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营责任保证书

2024-05-07

关于经营责任保证书(共6篇)

篇1:关于经营责任保证书

关于试行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文件 交水发[2010]533号

2010年10月08日

各有关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

2002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以下简称《国际海运条例》)确立了无船承运管理制度。目前已有3000多家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以下简称无船承运人)通过交纳保证金方式,取得了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无船承运管理制度的实施有效规范了国际海运市场秩序。

为进一步完善无船承运管理制度,缓解无船承运人资金压力,保障有关各方合法权益,按照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与无船承运业务保证金“自由选择”原则,经与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协商,我部决定,在现有无船承运业务保证金方式之外,试行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制度,供无船承运人选择。自2010年11月1日起,无船承运人可选择投保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方式申请取得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基本原则

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方式与无船承运业务保证金方式,均为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可采纳的财务责任证明形式,两者并行存在,供申请人自行选择。无船承运人选择缴纳保证金方式的,依照现行保证金制度执行。

二、保险机构

承办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的保险机构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注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二)经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可;

(三)保险产品经交通运输部认可,报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或备案;

(四)签署《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承保承诺书》(见附件),并按承诺书规定履行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相关义务。

三、投保形式、保险期间和范围

为便于管理,申请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的申请人及其分支机构原则上应采用同一财务责任证明形式,即均采取保证金或保证金责任保险形式。

保险期间由申请人和保险机构自行约定,但最低不得少于1年。

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仅用于无船承运人清偿因其不履行承运人义务或履行义务不当所产生的债务,不能用于支付罚款。遇有罚款情况,无船承运人应另行支付。

四、操作程序

(一)新申请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

2010年11月1日以后申请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的申请人,如选择投保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的,应依照《国际海运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规定的程序,提交保险机构签发的保险单和保险费缴费发票,以及《实施细则》第十一条(第五款除外)、第十四条(第五款除外)规定材料。

(二)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的退出:

1.已取得经营资格的无船承运人退保程序:

已取得经营资格的无船承运人申请退保、终止资格的,应向交通运输部提出书面申请,由交通运输部将该申请事项在交通运输部网站()公示30天。申请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1)申请书(含退款账号信息,由法人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

(2)已注销“无船承运业务”内容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3)《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登记证》原件(正、副本);

(4)税务部门开具的已缴销无船承运业务专用发票(《国际海运业运输专用发票》)证明(如未领取,出具税务部门相关证明或《发票购领簿》发票购领记录页的复印件);

(5)境外无船承运人须提供与境内接收退款机构的协议书。

公示期内,有关当事人认为无船承运人不履行承运人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当,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应当在上述期限内取得司法机关已生效的相关判决或司法机关裁定执行的仲裁机构相关裁决,由保险机构依照保险合同规定进行赔付。

公示期届满未有前款规定情形的,交通运输部书面通知有关保险机构办理退保手续,收缴《无船承运人经营资格登记证》,注销无船承运人经营资格,并在交通运输部网站公布结果。保险机构应在收到交通运输部书面通知后7个工作日内完成退保手续,并将结果书面告知交通运输部。

2.终止无船承运人经营资格申请的退保手续:

申请人因故终止经营资格申请的, 应向交通运输部提交书面申请,申请应明确退款接收账号信息,由法人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交通运输部完成审核程序后,书面通知保险机构办理退保手续。保险机构在收到书面通知后7个工作日内完成退保手续,并将结果书面告知交通运输部。

(三)现有无船承运人以投保方式继续从事无船承运业务:

2010年10月31日前已取得经营资格的无船承运人,如选择以投保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方式继续从事无船承运业务的,可申请退回已缴保证金,但应先行办理投保手续。申请保证金退款,并以投保方式继续保有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的,应提交以下材料:

1.保险机构签发的保险单以及保险费缴费发票;

2.保证金退款书面申请:申请应注明本公司退款账号,由公司法人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

3.《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登记证》原件(正、副本)。

交通运输部在收到上述材料后,对该无船承运人保证金退回申请事项进行公示,公示期为30天。

公示期内未出现《实施细则》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事项的,交通运输部通知无船承运人保证金专户所在银行办理保证金退还手续,并为无船承运人重新办理《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登记证》(注明“责任保险”字样)。

(四)无船承运人更名手续:

以保证金责任保险方式申请取得经营资格的无船承运人申请更名,应向交通运输部提出申请,并报送以下材料:

1.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名称变更申请表;

2.《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登记证》原件(正、副本);

3.旧版及新版提单样本;

4.境内无船承运人须提交《名称变更核准通知书》、原名称和新名称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境外无船承运人须提交企业注册国有关部门出具的名称变更证明文件(须经当地公证机构公证)。

交通运输部将向无船承运人核发新名称的《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登记证》,并书面通知保险机构该无船承运人名称变更事宜。

保险机构在收到交通运输部变更书面通知后7个工作日内,将变更结果书面告知交通运输部。

(五)无船承运人延期手续:

以保证金责任保险方式申请取得经营资格的无船承运人申请延期,应在经营资格有效期届满前提前30天向交通运输部提出申请,并报送以下材料:

1.延期申请书;

2.经营资格有效期内无船承运业务开展情况说明;

3.已续保保证金责任保险证明材料(保险机构签发的保险单以及保险费缴费发票);

4.《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登记证》原件(正、副本);

5.境内无船承运人提交已增加“无船承运业务”内容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境外无船承运人提供公司商业登记证明复印件;

6.已签发提单(正本)复印件10份。

如无船承运人在其经营资格有效期满前未及时办理延期手续,交通运输部将不为其办理更名等手续,届满后将终止其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

五、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的使用

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是供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申请人选择的一种财务责任证明形式,当因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不履行承运人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当,根据司法机关已生效的判决或者司法机关裁定执行的仲裁机构裁决应当履行赔偿责任时,用以履行赔偿,不得用于其他责任的偿付。

六、主管部门和联系方式

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水运局

电话:010-65292650 65292655

传真:010-6529264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二○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附件

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 承保承诺书

为降低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责任风险,减轻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经济负担,维护委托人经济利益,配合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做好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管理,现就承办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事宜作出以下承诺:

一、本机构系注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可,具有合法保险从业资质的独立法人实体。

二、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规定的无船承运业务保证金有关功能,积极开发、完善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产品。提供的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产品应经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认可,并经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许可(备案)。

三、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关于试行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的通知》(交水发〔2010〕533 号)要求,承办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确保所签发保险单、保险费发票及相关单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四、未经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同意,在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期间,不为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办理保险退保手续。

五、在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终止日前30天,将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名单及保险期限届满等情况,书面通知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以便启动保险终止公告程序。对于保证金责任保险到期、未及时续保的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及时书面告知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六、对司法机关请求司法协助的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索赔案件,经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核定应予赔付,并收到书面赔付通知函件的,在七个工作日内将赔款转至司法机关指定的账户,不以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未履行保险条款约定的义务为抗辩理由拒绝支付赔款,并将赔付情况书面告知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七、在收到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无船承运人名称变更通知后七个工作日内,办理名称变更手续,并将变更结果书面告知交通运输部。

八、建立、维护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服务网络平台,提供投保信息,供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查询相关信息。

九、根据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需要,定期提供有效保险单的统计数据(包括投保人名称、保险期间等信息)及其他必要的承保和理赔等信息。

十、应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求,配合做好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宣贯工作,为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提供必要的保险咨询和培训。

十一、对承办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中获知的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资料,负有保密义务。未经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相关当事人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透露。

十二、及时向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告本承诺书未尽事宜,以及具体承办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责任保险中出现的不明事项,并沟通解决。

十三、如出现未按本承诺书履行相关义务情况的,同意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关责任。

承诺人(盖章):

授权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主题词:水运 保险 通知

------------------抄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委),天津市、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中国船舶代理及无船承运人协会。

------------------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2010年9月29日印发

篇2:关于经营责任保证书

经营责任保证书

为确保×××经营场所的消防安全,规范经营场所的用火、用电 安全,提高经营从业人员的防火意识,杜绝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特 与你商铺签订《×××经营承包户 2016 年消防安全责任保证书》,以 保证在你经营范围内不发生各类火灾事故。

一、认真学习“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贯彻执 行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消防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遵守《×××消防 安全管理规定》 和 《×××安全用火、用电管理规定》,做到遵纪守法。

二、经营承包人员在其经营场所必须自行配备干粉灭火器,并预 交一定金额的安全生产保证金。经营过程中必须做好消防安全自检自 查工作,发现火灾隐患必须及时整改,消除火灾隐患,确保不发生火 灾事故。

三、经营承包人员严禁销售或使用易燃、易爆、蜡烛、灯笼、蚊 香等危险物品,严禁在经营范围内存放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一经查出从重处罚,除没收其物品并扣安全生产保证金 200-500 元。

四、未经×××防火安全委员会批准,严禁使用明火、液化气、电炉、“热得快”、电取暖器、大功率照明灯具、发电机等大功率电器 设备。未经民族村防火安全委员会批准,在本经营点核定电压范围内 只能使用 60 瓦以下节能灯、饮水机、电风扇、电视机、电脑,1200 瓦以下电饭煲,1500 瓦以下电磁炉,600 瓦以下塑封机,且使用时必 须保证有人在现场,违者扣安全生产保证金 200-500 元并没收器具。

五、经营场所内严禁设置人员宿舍,严禁阻塞消防安全通道,严 禁私拉乱接电源线路,经营场所内的电源线必须穿 pvc 阻燃管。服从民族村消防中队、保安队及水电队的监督和管理,不制造火险隐患,杜绝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经查出一次违规行为扣安全生产保证金 200-500 元。

