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

2024-05-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通用6篇)

篇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

姓名:xxx 学号:xxxxxxx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在中国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就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下面我来发表下我的见解。

说起中国,我不能不说马克思主义了。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一位是马克思,一个是恩格斯,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他对未来社会的构想是这样的,就是代替着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社会,这是他们当时的一个设想,在他们众多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概括成为这样几个中心的意思。一个是未来的社会是物质财富是极大的丰富的,还有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的哲学思想,它最主要的哲学思想就是强调唯物辩证法,和谐不是说没有矛盾,而是在解决这些矛盾,在这个统一的过程中达到一种恩和谐,我想这一点,同志们也应该从这样一个方面去理解。

作为我们中国共产党来说,从建立新中国之后,就为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我们共产党做出哪些努力呢,建国初期,就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如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解决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解决各党派之间的矛盾,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以解决全国城乡各阶级异己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矛盾。同志们,看一下,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可能年龄大的一些同志,还会记得毛主席说过我们有六亿人口,那就是五、六十年代的。那个时候还提出我们的目标,由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活活泼,这是我们建国之后追求的政治局面。

但是在这里面我们也不回避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以后,领导建设社会主义过程当中,也出现了曲折,比如说犯了阶级斗争最大化的错误,影响了社会和谐,这也是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后来中国共产党自己把它解决了。比如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就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政治、文化的建设,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个问题,这个错误就克服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继续把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前进,强调全面建设,可持续发展,这和我们现在的和谐社会主张有点接近。从建国以来,到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在邓小平的领导,在江泽民领导下,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在这个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找到了在全国执政以后,在中国建立一种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这样一个路子。

可以说,这十几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但不是群众意见最少的时期。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就突显出来了。

中共十六大(2002年11月8日至14日)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2004年9月16日至19日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自此“和谐”成了我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因此,从更深层次的理论上把握“和谐社会”的要点也随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那么国家应该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就此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是发表了重要的讲话。他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

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在中国高速发展的同时,发展也十分需要以和谐为基础,以和谐为条件。不和谐,难以发展。转型期既可以是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也可以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这一矛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如何建设和谐社会?这得从有关和谐的几个基本问题入手。第一要实现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第二要运用社会组织实现和谐社会,第三要从调整社会结构入手建设和谐社会,第四,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在这四点上,有可以有多个方面的问题,那么我们中国共产党对此提出了那些措施来构建和谐社会呢?

1.扭转财力过分向上集中的态势

加强转移支付力度,缓解基层财政的困难

目前我国县乡两级的财政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0%多,而县乡两级财政供养的人员却约占全国财政供养人员总数的70%。中央财政收入和省级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994年分税制以来翻了一番还多。据测算,全国乡级财政要支付的乡公务人员工资、村干部补贴、公共品维护和建设、办公费、困难户补助、债务利息等约2500亿元,而乡镇能够合法获得的财政收入还不到1000亿元,所以只能依靠所谓“创收”和巧立名目向下面收费来维持政权运转,结果造成基层干群关系的紧张。

现在穷乡镇和富乡镇财政收入有“土壤之别”,负债运营的乡镇财政估计占全国乡镇的2/3。相当多乡镇困难的财政不得不依靠“财政空转”(用贷款上缴县级财政)、“买税”(花钱挖其他地方的税源)和“垫税”(用个人或乡镇名义借款垫税)过日子,即便如此很多乡镇还经常拖欠工资。而中央和省级机关周边宾馆,常常住满“跑钱”、要项目的地方政府派出人员。

据专家估计,县以下(含县)的基层债务总额目前已超过8000亿元。因此,控制中央和省级的财政支出、缓解基层财政的紧张局面,是目前调节基层干群关系的必要措施。2.继续加强反腐败、反贿赂的力度,逐步理顺收入分配秩序 要逐步扭转国家财政供给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之间工资差异甚大的局面,实行透明的和可监测的“阳光工资”,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同一级别的工资可根据物价和消费水平进行调整。国家和地方财政要保证政权正常运转的支出,不允许国家全额财政供给的部门进行所谓的“创收”和进行工资外的收入分配,严格“收支两条线”。国家公务人员要实行个人财产登记制度,并建立公务人员的就职、离职和换岗的财产检查制度。3.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税收执法力度,打击非法致富 建立根据收入水平的增长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基线的制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变目前所得税征收与家庭消费脱钩的状况,建立普遍的个人所得税申报制度。增加税务征收力量,提高税务管理和监督的技术水平,加强对偷税、漏税、避税行为高发领域的监管力度。

4.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减少贫困 要力争从根本上扭转城乡差距过大并不断扩大的局面,继续加强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和消费差距相差20年余年的状况,连接城市生产和农村消费的链条,完善和改革征用农民土地的补偿制度,整合现有的农村贫困救助制度、“五保”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试行的农村老人执行生育政策补贴制度,建立起农村“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基础框架;配合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实行新的减贫计划,争取把农村目前按照国际标准计算的约1亿多贫困人口在未来15年中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2、继续加强反腐败、反贿赂的力度

逐步理顺收入分配秩序

要逐步扭转国家财政供给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之间工资差异甚大的局面,实行透明的和可监测的“阳光工资”,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同一级别的工资可根据物价和消费水平进行调整。国家和地方财政要保证政权正常运转的支出,不允许国家全额财政供给的部门进行

所谓的“创收”和进行工资外的收入分配,严格“收支两条线”。国家公务人员要实行个人财产登记制度,并建立公务人员的就职、离职和换岗的财产检查制度。

3、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税收执法力度

打击非法致富

建立根据收入水平的增长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基线的制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变目前所得税征收与家庭消费脱钩的状况,建立普遍的个人所得税申报制度。增加税务征收力量,提高税务管理和监督的技术水平,加强对偷税、漏税、避税行为高发领域的监管力度。

