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本培训特色总结

2024-05-24

学校校本培训特色总结(共8篇)

篇1:学校校本培训特色总结

随着教育形式的变化及一些其他因素,我们学校的孩子在逐年减少,“自然小班”应运而生。

随着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特别是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人们的教育观念得以更新,教育的目标已从知识、技能的学习扩展到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关心、学会创造,要求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些在大班里是很难做好的,我们学校有这个天然的优势。所以就有了我们学校特色的错题集。

我们学校的错题集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收集的,首先是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要做这项工作,让他们将平时做错的题目进行整理并记录然后上交,并且学生可以对题目进行合理的修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要求老师在错题集上做标注,然后收集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可以有效的加强作业面批面评的全面性。把老师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够去尝试。

一下是几点利用错题好处

1、能较好地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更好地开展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人数少,加上教师整天和学生接触、相处在一起,能够较细致地了解每一个学生,针对每一个学生情况开展有效的教育。这样在教学的设计时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有利于因材施教。特别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课堂上能够及时的给与关注、指导。

2、学生能获得更多的创造的空间和时间,开展能动的创造。

在错题集上学生获得更多的创造的空间和时间,能充分地发挥主体作用,能更自主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开展能动的创造。

3、错题集的使用让课堂教学质量明显上升,学生能力得到提高。

一方面是与老师的交流增多,愿意积极参与思考并发言;另一方面老师能够针对学生容易错的知识点进行精讲、细讲。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总是会精力比较集中。

总之经过这一学期的努力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很多。相信这样坚持做下去会会让孩子们的成绩得到提高。

篇2:学校校本培训特色总结

在培训中,通过经验交流、听名师讲座、主题论坛等形式,帮助教师在师德体验中,获得职业的幸福感,树立教师的“师表、学者、示范”三种形象。通过培训,学校涌现出了一批师德的楷模,如z老师被评为“省师德先进”,z为市先进班主任”,z为“州温市教坛新秀”,z被评为“州温市骨干教师”。

一,分层推进313教师成长计划的工作

为了切实提高全体师生的基本素养,本学年学校在校本培训中特分层推进313教师成长计划的工作。其中包括:1.“明思路、善创新”:我校的教师队伍培养思路是以“313”教师培养模式为指导,把全体教师分成三个层次培养,即适应型教师、提高型教师、特色型教师,从中分别评选三个层次的骨干教师,即校教坛新星、校优秀青年教师、校领军教师。对第一层次适应型培养,重点实施师徒结对各项活动与考评,zz和z老师在20xx学年教学师徒结评比中荣获优秀徒弟奖。积极推荐、鼓励、培养和指导骨干教师参加市三个层次教师的评选,使教师们不断完善自我,更快成长,更快发展。经过一年的学习和研讨,教师们收获满满,zz和z老师在20xx学年名优教师中期考评中获优秀奖。对全体教师进行师德学习、校本教研、课程开发、课堂教学研究、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全员拓展性培训。20xx年我们委托浙师大理工学院对我校60位教师进行90学时的培训,拓宽了我们培养教师的途径,丰富了一个“拓展”的内容。

创新活动方式,即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校长对话教师、教研组长对话校长活动、名优教师培训班活动,师徒结对活动,与浙江师范大学合作开设“教师的课堂执行力”课程,对教师进行90学时培训、校“教坛新星”和“优秀青年教师”评比活动等,为教师的成才指明方向,帮助他们确定五年发展目标,努力为他们提供奋发向上的条件,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2.“抓主线,求突破”:立足课堂研究,促进课堂变革。今年我校申报了课堂变革项目,倡导课堂教学中“学为中心”的理念,要求“主题主讲讨论式”教研活动围绕着“课堂以学为中心”来展开,各教研组通过实践研讨制定出各学科的课堂听课与评课的量表,进行细致的研究。学校期中调研和诊断性调研均围绕着“学为中心”,要求全校教师认真领会精神,从自己的课堂开始进行实践与研究,走出八中特色的“学为中心”的课堂改革的新路子。

3.“搭台子,深教研”:我们学校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校长治校的头等大事紧抓不放,“搭台子”即通过“学、考、研、秀”的四字方针,促使教师们迅速地成长起来。

