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居委下年工作计划

2024-04-18

社居委下年工作计划(精选8篇)

篇1:社居委下年工作计划

按照农村局党委《关于开展社区服务中心20xx年度目标工作考核的通知》文件要求,经中心主任办公会研究决定,对四个社居委20xx年度全年工作进行全面考核。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成立考核领导组,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考核目的

全面了解各社居委全年工作完成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年工作目标制定和完成提供保障。

三、具体安排

考核时间:20xx年1月21日(周二)14:30。

考核地点:中心小会议室。

考核方式: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自评、考核组点评打分的`方式。

参加人员:考核领导组全体成员、各社居委负责人

考核议程:

1.工作汇报(14:30——16:00)。按照社居委的顺序依次进行,各社居委汇报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0分钟。

2.点评(16:00——16:30)。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对各社居委目标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点评。

3.考评打分(16:30——16:40)。考核领导组对各社居委的年度目标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评打分,其中自评、科室负责人考评、中心领导考评所占权重分别为30%、40%、30%。

4.总结讲话(16:40——17:00)。中心主要负责人进行总结讲话。

希望各社居委度重视,认真对照考评表进行总结汇报,重点突出特色亮点工作。本次考核结果将作为中心对社居委本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

篇2:社居委下年工作计划

宣传工作计划

社区宣传思想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统领,紧紧围绕淝河镇中心工作,结合社区实际,积极创新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形式,倡导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能力。一是社区充分利用社区党委每月一次的学习机会,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总体学习要求,制定系统学习计划,促使社区广大党员干部把理论学习用于指导实践,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加强学习型社区建设。根据“六位一体”和谐社区建设的工作目标,积极扩大社区市民学校、学习党员远程教育等学习的平台,充分发挥图书室、老年活动室、残疾人康复站的作用,精心打造各类学习型社区活动,组织宣传一批学习型家庭典型,构造较为完善的全民教育体系。

二、创建平安社区。一是建立了以“综治例会”为形式的综治、“平安创建”工作汇报、研究制度。综治领导小组坚持每月度召开综治例会一次,主要是通报当月的本社区社会治安情况;研究解决落实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动员部署下一阶段的综治工作。我社区“平安创建”领导小组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平安创建专题会议,总结分析本社区阶段性 的“平安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并对阶段性“平安建设”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三、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

一是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系列创建。以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为载体,开展元宵、端午、重阳节等各类丰富多彩的节庆文化活动,精心组织策划和积极开展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系列群众性活动,以“创建和谐社区,建设幸福家园”为抓手,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创建活动,以公民道德建设月宣传活动为契机,把公民道德建设教育寓于各种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继续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活动,突出道德内涵,强化道德需求,明确具体标准,引导居民自觉增强礼仪、礼节、礼貌,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广泛调动居民群众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社区整体发展速度。二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社区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基地为载体,在寒暑假期间组织开展各类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同时办好“一社区一特色”活动,让未成年人在体验中得到成长锻炼、体会生活意义,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四、全力提升新闻宣传水平,不断增强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充分发挥社区内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结合网络化信息平台,采用各种方式,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坚持积极妥协、正面宣传原则搞好宣传工作,深入报道我社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开展的各类宣传活动,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XXX 2011

篇3:社居委下年工作计划

关键词:城市化,农村、农民,社区,困局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象征。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综合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与质量得到了可观的改善。但是, 我们在看到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所带来的让人振奋的可喜变化时, 又不能不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在城市扩张使大量的农村、农民、农业迅速转“非”的同时, 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 影响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执政理念的贯彻落实和稳定和谐、公平正义社会的建设维护。

一、蜕变之痛———城市急剧扩张中的“转非”困局

跳出“农门”, 进入城市, 是许多农村人梦寐以求的愿望。但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 这一“融入”的过程远非一帆风顺, 其中滋味之艰辛大大超出了他们的意料。

一是失地后的生计问题。转“非”使原属集体的土地悉数被征, 依靠土地为生的原农民、现市民必须另寻谋生之道。但现实情况是, 城市的就业压力已经很大。更为严峻的事实是, 失地农民中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不高, 掌握新技能难度较大, 很难与城市其他群体同场竞技。而有限的征地和拆迁补偿款又无法维持长时间的基本生活需求。因此, 失去土地又就业无门, 新市民们往往面临坐吃山空的窘境。

二是成为市民后的社会保障问题。因城市扩张而进城的农民身份虽然变了, 但并不能享受与城市原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老市民们享有的失业保险、就业扶助、下岗生活补助、最低生活保障、退休金等社会保障政策没有他们的份, 而原先的种粮种菜补贴、购农机补贴、汽车家电下乡补贴等国家惠农政策因进了城市不能再享受。原有的农民待遇失去了, 城市发展成果绝大多数又不能去分享, 客观上使他们成了一个“两不靠”的边缘化弱势群体。

三是进城后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适应问题。新市民们虽然人进了城市, 但其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思想观念、处事规则、生活节奏和习性却一下子难以改变, 对城市感到陌生与隔阂, 不习惯、也不太愿意接受城市社区化管理, 被迫消耗相当大的心理能量来加以应付。

四是转为社区后的集体经济发展问题。在农村, 村级集体经济尽管发展不平衡, 但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资源。转为城市社区后, 土地、山场、水面、农田等资源资产不复存在, 涉农的集体经济因失去依托而难以为继。少数非农集体经济也因其产业层次低、发展空间小, 无法与在资金、信息、人才、社会组织资源等方面占尽优势的城市经济相竞争, 发展步履维艰。

上述情况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对此, 如不予以重视, 早日采取对策, 妥善处理解决, 就可能陷入拉美一些国家城市化的困境, 患上失业严重、犯罪率高、城市贫困化、贫民窟大量出现等难以治愈的“城市病”。

二、破解困局的成功实践

安庆市宜秀区大桥街道办事处调查社区为芭茅巷社居委, 6000余人, 1.8平方公里面积。随着城市的发展, 从1999年开始, 芭茅巷的土地陆续被征用。到2002年, 原属安庆市郊区肖坑乡的芭茅巷村, 成建制地划入了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 成为其菱北街道办事处的一个社区。2005年, 郊区整个地并入了城区, 芭茅巷又成为安庆市宜秀区大桥街道办事处的一个社区。几次大的区划调整, 芭茅巷原有的2196亩土地、600亩水面、近20万平方米房屋全部被征用和拆迁, 13个村民组、940家农户、2350位村民被集中安置到专门为他们修建的两个住宅小区里。

“农转非”之初, 芭茅巷人面临的问题, 与所有新社区、新市民们遇到的完全一样。在困局面前, 他们也苦恼过、焦虑过。但是最终, 社居委凭借着自己的主动作为和大胆探索, 创造性地闯出了一条破解困局的成功之路。经过近几年的努力, 社区劳动力百分之百实现了就业,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年达到了12000元, 比“农转非”前的2002年增长了6倍;集体固定资产达3亿元, 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0万元, 年上缴税收149.8万元;居民社会保障标准也达到了全市的平均水平以上;2006年以来, 先后获得了“安徽省百佳社区”、“全国妇联先进示范社区”、“安徽省和谐社区”、“安庆市第三届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 实现了农村变社区、农民变市民、农业经济变城市经济的“华丽转身”。

破解“农”转“非”困局的秘诀:

1. 抓住牛鼻子, 坚定不移发展集体经济。

芭茅巷社居委认为, 就业和社保是新市民融入城市的第一道、也是最关键的门槛, 关系到他们能否在城市中最终立足。而在现行政策体制的框架内, 由政府把他们的就业和社保全包下来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 不发展集体经济, 仅凭个人分散的力量去解决就业和社保问题, 实现顺利融入城市的目标, 几近于不可能。因此, 发展集体经济是主要矛盾, 抓住这个牛鼻子, 其他事情就好办了。为此, 他们从自身实际出发, 在原村民、现居民们中统一了思想, 把征地补偿款中的1/3集中起来, 加上被征用集体资产的补偿, 解决了集体经济的启动资金问题;同时, 把市里预留给他们作改善民生用的50亩土地, 通过适当置换、分片规划、集约利用, 辟为集体经济的发展空间。有了启动资金和发展空间这两个最基本的条件, 芭茅巷人孕育于新理念、新思路中的城市区街集体经济由此拉开了帷幕。

2. 走自己的路, 主攻第三产业。

确定了发展集体经济的突破口地位后, 接下来就是选择集体经济的主攻方向。芭茅巷地处新兴城区, 紧邻年交易额超过200亿元、全国闻名的安庆光彩大市场, 发展服务业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而且服务业投资小, 用地不多, 消耗的能源资源少;同时服务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多, 大多数岗位对员工没有特别的技能要求, 非常适合刚刚从农民转为市民的人。因此, 把第三产业作为集体经济的主攻方向, 最符合芭茅巷的实际。社居委把目标锁定在城市服务业上, 先后组建成立了神墩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神墩清洗保洁公司、神墩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神墩家居市场有限责任公司等三产企业, 并经过规划和建设, 形成了“一线两点”城市服务业发展布局:投资3100万元, 与光彩大市场相呼应, 建成总长1.4公里、面积2.2万平方米的商业一条街;投资2600万元, 在3个相邻住宅小区的中心地带, 建成面积2.4万平方米的商贸城;投资1.5亿元, 依托国家级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省级安庆大桥经济开发区, 建成了面积6.2万平方米家居生活广场。

3. 变市民为股东, 积极应变创新体制机制。

芭茅巷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建立起全新的集体经济管理运营体制和机制。社区的主体企业———神墩经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股份制企业, 除集体控股外, 每户原村民都有基本股和发展股。基本股是将部分集体资产均等量化到每个原村民名下, 每股金额为5000元, 年底按不少于20%的比例分红, 原村民终身享有受益权。发展股则由原村民根据各自的情况自行购买, 按高于同期银行利率的标准予以分红。同时, 公司成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神墩家居市场有限责任公司和神墩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还实行了经理聘用制, 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开来。他们确立的商业街、商贸城、家居城等只建设不出售、只出租不经营的运作模式, 有效地规避了市场风险, 很好地实现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全新的体制机制使芭茅巷的集体经济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4. 使人人业有所从, 多管齐下开辟就业渠道。

首先是发挥集体企业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在社区集体企业中就业的社区居民达到700多人, 仅神墩清洗保洁公司就安排了40~50岁人员等弱势群体近200人就业。其次是开展技能培训扶持自主就业。他们从集体经济的收入中拿出一笔资金, 作为就业技能培训的专项经费, 让居民自主选择培训项目, 培训结束后, 所有费用由社居委报销。同时, 成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 广泛收集并及时发布有关用工、培训等方面的信息。几年来, 参加和接受就业培训并成功自主就业的人员达400余人。再次是创造条件支持鼓励兴办非公企业。对有经济头脑、有经营能力、也有一定实力基础的居民, 在资金筹措、场地提供、手续办理等方面积极予以指导服务和支持帮助, 引导动员他们创办非公企业。目前, 资产达到百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主已有30多个, 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个体经营者已有60多位, 在社区个体私营企业中就业的原村民已超过300人。

5. 向后顾之忧说拜拜, 细致周密编织社保网络。

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之后, 社居委立即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到了议事日程。面上, 立足全方位覆盖;点上, 向弱势群体和特殊问题倾斜。在养老方面, 率先实行了养老补贴, 对男满60岁、女满55岁的居民, 在个人参保和市政府每人每月发给100元失地养老保障金的基础上, 社居委每人每月再予补助200元;五保户则一律安排进入敬老院赡养, 费用全部由社居委承担。在就医方面, 为居民代缴了新农合医疗保险, 并给男60岁、女55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40元的看病补助;2010年又设立了大病住院医疗救助基金, 总额达22万元。在扶助弱势群体方面, 不仅把残疾人、贫困户、优抚对象纳入到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每年还拿出10多万元资金, 按季度给予200~500元不等的补助。近3年来, 社居委共支出各类保障资金200多万元。

6. 一切为了拥有幸福感, 全力打造新型城市社区。

提高社区居民幸福指数, 是芭茅巷根据形势发展确立的新的奋斗目标。他们以打造新型城市社区为载体, 投资300万元, 对还建小区进行改造, 实施了绿化美化和配套工程建设, 制订了社区卫生管理、检查和门前三包制度;投资60多万元, 成立了社区物业办公室, 组建了社区治安防控网络管理服务体系;投资300多万元, 建起了崭新的芭茅小学;拨出10万元专款, 设立了学习文化奖励基金, 对每年考取大中院校的学生奖励3000~5000元不等。社区还建立了网站、图书馆和老年活动中心, 成立了社区“巧媳妇”秧歌队, 并正在筹建大型社区居民活动中心。新型城市社区的建设, 有力地促进了居民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他们已经与焦虑、不安、紧张等情绪和对城市的陌生感、隔阂感彻底作别, 安居乐业、和谐幸福、与城里人没有区别地生活由昔日的梦想变成了今天实实在在的现实。

三、启示与思考

芭茅巷之路主要是芭茅巷人自己走出来的, 其中鲜见政府的身影。而恰恰又是芭茅巷人的实践, 使我们看到了政府身上的重大责任和重要作用。政府工作的到位与否, 可以说直接关系到困局破解的成效。

但是, 现在相当一些地方政府对此并不是很清醒。在“农转非”中, 他们所做的, 一是付给征地拆迁补偿款, 二是建好还迁安置房。这两件事做到, 就觉得任务完成了。城市化推进中“农转非”问题之所以成为困局, 与一些地方政府的这一认识和态度密切相关。

笔者认为, 从社会管理的角度讲, 破解城市化进程中“农转非”困局, 政府应当是主要责任承担者, 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把推进城市化和与“转非”困局破解统筹起来考虑和谋划。首先必须认识到:是农村、农业、农民为城市化加速推进付出了代价、承担了牺牲, 农民是城市化的功臣, 要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们。其次必须做到:要精心设计和制订相关政策措施, 保证农民转为市民后能够切实享有与原市民一样的待遇, 而不是令其成为与原市民区别对待的“二等公民”。

笔者认为, 具体应履行好以下四个方面的职责:

1. 为“农转非”社区的集体经济发展提供积极有效的政策支持。

芭茅巷之路表明, 发展集体经济对破解“转非”困局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作用。作为政府而言, 一是应当全面正确认识集体经济。不能片面地接受过去一些地方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教训, 轻易地否定集体经济;也不能因为现行法律政策没有明确赋予社区发展集体经济的职能就忽略和轻视发展社区集体经济, 而要保护其积极性, 大力地支持鼓励、引导指导社区兴办和办好集体经济。二是制订政策扶持集体经济。安庆市政府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 对“农转非”的新社区采取了按征地面积4%~5%预留发展用地的政策。实践证明这是非常明智的, 也是非常有远见的。除土地政策之外, 在降低准入条件、简化审批手续、提供金融支持、优化外部环境等方面, 政府都为新社区集体经济的发展予以鼓励和支持。

2. 为“农转非”市民的生产生活提供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必须打破现行政策框架的人为限定, 在顶层设计上就予以充分的考虑, 要么不“农转非”, 要么保证实行“普惠制”, 让新市民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受教育、社区建设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与老市民享有完全相同的“国民待遇”;不能以市情市力、现行体制等为由实行“双轨制”, 使新市民在物质利益和精神情感上遭受双重损伤。一些地方在“农转非”中, 改变了集中建设安置小区的做法, 采取以地换楼的方式, 在商品住宅区建设中让开发商拿出一栋或几栋楼, 用于安置新市民, 既保证了新市民们的居住质量和居住环境, 又保证了社区管理服务的一视同仁, 有利于新市民尽快地融入城市, 不失为一个积极、可贵的探索。

3. 为“农转非”市民的就业安置提供长效稳定的制度保障。

就业是“农转非”而来的新市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 政府应当在其中发挥主体性的作用, 不能把任务全都交给基层社区组织。必须着眼长远, 着眼根本, 建立长效稳定规范的就业保障机制, 就业服务、就业培训、失业待业救助包括最低工资、最低生活保障线、政府购买岗位等都要覆盖到“农转非”的新市民。同时,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就业安置办法, 把就地安置、投资入股安置、住房安置、划地安置和鼓励自谋职业等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其制度化、规范化, 固定形成为可操作的政策, 从根本上解决“转非”新市民们的就业问题。

4. 为“农转非”社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指导服务。

篇4:社居委下年工作计划

当前人们受不良思潮的影响价值取向呈多元化趋势,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在各种矛盾交叉多变的条件下凝聚力量,使居民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是当前居委会工作必须研究、探索,并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居委会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涧河区做为中石化河南油田和谐示范小区,在各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居委会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居委会工作人员素质与居民思想复杂化、多样化的不相适应

居委会工作人员由于文化程度、职业道德素质、处理问题能力不同影响着工作进展。涧河区居民做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由于地处区域较偏远,孩子大部分送油田中心区域上学,造成小区流动性人口增加,居民来源日益多样化,必然导致服务项目增多,增加了维护小区稳定的广度、难度和复杂程度。

(二)居委会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不强,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与居民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不相适应

平时开展的思想教育活动易流于形式,没有强化主流思想教育,没有切实地关心到部分困难群体。在时间安排上,没有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不能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造成实效性差。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活的个性化追求:有的希望健身场地、音响设备、电力设施能跟得上,有的希望能经常开展活动比赛,满足各项文体活动人员的需求;有的需要在营造家庭和睦美满,小区和谐稳定方面拿出具体措施;有的想及时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及卫生保健、心理健康知识等。

(三)居委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手段滞后与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要求不相适应

思想政治工作要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这要求居委会人员思想政治宣传内容紧跟时代,不断拓宽视野,延伸触角,准确认识形势的变化,定期整理不同群体的信息及意见,超前掌握不稳定因素和苗头性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在思想观念和意识形式领域抢占制高点,分类分层限时化解矛盾、纠纷。而目前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以传统的开会、读报灌输居多,散发宣传单形式,内容枯燥,激发不起居民的积极性和对居委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参与感。

(四)居委会思想政治工作覆盖不均衡,存在空白领域与深化巩固和谐示范小区创建成果不适应

涧河区被评为中石化河南油田和谐示范小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要依托党支部,以支部成员为主,形成了小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力量。而涧河区孤寡老人、低保户、个体户、外来流动人员等基本不参加活动,长期受不到教育没有归属感,没有最大范围地扩大了创建参与面和影响力,发动居民投入到小区各项物业服务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确保创建取得和谐示范小区实效。

二、“以人為本”针对性解决存在思想隐患,辨证施法整改思想政治工作措施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提升员工综合能力相结合,提高小区服务质量

为充实、扩大管理队伍加强对专兼职相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培训,首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水平,更好地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增强员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其次加强员工职业道德修养、注重思想、人品、道德及工作能力的培训,针对性地搞好教育引导,真正在思想上和工作上具备主动性、灵活性、敏捷性、全面性、预见性。最后坚持说服教育与严格纪律约束相结合,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明确岗位责任及奖惩,弘扬正气、分清是非,起到转变员工思想和态度的实效。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党的政策理论宣传教育相结合,由单一覆盖向多重覆盖拓展,提升居民整体素质

通过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更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创新满足居民需求的服务平台:对于离退休人员主动关心他们的思想和生活,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教、老有所学;对于低保户、残疾人、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体,关心他们的家庭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寓思想政治工作于为居民办实事之中;对待业青年、下岗、失业人员,既扶持帮助,又引导其勇于创业,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同时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集体主义教育,用科学理论武装人与用科学知识引导人相结合,采用先进科技成果,吸纳社会科学的新成果充实居民服务项目,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三)思想政治工作与居民办好事、实事相结合,增强思想工作的说服力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针对小区居民的实际需要,建立“四解”平台,确保居民充分享受各项惠民政策,提升“生活幸福感”。在生活上“解忧”:建立社区救助、居委会援助、邻里互助“三位一体”的援助模式,完善居委会公共服务项目,建造“8890”的生活服务网络,建立小区待就业人员信息库,帮助居民寻求就业岗位,基本实现了小区家庭零失业。在经济上“解困”:目前小区帮助27名待业、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为6户困难家庭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为24户临时困难家庭送去了解困金,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成功率达95%以上。在思想上“解惑”:成立义工服务、团青工小组,对协解、下岗职工、无业人员、困难群体、离退休人员的特殊性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分别侧重转变思想再就业观念、加强法制观念、自强自立精神、奉献精神、油田形式宣传等的思想教育。并定期走访针对性地做好居民思想政治工作。在精神上“解闷”:成立了10多种文体协会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以小区活动室和“雷锋亭”文化广场为中心,楼头活动点为补充的居民文化活动格局,为建设和谐小区提供充足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增强小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向心力,消除居民上访的机会和理由,营造小区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

篇5:金大塘社居委2011工作总结

2011年,金大塘社区在明光路街道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活动中落实创先争优,团结带领社区广大党员、居民群众积极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为和谐社区做出一定的贡献。现将社区2011年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以社区党建为核心,全面推进社区建设

1、深化党员教育,提高队伍素质。社区现有党员171名,其中预备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我社区党支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工作的指南,为了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作用,社区党支部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按时组织党员上党课,对党员进行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国情教育,使每个党员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

2、抓班子,强队伍,夯实党建基础工作。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社区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维护稳定的作用,社区党支部以提升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为着力点,定期开展党课和综合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社区党组织班子的整体水平,努力夯实社区党建工作基础。

3、在各项活动中落实创先争优,凝聚人心。我们以活动为抓手,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拓展活动主体,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全面、持久的开展。向党员们进行征求意见,让党员说自己的想法,增强了党员们争做优秀党员的意识;并针对社区党员提出了“六次要求”即:

1、每日把自家门前扫一次;

2、每天在居住的小区、楼道、附近的网吧转一趟,看看是否有异常情况;

3、对特困家庭问寒问暖一次;

4、每星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一次;

5、节假日对留守儿童关注一次;

6、每月到社区学习一次。同时我们围绕打造爱心、宜居、清风、平安、书香的五型特色社区,开展了一系列的创先争优社区主题实践活动等。

4、服务社区,推进团工作社会化。在社区全面深入“青年志愿者行动”,帮扶社区弱势群体,引导社区文化,开展志愿者服务工作。今年共新招募志愿者60余名,目前社区注册志愿者有561名;开展了系列的环保实践、创建先锋岗等活动,掀起了环保宣传活动的热潮;同时还开展了“扶贫助学”等活动,社区团支部为辖区贫困家庭的4名学生争取到助学款9000元。

5、非公企业建会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组织建设基础。为推进社区服务的创新工作更进一步发展,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达到企业与职工双盈的目的,我们动员辖区各方面力量和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开展“共驻共建、资源共享”活动。今年对辖区82家未建立工会组织的小型企业(职工数不达25人)进行登记,共登记职工210人,并鼓励其加入街道工会组织。

6、工作创新,提升妇联工作形象。以“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为契机,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系列纪念活动。例如在节日当天开展了妇女拔河比赛,同时组织辖区内无工作的女性朋友来到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参加女性专场招聘会等活动;社区还评比表彰一批“五好文明家庭”等优秀家庭代表。同时开展了”小树成长,爱心助学”等系列贫困助学活动,共资助了7名困难家庭的子女就学。

二、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我们始终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工作的基本立足点,努力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让居民群众成为社区建设的最大受益者,增强社区的亲和力和吸引力。着重做好民生工作:

1、服务育龄妇女:为辖区内育龄妇女做到“三上门”,即送《条例》、《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上门、送生殖健康知识上门、送避孕药具上门;按时完成每月报表的统计工作,对辖区内新婚、怀孕、出生、节育等“四种人”信息及时掌握,做到无漏报、错报,同时更改户况卡,确保信息一致;完成累计75人次流动人口的孕环检工作、及时修改全员流动人口信息系统并在网上发送;办理流出人口婚育证明2份,督促其按时参孕环检;为辖区内怀孕妇女共办理57份生殖保健服务证,为全街自愿生育一孩的夫妇办理共15份独生子女光荣证等,为辖区居民登记独生子女保健费136人;在上述基础上,做好流动人口计生专项检查工作和街道计生检查的迎检工作。

2、服务失业人员:实行微机动态管理,坚持定期走访,及时更新就业信息。截止10月份,为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112人,其中:女性45人,男性67人,对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的发放率做到100%;协助认定就业困难援助对象49人。我们通过向单位推荐,引导自谋职业等等措施,新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07人,再就业安置率达到90%以上;同时利用走访驻地单位、招聘会等形式新开发就业岗位120个,今年累计社保补贴办理170人次,已核发补贴金额约25万余元。今年全民医保办理727人,其中新增125人,续保575人,一类低保、重度残疾人员办理27人。

3、服务残疾人、贫困弱势群体:金大塘社区截止2011年10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有159户,总计取消79户,新增14户;在2011年春节期间,社区工作人员分批、分期走访、了解、看望了辖区低保户、残疾人、80岁老人及特困困难户;并为3户特困户送去“永辉爱心卡”,共计2400元;春节期间为一类低保户发放慈善超市慰问券90户,分别为他们发放米、油、食品等生活必需品;走访、慰问其他残疾及困难群众,慰问款达到9000余元。辖区现持有二代残疾证的残疾人有108人,我们为26名贫困、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特别救助,每人补助900元:将3名残疾人列入“万人就业工程”,帮扶其脱贫致富,解决就业问题;为9名精神残疾患者申请医药费补助,进一步解决了他们的暂时性生活困难;为长期生病的低保户、残疾人、困难居民总计16户申请大病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款 32000余元;为辖区107名残疾人建立了康复需求台账,为经济比较困难的3户残疾人申报了居家托养服务。

4、服务退休工人:截止2011年,新接收退休工人54人,累计826人,我们及时地为他们建立基本台账,并发放社会管理服务联系卡;今年共慰问去世退休工人家属19名,并协助办理丧葬事宜;看望生病住院退休人员8名;办理退休工人老工伤认定8例;协助未进入社区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资格认证12份;10月11日下午组织退休工人参加了社区组织的“读书周”活动,倡议全体居民都能踊跃参与进来;在9月29日下午推荐了社区文体队伍的2个节目参加了明光路街道填海巷社区第八届重阳节文艺汇演。

5、服务老年人:年初时对8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空巢”老人进行摸底、统计、建立台帐,目前辖区80岁以上老人现有181人,“空巢”老人已登记的有165人;社区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社,同时建有日间照料室、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设施,并聘有专业服务人员,从而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

三、文化生活再推进,文明素质上档次

1、推进文明建设,加强辖区整体素质。今年是合肥文明创建的关键验收年,社区多次组织辖区单位、物业公司、楼栋长、志愿者对辖区内各个小区、主次干道卫生、小区内牛皮鲜、楼道堆物多次进行整改和清理,有效的改善了公共环境卫生。多次组织志愿者参加马路文明劝导、楼栋志愿者、网吧志愿者,为合肥市文明创建做出一份自己的努力。并积极开展绿色环保宣传活动,倡导大家爱绿护绿、低碳生活、绿色出行,2011年7月,我社区获“市级卫生先进社区”荣誉称号。

2、推进文化活动工作,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一是做好宣传栏的各项宣传。二是开展多彩活动。

3、综合防灾减灾工作。为做到应急救灾与常态减灾相结合、救灾减灾并重、治标兼顾治本,全面提高社区应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今年社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积极申报和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安徽省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道路上,我们将切入点和着力点突出放在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将科学发展成果更多更广地惠及每位居民。

四、加强卫生管理,促进环境提升

1、强化社区管理,构建和谐、优美的社区环境。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包括老年人组织、社区志愿者组织、残疾人组织等在内的社区民间组织。社区设立了社区警务站(室)、社区学校和社区活动广场等;二是社区各项工作以公开的形式及时发布在社区网站、社区宣传橱窗等,受居民监督;三是建立健全社区共建组织和制度,与驻区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促使其支持社区党建和社建工作,实现了关系协调,实事共办的局面。为迎接合肥市的文明城区创建活动,社区开展了以“爱护环境,美化家园”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清理楼栋卫生死角和违章搭建,共清理牛皮癣6300余处,清理楼道乱堆放近0.3吨;通过此举美化了社区人居环境,有效地促进了社区创建人居环境的活动不断深入。在下半年对辖区内窨井盖进行登记调查,每天对辖区内窨井盖进行巡查,共发现3处窨井盖丢失并及时上报街道物业办,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危害;今年五月开始,社区与驻区单位联系,按照创建要求逐项对照整改,领导的意见和要求进行完善和整改,力求达标。

