人物。

人人有个性,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因此, 在刻画人物形象时, 一定要抓住人物的个性, 人物才鲜活, 才生动, 才能让读者久久不忘。

参考文献

[1]叶圣陶.作文论.上海商务印书馆, 1924.

篇9:描写小学写雪作文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综合运用,也是学生文化蕴含的体现,能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五六年级的习作要求是:“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习作要有一定速度。”不难看出,对六年级学生的习作要求已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但是,在小学六年级语文作文教学中,我常常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感到苦恼:如作文中字迹潦草,错别字连篇;文理不通,思路混乱;假话、套话、空话长篇累赘,不知道自己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等等。一直思考着该怎么样进行写作教学,让学生们学到实处,真正提高写作水平。于是苦口婆心的说教,反复纠正错误,却收效不佳。思考着是不是可以改变一种方式,于是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发现通过以片段写作训练提高小学六年级学生作文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高涨,作文水平较差的学生也有明显进步,学习态度变得更加端正,增强了写作的兴趣。

所谓“作文片断”是指用一段一节的小篇幅,表现生活中的一个断面,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谈论对某事某现象的一点看法,而进行的片断写作练习。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几乎可以断言,能够写好一段,一定能写好一篇 。反之,连一段都说不流利,一整篇就必然更加夹缠不清了。”可见,片段训练是为篇的训练打下基础的,基础不扎实,将直接影响学生作文水平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影响写篇的训练。片段训练则比写一篇文章更具可操作性,小学生生活积累有限,即使到了六年级,也有很多学生缺乏细腻、生动的描写,让学生进行环境、场面、四季、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想象意境等片段训练则比较现实,也可以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片段训练的实质也就是分解训练,先分解,后综合才能得心应手,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六年级学生面临升学,任务重,压力大,如何在教学中快速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为此,结合我的亲身教学实践和所阅读的资料,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片断描写的训练中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巧用文本,举一反三

1.随文情境,练习片段。

为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表达欲望,利用现有课本资源,依据课文创设的情景写话,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有动笔实践的机会。比如,在教《海水为什么是蓝的》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海水为什么是蓝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写下来;在读《理想的风筝》时,课前先让学生说说理想的风筝到底是怎么样的风筝,为什么要以理想的风筝作题目;学了课文之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现在所理解的理想的风筝,再让学生把这两次的感受写下来。这些片段的训练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在进行其他习作训练的时候会尝试表达自己的感想。

2.大胆想象,抒发情感。

课文中有许多地方留有艺术空白,让读者去想象、揣摩。教学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然后把学生自己的理解与想象表达出来。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先让学生想象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然后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又如《开国大典》,可以让学生想象:假如你是一名当年参加开国大典的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某一个动人场面及感受写下来。这样在读中练写,使学生在与课本的对话中自然而然地倾吐了自己的思想,表达了个人的见解;还有些课文故事性强,结尾意犹未尽,耐人寻味。如《稻草人》,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延伸课文内容,进行续写。

3.仿写迁移,提高能力。

课文提供的素材很多,比如语言表达的方式、安排材料的方法、写作的顺序等等均可借鉴。所以,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仿写便是常用的且极有实效的练笔方法。课文中的名篇佳句是语言大师们苦心孤诣锤炼语言的杰作,是语言运用的范本。因此在感知课文后,抓住文中的美句让学生仿写,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促进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仿写的形式可以是固定的结构,是课文中结构整齐的句子或段落,可以是句式優美的句子。比如学了《怒吼吧,黄河》,可以仿照文章第四自然段的“时而。。。。。。时而。。。。。。时而。。。。。。时而。。。。。。”写一段话,内容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等生活情景片断;还可以利用仿句侧重于训练学生的排比等修辞意识,增加语言的文采。如学了《山海关》可以仿照课文第四段“我真想……我又想……我还想……”的句式,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段话。又如在教学《永远的歌声》开头和结尾时,可引导学生细读开头和结尾,理清这两个自然段的写作方法---首尾呼应,分析理解内容后,让学生学习它的表达方法,并用首尾呼应的方法仿写一个开头和结尾。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留心生活,积累材料。