六、景区内严禁使用明火焚烧垃圾,严禁使用煤炉,违者扣安全 生产保证金 500-1000 元。经批准的经营用液化气,使用时必须有专 人看管并在经营结束后关气,经常检查液化气软管和角阀,如未关气 或液化气软管等存在问题未处理的扣安全生产保证金 200-500 元。

七、如果经营人员在经营过程中因操作失误或不当,引发一般火 灾的,扣安全生产保证金 1000-1500 元,并取消经营资格,发生重特 大火灾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除处罚全部保证金,当事人和经营承包 业主应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触犯法律的按照法律承担法律责任。

八、在经营承包区内不准损坏、挪动、遮掩消防器材及设施,违 规一次扣安全生产保证金 100 元,损坏消防设施、器材的照价赔偿,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按照《消防法》之规定承担法律 责任。

九、此责任书一式二份,经营承包责任保证人、消防中队各一份。

十、此责任书自 2016 年 1 月 1 日起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止。监督管理执行部门: ×××消防中队 2016 年 1 月 1 日 经营承包户: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食品安全经营管理责任保证书

为了加强食堂、超市、蛋糕房、水果店的管理,做好师生、员工的饮食保障工作,在校内经营人员,必需服从学校后勤处的领导和管理,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以下几点:

一、做好食堂的饮食卫生工作,预防食物中毒,工作间、仓库、餐厅等卫生必需干净整洁,室内无鼠、无蝇,符合卫生防疫部门和学校的要求,卫生不达标,除防疫站处罚外,学校也要进行经济处罚(100-500)元。

二、采购原材料必需从定点和正规渠道进货,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粮、油、肉等有卫生许可证并索要发票和动物检疫证明,食盐从盐政公司购买,主副食品从采购到出库要建立健全台帐,否则一经发现一次给予经济处罚(100-500)元。

三、所有从业人员都必须持有健康证,并佩戴上岗证(用学生卖饭也必须有健康证),如发现无健康证人员上岗一人罚款100元,并立即补办健康证或清退。

四、各食品经营单位自觉接受省、市、学校上级机关和卫生监督部门的检查。因检查不合格的,学校对其实行500-2000元罚款;因管理不善受上级通报批评的、给学校形象造成负面影响的及发生食物中毒的,学校有权终止协议,并令其限期离校,该负刑事责任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五、严格加工制做操作规程,主、付食品分离存放,生、熟分开存放保管,生熟分离加工,成品留样不少于48小时,食堂容器定期消毒,违规者视情节轻重给予一定经济处罚。

六、工作时间每人都必须着工作服帽,发现没有按规定着工作服帽的一人(次)罚款50元,只着工作服不戴帽的一人(次)罚款20元。

七、食堂禁止使用共用餐具、一次性餐盒、筷子、杯、塑料袋和使用现金售饭,如有违反发现一次罚款200元以上(学生自带同样)。

八、按学校规定范围经营,不准超范围经营,严禁出售“三无”产品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发现一次罚款50-200元,并没收超范围经营商品。

九、禁止向学生销售烟酒和提供喝酒场所,发现一次罚款200-500元。

十、按当地公安部门规定,非石市户籍务工人员到校后一周内主动到派出所办理暂住证。以上条款我们保证做到。经营负责人: 2016-11-20 物流运输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承保承诺书范例

为降低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责任风险,减轻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经济负担,维护委托人经济利益,配合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做好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管理,现就承办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事宜作出以下承诺:

一、本机构系注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可,具有合法保险从业资质的独立法人实体。

二、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规定的无船承运业务保证金有关功能,积极开发、完善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产品。提供的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产品应经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认可,并经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许可(备案)。

三、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关于试行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的通知》(交水发〔2016〕533 号)要求,承办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确保所签发保险单、保险费发票及相关单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四、未经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同意,在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期间,不为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办理保险退保手续。

五、在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终止日前30天,将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名单及保险期限届满等情况,书面通知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以便启动保险终止公告程序。对于保证金责任保险到期、未及时续保的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及时书面告知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六、对司法机关请求司法协助的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索赔案件,经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核定应予赔付,并收到书面赔付通知函件的,在七个工作日内将赔款转至司法机关指定的账户,不以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未履行保险条款约定的义务为抗辩理由拒绝支付赔款,并将赔付情况书面告知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七、在收到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无船承运人名称变更通知后七个工作日内,办理名称变更手续,并将变更结果书面告知交通运输部。

八、建立、维护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服务网络平台,提供投保信息,供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查询相关信息。

九、根据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需要,定期提供有效保险单的统计数据(包括投保人名称、保险期间等信息)及其他必要的承保和理赔等信息。

十、应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求,配合做好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宣贯工作,为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提供必要的保险咨询和培训。

十一、对承办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责任保险中获知的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资料,负有保密义务。未经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相关当事人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透露。

十二、及时向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告本承诺书未尽事宜,以及具体承办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责任保险中出现的不明事项,并沟通解决。