“学”: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名优教师的培养,经过自愿报名和审核,我校组建了“名优教师培训班”,今年对申报第一层次的教师进行“与名师结对活动”,对申报第二第三层次的教师与“市三坛”进行结对活动,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学习。继续开展教师全员培训,整体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考”:上半年组织专任教师参加学科专业知识的测试(参加市高考一模或二模考试),并把考核成绩纳入教师考核中。按照教师教育院的要求,8月底和9月初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全市素养考核,同时由各教研组确定教学技能比赛的项目和细则,各教研组同时举行各项技能的比赛,由各组三坛以上的教师担任评委,全员互评,场面大影响好,老师们都积极投入。之后,所有学科组积极组队参加市直教师素养比赛。

“研”:校本研修活动正常开展。为提升我校教师的研究实践能力,3月7日与3月8日分别举办了信息技术录播教室使用的培训;3月6日邀请市教研室主任陈素萍做关于选修课开发的讲座;组建教师研究共同体,研究“基于学生课堂行为观察的课堂教学”,评出“关注课堂关注学生的”课堂观察案例一等奖2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5篇。加强教育科研指导,12月9日邀请我校教坛中坚李先明老师结合学校评出的“学为中心”为主题的优秀课例和案例做关于《从案(课)例研究到教育创新的跨越》的讲座。积极组织和指导教师参加州温市3月份课题申报,在校级评比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参加4月份论文评比,12月19日以“关注学生促进有效学习”为主题案例和课例评比,共评出初中案例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7篇;高中课例一等奖3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11篇。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师参加明年1月份的市高中课例评比。

篇3:开发校本课程打造学校特色

一、因校制宜, 以校情为本, 开发特色类课程

校本课程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这就要求学校必须为自己的发展正确定位。学校应通过调查研究, 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泰兴市大生镇中心小学是著名国家女足门将高红的母校, 足球是该校的一项传统项目。学校因此树立“让孩子在踢足球中长智慧、扬个性、强身体、砺意志”的足球理念, 以足球带动其他体艺项目的共同发展, 彰显学校特色。他们把足球项目当作一门重要的校本课程, 开发了校本教材《足球少年》, 并聘请高红为名誉校长、终身教练, 活动开展有声有色, 卓有成效。校足球队多次代表泰州市参加省级比赛, 取得好成绩。学校被命名为“泰州市足球训练基地”, 先后为省内外足球俱乐部输送8名优秀队员。

校本课程要为学校的发展服务, 要能帮助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和常规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洋思初中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 几千人的寄宿生给常规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挑战。洋思人根据本校实际问题, 智慧地提出“生活也是课程”的观念, 开发出洋思特色的校本培训教材———《“四会”读本》, 在新生入学时开设“生活课程”, 具体指导和训练学生如何吃饭、如何睡觉、如何洗衣、如何走路、如何整理宿舍内务、如何管理零花钱等等, 使学生学会自理、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理财、学会关心、学会交往等, 使学生从细节入手, 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效果甚佳。到过洋思中学的老师无不赞叹那里的学生文明守纪、秩序井然、习惯优良。

新课改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扩大了学校在课程上的自主权, 使学校可以因校制宜地创新性地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而根据学校的发展需求、培养目标与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发出来的特色类校本课程, 也必然会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办学品位的提升。

二、因人制宜, 以学生为本, 开发兴趣类课程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 学生的需求、兴趣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学校课程管理的基本原则, 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学校课程管理就是要使学校课程发挥出最大的育人功能, 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来开发校本课程, 把校本课程的选择权交给学生, 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前, 首先要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 应该广泛的进行学生、家长问卷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希望学习什么样的知识, 渴望掌握什么样的技能;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到什么, 掌握什么样的技能, 等等。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从某种意义上讲, 也是一个庞大的课程资源库。学校还要让学生参与课程决策的讨论, 充分表达自身的期望、需求和兴趣;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参与校本课程的评价, 提供有关的反馈信息。

校本课程要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能力的充分发展, 要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交往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 注重直接体验和经验积累, 反对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需要, 开发一些兴趣性活动课程, 如科技活动、文化艺术活动、体育锻炼活动、各学科兴趣活动, 学科性专题研究, 专题讲座, 社会性问题的探讨等。通过这些活动课程,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陶冶学生的身心,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热爱生命, 热爱科学, 热爱体育, 热爱艺术, 热爱自然的热情, 促进学生主体人格的形成。

三、因地制宜, 以乡情为本, 开发乡土类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指出:“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服务, 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 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乡土类课程是指基于浓郁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学校在进行这一类型的课程开发时, 要以乡情为本, 更多地关注学校外部的可用资源, 顺应地域发展的需要, 充分体现地域资源优势和民俗风情文化。在开发过程中, 学校应该赢得所在地区行政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积极邀请社区的有关行业的管理者、从业者共同参与。至于开发的方向和内容, 学校要广泛调研, 科学论证, 杜绝心血来潮和闭门造车。