没有平时的积累,就没有“文思如泉,笔走如神”,把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活设计成一个个小片断。校园生活学生亲身经历,耳闻目睹,是学生练习片断的好材料;自然课上介绍的大千世界的形形色色,科学课上的小实验、小制作;体育课上生龙活虎的场面,以及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都是学生的习作内容,也是学生表达材料的来源之一。常常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学所思、所感。如:有一次语文课上,突然天空乌云密布,雷鸣电闪,快要下雨了。于是,我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围绕“快要下雨了”说写片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什么?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校外生活,社会见闻,家庭生活,大自然的万事万物,景色的千变万化等等,更是取之不尽的材料,启发学生留心观察并试着用恰当的语言来描绘,养成勤观察、勤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积累表达材料。

三、广泛阅读,厚积薄发。

在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刊,开拓视野。阅读时注意作者是怎样造词造句、表情达意的,细心推敲好词佳句,并摘录优美的词句段,细读成诵。全班学生轮流上台朗诵,师生欣赏评析。当学生朗诵完后,有意识问他从什么书报上看到的,为什么选这些句段。原来我做法是每天看课外书后进行摘抄,然而效果并不是很好,作用也不大,久而久之,还出现应付了事的现象,能够坚持下来的学生并不多。后来在网上我发现有老师变“摘抄”为“摘默” 。比如:给学生的摘默内容是:“描写春天景物的好句” ,要求学生选中好句以后,要读读背背,然后默写下来。两周以后进行“背诵比赛”,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进行擂台赛,形式可以多样化。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展示“摘默”成果的舞台,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摘默”的兴趣。而且摘默的语言通过各种形式的背诵交流,深深印在了学生的脑子里,在习作时就可以“顺口拈来”,从而做到“厚积薄发”。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篇10:小学写雪作文

一片片白色的小雪花一个劲儿的往地上飞。还有好多小雪花,飘在空中,不肯往地上飞。更奇怪的是,有些雪花还在天上飞,我看着看着,那些往天上飞的小雪花就没有了。又过了一会儿,雪安静下来了,太阳高高的照着,我深深地被那些雪花迷住了。我隔着窗户往外看,无论是房子顶上、地上、车上、树上等好多地方都“拉”上了“白窗帘”,把原来鲜艳的“衣服”挡住了。

漫天飞舞的雪就像仙女洒向大地的雪梨花,仿佛大地立刻就要变成梨园。不知什么时候,大雪又纷纷扬扬的飘向大地,转眼间,又变成了银白世界。我望着耀眼的雪景,真想去滑雪。我迫不及待的打开门,穿上衣服,跑到外面。一边呼吸着新鲜空气、看着雪后美景,一边去踩踩雪,脚下发出了“咯吱,咯吱”的响声。雪地上的车比平时少了、也慢了。人们则小心翼翼地在冰上走着。

冬青树都换上了一件白棉衣;冰天雪地里的小草虽然有些橘黄了,但是在白雪的映衬下,充满了绿的生机。

到了中午,雪渐渐变小了。又过了一会儿,雪完全停下了,太阳公公又上班了。就这样,从中午一直到下午,雪都没再下过,不是阴天,而是大晴天呢!