4、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减少贫困

要力争从根本上扭转城乡差距过大并不断扩大的局面,继续加强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和消费差距相差20年余年的状况,连接城市生产和农村消费的链条,完善和改革征用农民土地的补偿制度,整合现有的农村贫困救助制度、“五保”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试行的农村老人执行生育政策补贴制度,建立起农村“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基础框架;配合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实行新的减贫计划,争取把农村目前按照国际标准计算的约1亿多贫困人口在未来15年中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5.促进城市化,改变就业结构

抓住我国目前劳动年龄人口社会抚养系数较低、人口年龄结构“中间大(劳动年龄人口),两头小(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人口机遇期”,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充分利用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的比较优势,适应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就业结构的转型,力争在未来15年把农业富余劳动力再转移出1亿人左右,把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从目前30%左右提高50%左右,把城市化率从目前的40%左右提高到60%左右。

6.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大国

把“以人为本、投资于人”作为提高人口素质和建立“人力资源大国”的国家战略选择;大力发展基础教育,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教育,把高等学历的人口比例从目前的约8%提高到2010年的12%;提高医疗保健和健康水平,把人口的服务医生比例从目前的1.6‰提高到2010年的2.0‰;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制,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7.建立全民的节约型社会

要逐步扭转我国人均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生产和生活都要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力减少空气、水源、土壤等方面的环境污染,争取达到资源、能源消耗速率和生态环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长”。

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只要从宏观上打下这些坚实的基础,“不和谐”便会失去其存在的根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就在眼前。

篇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

法律本身就是追求社会和谐的产物,和谐社会的本身就包含着对法治的要求,和谐社会的每一个特征又都包含着对于法治的需要。离开了法治,和谐就无法实现。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法律的支撑、保障与法治的有效建立和运行。当前,影响、制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主要是:

(一)是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收入分配差距悬殊也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收入分配不公集中表现为贫富差距扩大。“收入差距不仅体现在总体方面,而且体现在区域、行业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所反映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来讲,1998-2001 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 5458 元、5888 元、6316元和 6860 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人分别为 2162 元、2210 元、2253 元和 2366 元,城镇居民年人均收人分别是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的 2.5 倍、2.65 倍、2.79 倍和 2.90 倍。这些数字所反映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有可能存在低估的问题。一方面,农村居民的收入事实上被高估了;另一方面,城镇居民的收入事实上又被低估了。正如有人测算过的,若将城镇居民的一些隐性福利和优惠折算成收入,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可能达到六比一。”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收入分配比较合理的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分配政策的灵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当前,分配不公、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分配秩序混乱的问题日益突出,由此而引发的人们心态失衡,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社会保障问题。

当前,社会保障问题越来越困扰着全社会的每一个成员。一方面是财富安全,担心收入能否持续增长,会不会失去财富;另一方面是安全保障,人们害怕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不健全。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必然会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关于“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

篇3:论和谐社会的社会公正问题

一、我国目前社会公正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这辉煌成绩的背后也隐藏着许多的问题。比如说: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失业总人数;最显著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最严重的腐败和最大的经济损失;基尼系数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最大范围的生态环境破坏等。这些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国家政权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体来说我国现阶段不公正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收入差距扩大

这个方面主要包括城乡收入差距、贫富收入差距及地区收入差距都呈扩大趋势。今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可能达到3.3∶1, 如果不采取措施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拉大趋势的话, 2020年按照预计城乡收入差距有可能达到4∶1。一般来说基尼系数0.1~0.2是绝对平均, 0.2~0.3为比较合理, 超过0.4则属于极端不公平范围.而我国2001年基尼系数就达到了0.45, 近几年还在呈扩大趋势。

(二) 贫困人口规模较大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特别是农村人口众多, 再加上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所以造成贫困人口方面数量庞大的现象。按世界银行2004年《世界发展指标》的数据, 2001年我国低于国际贫困线标准 (日均1国际元以下人口所占的比重, 1985年价格) 的占总人口的16.6%, 如果按日均2国际元以下计算, 低于此标准的占总人口的46.7%。

(三) 弱势群体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有边缘化的趋势

弱势群体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事务方面没有发言权, 受到社会排斥和不公正待遇, 所以他们在社会资源分配问题上有一种强烈的不公正感, 而且极易产生与社会及政府相抵触的情绪, 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

二、和谐社会的社会公正的重要意义

我们把社会公正作为和谐社会的核心特征, 是因为我认为从理论上来说社会公正是其他和谐社会理念提出的前提, 它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从现实上来说, 社会公正是解决现实社会矛盾, 加强思想认同, 增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说:

(一) 理论上可以把社会公正作为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

社会公正并不是一个现代社会才有的概念, 作为一种概念和准则, 它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年代。公正对一个社会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柏拉图就指出, 公正的社会就是和谐的社会。社会公正是核心, 因为和谐社会的其它特征都是围绕此展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 要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 现实中社会公正是解决社会矛盾、加强思想认同的重要手段

1) 社会公正意味着有一个良好的利益协调机制。一个公正的社会并不是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 一个和谐的社会也不是一个完全消除矛盾的社会, 他们的优势在于它们有一个良好的利益协调机制, 可以有效的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社会公正允许多元利益主体的存在, 承认其合法性。社会公正机制也意味着尊重多元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充分协调好各个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冲突, 社会公正机制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2) 社会公正意味着可以更好的加强人们的思想认同, 增强党的凝聚力。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地位来源于人民的支持。我们不仅要重视扩大新的执政基础的问题, 而且也要注意防止原有执政基础萎缩、削弱的问题。社会的不断发展就在于人们思想上的认可和支持加上行动上的配合和努力。社会公正同样有利于人们的精神和谐, 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容之一。