篇4:学校校本培训特色总结

【关键词】 校本课程 学校文化 特色学校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3-039-02

0

一、校本课程: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载体与工具

创建特色学校是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等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校实际,在人才培养和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形成独特品质和卓越风格,并取得显著的办学成果。在创建特色学校过程中,学校依据自身办学理念,扬长避短,进行自我设计与规划,既传承和创新了学校文化,形成了核心价值观和独特的办学风格,又充分展现了学校发展的活力与个性。

作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办学主体及个性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各种潜在的有待开发的资源,而且可以为其个性的发展提供充分自由及创造的空间。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文化建构的过程。在特色学校建设中,创建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是其本质。任何一个组织要想实现其价值并稳定发展,必须创造与学校发展相符合的文化。

校本课程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学校利用校本课程开发,带动学校其它工作的全面改革与发展,提炼和提升学校的文化精神和思想理念。校本课程开发也是实现特色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特色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提炼形成的,其创建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二、校本课程实施的特点

1.作为特色课程进入课堂。作为学校特色的重要体现,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时,往往以一两项特色项目为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学校建设,逐步拓展、不断深化,开发具有完整结构的课程体系,最终以正式课程的形式进入课堂。第一,学校在实施校本课程时一般每周都安排专门时间学习课程;第二,根据不同年级安排不同程度的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课程实施注意层次性、连续性和完整性;第三,开发特色校本教材。

2.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课程存在于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不仅注重显性课程,还十分强调通过隐性课程的实施,改造及创新学校文化,塑造学校形象。(1)创设丰富的隐性学习环境,促进校本课程的实施。(2)通过各种活动及表演,尤其是每年一度的艺术节展示活动,为校本课程实施直接提供体验学习的机会及个性展示的舞台。(3)注意与学科教学相渗透,提高校本课程的影响力。

3.在校本课程实施中评估。评估是课程实施的一部分。评估的过程也是学生智能挖掘、智慧展示的过程。评估既要唤起学生的觉醒体验,又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基于此,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江东区在校本课程的评价上也进行了十分积极的探索。第一,评估方式多元化。各个学校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评价时,关注学生在课程学习和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趣、态度和综合素质,注意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结合,改变过去单一评价的弊端。第二,在学习情景中评估。校本课程是通过综合实践及活动的形式展开,在综合活动中完成学习目标的。换言之,它是在一定情景中的学习。既然学习是在一定情景中进行的,那么“评估也应该在类似的情景中进行才有意义。”第三,推行考级制度。如何让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和活动中,通过自我评价找到一条自主发展特长及个性的途径,这是江东区不少学校在创建学校特色时思考的一个问题。他们在音乐等专业考级启发下,尝试在所在学校推广艺术、英语等学科的考级制度。

三、以形成校本课程的特色带动特色学校创建的策略

(一)探寻校本课程特色形成的机制

1.基于学校,联系社区

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评价等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其中,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受办学宗旨规定、在贯彻办学宗旨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本校特点的办学模式,涉及理念、目标、内容、途径、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把形成与彰显办学特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不仅可以推动学校的发展,而且可以帮助师生澄清认识、明确目标、调控行动,使全校师生为之而努力。其中校本课程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全环节,可以实现学校全体成员的思想沟通,在相互交流中集思广益,总结学校课程建设的经验教训,理清学校课程发展的走向,借助校本课程的合理定位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来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它植根于现实的教育情境,与学生、教师、学校以及所在社区的实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既是校本课程存在的理由,也是校本课程成立的条件。从实际出发,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能够扬长避短,也更能够突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2.以教师为开发主体,实现多方力量协商对话

在课程开发实践中,有“专家决策”“集体审议”“教师自主”等不同的开发模式,其中“集体审议”模式,对校本课程开发有着积极的作用。因为“集体审议”要求多方人士参与,在审议中各种力量交互作用,不同的意见在交流中沟通融合,不同的利益在互动中协调平衡,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课程能够兼顾多方需要,也能够适应现实的条件,从而具有合理性,能够得到教师、学生、家长等的理解和支持,为课程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作为主体,一方面,需要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另一方面,考虑到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实践的机会有限、经验不足的情况,更需要教师在开发课程的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不断提高自己开发课程的能力。为此,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帮助,需要相关人员的积极配合。特点是在寻求特色的过程中,校长、教师、家长、学生、专家等多方力量的协商对话,在交流分享中相互启发、达成共识,从而认清自身的优势,捕捉到具有特色的“亮点”,并以此作为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的“生长点”。