篇11:小学写雪作文

雪花晶莹剔透,洁白的雪随着风,打着卷向下飘,落在校园的操场上,房顶上,连滴水亭里的假山都成了雪山。整座学校都白雪皑皑。我们再也经不住雪的召唤,匆匆跑下楼去。刚迈出楼道啊,真美呀!天空中,是满天的白蝴蝶在翩翩起舞,如此美丽?还是天上的嫦娥在轻轻摇落满树的梨花,如此洁白?好像都不是,比蝴蝶还美丽,比梨花更洁白!我置身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仰望着天空飘落的雪花,我把胳膊伸出来,雪花落在我的衣服上,我仔细地观察了雪花的样子,整朵雪花呈六边形,它的花纹伸展得非常整齐,等我观察完,雪花也就化了。雪天的操场,早已变得一片洁白。同学们有的在玩儿打雪仗,打中别人的乐的合不拢嘴,被打的人则气凶凶的滚一个更大的雪球,进行反击;有的在堆雪人,一堆堆白雪在同学们冻得红扑扑、湿湿的小手下变成了一个个可爱的雪娃娃;有的在雪地里滑冰,在滑滑的地面上先是一声尖叫,然后闪电般的滑过去课间,操场简直成了个儿童乐园。上课铃声响了,我们依依不舍得离开了操场。回到教室内,坐在窗边,看着雪花飘飘摇摇地落下。雪花越下越大,我想不一会儿,整座城市将会变成雪的世界。

这场雪不仅给小朋友带来了欢乐,也给农民伯伯带来了明年的丰收。

篇12:小学写雪作文

我喜欢冰,欣赏她的高傲,一直一直喜欢,那种冰冷冰凉的感觉,冷冷的感觉,透明的冰晶,学校湖面上的冰还没有融化完全,即使这几天的烈日,也没有让她就此消失。

我喜欢寒冷,欣赏她的冷漠,一直一直喜欢,再冷都无所谓,无所谓,因为我手心冰冷,脚掌冰凉,连心也就此融化在冷冽的寒风里,所以无所谓,再冷也无所谓,这是我的领域。

我喜欢风,欣赏她的汹涌,一直一直喜欢,因为东北的风很凉,透心的凉,拐过墙角迎面的风可以让我停下呼吸几秒,可即使这样我也喜欢,无论如何都很喜欢。

我喜欢梅,欣赏她的一切,一直一直喜欢,从未动摇,无论多么寒冷的天气,她是坚强的,我喜欢她,默默的望着她。

可是,这一切又如何,口口声声说喜欢这一切,只不过是打字出来罢了,从未说出口过。

篇13:谈谈提高小学生景物描写的技巧

一、要注意观察, 把握景物的特征

一般说来, 我们先要确定观察的对象, 否则会无的放矢。一旦选择了观察的对象, 我们要对其进行长期的、全面的、仔细的、深入的观察。我们不仅要观察它的整体 (大致轮廓) , 还要聚焦它的局部 (特写镜头) ;不仅要观察它的动态 (生长过程、四季变化、风吹雨打) , 还要注目它的静态 (形状、大小、颜色、数量、结构) 。我们还要善于将自己观察的对象, 与别的景物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 寻找出与其他景物的区别之处, 只有这样, 才能把握住景物的特征。

二、要确定位置, 选好观察的角度

要想达到观察的目的, 我们要选择好观察的角度并确立观察的最佳位置——观察点。所谓观察点, 就是观察景物的立足点。观察的角度选好了, 观察点确定了, 才能搞清方位, 清楚的叙述, 正确的描写。有时为了更加全面、更加细致地观察描写对象, 我们不仅需要固定的立足点, 还需要变换立足点, 并按照一定的空间关系进行观察。从观察的顺序看, 或由近及远、由远及近、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从左到右、从右到左, 或从外到内、从内到外, 或先中间后两边、先两边后中间, 或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从观察的角度看, 可以远眺, 可以近瞧, 可以平视, 可以仰视, 可以扫视, 可以环视, 可以透视, 可以腑视。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对景物做出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 有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 不同的观察角, 看到的景物也不一样。

三、要描写有序, 避免杂乱无章

文无定法, 但也要有序可循。描写景物的顺序通常有两种, 其一是空间顺序, 其二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通常是选取一固定的最佳的观察位置, 随着视线的移动顺序, 依次地写出各个位置上的景物。还有一种空间顺序, 是不选取固定的观察位置, 而是随着观察者位置的移动来描写景物, 如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南 (正面) →东→北 (背面) →西”, 这叫瞻仰顺序, 也叫游览顺序。而时间顺序是指同一景物, 在不同的时间里也是有所变化的, 如柳树在“春、夏、秋、冬”的不同季节里, 是有变化的, 即使在同一个下午的“暴风雨前→暴风雨中→暴风雨后”也会全然不同。我们将这些景物按照一定的时间段来写, 也能描绘得多姿多彩, 给人以美的感受。实践证明, 按空间顺序或时间顺序描写出来的景物, 才会井然有序, 而避免杂乱无章。