三、社会公正的主要内容

(一) 社会公正要求社会成员基本权利的平等

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成员进入社会生活时应当有一个基本的平等起点, 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具有平等的基本权利, 包括平等的生存权利、平等的工作权利、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以及平等的性别权利、平等的医疗权利等。一个社会对于社会成员基本权利予以有效的保护, 是社会公正的底线要求。

(二) 社会公正要求社会成员拥有平等的竞争机会

现在, 社会成员已从内心深处摒弃了平均主义而逐渐认同机会平等的理念, 并期望社会在生存与发展方面能够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起点, 以便能够在有序竞争的条件下获得自身发展。完全的平等在目前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而且也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和谐社会为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 可以使社会在竞争的、有序的、充满活力的条件下持续发展。

(三) 社会公正要求在分配制度上使各个社会利益主体各得其所

在分配问题上主要涉及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想中效率和公平是统一的, 但是在目前条件来看, 还存在着矛盾。在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下, 既要考虑效率又要兼顾公平, 按贡献参与分配, 使每个人的劳动成果都能得到恰如其分的但是又有差别的反映。罗尔斯在他的《正义论》中就提出了两条正义原则:一是平等原则, 二是差异原则 (即不平等原则) 。承认差异也就是承认效率也是社会公正的内容之一。但是在我国目前在分配问题上还要注意的是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社会公正不能丢掉效率, 没有效率社会生产就会失去活力。社会公正也不能失去公平, 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 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所在。

(四) 社会公正要求司法的公正

一个公正的社会必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法治的基本含义是:法律是公共政治管理的最高准则, 任何政府官员和公民都必须依法行事,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的良好机制。实现社会公正, 建设和谐社会, 必然要求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和谐社会的提出说明社会中不和谐因素的存在。建立和谐社会这一执政理念的提出表明了当代政治家正视现实的勇气和智慧 (《参考消息》) 。建设和谐社会从社会系统层次来看就是要求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俞可平著.社会公平和善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J].理论与当代, 2005.

[2]熊滨.和谐社会的公正理念[J].江西社会科学, 2005.

篇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方法策略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决定》,提出采取多种手段,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来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充分调动一切因素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党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事业认识新的理论和进展,充分表明了我党更加关注社会的和谐和发展。也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扩展到各个方面。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了在未来社会消灭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的社会,这种社会描述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到能够满足另外一些人的需要,从而彻底地消灭阶级对立,使得全体的人民可以共同来享受社会所创造出来的各种福利,使得全体的社会成员能够得到更为全面地发展。这正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来源。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描述的目标是共产主义才能实现的目标,如果要在今天的条件下去进行强制执行,肯定违背了客观规律。但是关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却没有现成的答案。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起码给了我们几个重要的启示。首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本质来看,至少应该是公平公正的社会,至少不应该是利益群体或者阶层之间互相对立的社会。同时,和谐社会本来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目标。第三,和谐社会应该是以共同发展来作为基础的。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和谐社会同样是属于社会主义性质,同时也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所要经历的一个必由之路。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

2.1 和谐社会的社会结构必然比较合理

社会结构合理就是指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保持一种相对稳定和均衡的状态。在通常情况下这些子系统设计职业、阶级、人口等各个方面。合理的社会结构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也是社会各项事业良好发展的基础条件。相反,如果社会的结构不合理,则会产生比较多的矛盾。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具备合理的社会结构,可以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2.2 和谐社会可以让社会的各个阶层得到恰如其分的回报

现代社会之下,人们的社会回报往往只能按照贡献来进行分析,这种贡献包括了人们对于经济以及社会其他方面的各种贡献。以贡献来进行分配的确认,首先是承认了贡献的差异性和合理性。不同行业因为复杂程度以及劳动强度的差别,对社会产生不同的贡献也是符合人们的正常利益。和谐社会按贡献分配的原则实际上是可以调动各个阶层积极性的,能够在社会形成互动、竞争的一种积极状态。将社会财富的“蛋糕”做大,也才可以合理地进行社会再分配的工作。也才可以更好地激发全社会的热情,投入到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去。

3 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因素分析

(1)贫富差距问题。目前我国收入差距出现了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分配不均衡的现象,收入的差距也出现了不断扩大的趋势。

(2)社会阶层问题。总的来讲,面前社会正在一个重要的转型阶段。加之很多利益格局发生的变化也会产生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伴随着新生力量的不断壮大,必然会伴有新的自我诉求,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阶层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如果不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3)政治腐败问题。在我国政治腐败在一些地区呈现出范围广、层次高以及集团化的特征。政治腐败使得民众对于执政党、政府的支持和信任有所下降,在局部地区,还因为一些矛盾的激化而出现对立的情况。

(4)就业问题。目前整体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劳动力的供求也十分紧张,这是当前人们内部矛盾的集中体现,必须要想方设法地降低失业率,提升就业率。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提升中国共产党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在新形势之下加强我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否在社会形成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各尽其能的和谐社会,关键还是在于我们的党和政府执政能力。所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应该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以下就相关问题结合自身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4.1 实现科学发展是协调各方面利益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

科学发展观同时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也是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进行经济建设的时候要把经济发展的效益和速度进行高度的结合和统一,将提升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科学发展观明确了要在不同社会群体以及不同产业和不同地区的协调发展,这是科学发展最佳的合理模式。先富裕地区带动后富裕地区发展,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同时倡导做好合理的规划,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注重对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需求。