3.将开发、实施、评价融入同一过程之中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尤其是特色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摸索和逐渐的积累,所以有必要将开发、实施、评价融入同一过程之中,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在反馈中及时修正,通过反复的实践,精心打造和完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否具有针对性和适切性,是否能够彰显特色,是要经过实践检验,用事实说话的。学生的反映、教师的感受、校本课程实施的可行性等相关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课程的适切性;校本课程能否得到学校师生的认同、能否在本社区得到理解和支持、能否在学校之间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校本课程的针对性和独特性。这些都需要在实际的过程中掌握情况,调整改进,逐渐完善,使校本课程真正“植根本校”“服务本校”。

4.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系统

开发校本课程、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有赖于相关条件的支撑,建立和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系统是必要的。具体涉及课程资源系统、师资队伍系统、评价管理系统等子系统。掌握本校、本地的课程资源,可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针对性;了解学校的师资力量,可以合理配置校本课程开发的人员队伍,明确分工,发挥课程开发者的能动作用,增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而规范的制度、清楚的责任权利划分,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方式等,可以对校本课程开发起到监控、指导、激励的作用,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性。

四、特色校本课程与特色学校发展的重建

(一)发挥教师专长,提升文化素质

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专业的变革与发展。部分直接参与和领导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其潜能和专长首先得到了充分的挖掘与发挥,而其他教师则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以及学校文化的塑造中,获得了专业素质的普遍提升。为了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学校往往通过多种途径优先培训和造就一批专长教师,不少学校还把他们直接派送到高等学校及专业培训机构进修和培训,以提高其专业技能。除此而外,学校一般还通过校本培训的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养。

(二)挖掘学生潜能,促进个性发展

以创建特色学校为目标的校本课程开发,除关注课程所蕴含的文化及价值外,还把视线转向个体的音乐、运动、空间、人际关系及自我认识等多种智能上,弥补了现行学校教育的不足。一方面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其潜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特长,乃至促进整个个性的发展。在特色校本课程学习和活动中,学生不仅领略了课程及文化的特有魅力,而且,在师生合作学习及活动表现中,培养了坚韧的意志和尊重他人的情感,从而促进了个性的发展。

(三)塑造学校形象,重构学校文化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际上是学校整体发展的一次重新定位和自我设计,其目标是形成学校文化,重塑学校形象。学校通过校本课程的设计、开发及实施,凝练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和共同愿景,从而创造一种具有深刻影响力和内在约束力的文化和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特色的创建既改变了学校的形象,又重构了学校文化。第一,改变了校园环境,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校人文景观。第二,形成了体现学校文化特色的核心价值及愿景。一所学校在抓特色项目建设时,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个体在习得技能、技巧之外,领略课程蕴含的学校精神与文化。第三,构建了以传承与创新学校特色文化及共同价值为中心的学习型组织。

另外,作为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文化。它不但丰富了社区的整个文化生活,构成了社区生活的新的理念和品质,学校还作为一个充满文化创造活力的组织,直接参与社区的文化建设。

作为学校特色及学校文化的具体体现,学校是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彰显其文化特色的。学校文化一经形成以后,它就变成统摄学校的精神和灵魂。作为组织的领导者应该鼓励每位成员从校本课程开发及学校文化塑造中获得反馈与支持,围绕共同愿景,对学校的发展提出一个基于变化的要求,鼓励每一个成员分析课程开发及学校文化陷入危机的原因,从而不断地调整变革策略,最终使创新的动机成为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个从知识堆砌到逐渐明了、从粗糙到完善、从感性涌动到理性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一个一步到位的过程。同时,开发和实施好校本课程将会使得学校更加增添活力,学校特色日渐鲜明。

[ 参 考 文 献 ]

[1]胡弗曼,海普.学习型学校的文化重构[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5.107.

[2]霍华德.J.加德纳.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78.