十三、如出现未按本承诺书履行相关义务情况的,同意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关责任。承诺人(盖章): 授权代表(签字): 经营业户承诺书

1、自觉遵守《消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价格法》等法律法规中规定的经营者的义务和责任,遵守行业发展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推进本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

2、鼓励、支持开展合法、公平、有序的行业竞争,反对采用不正当手段进行行业内竞争。

3、自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利用格式合同、店堂告示、通知、声明等方式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在商品质量上,保证本企业的商品进货渠道正当,各种证照、票齐全完备,上柜商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不经销腐烂变质、过期失效等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不经销含有危害人体健康有害物质的商品,严格把握商品及其鉴定证书的质量要求,对商品质量与证书不符的商品拒绝购进。

5、在价格管理上,严格遵守国家计委颁布的《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保证本企业的商品明码标价,计量正确,不搞价格欺诈。

6、自觉抵制假证书,并积极检举、揭发假证书制作者。在行政执法机关的市场检查中如发现假证书,经销企业承担相应责任。

7、保证商品及广告宣传内容真实合法,不搞虚假宣传,不欺骗误导消费者。

8、严格履行“三包”规定,努力为消费者提供妥善周到的售后服务;及时妥善解决消费者的申诉问题,积极赔偿消费者的损失。

9、自觉支持和配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商品质量的监督管理。监督举报电话:12315、85692315、12358、82160577、83965011 承诺人:

公司经营管理责任承诺书

本人对**有限公司各项制度进行了系统学习,在履行职责时,当恪守相关规定,勤勉工作,并自愿做出如下承诺:

一、本人在履行职务时,将遵守并促使本部门、本单位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等有关规定,履行忠实、勤勉尽职的义务。

二、本人在履行职务时,将遵守并促使本部门、本单位遵守投资集团实施的各项制度规定,严格执行****公司的有关决议,接受****公司的监督。

三、本人在履行职务时,将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投资集团相关规定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忠实履行职务,不利用自身地位和职权为自己、亲属或他人谋取私利。

四、本人在履行职务时,严格在限定的职务范围内开展工作,不超越职权,不违反规定授权他人代为行使职权。

五、本人在履行职务时,保证不自营或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单位同类的业务,不从事有损公司利益的活动。

六、本人在履行职务时,保证除依照法律规定或者经****公司同意外,不泄露在任职期间所获得的涉及公司的机密信息。

七、本人在履行职务时,将及时向****公司报告经营管理等方面出现的可能对公司产生较大影响的事项。

八、本人在履行职务时,将努力促进本部门、本单位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确保相关制度有效执行,对所分管业务的违法违规行为承担领导责任。

篇3:关于经营责任保证书

关键词: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限制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 国际货物的传统运输方式所存在的局限性逐渐显露了出来, 货物的运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多式联运正是依托于当前的时代背景而产生, 并且发展壮大的。但是由于进行国际货物的多式联运存在环节复杂、运输距离长等制约因素, 因此, 针对多式联运创设相关法律体系的重要性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尤其是对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制度进行研究和完善对于促进多式联运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制定的相关法律内容不统一

我国与多式联运内容相关的法律主要有《海商法》和《合同法》两部, 《海商法》过于看重效益价值, 并且对多式联运经营人的保护过多, 从货方的角度来说, 这是非常不利的。《合同法》从内容上来看更加倾向于对货方利益进行保护, 虽然符合经营人责任制的发展趋势, 却忽略了世界的格局和我国的实际状况[1]。因此, 以上两种法律所制定的内容存在极大的分歧, 对于多式联运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 针对责任限额制定的规定不统一

我国针对多式联运经营人所制定的责任制度均是以经过修订的网状责任制为基础, 这种责任制度的缺陷在于, 在不同的情况下对经营人赔偿的责任限额要进行区别对待。《海商法》在对多式联运经营人的相关责任制度进行构建时, 以对海上运输行业的发展和对经营人的保护为主要出发点, 在此基础上对经营人赔偿的责任限额进行了规定, 但是《合同法》却是针对经营人赔偿的责任限额采取严格责任制,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海商法》对经营人进行保护目的的落空。因此, 虽然以上两部法律都针对多式联运责任人赔偿的责任限额进行了相关的规定, 却在实质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和冲突。

三、完善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制度的策略

(一) 制定严格的经营人责任制原则

作为现阶段多式联运最佳的表现形式, 经过修订后所确立的统一责任制对多式联运经营人自身的责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统一责任制的建立是以针对各种运输方式所制定的法律对经营人的责任进行统一规定为基础的[2]。