4.2 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

要维护好社会稳定,就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在改革开放后,比较常见的一些矛盾也主要是发生在人民内部的矛盾。一些群体性的事件也大多是由于收入分配、征地拆迁以及农民负担等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所引发的。所以必须积极协调和处理好这些人民内部矛盾,努力将纠纷和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建立人民内部和谐,团结进取的社会新风尚,更好地促进各项事业的稳步有序推进,化解发展中所产生的各种人民内部矛盾。

另一方面,要依法妥善处理好各种群体性以及突发性的事件,防止矛盾的转化和激化,同时还要健全预防机制以及化解各种矛盾的机制,另外要注意维护正常的社会稳定以及社会秩序。同时也要给予人民群众自我权利表达的渠道,也要倾听群众的意见,虚心向人民群众请教,了解他们的生活疾苦以及需要社会给予帮助和解决的问题,想方设法给予安抚和解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4.3 坚持依法执政

依法执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有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的良好形象。同时依法执政也是贯彻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依法执政,就是要要求执政党自身要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活动,不能享有超越法律的其他权利。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在整个国家生活中都处于领导地位。但是,在法律面前,中国共产党应该和其他的政党、团队一样,不能使自身的执政行为超越法律所规定的范围之外。

4.4 重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篇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

【摘要】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价值目标,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解决我国社会生活中公平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我们应牢固把握好社会公平,正确对待社会不公平问题,通过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措施来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社会公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第一篇 社会公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涵义和特征 社会公平是指以共同的价值观为基础,具有历史必然性并成为社会进步基础的公平观念。它必须立足于人本身,以人本身为出发点和目的,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挖掘和发挥人的各种潜能,还必须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其基本内容就是制度公平和政策公平。具体说,这种社会公平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效率公平、分配公平、人道主义公平。和谐社会是全面系统的和谐。社会的和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要求矛盾的双方或多方能够在统一体内相互包容,协调运作,良性转化和融合,始终是社会处在健康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之中。具体地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既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既要注重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i型您构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领导的,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和谐的解释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把治国理政的事业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发展等各个方面,并且运用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进行了科学阐述。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引自《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

第二篇 社会公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一、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首先,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所谓公平,就是没有偏见。在现代的多元社会,公平是一种社会契约,也是一种行为规范。没有偏见,才能形成社会一致公认的社会契约和行为规范。处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都有其特定的公共规则,据以规范这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分配社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而制约这些规则权利、义务的基本原则,就是社会主义。公平是正义的基础,没有社会公平,就谈不上社会正义,失去了社会主义,必然导致社会的失衡,而失衡的社会,肯定是不稳定的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的社会**都来自于社会的不公和失衡。公平和正义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保持社会稳定的深层次基础。其次,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社会公平和正义,精义就在于给每个人以所得。从具体内容和规则上看,现代意义上的公正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保证的规则,即切实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机会平等的规则,即从总体上保证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基本发展机会;按贡献进行分配的规则,即根据每个社会成员的具体贡献进行有差别的分配;社会调剂的规则,即立足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对每一次社会分配后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调整,使社会成员不断得到由发展所带来的利益,进而使社会生活的质量不断有所提高。从社会分层的角度说,公正的规则包括三个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各阶层应当得到有所差别却恰如其分的回报;各阶层之间应当保持一种互惠互利关系等。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应当确立保证的规则,坚持机会成本的规则、按贡献进行分配的规则、社会调剂的规则。

二、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有的题中之义

社会和谐意味着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友好相处与和平共处,它的基础就是公平正义——文化公平、经济公平、政治平等和社会公正。著名政治学家罗尔斯指出,社会公正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和平相处的政治底线。这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而且由于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社会主义社会理应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加注重公平正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公平是相对的、历史的,而不是永恒的。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甚至不同的人,对公平的理解是不同的。“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观认为奴隶制是公平的;1789年资产阶级的公平观则要求废除被宣布为不公平的封建制度。„„所以,关于永恒公平的观念不仅是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301页)

在社会主义社会,公平的基本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是一致的,即人人共享、普遍受益。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公平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会公平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分配的公平属于生产关系领域的问题,权利平等和司法公正主要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一个社会的公平状况如何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当然,社会公平又具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它是社会广大成员普遍能够接受的价值目标,能够为整合社会各种力量提供强大的道义动力,是一个政权具有和理性和合法性的重要体现。因此,公平正义应当成为是否实现社会目标的评判标准。

公平是人类构建理想社会的一个古老而放之四海皆准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在理念和制度上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地方,主要就是体现公平。但由于我们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建立了以利益差别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在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等方面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群体之间、地区之间、城乡

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利益变动加剧,形成了欠发达地区、“三农”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社会稳定,潜伏着很大的社会风险。因此,体现公平,从利益协调入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化解社会风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公平是相对的,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相适应,但没有公平,就绝对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四篇 我国社会公平的现状及原因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6)不可否认,改革开放30年来,在以市场、效率为导向的政指引下,尤其是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思想指导下,我国在物质生产和财富增长方面得了巨大成就,并向富裕、民主、文明的奋斗目标迈进了一大步。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的高速发展,形成了效率增长而公平下降的“中国悖论”,产生了新的社会不公平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我国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区域差距、城乡差距、行业差距上。(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06年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仅为东部地区的65%,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l 1759.5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3587元,为历年来最高。行业之间出现了较多的垄断现象,尤其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垄断的存在,导致了行业之间的收人差距逐渐扩大。统计显示,2000年我国行业最高人均工资水平是行业最低人均工资水平的2.63倍,到2005年,这一比例已惊人地增加到4.88倍,并呈现出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已远远超过国际上公认的差距合理水平3倍左右。当前,我国最穷的10%的人口只拥有社会总财产的0.7%,最富的10%的人口却拥有社会总财产的41.4%,后者为前者的59倍,出现了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城邦的公民贫富极度分化,一些人家财巨万,另一些人贫无立锥之地”的现象。【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下)[M].北京g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1364.)

