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表现手法

2024-04-12

文学表现手法(精选6篇)

篇1:文学表现手法

文学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20种:以小见大,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虚实结合,象征,悬念,伏笔,铺垫,渲染,照应,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感官描写,夸张,抑扬,故意误会和巧合。

(一)以小见大,指小处落笔,大处落眼,写小的事情表现大的主题,这种写法往往借助平凡、具体的小事,或生动的细节描写,加以适当的议论、抒情,来反映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表达深刻的道理。《变色龙》中,街头巷尾平常的狗咬人的小事,但是却表现了一个尖锐的重大的社会问题,官僚警察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专制制度肆无忌惮地欺压人民,这种小事情反映的重大问题,就是以小见大。《赵普》中“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和“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两处细节描写于细微处见赵普的勇气、毅力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精神,这些都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二)借物喻人,明着写物,实质写人。通过对物的歌颂来赞美和物具有同品质的人,这是写人常用的一种写法。阅读这类文章关键在于抓住物与人相似的地方。如《白杨礼赞》,借西北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比喻北方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孤雁》(唐/杜甫)中,作者自喻,表现乱离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诗中还有一群野鸦“鸣噪自纷纷”,象征缺乏感情的平庸之辈。

(三)托物言志,明着写物,实质是通过对物的赞颂来表明作者志向,或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这种写法与借物喻人一样,抓住物与人的相识之处。《石榴》描绘外在美和内在品质,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也是作者理想、追求和志向的体现。古诗词中也比较多见。

(四)借景抒情,指让感情依附一定的景物,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情是目的,景是手段和条件,情要从景中引发,与写景的特征相关联,这样的情才真,才充分,才具体感人。常见的方式有:寓情于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以(美景、哀景)衬情,一切景语皆情语等。朱自清的《春》,运用情景交融的写法,作者笔下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春风图、春早人勤图无不流露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则是运用融情于景的写法,“山”“水”“雪”本不具有感情,但在作者笔下则流露出喜爱之情。阅读借景抒情的散文,务必要品味情分析景,惟其如此,才能正确领悟到散文的内涵。

(五)虚实结合,这里强调虚写,主要指联想和想象。

(1)联想,指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思维活动。主要有四种类型:相似性联想,相反性联想,因果性联想和事理性(现象与本质)联想。例如《三颗枸杞豆》,文题与内容就是相似性联想:三叔一生的成绩。同时相对于文中的“我”又是一种联想:如果少壮不努力,日后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抓住联想来理解主题,我们就会理解文中的“我”后来成为植物学家的动力之所在。诗歌中联想颇多,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象是闪着无数的明星”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星星,它们有着相似性。

(2)想象,想象的过程是大脑中改造记忆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通过想象,我们才能看到事物的多面性和多样性,从而获得丰富的材料,使文章不仅在内容上丰满,而且在形式上多姿。想象的方法大致有追述、预言和悬想三种。追述,指把过去的事说得仿佛在眼前一样;预言,把未来的事情写得仿佛在眼前一样;悬想,把自己想的实际上不存在的事情,说得仿佛在眼前一样。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天上本没有街市,所谓“街市”是想象出来的。

无论联想还是想象,都是虚写。文学作品中,虚写手法相当普遍,阅读时“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语文课程标准》)是文章阅读的重点要求之一,所以,理解虚写手法很重要。

(六)象征,指凭借具体的物象来表示与之相似或相反的概念、思想、感情。运用象征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思想、形象化,可以使思想感情表现得含蓄、耐人寻味。散文诗《海燕》,通篇运用象征手法,“风、云、雷、电”象征当时的沙皇反动统治,“大海和波浪”象征人民和人民的力量,“海燕”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暴风雨”和“海鸥、企鹅”也各具有其象征意义;韩愈的《马说》象征手法在古文中堪称典范,文中“千里马”“伯乐”“常马”“食马者”各具其象征意义;不少诗歌也采用象征手法,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里的“明月”象征善解人意的知心人。

(七)悬念,指提出悬而未决的矛盾,引起读者注意。从内容上看,悬念有两种情况:一是简要地提出事物,让读者以急切的心情想了解结果,《枣核》中一位旧时同窗寄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设下悬念;见面时“我”问起枣核的用途,她一面往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加深悬念。另一种是让读者对人物和事情有比较多的了解,只是作品中的人还“蒙在鼓里”,这样读者就有兴趣关心结果。拖延释念是对悬念的解开,方法有两种:一是抑制法,就是加深悬念,使读者期盼心情不断加深,刚才所举的《枣核》事例就是典型;二是间隔法,就是把正在发展的情节突然搁置起来,插入另外的情节,然后在适当的时机再接上原来的情节。