从多式联运的特点出发进行经营人责任限制的核心内容是严格责任, 从目前的国际情况出发, 在针对除海上运输以外的其他运输方式例如空中运输、铁路运输等的经营人进行责任限制的基础都存在高度的统一性, 即从原则上来说, 经营人需要对在其掌管期间所发生的货物损失负责, 另外, 各公约均对经营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免责的事由进行了规定, 并且所采取的原则都是推定过错责任制。从我国的相关法律的内容上看, 除国际海上运输以外的各种运输方式所采取的原则均为严格责任制, 严格责任制的制定和实施不仅是世界上的首例, 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与多式联运未来的发展趋势相符合, 为货物运输和经济贸易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实践的角度出发, 多式联运自身的特点决定了隐蔽性的损害现象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几率极高, 但是享有运输货物相关利益的往往是单据持有人, 由于大部分的单据持有人对货物进行运输的过程以及相应的情况并不具有明确的认识, 因此, 由单据持有人对货物出现损害或灭失的原因进行举证往往是极为困难并且稍显苛刻的, 根据“载货物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对其所固有的风险进行承担的一方为履行方”的规定, 多式联运经营人所遵循的严格责任制是高效并且合理的。

(二) 对经营人赔偿责任的限额进行明确界定

对赔偿责任的限额进行明确界定是在对多式联运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统一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 虽然自从多式联运产生至今, 针对经营人赔偿责任的限额就一直存在分歧, 但是为了达到使多式联运高速发展的目的, 将经营人责任的限额进行明确界定并且统一必然是大势所趋, 在这个过程中, 尤其需要针对多式联运中最为主要的、运输货物距离最长的运输方式———海上运输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现阶段最主要的多式联运经营人为无船承运人和货运代理人, 上述经营人往往更习惯于遵循海上运输责任制, 尤其是海上运输责任制中针对责任限额进行规定的内容, 但是由于多式联运与海上运输的责任限额存在极大的不同, 因此, 多式联运经营人无法通过进行海上运输的经营人得到自己应得的追偿, 并且其中所存在的差额风险也是任何人都不愿意承担的[3]。另一方面, 陆地运输虽然在运输的距离上要短于海上运输, 但是它运输货物的时间是众多运输方式中最长的, 因此, 这也决定了陆地运输的风险要高于海上运输。对多式联运是否包括海上运输并且是否有针对性的制定了不同的规定进行区别, 是对多式联运自身需求进行满足的表现形式之一。

(三) 扩大经营人赔偿范围

通常意义上来说, 运输货物的损坏、灭失以及延迟交付是多式联运经营人主要的责任范围, 也就是说经营人的义务是组织或是完成将货物由接管地运送至最终目的地的全过程, 在运输期间出现货物损坏、灭失或延迟交付的情况均应有经营人负责。随着货物运输方式的创新和技术的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对经营人能够预防延迟交付事件发生的能力进行了提高, 与此同时, 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却对延迟交付所对应的反射效力进行了大幅度的增加, 基于此, 国际上对多式联运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在我国, 针对多式联运经营人所规定的责任范围并没有将延迟交付包括在内, 这对多式联运的发展是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的[4]。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 能够对运输的货物进行准时交付的重要性已经与保证货物安全的重要性逐渐持平, 因此, 在我国对多式联运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的过程中, 势必要将延迟交付纳入经营人的责任范围, 建立起多式联运的经营人对出现延迟交付情况的货物相应的赔偿责任制, 并且使经营人享有相应的责任限制,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实现对经营人以及货方的利益进行更加全面的保护的目的。

四、结论

综上所述, 想要对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责任制度进行完善, 仅仅依托于相关法律的自主完善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从立法的层面对其进行发展。针对多式联运的法律体系进行完善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同时进行, 从而达到使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制度在于各区段的承运人责任制度和谐共处的同时, 逐渐与各个国家的责任制度进行完美契合, 最终促进国际货物运输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俏俏.<鹿特丹规则>下国际货物多式联运承运人的认定及责任形式研究[D].辽宁大学, 2013.

[2]季歆.<鹿特丹规则>下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责任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 2013.

[3]叶治国.<鹿特丹规则>中的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问题研究[D].宁波大学, 2014.

篇4:浅析企业正常经营的保证

关键词:内部控制 经营 解决措施 环境

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管理层实施的,为了保证企业能够正常运营、企业财务报告真实可靠、遵循相关规章制度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保驾护航的过程。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经营、生产活动自我调节与约束的内在的必要机制,在企业管理系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1 控制环境决定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企业内部控制框架一般被分为: 控制活动与环境、风险评估与沟通以及监督。也可将其归结为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要素。不管怎么划分,都是将控制环境放在第一,足可见控制环境在整个内部控制中是重要的基础位置。控制环境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引擎,影响着整个企业员工,它直接决定整个控制是否有效,影响着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是否能实现。因此如何从控制环境角度强化内部控制已经是企业管理者关心的首要问题。

2 我国企业控制环境中存在的主要缺陷

控制环境可以被分为内部和外部环境,其中内部环境是指企业文化、治理结构和董事会的职能,内部审计的有效监督、责任分配及授权、人事政策等。就我国企业目前的情况来分析,控制环境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2.1 企业文化