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集中体现在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上。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最初只涵盖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的职工,1999年将范围逐步扩展到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的职工,2002年又将城镇灵活就业人员也纳入其中。【5】(泽民.全国建没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丰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8.)然而农民工、农村务农人员以及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仍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和安置,尤其是被征地农民普遍面临“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窘境,养老、医疗、失业等f6j题不能很好地落实、解决;农村和城镇无业、失业人员基本上享受不到医疗保险,“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批职工失业或面临失业,他们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

三、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首先,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状态。(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0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用于农村中小学的资金分别约为575亿元和1079亿元,用于中西部的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仅为东部地Ⅸ农村小学的21%和36%,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仅为东部农村初中的18%和30%。这种显失公平的经费分配比例,直接导致了中西部地区在入学率、师资力量上的明显不公。以2000年我国“普九”的人口覆盖率为例,东部达到96.47%;中部达到81.87%,西部仪达到42.26%。其次,在师资力量的分配上,广大农村及偏远山区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小学教师多是专科文凭,甚至有些代课老师仅是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就直接走上教学岗位,而且这咎教师多是“一专多能”,中学教师最高的学历仅为本科文凭。而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普遍实现了“本科化”甚至“硕七化”,另外由于大批富有经验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历届高校毕业生大多倾向于到东部沿海较发达地区就业,也导致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师资力量薄弱。

四、住房问题集中凸显

第一,房价居高不下。据统-H‘,2009年1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5.7%;至2010年3月份上涨11.7%【6】(张锐,雷星.我国住房分配制度改革浅析——以政府规划制为视角[J].经济师,2009(36):29.)。房价的飙升使那些收入较高、早买房、拥有多套房的群体不动产财富迅速增加,而那些购买能力较弱或无购买力的中低收入阶层则面临着边缘化、生存难的境地。第二,保障性住房不能切实保障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利益,真正的低收入者仍然无房可居。第三,弱势群体面临生存困境。这类人群以应届大学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为主。据统计,2000—2009年我国毕业大学生人数共计3275万,其中至少1/3靠租房,面对畸高的房租他们只能“蜗居”,沦为城市中的“蚁族”。而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条件更为恶劣,集体宿舍、自建的简易工棚就是他们的栖身之处。

第五篇 实现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举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首先,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的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

篇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

第五章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其突出的标志就是,从经济上看,我国经济总量大幅度增加。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万亿元,跃居世界第四位。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向全面小康扎实迈进。这是一个了不起的重大成就。在政治上,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不断巩固,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步伐较快,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逐步扩大,党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不断提高。在思想文化方面,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加强,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生活需要,同时,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也有了长足发展,民族精神得到有力弘扬,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在社会建设方面,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特别是我们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并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规律、特点、举措,使社会建设向着和谐发展的趋势不断前进。可以说,今天的中国生机勃勃,前景充满了光明。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国社会现在没有矛盾和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一些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因素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些问题已经发展到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地步。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发展中出现的各种不平衡的加剧和腐败现象的存在。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加强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并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一、发展中出现的各种不平衡的加剧

在一个社会中,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只是相对的。从一个方面看,不平衡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作为发展动力的不平衡必须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如果不平衡性不断加剧且达到一定程度的话,其发展动力的作用就会削弱甚至丧失,成为社会和谐、稳定与发展的栓桔。当前我国在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比较突出,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国人民的高度重视。

第一,收人差距不断扩大。收人差距过大,是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问题。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贫富收人差距扩大。近年来我国贫富差即呈逐年扩一大趋势。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统计,经调整后的中国基尼系数2001年已达0.415;据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联合调查,2004年为0.53左右,此数比1984年的0.26扩大了一倍,已超过了警戒线。以国家统计局城乡住户抽样调查为依据,参考了世界银行的调整数,用五等分法测算出城乡平均贫富差距,已从1978年的2.7倍扩大至2004年的7.2倍,26年中扩大了4.5倍。与国际比较,已超过了发达国家,接近了中等收人国家。据2004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中的基尼系数:中国已高达0.45一0.53,高于美、法、日、英、德、韩等国的0.3一0.4,接近俄罗斯、新加坡、伊朗的0.46一0.43,低于巴西、智利、墨西哥的0.55一0.59。据调查,近年来高收人人群收人来源呈多样化,增值速度加快,而低收入者收人来源逐步萎缩,呈递减趋势,形成了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的马太效应,引起了富者过度储蓄和贫者的紧缩消费。据估算在金融资产和储蓄存款中,60%一80%为20%的高收入者所占有。80%的中低收人者对消费有较大需求而无购买力。贫富悬殊会引发社会矛盾的激化,如群体性事件、各种社会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均呈上升趋势。

二是城乡收入差距也呈加速扩大的趋势。近年来,由于农民收人增幅慢于城镇居民收人的增幅,使差距加速扩大,如1978年城乡差距为2.57倍,在1985年曾缩小为1.86倍,以后逐年扩大,2004年扩大为3.21倍;由于农民基本上不享受社会保障,而城镇居民享受了社会保障、各种福利和补贴,每年人均约三四千元,加上此因素,实际的城乡收入差距应为6倍左右。这一比例大大超过了世界各国。据2004年的劳动和民政统计年鉴中的2003年数据整理,城镇劳动者(包括私企、个体、离退休人员)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为1765元,而农村劳动者仅有14元,城乡比例高达126:1,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考试专门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

这是城乡差距比例最大的领域。由于城镇劳动生产率始终高于农业劳动生产率,这就决定了城镇收人增幅必然高于农民收人,如果农村没有特殊的政策支持,则城乡差距的扩大趋势将难以扭转。