(八)伏笔,就是在文章的前面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发生的事情作某种暗示,在文章的后面再作回应、说明,这是增强文章内容前后联系的一种重要的谋篇技巧。它的特点有三点:一是有伏必应;二是要伏得巧妙,让读者无法轻易察觉到,切忌刻意、显露,这是伏笔与悬念的区别;三是伏笔的照应,前后不宜过紧。分析文学作品的伏笔可从人物外貌、人物言行、人物心理、环境描写入手,如《三颗枸杞豆》开头“我是个植物学家”,在读者阅读不经意间埋下伏笔,照应这句话的却远在文尾“当我成为植物学家后”,从而把整篇文章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九)铺垫,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和事物以作衬垫。运用铺叙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是为了突出文章主旨。例《紫藤萝瀑布》“赏花”部分,作者用饱含情感的笔墨描绘紫藤萝,是在为后文的抒情和言志作铺垫蓄势。

(十)渲染,对文章中的环境和人物着意描写,加强气息,深化主题。常用方法有:反复和烘托。反复,指用形式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反复出现,以抒发感情,渲染情绪,突出主题。《周总理,你在哪里》反复询问,渲染对周总理的思念之情;烘托,借环境描写和特定的气氛,表现人物的一定情绪,如王愿坚的《草》:“只有晨风吹过荒漠的草地,撕掠着青草,发出飒飒的声响。”通过环境描写,渲染悲壮的气氛;《〈长征〉节选》一文开头部分:“红军指战员三三两两艰难地向北走着,有的掉队了,有的倒在地上永远也起不来了。”渲染过草地艰难的气氛,值得注意的是:渲染一般用于表现人物或情节发展的关键部分。理解渲染表现手法对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词句的帮助颇大。

(十一)照应,在文学作品中,照应是对悬念、伏笔、铺垫、渲染等表现手法的呼应,增强文章的整体感。常用的照应类型有:扣题照应,画龙点睛;首尾照应,大开大合;层层照应,一线贯穿;随机照应,前后联系;细节照应,小中见大;对比照应,比中见旨。阅读时学会分析照应有助于我们从整体理解文章。例《为你打开一扇门》最后一段:“文学确是一扇神奇的大门,只要你走进这扇大门,就不会空手而归。”既是点题照应,又是首尾呼应,同时也是层层照应,一线贯穿,线索就是“门”;《往事依依》首段“„„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尾段“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既前后照应又是点题照应,好处是强调回忆往事对我的激励作用;《十三岁的际遇》前文“第一次知道这世上存在着一个北大,是在我七岁的时候。偶尔在抽屉里翻出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一片沉静而美丽的湖光塔影。”后文“我将不顾头上苍苍的白发,再次像十六岁的小女孩那样轻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对比照应,七岁和六十岁的漫长时间跨度,突出自己对北大的感情,增强抒情色彩;《春》首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末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这里一“来”一“去”,对比照应,从春天是在盼望中到来,到进入春天中去,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例子很多。教师在课堂中应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品味、分析,并学会运用到写作中去。

(十二)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作用一般用来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儿童两种不同的生存环境,一是“乐园”;一是最严厉的书塾,通过儿童两种不同生活感受对比,说明了封建教育方法对儿童天性的束缚;《济南的冬天》首段运用三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特点:温晴。分析文章对比手法时可从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的角度来思考。

(十三)衬托,指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它分为映衬和反衬两种。与对比有些相似,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衬托主体只有一个,使用衬托手法使这个主体更鲜明、突出;而对比的两个方面都是主体,使用对比手法,两者都更加鲜明、突出。衬托的作用可以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常用衬托手法大致有十种:以景衬人法,以后衬先法,以侧衬正法,以反衬正法,以次衬主法,以昔衬今法,以难衬易法,以西衬中法,以境衬人法,以物衬人法。

(十四)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也称直接描写,指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和直接描写景物的方法;侧面描写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描写,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中来烘托描写对象的方法,如抒情散文《小石潭记》:先写水声“如鸣佩环”,水色“水尤清冽”侧面烘托石潭的特点“石”,再正面描写石潭“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正面描写潭的底与岸“石”的特点;再如《春》,写“春花图”,其中有一句“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侧面烘托花儿的繁茂、鲜艳和香甜;《社戏》“归航”片段中,老渔夫的喝彩侧面表现孩子们划船本领高,也有力地表现孩子们欢快的心情。

(十五)动静结合,文学作品中,比较讲究动静结合的艺术,如果只写静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滞;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只有将静景描写景物的形态特征和动景描写利于传神的长处结合起来,所绘景物才会具体、生动,才能给读者留下生动的印象。动静结合有两个特点:集中性和对比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集中写静景;“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上云霄里去了”集中写动景,这里动景与静景形成了对比,表现了一幅生动丰富充满生机的百草园画面;再如《小石潭记》:“月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写鱼儿“怡然不动”的静与“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的动作对比,动静结合,显示鱼儿的活跃。