实现内部环境控制的目标需要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基础,以内部控制为手段,如果没有企业文化的支持,那内部控制就只是一个形式。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并没有自身特点的文化,这导致了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造成了很多人事制度上的问题。

2.2 治理结构与董事会职能

股东大会的权力不能落实,股东权力受到限制,信息不充分披露、缺乏及时性;董事责任淡化、缺乏独立性;监事会功能弱化,缺乏独立性。

2.3 内部审计的有效监督

领导不重视内部审计,将内部审计视为“纠错查弊”, 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等职能机构,使控制活动名存实亡。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审计人员业务能力不强、工作作风不严谨、责任心不强。

2.4 组织结构不完善

组织结构以及人事政策和程序没有遵循基本设计原则,从而不能设计出有满足自身需要,有特色的组织结构;各部门间协调性差。各职能部门没有做到责任与权利对等;没有科学的招聘计划, “任人为贤”成了空话, 考核指标体系不科学,致使员工对工作无热情。

2.5 外部因素

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虽然经济总量现在已经跃居全球第二,但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 法律体系也不完善,依然会发生不正当竞争的现象。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比如改革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等,离形成“激励+约束”的制衡任重而道远。

3 建设合理有效内部环境控制的办法

3.1 通过法律法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进行强制性规定。①应就在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营运效益控制和遵循性的内部控制出具评价报告,并由相关负责人签字盖章。②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的注册会计师要对内部控制报告出具验证意见,并与会计报表审计意见书一同披露。③公司监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出具审查意见。

3.2 制定内部控制理论框架和操作规范。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提高内部控制的工作效率,应该制定内部理论框架和操作规范。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并体现在了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我们应该积极的学习这些先进经验,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适用于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标准框架体系和操作规范。

3.3 建立内部控制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内部控制的评价主体正在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随着我国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相关理论的不断发展,我国也应该建立内部控制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并且实现政府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管。

3.4 确定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对于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各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和共识,共识是管理层应该对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是否能有效性地运行进行评定,外部评价也必须包括对管理层内部控制报告和其责任的评定。分歧比如SEC的规则指出,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必须根据既能评价内部控制设计又能评价测试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程序进行,并列举式地指出了内部控制评价应该包括的内容。但是我国要求公司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在招股说明书中对此进行说明,并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及风险管理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报告,但是没有具体的条款,还要进一步完善。

3.5 设计一套科学的行动指南。

发达国家在制定通用性的内部控制框架和标准的基础上,对制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具体行动指南做出了积极探索。如果设计一套科学的行动指南,对在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重大控制缺陷或重要控制弱点进行必要的改进,能够有效的保证财务报告的质量,降低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赵保卿.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李凤鸣.内部控制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李传宪.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J].经济师,2004(4): 152-153.

作者简介:

篇5:关于安全生产责任保证书

一、加强学习,提高安全意识,提高岗位操作能力。

二、反“三违”,坚决整治和剔除习惯性违章,从小事做起,从班前会到入井、出井、工作现场,规范作业行为和不良行为做斗争。

三、创“三无”,实现“现场无隐患,行为无违章,管理无漏洞”,保证环境安全。 四、严格执行准军事化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制度,保证按时上下班,列队行走,现场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到位,真正树立讲政治、讲大局的责任意识,从每个环节作业行为,每个岗位都要严格执行准军事化管理。

五、坚持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树立安全高于一切、压倒一切的理念,坚持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做到保安全、保发展。

六、加强质量标准化建设,从基础入手,干标准活,干放心活,高标准创示范亮点。

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决定,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 八、按矿规定要求保证出勤,提高出勤率,遵章守纪,遵守劳动纪律。

队 长:

书 记:

保证人:

关于安全生产责任保证书5

甲方:上海维港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乙方:

为确保公司安全生产进行及时有关安全措施的落实,确保公司员工人身安全及公司财产安全,各岗位必须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经乙双方协商,签订以下责任书:

(一)、生产部主管安全生产责任

1.生产部主管是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对本企业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坚决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自觉接受国家安全生产主管部门以及社会群众的`有关安全监督,遵守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

2.负责公司安全制度建设,确立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体制和管理机构。组织制定公司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3.参照人事组织架构,合理编制各部门人员配置及人事规划,直接考核和罢免所属人员之工作技能及日常事务处理;

4.由总经理实施绩效考核,上对总经理负责,下对每位员工负责,对公司的一切事务负全责;

5.根据生产指令单、计划及控制各部门的生产进度,合理进行人员工作调度,确实做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之事务管理;

6.节约成本,减少浪费,严格控制现场产品质量,树立正确的品质观念、控制重修、杜绝报废,全面实施“人人品检”之自主检查;

7.确实做好生产车间机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之教导和监督管理,杜绝意外事故发生;

8.认真做好生产现场人员纪律,环境卫生,物品摆放,确实贯彻执行目视管理和推行现场管理。塑造一个整齐清洁的工作场所,提升企业形象;

9.直接单位之全面事务工作管理之考核控制与协调,以及总经理交待的临时性工作之执行;