2、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提升社区文明程度。今年以来,社区充分利用各种节日活动的契机,探索活动机制,构建文化平台,提升了社区文明。极大地调动了社区文化的自主意识;二是以先进文化的传播力,提升社区精神文明的水平。艺术团队大多由老人和妇女组成,他们的活动始终贯穿了亲和与进取,促使先进的文化深入人心;三是以归属文化的凝聚力,促进社区的和谐。社区的节目大多来源于生活,融合了邻里的关爱和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使社区文化增加了归属感和凝聚力;四是以美育文化的感召力,促进社区不和谐因素的转化。活动增添了日常生活中居民关心和有争执的话题,并以真善美引导居民自我完善,使得社区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今年6月27日,社区组织驻区单位、社区居民在社区中心广场举行了“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四方”为主题的活动,为社区居民无偿提供修车补鞋、小家电维修、法律咨询等服务。社区组织社区居民进行文明行为大讨论,根据日常生活中各种行为列举出文明的和不文明的行为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拟定《社区居民文明公约》。为进一步让社区青少年健康地成长,“六一”期间,社区组织了活动,有心理讲座、有娱乐活动,组织居民参加历史文化遗产传承活动。

五、加强治理,促平安稳定

1、排查和化解矛盾。2011年社区共调解矛盾12起。矛盾纠纷的排查率、调处率为100%,辖区无任何刑事案件发生、无群体性斗欧、闹事、械斗、上访和非法游行集会等突发事件的发生。

2、落实防火责任。社区组织辖区单位消防安全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坚持每月及重大节假日对辖区单位、门店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对居民小区楼道灯、灭火器等三防设施进行地毯式的排查,并每周对其中有些重点单位进行巡查(人员密集场所、规模以上单位2户、化工企业1户),同时配合街道安检办每月对辖区内单位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检查辖区单位、门店120家,发现隐患及时下发整改通知,确保了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普法宣教工作。社区在“综治宣传月”、“安全生产宣传月”期间做好宣传工作,发放治安防范、禁毒、反邪教、消防安全等宣传资料1000多份;并以板报、讲座、宣传栏等,组织居民参与“法律进社区”宣传活动,强化了居民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

4、强化治安管理。首先是加强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进行逐门逐户地梳理登记,我社区登记在册出租屋102户,签订了102户治安责任书;流动人口100余人,流动人口登记率达到95%以上;社区以谁出租谁受益的原则,管理好暂住人口与外来人口,同时经常上门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发放宣传材料,依法保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5、加大治安整治力度。齐抓共管,把社区治安建设放到首位,以“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联合物业公司,依托网格化管理的模式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同时组织社区义务巡逻队,每天巡逻、宣传,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

6、禁毒与反邪教警示教育。加强反邪教工作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及时了解掌握社区动态,维护社区政治稳定;同时组织社区单位、沿街商户,共同开展“关注家庭、拒绝毒品”的宣传活动,并发放禁毒宣传材料,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构建一个和谐的社区环境。

篇6:灵璧路社居委2010工作总结

根据街道2010年社区工作目标管理制,下面从经济发展和建设目标,党建工作和社会事业发展目标两个方面作如下总结:

一、经济发展和建设目标方面 1、2010年街道下达全社会固定资产2.5个亿任务,现已完2.7347个亿,超额完成任务。工业投资5000万,已百分之百完成。2、2010年招商引资2000万元,实际完成省内资金7000万,折成省外资金3500万,超额完成任务。

3、楼宇经济今年共入驻40家企业,总平方达到3.4万平方。入住率达74%。

4、财税工作,能认真执行财务制度,严格按照杏街党字【2005】37号和杏街办字【2005】32号文件精神和相关规定及时报账,未发现违规现象。

5、安全生产做到有组织、机构、职能、人员、经费五落实,并与75家企业和单位个人签订了生产、消防、食品安全责任状,全年未发生一例安全事故,同时做好安全进社区,安全进企业的活动,并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培训,做到了持证上岗,在检查中被上级部门得到好评。

二、党建和社会事业发展目标方面。

1、组织工作能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执行民主集中制,班子团结,每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争先创优”各项活动,按时按规定交纳党费,按程序做好干部培训和发展党员工作,坚持“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能按时完成上级党委交办的各项任务。

2、宣传工作,校室日活动正常,积极参加街道组织的各项活动,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积极参加和开展各项文明创建活动,按时上报各种文明创建资料,及时张贴宣传材料。

3、纪检工作,能开展党风教育活动,纪检委员能认真履行职责。

4、统战工作,成功申请成为合肥市统战工作示范社区。

5、工会工作,活动正常,资料齐全,能完成上级工会交办的各项任务。

6、社区对共青团工作,在时间、经费、场地等方面大力支持,能积极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活动,积极参加会议,定期招募志愿者和培训工作,定期开展“小红帽志愿者”活动对辖区内小区卫生进行清扫工作。

7、妇女工作,领导重视并经常指导,在时间、经费、场地等方面大力给予支持,按时参加妇联例会、活动,能开展家庭文化月及节日纪念活动,并多次开展“流动留守儿童”活动,以及联合驻地单位开展女职工运动会。

8、民兵工作,上报统计及时准确,积极参加整组点验,能按要求参加街道、社区各项应急执勤任务。

9、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到有组织、有制度,健全了信息网络,能维护辖区的稳定工作,积极开展“无邪教社区”“无毒社区”同时开展宗教教育活动有内容、资料、图片,全年未发生治安案件和灾害性事故。

10、司法行政工作,人民调解组织健全,全年共发生纠纷 壹 起,调解成功 壹 起,成功率达100 %,全年未发生因民纠纷调解不当或不及时引发民转刑案,社区矫正、安置帮扶、反邪教等工作有组织、有制度、有专人负责,做到了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11、信访工作,领导重视,对群众来信来访热诚接待,不推诿,不上交矛盾,能够要求定期排查信访隐患,按时参加信访工作例会,全年未发生一件上访事件。

12、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常住人口全年计划内出生一孩48人,常住人口育龄妇女总数1458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246人,计划内出生一孩38人,出生政策符合率100%,各类节育手术率100%。能按时按质开展孕检工作,全年我居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持证率、验证率、查验率都达到了100%。

今年我社区成功申报国家级人口计划生育示范先进社区,并加大对计生办公场所的扩建,现设有独立的悄悄话室、档案室,同时我社区成功申请合肥市药具示范点,展示了富有特色的人口文化广场和计生长廊,得到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认可。在全年计划生育中,没有出现问题,能够圆满完成计划生育的各项任务。

13、社会事务工作,就业保障全年共办理《就业登记证》20人,鉴定困难对象4人,城乡低保共为6户,按程序上报并办理,共发放低保金11964元,累计62人次,新增就业人数112人。全年共接收退管人员128人,发放慰问金5676元,走访、慰问311人次,开展活动26次,投入经费近5000元。

14、市容创建工作,领导重视,每次会议都把创建工作作为一件重要事情来抓,按时完成上级交给的垃圾处理费的征收,同时多次开展爱国卫生的宣传活动,积极协助上级部门整治“三乱”现象。

15、文明创建工作,做到领导重视,组织健全,顺利迎接国家精神文明委的抽查工作,并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好评,能较好的完成上级文明委(办)交给的各项任务。

16、文体卫生工作,组织健全,做到有专人负责,积极参加各级举办的活动,能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上级交给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17、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中,我社区联合辖区驻地单位迎接了国家人口普查的抽查工作,较好的完成上级部门的检查验收工作。

以上是灵璧路社居委2010年的工作总结,虽然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和兄弟单位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在下年加以努力,把社区的各项工作做实、做好,让领导放心,让居民满意,树立社区的新形象。