[3]托马斯.J.萨乔万尼.校长学:一种反思性实践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篇5:校本培训总结日记教学特色

嘉峪关市长城路小学 二年组 王丽丽

学生日记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也是亮点之一,我们在全校学生中普遍开展“人人写日记”(一二年级写话)活动,旨在利用写日记的形式,真实生动地记录生活素材,把作文教学指导放在平时,切实有效地提高习作教学效率,从而形成我校的办学特色。具体做法是:

一、统一要求。

全校所有学生均有规格要求一致的日记本(一、二年级写话训练)。学校对日记的格式、正文书写、每周篇数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抽批、精阅相结合,以激励学生写日记(话),及时小结,有力促进。

二、课研引路。

通过课题实验,我们探索出了较为科学的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多种途径,激发兴趣——体验生活,积累素材——坡度练习,循序渐进——连段成篇,快速行文。”的基本教学模式。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把大力倡导学生写日记作为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之一,立足学生的素质教育,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推进学生的日记写作活动,挖掘日记多元育人功能。现在学生的日记写作活动蔚然成风,已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营造氛围。

四、活动展示。

各个班级的黑板报、橱窗、专栏都为学生日记提供了足够的展示空间和交流平台。组织引导学生向各类报刊投稿、积极参加各级征文比赛,依此促进并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用日记。

五、成效明显。

1.日记是作文进步的阶梯。

刚开始,学生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写什么,甚至有的学生不爱写日记。我给学生讲日记的格式,写日记就是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写你自己最想写的内容,一定要是真实的,应该是从心中“流”出来的。逐渐地,学生能在日记中慢慢地反应出了一些体会,不但明白了怎样写好日记,还知道了怎样写好作文。

2.日记是师生情感的纽带。

老师和学生平常很少面对面的沟通,学生的很多想法压抑在心中,师生缺乏交流使教育形成了一种障碍,学生不理解老师,形成了一条代沟。日记这种形式很好地让师生互相了解对方,可以及时帮助学生产生积极的思想和态度,懂得老师和家长的良苦用心,获取前进的动力。

3.交流并表扬日记是学生前进的动力。

实践证明,学生坚持写日记,能够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能够历练学生意志,涵养性情,省身自重,形成健全的人格;写日记还可以积淀丰富的知识、思想、情感,释放郁闷的情绪,实现心态的自我调整;在写日记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养成对世界观察、探究、记录、整理、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理想,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篇6:学校校本培训特色总结

18日下午2时,陈康金校长、简恩勇副校长、赵前生主任、赵上春老师和我一行五人驱车前往洋思中学,一路车船劳顿,于下午五时3十分赶到了泰兴市,入住金土地宾馆,一夜无语。19日上午八时,我们驱车十分钟左右赶到了位于大王镇的洋思中学新校区。正在建设中的新校区高楼林立,颇具现代化气息。整个校区很干净、整洁,但红花、青草、绿树少了些,生机稍显不足。上午九时,在教育交流中心一楼多媒体教室聆听了洋思中学蔡林森校长的报告《新课改下的洋思经验》。蔡校长地道的泰兴话令到会的不少外省教师听起来十分困难,好在旁边的邱学华老师时不时地用普通话“翻译”一下,会场气氛颇为轻松。在报告中,蔡校长反复强调了考试的作用,即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都以考试的形式进行,在考的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思维的紧张性、针对性,考试结果也使学生获得成功感、自豪感。下午2点,我观摩了洋思中学汤宏程老师执教的《明天不封阳台》,算是真正见识了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这堂课的主要任务是两个: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和揣摩(品味)语言。教师在整体感知内容上花了大半节课的时间,所以本应重点解决的品味语言显得时间不足。

课堂的形式是教师抛出两个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自读(可能就是蔡校长说的“考试”吧),然后交流解答。一堂课听下来,总的感觉是容量偏少,重点未能突出,难点也未能很好突破,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尤其是发言的总是那么几位学生,大多数学生没有发表自己的见解(既没有举手主动发言的意识,教师也没有关注到他们)。当时我就在想,如果学生课前能认真预习一下,课堂上也许就能集中更多的时间去解决重难点了(事后得知,洋思中学的学生课前不预习,而是课堂上先学再教)。下课以后,我们通过主办者邱学华老师找到洋思中学秦校长,在秦校长的陪同下,找到了第2天我要上课的初一(15)班班主任张老师。张老师说要上课,只给了我五分钟的时间把讲学稿发给学生。趁这难得的机会,我抓紧时间向学生作了简短的自我介绍并布置了预习任务。本打算找这个班的语文老师了解一下学情,但跑了3趟办公室都没有见到一位语文老师。第2天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洋思中学。