(十六)感官描写,指描绘出人物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让读者在阅读时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增强文学作品的表现力。《社戏》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豆麦”“水草”“月色”是视觉看到的;“清香”是嗅觉闻到的;“扑面”是面部触觉感知的,所以,这句话极具表现力。如五官功能感觉到的效果互相转化、彼此沟通,把某种感官上的感觉移到另一种感官上,就是通感,也叫移觉。“荷”专题中,《荷塘月色》有两句话:一句是“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缈茫的歌声似的。”嗅觉与听觉通感;另一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与听觉通感。

(十七)抑扬,指对写作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例《白杨礼赞》第7段:着力评价白杨树,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两个没有„„”和“算不得什么好女子”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这是欲扬先抑;“但是„„伟丈夫”笔锋一转,则是变抑为扬,否定的是“好女子”肯定的是“伟丈夫”,赞美如白杨树品质的人。

(十八)夸张,这是艺术手法中的夸张,与修辞手法中的夸张并非同一概念。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比喻夸张,而是通过描写渲染。童话寓言中比较多见,如《皇帝的新装》。

(十九)故意误会和巧合在小说和影视剧本中多见,但在初中语文课文中少见,之所以提出来是因为在学生作文中运用这两种写法能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突出中心主题。

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包括形式美和内容美,综上所述,我们对文学作品的形式美有了较为全面的理性认识。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赏析时做到有章可寻,练笔时亦能做到有法可依,真正找到阅读与写作形式教学的契合点,教师教起来畅快,学生学起来更轻松!

篇2:文学表现手法

来源:《海峡科学》第09期

文学作品是有感而发,表现形式由作者自身的经历、个性、爱好、文采、特长所决定,所以表现手法也因人而异,多种各样,这样,就使文学园地异彩纷呈,奇葩怒放,增添了文学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纵观初中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有几种特殊表现手法用得巧妙,恰到好处,对培养学生的素养,大有裨益。

1 象征与影射

象征是把内在本质相似的两者巧妙地联系起来,表面上言此,实际上意彼,这种手法多数是作者不便直接写某一事物,或直接写某一事物会过于苍白、直露的情况下,采用以一物衬托另一物的效果。影射即俗话所讲的含沙射影、指桑骂槐,通过一物参照与桥梁作用,把歌颂或讽刺的对象包裹起来,投石问路,摆渡过河,比较典型的象征有第四册课文《白杨礼赞》,借白杨树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锋战士。又如:第五册课文《藤野先生》中作者写到日本学生在黑板上所写的广告的最后一句“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漏”字下边加圈,即影射藤野先生把考题泄漏给鲁迅先生,才使鲁迅先生考试及格,真是用心良苦。第五册古诗中,有“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句,即用诗中“后主”影射唐代宗李豫,李豫当政时许多地方极像后主刘禅,对“万方多难”负有责任。《梁父吟》是诸葛亮未遇刘备,躬耕陇田时吟唱的,影射自己怀才不遇。

2 烘托与渲染

烘托是指在众多人物中突出某个人,“绿叶衬红花”,“众星拱月”,就像比赛获胜后,大家把冠军举过头顶,甚至抛向空中。渲染是指为了强调某种事件的重要性和严重性,想方设法从外围蓄足声势,达到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表现力。如第四册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达痛打镇关西场面时,作者写道,“店小二把手帕包了头,正来郑屠家报说金老的事,却见鲁提辖坐在肉案门边,不敢拢来,只得远远立住,在屋檐下望”,接着写道,“店小二那里敢过来,连那正要买肉的主顾也不敢拢来”,写“郑屠从肉案上抓了一把剔骨尖刀,托地跳将下来”,“众邻居并十来个火家那个敢向前来劝,两边过路的人都立住了脚,那店小二惊得呆了”,“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街坊邻居火家,谁敢向前来拢他”。这样的烘托和渲染足以向读者显示出场面的火爆,先声夺人,鲁达的疾恶如仇且武艺高强自然就不用说了。第六册课文《竞选州长》,对手给候选人马克?吐温先生戴上“伪证罪”、“蒙大拿的小偷”、“盗尸犯”、“酒疯子”、“肮脏的舞弊分子”和“可恶的讹诈者”以及“私生活放荡”等罪,一个接一个,一个愕然接一个愕然,为达到击败对方的目的`,不择手段,这样的层层渲染,推波助浪,无中生有,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使读者充分了解到资本主义社会竞选的虚伪性和残酷性。