三是地区收人差距扩大。近几年国家虽对开发西部加大了力度,但东西部的差距仍呈扩大趋势。如人均GDP,东西部的比例由1991年的1.86倍,2004年扩大为2.52倍。省际差距更大,如浙江与贵州比较,由13年前的2.7倍扩大为5.7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2004年浙江、广东高达1.5万和1.4万元,而贵州只有7322元,相差一倍。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人浙江与贵州比较为3.45倍,比1991年扩大0.86倍。

四是行业收人差距扩大。以2004年各行业的平均工资为例,最高为金融保险业达2.7万元,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达2.5万元,如按行业细分,以证券业最高,达5.05万元,其次是航空运输业,达4.0万元,而最低的农林牧渔业只有7611元,最高与最低的比例为7.5倍,比1978年的1.3倍扩大了6.2倍,若包括高收人行业的奖金和工资外收人,则行业差距更大。收人差距扩大不仅影响消费,影响劳动积极性,还影响社会成员的合理流动和社会稳定。

第二,城乡发展不平衡。社会结构是社会和谐的保证,因此,不断完善社会结构便是社会持久和谐的有力保证。中国的社会结构存在两种独立体系,一个是由市民组成的城市社会,另一个则是由农民构成的农村社会,而判断处于哪种结构的依据在于持有户口的类别。这种二元社会结构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包括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福利保障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公共事业投人制度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制度体系。这是由身份壁垒、不平等交换、城市化滞后乃至包括户口、粮食供应、住宅等组成的不平等现象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国家就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法令,在户口迁移制度、粮油供应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把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分割开来,这使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在就业和粮油供应方面存在极大差异,更为严格的还是户籍制度方面的管理。这一制度限制着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策上允许农民工进城,从事建筑、商业及其他服务业,并允许城市中的某些国营企业从农民中招收部分临时工、合同工,其他所有制企业和个体户从农村中雇工也不再受到禁止。在这一政策推动下,农村人口可以说获得了一个较为自由的活动空间。这一现象被称为“推拉现象”。也就是说,农业耕地的有限性与人口压力是迫使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推力,而工、农之间的收人差异则成为劳动力非农化的拉力。在这样一个双力作用下,农民纷纷涌进城市谋生,形成了我们国家这一时期的一个特殊现象:民工潮。

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城乡二元结构是否正在消失呢?我们认为,我国社会现阶段正处在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二元结构并存的尴尬境地。一方面,户籍制度仍然制约着市民和农民从出生到死亡的逐个生活境遇;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在政策上为农民提供了非农化路径,但是,农民在城市中并不存在与市民等同的机会,他们的就业,除了受自身人力资本的限制之外,还要受社会资本的限制。因为,长期的城乡二元突出表现为市民对农民的歧视,以及农民对市民的厌恶。而这种归属的不一致在某种程度上又会导致农民很难在城市空间场域中将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纳人市民的关系网络中去,从而很难在城市中积累自身的社会资本,也更无法利用社会资本来寻求更好的工作。于是,他们只能利用他们在家乡长期建构起来的社会资本―同乡关系、亲缘关系,在城市中求生存。这样,一方面,我国社会仍然存在显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另一方面,还存在一种潜在的城市二元结构,它由市民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空间和农民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空间这两部分构成。这种潜在结构的存在就是阶层关系的分布问题。这种不合理的分布,从根本上影响着阶层间的协调和社会结构的和谐发展。第三,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有目共睹的,而且正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使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极大提高,成为世界第六经济大国。2005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18个亿。也是因为经济的快速增长,使我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人民生活从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国社会进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但是与经济的增长不协调、不和谐的是,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考试专门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

首先,公共教育经费投入过低。在现代化过程中,各国都把发展教育事业视作实现现代化、振兴国家、进行国际竞争的战略性产业而受到重视。据联合国统计,目前,低收人国家的教育经费投人达到了3.9%,高收人国家已达5.5%,其中美国、加拿大、丹麦、瑞典等国已高达7%一8%。我国教育事业基础差,近几年来教育占GDP的比例一直徘徊在3%左右。如果把财政性教育经费按人口平均,近年来仅为300元左右。《1991一2000年十年教育发展纲要》,提出教育经费占GDP4%的要求,至今没有达到。

其次,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不足。我国卫生经费的投人占GDP的比例长期徘徊在0.4%一0.5%之间。近两年来,预算内卫生事业费和卫生基建投资为1200多个亿,占GDP的0.9%,人均仅98元。在卫生医疗总费用的构成中,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投人的比例在下降,个人医疗支出不断上升,致使看病难看病贵成了百姓关注的一个焦点。据卫生部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目前50%以上的城市人口、87%的农村人口无任何医疗保障。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长期重治轻防,传染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卫生事业的发展滞后,对国民经济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是巨大的。据卫生部测算,目前全国城乡居民因病、损伤和早亡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8.2%,因病和损伤所消耗的医疗费相当于GDP的6.4%,两者合计占14.6%。相反如果重视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健全卫生体系,增加对卫生保健事业的投资,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损失和医疗费,还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四,代际之间不和谐,老年人口贫困率较高。在老龄化加速过程中,老龄人口贫困化正在扩大。据有关资料估算,在全国60岁及以上的1.4亿多人口中,贫困人口约有2000一2500万人,贫困率达13%一17%,平均6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贫困人口。造成老年人口贫困的主要原因:一是城镇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普遍偏低。城镇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与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差距日益扩大,从1978年的90%降为2004年的61%。尤其是企业的离退休人员收人较低,人均不足8千元。二是农村老人数量多,收人更低,基本享受不到社会保障。加之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留村老人要负担劳务和家务双重劳动,如遇天灾、疾病,更是雪上加霜,必然导致早衰早亡。三是社会上存在老年歧视的倾向。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政策实施者更注重在岗人员的利益而忽视老年人的利益,加上家庭小型化,空巢家庭比例升高,年轻一代已顾及不了老年人,社会养老措施跟不上,就必然使老一代在精神上、经济上均缺乏安全感,成为人数众多的弱势群体。随着老龄化的加速,若不采取措施,这种代际之间的不和谐还将日益扩大。