一翻学生的讲学稿,顿时冷汗直冒:将近一半的学生没有预习。我只好利用第一节下课时间敲开教室的门,征得坐班老师的允许,简略地说了一下预习情况反馈,并请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再做做预习,争取第3节课有积极表现。也许是我的认真批改影响了学生,抑或是他们对我这位陌生的老师愿意接纳,也或者是要学的《七颗钻石》深深地感动了他们吧。在第3节课上,他们声情并茂的朗读、入情入理的理解、神采飞扬的想像给我,更给听课的专家和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让我幸福和难忘的是,一下课,十几位学生涌到了我面前,要我的通信地址和联系电话,并和我合影留念。是呀,孩子是有灵性的,都乐于表现、善于表现,只要你给他机会,他就能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说真的,与会后所获的壹等奖相比,这一刻才真正让我感受到当一名教师最大的快乐。此次洋思之行,收获颇多,感触也颇多。

洋思中学作为一所全国知名学校,每天都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教育同行前往观摩、学习、取经。她给许多观摩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还有她严格的管理。笔者无意中见到某班学生百分赛考试细则,上面条款众多,对每位学生的行为举止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对老师的管理也很严,从一张月考通报中发现,有几位教师因月考考场记录的时间未填就被扣考核分3分。另外,学生按班级排队就餐这一点,我想很多学校是做不到的。此外,更多的是她的神秘。神秘之一是办公室见不到一位教师(办公室墙上有一条:教师晚上6:30至9:30集体办公),除了上课教师外,其他教师不知去了哪里,想与之交流也就不可能;神秘之2是课余时间除了极个别学生上厕所外,走廊上、操场上见不到学生(都在班上,有老师坐班);神秘之3是无论上课还是下课,教室的前后门都是紧闭,想从窗户上看看里面在做什么也不可能(窗户是毛玻璃)。短暂的洋思之行,我们看到的也许是表面的东西。记得有位哲人说过:存在即合理。

篇7:学校校本培训特色总结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提升我校教师素质,结合我校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我校从我校教师队伍的实际状况出发,以培养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有自主发展意愿的教师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设计、培养策略、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系统培养。一年来我们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开展培训,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能力和素养。

一、宣传发动,明确意义。

召开全校教师会,由郑XX校长分析我校现有教师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动员教师树立个人景愿,鼓励教师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加速发展。

二、确认学习方向和目标。

遵循“校内与引进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教师发展目标,提高教师管理班级水平,提高幸福指数等。“传”主要是通专题讲座方式,向他们传授教育思想和教育艺术。“帮”主要是对其进行爱岗敬业上的劝导、业务发展方向上的引导、教学工作上的指导,纠正师德要求和教育教学中的偏差。“带”主要是通过课堂示范,个案指导,教育科研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引导。

三、教师自主申请培训项目。

教师填写申报表,教师的“自觉”“自主”是个人业务发展的内在动力。根据老师们的兴趣点和需求,确定培训范围。

四、明确责任及培训内容。、建立责任制:为确保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实行目标导向策略。每年依据目标,自主发展。教师自主参加个别培训和集体培训,同时每年由校对教师学习情况过程和结果进行跟踪。

2、由教导处确定具体培训课程:

培训内容模块化。结合我校教师实际,依照培养目标,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我们主要构建以“四大模块”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模式,有针对性实现专题授课型、经验分享型、案例分析型、问题研讨型、实践探索型等多种形式优化组合的培训方式。

①职业道德修养——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

通过不同形式对教师加强政治学习与师德教育,倡导教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乐于奉献,形成过硬的思想作风和师德修养。重点是言行矫正,教育并督促教师严格守法,自觉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共同塑造南中教师的时代形象。

②教育理论学习——结合课程改革精神的学习,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开展自主学习和校本培训,在广泛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杂志的同时,开展专项理论学习,为培养对象指定必读书目,鼓励培养对象选读相关书刊。重点加强新的教育观和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并以学习促反思,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提高教育实践能力。

③教学能力培训——开展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提高教学能力。立足课堂,开展不同层次和形式的有效教学研讨和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培养对象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并在教学实践中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从而建设一支“重科研、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重点以备课为切入点,以规范作业布置和批改为要点,开展有效教学。

④班主任工作培训模块。加强班主任队伍管理工作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班级管理理论水平,培养一支热爱学生、掌握教育规律、教育行为规范、善于做思想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绩效显著的优秀德育骨干教师队伍。重点是心理疏导技巧指导和后进生的有效帮教。

五、管理措施:

坚持培训与反馈相结合的原则。避免培养工作流于形式,做到既重结果,更重过程,让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又上了一个台阶。

六、成效、教师更新教育教育观念,跟上时代步伐。

“人因学习而发展”,“做个有幸福感的教师”。我校许多教师产生了自我发展的内驱力,我们也下发了被培养教师读书目录,开展了读教育书籍读书征文活动。通过以个人自主学习和师徒共同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将外在的学习逐渐“内化”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所必备的知识能力。可以说在我们倡导自主,构建学习型学校的过程中,名优教师培养工程中的教师成为了学习、发展最快速的人,在个体的学习的基础上,呈现出了一种互为学习,互为促进的发展过程,而且教师学习方式的转变带动了工作方式的转变,进而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另外我们许多教师还积极撰写参加各级各类评比,仅在这一年中全校就有县级以上获奖十几余篇,期中县一等奖、二等奖以上十余篇。

2、引导教师认识自己的不足,不断求新。

在教师个体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我们着力引导教师在导师的指导下反思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通过专题讲座,撞击教师思维;使教师从实际教学活动中对自己教学技巧和教学效果获得回馈;通过对教学教育问题的研讨,提高了培训的有效性,进一步激发了被培养教师从“他律”走向“自律”,积极向导师靠拢,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行为及方式,班级管理水平,促进了教师自主发展的目标。

3、引导教师勤奋工作,争出佳绩。

学校在政策上鼓励,在制度上倾斜,在经费上保障,在活动上优先,让我们被培养教师认识到学校对他们发展的要求及重视程度,因此一年来,他们的工作更兢兢业业了,教育教学成绩更突出了,教学成果更喜人了,学生指导获奖更多了。我们许多教师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了新的发展,一年里有许多培养教师在师德方面成为校级以上师德标兵或优秀教育工作者。我们许多教师形成课堂教学风格,探索出具有特色的优质课堂。教师在教育科研方面自我反思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得到提升,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成绩突出,特别在今年县艺术节中得奖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中两位学生在市艺术节上分别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多个班级被评为县优秀班集体,其中一位老师参加班主任任基本功比赛中在县里获得较好的名次。这样就形成了一支让家长、社会满意的优秀班主任队伍。可以说正是由于我校提倡的教师个性化发展培训,打破了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模式,建构了适合于每个教师自主发展的校本培训体系,让我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使教师个人得到成长,班级管理成效有目共睹,教育科研更上一层楼,今年我们将有两个县级课题结题和一个市级课题结题。

篇8:学校校本培训特色总结

作为一所省级示范性小学, 新课程改革以来, 厚德路小学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发展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围绕“文化”二字做足文章, 尤其是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上, 基于地方文化走出了一条新路, 成为学校文化建设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顺应时代, 灵动校本课程思路, 引领学校文化发展方向

校本课程开发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一个亮点, 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构建特色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厚德路小学就开始了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2001年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后, 学校逐步认识到, 校本课程不仅是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更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 更是“体验课程”、“文化课程”;是参与者不断变革与创新转化为“自己的课程”过程中一种动态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

2.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 而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课程的个性化使用者、创造者和主体。

3.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 更是课程创造与开发的过程, 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由此, 校本课程作为实现课程改革意义的关键性因素, 它的研发是学校课程文化的一束炫烂的奇葩, 必将引领学校文化建设的纵深推进。

二、因地制宜, 实施校本课程开发, 促进学校文化特色发展

为了培养热爱家乡、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学校把建构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作为实施新课程的切入点, 作为促进学校文化特色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1. 广开言路, 明确方向

学校经过仔细酝酿, 建立健全了课程建设领导小组, 成立了校本课程研究中心, 组建了一支乐于钻研、踏实勤勉的课程建设骨干队伍, 决定从校本课程的种类确定、编写、模式、评价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校本课程的研发

2. 积极思考, 拓宽渠道

学校首先发挥了“本土文化”的优势, 积极利用校园内的慈云塔、校门口的状元桥及文庙这些独天独厚的宋城景观, 增添校本课程内容的地域性和人文性;还注重了文体活动课程“回归”, 把原有的“厚德球艺”、“赣南采茶”等传统文体活动与校本课程融合起来, 让学生在各类参与性、体验性活动中成长;更发挥了上百名各有所长的教职员工的创造性, 从教师资源的特长展示走向校本课程的开发, 实现了文化的团结与繁荣。