3 含蓄与悬念

含蓄相对于直言来说,是一种委婉曲折的表达方式,包含有言下之意的潜台词,耐人寻味。悬念是在故事情节高潮时嘎然止步,揪紧读者的心,使读者不知下文茶饭不香。第五册课文《陈毅市长》就很成功地运用了这种手法。如陈毅(打量房间)“齐先生就住在这里?”意即房间这么简陋,这么破旧,与海内外知名的化学家身份太不相宜。齐仰之“我这个知识分子身上还有不少酸性”意即我太清高,太固执了,以至看不起人;陈毅“我是说齐先生对我们共产党人的化学全然不知”意即齐先生对共产党变革社会,改造社会,使社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知道,不了解;陈毅“我是个剂,是个催化剂”意即希望齐先生能够尽快融入到社会变革的潮流中去,为新中国人民谋福利。第四册课文《老杨同志》结束时,老杨同志见他(广聚)不走开大家不敢说话,已猜着大家是被他压迫怕了,想赶他走开,便问他道:“你还等谁?”意思就是说你在这里碍手碍脚,快滚开。悬念的例子如课文《陈毅市长》,陈毅“可是对有一门化学齐先生也许一窍不通,三分钟已到,改日再来奉告”,结尾时陈毅“不,我马上要赶到发电站去,连三秒钟也不能耽搁”。

4 欲扬故抑

这种表现手法有点象侦破小说中欲擒故纵,“擒”和“扬”是目的,“纵”和“抑”是手段,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擒”和“扬”,文章曲折跌宕,富有起伏,给读者一种恍然大悟的感受。如课文《白杨礼赞》,先写黄土高原广阔无限,景色单调,令人“恹恹欲睡”,这是“抑”,接着写突然出现傲然耸立的白杨树,令读者耳目一新,感到惊奇,这是“扬”。如写白杨树外貌,先写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这是“抑”,接着突出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这是“扬”。这样“扬”的效果比没有“抑”的陪衬要好得多,也使文章有张有弛,变化有致。

5 铺垫与伏笔

铺垫即在情节的开端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准备,下文需要什么,上文就要有所安排,以免事出突然,影响可信度,就像一个人要睡觉了,就得事先把床铺收拾好。伏笔讲究细节,就好像拍电影的道具师一样,凡是下文所涉及到的相关“零件”,上文都要有所“埋伏”,以免挑剔的读者说你无中生有,来路不明。第五册课文《白毛女》场景转移到地主黄世仁家时,舞台说明中有一句“烛光照着帐本、算盘、砚台、水烟袋等”,这就为下文狗腿子穆仁智打算盘算计杨白劳的高利债作准备。黄世仁出场时有这样的台词:“女人嘛,那还不是墙上的泥坯,剥了一层又一层,我要是想要谁,比如今天晚上这个吧,那还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吗?”这就为下文逼杨白劳卖女抵债拉开序幕。

6 融情于景

篇3:文学表现手法

一、舞蹈编导概况

1.舞蹈编导的定义

舞蹈编导, 顾名思义就是舞蹈的编排和导演, 具体工作为根据舞蹈剧本创作舞蹈动作, 带领舞蹈演员们进行排练。舞蹈编导不但是一项对舞蹈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工作, 还需要很强的组织能力。从剧本雏形到完美演出, 舞蹈编导都是核心力量, 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舞蹈编导的基本分类

一般来说, 舞蹈编导分为四类:商业类舞蹈编导、庆典类编导、广场舞编导和综合类编导。

商业类编导就是针对商业表演设计舞蹈, 包括伴舞和专门的舞蹈表演。由于商业表演的最终目的是吸引观众进行自我宣传, 所以商业舞蹈编导要针对承办方的产品、企业文化、企业特点等内容进行编排, 最大化地满足商家的要求, 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庆典类舞蹈多应用于商场、学校等机构举办的各类大型活动中, 时间特点比较鲜明, 多是周年庆典。此类舞蹈编导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编排的舞蹈类型鲜明, 多在庆典的开场和结尾展现, 编排内容没有过多限定, 多为群体演出。

广场舞蹈编导所针对的人群比较固定, 多是非专业且年龄稍大的女性群体。广场舞编导要求舞蹈内容简单、明快, 易于记忆, 舞蹈动作比较舒展, 能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

综合类舞蹈编导涉及到的舞蹈分类、舞蹈素材多种多样, 要求不但要具有专业性, 更要具有综合性。目前来说, 电视台、艺术团等机构对这类舞蹈编导的需求量较大。

二、文学艺术对于舞蹈编导的意义

舞蹈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是故事的讲述、情感的表达和美的享受, 要求具有美感和诗意。文学艺术具有多种表现手法, 既能叙事、抒情, 还能象征、比拟, 将舞蹈与文学艺术结合起来, 能够营造出更丰富、美好的意境, 给观众带来独一无二的美的享受。

舞蹈与文学都是艺术, 舞蹈可以通过肢体动作、面部表情表现故事和情感, 文学则能对舞蹈进行故事的构建、情节的引导和智慧的启迪, 二者相辅相成, 完美结合。

总之, 舞蹈编导的创作和编排的灵感来源于文学, 甚至改编于文学作品。舞蹈编导需要大量的素材予以支撑, 这些素材多数来源于文学作品。同时, 文学艺术思维对舞蹈的整体质量是一个有效的考核标准。舞蹈编导是整个舞蹈作品的核心, 影响着舞蹈作品的质量, 编导的文学艺术水平愈高, 舞蹈也就愈具有艺术性。