10.教育、培训与考核所属人员工作技能,工作态度等日常考核。

11.生产管理之试全套、楦头、格板及制作工艺之确认执行。

12.统筹下属交办事项.检视工作效率;

13.协调检视各单位行政事务及生产事务;

14.有关文件,报表之审阅批示;

15.改善品质,提高生产效率管理;跨部门之事务协调;

16.制定月、周生产计划表,提前做好产前准备工作,控制生产进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生产例会及其他会议,提高员工职业素养和工作技能;

17.适应性之教育培训,储备人才;

18.做好本部门协调管理工作,确保部门纪律、秩序正常及人员稳定;

19.做好本部门安全教育、安全操作、安全预防管理工作,确保部门安全生产;

20.公平合理对待下属员工和相关厂商,严禁收受其礼品、红包、贿赂或回扣而给予工作、业务之便利。违者除没收礼品、红包、贿赂或回扣外,并予以开除;如造成公司损失的,除没收礼品、红包、贿赂或回扣外,并没收在厂期间的一切工资待遇,同时予以开除,情节严重的,并送司法机关处理;

21.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公司生产安全、劳动保护、宣传教育等安全工作。

保证人:______

篇6:关于经营责任保证书

自担保法颁布以来,关于保证期间的性质一直众说纷纭。而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中,关于保证期间的规定与担保法的某些规定相矛盾,这更使有关的争论加剧。笔者认为,对保证期间的性质的不同理解导致了争论的产生,要明晰这一法律问题,必须从法理上澄清保证期间这一专门法律概念。

一、保证期间的法律意义——确定保证责任范围的标准之一

保证人所承担的保证责任,即保证人的义务在范围上可以由保证合同来设定。如果保证义务未作限制,由于保证的附属性,保证义务的范围将取决于主债务的范围。在保证合同中,保证人既可以对债务人的已成立的(现有债务)或未来的债务(将来债务)承担保证责任,也可以对一定金额或一定期间内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这实际上是指保证范围可以用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两个标准进行衡量和确定,也有著作称之为保证义务的广度。可见,保证期间只是确定保证责任范围的一个维度。是否设定保证期间和设定多长的保证期间是保证人限制自己保证责任的一个法律手段,这是属于当事人订约自由的内容。保证人可以既设定保证限额也设定保证期间,当然也可以只设定保证的限额或保证期间之一。实际上,如果保证合同是对金额确定的现有债务的担保,一般就不需要设定保证期间。如果保证人并未对自己的保证责任设定保证期间,这个保证就是不定期的保证。对于将来债务而言,这种期限不确定的保证对于保证人来说承担的风险很大,但这与保证的效力无关,也不影响保证责任的确定,因而原则上法律不需要对保证期间做出强制性的规定。

如果当事人设定了保证期间,则保证期间经过(期限届满)会导致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向将来消灭,即保证人不再对此后产生的任何债务承担保证责任,但保证人仍然应当向债权人清偿他在保证期间内所担保的债务。也就是说,保证期间经过解除了保证人的将来义务,保证人只需对已经确定发生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这在法律上的效

果其实就如同一个附终期的法律行为,当期限届满,保证行为消灭,剩下的只是保证人清偿既有担保债务的义务。保证期间的这一作用和保证人死亡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相同,保证人不再对其死后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但他仍需对其生前所担保的债务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

正是因为有的保证并不设定保证期间,所以会发生解除保证的情形。对于期限不确定的保证,保证人可以以通知的方式解除自己的保证责任。解除保证后,保证人不再对将来的债务承担责任,只对解除保证前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

二、保证期间不同于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的实质是请求权的行使期间。按我国的民法理论,如果在法定的期间内怠于行使请求权,则发生胜诉权消灭的法律效果。很显然,保证期间不具有诉讼时效的性质,因为保证期间经过,只是保证责任向将来消灭,但并不影响此前已经发生的保证责任,不会影响到债权人请求权的行使。至于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还是在保证期间外向保证人要求承担保证责任,只要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均不影响保证人对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只是保证责任的大小有可能不同。另外,诉讼时效期间可因法定事由发生中断、中止、延长的法律后果,而保证期间是一个相对确定的期间。

诉讼时效期间一般是以依法可以行使请求权的时间作为起算点。在依法可以对保证人要求承担保证责任时,诉讼时效开始起算。对主债务人和保证人所适用的诉讼时效是两个独立的诉讼时效,应分别计算。保证期间的起算可以由当事人自行约定。如果没有约定,保证人将担保终期届满前的所有债务。可见,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没有直接的联系。保证期限届满并不当然开始计算诉讼时效,债权人也不必一定要在保证期间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三、保证期间不同于除斥期间