四、多感官并用, 让文章更加出彩

观察的立足点确定了, 角度选好了, 描写的景物就会条理有序、层次分明, 但不一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古人云:“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它说明了文章的语言, 如果没有文采, 写得不生动形象, 就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更谈不上流传很远。小学生在自己的写景作文中, 最好的方法就是全方位地调动自己的感官, 大开“五觉”, 以视觉绘其形, 以听觉摹其声, 以嗅觉闻其息, 以味觉尝其味, 以肤觉体其感。我们要善于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再辅之以诸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 这样流淌在学生笔下的景物就会栩栩如生, 就会使人触手可及, 就会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学生的文章就会更加出彩, 行之远矣!

五、要动静结合, 让画面更具动感

在一篇写景的文章中, 如果一味地写静景, 文章就难免显得呆板;如果一味地写动景, 文章又难免失去稳定, 正确的做法是动和静交织。静态描写擅于表现景物形态特征, 动态描写利于景物生动传神, 两种描写各有所长, 只有将两者的长处结合起来, 所写景物才能各具情态。景物的静态和动态, 有时在人们的感觉中常常难以割裂, 如果你的联想和想象足够丰富, 即使静态的景物在你的笔下也会变为动态景物。如毛主席《沁园春·雪》中的“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就是把蜿蜒的雪中群山比作了飞舞的银蛇, 将莽莽的雪域高原比作了奔驰的蜡象。“巍峨的高山”和“起伏的丘陵”这些本来静止不动的景物, 在诗人想象的笔下却成了飞舞灵动的景物。所以, 在景物描写中, 坚决不能流于一般化, 一定要体物入微, 给自己的思维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 既写静, 也写动,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动静交织, 以动写静。如此, 方能绘形、绘声、绘色, 使人能够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 但还应注意不要堆砌词藻。

六、要融情于景, 表达主观感受

纵观古今中外写景之佳作, 没有一篇是纯粹写景的, 或者说为了写景而写景的。我国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客观的, 没有感情, 可是写景的人对自己笔下的任何景物总是会倾注自己满腔的感情, 它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表达一种主观感受——情感。我们知道, 如果景物失去了感情的色彩, 充其量也只能算一具苍白而美丽的“躯壳”, 是难以感动人的, 写景贵在有情。所以, 在写景的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注意处理好“景”与“情”的关系, 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倾注到作品的字里行间, 做到景中有情, 情中有景, 情景交融, 物我一体, 进而与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篇14:小学语文中侧面描写手法浅谈

关键词:人教版小学语文;侧面描写;案例分析

一、侧面描写手法的内涵

侧面描写手法顾名思义就是对所需描写的目标事物不进行直接描写,而是通过对周边的事物对象进行直接描述从而达到渲染或烘托目标对象,创造出一种婉转而非直接的艺术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烘托的写作手法。侧面描写相比直接描写会更含蓄,因此也会给读者留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同时也会对目标描写对象起到一种更深刻更形象的效果,让读者对抒发内容更具有咀嚼空间。

二、侧面描写的主要手法

1、从侧面描写的内容分类。

(1)通过周边人物描写来烘托目标人物对象。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对其他人物的语言行为进行了直接描写,这些文字内容虽然表面上是描写其他人物的语言以及情感体验,但实际上是通过这些反差衬托来体现父亲对儿子的爱,来体现这对父子的了不起,从而让读者能够在这些文字里,能从这对地震中父子身上获取更多的正能量。反过来,如果文章仅仅只是直面去描写父子在地震中的举止来表现父与子在地震中的精神,反而显得苍白,不具有说服力,最终难以达到整篇文章的写作目的。