三、舞蹈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

舞蹈来源于文学, 改编于文学, 文学的艺术表现手法自然对舞蹈编导具有同样意义。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语言艺术、叙事抒情、象征比拟和哲理寓意。

1.语言艺术

舞蹈中的语言包含两种, 一种是有声的语言, 另一种是肢体语言。

早期将诗词配上旋律形成了歌谣, 又加入相关动作后便形成了舞蹈。目前, 很多舞蹈都是歌伴舞, 即为了表现歌曲而编排的舞蹈。相反, 舞蹈中配以相关旋律, 更利于观众理解和品味, 也能突出舞蹈艺术要表现的情感和意义。

舞蹈就是舞蹈演员通过演绎已经编排好的动作, 表现整个舞蹈作品。肢体语言是舞蹈艺术中最重要的因素, 有声语言的描述需要想象来辅助, 肢体语言则直接通过实际的动作将内容表现出来, 清晰直观, 既有实际意义, 又有引申含义。

2.叙事抒情

艺术来源于生活, 却高于生活。舞蹈就是生活的艺术性表现形式, 每个舞蹈作品都有着明确的内涵, 其产生都是由叙事开始的。需要舞蹈编导通过观察, 发现生活中的故事、美好或丑恶, 运用专业的编导知识, 将这些观察到的东西, 反映到舞蹈故事上, 反映到每一个舞蹈动作上。与此同时, 舞蹈编导还必须具有相当强的模仿能力, 以将文学素材恰当、真实地反映在舞蹈中。

舞蹈就是一种抒情方式, 是情感的表达, 或喜或忧, 或爱或恨, 从舞蹈动作中都能表现出来, 而不需要文字的描述。观众观看演出, 除了休闲娱乐、欣赏享受, 最重要的就是要体会表演的深层次内涵和表现出来的情感。

除了歌伴舞, 多数舞蹈表演是没有台词的, 但这并不影响观众对表演的理解和体会, 因为舞蹈演员的舞蹈动作就是故事的讲述, 动作的变化就是情感的表达, 程度甚至比台词更加的强烈。

3.象征和比拟

象征和虚拟是舞蹈艺术的主要表演方式, 也是舞蹈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舞蹈要表达的是一个场景、一个事件和一种情感, 演员的动作、姿态就象征着故事的描述和表达, 不同的舞蹈动作表现的是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对话。一般来说, 舞蹈编导中所应用的道具都比较简单, 但其象征意义却十分丰富, 随着剧情的发展, 这些道具象征着不同的情绪、事件和意义, 耐人寻味。

舞蹈不仅表现人的活动场景和思想情感, 还能通过比拟的艺术表现手法, 表现景物、动物的活动和思想。杨丽萍著名的孔雀舞, 就是以人仿物的经典, 舞蹈演员通过模仿孔雀的动作、神韵, 展现孔雀的生活和情感, 活灵活现。

4.哲理和寓意

舞蹈艺术要表达的不仅仅是华丽的舞台服装、灵活的舞蹈动作, 新颖的舞蹈造型, 还是舞蹈表演的意境和内涵, 对观众的影响和启迪。

舞蹈编导在进行舞蹈编排时, 除了展现服装、造型、动作等基本的舞蹈要素外, 还要加入一定的寓意和哲理, 将舞蹈动作与故事情节和人生意义相融合, 加强舞蹈作品的深层次内涵, 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深思。

首先, 通过舞蹈动作表现意境, 舞蹈的意境需要舞蹈动作的到位表达、连贯融合表现出来, 如果没有了肢体的动作美, 就谈不上意境美了。这就是所谓的“托物言志”, 将舞蹈故事的寓意、哲理与舞蹈动作结合在一起, 形成更深的意境;其次, 舞蹈编导不能只设计华美的舞蹈动作, 还有附上情感。舞蹈艺术的最终目标是表现感情, 只有富有情感的舞蹈, 才能打动观众。

结语

如今, 舞蹈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普遍, 它既是高雅艺术, 又是平常锻炼, 为现代人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舞蹈既是一门艺术形式, 又是一种生活和情感的表现形式。在舞蹈创作、编排、演出的整个过程中, 舞蹈编导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决定着整个舞蹈作品的质量和水平。因此, 舞蹈编导要善于将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 如语言艺术、叙事抒情、象征比拟和哲理寓意, 应用于舞蹈创造和编排中, 提高舞蹈的艺术性、文化性和意义性。

参考文献

[1]孙莹.浅谈舞蹈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J].魅力中国, 2014 (25) .

[2]宝勒尔.浅谈舞蹈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J].才智, 2014 (35) .