第五,人与自然的发展不平衡。人必须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离开了自然,人类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这是人所共知的最浅显的道理。因此,在发展中必须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寻求经济的一时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生存权利为代价去实现当代人的发展。但是在现实中,有些地区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有些领导抱有先发展后治理的观点,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反映,2005年,我国环境污染吞噬了3%的GDP,合5118个亿。因此,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二、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存在

腐败,就是掌权者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为自己谋取个人利益。腐败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古今中外许多社会都有。但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转型期腐败呈高发态势,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项工作,已经成为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之一,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事实上有许多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现象都与隐藏着的腐败行为有密切联系。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认真分析腐败的原因、性质、危害,并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腐败,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一,腐败现象的产生原因分析。从根本上说来,腐败是剥削制度的产物,腐败是对公共权力的异化。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区别于历史上任何剥削制度的崭新社会制度,为从根本上消除腐败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考试专门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

创造了条件。但是,又要看到,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存在腐败现象,甚至在一定时期腐败现象还十分严重,腐败已经成为和谐社会的一大威胁。这种状况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多方面的复杂原因。首先,从国际来看,世界“一球两制”的政治格局,使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斗争错综复杂,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又一直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千方百计拉拢腐蚀我们内部一些意志薄弱的于部。其次,从国内来看,因为我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历史很长的国家,封建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影响将长期存在,而且总是要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腐败现象就是其中的重要表现。因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文化水平还不高,法制和各方面的具体制度还不完善,这也为腐败现象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因为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之中,随着市场经济积极作用的发挥,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也必然显现出来,包括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在内的不择手段地惟利是图便大量滋生蔓延。再次,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现代文明成果,同时也容易使外国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乘虚而人。最后,从我们党来看,因为我们党已经是一个具有70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我们的党员虽然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但党员也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的,不良的思想影响对一些党员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因而助长一些党员思想堕落,利用职务和工作之便谋取私利搞腐败。因为我们党是掌握国家权力的执政党,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条件下,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经济资源,于是为一些掌权者、特权部门提供了以权谋私的便利。因为管理好这么庞大的一支执政党队伍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况且实践中治党不严的问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在一定时期之内还是存在着的,加上我们党对腐败的原因及危害的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在反腐败斗争的实践中也需要不断探索等。

第二,腐败的危害。对一个执政党来说,如果经济建设长期搞不上去,人民群众的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就迟早会丧失执政地位。但也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只要经济搞上去了,就万事大吉了。事实告诉我们,一个政党在执政过程中虽然把经济搞上去了,但如果自身腐败问题严重又无力克服,导致社会风气败坏,最终也会丧失民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腐败是发生在党和国家肌体上的瘟疫,并且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危害,构成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严重威胁。

在经济方面,腐败动摇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公有制。经济是基础。任何形式的腐败行为,最终都会落脚到经济问题上。从经济的角度直观地来看,腐败造成了大批资金的严重浪费。如大吃大喝,一年吃喝2000多个亿。如果把这些钱用来发展经济,可以上多少个大项目;如果把这些钱用来救助失学儿童,可以有多少人重返校园;如果把这些钱用来救危助难可以使多少人提高生活水平。从经济的角度宏观地来看,一个腐败分子被查出的腐败额,小则几十万、几百万,多则几千万,但其给我国经济建设所造成的损失要远远大于其腐败数额。现实中有不少这样的案例,一位官员在接到行贿者几十万,几百万的贿赂后,他可能给行贿者创造无限的商机,可能使行贿者大发横财,而随之带来的确是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工程项目质量的大大下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严重破坏。比如现实中那些把高额国有资产廉价卖给私人的事件,那些“豆腐渣”工程等等,哪一桩哪一件不与腐败相关呢?而腐败分子发展到一定程度,他就必然希望把非法所得合法化,使侵吞的公有财产永久地私有化,前苏联已经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教训。因此,如果任腐败发展下去,必然会严重削弱、动摇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在政治方面,腐败削弱乃至破坏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共产党执政的政治基础,从根本上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然而,腐败是腐败分子对人民利益的非法占有,是离间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焦点问题。尽管腐败分子是极少数,但其所作所为让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腐败的滋长和蔓延,必然会使党的形象扭曲,威信下降,直到被人民群众所抛弃。在共产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执政地位的条件下,各级领导干部是党执政的骨干力量。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高低,也在一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考试专门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

定程度上决定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与否。事实上,在领导干部与腐败分子之间,只有一步之遥。如果我们的干部队伍中,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少了,以权谋私的腐败分子多了,就必然降低党的执政能力,动摇党的执政基础。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说吏制腐败是为害最烈的腐败。再有,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有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而和谐的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社会。腐败因其是以权谋私的违法犯罪行为,从各个方面严重破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现实中,许多地方发生的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事件,起因就是因为有些官员的腐败所致。因此,腐败在本质上作为一种权力腐败,是涣散党心、离间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的形象、降低党的威望的催化剂,严重破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