篇7:社居委下年工作计划

各社居委、区直各部门:

为了进一步巩固清理成果,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使开发区社居委集体“三资”的监督、管理经常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根据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村(居)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清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合办〔20xx〕x号)以及县委办《关于进一步规范村居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意见》(长办〔20xx〕xx号)的要求,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成立清理工作领导组

开发区为加强对“三资”清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经研究成立了领导组,由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分管社居工作的主任任副组长,区纪工委、社管局和财税局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为成员。并明确区工委书记是社居“三资”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社居“三资”管理的直接责任人;社区党支部书记和主任是社居“三资”管理的主要责任人。

二、清理范围和内容

(一)清理对象:开发区七个社居集体资金、资产、资源。

(二)清理时限:自20xx年x月1日至20xx年xx月xx日。各社居委要确保清实现有资产资源,清理过程中若发现问题,要向前追溯。

(三)清理内容:

1、社居集体资产、资源的产权变动及管理情况。

包括:社居土地流转合同及收益的管理使用情况,集体建设用地情况,集体土地征占补偿费的管理使用情况,村集体对内对外投资决策程序及收益情况,资产出租出售的程序是否规范、合同是否完备合法、所签合同是否纳入社居统一管理等情况,个人占用“三资”情况。

2、社居财务收支及管理情况。包括:票据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大额现金支出情况,非生产性开支情况,有无收入不入账或私设“小金库”情况。

3、基建工程项目执行预决算和执行监督制度情况。

4、社居债权债务情况。

5、社居干部在村(居)企业兼职取酬情况。

三、清理的步骤

1、自查自纠。各社居负责及时将自查自纠情况和各类表格汇总上报开发区财税局,上报材料必须由社居报账员和党政主要负责人签字盖章。凡发现虚报、瞒报的,将严肃追究其纪律责任和法律责任。

自查自纠阶段要吸收群众代表参加,全过程接受群众监督,自查自纠情况要在政务公开栏及时公布。社居廉勤委或民主监督小组要自始至终参与自查自纠工作,自查自纠结果要经廉勤委或民主监督小组签字认可。

2、集中核查。开发区负责抽调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组成核查组,对社居自查自纠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未能自查自纠的违法违纪问题,核查组一经发现要及时立案查处。

核查结果要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清理核查后的社居财务要按新会计制度的要求,重新调整,搞好衔接,确保帐帐、帐据、帐表、帐款、帐实“五个相符”,同时建立资产管理台帐,实施动态监测,有效维护集体资产安全。

四、建章立制

篇8:社居委下年工作计划

一、2012年云南外汇管理工作回顾

2012年是我省各项外汇管理工作再上台阶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我们切实按照总行、总局的工作部署, 在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 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紧紧围绕“促发展、防风险、保平安、上水平”的总体思路, 以加快转变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为主线, 扎实推进外汇管理重点领域改革, 有效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全面提升外汇管理水平, 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 坚持服务实体经济, 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

我们始终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当前推进外汇管理“五个转变”的本质要求, 顺应市场化改革方向, 有效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一是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方式全面转型, 进一步促进我省涉外经济健康发展。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按照能否“服务好”、“说得清”、“管得住”的衡量标准, 做实做细货物贸易核销改革各项工作。举办了20余期2300多人参加的银企专题培训班, 扎实推进货物贸易改革。全省近99%的进出口企业享受到了便利化改革的成果, 企业、银行经营成本大幅降低。二是简政放权, 有效促进我省直接投资便利化。取消直接投资项下行政审批项目35项, 合并14项, 优化投资业务办理流程,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向总局争取增加外债额度, 进一步优化短期外债余额指标分配结构, 支持中小银行服务小微企业, 丰富了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受到各方好评, 云南省外汇管理局获得“云南省招商引资工作贡献奖”。三是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市场不断发展, 我省金融外汇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结合云南“两强一堡”建设, 推出全省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市场五年发展规划, 引导特许业务扩大至丽江、红河等旅游和边境地区, 指导省内特许机构加挂印度、印尼、尼泊尔等周边国家非自由兑换货币牌价, 特别是中缅边境地区特许机构开通了人民币与缅币现钞的直兑业务, 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 全省特许机构交易货币多达25种, 全年交易量达2371万美元, 位居全国前列。四是转变管理方式, 服务实体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组织全省开展外汇年检工作, 得到总局的充分肯定, 在全国年检工作考核中排名第14位。配合国家外贸政策调整, 指导省内重点农产品企业扩大大宗产品进口, 支持相关部门共同促成一批黄金加工贸易龙头企业落户云南, 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我省外贸结构;积极创造条件, 支持外经企业开展境外承包工程, 为中缅石油管道和大型水电站建设相关企业开通了大额购汇和大额现钞出境绿色通道;针对欧债危机的影响, 适当放宽花卉、高新技术出口企业远期备案条件, 为其办理中长期延期收款业务, 有效解决企业退税难的问题。

(二) 严守风险底线, 有效防范跨境资金流动冲击

在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 我们始终将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 不断提高监测分析和监管水平。一是继续保持对违法违规资金的高压打击态势。依托综合执法检查和日常监管, 对省内银行、证券、保险等43家分支机构开展了专项检查并立案处罚4家银行分支机构;依托外汇非现场检查系统, 提高检查工作效率。全年通过非现场检查锁定异常银行、企业21家, 查实并立案8件, 案件线索查实率居全国第五位。全年全省共收缴罚没款24.2万元人民币。二是非现场监管水平明显提升。按照货物贸易改革要求, 对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和目录备案, 结合我省实际构建了货物贸易外汇收支固化指标体系, 掌握了资金流和货物流偏离情况;以大额、频繁外汇收支企业为重点, 加大对经常项下外汇账户的监管力度;密切监测个人外汇收支, 实施“关注名单”重点监管;充分运用资本项目数据综合利用平台, 以主体监管为指引, 全方位跟踪监测银行、企业资本项目外汇收支变动情况。三是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分析。在全省推广国际收支企业网上申报业务, 加快大额资金核查频率, 建立国际收支专项核查制度;依托边境地区货币流通监测网, 及时反映人民币对周边国家货币汇率波动情况, 客观评估复杂环境下我省跨境资金流向及变动原因, 有效防范异常资金流动风险;加快推进企业调查问卷指数化体系建设, 提高监测分析的敏感性和前瞻性。

(三) 坚持夯实基础工作, 外汇管理履职水平全面提升

一是加强内控建设, 完善规章制度, 有效推进依法行政。组织对分局成立近20年来发布的3700余份文件进行清理, 规范保留、废止或失效法规目录;完成对分局100余枚各类印章的清理, 完善管理规定;结合业务发展和政策调整, 优化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公文处理等十余项内控制度及操作规程。二是系统监督指导进一步强化。继续坚持“内控监督轮查制度”, 对曲靖、昭通等5家中心支局开展内控监督检查, 进一步督促中心支局规范外汇管理工作。三是政策宣传成效显著。积极创新宣传手段, 利用全省24家银行1000余台对外电子显示屏, 宣传外汇管理政策;与商务、工商等12个部门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 组织近万人参加全国外汇网络知识竞赛, 开展街头宣传14次, 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 解答群众咨询3250余人 (次) , 发送宣传短信30余万条。四是政务信息参谋作用明显增强。以跨境收支为切入点, 围绕汇率、利率和外贸等关联政策加强重大事件跟踪, 建成周边国家经济金融形势监测机制和涉边信息编译机制, 为各方提供更为专业的信息服务。年内共编发《云南外汇管理信息与调研》55期、采制各类信息近200篇, 被各级有关部门采用信息达131篇 (次) , 获领导批示5篇 (次) 。五是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配合总局对非现场检查、个人结售汇等10个系统进行了推广和整合;组织对玉溪等3个中心支局开展外汇信息化管理安全检查, 深入文山、红河等4个中心支局指导开展重要网络及系统应急演练, 有效提升了突发事件系统应急能力;严格落实信息系统巡检制度, 确保了“十八大”期间信息系统零故障运行。