篇4:文学表现手法在新闻中的应用

新闻与文学的联系

新闻与文学虽然有区别,但又有着许多共同点。首先,二者都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来反映客观现实的,即便是新闻图片也要用语言文字来加以说明。尽管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都有各自的规律,但仍有许多相融相通之处。文学的一些表现手法,新闻也加以运用;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常常是文学的素材。

新闻的优势在于快速反映,文学的优势在于耐人寻味。新闻是易碎品,但可借助文学之力加以保存。新闻的新鲜性是会随时间的推移远去而挥发掉的,文学的艺术性则是陈年老酿,久而弥香。具备文学品位的新闻,会让读者更有回味的余地。鉴于此,报界许多前辈同仁都在探讨如何借助文学的写作手法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趣味性,使新闻更具文化品位。

早在20世纪30年代,鲁迅就以《自由谈》的所谓花边文学,创造了青年们踊跃进步的独特文体。瞿秋白十分推崇鲁迅的杂感,认为这种文体就证明了自己的战斗意义,鲁迅的杂感其实就是一种社会论文,并指出这种文艺性的论文的特点是更直接地更迅速地反映社会上的日常事变,这就十分接近新闻的定义了。而在60年代,穆青先生就提倡“用散文的笔法来写新闻”,并身体力行,在新闻写作实践中,充分吸取散文写作中那种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精练的表现手法,取得了成功。他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总理的嘱托》采用了多种文学表现手法,写得生动感人,后作为文学作品收入教材。

其实,新闻和纪实性文学作品有一共同目的——传达信息。一篇通讯要表现的主题和一篇散文表现的主题毫无差别。这一点上,新闻与文学殊途同归。文学史上,一些文学作品都带有新闻的要素和特点,如杜甫的《石壕吏》等。

用文学手法写新闻,或选取新闻事实作为文学的题材是中国的传统,“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准确阐明了文学的性质——即文学是为现实而产生并为现实而存在的。文学不表现现实,就难有生命力。事实证明,文学与新闻有共同的渊源和天然的联系,强化文学的新闻性,加强新闻的文学性是相辅相成的。

除了副刊的杂文、随笔之外,其他的时论、政论,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编者按等,都可以写出文学风格。这一点,毛泽东同志当年给新华社起草的那些社论、评论员文章就是很好的范例。《人民日报》许多评论员文章都写得文采斐然,让人过目难忘,忍不住要剪下来多看几眼。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言以文远,诚哉斯验。”认为言论必须有文采才能流传久远,这是经过验证了的事实。孔老夫子更有话在先:“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所以说,糅入了文学性的新闻可能让读者多看几遍,新闻以事实诉诸读者,读者看完知道了怎么回事就行了,文学则能让人体味、咀嚼、参悟……倘若新闻具备了一定分量的文学性,读者就能因文学而记住新闻,从而使新闻这“易碎品”“钢化”了,打不破了,这就是新闻与文学结合的好处。

新闻体裁中最强调信息的是消息,其文学的因素最少,再往上走通讯吸收一些文学因素,再往上报告文学吸收更多的文学因素,依次按文学因素由少到多的文体排列是:消息——通讯——报告文学——散文——小说——诗歌,依次信息随之递减而审美随之递增。信息和审美之间是此长彼消关系。通讯的规律是,每一篇通讯中一定有一条消息(信息)作为内核,通讯之内核为信息,外表是文学,所以通讯一定可以还原为一条消息。

新闻中常见的文学元素运用手法

在新闻写作实践中,新闻工作者们只有不断汲取中国历代文学精华,培养深厚的文学素养,合理地应用文学的创作手法,引用脍炙人口的著名文学作品,恰如其分地去表现新闻事实,才能够对大众产生一种吸引力、亲和力,并且能够提高新闻作品的地位,有利于促成新闻作品价值的实现。在表现方法上,抛弃单一叙述的表现手法,积极引进文学的表现方法,如词语运用、渲染气氛、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以求改变新闻作品“易碎品”的称呼。

动词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汤姆森基金会编著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一书中写道:“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却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诱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彩的标题。”

文章要写得富有文采,感染力强,诀窍之一就是多用动词。同样,在标题制作中应尽量多用动词。动词用得得心应手,恰到好处,常常能使文句简练而传神。有助于将蕴藏于新闻中的“情”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同时也便于吸引读者的视线,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古人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之说,动词的运用必须仔细推敲,搭配精当,方能活泼逼真,富有动感,耐人回味。

《经济日报》获中国新闻奖的一条消息的标题是:《重复建设压瘪了“易拉罐”》。稿件反映的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易拉罐的市场销售供过于求,恶性竞争难以遏制,整个产业岌岌可危。“压瘪”两字,扣住了“重复建设”与“易拉罐”这两个核心词组的契合点,标题有了动感和质感,诵读中似能听到易拉罐重压之下“嘎嘎”作响的声音,不堪重负的窘态跃然纸上。

在实际新闻工作中,记者和编辑要注意运用修辞手法强化动词效果。因为做标题需要灵活运用一些具体方法和技巧,采用排比、对仗、拈连、双关、比兴、比喻、用典、设问、拟人等修辞手段,来提高动词的表达效果,可以起到内容更突出、思想更鲜明、形式更多样,更富有文采的作用。