(2)通过周边事物描写来烘托目标人物。不直接对所需要体现的目标人物进行描写,而是描写与之相关的事物来进行烘托与渲染。比如《七根火柴》,该文章的一个最大的出彩点就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来烘托主人公,通过对草地上变幻莫测的恶劣天气以及当时那荒凉的环境描写,给读者呈现一个极其艰辛且困难的行军环境,从而反衬出红军在行军过程中不怕苦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通过对这样一个环境的描写,也让读者了解到一根能够给人带来温暖的火柴是多么重要且一根难求,更加深刻地体现那些无名战士的高尚品格。

又如《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虽然表面上全文都是以“花”为主体来进行描述:“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文章以一种委婉道来的方式对德国人家周边的花进行描述,但作者的目的并不是去表现花儿有多么的美丽与鲜艳,而是想要赞扬德国人那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高超境界。

3、通过周边物体描写烘托目标物体

即不直接对目标事物进行直接描述,而是通过周边物体的描写来进行渲染。如《颐和园》中,文章主要是对整个颐和园中各种景色与实物进行描述,但其中最重要的是整篇文章是把颐和园当作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进行赞美,对某处景色的描写从实质上讲更多是对另一处景物的赞美,各处景物描写的意义不再是简简单单只针对该事物的描写,而是对整个颐和园各个景物的衬托与渲染,各处景物相得益彰,从而达到对颐和园的赞美,达到对中国人类智慧结晶的钦佩。

2、从侧面描写方式的分类。

(1)侧面描写烘托正面。通过对侧面人物的语言行为的直接描写实现对目标人物的正面描写。如《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中,文章主要通过毛主席为一村落打井的故事来体现毛主席心系人民群众的故事。但是文章更多是通过村民的语言描写来体现毛主席的偉大。解放以后,人民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村民说:“毛主席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哪!”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加强烈地体现毛主席心怀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博爱精神。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描述毛主席来的更有冲击力。

(2)通过对反面人物的描写来反衬目标正面人物。通过对反面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直接描写从而来衬托出目标人物。如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文中,文章并不是直接通过铁路工人的角度去阐述铁路修到拉萨去是件多么艰辛的事,其环境是多么的恶劣。而是通过描写西方一些媒体大肆预言该举动是不可能成功的,煽风点火,到处造谣,打击士气的举动来反衬该工程的难处。可见不仅是环境恶劣,该工程还遭到很多外界阻力。就是因为这么困难存在才更体现出中国铁路工人不怕苦不怕难,依靠自己的智慧与毅力去完成整个工程,凸显他们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的精神。

三、侧面描写的意义

1、侧面描写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不对目标事物进行直截了当的描述,能使读者从侧面描写的几个字、几个词或是几句话去进行无限的想象。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通过描写各个季节的景色去体现小兴安岭的美丽,文中的“抽出”一词,对小鹿在小兴安岭的生活的描述,雪水融化汇成小溪的描写,都可以让读者去无限想象小兴安岭在各个季节的美丽。比起直接说小兴安岭多么美丽更具有说服力与想象空间。

2、侧面描写有力塑造人物形象。直接对人物形象进行语言描写,有时候会写的过于苍白无力。通过侧面表现能够更有效的去塑造人物形象。如《落花生》一文中,文章通过描写花生的整个生命过程,通过父亲对花生的赞美来体现花生的高贵品格,从而把它与人的品格联系在一起。让读者通过对花生生命过程的了解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做人应该具备怎样高尚的品格。比起直接用文字写出要我们学习做怎样高贵的人,这样的方式会让读者觉得更深刻。

四、结语

通过侧面描写的不同方式可以达到让作者意想不到的效果,能让读者更有想象的空间,能让人物形象更深刻,但它的魅力远远不止这些。相比直接干脆了当的描写手法,有时候侧面描写手法会更有渲染力与说服力,因此我们也要学会在适当时候采用适当的方式去进行侧面描写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上一篇:夏天的第一场雨初一周记下一篇:长须鲸的自述和讲述_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