在各项业务工作全面推进的同时, 我们始终坚持“两手抓”。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 强化廉洁从政理念,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提高干部队伍勤政廉政的自觉性, 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在履行外汇监管及各项审批职责中严守纪律、清正廉洁, 进一步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对照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五个转变”的要求, 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距离:一是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需要进一步转变, 服务实体经济的措施和手段还不多;二是内控制度及操作规程仍不够完善, 制度执行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事后监测分析和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四是部分职2013年第2期中旬刊 (总第507期) 时代Times工的主动性不够, 创新意识不强, 存在满足现状、重形式轻实效、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 工作作风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上述存在的问题, 务必引起全省外汇管理干部职工的高度重视, 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加以解决。

二、当前外汇形势及下一阶段趋势预测

2012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我国及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趋进的良好态势, 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经常项目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跨境资本流动呈净流出态势, 外汇储备增长大幅放缓。美国第三、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初现, 去年9月中旬起, 人民币对美元汇价重新走强, 境内外人民币汇率价差扩大, 企业等市场主体购汇动机下降, 以外汇贷款、人民币和远期信用证等形式延迟或替代购汇增多, 推动近期跨境资金净流入有所回升。预计2013年我国国际收支仍有望保持基本平衡但有一定反弹压力。一方面, 国内经济触底企稳的基础进一步稳固, 有助于缓解资本流动压力;主要经济体宽货币、低利率政策继续推高全球流动性, 提升市场风险偏好, 将刺激国际套利资本流向我国;当前国际市场继续维持相对平稳, 国内经济集中显现更多积极信号, 加之受节假日因素影响, 年初跨境资金净流入有可能冲高。另一方面, 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着力扩大内需, 经济对外平衡的基础依然存在;进口与出口并重、支持和便利企业对外投资的政策导向, 将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平衡;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主权债务危机继续演变以及国内经济复苏进程反复等国内外不确定因素仍较多, 可能导致我国跨境资本流动波动性依然较大。

从云南情况看, 2012年, 全省加快推进桥头堡建设, 国民经济继续呈现企稳较快发展势头, 外汇收支保持平稳运行, 跨境收支总规模、银行结售汇总额双双创历史新高, 分别达226.47亿美元和127.41亿美元, 同比增幅各为18.54%和0.21%。外汇收支由2011年的净流入转为2012年的持续净流出, 累计逆差达22.53亿美元, 且由保持多年的“双顺差”转为“双逆差”格局, 其主要原因是售汇同比快速增长29.14%, 而结汇同比大幅下降24.10%。一是与全国形势相反, 我省经常项目出现了自2001年来的首次逆差, 为15.36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逆差各占五成。二是对外直接投资、偿还国内外汇贷款大幅增长推动资本项目逆差创历史新高。此外, 值得关注的是, 随着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高速发展, 去年以来, 我省跨境资金结算币种构成发生了根本变化, 人民币成为继美元之后的第二大国际结算货币, 在全省涉外收付中的占比超过1/4, 人民币作为区域性交易货币的作用日益显著。预计2013年, 随着云南“两强一堡”建设的深入推进, 我省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深化, 外汇收支平稳运行的外部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全省跨境收支总规模、银行结售汇总额将有望突破250亿美元和150亿美元大关, 外汇收支将保持基本平衡。然而, 今后一段时间内, 受国内外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影响, 我省跨境资金双向流动风险将可能加大, 波动周期将逐步缩短。对此,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 增强忧患意识, 深入分析形势变化, 及早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采取有效举措加以解决, 切实防范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三、2013年云南外汇管理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新机遇和新挑战, 全省各级外汇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总行、总局工作会议精神, 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以加快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转变为主线, 改革创新、突出重点, 扎实开局,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 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坚守风险底线, 切实防范跨境资金双向流动冲击, 提升外汇管理服务实体经济、保障经济金融稳定的能力。

(一) 加快推进改革创新, 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当前, 外汇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已步入改革的“快车道”, 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 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一是做实做细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工作。改革后, 日常工作重心应转变为熟练系统操作、运用新方法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各中心支局要继续做好宣传培训, 按照“动态监测、现场核查、分类管理”的操作流程, 进一步总结非现场核查、现场核查过程中发现的典型案例;针对具有地方特色的业务模式, 采取对贸易主体设置特殊标识的方式, 实施差异化管理, 积极开展货物贸易综合分析工作;继续坚持“把握形势、抓大放小进行核查”的思路开展工作, 加大对B、C类企业的评定力度, 通过分类管理使违规主体经营活动受到限制, 增加违规成本, 促进企业合法、合规办理外汇业务。

二是稳步有序提升资本项目的便利化程度。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政策改革是今年资本项目工作重点, 各级外汇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 充分认识此项改革重要意义, 确保各项措施贯彻落实到位。要切实按照总局简政放权要求抓好贯彻执行, 简化直接投资外汇业务办理手续和业务操作流程, 健全事后监测分析机制, 加强资本项目统计监测与分析, 探索建立资本项目非现场核查方法和制度, 强化主体监管, 加大对银行的核查监管力度, 及时反馈政策执行效果。

三是继续推进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健康发展。各级外汇管理部门要按照我省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五年发展规划, 以市场推动为原则, 坚持监管与便利并重的思路, 促进全省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平稳健康发展;稳步推进试点机构数量增加, 丰富挂牌交易品种, 提升特许机构的货币兑换服务能力;构建人民币与周边国家货币挂牌兑换数据库, 全面采集银行、特许机构对周边国家货币挂牌汇价和兑换业务量;开展外币兑换机构业务调查, 掌握外币代兑机构市场准入和兑换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困难和问题, 引导外币代兑机构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有效提升外币兑换服务水平, 进一步推动云南省旅游业和外币兑换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 加强区域分析, 提升外汇监测分析能力和水平

积极适应形势变化, 不断改进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方法, 切实防范风险。

一是加强区域外汇收支形势分析。《区域外汇收支运行报告》是总局为提高外汇管理系统监测分析水平而推出的新举措。该报告旨在从地区维度开展涵盖收支、经常、资本、检查等情况的综合分析, 把握形势变化的结构性和区域性特征, 进一步强化外汇监测分析能力。分局将按照总局的统一安排, 制定编写方案, 成立编写小组, 打破处室界限, 整合全局力量, 共同攻坚克难, 完成编写任务。各中心支局要积极协助配合分局, 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支持, 保障编写工作顺利进行。