如比拟在新闻中的运用。比拟就是将人拟物(以物比人)或将物拟人(以人比物)。用得较多的是拟人。如:

《文汇报》一标题为:《征地造房为啥等煞人(肩题)一道公文背着39颗印章旅行(主题)希望有关部门舍繁就简,多办实事,加快住宅建设步伐(副题)》。

“旅行”在这里用于公文,已有“拟人”的味道,再加上“背着39颗印章”,更加形象逼真了。拟人手法的运用,当在情感饱满、物我交融之时。

其他如比喻、对仗等在新闻中的运用,本文不再进行探讨。

形容词在消息中的运用。20世纪以来,新闻界开始认识到客观报道方式并不是消息的万能模式。这种结构样式过于标准,容易造成文字的枯燥乏味,不利于吸引读者,因而这种报道方式被许多新奇的表达方式打破,出现了积累兴趣式结构、对话式结构、散文式结构等多种结构并存与交叉的局面。上世纪60年代初期的新新闻主义一改新闻“倒金字塔”结构的固有模式,在表现方法上,抛弃单一叙述的表现手法,积极引进文学的表现方法,如渲染气氛、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

在我国,有许多记者成功地运用形容词使消息生动感人。如阎吾写于1949年的消息《我军横渡长江情景》:“解放军的阵地上空,突然升起银光四射的发光弹,顷刻,整个北岸阵地发出了震天动地的雷鸣……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大家都屏息凝视着火光掩映的江面”。这里出现的“银光四射的”、“震天动地的”、“炽烈的”、“火光掩映的”几个形容词,个个映衬出我军气吞山河、势如破竹的气势,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视觉感。

当然,在消息中使用形容词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贴切自然,可有可无的形容词应坚决删除。形容词只能在叙述事实的过程中起“画龙点睛”和“锦上添花”的作用。比如,当使用“非常”、“十分”、“重大”这类形容词时,如果把这类词去掉,看看会不会影响和改变所要表达的意思。二是恰到好处,切忌堆砌。在消息中,形容词只是为了更好更准确地再现新闻事实的修饰词。三是不能借题发挥,泄个人私愤。对某人某事的描写不得用攻击性或煽动性的词语。

叙事在新闻作品中的运用。《大河报》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栏目叫《都市倾诉》,很受读者的欢迎。每天一个整版,给读者介绍一些普通老百姓的酸甜苦辣。文章的讲述多为情感生活报道,叙事视角多样,传受互动感强,既得传统纪实文学叙事的精髓,又还原新闻叙事的真实性。这些事都是真实的,是新闻的范畴,但是记者反映的方式、使用的体裁却是文学的,作者、读者读来回肠荡气,是文学中的散文吗?是,又不完全是。是新闻中的通讯或报告文学吗?不是,又是。因为文章中新闻要素齐全,文学要素皆有。

来看《大河报·都市倾诉》的叙事,也可把它看做叙事类文学作品。它讲述的都是一个个让讲述者心灵震撼的故事,又让读者受到感染甚至产生共鸣。仅从讲述题目上看,诸如《在婚姻里想念爱情》、《请让我来报复你》、《也许一开始就不该爱》等,情感因素鲜明,内容上多为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至于情节的曲折则因人而异,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伤心的事。读者可从别人的故事中读到自己。这与读者从文学作品中反观自己的影子并无二致,体现了某种文学真实。

选择《大河报》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倾诉类报道,因其叙事体例是很完备的。笔者认为,选择一个完备的形态更有助于考察事物的特色。又因其体例,倾诉版在版面设计上相对固定,就大的板块来说,有刊头包括阅读提示、插图(形象和提示语)、联系方式,标题和正文、记者手记,有时候加读者评说或者广告。

以正文为例。正文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叙事要素的交代,诸如采写、讲述人、性别、年龄、职业、学历、时间和地点。二是叙事文本前的简短介绍,一般是指记者和讲述人如何联系以及记者对倾诉人的印象。从叙事学上讲可称为预叙。三是讲述的内容。一般分成几个部分,中间插入记者对讲述人状态的观察说明。

总之,研究文学与新闻之间相互渗透、互为依托的关系,有助于新闻事业的发展,同时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新闻工作者不但要掌握新闻专业知识,还要充分认识文学对新闻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以更好地撰写新闻稿件。

(作者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篇5: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

中文名称:表现手法

别名:艺术特色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

结构技巧:过渡、呼应等

目录

表达技巧

不同文体

具体手法

·诗歌手法

情感表达

议论文体

叙事线索

展开

表达技巧

不同文体

具体手法

·诗歌手法

情感表达

议论文体

叙事线索

展开

表达技巧

一、表达技巧主要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借物喻人 直抒胸臆 欲扬先抑 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用典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渲染 虚笔 虚实结合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动静结合 动静相衬 大手笔 层递 深化主旨 以小见大 点面结合 主次 远近通感 白描 绘声绘色等)