3. 结合校情, 确定课程

在广泛征集师生建议和仔细斟酌后, 学校把校本课程分为了国家课程内容拓展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两种类型, 共确定了古诗茶馆、慈云曲艺长廊等14门课程。课程在文本呈现的基础上做了创新, 增设了电子教材, 方便全校教师随时调用。

三、探索实践, 科学校本课程管理, 凸显学校文化发展特色

校本课程的管理和应用是校本课程开发成功与否的标志, 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

1. 理念先行, 技能培训

学校对教师们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的培训。一方面开展了含教育理念、电脑动画、网页设计等内容的校本培训;另一方面采取“行万里路”的方法, 派出百余人次的教师外出学习, 吸收兄弟学校的优秀研究经验, 对自身研究进程进行不断修正。

2. 教材设计, 教学应用

学校课程中心采用“自我推荐、中心指派”的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了各门课程开发的负责人, 各小组教师根据课程目标、框架内容具体设计校本课程电子教材, 并承担相应教材模块的设计任务。与此同时, 教师将其付诸教学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吸收反馈信息, 对教材进行修改完善。

3. 反馈归纳, 包件制作

在教学应用的基础上, 强化教师的反思与创新, 学校及时鼓励教师针对自己承担的相应任务制作信息化课程资源包, 收集大量相关教学支撑材料以及学生实践作品, 使之对各环节有了更加系统的认识、感悟、提高。

4. 小组协商, 课程构建

各小组教师进行课程内容汇总, 小组教师集体讨论协商, 分别将本组教师个人信息化包件进行融合, 并依照课程目标修订课程框架、课程实施对象、教学进程安排、教材内容调整, 最终确立每门课程的框架结构。

5. 总结提高, 形成模式

在校本课程研发应用过程中, 经过反复修改论证, 学校从开发、应用、管理、评价等各方面形成了一定的模式。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1) 校本课程开发基本内容与模式———这是基于对课程研究策略进行的规范化, 含以下内容:

(1) 课程分析:分析该课程的开发背景, 学习对象的定位, 课程主要特色等问题。

(2) 课程目标:确立该课程的具体培养目标, 从课程角度对认知、能力、价值观和态度等方面进行目标分解。

(3) 课程结构和内容:根据课程目标, 确立课程主线, 编写课程纲要, 按模块、章节或专题安排课程结构, 制定教学方案, 在具体教学中逐步充实各模块、章节或专题内容。

(4) 课程实施:在课程具有初步轮廓后, 按章节模块将课程内容分开实施教学, 注意教学反思、学生作业等教学反馈。

(5) 课程评价:根据课程目标制定评价策略, 包括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两方面内容。

(2) 校本课程应用管理模式———这是在教学实践中经过教师说课、上课、评课及反复研讨后, 对校本课程的应用管理定位。

(1) 校本课程与学科课程结合。校本课程是学科课程的补充、延伸, 学校合理设置了课表, 实施大小课堂及综合课堂, 避免了日常教学课程与校本课程安排上的冲突,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校本课程来学习,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知识结构。

(2) 校本课程教研与学科教研整合。校本课程研究活动统一安排、落实到人, 由教导处统一制订校本课程研究安排表, 和学科教研同步、交叉进行, 实行“三定”, 确保落实。还通过课题研究引领校本课程, 积极开展小专题行动研究, 强化教师的反馈信息, 总结经验, 改进教学, 提高教学实效。

(3) 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结合融合。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科技时代网络的巨大作用和优势, 师生们的共同参与, 使校本课程在实际应用当中充满活力, 相得益彰, 校本课程也在不断地实践中生成、完善。

(4) 常规化考核管理与评价同步。学校对校本课程实行合同化项目管理, 与各成员签订“课程研究自愿合作书”及“课程开发协议书”, 实施常规化考核细则, 明确校本课程开发责任人职责, 与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挂钩。同时, 学校对每科目提供相应的研究经费。

课程是一种文化的建构。它不仅传承文化, 而且建构、提炼着文化。赣州市厚德路小学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 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大大丰富了学校课程文化建设, 彰显了学校文化建设的魅力与特色。

学校成功举办了江西省基础教育成果展示会、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性学校成果展示会。先后荣获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全国贯彻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江西省德育示范性学校、江西省首批重点建设义务教育示范性学校、江西省首批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中国教育报》、《江西教育》、《江西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学校素质教育实施和新课程改革推进工作进行过跟踪采访与报道。

上一篇:2018年房屋建筑承包合同下一篇:美术作品展览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