二是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分析预警。各级外汇管理部门要继续建立并完善支柱行业、重点企业及周边国家经济金融数据库, 加大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核查力度, 在继续做好金融机构现场核查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对重点行业代表性企业进行现场核查;以总局推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与分析平台为契机, 提高外汇收支形势分析、非现场监测及主体全方位监测等工作效率。

三是提高非现场监测数据质量。各级外汇管理部门加强对外汇业务系统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及真实性审查, 提高外汇业务数据非现场利用效率;要建立不同系统间关联数据核对机制, 对关键要素开展交叉比对, 及时纠错, 降低错误率;要加强日常监督力度, 对外汇业务数据报送不规范问题较多的银行进行监管约谈, 加大指导、检查和处罚力度, 督促银行认真履行职责, 保证数据信息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四是强化信息调研。积极创新信息渠道, 改进调研方式, 注重调研实效。各中心支局要结合各地外汇收支运行特点, 加强辖区金融外汇形势的动态跟踪和预判, 建设“速度型”政策措施反馈机制, 密切跟踪新政策实施效果, 及时反映经济发展建设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开展海外代购第三方支付调查研究, 摸清现状、方式、路径等, 评估潜在风险并提出政策建议;有条件的中心支局要继续做好编译信息的采制并将之与辖区外汇收支运行相结合;边境地区中心支局要继续高度关注周边国家政治、经济、金融形势和政策变化及2013年第2期中旬刊 (总第507期) 时代Times其对我方的影响, 按不同行业、类别选取并逐步培养一批相对稳定、可靠、专业的银行和企业作为重点信息源。

(三) 推进主体监管, 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管体系

当前,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趋向平衡, 但短期波动可能性仍较大, 各级外汇管理部门要以主体监管为抓手, 突出重点, 提高监管效率。

一是积极转变监管方式。各级外汇管理部门要按照主体监管思路, 适当提高监管容忍度, 推动监管方式从抓全部主体向抓重点主体转变, 探索研究打破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管理边界, 以辖内业务量排名靠前的企业和重要金融机构以及少数异常企业为重点, 构建涉汇交易主体非现场监管框架;加强系统整合研究, 建立非现场监管信息共享机制, 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对非现场监测发现的异常交易, 要深入挖掘, 综合分析, 摸清交易主体违规风险, 适时开展现场核查和延伸检查;结合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 建立辖区重点企业、金融机构联系制度, 提高对重点主体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二是严厉打击外汇违法违规行为。充分发挥跨部门监管合力, 重点加大对网络炒汇、地下钱庄等外汇领域违法违规活动的打击力度;按照总局统一部署和昆中支综合执法检查要求, 结合重点领域改革, 对外商投资企业、货物贸易企业开展专项检查;按照“抓大放小”原则, 进一步改进外汇非现场检查方法, 加强外汇非现场检查系统应用, 提高异常违规线索的发现率和查实率。各中心支局要按照统一安排开展检查工作, 严格依法行政, 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分局将加大对中心支局案件处罚情况的督办和考核力度。

三是探索完善具有云南特色的银行执行外汇管理政策考核模式。各级外汇管理部门要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的思路, 继续完善对外汇指定银行执行外汇管理政策的考核和评估工作, 加强对考核结果的运用, 在现有考核工作基础上, 探索细化考核程序、评定等级、结果通报等内部操作流程, 强化正向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富有区域特色的银行评估框架, 充分发挥考核评估对银行的影响力。

(四) 完善内部管理, 提升履职能力

一是加强内控建设。结合政策调整和业务发展, 继续做好本辖区内控制度建设与维护工作, 重点要完成中心支局印章清理工作, 修订完善岗位职责、应急管理等内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坚持依法行政, 严把行政许可业务审核关和监督关, 全面清理、更新行政许可对外公示。

二是强化系统业务监督。坚持“内控监督轮查”制度, 结合日常监管, 对5~6家中心支局开展内控监督检查, 尝试对1家中心支局开展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绩效审计, 进一步规范中心支局业务操作、提高外汇管理水平。

三是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各中心支局要积极配合分局数据分中心骨干网络改造工程, 做好业务切换、连动测试、信息反馈等工作;抓好外汇账户二期系统、跨境资金流动监测与分析平台等多个重点业务系统的升级推广, 实施现有历史业务系统的整合, 认真总结和整改信息化内控管理、网络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高信息安全水平。

四是推进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注重传统与新型宣传形式相结合, 多措并举, 增强宣传成效。注重传统宣传形式运用, 加强对银行电子显示屏宣传的监督和指导, 定期更新宣传内容, 不断提高外汇管理政策透明度;向涉汇主体发放宣传册、宣传画等, 普及外汇管理知识;配合总局统一部署, 研究推进分局子网站建设, 开辟云南外汇金融inanceNO.2, 2013 (CumulativetyNO.507) 对外政策宣传新渠道;同时要积极创新宣传手段, 重点围绕当前外汇管理重点领域改革以及热点、重点、难点问题, 灵活运用多种工具和渠道,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五) 促进人员转型, 提高外汇管理分支局干部队伍素质

随着外汇管理改革的不断推进, 促进人员转型, 是加快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转变的组织保障。今年, 各级外汇管理部门要按照总局的统一安排结合云南实际切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切实转变观念。要深刻认识改革的重大意义、改革的政策背景、改革的目标任务、改革的内容特点、改革的监管要求, 以此来调整工作思路、工作重心, 转换工作思维、工作模式。要求抛弃“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主动作为、推陈出新, 以强化素质为抓手, 保证改革各项任务深入有效的全面推进。

二是提升综合素质。要采取“培训、实战、考核”等措施提升人员素质, 全体外汇管理干部要尽快掌握新法规、新系统功能操作及业务办理流程;要加强人员统计分析能力, 提高外汇形势分析及数据处理技能, 提升非现场监测分析能力;要掌握现场核查技巧, 提高现场核查能力。

三是优化岗位设置。要按照“审核与监测分离, 前台与后台并行”原则, 根据监测分析、分类管理、核查检查等不同工作任务和要求优化岗位设置, 合理调配人员。

四是积极探索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外汇管理人员除结合本职工作加强学习和积极参加培训外, 还必须积极推进干部轮岗交流, 探索实践跨科室兼岗, 构建多维度干部培养体系, 将培训工作与人才培养、干部考核和干部选拔任用有机结合。

(六) 几点工作要求

一是全省各级外汇管理部门要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内部管理工作, 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 筑牢思想防线, 强化领导干部“一岗双责”, 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加强作风建设, 提高干部队伍廉政勤政的自觉性, 切实做到廉洁高效行政。

二是继续坚持改革创新。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全面提升开放性经济水平的新任务, 坚持理念、制度、方法创新, 必须结合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特点, 进一步解放思想, 深化改革, 加快转变我省外汇管理方式, 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三是更加注重风险防范。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加大了跨境资金流动的不确定性, 且随着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加快, 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点也明显增多。全省各级外汇管理部门要密切跟踪形势变化, 切实把防范跨境资金双向流动冲击作为当前外汇管理工作的重点, 着力提升事后监测分析和非现场监管的能力, 进一步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管机制, 切实做好防范和应对风险的各项工作。

四是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各级外汇管理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 切实改进工作方法, 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重点, 集中力量监管重点渠道和主体, 探索建立针对重点主体的服务和管理模式, 抓大放小, 监测防控主要领域风险隐患。

上一篇:小学家长学校工作报告下一篇:乐曲动物狂欢节