③选材剪材;

④结构技巧:过渡、呼应等。

⑤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的运用、社会自然环境的描写等。

一篇文章,不管作者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因此,分析语言、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意图和情感,必须认识表达技巧的作用。

二、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包括:

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

3、结构技巧:承上启下、悬念、首尾呼应、前后照应、铺陈、铺张、铺垫等。

不同文体

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议论文的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小说体的表现技巧: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古诗词的表现技巧:赋比兴、用典、衬托、对比、渲染、托物言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欲扬先抑、联想、想像、语序倒置

具体手法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以乐衬哀,渲染,虚实结合,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点面结合,开门见山,伏笔 ,照应开篇,点题,首尾呼应,讽刺.

诗歌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 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中的《关睢》《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

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但在现代诗歌中,象征则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这是应予注意的。用现代的观点来说,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种:

比拟

1、比拟。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说:比拟就是“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这些在我们前面列举的诗词中,便有许多例证。比拟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拟人化”: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前者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里荡漾。把“云彩”“金柳”都当作人来看待。以人拟物的,如,洛夫的《因为风的缘故》:……我的心意/则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烛光/稍有暧昧之处/势所难免/因为风的缘故/……以整生的爱/点燃一盏灯/我是火/随时可能熄灭/因为风的缘故。把“我的心”比拟为烛光,把我比作灯火。当然,归根结底,实质还是“拟人”。

借代

2、借代。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与比拟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比拟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见的;而借代却是一方具体,一方较为抽象,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起桥梁,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以引发读者的联想。这也就是艾青所说的“给思想以翅膀,给感情以衣裳,给声音以彩色,使流逝变幻者凝形。”

塑造诗歌形象,不仅可以运用视角所摄取的素材去描绘画面,还可以运用听觉、触觉等感官所获得的素材,从多方面去体现形象,做到有声有色,生动新颖。唐代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吟出“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又觉得用“僧敲月下门”亦可。究竟是“推”还是“敲”,他拿不定主意,便用手作推敲状,不料毛驴挡住一位大官的去路,此人乃大文豪韩愈,当侍卫将贾岛带到他的马前,贾据实相告,韩沉吟良久,说还是用敲字较好。因为“敲”有声音,在深山月夜,有一、二记敲门声,便使得那种情景“活”起来,也更显得环境的寂静了。前述《枫桥夜泊》的“乌啼”“钟声”,也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还有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段,更是十分逼真,非常精彩!现代的如黄河浪的《晨曲》:“还有那尊礁石/在固执地倾听/风声雨声涛声之外/隐隐约约的/黎明/灵泉寺的晨钟/恰似鼓山涌泉的/悠远回应/淡淡淡淡的敲落/几颗疏星/而涨红花冠的/雄劲的鸡鸣/仿佛越海而来/啼亮一天朝霞/如潮涌。这首诗也写得很好。所以我们如果掌握了用声音塑造形象的手法,那将为诗歌创作开拓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

双关

3、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双关又分为两种:

1、意义双关 【例】《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

2、谐音双关 【例】“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内含感情的“情”。

总结

无论是比拟还是借代,都有赖于诗人对客观事物进行敏锐的观察,融入自己的情感,加以大胆的想象,甚至幻想。可以这样说,无论是浪漫派也好,写实派也好,没有想象和联想,便不成其为诗人。比如,以豪放称著的李白,固然想象丰富,诗风雄奇,而以写实称著的杜甫,也写出了诸如“安得广厦千万间……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乾。”(《月夜》)等等浮想联翩的佳作。

叙事角度

第一人称叙事法 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活动范围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写进去。第一人称的作用:①是事件的见证者,是文章的线索人物 ,也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 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③体现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第二人称叙事法 第二人称常用于书信,一般记叙文中很少通篇采用,但在叙述过程中,像是作者直接与读者对话,便于直接抒情,在文章的某个局部,转变为第二人称。好处:增强文章情感,便于抒情,引起读者的共鸣。

第三人称叙事法 用第三人称叙事,叙述人既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能自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但第三人称叙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称叙事那么亲切自然。好处:使文章客观真实,更使人信服。

顺叙法

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否则,就会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倒叙法

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插叙法

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补叙法

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下文。补叙的作用,一般不发展情节、事件,只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

分叙法

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不条不紊。分叙可以先叙一件,再叙另一件,也可以几件事情进行交叉地叙述。采用分叙时要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确立叙述的线索,还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

详叙法

篇6:艺术手法中的表现手法

1、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修辞手法: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 “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 寄托”等,

3表现手法:

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 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寄寓 、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

衬托 、烘托: 用一个事物来陪衬另一个事物,以使后者更突出。

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强效果

上一篇:写同学的特点的作文下一篇:跳动的精灵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