在思想文化方面,腐败严重毒害着人们的思想和社会风气。腐败造成整个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素质的下降,它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危害,比造成的物质损失更为严重。从一定意义上讲,腐败的盛行是以一种腐败文化为基础的。所谓腐败文化,就是指权力和利益相交换的现象已不是偶发的孤立事件,而是成为一种习惯势力,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一种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渗透到一些人的思维习惯和日常行为模式之中,渗透到当今社会生活深处,对社会风气和人们生活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腐败文化形成的时候,腐败就具有了一激励、辐射和凝聚作用,致使一般人很难摆脱它的纠缠和羁绊,不论做什么事都首先考虑运用法律、政策、制度和规定之外的潜规则,用金钱去寻求某种特殊的关系和权力,无论大事小情都得找“路子”、托“人情”、送礼金,于是,掌权者的腐败行为产生了,权力集体的窝案串案产生了。因此,腐败严重污染着人们的思想文化,污染社会风气,动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

在社会建设方面,腐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发展。由于腐败是以权谋私的本质所决定,腐败必然会加重社会的不和谐,严重干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腐败的存在和滋长,不论从哪个方面都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如腐败是对公共权力的监用,而公共权力是人民群众的权力,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体现;同时腐败本身就是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是对国家法律的公然践踏。再如腐败分子利用公共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发家致富,必然会加重社会的不公正;腐败的存在和滋长,使一些人把权钱交易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准则,必然会抑制社会发展的创造性活力;腐败行为是违纪违法行为,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行为,因而是见不得人的行为,必然会影响诚信友爱;腐败就是在正常的社会秩序之外寻求特权,必然会引发一系列不稳定因素的增长,从而影响社会的安定有序;腐败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对他人的权利和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全然不顾,甚至在对群众反映的一些乱开乱采资源的行为、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理上,只要自己能否得到“好处”,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必然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决反对腐败。

在党和政权建设方面,腐败侵蚀着党的先进性,削弱着党的战斗力。在党的思想建设上,少数人的腐败行为是对共产党人崇高理想和革命精神的袭读,严重毒害党内风气和党员思想,造成一些党员是非、善恶、美丑、荣辱观念的颠倒,思想混乱,灵魂空虚,不能发挥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党的组织建设上,腐败导致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削弱,一些党组织内歪风邪气盛行,组织涣散,派性发作,纪律松弛。凡是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严重滋长的地方和单位,党组织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就受到严重损害。综上所述,腐败现象给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是全面的,极其严重的,不加以制止和清除就会涣散民心,动摇国本,毁掉社会主义大业。执政党容忍腐败,无异于自挖墙角,自掘坟墓。因此,党要领导全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自觉反对腐败,使党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三,深人开展反腐败斗争。正因为腐败现象的上述严重危害,使执政党的执政基础最容易因腐败而削弱,执政能力最容易因腐败而降低,执政地位最容易因腐败而动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最容易因腐败而夭折。腐败现象就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严肃对待并着力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考试专门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

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如果不坚决遏制和克服腐败现象,任其滋长蔓延,就会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严重破坏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动摇党的执政地位。我们必须围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以坚定不移的态度、坚强有力的工作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以新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要全面贯彻反腐倡廉的基本方针,全面落实中央颁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我们党的一项长期任务。党越是长期执政,越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我们党的实践来看,在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三个方针:一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二是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三是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也就是说,党风廉政建设主要是通过党自身的努力,在党建实践中,既要突出一个“管”字,也要体现一个“严”字;既要从严治标,又要着力治本;既要惩治腐败,又要预防腐败。

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然滋生腐败,这是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理。没有科学完善的权力运行机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是一句空话,腐败和决策失误就在所难免。对权力的监督缺位、制约乏力,导致一此党政部门和党政领导干部非法用权。从根本上防止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关键在于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和法律化的轨道运行。由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深刻指出,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

要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腐败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毒瘤”。我们说要建立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总的反腐败的着眼点是对的。但建立健全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是一个涉及各个方面、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构建和完善有赖于我们对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赖于国家法制化的进程,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统筹规划。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既要破除“悲观论”,又要避免“速胜论”。“悲观论”者,对于我们能否解决腐败现象信心不足,对于我们能否真正做到对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督信心不足。“速胜论”者,对腐败现象的长期性和顽固性认识不足,希望速战速决。这样的认识都不是正确的态度。

三、其他因素

当前我国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除了上面谈到的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加剧和腐败现象的存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也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如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依旧存在;资源浪费现象还比较严重;城乡贫困人口还有相当数量;普通百姓上学难、上学贵和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等等。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着眼于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促进社会的良胜发展。

据前一段时间《半月谈》杂志社在东西部八个省、直辖市策划实施的最新独家问卷调查显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包括工人、农民、干部、大学生以及其他新兴社会阶层成员根据切身感受,从近20个候选项目中投票选出他们感受最强烈的和谐社会十大热点问题,排在第一位的是收人差距扩大。改革发展的成果应该惠及广大群众。不提高低收人人群的收人水平,调节垄断行业的高收人,解决百姓教育、医疗、购房难题就无从谈起。排在第二位的是看病贵、上学贵、买房贵,是新形势下老百姓面临的三大难题。排在第三位的是就业难,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年龄偏大的人员再就业难。排在第四位的是社会保障滞后。不少工人下岗后,连最低生活保障都没有,农村地区社会保障问题更加突出,覆盖面太窄,并且办理时间太长。排在第五位的是反腐倡廉力度待加大。腐败问题将会导致社会不公正地分配财富和资源,危害最大。排在第六位的是道德规范待完善。许多人存在信仰缺失,特别是青年一代。排在第七位的是环境污染未得到有效遏制。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与资源环境状况矛盾尖锐,过度开发使资源环境恶化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排在第八位的是,公民利益诉求和意见表达渠道应更畅通。我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考试专门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

上一篇:离退休职工收入证明下一篇:新课改下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