除斥期间实际上是形成权的存续期间,除斥期间经过则发生权利消灭的法律效果。很显然,保证期间并不是任何形成权的存续期间,保证期间的经过只是使保证责任向将来消灭,并不消灭任何实体权利。另外,除斥期间是一个绝对不变的法定期间,这是为了尽快消除权利的不稳定状态。而保证期间并不是一个法定期间或绝对期间,当事人不但可以对保证期间进行约定,而且还可以约定为一个相对确定期间,如保证人以自己以担任董事长的期间作为保证期间。

如果认为保证期间的性质是除斥期间,那么其实质是为债权人对保证人的债权(请求权)设定一个特别失权(请求权)期间,这是与除斥期间的法律功能不相符的。

四、对现行立法和司法解释的评析

担保法将保证期间放在第三节保证责任一节加以规定,可谓定位准确,第22条——24条及第27条的规定均值得肯定,但第25、26条对保证期间的理解却有失偏颇。如担保法26条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这里,保证期间似乎和诉讼时效混为一谈:保证期间此时不但被补充了一个法定期间,而且该期间经过将造成债权人失权(对保证人的请求权)的结果。另外,本条的规定和第27条的规定也是矛盾的:第27条规定:“„„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人可以随时书面通知债权人终止保证合同,„„”这里并没有提到6个月的法定期间,可见为保证期间设定法定期间在与其他制度的衔接上会遇到困难。当然,从促进交易等法律价值的角度考虑,立法上设定一个补充性的法定保证期间也未尝不可,但不能将保证期间的功能混同于诉讼时效,特别是不能因保证期间经过而设定失权的法律效果。

《解释》第31条规定:“保证期间不因任何事由发生中断、中止、延长的法律后果”。这一条似乎是针对担保法25条第2款的规定而设。担保法第25条第2款规定:“„„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解释》似乎要表明其并不同意将保证期间等同于诉讼时效的立场,有的学者就

依此规定而认为保证期间的性质为除斥期间。但如前所述,保证期间不是除斥期间,因此也不是绝对期间和法定期间,而是可以由当事人自由约定的期间,当事人理应有权约定譬如延长保证期间等事项,因此,本条禁止以任何事由来改变保证期间似乎于理不合。

《解释》第32条第2款规定,“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这条规定实际上将没有约定保证期间和约定不明分开处理,分别设定法定保证期间。但从法理上讲,这条规定仍值得商榷。首先,即使保证期间的约定不明,法律也并不需要为保证设定法定保证期间,因为法律已经有了解除保证的机制。其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表述尽管表明上看是关于保证期间的约定,但实际上是对保证担保范围的约定。“本息还清”是对将来的一种假定,并不一定会实现,因而在法律上并不构成对期限的约定,其实质是约定保证人对将来的本息均承担保证责任。因此,《解释》对“没有约定”及“约定不明”的区别处理实际上是立法者自己的一种假想。对“约定不明”另行设定两年的保证期间全无必要(因为有保证解除机制可供使用。另外,设两年的保证期间而不是“没有约定”的六个月更有利于债权人而不是保证人,这与保护保证人的立法价值取向背道而驰)。退一步讲,如果出于某些法律价值观的考虑需要设定法定保证期间,也应该是前后统一并建立在科学的标准之上。

《解释》第34条规定,“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从判决或者仲裁裁决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从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这一条是关于保证责任诉讼时效的规定。对一般保证而言,因为保证人有先诉抗辩权,所以从判决或者仲裁裁决生效之日起计算保证责任诉讼时效较为简便,值得肯定。但第1款的前半部分的规定“„„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有些多余,这里并无必要加上“保证期间届满”的条件限制(本身表达也有误,应为保证期限届满)。如按上述关于诉讼时效起算点规定,在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对保证债务诉讼时效应该没有任何影响,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解释》第36条的规定——“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这与34条第1款的规定实际上是不协调的。

《解释》第34条第2款的规定也不尽合理:以债权人在保证期间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时间作为诉讼时效的起算点,这并不符合诉讼时效起算的一般规则(如前所述,诉讼时效一般以可以依法行使请求权的时间作为起算时间)。对连带保证人而言,诉讼时效一般应以所担保的债务到期未获清偿时开始计算。因此,如果发生保证期间经过而债务仍未到履行期的情况,如只保证一年期租赁合同的前六个月的租金,如果一年的租金在一年后方发生给付义务,在六个月的保证期间经过时,诉讼时效并不起算。只有在一年后租金未获清偿时,债权人对保证人的诉讼时效才开始起算。可见,《解释》的规定是脱离实际的。

五、结语

在丰富的法律实践中,围绕保证期间还将产生许多值得探讨的担保法上的问题,但本文并非对此作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的主旨在于从法理上澄清这一专门的法律概念,特别是针对将保证期间混同于诉讼时效或除斥期间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从法律功能上阐释保证期间的意义,并对相关立法进行评论。鉴于这一问题的基础性及立法上存在重大疑义,笔者希望能通过本文引起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并尽快修订相关立法。

出处:无

上一篇:英语四级作文范文翻译下一篇:长江大学毕业生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